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事故及预防

2024-06-01

电梯事故及预防(精选7篇)

电梯事故及预防 第1篇

1. 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的现状

许多高楼大厦和大型商场都安装了电梯, 但一些大厦和商场在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 却忽视了其中潜藏的安全隐患。这些大厦和商场只注重电梯前期的建设, 但后期的维护保养非常不到位。首先, 维修人员缺乏必要培训, 存在无证上岗现象。电梯的专职人员应该是受过技术培训并且持有技术资格证, 但现实中许多专职人员却是“三无”:无安全知识、无专业培训、无资格证。尽管国家明令禁止这种现象发生, 但是有些企业却无视国家的相关规定, 将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 置乘客的人身安全于不顾。有些专职人虽然有证可是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 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欠缺责任心, 经常敷衍了事并且违规操作, 不料最终却酿成了追悔莫及的悲剧。其次, 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麻痹大意思想严重。电梯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安装并投入运行之后的正确使用与维护同样重要。由于电梯使用与维护的不当而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同样不在少数。电梯使用与维护方面存在的不当主要有: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与维护缺乏科学的管理, 缺失健全的制度;电梯的使用与维护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电梯常年处于无人管理、无人养护的状态;乘坐电梯的乘客对电梯有意无意地破坏, 对轿厢内设施的损坏;多年不对电梯进行正式维修, 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

电梯保养单位如果对日常保养工作不落实或工作不仔细, 电梯就不能正常的运行, 故障率升高, 使用不当甚至还会带来人身伤害造成生命财产的意外损失。据有关资料介绍因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违章操作, 违章作业, 出现电梯事故数字惊人。

2. 加强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对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意义

电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对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至关重要。而一直以来屡屡发生的电梯事故, 值得我们反思与惊醒。通过对大量电梯事故的总结与分析, 电梯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电梯设计与制造缺陷、安装原因、使用与维护、专职人员安全培训缺失、电梯乘客的错误行为等方面。其中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不到位是一个重要原因。电梯维护保养与管理, 就是对使用中的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监视和检查, 一旦发现可能出现故障时, 在尚未发生之前就进行维修, 这可以大大避免事故发生。

电梯使用与维护的不当是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重要原因之一。电梯使用与维护不当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与维护缺乏安全维护意识, 缺失健全的制度, 对电梯运行不闻不问; (2) 电梯使用单位没有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和维护电梯, 无人管理和养护电梯; (3) 电梯乘客对电梯有意无意地对轿厢内设施的损坏。由于电梯使用了多年没有检修, 电梯处于不安全状态。最近, 调查统计发现, 更多的电梯事故是由于使用维护的不当与缺失造成的。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运动部件多, 正反转启动频繁, 各部位不断运动, 零部件产生摩擦、震动,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机械磨损、电气老化、机械部件之间相互尺寸的变化, 使电梯运行技术状态不断变化。因此, 电梯在使用过程中, 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大。因此, 必须加强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 以预防安全事故。

3. 加强电梯维修保养与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电梯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

为确保电梯正常的安全运行, 预防故障的发生, 必须建立电梯维修保养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电梯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 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这些制度主要有:电梯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电梯维修、保养交接班制度;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制度;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电梯维修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值班人员要将电梯运行情况、设备发生的故障及处理过程详细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本上, 使接班的维修人员清楚目前电梯的运行情况。电梯维修人员必须持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并定期参加复审[1]。

3.2 加强电梯监督管理工作

我国电梯监督管理实行的是生产许可制度, 对那些符合国家生产要求的企业授予生产许可证。尽管我国实行的是生产许可制度, 但有些地方的企业不接受国家级的生产许可证, 只接受地方发放的安全认可证, 这种现象应坚决制止。对那些无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加大管理和查处, 尤其是对那些生产劣质电梯和翻新电梯的企业应取消其生产许可证。对那些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应要求其在产品质量和性能上提出更高的标准, 确保电梯的生产符合国家质检标准, 减少事故的发生。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细责任分配。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要密切协同, 各尽其职。有条件的使用单位应进行模拟电梯事故发生, 以此解决凸显的问题。

3.3 加强安全意识,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是保证安全运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综合素质决定了电梯的管理水平。一个合格的电梯维修保养人员首要的就是端正的工作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应能掌握电梯基本的机械构造及电气工作原理及其修理技能, 以及电梯的安装工艺;对于电梯相关性能以及维护方式熟悉;熟悉并严格执行电梯维护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当电梯发生相关故障时, 能第一时间把握故障的原因, 并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来修正故障, 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并排除故障, 缩短停梯时间使电梯迅速投入正常工作[2]。

3.4 使用单位要建立严格管理和防范制度

首先, 使用单位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细责任分配。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要密切协同, 各尽其职。有条件的使用单位应进行模拟电梯事故发生, 以此解决凸显的问题。其次, 聘用技术人员时, 要求持先关证件上网, 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强化检修人员专业素质, 严把技术人员质量关。最后, 要建立健全事故发生应急预案, 对已经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及时营救, 有效定位围困人员并保障人员安全, 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最少的人身安全损失。

