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运动员范文

2024-09-22

铅球运动员范文(精选10篇)

铅球运动员 第1篇

关键词:铅球,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

1 选材的身体形态要求

由于投掷铅球需要绝对的身体力量, 这就要求运动员身高体壮, 能够在直径2.135米的圆内, 通过滑步或旋转, 由肩上将铅球推出去。为了达到好的成绩, 应以身材高大、肌肉结实、臂长肩宽、胸厚手大的为主要条件, 上体和下肢的比例是否合理, 但不是绝对的。双臂的臂展长度最好要大于身高, 躯干和大小腿部肌肉发达的孩子为理想的选材。

2 选材的发育情况要求

把发育迟缓作为选材的首要条件, 年龄10~12岁之间的儿童少年为宜;要求身体健康、无病史及遗传病史, 身材高大, 肌肉结实, 身体比例匀称, 上肢粗长, 下肢有力。不应该选拔发育过早, 提前发育、基本成熟的儿童少年。因为早发育儿童少年的身高、体形已经基本定型。身体不能够再发育、再生长, 这样的运动员没有发展前途。虽然短时间内通过训练, 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但是把这样的运动员输送到省体校优秀运动队后, 只能停留在以前的运动水平。很难再提高, 不论对运动员本身来说, 还是对教练员来说都是弊大于利的。为了不发生和少发生这类的事件, 应尽可能选拔那些发育迟缓的孩子。例如:男孩的嗓音未变、喉结未起、唇须未显、腋毛和阴毛未现等身体第二性征还没有发生变化的特征, 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3 选材的身体素质指标

首先对孩子进行30米计时、立定跳远、纵跳摸高、投掷实心求、前后抛实心求等项目的测试;观察孩子的灵敏性、爆发力、协调和柔韧性, 选拔那些跑得快、跳得远、跳得高、投得远的儿童少年。在测试时, 观察孩子跑的步频和步幅, 摆臂是否协调一致, 跳的过程动作是否连贯协调, 爆发力好不好, 投的远度如何, 能不能把下肢、腰腹和上肢的发力协调起来。通过测试, 有目的去选拔理想的专项铅球运动员——跑得快, 动作协调, 柔韧性好;跳得高, 灵敏性强, 下肢有力量;投得远, 爆发力强, 动作协调。

目前, 我国铅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还明显落后世界水平, 要改变这种局面, 就要求我们教练员从儿童少年的选材抓起, 要经常下基层学校, 多走多看, 和学校的体育教师搞好关系,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基本资料。发现和挖掘那些身材高大, 有前途的儿童少年, 及时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 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综上所述, 铅球运动员的选材, 要通过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选择出来的苗子, 潜力大, 成材的机率高, 作为业余体校的基层教练员, 困难多, 任务艰巨, 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 切实作好孩子及家长的思想工作。明确目标, 针对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 科学选材, 系统的训练, 更好地为优秀运动队培养出优秀人才。

运动员简介:赵勇超, 男, 99年2月5日出生, 身高1.78米, 体重85公斤, 臂展1.83米, 身材匀称, 结实有力, 特别适宜做铅球运动员。 (见表1)

参考文献

浅析铅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 第2篇

如:运动员在比赛中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在最关键的时候能否保持心理稳定和动作的正确性发挥,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完善的技术外,对比赛心理承受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技术、技能和素质的训练基础上遵循田径比赛的客观规律和铅球比赛中运动员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征,科学地抓好赛前心理训练,使运动员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比赛,对提高铅球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铅球运动项目特点与心理训练的关系

铅球运动员从专项身体素质来讲,要求运动员要有较高的速度爆发力,从专项技术方面来讲,动作快协调、用力顺序合理;从战术方面讲,比赛开始要沉着稳定情绪;从铅球比赛规则方面讲,铅球运动员比赛分为预赛投三次,按成绩排出前8名参加决赛,(或者之前还要有及格赛)决赛投三次,预赛前三次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运动员有稳定的心理,扎实的专项技术,如果运动员心理上不够稳定,表现为急躁、紧张的情绪,造成技术动作变形或犯规,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专项水平,后三次决赛就没有机会了。大型比赛水平越接近,要求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就越高,因为不良的情绪和过度的焦虑状态会引起心理上的失控而影响专项技术水平的发挥。如:上届全运会女子铅球项目的比赛非常激烈,这就看谁心理素质好、技术稳定,谁就发挥的好,所以说心理训练与技术训练及战术训练相结合的完整训练体系,心理训练在赛前更加重要,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铅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特征和表现

铅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是比赛越临近心理压力就越大。这种心理障碍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状态的形成,阻碍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这是造成比赛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赛前心理障碍有多种表现,其中最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赛前紧张状态

这种是运动员基本情绪之一,而且具有普遍特征,初次参加重大比赛或重要选拔赛的运动员来说,他们往往出于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的荣誉感,对自己取胜的期望过高,想得太多,害怕赛不好,或被教练埋怨等等,思想负担沉重,出现烦躁、失眠、怀疑自己的实力是否可以与对手抗衡,顾虑重重。

2.2赛前淡漠状态或盲目状态

运动员缺乏竞争意识,表现在训练中无精打采,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或精神压力大出现四肢发软、心跳加快,或者骄傲自大,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对比赛产生盲目的自信,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如果出现上述某种赛前心理障碍,将影响运动员能力、动作、技术的正常发挥。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排除运动员赛前的心理障碍,使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3、制定心理对策及比赛计划

3.1制定具体赛前计划

教练员要和运动员一起根据己掌握的对手的实力,制定出合理的心理对策及训练方案。如:利用雨天、大风天或按比赛时间安排专项技术的训练,制定计划要切合实际,并要激发运动员比赛的动机,树立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的信心。

3.2临赛心理准备

运动员到达比赛地点后,进入临赛状态,这时环境已变了,运动员因场地、气候、对手等外界条件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所以这一时期熟悉场地(适应投掷圈),稳定情绪,尽快适应是其主要任务。让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根据当时场地、对手、气候情况,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习惯,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充满信心投人比赛,并提醒运动员在比赛中注意技术的动作,是取胜的关键。

4、赛前心理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随着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和提高,心理训练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纳入训练之中,成为当前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教练员在比赛前心理训练上应该遵循规律性,讲究实效性,心理训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运动员把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对比赛的认识,教育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运动员为体育事业而顽强拼博。

5、结论

1、铅球运动员加强赛前心理训练,对稳定情绪,增强比赛信心,对提高专项成绩起到重要作用。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练习 第3篇

1 铅球成绩的决定因素

专项力量是影响铅球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但专项力量必须是通过合理的技术发挥,掌握合理的技术及其他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在强化专项力量的同时又要全面发展。尤其要指出,在重视肌肉韧带的柔韧性提高的同时要发展肌肉,否则会导致肌肉僵硬并且产生各种运动损伤,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1 . 1推铅球的出手速度被提高

