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起原因范文

2024-05-19

兴起原因范文(精选10篇)

兴起原因 第1篇

关键词:韩流,娱乐产业,全球化,融合,政府支持,市场化

1 背景介绍

最近韩国的电视连续剧《来自星星的你》红遍了整个大江南北, 剧中主人公金秀贤和全智贤等人更是炙手可热, 一夜之间在中国的荧屏上, 其代言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而去年“鸟叔”的一曲“江南Style”更是红遍了全球, 据统计, 其在You Tube上的点击次数更是达到了近6亿人次, 创造了亚洲歌手的世界纪录。“韩流”一词最初由中国的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 用以描述韩国的娱乐产业在中国的传播和热度, 该词的意义目前已经拓展至与韩国有关的任何事物包括韩国饮食和语言等。[1]

大众通常所称的“韩流”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从亚洲吹向了全世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 韩国的流行文化已经从儒家文化圈传播至东南亚, 然后又传播至中东、欧洲、南美、非洲和东北美国家。[2]同时, 韩流还促进了韩国的旅游产业, 提升了韩国的国家形象, 推动了其经济的发展; 韩国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转变成亚洲文化产品产出的中心。[3]本篇文章将就韩流发展的原因及韩流模式进行阐述, 以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启示。

2 促进韩流产业兴起的因素分析

2. 1 全球化的兴起

“韩流”应该被视为文化国际化的结果, 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进行双向流动, 而不是从高处向低处流。[4]实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韩国政府就逐步向国际市场开放了娱乐产业, 允许国外的电影、音乐产品进入韩国市场; 通过这一政策, 促进了韩国本土娱乐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了其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5]

2. 2 迅速发展的社交媒体

全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随着因特网大规模的普及,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网站、博客、脸书, You Tube等社交媒体进行快速传播。科技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韩流文化产品传播的成本, 并使其无处不在, 随时随地。

很多西方国家的观众发现, 在网络中有成千上万的用英语介绍和推广“韩流”网站及博客等, 这使“韩流”作品迅速在海外市场传播。[6]因此, 众多韩国的中介机构和艺术家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优势, 迅速在世界市场上进行传播。

2. 3 文化的混合

“韩流“可以看成是以用国际流行的方式和资源来包装韩国的文化内容, 其也可以成为是韩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混合变种。[7]很多“韩流”产品是西方流行文化与亚洲传统文化的融合, 其以西方流行文化作为外在表现形式, 而其内在的内容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 这使东西方的观众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同时也让东方想欣赏西方文化的观众得到共鸣。

2. 4 韩国政府支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韩国历届政府都对发展娱乐产业高度重视, 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建立了一系列的产业组织机构, 并将其提升至民族重要产业的一部分的高度, 并将其视为民族的品牌。尤其是在李明博政府时期, 更是将“韩流”产业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 强调文化产业的商业化和创新化。同时韩国政府资助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 力推“韩流”产业的创新和持续繁荣。

2. 5 创新性的市场化模式

( 1) 明星生产模式。在韩国众多偶像团体和优秀歌手背后是一整套明星生产模式, 其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设计和计划。韩国最大的娱乐产业公司SM介绍了以下的明星生产模式。

( 2) 与全世界优秀艺术家进行合作。目前, 韩国的流行音乐越来越重视与全球音乐制作人进行合作, 比如SM公司其在过去与国际上的音乐制作人的合作只占到5% ~ 10% 而已, 而目前已经达到50% 左右。[8]实际上目前其合作不仅仅局限于作曲, 作词, 还更包括舞蹈、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合作, 大大增强了“韩流”作品的竞争力, 并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 同时也更容易让全世界的观众接受。

( 3) 深挖儒家文化精髓, 尽可能减少刺激性暴力性内容。韩国的电视连续剧之所以在东亚迅速传播, 其实质原因在于儒家文化的价值理念。东亚国家享有相似的文化情感, 都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电视剧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有关家庭、爱情和子女的孝顺等主题, 这在科技不断发展, 社会不断变迁的时代尤其重要; 而这些主题又是人类所共有的价值观, 西方的观众也容易接受。因此韩剧中主人公以西方流行的外表加上儒家文化固有的价值, 使得东西方的观众都欣然接受, 并引起共鸣。同时韩剧中很少有暴力、色情等刺激性的内容, 这使得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和宗教保守的中东等地区的观众也得以接受。

( 4) 简单的故事情节、丰富的感情色和浪漫主义。韩国的故事情节一般比较简单, 主题突出, 突出人性, 情感丰富, 更能让观众动容。韩剧中有大量人性的, 中庸的娱乐内容, 并融入了甜蜜的、灰姑娘式的浪漫的故事情节和通过努力得以成功的故事情节, 使得韩剧成为观众感情投入的源泉。韩剧中很多的故事题材取于日常的生活, 使得观众零距离感受其真实存在。同时韩星的靓丽和潇洒的外表, 时尚的服饰和生活方式等, 所有这些因素, 使得韩剧百看不厌, 俘获了众多观众的心。

3 结 论

本篇论文就“韩流”兴起的要素做了分析, 寄以希望国内娱乐产业能借鉴韩国娱乐产业的经验, 将中国文化推广至全世界。让“汉风”成为世界娱乐产业界的一颗新星。

参考文献

[1]Kim, E.M.&Ryoo, J.W.South Korean Culture Goes Global:K-pop and the Korean Wave[J].Korean Social Journal, 2007 (1) :117-152.

[2]Tuk, W.The Korean Wave:Who are behind the rise of Korean popular Culture?[J].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12:7-31.

[3]Joo, J.Trans-nationalization of Korean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Rise of Pop Nationalism in Korea[J].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2011, 44 (3) :489-504.

[4]Cho-Han, H.The“Hot Korean Wave”Read as a Symptom of Global Change[M].Edited by Hyejung Cho-Han, Sang-Min Han, Koichi Iwabuchi, Dong-Hu Lee and Hyun-Mee Kim.Seoul:Yonsei University Press, 2003.

[5]Yim, H.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policy in South Kore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02 (8) :37-48.

[6]Do T.E.Emergence of the Korean Popular Culture in the World[J].Bachelor's Thesis, Degree progra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2.

[7]Jang, G.J.&Paik, W.K.Korean Wave as Tool for Korea's New Cultural Diplomacy[J].Advances in Applied Sociology 2012, 2 (3) :196-202.

中国文化兴起的原因 第2篇

第一:地形因素,众所周知,中国位于亚洲东南部,自古以来就相对独立安定,几乎没有受到其它民族的入侵杀掠,也没有大规模的民族间吞并战争,所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与中国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是分不开的,西面有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茫茫瀚海,人马难以穿越;北有高耸入云的阿尔泰,阴山山脉;西南有横亘奇崛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不适宜大规模的军团作战迁移;东,南面皆被浩瀚的海洋所包围;这样独特的自然区位造就了相对封闭,温和的环境!使人们能够安心劳作,繁衍生活,进而绵延不断地生存下来。与之相反,古巴比伦王国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丝毫不亚于中国,它有着世界上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历书,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然而正是由于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的平原上,四周没有天然屏障,使其不断地遭受各种民族的侵扰,最终于公元前538年为波斯人所灭,从此古巴比伦优异的,令人赞叹的文化就消失了。

第二:气候因素,亚洲东南部属于大陆或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培育,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只要不遇大旱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就不会有大规模人口死亡事件的发生。当食物充足时,人们就会腾出一部分时间进行科学实验,文学创作,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便更好地生活!况且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满足了各种民族的生存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创造创新,所以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自豪的。譬如汉族主要发源于黄河流域,因为在这里,非常适宜于农业生产,有了农业,自然人们就能活下来,当一年中获得大丰收时,自然就会有一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从而进行文化活动,天文活动等,这样就诞生了原始的文化,随着人口迁移增长,文化就开始了传播,最终演化成我们今天看到的蔚为大观的文化胜景。再譬如蒙古族,他们生活在蒙古草原上,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依靠放牧而生存的方式,在畜牧的闲暇时间里,也会有人进行文化创造,形成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而这一切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假如生活的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哪有心思进行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呢?又何谈绵延不断地传承呢?