3.5 加强日常对电梯巡检保养工作

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电梯维修与保养管理制度, 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这些制度主要有:电梯维修人员岗位责任制;电梯维修、保养交接班制度;电梯日常维修保养制度;电梯维修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等。电梯维修人员必须持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 并定期参加复审。当一部电梯交付使用后, 如何对电梯进行管理达到正常、安全、可靠运行就成为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为此要加强日常对电梯巡检保养工作[1]。

摘要: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是造成的电梯安全事故重要原因之一。因没有严格执行电梯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 导致电梯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因此, 必须加强电梯维修保养, 建立电梯维修保养的管理制度, 以预防电梯安全事故。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3]李明阳等.关于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7) :131, 132

电梯事故与预防 第2篇

随着踏入21世纪,现代化高层建筑的迅猛发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的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又是现代化高层建筑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电梯数且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增加,电梯的事故也逐渐增多,慢慢的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以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梯门系统,安全性,事故。

一、电梯事故的种类分类

据统计,造成电梯事故的形式有:剪切,挤压,坠落,撞击,被困,火灾,电击,材料损坏,过度磨损,过度锈蚀等等,而有关数据显示,现在的所有电梯事故中,发生最多的事故为:剪切,挤压,坠落。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电梯的出入口-厅门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电梯层门的故障约占整个电梯故障的80%以上,而由于门锁开关不能及时接通和损坏频繁造成的故障约占门故障的80%以上。维保队伍在电梯维保中煞费苦心,动了不少脑筋。主要做法是与原门锁开关并联--永磁感应器,感应器的位置与门开关向平行,只要关门到位,连接在门上的隔磁板就会插入永磁感应器,因该感应器与原门锁开关关联,门锁回路很容易被接通,故障率大大减少,用户也很满意。其实,这一做法已留下了严重的事故隐患。根据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第3.10.7条规定:“轿厢运动前应将层门有效地锁紧在关门位置上,只有在锁紧元件啮合至少为7mm时轿厢才能启动。层门的锁紧必须由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来验证”;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7.7.1条也明确规定:”对坠落危险的保护:正常运行时,就不可能打开层门是否锁紧的功能,即使在层门没有锁紧的情况下门锁也照样接通,甚至在锁紧装置失效的情况下电梯也能照常运行,所以很容易导致坠落或剪切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案例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

2009年8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越秀区站西路精都大厦,5岁男孩浩浩被发现死在一货运电梯井。据称,事发时电梯在6楼,但小浩来在5楼玩耍,到时间了就打算坐电梯回一楼母亲档口。他按了向下的按钮,电梯门却打开了,心急的孩子没细看便冲进电梯,结果一脚踩空,从5楼摔下,当场死亡。

三、事故分析与解决措施

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但是当中也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和非人为的原因,然而大部分的都是人为的操作不当所引起的。(1)导致剪切、碰撞事故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被短接;b、应急按钮被短接;c、门锁电路短接。2)非人为因素:a、门锁开关触点不断开;b、门锁继电器延时断开或不断开;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或非人为因素造成门联锁失效,而电梯在层门开启即未完全关闭时仍可以运行,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在层门与轿门之间,就可能发生剪切、碰撞事故。

(2)导致坠落井道事故的因素也分为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1)人为因素:a、门锁电路被短接且门开启的情况下电梯运行至其它楼层;b、利用紧急开锁装置开启层门;c、在门锁损坏或门锁啮合尺寸过小的情况下用力扒开厅门。2)非人为因素:a、层门损坏;b、强迫关门装置无或失效;c、门锁电路故障短接。由于上述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而导致电梯厅门开启而电梯又不在本层停车区域时,就造成人员踏入井道而坠落的事故。各种造成事故的因素统计资料表明,电梯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造成电梯出入口事故的主要因素是电梯门联锁失效,而导致电梯门联锁失效的主要原因有:电梯失保失修,电梯检修人员违章作业,门锁电路意外短路。

处理方法:有关电梯管理部门针对电梯出入口的安全事故大多出于门锁的原因,近年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GB10060-93及GB7588-1995作了相应的补充规定:

(1)在使用的电梯必须装设有效强迫关门装置。

(2)所有客梯必须装设辅助门锁触点,即每个厅门必须有主、副两套门联锁装置。除了必须按上述两点执行以外,各单位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国家规范及当地劳动安全部门的要求贯彻落实电梯安全操作规程、电梯维保制度、电梯维保操作规程等,并重点检查维护电梯厅门的门锁及联锁装置、强迫关门装置。(2)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3)行车中在任何情况下不可短接安全回路及门锁回路。

(4)在轿厢不停本楼层而厅门开启的情况下,必须设置临时护栏及警示牌或派人看护。

(5)当检修人员在机房进行检修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电梯门不能开启,避免人员出入电梯。

