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2024-06-29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精选12篇)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第1篇

植物地理学是高师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和交叉性学科,它兼顾着教学、体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多重任务和意义,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能力和科研态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植物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和环境保护、农林牧生产与管理等相关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地理学课程面临着学科地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许多方面的冲击。面对挑战和机遇,如何对传统的植物地理教学进行客观、适时、适当、有效的改革,是植物地理学科面临的当务之急。同时,高校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责任感也步入到矛盾多发转型阶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现行的许多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对中学地理教师和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针对植物地理学教学探讨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确保教学内容及学科体系完整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笔者对植物地理学教学内容、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和探索。

2 传统植物地理学教学弊端

作为一门学科,它总该有自己的着眼点,以别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有所分工,相互补充。对于植物地理学教学研究,识别出该学科领域更具特色的、区别于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的“元素”,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在植物地理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教师先进行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然后进行相关的野外实习,让学生识别一些植物并了解植物区系和植被群落结构,延伸理论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

2.1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传统植物地理学偏重教科书的理论资源,忽略利用实验室教学资源。从教材资源方面看,植物地理学教材更新较慢,且缺少专门的实验和实习教材。没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学科知识充分转化为教学知识,没有充分运用地理学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具体化。从教法资源来看,国内高校的植物地理学精品课程网的多媒体网络资源库,以及相关的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全球变化等课程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2.2 外出实习实践内容较少

实习的目的是通过野外教学,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与实际事物、现象相结合,奠定坚实的综合地理基础。[2]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训练学生标本采集、制作技术,培养提高学生识别、鉴定各种植物的能力,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植物地理学的重要性。[3]以本校为例,植物地理实习选择庐山的月照松林、庐林湖、乌龙潭、王家坡、植物园四个景点,在整个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内容中占较少部分,而地质地貌实习在庐山是重点,还有专门的巢湖地质实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植物地理学知识不重要。同时,学生在实习之前没有参与实习前期准备工作,都是教师准备好器材,沿途讲解植物种类和植被垂直分布特点,最后让学生压制标本写出实习报告。在此过程中学生不能清晰的理解实习内容,综合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2.3 学习评价形式单一

传统的植物地理学评价形式主要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为准,而野外实习成绩一般不与专业课成绩挂钩,学生按设计好的教学路线跟随老师学习,并没有标准规范的植物地理实习知识考核,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4]同时,考核方式存在着缺陷:实习表现和野外观察和动手能力约占20%,实习文本报告占80%。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实习不认真,借助网络资源也可获得优秀成绩。这种评价形式没有提高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公正和有效性。

3 提高植物地理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调整学习能力评价结构,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建立新的教学和实习实验体系。

3.1 增加实验室综合性实验

地理实验是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地理假设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找到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最终发现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5]地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来看,高师院校在植物地理室内试验方面没有得到重视。因此,要增加实验室实验课程,学生不仅要进行部分过程性实验,还要进行综合性实验。例如课本第一章讲授苔藓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学生没有观察到植物结构,概念上比较模糊,不利于能力的培养。[6]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先观察植物结构,并参与解剖和制作永久切片,从材料的培养到切片的制作,以及水生植物、旱生植物、被子植物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3.2 增加设计性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但学生并没有参加任何科研的工作,所以还要增加设计性实验,使学生亲自参加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体验一项研究的全部过程。改变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多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给出探究性任务,应用现代分析和测试技术进行“物种、种群、群落与环境的关系”等课题研究,分配给每个小组,根据研究计划和预实习期所查阅的文献资料,采集相关的数据资料(植物群落分布、环境特点、种群特征、优势种及一些具体数字资料),为实习后期实习和论文的撰写积累素材。带着任务有目的性地参与实习,可以提高学生在野外实习中的主动性。

植被图是研究植物群落的重要手段和表现形式,绘制和运用植被图,可以充实和丰富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在生产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小区域的植被图绘制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植被调查项目,进行现场测绘和勾绘植被图,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同时,让学生与化学、生物专业学生合作,自行设计科研项目,针对某化工厂栽种的植物,进行重金属污染对植物诱变效应分析研究。通过这种综合实验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方法,增进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3 增加实习实践内容

增加野外资源调查实习内容和区域,了解植物结构的差异性、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丰富性。就本校地理科学专业而言,植物地理野外实习10月左右在庐山进行。然而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和实习经费的限制,实习行程无法涵盖整个庐山。此外,庐山地势地貌情况复杂,实习区域主要集中在牯岭镇及其周边区域,实习范围较小,路线主要选择旅游路线。只能接触到有限的物种和植被类型,学生无法实际完整地认识整个庐山自然保护区。在实习中,可以重点针对好汉坡、小天池、石门涧这些景点进行讲解,让学生从整体上观测庐山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等群落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同时,在巢湖地质实习中,适当增加调查巢湖流域的藻类植物及水体污染状况。改进传统的形态验证方式,结合水体污染和环境破坏等因素,让学生对某一水域进行综合调查。这样,学生既能识别较多的藻类植物,又对该类群的生活环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3.4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考试既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可靠方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措施。[7]新课程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积极开展地理观测实验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高校植物地理教学改革重点是考核方式和体系,将其分为三部分:期末课本资源考核、实验室实验考核和野外实习考核。期末课本资源考核主要评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而植物地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的复杂表现性活动,与之相适应的应该有规范的实验教材和明确的评定标准。未来应编制相应的植物地理实验教材指导教师教学,以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野外实习考核环节,建议将植物地理野外实习作为一门课程对待,单独进行成绩评定,其中植被图绘制操作占20%,设计性科研项目占20%,实习报告占20%,实习标本采集质量和数量占20%,植物标本识别能力占10%,野外工作能力占10%,累计100分。鼓励学生在实习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践表明,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比较真实公正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

4 结论

通过对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地理学教学内容、方式的分析,改进植物地理学实验实践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地理学的兴趣,使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以期达到最佳效果。总之,植物地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与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制定好专门的实验实习教材,深入加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践课的教学改革,充实和完善考试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植物地理教学和实习实践经历,分析了植物地理学教学特点,得出当前存在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重理论教学,轻实验和实践教学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植物地理学课程需要优化实验实践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健全考核体系。

关键词:植物地理,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朝鲁门格日勒.地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地理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5(5):103-105.

[2]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等.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15-117.

[3]王文福,张玉娟.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3):93-95.

[4]程久苗,王宗英,刘付程,等.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4):383-385

[5]王国强.多元化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96-98.