第三:人口因素,中华民族历来人口众多,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汉朝人口数在公元2年时就达到了59671401人,与其同时的西方罗马帝国相比,当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了唐朝,虽然其中间经过了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人口数依然有数千万之多。所以到了元朝,清朝时,虽然统治阶级分别是蒙古族,满族,而且进行了民族歧视政策,但是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几乎分布于全国各个地方,虽然统治者初期进行了蒙古化,满族化运动,但最后统治阶级反倒被同化了,那是因为汉族人口实在是太多了,让他们顾此失彼,所有的政策都遭到了汉族大地主乃至平头百姓的反对。故而汉族文化能够有效地且长久地在人群中传承并世代绵延下去,与汉族人口数量的庞大不无关系,当然汉文化并不能全部代表中华文化,但是汉族作为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其在中华文化中是占主体地位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古代玛雅文明,玛雅文明可以说是创造了令今天的人们所惊异的文化成绩,他们创造了玛雅文字,精确的天文历法,为古代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今天玛雅文明却消失了,究其原因,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口稀少,16世纪当欧洲西班牙殖民者踏上南美洲时,马上就用军队横扫南美,铲除了灿烂的玛雅文化,令人扼腕叹息之余,想到人口众多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秦以前没有大的统一帝国,都是很多小的诸侯国,到了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统一的帝国体制,包括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其中书同文尤其重要,中国之幅员辽阔,无与伦比,这也造成了全国各地交流困难,因为在此之前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字。自从秦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全国一律使用秦国小篆,虽然各地还是操着不同的方言,但是书写的文字却是一样;虽然发音不同,但是字的形状意思高度一致。这一措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这只不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的到的,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然而秦始皇的贡献绝不止于此,他给以后世代统治者灌输了,确立了一个无形的观念: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共立的伟大民族!这一点被后世许多伟大的帝王所继承接受,譬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等等,他们不惜进行数年的战争,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建立一个统一的新的国家,无不是所有开国君主的愿望。一个统一的政治环境,绝对是有利于文化的创造,创新,传播,发展的,在这样的政治土壤中,中华先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绵延至今。反面的例子是古罗马文化曾经也是非常灿烂繁荣的,曾经数百年间领风骚于世界,然而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东罗马帝国的衰落,灿烂繁荣的古罗马文化就这样在世界上消失了,只留下惨败破落的罗马角斗场。中国数千年的统一帝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继承起到了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第五:经济因素,从古至今,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当然并不包括19到20世纪前半叶这200多年),在经济上也是遥遥领先的,再加上我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自然是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被迫接受别人的文化,当然这里没有排外的意思。譬如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下大西洋,正是有强大的经济国力作为支撑,郑和才能扬帆远航,不然恐怕一步都走不动吧!与此相连的是经济强大,人民富裕,有吃有穿,才有人把精力放在文化创新上,发展传播中。假使国力孱弱,人民苦不堪言,那还会有人进行文化活动呢?所以经济上的优越激励着文化上的进步!一个文化强国,必是一个经济强国,譬如美国,不知道全球现在还有那个国家没有受到好莱坞的影响呢?怕是没有吧?美国正是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进行的文化传播,与此对应,古代中国在强大的经济背景下,也会进行文化的传播,在传播中,自身文化获得一次次的发展机会,越发强大,越发流行,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自然也就能流传至今了!

第六:科技因素,中华民族历来就善于学习发现,发明创造,比如:四大发明之中的纸与活字印刷,对中华文化的传承绝对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文化也有载体,单靠世世代代之间的口口相传,是完全不行也是完全没有能力完成文化传承的!反观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没有那个民族有比我们还多的典籍藏书了,中华典籍可谓是浩如烟海,就是因为这样,以书籍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才传承了几千年,不至于消失!能不是科技的贡献吗?

还有科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天花,欧洲曾蔓延天花,死亡人数曾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这样恐怖的数字,令人谈之色变。这么多的人足以凑几个国家了,还谈什么文化呢?中国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天花蔓延,但是没有死如此多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聪明的中国人早就发现了预防天华的办法了,那就是种痘法,清代一位医学家记载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如此看来,很早以前我们早已知道天花的预防办法了,科技对人类的贡献,就是科技对文化的贡献,因为文化是依附于人而存在的,没有人,也就谈不上文化了!

民族的智慧一次次使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而没有像其它古文化一样,从此在地球上消失殆尽!

第七:宗教因素,宗教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存在,中华民族历来就没有固定的宗教信仰,从而没有被宗教所束缚,中国文化是自由的!举个例子,反观中东世界与西方世界,因为国家宗教的信仰不同,从而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最著名当属十字军东征,这次战役造成700多万人卷入战争,大片沃土沦为赤土,多少因宗教而产生的优异文化就此消失,甚至到了今天,穆斯林与基督教教徒还有嫌隙,可见宗教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应该庆幸自己有独特的信仰,这种信仰使华夏子孙一代代传承着自己的文化,“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多么地美!

第八:文化本身的因素,这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华夏子孙普遍有着朴素的哲学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简单的哲学观念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纵观中华文化,《易经》一部书可谓是影响作用甚大,它总是强调事物有两面性的发展。当人们处于穷困潦倒时,从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文化,因为大家还想到了否极泰来;当人们飞黄腾达时,也没有过于妄自菲薄,而是不断地创新着自己的文化,改变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而使中华文化永远保有青春活力。而影响中国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化,可能莫过于儒家文化,然而儒家文化正是起源于《易经》,儒家所持的观点在汉武帝时被强制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孔子所讲的“仁”,“礼”,“正名”等,是影响中国人最深的几个观念,当然这里所说的儒家文化已经掺杂了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这种独特的文化观念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举个例子,中华文化很讲究尽人事,听天命,有强烈的祖先崇拜,几乎每大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家规,传统,习俗,这样就致使我们很善于继承,而不是遗弃!有后人绵延不绝的继承,才有文化的连续性!直至到后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我们没有被佛教化,而是继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反而是佛家文化与儒家文化开始融会贯通起来了,倡导包容,行善,继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并不是任何一个外来文化可以同化的,正是由于它的独特性!庆幸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宗教信仰,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文化是非常开放的,包容的,自信的。没有宗教间的斗争,没有宗教间的排挤,也使我们中华文化自成一脉,传承至今。

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及启示 第3篇

【关键词】无景点;无景点旅游;启示

近年来,在各类旅游网站中,一种名为无景点旅游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成为网友们热议的话题。大多数赞成无景点旅游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节约旅游成本、减少等候时间、感受和学习目的地的文化、社会生活方式等为旅行的主要内容,亲身体验和享受不同地域的民生百态是出游的终极目的。因此,摆脱以往传统景点旅游的思维,重视心灵体验的旅游方式已经成为时下出游的新选择。这种无景点旅游正逐渐走入众多游客的心中,在大众旅游的时代,为使旅游业长足发展就应重视这种新的旅游形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争取这部分市场。

一、无景点旅游概述

1.无景点旅游的概念

无景点旅游这一称谓源于网络,是相对于景点旅游而言的一种新界定。景点旅游的相关活动需具备相关功能的空间地域,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无景点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不针对景点观光,甚至没有旅游计划,重在休闲、体验的旅游方式。其显著特点是自主,自愿,自助,自由。