上述几点得到认真落实,这类事故就会达到有效控制。但是,除了厅门联锁装置电气触点因各种因素或故障不能断开或人为短接门锁回路以外,井道内敷设的线路由于碰撞或井道坠物及套管锈蚀等造成门锁回路短路也是一种因素,据以往的事故分析,由于此类因素造成的门联锁回路短路并使电梯在电梯门仍未关闭,人员在进入电梯轿厢的过程中,电梯就起动运行而造成的剪切致死的事例也较多。电梯规范GB10060-93规定,符合GB5013.2中的厚皮软电缆与硬电缆可以明敷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而其它的各类电缆及电线必须由金属或塑料套管或线槽安装于井道、机房的墙壁上。事实上,不管采用何种线缆及其安装方法,在电梯使用的过程中,很难避免会因为井道坠物、金属锈蚀、导线绝缘层老化等原因造成导线与导线之间的短路,而且这种短路属于软故障,我们很难控制其发生的时间,而在电梯停层开启电梯门时发生就会出现事故。现在的电梯设计中,电梯厅门门锁回路属于安全回路的一部分,并且较为独立,一般的安装方式采用各层的主、副门联锁触点全部串联的方式。但如果发生上述的门锁回路短路的情况,电梯在未关门的情况下仍会继续运行。因此,建议采用主副门锁回路分路的方法,也就是主门联锁回路装置安装方式不变,各层副门联锁装置在井道内串联成单一的副门锁回路引至机房电控制柜后再串入安全回路中,同时要求在井道壁安装副联锁回路时其管线必须与主门锁回路的管线在进入井道主线槽前间距必须大于200mm。这样两个门锁回路同时故障而造成门锁回路故障导致电梯事故的机会就会降至最低。也就是双门锁回路增加了安全回路的安全性,使电梯运行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四、预防

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既然是隐患,我们就有能力在安全隐患处于“安全期”时采用相应措施和方法将它们消除。电梯事故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比如5岁小男孩坠落电梯的事故,许多事故类型、发生原因都基本相同,都是在层门可以开启或已经开启的状态下,轿厢又不在该层时,误入井道造成坠落事故,如能吸取经验教训,改进电梯的配套设备使其始终保持安全状态,只有轿厢停在该层时,该层层门方能被打开,可避免和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

在目前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对应电梯安全措施新的安全理念是: 当打开电梯轿厢非所在层层门,操作者处于一种有可能误入坠落井道的情况下,电梯系统应当在该楼层附近发出讯响,同时打开井道灯,用于提示当事人当前所处的危险状态,防止人员坠落井道事故的发生;开门情况下,即使是在门锁安全链路被短接,电梯轿厢的运行只能是在维修人员控制下,以检修速度移动,需要采用冗余措施来保障乘客及检修人员不被轿厢所剪切;一旦发生不可控制的开门溜梯时,作为一种安全的补救措施,电梯系统应当在其初期能够发出讯响,提示相关人员注意到电梯当前的危险状态;

参考文献:

[1]浅谈电梯事故隐患的有效控制与预防---丁磊《电梯工业》 [2] 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 GB/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4] GB10060-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电梯事故发生原因及其预防策略探讨 第3篇

关键词:电梯事故;发生原因;预防对策

目前,电梯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在电梯普及之后,人们越来越注重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若出现电梯事故,则会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冲顶、溜梯、蹲底、系统事故等[1],对电梯运行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提升电梯安全性,必须做好监督工作,确保电梯质量。本文主要分析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为电梯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提升提供几点建议。

一、电梯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电梯安装不合理

电梯若安装不合理,便会加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如果安装人员没有意识到电梯安全的重要性,未按照安装要求对电梯进行安装,例如利用客梯载物,则会导致电梯性能造成损害,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电梯安全事故、运行故障的形成。除此之外,电梯安装操作失误也会诱发电梯难以运行的现象,如果施工人员未实现电梯安装的规范化,且检修、保养时间不及时,电梯在长时间运行后,也易出现安全事故。除此之外,电梯安装质量与工作人员水平存在较大关联,现阶段,电梯安装工作者在专业水平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安装人员对安装规范并没有足够认识,导致安装质量不佳。

(二)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的发生

因受到机械腐蚀、机械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机器制动力矩不足,一般情况下,需调整弹簧压缩力与制动器工作行程。在以往的电梯中,大部分制动线圈通断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切断装置,若电梯出现故障后,该装置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则可能出现溜梯、蹲底等事故[2]。

(三)门系统事故的发生

所谓门系统事故,就是指电梯门在运动期间可能出现的事故,从所有电梯事故发生情况上看,门系统事故的发生最为常见,主要原因在于电梯运行时,门系统需要进行两次运动,分别为开门、关门,每天有着较大的工作量,与电梯的其他设备相比,电梯门受损风险较高,另外,电梯门在经过较长时间运行后,其运行安全性、可靠性会逐渐降低,易诱发电梯事故[3]。

(四)维修保养工作不及时

有数据资料表明,在电梯事故中,超过80%的事故出现于维修保养环节,定期进行电梯维修保养,有利于确保电梯运行的安全性。然而在电梯维修保养中却存在较多的问题,部分工作者维修能力不够理想,导致维修、保养质量降低。

二、电梯事故预防对策

(一)提高电梯安装质量

在安装电梯前,监督人员要了解安装流程,并核实施工阶段的具体内容,电梯机房需存在良好的通风效果。在安装期间,监督者要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尤其针对重点环节,要严格管控,提高施工质量。完成电梯的安装后,施工人员需给予电梯运行测试。对电梯监控进行调控,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稳定,明确电梯按钮、开关、接触器是否无误,观察线路绝缘状况。

(二)预防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的发生

在电梯验收环节,还需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实施噪声试验与超载试验,确定制动器、缓冲器、安全钳均有着较好的性能,工作人员要做好调试、安装记录,所有资料要注重保存。

