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分析范文

2024-05-27

形态学分析范文(精选12篇)

形态学分析 第1篇

1 红胞形态学分析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 直径7.2um, 经瑞氏染色后, 呈淡橙红色, 中心区的1/3着色浅淡, 为生理性中心浅染。血涂片中的红细胞以小细胞低色素为主, 中心淡染区扩大, 考虑缺铁性贫血, 典型改变者, 根据血清铁明显低下, 总铁结合力明显升高等检查, 即可诊断。血涂片中红细胞以高色素大细胞主, 过多伴有分叶的中性粒细胞, 甚至伴有巨大晚幼粒细胞或巨大杆状细胞, 可考虑到巨幼细胞贫血。应进行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测定和骨髓像检查, 以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

血涂片中红细胞以小球形为主, 着色深, 无中心淡染区, 主要考虑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此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也可见到少量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只有成熟后才会呈现椭圆型, 幼稚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均不成椭圆形,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超过25%, 巨幼红细胞贫血, 也易见到椭圆形红细胞。红细胞中靶形红细胞明显增多主要是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组合和结构发生变异, 且其生存时间仅为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或更短。常见于低色素性贫血, 亦可为梗阻性黄疸等疾病所引起的变化。既有靶形红细胞, 又有长短不等突起的畸形红细胞, 常见于肝硬化。血涂片中嗜碱点彩红细胞大量出现, 应怀疑铅中毒或红细胞酶缺乏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或红细胞膜的脂质性病变。其增加常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且有紊乱现象。

2 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的分析

白细胞明显增多 (>10.0×109/L) 、中性粒细胞增高 (>80%) , 伴有明显核左移, 并见胞浆中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及杜勒小体, 支持重症感染, 提示败血症的存在。白细胞数减少 (<4.0×109/L) , 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分类中。出现巨多核中性粒细胞, 巨杆状核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和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的疾病。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还常出现Pelger-Huet畸形和双核、环形核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颗粒减少或消失。

L2型急淋, 细胞大小不一, 核染色质较粗糙, 胞浆较丰富, 嗜碱性强弱不等。L1型以小细胞为主, 大小较一致, 核形规则, 核仁小而不清楚, 胞浆质量少。

M7型急非淋, 血涂片中就可见到类似淋巴细胞的小巨核细胞, 包体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不整齐, 呈云雾状或毛刺状, 胞浆蓝色不透明, 着色不均, 周围可有伪足样突起, 核染色质较粗, 偶有蓝染小核仁。有的胞膜还粘附着血小板。

粒、淋细胞混合白血病的细胞特点是:有些细胞具有双重特色, 如形态很像原始淋巴细胞, 却在透明的胞浆中发现奥氏小体, 而形态与原始粒细胞无大区别, 其胞浆却甚少或透明, 呈现出淋巴细胞的特点。最后的诊断有赖于骨髓穿刺、免疫分型、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遗传学的检查, 但外周血细胞形态认定很有参考价值。

3 外周血涂片中血小板的分析

如血涂片的片尾附近血小板成堆、成片大量出现, 多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脾切除等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出现大片聚集的血小板。

如血涂片中血小板甚少或偶见, 可能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分急性和慢性2种, 如血涂片中, 大型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明显减少, 多为急性;如伴有巨大、畸形血小板和血小板碎片较多者, 血小板胞数量减少不明显, 多为慢性。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多因血小板生成减少, 破坏增多, 分布异常等引起。

如血涂片中的血小板个体巨大, 形状奇特, 可能为巨大血小扳症;如血小板数正常, 血小板的颗粒松散或颗粒过少, 无聚集现象, 可能为血小板无力症。

4 外周血涂片中三系血细胞的综合判断

血涂片的血膜发红、较厚, 显微镜下的红细胞互相拥挤, 甚至重叠, 同时白细胞、血小板偏高, 应考虑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正常范围, 则提示可能为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涂片中血膜菲薄, 呈透明感, 镜下三系细胞明显少见, 而淋巴细胞相对易见, 红细胞彼此分离, 呈正细胞正色素, 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放、化疗后所造成的全血细胞重度减少。血涂片中两系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但可见幼稚的粒细胞, 可见粒红巨三系中两系以上病态造血, 应考虑到MDS。血涂片中除了幼稚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出现外。尚可发现巨核或裸核及泪滴状红细胞, 结合贫血、巨大脾脏的体征, 应考虑到骨髓纤维化。特别是偶见分类不明的成团的异常细胞, 结合高龄、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要怀疑是否有非血液疾病的恶性肿瘤的存在。

总之, 外周血涂片检查简便、易行, 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尤其为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快速、可靠的信息, 也是进一步认识骨髓造血异常的窗口。

摘要:近年来, 全自动血液计数仪已能提供愈来愈丰富的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方面的信息, 但对于血液自动计数仪不能发现的细微的血液形态学改变, 仍然要求对血涂片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和分析。

形态学分析 第2篇

浙江产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及参数分析

对采自杭州和绍兴的桃花水母进行形态学特征的观察和鉴定.标本的形态学鉴别特征为:触手分3级,主辐触手明显较其它触手长;刺丝囊疣乳突状,围绕触手呈螺旋形排列;平衡囊管状,生殖腺为长囊状.其形态鉴别特征与文献报道的索氏桃花水母的分类特征一致,故将杭州与绍兴产桃花水母订为索氏桃花水母.对杭州产索氏桃花水母的.形态特征系统地进行数量统计与分析,发现水母伞径与缘膜宽度、平衡囊数和触手数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而平衡囊数与触手数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性别对桃花水母伞径大小与缘膜宽度无显著性影响.

作 者:胡义波 姜乃澄 王h 郑聪霞 HU Yi-bo JIANG Nai-cheng WANG Yue ZHENG Cong-xia  作者单位:胡义波,HU Yi-bo(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

姜乃澄,王h,郑聪霞,JIANG Nai-cheng,WANG Yue,ZHENG Cong-xia(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3(6) 分类号:Q959.131 关键词:索氏桃花水母   形态学   分类学   形态参数  

形态学分析 第3篇

长航凤凰(000520)两连扳,且跳空,没有任何消息面的变化。这是大幅下跌后,多头自然的反击,当见高到13.74元之后,形成了图中的H线,并在该线压制之下,回补了两大缺口,剩下图中的缺口1尚未被完全回补。如图所示。

股价目前重新回到了缺口1的被突破重要阻力位10.53元附近,从8.43元引发一条上升趋势线,二者右向移动交叉,成为重要的强有力支撑,且与H线下移相交,若能在缩量后放量,必然会引发向上的突破。从多空的意义分析,13元以上受到阻力,空头反击,当重新回到8-10元前期多头蓄势地后,多头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是心理支撑。如果此时,成交开始放大,则换手充分后,多头再度开始反击。在价格趋势上,一旦突破H线的束缚,则多头顺势而为,会再度挑战13元附近阻力。在图中2月25日大阴线以及次日十字星,下周一如果放量的中阳线出现,则可能演变为早晨之星,也增加多头研判的有利技术形态。

策略:如果下周一继续走低,则完全填补缺口1,重返8-10元支撑区间蓄势,至少短期内下杀概率不太大,左侧交易者可以据此逢低买入;而右侧交易者,则只能在缺口1回补企稳放量后买入,或者在突破H线之后放量买入。