相对于传统景点观光旅游,无景点旅游过程中没有固定景点,而是崇尚所到之处处处是景,是一种不刻意,不专门游览景点的旅游活动。选择无景点旅游的旅游者往往避开传统观光旅游线路的束缚,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在游览过程中不仅仅为了“观景”,缓解压力、获得身心的愉悦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真正目的,因此无景点旅游者更多的是由“观”转向“感”,在发现和体验中获得身心的解放。例如郊外踏青,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异地生活风味。确切的说,无景点旅游是以体验为核心的休闲旅游观念在传统旅游中的进一步强化,它的兴起恰恰反映了休闲作为旅游真谛的价值回归。

无景点旅游是在我国当前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不依赖传统的景点,不以景点观光为目的,而是以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为内核,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为中心的一种深层次休闲旅游方式。

2.无景点旅游的特征分析

(1)非从众性。这一特性体现了无景点旅游自主、自愿、自助、自由的特征。自主选择行走路线、落脚点等;自愿选择出游伙伴,相互约定,自行组合;自助,就是自行选择交通工具,自行把握具体行程;自由,就是不受旅行社固定导游点的约束,不受旅游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或改变行程计划。

(2)休闲性。无景点旅游在途中不再是“到知名景点一游”,而是“驻扎”到某地,吃吃饭,喝喝茶,随意安排行程,在城市大街小巷或乡郊野外悉心品味民风民俗,不再跟随旅行团人挤人,走马观花地参观门票高涨的景点,摆脱了跟团旅游的不自由,时间紧促,对目的地的了解甚少的不足。

(3)体验性。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和享受。传统旅游观光景区往往仅依托大众观光产品,带给旅游者单纯的美学体验而忽视旅游者深度体验的旅游需求,无景点旅游则更注重通过体验性旅游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使游客真正融入到旅游中,在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中获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游玩体验。

二、无景点旅游兴起的原因分析

在目前景区旅游人满为患而且门票价格过高的大背景下,无景点旅游更加大众化,视野更加开阔,而且注重轻松体验、精神上的互动,更加符合旅游的深层定义。随着,人们出行或旅游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选择偏好的日趋明显,传统景点旅游市场的严重饱和,严重的产品同质化导致游客审美疲劳等因素,“无景点”旅游或将成为业内新的经济增长点。

1.旅游者方面——注重体验和自主选择

“无景点”旅游带有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其明显优势是节约旅游成本、减少等候时间,能看到更自然的东西,能感受目的地的文化、社会生活方式与民俗,一路行走一路学习,让旅途变得更加充实,能充分体验到旅途中的新鲜与心灵宁静。对游客而言,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省钱、省事、省心”,“是自助游的升级版本”。目前,兴起的无景点旅游与自助游有相似之处,但更自由,更自主。虽然,通过旅行社进行无景点旅游的市民尚未很普遍,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在市民出游意识愈加理性的背景下,无景点旅游与自驾车、自助游等一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广东铁青旅行社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通过旅行社进行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参团,二是购买自助游单项产品。

2.旅行社方面——挑战传统跟团模式

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对旅行社构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行社的客源,但也催生了自行车租赁、帐篷租赁、旅游向导等新行业。目前,一些旅行社也纷纷“顺应民意”推出了“半自助旅游”和“懒人游”的概念游等特殊的无景点旅游线路。有些旅行社对传统的行程也做了一些改变,更多考虑游客的需求,比如行程的前半段围绕景点进行,后半段设计成自由活动,旅行社只提供订车、订导游的服务,由游客自由选择路线,这种新的旅游模式将是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但大部分旅游社对“无景点”旅游方式持观望态度,认为无景点旅游暂时不会给旅行社带来很大的冲击,因为旅行社的优势是服务规范、产品多样,在线路安排、酒店、用餐、服务、安全等方面服务周到,规模采购也让出游价格更加经济实惠。这些因素决定了大部分游客还是会选择购买旅行社的产品。

三、无景点旅游兴起给旅游业带来的启示

目前,从“无景点”旅游市场的构成来看,这种旅游方式的爱好者多数是学生和年轻人,而中老年人仍是会选择传统的跟团出游。业内人士也表示,“无景点”旅游在出游安全性、旅游保险方面还属于空白阶段,建议游客在享受度假乐趣的同时,需注意出游安全,最好提前购买好适合自己的旅游保險。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有以下特点:一是符合旅游发展的规律;二是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三是旅游者成熟的表现;四是出行条件的改善;五是乡村旅游的兴起。在这个阶段,相关政府部门要抓好总体规划设计,保障这类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抓好环境建设,尤其保证游客安全,包括治安、事故应急处理等建设;完善相应配套服务;整合城乡自然、社会、环境各类资源,增加旅游活动项目;优化和完善城乡环境等。旅游企业应当正视这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跳出传统观念和工作模式,顺应这种发展形势,利用自身优势,调整业务板块,加大研发力度,开拓适销对路的产品;另一方面,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包括网络资讯、量身定做等个性化服务,吸引游客。旅游企业只要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发展,并能获得应有的市场份额和回报。

四、结论

无景点旅游对于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外围资源的开发、推动边远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很大作用,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尝试无景点这种新的资源开发模式。当前,无景点旅游可视为对大众型旅游的补充,作为休闲体验旅游时代到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以旅游者的体验为核心、采用的多元化旅游活动和对资源的深入利用,为传统观光型景区的发展拓展了新思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峻峰,许仁毅.无景点旅游发展思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

[2]王敏.无景点旅游初探[D].河南大学,2011,9.

论扬州文人画派兴起的原因 第4篇

扬州, 地处江苏中部, 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中有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 历来是水路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受季风环境影响明显,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自然条件优越。境内90%以上是平原, 河湖密布, 拥有80多公里长江岸线, 水深江阔, 岸线稳定。扬州肥沃的土地与温和的气候, 使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

扬州拥有2490多年历史, 历经几次盛衰, 在明末清初, 曾惨遭十日屠城破坏, 但是战乱之后, 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发展, 又呈现出了繁荣景象。古代扬州虽曾几度盛衰,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作为我国古代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 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机与活力。扬州自汉代起兴盛, 又历经唐代的繁盛, 终于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期。自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 处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地的扬州便确立了其交通枢纽的地位, 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古代, 水路可以说是最便捷的运输方式。交通的便利直接带来了蜂拥而至的人口和城市的快速发展。

大清盛世, 政治中心在北方, 经济中心在南方。北京是大清朝的都城, 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一般来说, 历史名城大多以政治中心地位支持经济繁荣, 北京自然也不例外。作为盛世时期的都城, 北京自然也是商业活动频繁, 四方商业齐聚, 天下货品荟萃, 成为商品集散的大市场。清朝初期, 北方依仗其政治地位为其带来的优势, 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小城镇的兴起是北方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江南经济起步较北方为晚, 但其发展速度却很快, 到乾隆初期, 江南地区, 尤其是苏、宁、杭地区繁荣富庶, 成为著名的锦绣膏腴之地, 经济水平远远高于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流通, 并使得市镇迅速的发展。再加上江南地区河湖密布, 水运发达, 交通便利, 使扬州、南京、杭州等地区都成为人口拥有十几万至数十万, 甚至达到百万人口。

