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教学

2024-08-20

九年级历史教学(精选12篇)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1篇

一、以人为本, 温情教育

目前有一种很时尚的说法———人性化管理, 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 合理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人性化管理是一种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 使管理更贴近人性, 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笔者套用这种理念, 把以学生为本, 以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手段,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高效教学效果称为“人性化教育”。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深深体会到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感情学科, 学生对这门学科有感情了, 才能学有所成。而要使学生对这门课有感情, 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有人情味!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都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将之有机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比如, 笔者任教所在地是农村, 大部分学生家长有给子女送饭菜的习惯, 有的家长一到教室门口就大喊学生的名字, 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 而有的家长则默默地等在门外, 浪费了大量时间, 同时也由于家长候在门外而使学生无心听课。于是笔者每接一批学生便规定:以后如有家长来送菜, 学生可以不跟老师打招呼, 只要悄悄走出去以最快的速度跟父母见个面就回教室继续听课。另外, 课堂上如有学生临时要上卫生间也可不必报告, 快去快回即可, 此举从根本上关心学生的需要, 富有人情味, 深得学生欢迎, 师生感情也大为增进。

二、活跃气氛, 营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能够把少年拴在你的思路上, 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 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最有效的, 因为有压力的被迫学习是一种痛苦, 而轻松愉快的自觉学习则是一种享受!笔者有一句口号:社会课上回答错了不脸红!因此胆子再小的学生也敢举手发言, 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无拘无束, 可以畅所欲言, 思维能够被最大限度地激活, 创意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 正如古人云:“乐思方有思泉涌。”而教学语言更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开启知识宫殿大门的金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马卡连柯则说过这样的话:“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就有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师用幽默的方式阐述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学生所接受。生动幽默的语言充满睿智, 极具感染力, 能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的课堂上时常充满了欢声笑语, 45分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在此基础上营造各种情境, 继而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 在愉快中记忆, 在思考中创新, 在失败中反省, 在探索中提高。

三、大胆创新, 灵活施教

“一个学生便是一个世界”, 每一届学生都在发生变化, 如果教师抱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念头, 用多年的老经验和压制手段, 消极对待满脑子“肯德基”“因特网”, 嘴边挂着“帅呆了”“酷毙了”, 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却又初具独立意识的初中生, 显然只会四处碰壁。教师应该敞开心扉, 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只有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知其所想, 给其所需, 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比如学生不交作业, 一般的教师肯定认为其学习态度不端正, 轻则批评重则惩罚, 但笔者每接一批学生就会立下一个规定:如果学生某天不想做社会作业可以不做, 只是事不过三, 但当学生想做了就得全力以赴不能敷衍了事, 否则要受罚;教师布置了三道作业, 学生可以做两道或一道, 但要表现出最佳水平, 否则就取消特权;下发新的学习资料时, 笔者从不把后面的答案撕下来, 并且规定当学生觉得需要参考一下时允许看答案, 不算抄作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说话算话, 赏罚分明。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行, 但实践证明, 效果很好!用学生的话来说是:“人心都是肉长的, 老师如此相信我们, 在这样的老师面前耍无赖会觉得不好意思!”

四、赏识学生, 宽容以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师生情感沟通的催化剂, 教师充满激情的一句赞扬有时能让学生找到自信, 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也会因为教师的亲切而连带喜欢上他 (她) 的课。教师的宽容大度更能感化学生的心灵, 外国有句俗语:年轻人犯错, 连上帝都会宽容的。更何况是孩子呢?学校是一方净土, 孩子的心灵是净土中的净土, 在这片洁净的土地上没有邪恶的种子, 有的只是天真纯洁和无心之过, 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这个学期开学不久, 笔者就发现坐在后排的一名男生上课时经常传递纸条, 笔者多次用眼神示意他停止这种行为, 但他照写不误。笔者不动声色, 有一次等他写得差不多了就绕过去一把把纸条拿过来顺手放进讲台上的一只袋子里 (其他学生都未发觉这一举动) , 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 这名男生顿时坐立不安, 那魂不守舍的样子使笔者意识到纸条上的内容对他来说非常重要而隐秘。笔者一边讲课一边琢磨着该怎么处理, 快下课时, 趁着其他学生正在做作业, 看着他那无奈又焦虑的眼神, 笔者决定原谅他这一次, 于是当着他的面把没有看过的纸条撕碎扔进垃圾桶, 只对他轻轻说了一句话:“不要再有下一次。”他长舒一口气, 使劲点点头, 从此在课上认真听讲, 积极举手发言, 认真完成作业。笔者通过这件事认识到:宽容是一种拯救!

五、学生评鉴, 师生双赢

学生评鉴近年来比较流行, 但它通常只作为学校行政部门的一项管理手段, 受到上级领导的青睐, 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意义不大。学校在实施学生评价的过程中, 管理主义的倾向大行其道, 评价的教育价值却常常被蒙蔽。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只是把学生评鉴运用在高校中, 而笔者所指的“学生评鉴”是指九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对任课老师的教学表现所作的书面评价, 还包括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下面摘录几段评鉴以飨读者:

(1) 进入初三以来, 我对社会这门学科的兴趣越来越浓, 学起来也比其他科目轻松, 林老师上课很有趣, 总是面带笑容, 鼓励我们举手发言, 让我们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的教法也别具一格, 看似东拉西扯, 其实句句点到中心, 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上课。

(2) 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自己出题目的方法真的很不错, 从一开始的50多分到80多分, 从讨厌历史到喜欢历史, 虽不能说成绩很好, 但有很大进步, 我要继续努力, 争取更好。建议多一些师生互动也许效果会更好。

(3) 老师, 现在已经是全面复习阶段了, 这些天你都在给我们练习定角度的题目, 作为课代表, 我觉得有义务向你提出:我们也应该多练选择题, 特别是有些较灵活的题目。关于PRED方面的题目我还是比较薄弱的, 大多数同学也是如此, 希望老师再找几个综合性强从多角度考虑的题目给我们练。

