培养与探索范文

2024-05-27

培养与探索范文(精选12篇)

培养与探索 第1篇

关键词: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引言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门研究信息的获取、测试和控制技术的工程性应用学科,学科研究的重点是信息检测、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是对物质世界的信息进行测量与控制的技术基础。

新中国建国初期,处于百废待兴、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当时国内许多骨干企业及国防工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先后有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继筹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科专业门类齐全。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把仪器仪表类11个专业进行专业合并,统一归并为一个大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这样使得测控技术及仪器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唯一一个本科专业,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

新的专业目录颁布后,各高校开始探索如何构建21世纪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各具特色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二、特色专业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1998年原本专业性很强的11个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使得许多高校关于仪器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变得较为模糊,简单地顺应“通识”教育的潮流,机械地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由于绝大部分学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专业培养仅局限在书本上,实验条件、实习条件匮乏,导致培养的学生无任何特色,正如很多学生反馈的信息一样“杂而不精”。教育部高度重视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明确提出了“质量工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实施工程,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特色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建设特色专业已成为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我国目前设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等学校大概有150多所,既有211、985高校,如: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又有隶属于各省、直辖市及行业部门的地方重点院校,如:中北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

三、构建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山东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山东矿业学院,是原煤炭部一所重点院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学校并于2003年将主体院校迁至青岛市。学校经过60年的大力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早在1993年就设立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并开始招收“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的本科生。1998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专业目录后,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原“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修改为“测控技术及仪器”,并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多年来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经过几代教授学者呕心沥血地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科内涵得到了充实和提高,顺应了教育部专业调整及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修改培养计划,特别是1998年教育部颁发新的专业目录后,培养计划调整较大,着重加强了通识教育,无论是培养目标的制订,还是课程体系的安排方面,都体现了“基础厚,知识面宽”的人才培养原则,在一定时期内这一培养原则培养的人才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我国经济近年来高速发展,创新技术及创新产品成为我国现代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新技术及创新产品的源头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创造出世界一流的创新技术,也只有具备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真正生产出“中国造”的产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基础厚,知识面宽”,更应注重“能力强,素质高”。每一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全才,使学生在任何一个方向都做到“能力强,素质高”。因此,特色教育在高等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就凸显其重要性,也是各个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1. 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目标。

我校自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招收本科生以来,该学科一直设置在机电学院。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学科涉及“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机械学科在多年的办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多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学科优势。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以及地域行业特点,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构建建立在机械工程大类平台上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有特色的学科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校形成的煤炭行业优势及近年来新形成的沿海办校的特点,构建基于机械类平台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本学科建设及培养计划调整的重要方向。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与信息工程和控制工程领域有关的传感技术、工业检测、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仪器和系统等方面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2. 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推动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需要较长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历程,特色的形成凝聚了本学科长期以来科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了目前本学科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在国内外的前沿研究水平。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托本学科教师长期的科研积累与沉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特色学科专业的建设应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 (1) 满足社会需求,重点突出行业与地域特色。积极发挥我校矿业见长的优势,培养适合矿业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现代化矿井建设成为矿业发展的主流,摆脱了单纯依靠劳动力生产经营的落后局面,引进或自主研发了大量的先进高科技设备,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矿业的大力发展与转型,给我们带来了人才培养的新机遇,大力培养适合矿业先进设备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高级人才是我们建设特色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校是沿海高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学校近年来与地方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广泛,面向青岛择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我国最近又提出了着力发展沿海经济,大力建设大蓝色经济区的宏伟规划,这些机遇推动我们力争尽快调整专业建设,培养高素质的适合海洋产业链的本学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方向应该面向矿业,面向海洋业。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传统的培养计划进行系统的调整,不仅需要在理论课程体系上具有特色,而且在实践课程上更应突出特色。 (2) 大力发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尽快确立新的学科优势。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前期的积累与沉淀,更需要未来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大精力,开展相关的研究,确立新的学科优势,以此带动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深化。纸上谈兵的专业建设已经过时,学科优势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基础。众所周知,天津大学在精密测试技术上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其专业建设就突出精密测试特色;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势是精密机械,微运动成为其专业建设的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势是航天技术,面向航天航空的测控技术成为其专业建设的特色。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特色”,就是因为这些高校在对应研究方向上取得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上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是全面的和前沿的,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易于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易于研究制造出“创新”产品。

建立面向矿业、面向海洋业的特色专业是我校新一轮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计划修订的原则,明确培养目标,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人才培养构筑新的教育平台。为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本学科的教师应加大相关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尽快创建新的学科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湘闽, 罗小燕, 蔡改贫, 王幼华, 姜志宏.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7 (2) :70-72.

[2]卜雄洙, 朱丽, 牛国柱.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教育创新, 2011, (6) :153-156.

[3]王伟, 林顺英, 代峰燕, 刘志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9, 32 (2) :136-137.

[4]王燕, 李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 10 (2) :55-56.

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第2篇

来自瑞银中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在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较强,中国的人口红利将逐步升级为“工程师红利”,高端工程技术人才成为提升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应对全球产业竞争的第一资源。

化工类行业调查显示:当前石化企业生产人员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为21.2%,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中提到的28%还有一定差距,从当前化工类行业院校毕业生供给趋势来看,高技能劳动者每年有近5万人缺口。北京化工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大学,突出化工特色,培养具有“大工程观”的卓越工程人才是学校的必然选择。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针对化工类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工程教育离散化、独立化,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化工企业生产要求高,企业接受学生生产实践压力大”“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逐渐脱节”等问题,学校确立了“立足需求—固本革新—回归工程—走向高端”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大化工”工程教育理念,把真实的工程体验和创新精神融入到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将理论学习、科研体验和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进行大化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和实践。

以新工科建设为抓手,构建“大化工”特色课程体系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未来职业》报告:对20人类关键的十大能力进行了预测并排名,其中解决复杂问题、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位列前三。由此可见,未来社会的新工程师面临的不再是“知道什么”,而是“解决什么”。因此,学校牢牢把握产业需求,深入剖析“大化工”卓越工程人才的成长规律,依托学科优势与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出螺旋递进的“大化工”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大工程理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通过“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进而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大化工”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应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抓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积极探索和实践本研贯通的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造就符合新时代和未来需求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学校自启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学科交叉班,开设学科交叉研讨课程,拓展学科交叉科研项目,截至目前累计培养学科交叉人才1,285名,以学生为主体发表中英文论文34篇,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奖91项。学校校长奖学金获得者栗振华同学,20入选首批“学科交叉班”,通过本硕博贯通培养,在“插层结构材料与电化学能源存储/转换”等领域取得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以第一/共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化学材料类期刊发表论文10篇,影响因子累计达105(其中IF>10.0的SCI论文5篇,10.0>IF>8.0的3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单篇最高被引165次)。在“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的施行成效与辐射下,通过整合全校优势资源,搭建学科交叉实践平台—“学科交叉工程创新实践中心”,并将“交叉、创新、实践”等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核心元素贯穿其中,涵盖了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展示大厅、实物生产线以及分析测试平台六大模块,支撑学生的创新实践、工程训练、学科竞赛、创业启蒙与成果孵化等,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实践证明,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跨界整合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次成功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依托学校“大化工”的学科背景,积极推广“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经验,以培养化工行业精英为抓手,建立侯德榜工程师学院,并将其作为改革试验田,打破专业设置屏障,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手段,以培养工程型硕士为目标,重构六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学科交叉与专业互通,强力打造具备“大化工”特色的“卓越计划”升级版,建设具有化工特色的专业集群。同时,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作为新工科建设改革试点于20首届大类招生。侯德榜工程师学院作为基础教育载体,施行低年级强化基础教育、高年级专业分流,旨在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多融合、重实践的“大化工”特色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工程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交融,通过引进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体系,与法国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校联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工程人才。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依托中法两校在化学、化工、材料及生物工程领域的教学与学科优势,强强联合,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构建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强化实习实践与企业合作,打造多学科交叉与多文化融合的创新平台,实现工程教育不同层次的有效衔接,探索本研贯通的高端工程人才培养新机制,打造大化工教育国际品牌。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自启动第一届招生,历经一年多的预科教育体系的摸索与建设,通过“法语小班授课、英语不断线”等方式强化语言教学,采用“理论—实验—习题”多维教学模式强化数理化基础教学,通过“课堂小测+月考+教学督导”强化过程考核,凸显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实现工程师教育的式发展。

