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安全范文

2024-07-25

国际旅游安全范文(精选12篇)

国际旅游安全 第1篇

正如上面所说, 夏港街道各类经济组织和世界500强企业云集, 辖区内的工厂区、企业区面积接近90%, 必然引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约占街道总人口的75%。为此, 街道把握工业园区特征, 努力打造具有夏港特色的安全品牌。

夏港街道通过建立事故发生频率及原因的记录制度来全面“把脉”安全隐患。在工作场所安全促进项目中, 街道根据企业类型和所处区域, 针对员工伤害事故高发的情况, 建立了“安全科技园”“安全保税物流园”等6大典型“安全园区”, 并在各园区的核心企业建立安全园区促进中心;推动园区“捆绑式”安全模式、港企“联动式”安全模式, 建设安全文化利益共同体;组建企业安全主任交流平台、“安全与健康”专家巡讲团和企业安全专家检查团, 组织开展互访、互学、互评, 以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企业升级管理模式, 共同营造安全生产大氛围。另外, 萝岗区安全生产协会每年举办数十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企业安全生产交流会议, 广受企业欢迎。

此外, 在工作场所安全促进项目中, 还针对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占辖区伤害首位的情况, 街道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控, 推行标准化管理, 定期深入企业排查安全隐患, 形成了“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安全同筑”的良好局面。

这些措施成功降低企业事故发生率, 重伤、轻伤和死亡事故均呈逐年递减趋势。

在外来人员安全促进项目中, 街道着眼于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和需求, 针对员工下班后的安全问题, 创造性地实施了“员工八小时外”措施, 将安全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面向企业员工开展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模拟演练, 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多家企业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应急演练, 组织娱乐活动, 建立社会团体,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同时, 企业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将员工的安全需求及时反映给街道, 使街道在制作展板、编制小册子和组织专家巡讲团上更有针对性。

除了以上满足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做法外, 街道成立流动的国际安全社区培训学校, 探索学校、企业、社区一体化的模式, 满足员工、居民和师生等不同群体的安全知识需求;组织企业、医疗机构的安全专家, 推广辖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经验, 实现企业间安全生产资源共享;开通并及时更新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政策、安全调查、安全知识、活动纪实、投诉建议等内容的安全社区网站, 制作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宣传品, 方便企业、居民阅览、索取。

为了持续改进, 夏港街道对安全项目实施过程及效果进行定期评价, 尤其在取得“国际安全社区”称号后的“证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如今, 安监部门、交通、消防、派出所分别对辖区内的事故情况进行登记汇总, 定期上报创建办公室, 办公室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将结果上报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此外, 萝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上首创安全社区模块, 实行信息联网, 实时更新数据, 为各部门持续改进提供最准确的第一手数据, 确保项目组工作进度, 也督促各街镇持续做好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工作, 从而加强“证后管理”。

“积跬步以至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经过4年的安全社区建设, 夏港街道已经有条件运用PDCA循环模式开展年度自我评估工作, 实现持续改进, 为及时调整安全促进项目提出下一步计划提供智力支持, 并力保提出正确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

国际旅游安全 第2篇

关于印发2009中国成都·天府水城音乐烟花节暨 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西南赛区总决赛

三星镇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镇属各部门: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大庆的日子,我县将举办2009中国成都·天府水城音乐烟花节暨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西南赛区总决赛的大型活动,并将在我镇辖区内举行天府水城首届大型水上集体婚礼暨相亲派对活动的集结出发仪式。为圆满完成此次活动下达的目标任务,特制定了本安全应急预案,经镇安委会决定下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2009中国成都·天府水城音乐烟花节暨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西南赛区总决赛三星镇安全应急预案》

金堂县三星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际旅游安全 第3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政治;国际政治

1.绪论

1.1网络安全的研究意义

21世纪是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技术平台,创造出的信息网络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里程碑建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高效、快捷,不过而信息网络技术却是优缺点参半的,虽然计算机技术为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帮助,不过网络也在在世界散播着重重危机。

网络信息技术是当代技术革命的代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迁。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愈加重要,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媒介,逐渐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家的经济模式、管理模式和军事作战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使得人类社会完全的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来控制提高了现代人们生产和生活效率。信息网络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在信息网络的环境中,人类也面临着很多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攻击、重要信息系统破坏、国家军事和商业机密泄露等不胜枚举。在国际政治领域极为敏感的今天,网络安全威胁了各个国家的发展,面对海量的网络攻击和众多网络安全漏洞的“阴霾”,各个国家领导者都在想办法应对,所以研究网络信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1.2网络安全的研究现状

1.2.1国外现状

国际领域的安全这个经久不衰的议题,国外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其中技术专家和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都参与进来,通过以网络安全在技术方面的技术缺陷为突破口,研究新技术用以消除在国际领域上面的现有网络安全隐患;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或政府决策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要求各个国家在政治上加强对话,构建一种全球的网络合作机制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机制。有专家认为国际领域的网络安全主要的是国际渗透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各个国家必须就各个国家网络的边界达成共识。网络安全这个课题虽说早已经产生,不过还没有专门的理论对其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国际上的网络安全分析还缺少相应的系统性研究,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能参考一些文献。

1.2.2国内现状

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安全的个人评论文章很多,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站在国际政治领域的视角分析国际间网络安全的相关文献却很少见。我们在研究国际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要将研究的方向放在网络安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等,从各个方面查找相关的文献进行参考。金维来在网络安全的文章中指出,自从中国同其他国家开启对话的多年来,我国的外交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外交关系逼近“震荡期”,政治上已有的矛盾和那些潜在的冲突都需要我们进行管控,在网络关系上矛盾也需要及时的扭转。国际关系和网络安全,需要我们国家进行切实的沟通对话机制和肃清网络环境,帮助我们国家的政治领域网络安全的更好建设,也能够让各国同中国之间起到增信释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我国同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军事关系的稳定发展。

2.网络安全

2.1网络安全的定义

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开始,到1982年美国制定国际标准协议标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起。1982年以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聯网的应用,网络技术进开始飞速发展。网络技术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进行网络资料的传输,更新信息降低获取成本,促进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不过网络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包括:隐秘信息泄露、知识被盗和其他的有害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这时网络安全就应运而生了。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网络安全的定义是:“微数据处理系统采取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这也就是说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是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常运行,做到确保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

2.2网络安全存在的困境

网络安全存在的困境主要是网络黑客对网络安全的缺陷进行攻击和利用,这些网络安全的缺陷可能会导致网络信息发生一系列的信息泄密、未授权的访问、资源被盗、资源耗尽甚至与资源的破坏。网络安全的困境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并且会因为技术的更新而更新。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网络系统面临的困境、恶意攻击困境还有潜在威胁。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中部分设备问题;网络系统困境是网络安全中常见的困境,主要包括“窃听、重传、伪造、篡改、未经授权的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认、旁路控制、电磁或无线电侦听和人员的疏忽等”;恶意攻击困境主要有病毒入侵、蠕虫攻击、间谍软件和木马程序等;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也有很多。网络安全的困境包括很多种,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网络威胁主要产生于网络联网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

nlc202309032258

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在经济、政治、軍事和其他的社会领域层面上发展的越来越快,网络安全困境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总将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困境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在技术的进步上变得越来越高难度,在政治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及时将网络有利的一面展现出来。

3.中美网络安全

3.1中美之间政治关系

中美之间的政治关系类似于中国和其他的国家一样,在政治上是相互依存的。随着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分工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全球化同时劳务交换和商品流通在整个全球范围内进行,人员的流动和资金的全球化流通促进世界格局的形成,这也产生了世界各个国家不论经济状况如何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全球一体化的局面。

在各个国际中,国家的政治机制具有监督和惩戒的作用,应用在国家之间的交往中就是无数次的关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博弈。每个国家要想取得发展获得长远利益就会考虑到相互的合作,促进自身的发展。在国际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网络安全的分析要结合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将网络安全放到国家全球化进程中考虑,包括全球化的经济和国家间关系的发展都是考量的因素。网络安全存在本身摆脱不掉的缺陷,这些缺陷被有心人利用,就是因为部分国家或企业为了短暂的利益而采取非正当手段获取利益。不过最重要的是,合理的网络利用在各个国家之间资金、生产资料和人员流动所形成的相互依存是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最有益与发展的现状,网络安全影响世界政治局势和各国的发展。

3.2中美的网络安全存在问题

在中美之间网络安全问题更加重要,由于网络安全的困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网络实体面临的困境、网络系统面临的困境、恶意攻击、网络潜在威胁等等形式。我国和美国等众多国家非常重要的数据资料主要是电力、铁路和银行等重要行业资料,一旦这些资料泄露,产生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中美两国的困境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是在公众网络环境下,类似于黑客等的一些恶性攻击他们的目的是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盗取用户信息获得非法利益,这种攻击多数是有组织的攻击;其次是在网络技术发展到大数据的今天,各个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在这种经济下的网络安全环境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最后就是,各个国家将网络技术应用于铁路、银行和电力等重要行业,包括在航天、核设备和国防方面的重要运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安全,一旦产生纰漏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各个国家网络困境的种类大致是相同的,除了美国,美国作为是互联网最初的创立者,掌握着最重要的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相当于通过自身的技术来控制着全球网络的发展。这样的局面拉大了各个国家之间关于网络技术的较大差距,从而造成中国与美国在网络安全保护问题上的不平等,很多时候中国在网络方面的技术要依靠美国这也就造成了中国网络技术的脆弱。目前全球一共拥有13台网络的根服务器,90%分布在美国境内,造成了中国在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上的被动地位,根服务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遭到攻击,网络将会出现大面积瘫痪,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军事活动。

在全球政治领域中,中美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国之间发展的重要问题。中美之间制定网络安全战略要立足于两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所以由于国情的不同,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上也有不同的网络安全战略。

