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范文

2024-06-02

高等工程教育范文(精选12篇)

高等工程教育 第1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一,校办企业,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作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部署,提出“科学规划城市布局,增强城市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公共服务、聚集人口功能”的要求。科技发展是推动城镇化的基础,是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手段,没有科技和产业的强力支撑和有效拉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没有出路的。

本文以齐齐哈尔市为例。目前,结合齐齐哈尔市实际和产业特点,最佳的统筹方法就是城镇化,城镇化一头推着工业化,一头牵着农业化,是统筹城乡、统筹工农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城镇化建设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到城市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第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城市拥有大量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可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创造出的效益又吸引更多的经济要素进入城市,形成城市培育工业,工业创造就业,就业吸纳人群,人群从一产向二产、三产流动,二、三产业壮大最终提升城市整体实力的螺旋上升模式;第三,城镇化是改善人民生活方式、放大公共效能的有效途径,城镇化不仅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更能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人口向城市集中可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优质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放大公共服务的整体效能;第四,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农业集中、规划发展,给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逐渐改变农民的生活观念,更加向往城市生活,逐步迁入城市生活,推动城镇化进程。回顾近些年的发展历程。虽然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市的总体实力在全国地位较低,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差较多,要想快速提升城市实力,缩小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就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一定要统筹全局,结合多方力量,实现政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一、加强农民生产培训

无论是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要,还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需要,依靠高等工程教育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开辟新时期、新阶段实践“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路,为“三化”建设提供重要助力。

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就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专业,形成本校的优势专业。依托专业建设的专业实体,以保证学生学做合一,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技能并为农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高等工程教育利用专业人才优势,运用职业教学理论与农村职业教育理论,为农民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做到教育与扶植工作深入农村每个农户,促进“农科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时期职业教育如何在“三农”问题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寻找一些适合本地的应用方法和模式,构建一个动态的优化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要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满足广大农业劳动者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需要。学校必须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举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工作。职业培训项目的设置,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内容采用模块式,培训准入采用项目购买,培训方式采用开放式,最大限度地满足求学者的需要。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校内脱产培训,可以依托企业培训,送教下乡、送教下厂,还可以是现场指导,学员结业以掌握该项技术为标准。

高等工程教育能够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为当地农业生产者提供良好的生产资源。在农业加工、蔬菜种植与加工、果树新品种引种和推广等项目上进行开发,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和学校经济效益与县城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促进农业产业建设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就业的保障,要用产业创造就业,用产业吸纳农民,用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高等工程教育向农村引进企业与技术,学校利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三农”服务,将企业办到村屯,在提供技术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

产业在精、在强,不再多、不再大,这就要求提前做好产业布局,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使各产业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发挥哲学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可以依靠“校企合一”的办学形式,根据自身优势专业发展专业公司,实现集教育与生产功能于一身。建设校办企业应同自己所在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相适应,即有什么专业、有什么教学内容就创办什么企业,需要多大规模,只要有条件,就办多大规模。校办企业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校办企业既可以成为师生进行实习和开展科研活动的基地,又是向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和引导农民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的示范场所,走产学研一体的道路。学校将专业公司引入农村,建立产业园区。校办企业之所以是中小企业,是因为其虽然规模小,但也因为体小灵活、发展迅速、就业便捷,可有效填补产业缝隙,完善经济链条,提升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就业的功能。

在齐齐哈尔周边农村,虽然粮食产量丰富,但一般的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少,加工转化率不高,农产品量大、链短、销弱,产业与产量脱节,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这就意味着,在这其中起到强力带动作用的就是食品加工企业,高等工程教育所办的企业一般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市场拓展空间好,依托地方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依托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绿色产品,瞄准国内外市场引进精深加工项目,将绿色农产品真正打造为绿色食品,带着齐齐哈尔的名字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三、加快农村合作社建设

产业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城镇化进程需要大量人口涌入,劳动力的来源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农民,解放生产力就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农业、集约农业、产业农业等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最佳载体就是专业农村合作社。

高等工程教育深入农村,能够成为农村合作社的引领者,科学合理的带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学校依托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分散的作业、分散的经营有机的集中在一起,放大资源优势,以统一的整体面对生产资料市场、销售市场、金融市场,享受国家政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另外,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势必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解脱出来的农民是发展产业、壮大城市的主力军。同时高等工程教育还能够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增加农民工的市场竞争力,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农村人才结构优化的服务平台。

2018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征稿处 第2篇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出版地方:湖北 快捷分类:教育 邮发代号:38-106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见刊时间:1-3个月 业务类型:杂志征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教育部党组决定创办的学术刊物。投稿联系天天论文职编辑扣2014148452,20多年来,学报一贯坚持探讨教育规律、开展学术讨论、反映研究成果、交流教育信息、推动教育改革、促进国际交流的宗旨;以其工程应用性、学术前沿性的鲜明特色,深受我国高教界、工程界的好评——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负责指导与协调工程院在工程教育方面(含工、农、医等领域)的咨询研究和学术活动,就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同年决定,将《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为工程院教委会会刊。根据工程院教委会的安排,本刊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每个院士人手一册,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全国高教界和工业界的影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性权威学术期刊。常设栏目有:院士论坛、校长论坛、工程教育前沿、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企业家论坛、国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撷英、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研究,并根据需要定期开设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等专栏。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为了满足全国高校的强烈要求,从2006年起,本刊特增加页码、扩大版面,以敏锐的触角、创新的理念、优质的稿源,及时、全面、深入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成果,受到了高教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赞扬。我们相信,在工程院教育委员会、教育部高教司和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在高教界、工程界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一定会与时俱进,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院士论坛、校长论坛、高等教育经济与政策、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与专业建设、院校发展研究、企业家论坛、国防高等工程教育,投稿联系编辑扣 3070266983 目录

工科平台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分析 孟佳;付宇卓;吴静怡;田夏;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方式研究——以智能手机和QQ群为例 俞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赵淑梅;内部治理结构创新:职教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翁伟斌;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马楠;曾玲晖;刘叶;“创新驱动”过程中研究型大学的功能实现路径——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为例

以原创性全面创新理论来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浙江大学魏江教授访谈录

工程实践中的知识增长:基于多案例研究 项聪;案例教学困境及其超越的文化思考 李太平;戴迎峰;黄富琨;基于TOPCARES-CDIO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评估 董玮;王世勇;工程类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及评价——以工程热力学教学实践为例

高等工程教育 第3篇

[摘 要]工程素质培养是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工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重视工程素质培养;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工程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筑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工程素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90-03

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造就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型工程师。为进一步开展工程教育,检验工程教育效果,我国于2006年开展推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3年6月,中国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获得《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资格,表明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被国际所认可。因此,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以专业认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成为高等工程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合两者特点,论述工程素质的内涵,探讨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途径。

一、工程素质内涵

工程素质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活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所需具备的知识、意识、能力、思维和精神。工程素质主要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五个方面,其中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是基本要素,工程能力、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为主体和高级阶段。培养工程素质,即学习工程知识,树立工程意识,掌握工程能力,建立工程思维,体现工程精神。

(一)工程知识

工程知识作为工程素质的最基本要素,来源于工程实践,又服务于工程实践。工程知识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专业领域和传统的工程学科本身,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需要以工程为对象将各学科知识整合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工程知识包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专业知识与一定的工程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先进制造系统和生产方式及本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关行业生产、设计、研发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学习工程知识是培养工程素质的主要途径。