决定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是器械的初速度,可见在训练中爆发力的练习尤其重要,而速度和爆发力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有直接的关系。肢体在运动中,远端肢体活动受到近端肢体活动的影响,加上腿部蹬地的协同用力,最终使铅球以最大速度投出,因此最后出手速度是影响铅球远度重要因素。因此,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时,一定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化的训练,除了掌握好完整的技术动作外,要考虑到个人力量的大小,因此说选用适合重量的器械非常重要,青少年运动员在专项训练过程中,技术和专项速度是结合起来的,用轻器械投掷,既固定了完整的技术,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运动员的出手速度,使专项爆发力得到提高。为了提高出手速度的中心环节是速度快,速度问题被解决,要从技术素质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快在滑步上;第二快在最后用力的结合与滑步上;第三快在最后用力的爆发性上;第四快在鞭打式的伸臂推球的动作上;第五幅度大这是提高出手速度的内在潜力,很多运动员没有充分利用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所以在动作幅度上还普遍存在很大的潜力,因此谁在这几方面下功夫,谁就有可能形成局部的优势。

1 . 2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关键

最后用力是推铅球技术的重要环节。最后用力阶段从右腿支撑过渡到左腿支撑时,身体迅速抬起到转、推、拨的过程。在铅球出手的瞬间,依靠支撑腿爆发性蹬伸,使力量迅速由下向上传递,最终用最快的速度将铅球推出。这一技术对铅球的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运动员在铅球滑步动作时,合理的动作过程被形成后,立即进入最后用力阶段,因此滑步的合理地利用获得的速度形成有效的最后用力动作是铅球技术的关键。

1 . 3合理的动作节奏和最后用力衔接是推铅球的中心环节

在滑步推铅球过程中,使铅球获得预先的加速度的要领是滑步的距离和重心的移动,因此说滑步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因为在滑步推铅球这一整个动作中,各个环节都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任何一个技术环节的改变都将影响其他环节的运行。因此,滑步动作和滑步推铅球动作中衔接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不断给铅球加速直至最后将铅球推出的过程是完整的推铅球技术,它的加速节奏非常重要,而处理动作节奏的关键是衔接技术,它充分利用前阶段获得的速度,转变成最后的加速度。因此,具备良好的衔接技术及掌握衔接技术的娴熟程度将直接影响预行速度的利用率与铅球的成绩。

2 青少年推铅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特征

2 . 1在训练中应注意小肌群力量和快力量为主

铅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对提高和掌握技术、技能以及提高专项成绩有着直接影响[1]。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都是以力量素质训练为基础训练内容。人体生长发育主要阶段就在青少年时期, 所以,青少年力量训练必须符合其生理特征,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铅球运动员最后出手速度是决定铅球远度的重要因素,例如铅球在最后出手后的拨指动作练习,一般通过指卧撑进行训练,进行加强手指力量,所以对于铅球运动员训练中应注意小肌群力量练习。专项爆发力量是在最短时间内,克服阻力发挥最大力量的方法。投掷运动员的最后用力、器械出手都需要爆发力作为支撑,因为铅球的远度主要由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决定,所以青少年在训练中应注意小肌群力量和快力量为主。

2 . 2青少年的训练中要重视速度训练, 负重小速度快为目的培养运动员的爆发力为核心

青少年在铅球训练中要重视速度力量练习,就是所谓的爆发力。在整个力量训练过程中都是以发展爆发力为核心,因此在训练中主要采用负有适当重量,循序渐进的小负荷快速练习为主,很少采用大负荷训练,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爆发力的练习和动作定型,使青少年的身体适应这种爆发式训练方法。采用的形式是一次性突然快速用力的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以轻器械负荷训练为主要内容,以快速动作的用力形式为前提,不可盲目的去追求大重量,因为大重量练习会使肌肉收缩速度变慢,从而导致运动员肌肉适应了慢收缩,不利于运动员发展爆发力。

3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从铅球运动员推铅球的发力顺序看,发力的顺序基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在发展铅球运动员力量的手段中有些方法是通用的。对各个投掷项目又有其各自的专项特点。所以,在训练中还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注意训练的量和强度。例如,上肢力量的一般常规训练方法:抓举、挺举杠铃;颈后推举杠铃;杠铃做压腕动作或手持哑铃。躯干肌力量的训练方法:运动员肩负杠铃,体前屈运动;仰卧在斜板上,头底脚高,双脚固定做仰卧起坐。下肢肌力量训练方法:负重杠铃做半蹲或深蹲起;负重杠铃做半蹲或者深蹲跳;负重杠铃做弓步压腿走等等,整个身体的训练过程都应该以轻负荷快速为主,主要发展青少年的爆发力。

4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应注意事项

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应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青少年运动员神经过程的平衡性较差,但容易兴奋,所以模仿能力强于理解能力。青少年运动员天真直爽、好胜心理强的个性, 通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但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容易情绪低落,这些都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因此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要坚持逐渐增强负荷和超负荷训练原则,这样,刺激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适应,从而导致肌肉力量的增加。在力量训练中,练习顺序必须是大肌肉群在前,小肌肉群在后。确立力量练习时,必须与该项技术动作相适应,培养该项技术的爆发力,培养运动员集中技术练习和用力能力。所以说要想发展某一肌肉的力量,必须分析各个项目的肌肉工作特点,找出哪些肌群参加这个项目的工作。总之在青少年训练过程中特别注意要结合青少年的生理特点进行训练。

5 结语

铅球运动员 第4篇

铅球训练力量训练初中生在过去旧教材当中,铅球这一体育项目被列于一定要学习内容的范畴之内,而目前在一些有关于保健以及体育的教材上,所讲述的学习内容相对而言难度较低,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实心球的相关学习以及训练,但是考虑到铅球项目也在运动田赛比赛当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且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都有比较好的投掷基础,从小学一直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都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过一定程度的接触和训练,并且中学生对铅球的相关信息也有很深入的了解。要想在投掷铅球的项目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首先考虑到如何处理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这一主要因素与最终成绩之间的关系,而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和学生的出手力量以及蹬、转、送髋、挺胸挥臂这一套整体动作是否连贯、合理、协调具有很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体力量对爆发力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一般情况下仅有高超的铅球投掷技术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推出的初速度的提高还需要很好的力量素质。因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中对力量的正确认识,将会对最终训练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量训练的方法以及分类,应该能够被相关教练和老师熟练地掌握,从而能够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和掌握铅球投掷的技术。

一、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查找和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找到有利于初中生进行铅球力量训练的方案,从而进一步归纳提高力量训练方法当中所存在的科学依据。

二、分析和研究

(一)铅球投掷当中力量训练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对力量的定义是,人体肌肉收缩或舒张来克服阻力能力的大小,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当中,中学生最终的投掷效果以及成绩的优劣都是由学生的力量来决定的。所以可以说力量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重要的基础。学生的力量如果太弱小,则手持7.26kg的铅球会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地施展动作,不能使身体协调地动作,也就无法完成投掷铅球的整体动作。因此如果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技术,那么下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就是对其进行力量训练。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推铅球技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开始徒手进行练习,合适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持实心球或者3千克球进行训练,在这样的方法之下可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但是学生的力量进步速度是比较缓慢的,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精力。

(二)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教练要能够结合中学生有强烈求知欲、模仿能力强以及好动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所制定的计划也要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很好地分析和总结,计划的具体内容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练或老师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使其乐于主动参与到训练的过程当中,从而确保训练的持久以及全身肌肉的协调、综合发展。具体的方法包括间接性的训练方法、针对性力学训练法、建立练习点从而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以及合理地利用器材进行训练。