易尚展示(002751)在上周分析之后,价格略有冲高,但未能形成双底,选择向下折返,双底有演变为三重底或者多重底可能,重回矩形步入临界点状态。前期两个低点79.72元、81.2元,支撑着第三个低点,可以判定这个低点将会在80-90元产生,一旦缩量后,再转入放量,则是多方反击阶段,可以在突破新的压力线之后,逢低买入。也参考长航凤凰的买入策略。

策略制定:80-90元附近逢低吸纳,站稳92-95元加仓,突破之后逢低加码,110-116元减仓。止损设定79元,形态不符合预期平仓。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第4篇

关键词: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

随着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引进和临床广泛引用, 显著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 也提高了检验的准确度[1]。但是, 相应地也忽视了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检查, 临床上由此造成的误诊和漏诊病例也是屡见不鲜。所以, 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方面, 血细胞分析仪只能作为一种筛选方法, 对于可疑病例, 还需要进行必要的镜检[2]。本研究中, 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我院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情况, 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红细胞形态学的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黄疸入院患者, 男性, 16岁,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没有显示异常结果, 经过1个月的抗肝炎治疗, 但临床疗效不佳, 体检也未见异常, B超显示胆结石。镜检结果显示, 白细胞形态未见异常, 红细胞, 尤其是点彩红细胞升高,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增加, 并且患者的母亲和胞弟的球形红细胞都有增多现象, 并结合相应检查结果, 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进行脾切除术, 术后黄疸消退, 血红蛋白也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过分依赖血细胞分析仪, 没有足够重视血涂片的复检工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较低, 检验人员没有掌握球形红细胞的镜下形态特点;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1.2 白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1.2.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 女性45岁,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

计数增多, 存在异型淋巴细胞, 并且血涂片的尾部可见大量破碎细胞, 血小板计数减少, 淋巴细胞体积增大, 核圆形或不规则形, 染色质疏松网状, 核仁不清, 尿液分析显示, 尿蛋白阳性, 抗EHF-IgM阳性, 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 (EHF) , 确诊后进行血液透析等对症治疗, 治疗半个月, 康复出院。

误诊、漏诊原因: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血象特点, 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认识不够充分,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伴有白细胞计数增多, 粒细胞的核左移, 异型淋巴细胞, 血小板计数减少, 尿中出现蛋白尿, 肾功能检查显示肌酐、尿素升高, 以及肝功损伤, 然后结合EHF骨髓穿刺, 根据病理活检结果, 与急性林白细胞白血病进行鉴别诊断, 做出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诊断。

1.2.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入院, 男性, 50岁, 入院后各项实验室检查

显示正常, 血液学检查显示白细胞增多, 骨髓象显示粒细胞和红细胞比例正常, 并且形态也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 各项结果显示骨髓象基本正常。经过详细询问病史, 患者自述入院前4d, 静滴头孢哌酮后24h内饮用啤酒, 顿感不适, 入院就诊。入院第二天白细胞明显升高, 入院第五天, 有所降低, 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范围, 入院第十天, 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 并且白细胞分类正常。

误诊、漏诊原因:静滴头孢哌酮后, 饮酒导致类白反应, 外周血象中出现中、晚幼稚粒细胞, 并且出现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 血象检查类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这需要引起临床检验和临床医师的注意和重视。

1.3 血液寄生虫误诊、漏诊情况分析

股骨骨折入院, 男性, 37岁, 术后发热、脉搏和呼吸增快, 双肾B超显示正常, 胸片显示双肺未见异常症状, 实验室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 肥达氏反应、外婓氏反应均为阴性, 肝炎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 梅毒和艾滋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 抗生素应用1周后, 患者出现周期性发热, 采集外周血, 进行血涂片检查, 经过瑞-姬染色后, 镜下发现疟原虫, 经过抗疟原虫治疗后, 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误诊、漏诊原因:血常规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但没有及时进行血涂片的镜检;我院不是疟疾的高发区, 从而忽视了疟疾疾病的存在, 并且患者没有周期性寒战、发热, 以及出汗退热等疟疾的典型症状。

2 讨论

根据上述病例的分析, 以及误诊、漏诊原因的分析, 能够发现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 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某些不仅仅依靠形态学诊断的疾病, 细胞形态学的异常变化, 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发挥重要的临床意义[3]。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 并结合临床病例, 对于细胞形态学检查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以供临床参考: (1) 需要强化细胞形态学检查的重要性, 加强细胞形态学的培训和人才培养; (2) 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细胞形态学相关知识, 了解血液性疾病的临床知识, 尤其是贫血性疾病, 通过细胞形态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 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 才能明确诊断, 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4]; (3) 完善检验科的规章制度, 制定科学的血液分析仪细胞复检标准, 并要求认真执行, 并进行有效监督[5]; (4) 细胞形态学检测人员需要通过资格认证考核, 考核合格人员才可以从事细胞形态学的检测工作; (5) 定期参加和足趾细胞形态学的学术交流, 提高血液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断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露.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 28 (5) :527-528.

[2]刘芳.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 (4) :468-469.

[3]宋国良,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1, 19 (3) :25-26.

[4]李顺义.血细胞形态学漏诊分析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8 (2) :140-141.

做好意识形态分析 第5篇

第一、基本情况:

项目部党工委共有党员13名,其中入党积极分子1名,男党员16名;党工委下设2个党支部,分别设支部书记1名,负责支部内部学习及活动。

一、围绕施工中心工作,以党建促生产

项目党工委全程参与项目施工方案、计划的制定,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各项工作措施,健全项目管理责任体制,以党建促进施工生产进一步加强党建与施工生产的深度融合,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项目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好思想建党。

20_年__项目党工委以“两学一做”、十九大等学习教育为抓手,坚持从严从实要求,不断推进党内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在推进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党的思想建设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效。

1、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工作日趋规范

20_年项目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稳中求进。各支部以“三会一课”制度作为项目部党务工作重要抓手,转作风,强管理,从严从实履行支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公司党工委要求开展支部管理工作。全年召开党员大会4次,传达上级党组织决议、指示,就项目部生产经营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召开支委会5次,就制定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的方针办法、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问题、有关干部选拔调整、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全员党课学习24次。

支部根据项目经营特点系统安排学习任务,支部通过职工大讲堂等学习形式,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公司管理规定等方面全面开展学习工作,切实提高青队伍综合素质。同时支部把培育后备力量、增强队伍活力作为重点工作之一,7月新员工入职后,依托公司导师师带徒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新员工培训计划,下大力气将培养青年职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2、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在项目部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支部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集团公司及项目部年度各项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党课、专题培训等形式,充分落实党工委中心组和党员干部的形势任务教育,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常态的情况把握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

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机构。__项目党工委根据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和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党支部按期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要求,11月7日对所属第一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健全支部组织建设,强化项目党支部作用,提升基层党建水平,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项目建设和公司发展提供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注重党员发展培养,保证党员质量

20_年继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2名预备党员转正式党员。

项目党工委切实把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作为重点工程。发挥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感召力。加担子,提升党员质量。党工委定期讨论研究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教育考察情况,并通过加担子、交任务等办法,有意识地把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放到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上来,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不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五、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打造优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