(二)工程意识

工程意识是指对工程本质、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活动和工程存在物的态度、观点、意念等心理过程的总和。工程意识是工程技术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现代工程往往涉及众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要从工程视角出发,进行方案可行性研究,考虑目的、用途、地域特征及其文化内涵等,再加上独立思考,从众多的想法与构思中凝练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体现创新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伦理意识、经济意识以及团队意识等。工程意识的树立是一个不断自我修炼、终身学习提高的过程。

(三)工程能力

工程能力是指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程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实际本领和能量。工程能力一般包含,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工程能力的内涵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发展的。2015年3月新修订的我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工程教育的毕业生提出如下12种工程能力要求: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 6.工程与社会;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

(四)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研究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筹划性的思维,是利用工程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工程思维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也是对工程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工程思维具有科学性、逻辑性与艺术性、运筹性与集成性、可靠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性。

(五)工程精神

工程精神是指在长期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意志品格、价值准则、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工程精神的内涵可概括如下:艰苦务实的创业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探本溯源的理性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关爱环境的伦理精神、和谐共处的协作精神、甘于冒险的风险精神等。

二、工程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更新工程教育理念,重视工程素质培养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化和科学化,而忽视工程本身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问题,因此要切实更新工程教育理念,树立大工程观意识,由专业教育向工程素质教育转变,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由科学系统性向工程综合性转变,由理论知识传授向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定基于全新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工程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全面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二)有机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应以学生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采用集成的思想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相互分割的科学内容、工程技术内容、人文内容加以有机整合,促进学科交叉和融贯,提供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课程体系可按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设置,并将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分解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要依据毕业要求(或培养规格)实现矩阵,重组与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明确各门课程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组织课程内容要从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转向以实现培养目标为主,课程内容要由课程目标来决定。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效衔接,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提高实践教学活动的可操作性。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环节是培养工程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意识、实践与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合理规划实验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环节比重。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应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的,结合行业或企业实际,设计或开发解决方案和探索复杂工程问题。明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与任务,实验教学应着重于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综合获取合理结论的训练;实习实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毕业设计(论文)应着重培养设计或开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对工程素质的综合训练。

(四)构建校企协同合作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合作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校企联合培养与合作模式。企业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提出人才需求,学校发挥学科和人才培养优势,基于行业企业需求和学校定位,制订培养目标和设置专业方向。学校要从以校内实践为主向校企协同实践转变,拓宽校外工程实践教育空间,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工程实践教学内容要根据工程实际进行开发和设计,实践教学项目要尽量贴近生产一线。加强与企业的科技合作研究,将企业技术开发与学校科研紧密结合,使产学研协同合作更具活力。

(五)打造具有工程背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高校教师缺少必要的工程经历,缺乏宽广的工程视野,制约了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要从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向注重双师结构转变。应打造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和工程背景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应定期选送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共同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和工程项目研究工作,丰富工程实践经历和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教师要能把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生成转化为教学内容,能将工程前沿技术知识融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同时,学校也要吸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来校任教,给学生授课,协助制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全程参与教学活动,以期提高指导学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习的能力。另外,还要探索校企间人才“双向交流,相互挂职”制度等。

(六)构筑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快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能有力保障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应从政策、制度、建设、管理与监督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外协同的以评估评价为中心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主体、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要素有机构成了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校内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建立健全培养方案有效生成制度、师资培养与吸纳制度、教师评价机制、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质量评价制度、产学研合作制度等。高等工程教育中行业以及具体接纳毕业生的用人企业对教育质量评价应有很大的发言权。在进行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时,应该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牵头,成立由高校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评估机构,以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和正确的导向。可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结合,构筑适合市场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学校发展的质量保障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

[2] 曾丽娟.工科大学生工程精神与工程意识的培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3] 于善启.工科院校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5):175-177.

[4] 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104-105.

[5] 王章豹,樊泽恒.试论大工程时代卓越工程师大工程素质的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5):48-54.

[6]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7] 熊怡.促进专业教育国际化—培养符合新时期战略需求的工程人才[J].中国电力教育,2013(9):16-21.

[8] 许鹏奎,虞庐松.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633-637.

高等工程教育 第4篇

一、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及趋势的判断

面对空前的发展机遇, 汽车工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我国汽车工业正以飞快的速度, 朝气蓬勃的向前发展, 它以其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产业关联度高, 就业面广的特点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着突出贡献。但我国汽车企业研发力量不足、研发水平不高始终是制约我国汽车行业核心竟争力提高的关键。国内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几乎被外国品牌所垄断, 国内较好的合资企业, 也仅能够对引进产品进行局部改进, 而不具备独立开发新产品的基础研发能力。长此以往, 中国汽车工业有可能缺少市场研发能力, 仅仅成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基地。这将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初衷相违背。汽车企业研发水平不高, 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问题导致,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 人才已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缺乏是影响我国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自主开发能力快速提高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此, 经过大量实际调研及与汽车相关企业人员、资深专家学者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从校企业两方面的有机结合, 望通过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来提升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研讨一种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高等院校的汽车相关专业, 虽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特色, 但是在培养人才的模式以及方法上, 却具有一些相同的缺失。

(一) 专业设置口径窄。

长时间以来由于教学方式、体制及学生重视授课看轻自主学习的思想, 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窄, 专业口径范围小。使得学生的创新、创造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锻炼, 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很强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力。

(二) 目前汽车工程相关专业教育缺乏系统规划。

现行的工程教育不仅要加强系统思维和团队协同合作能力、创造性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培养, 还要把工程教育置身于全球经济背景中进行系统规划。“工程”是一个范围广阔的主修领域, 为了能培养出符合国际工程要求的现代化人才。除了提供汽车工程为主的工程教育计划, 还应提供经济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教育安排。

(三) 教育学术化。

由于受到实践条件的限制, 往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学术以及理论性的内容, 而减少了实训、实践的内容。

(四) 重理论轻实践。

在没有实践场所训练的情况下, 我们往往通过图片或PPT来展示实践内容, 学生的工程实践、实训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的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要改善我国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院校与企业合作, 产、学、研一体化, 教、学、做合一, 可以说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三、校企应进一步加深合作与交流

现在的企业用人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仅仅看一个人的文凭, 更看重人才的团队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 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 或实习实训期间, 利用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组织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 熟悉企业, 进一步懂得职业人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教他们怎样做好工作, 怎样从一个校园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因此, 当我们在积极探求办学体制多元化、教学理念多样化、内容机制灵活化的时候, 可以把眼光瞄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 企业机制是我们借鉴的对象, 企业人才是我们培养的方向, 企业技术是我们开发的内容。基于企业的力量, 通过自身的深化改革, 发挥各方优势, 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现代化的建设。

高校的毕业生是企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首先, 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 科技的发展是企业的基础, 这一点已成为共识。技术创新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是企业投入竞争, 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技术的革新, 是通过人员的创新创造能力来实现。社会对技术创新的需要, 将增加企业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方面的紧迫性, 其次, 产业链结构的调整, 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需要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与之相匹配。最后, 随着现代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让企业认识到人员教育以及内训工作的重要性, 同时, 还有更多的企业希望借此提高, 自身的声誉, 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从而得到长期的发展与壮大, 这些都将对校企的合作以及交流起到推动的作用。

摘要: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和未来发展中工程科学技术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模式、理念以及育人的质量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工程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实践培养

参考文献

[1]罗福午.大学工程教学[J].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1) .