(三)铅球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

肌肉迅速爆发出力量的能力即所谓的速度力量,联合了力量和速度两者。快速力量的体现方式之一即是爆发力,主要是指张力增加的肌肉在速度最快的情况下对阻力的克服能力,力量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形成速度力量,而耐力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则组成速度耐力。而在铅球投掷训练当中的技术层面上,速度力量之中的爆发力是最被需要的。所以,所有增加最大力量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训练爆发力也是十分合适的,其练习过程中有如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采用70%~90%的负荷强度,每次要练习3到6组,其中每组练习的次数为5到6次,组间休息3min。一般情况下,对于运动员要安排18周的力量训练,跳绳练习的时间为前6周,大重量杠铃训练在中间的6周,深跳训练在最后的6周进行,此方法使按照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式進行的。结合初中生的具体身体素质,可以对他们安排不同程度的模仿训练。练习方法和方式如下:第一点,安排立定跳远、交换跳、跨步跳、弓箭步跳以及跳绳等练习;第二点,安排学生进行头后双臂屈伸的运动,让学生双手持杠铃片或者哑铃片(女生持重为5~10kg,男生持重为10~15kg),运动过程中确保动作到位、屈伸协调合理。

(四)辅助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力量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实施辅助教学的办法。由于很多教师只注意加大负荷训练而导致很多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对训练质量和进度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果最终结果是教学的失败。类似的问题应该为相关的教育人员敲响警钟,为了训练的有效和安全应该在其中加入辅助性练习的环节。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和发展肌肉力量。

辅助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角力。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呈弓步站立同时右手互相握住。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手臂的力量,尤其提高学生的全身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单脚跳和蛙跳等趣味力量辅助的练习游戏。这类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相关肌肉力量的目的。

(五)有针对性的投掷力量练习

铅球投掷是一种重器械运动,投掷的专项力量的要求主要在腿、腰、上肢以及手腕这些关键部位上体现。整个动作要求力量迅速、连贯,能够把上述部位的力量相结合、连贯,从而形成同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并作用在手中的铅球上。因此,在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当中,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最终成绩的好坏。

三、建议和结论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把速度和力量进行有效、合理地结合是力量训练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速度力量。此外,在相关的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或是教练应该对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加以考虑,相应教学方法的开展要能够将学生全身速度力量与身体局部力量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思考,而不能急于很快就取得明显的效果。教师或者教练应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且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地参与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达成教育者最初所期望的目标。

其次,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技术的训练和相应的力量练习要进行充分和有机的结合。教师或者教练应该意识到力量训练的教学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和学生的成绩而服务的,所以,一定要确保力量和技术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防止出现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如果学生有了力量却缺少技术,将会导致依旧不能提升成绩。

第三,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或者教练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制定或是模仿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灵活地安排训练项目,进行多样的变化,从而促进中学生能够在训练当中进行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体育类型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丽君.论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力量训练\[J\].文理导航,2014,(01):84.

铅球运动员 第5篇

关键词:铅球训练,力量训练,初中生

在过去旧教材当中,铅球这一体育项目被列于一定要学习内容的范畴之内,而目前在一些有关于保健以及体育的教材上,所讲述的学习内容相对而言难度较低,其主要内容是进行实心球的相关学习以及训练,但是考虑到铅球项目也在运动田赛比赛当中,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并且可以看到初中生普遍都有比较好的投掷基础,从小学一直到初中的义务教育阶段都在体育课堂的学习中有过一定程度的接触和训练,并且中学生对铅球的相关信息也有很深入的了解。要想在投掷铅球的项目当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首先考虑到如何处理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这一主要因素与最终成绩之间的关系,而铅球推出时的初速度和学生的出手力量以及蹬、转、送髋、挺胸挥臂这一套整体动作是否连贯、合理、协调具有很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体力量对爆发力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在一般情况下仅有高超的铅球投掷技术是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推出的初速度的提高还需要很好的力量素质。因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中对力量的正确认识,将会对最终训练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力量训练的方法以及分类,应该能够被相关教练和老师熟练地掌握,从而能够让学生有效提高成绩和掌握铅球投掷的技术。

一、研究的方法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采用了查找和阅读文献资料的方法,找到有利于初中生进行铅球力量训练的方案,从而进一步归纳提高力量训练方法当中所存在的科学依据。

二、分析和研究

(一)铅球投掷当中力量训练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对力量的定义是,人体肌肉收缩或舒张来克服阻力能力的大小,而在铅球投掷的过程当中,中学生最终的投掷效果以及成绩的优劣都是由学生的力量来决定的。所以可以说力量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重要的基础。学生的力量如果太弱小,则手持7.26kg的铅球会导致学生不能正常地施展动作,不能使身体协调地动作,也就无法完成投掷铅球的整体动作。因此如果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技术,那么下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手段就是对其进行力量训练。可以看到,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利用几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推铅球技术的基本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开始徒手进行练习,合适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持实心球或者3千克球进行训练,在这样的方法之下可以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但是学生的力量进步速度是比较缓慢的,需要投入一定程度的时间和精力。

(二)力量训练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教练要能够结合中学生有强烈求知欲、模仿能力强以及好动的特点,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所制定的计划也要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很好地分析和总结,计划的具体内容要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练或老师要通过有效地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使其乐于主动参与到训练的过程当中,从而确保训练的持久以及全身肌肉的协调、综合发展。具体的方法包括间接性的训练方法、针对性力学训练法、建立练习点从而提高学生力量训练兴趣的方法以及合理地利用器材进行训练。

(三)铅球力量训练的主要方式

肌肉迅速爆发出力量的能力即所谓的速度力量,联合了力量和速度两者。快速力量的体现方式之一即是爆发力,主要是指张力增加的肌肉在速度最快的情况下对阻力的克服能力,力量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形成速度力量,而耐力和速度两者的结合则组成速度耐力。而在铅球投掷训练当中的技术层面上,速度力量之中的爆发力是最被需要的。所以,所有增加最大力量的方式和方法对于训练爆发力也是十分合适的,其练习过程中有如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采用70%~90%的负荷强度,每次要练习3到6组,其中每组练习的次数为5到6次,组间休息3min。一般情况下,对于运动员要安排18周的力量训练,跳绳练习的时间为前6周,大重量杠铃训练在中间的6周,深跳训练在最后的6周进行,此方法使按照前苏联运动员的训练方式进行的。结合初中生的具体身体素质,可以对他们安排不同程度的模仿训练。练习方法和方式如下:第一点,安排立定跳远、交换跳、跨步跳、弓箭步跳以及跳绳等练习;第二点,安排学生进行头后双臂屈伸的运动,让学生双手持杠铃片或者哑铃片(女生持重为5~10kg,男生持重为10~15kg),运动过程中确保动作到位、屈伸协调合理。

(四)辅助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训练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对力量进行训练,同时也要实施辅助教学的办法。由于很多教师只注意加大负荷训练而导致很多学生受伤的情况发生,并且对训练质量和进度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果最终结果是教学的失败。类似的问题应该为相关的教育人员敲响警钟,为了训练的有效和安全应该在其中加入辅助性练习的环节。这样也能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和发展肌肉力量。