(三)强化对门系统的保护

电梯完成安装后,要着重检查电梯门系统的设置,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所有安装人员必须遵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4],提高施工安全性,确保电梯门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定期维修、保养电梯设备

电梯生产公司必须强化售后服务,及时保养、检修电梯,促进维修质量的提升,为电梯乘客提供更优质服务。保养管理人员要注重对工作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同时鼓励他们参与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平常的维修工作中,需对润滑部件着重检查,明确紧固件是否良好,对机件间隙进行调整,将故障发生率减少。实现电梯的动态管理,可利用网络系统对电梯给予动态管理,及时了解电梯运行情况,管理部门可以互相交流,共享资源。

(六)增强乘客安全意识 完善电梯管理制度

在乘坐电梯时,乘客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不可出现超载现象,也不可故意损坏电梯设备,当发生意外事故后,需等待救援。电梯管理部门需制定完善的电梯管理制度,将自身责任意识增强,制度的制定完成后,需严格遵守,并告知乘客在乘坐电梯时相关的注意事项,确保电梯的有效运行。

(七)及时更新电梯设备

任何机械的使用都有时间限制,电梯设备也同样如此,在电梯安装前,管理者必须明确电梯使用年限,针对使用较久的设备及时更换,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维护人员、安装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电梯安装质量有着较大关联,安装人员不仅要了解电梯使用寿命,还需提升自己的电梯安装技能,确保电梯质量,保证电梯可安全运行。

结束语:

电梯在人们的生活中较为常用,为此,必须注重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完成电梯安装后,必须注重对其进行检验,针对发生过电梯事故的电梯,需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强调安装重点,最大限度将安全隐患清除。电梯运行质量会对人们的生命构成威胁,安装者在安装过程中要意识到这一点,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电梯安装企业也需注重对安装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巧,从而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導致电梯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然后对电梯事故预防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有利于为日后电梯的安装提供有效依据,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易风华,徐义.电梯事故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6):116.

[2]徐培龙,张东平.基于虚拟技术的电梯事故调查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03):39-40.

[3]左华贞.电梯事故原因和有效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92-94.

[4]陈仕佺,肖锋.浅谈电梯事故的原因及应急救援措施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04):53-55.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 强国栋 男 1986.12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电梯检验工作 272000

第二作者 韩现宝 男 1986,1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济宁分院 电梯检验工作 272000

电梯事故及预防 第4篇

关键词:灾难,地铁电梯,预防性维护

1 地铁电梯灾难

近一段时间, 香港和北京发生的两起电梯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分析其事故原因, 都是设备维修策略不合理, 设备长期维持在不健康的工作状态, 最终发生故障, 造成的事故。为了避免出现电梯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 需要对电梯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调查, 并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策略。

1.1 生产安全事故的骨牌原理

骨牌原理认为, 人的因素导致个人缺陷, 并引发机械或者物质缺陷导致风险, 最终发生安全事故并造成伤害。事故发生存在一个完整的过程链, 如果一个中间环节没有发生, 那么事故最终不会发生。但是地铁电梯事故和生产过程安全事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果电梯自身存在缺陷, 比如存在冲顶或者蹲底情况, 那么即便个人一切正常, 也会发生事故。而如果电梯的维修人员存在违章作业等个人缺陷, 那么即便电梯自身不存在隐患, 也可能会发生事故。地铁电梯事故过程链为发生事故→造成伤害。使用或者维护检修人员的缺陷以及电梯自身的安全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个人存在缺陷, 电梯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而如果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则事故一定会发生。基于灾难的电梯预防性维护和故障检修需要掌握电梯灾难的发生原理。

1.2 使用者、管理者对电梯安全轻视

使用者和负责人对电梯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也不关心地铁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并且很多单位并没有针对电梯的维护和故障检修编制完善的规章制度, 有些单位的编制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设而不究。

1.3 维护、维修工作不到位

很多维护单位并没有按照安全为主、预检预修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策略, 而是出现故障才会进行针对性的维修工作, 并且在出现故障停梯之后进行抢修。也存在一些单位对电梯维修的态度不端正, 敷衍马虎。管理人员对电梯安全问题也没有清晰的认识, 没有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 未能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进行电梯的维护工作。地铁自动扶梯出现事故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和对乘客的伤害。电梯带病运行, 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乘客受伤, 将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

2 案例分析——轨道交通xjk2号电梯故障分析

2.1 故障现象描述

某市轨道交通xjk站2号电梯报修, 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我司维修人员于5:48分赶到现场。到达现场时轿厢内有8人, 维修人员迅速将被关人员放出。当时电梯停于商业层, 轿厢地坎高出层门地坎约20公分, 电梯停止运行, 检查故障代码显示0108、0026、0044。