[2]应乐安.美国高等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1) .

[3]董奇志.铁道车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 .

[4]蔡克勇.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 .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第5篇

教学改革及人才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异军突起,事业迅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质量不断提高,一个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迅速崛起,一方面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同时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顺应了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据统计1998年我国高职院只有400多所,在校生人数约117万人,经短短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由400多所发展到900多所,在校生数从117万人增加到500万人。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并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的上”的高技能人才,同时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期待;二是经过几年的实践,高职教育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改革思路日益清晰,从办学方向上定位,立足于职业教育层次,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已正在为全社会逐步认可和接受。就业率逐年走高的事实,显示了大批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已逐渐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遍欢迎;三是面对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已成为高职教育办学理念主导思想。突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人材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在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难,要坚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广泛开展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坚持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新型式。逐步淡化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学习与非全日制学习之间的界限,把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逐步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式办学模式。

2、准确把握培养目标,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建设、体现专业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业务规格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科型高等教育是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专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培养目标应当突出学科本位的特征;而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来明确职业学院的定位和方向和专业设置,围绕地方或行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求开展专业教学改革。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3、积极探索大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体现以下特征:

开放性与多样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行列,高等教育就必须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机制,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决定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而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必定要有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去适应。

实践性与应用性: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生产一线人才,重视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而高等职业教育所面向的又是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加体现职业特殊性。因此强调实践能力、技术应用的培养,淡化理论教学“厚基础、宽口径”的传统教育观念,是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重要手段。

动态性与稳定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动态性是由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快速性和人才需求市场的多变性决定的。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即人才培养模式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但在一

定时期内,人才培养模式又是相对稳定的。动态性与稳定性是保证高职教育长足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广东省建筑行业现状

在前一轮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对本专业进行了充分调研,已认识到建筑企业的发展和加入WTO后,给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努力培养该专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企业的欢迎。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的技术需求,新一轮的教改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已逐步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广东省城乡建设发展规模之大、建设速度之快令世人瞩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新兴的建筑更多地将以大型建筑、高层建筑和智能建筑为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更是趋向于集建筑设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为一体的方向发展。目前建筑设备工程在建筑工程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增长很快,一般工程占工程总投资比例20—30%,对于大型建筑、高层建筑、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工程占工程总投资比例达到了40—50%。

2001、2003年我院就组织相关骨干教师深入深圳、东莞及珠三角地区,对建筑行业经营状况、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专业调研过程中我们感到由于建筑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方式变革逐步展开,市场竞争仍然激烈,然而,建筑业仍然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技术粗糙、过度竞争等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严重短缺且技术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已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承揽大型工程及技术含量高的项目造成障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极大威胁。建筑设备工程新技术的应用相对建筑业全行业的发展速度来说更快、更高,因此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调研中许多企业员工对我们表示,企业招聘人才,并不是看重他读的是本科还是专科,而是看他具备不具备工作实力,只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责任心,这样的人企业任何时候都是欢迎的。由此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已不仅仅是具备应有的知识,而更需要的是应用性的高级人才。

广东省地处华南地区的核心地带,毗邻香港和澳门特区,辐射整个珠江三角洲,其重要地位非常明显。近年来,随着珠三角洲经济的蓬勃发展,整个建设行业需要大量的建筑设备方面的技术人才,特别是对具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基于产业发展的要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是我们准确定位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依据。

三、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一)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人材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在经过充分社会调研后,对本专业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在职业素质养成、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上应达到的标准。我们在定位上要把握两点:一是充分理解就业就是民生之本之内涵;二是抓住以服务为宗旨这个方向,培养符合行业或企业岗位群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为地方经济、区域经济服务;坚持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打造品牌专业,创办一流教育,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

专业及培养人才定位: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定位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建筑业生产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通过学习后应具备必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毕业后的主要职业岗位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小型建筑单位的水、电工程设计、建筑设备工程计价岗位。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它也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标明了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征与内涵。

1、以职业能力为主,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任何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传统高等

教育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因此打牢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强调素质教育是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突破。知识、能力、素质是培养方案的主线,不断探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能有一条获的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态度。

2、把素质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或选修课,加大选修课的分量,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有效途径。特别在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要体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进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教育。总之,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贯穿在教改方案的全过程,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始终。建设一个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3、采用项目教学,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高职教育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 节,也是一个难点。不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就无法确立,培养目标就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把相关专业课进行整合,强化该课程对专业课的支持,突出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展开边讲边练或集中学习集中实训的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达到学完一个项目就能熟悉一个项目的工作要求。总之理论与实践内容都围绕着培养目标来构件,其目标是一致的,知识与技能是相互交融的,教学效果应是有效的。

(三)走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之路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成功的经验,也是能否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两年制专业必须有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对此,学校除了要重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外,应与相关行业或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的协议,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

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教师到企业锻炼并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为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了方便条件。

(四)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都在实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毕业生在拿到学历文凭的同时,能够拿到几种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条件。但在这方面国家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制度,高职教育与劳动就业脱节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尽快与国家相关部门协调,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建立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切实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完善劳动准入制度。高职高专院校按照国家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制度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劳动就业、职业资格培训紧密结合,培养更加适销对路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保障体系

专业管理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诸如培养目标管理、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管理、教材管理、教学文件的管理、课程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等多方面的活动。在专业管理上,把握专业设置的前瞻性、规范性、相对稳定性、创新性原则,做好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文件的完善,教材的选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等管理系统,通过院系两级管理,实施人才培养目标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模式。

五、走创新之路使专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十足

理清办学思路、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创专业特色、走创新之路始终是我们十分重视也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要保持专业发展具有长久生命力,关键是只有创特色、树品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发挥专业示范作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机电工程系

高等工程教育 第6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62-02

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速进行,作为一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理工综合类学科,工程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国工业竞争力的强弱,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目前,以美、德、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强国都在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史已逾百年,规模庞大,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旺盛,为了减少工程人才跨国流动过程中的壁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趋势已成为必然。研究表明,通过专业评估与构建专业认证制度来促进高等工种教育质量的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共同经验。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整个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正在逐步展开。此外,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契合企业在实践发展中的需要。因此,比较各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色与优势,以此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比较

(一)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美国负责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构是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F),它起源于1932年成立的工程师专业发展理事会(Engineers Counci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BET是美国认证工程技术专业的权威机构,主要针对全美土木、机械、电子、化学工程等30多个工程专业进行和应用科学本科专业进行教育评估。同时,ABET作为社会化的专业性服务机构,主要从事第三方工程教育认证和工程师注册工作,目的在于保障高等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准入资格保证[1]。为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美国的工程专业认证是一个政府主导、同行互审的过程。“无论是认可、支持认证还是对认证存有争议,认证和其指导方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教育质量的准则。”[2]在整个认证过程中,ABET有一套严格的认证标准和规范的认证程序,教育机构和教育计划都要经过定期审核以确保其满足一定的标准。

在组织机构上,ABET的董事会由学校的学会与各有关行业协会组成,董事会由8个委员会构成:工程专业认证委员会、技术专业认证委员会、应用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计算机专业认证委员会、工业顾问委员会、其他特别委员会、国际活动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具体的认证工作由其下设的4个认证委员会负责,这4个认证委员会分别对应与不同工程领域内相应的专业协会,委员会与专业协会开展合作,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实施认证工作和管理认证过程[3]。

