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本质范文

2024-08-22

财务会计本质范文(精选11篇)

财务会计本质 第1篇

一、会计本质相关研究回顾

“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 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 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 可能与会计这门学科内容丰富而且发展迅速有关, 也可能是讨论者的出发点、看问题的视角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 但最根本的应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对会计的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 西方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西方关于会计本质的最早阐述可追溯到簿记阶段, 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 仅限于记录和反映实物流, 簿记阶段的会计被定义为“观念的总结和过程的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 簿记单纯记录财产的去向已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簿记被看作是管理的工具, 应当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而服务, 簿记逐渐走向了会计。但人们最初对会计的认识非常浅薄, 把它视为一种应用技术 (艺术) , 这或许与它从一产生开始就与计量技术密不可分有关。两权分离的出现不断推进着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 建立在企业契约理论基础之上的会计契约论出现, 会计被看作是用来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出现, 为会计信息系统论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信息系统论由此诞生。

(二) 我国会计本质的主流观点

国内关于会计本质的讨论也是各执一词, 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观点的影响。建国初期, 会计被视为对国民经济各个环节的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方法与规则。在这一时期, 会计在财产核算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成为“国家对企业进行全面财务监督的工具”, 成为服务于计划经济的工具, 会计工具论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迎来了改革开放, 使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逐渐引入, 在这一背景下, 会计发展成了两派。一派认为, 西方的信息论和系统论可以与我国会计实践相结合, 强调会计密切依附于生产的发展, 提供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信息, 但其本身并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进行管理或决策。同时,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 使会计信息加工技术更为先进, 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功能更为明显, 这突出了在商品经济下, 会计为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而以提供财务信息 (能用货币来计量、记录、预测的那些数量方面的信息) 为主的特点 (葛家澍、唐予华, 1983) 。而另一派认为, 会计环境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只把会计看成一种自发地、真实地反映信息的系统并不全面, 市场要素的不断完善, 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强烈要求内部活动的合理化, 会计应向经营管理的多个领域、更深层次渗透, 会计的内向服务功能开始凸显 (杨纪琬、阎达五, 1982) 。在西方管理会计一些方法的引入下, 会计机能应发展为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和对内进行管理相结合的趋向。不论哪一派, 人们基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认为会计已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型会计转向现代会计。同一时期, 随着两权分离的出现, 受托责任观形成。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要求会计应当记录和报告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 以便向人民、向一切托付人报账 (杨时展, 1991) , 控制系统论出现。当然, 随着经济发展的复杂化, 把会计仅归结为一种观点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于客观环境的需要, 为此, 出现了一些融合的观点, 如“三论”都强调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 “从系统行为的角度看是一种管理活动, 从元素功能角度看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是一个以控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等。

步入21世纪以来, 会计欺诈案频发, 以全球诚信危机为背景, 强烈要求会计反映的客观真实性, 会计控制论被用来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思考, 提出“会计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会计准则的本质, 而会计准则本质在于客观反映经济资源运用状况及结果”, 即“会计本质在于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媒介” (杨雄胜, 2002) 。而知识经济的到来, 更加注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计量, 人作为其载体日益受到重视, 会计被视为“以经济活动的行为———价值形态为主要对象, 以人为中心的立体动态反映与信息资源整合系统” (徐国君, 2003) 。与这一观点 (从人出发) 不同, 笔者将以知识经济为背景来分析其对会计环境带来的改变, 以及提供的技术支持, 从而以更加全面的视角解读会计本质。

二、会计本质的重新定位

“会计是反应性的”。会计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会计环境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 对会计体系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 知识经济使人们对信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

知识经济之前, 会计主要服务于协助领导、督促有关部门指导并及时调整生产, 所反映的信息并没有照顾到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个方面, 因而主要提供的是财务信息, 对非财务信息的需求并不强烈, 加之计算机技术发展还不成熟, 实时反映不太可能。鉴于此, 价值信息 (主要是非财务信息) 既无需求所依, 也无技术所靠, 无依无靠必然引不起人们的重视, 而只是决策过程中的附带信息。

知识经济的到来, 会计从完成经济业务的反映发展为包括对未来的、尚未发生的行动的预测, 使用者逐渐认识到非财务信息对于预测的重要性, 对于信息的需求便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可靠的财务信息, 还追求企业价值创造背后那些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 (郑悦、陈志宏, 2008) , 因此, 会计信息应当包含更多的相关信息 (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行业的竞争状况等) , 以充分发挥好提供增值性信息的功能。

同时, 知识经济对于信息的需求极为庞大, 会计应更侧重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并兼顾受托责任的信息。基于此, 笔者认为提供财务信息只能部分反映经济活动, 即使真实公允, 未必都有利于决策。信息本身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 有些真实的财务信息反映出来的可能是企业非增值活动的信息, 然而, 只有增值活动的信息 (可能是非财务信息) 才能使企业实现真正的价值增值, 依此作出的决策才会真正服务于企业并最终创造价值。毕竟企业管理的根本手段是通过消除无价值行为、减少低价值行为、增加高增值性行为来获得竞争优势, 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的。如果不涵盖某些至关重要的非财务信息, 那么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下, 这些信息的重要性必将削弱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源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避免出现信息的“浑浊”, 妨碍甚至误导信息使用者, 客观上要求对会计本质所涵盖的信息重新审视。

阎达五曾指出:“会计并非单纯的信息处理技术, 还需要服务于生产领域, 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价值创造紧密结合, 会计学应当重点研究如何对生产过程进行价值管理和如何实施有效监督以提高经济效果。” (杨纪琬、阎达五, 1980) 这足以说明会计今后的地位以及此地位下会计信息内涵的广泛性。

(二) 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会计凸显实时控制

知识经济下, 计算机逐渐代替了会计的部分职能如核算职能, 使会计人员得到了一定的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可以离开人而完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信息的瞬息变化更加强调会计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事项及其所带来的会计问题进行控制, 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单纯由计算机输出信息是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事中的实时控制, 转变工作重点, 更加关注如何将计算机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分类、推理、处理等, 满足于主体的不同需要, 否则会削弱会计为决策服务的潜能。上世纪80年代, 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实时反映和控制还不现实, 控制过程的简化反而降低了决策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目前, 计算机的发展使信息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这就为会计控制扩大内涵、延伸边界提供了可能, 如根据计算机传递来的电话费清单, 分析出客户的分布及集中程度等相关信息, 使有关责任人根据需要适时读取, 实现各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下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正所谓管理离开了控制就不叫管理, 会计如果没有做好实时的控制, 就会降低自身的地位而显得无用。基于以上变化, 笔者认为, 会计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基于价值信息的系统控制论。”

三、会计本质的重新解读

会计信息价值内涵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对会计行为主体的清晰界定, 促进了对会计本质系统性控制职能的重新解读。

(一) 价值信息的内涵

传统的会计信息是基于交易的用货币表现的可量化的信息, 对于某些与交易无关、难以量化却十分重要的非货币信息重视不够, 造成无法识别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或者真正驱动因素, 满足不了投资者等相关使用者全方位地了解企业信息的“饥渴”。而这样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是不可靠的, 最终会降低会计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对于这些重要的相关信息如果仅仅以自愿或附带的方式提供, 那么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再寻找、再验证、再确认, 这等同于在做无用功, 对整个社会资源来说意味着一种巨大的浪费。此外,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每次关于会计本质的探讨都是基于当时的背景而产生的。众所周知, 知识经济时代下, 利润已不再是衡量企业好坏与否最重要的指标, 只是在追求价值增值以期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这里所说的价值不仅仅指企业的利润等量化价值, 还包括非量化价值 (如品牌、信誉等) 。品牌效应对于一个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这在已有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中并无体现, 其他有关会计本质的探讨也未曾涉及, 由此说明了现行的会计本质所固有的缺陷。因此, 价值信息的内涵应当更为广泛, 能代表完整的经济活动内容, 包括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价值创造的总括信息, 即能反映企业增值及非增值活动的货币性信息和非货币性信息以及一些前瞻性信息。

(二) 系统控制的新意

之所以是系统控制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控制系统, 是为了突出会计人员的能动作用。能动作用发挥得如何, 决定了控制程度的好坏。会计人员作为一个主动的价值信息管理者 (周频律, 2009) , 就是对各种信息资源通过联想、分析、推理、判断等智慧性加工手段, 整理合成对经济实体价值增值有用的信息 (徐国君, 2006) , 通过自身创造价值来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然而长期以来, 会计界总是把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假定为会计主体, 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人们,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主体是活动的发起者和操作者, 相对客体而言, 存在于系统的内部。根据这一原理, “经济实体”既不是会计活动的发出者或操作者, 也不存在于会计系统的内部, 因而不能成为会计行为的主体, 而应是企业行为的主体。因此会计本质的落脚点应关注从事会计工作并在会计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会计客体的会计人员, 毕竟没有会计人员的主动作为, 会计是不能服务于任何相关者的。而之前探讨会计本质时没有界定清或是忽略会计行为的主体, 是不可能探寻到会计本质的真正内涵的。

(三) 系统性与控制职能的具体解读

系统性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 要保持应有的系统观念, 具有整合意识, 主观能动地对信息再加工, 使信息更具有针对性、思想性等特点。在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时, 会计人员如何依靠理性的思维进行识别、浓缩、梳理和分析, 将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信息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报送给不同需要的信息使用者, 这是系统性所赋予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传统上对会计控制职能颇为流行的看法是“会计提供信息, 由接收信息者进行控制”即“间接控制论”或“参与控制论”, 这是值得推敲的。而这里所谈到的控制, 是由会计人员直接将信息转换, 利用特有的方法直接控制对象, 这里的对象由传统的“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上升为“经济活动所映射出来的价值信息” (陈毓圭, 1986) 。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种活动, 虽然处理的是价值运动所发出的信息, 但根本目的是要控制价值运动, 提高经济效益 (包括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 。从以上分析可知, 系统控制就是指会计通过会计人员凭借其系统性的思维, 运用独特的方法, 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和事项的信息进行记录、录入, 并对背后的增值活动信息和非增值活动信息进行识别、筛选、处理和实时传递, 通过控制价值的运动以提升决策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这是会计通过控制创造价值最为突出的体现。