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动力为重要抓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共赢为原则,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整合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有机融合,构建“课程体系、导师团队、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教学体系。邀请霍尼维尔(Honeywell)、西门子(中国)等全球500强企业资深专家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同时,通过科研反哺和校企合作强化各类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的执行和孵化,建立创新创业学院,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的桥梁,有效推动“双创”教育改革。

依托“大化工”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将基于工程实际的全周期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展与落实,使“校内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校内工程实训基地—校外工程实践基地”三大实践教学平台优势互补,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深化多主体协同育人。持续推进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山东鲁抗、西门子(中国)、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等89家大型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跨界合作,推动教育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互为依存、深度融合。一方面,广泛发动行业协会和企业走进校园,形成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与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联合在校内建设“中国塑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9家塑机行业企业捐赠价值800万元的先进制造设备;另一方面,作为副理事长单位联合多家高校和企业发起“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首次发布“新工程师”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注重科研反哺教学,所有科研平台和外设研究院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将科研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在低年级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实验室开展研究实践;高年级学生可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学科交叉培养计划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学校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实训基地为例,基于化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转化教师科研成果建成虚实结合的智能仿真工厂,供全校20多个专业学生开展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仿真实训,有效解决了大化工类专业实习难的问题。化学工程学院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自主研发化工单元实验装置用于本科教学,并且被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7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采用。

贯彻人才强校战略,构建多元化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位置,致力于构建高水平、工程化、国际化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在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大师学者引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知名教授参与到工程人才培养一线,依托学术视野和跨学科学术背景,引导学生开展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

为了解决教师工程能力欠缺的问题,自以来,学校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能力提升计划,在每年暑期组织选派40名左右青年教师深入吉化集团、东岳集团、辽化集团等大化工企业一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工程实践,学习工厂设计、生产、维护、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教育能力。同时,与中国天辰、华陆集团等企业共建5个校企教师培训基地,与1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培训关系,聘请了32位企业导师做兼职教授,丰富学校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文化交流,形成提升教师工程素养长效机制。

学校“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多名外籍高端教授参与本科人才培养与科教融合,致力于打造软物质科学与跨学科高层次工程人才汇聚和培养基地。同时,基于学校国际化课程,学校每年邀请30名左右国际知名教授来学校开设课程,海外教学团队参与工程人才培养,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总结与思考

高中年轻教师培养方法探索与思考 第3篇

[摘要]要培养出优秀的高中年轻教师,必须引路子,注重“师德领先、教学发展”互动;搭台子,注重“校研平台与外修平台”互动;压担子,注重“教学、班主任、科研”三付重担互动;结果子,注重“教学、专业”发展成果互动。

[关键词]年轻教师 培养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办一流学校已是众所期盼。教育实践证明: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有一流的学校,有一流的年轻教师才会有一流的现在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明天。为了培养一支一流的年轻教师队伍,我校大力实践“靠老教师立家、中年教师当家、年轻教师发家”的方略,实现了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年轻教师培养中,我校以“引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结果子”为一体的策略,以“课训、研训、评训、互训”相结合为培养新办法,以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为成长路径的梯度式年轻教师成长机制,在年轻教师培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尝到了“年轻教师强,学校强”的甜头。

一、引路子,注重“师德领先、教学发展”互动

1.师德领先型

高中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同时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一份奉献的职业,肩负着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双重光荣使命。高中教师不仅要有为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努力工作的热情,还要有应对高考本身所带来的压力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因此,师德高尚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近年来,我校在培养年轻教师的工作中,坚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立德为本”的原则,收到了实效。一是注重爱岗敬业的师德培养,以爱岗敬业为基础;二是注重关爱学生的师德培养,以关爱学生为核心;三是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健康人格为保障,把高扬师德之旗放在培养年轻教师工作的首位。

2.教学发展型

在高中学校追求素质教育、以生为本、以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内涵发展的今天,教学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学工作是一种既需要爱心,又需要耐心,还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我校在培养年轻教师时,把练就“双硬功”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练就“教学硬功”,把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基本功放在年轻教师培养的突出地位;二是练就“教研硬功”,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研作支撑,更需要“先研后教,教后又研;再研再教,再教再研”这样一个过程的反复循环。因此,我校在年轻教师培养中,注重“教学教研双硬功”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搭台子,注重“校研平台与外修平台”互动

1.搭好“校本平台”,让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

一是搭建“课堂平台”,让年轻教师主动承担校内各种课的讲授任务,如汇报课、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竞赛课、接待课等。二是搭建“师徒互动平台”,建立“以老带新、新老互动”的传、帮、带机制,名师指导带动团队发展,促进新老教师互动成长和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搭好“外修平台”,让年轻教师在研究探索中提速成长

近年来,我校在年轻教师培养中,非常重视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高校或上级教育部门教科研单位学习深造,不惜重金输送年轻教师进修培养。一是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主动申报承担各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逐步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从参与某些课题的研究工作到自己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的转变,实现在学科带头人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到自己带领课题小组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转变,提高教科研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高校和上级教育部门教科研单位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学科专业水平。三是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和组织年轻教师到外校考察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长出来”等多种方式,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三、压担子,注重“教学、班主任、科研”互动

1.压“教学重担”,走教学发展型之路

我校年轻教师的教学发展是一项围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活动。通过各种课的专题讨论、研究、评估等方式为年轻教师提供各种研训、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更好的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让年轻教师理论功底更深厚,教学技术更精通。在教学工作中,我校转变过去的“老年教师放心,中年教师欢心,青年教师担心”的教学组织观念,树立老中青教师都放心、都欢心的意识。大胆让年轻教师担任高三教学工作,采取连续三年跟踪教学的办法,让年轻教师的课从高一一直上到高三。老中青教师教学智慧的融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压“班主任重担”,走领导教学服务型之路

把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是年轻教师培养的一个重点,也是年轻教师发展的目标。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让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一当就是三年,增强年轻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才干,为年轻教师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压“科研重担”,走科研促进型之路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一直是高中学校的重要工作,高中教师还承担着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的专业责任,社会期望教师在重视教学研究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一方面以校本研修为主体,培养年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以承接上级研究课题为载体,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我校积极鼓励、支持年轻教师承担各级课题研究任务,让他们从课程抓起,从课题做起,从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做起,提升他们的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领导能力。

四、结果子,注重“教学、专业”发展成果互动

1.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又好又快

近年来,我校年轻教师在老中年教师的传、帮、带合作交流指导下,勇挑教学重担,专业发展又好又快,出现了“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挑大梁”的良好局面。目前我校有专职教师180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80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5%。在年轻教师中,有广西“园丁工程”A类人才培养对象8人,市优秀班主任15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县学科带头人22人,县优秀班主任35人、市区有影响的教师22人。