ABET作为学会与多家行业工程协会联合成立的非官方机构,不依附于任何官方机构或商业集团,学会与协会间既是联合也是制约,在认证机构人员构成上,工程实业界人士与工程教育学会人士大致相当,故ABET不会产生对任何一方的偏向,使各方力量达到平衡,保持专业认证的客观与公正。同时,ABET为多家行业协会联合组成的机构,在其8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业界基础,它既具有专业上所要求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能兼顾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性。在认证标准的制定上,注重联系实际应用中的需求,ABET力求成为实业界与工程教育间的桥梁,真实反映工程实业界的发展实况与人才标准。

(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众所周知,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一向独具特色,德国工业产品与服务享誉世界,这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密不可分。为保证认证机构自身的质量并统一认证标准,德国的学科评审委员会、认证机构和高校联合组建了全国性的专业认证体系,其中权威的工程教育认证机构为ASIIN(the Accreditation of Bachelor's and Master's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ASIIN)。 ASIIN是在德国最大的工程师协会和工程技术权威机构(VDI)的倡导下,由各大学、科技协会、应用科学大学、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以及相关工商业组织的研发机构共同建立的非营利性组织。ASIIN成立于1999年,2000年制定了认证准则和程序,是德国唯一开展对工科、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本科、硕士教育项目的认证机构[1]。

在机构设置上,ASIIN下设董事会、两个认证委员会、13个专业委员会和两个评估小组,其中两个认证委员会分别负责工程与信息学专业、自然科学和数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认证,董事会由ASIIN的会员组成[4]。ASIIN的会员大会由4方面的会员组成,即大学组—(技术)大学协调组,应用科学大学组—应用科学大学协调组,工业会组—工业联合会和工会组织的伞状组织(会员9个),协会组—技术与科学协会以及专业组织(会员26个)。

ASIIN不仅希望达到认证专业化的目的,还注重从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加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互动探讨,ASIIN的会员大会把教育服务的供给方高校与实业界的企业需求方集中到了一起探讨;其次,与美国的ABET相似,ASIIN拥有一个由800多名专家组成的同行评估专家库,在专业评估过程中,认真对待来自学界和实业界同行的评估意见;另外,ASIIN与国际上的认证组织、认证机构有广泛联系。ASIIN不仅认证标程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还积极建立与国际工程教育界、工程学术团体密切联系,2004年9月,ASIIN加入欧洲认证工程师计划(EUR--ACE),成为推行欧洲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领头羊。同时,ASIIN也加入了工程教育评估的国际性框架—华盛顿协议组织[5]。

(三)日本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日本作为当今世界制造强国之一,不同于美国的ABET与德国的ASIIN,日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直到1999年日本才正式成立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JABEE,Japan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ABEE2001年开始针对理科、工科、农科等领域对文部科学省认可的四年制本科院校(包括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的专攻科)的工程专业进行评估认证,具体的评估由日本工学会下属各专业学会承担,同时吸收部分产业界人士参与。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 2005年6月,JABEE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目前,JABEE认证专业数仅次于美国,最初2001年仅有3个专业申请认证,而2006年就有65个专业通过了认证[6]。

日本的JABEE是一个会员制的机构,会员单位分为正式会员和支持会员两大类。负责有关学科领域内专业鉴定的学会属于正式会员,如:土木工程师学会、机械工程师学会、化学工程师学会等。赞助JABEE的工作并开展相关活动的工业界和企业界机构称为支持会员。JABEE属于民间学术性团体机构,政府并不提供活动经费,其资金主要来自会员单位的会费和社会性的捐赠。在机构设置上,董事会是JABEE的最高管理机构,其职责为拟定和修改章程、政策、规章和年度预算,以及拟定鉴定准则和程序等。董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申请委员会和认证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又下设几个职能机构,包括认证程序委员会、常规事务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和会员联络委员会;在认证委员会下还设置了审查调整委员会和专业审查委员会。

需要指出的是,JABEE开展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而不是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估,JABEE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针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以保证学校工程专业的教育计划与质量的实现。这里的教育计划包括了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教育设备与学术环境、教师质量以及教育评价体系是否完善等。二是针对人才的具体素质和能力,审查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了认定机构所规定的工程师应具备的最低限度的知识和能力。总而言之,JABEE认证是根据大学的教育目标、条件与JABEE所要求的教育成果进行对比,来检验工程专业是否达到了国际同类的最低标准,是针对大学4年间专业教育成果的一种认证[7]。

(四)韩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与美德日等传统制造业强国相比,韩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属于后起之秀,为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韩国政府大力推行和发展工程教育,1999年8月在韩国工学教育翰林院、韩国工学技术学会和全国工学大学校长协会的共同辅助和工学专业协会、企业、产业资源部的协助下,成立了首家全国性的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Korea,ABEEK) ,ABEEK也是目前韩国唯一执行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构。ABEEK虽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却受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协助其推动全国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取代了国内原有的评鉴制度。因此,ABEEK已成为韩国工程科技教育专业咨询的主要机构。

ABEEK成立迄今,计有19所大学的130个工程相关科系通过认证,其中包括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汉阳大学(Hanyang University)及釜山大学(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等韩国著名大学,而国立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国立群山大学(Kusan National University),以及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等大学参与ABEEK认证。而认证领域包括航空与太空、农业、建筑、生物科技与工程、化学、土木、资讯、电子与电机、环境、工业、材料、机械、海洋建筑与工程、核子及放射线、资源、纺织,及其他工程相关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美德日的单向工程教育模式,ABEEK的工学教育模式强调自律改善循环,其过程如下:即根据企业、学生、专业学会等成员的要求→设定学校教育目标→根据生源的能力→编写教育课程→设定评价学生能力的方法→学生评价→编写教育课程构成。这一模式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实际能力水平,还能迅速调整工程教育的不足之处。就ABBEK认证的特点而言, ABEEK认证以工学教育为对象,按照工学教育专业进行认证。与外在的教育指标相比,ABEEK认证更看重教育课程的质量,检查特定的工学教育项目是否满足规定的最低认证标准。其次,ABEEK是按照不同的教育专业进行认证,并不评出等级和序列,而且只有在企业提出要求时,才提供认证内容[8]。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困境与建议

作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中国在校工科学生人数位居世界第一。目前从实际来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某些方面与实现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首先,我国专业认证的标准缺乏弹性,对不同层次高校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用同一认证标准,不同层次高校在认证中潜意识地带有追求一流、向名牌大学看齐,这就使得办学层次不高的院校盲目跟风。这种认证标准过强的共性制约,既损害了认证的科学性,又抑制了高校的个性化发展。其次,高等工程教育不能契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互动。由于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的自律能力缺乏信任,且国内高校尚未形成自觉的学术自由与自治意识,不少学校还缺乏自主管理意识,缺乏面向市场的能力,高校对外部市场机制没有国外高校那么敏感,也就难以迅速有效的反映社会发展和变革结合的要求,表现在专业划分过细过窄,尚未形成完整的工程教育结构体系。再次,专业认证组织机构力量薄弱。由于缺乏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认证组织没有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政策、标准和措施,且认证机构主要接受政府主管机构委托产生认证行为,不得不依附政府的行政权力。如经费上认证机构主要依靠临时性的财政拨款,政府资金支持比重过高,自身经营性收入较少,财政负担较重。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学习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经验。