清朝中期经济的繁荣, 与几代统治者共同努力不可分割。从康熙二十年平定叛乱到康熙五十年, 大清赢得了三十年的和平, 专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当时, 人心安定, 边疆稳固, 国内安宁。康熙大帝治黄治淮, 疏通运河, 兴利除弊, 朝廷关系融洽, 与邻邦的关系也日益频繁。到乾隆时期, 大力垦荒屯田, 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民负, 充实国库。这一系列的作为, 使得清朝经济迅速发展, 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稳稳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上的优秀作为, 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的朝廷深知“马上得天下, 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所以一直大力推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一方面培养选拔治国之才, 一方面用以教化人心, 统一思想, 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乾隆即位后, 坚持以文治国的方针, 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建设。乾隆自身的文化修养就达到了很高的文化水平。在其执政时期, 国家达到盛世巅峰, 但国家与民族的兴旺, 要依靠学校教育传播文化。所以, 书院也进入蓬勃的大发展时期。在朝廷的鼓励下, 各省掀起了大办书院的热潮。据统计, 在乾隆时期, 全国新建书院共达1139所, 修复和重建前代书院159所, 两项共计1298所。还有类似书院性质的精舍、书堂、书屋等教育机构, 总数不下2500所。书院的蓬勃发展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科举考试。科举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 统一考试, 平等竞争, 择优录取, 公开张榜”的原则, 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它给各阶层的人们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使得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另一方面, 也极大的刺激了民众对知识的渴望, 书院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获得知识的平台。所以, 在清朝的中期, 人们文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尤其是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人。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 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丰富。乾隆时期的大清朝, 政局稳定, 经济发达, 对文化的追求也得到了满足, 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丰富。

作为当时政治中心的北京聚集了许多为踏入仕途而作准备的青年才俊, 他们才华横溢, 都希望能够报效祖国, 顺带自己功成名就, 衣锦还乡。但是, 更多的是仕途受挫, 报效祖国积极性被打击得所剩无几的文人墨客。他们中的有些人, 才华丝毫不逊于那些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 一些人为了离开京城这个伤心地, 而又不愿找一个穷乡僻壤碌碌无为一生, 所以, 他们选择了堪称当时中国经济中心的扬州, 开始自己的另一段人生。繁荣的扬州, 还聚集了一大批殷商巨贾。他们有的富可敌国, 物质上的富足已不能满足他们, 他们开始进一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丰富的内在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修炼而成, 但是急功近利的他们, 想在短时间内变身为精神上与物质上同样富足的所谓儒商。于是他们开始附庸风雅, 开始购买一些名人字画装点自己的生活。这样的风气进而促使扬州出现了不十分完备的绘画商品市场, 一些巨商豪富也开始结交诗人和书画家。一些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才俊“流落”到扬州,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穷书生, 精神境界与物质现状严重失衡, 虽不至于沦落街头, 但是大部分人也就是刚过温饱, 于是他们开始以卖字卖画为生。买方和卖方市场需求一致, 于是交易就这样达成了。有钱人拿钱买来了自己的“品味”, 穷书生拿画换来了自己的衣食无忧, 进而更加努力的研究绘画的技巧。就这样, 扬州这一带的书画事业开始发展起来。扬州的画家, 来自五湖四海, 派系风格各不相同, 但是这并没影响到他们的发展, 反而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景象。

总之, “扬州八怪”的兴起是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个各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种现象的出现存在其历史的必然性, 发生在扬州却又有其偶然性, 因为每个地域社会发展的过程, 最终的结果必定体现在文化的内涵中。

参考文献

[1].宋连生著《大清盛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贺西林.赵力著《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李少林著《中国美术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第5篇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义和团的兴起与谣言的煽动或19世纪末华北地区遭受自然灾害有着密切关系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教案,当时帝国主义列强早已从中国获得了传教的权利,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已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部分传教士或教民依仗列强的支持,在中国横行霸道,拆民房、修教堂、霸占中国平民的财产,甚而干涉中国的司法行政,激起中国人民的愤怒。加之在教案的处理过程中一些官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更引起民众不满,因而自发采取行动对抗教会。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洋教斗争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前奏。

根本原因:19世纪末期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直接原因:清朝末年,中国境内基督教教会与民众的冲突。

泰国恐怖电影兴起原因探析 第6篇

关键词:泰国,恐怖电影,时代背景,内容特色

一、时代背景

(一)20世纪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及资本浪潮的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涌入泰国,泰国左翼势力的削弱使得公民社会有了成长的契机。新兴中产阶级大力迎合西方趣味,再加上资本浪潮的涌入,泰国的旧有文化受到极大冲击,新浪潮导演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加强本土身份认同感。恐怖片作为泰国重要的类型电影,迅速复制出西方电影的各种模式,例如:《鬼肢解》对于美国B级片的借鉴,《鬼宿舍》对温情和男性成长故事的借鉴等。

(二)日韩恐怖类型电影的持续低迷。日本的恐怖片发展较早,风格独树一帜,民间流传的怪谈故事为日本恐怖片提供了最初的内容结构和叙事模式。韩国也大力发展恐怖电影,1998年的《女高怪谈》《退魔录》分别位居韩国当年十大票房的第二、第四位。然而,近年来日韩恐怖片市场有些冷清,这就给泰国恐怖电影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二、电影的内容特色

(一)佛教文化是影片的一大显著特色。从根本上来说, 泰国文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宗教,因为它的一切艺术、文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都是围绕宗教发展并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泰国人有90% 以上信仰佛教,并且“泰国宪法规定:‘国王须为佛教徒,且为佛教之最高赞助人。’ 国家采用的纪年,是用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日,即佛教纪年来计算。泰国人民一直信奉男人终生须至少到寺庙出家一次的传统习俗,国王也不能例外。一般人见国王跪着禀话,恭静肃立,僧人则可与国王并坐。”《阴地》中当拉达小区出现清洁工的冤魂时,僧侣被请来做法;《鬼妻》《连体阴》等精神层面上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因果轮回的宗教思想同样被大力彰显。

(二)泰式传统配乐与国际流行音乐元素、佛教音乐元素的融合。泰国的传统音乐主要有皇家的宫廷古典音乐和各民族的民俗、民间音乐两种形式。由于泰国恐怖故事大多发生在乡间,地域及风俗习惯的特殊性使得其传统配乐与佛教音乐所占比重更大。比如《鬼鼓》中碧潭戏鼓和含泪送魂等高潮片段出现的音乐,既营造了凄楚浪漫的气氛,也传递出了民族音乐的精华。在影片《鬼影》 中,仪式上传统音乐的演奏就恰到好处地阐释了“听觉恐怖”——当影片结尾揭露出前女友的冤魂骑在男主角的肩膀上时,背景配乐为泰式传统音乐,烘托出迷离古怪的情节场景。此时观众不仅看到了诡异的画面,还通过耳朵将配乐传送到大脑,感受恐怖的气息。

(三)喜剧元素与恐怖元素的良好融合。无论是欧美恐怖片还是日韩恐怖片,主要制造听觉、视觉相结合的立体的恐怖氛围,且大多采用硬吓的手段。而泰片却将幽默、笑点与恐怖元素相融合,独具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鬼妻》 《鬼四虐之中间人》及《鬼乱五之惊魂片场》。影片在追求曲折离奇的剧情及惊悚的视觉效果之外,还通过演员造型、 搞笑台词、夸张的面部及身体动作营造无厘头喜剧效果。《鬼四虐》《鬼乱五》剧中的四位男主角也因为到位的演出而走红,成为恐怖喜剧的代言人。《鬼夫》获得泰国2013年的票房冠军,一方面是因为该片属于《鬼妻》的姐妹篇,有广大的受众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四位恐怖喜剧演员的加盟使电影具有很强的票房号召力。

(四)大部分电影以真实事件为素材进行改编。泰国恐怖电影有相当一部分改编自真实事件,如《鬼妻》来源于泰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凄美爱情鬼故事;《鬼四虐之中间人》是根据水箱藏尸的真实案件改编;《鬼肢解》改编自震惊泰国社会的真实肢解命案。虽然观众已经对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故事情节有所了解,但是导演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部分剧情进行特殊处理,比如增加某些角色、改变故事结局,这些能够成为吸引眼球的看点。

三、结语

泰国恐怖电影的成功在于它的叙事特点、视听特色以及电影所体现出的民族文化、佛教文化、地域特色。泰国恐怖电影一直重视对欧美、日韩恐怖电影的借鉴,在立足本土的同时,与国际接轨,经过深度的糅合与锤炼,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现在泰国恐怖电影已在世界范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信其在今后的电影市场上也会掀起一场场泰式恐怖风暴。

参考文献

[1]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国传统文化与民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2]黄夏年.现代泰国佛教的活动及思潮[J].东南亚纵横,1992,(4):47.