2.在老中青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班主任工作形成特色。不仅打造了“一班一品,一组一优”的班级管理特色,还铸造了班级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两年两个台阶,三年迈上高考新台阶”的辉煌教学成果。二是2014年高考,在老中青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出成绩。理科广西前50名2人,前100名4人,邓南685分、程耕耘683分、陶然679分、唐忠旺674分、蒋鑫浩671分,分别位列广西理科第37、47、62、91、121名。邓南、程耕耘、陶然考取了清华大学,唐忠旺考取了北京大学。总分600分以上有74人,其中670分以上5人,650分以上12人。一本上线381人,二本上线1014人;一本上线率36%,二本上线率73%,三本上线率90.8%。高三(1)班一本上线率为98%,(2)班一本上线率为100%;文科(3)班一本上线率为60%,这三个班二本上线率均为100%。

教师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协调、系统的活动和过程,是一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永久性建设工程。我校在推动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途径、多种方法,逐步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我校还要继续努力,力争把教师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第4篇

笔者认为创新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创新指的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新想法、做出新的产品、创作出新的作品的能力,以及由此而需要的意志、毅力等品质。从狭义上说,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以及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的内涵核心就是产生新的想法的能力。事实上,无论做出新的产品,还是创作出新的作品,也必然先要有新的想法,创新能力的本质应该是创新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参与其中的强烈的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在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之中,冲动的积累和连续性决定着创新行为的质量和成果。这里,意识是行为的指南,能力是行为的保证。人的创新意识要从孩童时代开始发展到做大事、创大业的创新人才,是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一位传统保守而又暴戾的教师管教下,可把原本纯真活泼善动的学生变得循规蹈矩,畏手畏脚。而一位开放博学求新的教师可把一些胆小内向规矩的学生培育成积极奋进创新的开拓型人才。为此,担负中学重要学科教学任务的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启动创新思想,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推广探究;通过新知识,引导学生求新探究、通过快捷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直觉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求异、求巧,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已知a, b, c∈R,求证:a2+b2+c2≥ab+bc+ca

这道题较容易,可以利用,或者均值不等式来证明,证完之后。可以让学生证明以下题:

最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构建个性化的教学课堂

个性是在后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就是上课。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构建个性化的教育,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讨论、交流、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2.搞好分层次教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进行授课,用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个性发展,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还不能摆脱“一刀切”的教学模式,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培养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

为了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特长。例如,音、体、美特长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以后从事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对他们的教学目标不要定的过高,只要他们掌握数学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思维方法即可,应根据他们的自身需要,使他们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总之,现代的教育应着眼于未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从作为学校教育源头的中小学开始抓起,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智力因素的提高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摘要:国家的兴旺, 民族的振兴呼唤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不但要求知识渊博, 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也正是21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有着多方面的功能, 但核心功能最终必须定位在促进学生创新, 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上。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经验和实践, 从重视情感培养, 优化创新心理;重视引导探究, 激励创新意识;重视解题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SMT技术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第5篇

摘要: SMT作为电子组装行业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是支撑现代电子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就电子制造业SMT岗位特点对SMT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教学研究,以找到一条地方院校、电子生产企业、SMT行业协会都满意的培养SMT技术人才的新途径。

关键词:SMT ;电子制造;技术人才;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1-0116-03

SMT Technology Training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JIN Xian-zho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Jiangyin 214433,China)

Abstract: SMT as the electronic assembly industry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technique and technology,is one of the key supported by modern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industry.Position paper made a teaching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of SMT training,to find a local university,electronics manufacturers,SMT industry association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new ways of SMT and technical personnel.Key words: SMT; 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technical personnel; teaching

SMT(Surface Mounting Technolegy)是表面贴装技术的简称,是新一代电路互联技术,是目前电子贴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将传统电子元器件体积压缩成原来的几十分之一,这种小型化的元器件称为SMD器件(或称SMC、片式器件)。这种贴装技术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的自动化。SMT的主要特点是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降低成本,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目前,先进的电子产品,特别是在计算机及通讯类电子产品,已普遍采用SMT技术。国际上SMD器件产量逐年上升,而传统器件产量逐年下降,因此随着进间的推移,SMT技术将越来越普及。

SMT作为当今电子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基础,已在全球广泛普及。长三角地区作为全球电子产业重要基地,SMT技术自然成为该地区热门技术,SMT技术人才也成为企业急需的人才骨干。但是,目前SMT技术和SMT技术人才还相当缺乏,有SMT技术经验的人才越发成为国内外SMT企业的新宠,故有在SMT行业的技术人员被称为“贵族工人”之说。

针对当前SMT技术人才短缺相矛现象,我系师生花了多年时间对长三角地区SMT领域的生产企业进行用工需求进行了调研,与企业领导进行充分的研讨,对周边地区的职业院校进行摸底,剖析SMT技术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与江苏省SMT专业委员会取得了联系,积极寻求江苏省SMT专业委员会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的合理化建议,最终构建了由职业院校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专业委员会协调的人才培养、人才鉴定、人才交流的三方协作体系。自2010年,我院电子专业就开设了《SMT焊接与工艺》这门实训课程,对SMT技术人才培养的模式作了实践与探索。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考核方式,教学成果几个方面加以简单阐述:

研究企业SMT岗位群人才需要的本质内涵是我们对《SMT焊接与工艺》这门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的出发点,内容主要涉及5S管理、IPC-A-610 D工艺文件、AOI(自动光学检测)、SMT手工焊接技术及调试四个方面的学习。5S管理的学习

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5S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实行5S不仅能改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品质、服务水准,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给予制度化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减少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其它管理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没有实施5S的工厂,触目可及地就可感受到职场的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小的器件,电线头,工具与箱子乱摆放等。再如,好不容易引进的最新式设备缺少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就出现故障等等,显现了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跨跨,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

由于我们把《SMT焊接与工艺》这门实训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在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对5S管理的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现场的部分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减轻了企业对新招收的员工进行培训的负担,这也正是企业提出的要求之一。IPC-A-610工艺文件的学习

IPC-A-610是美国电子装联业协会制定的《电子组装件外观质量验收条件的标准》,是国际上电子制造业界公认的可作为国际通行的质量检验标准,阐述了有关电子制造与电子组装的可接受条件要求。IPC-A-610 D 作为衡量电子组装外观质量验收条件要求的标准已被许多企业所采用。

技校班干部选拔与培养探索 第6篇

关键词:技校?班级管理?班干部?培养方法与技巧

笔者曾仔细学习过著名教育学者们有关“选拔班干部”的专题,也曾像案例中的老师那样扩大班干部队伍,以期达到“人人都有责任心,自觉主动管理班集体”的理想目标,但结果却将日常管理工作弄得很不理想,理不出头绪。静下心来想一想,专家们面对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无论学习能力,还是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强。而笔者面对的是技校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事实证明,简单模仿名师的班级管理方法是行不通的。笔者认真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各个问题,逐一调整工作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下面就如何选拔班干部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班干部的选拔条件

1.思想修养方面

正直、诚实、无私,能以身作则,集体荣誉感强,乐于为同学服务,能坚持原则。

2.工作能力方面

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做思想工作的能力等较强。

3.学习状况方面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会合理地利用时间,工作、学习两不误。

4.人际关系方面

同学关系良好,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关心同学,热心为人分忧,不骄不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二、具体挑选环节