这样的评鉴还有很多,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借助学生评鉴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身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学生评鉴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种师生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体现教育公平,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心里话以及对教师的希望, 以此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取得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九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第2篇

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本学期已经如期完成了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任务。现就这学期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 找准重点、难点、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

与我县的课改相结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坚持做到课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每一次月考,我都做了认真的复习工作,我把考试范围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由于九年级是毕业班,所以在备课中我注意知识的联系性。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晚修辅导时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如第二次月考中的“试从背景、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点”。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上饶县中学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第3篇

【关键字】历史与社会 教学策略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当中出现的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该学科中整合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众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立场去解决问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策略,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学过程中必须实现创新,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参照教学参考书列出的教学目标来写,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也有一些教师分不清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存在着疏忽之处。

教学目标就是一次教学活动或者说是一节课内的目标,这一目标是具体的,能够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自己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师生都能够明确课堂上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行为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因为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所有教学目标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提升。

可以说,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以九年级教材第八单元的第一课和第二课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应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第一课第二框“我国的人口警钟需长鸣”的教学目标,可以通过分析教材图8-8、8-10以及8-11,和相应的统计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特点。可以例举身边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带来的诸多压力。通过分析数据和图表,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口忧患意识。

第二课第二框“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各种图文、数据资料,清楚地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学习分析两个以上我国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理解我国的资源对策,强化节约资源的意识。

可以说,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指导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树立起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和七八年级教材不同的是,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教材系统性更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利用单元知识结构导图,发挥其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体系。

第一,可以在教学当中反复应用知识结构导图。在开始讲解每个单元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浏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并让学生结合知识结构导图,在头脑当中形成大致的印象,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有大概的了解,这样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就能够有一定的认识。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本单元第一课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再次学习结构导图,巩固第一课的知识,并将第一课和第二课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找到两课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框架。等到本单元知识全部学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知识结构导图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能够不断地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

第二,充分發挥课文标题的作用。可以说,《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课的标题都是精心思考并设计的,能够体现出每一课的核心内容,因此说,在课堂上,需要不断强调标题,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的内容。例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中,有一道测试题,大意是让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应该如何应对资源危机。在第八单元中,我们学习过开源节流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一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在讲解这一试题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如果记住了第二课当中的小标题“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那么在答题的时候就会知道如何写。通过这一实例,学生明白标题的重要性,也告诉教师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标题,发挥其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式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当中,每一单元都是由课文和专题探究两部分构成,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能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需要进行创新,从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中走出来,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课文的作用就是让学生熟记本课的知识点,而专题探究则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的内容具有拓展性和综合性,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这两方面的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边讲课文边引用专题探究的内容进行说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而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的专题探究,就需要单独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探究性内容的时候,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教材,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符合实际的案例,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结束语:历史与社会的内容较为枯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所创新,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当前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丽君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评价策略研究 吉林教育,2008年第25期

[2]牛学文 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年第12期

[3]梁宏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研究 都市家教月刊,2009年第6期

[4]王维川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研究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第7期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历史联系,历史教学,《“蒸汽时代”的到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学科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些教材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简化了许多内容。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深化历史教学。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围绕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影响,介绍珍妮纺纱机、蒸汽机、汽船、火车等机器的诞生及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等内容,但教材的篇幅并不长,介绍的内容不多。从教学内容看,本课教学除涉及前面的内容之外,还应涉及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等内容。若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教学,就是纯粹学习(或讲授)教材,势必单调、苍白,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无益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更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巧用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实教学内容,深化历史教学,从而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笔者以《“蒸汽时代”的到来》为例,谈谈运用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深化历史教学的一些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用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深化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产生的根源。本课从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看,除了英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海外市场等有利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这与17世纪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学时可以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入手,然后延伸到工业革命,从而探究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根源,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充实新课内容,从中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分析理解问题。

二、用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深化历史教学

许多历史事件,表面上看似乎各自独立,但实际上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就本课而言,教材分为“珍妮机的故事”、“瓦特与蒸汽机”和“火车的诞生”三个小标题的内容进行叙述。粗看好像这几个历史事件似乎没有关联,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密切联系。首先,从整体看,他们围绕工业革命这一主题,分别从工业革命的起因及开始、发展及扩展、结果及影响等讲述。第二,从具体联系看,珍妮机的发明导致工业革命的开始,但由于珍妮机等前期发明的机器受各种条件(如动力条件、自然条件等)的制约,促使人们进一步发明并不断改进动力设备和机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人们利用蒸汽机改进和发明交通运输工具, 这样的背景下,火车诞生了,工业革命进一步扩展到其他部门和行业。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在不同国家陆续完成。工业革命的完成,最终给人类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给人类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这样分析,本课涉及的几个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学生对教材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已能初步掌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用点面联系深化历史教学

本课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工业革命对世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这一内容。从这一内容出发,教学中可以利用历史事件之间的点面联系,从纵向或横向延伸、拓展教材内容,从而避免简单、粗浅或单纯的复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点面联系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本课中,可运用该方法的地方很多。从工业革命联系到人类历史上的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运用归纳对比等方式,从工业(科技)革命的开始、主要标志(或特征)、主要成果、影响(或意义)等角度分析比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大量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比较归纳分析、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通过上述联系, 一个个单纯的历史事件 (即“点”)被放在广阔的历史画面 (及“面”) 中 , 从而增长知识 , 开阔视野,学习内容不再单调而变得丰富。

四、从历史事件对现在或未来社会的影响深化历史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 :“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把学生从“历史”的学习引向对“今天”或“未来”的关注,知古鉴今,这不仅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而且学习历史的意义所在,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本课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知道: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大机器的发明并被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煤炭等一系列不可再生资源被肆意开发、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废气带来的雾霾天气、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交通运输工具的广泛使用给城市带来的交通堵塞,等等,给人类的今天或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人类又将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 通过这些问题,将工业革命与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转而关注现实,关注人类,获得启示,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第5篇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三3个班的历史教学。一学期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都有提高。但总体回顾,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是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每一天只是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每堂课的任务,未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任务延续到课后。这一点很值得反思。