1.加强所属支部班子建设。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位任务。着力通过“三严三实”和“四风”整治情况“回头看”以及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功能,加强培养选拔,保持领导班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领导班子知识专业经历结构;三是加强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和参加公司各类培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推动企业发展稳定创新创效的能力。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和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2.加强干部管理,严格落实公司选人用人工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各级选人用人管理制度,将“全面从严”贯穿到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等各项工作。加强对项目选人用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明确干部管理权限,规范干部管理程序。认真执行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抓好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推动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

六、深入推进党建共建,树企业好形象

认真落实“N+1”党建联盟活动,与驻地周边杨梨路社区、石碾盘社区等共建单位开展共建活动,共驻共建、党建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做、发展联促、文明联创,联创共建促生产,促使党建工作成效最大化。20_年组织慰问社区困难群众、老党员及留守儿童等3次,24户;开展党建联席会1次;共迎“八一节”活动1次。

七、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全面从严治党

1.落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层层约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组织签订廉洁从业责任书18份,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位。开展“两个责任”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

2.深化廉洁从业教育,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律意识。以深化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洁宣教工作力度。拓展教育途径,把廉洁从业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利用党风廉政宣传月活动契机,开展重读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廉洁教育学习、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及全员参与违规违纪知识答题活动等,扩大覆盖面,营造廉洁文化氛围。

八、积极开展工团活动,强化责任意识

1、扎实开展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

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做好了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健全了团组织班子,组织青年开展“雷锋日”社区卫生清理、与石碾盘社区共同开展“七夕节”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对共青团组织的引领作用,使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桥梁及堡垒作用和青年突击队的生力军作用。

2、健体魄,富文化,和谐共处项目为家

项目党工委不断探索建家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思路。充分利用项目部驻地周边的现有资源,为提高项目部员工科学文化素养,项目部设立了职工书屋,累计为项目部员工购买社科类、历史类、文学类、专业类等图书60余册。同时在公司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保障了项目部员工乒乓球、羽毛球、桌球等文体活动的场地及设施;积极地组织各项文娱活动,开展迎国庆等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第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支部书记兼任,在抓党建工作精力投入不到位。在生产建设投入精力过多,抓支部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集中,重有形项目建设,轻无形教育管理,对支部党建教育方法少、指导少;有的对党建工作安排部署的多,跟踪问效的少,没有完全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

展示空间的形态要素分析 第6篇

在展示设计中,展示空间的表达是由其形态所展现的。清楚理解形态要素才可以通过形态来了解展示空间的内涵。点、线、面、体这几种基本形式是展示空间的基本形。当然,这些要素的最终的造型效果是与材料、环境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展示空间的其它视觉艺术形式一样,都是由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来完成的。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最基本的造型元素或若干基本形态。这些基本元素的不同组合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组织形态来限定着空间,决定着空间的性质,不同组织形式的空间有着不同的性格与情感表达,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通常意义上,点由于体量小而以位置为主要特征;线则以长度、方向为主要特征;面不仅具有长度还有一定的宽度;而体则以体量为主要特征。它们各有各的特征,构成形态中不同的作用和视觉效果。

点的存在是相对而言的,它的大小比例与空间中其它存在物有关。空间中较小的形都可以称作点。在展示空间里,块面交叉的地方、门窗转角处、结件的终端、小体量的装饰物等都可以视为点。简而言之,只要相对于点所处的空间来说足够小,而且是以其位置为主要特征的,都可以看作点。如一个小展台放在很大的展厅里,在一个很大的墙面上的小幅装饰画等等。点虽然小,但是在展示环境中常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视觉的中心,起到了强调位置的重要性。以点的形态在空间中所构成的形体,由于仅占极小的空间,它在展示空间构成中主要起到点缀和活跃整体空间的作用它在展示空间构成中主要起到点缀和活跃整体空间的作用故富有活泼,变化与韵律之效果。如若加之点的组合方式的使用,排列、序列、渐进、节奏、韵律、成组、堆积、对称、无序等,更能获得变化无穷的视觉效果。比如。一个点太小,不足以成为视觉重点时,可以用多个点合成群组,加强视觉的平衡。点也可以有规律地排列,形成线或面的错觉,给人整齐划一的感觉;也可以按照特定的组合关系排列以达到其所需的造型目的。

线是点移动形成的轨迹,点与线,是由静到动的过程。线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物体是由无数连续转接的面所组成的,面与面的交接处形成了线;即使在同一个块面,其表面的凸凹在光线照射下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明暗交界线”以及物体与背景相互衬出的“轮廓线”。线的形态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有粗线细线,长线短线,直线曲线。线与线相接会产生更复杂的线形,如直线的接合可构成折线,弧线的接合形成波浪线等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垂直线有向上、理性、挺拔等的感受,水平线则是稳定、舒缓、安静等等,斜线具有不安定性,变化多端。直線与曲线相比,其视觉表情是相对单纯明确的,不同的曲线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空间中内部的曲线相对于直线更富有变化感,所表达的感情也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充满直线的相对理性空间中,如果有曲线的变化会使环境更具有亲和力和人情味。合适的运用线的特征可以调节展示空间的视觉气氛,使整个展示空充满节奏,韵律和层次感。

面是线运动的轨迹,也是体或空间的边界。面也可以由扩大点的面积或增加线的宽度来获得。点或线的密集排列也可以产生面的效果。面的视觉效果主要是其内所包含的视觉元素以及轮廓线所决定的。在展示空间中面可以是水平方向的,也可以是垂直方向的,也可以是直面,曲面。面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一般为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l.结构的面:使建筑结构外露的部分形成面,如刚或木结构展厅中的顶棚,暴露其结构展现高技派的特征,营造现代感。

2.材质的面:用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设计意图,纺织物表现其软质感,抛光水泥界面表现其粗犷感,或以不同的材料镶嵌和穿插,如光亮的镜面与粗糙的实墙相穿插,形成虚实相交的迥异效果,增加视觉冲击力。

3.光影动感的面: 利用光影手法型造营造冲满动感的界面效果。可以是点光源的连接、并列,也可以是线光源延续或界面的自发光等。

4.绘画感的面:利用壁画或现代彩绘装饰界面,可以烘托氛围,形成不同形式的美感。

5.层次变化的面:通过天棚的高低错落或地面的起伏,降低或提升局部空间,形成一定的领域感。界面的进退错开,既有方向暗示作用又丰富了空间层次。

6.动态的面:弧开的面,倾斜的吊顶,灵动的隔断,可以打破通常意义下展示空间方形呆板沉闷的空间。

7.半开敞的面:这种界面处理手法多样,作用广泛,如在界面和隔断处,可以以各种样式的立体图案开洞,形成一定的趣味性半开敞空间,地面亦可以开洞,内置各色灯具,极具表现力。