辅助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下:角力。将两个学生分为一组,两个人面对面站好,呈弓步站立同时右手互相握住。此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手臂的力量,尤其提高学生的全身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灵活性。单脚跳和蛙跳等趣味力量辅助的练习游戏。这类方法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相关肌肉力量的目的。

(五)有针对性的投掷力量练习

铅球投掷是一种重器械运动,投掷的专项力量的要求主要在腿、腰、上肢以及手腕这些关键部位上体现。整个动作要求力量迅速、连贯,能够把上述部位的力量相结合、连贯,从而形成同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并作用在手中的铅球上。因此,在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当中,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定着最终成绩的好坏。

三、建议和结论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把速度和力量进行有效、合理地结合是力量训练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速度力量。此外,在相关的教学训练过程当中,教师或是教练应该对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加以考虑,相应教学方法的开展要能够将学生全身速度力量与身体局部力量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思考,而不能急于很快就取得明显的效果。教师或者教练应该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且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地参与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好地达成教育者最初所期望的目标。

其次,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技术的训练和相应的力量练习要进行充分和有机的结合。教师或者教练应该意识到力量训练的教学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技术和学生的成绩而服务的,所以,一定要确保力量和技术之间保持紧密的联系,防止出现脱节的现象,尤其是如果学生有了力量却缺少技术,将会导致依旧不能提升成绩。

第三,在整个中学生田径运动员的铅球投掷训练的过程中,教师或者教练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制定或是模仿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整个教学环节当中灵活地安排训练项目,进行多样的变化,从而促进中学生能够在训练当中进行全面的发展和进步,为培养体育类型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丽君.论初中田径运动员铅球投掷力量训练[J].文理导航,2014,(01):84.

铅球运动员 第6篇

关键词:铅球,背向滑步,衔接技术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李梅菊、科尔扎连科、科里维约娃等国内外著名铅球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2) 分析法;

3) 数据法。

2 衔接技术的特征和要求

2.1 衔接技术在背向滑步推铅球中的作用

在抛物线运动中, 我们可以知道器械的飞行远度与器械飞行的初速度和出手关系两者相比之下, 器械飞行的初速度对器械飞行的远度更有决定性的意义。两者又是通过衔接技术结合起来, 发挥威力的。可见, 衔接技术是铅球投掷技术的重要环节, 是沟通滑步技术与最后用力技术的关键, 恰当的把握这一技术环节是完整推铅球技术的核心。

2.2 滑步动作对衔接技术的影响

滑步的目的是使运动员对铅球最后用力做的预先的加速, 并为最后用力创造有利的身体姿势, 滑步不仅能使身体快速向投掷方向移动, 更重要的是要为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做准备。因为在滑步推铅球的整个技术动作中, 各个环节都是相互配合, 互相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的改变都能影响其他环节的效果。因此, 衔接技术与滑步技术紧密相关, 受滑步动作的影响。

从表一中看出, 由于滑步开始瞬间李梅菊的右腿蹬地角从77.70减少到59.02;右髋角从78.62减少到73.34;两大腿加角从144.20减少到123.41;右脚高度从.07减少到0.48, 滑步时间也随之间少从0.156减少到0.111。这些数据的改变对李梅菊的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必然有利于衔接技术的完成。例如李梅菊的右脚蹬地角度的变小, 使身体重心起伏减小, 从而使身体重心能低而平稳的向投掷方向移动, 这种姿势为衔接技术的进行做好了准备, 便于在衔接阶段为加大铅球速度提供条件, 也直接影响到最后时躯体扭紧动作的形成, 以及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右脚离地时, 左脚离地高度的减小意味着滑步的速度快, 左右脚先后落地的衔接技术做得到位。这样使滑步时间减少, 为滑步后左侧支撑创造了条件。另外, 右髋角的适当减小, 也有利于滑步的低、平、块, 有利于衔接技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滑步动作的好坏影响着下一步衔接技术能否顺利进行。

2.3 衔接技术与重心移动轨迹的关系

高质量的衔接技术, 保证人体在高速而复杂的运动中的平衡性、连续性, 减小了预行速度与爆发速度间的夹角, 因此有利于速度的利用、力量的发挥、动作的协调, 最终提高了总体效应。

2.4 衔接技术与工作距离的关系

我们知道, 要想提高铅球的出手速度, 在增大肌肉力量的同时, 必须努力增大投掷的工作距离。只有提高了工作距离, 动作表现的连贯协调, 才能有较好的成绩。而工作距离的长短,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衔接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娴熟合理的衔接技术可以使参与做功的有关肌群充分得到伸展和拉长, 从而发挥出最大力量, 进一步提高铅球出手初速度。

2.5 滑步阶段与过渡阶段的关系

过渡阶段是指滑步后右脚落地到左脚落地的那一段, 他是完整推铅球技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用力的效果。这个阶段只要是保持或增加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速度, 缩短滑步与最后用力的时间。因此如何尽量减少铅球预先速度的损耗率也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滑步速度的利用率, 保持或适当增加器械在滑步中获得的速度, 是铅球投掷技术发展和训练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往大多数教练员在学生在训练时往往都会刻意追求出手角度,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出手高度, 这样导致了学生在投掷过程中肘部下拉, 形成了撮球的错误动作, 还有一些追求绝对力量的训练都是存在弊端的, 这样也不是说提高不了成绩, 只是说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好在提高成绩了, 为此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并合理利用力学等物理现象, 借鉴吸取外国的经验教训, 在训练中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合理衔接, 注意滑步过渡阶段的技术的衔接, 注意在滑步中获得速度上作文章, 寻找完善的过渡阶段技术动作结构, 在此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发挥。

2.6 速度转换方向的分析

完整的推铅球技术是不断使铅球加速直至最后以最快速度将铅球推出的程。推铅球的加速节奏非常重要, 而衔接技术是动作节奏的关键, 要充分利用前阶段获得的速度, 把它转变成最后用力的速度。根据力学原理, 制动脚快速地于身体重心的前面进行强有力的制动支撑, 使下肢继续向前运动, 利用动量的传递加快了上体和器械向前运动的速度, 有利于利用惯性进行快速有力的投掷。可见, 在衔接技术要求制动脚快速落地, 在制动脚落地瞬间, 制动脚给地面一个作用力, 地面必须相应产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撑作用力作用在制动脚上, 并沿着制动脚通过踝、膝关节传递到制动侧髋部, 使另一侧髋部向前做加速运动, 如动力腿工作正确, 就使人体的髋以制动侧的髋部为轴另一侧向着投掷方向转动。由于投掷运动采用连续转动动作, 根据运动链原理, 在髋轴的转动牵引下, 使动力侧的下肢、躯干和肩轴按顺序向投掷方向转动, 从而使滑步的水平速度转换成人体的转动速度。动力侧的髋部向着投掷方向转动。这样的动作既能使人体保持较低的身体重心, 又能使转动动作平稳进行, 还可以减小滑步速度的损失, 从而使滑步速度顺利地转换为身体的移动速度。由于动力腿的积极工作和人体向前的惯性, 迫使制动腿落地瞬间膝关节充分伸直, 左脚落地瞬间, 膝关节伸直获得制动!随后便稍有主动弯曲, 配合右侧动作的进行, 利于速度的转换。