3.3中美的网络安全战略

3.3.1美国的网络安全战略

美国是第一个开始正式将网络安全战略列入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同时网络安全战略的制定时间最早,制定的涵盖面最广。因此探寻更恰当的时间应该是从1982年开始,美国开始关注网络安全战略,同时期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军事部署、政治和经济领域。1990年美国实行的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和保密等的信息安全战略。美国用国家安全战略来保证信息安全。2000年较为明确的文件是《保卫美国的计算机空间关于保护信息系统的国家计划》,该计划制定了美国政府网络基础的保护设施和各部门的保障框架。2011年美国政府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在信息自由的期初上提出了创造网络开放环境的理念,同时该报告也确定了美国未来网络安全战略。2014年,美国又宣布了关于网络安全的《网络安全框架》,它详细的描述了在美国的交通、能源和经济等各个行业网络安全策略。美国的这些网络安全策略改善了美国的网络安全,促进信息的自由和网络环境的发展。

3.3.2中国的网络安全战略

中国的网络安全建设还在摸索阶段,2014年,习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首次会议,这次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在政治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正式成立。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2014 年重点工作》、《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等三份重要的文件,为我国当前网络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在我国的经济状况下,统筹协调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网络安全建设和网络信息化进程;同时也制定了关于中国网络发展的战略和关于网络安全方面的措施;推动了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制建设,增强了我国网络方面的安全保障能力。将中国的网络安全建设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4.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

4.1改善制度环境

网络安全对于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大问题,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研究我们发现,网络安全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网络安全能够改善制度环境,包括:专利、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版权等得的制度环境,促进网络信息的建设和晚上,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网络建设和专业研究,鼓励通过创新来增加收益,而不用担心网络盗版对自己成本的影响因此保护以知识产权为主的制度环境能够利于技术创新,在这个层面上促进经济的增长。

nlc202309032258

同时通过中美两国之间网络安全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严厉查处网络窃取商业机密等商业犯罪行为和其他的那些黑客攻击行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才能够保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从而建立一种良好的制度环境下,保护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实现国家经济增长。

4.2促进技术创新

在21世纪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信息,信息在全球范围的流通促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创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工具能够促进其他行業的创新,从而在这个层面上促进经济增长。时代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新的技术的创新得意顺利投入市场,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创新和相关的网络技术涉及到的行业的创新,都需要我们保证网络安全。同时,技术创新又是一种保证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方式,网络安全是作为一种后备力量是保障创新的基础。

4.3维护经济安全

网络技术已经延伸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的增长主要靠的就是网络环境安全的保证。网络环境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经济安全,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那么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的成果很可能朝夕之间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而消失殆尽。随着网络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到经济发展中,经济安全才能够与我国的网络安全开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只有网络安全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我国的经济才能实现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安全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

结束语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网络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各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已经开始重视,很多国家甚至还成立了网络军队专门用来维护网络安全。本文主要着眼于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对比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面临的困境和相关策略,分析网络安全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古田月.一场在网络战场上的较量与争夺[N].中国国防报,2013-05-20(6).

[2]兰亭.美国秘密监视全球媒体[N].中国国防报,2010-10-24(1).

[3]李志伟.法国网络安全战略正兴起[N].人民日报,2013-01-01(3).

[4]石纯民,杨洋.网络战:信息时代的战略战[N].中国国防报,2013-09-23(6).

[5]杨成.美国“互联网自由”是“政治神话”[N].文汇报,2011-03-05(7).

[6]周恬,张百玲,赵慧.印度出台《国家网络安全策略》[N].人民邮电,2011- 05-04(5).

作者简介

姓名 :薄澄宇(1983.7),籍贯:内蒙古包头市,毕业院校:中央党校。

旅游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第4篇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越多越多的人选择出门旅游作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安全是旅游业实现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旅游安全意识越来越高,旅游安全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保障了旅游的安全,才能使游客放心愉快的游玩,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认真分析各项因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保障安全旅游的快速发展。

一、旅游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旅游环境方面的不安全因素

旅游环境的安全包括人文环境安全以及自然环境安全,其中有许多影响安全的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比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犯罪、传染病等,这些因素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当然,与不可控因素相比,还有大部分的因素都是可以进行预防的,比如,在一些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或者在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牌等,在旅游景区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和防护措施等,这些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和预案,一方面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另一方面在事故放生后,可以将事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旅游基础设备不配套

许多旅游景点的设备存在设计不科学、投资不足、不及时维修、急救设备缺乏并且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还有很多存在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旅游景点项目的开发不配套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旅游经营及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安全设施的建立及维护,不健全的安全设施和滞后的安全管理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旅游单位管理不到位

通过分析以往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其根本原因大多是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许多旅游经营单位只重视自己的经济利益,不重视游客的生命安全,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旅游过程中,交通事故发生频繁,这都是相关单位在车辆的使用以及维修方面管理不到位,出现车辆使用不规范、维修不够及时、存在司机疲劳驾驶现象等引起的。这就要求相关的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在旅游交通方面的监督管理。

(四)旅游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旅游者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主体,也是旅游安全问题频发的对象,从许多的旅客在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时的快乐和刺激而忽略了存在的安全隐患,把安全抛在一边,甚至在旅游过程中不按照景区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还有一些旅客存在过分自信心理,对安全问题不予以重视,加之安全意识和相关经验的缺乏,这些都大大加大了旅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二、对旅游安全进行科学的防范管理

(一)建立健全的安全法规

相关的安全法规是保障整个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可以为必要的安全救援以及科学规范的进行旅游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国家制定的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原则性比较强,可以很好的指导地方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更强的地方法规,而在实际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活动中,只有将地方的相关法规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制度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此,应当加大政策法规的指定力度,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旅游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安全法规,为旅游行业发展和游客安全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二)开展旅游安全的防范预警

1、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安全预警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进行包括灾情疫情、政治态势、社会治安、安全信息等各项旅游安全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可以对安全的级别及程度进行分析,此外,安全预警还对于制定相关的安全对策、发布必要的安全信息等有重要作用,还可以对那些有可能对安全产生危害的方面进行全面监控。将通讯设备、网络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旅游安全预警中,提高预警的准确性,进而减少旅游安全中的安全隐患。在进行安全防范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必要的警示牌及标志牌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及时的将危险物进行清除,加强必要的社会治安,为游客提供更安全更舒心的服务。设立警示牌之后,还应该定时对其进行检查,达到及时提醒游客的目的。对于那些人流比较集中的场所,应该加大提醒的力度。在节假日等旅游的高峰期,要对游客进行空间及时间上的分流,并时刻向游客灌输安全理念,使旅游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位游客心中。

2、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

安全的旅游活动需要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保障,对于游客来说,其自身的旅游行为习惯往往是导致出现旅游安全问题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是保障旅游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在景区的各个位置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游客宣传安全旅游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规范他们的相关行为,及时制止游客的不安全行为。旅行社、导游以及领队应该在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方面负责,并给予正确指导。此外,交通规则也应该作为旅游安全方面的重要知识传递给游客,避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对于自驾游和自助游的旅游来说,规范他们的驾驶行为,一方面保障其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游客创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

3、将安全的自控及互控很好的结合起来

自控系统可以实现制度、技术以及安全文化三方面的自控,互控系统的建立可以很好的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和制约。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旅游的安全。

(三)科学管理技术的引入

1、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意识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提升:第一,要从国家、地区、企业、个人各个方面来进行安全意识的提高,将生命安全第一位的意识深入进去,就必须要强化对于旅游安全的管理,在整个的旅游过程中,将旅客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二,在旅游过程中,不但要向旅客宣传原则性的安全知识,还应该向他们介绍具体景点的安全情况并做正确指导,比如,对于景区当天的天气预报情况、存在的地域险情及风俗、当地的治安情况、可能的自然灾害等,让游客能够有思想方面的准备,轻松愉快的享受他们的旅游时光。第三,每一位游客都应该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主动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旅游活动,将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为了开心刺激不顾后果的去进行冒险行为。

2、增强旅游服务人员安全方面的素质

进行安全管理首先应该从观念入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意识、处理应急事件的技巧及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严格控制他们的相关考核,提高他们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及能力,使其更好的为旅游安全提供良好服务,促进安全旅游的快速发展。

3、增强老年旅行团在安全方面的防范

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老年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旅游也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旅游经营单位也都抓住这一市场需求,开展各种各样的老年旅游活动,这种旅游的特点就是旅客的年纪都比较大,身体状况不及年轻人灵活,这就要求旅游经营单位充分考虑这一情况,设立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及防范的体制。针对老年人身体方面的限制,各种突发状况发生的几率较大,应该为其配备必要的跟团医生及选购必要的保险。针对这群特殊的游客,无论是在设备、服务还是交通上都应该做到更安全,为老年人提供舒心安全的旅行,促进老年旅行的快速有序发展。

4、科学管理技术的引进

安全技术是旅游业高效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要注重提高科学管理技术的引进力度。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当将通信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运用到旅游安全管理中去,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安全管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使整个旅游管理的过程方便、快捷、高效。可以说,将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运用于旅游管理中可以使旅客更好的享受他们的旅程,进而促进整个旅游行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四)推进旅游交通的发展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快速平稳发展的前提基础,在旅游业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据有关部门统计,旅游交通在所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要素中占据60%以上。所以,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前期的预防措施和基础交通设施的投入,同样有关部门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安全方面的效益,在长远方面考虑,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那么对旅游业的影响将是惨重的。同时应该加大人员队伍的投入建设,加强管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完善调度系统和管理机制,加强对车辆管理。逐渐实现管理的智能化,能够对车辆实现可视化监督。

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在规定景区要严格控制人员数量,避免交通堵塞瘫痪,避免景区出现滞留旅客。例如,在2013年十一假日期间,九寨沟景区的一处公交站牌出现旅客的大面积滞留,导致景区下山的公路出现堵塞,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要合理的切实的实施休假制度,避免旅客大面积集中,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产生。

(五)完善旅游事故救援系统

救援系统作为保障游客安全的关键部门,是维护旅游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景区游客发生事故时,救援系统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紧急救援游客。在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要迅速启动预案,保证游客安全。

现在救援一般分为民间救援和专业性质的救援。民间救援大多为自发组织形成的,组成人员各自出力,承担救援任务,民间救援在救援设备、组织效率以及救援专业技能能方面往往层次不齐,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专业救援一般是团队协作的模式,可以把医疗、交通、警察等部门组织起来,快速敏捷的实施救援。