体是面的平移或线旋转的轨迹形成的。对体作全面的观察,需要时间的因素。体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规则几何体和不规则的自由曲面体,展示空间设计中,展台、雕塑、景墙等大多是规则的几何形体单体或组合体。体块具有重量感,结合这组合、镜像、对称、加积等组合方式与造型、材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尺度、甚至色彩有关。比如异质同构会有不同的重量感,或同质异构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当我们处在展示空间中,对于其间各不相同主题与信息的识别,几乎全是来源于对展示空间内形体来感知的。人们对展示空间的印象也是通对展示内空间外形体的认知来记忆的。一座展示内空间外形体构成的成功与否,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展示空间的形态要素的合理运用。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赵潇(1979-),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分析我院2013 年7 月—2014 年6 月实施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患者40 例, 男22 例, 女18例;年龄12 岁~66 岁, 平均年龄为 (38.00±5.35) 岁;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10 例,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0 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 例。

1.2 仪器及方法仪器选择血液分析仪, 仪器配套试剂作为检测试剂, 整个操作严格依照说明书进行。待所有检测结束后, 随机抽选2 张血细胞形态, 检测标本、瑞氏染色, 并在显微镜下查看血细胞形态。

1.3 诊断标准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标准, 至少2 次检测, 血小板计数<100×109/L, 血红蛋白<100 g/L, 白细胞计数<4.0×109/L。

2 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10 例, 经血液分析仪检测, 可见全血细胞减少, 有明显增高的小细胞尖峰, 且小细胞所占比例>70%。血片镜检结果, 成熟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检测准确率为100.0%。

20 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全血细胞有明显减少, 大小细胞的尖峰则基本保持一致, 大细胞略高于小细胞比率50%。血片镜检, 血液中存在晚幼红细胞, 准确率为86.0%。

10 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全血细胞减少明显, 优质细胞数量减少, 大细胞比率增加, 准确率为58.6%。

3 讨论

当前临床在形态学检查方法上血细胞分析仪仍是一种有效的过筛手段, 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容易忽视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 而导致常出现漏诊以及误诊情况, 而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危及患者生命健康[2]。借助人工显微镜检查, 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临床趋势。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 也可用于检验医学技术人员的检验知识了解情况。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提高, 临床越来越多应用先进设备, 其中一项设备为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仪用于临床血液检验, 可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压力, 提高了检验科经济效率以及检验准确性。但血常规检查中常忽视形态学观察, 而导致漏诊、误诊出现, 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3]。因此, 临床应重视观察血液细胞形态学的漏诊以及漏诊发生的原因。随着当前对血液细胞形态的认知不断深化, 越来越明确血液细胞形态误诊以及漏诊发生原因: (1) 检验工作者因专业知识不足, 涉猎面狭窄, 导致漏诊出现。因血细胞形态学内容比较复杂, 包括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其他异常细胞形态, 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方面知识。 (2) 传统血常规检查中, 血涂片染色后镜检可确诊, 但因检验工作量大, 再加上临床广泛应用血液分析仪, 一些科室检查过分依赖血液分析仪, 检测结果仅考虑血液分析仪的结果, 增加误诊漏诊发生率[4]。 (3) 临床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技术为血涂片染色技术, 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临床实验室内, 虽然该染色技术操作简单方便, 但因染色质量差, 并不适用于细胞结构等的检验, 检验中未按照规范操作, 会增加误诊漏诊发生。因临床应用血液分析仪范围越来越广泛, 部分检验人员仅根据仪器, 并未重视观察血常规检验形态学, 而导致漏诊发生。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误诊漏诊, 会影响患者后期的诊断、治疗。血液检验中为了减少漏诊以及误诊发生, 医护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做好检验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 检验人员可熟练掌握直方图、散点图的规律, 了解仪器异常所表达的内容, 做好与医生的沟通, 诊断可疑标本, 经血液分析仪染色后, 经镜检确诊,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5]。 (2) 推广普及细胞形态学相关知识, 提高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经常对专职检测人员进行考核, 加强对血细胞形态测评, 检验质量差工作人员警告一次, 第二次处罚。 (3) 严格依据规范要求进行染色检查, 若医院采用快速染色方法, 应定期更换掉分染试剂, 保证检验质量。本次研究中, 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检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 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血液细胞形态学常有误诊漏诊, 为了减少其发生, 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可结合显微镜病理学检查, 提高诊断准确性。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接受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患者40例的检查结果, 对误诊或漏诊原因进行总结, 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检测准确率优于骨髓增生综合征的准确率, 对比差异显著。结论 血液细胞分析仪作为一种形态学检查方法, 难以避免误诊或漏诊;为提高诊断准确性, 结合显微镜以及实验室检查, 可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 明确诊断疑难血液病。

关键词: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漏诊,预防

参考文献

[1]吴兴福, 朱红楠.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J].临床检验杂志, 2010, 28 (5) :396-397.

[2]郑山根, 郑娅琼, 丁尹娟, 等.模拟血液高空坠落对红细胞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 2015, 28 (2) :136-137.

[3]熊延连, 于振海, 赵押金, 等.血液保存过程红细胞力学性质变化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5, 37 (1) :31-38.

[4]卢焕兴, 余艳云.血液细胞学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 2005, 32 (6) :697-700.

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分析的风速预测 第8篇

关键词:数学形态学,多尺度分析,支持向量回归,风速预测

0 引言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及其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清洁型新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其中风电发展最为迅速[1]。而风电的多变性和难存储性,严重制约了它的大规模使用,因此,了解风电特性,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指导电网实时运行,使之与传统能源良好配合供电,是实现风电规模化、常规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速预测是风电功率预测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已被单独提出来研究[2,3,4]。其中提前1 h预测对于实时调整发电安排,应对极端天气变化,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且是更长时间预测的基础[5]。

目前风速预测的水平离实际工程应用仍有一段距离[6],造成风速难以预测的主要原因是风速的非平稳性,一些直接根据原始风速序列预测的方法,如时间序列法[7]、神经网络法[8]、卡尔曼滤波法[9]等,很难把握风速变化的内部规律,对预测精度的提高程度有限。

近期研究表明,将风速序列分解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子序列再分别对其预测可显著提高预测精度[10,11,12],其主要思想是将风速序列视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分量的叠加,再用一些分解方法将其解耦化可有效加强子序列的内部规律,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在这方面运用得比较成功的有小波分析、经验模态分解法等。本文提出另一种风速序列的分解方法,即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 Morphology,MM),与以往分解算法不同,它是从信号波形的角度,直接在时域处理信号,从而避免了相位移、幅度衰减、边界效应等问题。

数学形态学[13]诞生于1964年,由Matheron和Serra提出,是一门建立在集合论和积分几何学上的方法,具备完备的数学基础,最初用于数字图像处理和识别,后来又被成功应用于一维信号的特征信号提取[14]、形态滤波[15]、信号分解[16]等领域,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信号处理手段。与小波中的多分辨分析类似,在形态学分析中同样存在多尺度分析的概念[17],即通过用不同的结构元素对信号实行不同尺度的分解可获取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息,当原始信号较复杂时,这种方法优于单尺度分析。文献[18]对轴承数据进行自适应多尺度形态学分解,有效提取了信号的形态特征,进行故障诊断。文献[19]表明对信号的多尺度形态学分解可将不同频率的信号分开。与以往以故障诊断、信号提取等为目的的研究不同,本文将其应用于以预测为目的的信号分解中,对风速序列进行多尺度形态学分解,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和波形特征的子序列分量,再用已应用得比较成熟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分别对这些子序列建立预测模型,然后将各预测结果叠加可得最终预测结果。