(一)认证主体的专业化和独立化

由于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从事与人们生活、财产、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工作岗位,因而这类专业的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必须有一个确实的质量保证,这也是发达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基本的要求。为确保认证主体的专业化,认证工作应由有关对口的专门行业协会或其授权的专业评估机构来负责,这些机构往往有资深的背景、对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有深刻的了解,因而更加权威;从各国实际来看,对工程教育的专业评估多数由具有权威性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承担,这些行业协会和评估机构大都属于独立的非盈利性组织,其组织内部人员配置比例完善,达到了高校、社会、行业三方人数的平衡,也就确保了各方在认证过程中的权力和利益不至倾斜,维护了认证主体作为第三方的独立性,最终达到教育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目的。

(二)认证标准特色化

一般而言,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标准应该是提供一种总体的方向性指导,是对工程教育培养结果和质量的总体把握。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复杂,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优劣的差距,我国各地区、各行业、乃至各专业间的发展均不平衡,加之专业认证规模巨大,认证主体的主观需求和认证客体的实际情况不能实现有机的对接,高校要切忌不顾自身实际教育质量情况对认证标准生搬硬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注重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扬长避短,认真研究认证标准,制定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与教育部门应鼓励与支持专业教育多样化,建立符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认证标准。

(三)认证制度与程序国际化

为了推动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实现高质量的工程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我国在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程序方面都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高校及相关工程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外交流,增进与其他国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程序的相互了解,包括邀请一定比例的国际专家来参与本国的专业认证活动,也可以要求国内的有关专业认证组织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进行例行交往。为了能够参与到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体系中,国内的认证制度和认证程序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应努力向国际通用的惯例看齐,2013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被正式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预备会员。这不仅能够切实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且今后在专业认证的制度与操作程序上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工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工程教育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的重要保证。尽管现阶段我国通过专业教育认证的高校在逐年增多,但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后应逐步引导学校调整工程教育计划的课程设置、改善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推动学校自身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工程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与企业的联系以及国际上的交流合作并建立相关的一系列保障机制。必须看到,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上起步较晚,在规划和促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方面我国应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发挥后发优势,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参考文献:

[1]张晓琴. 美、英、德工程教育认证的比较与借鉴[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7,23(1):84-90.

[2]Evelyn P. Rozanski. Accreditation:does it enhance quality [M]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ifth SIG CSE symposium. New York: ACMPress, 1994:145-149.

[3]张彦通, 韩晓燕. 美德两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特色与借鉴[J]. 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0(2): 60-62.

[4]清华大学工程教育认证考察团. 德国工程教育认证及改革与发展的考察报告[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23(1):57-64.

[5]陈新燕, 张安富.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 23(3):73-77.

[6]张云辉,沈滢.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对我国专业认证的启示[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24(2):93-97.

[7]袁本涛, 王孙禺. 日本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概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23(3): 58-65.

高等工程教育 第7篇

一、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1、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为了一定的目的, 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 对事物的整体或部分进行变革, 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变革, 是改造旧事物, 建立新事物。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 就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断创新的过程,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则是人类创新的成就和结晶。

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 是人类的基本潜能。创新能力以原始的创新意识为前提, 以必要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以强烈的创新情感为动力, 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 集中表现为个体的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人人皆有, 又因人而异。遗传因素是人们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 环境因素是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实践是实现创新的唯一途径, 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唯一标准。

2、提高创新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就是一部创新发展的历史。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 从自然经济到知识经济, 就是人类以自身发展为目的, 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

首先, 提高创新能力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知识更新速度加剧,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其次, 提高创新能力是增强竞争实力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竞争, 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创新, 就没有发展;缺乏创新能力, 就缺乏竞争实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构筑现代竞争的核心, 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实力和综合实力的关键。第三, 提高创新能力是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类生命的本质在于创新, 人类发展的希望也在于创新。因此, 新形势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 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 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内容, 创新教育方式, 用创新的思想指导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把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必然选择。

3、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本质要求

实施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 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目前,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需要增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需要增强创新能力;建设人才强国, 更需要增强创新能力。缺乏创新能力, 就无法形成优势, 没有自主创新, 就无法掌握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必须高举创新的旗帜, 切实加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创新中前进, 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崛起, 在创新中复兴。

“卓越工程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这是时代发展的召唤, 也是对成为卓越工程技术人员的本质要求。高等工程院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 是造就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圣地。必须按照“面向工业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 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二、高等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 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 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技术人才, 为构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仍然是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主要的表现为“四重四轻”。

第一, 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传统的高等工程教育仍然沿袭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 把传授知识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 片面强调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 生怕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够, 因而安排了大量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相关理论课教学, 把学生大部分的精力引导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上, 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都停留在口头上, 并非落实在行动中, 鲜有实实在在的举措。只授予以“鱼”, 而非授予以“渔”。从而导致了社会普遍反映的高分低能问题, 出现了高等工程院校毕业生重回职业学校或技工学生参加培训, 以求就业的现象。

第二, 重课堂教学, 轻实践教学。纵观高校的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 部分专业甚至占据着压倒一切的优势, 而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却只能作为渺小的配角, 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就是这少有的实践教学, 很多情况下也只能让学生作壁上观, 只能看, 却不能做。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实践, 根本无法掌握一定的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也只能成为空谈。甚至有部分高校因经费紧张, 干脆让学生自找单位实习,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引导, 使列入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留于形式, 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 重知识考核, 轻能力评价。目前, 高校的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仍有失偏颇, 对学生知识的考核高度重视, 而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却相对忽视。现行的课程考试或考查, 大都偏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 且多数情况下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 考的是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 却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考核办法。在学生考核表中, 列出的只有学科知识考试成绩, 而没有学生能力评价成绩, 不是对教育成效的全面、准确的评价。研究生入学考试, 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 很少有能力测验项目。教育评价标准的片面性, 必然导致结果的片面性。

第四, 重教师主导作用, 轻学生主体作用。创新能力培养, 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 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遭到忽视, 教师大多沿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引导;采用固定的教学计划和统一的教学模式,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 忽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讲课多, 学生实践少。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 直接导致了学习兴趣低、主动参与少、创新能力差的恶果。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 必须紧紧围绕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目标, 解放思想, 深化改革, 注重实践, 把创新能力培养摆到突出重要的位置, 力求实现突破。

1、转变教育理念, 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 学生必须以雄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 才能有所创新, 有所发展,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高等工程教育更重要的作用, 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掌握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不断增强创新能力, 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本质和关键。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要确立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地位, 把创新能力培养摆在中心位置, 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其次, 要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指导, 设计教学计划, 优化课程设置, 组织教学过程, 完善考评体系, 实施教学管理。第三, 要改革教学方法, 在强化实践教学的同时, 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提倡讨论式、启发式、提问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 强化实践教学,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针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探索强化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一是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减少单纯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参与;二是改进课程设计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 自选项目, 自主开展课程设计;三是组织开展校园创新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设计、小发明等各类创新比赛,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社会实践, 也可采取导师制的方式, 引导和扶持学生自主开展创新研究,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四是吸纳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在研究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 学习研究方法, 增强创新能力;五是建立开放式的实习教育基础, 增加毕业实习时间, 让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实习, 从生产实际需要中选择毕业设计项目, 真枪实战, 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3、突出创新能力, 建立新的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对现有的教学成果评估体系进行深入改革, 建立以能力评估为主, 知识评估与能力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研究提出一整套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制定科学的评估办法,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 将学生的创新能力评估与学科知识评估成绩同时计入学生成绩考核表, 以此为导向,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热情,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研究生的评估考核, 更要强调创新能力素质, 增加实验技术、科学研究、创新发展能力在考核总成绩中的毕生, 建立真正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

4、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固然十分重要, 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外因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学校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选配优秀教师, 积极创造良好的外部教学条件。更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运用启发式, 讨论式, 研究式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充分得到发挥, 创新活动才能充分活跃, 高等工程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成果才能真正实现。

摘要:高等工程教育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也就是“卓越工程师”。而创新能力是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本文列出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提出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卓越计划,创新能力,卓越工程师,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文清、赵俊岚、乔晓华: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0 (10) .