三、对旅游环境安全的再思考

旅游环境分为自然和人文环境两个部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各个自然因素的总和。是生存的基础,而人文环境是社会和经济环境的总称。旅游环境的安全是旅客顺利安全的活动的前提保障。为了确保旅游环境的安全,首先应该建立管理者的责任制,完善安全部门。其次是维护基础设施,保证交通的顺畅。最后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安全救援队伍。

但需要我们注意和重视的是,确保环境的安全是一项比较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其次是需要旅游企业和安全部门的协调配合。有目的逐渐营造安全的旅游环境。比如,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时段采取停止发售门票等措施,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和保障游客安全。

四、结语

国际旅游安全 第5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安全分会成立大会讲话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旅游安全分会今天正式成立,为什么我们要成立这样一个组织,安全作为一个生命线,既涉及到了我们的生产秩序,也涉及到了我们员工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最关键的是涉及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现在强调高质量发展,没有安全,一切都等于零。借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谈几点看法。

第一,旅游安全管理是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最近几年我们充分的感受到游客对旅游消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对管理的服务的质量要求已经不是过去简单的快餐式旅游,不是过去用数量来代替质量的阶段,正因为这样,政府的政策一直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就像刚才我讲的一样,没有安全就没有高质量发展,那么同时对我们自身的生产能力、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来说,安全实际上有的时候也会成为我们一个软肋。每到节假日,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或者说在我们正常的旅游的年份,每到节假日,那么无论是主管部门一再的下文件,一再的派各种督导现场检查工作队到景区到酒店到各种旅游场所去督促去监督,但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总是会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旅游景区,那么过去没有吗?过去也有,但为什么只要现在一发生跟安全相关的事情马上就会推到这个新闻的顶端,引起那么多的关注,无论是我们官方的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发酵式的传播,就是大家普遍的对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说的这个普遍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也包括消费者自身,或者说即使是没有直接参与旅游消费,我们一般的社会公众,他也会用一个显微镜的眼光来给我们的安全工作来挑毛病。所以我从我们旅游管理的角度来说,我们这个行业要顺利的发展,要繁荣,要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好安全关,要时时刻刻绷紧弦。有一年我写过一篇评论,旅游安全就是定出来的,质量也是定出来的,都有标准化的流程,那为什么安全还会出问题呢?就是弦没绷紧,就是思想有松懈,就是我们的技术不过关,实际上就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客观原因都是借口。所以安全可以这样讲,所有的客观原因实际上都是我们事后替自己辩解的借口,所以我们一定要绷紧安全弦,要把好安全这个关,才能够保证我们旅游业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就是安全管理需要有科学的支撑。

我们这些年是不是感受到了我们的大数据,我们的移动终端、智能制造在我们旅游行业当中的应用,虽然不是在所有的产业当中走在最前沿的,但是技术越来越成熟,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深度也越来越深,我们充分感受到,安全管理的科学支撑仍然在很多领域里面还有不足,还有缺口,还需要通过技术的支撑。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撑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前几年我们原来的国家旅游局公布有景区的游客的容量,当时于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在培训的时候,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一个旅游景区,他的这个安全容量不是由你的总容量决定,一天容量有多少,严格的把握一个上限,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还是按照这个上限来把握。但我们心里清楚,景区的安全,特别是客流量的安全,是用卡口容量限制的,比如说在某些关键的节点上,那个地方的卡口容量才是决定景区是不是安全的最关键的节点,像泰山,一天近10万人,8万人都会上山。我们想一下游客会集中在哪几个点上。有可能最集中的,停留时间最长的那些点才会成为这个景区的卡口,他可能是交通站点,可能是一个最著名的景观。包括我们的线路设计,有进路有回路是不是会重叠。我想这些东西现在在我们景区管理当中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一些管理措施,包括今年的国庆节,我们看到了稻城亚丁城,它的卡口在哪?卡口在回来的车上。在返程的车上,一天的时间,游客进入景区,到了傍晚返程的时候是同步的,几万名游客滞留在停车点上,这和景区容量有关吗,我们过去常态化的管理,就是按照景区我每天进多少游客卖多少票,我们一天近8万人是上山,卖8万就不卖票了,我想我们的景区管理当中有很多还存在这样一些弱项,一些不足,我们还没有通过严格的科学的测算,科学的研究得出一个科学结论来支撑我们安全管理。所以我想着我们的安全管理这只是个是指景区客流举的这个客流管理的一个例子,在很多方面会存在同样的错误。我们现在的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测算是完全能够实现在未来多长时间内哪个卡口哪个节点上有可能出现,比如说客流拥挤超过卡口容量这些现象,以便我们提前启动预案。举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我们安全管理方面实际上还是在很多方面缺少科学研究的支撑,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提升和完善。

第三,安全管理在分会成立之后,要在旅游安全管理当中发挥重要作用。

旅游行业协会本身就是一个交流的纽带,是一个以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的一个平台,我们这个分会成立之后可能会肩负着更多的实际性的工作。我们安全分会成立之后,我们在日常的经营管理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要求包括我们日常的这个培训等各个方面要有更多的参与的机会,将来我们可能还要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这个专家委员会是由我们各个领域里面从事安全管理实操的技术人员来组成,比如说像欧乐堡这样特殊设备的管理者、交通企业大巴车的交通驾驶安全管理者、技术层面的专家,我想将来还要聘请我们这个专业的机构,比如说应急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部门,能够有顾问专家给我们更多的指导,让我们的安全分会既有一个分会的组织架构,同时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撑起我们能够去参与安全管理这样的一个能力,那么也是能为我们的主管部门为我们行业发展来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当我们建立起这样一个架构之后,我们分会专家委员会,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关于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的安全管理的各种业务培训,比如景区、酒店、旅行社、乡村旅游等等,让我们对各项业务工作都能很快的提升,通过我们自己的业务能力的提升来推动产业发展。将来可能我们要更多的来承接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委托的一些跟安全管理相关的一些专项工作。我们通过分会这个平台,让我们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之间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互相交流经验,互相提供可以共享的技术和知识。总的来说我们这个分会成立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推动我们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性保障。

去埃及旅游,安全吗? 第6篇

此次人还在埃及,便发生了俄罗斯航空客机在西奈半岛坠毁的事情,国内亲友担心不已,后来知道这是一次恐怖袭击事件,他们依然担忧并后怕。

如此血腥暴力的事件让我伤痛、悲愤,如此相似的经历,亦让我感觉危险离得如此之近。尤其近日巴黎恐怖袭击以及中国人质被枪杀的事件也不免让人生出“这世界太不安全,还是呆在家里好”的感慨。

但是,我们真就要被恐惧吓到,停下探索世界、追逐美丽的脚步么?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尤其,我们也要学着把真正的危险和被放大的恐惧区分开来。在喀什稿件中我说,因为听到了太多新疆严打暴恐的消息,大家会认为新疆形势严峻,这是因为媒体是个“放大器”,而人们的注意力也会本能地被负面焦点吸引,但是实际上恐怖案发生在旅游者身上的几率,比驾车发生命案的概率小得多的多,我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这两年我和我的同事们前往喀什的次数至少已有六至七次,喀什偏远地带的村村镇镇都走过,传说中“暴恐多发地”莎车也到达过,但是感受到的只是喀什的平和、平静,完全没有传说中的严峻紧张。

对埃及此次事件来说,也是如此。俄罗斯航空客机被袭,大家可能扩大到所有进出埃及的航班都不安全。多个国家撤离在沙姆沙伊赫滞留的公民,可能会被放大到整个埃及国土都很危险,但其实,未必如此。我们常说以偏概全不对,那么以一次极端事件推导整个埃及都不安全,对埃及人民来说也未免不公。

导游李白是埃及人,随后的联系中说,沙姆沙伊赫的情况已经有所稳定,埃及普通人的生活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受恐怖事件影响埃及游客会减少一些,但是相信这个影响是短期的。

其实,相对于其他国家,埃及的社会治安比较好,这里的犯罪率也比较低,对游客的保护措施也相当完善。埃及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旅游警察的国家。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会有一名旅游警察携枪跟随保护,车前还常常有一辆皮卡车开道,车上载着全副武装的四名警察。埃及一般道路上、景区附近都还设有检查岗哨,游人、物品均需通过安检,检查岗哨常可见火箭筒、装甲车。这样的安保措施一方面震慑了恐怖分子,一方面也让游客安心很多。

当然,我并不是说埃及是世外桃源,去任何地方,我们都要有一定的安全意识,比如说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女生晚上不要单独外出、出门时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但是从我自己在埃及的经历来说,埃及人热情、幽默、淳朴,他们也特别喜欢中国人,遇见中国游客常常会热情而夸张地打招呼。遇到漂亮的中国女孩,更是会热情地要求合影。同团的美女比较多,常常因为被埃及人争着合照,错过观景的机会。所以我们常常开玩笑说在埃及找到了“当大明星”的感觉。

被放大的恐惧和流言常常会遮蔽事实的真相,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我想告诉你,无论你宅在家里、走在街上、乘坐飞机还是出国旅游,人身和财产安全都需要注意,如果你去埃及也是一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安全是你去埃及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更不是阻碍你去那里的“拦路虎”。

国际旅游安全 第7篇

一、近年来海南省重大活动的现况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的出台, 海南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成为中国施行与国际接轨政策改革的窗口之一、国家领导人频繁举办外交活动的焦点和各行各业投资家眼中吸金的热土。因此各种大型政治、科技、经贸、文化、体育活动争先恐后的相继在海南召开并逐年增多。仅2 0 0 7年至今, 海南省分别举行了2 0 0 7、2008、200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首战三亚传递活动”等国际、国内和省内重大活动将近3 0余次, 其中仅在笔者所在的三亚市举行的从2007年至今就有2007、2008、2009连续三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首战三亚传递活动”、“2 0 0 9年国际幽默艺术周”、“2 0 0 9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2 0 0 9年国际大帆船拉力赛”、“2 0 0 9年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 0 0 9年第四届中国 (三亚) 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2 0 0 9年中国三亚国际电视艺术广告艺术节”、“海南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海天盛筵—2010中国 (三亚) 游艇及公务机和奢华生活第一展”、“2010年第35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等十余次国际性重大活动, 有第九届和第十届“中国海南岛欢乐节”、“海南省建省二十周年纪念活动”、“雅阁百万群英汇颁奖盛典”、“2010年海南省第四届少数民主传统运动会”等省级重大活动。平均每年有十余次、每一个月至少就有一次的重大活动举行。通过近年来在海南召开的各种规格、各种类型重大活动中, 我们公安消防部队也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 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近年来在海南重大活动中消防安全保卫存在的问题