[6]金正一.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24-125.

地方地理课程资源 第2篇

一味地向重点高校看齐,套用重点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相同的课程,既体现不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同时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又会受各种因素制约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2.2 教材、辅助教材建设方面

目前,适合新建地方性高校“人文地理”系列课程的教材不多,辅助教材更少,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辅助教材几乎空白。各门课程(包括实践课程、野外实习)的教学大纲既不健全也不规范,没有标准体系。

2.3 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方面

新建地方性高校都要接受省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学位授予权评估和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因此,这些学校在各学科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上都会加大投入力度,但就地理学科而言,目前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重点仍放在“自然地理”和“技术地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测绘等)方面。

2.4 课任教师配备方面

挖掘地方资源构建特色课程 第3篇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基地学校课程体系从过去的单一化、固定化朝弹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课堂、校内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特长。课程设置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课程体系。二是体现基地的特色。我们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基地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反映基地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周边地方的区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培养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

三、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一是构建符合我们基地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特色场地。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批善于开发本土课程、精于活动组织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三是推进营训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本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挖掘地方特色,构建特色课程资源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实施,教师先行。要想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老师们的理念与付出作为保障。我们的做法,一是拓宽视野,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省内培训,观摩省市优秀基地的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掘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相关技术人员。

2、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依靠几门课程度日的僵化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连云港地方特色的物资源,开发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课程。还有灌河、烈士陵园、海西公园、二郎神庙等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课程资源,了解这些资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引导学生关心家乡文化,因地置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爱家乡、勇于创新的意识。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侧重于开发动手操作类的课程,比如“贝壳拼图”、“贝壳彩绘”、“贝壳组装”,形成了以“创意贝壳”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1、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2、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了有研究意识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有80多人次获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3、课题研究促进了基地的改革与发展。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幸福林海、花园水产养殖基地、灌南农业示范园区、花果山、连岛等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基地内部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基地、社会、自然三结合,基地课程特色也逐渐彰显,我们基地也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称赞,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向往的校外活动的理想佳境。

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第4篇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根据纲要精神,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在实施建议部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应该说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课程与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依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和文化特征, 深入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但是, 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 还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 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很多人思想中有错误的观念, 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教材的开发利用, 仅局限于把教材、教参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人们对本地的地方课程资源缺乏了解, 认识不足, 很少有人去研究开发, 于是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 使得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不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 无法实现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拥有丰富知识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这种由专家主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学校的“共性”, 而忽视了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境, 不能反映地方的差异性, 不能关照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多样性需要。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往往侧重于书面印刷品, 更多的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使得更多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教师的视野, 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堵塞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多渠道。

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 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提出的,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崭新话题,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解读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2.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一定是能够为教育服务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教育目标实现的。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 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 有的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3. 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 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

4.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5.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上述对课程资源概念的探讨, 尽管其侧重点和视角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是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促成课程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的是直接的, 有的是潜在的, 并且当这些直接的或潜在的资源进入课程领域或特定的教学情景中,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才实现其课程价值。本研究论文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这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

(二) 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的界定无疑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本论文中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三)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地方”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即使在一省内, 各地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 也可以指一个区、县甚至更小的地方。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 出现把“地方”理解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的倾向。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就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的课程, 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 这样势必导致地级市、县区甚至更小的地方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本研究论文认为“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 包括省一级、地市一级、县区一级甚至更小的地方, 而不是笼统的省一级的地方。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则是指蕴含在地方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来源, 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包括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文化等各种富有教育价值的因素。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 第5篇

——以地理课程教学论为例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本文以网络资源“互动平台”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的利用为例介绍了“互动平台”利用的内容、实践途径及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地理课程教学论 互动平台 利用

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和信息种类多、数量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资源和信息需求,同时也大大推进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也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以地理课程教学论为例简要介绍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及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互动平台”利用的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是为了满足高校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结合构建的网络学习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师生博客、师生对话和师生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1.1师生博客

师生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为中学一线地理教师和高等师范学校地理师范生提供的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教学心得,并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学一线地理教师通过教师博客将自己的教学体验、教学感受、教学灵感、教学反思、教学成果以及对教学的理论升华等感悟及思想进行即时记录。师范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查看教师的优秀教案、学习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等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场景,通过学生博客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学习心得,完善地理课程教学论的理论学习。例如,教师博客中博文《写给地理新教师的话》,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地理教师,他分别从独立思考、教学设计、高考复习、课件使用、案例收集与整理、写课堂后记、尝试命题等方面给刚从事地理教育事业的新人提供了建议,以帮助新教师全面快速地成长。1.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为高校及中学研究地理课程教学论相关课程教师和高等学校地理师范学生提供的疑难解答和观点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博文将课程教学论的科研及实践成果展示,师范生可以对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向老师提问,同时还可以向老师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见解,老师依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即时对学生的疑惑和观点进行交流并解答,即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以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地理师范生需做什么准备才能具备一名地理教师的风采?”,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提问或者博客留言的形式向老师发提出问题,老师即可随时或者通过给学生留言的形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也可通过同样的方式跟老师探讨,成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新形式,为地理师范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1.3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是高校教师和地理师范生共同分享地理教学论相关课程内容及师范生在学习和参加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和所取得的收获与成果。高校教师通过对课程教学论和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研究,指导地理师范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通过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培养。师范生通过在线跟老师交流,认识自己的长处,反思自身的不足,老师对所有师范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最终结果最终以教学成果的形式在网上供大家交流和分享,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例如,“为什么某些地理师范毕业生可优先先找到工作?”,通过多年的就业形势老师可以总结出优先被录用师范生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教师形象气质好;第二,谈吐举止文明,普通话标准;第三,专业知识扎实;第四,教师基本技能突出。教师通过对这些优点的归纳,供在校师范生交流和分享,不仅明确了今后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途径,同时也明确了师范生对自身要求的方向。

2“互动平台”利用的实践途径

2.1利用“互动平台”深化理论学习

地理师范生在大学花较多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然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学好课程教学论和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通过网络利用“互动平台”的资源和信息,跟一线教师在线交流,真切了解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可帮助地理师范生更深刻的理解课程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原则体系中对“处理人地关系原则”的学习,如果不以地理专业知识为背景,则很难理解改教学原则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刻内涵,但通过“互动平台”,中学地理教师会用“我国的水资源”的教学目标设计将“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原则的内涵”解释的深刻而透彻,同时教会师范生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探讨正确人地关系,使师范生真正领悟课程教学论的本质特征。2.2利用“互动平台”拓展知识视野