初三的教学任务繁重,此时应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这样老师会倍感简单,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增浓,学习效果也会提高。过去我之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虽然有时给学生安排了一些任务,但由于没有及时去落实。这样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首先学生不会及时去完成学习任务,而且也会养成一种拖拉的习惯。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确实值得反思并纠正。因此,我告诫自我今后做任何事都要雷厉风行,要在快中求好,快中求稳,快中求发展。因为快节奏是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

2、中考历史考试资料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教学资料较多,上学期在完成本学期教学资料外还要完成下学期课本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过快,教学方法不够好,课堂效率有时不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历史,这其中有些学生因为历史以前学得差,对学习历史失去了信心。最多也就是期望听听历史故事,再加上历史知识点较多,难记。历史给他们的感觉是死记硬背、死板乏味,根本不想记,也不愿去理解分析;课后就更不用说去自主学习。其实只要老师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安排,学生会自觉学习。平常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老师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一是历史学科资料多且复杂,知识点零碎,不像学数学、物理那样能逻辑性很强。二是真正说来历史学习确实存在难度,不仅仅要识记而且要理解,如材料、问答题学生能背出答案但往往答不出。因此这就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不能随便给学生布置一下或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性、有目标性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指导合理的学习方法,然后定期做检查。长期进行这样工作,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定会养成,学习兴趣定会浓厚。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潜力的重要标志。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潜力也是需要老师作引导和指导的。因此,教学中我会在这方面多做努力和探究。

九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潜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光、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透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务必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潜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此刻、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潜力。“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我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潜力的有效途径。

抓住常规教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要翻阅教材、教参、教辅用书,力争做到把老师明白最多的知识,教材中所蕴含的所有要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联点都备出来,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用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必须要抓住课堂上的45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上好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反馈,过关检查,在每一节上课前,老师就要对学生所学的旧知进行复习提问,这样既检查了学生以前知识的掌握状况,又起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的承上启下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温故而知新”。

加强中考、新课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关注中考命题趋势,在平时的课堂渗透中招意识。初三的教学工作是直接应对中考考试。作为初三教师不能只顾眼下,闭门造车,不去学习来了解新信息。因此,我经常浏览时下最新的教学参考、杂志,多留意中考考试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考命题的趋势,力争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中招意识,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题的方法。平时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综合潜力的培养,做到功在平时,构成习惯。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与社会复习课

一、复习计划的制定

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讲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综合起来,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历史与社会。新课程的产生一方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宗旨下,我们要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复习计划的制定,也要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一)研究“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要求

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人文,社会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门培养学生对整个知识系统的综合认识为目标的课程,是对所有内容的大检阅。因此,要认真学习与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这样在复习的时候才有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课程内容包括“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传承的文明”和“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三个主题。主题“我们生活的世界”,讲述社会是怎样的,这是对社会生活要素的整合;第二个主题“我们传承的文明”,讲述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是对反映社会发展的史实的整合;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讲述社会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对当代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的整合。同时,第一个主题又承载着传授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等学科的概念、要素和线索等基本知识的功能。这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制定复习计划和方案

九年级复习内容庞杂,时间又紧,教师要为学生合理的从整体上把握复习时间。另外在复习层次上要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上加以考虑,并有相应具体计划与方案。复习形式上注意精讲。多练,细评,讲练结合,专题讨论,个别辅导,并采用集体备课。

1落实目标测试

复习时的目标测试主要以课堂练习、反馈纠正为手段。首先应选好练习题,其基本标准是:要有代表性;要有丰富的知识内涵,能反映教材知识的系统性:要有培养能力价值,使学生练习后能力有所提高;题目尽可能新颖,能激发学生作题激情。其次在课堂上定时定量,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第三,练习后及时评讲。这样才能查漏补缺,又能提高学生审题的能力。

2收集整理信息资料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是我们初中阶段的战略大决战。只有充分地掌握大战前的各种信息,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业考试复习其间,我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考试说明及其特点变化,试题类型及变化。内容范围及难易深浅,等等。虽然这些信息并非试题本身,但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教和学有所依据,不会如无头苍蝇,盲无目的。

3保证复习模式深入、有效

第一,教师要交待学习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什么程度,有目标的学习比搞“复习世界大战”要有效得多。第二,师生要系统回顾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毕竟学业考试主要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重在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形成知识网络与结构。第三,教师要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狠抓重点内容。适当练习热点题型,帮助学生揭示解题规律,注意解题方法和本学科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知识之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第四,要根据学生实际制订适当的复习量。复习课中常看到教师布置了超量的复习内容。而这种复习模式并不可取,教师们可以通过试验比较发现其效果很差,一堂课不可能复习完两堂课的内容。

二、构筑新模式保障历史与社会复习课计划的实施

(一)理清线索,帮助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加深理解在历史与社会复习中要达到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记忆能力。首先,要在复习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例如,讲“和平”问题,可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历史和地理知识。鼓励他们从其他历史、地理书籍中归纳事实。分析霸权主义者干涉别国内政的事例,明确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代世界和平面临的主要威胁。讲“发展”问题,可在世界版图上,大体勾画出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并引导学生回顾西方国家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征服、掠夺和统治的历史。找出当今世界南北发展差距和根源。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强调理解地记忆历史与社会知识,可使他们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其次,在复习中采用对比和比较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强记忆能力。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采用比较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战争的性质、结果两方面来比较,从而加强记忆。再次,复习时还可运用归纳法来加强、加强记忆。例如: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时,可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成一表格,按内容大致分成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及其他内容。这样。按内容分类记忆,可以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了记忆。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图示、顺口溜等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确定重难点。构建网状知识结构