在技术动作上主要体现为:滑步阶段摆动腿的动作平、直、低、快;后脚落地后用前脚支撑;支撑阶段转髋移动重心, 控制上体上抬, 依靠髋部和大腿的收缩实现两足积极着地, 突出加快左脚着地, 以缩短衔接阶段时间, 提高速度利用率。上述技术动作保证了铅球出手后的远度, 在最后用力前行成了良好的侧弓姿势加长了工作距离, 动员了身体更多的肌群参加更多最后用力动作, 有效地调解了前后两大技术, 达到了积蓄力量和速度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运动成绩。

2.7 从身体姿势方面分析

评价衔接技术的好坏不能只看运动员与器械能否获得较高的速度, 还要看运动员能否使整个身体姿势处于最优的发力状态。衔接技术持续的时间很短, 要求尽量缩短右脚着地至左脚着地的时间, 只有加快左脚着地的速度, 右脚才能积极蹬伸推动髋部移动。右脚负荷增大, 为积极支撑的蓄力和加快身体重心移动的速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右脚落地后, 要加快左脚着地速度, 建立稳定的左侧支撑。在左脚落地后, 髋已被推到前面, 减速制动了, 这从线性制动原理可知, 髋部制动固定, 便加快了上体、右臂、球向前的速度, 提高了最后用力的速度。在这过程中, 要适当控制上体、左臂的抬起, 使整个动作有利于形成最后用力前的良好姿势。使球底远离出手点, 这样不仅加长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而且能动员更多肌群预先拉长, 准备参加最后用力工作!从而达到积聚力量和速度的目的。

我们知道, 如果最后用力距离越长, 出手速度就会越大。因此, 过去许多人都认为, 要提高出手速度, 就必须加大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要求超越器械做得如何完善,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是因为这种过分要求加大距离, 仅仅强调某一环节, 必然会破坏技术的衔接和连贯, 破坏运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反而造成速度下降。因此, 完美的技术应该追求的多是因素合理匹配。

2.8 滑步与最后用力得正确快速衔接

中学教材中把滑步推铅球技术分成预备、滑步和最后用力三个基本阶段, 滑步为了获得最后用力前铅球的初速度, 但是要使这个初速度对铅球出手后飞行起更大作用, 就必须和最后用力阶段铅球获得的加速度叠加创造最佳成绩。而叠加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滑步动作和最后用力两个技术的正确衔接。有些说法把滑步和最后用力说成是不同的两个阶段, 但在实际的训练教学中应该注意到两者的衔接, 就好像如果说完成技术的过程把滑步和最后用力中间没有合理地衔接, 那就会出现停顿, 本来滑步和原地推铅球的区别就是为了最后一个加速度促使他的飞行诡计变得更远, 可是如果衔接不好那等于没有进行滑步反而出现停顿把力给分散了, 最后用力后成绩反而不如原地推铅球的远度。所以说在滑步技术中最关键的就是衔接技术。

3 结论

1) 滑步技术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衔接技术的效果。

2) 衔接技术的好坏, 影响着滑步与最后用力的转换及滑步速度的利用。

3) 衔接技术与预行速度、重心移动轨迹及工作距离等存在着密切地关系。

4) 衔接技术虽然是滑步过程中演变最快的一种技术, 容易被人忽略, 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实际上是很重要得, 它决定滑步后的最终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勇.推铅球滑步和最后用力衔接技术叫法探讨.贵州科技, 2000.

[2]刘嘉津.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青少年田径训练.

[3]冯林对背向滑步推铅球过渡阶段的技术分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张华光, 卢雁.我国部分推铅球运动员技术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5]马明彩, 南仲喜, 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

[6]陈支越.对铅球滑步中摆动腿与蹬地之间易犯错误动作的因果关系分析[J].体育科技, 2001.

[7]刘嘉津.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铅球运动员 第7篇

本届世锦赛女子铅球项目的及格赛和决赛分别安排在8月22日的上午及晚上进行。对实力运动员而言,及格赛可能是运动员的一项晋级策略,但决赛中运动员是否能够将所具备的实力充分体现出来则十分关键。

一、历届世锦赛决赛前三名成绩比较

在2009~201 3年的三届世锦赛决赛中,该项目冠军成绩最佳为21.24米,近三届世锦赛均值达到了20.85米,总体水平相对较高。本届世锦赛冠军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成绩为20.37米,季军成绩19.76米,前三名运动员整体水平较往届有所下降。近年来,女子铅球项目一直由新西兰运动员亚当斯所统治,其个人最佳成绩为21.24米,由于受伤病困扰,亚当斯本赛季最好成绩仅为18.79米,使其他运动员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二、北京世锦赛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个人最佳及赛季最佳成绩比较

北京世锦赛女子铅球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中,从综合实力看,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竞技水平明显高于亚军和季军运动员。20.77米不仅是其赛季最佳成绩,同时也是其个人最好水平。我国运动员巩立姣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以20.35米的不俗成绩创造了个人最佳成绩,时隔六年即本赛季巩立姣20.34米的成绩已经调整到巅峰状态,具备20.24米成绩的美国运动员卡特竞技表现为个人最佳状态的99%。从表2的统计结果得出,虽然3名运动员在实力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赛季竞技水平基本处于个人最佳,竞技状态的稳定性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

参加国际性比赛,运动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实力,竞技表现能力十分关键。在表2的3名运动员中,我国运动员巩立姣表现接近完美,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和美国运动员卡特本场比赛的发挥均达到了个人最佳水平的98%。98%~100%的竞技表现能力是世界级运动员在本届大赛中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运动员只有具备高水平稳定发挥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大赛中实现超常发挥。

北京世锦赛之前的选拔赛,我国运动员巩立姣、高阳及郭甜茜3名运动员均获得世锦赛资格,其中高阳和郭甜茜个人最佳成绩均是在本赛季所创造。作为2名年轻的参赛运动员,二者实力相差无几,但是在本次比赛上,小将高阳发挥更为出色,在突破了19米大关的同时,也将个人最佳成绩提高到了19.04米,竞技水平提升了两个百分点。相对于高阳的超常发挥,小将郭甜茜的表现稍有不足,具有18.59米水平的郭甜茜在预赛中状态表现不佳,17.10米的成绩仅仅发挥出个人水平的92%。多年以来,郭甜茜都是以滑步技术为主,近一年来开始试用新技术,在定型技术向新技术转换过程中,由于练习时间短暂,新技术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在专项稳定性及心理因素的多重影响下,最终导致了运动员无缘决赛。

三、中外五名运动员资格赛、决赛竞技发挥比较

本届世锦赛女子铅球项目的及格赛参赛人数共24人,分A、B两组进行。及格线18.30米,未达到及格线但排名前1 2名的运动员可参加决赛。作为资格赛,高水平运动员力争一球晋级,既能节省体力又能给对手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对初次参赛及成绩相当的运动员而言,为取得决赛资格,每球必争是最基本的策略。从预赛参赛结果看,决赛前3名运动员均是一球进决赛,我国运动员高阳和郭甜茜过程则比较艰辛。