那么, 控制如何实现呢?可将会计控制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会计部门 (会计人员) 对价值信息的直接控制。以企业为例, 企业经营的目标之一就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的前提下, 保持既定的经营方向, 在既有的人、财、物的约束下使企业内部各项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为此, 会计部门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控制。如在审核经济合同时, 对于内容中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规定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拒绝签订;对于超过规定标准的不合理支出有权拒绝支付或报销。再如在经营过程中,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定额标准, 将计算机实时反映出的实际运行结果和定额比较, 如果定额脱离差异, 则修改相应的定额。例如, 如果发现一定时期占用在储备物资上的资金过多, 而这些物资储备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多余的, 会计人员就可以限制发放储备资金, 以达到控制资金投放量的目的 (张新民, 1988) 。

二是会计部门 (会计人员) 将整合后的信息提供给其他部门, 通过这些部门进行局部或整体控制。经过整合后的信息会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将此类信息按照需求提供给其他部门 (人员) 时, 可以通过对其行为施加规范、引导、指挥等来进行控制。比如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前, 会计人员将以往与该客户有关的应收账款的风险状态 (有无发生坏账或可能发生坏账的现象) 进行整合, 传递给相关决策人, 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到该客户的付款能力、信用状况等信息, 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四、会计本质重新定位对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

基于上述对会计本质的重新界定和解读, 必然会对未来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笔者从会计主体、会计目标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作初步的探讨。

(一) 会计主体的重新思考

在笔者看来, 人们将会计主体界定为“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负责, 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其实指的是企业行为主体, 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立的。而知识经济时代, 网络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公司这一“虚”实体, 同时许多企业可能基于某一需要迅速成立为松散型企业而后又迅速解体, “经济实体”对于这类公司而言意义不大, 会计主体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给会计主体的界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使会计主体假设面临诸多挑战。

鉴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会计主体的内涵应当适时扩展, 以“会计主体假设”代替西方的“独立实体假设”或许并不确切, 混淆了主体的概念, 比较认可将其界定为“直接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控制的人和组织”, 即“会计人 (参与和直接进行会计实践活动的人和组织) ”。该观点引发了对会计主体的重新思考, 这样界定的原因有三:一是经济实体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场所, 它属于会计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并不能作为会计工作的主体。如果把经济实体等同于会计主体, 就会导致知识经济下某些情况的不适用。二是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动参与, 通过他们收集、分析、处理经济信息来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决策者设定的目标、制定的方案正是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动作为提供的信息, 执行结果的评价亦有赖于这些信息。可以说, 没有会计人员的主动实践, 决策者进行决策所依赖的会计资料会显得鱼龙混杂, 最终降低决策的效率和效果。三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学科理论的不断更新, 在此界定下的会计主体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这种提升会不断拓展会计客体的作用范围和深度, 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给会计带来的新挑战。

(二) 会计目标的重新阐释

关于会计的目标, 理论界有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在知识经济时代下, 会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应是会计发展的主旋律, 基于对会计本质的重新定位, 会计目标应划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和深层目标。

基本目标:提供能够满足各方面需要的会计信息。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强化经济管理是由会计本质和基本职能决定的会计基本目标, 在此目标下, 应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矢的, 将有用的信息置于重要的地位。知识经济时代, 一些非货币的信息也是至关重要的, 智力、知识等一些无形资产无疑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会计人员有必要按照决策者的需求对所获得的价值信息 (包括非货币信息) 进行筛选、处理, 以有效的方式和渠道传递给相关决策者, 使他们据此作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满足其对于会计信息的各方面需要。需要说明的是, 会计不能因为一些非货币信息难以量化就不去反映, 难以量化不等于不能量化, 如果不加重视, 满足不了一些使用者的需要, 所做的决策不能满足企业增值的需求, 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信息其实并不可靠, 最终会削弱会计的权威性。

深层目标:创造价值。任何不能创造价值的东西都是不能长久存在的, 会计也不例外。基于对会计主体的重新界定, 会计的能动作用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会计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会计人员赋予给会计一个“主动的价值信息管理者”这一角色, 通过会计人员的理性思维使所进行的会计行为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不仅使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自身, 加强内部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促使经营活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还能使与企业有关的各利益相关者得到具有说服力的信息, 从而做出有利决策。可以说, 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会计的深层目标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促进效益的提高 (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等社会效益的提高) , 控制价值运动, 便于相关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管理, 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

(三) 披露方式的重新改革

传统的财务报告目标并不能实现会计的目标, 由于受会计准则的限制, 决策者尤其是管理者只能获取货币性信息, 而对决策十分有用的非货币性信息 (如人力资源信息) 和预测性信息、价值信息则无法直接取得, 零星地从其他来源获取此类信息势必会造成信息数量上的不完整性和质量上的一些不真实性。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管理者能否灵敏、及时地获取相关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营的成败。至此, 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会计披露方式必须重新改革, 会计信息的披露应从原来单纯的财务信息转向复合型的价值信息。对此, 难免会有人质疑, 如果将一些非货币性信息 (特别是增值活动的信息如客户分布) 披露出来, 可能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 对于这类信息如何使企业自愿披露而不遭受抵制?其实, 这个问题能否得以解决, 关系到会计披露方式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计发展到当前, 应该从“财务报表列报框架”逐步转向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并重的格局, 应当更加重视会计信息的内部决策有用性和建立内部管理报告的定期披露制度。

重视会计内部决策有用性是为了强调会计的内向服务, 突出会计的控制职能, 这与笔者探讨的会计本质相呼应。提供满足各方面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基本目标, 应当明确会计的首要服务对象是企业, 是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活动, 只有企业的内部管理者才会真正关心企业的长远利益和价值增长, 外部投资人、政府等外部使用者更多地关注企业的既得利益, 对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的威胁等非货币性信息并不如内部管理者那样在意。为此, 会计信息的披露应首先满足对内需要, 其次才是对外需要, 即先明确管理目标, 再关注报告目标。

同时, 建立内部管理报告的定期披露制度, 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透明度, 弥补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内容单调、需求满足有限的不足, 进而增加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密集度。依照控制论的原理, 当实际运行状态与目标相偏离时, 反馈得越及时, 越容易得到控制。这就需要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时段,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定期披露, 使管理者及时获取有关数据以便于与设定的目标相比较, 了解公司的经营特性和管理特质, 明确公司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而引导其朝着增值活动的方向发展, 据此实现会计的深层目标。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唐予华:《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 《会计研究》1983年第4期。

[2]葛家澍、唐予华:《关于会计定义的探讨 (续) 》, 《会计研究》1983年第5期。

[3]杨纪琬、阎达五:《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 《会计研究》1980年第1期。

[4]杨雄胜:《会计本质:全球性诚信危机背景下的新思考》, 《会计研究》2002年第11期。

[5]张新民:《从控制论的角度看“信息系统论”——兼谈会计控制》, 《会计研究》1988年第5期。

[6]杨纪琬、阎达五:《论“会计管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2年第4期。

[7]陈毓圭:《价值与会计的本质——兼论“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不可调和》,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8]杨时展:《现代会计的特质 (下) 》, 《财会通讯》1991年第3期。

[9]徐国君:《三维会计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0]徐国君:《未来会计综合模型:立体动态反映与信息资源整合系统[C]》, 《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上) 》2006年7月。

试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第2篇

试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2007-02-02 21:55:3

5年以来,我国在实行会计教材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三足鼎立的局面,使教材建设更加符合教学规律的要求,有利于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提高。我国会计学学科的这种变化,急需我们从理论上弄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特点。这不仅是深化会计理论研究的需要,同时也是搞好会计教学实践的要求。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

管理会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分

支形成后,企业会计便由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部分内容所组成。从会计报表的报送对象来看,财务会计应定期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会计报表,管理会计则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企业管理当局和有关管理人员提供会计报表。鉴于此,西方会计学家一般把财务会计称为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把管理会计称为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这一观点,基本上为我国会计学者所接受。

笔者认为,依据会计报表报送对象的不同,把财务会计称为对外报告会计,把管理会计称为对内报告会计,这只是对会计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只能说明两者一个方面的差异,并未揭示它们的本质差别。对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只能从会计对象与会计目的上去寻找。

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对象,我国会计学界把它界定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关于管理会计的对象,许多人对其进行过探讨,如“现金流动说”、“价值差量说”、“资金流量说”,等等。尽管众说纷纭,但也都没离开资金范畴。简言之,就总体而言,财务会计对象与管理会计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那么,两者的区别又何在呢?笔者认为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总体内部的差异。

资金运动具有两重性。一是价值增殖性。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其投入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必须在运动中不断地增殖,这是资金的一般属性。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资金的增殖过程。没有资金的增殖,企业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投资者也就失去了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资金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资金及其运动,必然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如产权关系、债权关系、分配关系等。资金运动只能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中进行,并在运动中再现这些关系,否则,资金运动就失却了存在的条件,这是资金及其运动的特殊规定性。

从这一属性出发,可以说资金的运动过程也是特定的经济关系的运动过程。

资金及其运动客观地存在着价值增殖和特定经济关系运动这两重属性。从本质上说,财务会计是以后者作为其存在的基础,亦即作为其核算与监督的内容。财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目的正在于正确处理经济关系,维护人们的经济利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则是以前者、即以价值增殖过程作为其存在基础的。价值增殖是资金的属性,但价值的增殖并不是自发地进行的,而是一种在人的参与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只有对价值增值过程进行科学的运筹、规划与控制,才能实现增殖并达到预期目标。