笔者首先让心目中的班干部,担任代理工作。代理期间,让他用自己的能力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等待同学们对代理干部有一定的了解后,以民主选举的形式,来评选班干部。具体挑选环节如下:

第一,拟定需要设定的班干部組成名单,有班长、团支书、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8个职务。

第二,学生选定自己参选职务,做竞选准备。让候选人准备自己的竞选致辞,参加竞选的学生一一登台演讲,演讲时间不宜过长。

第三,竞选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准备纸质发言稿,有的学生则会直接口述,基本要求是要严肃认真。

第四,投票产生。同学们根据竞选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来投票。投票前,应该强调:投票选举是同学们的神圣民主权利,是对自己和同学负责,应以班级的利益作为出发点。

第五,揭示结果。根据投票的结果当场公开票数的情况,产生本学期的班委会成员。

三、班干部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选人的目的是“用”人,选好了班干部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下对班干部的培养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

1.细致分工

选举完当天,就开一个班委会,严格说是班委培训会,目的是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要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除了组织机构里按“头衔”自然分工以外,还要将班级工作细化。结合学校的检查评比,结合本班实际,重点将班级工作细化为卫生、仪容仪表、纪律、体育。卫生方面又细分为宿舍公区和教室等。责任到人,专人专管,让班级每一角落都有人管,让每个班干部都有事可做,工作目标明确,可避免相互推诿、彼此观望现象的出现,也利于班主任和群众的监督检查,工作效果一目了然。

2.放手使用

班主任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不能从中插手。但放手不等于不管,相反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关心培养干部的工作。干部做出成绩,要及时表扬,树立干部的信心和威信;发现了问题,召开干部会议,引导大家一起研究讨论,这样干部的工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

3.点拨方法

班干部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深受同学们的尊重,因此,班主任可把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培养他们自治、自理、自立的能力。在工作实践中,班干部往往由于工作方法不多或不当而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此时,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教给班干部工作方法。例如:怎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等。使他们掌握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以满腔热情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去。

4.树立威信

当班干部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时,笔者恰当地给予表扬,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勉励他们继续攀登高峰,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提高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

5.培养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因此必须培养班干部树立竞争意识,为了让所有班干部都有锻炼的机会,笔者采用职务轮换制,让班干部轮流担任班内各种职务。

总之,一支朝气蓬勃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工作核心,是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作用,班务工作才能有声有色,班级才会有凝聚力。

培养学生戏曲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第7篇

一、教育实践的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9年9月开始,开设了五年级戏曲校本课程,期初,我对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对戏曲持无所谓态度,30%不喜欢,只有20%的学生喜欢戏曲。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下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视听结合,让学生在欣赏中萌发兴趣。

戏曲对于小学生而言尚在启蒙阶段,很多孩子对戏曲不喜欢是因为对戏曲不甚了解或戏曲的节奏拖沓,因此,我首先让孩子试听一些曲调上富有童趣、曲风上欢快轻松的经典唱段,如:锡剧《双推磨》、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黄梅戏《对花》等,使他们感觉,再寻找一些有孩子们参赛或参与的视频资料,组织观看。这些由孩子表演的视频画面,可让学生产生共鸣,树立能唱好戏曲的信心,从而让孩子产生对演唱戏曲唱段的兴趣,同时也有演唱戏曲会被大家赞扬的感觉。其次,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了解我们祖国戏曲艺术的博大渊源,如我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剧、印度梵剧等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这三大古老戏剧文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有300多个剧种在演出,剧目数以万计。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一些外国人对中国戏曲痴迷的故事,外国人能对中国戏曲有浓厚的兴趣,我们中国人更没理由摒弃这片艺术宝地了。

(二)综合传递,在音乐实践中激发兴趣。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爱好,光有“声”、“形”的引导是不够的。热闹是一时的,门道是永久的。只有对所学知识不断积累,学习的兴趣才能持久。新课标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她的艺术魅力在于在以演员为主体的表演艺术基础上,融合传统美术、传统时空艺术、传统民族音乐、传统雕刻造型艺术的综合艺术。这些综合艺术美无不体现在各个戏曲表演中的每个环节,特别是在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中尤为突出。戏曲人物中一般除了龙套角色,每个人物都有唱腔,而戏曲人物的唱腔部分本身就是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有不同节奏的锣鼓经、曲牌等;表演时人物也一定有亮相,“亮相”是中国戏曲独有的造型艺术,各种戏曲中的“台步”、“指法”,也应该列属造型艺术范畴之内。针对这些戏曲元素的综合启迪,我在教学辅导中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不断传递:让孩子练练台步、学学指法、听听唱腔,熟悉锣鼓经、摆亮相、练工架,再让他们学一些程式化的表演手法。如开门、关门、划船、抬轿等,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了解、接触,把若干程式按生活逻辑和舞台逻辑结合起来,再根据孩子自身的条件确定行当。针对小生、花旦、彩旦、老旦等不同角色,选上几段适合他们的唱段,抓住孩子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点,把握时机,让一些接受能力较快的孩子做示范表演,起到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相互指正的作用,从而既挖掘孩子的艺术潜能,又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既增加孩子对戏曲艺术知识的了解,又为他们打开通向戏曲之门。

(三)课内、外整合,发展学生兴趣。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及创造才能,我在课堂上开辟了“戏迷天地”、“戏曲大舞台”等栏目。如在学会《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后,我让学生即兴创编动作表演;当教师用旦角的念白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时,学生则会用生角的念白回答教师,不事先准备,一切都是临时创作,同时还加上不同行当的表演动作。这样,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可得到充分发展。

“不进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这是昆剧《牡丹亭》中的一句唱词,时尚普及为年青人打开了一扇观赏传统戏曲的大门,兴趣是走向喜爱的第一步,从兴趣到热爱,还有一个过程,要激发更多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光靠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牵头成立了“戏曲俱乐部”,吸收学生参加,让有戏曲表演兴趣和天赋的同学有更大的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难度较大的曲目,可以排练小折子戏,可以得到专业的校外辅导员的指导,可以在课堂上担任示范者,可以排练节目参加表演,称为戏曲学习的推广者。

二、教育实践的收获与体会

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要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

(一)音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戏曲水平,做戏曲的欣赏者和爱好者。

《音乐课程标准》在提升素质及修养时指出:“音乐教学要想让学生感动,音乐教师自己首先要感动,因为只有音乐教师首先走进音乐,学生才有可能走进音乐。”教师在戏曲课堂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戏曲音乐的积极态度。“艺高人胆大”,如果教师本身就有一定的戏曲修养和较为地道的戏曲功底,那么在课堂上就会更自信、更自如地侃侃而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戏曲教学变得更加有魅力。所以,教师要自己先喜欢上戏曲,多听、多学、多唱、多接触戏曲,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厚积薄发,应用自如。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选择教材。

由于学生对戏曲一无所知,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系列有序的、不断递进的戏曲教学活动内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从模仿—探索—迁移—创造,从跟学—愿学—会学—乐学,将戏曲的表演形式(包括唱、做、念、)贯穿在一个序列中。

引导学生了解戏曲唱腔是第一步。唱包括唱词和唱腔,涉及具体的方言和音乐曲调的问题。各种地方戏曲的不同,首先就是从语音特点和声腔曲调方面表现出来的。由于戏曲是用方言演唱,因此我选择了与普通话非常接近的黄梅戏开始学习,如《对花》、《谁料皇榜中状元》、《天仙配》、《夫妻观灯》等。戏曲唱段一般是四句,一节课就能熟练掌握,如锡剧唱段《推呀拉呀转又转》、京剧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越剧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再加上走圆场步等一些简单的动作学习,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也就更浓厚了。