提高复习效率。在第一轮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复习之后,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掌握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系统化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可以把历史与社会课本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重点。例如,归纳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条件、根源、主要内容、措施、探讨事件的历史影响,归纳的重点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在归纳人物的时候。归纳人物活动事件、观点、主张、后人的评价(人物的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和功过),归纳的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对具有可比性的人物进行合理的联系、比较,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专题内各人物进行适当类比,这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历史人物,并做出科学地评价。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时候,对于考试说明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应该讲述,这样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以课本知识和历史思想解答热点问题

在近几年的学业考试中,和谐社会、三农问题、科技创新等都是长效热点。每年考生都会去积极关心热点、关注时政,而平时学校的训练也是为考热点而考热点,但是学业考试试题考察热点的方式却让我们感觉“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不会为了迎合哪个热点而直接去考它。所以,在历史与社会复习课堂中,要跳出热点的框架,把课本中与之相联系的问题都复习到位,形成知识网络。继而来解答变幻的考试题目。

(四)辩证设计作业。突出有效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基本理念是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历史地、辩证地观察和认识社会。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让作业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即以人为本的作业,学生完成才会觉得轻松,作业才会觉得有趣味性。如果历史与社会的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的机械式的重复和记忆,题型单一,这样虽然对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作用,但是也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实践能力减弱,学习缺乏兴趣。作业的有效性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九年级历史复习方法浅谈 第7篇

一、记忆法

有效的记忆法是帮助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的一大法宝。这里有两种方法我认为很有成效:

1.顺口溜记忆法

比如,中国古代朝代更替不断,在最短时间内要想完整地记住朝代顺序,顺口溜记忆法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这样记: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谐音记忆法

比如,在复习到苏联成立这个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白当时加入苏联的四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为了方便帮助学生记住,可以这样记:屋(乌)、外、白、鹅(俄)。以上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而且不会轻易忘记。

二、比较法

由于历史教学是史论结合,要把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连成一个整体,就必须要用到历史知识的纵横比较,这也是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1.纵向比较法

通过纵向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事情的脉络,对事物本身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横向比较法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发生的事件进行对比, 可以掌握得更全面。

通过对历史知识的纵横比较,不仅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化, 同时从客观上来说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归纳总结法

由于九年级历史复习涉及面广,学生很难把握,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复习内容予以高度、全面地概括,以更好地把握。

九年级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及问题 第8篇

导入环节, 是一节课的第一个环节, 是教师在讲授一节课时的第一次“亮相”。导入从一开始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做到“抢眼”“抢耳”, 用“短、平、快”的方式, 直接切题, 把学生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一、历史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

从宏观上说,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一切现象;从微观上讲, 历史讲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现实有重要启迪的重大历史事件。由于它具有“不能再现”“不会重演”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 枯燥乏味。因此, 教师必须在课堂导入中, 通过各种手段, 把已经“过去”的历史, 精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历史课堂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复习导入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要“温故而知新”。复习导入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 它根据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以复习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在学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复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然后布置给学生一系列任务:“‘一战’结束后, 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将如何处置战败后的轴心国国家?”“‘一战’后召开了哪些国际会议?”“会上签订了哪些条约?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学生带着疑问上课,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效果必定会比平时好得多。

2.利用故事导入

在历史新课的导入环节恰当地讲个故事, 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一课时, 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高考刚刚恢复的那几年, 有位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名为《项羽拿破仑》的作文, 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之后, 交上来的作文中有90%以上写的是项羽拿破车的轮子。“项羽果真拿过破车轮子吗?”“拿破仑是何许人?”“他一生经历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他是如何登上法国历史的舞台的?”让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3.利用诗歌导入

诗歌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载体, 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适当地选取一些与九年级历史教学有关的诗歌, 让学生诵读,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授“美国南北战争”时, 教师可以以惠特曼的《哦, 船长》导入该课。舒缓的音乐弥漫在空气中, 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诵,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4.利用歌曲导入

歌曲能把学生带入要讲述的历史事件中, 使学生身临其境, 真切地感受重大历史事件。如在讲授“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时, 教师可以提前几分钟来到教室, 请同学们听《国际歌》, 在听歌的过程中, 展示预先写在小黑板上的歌词:“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再问学生下列问题:“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它是为纪念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而作?”“无产阶级在19世纪进行了哪些斗争呢?”这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在这些提问中得以一一体现,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学习, 掌握历史知识的速度比用普通方式导入新课要快得多。

5.利用漫画导入

利用漫画导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授“冷战中的对峙”一课时, 教师可以搬出漫画《较量》, 画面上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正在进行掰手腕的比赛, 赫鲁晓夫大汗淋漓, 以此比喻古巴导弹危机中 (1962年) 的美苏争霸是美国占据优势。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漫画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作用, 它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6.利用影视作品导入

历史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初中生来说, 平铺直叙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因而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借助于某些影视作品, 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 使学生迅速融入历史学习中。在导入新课环节中, 截取一些与当堂课所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 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或事件,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又能很好地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萨拉热窝事件”的一段视频, 一改平时枯燥、沉闷的课堂形象, 为学生带来声音、影像资料,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当教师提问:“萨拉热窝事件导致了怎样严重的后果?”学生都会回答:“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这段视频的导入, 可以使学生顺利地转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

当然, 在九年级历史教学中,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的方法, 我们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尝试。

二、历史课堂导入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入目的必须明确, 要做到与所讲内容的统一

教师选取导入方式时要注意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教材的内容, 要与教材内容或史实相关联, 不能牵强附会。

2.导入要做到新旧知识相联系

要选取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材料, 做到承前启后, 使新旧知识能够自然衔接。

3.导入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等巧妙设计导入方法, 只有这样, 历史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要做到课堂导入的优化。导入方式的优劣, 直接左右着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系着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 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将来的中考成绩。因此, 导入环节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对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重视导入环节, 努力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陈莉.浅析初中历史课的导入方法[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14) .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9篇