以运动员资格赛、决赛最佳成绩为参照标准,本届世锦赛前3名运动员资格赛成绩仅是决赛水平的94%~97%,其中美国运动员卡特竞技表现达到97%,我国运动员高阳为96%。如果与个人赛季最佳成绩相比较,前3名运动员资格赛竞技水平发挥区间为93%~96%,新人高阳则发挥出98%的水平。从表2的统计结果看,运动员决赛成绩达到了赛季最佳成绩的98%~100%,我国运动员高阳甚至表现出102%的超常水平。虽然希望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并创造出更高的水平,但是如果没有雄厚的、稳定的基础积淀,结果或许只是昙花一现。

四、决赛运动员试投成绩分析

通过上午的资格赛选拔,女子铅球项目共有12名运动员进入决赛,根据比赛规则,决赛前三轮后最终会淘汰3名运动员,剩余8名运动员参加后三轮试投。从表4到统计结果来看,4名运动员前三投成功率达到了100%,充分说名运动员对前三次试投十分重视。在本次比赛中,美国运动员卡特六次试掷达到1 00%成功率,其余运动员成功率均为66.67%。很显然,多数运动员后三次试掷的成功率最低,三次试掷两次失败。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因成绩不理想主动犯规之外,多数情况下的犯规是由于运动员体力及技术的变形所引起,我国运动员虽然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体能方面还是存在力不从心的感觉,后期在体能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训练。

由于是主场作战,运动员对自身的期望值明显提升,从六次试掷有效成绩均值看,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的表现还是要稍逊于巩立姣。如果将有效试掷均值和赛季最佳成绩相比,巩立姣竞技表现能够达到99%,小将高阳同样达到了98%,冠军和季军两名外国运动员竞技表现在96%~97%区间。赛前模拟训练只能接近但不可能超越现实比赛的氛围及环境,如果运动员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及快速调节能力,那么主场优势可能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单位米)

(单位:米)

五、中外运动员运动发展过程分析

就竞技体育而言,运动训练的目的是为成功参赛而服务,运动成绩是竞技参赛的结果。在看到精彩比赛过程的同时,对运动员成长过程的关注与了解同样有助于对比赛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首先在年龄上,德国运动员和美国运动员均为30岁,符合该项目的成才特点,我国运动员巩立姣、高阳与上述运动员相差4~8岁。国外运动员虽然技术稍显粗糙,但是在此年龄段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实属不易。年龄上的差异也进一步显露了运动员在体能储备方面的不足。

运动员达到一定的竞技水平之后,往往会出现较长一段时间的平台期,如我国优秀运动员巩立姣自2009年以后竞技状态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自2010年开始竞技状态的延续性相对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美国运动员卡特与德国运动员施瓦尼茨竞技状态均呈现阶梯状增长(2009~2014年),其年度达到高峰后,次年竞技水平则出现小幅回落,第三年年度最佳成绩会如期突破前两年的峰值,规律性变化明显。与前3名运动员相比较,我国运动员高阳2014~2015年个人最佳成绩实现了两米增长的突破。

六、结论

与往届世锦赛相比较,本届世锦赛前3名运动员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运动员决赛竞技表现是个人最佳成绩的98%~100%。资格赛竞技表现为赛季最佳的93%~96%,决赛发挥明显好于资格赛。

4名研究对象中,前三次试投成功率为100%,后三次试投发挥明显较差,除美国运动员之外,其余运动员六次试投成功率仅为66.7%。但是从有效成绩的均值与个人赛季最佳的比例系数看,我国运动员巩立姣、高阳发挥十分出色,竞技表现区间为98%~99%。

铅球运动员 第8篇

关键词:超等长力量训练法,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速度力量

力量素质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首要素质,在很多项目中,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力量对其它素质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掌握技术、实施战术的重要基础。一切体育活动都离不开力量,发展力量是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超等长练习普遍地用于发展肌肉的爆发力。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方法效果良好。它的优点是,既能有效地发展肌肉爆发力,又不耗费大量的时间,还不增加运动员受伤的危险性。

速度力量是影响很多项目运动成绩的关键问题,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物质基础。有的铅球运动员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都很大,但出手动作却显得软弱无力,这是肌肉缺乏速度力量的表现,铅球出手是靠肌肉爆发力完成的。超等长力量训练法是一种发展爆发力和速度力量的好方法,虽然有些教练员已采用超等长力量训练法,但对该练习方法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理缺少充分认识。为了正确、合理地运用这一方法,我们进行了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重视,并合理地运用它提高运动肌肉的速度力量,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石家庄市体校、保定市体校和河北省体校的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进行2个阶段,共为期12周的实验,第一阶段实验对发展上下肢爆发力的俯卧撑、超等长俯卧撑、蛙跳和跳深等常见训练手段对于发展爆发力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从中优选出效果好的训练手段。第二阶段实验对于使用这种训练手段发展爆发力时采用的训练组数、次数和如何组合进行优选研究。

试验前,测量投掷的最大距离。然后随机分成4组:俯卧撑组、蛙跳组、超等长俯卧撑组、跳深组。超等长俯卧撑的做法是,在传统俯卧撑的基础上,双手用力推离地面,尽量使双手拍撑,然后支撑地面,支撑时双臂屈曲,不要停顿,继续重复上述动作。受试者进行6周的训练,每周训练3次。具体要求是,受试者第一周所做的2种俯卧撑次数是每人最大次数的90%,此后,每次训练课增加两个俯卧撑。蛙跳和跳深也是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4组,每组练习10次,组间休息3分钟。跳深的高度定为40厘米,根据有关文献和本实验受试者的年龄而起。根据以往文献,跳深训练时的高度一般大于50厘米[2]。考虑到本实验受试者为少年,并有文献指出:年龄较小的运动员最初进行跳深练习时,跳深高度应在30—45厘米之间[2]。因此,本实验将跳深高度定为40厘米。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阶段试验结果与结果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采用俯卧撑、超等长俯卧撑、蛙跳和跳深四种发展力量的训练手段训练6周后,超等长俯卧撑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高于俯卧撑组(P<0.01),跳深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蛙跳组(P<0.01)。俯卧撑组和蛙跳组受试者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说明,超等长俯卧撑与跳深是本实验几种训练手段中提高原地投成绩的适宜训练手段。

2.2 第二阶段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第一阶段的实验,已优选出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为上下肢较适宜的训练手段。因此,在本阶段实验中,对于进行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训练时采取的适宜的训练组数和每组练习次数,以及如何结合进行优选研究。表2是采用不同的训练组数及每组训练次数进行跳深训练6周前后各组受试者的原地投成绩投成绩。

超等长俯卧撑练习选择了多次数少组数的最大次数的80%×3组和多组数少次数的最大次数的60%×4组。跳深练习同样选择了5组×每组8次和8组×每组5次。

通过表2可以看出超等长俯卧撑和跳深采用不同的训练组数和训练次数相结合进行训练6周前后,E2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80%×3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和E3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3组与跳深5组×每组8次相结合)的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E1组(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80%×3组与跳深5组×每组8次相结合)(P<0.01)。E4组受试者(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的原地投成绩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三组(P<0.01)。E2组和E3组受试者的原地投铅球成绩提高的幅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说明,对于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跳深8组×每组5次相结合组对于提高原地投铅球成绩是较为适宜的。

3. 结论

3.1 在采用超等长训练发展少年铅球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时,超等长俯卧撑最大次数的60%×4组与8组×每组5次相结合的练习手段对于提高受试者原地投成绩的效果最好。

3.2 本实验结果还显示,在采用超等长练习作为训练手段发展爆发力时,采用相对较多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少的每组训练次数所取得的训练效果优于采用相对较少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多的每组训练次数所获得的训练效果。

4. 建议

将超等长练习作为发展少年铅球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并建议练习时采用相对较多的训练组数结合相对较少的每组训练次数。

参考文献

[1]许耀球, 姚天白.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0, 5.