大多数地理师范生在大学校园里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对社会、自然、尤其中学地理教学了解甚少。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机遇,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构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大学生应通过“互动平台”的利用,可以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学习中学地理一线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精品课程及课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创新想法。例如,福建省质检质量分析的PPT课件,提供一些ppt制作的思路,利用非常具有创意的图片,将地理知识图文并茂的展示出来,让众人大开眼界,不仅仅培养师范生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切实能够帮助广大地理师生扩大视野,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化。2.3利用“互动平台”强化交流讨论

地理师范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大学课堂上,但与大学专业老师交流相对甚少,深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与中学地理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几乎没有。“互动平台”的构建可是让师范生提供即时学习的机会,地理师范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学老师和中学地理老师相互沟通交流,分享优秀地理名师教育教学成果,即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互动平台”中的教师不仅可以为师范生的专业进行指导促进其进步,同时对师范生的面试技巧也可以提供专业指导。例如,地理说课的技巧,专业地理教师会从教材、教学目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地理师范生进行详细指导,地理教师面试官的角色和师范生应试者的角色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师范生从专业角度从容应对面试环节,大大增强其在众多大学毕业生中的竞争力。3“互动平台”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在线互动交流定位明确

“互动平台”栏目中聚集了地理教育界众多优秀地理学者和地理教育工作者、中学地理教师、地理师范生和中学生,同时各栏目收集有优秀地理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及教学实践经验与感悟。地理师范生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力量的后备军,应该养精蓄锐,时刻准备着整装待发。因此,地理师范生在应用这些资源及信息时,应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好,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虚心请教、相互探讨、共同进步。3.2在线互动交流目标清晰

“互动平台”栏目中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到教育教学实践实施,为地理师范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同时专家和老师们在辛苦忙碌的工作之余还需要为师范生解难答疑。因此,地理师范生在互动交流环节应尽量较少不必要是时间浪费,提前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做到提问的目标清晰,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要强,思维的逻辑性要好,文字表达要尽量专业化,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自身快速进步。3.3在线互动关注动态信息

“互动平台”栏目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时刻都可能有新文章,新理念,新观点,新建议,新评价出现在栏目中。关注最新信息,掌握专业动态,并对最新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共同使用者的交流互动形成辩证全面看问题的地理思维习惯,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真正作用。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是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正处于发现和探索阶段,存在的不少问题还有待于在师生利用过程中探索、反馈、修正、改善,真正为高校的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提供一个灵活、全面、顺畅运行的交流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第6篇

一、文字资源和音像资源融入课内教学活动

1.制定学期计划,进行总体教学设计

地方历史课程要以省、市为范例,更要以县、区甚至更小的地理空间为范例,我省现行地方历史教材是1999年修订的,以此教材为本进行教学,涉及县区历史的内容比较少,需要教师从史籍、县志、报刊中收集整理。每学期初,将历史教科书内容,省编地方史教材内容以及可补充的本县区、本乡镇史内容列成对照表,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就是一份初二下学期的地方历史内容计划:

2.配合教学进度进行穿插教

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把筛选出的重要的地方史资料自然地融人已有的教学环节中,这是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形式。目的在于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如,教学“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阿城市的教师可补充阿骨打和明月公主的材料,而依兰县的教师可补充徽、钦二帝被囚五国城的故事。又如,教学“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课时,我省各地教师可补充马占山江桥抗战内容。宁安、东宁的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抗日小英雄姜墨林的故事(他出生在宁安,牺牲在东宁);而宾县、五常县的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抗日小英雄何畏的故事(他出生在宾县,牺牲在五常)。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用地方历史内容导人新课。特别是从历史教科书的子目过渡到地方历史内容时,要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尽量利用有限的关于地方历史方面的资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通史和地方历史相得益彰。

3.举办专题讲座和地方历史故事会

对于比较系统的或不能大量融入、学生又想了解的地方历史内容,可开设专题讲座。这种讲座可以结合某一内容、纪念日或学生点题来进行。为了增强学生对地方历史的感受,不妨指导学生组织一次地方历史故事会。故事会素材一方面来自教师提供的书刊,另一方面来自学生收集的本县或本镇乃至自己家庭的历史素材。故事会采取擂台赛方式。条件许可时可将本县、本镇历史开发为校本课程。

二、将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汇入课外实践活动

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迹和遗址,渗透德育

每一所中学所在的县市基本上都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历史遗迹、遗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寒暑假时也可以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参观考察。行动之前确定好目标、地点、时间,进入现场除了解说员解说外,教师要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回校后指导学生写出活动报告相互交流。参观考察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陶冶情操、感受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宁安、牡丹江的学生可考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感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渤海王国。又如东宁、绥芬河的学生可参观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体会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和对东北人民的奴役。通过参观,学生自然地对日本教科书将“侵略”改成“进入”有个正确认识,从而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强我中华。

2.采访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

学生不仅是地方历史的受教育者,更应该成为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和地方史知识的传承者。教学抗日战争、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时,单靠课本学生无法引起共鸣。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这些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如当时的劳工、老解放军战士和志愿军战士等,也可以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走访前组成采访小组共同确定访谈的对象、提纲、地点、时间。访谈时快速做好记录,访谈后及时整理口述史料在全班交流。这样,把个人经历与国家事件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悟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指导学生撰写家庭简史和地方人物小传

家庭也是地方历史课程的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如粮票)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往事、对历史的感悟。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倡议学生把十年以前的照片有选择地带到班级,配上文字说明,搞一次家庭照片展览,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家乡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家庭小史,同时对学生感兴趣的周围人物抓住他们的突出特点,写一写他们的小传。教师及时批改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总的看来,开发利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要以探究和课外实践活动为主,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才会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家乡。

(作者单位:东宁县大肚川中学)

天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7篇

一、天津具有独特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天津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等民间美术举世闻名。天津市各个博物馆、纪念馆现有藏品达53万件, , 其中一、二级品达1000多件。天津建筑独具特色, 既有如独乐寺、石家大院等历史悠久的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 又有众多样式新颖别致的“小洋楼”。天津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外, 天津市是北方经济中心, 有丰富的经济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美术课程资源, 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如果能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加以开发和利用, 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传承, 也有利于形成地方美术课程特色,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 也可弥补国家课程对地方适应性上的不足, 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