一、《五月花号公约》 (九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

在九年级历史课本第12课《美国的诞生》导言框中有这样一段话:“1620年9月23日, 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离开英国, 驶向茫茫的大西洋, 向北美开去……”书中没有提到:在“五月花”号即将登上北美大陆之前, 船上41名成年男子在甲板上签订了一份契约, 这就是《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规定, 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 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 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 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被历史学家确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 这可能是第一次, 在没有任何监管之下, 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决定要形成属于自己的社会和政治性契约, 并用他们所认为的公平法律来实行自我管理。契约精神的通俗解释就是诚信, 它的承诺以法制为基础, 因而比道德约束更可靠。契约精神考验着置身于社会关系中的每位成员, 也包括政府。美国几百年的根基就建立在这短短的几百字之上, 信仰, 自愿, 自治, 法律, 法规……这些关键词几乎涵盖了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此公约对美国的影响贯穿了从签订之始到如今, 它是美国信仰自由、法律等的思想基础。

二、《独立宣言》 (九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

1776年7月4日, 13个英属殖民地联合签署了《独立宣言》, 宣布脱离大英帝国的统治, 组成美利坚合众国。这一天, 被确立为美国的独立日。《独立宣言》称:“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独立宣言》包含多名开国元勋之基本理念, 其中若干条在日后被编入美国宪法中。《独立宣言》是美国的纲领性文件, 是理想化文件, 是美国的方向性文件, 是美国民众争取独立自由平等的理想文件。《独立宣言》作为美国立国精神的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未来的发展。自1776年以来, “人人生而平等”作为美国立国的基本原则, 作为人们的信念和理想, 一直为后人所传颂。美国正义的社会改革者, 在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 不论是为了废除奴隶制、禁止种族隔离或是要提高妇女的地位, 都要提到这一理想。不论在什么地方, 当人民向不民主的统治作斗争时, 他们就要用《独立宣言》作为最有力的思想和武器, 这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民主化的进程, 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三、《1787年宪法》 (九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12课《美国的诞生》)

战争换来的独立, 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曾经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不得不向人们发出警告:“要么我们在一个领导之下成立联邦而结合为一个国家, 要么我们就保持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永远互相争吵。”

于是, 在宣布独立11年后的1787年, 来自美国各州的代表终于在费城齐聚。这间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的独立厅, 曾经签署过著名的《独立宣言》, 如今, 代表们要在这里协商新国家的未来。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制宪会议开始了。在华盛顿的主持下, 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1787年9月17日, 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 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 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 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权力之间制约平衡, 防止专制独裁, 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实行;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 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 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 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 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在近代世界历史上, 美国宪法是一部罕见的“超稳定”宪法。200多年来, 这部简洁的美国宪法仅仅只是增补了一些修正案!

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九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美国黑人奴隶源于西欧国家的奴隶贸易, 在南北战争时期, 美国南部的奴隶数量已经达到近380万。战争前期, 林肯政府既不肯解放黑奴以便推动他们参加反对奴隶主的战争, 又拒绝武装北方的黑人, 这就使得战争失去了占美国总人口约12%的黑人的支持。在马纳萨斯的战役中, 北方军队损失惨重, 再加上共和党内部的激进派提出解放和武装黑人奴隶的主张, 林肯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1862年, 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并在1863年对其进行重申。这样一来, 合众国政府, 承认了奴隶的解放废除了奴隶制;与此同时, 南方各州成千上万的奴隶纷纷逃亡北方甚至发动起义, 从而大大削弱了南方的力量, 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黑人都积极投身于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战斗中, 不少黑人直接写信给联邦政府的陆军部长, 许多地方的黑人还举行游行, 发出呼吁和呈递请愿书。

除此之外, 据美国驻伦敦大使亚当斯的统计, 英国工人在1862年举行的5次同情北方的大会, 1863年举行了56次, 1864年又举行了10次。这些数字还不足以说明英国工人阶级的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举行都归功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粉碎了邦联政府获取他国官方承认的希望, 特别是与英国。如同亨利·亚当斯所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比我们之前的胜仗与外交策略做得更多。”这迫使英国政府放弃原来的许多计划。

早在南北战争之前, 关于如何处理西部广袤的公有土地的问题, 北方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奴隶主之间已经存在了尖锐的矛盾。资产阶级要求限制奴隶制度向西扩张, 希望在西部建立自由州;而由于奴隶主可以从奴隶种植园里攫取丰厚的利润, 再加上西部有广袤的土地可以供奴隶主发展, 因此, 奴隶主都力图向西扩张奴隶制。但是, 广大普通民众, 尤其是工人、农民和黑人, 不仅反对奴隶制的扩张, 而且坚决要求取消奴隶制, 要求将西部广袤的土地分配给劳动人民。

南北战争初期, 由于南方奴隶主做了充分的准备, 北方军队节节失利, 战争形势不利于北方, 《宅地法》的颁布改变了这一状态。《宅地法》成了北方获得西部农民和广大工人支持的重要举措, 《宅地法》颁布实施后, 广大农民前往西部开垦土地, 《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垦殖土地的要求, 鼓舞了西部农民对南方奴隶主的斗争。在战争中, 西部农民为联邦军队输送了半数以上的士兵和粮草, 对北方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进运动鼓励了冒险的精神, 它为爱冒险的人提供了机会, 为不爱冒险的人提供了创造新生活的可能, 因为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安顿下来, 这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繁荣, 提供了安全保障。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 正是通过该运动, 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19世纪末, 经过开垦和耕种的大草原变成了沃土桑田, 曾经荒无人烟的西部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粮仓。