2.2 故障处理过程

据车站人员描述:电梯发生关人故障时, 通过车控室监视器看到电梯内8人在轿厢内蹦跳、嬉闹。

结合故障代码显示, 0108为马达tacho、tacho极性接反、轿厢与对重平衡不良, 制动器未打开, 驱动参数不正确、超速:0026为电梯驱动故障:0044为电梯光幕被长时间阻挡。针对系统记录的故障及乘客描述, 经综合分析对测速发电机 (马达tacho) 进行更换、调整并进行试运行观察:又对引起0026故障的相关部件进行检查, 称重装置工作正常, 而LOPCB电路板工作异常, 电梯轿厢内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电梯称重系统显示 (LOPCB) 却没有变化。随即将电梯PCB板进行了更换, 电梯称重系统恢复正常并投入运行, LOPCB显示能随轿厢负载的不同而变化, 现场观察运行3小时无任何异常。

2.3 故障分析

当电梯刚刚启动时, LOPCB板不能准确传送称重数据, 轿厢内有8人的重量已接近满载, 外加电梯轿厢内8人在嬉闹、蹦跳, 使电梯载重量瞬间波动过大, 严重超负荷, 主控系统检测到的却是轿厢空载, 驱动系统向电机输出的是空载力矩, 导致驱动力矩不足产生驱动保护, 系统报0026驱动故障:电梯测速发电机 (马达tacho) 检测到电梯的实际速度和电梯设定的速度产生严重误差后电梯紧急停止运行, 是电梯关人的主要原因。

2.4 预防和改进措施

(1) 对全线电梯称重系统进行定期检查、调整, 紧固接线。

(2) 定期检查测速发动机碳刷磨损情况, 并进行清洁。

3 提高电梯地铁预防性维护效果的措施

地铁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 地铁电梯漏检、维护工作不完善和安全部件失效等是轿厢关人事故的最主要事件原因, 并且地铁电梯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的不规范也是造成地铁电梯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3.1 设计合理的安全年限

给地铁电梯运行安排“安全年限”, 对超过安全年限的电梯需要进行淘汰和强制报废。

3.2 完善地铁电梯管理制度, 规范检修流程

管理单位需要端正态度, 对地铁电梯的使用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 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定期申报年检, 开展针对电梯司机和维修工人的考核, 采取资格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排除地铁电梯的事故隐患。

3.3 培养乘客的安全意识

在地铁电梯内设置安全标语和地铁电梯乘坐注意事项, 听从地铁电梯司机的安排, 出现故障时不要慌乱, 遵守规程等待救援人员。

4 地铁电梯全周期分阶段适用维护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和市政工程类似的特点, 流动使用者最多, 折旧损耗最高, 维修保养条件最苛刻, 地铁电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 关键设备折旧率逐渐上升, 接近警戒水平, 此时需要在维修保养的同时配合必要的耗材替换, 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 同时减少设备投资。

地铁电梯一样有着生命周期, 随着服役时间不断延长, 设备逐渐老化, 进入暮年, 甚至会彻底失去作用, 维护过程需要根据电梯设备的状态周期, 选择合适的维修或者替换策略, 延长电梯系统使用寿命, 争取将电梯系统的效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地铁电梯通常运行3-5年后需要全面停机检修, 此时正是运营人员向专业外包维修商学习专业维修知识的难得机会, 为了提高地铁自维修能力, 可以从全部外包形式逐渐转变为联合维保模式减少对专业维修承包商的依赖。

5 结束语

电梯事故及预防 第5篇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依据《矿山安全法》的规定,每个矿井必须有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A:2 B:3 C:4 D:5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2011年考题]任何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都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书,则施工员对班组工人进行交底,交底后应由在交底书上签字。A:项目负责人 B:工程技术人员

C:进行交底的施工员 D:接受交底的工人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3、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当及时报告,并在__日内报所属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备案。A.5 B.15 C.30 D.60

4、[2010年考题]公路的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车辆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4 000 kg、单车、半挂车、全挂车车货总质量40 000 kg以上、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 m以上、车货总长18 m以上、车货总宽度m以上。A:2.0 B:2.5 C:2.8 D:3.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5、法律通过授权职代会、职工和__的监督形成对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内部管理机制。

A.矿山委员会 B.班会 C.工会 D.矿务局

6、凡工作地点的定向辐射热强度平均值大于或等于__kW/m2的高温作业,应在分级表中级别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等级。A.1 B.2 C.5 D.8

7、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关于职业病保障的表述有误的是__。A.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B.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不定期检查

C.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岗位,并妥善安置

D.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岗位津贴

8、在识别危险方面,定性和半定量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因为不能提供足够的定量分析,所以必须能够提供完全的__。A.定量的和定性的评价 B.安全风险防范规则 C.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D.安全检查

9、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__。A.金属毒物 B.有机溶剂毒物 C.生产性毒物

D.高分子化合物毒物

1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的20倍。

A:所在企业员工人均可支配收入

B:所在地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C:所在地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下列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响应过程的是__。A.应急启动 B.接警 C.安全检查 D.救援行动

12、道路交通安全技术中的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包括事故调查和救护救援两部分。对于事故的分类与等级划分来说,其交通事故按事故严重程度来分为。A:特大、重大、一般

B:特大、重大、一般、轻微 C:特大、重大、大

D:特大、重大、大、一般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3、对燃烧的定义表述正确的是。A:燃烧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放热反应 B: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 C:燃烧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吸热反应 D:燃烧是物质与氧化剂之间的吸热反应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采用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可以克服或降低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减少火灾的发生及蔓延