高等工程教育 第8篇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社会与高教界广泛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的十年, 该话题的关注度与讨论的热烈程度更是登峰造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 2006年工科在校生数量约为655万, 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学位占学士学位总数的32.86%[1], 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程教育大国。然而, 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 中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连续多年忝居末座[2]。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问题, 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验和图书资料条件等。其中, 学生学习成果与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 从学习成果这个角度来研究提升教育质量更直接明了, 也许更具现实指导作用。笔者试图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 以期对建立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有所帮助。

二、教育质量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系

教育质量即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明确教育目标是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专门人才是指在某一行业内发挥作用的“专家”。这意味我国高等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就是在一定的行业门类范围内培养学生, 使其掌握从事该行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并具有相应的适应性。大学阶段进行专业教育, 既要实施比较宽泛的基础理论知识教育, 又要进行与本行业直接相关的职业基本培训, 旨在培养本行业的专门人才。就高等工程教育而言, 其教育目标应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的工程师。鉴于此, 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研究必须围绕如何培养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合格工程师这个核心而进行。

从教育过程看, 学习成果分为两类:一是现实性的学习成果, 即教育或教学质量;二是期望性的学习成果, 即教育教学目标, 如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等。两类学习成果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但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实性学习成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而发生的改变或取得的成果。期望性学习成果是指教育者期望受教育者在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后发生的改变或取得的成果。我国许多研究文献将该类学习成果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类。美国学者Nichols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内涵:即学校要求在学生完成培养计划或核心课程的时候, 学生所知道的 (认知) 、考虑的 (态度) 或者做的 (行为) 是什么。因此, 学习成果 (除特别说明, 本文所指学习成果为期望性学习成果) 有以下基本属性: (1) 学习成果是在教育目标指导下取得的; (2) 学习成果是通过个体的表现或行为反映出来的; (3) 学习成果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 在成果标准的指导下是可以鉴定的; (4) 由学习成果到教育质量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其中必须有相应的资源、服务和学生个人的投入。可以这样说, 期望性学生学习成果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而现实性学习成果是教育质量的反映和载体, 学习成果是教育目标和教育质量联系的纽带。因此, 加强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教育质量的形成, 进而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计划, 为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并不深入, 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和评价指标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几乎是空白,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三、美国EC2000十一项学生学习成果评介

EC2000是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 (ABET) 为适应科技迅猛发展、工程人才培养发生很大变化的形势, 于1994年开始组织研制的新的工程教育标准。该标准于1997年正式公布, 2001年开始全面推进。该标准对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必须获得的11个方面的学习成果进行了定义和阐述[3], 11个方面的学习成果概述如下: (1) 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知识; (2) 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 (3) 根据需要去设计部件、系统或过程; (4) 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影响力; (5) 识别、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 (6) 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认知; (7) 有效表达与沟通; (8) 有深厚的通识教育基础, 认知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全球发展的影响; (9) 终身学习; (10) 拥有当今时代相关问题的知识; (11) 实际解决处理实际工程技术问题。

为便于学习成果的测量和成果属性的梳理, EC2000项目组根据Nichols的学习成果认知、态度、行为三因素与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归类。Bloom分类学是基于认知领域的6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4]。除认知的这些层次外, 项目组增加了Krathwohl (价值) 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项目组设计了一个学习成果属性框架:学习成果由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价值等7个基本元素构成。根据Nichols的研究成果, 7个成果元素分为认知的、行为的、态度的等3类, 其中认知类包括知识、理解2个元素, 行为类包括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4个元素, 态度类包括价值1个元素。但这些研究成果还不具备对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真正的指导作用。因为上述对学习成果的描述和分类还过于宽泛, 不具有操作性;另一个方面, 如何测量学习成果是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 项目组引用了Mc Beath用相关的行为动词表述7个学习成果元素属性的研究成果, 这使得学习成果测量变得可行而容易。另外, EC2000项目组将11项学习成果按成果属性框架进一步细化, 形成11个细化了的成果系列。

为便于了解, 笔者以11项学习成果中的第2项“设计和做实验, 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为例简述细化的成果系列。该成果包括“设计实验的能力”、“做实验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解释数据的能力”4个子成果。项目组根据学习成果属性框架对4个子成果分别进行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价值7个方面的细化。仅以“设计实验的能力”子成果的“知识”元素为例, 细化的成果内容如下:能够选定可应用的分析模型, 可能的模拟器 (例如物理的、数字的、连续的、其它形式) 、测试装置、数据库、模型等;能够识别可应用的理论;能够描述不同的测量技术和基于成本的替代方案;能指出实验时可能会发生并影响实验数据的干扰;能讨论实验室/实验的协议;理解实验单元的需求。

该细化的成果无论对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 还是对课堂教学安排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指导作用, 对落实培养目标能起到保证作用。但是这些成果只是表明了一种期望或目标, 要真正实现期望和目标, 必须将这些成果属性落实到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因此, 为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在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设置时, 须以成果为基准, 保证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横向”与“纵向”的一致性, 即“纵向”具连续性和“横向”具可衔接性。

四、建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几点启示

近些年, 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为提升教育质量进行了各种努力, 如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高校自身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等, 然而对相对稳定、符合行业需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教育质量标准或学生学习成果标准的研究却不多见。“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投入25亿元, 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即“质量工程”, 其中专业认证是“质量工程”中的6项主要建设内容之一。专业认证主要工作是建立完善的专业评估制度, 开展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建立工程、医学认证体系。国家将高等工程教育作为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试验点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该工作有望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质量或学生学习成果标准的历史, 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并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逐渐为世界同行所认可, 也可为我国高等教育其他学科的改革和质量提升提供借鉴。

经过多方努力, 现完成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试行) 》包括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规定了我国“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包括专业目标、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等7项一级指标。其中在专业目标方面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及规格, 具体归纳为8个方面:具有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等专业知识与能力;具有文献与资料获取能力;懂得专业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组织管理、交往能力以及团队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5]。已发布的机械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交通运输等7个专业标准 (讨论稿) 主要是对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规定。也许是讨论稿或其他原因, 该标准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内涵、细化指标、测评等未予以陈述和规定。

通用标准规定的学生学习成果的8条指标对成果描述的用词非常笼统, 如:“懂得”、“具有”、“应用”, 这也许是方便该标准适用于不同专业的需要。但这种笼统的概念陈述既不具有可操作性, 也容易使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产生混淆, 无法真正理解剖析其真正含义。因此, 仅有这8条教育质量或学习成果指标是不够的, 为使教育者能够科学地设计培养计划, 方便明了地阐述课程计划和课堂学习, 有效方便地进行教学的评估和测评, 使培养目标能真正落实,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试行) 》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细化, 建立一个可测量的学生学习成果标准非常有必要, 也很重要。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棘手的工作, 不是某一位专家或某一个课题组短期内所能完成的, 需要来自许多方面专家的共同努力。美国工程及技术教育认证委员会EC2000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对我们是有借鉴作用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2]关逸民.洛桑报告2000-2007中国竞争力排名解析.http://finance.ce.cn/macro/gdxw/200706/06/t20070606-11619557.shtml.