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与建议

一年来的戏曲教学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今后努力,如教师的戏曲水平特别是舞台表演水平急需提高;戏曲学习与表演的机会不多,难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家长的看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等。

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如地方戏的唱段学唱,对其表演的要求不可过高,重要的是学生全面、热情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第8篇

(一)人力结构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青年教师被充实到高等院校师资队伍中,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一些老教师逐步退出教学岗位,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年教师比例过大,且多数青年教师刚毕业就立即投入教学及科研工作中,没有工作经历,教学模式方法较单一,科研思维缺乏系统训练,以致影响了教学、科研的质量及效果。因此,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青年教师自身特点分析

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热情高、干劲大,由于年轻,他们思想比较解放,接受能力强,每个人都在积极寻求自己的最优发展空间;但同样由于年轻,他们缺乏实践经历与经验。尽管他们学历层次较高,且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实践经验的缺乏制约了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更限制了其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的增强。他们在教学中,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科研中,对于前沿了解不够,科研方向把握不准,科研课题中标率较低。

二、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指导思想

我院青年教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培养高素质师资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师资创新能力和弘扬敬业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骨干。针对不同特点,实行分类培养;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工作环境,为人才成长提供“快车道”。

(二)组织和运行机制

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学院成立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教研室积极配合,充分分析每名青年教师的思想、学历、工作情况及业务特点,确定其具体的培养计划。结合每名青年教师的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在充分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进入实验室工作,并定期对进行实践培训的青年教师进行考核,做出总结和鉴定,并组织交流,展示培训成果。

(三)培养目标及要求

我院对于所有参加实践活动的青年教师提出以下目标:1.有自己的稳定的科研方向;2.具有主持的校级以上教学和/或科研课题;3.每年至少发表一篇教学研究论文;4.参加实践活动两年内至少发表一篇科研学术论文;5.协助博/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

青年教师实践培训具有以下要求:1.青年教师每三年有一年的时间进行实践或至少有半年的实验室工作经历;2.每名参加实践活动的教师严格遵守实践单位的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允许无故旷工,严格保证实践时间;3.参加实践的教师每周至少写一篇病志;4.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活动的青年教师写一本完整详实的实验记录;5.实践结束写一份总结报告。

(四)实践基地选择及支持

结合每名青年教师的专业特点及个人意愿,申请到相关科室及校内外相关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参加实践的教师至少在一个科室跟随一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进行临床实践;科研实践的教师可选择校外知名实验室学习至少一项本校欠缺的新技术或者在校内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另外,通过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征得学校同意,规定给每名参加科研实践的青年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期间给予一定课时的减免,以保障青年教师能够通过教学任务的考核。

(五)考核、总结与交流

实践结束后,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进行考查并总结。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学院的资深老教师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在广大教师中实施三级听课制度,适时开讨论会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做出点评,促进青年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学院定期举办文献抄读会、交流会等,请青年教师就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实施情况向全院做报告,互相交流,指出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拓展完善研究思路,为申报各级教学及科研课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显著效果

(一)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通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青年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学生评教、督导反馈、教师三级听课制度等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青年教师在实施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后取得了明显进步。近三年,我院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反馈平均分在90分以上;并且在国家级教学比赛中多次获奖,发表教学论文百余篇,主编或参编近百部教材。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

青年教师科研课题的中标率显著增加,目前我院所有的青年教师均具有主持或参与的各级别科研课题的能力,科研成果明显增加。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高涨,部分青年教师于参与了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的研究工作,并在其中承担重要工作;近三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数百篇,获多项科研成果奖。

(三)加强了青年教师同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促进了学术水平的发展

创新培训模式与培养新型农民探索 第9篇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 把培训新型农民作为突破口。然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考虑培训类型的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个体层次不同等方面的差异, 导致培训方式基本相同, 培训效果欠佳。目前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传统讲授式也称集中讲授式。一般以县 (市、区) 为单位将同类型或几种类型的农民组织成教学班, 授课的内容、地点、时间完全相同, 集中在职业院校由教师讲授。讲授内容一般由组织机构和培训院校共同商定。这种模式具有易组织、容纳学员多、面对面授课、有较好的互动性等特点, 但由于学员人数较多、内容相同, 无法满足每位学员的个体需求, 且需要一定的投入, 如师资、场地、设备及其他费用。

现场指导式在传统讲授过程中, 学员对操作性较强的技能无法当时动手实践, 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利用现场指导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针对学员个体不同的需要进行个别指导和培训, 教师走进田间、走进圈舍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 进行示范讲解、现场解答。这种模式具有针对性强、直观实际、简明易懂、效果好等特点, 但由于过于分散, 导致培训人数不太多、教师工作量大等。

远程培训式采用发放技术宣传单、科技手册, 利用宣传栏、广播、电视、光盘、互联网以及短信等形式开展普及性知识培训。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培训不受时间、空间、学员人数的限制, 并可反复学习, 适应大面积的培训, 但要求学员有一定的基础。

重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原则

影响培训模式重构的因素比较多,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员基础、培训内容、学员分布区域、学员可利用时间等。结合现状, 创新新型农民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适应性原则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占13%, 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占49%, 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31%, 不识字 (文盲) 或识字很少的人数占7%, 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更少。根据这种状况, 培训内容、形式一定要适应农民的实际, 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 便于理解;培训方法尽量简便, 便于接受;方式上尽量用案例法或实体展示, 便于掌握, 尽可能做到“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实用性原则培训应以农民为本, 突出农民这个核心和主题, 以尊重农民意愿和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我国现有新型农民培训有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四个工程。参加不同培训工程的农民有不同的需求, 甚至参加同一类型的也有不同的要求, 要做到“农民想学什么, 就教什么”。

针对性原则新型农民培训的对象是农民而非一般学生, 他们是成人, 成人学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 自主性强, 并且有很强的“即学即用性”。另外, 他们的学习还具有“闲”“散”性, 一方面是“闲”, 他们的学习大都在工作生活之余进行, 另一方面是“散”, 他们很少有较长的相对集中的时间, 因此, 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些, 力争使每位参加培训的农民均有所收获, 都有所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达到培训的效果。

节省投资原则我国现还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国力还不十分充实, 应本着节约的原则, 尽力用较少的资金办更多、更好的农民培训, 形式应灵活多样, 要因地、因人制宜。建议做到五结合:长短学制结合、集中时间教学与分散时间教学结合、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理论教育与技术教学结合以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结合。

提高农民素质必须创新培训模式

提高农民素质就必须创新培训模式, 从而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以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为目标, 以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为重点, 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以及标准化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以及自主发展能力。

直接参与培训模式直接参与培训模式是指在农村生产第一线, 农民直接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直接面对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作为培训对象, 指导人员和农民直接面对面交流。二是直接在实际现场开展培训。着重解决当前实践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或当场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 针对性强。三是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 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能够缩短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距离, 可以因人施教, 真正做到“学中做, 做中学”。