[3]祁志祥.佛教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59.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兴起原因简析 第7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市场经济,兴起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 使大众文化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原有的封闭单一的主流文化一枝独秀的文化格局也在大批外来文化涌入之后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增长, 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经济要素全球化配置的同时, 文化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征。西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模式、甚至流行话语等诸多文化元素涌入中国, 尤其西方的大众文化就作为新的文化形式最先进入中国, 并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 中国的大众文化生产也在从模仿中起步, 慢慢发展起来。

二、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人的经济解放

中国的大众文化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市场经济政策的推行与发展, 中国人在逐渐摆脱经济的束缚, 走向经济解放的道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在物质消费能力提高的同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原来的单一的生活用品的消费转向多元化消费结构, 而文化产品消费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话剧、歌剧、芭蕾舞剧等文化产品因为较高的消费门槛, 一直是小众的消费品, 改革开放后大众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小众消费的文化产品也极大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 逐渐从高雅的殿堂走近了大众的生活。

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 以供求关系为轴心等) 也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也为大众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参考模式。比如电影, 在九十年代初, 中国电影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色彩, 有资格拍电影的只有国家允许的几家制片厂, 他们拍出影片后再以统一的价格卖给中影集团, 由中影统购包销。这种情况在九十年代末有所改变, 一些导演开始以拍卖的形式卖出电影的版权。而从1994年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开始, 外国电影公司的包装、宣传、营销和分账制度也进一步培养了中国电影的市场意识。从2002年《英雄》以3 000万的投入获得了6 000万的票房至今, 中国电影的投资与票房的记录一直在被不断地刷新。相比90年代,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拍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谈论电影, 电影已经成为大众日常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之一, 这正是得益于电影的市场化发展。

市场经济一方面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的物质需求, 另一方面, 在物质需求获得保障了之后, 人们对于精神追求、文化消费、娱乐消费等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 大众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而与此同时, 中国大众文化也相得益彰地获得了相应的发展空间。

2. 人的思想解放

在改革开放之前有许多封闭的、僵化的观念束缚人们的思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深入, 不仅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带来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和转变。

思想解放意味着不同文化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元化的意识形态模式和话语霸权被打破, 模式化的英雄崇拜也不能再独揽整个文化舞台, 对于文化内容的选择也不再仅仅是少数几个人所能决定, 不同种类、不同特征的文化渐渐浮出水面, 中国的文化市场开始随之复苏, 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市场逐渐形成。

而多元化的市场又渐渐培育了多元化的文化观念。如果说市场经济初期中国大众文化的多元化还仅仅体现为开拓眼界、占领市场层面的外国多元文化形态产品的涌入, 那么今天中国的大众文化产品已经渐渐开始展露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观念。比如之前流行的谍战题材电视剧 (如《潜伏》、《暗算》等) 的成功, 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于悬疑、惊悚、智斗等故事情节的兴趣和期待, 另一方面又往往在残酷激烈的革命斗争里, 通过塑造“正与反”、“红与黑”, 表达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带有着强烈的本土文化观念的烙印。

三、世俗化的社会基础

20世纪70年代之后, 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世俗化的文化特征。中国社会的世俗化特征实际上是强调人化的过程。

中国自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那段时间, 社会的思想和文化业变得僵化不堪。所以在文革之后, 在复苏政治、经济的同时, 解放人们的思想束缚, 扭转人们的思想观念、复苏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亟需进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从施行到深入, 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不断涌入和影响, 带有个人化、个性化、生活化等等特征的“人”的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开始复苏, 中国人的注意力开始逐渐从宏大转向平实, 从理想转向日常。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理性的、日常化的、世俗化的特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人”价值观念不断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上完成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中国人的视野里开始把着眼点渐渐转移到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 人们的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单一化、模式化的文化消费品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 针对不同消费层次、不同文化需求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开始在文化市场上日益丰富, “人”的价值和意义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发展, 世俗化的社会基础在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渐渐体现出它的影响与作用。

四、现代化的传播技术

1. 电视的发展

在当今承担大众文化传播功能的众多传播媒介中, 就传播内容、传播技术和受众群体三方面来看, 以电视最为成熟。

首先, 电视在内容和节目形式上的发展, 为中国大众文化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电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和人民的欣赏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电视节目在内容上开始着眼于大众的关注视角和文化需求, 越来越多的表现普通人人情人性的电视剧、纪录片、新闻栏目等节目形式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比如80年代播出的以表现普通百姓情感和生活的电视剧《渴望》, 引起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剧中普通女工慧芳成为中国大众的关注焦点;90年代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生活空间》节目, 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至今深入人心, 因为老百姓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找到了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联与共鸣;现在, 以往只着眼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宏大题材的新闻节目也开始发生变化, 一种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生活、百姓冷暖的民生新闻节目开始涌现于电视, 从邻里纠纷到困难求助等等“小事件”、“小题材”开始越来越多地为电视所关注。改革开放以来, 在电视节目的内容上, 中国大众开始渐渐地摆脱习惯以群体形象示人、个体面孔模糊的特点, 而越来越多的个人、普通人的人性化、个性化的形象开始浮出水面, 这正是基于对“人”的价值的重拾与尊重。

其次, 电视在技术上的发展, 为中国大众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相比于其它传播媒介如广播、书刊等, 电视媒介本身就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同步的传播优势。而相比于后兴起的网络, 电视又具有普及率高, 简便易用的技术优势。今天无论城乡, 电视的覆盖率都远远高于网络, 电视的受众群体也远远多于网络。而在使用技术上, 电视的技术门槛也要远低于网络。随着近年来有线电视技术、数字电视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人们的观看选择在逐渐增多, 众多的频道、细化的栏目可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从这个角度上看, 在中国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的同时, 电视也通过技术的更新以适应人们日渐繁多的文化消费需求。

第三, 电视已形成了广泛的受众群体, 观众稳定。因为电视具有较高的普及率优势和人们已经养成了观看电视的习惯。电视的受众范围涵盖了从青少年到老年多个年龄段, 各种职业、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都已习惯性地参与其中。观看电视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重要家庭活动之一, 所以这也使电视在传播大众文化方面具有了庞大而稳定的群众基础。

2. 网络的普及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 电脑与网络在今天城市家庭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及时而广阔的传播平台。相比于文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 网络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等多方面优势。

第一, 相比于传统媒体复杂的传播程序, 网络具有更简捷的传播渠道、更快的传播速度, 有助于提高文化传播的时效性。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还是电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策划、采集、编排、审评、印刷或播出的过程, 但是网络传播具有较为宽泛的自由度和互动性,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上述过程均可以被缩短甚至精简, 如微薄、微信等网络形式都具有较大的信息发布和文化传播的自由度。而传播内容的更新也不必受制于出版时间的限制, 只要刷新网页就可以随时观看到最新的传播内容, 这也为提高大众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 相比于传统媒体传播地域性的限制, 网络具有更广阔的传播范围, 有助于不同国家、地域的不同文化 (包括大众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所谓“网络无国界”, 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还是电视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域的限制, 只能在一定国家或地域范围内传播, 而网络则可以打破这种传播媒介的地域限制, 这种广阔的传播范围为大众文化的生长和融合创造了有力的环境。

第三, 相比于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形式, 网络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有利于不同文化内容的表现和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网络的文化传播形式可以针对不同文化内容的表达要求和不同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使用诸如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不同特点的传播媒介。有诉诸理性思考的文字内容, 也有生动直观的影像材料, 不同文化基础、不同消费诉求的人群均可以在网络上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来, 从这个角度上说, 网络传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凸显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平等性特征。

第四, 相比于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传播模式, 网络的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特点, 凸显了大众文化传播的民主性特征。由于传播模式的单向性, 传统媒体的文化传播效果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的社会反响中体现。而在网络的文化传播中, 传播效果的回馈是即时的, 甚至受众也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导者。大众文化的传播在网络上不再被生产者、传播者等少数人所控制, 而真正成为大众人人均能参与其中的民主性活动。

五、结语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 市场经济逐渐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 自由的经济支配使大众从单一的物质消费发展到丰富的文化产品消费, 这是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的内在因素, 世俗化的社会基础为大众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而现代化传播技术广泛应用为大众文化在中国发展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大众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息息相关。它的兴起和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兴起的原因能更好的掌握其未来的发展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蓬勃发展, 使之同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2]陈刚.转型时期的人文关怀[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2.