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问题,价值增殖则是经济效益问题。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财务会计是以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为对象,以维护相关人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管理会计则

是以价值增殖运动为对象,以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这就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本质区别。这里应提及的是,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也只是就它们的对象与目的的主要方面而言。在实际工作中,二者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它们作为会计工作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是一种“分工不分家”的关系。

在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加以区分的同时,必然要涉及到对成本会计的认识。成本作为资金运动的一个环节,作为资金投入的一项内容,它既与资金运动中的利益关系相联系,又与资金运动中的效益成果相联系。就成本的前一性质而言,它应属于财务会计的核算内容。实际成本的高低、真伪,直接对实际利润发生影响,对各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发生影响。因而在有关法规中,对成本的列支范围、开支标准、补偿方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就成本的后一性质而

言,它又属于管理会计的内容。在管理会计学中人们研究成本习性,量、本、利关系,成本控制方法等,以求用尽可能少的成本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国外会计学中,产品实际成本的核算与成本控制实际上是分属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这一做法也为上述观点的成立提供了旁证。在我国出现的把有关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内容独立出来,成立成本会计学的做法,主要是基于成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会计教学的系统性而作出的一种选择。既然如此,成本会计就应该既具有财务会计的某些特点,又具有管理会计的某些特点。而在会计实务中,实际成本的核算是不可能脱离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

二、财务会计区别于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特点。那么,决定它们各自特点的因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能是会计对象的性质与会计目的。下面便以此为依据,对财务会计不同于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试析如下:

第一,财务会计必须以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有关规定作为其工作的准绳与规范。这一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是由财务会计核算的特定对象和目的所决定的。既然财务会计是要对资金运动中的经济关系进行确认、计量与反映,那么,便只有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行,才能保证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益不受侵害,才能为各利益相关者所认可。

第二,财务会计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因为财务会计处理的每笔业务都与人们的实际利益息息相关,只有实行严格的凭证制度,才有可能保证经济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可靠性,防止各种侵犯企业财产的行为发生,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第三,财务会计实行定型的会计模式。由于财务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到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所以人们自然十分重视

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并要对其工作质量,即会计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检验。为了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有章可循和便于对会计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财务会计需要定型的会计模式。

第四,会计方法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会计方法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会计核算结果的变化。为了避免由于轻易变动会计方法而影响某些相关者的利益,或以变动会计方法为手段去谋求某些相关者的利益而侵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各国的会计准则均规定,财务会计选用某种会计方法后,一般不得轻易变动。如确有改动的必要而变动会计方法时,一般需要在会计报表中作出说明。

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质区别的意义

从本质上揭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无论是对会计理论研究,还是对会计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正确认识会计的目的。通过前面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本

质区别的分析,笔者认为会计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会计的双重目的,简要地说就是“利益”目的和“效益”目的。勿庸置疑,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必然规定着会计目的二重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进行的一系列会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也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说在我国设立管理型会计与开展管理型会计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讲求经济效益这一会计目的的话,那么,全面实施会计准则与新会计制度,以便使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适应变化了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利益关系,则充分体现了维护一定经济利益关系这另一会计目的。

第二,有利于科学地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会计对象的二重性,决定了会计目的的二重性。基于不同的会计目的,则会选择不同的会计制度与会计方法。这样,当我们去探索会计发展的规律时,则应沿着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这双重的轨迹,去探讨不同经济时期和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对象的变化及其对会计目 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的影响,从而科学地揭示出会计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许多人认为,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源于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事实上,这只是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之一。另一动因就是出于人们对经济利益实施管理的客观要求。这二者共同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有利于自觉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我国十几年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本质上是对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这场变革中,财务会计肩负着维护改革的成果,维护改革中形成的新型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责任。但事实上,对于这一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们的认识都是不足的。目前,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未能很好地加以克服与解决的问题,如利用企业资财营私舞弊,潜亏严重,资本不能保全,编造假帐偷税漏税,违法乱纪侵害国有资产,资财管理混乱等等,这些显然不是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是经

财务本质研究综述 第3篇

综观财务本质的研究史,理论上对财务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逻辑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曾出现过曾出现过货币收支活动论、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财权流论、资本生产力论等几种观点。这几种几种观点分别认为:

(一)货币收支活动论

货币收支活动论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从现象上看,财务的工作就是收钱付钱的代名词。本质上看,企业付钱并非纯粹消费,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垫支行为,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投资行为,是要求追求价值增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货币收付与非企业货币收付只是形似,非企业货币收付不要求价值增值,人们往往赋予其“理财”的称呼,而对于企业的货币收支,人们称之为“财务”。

(二)货币关系论

货币关系论者认为,企业和经济财务部门,按照其本质来说,就是客观存在于生产经营中的货币关系。企业财务活动中体现的是一种公共关系,与银行、政府、投资者、供应商、客户员工甚至于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便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资金和高回报的用好资本。

(三)资金运动论观点

资金运动论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在我国财务学术界占主流,其代表性的观点是,“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财务,就是工业企业在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体现了工业企业运用货币形式实现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而发生的各方面经济关系”。企业的资金全部是资本必须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而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增量。

(四)财权流论

财权流论的提出者是伍中信教授。“财权流”是在吸取了诸多理论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财权是“财力”以及“权力”的结合。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主体的财务资金或资本,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替代“资本”、“资金”等“价值流”,发挥它们在理论上的优势。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应收”、“应付”等项目与其说是资金或资本,不如说是一种“权力”或“财力”,用“财权流”来表述更加贴切。另一方面,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实际上就是有处理“财务关系”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不能反映财务关系的缺陷。“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明,有了独立财权的企业才能成为财务主体,才能有自己的财务目标,才能独立地处理企业与外部的财务关系,并独立行使企业的财务职能。

(五)资本生产力论

干胜道在《财务本质新探:资本生产力论》中提出:财务的核心要素是资本,资本具有二重属性,财务也有二重属性。财务管理体现技术性,财务关系体现社会性。技术性和社会性都要服务于股东价值创造,即资本要产生生产力。

首先,从股东的角度讲,投入资本得以保全和增长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其次,从经理人的角度看,反映的是其掌握的全部资本的投入产出效果。经理人可以从所有者处获得资本也可以通过举债取得债务资本,企业的债务资本利息一般是固定的,经理人运用这些债务资本如果创造的产出大于资本成本,差额全部归股东所有,可以有效提高ROE。反之,如果债务资本利用效果欠佳,其差额完全有股东承担,结果导致ROE下降。从项目经理人的角度来说,资本生产力反映单个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可以用IRR评价资本生产力的大小。如果IRR大于企业的加权评价资本成本,新项目在财务效益上 就是可行的,新的项目有利于提高企业全部资本的生产力。

二、现代财务本质理论:“财权流”观点

本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财务本质是关于财务工作实践具有根本规定性的范畴,它所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财务。目前,对财务本质的认识存在较多争议,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如何认识财务的本质,这是应该明确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财权流”是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依上所述。“财权流”是在吸取了诸多理论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认为财权是“财力”以及“权力”的综合。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主体的财务资金或资本,而“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更加贴切。“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有利于体现财务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会计)的特殊性,更有利于体现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本质特征。

事实上,财权作为一种与现代产权思想相适应的财务观念已经渗透到现代财务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从西方财务的研究内容来看,在对融资政策、财务结构、投资规划、利润分配、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的分析阐述中,始终渗透着‘权力’问题,完全可以说是‘价值’与‘权力’的综合考察。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 的结合”。

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充分体现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融合,脱离“财权”来谈财务,就很难体现现代财务的本质。因此,将“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较为恰当。因此,我认为“财权流”是现代财务的恰当表述。

参考文献:

[1]伍中信.财权流: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J].财政研究,1998.(2)

[2]郑剑华.现代企业财务本质探讨[J].上海会计,2001.(4)

[3]陆建桥.对财务本质的探讨[J].财会通讯,1994.(12)

[4]杨谷芳.对财务本质的新认识[J].四川会计,1998.(9)

[5]张正国.财务本质的重塑:一种契约观[J].财会月刊, 2008.(8)

[6]李 梦.对企业财务的本质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8.(3)

财务本质发展历程综述 第4篇

一、货币收支活动论

这种观点在20世纪40年代的苏联财务学界较为流行, 中国也有学者赞成这一观点。杜英斌在《企业财务管理几个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 (货币收支运动) ”。这种对财务的认识比较现象化、片面化。货币收支运动过程只是财务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表象, 而且并非所有的财务活动都会引起货币收支的运动。

二、货币关系论

这种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最先流行于苏联, 后在中国50年代的财务界占有主导地位。前苏联的A.M.毕尔曼在《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一书中认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总体, 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 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中国的李儒训在《工业财务学》一书也认为“企业和经济部门财务, 按其本质来说, 就是客观存在于生产经营中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观点较之货币收支活动论, 对财务本质的认识更为深入。它认为财务不仅是货币收支运动, 更是货币收支运动这一现象背后所掩藏的一种经济关系。但是它仅把由货币收支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归结为财务, 不能包括非货币收支运动的其他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其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

三、资金运动论

这一观点是中国学者在货币收支论和货币关系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刑宗江等人在《工业企业财务》一书中认为, “社会主义工业企业财务, 就是工业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 体现着工业企业利用货币 (价值) 形式实现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而发生的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 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王庆成等人在《工业财务管理学》一书中认为, “企业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即财务关系”。这种观点把财务的范围从货币收支活动扩展到企业的全部资金运动, 把财务关系的范围从货币收支活动所产生的货币关系扩展到企业的全部资金运动所体现的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吸收了货币收支论和货币关系论的长处, 避免了两种观点的片面性。但是, 这种观点过于重视对对资金运动过程的描述, 并没有突出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它的内容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而这才应该是财务的本质所在。