二、天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天津市美术学科教师在多年中一直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列为学科教研的主要工作之一。自2000年开始, 全市开展了具有本市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发活动。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全市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研究、探讨的热情, 开发设计了一批具有我市美术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后, 我们在原课程开发研究的基础上, 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按照新课程理念持续不断深化, 在进一步研究中, 注重把握课程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创造性特征, 并和学科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相结合。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着力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通过课程资源开发, 明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本质, 促使广大教师在不断探究中保持了持续的热情和不懈探求的精神。全市各区县教研员和美术教师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实际,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美术教学资源。

1. 对当地民间美术和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弘扬传统文化。

天津的民间美术种类多, 影响大, 如年画、风筝、泥人、篆刻、剪纸等, 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开发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民间教育内容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围绕当地传统造型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制作实践的学习活动, 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 提高文化素质,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中极有代表性的年画品种, 历史悠久, 自明代崇祯年间始创以来影响至今, 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枝奇葩。天津市西青区美术教师在对民间艺人、社区和学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发掘地方教育资源、贴近学生实际、为社区文化发展服务的基点出发, 开发利用杨柳青年画为课程资源。教学中, 在学习传统年画的技巧和文化内涵的同时, 吸收杨柳青年画艺术特征, 运用多种表现进行创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民间老艺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特别是对社区和学校调查研究, 从发掘地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贴近学生实际, 紧紧围绕杨柳青年画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十二中学的美术教师非常注重开发地方美术教育资源, 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了开发天津博物馆的艺术资源, 选取适当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 田树仁、刘颖老师到天津市博物馆做了一年的志愿者, 通过对馆藏珍品的深入研究, 为学生开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传统文人画专题鉴赏》。另外, 他们还特别关注天津当代独具风格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将之向学生介绍, 学校与天津市博物馆签定研修合同, 在博物馆上美术课, 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和情怀, 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鼓舞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主动亲近艺术的热情。

天津市解放北路矗立着多种风格的西方建筑, 其建筑样式、装饰的柱头等, 成为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学习欣赏、实地考察的资源;和平路上的雕塑, 被五十四中学的教师利用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坐落在子牙河畔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则被红桥区的教师开发利用为雕塑欣赏合作学习的资源。社会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 能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究服务。河东区美术教师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服装设计的尝试, 和平区的美术教师进行了“小洋楼”文化开发和研究。

2.发掘地方资源优势, 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

天津市自然环境优越,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术学科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 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 是我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方向。农村地区的教师利用当地的农作物材料, 如秸秆、植物叶子和作物的根茎、果壳等, 通过巧妙构思,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作品。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丰富、创新了美术教学内容, 而且对广大农村地区开齐、上好美术课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天津市静海县美术教师对玉米根及玉米衣的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尝试,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民收完玉米的地里去刨挖玉米根, 通过初步整理将其带回课堂, 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想象, 将手中的普通玉米根, 因势象形, 通过简单的修剪、切削、组合, 制作出一件件或夸张、或写意的传神作品。

天津市津南区王家场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有一个比较大的劳动基地, 一到夏天, 各种野生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 尤其是芦苇, 有的学生从小就用这些植物的茎、叶等编一些小玩具。美术教师把这一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搬到课堂中, 进行造型练习。教师发动学生回家向家长和有编制技艺的人学习芦苇的编织技术, 带领学生到周围的苇板厂参观, 向有相关制作经验的老师傅学习。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做游戏, 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美术教师李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家长共同参与, 开发了芦苇工艺系列, 苇船、苇弹簧、苇风车、苇枪、苇制蝈蝈笼、小苇帘儿、小苇席等。课堂上, 学生在玩中学, 又在学中乐, 一大批有装饰和实用价值的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了美, 感受到了最为平凡的美。教学活动启迪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 促进了他们才智的发展。

3.从实际出发, 利用废弃物品、材料进行再开发创造, 变废为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少发现。对现代生活中大量的废弃物品, 以艺术的眼光, 化腐朽为神奇, 给其以艺术的再生, 是美术学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天津市的许多区县学校都有开发利用废弃包装材料、工厂的下脚料、枯草干花、泥土卵石等为教学资源的成功经验。这其中有利用废弃的瓶罐进行装饰的工艺饰品, 有利用干草花叶进行造型的装饰画, 有利用地毯厂的下脚料开发的地毯线头粘贴, 有利用河卵石进行构思的卵石画, 有利用蔬果进行拼摆的蔬菜造型, 有利用泥土塑型的陶泥工艺……这一系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从学科角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树立“美在于发现”的意识, 学会美化生活, 陶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而且,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废弃物品进行再创造,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的意义, 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意识。

4.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提升美术学习效果。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美术教师的自我潜能,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不能“等、靠、要”, 应尽可能地挖掘美术教师这一最重要且具有无限能量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热爱美术、热爱学生, 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可以精彩纷呈。美术教学中的透视、写生教学, 表现内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树木等, 都需要利用校园中的现成资源, 达到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另外, 校园特有的文化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潜在资源。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各种活动场所和环境展开多样性美术活动。如, 进行一些校园实地观察、写生活动, 可利用校内的一些优美环境和有特色的场地, 这样, 既比较经济, 又好操作, 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和橱窗等展示各种美术作品, 或举办学生作品的创作活动、展评活动。这样, 就为学生中那些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在体会成功感的同时更加热爱美术, 同时, 也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无处不感到美的享受, 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要广泛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做到对学校的各种设施、校外活动基地及教育场所、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的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应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因素, 一旦让它们进入美术课堂教学, 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要素, 充分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专家评介:

最早结识德岺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画展上, 他的朴实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次见面, 是一次研讨会, 德岺的精彩发言让我对他的博学多才和敬业乐业刮目相看。后来在一些展览上, 又陆续看到了他的油画、水彩作品, 不论是物象刻画还是情境的抒写, 皆属于难得的佳作。他是一位富有创造精神的画家型专家、学者。他是天津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身兼多职, 发表了大量教育教学论文, 多篇文章获得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编辑出版多本专著, 指导美术教师参加全国基本功与做课比赛, 多次获全国一、二等奖。

作为市级教研员的他, 谦虚谨慎, 热爱教研事业。他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和现代教学理论, 积极探索美术学科的科学的教研方法, 充分调动中小学美术教师教研积极性, 从我市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 研究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进行教育实践的开拓和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中, 他深入课堂, 进行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体系。他带领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积极参与艺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他长期重视、并从事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实践, 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艺术学科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文写书, 成果卓著。

作为一名画家型教研员, 在搞好美术教研科研的同时, 郭德岺十分重视对广大美术教师的专业引领。针对广大教师需求, 利用美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及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完成教研任务的同时, 多次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外出写生培训、举办画展。成立天津市教师书画研究院, 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邀请国内大师级艺术家举办讲座, 提高广大美术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养。通过各种渠道, 竭力为广大美术教师服务, 为我市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说,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旅程的缩影, 那么穿过作品, 我们可以发现构成艺术家生活的全部。从德岺的作品出发, 使我对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精神基础和现实意义, 都有了新的感悟和思索。

德岺就像一匹精力充沛的天马, 拉着绘画和教研两驾马车在缤纷的芳草地和绚烂的艳阳天间洒脱地飞驰!他更像一种亦鱼亦鸟的“精灵”, 或翔浅底, 或搏长空, 让现实和梦想在海天间比翼!