当目前海南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城市三亚市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已经演变为一项常态的中心工作形势下, 经过几年的消防安保工作实践, 消防安保工作也逐渐暴露出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 忙于应付频繁举行的重大活动保卫工作, 而忽略了基础性工作。

近三年来, 海南省尤其是三亚市国际性的重大活动每年基本达到三次以上, 而省级的每年有十次以上。尤其像2007、2008、2009连续三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境内首战三亚传递活动”及其一、二周年纪念、连续几年均在三亚举行的“世界小姐总决赛”等这些重大活动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的显著特点, 并且这些重大活动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据不完全统计, 2008~2010年三亚市公安消防支队直接参与大小保卫活动近40场次, 出动车辆90台次, 出动官兵近千人次, 这对于仅拥有284名官兵, 33辆执勤车辆的三亚消防部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的工作 (全省消防官兵2000余人, 在编消防站36个, 执勤车辆221辆) , 因此三亚消防支队的工作计划每年必将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列为一项大的内容并围绕其来进行, 而一些较重要的基础工作则由于不定期的重大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冲突而没有得到更好的抓紧和落实。

(二) 消防安保要求高, 工作压力大。

由于海南省尤其是三亚市和博鳌市的重大活动, 基本上都是省市政府或其主管职能部门牵头举行, 其中例如博鳌亚洲论坛、博鳌国际旅游论坛等部分活动的安保工作还含有高度保密性质内容, 因此上至国家下至省市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 从开始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部署到专门的安保工作方案部署落实及演练, 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进度, 还不定期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 要求极为严格。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面对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 工作压力很大, 但为了实现上级提出的要求和奋斗目标, 也只好在单位内部层层落实、致使基层防灭火一线单位的官兵疲于奔命, 超负荷运转, 最终可能导致在实战阶段出现应付、走过场, 甚至工作出现泄密、疏漏等问题的出现。

(三) 手段方法单一, 装备相对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科技产品在重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各类场馆设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从其建造和装饰采用的新型建材到室内设置的消防设施设备都对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但目前各级消防部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凡逢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 基本上局限于一台消防车和一个战斗班在现场外围死看死守的水平, 就算是有留守在活动场所消防控制室内和重要设备房内的人员, 由于素质水平高低不一的缘故, 对于消防设施设备能否熟悉并熟练操作也不得而知。另外目前大部分消防站的装备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自身建设还远远不适应新时期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

(四) 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账多, 消

防工作覆盖面小, 顾此失彼, 存在失控漏管现象。拿目前笔者所在的三亚市为例, 消防站按照三亚市规划编制应有30个、但现在建成使用仅有3个, 正在动工建设中的有3个, 近2年能够投入使用的也就6个消防站, 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欠账多, 消防工作覆盖面小, 客观上存在顾及重大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保卫、就无法全面顾及社会面正常执勤备战的情况, 造成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 一旦高层建筑、地下人防、化学危险品等特殊火灾发生, 后果将不堪设想。

(五) 活动场所火灾隐患相对突出, 发

生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概率较大。重大活动举办场所具有一定的动态性, 绝大部分场所是由于活动需要临时建盖, 虽有一部分是常年固定使用但是每次使用前都会重新进行内部装修装饰, 但由于活动举办时间紧, 方案多变, 行政干预因素多, 都导致了这两种类型的建设工程大部分未经消防设计审核就投入施工而且绝大多数是到开幕前几小时仍处于紧张的施工之中, 更别谈是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这一环节了, 这样在工程竣工验收中需重点进行把关的装饰材料、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系统是否合格也就流于空谈, 从而导致这些单位自防自救能力相当薄弱;另外对于那些早期通过验收的固定活动场所, 由于火灾隐患是动态存在, 可能恰逢举办活动期间消防设施设备等存在故障不适宜举办的情况也时有存在, 但为了顾及大局, 政府及其主办单位经常采用行政干预的手段施压介入, 最后活动如期举行, 但是活动举办期间的消防安全却仅靠人为的制度和有限的人力来保障, 保障力度极其薄弱, 消防安全岌岌可危。此外在大重大活动期间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还要保证社会面上的消防形势稳定, 虽然通过对社会面多次的检查治理, 但是部分社会单位的火灾隐患依然会客观存在, 特别是个别重大火灾隐患得不到彻底整治的, 有的隐患一触即发的, 势必造成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坏的严重后果。为此,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抽调有限的警力进行安保的前提下还要同时抽派警力对社会面上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单位进行频繁检查和指导整改甚至死看死守, 重视程度不在于举办重大活动场所之下, 警力捉襟见肘, 从而使重大活动消防保卫面临着种种严峻的挑战。

三、对解决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意识。

消防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性工程, 它涉及各级人民政府、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消防工作的成败, 一定程度上首先取决于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的重视与否。因此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 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首先, 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消防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全面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消防法制意识和消防责任意识, 从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责任心, 尤其是涉及重大活动举办前和举办中, 自己及牵头的部门单位应该履行何种职责和尽到什么义务, 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等方面, 从而不断完善薄弱环节,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其次,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在接到重大活动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后提前介入, 积极指导主办部门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申报及其他应尽的义务, 提前对活动举办场所进行检查和实地演练, 转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第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 以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内外重、特大火灾事故教训为宣传内容, 加大社会面宣传力度, 让重大活动主办单位及其负责人明白未履行法律所规定的工作职责将产生的严重后果, 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对有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 无论是哪级组织干部, 都要建议相关纪检、监察等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提高社会公民消防安全意识, 积极参与到对各类重大活动的消防监督中去。

(二)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加快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是维护城市安全的需要, 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城市文明和进步。各级政府要本着“不欠新账, 快补旧账”的原则, 加大消防投入,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健全设施、协调发展。首先, 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组织计划、建设、规划、消防等相关部门, 制定本地区消防建设规划, 并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克服随意性挪用、占用消防用地和改变公共消防设施的行为, 从而使其与城市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发展, 符合要求。在这里同时对各级政府提出要把握好两个环节的要求, 一是在对新建城区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时, 要按照国家现行规定的要求一步到位, 不能再欠新账;对老城区历史欠账问题, 要结合旧城改造, 按计划、分步骤落实到位, 真正做到新、老城区建设、改造到哪里, 城市消防配套设施就建设、改造到那里。二是各级人民政府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责任, 加强对已投入使用得城市消防设施的保养维护, 杜绝边建边损坏的现象, 避免出现消防设施建设空白点, 减少重复投入的浪费, 使基础设施从建设到保养维护形成良性运行状态, 从而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 全面排查, 分清主次, 做好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日常监督防火和执勤备战训练等基础性工作。首先,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消防监督干部和各级指战员要加强对公安消防基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其次, 消防监督干部要对辖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尤其是对经常用于举办重大活动的单位、场所和消防工作认识不到位容易滋生火灾隐患的社会面单位更要深入细致, 指导整改到位, 既要做到严格执法的同时, 又要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热情服务, 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加大执法力度, 减少行政干预, 依法整治违法行为。第三, 战训部门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重大活动及举办场所制定有针对性的灭火救援预案, 进行推演和实地演练。第四,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对当前消防工作和火灾形势进行研讨分析其特点, 对基础建设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见性, 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及时杜绝问题的发生,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当前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要找准问题根源, 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 逐一整改, 全面提高部队综合战斗能力。

江苏旅游安全问题初探 第8篇

1 旅游安全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安全内涵的界定不一。旅游安全问题从狭义角度理解, 即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人身、财产和心理安全[1], 从广义角度来说, 还应涵盖旅游资源安全、旅游环境安全等内容[2]。本文采用广义定义, 根据旅游学研究对象, 将旅游安全定义为主体安全、媒介安全以及客体安全。

2 江苏旅游安全主要表现形态

2.1 旅游主体安全

旅游主体安全主要是指与旅游者生命财产直接相关的安全问题。具体来看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进行过程中遭遇的犯罪, 如针对旅游者施行的财物偷盗、抢劫等;旅游景区旅游设施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水土不服或食品卫生导致的旅游者的疾病;旅游活动场所发生的火灾或爆炸;旅游者在空间移动过程中遭遇的交通事故等。

在苏旅游者遭遇盗窃、抢劫的频率与地区治安环境关系紧密。近年来, 江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被广泛认可为全国最安全省份之一, 但针对旅游者的盗窃抢劫案件偶有发生。例如2013年暑假常州中华恐龙园鬼屋内, 不法分子利用游乐场所内部昏暗灯光及恐怖气氛实施多起盗窃。

旅游景区内的各项设施设备在增加旅游活动的丰富性、给旅游者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给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带来损害。2011年, 宜兴市竹海公园因受短时强风暴雨突袭致滑道受损引发安全事故, 造成4名游客死亡, 20多名游客伤亡;2012年, 苏州太湖石公山水域发生游艇撞船事故, 造成四名上海游客死亡;同年, 常州嬉戏谷发生过山车紧急停车, 11名乘客滞留30米高空近2小时;2013年, 南通如东小洋口风景区快艇侧翻事故导致3人溺水死亡、3人失踪。这些安全事故令人警醒。江苏省水体旅游资源丰富, 拥有长江、大运河、太湖、海滨等为主的水域风光。为丰富水上旅游项目, 增加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与体验性, 增加旅游收入, 以游船、游艇、漂流为代表的水上旅游项目日益增加。然而这些水上项目本身易受到气候气象要素的影响, 加上部分驾驶人员危险驾驶、非法营运, 特别容易发生碰撞、溺水事故, 一旦出现安全事故, 施救行动难度较大。因此, 水上旅游事故死亡率高, 在江苏旅游安全事故死亡总数中比例较高。除此之外, 近年来, 江苏主题公园、游乐场迅速发展, 成为地区性旅游热点, 此类旅游活动依赖于旅游设施设备的顺利运转与规范操作, 任何安全隐患必须坚决杜绝。