职业院校参与式培训模式近几年, 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基本形成了“每个地 (州、市) 有一所高职院校, 每个县 (市、区) 有一所职业学校”的格局。从职能来说, 职业教育的四项工程中有三项关系到农民, 从人员上来说, 职业院校有大量从事农业的技术力量和教师。职业院校参与新型农民培训的方式比较多, 如与当地政府联合举办, 由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担任乡镇的技术顾问, 定期或根据需要让技术人员进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 让职业院校成为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参与者。从目前社会对农民培训的总体情况来看, 培训主体多为政府、院校、企业、协会和农业推广机构。而真正具备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力的主要力量还在于农业大学本身, 大学是农业知识的发源和传播中心, 具有直接性、源发性及权威性。政府、企业等培训主体在知识和技能上具有间接性, 而且由于培训出发点的差异, 在培训层次和目的上也不同。只有院校技术来源最直接, 利益相关性最小, 更能关注农村劳动力自身的需求。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培训, 首先, 要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为主, 其他类型技能为辅, 培训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方面的具体技术知识, 而是生产、市场、政策等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其次, 要改变内部培养农业人才的传统模式, 注重技能性、实用性及针对性, 以农民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 不要过多局限于理论培训和教学。另外, 要从劳动力就业的角度, 培训掌握一技之长的技能型劳动力, 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从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出路, 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团队讨论式培训模式团队讨论式是以同类型培训的学员为团队, 通过开放式的讨论, 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团队成员共同交流是通过小组交流、全班研讨, 互相倾听彼此的声音, 分享别人的经验, 开拓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培训、考察、讨论等多种手段, 给农民更新知识, 通过“耳目一新”, 实现“脱胎换骨”。

点面结合模式点面结合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是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通过一系列培训与服务, 在农村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及管理能人, 再通过这些能人, 培训、影响并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这些人才多是当地的专业户, 是“留得住, 用得上, 养得起”的实用人才。这种培训模式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带动性, 在培训人员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培训对象要求较高, 也就是培训对象不是面向普通农民群众, 而是新型农民中的精英。培训对象一般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善于抓住机遇, 勤劳守法, 刻苦学习, 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乡镇企业带头人和科技致富能手等。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求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一两门实用技术, 而是要求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 设置相应专业课程, 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实用技术等的系统教育与培训, 以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流动模式针对一些村民居住分散偏远, 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 组织技术人员, 组建县、乡两级流动培训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这种方式组织灵活, 对于农民急需解决的紧急问题可以迅速做出反应和解决。由于培训组织自由, 形式灵活, 能够使培训人员与农民之间实现更好的交流, 建立良好的感情, 了解农民的切实需求。

网状培训模式农业科技培训结构为网状结构, 科技人员是整个农业科技培训网络的中心, 周围均是培训受众。网状结构的特点决定了网络之中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培训者, 也是培训受众。

此外, 根据具体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不同, 培训模式还有“订单式”、网络式等多种形式。

以上这些探索中的培训模式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开放、互动、实用、高效”的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民培训模式不能总是保持不变, 而应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动态发展性, 一方面, 表现为对培训内容的充分关注, 另一方面, 体现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目标和多种培训途径与方法。强调农民技能培训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既不断推陈出新, 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这样才有利于农民培训模式的具体运用。要将解放思想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根本出发点, 变被动为主动, 将现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要我学”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我要学”培训模式, 实现从单一型培训转变到立体型培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引导培训, 创新培训模式, 采取多种方式, 认真听取农民的意见, 了解农民的真实意愿和要求, 坚持为农民办实事, 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

摘要: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目前这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培训模式单一且不符合农民实际。本文结合实际培训过程和体会, 创新重构了几种新的培训模式。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型农民,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姜卫良, 卜祥联.农民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2]赵福玲.全力抓好新型农民培训教育的一点思考[J].农业经济, 2007, (5) .

艺术硕士的培养问题与对策探索 第10篇

一、对艺术硕士学位的界定与认识

艺术硕士学位, 英文称做Master of Fine Arts, 简称MFA, 最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立, 其中以美国最为完善和发达。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自2005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2所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试点以来, 艺术硕士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培养模式和体系初步确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其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具备高水平艺术创作和表演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人才。目前艺术硕士学位设立的专业主要有美术学 (包括绘画、雕塑、书法等) , 艺术设计, 新媒体制作、戏剧学、舞蹈学、电影学、音乐学等。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发展, 我国艺术硕士培养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维度的专业体系。

发展艺术硕士学位教育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一般将硕士学位教育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学术型硕士培养, 另一类是专业型硕士培养, 专业硕士的设立更倾向于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从国外来看, 各国都在加大应用型硕士即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比如, 在美国所有硕士学位中, 应用型硕士学位约为85%, 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只有约15%, 增加应用型硕士的培养是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共同趋势。[2]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艺术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说明》中, 明确指出:“加快培养大批高层次、应用性艺术专门人才是我们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关键, 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根本保证。”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开拓进取, 在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生活的同时, 同样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那么, 如何尽快实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呢, 这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掌握高水平艺术技能的专门人才, 使这些人才在各艺术行业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和作用, 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 满足大众的需要。

二、合理设置艺术硕士学位课程

正如前文所述, 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应用性, 因此其课程设置也应该有别于学术型硕士, 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一) 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比例。研究生教育要不要通识教育?既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的艺术专业人才, 那么通识教育便是不可或缺的, 通识教育是研究生在培养阶段使人文素质进一步养成的重要条件, 而这有赖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所以, 艺术硕士的培养应该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 不能被忽视。

(二) 适当减少专业理论课的比重。艺术硕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 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实践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的理论课程结构比例应减少, 教学实践课程应增加, 这样更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需求。[3]因此, 艺术硕士教育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 实践课程应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加强教学实践, 要求研究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 给本科生上课, 做导师的助教, 从扮演“教师”的角色中发现自身问题, 总结经验。另一方面, 应该鼓励研究生进行校外实践, 将课堂外实践作为艺术硕士专业培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纳入学分制管理, 让研究生在校外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并从中汲取经验。高等院校可以与校外文化艺术机构、公司企事业单位合作, 建立形式不同、各具特色的艺术硕士培养实践基地, 将实践课程落到实处。

(三) 合理安排艺术硕士研究生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应该重点提升专业技能和经验, 丰富专业知识, 开拓思路, 提高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对艺术硕士的培养应该注重因材施教。那么, 在艺术硕士培养阶段合理设置选修课程则显得尤为重要, 让研究生在学期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选修课程范围内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学习。对于必修课而言, 学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应该合理选择适合艺术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 这些核心课程应该是某一专业艺术硕士应该必须完成研习的, 是研究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必要前提。因此, 高等院校在艺术硕士课程的设置和安排方面, 应该在增加实践课程的基础上, 强化必修核心课程, 同时扩大选修课的比例。

三、建立和完善艺术硕士培养的各项机制和制度

我国当前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艺术硕士培养的各种制度和机制, 为艺术硕士专业教育创造更加合理和完善的支持条件。

(一) 建立校际间的合作机制。任何一所院校的研究生教育都不可能是闭门造车, 这是一项开放式的活动, 高等院校特别是性质相同的高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以高等美术院校为例, 中国目前主要有八所专业型高等美术院校, 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 业内俗称“八大美院”, 这些院校的性质相同, 在艺术硕士的培养上具有相同的目标和相近的规律, 因此这些院校可以定期召开艺术硕士培养工作的交流研讨会, 互相学习彼此好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同时可以探讨在培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通过互通有无, 共同攻克难关, 达到共赢的目的。再比如, 目前中国八大美院建立了四校四导师的机制, 通过各学校推选优秀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和作品参加评比, 用推优的办法达到促进和鼓励之目的。