有梦想, 才能飞翔!愿德岺能够带领他的团队在艺术教育和创作上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志强)

郭德 岺:善待、保护、培养学生的艺术热情苓

本刊记者张嵘 郭德岺

请您介绍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以美术教育而言, 天津市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各方面都较好, 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天津市中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环境条件比较好, 通过天津市教育系统各方面的努力, 在美术教育方面天津市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并不强调要培养多少画家、书法家, 而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学习、懂得、热爱美术, 以此唤醒人的真、善、美, 提高他们的美术修养, 将来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以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同时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美术学习是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美术教育带给了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体验, 而非学美术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 是文化传承的承载者, 美术不只限于一个孩子能画画、考上一所美术类院校、再去教画画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 美术是一个大的概念。美术的内涵和外延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影视艺术, 舞台艺术, 3D、4D技术等都涵盖在“美术”这个概念之下。我们的下一代, 他们所理解的美术概念不再只局限于画画, 可能会是某种设计或者新媒体技术, 所以, 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应越来越宽泛, 期盼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学生把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发展的重任承担起来, 成为天津市的骄傲, 为天津市美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请您谈谈对青年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青年美术教师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能力, 这包括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其次, 教师要掌握相当水平的美术技能技巧, 要始终将“美术”两个字贯彻落实于他们的课堂上, 要对学生负责。之所以对美术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 源于美术课是一门对材料和技术、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 但目前有很多教师存在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所以, 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动手演示, 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师生相处教学相长。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青年教师不仅要关注艺术理论的发展和专业创作, 更应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学习实践。“教”亦是“学”的过程, 专心致志地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促进。《论语》里讲“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中国人追求“道”。我认为, 绘画同样有“大道”“小道”之分, 所谓“小道”指的是在画画的过程中取悦于人, 所谓“大道”指的是作品能震撼人, 能使看画的人一生都无法忘记。由此延伸到我们的美术教育, 是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绘画带给了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体验。青年教师应该发挥专业知识能力强、教学辅助能力强、知识技能更新快的优势, 有效地用到教学及科研工作中。

业精于勤。青年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工作和创作可以互相助力, 相得益彰。美术教学工作, 知识内容非常多, 复杂多样。教学工作事务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 但是, 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用在专业创作上。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美术教师的工作平台必定不能离开“美术”, 通过对美术教学的研究和接触专家、学者, 也让自己的精神素养变得更丰满了。精神世界的丰盈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使艺术创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不断地更上一层楼。时间的安排都在于自身, 挤出一些时间进行美术创作, 多把自己憋在教室里, 多实践多思考, 做出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请您谈谈美术教育的理想。

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家, 同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 在个人创作之外, 思考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相关。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虽然在进步, 但也不乏矫枉过正的例子, 理想的美术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 浸润每个人的生活。当人人都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人人都懂得一点鉴赏知识、提升审美品位, 美术专业教育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创新是人之本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特点, 艺术教育要在大众和小众之间把握好平衡之道。”如果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美术教育像是一杯清水, 那么, “课改”之后的美术教育就像是一杯烈酒。很多专家学者急于为学生灌输更加个性化、更加自由化的内容, 以至于让课程方向“跑偏”, 虽然学生有机会欣赏到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但是基础知识、技能技巧不牢靠, 也会为未来的学习深造之路埋下隐患。2012年的时候, 我曾经提出, “美术教育应该像一杯清茶, 不浓不淡, 有滋有味。”我们一直在尝试突破艺术教育的方式, 很多美术教育家的观点也不断改变、升级。2013年, 我强调要善待学生的兴趣, “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某种条件下促成的”;2014年, 开始更加哲学化地看待美术教育, 相信美术教育不过是处在一个发展进程中, 是社会现象构成的一部分。然而, 艺术界的理想和追求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那就是对创新、创意的不断追求。每位教师能传达给学生的, 不仅是传统的知识, 还有自己的创新。学生可以通过继承知识打好基础, 同时也可以借助教师的思想开阔眼界, 同时学习到教师创新式的思维方式。

美术教育的东西融合, 体现文化特质。当今的美术课程不仅有中西融合的背景, 也有较为开放的创作理念。在当今国学的热潮中, 美术教育没有一味强调固守传统, 而是提倡中西结合, 取长补短。美术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传统文化和当今现代新型文化共融的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更多的是在内心层次和精神层面。同样一幅作品, 中西方的理解会有所偏差。顾恺之的“传神论”所倡导的“以形写神”等论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朝之前, 中国画的表现更加写实, 以后, 很多画家逐渐抛弃了对形的要求, 转而更加追求写意的“神”, 所以, 中国画更注重表达形而上的内容。西方绘画的哲学观点和中国画有所不同, 他们更强调把客观事物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上。

谈到东西方艺术形式的融合, 不必因为美术教育里吸收了西方的理念就担忧中国画的未来, 因为文化的交流、艺术的融合从来都是相互作用的。“把西方绘画的理念、技能技巧引入中国画, 是近代中国画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引进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中西方绘画的融合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我们无论是学习绘画还是设计, 实践训练都是基本功,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 会无意识地将西方的观念引入进来。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们引入西方绘画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时, 中国画也在西方艺术界慢慢落地生根, 他们也在尝试把我们这种讲究‘神韵’的绘画方式融入他们的作品中。简而言之, 融合才是艺术的前景, 是新生命、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之前的必然的孕育过程。”