食品卫生安全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和健康, 然而旅游途中旅游者因食物问题引发疾病时有发生。江苏水产丰富, 品尝各类江海河鲜成为了江苏旅游的美食亮点, 但是一些“水土不服”或抵抗力较差的游客在食用带有细菌的生猛海鲜后会出现过敏、腹泻等症状, 严重的比如长江三鲜之一的河豚则会因含有毒素而易让游客食物中毒、甚至死亡。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的企业日益增多, 此类旅游活动场所的火灾发生频率也在逐步增加。在江苏, 一方面部分中小型宾馆、餐馆由于防火措施不完善、电路老化或人为因素导致火灾, 虽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给旅游者造成心理阴影;另一方面, 高层酒店的增多, 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交通安全是保障旅游者安全的重要一环。因旅游高速公路建设相对完善、旅游距离较短, 江苏旅游交通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长假、小长假期间, 江苏高速公路上车辆碰擦、追尾、自然事故较多, 2013年“十一”黄金周, 全省各类轻微交通事故5861起。相较于轻微事故, 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则会给旅游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2012年, 上海旅游大巴于常合高速江苏常熟段发生的4.22特大交通事故, 造成游客在内的14人死亡, 正是由于旅游车驾驶员疲劳驾驶、操作失当, 旅游车辆公路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造成的。

2.2 旅游媒介安全

旅游媒介安全即旅游活动载体及旅游从业者的安全。

火灾、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旅游者的身体、心理伤害、也会威胁旅游从业者的人身安全并旅游企业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导游在旅游旺季因酒店住房紧张而入住地下室、杂物间等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是旅游业内常见的情况。2013年, 南通旅游团青岛遇火灾, 游客未有伤亡, 但导游司机因睡在地下室而2人遇难4人受伤。旅游从业者的职业保障问题还亟待改进。

中小旅游企业抵御危机和风险的能力较差, 他们易受到经济危机、政策调整、恶性竞争、经营资质等内外因素的影响, 从而将自身财务安全、品牌安全等经营安全限于危险之中。以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江苏中小型旅行社为例, 由于他们基本不具有出境游资质, 在组织境外旅游时均采用的是拼团、联合发团、转团的方式, 此时此类旅行社已无主动抵御风险的能力。受制于境外各类突发事件以及承接旅行社的服务水平等因素, 他们所面临的投诉风险将会大大的增加从而威胁品牌安全。

2.3 旅游客体安全

旅游客体安全主要是指旅游资源的安全。江苏旅游资源安全主要体现在人为因素对旅游资源的影响。一是关于江南古镇旅游资源, 过渡商业化开发破坏了古镇的原真性、大量游客的涌入也对古镇的环境容量造成压力;二是关于水体旅游资源, 过渡强调经济效益的海洋、湖泊等水体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如游船乘客的不文明抛物行为会造成环境污染、水产品的过渡捕捞则会破坏生态平衡。

3 江苏旅游安全的建议

3.1 旅游者层面

旅游者首先应高度关注自身的旅游安全, 为此必须提高旅游安全意识。乘车系安全带, 乘船穿救生衣, 保管好自身财物, 掌握基本遇灾逃生技能。除技能要求外, 更重要的是要培育自身的心理素质, 建立应变能力和必胜信念。

3.2 旅游企业层面

旅游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并切实保障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从业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业务技能、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事故应对等培训[3];杜绝违规操作, 建立明确的赏罚制度及员工安全档案;完善员工的职业保障, 缓解导游-游客矛盾, 健全保险制度;保障旅游活动有关的各项设施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3.3 政府层面

从法律角度来看, 2013年10月1日施行的《旅游法》规定了旅游企业、旅游者和旅游管理机关的安全责任, 撑起了一把旅游者安全的保护伞, 但对于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安全, 则需要将来通过法律修订、制定《旅游法实施细则》等途径加以补充和完善[4]。

从行政管理角度来看, 旅游安全问题涉及到旅游、质量监督、安全监督、交通管理、海事、消防等多个部门, 需要多部门共同管理。这些部门需要在江苏各地政府的指导下, 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坚决杜绝各类安全隐患, 规范旅行社、景区、旅游交通企业等旅游媒介的各类经营行为。

从技术角度来看, 江苏各地政府需要加快建设健全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和事故应急急救系统。对旅游突发安全事故、旅游资源污染、环境容量问题等进行预警, 并形成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网络, 缩短应急事件、降低事故损失。

4 结语

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底线, 应引起旅游各界的重视。江苏旅游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为切实保护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旅游企业的生存发展、推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密配合, 从而实现江苏旅游的长治久安。

摘要:旅游安全是旅游行业的生命线。本文通过对旅游安全内涵进行界定, 从旅游主体安全、旅游媒介安全以及旅游客体安全出发, 结合江苏旅游的特点, 研究江苏旅游安全的主要表现形态, 并从旅游者、旅游企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安全,江苏旅游,表现形态,建议

参考文献

[1]许纯玲, 李志飞.旅游安全实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2]任学慧, 王月.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设计[J].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 (4) :124-128.

[3]韩慧敏, 孙玉琴.水上旅游安全内涵界定及相关问题研究[J].对外经贸, 2013, 227 (5) :126-128.

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第9篇

随着中国旅游的个性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探险旅游应运在中国,探险旅游起步晚,但发展非常迅速。探险旅游市场发展非常不规范,具体表现在,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安全保障救援体系不完善、探险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足、经营者的组织程度低、旅游者风险防范意识和探险技能差、探险旅游保险不健全等,导致探险旅游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探险旅游者伤亡、受困事故频频发生,探险旅游由惊险体验变成惨痛教训。

二、国外探险旅游安全研究

由于是探险旅游,风险的存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许多人进行商业探险旅游活动就是为了经历激动和兴奋(Fluker & Turner,2000; Hall & Mc Arthur, 1994)。这些心理经历来源于参与者内心的不确定性,活动内在的身体和交往的挑战如体力的高度透支、交际困窘和持续身体伤痛的可能等造成了这种不确定性(Morgan,Moore, & Mansell, 2000)。那些挑战,尤其是身体方面的,是与自然环境中本来固有的危险紧密相连的(Brannan, Condello, Stuckum,Vissers, & Priest, 1992; Cheron & Ritchie, 1982)。 为了确保探险旅游者能获得满意的体验,与体验相连的内在风险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危险性太少,游客就会觉得无聊和厌烦;危险太多,组织者又会陷于一种危机境况(Morgan, 2000)。

Morgan提出对于组织者来说探险旅游活动必须在可接受的安全范围内提供游客想要的体验。活动确实存在身体危险的应该在参与前就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的话,探险旅游组织才会变得更加有效率和专业化。但是,游客同时也会寻找更新更具有挑战性的探险体验。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在法律和资格准入基础上构建起的管理框架不仅可以提高安全标准,而且能在合适的风险水平和恰当的地点更有效地匹配游客需求和行业供给。这样才能实现双方的长期共赢(2003)。

Cater从自己在“世界探险之都”——Queenstown的实际管理经验和研究中发现,探险旅游者从事探险活动不是需要真实的危险,而主要是为了寻找激动和兴奋的感觉。最成功的探险旅游组织者是那些在降低了真实危险水平的同时有效地把活动中的激动成功商业化的人们(2006)。

CM Research发现,在探险旅游活动中,游客受伤与他们认为的低水平的感知风险有很大关系,低水平的感知风险比高水平的感知风险呈现出更高的真实伤害。实际上参加探险旅游活动的游客所持有的风险观念可能对于游客的行为发挥着一种重要的缓和剂的作用,因而对于受伤风险的防范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国外探险旅游安全保障经验借鉴

(一)完备的意外事故保险和救援体系

1、新西兰经验

新西兰没有政府投资的公共医疗系统,然而,在新西兰期间发生的所有意外探险旅游者都可获得有意外事故赔偿公司(Accident Compensation Corporation,简称为ACC)提供的医疗保健。

另外新西兰还有专门从事水上旅游活动安全的全国性组织——新西兰水上安全协会(Water Safety New Zealand)。它的职责是保证水上活动的安全,其中包括海滩、湖泊、河流和出海活动的安全。新西兰水上安全协会是由新西兰彩票公司补助委员会资助建立的,它代表了志愿的和专业的从事水上运动和娱乐的全国性组织的利益。

2、澳大利亚经验

澳大利亚许多机构为到偏远、荒凉地区进行探险旅游的游客提供空中救援服务,其中重要的服务机构包括“皇家飞行医生服务队”和“北部地区空中医疗服务队”。

(二)成功的探险从业人员资格认证体系

新西兰国家资格认证委员会(NZQA) 成立于1990年,隶属于新西兰教育部,对各行各业的资格进行认证。针对课程与学历间缺乏联系的情况,建立了国家资格体系(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NQF)。根据学习难易程度的不同,NQF分为十个等级(Level)每门课程都有不同的Level,其中探险旅游被确定为第4级别。

(三)标准化的风险管理流程

AS/NZS 4360 1999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开发的风险管理标准,第一版于1995年发布。在AS/NZS 4360 1999中,风险管理分为建立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监控与检查、通信和咨询七个步骤。

(四)广泛的户外探险教育

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凭着横跨所有领域的优秀课程设置而走在世界的前列,美国颁授的学位以其杰出而广受国际认可。在四年制大学和二年制社区学院中,户外教育及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很多,涵盖了户外研究、户外娱乐、公园与旅游、户外领队研究、户外探险教育、野外生存娱乐等领域。在北美(含美国和加拿大)有381所大学或学院(含加拿大26所)开设了与娱乐或休闲服务相关的专业或方向,这些院系有不少开设了与户外教育相关的专业或课程。

四、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研究

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探险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试从探险旅游安全保障的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一个按照一定先后顺序的、动态的、开放性的安全保障机制。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是由六个子系统和一个实施机制组成,其中六个子系统指探险旅游安全政策法规系统、探险旅游安全预警系统、探险旅游安全宣传教育系统、探险旅游安全监控系统、探险旅游安全救助系统和探险旅游安全保险系统,一个实施机制指探险旅游政府管理多部门立体合作机制。