(二) 建立高水平的艺术硕士导师队伍。导师队伍建设对艺术硕士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已经明显显现出年龄、梯队结构断层的特点, 许多重点学科、优势学科、面临着失去优势的危险, 高质量的师资缺乏, 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不合理, 同等学历教同等学历的现象还普遍存在。[4]硕士研究生导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对于艺术硕士的培养来讲, 要求导师不仅具有高深的理论水平, 还应该与校外有关机构和平台有着切的合作与往来, 这样可以为研究生的实践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他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的文化知识, 更应该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在艺术硕士导师的遴选上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导师应该是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德才兼备并受到同行认可的专家;二是应该适当聘请校外知名教授、学者担任导师, 这样可以进一步活跃本校的艺术氛围;三是建立对导师的考核制度, 督促导师尽职尽责, 更好地完成培养任务。

(三) 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传统的硕士培养考核机制多以结业考试、论文答辩和毕业设计相结合, 这种方式大多是走过场, 无法让研究生在学期间感到压力, 没有压力便没有探索创新的动力, 因此很多学生在学期间都表现出不上进, 对学习毫不在乎。作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培养部门, 应该制定良好的机制来改变这种局面。第一, 既然艺术硕士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所以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考核要放在重要位置, 考察学生在学期间的实践学习效果以及完成情况。第二, 每年度都进行创作考核, 要求研究生每年创作完成具有一定水准的专业作品, 集中举办展览, 向全校师生乃至社会进行展示, 让大家给与评判, 通过此方法督促研究生自主创作与学习。第三, 实行学术论文考核制度, 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将其作为毕业考核的重要指标, 同时对硕士毕业论文提出更高的要求, 严把毕业论文的学术性和规范性, 提高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珈仪, 高冬雪.艺术硕士培养模式及路径优化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 9:136~138

[2]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5:102

[3]刘楠, 申爱兵, 赵韦伦.国外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4:248~251

国际经贸人才分层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层培养;改革

一、国际经贸人才分层培养的探索

国际经贸人才的分层培养,是指培养国际经贸人才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禀赋,选择自己最具优势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层次。具体而言,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教学体系、教师资源丰富的高校重点培养偏重复合型的国际经贸人才;拥有国际经贸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并已配备与国际经贸实务接轨的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的高校重点培养实务型的国际经贸人才。然而,我国高校在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分工还依赖于高校内部的分层。

根据学校规模、学生质量、法律法规或行政主管部门所赋予的资格或权力、学科设置和专业门类、师资状况、科研情况、图书馆藏书、校园文化、学风和校风建设、学校历史等客观因素,以及社会公众和政府对高校的定位等主管因素,可以将我国的高等学校分为四种类型三个层次。四种类型是指综合类大学、财经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三个层次分别指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其他高等院校。第一层次,是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基本是国家重点大学或是综合性大学,多数隶属于教育部,少数隶属于地方政府。他们有以下特点:研究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重较大;科研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比重大;师资格局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大,并有知名教师:有一批很强的、具有特色的学科;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水平高;社会声望高;历史比较悠久,形成了优良的学校传统;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第二层次,是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这一层次的高校数量较多,学校类型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且大都是教学型大学,也有一些具有特色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些硕士点和少数博士点的高校。但总体上来说这一层次上的高校以教学型为主,是为我国培养中间层次人才的主力军。第三层次,是除以上两个层次之外的其他高等院校。这一层次上的高校数量庞大,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种应用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专业设置灵活,是它们的优势和特色,它们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生力军。

由于第一层次的高校是列入“211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校,属于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故将其定义为“重点大学”。与此相对应,将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高校定义为“普通大学”。根据对三个层次高校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重点大学具备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教学体系,并拥有相对资源丰富的教师,它们在培养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方面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可以将其定位为偏重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重点高校。而大部分普通大学主要以教学为主,在建设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等硬件以及引进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等方面具备“后发优势”,可以将其定位为偏重培养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的普通高校。

二、国际经贸人才分层培养的实践

(一)重点大学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多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应该是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精深的专业知识的统一;在能力上。应该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在意志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因此,这里的“复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两门或多门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而是一种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复合”。

1培养目标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来看,应该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知识结构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中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基本法规,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各项规则和程序,能够较为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有较高的数理分析能力,至少能熟练使用国际通用的外国语言,精通经济管理,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并了解经济地理及各国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具有熟练地进行国际经贸实务操作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认识和解释国际国内经贸发展及变化等问题:能够运用数理模型进行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具有良好的沟通、应变和协调能力。

(3)综合素质

复合型经贸人才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2培养方案

结合目前对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现状,重点大学偏重复合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可以从“经贸—管理”、“经贸—金融”和“经贸—法律”等方面制定培养方案。

(1)经贸一管理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外经贸业务的学生,使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在外经贸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关从事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结合管理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管理学和国际营销管理等课程,详见表1。

(2)经贸—金融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银行、金融业务与外经贸业务密切相关工作的学生,使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基础、掌握银行与金融专业知识和运作方法,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部门胜任工作。

重点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结合金融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金融市场学等金融学课程,详见表2。

(3)经贸—法律型国际经贸复合人才的培养

培养对象主要是指那些有志于从事与外经贸法律事务相关工作的学生,使其既具有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与专业知识,而且对法学(国际经济法与民商法)有较大兴趣,既懂法律知识,又通晓国际经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能在外经贸部门、外贸企业及跨国公司胜任工作。

重点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结合法学专业的优势课程,增设能解决国际民商事务纠纷等法学课程,详见表3。

(二)普通大学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

普通大学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应突出“应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企业岗位的技术需要为主线,突出其适应性、岗位性、实践性。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不应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学术性,而应强调其实用性和技术性。

1培养目标

普通大学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要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以适应工商企业的需要,从而形成明确的目标体系。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上,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学生要有综观全局,分析总结事物产生原因的技能,即洞察宏观环境对事物产生复杂性影响的能力。

(2)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学生具有处理和解决相关事物的能力和手段,即使用技术或特定的方法完成赋予任务的技能,尤其是涉及到方法、过程、程度或技术的活动。

(3)人事技能

人事技能是指学生具有与人共事、相处、杜交的能力。

2培养方案

为了培养国际经贸专业学生具备以上三大技能,塑造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普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以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目标为基础设置实务性课程

普通大学可以将开发营销市场、合同签订与履行合同、制作单证、处理会计信息、处理文档、显示个人能力等确立为学生职业项目指标,结合这些目标设置相应的实务性课程和实践教学方案。

以开发营销市场为例。开发营销市场的任务包括收集市场信息、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进行市场预测与市场定位、确定企业营销战略、选择中间商、确定促销方式、进行销售过程控制、组织售后服务等。与上述任务相对应的知识能力要求为:确定市场调查方法并进行市场调研,收集资料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市场进一步细分,确定准确的目标市场,确定竞争对手,撰写出市场促销策略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使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普通大学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公关学、商品学、谈判与推销、贸易基础理论、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其他学生职业目标的课程教学方案可以依此类推。

(2)以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

偏重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需要密集使用与实务性教学有关的教育资源,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例如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普通大学并没有建立或完善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他们正好利用这一“后发优势”,将建立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要素,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国际经贸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需要。

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主要模拟外贸企业或营销机构基本业务运行,可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在模拟复杂环境下进行业务操作实习,迅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谈判能力,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决策科学化、贸易无纸化的工作环境。国际经贸综合实验室主要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贸易实务模拟实验两大功能,并配置有多媒体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电话、传真机等设备及模拟商务谈判会议室。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实验、进出口业务洽谈模拟实验、企业经营管理模拟实验、市场营销专题策划模拟实验、公司运行模拟实验等。