结合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校本课程教学 第8篇

一、地方乡土文化及其在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现状

泰兴市地处江苏中部, 近三年才开始实施苏美版中学美术教材, 较之以前的教材, 有了很大的改观, 新课标理念得到了更好地体现。省编教材中设置的民间美术内容, 有部分内容涉及乡土美术, 但数量十分有限, 对于乡土美术的教学还是处于相对空缺的状态。

我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浓厚, 是一座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 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地方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这里有农民画、百子灯、民间剪纸等造型艺术等, 这些丰富的地方传统艺术文化资源, 还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并研究它在学校美术校本课程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二、美术校本课程中进行乡土教学的价值及意义

将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引入到美术校本课程中, 这对于乡土文化和学校美术教育都是一项双赢的决策, 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有利于乡土文化的发扬光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在各地掀起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在泰兴农村, 许多村子都进行了旧村的改造, 现代化的建筑工艺改变了原来保存了几百年的村子面貌, 在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现在的人们缺少对民间艺术的继承观念, 使得许多民间乡土艺术濒临毁灭, 特别是在传统的建筑、工艺方面亟需我们美术教师通过美术课堂对学生教育, 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本土艺术, 加深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培养爱乡之情, 从而使得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继承、发扬下去。

(二) 有利于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乡土文化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所以, 乡村美术资源, 完全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 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美术本土课程教学的策略建议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 变被动为主动, 大胆开展地方特色化美术教学, 是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的课题。

(一) 扩充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

乡土化美术教学顺应新课改“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因此, 需要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 充实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 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

如在对《家乡的老房子》一课的教学时, 我们可以扩充本地有名的古建筑, 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名的古建筑的悠久历史, 建筑风格及结构等;在对《家乡的桥》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 也可以扩充本地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明清古桥的珍品。

(二) 开发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形式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美术根植于生活, 许多学校地处农村, 周围环境广阔, 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 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 在乡土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 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如在农村, 农家庆贺节日, 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庆时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的节日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元旦和春节风俗习惯, 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时节, 农民表达庆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清明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 陶冶了个性和情操。

(三) 探索开发地方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 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理念, 整合各学科知识, 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因此在乡土化美术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 设计出有趣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

如我们地区最大的特色就是“黄桥烧饼”, 我们可以结合烧饼的历史及其制作方法, 在综合实践课中请当地有名的烧饼师傅给学生上课, 教授历史文化知识和制作技艺, 教师从中指导, 让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间相互学习, 创作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烧饼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合理利用地方人文、地理、自然等资源, 开展丰富多样的乡土化美术教学活动, 可以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思维更活跃, 个性更张扬, 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学习美术, 进而提高其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第9篇

一、当前我国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资源利用的盲目性。

即在教学中,对地理课程资源的选用不符合地理课程目标的要求,或者不能针对地理课程目标而选择相应的课程资源为其所用。例如,高中地理上册“三圈环流”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空间性强、难于理解,而有的地理教师只一味追求地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忽略其他课程资源的配合利用。对于地名及其分布知识的教学,不少地理教师习惯于利用地理课件进行讲解,而疏于让学生读图,落实于地图上,其结果往往大大削弱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甚至造成低效或无效。

2. 课程资源利用的呆板性。

即表现在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不突出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或者未意识到课程资源的利用应尽可能就近取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有的地区、学校,在公开课或示范课教学中,评价的导向或授课的教师,都一味追求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视身边的、周围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及社区资源的合理利用。

3. 课程资源利用的单一性。

即表现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不全面、不充分,无论是利用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较单调。就利用的内容而言,多偏重于地理知识的利用,而忽略对师生能力、方法、过程体验等资源的利用。就利用的方式而言,多偏重于文本资料,甚至只用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如实物资源、活动资源、隐性资源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则利用不够。就利用的空间分布而言,多偏重于校内课程资源如教材、教具等的利用,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如科技馆、气象台(站)等社会资源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则利用得不够。

4. 课程资源利用的单向性。

主要表现在多由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很少或几乎没有学生主动利用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挂图、仪器、课件等课程资源比较充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激励学生亲自去利用、亲身去体验课程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5. 课程资源利用的片面性。

即反映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上,不能很好地兼顾地理教学效果、效率、效益三者的统一,偏颇一方或顾此失彼。例如,在课堂上大量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无疑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但学生未必能领会和掌握并实现内化,大大削弱地理教学效益。

二、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对策

1. 编制地理课程资源大纲,完善课程资源管理体制。

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教师、学生和课程资源。有效教学中无论是重视教师的讲授,还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其最终的效果都与课程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因此,应当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力量,统一编制地理课程资源大纲,严格遵照地理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作为指导地理新课程实施的配套性文件,使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标准化、规范化,更符合地理科学的学科特性。

2. 建构课程资源使用互动模式,实现师生教学互动。

即追求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能促进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达到课程目标,促使学生主动利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实现教师与学生在课程资源利用中的互动。首先,要树立师生均有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利,突破只是教师使用课程资源的局限。其次,要重视师生互动中形成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善于挖掘学生学习经验与体会;学生也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教师认识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促进自身的独立思考和教学反思。

3. 强化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地理课程资源并与地理教学活动密切联系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资源。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挥其作用,更好地为地理教学服务。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开发与利用多从地方自然、人文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充分挖掘和整合科普、科技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材料、专题系列活动等。学校地理课程资源,主要是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由师生共同开发、亲自实践、反思总结。师生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体验过程、综合学习与实践的过程。

4. 协调效果、效率、效益三者的关系。

高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10篇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然而目前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却存在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实,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很多教师甚至对课程资源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晰,片面地认为所谓课程资源就是一些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事实上,地理课程资源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到底地理课程资源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地理课程资源的涵义及特征

从广义上讲,凡是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资源都可以称为地理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绝不仅局限在教材、参考书上,而且往往蕴涵于学校、社会、学生生活和大自然等诸多方面,与其它课程资源相比较,地理课程资源具有一些自身的特征。

1. 开放性

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也在某一程度上决定了地理课程资源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而这种开放性既包括时间上、空间上,又包括利用上的开放性。首先,所谓时间上的开放性是指很多地理资源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储存起来,以备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拿过来用。例如,很多教师把一些地理资源制作成课件、录像带,或者是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地理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随时用随时取;其次,空间上的开放性是指地理课程资源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场所,像是课堂上、教科书上等,还存在于课堂之外、社会之上和自然界中,等等。因此,我们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一定要具有广阔的眼界,尽可能地丰富地理课程资源;最后是利用上的开放性,即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式上的开放性,它的主体既可以是广大教师,又可以是一些专家和学者,还可以是一些学生。他们都可以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的形式来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2. 多样性

课程资源形式多样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又一重要特征,地理课程的众多资源可谓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来自校内的,又有来自校外的,既有课本上的,又有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可谓是形式多样、花样繁多。

3. 动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经济、文化等都会发生很多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其中的地理课程资源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样就使得课程资源的内涵呈现出一个动态发展的特征。

4. 综合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涉及很多学科的内容,相应地,地理课程资源也就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其他学科挖掘地理课程的资源。

了解了地理课程的诸多特征,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呢?