(一)探险旅游安全政策与法规系统

探险旅游安全政策法规系统是探险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的基础,指导并规范着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预警、控制、施救行为,为安全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具有提高安全意识,约束探险旅游行为的作用。探险旅游安全政策法规系统的构成要素有:政策,法规,标准,条例和规章制度。

(二)探险旅游安全预警系统

探险旅游安全预警系统担负着探险旅游安全信息的搜集、分析、对策制定和信息发布等功能,是国家发布探险旅游安全信息、进行安全预控的组织机构,它代表国家向相关的主体发布国内或境外的探险旅游安全信息,以维护探险旅游企业和探险旅游者的利益,保障本国探险旅游业的顺利发展。探险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应由以下机构构成:安全信息搜集机构;安全信息分析机构;安全对策制定机构;安全信息发布机构。

(三)探险旅游安全教宣系统

了解认识探险旅游中的危险、提高风险意识、强调安全保障,应该是参加探险旅游的第一课。安全宣传教育首先要切实达到使参与者如身临其境般认识到自己确实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危险,甚至可能受到丧失生命的威胁,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决定去挑战这些危险,要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这些挑战。

(四)探险旅游安全监控系统

探险旅游安全的监控是探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探险旅游企业探险旅游者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通过制度、政策控制和利益协调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管理过程。探险旅游安全的控制是探险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探险旅游企业、探险旅游者及其他社会机构之间通过制度、政策控制和利益协调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管理过程。

(五)探险旅游安全救援系统

探险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救援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既要在传统救援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符合探险旅游特点的救援系统,也要适度的培育民间户外救援系统。参考张进福建立的旅游安全救援系统,结合探险旅游的特点,在探险旅游事故发生后要建立以探险旅游者为中心的救援系统(见图1)。

(六)探险旅游保险系统

鼓励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开发相应的人身意外险及其他相关险种。同时保险公司适当提高保费来扩大保险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作,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的保险。

(七)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的实施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探险旅游热点区域的探险旅游发展纳入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提高各地政府对探险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引导和建立“以体育、旅游和工商管理为主,公安、武警、边防、消防、通讯、交通、卫生、气象、保险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立体合作机制”(见图2)。

1、明确部门职责

探险旅游安全责任归口,风景区由建设部,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由林业局,水利公园由水利局负责,各部门分工负责,加强归口管理,“谁家事,谁家做”。

2、加强市场监管

由旅游、工商、体育等部门共同商议、制定出一套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分块协调。可在旅游局设立探险旅游经营许可机构,在体育局设立探险活动审批审查机构,工商局审查颁发营业执照。由旅游局和体育局共同对探险旅游领队、向导进行教育培训,联合颁发资格认证和上岗认证。

3、定期旅游巡视

由旅游、公安、武警、边防、边检等共同设立联防大队,或者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商业性联防救援机构等,在探险旅游事故频发地和未开发的探险旅游地周边进行巡逻,及时劝阻、制止、纠正游客的一切危险探险行为。在旅游高峰期内大力加强巡逻密度和力度,将探险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4、准确灾害预报

旅游管理部门与气象、水利、地质等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准确地获取洪水、泥石流、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大风、暴雨、冰冻等各种灾害性天气预报,并预料由此可能引发的各种严重危及探险安全的自然灾害,通过各种媒体、景区公告等形式向游客发布相关信息。

5、及时事故救援

由旅游管理部门牵头,政府相关部门出面,联合公安、武警、边检、边防、交通、通讯、水利、电力、消防、工商、卫生、保险、体育等各个部门,建立旅游安全事故救援联动系统:包括建立多部门突发探险安全事故信息沟通和联系会议制度,各成员单位之间及时通报安全事故信息;开展突发探险安全事故培训、演练;协调落实突发探险安全事故联合防控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性救援系统的建设。

6、多渠道筹措资金

政府要关注探险旅游的发展,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企业自筹的多渠道筹集资金机制。

旅游安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 第10篇

一、旅游安全迫在眉捷

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行游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由于自然环境、组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导致旅游者意外受伤和死亡而采取的一切措施[1]。旅游安全是旅游业发展中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只有安全才能使旅游业不断平稳向前,蓬勃发展,如有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就会影响旅游者的安全感受和心境,会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和决策。对旅游安全的研究,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视角即研究整个旅游业的安全,研究各种危机和不安全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怎样确保旅游业免受或少受各种危机和不安全因素的冲击,使之健康发展。狭义的旅游安全研究即对旅游者的安全研究,其主要的目的在于确保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人身、财产、心理安全等[2]。

安全与事故两者是相互独立、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任何参于旅游活动的人,都希望顺利地渡过幸福圆满愉悦身心的旅游假期,有个满意的结果,所以不仅要有安全意识,还要有实际的措施来保证。由于事故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特征,因而一发生就威胁到游客安全。所以当务之急的旅游安全问题不仅要从技术上解决,还要从社会整体上来解决旅游安全问题。

二、旅游安全特征及表现形态

旅游安全特征不同于一般的安全生产管理,旅游安全从本质上而言是人的安全。影响人的生命体,这是最大的特征。解决旅游安全问题,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城市的形象。

旅游安全的表现形态包括三个方面即主体安全、客体安全及中介安全。而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旅游交通事故、设备及设施事故(这两项所占比例较大)、其他有社会治安问题、食物中毒问题及意外安全事故问题等。另外,环境治理也是确保旅游安全的重要方面。

三、安全因素分析

形成不安全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

(一)旅游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安全,有些是不可控的(例地震、洪水、传染病、犯罪等),有些是可以预防的,提前做好功课,防止事故发生,例如交通事故及一些危险地可作警示牌等。

(二)设备的不配套

设计不合理,投资不到位,维修不及时及没有合格的管理规范,缺乏急救设备,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办法不配套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可见,旅游安全设施及管理的滞后是引发安全事故最大的隐患[3]。

(三)管理不完善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仅2009 年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就多达356 起,其深层原因往往是管理不完善。缺乏管理的制度化、人性化,只考虑地区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人的生存权及生命权。

尤其是在旅游中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都是因车辆使用管理上的漏洞、维修不及时、疲劳驾驶等造成的。可见管理人员应有安全防范规则,政府部门应对安全问题的管理加以规范,且不可忽视旅游交通的监管作用。

(四)旅游者安全意识淡薄,行为不规范

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往往会为了追求剌激而忘记安全风险,将旅游安全置之脑后,旅游者本身不按规范操作,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自信和无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占到多数,遇恶劣事件不能正确处理。

四、旅游安全防范管理模式

旅游界公认的管理底线,就是通过管理,保证旅游者的安全。旅游安全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经营者以及旅游者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话题,所以,一定要有旅游安全防范的管理模式。一个科学有效的旅游安全保障系统需要有政府和地方的政策支持力及雄厚的软硬件技术支持。

(一)完善旅游安全法规,以求政策支持

旅游法规是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的基础,为旅游规范管理与安全救援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预防及事后处理也都要以旅游法规为依据。全国性法规一般比较原则,对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有指导意义,但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地方的法规,国家和地方法规的上、下结合使旅游安全更有保障。国家旅游局已发布了“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程序试行办法”,“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2013 年“十一”黄金周,中国首部“旅游法”开始实施,今后,还需要逐步出台更具体的法规,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职权范围,以利于旅游业的稳步发展。

(二)实现旅游安全防范预警

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加速实现旅游安全防范预警:

1.建立安全预警系统,从技术上确保旅游环境安全

旅游安全预警它担负着旅游安全信息的搜集(安全信息、社会治安、政治态势,疫情灾情)、分析(其程度及级别)、对策制定(安全出行的措施)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并对有可能危害旅游地、旅游企业、旅游者的安全利益进行全方位的监控[4]。利用网络、移动通讯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可提前在危险出现之前,灾害发生前进行预警,尽可能做到像气象预报那样的正确。

建立安全防范系统,要设标志牌和警示牌,消除安全隐患,清除危险物,加强社会治安,提供安全服务。并随时检查警示牌的情况,做到及时醒目地提醒游客。特别是在一些聚众的公共场所,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及媒体、宣传栏等加以提示。在旅游高峰进行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分流,在公共场合,提示游客财产的自我保护。使安全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树立“主动预防”在先的思想。

2.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游客行为

通过广播进行广泛宣传,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规范游客的行为,对有安全问题的游客行为,管理人员要及时制止。在安全教育方面旅行社、领队、导游要切实负起责任,给予具体的指导。对旅游者要加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以防交通事故发生。

3.安全自控与互控的有机结合

自控系统中,首先是制度自控,其次是技术自控,第三是安全文化自控。

建立互控系统,可实现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将自控与互控有机结合起来,以更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安全管理,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

1.增强旅游管理的安全意识

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首先从大到国家、地区小到企业和个人要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生命第一、安全第一,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对于生命而言是次要的,所以必须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在旅游过程的始终,保证旅游者的人、财、物的安全。第二,每次旅游活动中,既要有原则的宣传教育,还要有每个景区景点等的具体的安全指导,并加强巡视。例如地域险情、旅游地的气象预报、地域的风俗习惯、当地的社会治安情况也包括高原反应、森林火灾等状况,做到思想准备充分,过一个愉快轻松的旅游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第三,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每个旅游者要对自己的生命负有保护责任,旅游者要加强安全意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分析自身条件、经验,不能只顾兴趣,不顾其他一切的冒险行为,特别是当前自由行趋势发展的情况下,更需要理智和冷静。

2.加强培训,提高一线服务人员素质

要从转变观念入手,做好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和技能。将安全控制与人员的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提高一线服务人员素质,从而加强工作责任性使安全工作能有效实施。

3.加强对老年旅游团的安全防范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银发旅游”的市场是巨大的,不可忽视,它的旅游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休闲式的旅游,有候鸟式的旅游(养老性质的),有医疗旅游等等,但无论老年人的哪种旅游形式,因它的最大特点是旅游人员年龄大,所以,更需要考虑建立安全防范管理体制。由于老年人受到身体条件的制约,就会有突发状况的出现,可配备随团医生及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对老年旅游者,从服务、设备、景点交通标识上要格外醒目,要提高餐饮卫生和住宿质量等,做到安全防范万无一失。