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电子文件,进行各种调查、谈判、磋商和交易,体验贸易业务的技巧、节奏和过程。从而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合同签订、信用证的准确翻译,并根据其内容进行发票、汇票、提单、出口货物明细单等多种进出口单证项目的数据录入和制作等管理,使用商务管理系统进行销售管理、进货管理、存货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和信息管理。或使学生能够设计制订营销方案,掌握利用EDI进行交易的全过程。通过EDI软件及与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学生不但熟练掌握市场营销、进出口实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而且能够通过人机对话做出果断决策和响应,从而不断提高模拟实验的复杂性和仿真性,便利于学生进入“角色”,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不断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依托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随着外经贸业务方式的多样化,电子商务、无纸贸易越来越普遍,外经贸业务单位和部门要求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普通大学国际经贸专业的教学必须加强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环节的训练,要建立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多样化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来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分为认识性实践能力、技艺性实践能力和综合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

①认识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认识性实践能力是指通过书本知识的介绍、课堂的示意图表演示、认识实习、电化教学等手段,使抽象的国际经贸理论概念与经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报表、帐目等资料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这些能力可通过参加外经贸企业、外经贸加工厂、外向型企业、外贸储运公司和外运港等实践活动来获得。

⑦技艺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技艺性实践能力是指在认识性实践能力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较熟练地处理国际经贸业务的技巧。学生将书本上、课堂上学习到的各种原理、方法,结合就业后可能用到的技能进行训练。技艺性实践能力包括:专业外语、外贸函电、中英文打字、计算机操作、单证制作、演讲谈判能力、电子商务网上操作等。这些技艺性实践能力的训练主要可通过校内经贸综合模拟实验室完成。

③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实践能力是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来完成,即培养学生综合运有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企业经营贸易活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企业经营诊断、完成市场经营专题调查、进行市场研究与分析、承接贸易业务等工作。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校培养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

高中年轻教师培养方法探索与思考 第12篇

一、引路子,注重“师德领先、教学发展”互动

1.师德领先型

高中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同时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一份奉献的职业,肩负着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双重光荣使命。高中教师不仅要有为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努力工作的热情,还要有应对高考本身所带来的压力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因此,师德高尚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近年 来,我校在培 养年轻教 师的工作中,坚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立德为本”的原则,收到了实效。一是注重爱岗敬业的师德 培养,以爱岗敬业为基础;二是注重关爱学生的师德培养,以关爱学生为核心;三是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健康人格为保障,把高扬师 德之旗放 在培养年 轻教师工 作的首位。

2.教学发展型

在高中学校追求素质教育、以生为本、以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内涵发展的今天,教学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核心。教学工作是一种既需要爱心,又需要耐 心,还需要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我校在培养年轻教师 时,把练就“双硬功”放在突出位置。一是练就“教学硬功”,把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基本功放在年轻教师培养的突出地位;二是练就“教研硬功”,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研作支撑,更需要“先研后教,教后又研;再研再教,再教再研”这样一个过程的反复循环。因此,我校在年轻教师培养中,注重“教学教研双硬功”培养,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搭台子,注重“校研平台与外修平台”互动

1.搭好“校本平台”,让年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快速成长

一是搭建“课堂平台”,让年轻教师主动承担校内各种课的讲授任务,如汇报课、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竞赛课、接待课等。二是搭建“师徒互动平台”,建立“以老带新、新老互动”的传、帮、带机制,名师指导带动团队发展,促进新老教师互动成长和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搭好“外修平台”,让年轻教师在研究探索中提速成长

近年来,我校在年轻教师培养中,非常重视 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高校或上级教育部门教科研单位学习深造,不惜重金输送年轻教师进修培养。一是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主动申报承担各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并逐步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从 参与某些 课题的研 究工作到自己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的转变,实现在学科带头人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到自己带领课题小组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转变,提高教科研能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年轻教师到高校和上级教育部门教科研单位参加培训学习,提升学科专业水平。三是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和组织年轻教师到外校考察学习交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长出来”等多种方式,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

三、压担子,注重“教学、班主任、科研”互动

1.压“教学重担”,走教学发展型之路

我校年轻教师的教学发展是一项围绕教师教学 能力发展的活动。通过各种课的专题讨论、研究、评估 等方式为年轻教师提供各种研训、学习与交流平台,促进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更好的教育技术、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让年轻教师理论功底更深厚,教学技术更精通。在教学工 作中,我校转变过去的“老年教师放心,中年教师欢心,青年教师担心”的教学组织观念,树立老中青教师都放心、都欢心的意识。大胆让年轻教师担任高三教学工作,采取连续三年跟踪教学的办法,让年轻教师的课从高一一直上到高三。老中青教师教学智慧的融合、教学资源 的整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压“班主任重担”,走领导教学服务型之路

把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是年轻教师培养的一个重点,也是年轻教师发展的目标。近年 来,我校非常重视让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一当就是三年,增强年轻教师教育和管理学生的才干,为年轻教师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压“科研重担”,走科研促进型之路

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一直是高中学校的重要工作,高中教师还承担着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的专业责任,社会期望教师在重视教学研究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一方面以校本研修为主体,培养年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以承接上级研究课题为载体,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我校积极鼓励、支持年轻教师承担各级课题研究任务,让他们从课程抓起,从课题做起,从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成果做起,提升他们的课程教学研究与教学领导能力。

四、结果子,注重“教学、专业”发展成果互动

1.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又好又快

近年来,我校年轻教师在老中年教师的传、帮、带合作交流指导下,勇挑教学重担,专业发展又好又快,出现了“一年一个样,两年大变样,三年挑大梁”的良好局面。目前我校有专职教师180人,其中35岁以下的 年轻教师80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5%。在年轻教师中,有广西“园丁工程”A类人才培养对象8人,市优秀班主任15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县学科带头 人22人,县优秀班主任35人、市区有影响的教师22人。

2.在老中青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班主任工 作形成特 色。不仅打造 了“一班一品,一组一优”的班级管理特色,还铸造了班级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两年两个台阶,三年迈上高考新台阶”的辉煌教学成果。二是2014年高考,在老中青 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出成绩。理 科广西前50名2人,前100名4人,邓南685分、程耕耘683分、陶然679分、唐忠旺674分、蒋鑫浩671分,分别位列广西理科第37、47、62、91、121名。邓南、程耕耘、陶然考取了清华大学,唐忠旺考取了北京大学。总分600分以上有74人,其中670分以上5人,650分以上12人。一本上线381人,二本上线1014人;一本上线率36%,二本上线率73%,三本上线率90.8%。高三(1)班一本上线率为98%,(2)班一本上线率为100%;文科(3)班一本上线率为60%,这三个班二本上线率均为100%。

教师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协调、系统的活动和过程,是一项“教育大 计,教师为本”的 永久性建 设工程。我校在推动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途径、多种方法,逐步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今后我校还要继续努力,力争把教师培养工作做得更好。

廖宏春

摘要:要培养出优秀的高中年轻教师,必须引路子,注重“师德领先、教学发展”互动;搭台子,注重“校研平台与外修平台”互动;压担子,注重“教学、班主任、科研”三付重担互动;结果子,注重“教学、专业”发展成果互动。

上一篇:思品教学方法的选择下一篇:企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