B.高分子材料阻燃化技术是通过阻燃剂使聚合物不着火

C.添加型阻燃剂可分为有机阻燃剂和无机阻燃剂,它们和树脂进行机械混合后赋予树脂一定的阻燃性能

D.反应型阻燃剂是作为一种反应单体参加反应,使聚合物本身含有阻燃成分

15、[2008年考题]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适用该条例的特种设备包括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气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A:铁路机车

B:海上设施和船舶

C: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 D:大型游乐设施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6、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下列特种设备中,其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的是

A:电梯 B:压力管道 C:起重机械 D:客运索道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7、__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它的热效应和光化学效应造成的。A.噪声 B.高温 C.激光 D.紫外线

18、输油管道跨越河流的防洪要求,应根据跨越工程的等级、规模及当地的水文气象资料等,合理选择设计洪水频率。对于位于下游km范围内的管道穿(跨)越工程防洪安全要求,应根据地形条件、水库容量等进行防洪设计。A:10 B:20 C:30 D:40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9、[2011年考题]电击是电流直接通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当数十毫安的工频电流通过人体,且电流持续时间超过人的心脏搏动周期时,短时间即导致死亡。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昏迷 B:严重麻痹 C:剧烈疼痛

D: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0、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__低 70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A.行驶时速 B.平均时速

C.设计最高时速 D.额定时速

21、对违反《消防法》规定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裁决。A:拘留

B:责令限期改正 C:罚款 D:撤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2、金属的__是应用最普遍的指标。A.强度 B.塑性 C.硬度 D.冷弯

23、工业毒物的测定指标不包括__。A.最高容许浓度

B.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D.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24、《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A: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罚金 B: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罚金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5、[2009年考题]在轻工行业中,净化醇类生产性毒物有机废气,通常使用的方法是。A:燃烧法 B:洗涤法 C:静电法 D:袋滤法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 mg/。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造成燃爆点周边20 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B:车间气温太高

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 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 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

2、一般情况下,机械失效率是随时间变化的,它的变化可以明显的分为__个阶段。A.2 B.3 C.4 D.5

3、安全生产事故具有破坏性和__。A.隐蔽性 B.突发性 C.不稳定性 D.广泛性

4、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为工伤。A:应当视同 B:应当认定 C:可以认定 D:可以视同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__。

A.主要负责 B.承担责任 C.全面负责 D.间接负责

6、刑事责任的后果只能由__承担。A.行为人监护人承担 B.行为人父母承担 C.行为人自己承担 D.行为人朋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立法目的是__。A.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B.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C.维护公共安全

D.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E.进行火灾事故的预防与预测,提供消防安全管理依据

8、《安全生产法》第__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A.17 B.29 C.35 D.37

9、加强安全生产立法,制定《安全生产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A:它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需要 B:它是依法规范安全生产的需要

C:它是制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 D:它是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

E:它是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10、利用压力机加工汽车盖板,采用的双手按钮式安全装置设置在距离压力机1m远的操作台上。安排甲、乙、丙三人一组进行操作。其中,甲向压力机送钢板,乙将冲压好汽车盖板取出,丙负责根据甲、乙的口令用双手操作压力机。这样的设备配置和人员组织可以实现保护__的安全。A.甲一人 B.乙一人 C.丙一人

D.甲、乙、丙三人

1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规定的资质条件。A:地方 B:企业 C:国家 D:行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事故调查报告正文的内容不包括__。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13、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大型游乐设施是指用于经营目的,承载乘客游乐的设施,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最大运行线速度大于或等于 m/s,或者运行高度距地面高于或等于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A:0.5 B:1 C:1.5 D:2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的特征的有。A:实施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B:实施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C:实施的行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 D:实施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E:实施的行为具有反复性

15、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整改结束后要求恢复生产的,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自收到恢复生产申请之日起__内组织验收完毕。A.90日 B.60日 C.30日 D.7日

16、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作出的行政处理行为有。A:责令改正 B:给予行政处罚 C:追究其民事责任 D:制止

E:追究其刑事责任

17、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__。A.眩光 B.视错觉 C.明适应 D.暗适应

18、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__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A.压力计 B.液位计 C.温度计 D.湿度计

19、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立法,工伤保险补偿实行的原则,这是基于职业风险理论确立的。A:全责任补偿 B:无责任补偿 C:部分责任补偿 D:有无责任都补偿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0、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负责发放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的生产许可证的部门是。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C:国务院质检部门 D: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__。A.评价机构卫生资质证书 B.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 C.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 D.安全专项评价资质证书 E.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22、棉、麻粉尘属于__。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分散粉尘

23、某公司员工金某在更换一个电杆的绝缘子前,先拉脱开关并采取验电、挂短路接地线、挂标示牌等安全措施后上电杆作业,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事故调查发现,金某未取得电工证;事故现场有两根电杆相距3m,现场无人监护作业,金某是因上错了电杆而导致触电身亡。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依法对该公司负责人钱某处3万元罚款。钱某不服处理意见,提出了听证申请。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下列关于该起案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安全生产监管局对该公司的处罚不涉及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及撤销有关资格,不适用听证程序