4.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

旅游发展需要安全技术的支撑和运用,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建立实时、准确、高效的管理体系,可引入电子售票系统,结合先进的电子技术,条形码记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防伪技术及先进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实现其管理功能。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形成制度管理及技术管理。

(四)加速旅游交通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旅游交通作为支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交通在旅游活动中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据统计,关于对旅游效果影响要素的调查表明,与旅游各要素相比,将旅游交通列为首位要素的占60%以上[5]。所以要加大预防性投入,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效益,以至影响长远利益,否则在出事故后,损失惨重。同时要加大队伍建设,实施安全管理,避免交通事故产生。且要逐步解决交通工具、技术在内的站点调度系统,从而选择合理的交通工具,为使旅游交通能安全运行,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大对车辆的管理力度。今后将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车辆定位及交通工具运行状态管理的可视化,以实现实时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要按旅游法规定景区在节假日控制游客的数量,预防出现交通瘫痪,使游客滞留景区,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例如2013 年国庆节期间,四川九寨沟景区的犀牛海公交换乘站出现大量游客滞留,部分游客围堵景区接送车辆,导致上下山通道陷入瘫痪,只能步行。有的不听劝阻,翻越栈道,走在公路上,导致客运系统几乎瘫痪。要解决游客滞留和交通阻塞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弹性休假制度的切实实施,才能更好地解决游客集中出游的问题,以避免长假严重拥堵而出现交通事故。每年大小黄金周是旅游者出行的高峰期,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会更高。

(五)建旅游安全救援服务系统,确保旅游者人、财、物的安全

救援系统是旅游行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保证旅游者安全、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是在事故发生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的重要环节,是旅游紧急求援的内在需求,旅游安全救援服务系统是旅游服务顺利进行的保障[6]。事发后,旅游管理局要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例如,2013 年国庆节九寨沟等地出现游客滞留,就需要全力开展疏导工作,加强游客流量控制,使游客全部安全疏散。并实行分时分段错峰游览。

救援分为专业和民间救援两类,前者是专门从事旅游救援的机构(包括以政府牵头的指挥中心为核心形成的社会联动系统),它把旅行社、救援中心、通讯、交通、医疗、公安、武警、消防等有机的组织起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施救,且对事故现场作出分析、判断,以利于事后的处理。对事故进行人性化、道德化的处理,例如保险理赔及对受害人的社会救挤,体现人文关怀,并要有紧急电话专线,救护车等,要妥善处理,以使损失、伤亡降到最小。可建立商业性社会救援机构,以提供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搜寻、转运、抢修等[7]。完善旅游保险机制,将保险与救援结合起来。2009 年财政部、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和农业部等联合发布“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作了规定,它作为交强险的有力补充。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应该在保障旅游交通事故受害者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是事故中的“救命钱”运作的好坏,它考验着政府部门执政智慧,也考验着政府为民服务的决心。

下图总结和归纳了旅游安全防范管理模式的方方面面,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细化,并明确指出每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五、营造安全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主要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文环境一般指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安全的旅游环境是游客参与从事旅游活动的保障。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状况依托于旅游环境,营造安全旅游环境的主要策略:首先要有健全的安全组织及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制的建设,避免相互推托责任;其次是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旅游交通安全的设施建设和维护;第三是完善三个机制,即安全预警机制、旅游安全标识机制、旅游紧急救援机制;最后是加强安全救援队伍建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旅游目的地安全环境营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组织的积极引导,也离不开当地公共安全管理部门协助,更需要旅游企业的配合[8]。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的发展,逐步改造和创建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例如在节假日或旅游高峰期一些旅游景区可实行分时分段错峰游览,加强游客流量控制,合理分流游客量。

六、对安全防范管理模式的展望

实现实名购票制度,保证游客身份有迹可循,当在出现安全问题时,可第一时间通知家属、所属单位及旅行社。配备安全急救设施,对从业人员实施监管,强化安全管理,塑造安全旅游环境,才能更好地树立安全旅游地的形象。

关于旅游安全的研究有宏观及微观两个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分析的,还有许多从微观及其某一领域的旅游安全研究,例自助旅游安全、乡村旅游安全、都市旅游安全、探险旅游安全、森林旅游安全等,今后更需要对旅游安全成功案例的分析、研究,为旅游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作用。

总之,在现代旅游活动中,旅游安全已提到议事日程中,为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开展全面管理(包括设备、人、技术、环境管理等)使旅游的安全性逐步达到万无一失,才能使旅游业向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摘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多种旅游方式的创新,使人们更重视旅游安全,从理念到制度,旅游安全成为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所以要从旅游安全的内涵、特征、现状及事故形成原因中寻找合理的、可实现的解决旅游安全问题的对策,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国际旅游安全 第11篇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安全;集体安全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6-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高度的呈上升趋势的经济依存,不断加长的国际机构名单,不断扩展的合作关系,不断增长的相互信任和不断深入与持久的和平,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又相互猜忌,频繁更换外交伙伴,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危机和间歇性的战争时有发生,如何建立一个稳定的安全框架是中外所有政治学家关心的问题。在现实主义那里,安全意味着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时间,在自由主义那里,人们应该追求一种永久的和平与安全。随着当代安全领域问题的层出不穷和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站在更深刻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们试图融合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合理观点进行折中,针对新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的发展对安全理念进行了另一个角度的诠释,丰富了这一领域的理论内容。

一、现实主义

1948年,《国家间的政治》一书的出版,使现实主义安全观再次成为国际政治理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书中核心的观点是,权力争夺是无所不至的,从家庭到国际政治生活中的权力斗争,都是如此。整个国际社会是松散的,不稳定的。在这种不稳定的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是软弱无力的,所以确保国家间安全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有中央政府的世界国家,在世界各国家中,各国应该达成一定的谅解。他的世界安全模式实际上是拥有一个强大霸权统治下的国际社会,是一种霸权安全。

在其基础上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的观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新现实主义眼里,如果一个国家以不合理性的方式挑战现有安全模式,将会受到惩罚。它看中的是均势。虽然均势可以被打破,从而带来新的不安全状态,但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经这种理论所诠释的均势安全是国家追求安全的一种传统模式。古今中外,从“战国七雄”的争霸到“三分天下”的并立,从近代欧洲列强的争锋到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现实主义是这些论述得到了广泛的论证。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成为传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比较严峻和冷酷的,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国际画卷”[1]。对此,基辛格有一句精辟恰当的评价,“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平”[2],然而,均势安全或均势论在历经历史检验后,也显现出它的另一面。因为均势往往孕育着超级强国的优势和霸权欲望。国家对其安全的关注与担忧总不会以均势为满足,各国对自己的安全总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各方不断谋求对于对手的优势,有时不能不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种安全模式下,小国往往会成为均势下的牺牲品,如朝鲜半岛的分裂,波兰的三次被瓜分,就是大国玩弄均势外交的例证。同时,历史上对大国追求霸权的反应也并非总是伴随着制横的出现。霸权及其追求国往往会提供便利,来使别国宁愿“搭车”而不去制横。此霸权及其追求的具体形式除了军事强制武力征服,也可以依靠文化和经济影响来包容和束缚他国。同时,一国应该具有的制衡能力和意愿在国内众多问题的侵扰下会增添制衡困难,甚至促使一国专注于国内事务而根本不做任何制衡的努力。

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者不像传统的理想主义那样,他们不认为国际组织能够发挥世界政府的作用,也不像现实主义认为的,国际组织只是体现大国利益的场所,他们确信国际组织对协调一国内外政策及建立各层次国际组织联系方面将产生重大的作用[3]。但同时,这样一个经过国际组织协调、利益复杂交合的国际社会并非一定会变得更加安全,恰恰相反,复杂性的增加和等级结构的日益衰弱,可能还会导致在组织集体行动的过程中失去有效的领导,他们看到,在这样一相互依存的世界中,旧的霸权必然会衰落,在不同领域会出现多重领导的状况,并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局面,因而,建立多元安全制度与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4]。

如果说均势理论是与现实主义相联系的话,那么集体安全模式就可以认为基本是和自由主义相联系的。在由一定国家构成的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的一定的安全共同体中,各成员国为了保护或者获得所想要的经济利益,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必要时敌人施以军事打击制裁或打击。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主权原则,到维也纳会议确定欧洲协调,其中都体现了某种程度的集体安全原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国际联盟到今天仍在起作用的联合国,国际组织构成了集体安全的主要形式,诸如此类的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几乎包含了所有国家,不管它的功效如何,至少在普遍性上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集体安全作为一种理想是毫无瑕疵的,它确实为在一个主权国家的共同体中执行法律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法”[5]。

然而,这种理论也有问题。在民族国家依然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因素还远未强大到让民族国家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完全放下手中的武器,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并未因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而销声匿迹。当各国彼此之间怀有极大的恐惧时,让他们保持行为中立、协商签约并建立互信合作将会变得非常困难,这种局面即使在发展合作关系的制度渠道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仍然会是如此,很难想象在彼此恐惧怀疑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制度是否一定会成功[5]。很显然,这种安全模式掺进了太多的道德伦理因素,这明显违背了当前国际政治的现实。

三、建构主义

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者都很强调利益在指导国家行为中的作用,利益被认为是客观而不可避免的,各国掌权者会以各种方式采取行动来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少有理论或者事实将之证伪。然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认为,与其把国际争端说成与客观不变的利益有关,不如说与各国在相互交往互动中形成的一致认同有关。换言之,国家和社会团体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的利益与别国的利益发生冲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们如何自我定位以及如何定位他人。

可是,如何定位是充满主观判断的。当前的美国政府在多种场合传达了对叙利亚动武的信息,因他认为叙利亚政权的存在本身对美国的安全构成了威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与正面临着因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相比,前者显然不像其对外宣称的那样迫切,原因在于,在美国与叙利亚的长期交往中,美国认为叙利亚伊斯兰政权的存在对自己构成了威胁,美国的行为是誓将敌人除去而后快的观念使然。“如果把使权力和利益具有意义和内容的观念剥离出去,单纯的权力和利益很难解释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观念的根本作用是建构具有结实能力的权力和利益”[6]。