[3]Mary Besterfield-Sacre, Larry J shuman, Harvy wolfe, Defining, the outcomes:A framework for EC2000.

[4][美]布卢姆, 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M].罗黎辉,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唐文治对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贡献 第9篇

一、一腔爱国情勇力润教坛

晚清之时, 腐朽无能的晚清政府无力对抗列强的坚船利炮, 唯有割地赔款以苟延残喘。18 岁中举、28 岁中进士的唐文治在仕途中看到了列强对家园的掠夺与践踏, 听见了家园发出的自强呼声。堂堂中华儿女, 岂能坐视国家民族危亡万劫不复?他“目击时艰, 颇怀愤懑, 耿耿愚悃, 图报无价”, 不顾官职低微, 于1894 年奏上《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 以万余言阐述“最为切至急于施行”的八项“时事”, 力陈改革之必要和具体方案。孰料, 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即于次年签订。在当时举人“公车上书”的热潮中, 他又作《上察院呈》, 向朝廷当局进谏反对签和约, 爱国之情怀跃然纸上。但腐朽的晚清政府并不理会来自国人的如此种种声音。

虽然唐文治的改革主张没有被采纳, 但他却因此而迎来了仕途的顶峰。个人仕途的升迁对国家民族之振兴无补。见过维新变法的流血和八国联军的铁蹄, 见过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见过法国、比利时、美国、英、日本等列强之强盛, 尤其是英国牛津大学之成就, 他逐渐认识到“兴学为救国之要务”, 认识到“人才者, 国家之命根也”, 认识到“立国之要, 以教育为命根, 以学术月新, 而国家乃有振新之望”。于是, 他借着母亲病重, 退出宦海, 之后, 进入教育领域, 开始了他“教育救国”的历程。从此, 晚清缺少了一个官场的挣扎者, 中国近代多了一位教育家和工科教育的先驱。

唐文治爱国热情的勃发, 虽与时局密切相关, 但却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有着剪不断的联系。他六岁之时, 便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四书五经, 十七岁那年, 他拜在江苏太仓理学家王紫翔门下, 研读《孟子大全》、《唐宋文醇》等, 受到儒家修齐治平等思想观念影响。如果没有满腔的爱国热情, 如果没有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当, 很难想象唐文治能从官场华丽转身致力于国民之教育。可以说, 正是一腔爱国热情成就了唐文治在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地位。

二、走出国门承接时代使命

1901 年, 时年31 岁的唐文治受命出使日本, 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此行, 他不仅看到了异国风光, 还参观了日本这一紧邻国家的学校、银行和工厂等, 领略了明治维新的成就。这一次出使, 给了他心灵的震撼, 也让他知道了中国应该借鉴之处, 深感晚清革新之必要与紧迫。次年, 他来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和美国等国家“, 经途万里, 为时17 旬, 滂滂地园, 随日以行, 左旋一周, 极西极东”。这两次出洋, 使得唐文治认识到要向英国牛津大学那样“名儒明相之出其中者不可胜数”, 国家民族才有振兴之希望。

唐文治认为“, 吾国生计日艰, 不得与欧洲相比”, 而美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先进国家, 乃是由于“学务发达, 已非一日”。基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唐文治认为, 正是因为“不得贤士大夫而用之”才使得清政府未能通过洋务运动而实现自强, 那么“, 贤士大夫”从何而来?他认为“, 今后人才, 将尽出自学校。学西方之长, 应以中学囊括西学”。虽然“以中学囊括西学”值得商榷, 但唐文治看到了教育对国家民族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是由于出洋期间的考察和心灵体验, 使得唐文治内心生长出对教育的强烈情感, 并使他的教育理念得以突破儒家传统的束缚, 以更宽广的视野审视教育以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为他日后积极投身高等工程教育、开拓高等工程教育新局面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基础。

1907 年, 清政府任命已辞官一年的唐文治为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 (后改为南洋公学、交通大学) 校长。基于唐文治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和对教育的情怀, 他在次年被推举为江苏教育总会会长。在任校长期间, 唐文治亲赴北京交涉办学经费等诸问题, 同时他向美国各大高校索取大学章程近百份, 认真参考英美等国家的先进办学经验, 以重金聘请大批中外专家到校任教, 改善办学师资。四年后, 唐文治在任上即培养出了要六年时间才能培养出来的工科大学生, 为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积累了经验。而这一段时间的成就与他的出洋考察密不可分。

三、尚实而弃“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 但对听见过甲午战争惨败的哀歌, 看见过八国联军铁蹄的唐文治而言“, 学而优则仕”不再是他人生目标的一部分, 也不再是他所认同的教育目的, 而他自己“学而优则仕”的经历则直接告诉他, 必须为教育寻找新的突破点。

鉴于英美日等国家高校注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状况, 唐文治在推进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 突出“尚实”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指导下, 唐文治从学校师资聘用、专业设计和课程设置等方面, 使学校处处洋溢着“尚实”的品质。

唐文治认为“, 原学堂异于科举, 要以尚实为宗旨, 使人人趋重于实学, 俾得自谋其生计, 而不宜锢之以虚荣”。他常常勉励学生要以“求实学, 务实业为鹄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尚实”的教育理念, 唐文治亲笔致函时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 要求“详加考核, 选举铁道专门教员一名”, 担任学校教师, 以实际技术使学校课堂教学不离“尚实”之初衷。

任交通大学校长期间, 他锐意改进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增设了铁路工程专科、电机专科、商船驾驶科、航海专科、土木科、商船工程科、铁道管理科等专业, 但这些专业都十分注重技术和技能, 如果学生只有相关理论的学习而缺乏实际锻炼, 终究是难以成为国之栋梁。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 也实现相应技能的提高?唯有大力推进实训场所建设, 推进实践教学, 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于是, 唐文治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 先后在校内附设金工厂、电机试验厂、木工厂、无线电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基地, 使交大成为中国近代著名工程高校之一, 推动了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四、德智体并进护育人学风

唐文治在强调学校应当“尚实”, 发展学生智育, 造就专门人才的同时, 突出强调“道德”和“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 培养人才之道, “宜加意者, 在讲明道德, 本身以作则”, 但仅有个人和某个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 并不能改观国家的教育。而在西学涌入, 儒家传统不断受到挑战的情况下, 在工科高校注重“尚实”的教学氛围中,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 他主张把爱国教育融入高等工程教育中, 为学生讲授《岳阳楼记》, 让学生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 为学生讲授岳飞的爱国精神, 培养学生“精忠报国”的情怀。同时, 唐文治还把“气节”教育贯穿于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为了排除当时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教学的侵扰, 他在上海实业学堂校长任上, 专门编写了《人格》、《学生格》等教材, 制定学生在求学期间修养德行的基本准则, 倡导“诚”、“信”、“有恒”、“知耻”、“公德”、“勤俭”等等,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促进道德的升华。

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与良好的校园环境分不开。唐文治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于是, 他通过为学校撰写校训、校歌和对联等方式, 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 他在学校大礼堂上悬挂对联“:好学近乎智,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虽愚必明, 虽柔必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所存者仁, 所过者化”, 以培养学生的气节, 不致为社会坏风气所影响。