[3]于春松.现代化与文化选择——国门开放后的文化冲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4]李振刚.文化忧思录——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4.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探析 第8篇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 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实用化观念的形成。清末近代学制建立以来, 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书本知识与社会生产相违背的弊端普遍存在, 人们却熟视无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以及欧美的各种教育思潮, 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知识分子纷纷提出教育实用化的观点。早在1913年, 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商榷》一文中就提出学校教育如何“实用”的问题, 呼吁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功能和位置。[1]陶行知说:“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 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 如果不是这样, 教育就没有存在必要。”[2]中国是一个农业之国, 农民是大众的主体, 所以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就理当以农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前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所以中国乡村教育必须进行根本改造, 以另求生路。生路是什么?陶行知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必须有活的法子, 活的方法就是要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 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 不用死的书本———总之, 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3]晏阳初根据在农村从事教育的经验, 深切地感觉到中国人的生活有四种缺点:愚、穷、弱、私, 所以他主张运用教育的方式来发扬农民潜力, 从而教育农民改造这种生活。那么这种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理论:以文艺教育攻愚, 生计教育救穷, 卫生教育救弱, 公民教育救私, 最终使中国人, 尤其是最大多数的农民, 人人都富于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 为创建新中国的新民。梁漱溟则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 80%以上的人生活在乡村, 只有乡村有办法, 中国才算有办法, 无论经济上, 政治上, 教育上都是如此。”[4]梁漱溟还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乡村改造中的作用, 他说:“整个乡村建设事业最重要的一点, 在于其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 所构成之一力量。”[5]也就是说, 要使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 最终“使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 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6]正是在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问题之后, 遵循教育实用化的观念, 爱国的乡村教育家们纷纷致力于农村教育, 从而推动了乡村教育的产生。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教育观念的另外一大改变是教育平民化观念的形成, 教育关注点下移和重民是当时普遍可见的现象。当时不少人都提出必须坚持教育的“庶民”方向, 打破以往社会有贵贱上下、劳心与劳力种种差别的阶级教育, 提倡“庶民”教育是为民众之苦和蕴藏于民众心中的无限智能。陶行知是中国教育界第一个认识到农民问题的人, 他最早提出了到“乡村去”的口号。1923年秋, 陶行知在北京师范大学平民教育社演讲时说:“平民教育运动是到民间去的运动。据统计, 中国每一百人中有85个都在乡下, 所以平民教育要到乡下去运动———利用寒暑假去推行乡村教育, 是平民教育运动中的最好方法。”[7]晏阳初认为平民即“苦力”, 其“苦”在于体力劳动, 缺少文化和没有平等权利;其“力”则是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而中国是农业之国, 大多数平民是农民, 因此以解救“苦力”为宗旨的平民教育其重点当然在农村。

伴随着教育实用化和教育平民化等观念的形成,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 产生了乡村教育思想。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情况来考察, 最早重视中国农民问题、关心乡村教育的是激进的知识分子。比如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前夕、1919年2月就认识到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大有可为, “耕田也好, 当小学教师也好”, 去开发农村, 运用教育去解决农民的愚昧。因为“中国农村的黑暗, 算是达到极点”, “农村的教育机关, 不完不备”, 而“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 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8]但是, 最初专门论述乡村教育的是余家菊, 他曾说过, “民国八年秋冬之际, 予曾撰写《乡村教育危机》一文, 根据事实, 指陈乡村教育危机之所在。后又续撰多文, 以为乡村教育改良之鼓吹”[9]。余家菊于“五四”时期发表的《中国乡村教育的危机》一文及其续撰的文字, 对当时教育界有很大影响。与此同时, 袁观澜也在“五四”时期, 从普及义务教育角度, 极力提倡乡村教育。正如古楳所说:“因为中国以前的教育走错了路, 忽略了百万个乡村, 直到民国八年, 才有些人觉得义务教育的重要, 不仅在少数的都市城镇, 而尤重在这百万个乡村。由于这样一个觉悟, 才正式起来提倡乡村教育运动。”[10]稍后, 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角度, 也论述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吾尝思之, 吾国方盛倡普及教育, 苟诚欲普及也, 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于乡村。”[11]

二、当时的政治环境为乡村教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契机

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把参加平民教育活动作为通向工农劳动群众的道路之一。如邓中夏所组织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组织的, 以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 启发工农阶级觉悟为挥汗目的的平民教育团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十分重视农村工作与农村教育, 并把教育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1923年1月在彭湃领导下成立了广东海丰农民总会, 总农会下设教育部, 开办农民学校, 对农民施行教育, 1924年毛泽东在湖南韶山也办起了农民夜校, 对农民进行了革命宣传和识字教育。当陶行知提出“到乡村去”的口号时, 中国共青团的团刊《中国青年》对平民教育运动的这一积极方向发展的行动是支持的, 并号召青年利用平民教育来教育群众, 尤其是恽代英十分注意利用陶行知把平民教育送到农村去办。恽代英曾向毛泽东建议:“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去搞一搞。”1927年11月, 《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纲》提出“注意工农成年补习教育及职业教育”、“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乡村文化”等口号。

以上都是中共重视农村教育, 开展农村教育的例子。中国共产党为了赢得农民的支持, 巩固根据地, 并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十分重视农村教育, 这也为根据地的农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国民党的农村教育

为了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教育, 也为了挽救破产的农村, 国民党政府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发展国民党领导下的农村教育。1926年12月国民党中央及各省联席会议规定了“厉行平民识字运动”、“改良乡村教育”[12]等关于农村教育的条文。1927年7月, 国民政府行政院限教育部于当年9月制定出厉行国民义务教育及成年补习教育的实施计划, 这些规定为平民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利用“乡村教育”理论来麻痹革命人民的斗志。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运动及其观点很受国民当局的赏识, 1931年蒋介石曾电召晏阳初去南京会面, 后来晏阳初被委任为河北县政建设研究院院长。1930年国民党政府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围剿, 配合这一围剿, 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向中国共产党展开进攻。国民党政府当时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地方自治”“民众教育”“社会教育”等一系列措施, 梁漱溟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是这些社会运动中的一个主流。当时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创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就是在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国民政府希望通过教育的办法与手段来推行其所要施行的各项政策, 并用这种方式来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与农村运动, 从而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虽然最后国民政府的企图落空了, 但是其行动对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经济的凋敝给爱国教育家发出了时代的召唤

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各地方军阀的连年混战、政府及地方官僚征收沉重的田赋与田赋预征、各处田赋附加、地租,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经济凋敝, 农民困苦不堪。1925年湖南发生大饥荒。“湘省现有六十县发生饥荒, 千万人民势必成饿殍, ———而统计本年农民死于饥荒者, 已达20万人, 死于疫疠者, 已达30万人”。[13]农民生活急剧恶化, 农村日益破产。这种状况给爱国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怎样解决中国的问题?中国应当找出一条怎样的出路?