二、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同样,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教师也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象,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因此,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对教师的观念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一个科学的课程观,了解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这样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时候才能够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措施。

2. 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学校是开展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场所,因此,能否充分利用好校内课程资源对于地理教学工作来说意义重大。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中存在的课程资源,其次要想办法加以充分利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又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自办一些地理小杂志,让学生之间的资源通过杂志的形式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地理知识竞赛,等等。总之,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而且能够大大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

3. 积极开发网络资源

21世纪又被称为网络世纪,网络对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在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网络这一巨大的资源库。与其他资源相比,网络上的资源量是非常大的,这样就存在一个筛选的问题。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教师首先就要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利用网络资源的技能,例如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查找出所需要的资源,并要了解一定的处理资料的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4. 努力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

如今,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工具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得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资源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把一些资料制作成各种课件,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使用。同时,利用多媒体对地理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增强教学工作的直观性。地理学科的一些知识还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尤其是高一阶段的关于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的内容,很多学生一提到“太阳高度”、“黄道面”、“赤道面”、“黄赤交角”等这些名词就会一头雾水,而这些内容如果仅仅凭借教师口头讲授或者是运用一些简单的挂图,就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而一旦结合动态的多媒体工具来讲,例如,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地球的运动与四季的更替”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得多。

5. 重视课外活动资源

地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时候不要只是把地理知识局限在一些理论层次上,而是可以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延伸到实践行动中来。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进行一些考察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并让他们注意收集活动中的一些可利用资源,以此来丰富地理课程资源的内容。

借用地方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品德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地方课程资源;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5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对其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充分开发、有效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教学活力,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各样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都是颇具价值的课程资源。这些地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定会使品德教学的载体更贴近实际,使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好本地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呢?

一、领略自然风光,感受家乡美景

品德教学中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鼓励他们在实践中观察、思考、体验、感悟,能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对家乡的浓烈情感。

荆门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其北部层峦叠翠、峰奇谷幽,中部岗岭起伏、河港交错,南部沃野舒展、稻香鱼肥。其中,大洪山风景区林木丛生,溪泉遍布,遍布对节白腊、古银杏等生物活化石;漳河风景区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是休闲度假胜地;黄仙洞的云盆景观更是国内外罕见。

在教学《可爱的家乡》一课时,教师经过实地考察后,把学生带到了春意盎然的象山风景区。师生登上岚光阁,凭栏远眺:远处群山苍苍茫茫,汉水逶迤而过,黄的花绿的禾苗织成一幅壮锦平铺在山水间;近处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城市如画卷般绵延在脚下。在充满童趣的“捉迷藏”游戏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远山近水,感悟家乡的繁华与美丽,“美丽”便成了学生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叹。而后将这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做成课件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进行解说,如此,让学生对身为荆门人而深深自豪。

二、搜集民风民俗,体验先辈智慧

德育不是说教,更不是训斥。沉闷、机械的品德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既不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不会给学生以真实可感的情感收获。荆门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故事大多精彩感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的勇敢,有的聪慧,有的孝敬父母,有的满腔正义,大多形象丰满,可感可知。在品德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为学生讲述这些民间故事,可以拉近道德要求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从故事中明理,在生活中践行。

例如在教学《多彩的课余学习》时,可让学生课前收集荆门本地一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如罗汉山的传说、阳春白雪的典故、关公与掇刀的传说等。当这些趣味横生的故事出现在学习过程中时,学生会将日常生活中见过的景物与这些故事相联系,学习十分热情高涨。借助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透过故事理解到其中蕴含的道理,有效地提升了道德认知,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新课程的要求。在荆门,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民俗,表现出了极强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却也各有不同。大年三十祭祖辞年、吃团年饭、拜跑年、守岁,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母,之后走亲戚,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些传统习俗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资源。利用品德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走进乡村,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领悟习俗中蕴含的为人处事之理,体会到入乡随俗的道理,对于学生道德智慧的启迪,十分有益。

三、寻找家乡特产,感悟家乡发展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各具特色的产品,地方特产往往体现了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文化品质。荆门物产丰富,漳河茶叶、三阳板栗、山灵葛粉、纪山龙米、金龙泉啤酒声名远播;八角雪枣、长湖鱼糕、钟祥盘龙菜、太师饼美味飘香。每一种特产由“产”至“特”都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在品德课上,根据教学主题,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寻找家乡特色,介绍家乡特产,让学生从特产的产生、发展历程中,从特产背后的故事中去感悟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感悟家乡人勤劳创新给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

例如在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时,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围绕“漳河柑橘”这一主题,分组细化,调查漳河柑橘种植、采摘、包装、销售、成名的原因……通过研究,学生不仅能领悟柑橘作为家乡特色产品,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能感受到柑橘生产离不开橘农的勤劳与智慧,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四、追寻名人足迹,接受心灵洗礼

荆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辈出,遗迹众多。这些俯拾皆是的历史遗迹,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今天的荆门人理当学习、传承。在品德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就地取材,深入挖掘本地名人资源,学习名人精神。利用这些真实、鲜活的素材来进行教学,不仅会让德育课堂更贴近学生生活,还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名人的道德魅力,受到心灵的启迪与洗礼,激励自己见贤思齐。

例如,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祖先》一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国历史上名人,距离已经很遥远了。如何拉近学生与遥远历史的联系呢?让学生通过搜集家乡家喻户晓的名人故事来认识古代名人,无疑是一条捷径。于是,教师安排了搜集家乡名人足迹的课前调查。学生的收集的材料极为丰富:春秋时期道学家老莱子隐居荆门的网上材料、三国关羽屯兵掇刀石的照片、宋代理学家陆九渊在象山设台讲学的故事……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与古代名人间的距离近了,以此引入,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先的崇敬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已有的心灵体验,甚至现实生活中所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能成为品德课的有效课程资源。作为学生的家乡,荆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得天独厚的环境、人文、物质等德育资源遍布各个角落之中,教师只要仔细去发现,大胆开发并巧妙地运用,便可以发挥其在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情感,锤炼学生品质等方面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作者单位:荆门市实验小学