五、罗斯福新政 (九年级历史课本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 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86000家企业破产, 5500家银行倒闭, 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 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 国民生产总值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年的742亿美元, 失业人数由不足150万猛升到1700万以上, 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 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1913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 资本家将牛奶倒入大海, 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1933年, 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9日, 在宣誓就职总统后的第五天, 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开始了, 富兰克林·罗斯福称之为“新政”。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 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紧急救济法, 并成立紧急救助署关注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 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 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 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通过新政,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大胆借鉴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长处, 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资本主义危机, 避免了法西斯上台;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 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六、专利法 (九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在九年级历史课本第20课中有这样一段话:爱迪生发明了许多电器产品, 正式注册发明的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 被誉为“发明大王”。

在美国出现那么多个人奋斗成功的企业家, 以及各个行业出类拔萃的人, 不是偶然现象。它有一系列的文化和制度的环境原因。

距离华盛顿纪念碑两百多米的美国商务部, 1802年, 美国就是在那里成立了国家专利局。如今在美国商务部的大门口上还刻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 制宪代表们对事关美国政府在未来的公共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辩论, 然而, 在通过第一条第八款时, 代表们的意见却空前一致, 它的内容是:“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 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 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对于专利的保护, 在16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开始, 但是, 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 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联邦政府用专利制度保护了发明人的权益, 同时也保护和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

知识产权, 是大脑的产品, 是一份无尽的资源。美国对这项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美国为那些伟大的发明家们所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美国能够在历史上, 包括在21世纪的今天, 取得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关键原因。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 并由国家强制力 (主要是司法机关) 保证实施的, 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社会规范) 。这是法律的定义, 其中“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至关重要。还记得独立战争结束后, 华盛顿坚决地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 并拒绝了一些军官希望拥立他做国王的建议。其实在“五月花”号还没登上美洲大陆的时候, 人们就已经在法律的保障下遵守和服从, 崇尚民主。美国在23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 一直就是在法律的保障下运行的, 这也铸就了当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10篇

从基点攀上高点的有效方法很多, 运用图片是其中之一。图片是历史与社会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工具, 对图片的解读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能力, 也是对初中生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 要巧用图片组织教学, 使学生具体地感知历史,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选图片的策略分析

1. 研究考试要求, 知识与能力并重

哪些知识是要求识记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理解的, 哪些知识是要求运用的, 《历史与社会学业考试说明》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 我们要深入研究考试要求, 确定所要考查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层次要求, 有针对地选取图片。复习课的知识梳理有“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要求, 但因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须杜绝“面面俱到, 偏离教学重点”现象, 使所选图片都具有凸现复习知识重点的整合特征, 从而既落实知识又提升能力, 充分体现复习课的价值。

在课例“中国共产党的特色道路”复习中, 笔者选取以下两组共六张图片。

第一组图片 (特色道路之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

第二组图片 (特色道路之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以上图片分别表达了“中共一大遗址———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武装夺取政权、创建军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深圳经济特区———开放”这六个历史事件及所对应的新课教学和复习考查的知识重点。把两组共六张图片放在一起, 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两条特色道路”的知识线索、重点及复习主题, 达成了复习知识的整体性和循序渐进要求, 为学生进一步攀上复习高点做好铺垫。

2.教材图片为主, 教材外图片为辅

为使图片具有典型性, 复习时应先在教材内选取。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抓手, 教材图片由专家所选, 其典型性毋庸置疑。

例如, 2013年台州市中考政治试卷第21题:“沿黄经济区” (图中阴影部分) 是国家级重点开发区, 是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新引擎。

材料一:黄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在沿黄经济区, 水稻、小麦及瓜果等作物生长茂盛, 回族风情浓郁, 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今年银川市与浙江舟山市签订了两地旅游合作协议。

(1) “沿黄经济区”位于黄河哪一河段?该河段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

(2) 宋元时期, “沿黄经济区”所在地与中原地区农牧文化交融频繁。请举一史实说明。

(3) “沿黄经济区”的开发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加以说明。

该题选用了教材中《黄河流域示意图》, 结合银川与舟山合作的时事政治, 巧妙地把地理、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值得我们在复习时借鉴。

当教材上没有相关图片时, 则应依据课标选用教材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图片。笔者在本课例的复习中, 讲“农村包围城市”选取了图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讲“经济建设”选取了图片“十一届三中全会”, 讲“开放”选取了图片“深圳经济特区”。这三张教材外的图片极具典型性,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图片的具体操作

1.巧用图片, 落实复习基点

高点的攀登, 须以基点为支撑, 以免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巧选图片是有效梳理基础知识的关键一步。

(1) 巧理知识点, 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点梳理力求通过对学生已学知识的整理、归类, 使之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网络。知识点的有效梳理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如前所述,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课堂服务观, 真正处理好课堂教学的主体与主导这对关系。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解说图片, 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有效途经之一。传统的复习课为追求“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 通常在师生的问答之间梳理基础知识, 用板书或幻灯片展示知识提纲。这样做只能让少数尖子生从中准确、快速地提取知识, 多数一般学生只是陪衬, 在教师与少数尖子生的问答交流中被“灌输”知识, 思维游离于复习教学之外, 这显然背离了新课程的精神。而在复习课中创设问题情境, 留给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的时间, 就能有效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复习质量远高于被动接受。

如本课例中使用六幅图片后, 笔者出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图片见证党史。请你根据图片内容给三张图片拟一个标题并担任讲解员, 用简要语言具体解说一下图片的内容。”具体操作时, 笔者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准备, 让他们快速查阅教材, 提取储备知识;同时教师给予恰当提示“描述一个历史事件要把握时间、原因、任务、经过、结果、影响等要素”。通过上述梳理, 学生的知识形成了网络, 较为系统。