1 信号的多尺度形态分解

1.1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数学形态学包括二值形态学和灰值形态学,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主要是灰值形态学,其基本思想是用一种称为“结构元素”的探针在信号中不断移动,实行一些基本操作,以便提取有用的特征信息。其“基本操作”主要包括膨胀、腐蚀和由它们的组合衍生出的开运算和闭运算。

假设待处理信号f(n)是定义在Df={0,1,2,…,N}的离散函数;g(n)为定义在gD={0,1,2,…,P}上的一维结构元素,其中N和P都是整数,N≥P。则灰值膨胀和腐蚀分别定义为:

式中:⊕表示膨胀运算;Θ表示腐蚀运算。式(1)逐点计算可以理解为:将结构元素的原点平移到与信号上的某一点重合,信号每一点与结构元素相应每一点相加(膨胀)或相减(腐蚀),所得的结果取最大(膨胀)值或最小(腐蚀)值,就是膨胀或腐蚀结果。

膨胀和腐蚀是不可逆运算,将其组合可得出新的运算。先腐蚀后膨胀称为开运算,先膨胀后腐蚀称为闭运算,可分别表示为:

式中:◦表示开运算;·表示闭运算。

对同一信号进行以上四种运算,可得结果如图1,图中曲线从上至下依次为:膨胀、闭、原始信号、开和腐蚀。

由图1可知,膨胀是扩张过程,可削掉波峰,平滑波谷;腐蚀是收缩过程,平滑波峰,填平波谷;开运算抑制波峰,对波谷无作用;闭运算对波峰无作用,可抑制波谷。

1.2 改进形态滤波器

信号分解的过程实质亦可看作一个多次滤波过程,鉴于此,首先介绍形态滤波器的基本操作及其改进算法。

形态学的开闭运算都具有低通特性,将其级联运算可同时滤除正、负脉冲。根据级联顺序的不同可分别组成开-闭(Open-Close,OC)或闭-开(Close-Open,CO)形态滤波器。又由于开运算的扩展性和闭运算的反扩展性,两种滤波器均存在统计偏倚现象,使开-闭滤波器输出幅度偏小,而闭-开滤波器输出幅度偏大,因此常常采用两种滤波器的平均组合形式。滤波器输出y(x)为:

在滤波过程中,结构元素的作用类似于一般信号处理中的滤波窗口,仅当信号的形状与结构元素的形状相匹配时,原信号才能被保留或提取出来。不同形状的结构元素的滤波各不相同:滤除白噪声使用半圆结构元素效果较好,而对脉冲噪声而言,则采用三角形结构元素效果甚佳。此外,相同形状,大小不同的结构元素的滤波效果也不一样。式(3)中的开闭运算均采用同一个结构元素,而对于一个复杂信号而言,可能包含了多种不同尺度不同形状的波形,因此,若采用同一结构元素,难以达到良好的滤波效果,本文将式(3)加以变换,采用式(4)所示滤波器:

式中:y1(x)表示开闭滤波后的结果;y2(x)表示闭开运算后结果;G表示选定的结构元素的集合。式(4)表示每次膨胀或腐蚀操作所采用的结构元素从结构元素集合中挑选。

1.3 数学形态学多尺度分解

1.3.1 多尺度分解基本概念

设形态学运算为T,对于信号f和结构元素g,基于T的多尺度形态运算定义为形态学变换{Tj|j>0}集合,其中Tj表示为:

同理,多尺度膨胀、腐蚀运算表示为:

因此,多尺度运算就是将T中的所有膨胀和腐蚀运算使用的结构元素均进行相同比例因子的相似变换。

1.3.2 结构元素的选择

结构元素的大小主要由长度和高度两个因素决定,本文参照文献[18]根据原始信号自适应选择结构元素大小的原则选择不同尺度下结构元素的长度和高度,与之不同的是本文同时选择三角形结构元素和半圆形结构元素一起构成式(4)中的集合G。

首先求原信号的波峰极大极小值hmax和hmin,以及波峰间距的极大极小值imax和imin,据此可得结构元素长度极值lmax和lmin:

式中,分别表示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进而可求不同尺度j下的结构元素长度lj和高度hj:

其中,δ(0≤δ≤1)为比例系数。据此可得不同尺度下三角形结构元素setrig和半圆形结构元素sesemi分别为:

1.3.3 分解算法

根据以上所述,确定了形态学运算和结构元素后,就可求得不同尺度下的形态滤波器输出y j(x)。定义j尺度下的细节分量为fj=yj-1-yj,则对于原始信号F,可得基于形态滤波器的分解算法:

step1求不同尺度下的结构元素(setrig)j和(sesemi)j,并令Gj={(setrig)j,(sesemi)j};

step2令f=F,根据式(4)求不同尺度下的输出yj,直至yj中出现小于等于0的值;

step3若根据step2共求得j=0,1,…,m尺度下的滤波器输出,则各尺度下的细节分量可按式(10)求取:

可见经分解后原序列被分解成一系列细节分量f0~fm和经滤波后的主分量fm+1,将各分量相加可还原原始信号。

2 支持向量回归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20世纪90年代由Vapnik等人提出的一种建立在统计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基础上的一种学习方法,最初用于分类问题,与神经网络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学习速度快、全局最优、泛化性能好等优点,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和局部极小等问题[20],被认为是神经网络的升级版。通过引入ε-带超平面将回归问题转化为分类问题进而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变成了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关于支持向量机的原理介绍参见文献[21]。LIBSVM是台湾大学林智仁(Lin Chih-Jen)教授等开发设计的一个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和快速有效的通用支持向量机开源软件包,它实现了多种算法,本文利用的是其中的ε-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3 MM-SVR风速预测模型

数学形态学-支持向量回归(MathematicalMorphology-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MM-SVR)风速预测模型如图2所示。首先根据形态学分解算法将原始风速分解成一系列具有不同频率和波形特征的子序列f0~fm+1,再分别对它们建立SVR预测模型svr0~svrm+1进行预测,最后将各预测结果叠加即得最终的预测风速。

4 算例分析

4.1 实验数据及其形态分解

采用我国某风电场场址50 m高度、每10 min风速观测值作为原始数据进行实验。取2005年9月和2006年8月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建模,对2006年9月连续一星期内1 008个风速进行提前1 h,间隔为10 min的预测。

对原始序列进行形态分解,首先要求结构元素,考虑到风速序列中主要包含脉冲状波形和白噪声,分别选取三角形和半圆形结构元素。比例因数δ分别取1/7和1/35,根据训练集数据求得不同尺度下结构元素的大小,可得15组结构元素。以三角形结构元素为例,表1给出其计算结果。

进一步实验确定式(4)中的g1,g4,g8为三角形结构,其余结构元素取半圆形结构。根据所述分解算法中步骤2,当滤波算法运行第6层时停止,故可得6个细节分量f0~f5和1个滤波后的主分量f6,分别如图3所示。由图可见,分解后各细节分量的变化频率依次变小,最后得到的主分量已基本不含脉冲状波形和白噪声,波形变化缓和,有利于提高预测精度。

4.2 确定各子序列预测模型参数

基于SVR的风速时间序列的基本预测模型可表示为:

式中:为t时刻的风速预测值;v(t)为实测值;q为预测步数;τ为滞后时间常数;M为嵌入维数,F(•)为预测值与历史数据的函数映射关系,通过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求取。

对分解后的分量分别建立上述预测模型。由于原始数据的间隔为10 min,进行1 h的预测,各分量的q值统一取6,并统一采用预测效果最佳的高斯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各分量的τ和M以及SVR核函数参数γ和惩罚参数C,如表2所示。

4.3 结果及讨论

为验证数学形态学分解的作用,本文用单独采用SVR的预测方法与本方所述MM-SVR模型进行分解前后的预测结果效果比对。用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和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作为评价指标。图4、5分别给出预测效果图和每个点的绝对百分误差图(为使图片清晰只画出前50个数据),具体误差值如表3所示。

从图4、图5和表3可知:MM-SVR模型在每一个点的预测效果和总体效果上均优于SVR模型,使平均绝对百分误差由原来的8.66%降到了4.15%,均方根误差由原来的1.162 3 m/s降到了0.562 1 m/s。由于形态学的分解作用,使原始风速中不同频率的分量得以有效分离,各分量内部规律性增强,相互间的干扰减小,进而提高预测精度。

5 结语

形态学分析 第9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门诊与住院部送检的骨髓穿刺标本150例, 其中有男性87例、女性63例, 年龄3~81岁、平均年龄42.7岁, <20岁27例、≥20岁且<40岁59例、≥40岁且<60岁41例, ≥60岁23例。

1.2 方法

1.2.1 骨髓细胞学检查

骨髓涂片;严格有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进行瑞氏-吉姆萨染色20 min;选择涂片染色满意的区域进行显微镜观察;依次使用低倍镜与高倍镜对有核细胞的增生情况进行观察, 然后再使用100倍油镜对有核细胞分类以及其形态变化进行观察。计数200个有核细胞, 诊断标准依照《血液病学诊断与疗效标准》进行, 并结合患者的体征、既往史以及实验室检查做出最终的诊断。

1.2.2 细胞化学染色

在骨髓细胞学检查的基础上, 为减少失误, 提高诊断正确率, 再次采取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内成分与代谢产物进行观察, 化学染色主要有:过氧化酶染色、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糖原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以及铁染色等。将其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检验其相符率。

2 结果

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150例中,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 、感染以及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 (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的比例较高, 分别达到了21.3%、18.7%与17.3%;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相符率较高的前3位疾病是IDA、ANLL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依次达到了91.4%、89.7%、81.0%, 见表1。

3 讨论

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对造血细胞的形态和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地分析, 并结合患者的体格检查、既往病史以及临床症状等综合情况, 最终做出血液性疾病的正确诊断。临床医师的判断也影响着实验室诊断是否能够在不同血液性疾病的鉴别中发挥临床价值。实验室检验疾病的准确度越高, 该疾病的相符率也就越高, 这对临床医师早期确诊、早期积极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一些白血病与贫血, 发现越早, 治疗越早, 患者的预后也就越好。为此, 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医院门诊与住院部送检的骨髓穿刺标本150例, 对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100例中以IDA的比例 (21.3%) 最高, 然后依次是感染 (18.7%) 、ANLL (17.3%) 这3种疾病排在前3位, 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相符率较高的前三位疾病依次是IDA (91.4%) 、ANLL (89.7%) 与ITP (81.0%) 。周青霞[1]对1 231例的骨髓穿刺标本进行回归性分析发现, IDA、感染性骨髓象、ANLL的占重分别达到了12.02%、11.54%、10.72%, 这提示这三类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而MA、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相对较少。因此, 该项结果能够为临床医师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也肯定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部分血液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多项报道均显示出IDA的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与最终的临床诊断结果的相符率较高, 丁浩等[2]800例报道中为93%, 李菊香等[3]1 231例报道中为82.5%。临床上诊断IDA主要是通过观察外周血象、细胞形态以及铁染色等, 然而在IDA的隐形缺铁期, 即疾病发展的初始阶段, 由于尚没有发生贫血, 所以对储存铁缺失的诊断需要依据骨髓细胞外的铁含量的减少或是消失来判断, 需要借助骨髓细胞铁染色才能更好地进行早期鉴别、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4]。有报道指出, 在白血病分类检查中, 仅凭借光学显微镜来对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 观察者在各个时间观察的重复性仅仅达到60%~70%, 而另外不低于30%的急性白血病病人极有必要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免疫学分型等其它多种手段来明确诊断[5]。

总之,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某些血液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发挥了基础而又关键的作用, 是临床诊断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辅助技术, 但除此之外, 也必须结合细胞化学、分子结构以及细胞免疫等来综合判断, 以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周青霞.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1231例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18 (15) :2675-2676.

[2]丁浩, 吴国林, 杨会志.800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J].安徽医药, 2011, 9 (14) :1132-1133.

[3]李菊香, 李晓君, 谢庆芳, 等.1231例骨髓细胞形态学的诊断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 2011, 4 (33) :440-442.

[4]赵早云.3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5 (11) :763-764.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形态学分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3年以来本院住院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25例中男性2例(8%),女性23例(92%),平均年龄32.5岁。贫血18例(72%),白细胞减少9例(36%),淋巴细胞低于1.5×109/L者13例(52%),血小板减少10例(40%)。

1.2 方法

25例患者在骨髓穿刺时尚未明确诊断SLE。以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为穿刺点,骨髓片及血片经瑞氏吉姆萨染色,低倍镜下观察骨髓增生程度,计数全片巨核细胞,油镜下(×1000)分类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同时观察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形态。

2 结果

2.1 增生程度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7例(28%),增生活跃17例(68%),增生低下1例(4%)。

2.2 红细胞系统

增生明显活跃2例(8%),增生活跃20例(80%),增生低下3例(12%)。形态正常者7例(28%),红细胞大小不等12例(48%),晚红体积小、边缘不整齐、成熟红细胞小、中心淡染区扩大4例(16%),巨幼红细胞2例(8%)。

2.3 粒细胞系统

增生活跃24例(96%),增生低下1例(4%),核左移10例(40%),中晚幼粒细胞及成熟粒细胞胞浆中见中毒颗粒、空泡变性8例(32%),比值、形态正常6例(24%),分叶过多1例(4%),分叶减少1例(4%)。

2.4 淋巴细胞系统

20例(80%)淋巴细胞相对减少,5例(20%)比值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未见,浆细胞增多1例(4%)。

2.5 巨核细胞系统

巨核细胞增多8例(32%),巨核细胞正常12例(48%),巨核细胞成熟障碍5例(20%),巨核细胞减少5例(20%),血小板减少12例(48%)。

3 讨论

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任何脏器的疾病,60%的SLE患者有中度贫血及血小板减少,25%的患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1]。贫血是SLE最常见的血液学表现。25例患者中有18例(72%)贫血,从细胞形态学分类,其中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12例(48%),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4例(16%),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2例(8%),SLE造成贫血的原因有非免疫及免疫因素两类,且以后者为主要,非免疫因素可能与铁代谢失常、失血、红细胞生成素不足以及蛋白质代谢异常有关[2]。