[2]郑彩仕.跳深练习对于增加运动员腿部爆发力作用的研究.体育与科学, 2002, 5:41-43.

[3][日]冈野进著.李鸿江等译审.跳远三级跳远[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107-109.

[4]颜起, 吴习东.少年运动员超等长训练可行性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

[5]卢塞军.不同训练方法对发展弹跳力的影响.中国学校体育, 2000, 5:34.

[6]王庆跃.我国铅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M].成都:四川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0, 4:14-18.

[7]崔允龙.推铅球时间节奏与成绩之间关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5, 2:26-28.

[9]胡宗好.普通高校男子跳高运动员弹跳力、纵跳能力和跳深能力的相关性研究.教育与现代化, 2002, 4:19-23.

探讨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及特点 第9篇

【关键词】铅球运动 要求 特点

有效锻炼不仅能够保证铅球运动员掌握必要的技术,还能避免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中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因而开展全方位有效的铅球运动训练是教练员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铅球运动训练活动也逐渐改变,针对性强、运动量确定、训练节奏也按部就班等是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因此,在现代铅球运动训练中,教练员需要结合这几项要求开展铅球运动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

一、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

当前时期,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要求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体质条件也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情况下,运动员的素质和技能也应该随要求提高而提升,开展铅球运动的有效训练已然成为铅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努力的事情。现代化的体育要求各项体育活动的训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具备一定的运动强度和精确的运动量以及适宜的训练节奏,依赖于适当的运动负荷开展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升训练水平。

(一)研究和分析训练规律

教练员必须全面分析和研究铅球运动训练的规律,做到有效把握和认知,从而使铅球运动技术得到有效训练,保证铅球运动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铅球运动对于用力就有严格的训练要求,用力顺序不能忽视,在具体的训练中,教练员要将训练方法与这种要求密切结合,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展开不同的用力训练,这样才能使训练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比如,铅球运动训练中,运动强度和运动员的负荷量也有明确的规定,教练员不能随意的改动,必须根据规定开展周期性的不同强度和负荷的训练,在不损伤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基础上,完成各个环节的训练目标。因此,分析各项铅球运动训练规律是开展铅球运动训练的前提,只有掌握规律,才能将训练落到实处。

(二)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铅球运动训练还要求具有科学合理并完善的训练计划方案,这就需要教练员根据运动员具体实际进行方案的制定,并不断的优化,为训练活动提供指导,使训练活动进程控制在计划方案内,使计划方案成为铅球运动训练的理论参考,制定训练计划也是铅球运动训练核心的一部分,教练员通过方案对运动员进行指引,能够使整个铅球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因此,教练员开展铅球运动训练前,制定完善的训练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制定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训练中潜在的不利因素,并有利于教练员在训练中深度地挖掘铅球运动员的潜能与优势。

(三)给予运动员心理辅导

教练员在训练时还应该从运动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出发,给予运动员各项训练的理论知识指导,比如,由于一些运动员在竞赛中失利过,因而在铅球训练中情绪过于紧张,水平得不到完全发挥并有效提高,这时教练员就应该运用心理知识,对运动员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使其突破心理障碍,在训练中得到有效提高,在竞赛中超常发挥。

二、铅球运动训练的特点

在现代铅球运动训练中,分析和研究铅球运动训练的规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十分必要的,此外,还应该针对现代铅球具备的训练特点开展训练,这样才能保证铅球运动训练的有效性。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代铅球运动训练所具有的特点。

(一) 实战性

现代铅球运动比赛次数不断增多,比赛对于各方面的功能要求也拓宽了,这就要求训练活动的开展要满足这两项要求。教练员在具体的铅球运动训练中,要以现场比赛的形式开展训练活动,选择一些具有高难度的投掷作为训练项目,这样就可以让运动员适应赛场上紧张的氛围,使他们在真实的比赛中能够正常或超常发挥,此外,这样的实战训练,也有利于激发运动员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从而达到最好的铅球技术训练成果。

(二)综合性

现代铅球运动训练,在技术、力量、专项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在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这几个方面的综合练习,在一个训练周期内同步实施这几个方面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运动人员的有效锻炼。因此,教练员必须认真研究技术训练、力量训练和专项训练的特点,从而合理的将这三项训练协调的安排在同一训练周期当中,使周期训练高效完成训练任务。

(三)个性化

个性化是现代铅球运动训练开展中具备的显著特征,即要求训练要以铅球运动员为核心,又要根据每一个运动员的具体身体机能和基础素质来分层开展训练。因此,教练员除了完成单元训练任务外,还要适当的加入一些对运动员体质状况有针对性的铅球运动训练,在整体运动员基础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有效的挖掘和提升每个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潜能。

三、结语

现代铅球运动训练要求教练员掌握运动规律,制定训练计划,并能够给予运动员一定的理论知识辅导,因而,加强教练员自身的素质,有利于训练成果的有效提高,此外,抓住铅球运动训练的实战性、综合性和个性化,也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于克威.青少年男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个案研究——以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铅球冠军孙帅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3(05)

[2]唐海霞.关于铅球训练特点与方法的探析与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

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 第10篇

关键词:现代铅球运动,训练要求,训练特点,不同重铅球,训练活动

有效的训练不仅是铅球运动员掌握必要技术手段的保证, 也是避免运动员在训练或竞赛中产生身体损伤的主要措施, 推动训练活动的全方位高效开展是教练人员非常重视的问题。而就现代化的训练活动来讲, 它们都具有极高的针对性以及定量化、节奏性、适宜性等特点, 因此, 铅球运动各项训练活动的开展也必须结合这几方面的要求, 然后有效地推动专项训练的积极展开, 才能最终达到对于运动人员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本文则具体地从铅球运动训练活动的相关要求以及其训练所具有的特点, 还有利用不同重量铅球开展重点训练的问题出发, 详细地探讨了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相关问题, 以求推动铅球训练活动更加优化的实施。

1 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活动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时期整体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员素质以及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 以及运动员自身身体条件的转变, 推动有效的现代化训练活动的开展, 已经成为铅球运动员以及教练人员都必须努力实现的事情。现代化的训练活动要求各项训练的开展要具备其应有的针对性, 且能够达到对于运动强度的精确定量以及对于训练节奏的准确定位, 同时借助于适当运动负荷来开展, 这样才能够使训练的水平得以切实地提升并达到对于铅球运动的现代化训练要求地全面满足。本文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现代铅球运动对于训练活动的各项要求。