B.由于钱某不服处理意见,安全生产监管局有权进一步采取查封公司生产设备的处理措施,加重处罚

C.该案件事实确凿,对责任人的处理有法定依据、处罚适当,可采用简易程序 D.对钱某的罚款数额较大,钱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当地安全生产监管局应当组织听证 24、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 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A:直流水 B:泡沫 C:开花水 D:二氧化碳 E:干粉

桥式起重机事故分析及预防 第6篇

摘要:桥式起重机在现代化企业中应用普遍,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桥式起重机管理、使用及维护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致使事故率较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指出桥式起重机事故发生率是所有起重机械里面最高的,为此要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人员要严守操作原则,共同创造安全生产环境。

关键词:起重机 行车 桥式起重机

中图分类号:TH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70-01

在对314起起重机事故按机型分类的统计中,桥式起重机发生事故数量是59起,所占比例为18.8%,事故发生率是所有起重机械里面最高的。分典型的桥式起重机事故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桥式起重机事故现状描述

桥式起重机的外观像一条金属的桥梁,它是在固定的跨间内装卸和搬运物料的一种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车间、仓库或露天场地。桥门式起重机有着特殊的使用特性,如果不加强管理和检查,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伤亡。起重伤害与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作业过程中,由机具、吊物等所引起的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事故。据统计,在冶金、机电、铁路、港口、建筑等生产部门,起重机械所发生的事故占有很大比例,高达25%左右,其中死亡事故占15%左右。其中在吊具打击中,有3起脱钩事故,占吊具打击事故的50%;在断绳事故中,有5起过卷事故,占断绳事故的38.5%;在108起事故中,有2起是超载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9%。据统计结果可知,在108起典型起重伤害事故中,吊物脱落打击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5%,其伤亡人数占总伤亡人数的20.7%,居首位;其次是断绳伤害事故,分别为12%和12.1%;居第3位的是挤压伤害事故,分别为12%和9.3%。由此可见,吊物脱落打击、断绳和挤压伤害事故是起重机械作业过程中的多发性事故。

2 桥式起重机事故案例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特殊设备,但特种设备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据报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曾发生过的一起两台桥式起重机坠毁事故,可以看出桥式起重机安全使用和管理的重要性。

2007年9月8日下午,一场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的大风夹杂着冷雹,席卷大半个赤峰市。就是在这场大风中,松山区境内某热电厂贮煤场内两台双梁抓斗桥式起重机被吹落到地面上,造成两台桥吊金属结构全部报废的严重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却给国家财产造成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这两台桥吊都是2002年8月由河南省新乡市起重机械厂生产的,主要参数:额定起重量15t,起升高度14m,跨度 43.5m,大车行走轨道长140m左右,大车是东西走向。

事故发生的当天,由于风特别大,局部风力超过十级,又是西北风,桥吊东西走向恰是腹板迎风面积最大的方向,此时桥吊结构受到风载荷的作用最大。再加上抓斗悬在空中,无疑增大了由风载荷对抓斗的作用并对桥吊结构产生了水平载荷。由于两个方面的载荷作用,使桥结构处于最不利的状态,所以发生事故在所难免。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多方面的,桥吊自身安全装置存在缺陷,是造成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之一;使用管理不当,是发生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3 桥式起重机事故的预防

桥式起重机在现代化企业中应用普遍,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实现自动化和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桥式起重机管理、使用及维护等方面存在许多不足,致使事故率较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桥式起重机在一些行业与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并在企业设备中占有相当重要的比重,其作业情况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好桥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

3.1严守操作原则

起重机操作的要领是稳、准、快、安全、合理。稳是指在起升和运行过程中,吊钩和吊运物应停于所需要的位置,不产生游摆和晃动;准是指能把吊钩平稳准确地停在所需要的位置;快是指在稳和准的基础上,使各运行机构协调地配合工作,以最少的时间,最近的运行距离完成吊运工作。这里所说的稳、准、快、安全、合理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不稳不准就不能快;不保证安全生产,常出事故,快也就失去意义;只注意安全而不快,也就不能充分发挥起重机的效率;如果操作不合理,不但影响快,而且影响设备寿命。只要做到稳、准、快、安全、合理地操作,才能充分发挥起重机在生产中的作用。另外还要遵守“十不吊”的原则。

3.2加强安全教育

桥式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指挥不当,缺乏经验,考虑不周,捆绑不牢,或司机操作不合理,精神不集中,或者设备有未被排除的故障,带病工作的原因,都可能造成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安全教育有定期教育和班前教育两种形式。定期教育一般是由厂安全技术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一年或半年)组织全厂起重司机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知识。班前教育每天由生产班长、安全员、带班司机利用接班前的几分钟时间,向全班司机讲述有关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桥式起重机典型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安全管理的措施。桥式起重作业也是事故发生频繁的作业,从事起重吊运的作业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具有高度责任感,熟练掌握起重吊运的操作规程和一些规章制度,始终注意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国家安全生产八字方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确保桥式起重机的安全作业,提高生产率,各个企业单位同时也应该安装各类可靠灵敏的安全装置,经常开展员工安全教育,经常注意开展安全检查,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时刻注意桥式起重机的保养和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侥幸心理,真正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琪.桥式起重机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8,(1).

[2] 董明晓.桥式起重机消摆控制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7,(6).