四、分配关系论

分配关系论是针对货币关系论提出的。张国干在《论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财务的本质与职能兼评财务的货币关系》一文中认为, “财务的实质是个分配问题, 分配是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特殊矛盾, 体现了财务关系的性质, 制约着财务活动的内容。”这种观点强调了财务的分配性质, 是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分配。较之货币关系论, 它明确指出了财务活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的内容, 但是认识上同样具有片面性, 因为财务活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不仅是分配关系, 还应该有更多的方面。

五、价值运动论

价值运动论是针对资金运动论提出的。赵玉民在《试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实质与财务管理的作用》一文中认为财务是“价值运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陈贵华在《社会主义国有工业企业财务本质的探讨》一文中认为财务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 因利用货币价值形式而存在的价值运动和价值关系”。这种观点和资金运动论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 实质却是一样的。价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生产商品社会必要劳动耗费, 它可以用时间表示, 也可以用货币表示。用货币表示时, 价值运动就成资金运动。所以说财务是“利用货币价值形式而存在的价值运动”实质上还是在说财务是一种“资金运动”。

六、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在结合资金运动论合理内涵的基础上, 从财务的基本矛盾出发, 郭复初在《财务通论》一书中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认为“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 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首先, 这种观点区分了资金与本金的概念。上述的所有观点, 都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出发, 来探讨财务的本质。而郭复初则是把资金按照其经济性质不同划分为本金和基金两部分, 认为本金具有周转性和增值性, 基金具有一次性和无偿性, 纳入财务范畴的不应该是全部资金, 而只是其中的本金。这正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改革中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职能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分开的需要。其次, 这种观点反映了财务的基本矛盾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过程包括筹资、投资、耗资、收入、分配五个部分, 本金的投入包括筹资、投资和耗资, 本金的收益包括收入和分配。本金的投入与收益之间是统一的:投入是收益的前提, 而收益又是下一次投入的前提;同时两者又是斗争的:由于条件的变化, 会出现有投入无收益或是多投入少收益。第三, 这种观点明确指出了本金运动背后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 包括所有者与经营组织之间、经营组织之间、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组织与劳动者之间、经营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经营组织与国家社会行政管理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七、经济利益协调论

在市场经济作为企业资金配置活动的背景条件下, 杨雄胜在《财务基本理论研究》一书中提出:“承认经济利益是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企业资金配置过程的根本原因, 而经济利益关系的安排、调节、协调, 是企业财务的本质”, “企业财务表现为企业资金配置活动, 从形式上看, 是企业资金的收入、支出及转移。但这种资金收支和转移的背后, 是与财务有关的各种利益主体在积极地谋取各自的经济利益”。他认为, 传统的财务理论不承认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 即使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 他们之间的利益也是统一的, 即使出现了利益冲突, 也只能依靠行政手段和政治教育来依法处理, 根本用不着协调。而事实上, 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需求在财务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 他们参加财务活动, 就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 并以此为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只有承认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并用市场机制加以协调, 才能够引导他们的经济行为、经济活动和企业资金配置才能有序而充满活力。与上述观点相比, 这种观点对财务的认识更加深入:财务不仅是资金的运动, 也是资金运动背后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更是对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这一观点更突显了财务在经济中的作用。

八、财权流论

在现代公司产权分离的治理结构下, 伍中信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 提出了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 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 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 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随着企业产权主体地位的确立, 企业也相应取得了自己独立的财权, 企业有权在法人产权的范围内独立行使投资权和收益 (分配) 权等各项权能。他认为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的运动。如果说, “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的话, 那么,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力”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 而且这一“权力”与该“价值”、“价值”与相应的“实物”都是附于一体的, 只是前者比后者更抽象、更接近事物的内在本质。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 说明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 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

假象只是掩盖本质并非表现本质 第5篇

假象只是掩盖本质并非表现本质

假象是掩盖本质而并未表现本质。假象和本质的.关系与真象和本质的关系绝然不同。假象是人们把握本质的障碍,是对本质的背离,人们只有识破假象才能使本质表现出来。

作 者:吴晓东 作者单位:上饶师院政法系,江西 上饶 334001刊 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5(1)分类号:B025.1关键词:假象 掩盖 本质

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第6篇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财务会计本质 第7篇

一、财务关系:基于财务本质的认识

西方财务理论界对财务关系的专门研究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一般只是在为实现财务目标而纾解财务冲突的过程中有限涉及财务关系问题, 既不系统也不深入。中国对财务管理的研究, 一开始就比较重视对财务关系的研究, 这可能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比较重视生产关系的研究有关。有不少财务学者认为, 财务关系是体现财务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也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财务本质的认识之中。

1. 货币收支活动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前苏联, 认为“财务是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币资金运动”。它注意到了财务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但避开财务关系的表述, 难以说明财务的本质属性。

2. 货币关系论

20世纪50年代, 前苏联财务学家A.M.毕尔曼提出了货币关系论。他认为,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总体, 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 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中国学者认为, “企业和经济部门财务, 按其本质来说, 就是客观存在于生产经营中的货币关系体系。”该理论指出了货币运动背后的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突出了财务的社会属性, 有利于通过制定恰当的财务政策与制度去处理好企业与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但该理论忽视了财务活动的量的规定性, 且仍然把财务的本质局限于“货币”的范围内, 所表述的财务关系也是不完整的。

3. 资金运动论

20世纪80年代, 中国财务学家王庆成等提出了资金运动论。该理论认为,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构成工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独立方面, 这就是工业企业的财务活动, ”“企业的资金运动体现着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即财务关系。”该理论较全面地概括了财务的内容、形式与社会属性, 注重了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统一, 因而一直被中国财务理论界奉为圭臬。时至今日, 几乎所有的财务管理教材都是基于资金运动论。但该理论仍然存在不足, 一是资金运动范围过宽, 对财务的本质突出不够, 财务用资金运动表述难以确立财务的特殊性及真实内涵;二是把财务关系归结为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给人一种包罗万象之感。

4. 本金投入与收益论

基于财务本质不同理论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本金”概念在财务学研究地位的确立, 20世纪90年代, 中国财务学家郭复初提出了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他认为, “财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投入与收益活动, 并形成特定的经济关系”。该理论认为, 本金是财务资金的代名词, 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是现代财务关系形成的起点, 企业与企业所有者之间发生的本金投入及相应的收益分配关系, 就是源于本金的一种财务关系。在此基础上, 冯巧根 (2000) 对财务关系发展的规律以及与财务活动规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

5. 财权流论

20世纪90年代末期, 伍中信等学者从现代产权理论入手, 提出了财权流理论。该理论认为, “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 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 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 说明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的流动过程, 实质上就是处理权力双方“财务关系”的过程。

财务本质是建立财务理论体系的基石, 也是区分财务学和其他学科研究范畴的最基本因素。财务关系肯定与财务本质紧密相关, 以上几种财务理论虽不同程度地对财务活动过程中所体现的财务关系均有论述, 但对各种财务关系具有的内涵没有深入研究和探讨, 都未以财务关系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研究对象, 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财务理论的一大缺陷。因此, 对财务关系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将有可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

二、财务管理:现象和本质

财务直接体现企业合约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财务的行为, 不管是筹资、投资和资产重组行为, 还是利润分配的财权安排等行为, 无一不直接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的实现。因此, 财务主体的各种财务机制其实质都是在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虽然每一个特定财务主体都需要考虑与其彼此关联的财务关系, 但这些财务关系并不是同等重要的。每一个财务主体在进行财务决策时, 也难以兼顾各种财务关系, 通常只能根据决策的具体情况着重考虑那些重要的财务关系。但哪一种财务关系是重要的, 在不同的时期及对于不同的决策问题而言是不同的。每一个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都会影响或改变其与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 这种改变又可能引起其他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再调整, 其他财务主体对财务关系进行的再调整对每一个特定财务主体来说则属于财务管理环境的改变, 这种改变又可能引起该特定财务主体对其与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进行再调整。各种财务管理活动, 究其实质, 都是在对上述财务关系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因此, 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的本质, 而财务活动则只不过是财务管理的表象。

财务关系的变化, 实质上也就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由于每一种财务关系都至少涉及两个以上的财务主体, 每一个财务主体又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 本着“公平和效率”的原则, 财务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对财务关系的调整施加影响, 而不能简单地用另一方对这种财务关系的调整来取代, 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各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不断地进行协调和优化的过程。

三、财务关系研究及其意义

财务的本质是指财务活动固有的内在属性, 无论是货币关系论、资金运动论, 还是本金投入与收益论、财权流论等, 体现的都是财务活动的现象。尽管这些理论也涉及到财务的某些内在属性, 但都没有反映财务的本质。笔者认为, 财务关系是体现财务本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对于财务本质的回归不无裨益。

1. 有利于财务理论本身的完善

由于传统财务理论主要关注的是资产、资本、成本、利润等物化因素, 表现出见“物”不见“人”的单纯技术倾向, 而对主宰和决定这些物化因素的人及其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关系却关注甚少。李心合教授主张的利益相关者财务和财务支持网络, 伍中信教授主张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 尽管已经涉及了财务关系的主要方面, 但是都未以财务关系作为具有独立意义的研究对象。因此, 缺乏对财务关系全面而系统研究的传统财务理论是存在缺憾的。只有在财务关系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才能改变现有财务理论中对财务关系一带而过的现象, 使财务回归其本质, 使财务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

2. 有利于从产权角度研究财务问题

财务关系体现了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系, 而财务契约则是对资本交易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财产权利关系的集中体现。财务的实质其实并不是资金的流转, 而是一种财产权利的配置。在企业的筹资、投资、利润分配和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中, 始终渗透着“产权”问题, 其核心都是一系列的关系问题。如果单纯从“价值”来研究财务问题, 会将其引入歧途。

3. 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

财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企业的财务目标是在各种财务关系所编制的关系网络中实现, 财务关系中任何一方或多方的立场和态度的变化都会引发财务活动作出相应的反映, 企业只有通过财务关系的正确处理才能实现其财务目标。

4. 有利于企业财务诚信的建设

近年来, 中外资本市场上发生的一系列财务造假事件凸显企业财务诚信的缺失。财务经济学中一直把声誉因素作为保证财务契约诚实执行的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财务契约是不完全的, 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 契约双方履行职责是基于诚信, 而诚信的基础是多次重复交易, 长期信任就形成了声誉。因此, 我们不应该把诚信简单地理解成一个道德问题, 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种制度。诚信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 相对于其他正式制度而言, 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工具。财务关系的维系离不开企业的财务诚信, 而讲究财务诚信既能遵守既定的契约安排, 又能降低契约成本。

参考文献

[1]朱元午, 等.财务控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2]郭复初, 等.财务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0.