首先, 铅球教练人员必须从各个方面对铅球运动所具有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力争达到对于其规律的有效把握及认知, 从而使训活动能够达到从技术方面的有效训练, 保证每一项训练都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 铅球运动对于正确的用力顺序具有严格的训练要求, 训练人员要将其具体的训练方法与这种要求密切结合, 从而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展开不同用力训练, 才可以使训练活动实现实效性。再比如, 铅球运动对于运动强度以及负荷量等也存在着明确的规定, 锻炼人员必须根据这种规定来采用周期性的训练方法推动不同强度、不同负荷的运动开展, 使运动员在不损伤自身身体机能的基础上, 达到对于各个方面的训练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 训练人员在开展训练活动之前, 必须切实地做好对各项运动规律的分析。

其次, 铅球运动的训练必须具备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方案。优化的训练方案作为训练活动的指导, 直接贯穿在训练活动的全部过程, 并且能够为未来的训练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 是整个运动训练中最为基础也最中心的环节, 也是教练员利用根据训练目标的制定以及具体达成而调整训练活动的必要的道路指引。因此, 教练人员开展现代化的铅球训练活动, 必须首先编制完善的方案, 从而使运动员得以全面避免训练中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 并达到对于其自身潜能及优势地深度挖掘。此种训练方案必须从教育学、训练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等各方面出发, 争取含盖住训练者需要的各项理论指导, 比如, 教练员要利用心理学知识来为运动员展开具有心理针对性的训练, 从而帮助运动员突破心理阈限, 达到在竞赛中的超常发挥。

2 现代铅球运动具备的训练活动特点

铅球教练人员在做好对于铅球运动规律的分析以及训练活动的方案设计之后, 还必须针对其在现代具备的训练特点来具体地开展训练, 才能够保证其训练活动真正达到应用的效果。因此, 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现代化的铅球训练所具有的训练特点。

(1) 现代铅球运动实现了从比赛次数方面的不断增多, 而且其比赛对于各方面功能的要求也逐渐拓宽, 这就要求训练活动的具体开展切实地达到对于多比赛次数及宽比赛功能的全面满足。而教练人员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铅球运动训练, 可以将现场比赛作为其具体的训练载体, 即从比赛中选择一些具备较高投掷训练强度的比赛来展开推铅球的训练。这样就可以全面地借助于赛场上所具有的独特氛围, 使运动员在浓烈表现欲望以及争胜欲望的趋势下达到对于各项技术动作的突破性训练。

(2) 现代铅球运动对于训练活动开展的要求从技术方面、力量方面、专项能力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加强了对于这几方面训练的综合性训练要求, 即周期内的训练活动必须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同步实施达到对于运动人员的有效锻炼。因此, 教练人员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研究分析, 将技术训练、身体力量训练以及专项能力训练交叉地协调安排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 使周期内的训练切实达到对于训练任务的完成。

(3) 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活动着力地凸显了对于强度训练的重视, 而且还要求其专项技能训练的开展必须具备较高的适应性。铅球具有其自身的重量, 必要的强度训练是训练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而随着新时期的各项比赛活动的不断增加, 强度的训练变得更加重要。同时, 专项技能训练一直被训练者贯穿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 即将专项训练与基础训练结合开展, 长时间的基础训练完成之后再实施专项训练, 此种训练理论可以为运动员提供专项训练的必要基础。但是, 目前的铅球运动的训练要求逐渐加强了对于此训练的适应性要求, 即要避免这种训练在整体训练中的不合理插入。

(4) 现代铅球运动要求训练活动的开展具备更为显著的个性化, 即要求训练活动能够以人为本, 全面遵从每一个运动员自身体制以及能力基础的差异来具体地开展训练。因此, 训练人员要着重在每一个单元的训练计划中插入针对不同运动员体质状况的个性化针对性训练, 帮助个体运动员在基础训练完成之后, 实现对于自身运动潜能地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3 不同重量的铅球专项训练活动研究

铅球运动不同于其他的球类, 其自身具有不可忽视的重量, 教练人员在实施完成技术训练之后, 还必须着重加强对于不同重量的铅球运动的专项训练, 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根据其自身素质的不同, 实现对于不同铅球的承重力的有效适应。就目前此项不同重的训练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来讲, 以全年为训练周期, 其重铅球的训练一般占到32%~34%, 而标准重量与轻重量的则分别占到35%~37%、30%~32%, 而铅球重量的增减一般控制在1~2kg的范围内, 不能随意增减。本文下面就对不同重的铅球专项训练进行具体分析。

一方面, 就目前铅球运动的不同重专项训练方法来讲, 它主要是采用了数学模型方法, 即借助于斜抛运动的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功率原理等来为运动员训练构建投掷的模型, 从而达到对于运动员训练的实时有效调整。教练员在为训练人员制定数学模型训练方法时, 一般借助最大以及次重大的投掷功率训练方法来实施, 次最大的功率则由最大功率重量减去标准的铅球重量, 再乘以7 0%~8 0%, 然后再加上标准的铅球重从而得出, 这种次投掷中重量对于运动员的重量训练而言, 应该是最为有效的首选重量。需要注意的是, 教练员必须根据不同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来为其确定最佳的训练重量, 从而使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得到最优化的训练。

另一方面, 铅球运动的不同重专项训练对于滑步推球技术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此项技术将直接影响到铅球运动的具体参数, 教练员为不同水平的运动适当的延长投掷距离, 能够使其专项运动训练达到进一步地潜在优化提升。如教练员可以为12~14岁的男少年选用具有3~4kg重的铅球或其他相同重量事物进行训练, 而女少年则可以利用2~3kg重量的, 在这种适当的重量基础上, 为他们延长有效的投掷距离, 能够使他们的速度以及力量都得到切实地锻炼。同时, 还需要注意的是, 教练人员应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来为处于学习阶段的运动员选择不同重的铅球, 使其重量呈现由轻到重而逐渐递增的方法, 从而使运动员获得其全面提升而需要的基础动力技术。对于巩固阶段的运动员来讲, 由于他们都已实现了身体素质及技术的不同程度的完善, 教练员就要侧重于使用标准铅球来对他们进行训练。

4 结语

铅球运动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运动项目, 其具体的训练不仅有对于技术方面以及对于铅球重量方面的要求, 还需要从其非线性运动的本质出发合理的设定具体的投掷距离, 才能够使整体的训练活动得以完善地达成。因此, 教练员在开展现代化的铅球训练运动时, 必须从全方面出发来对此项运动进行综合地考虑分析, 争取通过优化的训练方案的制定达到对于运动员的有效锻炼。

参考文献

[1]鲍彩霞.浅析如何提高推铅球技术动作中的速度节奏[J].少年体育训练, 2010 (5) .

[2]刘占锋.浅析现代铅球运动训练的要求和特点[J].新西部, 2010 (7) .

[3]曲春海.快速提高铅球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4) .

[4]王广海.高考体育特长生改进铅球技术的有效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2010 (3) .

[5]唐开荣.推铅球力量训练研究综述[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07 (1) .

[6]于智芳.关于铅球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几点思考[J].山西体育科技, 2008 (Z1) .

[7]迟庆斌, 朱世娟.铅球运动过渡技术的关键[J].山西体育科技, 2007 (3) .

上一篇: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下一篇: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