按照这种理论的阐释,当今国际社会所进行的各种对话,地区组织之间的互动就不是仅仅为了解决利益冲突和争夺权力,而是要通过这种不断地接触和沟通,创建新的更加积极的身份认同。20世纪90年代至今,南北朝鲜开始积极接触以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所形成的相互敌意,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现实主义或许会将之看成是双方利益调整的结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南北双方继续敌视而不反思对方,继续将对方视为民族的罪人而不加以重新定位,对抗将重新取代何谈成为双方关系的常态。当前半岛形势说明了这一点。

身份确认有助于理清各自的利益,反过来,理清后的利益也会形成认同,但新的认同的形成是否会导致一个稳定的世界,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体察。一种新的定位和认同的产生是以以往的定位或认同的趋弱为前提的。事实证明这在当代世界是困难的。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会将来自他国或民族的伤害和威胁,在短时期彻底忘却,更何况,不是每一个给他国带来痛苦经历的国家都能像勃兰特和科尔那样,对过去加诸他人的伤害以跪谢罪。因此说,国家民族之间的重新定位是艰巨的,其中需要没完没了的对话和行动,需要双方对过去的事实甚至是伤害有真诚的彻底的认识。认同一经形成将会有很大的稳定性,短期内很难改变。危机和对抗会导致相互敌对的认同,这种认同一经形成将很难化解,于各国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中日两国的现状就是明证。

四、我国的战略选择

持续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力提升加速,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与之伴随的是,中国与各国间关系尤其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中国国力的强势提升引出了多重的反应,周边关系向强势大国的结构转变,这与过去的弱势中国下的关系特点不同。强势中国下这样的关系,以中国为主线的矛盾凸显,很多问题和中国联系起来了,逐渐形成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强势中国带来双向反应,即中国对本身的利益诉求增加了,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也增强了,所有这些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发生。弱势情况下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强势情况下就要争取更多的利益,这个很自然。再一个趋势是应对强势中国成为许多周边国家的一种共识,就是如何适应一个强大中国的崛起,尤其是区域内大国,心态更加复杂,这就会催生现实主义所说的复杂的“准结盟”应对力量。虽然这种结盟是行动力较弱的松散的联盟。过去是我们应对别人,现在是别人应对我们。当前的南海和钓鱼岛领土争端正是这种趋势的直接体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西方式的帝国,都希望中国会成为另一类型的崛起大国。而避免成为众人心中的西式帝国也是中国的必要选择。尽管各种内部制度因素继续制约着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但外在世界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日益提升的外交影响力。很显然,这种影响力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纵深依赖,而不是中国的军事力量及影响力。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的现实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继续专注于经济发展。历史上,中国成为亚洲大国靠的是经济力量及和经济力量相关的文化影响力。同样,中国当今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靠的也是经济实力,而非军事恫吓。中国复兴最根本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中国最重大、最核心、最根本的利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本身可以促使各个相关国家走向同一“跑道”,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竞争总要好于军事竞争。同时,处理好担当责任与量力而为的关系。中国自己的事情理顺了,本身就是对国际社会履行了最大的责任,中国有限战略资源的落脚点应立足在解决好自身的问题上。对中国现时的国力所能支撑的国际作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估量。解决国际事务时,谨慎决策,不受诱惑,避免替美国担当,过度将自己卷入。

第二,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国际规范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避免被国际社会边缘化,降低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嫌弃外在世界太麻烦,选择孤立,自我封闭起来。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近代历史给中国最惨痛的教训是,封闭就要挨打,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也证明了开放的必要性。二是另组一个国际舞台,如同苏联一样。在当今世界,也的确有些国家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和西方美国对立。如果一时头脑发热选择另组体系,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势必将会使得那些对中国崛起心存疑虑的所有国家站在一起,而不单纯是小国的合众连横。届时,中国必然面临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争,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巨大的国际社会联合体很可能会让立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遭受致命打击。

第三,走和平发展国家道路。当前的局势和未来国家利益的维护需要进行军事现代化,需要将坚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作为我国安全战略的根本基点,但要将之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防御性质之内。单纯的军事现代化不足以让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且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否可以持续,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和前一种情形一样,一旦中国选择军事国家道路,就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即另外一个视中国为威胁的军事国家或者集团。

第四,与国际社会各主要行为体积极对话。积极发展同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友好关系,特别是改善和发展和各大国的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不断的接触和沟通,让对方对我们的政策和原则等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消除各行为体观念中因误解而产生的不满,创造机会让他们从多层次了解中国,积极承担应该承担的国际责任。要看到建立均衡稳定的世界战略平衡的一个重要和突出的方面是加强在国际舞台的交往和合作,更积极参与制定各种国际规则,更加广泛地开展首脑外交、民间外交和各种非政府外交等,大力扩展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逸舟.论综合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4).

[2]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36.

[3]梁艳菊.关于国际安全的思考[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4).

[4]谢青.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理念[J].世界经济与论坛,2000,(4).

[5][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M].卢明华,时殷弘,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371-375,533.

国际贸易安全与政府职责 第12篇

一、当前国际贸易安全形势

当前, 国际贸易安全局势也体现出一些新特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战争及局部冲突危险依然存在。

朝鲜局势升级级, 利比亚国内动乱频繁, 中东局势乱象环生, 泰国国内动乱频发, 埃及、巴林、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相继发生动乱, 安全形势严峻。这种情况下:商业凋敝, 银行关闭, 港口罢工, 政权瘫痪。无论是本国的进口, 还是对他国的出口都无法顺利进行, 对外贸易受到巨大的影响。

2、利用贸易制裁组合拳, 打击他国对外贸易增长。

联合国对朝鲜的贸易制裁, 欧盟对中国的贸易制裁, 美国队古巴的贸易制裁, 打击威胁本国或人类安全的国家。贸易制裁措施通常包括:对目标国出口和进口实行有限或全面的禁运;禁止本国金融机构与被制裁国金融机构进行往来, 把同目标国进行贸易往来的个人或公司列入限制贸易的黑名单;对目标国实施歧视性关税;颁发针对目标国的限制性进出口执照……都严重制约着正常国际贸易的增长。

3、海盗猖獗, 烧杀抢掠, 威胁国际运输安全。

近年来, 加勒比、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海盗作案数量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统计:2008年索马里海盗共发动111次袭击, 2009年一共发动214次袭击, 2010年被劫船只共49艘。海盗的目标虽然不在于货物, 而是赎金, 但是一旦船舶被劫持, 一方面, 货方必然要共同分摊巨额赎金, 贸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 货物无法正常运输也影响了贸易的流通速度。

4、恐怖分子利用贸易途径进行恐怖活动。

2009年, 阿富汗喀布尔市内一处联合国人员公寓楼遭武装分子袭击, 2010年10月29日, 一架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 (UPS) 货机从也门起飞, 计划飞往美国两个城市, 按惯例于29日3时30分降落在东米德兰兹机场。英国警方对货物详细检查时发现, 有个大箱子中一个惠普打印机的硒鼓经人巧妙改装, 似乎与一台移动电话相连。检测显示, 包裹中包含强力爆炸物太恩 (PETN) 。2012年2月14日第一起恐怖事件后, 每月14日就会发生针对最有魅力的花美男的恐怖事件。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更加隐蔽, 方式更加多样。对正常贸易途径的秘密渗透是其策略之一。

5、不可抗力因素的严重影响国际贸易安全。

1793年5月21日, 九州岛发生强烈地震, 1867年12月18日, 基隆北部海域发生6级地震, 2008年“5.12”汶川地震, 2013年芦山地震等都严重影响当地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二、国际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开展, 有赖于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国际秩序。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则会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1、贸易制裁, 缩小贸易对象。

通常贸易的对象包括:政府、银行、贸易公司、航运公司、生产企业等, 一旦这个国家被制裁, 那么与这些被制裁对象进行贸易, 贸易企业本身也会被制裁国列入限制贸易的黑名单。

2、增加运输风险及成本。

安全问题对运输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 限制与被制裁的运输企业进行合作;第二、限制实施制裁的国家的船舶、飞机经过或停靠被制裁国港口或机场, 限制被制裁的国家的船舶或飞机停靠本国港口或机场;第三、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加大;第四、由于需要绕航, 或保险费提高等原因, 运输成本将大大增加。

3、货物保险受到限制:

一方面, 贸易制裁的措施还包括从严管理、限制, 甚至禁止涉及目标国的各项商务保险服务, 因此制裁国保险公司无法为运往被制裁国的货物提供保险服务;另一方面, 若与安全局势严峻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贸易, 或者货物的运输航线经过这些国家或地区, 风险加大, 保险成本必然大大提高。

4、贸易禁运, 限制贸易范围:

在贸易禁运的商品中, 最常见的是武器装备, 如主战坦克、装甲战车、大口径火炮系统、战斗机、攻击直升机、军舰、导弹或导弹系统。此外, 根据禁运的范围大小, 还可能包括其他商品, 如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中, 限制任何原产于伊朗的货物和服务对美国出口 (但信息和信息材料、价值低于100美元的礼物、旅游携带用品等除外) , 除非事先征得OFAC的同意, 限制任何美国人或美国机构对伊朗出口货物、服务和技术。

归纳起来, 安全问题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影响可归结为几个方面:

第一, 贸易成本增加;第二, 减缓贸易流通速度;第三, 加大贸易风险。

三、政府的应对策略

1、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全问题具有长期性, 其应对与解决也日趋走向制度化, 并体现在指导国际贸易的惯例和规则中:2007年, 国际商会开始组建工作小组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 进行修订;自1982年生效以来, 伦敦货物保险协会的保险条款一直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加入中国元素, 使企业更加适应国际贸易法则, 减少贸易摩擦。

2、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 整顿外贸出口顺序。

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 企业完全依赖市场, 不可避免地会跟风随众, 盲目生产, 导致产品过剩、无奈被动出口的局面。为克服这种不良结果的出现, 政府应积极地承担起对企业宏观调控的责任, 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信息, 及企业所需要的技术, 引导企业生产产品的换代升级, 制定各种奖惩制度来鼓励企业生产市场急需的产品, 压制企业生产市场已饱和的产品。国内竞争企业低价竞销出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口秩序混乱。因此, 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 整顿外贸出口顺序。

3、加强国际经济、军事、文化、政治合作。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评价下一篇:架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