晏阳初认为:由于外来势力的入侵与封建传统的压迫, 中国整个国家日益陷入不宁和混乱的状态, 而受祸最大的莫若农村。乡村的破产与广大农民的衰老、钝滞、麻木种种退化现象, 就使社会面临一个人及其生活基础的改造问题, 而中国的人的基础是农民, 其生活的基础在农村, 因此, 乡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样, 为解决中国的问题, 梁漱溟、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论者也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当到乡村去办, 并身体力行地从城市来到乡村, 实现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伟大结合。经济决定教育, 教育要为经济服务, 2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客观面貌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乡村教育, 濒临破产的农村也呼吁爱国教育家到乡村大显身手。

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除了上述国内的原因之外, 同时也与西方国家重视乡村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密切相关。譬如, 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就很明显, 很多中国留美学人回国后积极倡导乡村教育。如中国乡村教育的名家陶行知、晏阳初就都曾经留学美国;定县试验的重要人物赵叔愚、傅葆琛二人在美留学期间是专攻乡村教育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 美国的乡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 不仅是留美学生起的作用, 而且与中国派赴美国的教育考察团回国后的大力宣扬密不可分。除了美国的影响外, 不可忽视的还有西欧诸国 (如法国、丹麦等) 乡村教育的影响。

试论明代江南市镇兴起的原因 第9篇

关键词:明朝,江南市镇,商品经济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江南地区主要是指江苏镇江以东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 包括上海, 浙北嘉兴湖州地区和杭州及其所属的余杭县。而我们现在一般认为, 江南地区主要指以上海为中心, 其经济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所涉及的范围, 主要包括江苏省, 浙江省两省。这一地域范围历史悠久早在三国东吴时期就有所开发, 及至唐宋以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导致城镇开始兴起, 也成为了古代中国城市化比较发达的重点区。明朝中后期, 江南地区某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种经济新形式在城市中开展起来, 与传统农业经济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其扎根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市镇繁荣, 百姓不再单单依赖土地耕作而生活。因此, 考察研究这一时期城镇兴起的原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了。

1 地理环境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江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核心部位, 以太湖平原为中心, 地势低平, 河流稠密, 湖面众多, 水域广阔, 是典型的水网地区, 拥有十分丰富的水土、气候等资源条件, 经济交通区位优越。在古代交通不像今天这么便利的条件下, 船运便是最为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拥有如此广阔的水域如同我们今天的高速公路网, 为商品的输入输出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商品的快速流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江南地区的市镇大多沿河、沿江分布, 皆因为交通便利而兴起, 尤其是在江南运河沿岸, 众多的小城镇犹如繁星点缀, 呈珠状分布。此外, 江南地区的北边有长江天堑和淮河藩蔽, 南有钱塘江和杭州湾, 东临大海, 西有崇山, 在古代社会, 较少受到战乱的祸害, 为江南市镇的形成和发展, 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

到明中后期, 府、县各市镇的城市化以及府、县各市镇出现分工化。府、县各市镇的城市化是明朝中后期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之一。特别在江南产生了居民达几千家或几万家的大市镇, 如苏州吴江的盛泽镇、江南市、苏州震泽的震泽镇、苏州昆山的千墩镇、上海县的法华镇、乌程县的乌青县、秀水县的濮院镇等。

2 自然气候温和为生产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江南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雨水充足, 气温适宜, 气候湿润。在农耕时代, 靠天吃饭条件下, 气候因素对物质生产起着关键性的因素。江南地区一年中气温适宜, 雨热同期, 同时光照又充足, 配备本地区多平原和小丘陵地区, 农产品生产稳定, 使得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一个大粮仓。

这样的气候条件配合河湖水系、土壤地形等自然物质基础, 在其不断形成和开发利用、改造整治的过程中, 对江南市镇的具体分布情况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3 开发时间持久为经济形态转型提供坚实的资本保障

江南地区的早期历史可以推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马家浜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 这一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农耕业和原始手工业;到了汉代, 开始得到真正的开发;三国时期, 东吴对江南有了很大开发;经过唐朝安史之乱以后, 全国经济重心就南移到了长江流域;及至明朝, 真正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好, 交通便利环境相对稳定, 再加上北方居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本地区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核心区, 经济繁荣, 物产丰富, 成为政府赋税的重要来源地。这为明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4 商品经济发达促进了市镇的大量兴起

商品经济发达是推动江南地区市镇形成发展, 繁荣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推动江南市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三国以前, 江南地区经济比中原地区落后很多。但是经历了三国及至宋元时期, 北方战乱纷繁, 改朝换代频繁, 而南方地区却相对平稳, 生产生活没有遭受严重的破坏, 这导致了大量北人南迁定居谋生, 这个迁徙过程中先进的生产耕作技术也一起被带到了南方, 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历朝历代的君主比较重视江南的开发, 而政府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和开明的水利措施, 使得江南地区的水运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推动了江南地区蚕桑业、丝织业、棉布业、茶叶业等行业的繁荣发达, 这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朝中期以后, 政府大力推广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 并且实行实物地租货币化, 几乎所有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开始商品化了, 农业也已经出现了地域分工。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成为了雇佣关系的劳动力, 而一些手工作坊也开始雇佣劳动力, 这种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大量产生, 标志着商品经济正式形成。商品经济向纵深发展, 乡村与商品经济联系扩大, 农产品商品化倾向加强, 带动了农业的商品化和家庭手工业的专业化与市场化。原有的农村基层市场已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和农村商业贸易的发展, 这就需要更高层次的市场与之相适应, 以便沟通村、乡、市、镇、县、府行政区划之间的经济联系。市镇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业性实体, 恰好充当了这种沟通的媒介。在这样的条件下, 江南地区市镇蓬勃发展, 数量增多, 规模扩大, 并且由于地域分工不同, 产生了一大批专业化生产的市镇。像德清县的新市镇和吴江县的开弦弓乡都是因为上海、湖州等城市对羊毛的需求而发展成为养羊专业市镇的;一些桐油及相关行业的专业市镇和蔬菜副食品生产专业市镇也是基于相同原因得到发展的。同时, 市镇经济与国际贸易发生了联系, 市场变得十分广阔。在此基础上, 专业商人也大量产生, 比如徽商的经营活动, 需要商品的集散地, 都促进了市镇的发展。

综上所述, 江南地区地理条件优越, 气候环境适宜, 交通便利, 开发时间持久等多种因素, 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近代以来, 商品经济大力发展, 更是促进了工业化的产生。由此基础上, 江南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成为联接乡村生产资料原产地和城市消费中心的中介, 这为中国近代走上工业化道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孝真.从明清话本小说考察江南的商业活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

[2]徐占春, 王楠.近代江南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4) .

[3]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4]徐峰.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J].兰州学刊, 2008 (2) .

兴起原因 第10篇

关键词:匿名传播现象,兴起原因,影响

互联网这张象征信息时代开端的网, 拉开了人类新世纪信息传播的序幕, 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和占据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接触和利用互联网, 日益成为现代社会每一个人不可规避的生活方式。

一、匿名传播,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特性

彼得·斯坦纳曾经创作过一幅广为人知的漫画, 这幅漫画有一个诙谐的标题, 那就是“在网上, 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幅漫画登于1993年的《纽约客》杂志, 而这个标题被网民奉为真理, 这幅漫画正好直观阐释了网络匿名传播的特性。

匿名性 (anonymity) 作为互联网重要的情境特点, 严重影响着网上行为, 即“在一定情境下, 行为者对于自身是否被他人所知觉情况的感知。”它有这样几个含义:第一, 匿名性是行为者的主体只觉;第二, 匿名性具有相对性;第三, 匿名性是行为人和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特征。通俗点讲, 就是网民可借助一定的符号或代码隐藏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部分或者所有身份和资料, 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等, 或者可以这么说, 在网络世界里, 你完全可以伪造出一个真实的人, 并用这种虚拟的身份同别人沟通交流, 却给别人造成那个真实的人就是你本人的假象。在贴吧, 几乎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马甲, 透过马甲, 你看不到对方的长相或性别, 或者就算看到了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网络世界里的人际关系建立在类似马甲这一类代号的基础上, 你设置的那些代号被认定为真实的你。

二、匿名传播现象兴起的原因

匿名传播俨然成为网络社会建立的基础之一, 甚至有些时候, 明明现实中相互熟识的人在网络里却依然用代号称呼, 那么是什么让匿名交流这种方式风靡网络、倍受网民青睐的呢?