(2) 巧示关键词, 进行图文互证。笔者最初出示六张图片时, 图片下方是没有解说词的。现在增加了解说词, 目的是为了配合本环节教学:通过巧示关键词, 让学生进行图文互证。具体过程为:第一步, 展示图片, 请学生简要说明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内容。第二步, 请学生针对图片反映历史事件的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如本课例中六张图片的标题依次为:“中共一大遗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经济特区”。第三步, 给上述六个历史事件配上关键词, 分别是“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武装夺取政权, 创建军队”“农村包围城市”“经济建设”“改革”和“开放”。最后, 在第一组的三张图片下方显示填空, 特色道路之一:__;在第二组三张图片下方显示填空, 特色道路之二:__, 由学生说出横线上应当填写的道路名称, 分别是“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另外, 在图片名称和关键词对比中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方便学生识记, 提高了知识梳理的效率, 更好地落实了复习基点。

历史与社会教材中人物、事件众多, 学生记忆任务重。为图片配置解说词, 图文互证, 让学生在图片情境中进行形象感知, 围绕关键词层层递进, 理清知识脉络, 完成图片全称, 既减轻了学习负担, 又达成了复习目标。

2.巧用图片, 攀上复习高点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之一, 是要在新授课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由基点攀上高点。

(1) 巧用图片进行探究, 提升历史思维品质。使用图片组织复习, 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与探究意识, 继而提升历史思维品质。问题探究要注意层次性, 应含有多个答案和多种解决方法, 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从而激发全体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还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不局限于唯一的或固定的答案, 避免“是什么”“是不是”“对不对”等限制性设问。另外, 问题探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杂乱的知识碎片对解读历史是无意义的, 只有把历史知识统摄到相应的历史范畴中, 串成历史的线索, 才能通过历史思维品质的提升, 更好地达成复习目标。

例如, 在学生拟定图片标题解说图片前, 笔者提问学生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时应注意哪些要素。学生回答后, 笔者总结要素: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 等等。当学生的回答出现疏漏时, 由其他学生补充或教师完善。在知识梳理中的追问、补问渗透了学法指导和思维训练。在第一组图片的复习中, 笔者如下层层设问, 与学生对话。

师:南昌起义结果怎样? (问题1)

生:失败了。

师:为什么会失败? (问题2)

生1:城市里国民党势力强大。

生2:起义指挥者缺乏经验, 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师:对!同时期的广州起义、秋收起义都因此失败了。中心城市起义不成功, 工农红军应怎么办? (问题3)

生3:去农村!

师:对!从城市起义的失败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成功,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4)

生:革命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上述对话通过四个问题分层设置, 由易到难, 分别回答了南昌起义“结果怎样、为什么、怎么办、启示什么”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把握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历程的知识线索:武装斗争、创建军队 (起义失败) 、去农村开辟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四个问题紧密联系, 以小见大, 见微知著, 一气呵成, 既让学生获得了知识, 又培养了能力, 深化了思维品质, 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迁移了历史思维:革命以及今后的改革都要立足中国的国情,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 延伸与归纳图片, 构建历史知识逻辑。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 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学科体系之中, 使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 六张图片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予以处理, 以保持历史发展的完整性。在本课例复习中, 笔者采用年代尺来完善知识脉络, 因为年代尺可以清晰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脉络, 突出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有利于学生通过互相比照, 分析、把握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从而使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攀上高点。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出示年代尺。

然后, 笔者请学生指出六张图片所处的历史位置。接着提问:如何把六幅图片按不同的历史阶段分成两组?谈谈你划分的依据。利用年代尺知识两个阶段, 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以及“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 让学生找出划分两个历史阶段的依据。

第二步, 补充年代尺。

请学生先指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分别在年代尺的哪一阶段, 然后指出191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发生在1934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进行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7年 (抗战)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1958年 (大跃进、人民公社) 和1966年 (文革) 的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步的设计体现了用年代尺表示历史事件的完整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发散性和系统性。

第三步, 让学生运用年代尺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系统知识。

1联系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后遭受挫折的原因, 分析应从中吸取的共同教训是什么。

2分析这两条道路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这两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结果怎样?

总之, 本课例中, 将六张图片置于年代尺中, 并用年代尺补充围绕复习主题“中国共产党的特色道路”的相关历史事件, 有效地克服了“知识碎片化”问题, 构建了系统的知识网络, 让复习更好地攀上高点。

(3) 分析与比较图片, 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复习过程中, 许多学生死记硬背单个历史概念、历史事件, 结果前读后忘, 顾此失彼, 事倍功半。如果能让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同一类事件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 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就能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完善知识网络。

在本课例复习中, 笔者采用了两组共六幅图片统摄复习脉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形成一定的历史感悟, 同时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 笔者让学生填写了下列表格内容。

上述表格的设置立意在于:比较两条特色道路的不同点, 得出“从实际出发, 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道路”的认识, 获得“主动担负历史使命, 坚定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开创未来”的情感体验, 让历史与社会知识学习为现实社会服务。当然, 也取得了理想的复习效果。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的讲与练 第11篇

一、讲什么

初中历史共六本书,历史课程事件多,线索繁,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清线索,教师要在“讲”与“练”上求得突破。

1、讲概念

对历史概念挖掘要深,概括要全面。如八年级历史中“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概念,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去理解和讲解:①长征的含义是什么?②怎样形成的?③说明了什么?

九年级历史课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可以这样去设计:①“体系”的含义是什么?②在什么条件下建立,实质是什么?③为什么说这一体系解体是必然的?