[3]张正国.财务本质的重塑:一种契约观[J].财会月刊:理论, 2008, (3) .

[4]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产权、信息与社会资本分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5]陈文浩.企业财务功能开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会计哲学研究:本质论 第8篇

一、会计本体是研究会计“怎是”

会计是什么?从哲学意义讲, 这是本体论的追问。这里关键是要了解“是”的意义。“是”的希腊文是Ον, 是出于动词ειμι。“Ον”的含义很多, 但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是”, 它都与本原相关。事物在被称为是“是”的时候, 有的因为它们是实体, 有的因为它们是实体的偶性, 有的因为它们是形成实体的过程, 有的则是因为它们是实体的消灭、缺损、性质或是实体的制造或生成能力;又或者它们是与实体相关的事物, 或者是对这些事物的否定以及对实体自身的否定。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非“是”是“是”非的“是”。因此, “是”有了多种意义, 表示“是”词项也有多种意义, 但所有这些词项都是由一门学科来研究的。只有当它们的原理既不是就某一事物而言又不和某一事物相关时, 它们才能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既然一切事物都与最初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在辩明了每一词项的全部意义以后, 我们必须确定其中哪一种意义才是最初的, 而其他意义又如何与这一最初意义相联系。由此可见, 对于这些词项以及对实体做出说明都应当归属于同一门学科。但从我们要通过定义来认识个别事物的角度来看, 种作为定义的本原, 也一定是被定义的事物的本原。事物根据种来命名, 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来自于对事物的属的认识。如果真的要把种作为事物最真实的本原, 那么究竟最原始的种是本原还是不可分事物的最后称谓才是本原?如果说越普遍的就越接近于本原, 那么最初的种就应是本原。于是, 事物有多少种, 世上就将有多少本原。这样, “是”是本原与实体, 因为它们描述的都是最普遍的事物。但“是”不可能成为事物的一个独立种, 因为每一个种属必须包含属差, 而每一个属差必须都是“一”, 但种的属是不可能表述自身的差异的。如果“是”或存在都是种属, 就将不会存在任何差异。可是如果把种作为本原的话, 种不存在, 那么本原也将不存在。此外, 不同的居间者和属差结合, 就产生了各种独立的个体。在理论上就应该是种。但实际上, 有些似乎被认为是种, 有些则不是。进一步说, 差异比种更像是本原, 如果属差真的被视为本原, 那么本原将会有无数个, 尤其是对于那些把最初的种当作本原的人。如果认为“是”更像是本原, 把不可再分割的东西当作“是”, 那么, 作为最低种属的不可分割物更近于“是”。在不可分的个体中并没有先后。如上所述, 和种属相比较, 对不可分的个体的称谓更接近于本原。但仍难说这些东西就是本原。因为原因与本原必须能脱离以它们为本原的事物而独立存在。但我们又能假设什么本原能独立于事物之外存在?如果上述理由都是正确的, 那就应该接受越是普遍的东西就越有可能是本原的观点, 由此判定最初的种属就是事物的本原。

在“是”的诸含义中, “什么”应为“是”的基本含义, “什么”直接指示着事物的本体。因此, “会计是什么”, 其真实意义是会计本体是什么。如此说来, 要阐述会计本体, 根据以上说明, 至少需要论证会计是“怎是”和“普遍”。“怎是” (τοτιηνειναι) 其意义是某物之所以成为其本体者, 包括某物的全部要素。会计“怎是”, 则需要论证会计之所以成为会计本体的原因。每一事物的“怎是”都是属于“由己”。“由于什么”而成为会计?不是因为管理活动而成为会计, 也不是因为信息系统而成为会计。管理活动的性质不能使会计成为会计, 同样, 信息活动的性质也不能使会计成为会计。那么, “什么”是会计?这是由于会计自己而成为会计, 这就是会计的“怎是”。会计“怎是”是“由于会计自身”。“由于会计自身”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 是指会计的实体。其二, 是指包含在会计里的东西。其三, 是指会计的任何质性直接来自于它自己, 或部分来自于它自己。其四, 是指除会计自身外, 它再也找不到其他原因的。其五, 是指会计具有某些专属于会计的性质, 这些性质即使分离于事物之外仍可独立存在的。如果说会计是管理活动, 如果说会计是信息系统, 那么, 反之也然, 即管理活动是会计, 信息系统是会计。可是, 这是绝对的荒谬。因为, 如果会计是管理活动, 那么, 会计的“怎是”=会计, 管理活动的“怎是”=管理活动, 而会计=管理活动, 所以, 会计的“怎是”=管理活动的“怎是”;同样可以推出, 会计的“怎是”=信息系统的“怎是”。这两个属性外项相等是荒谬的。因为一般认为每一事物不离开本体, 而“怎是”是个别事物的本体。在属性复词上, 事物与其“怎是”一般认为是相异的, 属性复词的“怎是”并不必相同于单词的“怎是”。会计的“怎是”是一本体, 而管理活动的“怎是”又是另一本体, 两个本体的外项并不相同。然而, 管理活动论者可能会争辩说, 会计和管理的本体本身就是同一的。要是这样, 会计就不可能成为独立存在的种, 而是混同于管理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会计存在的理由就是会计的“怎是”而不是因为管理的“怎是”而存在。这就涉及到会计是不是普遍性本体的问题。毋庸置疑, 会计要研究“数”。“数”当然并非专属于会计独立的种属, 而是为一切事物所共有。而且对于作为存在的存在而言, 每一个种属都各有它们的存在。管理学也要研究“数”, 同会计一样, 并认可和广泛运用计算的一般规则。但是, 任何普遍性的名词都不可能称为一个本体。由于会计上的得出“数”所采取的形式不同其他学科, 才使会计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同样, 管理学虽涉及“数”, 但更主要地涉及人的行为, 也使管理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必要。因此, 会计的本体的第一义就在于它的个别性:属于个别的事物就不属于其他事物;而普遍是“型相”的, 为不止一事物所独有。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没有一个普遍的性质可称之为本体;原来是这样的, 没有一个“型相”可以称之为“这个”, “型相”只能指示一个“如此”。否则, 就会出现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三者”恶循环。假设“型相”与分有物相似, 那么它本身必然与每一个分有物相似。这样, 理念型相成为两个分有物之间相似的中介。但“分有”关系只能解释分有物之间的相似, 因为分有物都分有着同样的理念型相, 因而它们是相似的;但“分有”关系却不能解释分有物与被分有的型相之间的相似性, 也就是不能解释某一个分有物如何与作为中介的理念型相相似。为了说明某一个分有物与理念型相是相似的, 需要在此分有物与理念型相之间再设定一个新型相, 但我们又需要说明新型相如何分别与型相和此分有物相似, 于是又需要设定另两个新型相, 如此解释下去, 只会陷入无穷倒退, 永远无法说明事物之间相似何以可能。亚里士多德把“分有”的无穷倒退称作“第三者”问题, 而现代哲学家则称之为“外在关系说”。如果把会计看作是管理活动, 就会出现这样的恶循环。因为, 按照管理活动论者, 不管他们承认与否, 必定会在会计与管理活动之间设定相似的“第三者”, 并且只有通过这“第三者”才能把它们连接起来。但是, 这“第三者”并非专属于会计与管理, 它也可能属于其他众多个体。这样, 就会出现“第三者”的“第三者”, 以致无穷。

二、会计本体是会计的“定在”