(一) 文本符号的大量使用为匿名传播提供了沃土

同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和传播相比, 网络缺乏许多不可忽视的非语言符号, 在网络里,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不是通过常见的用眼观察、用耳朵听来实现, 而是通过最常使用的文本符号。在网络里, 你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动作, 唯一可以给你提供信息的便是对方说的话, 这样就方便了虚拟身份的构建, 匿名交流应运而生。

(二) 匿名传播是缓解个体心理压力的减压器

现实社会里, 大多数人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而在减压、自我调节方面的能力又不够高, 由于考虑到家庭事业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人们会主动地控制自己, 尽量按社会规则生存, 但是当需要忍受的压力过多、过大又没有足够的能力使之消除时, 我们就会寻求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来发泄不良情绪、满足心理需要, 这时匿名交流便成了最佳的发泄渠道。在匿名状态下, 人们更容易打破现实社会的各种束缚, 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这样也相当于给自己伪造了另外一个身份, 从而很好地减少了现实压力。

三、匿名传播现象出现后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受众的介入, 受众使用媒体的能力以及信息反馈的能力得到强化, 受众更可能参与传播, 而且交流的范围越来越大。一方面, 随着受众参与媒体活动程度的加深, 话语权渐渐地从社会精英手中转移到受众手里;另一方面, 受众独立个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受众可以更加自由地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信息, 个人化、小众化的发展, 最大程度地淡化了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功能, 媒介再也无法左右受众的思想和行为, 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兴趣还有思想观念决定自己对某件事是支持还是反对, 而不是像之前一样, 受群体心理影响, 沉默的螺旋理论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从之前的多种媒介、一种声音到一种媒介、多种声音, 网络传播实现了这个伟大的跨越, 给受众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由、民主的交流空间。

同任何重大发明一样, 互联网独特的匿名传播方式, 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言论多样化舞台和信息自由流通的机会, 使人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地同他人沟通, 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 (1984) 一书中不无担忧地说, 人类发明了电视, 但如何使用电视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现今我们能说, 如何使用网络以及迎接新的挑战, 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而且考验着我们的自信和耐心。

(一) 匿名传播的积极影响

1.匿名提供信息线索, 为披露不公平事件立下汗马功劳。在现实社会里, 人们往往碍于身份、面子等多方面因素, 不敢揭露身边的不平等、不健康事件, 而当隐匿身份之后, 对恶势力及不良行为的恐惧降到最低, 有助于对这些事件的揭发和举报, 匿名消息来源可以成为挖出重大新闻的藤, 福建漳浦检察院甚至在全社会推行匿名举报、凭密码领取奖金制度, 2006年8月28日的一则新闻就是匿名举报而后挖掘事实真相、抓获凶手的最佳例子。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新闻学教授迈克尔·特雷西收到了一封关于琼贝妮特·拉姆齐凶杀案的匿名电子邮件, 看到这封邮件的标题时, 特雷西教授并没有太注意它, 然而随后展现在他眼前的邮件内容令他感到既不可思议又兴奋, 他意识到, 沉寂了10年的琼贝妮特凶杀案可能再次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 案件也可能就此告破, 于是特雷西教授告知警方并且将电子邮件作为证据呈交, 警方这才下定决心逮捕卡尔, 正是由于特雷西介入这起案件, 才使得卡尔最终落网。

2.匿名交流成为治疗心理疾病的良医。在现实世界里, 一般人出现某些心理问题只会压抑着、忍受着, 而不会诉诸于别人甚至自己最亲密的人, 可在网络里, 面对不认识的人, 我们愿意吐露心声, 告诉他们我们正遭受的痛苦和折磨, 不用考虑自己行为的儒雅程度, 不用担心别人会知道自己内心的秘密而导致被传播, 也不必顾虑是否由于自己的倾诉打扰到别人。往往, 在某一熟悉的社区或论坛, 总会有一些热心的听众帮你解决心理问题, 就算你所面临的问题没有人可以解决, 至少你把问题宣泄出来, 就达到了释放的目的, 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大有好处。

(二) 匿名传播的消极影响

正如一枚硬币分正与反两面, 网络的匿名性在给网民带来自由民主交流平台的同时, 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1.匿名传播导致网络暴民等的出现, 对网络环境造成了污染。互联网的发展产生出一个新鲜词汇——网络暴民, 他们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对被攻击者造成精神上的杀伤。匿名的特征, 使得网上进行交流的人们, 地位均等, 都有受到同等程度尊重的机会, 使得网络成为道德最自由的地方, 也是历史上最接近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 使得少数网络暴民有条件不断匿名做恶意评论, 而几乎不受约束, 他们借助网络媒体大肆发布一些危及他人名誉的过激言论, 甚至无中生有造谣诽谤, 匿名攻击别人, 毁坏他人名誉。

2.虚假消息给社会带来信任危机。对于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 我们无法做到一条一条深入细致地考究, 这就给虚假信息的泛滥制造了机会, 为获取商品过高的知名度或利润, 某些不法商家借助互联网络的匿名性发布虚假广告信息来误导消费者, 2000年华尔街股市“腰斩”就是网上假消息惹的祸。一些假新闻的产生往往来源于一些匿名的消息, 假消息的提供者一般采用匿名的方式, 而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记者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就刊登了出去, “周老虎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被大肆传播, 就是因为媒体在发布消息时未经核实便大肆转发, 从而给受众带来媒体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四、匿名传播该何去何从

匿名传播一方面为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自由开放的平台, 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一方面又有不法分子利用匿名牟取私利, 使得虚假信息泛滥, 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提供假新闻给受众, 这些都给健康和谐网络环境的创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匿名传播是否应该继续存在, 这个话题引发了很多争议。

网络传播的匿名性, 极大地削减了信息传播者把关人的作用, 网络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自由的环境,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 这种自由还得到法律的保护。美国总统1996年签署的《传播净化法案》被法院否决, 法官达赛尔说道:“网络上的信息可以看作是一种国际上的对话, 政府不应该打断这种对于思想交流起到积极作用的对话。”正是这种滥用的自由, 导致信息污染甚至网络犯罪等问题的出现。如何加强网民的道德修养与自律, 更有效地实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 成了当前最迫切紧要的任务。

(一) 废除网络匿名制, 实现网络实名

针对目前网络环境被污染、有待净化的情况, 有人建议废除网络匿名制, 呼吁网络实名, 而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 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虚假信息或者无休止的口诛笔伐给网民带来的身心危害。

(二) 提升网络技术, 屏蔽不健康言论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无疑是屏蔽不健康言论很重要的步骤, 正是由于现行网络缺乏对不健康言论的过滤和屏蔽, 网络环境恶化的趋势才会越来越明显。

(三) 加强网民自律

罗斯扎克说, 计算机是科学借用智能机器进行机械比喻的最先篇章, 人类的思维是比工具更为重要的创造, 工具只是人们空余时间偶然的发明。媒介技术不能必然导致善或者恶, 它只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技术, 而人们怎么样来使用它并且通过它的传播达到想要的目的, 才是最重要的作用。如果这样看待网络的话, 网络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是取决于人和社会组织以及它们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的, 而与网络技术或者形式特征关系不重要。

五、结语

上一篇:商业实质下一篇:超声波与人体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