湖北荆门 44800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论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第12篇

一、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分类

关于课程资源的内涵,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说与教学资源同义, 即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科书、图书资料、网络, 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比较典型的有教科书、学科知识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指的是相对广义的概念。而广义的地理实验既包括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 获得和验证所学知识的课堂实验, 又包括出现在课外的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制作等实践活动。因此, 我们认为,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目标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即广泛蕴藏于学生生活、学校、社会及自然中的所有有利于实现地理实验教学目的的教育资源。这既包括物质的, 又包括人力的;既包括校内的, 又包括校外的;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图书馆、气象站、博物馆、科技馆、现代信息网络等, 又包括非物化的师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以及社区、家长的支持态度等隐性资源。当前, 地理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确保地理实验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按照不同的标准, 可将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进行不同的分类, 如下表所示:

应该说,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类型多样、内容丰富, 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而且现实中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并无明显界限, 它们是相互交叉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一) 地理教材

地理教材既是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 又是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主要材料, 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地理模型、挂图、投影片、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其中, 地理教科书是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在新课程理念下倡导教师把过去的“教书”改为“用书”, 围绕教科书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实验教学内容, 突出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独特作用。

(二) 地理实验室或专用教室

地理实验室或者地理专用教室是地理实验教学最重要的条件性资源, 是实施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探究活动提出了具体建议, 每个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验, 亲历实验过程, 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培养科学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 学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 (地理专用教室) 的建设和投入, 实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

(三) 校外资源

校外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是校内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 也是过去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类教学资源。地理实验教学的校外资源主要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气象站、动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水文站、垃圾填埋场、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地震监测站等。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 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大千世界为学生学习地理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新课程特别强调对校外课程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所以, 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学习, 发动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 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此外, 请有关专家来校讲课、座谈、分析有关实验教学资料等, 也是校外课程资源的重要方式。

(四) 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

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是指非物化的实验课程资源。如, 教师良好的素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社区与家长对课程开发的支持态度, 等等, 均属隐性的实验课程资源。在地理新课程中, 教师和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已被关注, 教学实践证明, 地理教师不仅决定了实验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 而且本身就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性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地理实验教学资源的范围、利用和开发的程度及水平的发挥。

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所了解的地理科学信息, 如通过对日常自然现象的观察、阅读课外读物、上网等途径所获得知识都是隐性资源, 是使地理课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信息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 教师可通过交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 从中寻找地理实验教学的切入点。

二、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策略

(一)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原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是正确行动的依据、尺度和准则。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随意而行, 同样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根据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多样类型, 我们认为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 针对性原则

应该说, 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 只有那些真正进入课程, 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现实的课程资源。因此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应该有目的地开发。首先应该遵循地理新课程标准, 然后针对所要达成的地理实验目标开发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 保证资源开发的有效性。

2. 主体性原则

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赋予了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是地理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线教师应是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主体,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3. 经济性原则

在当前地理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的背景下,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尽量以较少的费用开支, 较短的时间, 较少的精力来实现比较理想的效果。有校内的不求诸校外, 本地有的不求诸外地。因此要积极发动师生开展地理园建设, 参与校园天文台、地理专用教室管理, 组织师生开展利用废弃物自制实验教具等。

4. 个性化原则

尽管课程资源类型多样, 但是相对于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应该开发出切合实际的地理实验资源, 突出个性化。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身是一项极具创造力的实践活动, 没有个性就失去创造力。

(二) 开发地理实验课程资源的途径

1. 重视地理实验室 (地理专用教室) 的建设

地理实验室是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地理教学场所, 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操作实验和地理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的阵地。近年来, 虽然各校加快了地理实验室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 但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对地理实验室或地理专用教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学校应重视对地理实验室建设, 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用具的足额按时配置, 保证实验教学经费的正常投入。地理教师也应创造条件, 就地取材, 因陋就简地自制地理实验教具或开设好一些切合校情的地理实验课。

2. 利用校园资源开发地理实验资源

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跟人文科学兼备的综合学科。校园生活里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和素材。不少学校建有天文台、气象观测站和地理园外, 还可以借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场地和设备开展地理实验探究等。如校园里利用国旗杆观测一年正午影子变化;观察国旗飘动方向, 统计当地盛行风向;观察校内的主要植被类型, 等等。

3. 注重信息技术对地理实验的作用

中学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科技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一定会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 把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组合, 促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地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也成为必然。首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演示实验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特别是比较抽象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和原理有了直观形象的演示后, 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 利用网络资源的实验探究除了保留探究式实验教学的许多长处, 还增加了众多技术内涵, 它具有个别化和交互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有独特的优势。当然这需要教师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 把实验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 并附有相关资料, 使学生可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 教师也可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4. 关注开发社会实验资源

新课程提倡多种形式的实验活动, 包括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我们可以积极开发社会实验资源, 特别是社区 (包括家庭) 资源和校园周边的社会资源是我们应优先关注并开发的实验资源。如我校位于繁华的城市主干道边, 我在班级开展车流量测算实验, 并利用学校在景区边上优势, 让学生进行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分析, 等等。这也从侧面教育了学生地理无处不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是新课程所提倡的重要理念。

5. 强化教师在地理实验资源开发中的主动性

当前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被重视, 原因很多。但只要地理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地理实验开发能力, 地理实验就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对地理实验提出明确要求, 地理教师面临压力和困境, 要积极开发地理实验资源。除了前面所提到的自制实验教具外, 教师间还可以合作编写地理实验教材或手册, 借鉴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过程, 开发地理实验的系列资源。同时积极鼓励学生一起从实验资源的硬件和软件上合作开发,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修改并完善。

总之, 地理实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实验课程资源虽然有先天的不足, 但只要遵循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 积极开发出内涵丰富的地理实验课程资源, 学生将会更喜欢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也会因有更多的地理实验而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徐继存, 段兆兵, 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学科教育, 2002, (02) .

[2]王俊娥.磴口一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蒙师大硕士生毕业论文, 2007.6.

[3]姜艳.论如何开发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科教创新, 2011, (01) .

[4]卜庆环.城市高中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东北师大硕士毕业论文, 2007.4.

上一篇:地震作业论文下一篇:AVS的产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