根据以上说明, 会计的“怎是”应该是一个会计的“定在”, 是会计的“这一个”, 而不是会计的普遍“自在”。这个会计的“定在”就是会计的本质, 也就是会计的本体。会计“定在”不同于管理的“定在”, 也不同于信息的“定在”。这个会计的“定在”就是存在在那里, 或特定的存在, 或有限的存在。在会计的普遍“自在”中, 会计对象被看作是自在之物, 或者把会计对象看作共相一般。在自在状态中, 会计个别性表现为真实的个别性, 表现为单一体在自在存在或者返回到自己本身的存在。但是它还是一个被制约的自为存在, 在它旁边还出现了另一个自为存在同在并列, 即一个与个别性相对立并受个别性制约的普遍性;不过这矛盾着的极端, 不仅仅是彼此并列, 而乃是在一个统一体中;或者同样的意思, 两极端的共同体, 即自为存在一般地是带着有对立面的, 这就是说, 他同时又不是一个自为存在。在自在存在那里, 就会计知性来说, 可以把它概括为无条件的共相。这个无条件的共相, 如果被当作静止的单纯的本质来看, 本身不是别的, 只是自为存在的极端那一面;因为与它相对立的, 正是非存在。会计意识和会计对象矛盾运动的结果就是无条件的共相, 最初是在否定的和抽象意义下的共相, 在此意义下, 会计意识否定了这共相所包含的许多片面的概念, 并对它们加以抽象理解, 促使了自在存在转化成自为存在。但是这结果自在地具有了肯定的意义, 在肯定意义下, 结果中自为存在和为他存在的统一便建立起来了, 或者说, 绝对对立的东西便直接地被建立为同一的东西了。但是为自己存在和与物有关联一般地构成它自己的本性和本质, 而它的本性和本质的真理就是无条件的共相;所以结果全是普遍性的。这个无条件的共相就是“定在”, 也就是我要找的会计本体。在会计中, 符合这种本体性质只有“数和形式”。一个是数, 另一个是形式, 这两个本体同时存在。只有“数”还不能构成会计本体, 还必须加上会计的特有的“形式”, 才能构成属于会计之所是。要证明这一论点, 需要理解一下数本原的哲学史。古希腊最早致力于数学研究, 并第一个推进了这个知识部门的学派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目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 即数是万物的本原。其理由如下:首先, 从事物的生成看, 数先于事物而存在, 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其次, 从事物的性质看, 数的规定性决定了事物的规定性, 数是事物的范型。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数的规定性是最普遍的规定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数的特性或规定性。数的规定性主要是对立和比例。如数具有对立的性质, 事物也具有对立的性质;数之间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 同样事物中也存在着和谐的比例关系。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具有双重属性, 它们既是抽象的数目单元, 又是可感的物理质点。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本原观不同于米利都学派的关键所在, 这里已经隐含着从自然哲学向形而上学转化的萌芽。正是在这一意义上, 黑格尔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看作是从实在论哲学到理智哲学的过渡。但是, 在数之外, 事物是否还存在着就其自身而言的原因, 它是可分的还是不可分的, 是只有一种还是有多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在组合物之外是否另有事物存在, 或是在某些情况下另有事物存在,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就没有事物存在, 而这些情况又是什么情况。从一方面讲, 事物脱离个体就不能存在, 而个体又是数不清的, 那我们怎样去认识这些数不清的个体事物?显而易见, 我们之所以能认识事物, 关键在于在个体事物之上所存在的某些相同的和普遍的性质。而如果必须让某些事物脱离个体, 那么种属, 包括最终的种属和最初的种属都应该脱离个体而存在。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把数作为某个事物的指称时, 也相当于承认了某个事物存在于组合物之外。如果真是如此, 那么某个事物究竟是存在于所有组合物之外还是只存在于一些组合物之外?而如果在个体以外, 根本就没有另一种抽象事物存在, 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理性思考的对象, 所有的事物都是可感觉事物了, 知识也就因之只是感觉, 也就是说除感觉之外则全没有了知识。同时, 也就不会有永恒的不运动的事物, 因为一切可感觉事物都在运动之中, 最终都将归于消灭。但由此也必然引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永恒的事物, 事物的生成也就不会发生, 因为一个事物必然是由另一个事物生成的, 在这样一个生成链条中, 必须存在着一种原始的并非由其他物生成的事物。此外, 事物的生成与运动也必然存在着某种界限。任何一种运动显然都有一个终点或目的, 没有尽头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如果要生成的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那么这种生成就不会发生;而一旦生成某种事物, 这种事物便成为一种必然的存在。另外, 因为数常被认为是不通过生成而存在的, 所以把数作为实体是有道理的, 而数所生成的东西也是存在着的实体。如果这两者都不存在, 那么所有事物也将不会存在, 但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以推导出组合物之外必定有某种事物存在着, 它就是形状或形式。

就会计本体来说, 我们需要解释会计本体的“数”和“形式”与一般的“数”和“形式”有何不同。据美国权威会计文献, 会计理论需要研究会计目标、假设、原则、确认、计量、报告和要素, 而这些内容的核心就是围拢如何反映会计上的“数”来展开的。会计目标是要研究会计上的数如何满足报表使用者需要, 会计假设研究会计上“数”的范围、期间和计量单位, 会计原则, 也叫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研究如何反映会计上“数”才能使数真实、客观和有效, 确认研究会计上“数”的恰当时点, 计量研究会计上“数”的价值尺度, 会计报告研究如何披露会计上的“数”, 会计要素研究如何分类会计上的“数”。从最一般意义上说, 会计就是简单的计“数”, 并永远遵循一个至今数学上尚未证明的但自明的公理:“1+1=2”。会计上的任何活动都是这一公理的发挥和运用。因此, 没有“数”就没有会计, “数”是会计的本原。但会计本原不同于哲学史上的数本原论, 尽管它们之间有一些联系。就本原来说, 它们之间是一致的;就会计来说, 它们之间又相异。会计上“数”既是现在的存在, 又是规定性的存在。会计上的“数”必须是自为而非自在。会计上的“数”产生、变化和结果都是规定性, 任何主观任意性都不能成为会计上的“数”。会计上的“数”本原是限定的, 而不是普遍的。普遍的“数”是属于哲学研究, 适用于任何学科。因此, 会计研究“数”的目的不是研究数的性质, 而是研究汇总数如何真实公允地反映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的现实。那么, 如何使数反映经济现实呢?那就是会计的“形式”。会计的特殊核算形式使会计区别了其他学科。也正是种形式使会计成为了之所是。“数”是会计的载体, “形式”会计的“力”, 只有通过会计上的“形式”才能使会计成为现实。如果没有会计的“形式”, 就不能使“数”成为会计上的“数”, 因而也就没有会计。也许有人会问, 会计的“形式”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我的回答是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 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说它是主观的, 因为它是会计人员的创造;说它是客观的, 因为它是潜在的存在。会计“形式”是为了反映会计上的“数”而被发现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要反映会计现实, 而且还要反映会计的目的。未被发现之前它已经存在, 即使被发现之后还要不断修正与完善, 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如会计上“数”一样, 会计上的“形式”又是一种实在, 只不过是这种实在必须符合“数”的实在。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会计的“数”本体是先于“形式”本体。虽然如此, 会计要成为会计, 这两个本体必须同时存在。缺乏任何一个本体, 会计都将不存在。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 需要对会计“形式”的“潜在”做一些说明。通常, 会计“形式“潜在”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 是指会计的来源或本原。其二, 是指会计运动变化的本原。在此, 被动者承受某种被动。其三, 是指有意把会计做好的本原, 其四, 会计由于其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而做到不变化或不易变不好。应当注意, 潜在既可以是先天具备的, 又可能是在某段特定时期所具有的。因此, 如果会计上“数”是真实时, 会计“形式”也必真实, 那么会计上“数”是可能时, 会计“形式”也必可能;因为会计“形式”不必要成为可能, 这里却没什么事物可来阻止它成为可能。现在试使会计上“数”为可能。于是, 如果会计上“数”已是真实的, 这就并无不可能因素在内, 而会计“形式”也必须为真实。但是, 如果会计“形式”曾被假定为不可能。现在就让会计“形式”是不可能。于是, 如果会计“形式”是不可能的, 会计上“数”也必如此。但是会计上“数”已假定为可能, 所以会计“形式”也必如此。于是, 假如会计上“数”是可能的, 会计“形式”也将是可能;如果它们原有的这种关系:假使会计上“数”是真实的, 会计“形式”也必真实。那么, 承认了会计上“数”和会计“形式”关系后, 若说会计上“数”是可能而会计“形式”是不可能, 则会计上“数”和会计“形式”的关系就不符合原来的假定。假如会计上“数”是可能的, 会计“形式”也可能, 那么假如会计上“数”是真实的, 会计“形式”也必真实。所谓会计上“数”是可能, 会计“形式”也必可能, 这里相关的实际意义是这样:会计上“数”如在某时候与某方式上为真实, 会计“形式”也必在某时候某方式上为真实。

三、结论

正如追问会计本体一样, 要区分管理和会计之间的差别, 同样需要追问“什么是管理?”。概括管理定义的要点, 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首先是一种行为, 作为行为, 首先应当有行为的发出者和承受者, 即谁对谁做, 其次, 还应有行为的目的, 为什么做。因此, 形成一种管理活动, 首先要有管理主体, 即说明由谁来进行管理的问题;其次要有管理客体, 即说明管理的对象或管理什么的问题;再次要有管理目的, 即说明为何而进行管理的问题。因此,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即:管理主体, 回答由谁管的问题;管理客体, 回答管什么的问题;组织目的, 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组织环境或条件, 回答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归结这些问题, 管理中心是人, 通过对人的行为管理到达对物的管理, 以现实组织的管理。显而易见, 管理本体是“人的行为”而不是“数”, 这与会计本体是“数”根本不同。同样, 会计信息是表象客观事物的东西, 而并不是说客观事物就等于信息。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通用的技术手段, 并应用于各学科之中。所以, 有人把信息论称之为“亚哲学”不无道理的。根据信息论者研究, 信息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按照其重要性程度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按照其应用领域可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和军事信息。按照信息的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按照信息的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等。会计信息仅是众多信息中的一种, 也是会计本体的一种恰当的表现方式。综上所说, 会计本质既不是信息, 也不是管理活动。说它不是信息, 是因为信息本质不同于会计本质。同样, 说它不是管理活动, 也是因为管理本质不同于会计本质。相对来说, 会计信息论虽然没有准确地反映会计的本体真理, 但却部分地表象了会计本体;而管理活动论不仅仅是离题, 而且完全是越位, 脱离了会计本体。会计的本体是“数加形式”。在任何情况下, 会计都是指一定形式下的计数活动。会计上的“数”和“形式”是会计的“定在”, 是无条件的共相。“共相”是不变的, 变的仅是表现形式。我们毫不怀疑, 会计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 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变化, 会计本体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变化的仅仅是会计本体的表象。基于理性而发现的会计本体直接地自身具有会计一切实在的确定性:会计就是会计, 意思就是说, 作为会计对象的会计本体, 是再没有其他任何对象的对象, 它就是一切实在与一切现在;它既不是一般管理活动的那种对象, 也不是信息活动的那种对象, 前者只是一个行为的一般对象, 后者只是一个并存的普遍对象。但是会计本体不仅自为地是一切实在, 而且自在的是一切实在, 它之所以既自为的又是既自在的实在, 是因为它变成了这个实在或者更确切地说证明了自己是这样的实在。会计本体的这种自在或这种实在, 完全是一个一般的东西, 是会计实在的抽象。因而会计实在的这种抽象自在地作为自为地成为了一个肯定性的本体。