机坪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第7篇

机坪事故;事故预防

1.机坪事故成因分析

A.“机”的因素

机坪上的物体主要有:车辆、设施、飞机、货物等。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是由于机械设备的故障有偶然性和随机性,再加上有的机场追求经济效益,设备超负荷运作,导致寿命降低但仍按原始使用期限使用,“机”的不安全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a.车辆因素:停机坪上作业车辆众多。机坪上作业环境拥堵,为了工作效率机坪上许多车辆超速行使,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设备,车辆与飞机会产生碰撞,一旦发生事故,航班就要延迟,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车辆造成事故的安全因素有:车辆设计不当、车行道设计不合理、车辆失控、发生故障、工作顺序欠佳等。车辆的设计不合理。车行道设计不合理会使本来已经很拥堵的机坪上的作业次序更加混乱。车辆失控使车辆发生故障造成事故。

b.设施因素:机坪上的设备、设施有很多。机坪上的设施造成飞机受损的事故在机坪是很常见的。机坪上的设施的安全事故有:设施溢油、失火、爆炸。地面设施、设备损坏造成旅客受伤。航空器维修设备设施操作失误造成飞机受损。设施摆放不按要求,阻碍行车路线,造成车辆与设施相撞。施工标志不清造成旅客受伤。

c.航空器因素:航空器在机坪的事故包括:航空器与设备、设施相碰撞;航空器发动机致人伤亡(含螺旋桨击打);航空器发动机致设备、设施损坏;航空器失火;航空器爆炸。

航空器所导致的事故一般都是由航空器直接碰撞或航空器开车时发动机尾喷造成的,这些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人的失误所造成的。基于现代航空科技已经相当成熟完备,航空器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安全事故已经少之又少。

d.货物因素:机坪上货物存在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危险品运输,与动物溢出问题。危险品在运输时出现的事故较少,但是,一旦泄露很难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往往发现时已经蔓延到了一定的范围造成周围环境、人和设备的破坏。引起危险品泄露的原因有:承运商没有按《危险品运输规定》对危险品进行包装;在运输的时候受到意外的震动或颠簸。

B.“人”的因素

在人、机、环、管这四者中,人是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也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从大量的航空事故中发现,人为因素占整个事故率的70%以上。在机坪的事故中的因人的因素造成事故的有违章、人情问题、工作人员素质不够、协调不利信息沟通不畅、缺乏安全意识等。

a.违章:各种工种都有操作程序和一些用教训换来的规章制度,但是违章一直以来都是很难被杜绝。总结起来有几种具体表现:明知故犯型;图省事方便型;麻痹大意型;凭经验型;无知型;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

b.人情问题:社会活动中人情问题很难避免,在机坪这个特殊的场所也不例外,但是人情往往也是造成事故的安全因素之一。

解决两人关系不和的办法可以借鉴“机组资源管理CRM”。

c.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不达标:主流机场中工作节奏快,工作量大,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达不到要求很容易在紧张的工作中产生错误从而造成事故。造成工作人员素质缺失的主要原因有:没有合理培训;没有严格执行考核上岗。

d.协调不到位,信息沟通不畅:现代大型机场机坪的工作人员众多,且来自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门。机坪上的工作人员来自机场、各个航空公司、空管单位、外来单位(如施工单位)还有非工作人员——旅客。人员众多协调起来困难很大,由于协调问题造成的事故也屡有发生。

e.缺乏安全意识:民航的两个主题就是安全与效益。许多机场过于重视效益,直接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往往造成事故后,对效益损害极大,才开始短时间内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随后由于工作量大和追求工作效率,安全又放在了第二位。这也是我国民航事故呈周期性发生的原因之一。

C.“管”的因素

管理的滞后始终是制约企业生产运营的一个瓶颈,机坪事故预防中管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表现:

a.机构组成不合理:负责机坪安全的职能机构往往没有构成统一模式,没有固定标准。而现有机构模式又普遍存在机构重叠、缺失等问题,这就造成管理上权责不明确的问题。

b.规章不完善,缺少有力监督:在机坪安全问题中,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规章缺失、冲突、可行性差、陈旧过时等方面。

c.激励体制不当:激励的手段和方式单一,激励机制不科学,过度强调短期效果,达不到使职工入脑入心并体现其自尊与价值的作用等等,就造成了激励不足,或者是激励偏差的现象。

d.重激励轻约束:有的人认为激励就是奖励,没有看到激励的另一面是约束。对于出现的人为疏忽或是故意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没有给予严厉和及时的处理。

D.“环”的因素

由于环境的因素造成航空地面事故并不少见。环境因素造成航空地面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异常环境出现,机场和航空公司对突发性灾害天气警觉性不高,没有制定飞机风害防范预案和未采取防范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环境的因素能直接造成事故,也能影响人的心理间接造成事故。减少航空地面事故的发生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制定相应的环境防范预案,并及时得到最新的天气预报;还要尽可能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减少人为差错。

2.预防措施

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要有效预防机坪事故,必须在机坪建立相对应的事故预防系统,针对“人、机、环、管”中出现的问题强化机坪事故预防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国民航正在推行的安全管理系统(SMS)中要求:现代的安全管理方法必须变被动模式为主动模式。其中列出以下措施:

上一篇:陕南农村体育下一篇:小说《所罗门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