白细胞减少和/或淋巴细胞减少,是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之一。本组患者中,白细胞低于4×109/L者9例(36%)。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和某些免疫因素所致的外周血破坏过多有关,如抗DNA抗体导致的狼疮细胞现象,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存在都是相关的证据。白细胞减少对患者不不构成生命威胁。免疫抑制剂常常不会引起骨髓抑制,反而可解除骨髓抑制,提高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骨髓中粒系96%增生活跃,且近半数呈核左移现象。中性粒细胞内常有中毒颗粒,符合感染性骨髓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体内有感染。本组中52%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骨髓细胞分类中80%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活动期T、B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相对数均下降而非活动期下降不显著。T淋巴细胞下降程度与疾病活动相平行。T淋巴细胞的减少与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和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有关。B淋巴细胞数量亦下降,但其功能检测反而显示增强。4%的患者骨髓浆细胞增多。

本组有40%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骨髓中血小板减少12例,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20例,其中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5例,这些患者单从骨髓象上看酷似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SLE和ITP同属自身免疫病,有共同的免疫学基础。骨髓全片巨核细胞≤6者共5例。SLE患者血清中的多种抗磷脂抗体、抗GPⅡb/Ⅲa合物抗体以及脾功亢进等都是造成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SLE表现多种多样,其骨髓形态亦复杂多样。临床上遇到血象异常的患者,除行骨髓象检查外,尚需结合临床表现,行相关免疫学检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形态表现。方法 观察25例SLE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结果 96%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96%患者粒系增生活跃,88%患者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0%患者淋巴细胞相对减少,80%患者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但血小板减少,36%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72%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SLE患者骨髓形态复杂多样,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患者应常规做有关免疫学检查。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象,分析

参考文献

[1]赵辩,张振楷.倪容之.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52-666.

自然形态的视觉元素应用分析 第11篇

前言

设计艺术的发展史表明,自然是设计永恒的表现主题之一,也是设计师灵感取之不竭的素材资源。自然界及其生物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和自然选择,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形成了近乎完美的造型、结构和功能,成为人类学习、模仿的典范和目标。

同样,在家居装饰设计中,更多的设计师为追求自然元素背后的价值,通过对物象的整体形态或者某一部分特征进行模仿、变形,利用“简化-几何化-变形与夸张”的方式,以达到造型的目的,创造满足设计空间要求的新元素。

1.核桃自然形态分析

百度百科将自然形态定义为“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等等。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

而核桃的的外形主要依卵形、椭圆形为主,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为心脏形,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槽纹,美观,质地坚硬,不易变形。

2.核桃设计符号的分析及其在家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形态运用到设计形态中,主要有三种基本的方法:一是直接运用即直接模仿,将自然形态直接用于人造形态的设计中;二是间接模仿或抽象模仿,即对自然形态进行加工整理,将自然形态中各种具象的形态抽象化,或者将其转化为更加适合的形态;三是自然形态的提炼与加工,是对自然形态最本质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强化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重组。

核桃作为自然形态在设计中的出现,一方面基于核桃本身外形等的可塑性,即通过设计师的模仿变形形成一定价值的产品;二是核桃在中国风水学中是吉祥之物,是合家幸福平安的象征,和气生财,逢凶化吉,有其制品摆放家中会给家人带来吉祥好运、佳核万事兴之说。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无不为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核桃而自豪。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1778年,乾隆皇帝就曾用核桃制品作为驱邪呈祥,保佑平安之物,并将精品摆放在帝王神龛上。而到了清末核桃作为“文玩”更加风靡一时,京城曾流传:“贝勒手上有三宝,扳指、核桃、笼中鸟。”可见,核桃本身的艺术价值。

室内空间是室内设计师最基本的素材,设计师通过创意设计,借助一定的经济技术手段,创造满足实用、经济、美观、独特的空间标准,完善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品质。在自然形态元素和室内空间分析的基础之上,在统一布局、整体设计的前提下,设计师不断通过展示自然元素的风采,强化其原创动能,不断将自然元素完美的融入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而分析“核桃”作为自然形态元素在家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时,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1)自然性

人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是现代设计的理念与出发点。除基本的“绿化”要素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自然形态(如装饰过程中所使用的木料、织物、石材等)与所处环境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从而形成良好的室内环境。核桃所具有的外形特征,及其作为“文玩”的艺术价值,可在家居装饰设计中将其自然形态要素发挥到极致,为设计注入新的形式和内涵。

(2)创意性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延续。现代设计追求个性化,杜绝一切的抄袭和模仿,使室内空间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和流派,给单调的空间生活赋予意义,因此在自然形态基础上的创意就显得更具有价值了。

我们将核桃的外形进行拆解,按照“简化-几何化-变形与夸张”的方式,选取最优美、生动的形态或是某一局部,经过高度提炼与概括,使造型与纹饰达到完美的结合,形成家居设计中的具有自然的、充满情趣的形态要素。

(3)多样性

在家居装饰设计中,各个空间界面会出现造型的多样性,形成较强的空间三维感,在综合考虑空间功能、使用材料、地域特色、人文题材等的基础上,自然形态的设计通过界面、家具、室内陈设等的外在表现形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组合体。

(4)审美性

家居装饰设计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基本要求外,还得满足其审美情趣,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创新,充分考虑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性与技术性结合在一起。不过现在设计中,大量玻璃、不锈钢等新材料的应用,给人更多的是冷冰冰的感觉,缺失了一点点“温暖”。因此,在“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倡导下,设计师应考虑更多的木材、砖石、草藤、棉布等天然材料,使人感到质朴与亲切,同时借助于核桃等众多的自然形态的元素,从硬装到软装,打造即新颖又巧妙的空间,从而使居住者在家庭中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

家居装饰设计作为一个大的设计体系,充满着许多的技术形态与自然要素,而“核桃”这一自然形态的视觉元素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最多运用在中式风格的装修设计中。因此,需要设计师不断挖掘更多的自然形态设计,以其不拘一格的独特语言,满足人们释放现代都市生活的压力与对个性情感的追求。

3.自然形态在设计领域发展的思考

自然形态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手法,其意在迎合当今设计的主流。一个理想的富有自然意味的室内空间环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满足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是万物之源,是设计之本,“自然”这个主题一直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各种设计中,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对无拘无束人生的向往、对自然清晰的认识与创造、对科技客观的评价与把握、对精神空间的深层探寻、对古老文明的继承和反思等等都是设计的最初的理念,自然中的形态设计是设计理念前进的动力之源。

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要得到必不可少的回归自然的满足,从而获得自然体验。当然,先进的自然设计理念需要相应的设计手段与方法来加以实现,这就需要设计师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具有从整体到局部细节全方位的设计驾驭能力,通过研究自然形态设计手法,有效的将自然形态与空间形态结合起来,使人与自然更切近。

对自然形态不尽的探索和追求下,不断激发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们艺术审美需求的完美空间,融合艺术设计理念,力求给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形态学分析 第12篇