财务本质理论研究综述 第9篇

(一) 货币关系论

这是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我国的一种观点, 曾经盛极一时。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理论, 一般认为是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院F·吉雅琴科通讯院士倡导建立的 (阎达五, 1985) 。他们将财务的本质概括为存在于社会主义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活动中的货币关系体系。苏联学者A·M·毕尔曼对企业财务 (或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 所下的定义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存在的货币关系的总体, 表明生产的财务方面, 构成苏联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财务 (毕尔曼, 中译本, 1956) 。所谓货币关系, 即通过货币表现的经济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 这种观点几乎为“资金关系论”所湮没, 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仍有学者坚持这种观点。如:社会主义工业财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范畴, 其体现着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 企业经营资金的形成、分配、使用以及对其进行监督而客观存在的货币关系体系, 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李儒训, 1991) ;货币关系论的财务定义已将社会主义财务的性质、作用与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徐大海, 1992) ;财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货币关系, 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 (吴水澎, 1996) 。“货币关系论”是和“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特征 (即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同时, 社会经济中又存在商品货币关系) 相适应的, 并且突出了财务的社会属性, 有利于通过制定恰当的财务政策和制度处理好企业和各方面的财务关系。其缺陷是:比较忽视企业财务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的内容区别与量的规定性。货币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代表一切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形态, 用其说明企业财务本质的内容, 会把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物质再生产时通过货币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同企业财务混同起来;没有说明财务活动的动态特征, 而只是将其看作是静态的用货币表示的“关系”;企业的资金流并非都是通过货币表现的, 如原材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折旧形成产品成本 (资金耗费) 的过程就没有通过货币表现出来;企业与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即企业的财务关系, 也并非都是通过货币表现的经济关系, 有些是通过实物表现的经济关系。

(二) 资金关系论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资金关系论”一直是我国财务界对财务本质认识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第一, 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内容是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如邢宗江、刘凤钦、顾志晟 (1964) 认为,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 构成企业经济活动的独立方面, 体现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业财务。夏乐书等 (1964) 认为, 财务是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 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荆新、王化成 (1994) 认为,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 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财务活动是以现金收支为主的企业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第二, 要将财务现象与其本质方面区别开来。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是财务的现象, 资金运动或财务活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是财务的本质。在“资金关系论”之后, 有观点认为, 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自然蕴含着经济关系, 因此不需要从理论上将“经济关系”单独提出来, 企业财务的本质表述为企业资金运动就行了。这种观点被称之为“资金运动论”。“资金关系论”虽然是在承认计划经济体制下仍存在商品货币形式的前提下提出的,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仍然能基本阐明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 (曹侠, 1992) 。原因在于:一是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财务的内容、形式。这种观点通过收钱付钱、借钱还钱等企业财务的日常表象, 反映出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 进而揭示出企业财务的一切现象, 即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从而体现出企业财务的基本特征。二是不仅将企业财务看成是“动态”的资金运动, 而且揭示出企业资金运动的运动规律, 进而揭示出企业财务的发展规律。三是阐明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同各方面的关系, 进而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体现了财务的社会属性, 从而体现出企业财务更深层的内涵 (经济关系) 。其缺陷有在于:阐明财务的本质时主要强调资金运动中体现的经济关系, 而将资金运动 (财务活动) 视为财务现象, 显得偏颇;将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与企业财务关系等同起来, 会给人以错觉。

(三) 价值关系论

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关于财务本质的观点, 认为社会主义企业财务的本质, 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耿汉斌 (1992) 认为, 财务作为价值运动的一种形式是财务的最一般的本质, 不论哪个社会形态下的财务都是如此, 这是财务的共性。同时在不同的社会, 财务还具有具体的社会本质 (即财务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 或称作财务本质的特殊性”。耿汉斌、周新、高德义 (1991) 认为, 价值运动是指价值的转移、形成、实现和分配过程。

“价值关系论”从共性和特性两个角度来阐明财务的本质, 既注重财务发展的历史联系, 又揭示了不同社会形态下财务的根本区别, 将财务本质问题研究引向深入, 而且将价值运动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以同等重要的程度纳入财务本质的范畴。其缺陷在于:一是称企业财务活动为价值运动不够科学。因为价值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一般经济范畴, 企业资金不是价值一般, 而价值更未必都是企业资金, 舍企业资金而谈价值, 不能说明企业财务本质的独占性。价值又是一个纵贯几种社会形态的古老范畴, 以此来说明社会主义时期企业财务的本质, 不够确切。二是用价值运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关系来说明企业财务关系, 将企业财务关系同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一般经济关系混为一谈。

(四) 价值分配论

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财务本质新观点。该观点认为, 企业财务的本质是以企业为中心的微观价值分配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王广明、刘贵生, 1989) 。刘贵生 (1993) 指出, 从企业经济角度考察, 企业财务正处于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分配环节。企业财务本质便是以企业为主体形成的分配活动与分配关系。企业财务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分配活动;二是企业生产成果的分配活动。企业财务关系也就是一种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价值分配论”的企业财务本质观与“国家分配论”的财政本质观一脉相承。如果从广义角度理解“分配”, 生产成果的分配指利润分配, 生产要素的分配可以包括企业筹资和投资, 因此将财务概括为分配似乎也是合理的。但企业财务运行所涉及的企业再生产环节, 不仅是分配环节, 而是贯穿企业生产、交换、分配和生产性消费的整个过程, 因此认为企业财务关系仅体现分配关系是不合理的。而且, 这种观点还认为, 企业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配置职能和调节职能, 即企业内部财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企业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调节。

(五) 本金投入收益论

该观点认为: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这种观点将资金与本金加以区分, 划清了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线, 突出了财务的经济属性, 同时把“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变为“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 也规范了财务关系的范围 (郭复初, 1996) 。这一观点很具创新, 但它是在“国家财务理论” (郭复初, 1991) 的基础上提出的, 因而似乎偏重于站在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角度来考虑财务的本质, 基本应归属于“所有者财务”的范畴。

(六) 所有者财务论和经营者财务论

20世纪90年代, “所有者财务论”、“出资者财务论”、“经营者财务论”相继提出, 它们都从产权理论的角度出发对财务的本质进行了研究。所有者财务是以所有者为主体, 对所有者投出的本金 (即资本金) 和收益进行监督和调控, 以实现本金最大增值为目标的一种分配活动 (干胜道, 1996) 。“出资者财务论” (谢志华, 1997) 与“所有者财务论”大同小异。“经营者财务论”以法人财产权为依据, 在侧重研究经营者 (总经理) 财务的同时, 提出了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的企业财务活动的分层管理结构 (汤谷良, 1997) 。财务分层理论的提出是对过去狭义的财务管理财务的一个突破, 即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传统财务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经验, 又体现了现代企业产权理论, 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受托责任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 是我国财务学者的一个创造, 对完善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构建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七) 财务职能论

这种观点主张用阐明财务职能的方法来解释财务的本质。如“财务就是核资、筹资和投资” (小克利夫顿、H·克雷普斯, 中译本, 1982) , “财务=经济理论+会计资料+统计方法” (李正福, 1988) , 其他类似观点有“财务就是企业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的总称”, 或“财务就是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该种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八) “财权流”财务论

“财权流”财务论以产权经济学为研究的切入点, 认为财权与产权是一对相近的经济学范畴, 财权构成产权权能中最核心的部分, 独立财权的取得是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 “财权流”成为本金或资金等价值运动背后更深层的运动, 是对现代财务本质更为恰当的表述。“财权流”财务论以财务本质为研究的起点, 进而研究了其他财务基本理论问题, 属本质起点范畴, 其思维程序表现为:财务本质——财务主体——财务目标——财务职能。“财权流”是在吸取了“本金论”、资金运动论”等“价值流”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财权是“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 即“财权”=“财力”+ (相应的) “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 是主体的财务资金或资本, 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 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替代“资本”、资金”等“价值流”, 发挥其理论上的优势, 而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 企业“应收”、“应付”等项目与其说是资金或资本, 不如说是一种“权力”或“财力”, 用“财权流”来表述更加贴近现实。另一方面, 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实际上就是有权力处理双方“财务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及“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不能反映财务关系的缺陷。“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明, 有了独立财权的企业才能成为财务主体, 才能有自己的财务目标, 才能独立地处理企业与外部的财务关系, 并独立行使企业的财务职能。总之, 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述, 既充分体现了其他几种理论的优势, 又反映了财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 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融合, 更好地体现了财务的本质特色。

(九)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 选择制度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分析财务行为中的制度结构及其对公司财务效率的影响。“利益相关者”财务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 其财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公司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公司财务实行共同治理, 员工与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财务关系, 公司财务实行分层治理和管理。“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对财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以财务目标为研究的起点, 属目标起点论范畴, 其思维程序表现为:财务目标——财务主体——财务本质——财务职能。“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批评了正统财务, 提出正统财务应进行财务理论范式革命, 认为单纯强调“工具理性”会带来负面影响, 也同时说明了确立“以德理财”、“以义理财”和“以信理财”等“非理性化”财务理念的现实意义。但笔者认为, 这一观点提出的“财务理论范式革命”有过激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财务论与“财权流”财务论观点并不矛盾, 在“财权流”的配置过程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制度的安排上,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强调了财务制度中非正式制度在“财权流”配置中的作用, 这也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在“财权流”配置中因过度强调“工具理性”所忽视的研究领域。