2、讲联系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但内部必然存在着联系。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联系到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等,最后发展为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中总结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3、讲特征

对某一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的勾勒和本质特征的概括,是搞好复习关键之处,应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基本的框架和特征,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去理解、记忆。

例:中国近代史特征

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史实,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史实,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史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用史实概括特征。

二、怎样练

1、精选试题高效练

中考备考时间短,复习内容多,所以练要有数,量要适中,练习密度和强度过大,会导致学生心理烦恼、自信心下降,不能让学生成天处于题海之中。

2、总结方法,突破练

对选择题,材料问答题分类研究,指导练习。选择题,重点培养审题意识,采用排除法,时间顺序法等方法,正确答题;对材料问答题,重点培养从客观上概括归纳知识的能力,力求答准答全,格式规范;对开放性试题,要联系史实,结合现在,符合历史发展,有创新的思想。

三、讲与练在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独立思考的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和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注意多项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横向联系,即将同一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相联系。

如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政策与欧洲相比,就可以认识到中国落伍的原因。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相联系,进一步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根源。

纵向联系,即将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相比较寻找异同,加深理解记忆。

如讲中国近代史化过程:抗战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新文化运动,可清晰地看出中国近代史是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层层深入的过程,也就是:表面—深层—理性的过程。

3、乡土历史和热点相联系

熟悉本省的历史,熟悉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在复习中要善于从新角度解读历史现象,获得新知识。如“藏独”问题与唐时民族交往(文成公主入藏,长安);台湾问题与大陆解放历史形成问题,涉及国共两次合作;和谐社会与孔子的思想、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九年级历史教学 第12篇

【教学思路】

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 涌现出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 从不同侧面有力影响了人类的发展进程。”因此, 我在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做了这样的处理:两个子目———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张学良都是亲历者, 以他作为线索, 选择典型材料, 启迪学生智慧, 感受体悟历史的鲜活生动。

【问题导入与设计意图】

用幻灯片展示《张学良口述历史》一书的封面和这本书里的一段话:回首百年, 张学良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之一。九一八事变发生后, 不抵抗的罪名令他几成民族公敌;西安事变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也因此赢得了世人的敬重。同时, 向学生介绍这本书是以张氏自述为主体, 以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论张学良的数万文字为辅, 是目前研究张学良的众多著述中较有影响力的一部著作。然后导入新课。其设计意图为:用对权威史学著作的解读引发学生直观感受的形式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过程设计与重要环节】

一、国之悲痛———九一八事变

1.由教师生动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请学生完成课后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表格。

提出问题 (1) : (同桌讨论) 日本侵略中国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其设计意图为:培养学生复述历史的能力。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启发, 使学生明白这是日本蓄意侵华的佐证。

2.事实上,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侵略中国, 你能举出一些具体实例吗?以此作为问题 (2) , 学生可畅所欲言。其设计意图为:再认再现所学知识, 得出“日本侵华不是偶发事件, 而是蓄谋已久的既定方针”的结论。

3.出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惟欲征服支那, 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支那。”“满蒙并非中国的领土”“今天之满蒙地位……不仅在我国防上, 就是在经济上, 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材料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下的日本,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激化, 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略中国东北的对外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与政治危机。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 无暇东顾;中国内部, 蒋介石正重兵“围剿”红军, 无心北顾。这给日本以可乘之机。———以上材料均出自《高中历史教师用书》

其设计意图为:指导学生读通、读懂材料, 培养他们从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论从史出的素养, 理解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4.在《松花江上》音乐的伴奏下展示日军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的历史图片。其设计意图为:听着东北人民的心声, 看着日军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营造氛围, 让学生感受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

5.出示两份数据, 显示九一八事变时, 中日双方在东北的实力对比。

中国东北军实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约20万 , 北大营8000人, 辽宁省内6万-9万人 , 空军有各种类型飞机262架, 号称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日本关东军实力:进攻北大营3000人, 辽宁省内1万人 , 正规军和辅助部队总计约2.7万。但只有4个多月, 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山河全部沦于敌手。这是为什么?

6.材料阅读———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密电一 (事变前)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 我方应予不抵抗, 力避冲突。

密电二 (事变后) 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其设计意图为: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

7.张学良奉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其他社会阶层是否也在坐以待毙呢?指出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由此揭开序幕。由教师生动讲述抗日英雄马占山 (国民党) 和杨靖宇 (共产党) 的事迹和图片。其设计意图为:通过教师的讲述,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8.“东北那么大的事情……我就没想到日本敢那么样来对这件事情, 事前未料到, 情报也不够, 我作为一个封疆大吏, 我要负这个责任”。———《张学良口述历史》

老家东北的沦陷, 张学良不可能毫无感受。自此之后, 张学良每本日记的开篇都是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成为张学良一生的痛。其设计意图为:体察张学良对自己奉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的内心焦灼与苦痛。

9.过渡:我牺牲我自己为什么?不要打了。都是中国人, 打什么呢?都是政治问题, 不是不可谈的嘛, 所以后来谈是我的主张。而且我对介公讲, 共产党你也剿不了。他说为什么?我说共产党有人心, 我们没人心。———《张学良口述历史》

其设计意图为:引导学生体察张学良心路历程的转变, 使学生产生探究转变缘由的欲望。

二、国之庆幸———西安事变

1.带着问题看视频《西安事变》, 归纳事变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2.问题 (3) : (四人组讨论) 模拟撰写1936年12月12日《西北文化日报》“今日要闻”专栏的稿件, 要求展示出社会各界对西安事变的不同态度。 (提示:日本、英美、国民党内亲日派与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内的不同主张) 其设计意图为:通过情境创设, 让学生充分了解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局势及众多政治派别的看法, 并为问题 (4) 的解决做铺垫, 锻炼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3.问题 (4) :在这样的背景下, 假如你是当时中共的领导人, 你认为怎样解决西安事变最为合适?从中我们能看到些什么?指出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其设计意图为:有了问题 (3) 的铺垫,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同时引导学生体察中共的英明与伟大。

4.出示材料

材料一陈志岁的《题张学良将军第一幽禁地》:为邦兵谏死何哀, 臣道终缧不世才。苍坡受旨观书处, 抗日频传捷报来。

材料二毛泽东评张学良:让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周恩来评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江泽民评张学良:伟大的爱国者。

其设计意图为:体会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感受毛泽东、周恩来和江泽民将张学良评为“千古功臣”的原因。

三、小结

从九一八事变中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张学良, 到西安事变中逼蒋抗日的张学良, 既是张学良个人心路成长的历程, 也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正是因为有了张学良这样的民族功臣, 才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才有了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

四、课后反思

上一篇:高中男生下一篇: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