1998年, Ritter等人借助数学形态学的基本运算提出了形态学联想记忆 (Morphological Associative Memories, MAM) 神经网络模型[1]。之后, 国内学者对MAM网络进行了积极的研究。2002年, 陈等人提出了复形态联想记忆模型[2], 把MAM扩展到了复数域。2003年, 王敏等人提出了新模糊形态学联想记忆 (Fuzzy MAM, FMAM) [3], 2005年, Wang和Chen又提出了增强的FMAM (Enhanced FMAM, EFMAM) [4]。冯等人在众多MAM研究的基础上, 分别尝试构建了实域上和复域上的形态学联想记忆框架[5,6], 提出了基于概率的MAM记忆性能模型[7], 并开展了一定的MAM应用研究[8]。本文基于前期对MAM记忆性能的研究, 对其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对形态学联想记忆的研究有所裨益。

1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

1.1 记忆阶段

联想记忆网络在记忆阶段, 对要记忆的样本模式进行学习和记忆。MAM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模拟神经计算, 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形成记忆矩阵。

设有k个模式对 (x1, y1) , (x2, y2) , …, (xk, yk) , 这里向量xξ= (x1ξ, …, xnξ) T∈Rn, 向量yξ= (y1ξ, …, ynξ) T∈Rm, ξ=1, …, k, X为输入向量矩阵, Y为输出向量矩阵, X= (x1, …, xk) , Y= (y1, …, yk) 。MAM有两个不同的存储矩阵, 其定义如下:

其中,

WXY的元素,

1.2 联想阶段

在联想阶段, 网络接受输入模式的刺激, 进行反应或联想, 并得到一定的输出结果。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回忆规则:

同理:

根据式子 (4) (5) 得到:

我们将从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工作过程的角度, 对其记忆性能进行一个定性的分析。

2 MAM的记忆性能的定性分析

当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只记忆单个模式对时, 因为该模式对的矩阵信息完全存储在存储矩阵中, 所以可以从该模式对的输入模式正确联想出输出模式, 这一点对所有的联想记忆网络都满足。但当网络记忆了多个模式对时, 各个模式对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这主要表现为:

⑴存储矩阵中元素的变动 (存储矩阵仍以WXY来考虑)

在记忆阶段, 伴随着对更多模式对的不断学习过程,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存储矩阵中的元素是在不断变动的, 而另一方面, 当网络的输入端维数与输出端维数确定的情形下,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存储容量是固定的。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考虑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对模式对的记忆过程:在网络的存储矩阵存储了第一个模式对的矩阵信息之后, 当记忆第二个模式对时, 如果第二个模式对的矩阵信息中某个元素yi2-xj2满足yi2-xj2<yi1-xj1, 那么对于存储矩阵中对应的位置wij, 原来存储的是第一个记忆模式对的信息, 现在就被第二个模式对的信息所替换。类似的道理进行随后模式对的记忆。

可见, 随着待记忆模式对的不断加入, 要记忆模式对数目K不断增多, 则前面已记忆模式对的矩阵信息中某个信息元素, 被后续模式对的矩阵信息中相应元素, 所替换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从而该信息元素被存储在存储矩阵中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小。也即是说, 伴随着记忆模式对数目K增多,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是不断下降的。当某个模式对对应的矩阵信息中任意一整行信息都未能存储进存储矩阵中, 那么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是无法从这个模式对的输入模式正确联想出输出模式的。

但我们知道, 根据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联想规则, 已经存储进存储矩阵的某个模式对的个别信息元素被后续要记忆模式对的相应信息元素所替换的情形, 并不会立即影响网络对这个模式对的联想性能, 只要这个模式对的矩阵信息元素在每一行中至少有一个仍存储在存储矩阵中, 那么仍可以依据该模式对的输入模式正确联想出输出模式。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远比基于Hebb规则的BAM网络的记忆性能要好, BAM网络所采用的Hebb规则是采用累加的方式来再记忆每一个新模式对, 那就意味着存储矩阵中每个元素皆存在改变的可能, 不仅原来的模式对信息被抹掉, 新记忆的模式对信息也并没有体现出来。

上面是在存储矩阵容量固定的情形下来分析的, 但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非常倚重于网络的输入端的维数与输出端的维数。

当输入端维数越大时, 那么存储矩阵的每一行的存储信息量就更大, 那能容纳的模式对数就更多。也即是说, 伴随输出端维数的增多,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是不断下降的。也即是说, 伴随输入端维数的增多,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是不断提高的。

而与此相反, 输出端的维数越大, 那么意味着存储矩阵的行数更多。前面分析知道, 新记忆的模式对的矩阵信息, 只需将存储矩阵中某行信息都替换, 那么就意味着以前所有记忆的模式对, 皆存在不能正确回忆的可能性。而存储矩阵的行数越多, 被新记忆模式对的矩阵信息替换掉存储矩阵中一整行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即是说, 伴随输出端维数的增多,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是不断下降的。

⑵记忆模式对之间的交叉干扰

当网络的存储矩阵已经建立, 对某个记忆了的模式对的输入模式进行联想, 其联想规则, 见前面的式子 (4) 。在此, 对某个元素进行分析。当输入模式为xl时, 输出模式yl的第i元素可由下式计算:

如果, 那么正是因为记忆了的模式对的干扰所产生的噪声项, 屏蔽掉了有效信号项yil, 从而导致式子 (8) 不等于yil, 即不能正确回忆出yil。当要记忆的模式对数目的不断增多, 这种模式对之间的交叉干扰, 就变得更加突出, 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的记忆性能就不断下降。

3 结语

对于形态学联想记忆, 由于其网络结构不是反馈式的, 而是一种前向映射式的, 因而对于它而言, 不存在明显的稳定性的概念, 不管有多少 (下转第102页) 个模式对, 形态学联想记忆都可以用一个存储矩阵来进行存储。但无限存储并不等于就是真正地记住了, 因此, 本文在存储容量的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记忆性能的概念, 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

摘要:形态学联想记忆网络基于其前向映射式的网络结构特点, 不管有多少个模式对, 都可以用一个存储矩阵来进行存储。记忆单个模式对时, 该模式对的矩阵信息完全存储在存储矩阵中, 所以可以从该模式对的输入模式正确联想出输出模式, 但当网络记忆了多个模式对时, 各个模式对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存在, 在此对其记忆性能进行定性分析, 以期对MAM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形态学联想记忆,记忆性能,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

[1]G X Ritter, P Sussner.Morphological Associative Memories.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998, 9 (2) :281~292.

[2]Chen Songcan, and Liu Weilong.Complex Morphological Associative Memori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Analysis.Journal of Software (in Chinese) , 2002, 13 (3) :453-459

[3]Wang Min, Wang Shi-tong, and Wu Xiao-jun.Initial Results on Fuzzy Morphological Associative Memories.Acta Electronica Sinica (in Chinese) , 2003, 31 (5) :690~693

[4]Wang Min, and Chen Songcan.Enhanced FMAM Based on Empirical Kernel Map.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2005, 16 (3) :557~564.

[5]Feng Naiqin, Qiu Yuhui, Wang Fang, et al.A Unified Framework of Morphological Associative Memories[A].In:Huang Deshuang, Li Kang.Lecture Notes i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344.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C].Berlin: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2006:1~11.

[6]冯乃勤, 刘春红, 张聪品, 等.形态学联想记忆框架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0, 33 (1) ?:33-41.

[7]冯乃勤, 敖连辉, 李素娟, 等.基于概率的MAM记忆性能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 32 (2) :676-680.

上一篇:行政艺术下一篇:优化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