二、财务本质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区分财务现象和财务本质

财务现象是财务本质的外在表象, 财务本质上财务现象背后的内在的根本规律, 我们通过现象看看本质, 但同时必须严格区分二者。正如伍中信“财权流”指出的:财务管理活动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 而是借助与资金运动的管理来实现产权管理, 是价值和权利的结合, 不管是资金运动还是本金运动都只是一种价值运动, 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质”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 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某种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利”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的更为抽象的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因此, 在认识事物时既要指明现象又要看中本质。

(二) 区分财务主体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对财务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微观上看,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法人产权的提出, 是原有集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能与一身的为特点的财务机制和层次发展成为所有者、经营者、财务经营人员的分工协作作为特点的财务管理机制, 整个财务管理活动已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管理主体, 其管理的内容及对象也不尽相同, 所有者财务由出资人进行, 以确保资本完全和资本增值为目标, 着重于经营方针与投资筹划, 它是一种监控机制不是决策机制;经营者财务由董事长、总经理进行, 以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着重于财务决策和财务协调, 经营者有独立进行财务活动的自主权;财务经理财务由财务经理、财务主管人员进行, 以现金性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着重于财务日常财务管理计划、控制, 较多精力用于流动资金管理, 对长期筹资、投资过问较少, 是操作性的财务管理;从宏观上看, 国家作为财务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对国有资产生产经营单位所进行的本金投入与取得收益的经济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面临着如何盘活整个社会国有资产的存量、如何分配增量资金、如何确定不同类型国有企业 (国家全资、国家控股、国家参股) 的股利政策等财务问题。因此在定义财务的本质是需考虑不同的财务主体。

(三) 区分狭义财务和广义财务

企业是财务的典型形态, 而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是否属于财务研究的范围, 这将财务分为广义财务和狭义财务, 政府和非盈利组织财务、农村财务、教育财务等领域的财务和企业的财务有本质差别, 在定义财务本质时应区分不同领域的财务性质, 避免以偏盖全。

三、财务本质的发展趋势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由股东至上向利益者共同利益的转变以及投资关系管理等战略范畴的提出, 使公司的财务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与股东利益导向的公司财务模式不同相关利益者导向的财务模式是以公共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利益者组组成的利益集合体, 财务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对我们理解财务本质和组织财务活动有深刻的启示, 它会指导企业在组织经济活动时要兼顾所有者、债权、职工、经营者、客户、政府及企业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企业在综合平稳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 有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理论”, 认为公司是投资与被投资关系、雇佣关系、买卖关系等诸多关系的联系点, 当公司处理好诸多关系时有利与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 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有助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长期合作, 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对我们认识财务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要求我们从内外部各利益主体的制衡中寻找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财务分层理论可演绎出:一是债券人财务:包括银行对企业的信用分析和资信评估制度;限制企业负债期限和债券资金的用途;抵押和担保制度;对企业及其经营者财务行为的约束制度;银行介入公司财务治理的制度;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财务和解及清算重组制度等等。二是政府财务: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公共财物规则”以界定公司财务行为的边界、方式和后果。三是分部财务:在一个实行授权制的层级企业中, 分部或责任中心实际上构成内部相对的理财层次。四是员工财务:除公司层面的财务决策控制权分享和收益分享制度外, 财务公开制度, 财务运作层面上的财务责任或责任会计管理制度, 以及在员工个人层面上的合理化建议制度等, 都是员工参与公司财务治理与管理的重要机制和方式, 同时也体现了贯彻“人本主义”的全员理财和民主理财的基本思想。这种从“非财权”角度考虑的财务分层治理理论是对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及财务经理财务的进一步延伸, 这种思想结合目前的“财务本质”理论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全面、健康发展有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伍中信.:《财权流:现代财务本质的恰当表述》, 《财政研究》1998年第2期。

[2]郑剑华:《现代企业财务本质探讨》, 《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

[3]陆建桥:《对财务本质的探讨》, 《财会通讯》1994年第12期。

[4]杨谷芳:《对财务本质的新认识》, 《四川会计》1998年第9期。

[5]张惠忠:《论企业财务的本质》, 《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会计主体本质的理解(英文) 第10篇

In the view of essence, the accounting entity is a design of people's creativity for the aim of the utilization in financia accounting, it is a method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financia accounting.In perspective of pragmatism, the concept is determined by the final effect of actions.For the accounting entity which is deemed as a method, the aim of exploring the origin of this concep lies in the ensurance that it can play a certain role in order to assis us to achieve the result we wanted.Because of this, considering tha"what accounting entity is"serves for"what should belong to the accounting entity".If we can make a reasonable defi nition for"wha belongs to the accounting entity", it will provide better infl uence on realizing the goal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IASB and FASB both considered that the three main features which were summarized in the drafts-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 nancial report:reporting entity-may not sufficient.It also reflected from a side that the definition of accounting entity was just a method which aimed to assist the realization of fi nancial accounting target.

Concretely speaking, we may determine what belongs to an accounting entity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eps: (1) make clear sense of the goal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2) clear the role played by the accounting 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alization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targets; (3) to ensure the role of accounting subject should have,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what properties the accounting entity should gain (such as controlling) ; (4) design or search for some references (such as legal subject, division, group) based on these attributes; (5) pose these references into the category of accounting entity and specifi c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order to servi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i nancial accounting targets.

After all, "accounting entity"is artificial, what features i should gain depends on the users'needs.Our thought may like this to desig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ounting entity referred to the fi na effect of activities, instead of searching for the original"existence"of the accounting entity by personal knowledge, and deduce a series of concrete structure of fi nancial accounting on the basis of origina meaning.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sm above may als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the second method we have discussed before which was about the defi nition of accounting entity is used much more widely All in all, people are constantly searching for suitable defi nitions for accounting entity.

参考文献

[1] Ahmed Ya Lixi. Baker oyster in 2004 <accounting theory> (4th edition) [M]. Translated by QianFengshe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 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2005. Research Library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Basic assumptions of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objectives [M].Dalian: Dalian Press .

[3] PanYan. 2002. Some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rnet fi nancial report [D]: 1-184.

[4] Sun Zheng, Wei Huaning. 2000. Accounting assumption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influence the impact [J]. ECONOMICS, 3:27-32.

[5] W A. Payton, A C. Littleton . 2004, Introduction to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M]. Translated by:Translation Group Accounting Department, Xiamen University .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

探究会计的本质和职能 第11篇

关键词:会计,本质,职能,关系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西方国家, 会计的本质和职能问题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不是独立而存在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会计本质决定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体现会计的本质。

一、会计的本质

(一) 会计本质的定义

会计的定义是对会计本质的描述, 综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艺术;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为加强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管理活动论, 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 对会计主体 (即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 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

(二) 会计本质的几种观点

首先, 资金运动论。资金运动论认为会计对象应占主导地位, 而且它把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看成是会计反应和控制的对象, 并认为资金是社会主义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此理论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 这一层面的含义自然对会计本质的阐述不够全面。

其次, 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是20世纪80年代由余绪缨教授第一个从国外引进并主张的, 他认为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 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最后, 管理活动论。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由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的。两位教授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1983年6月, 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 是反应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 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 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 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 强调会计具有反应和监督的双重职能。

二、会计的职能

(一) 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本身原本就存在的固有的功能, 它通常表示会计能发挥某种作用的力。会计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管理经济过程中, 客观上具有的功能, 而目前, 《会计法》将会计分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而葛家澎、余绪缨则认为会计职能为“反映和控制”;也有学者认为“反映”就是“核算”, “控制”就是“监督”。

(二) 会计基本职能的两种不同观点

首先, 反映与控制。“反映”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原理, 对经济活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即从现象的本质的认识, 对于将“反映”作为会计职能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反映”包括观察、计量、记录、归纳、综合、分析、判断、预测和决策在内, 是深刻地认识客观经济活动的过程。“反映”是对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预测, 也有人认为“反映的过程就是把大量会计数据转换为财务信息的过程”, 总体来说,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通过一定的会计方法, 遵照公认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 正确地、全面地、及时地、系统地将一个会计实体单位所发生的财务会计事项表现出来。

其次, 核算和监督。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企业的资金运动真是、准确、完整地进行记录、计算和报告。核算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监督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由会计人员执行的内部监督;二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执行的外部监督。

(三) 会计基本职能两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 反映与核算的区别与联系。“反映”和“核算”反映的对象是相同的, 都是企业的经济活动, 通过采用专门的方法提供真是、完整的会计信息, 同时依据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参与决策。两者的区别在于:“反映”比较抽象、概括, “核算”比较直接、具体;“反映”的范围大于“核算”, 并且“核算”侧重于过程, 而“反映”侧重于结果。

其次, 控制与监督的区别与联系。“会计控制”与“会计监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联系;“会计监督是会计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是与特殊的经济环境相联系的一种会计控制。”我认为应将“控制”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

三、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两大职能是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不可分离的, 会计两大职能的充分发挥, 能使企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实现管理最优, 效益最佳的目标

(一) 会计的本质决定会计的职能

从会计的职能的定义看,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本质的属性。我国理论界对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也出现了两大代表性的流派。一是认为会计的职能以反映为主, 另一观点则认为会计以监督职能为主。会计是为了发挥管理经济活动的作用, 就必须具备监督、甚至控制的职能。

(二) 会计职能体现会计的本质

从会计的职能定义看, 会计职能体现会计的本质, 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所固有的本质的属性, “反映”主要体现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的职能;“控制”体现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职能。关于会计职能的讨论主要倾向于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后者则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

(三) 会计的本质和职能相辅相成

会计的本质决定会计的职能。不能离开会计的本质研究会计的职能。离开会计的本质必然导致目标与职能的脱离而产生的逻辑不一致性。而会计的基本职能高度概括了会计内在的功能, 揭示了会计的本质特征, 因此会计的本质与职能是统一体, 本质决定职能, 职能体现本质而又服务于本质。

参考文献

[1]王允平.会计学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2]石玉芳.从会计本质看会计目标与会计职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 (17)

上一篇:后继教育下一篇:大学生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