但学生要实现报效国家, 实现“保身”、“保家”和“保民族”的目的, 还需要健康的体魄。于是, 唐文治在南洋大学期间, 设立技击部, 先后聘请少林武僧和上海精武会武术高手来校教授拳术, 以武术强健学生体魄。在他的主持下, 南洋大学的球类和田径队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并在高校运动会中拿到10 项目的奖牌。甚至, 他还聘请了苏格兰人李思廉、美国人莫礼逊和古德等人为学校体育教员, 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体魄。

得益于坚持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坚持“尚实”精神, 深怀爱国之情和对英美日等国家先进教育经验的借鉴, 唐文治主持下的高等工科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不愧是近代中国工科教育的先驱。

参考文献

[1]余子侠.工学先驱, 国学大师——南洋大学校长唐文治[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唐文治.咨邮传部转咨学部文[A].刘露茜、王桐荪.唐文治教育文选[C].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3]唐文治.英轺日记[A].唐文治文选[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5]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二编卷四[M].文海出版社, 1974.

[6]唐孝端.先祖父唐文治事略[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1995 (2) .

高等工程教育 第10篇

韩国的KAIST大学国立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 University)发展历史不是很长,但是其后发优势很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成果显著,并在教学与科研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为韩国的电子、汽车、机器人、新型材料等工业的迅速发展,跻身于“亚洲四小龙”的行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在清华大学傅水根教授考察报告的基础上,以机械工程教育为例对这两所大学一些基本情况的归纳和总结。

1.1 重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性地位,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所有的低年级同学都要学习流体理论、电子通讯理论等基础性课程,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KAIST大学把机械类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都要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由不同材料和约10个零件组成的夹钳。这个学校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精心策划的教学环节和实施方案,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方法是成功的保证。

1.2 这两所大学的教授虽然也有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他们普遍重视本科教学工作,直接指导工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教授与本科生联系密切,师生的交流互动比较多。另外,这两所大学的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比较优越,每位教授面对的学生人数比较少,这是我国的高等教育难以做到的,但是确实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他们的教授大都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室,独具特色的现象是他们一般不是花钱买设备做科研,而是立足于独立开发研究设备,在设备研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研究经验,提升研究水平,我国的科研资金相对紧张,这个思路对于我们是否有所帮助呢?

1.3 本科教学过程中就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教育模式”不谋而合。例如首尔大学工学院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采用小组的形式,把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学生需要完成两类创新设计项目,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对于本科教学来说,他们更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是特别注重是否出高水平的成果,比如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如果涉及制造部分,比较容易制作的零件均由学生操作设备独立完成,而对于比较复杂和精密的零件加工,有专人帮助或指导完成。

1.4 韩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资源与产业的共享,从而实现校企双赢。例如首尔大学的高级汽车研究中心,就是在企业的资助下建立起来的,而该中心不只是提供给首尔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完成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还提供给企业做相关的科研或工程验证实验,接受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是其比较高层次的工作,使得该中心的发展前景广阔。提供给本科生和高中生参观学习也是该中心的日常工作之一,使得该中心积极履行社会教育责任落到了实处。韩国的企业非常欢迎大学生进入企业,把它作为自己的职责认真履行,因此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就有进入企业参与工业实践的机会,真正的工程实践现场是学校花多少钱也创造不出来的。

2 国外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征

2.1 全社会重视工程教育,学校和企业把这种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例如,首尔大学工学院的高级汽车研究中心就是这种理念的产物。学校给学生提供双重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进入企业或者是在学校参加教授的项目研究。由于企业重视工程教育,所以许多工程实践环节就可以在企业完成,企业也参与这个教学过程,例如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和诺丁汉大学[2],他们的工程教育也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学校,本身不提供大规模的工程实践环境,但是企业能够完成这个环节的教学工作,关键是企业也有能力也有动力完成这个教学任务。

2.2 从培养人才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设置和软硬件的投入,这种投入是有计划的、持续的、真正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投入与产出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身上,使得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国外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大多没有国内的规模大、硬件全、楼房高,他们会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条件,例如自己研制设备,而不是仅仅等待政府和学校的投入。对于他们来讲,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才是最大的原则。学校不具备的教学任务都是在企业完成,没有重复投资,没有设备的大量闲置,持续不断的资金真正投入到了教学最需要的地方,而这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效果。

2.3 国外的教学改革,包括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没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其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会频繁变动,只是适时的进行很少的微调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国外的教学改革特征应该总结为:稳中求变,稳中求改,而不是经常在变,尤其是不能经常大变。作为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探索中,已经确立的比较稳定的人才培养套路,没有必要太多地追求改革的频度与速度。教学改革是一个细致的、长期的过程,短期内可以有改革的思路、可以有改革的动作,但是不可能有太多的成果,也不可能得到有太高价值的结论,追求改革过程的精细化,长期地坚持,自然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国外的高校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教学的调整和改变,而不是为了立项的需要或评职称的需要,把教学改革当作一个项目来做,他们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效果和效率,而不是项目验收时的一大堆数据、发表的几篇文章和所谓的用很短时间就获得的教学改革成果。

3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4]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诸多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大的层面上讲,主要是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保障,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企业和社会参与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具体到学校的层面,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3.1 在高等工程教育的评价体系中,过于重视学术与论文,而轻视了工程技术本身的创新与发展。学术论文与学术研究固然重要,问题是我们头脑中的人才标准是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理念去培养人才,人才的成长路径怎样才是合理的。仔细研究国内外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大家,不难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经历了“基础—基层—工程—科研”的成长之路,可以说,人才培养需要宽广和牢固的基础知识,也需要丰富的基层阅历和工程背景,在此基础上科学研究才是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可是我们的做法很多并非如此,我们课程设置不是为从事工程技术领域工作的大多数同学服务,而是在一厢情愿地用培养科学家的理念培养了大批的工程师,结果是很少的人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很多的人不能从事科学研究,就只好将就着走向了未来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蹩脚的工程师,企业失望、学校费力、社会不满。究其原因,学校的教育评价体系与科学的育人目标严重脱节。我们用科学研究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工程技术方面教与学,结果是逼着大家浪费时间和精力,依靠计算机和海量网上资源,发表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所谓论文,然后就再也没有多少精力和兴趣仔细斟酌最重要的工程教育问题了。只有工程教育真正“回归工程”,我们的卓越计划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开花结果。

3.2 由于高校过分强调学术研究的重要性,自然地,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师也就重视学术研究,缺乏工程实践能力,他们所指导的学生也就具有了这种遗传特性,同样缺乏工程实践能力,这样的人做了老师,会继续遗传这种特性,结果就是高校的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不愿意、不重视工程教育,把工程教育作为与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相比低一个档次的工作看待,不能结合工程实际的需要完成真刀真枪的任务,只愿意进行侧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表现在高校层面上,就是从上到下,从老师到学生,公开地或潜意识里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工程,重高层、轻基层”的观念。这是实施卓越计划最大的障碍。

4 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5]

国外大学高等工程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高校、社会、学生、企业、政府等多方共赢的良性合作机制。尽管我国与韩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情不同,但是KAIST大学、首尔大学等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于我们实施卓越计划仍有许多借鉴之处。任工程教育的教师无法短时间达到要求。

4.1“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已经成为了国内工程教育领域的共识,但是在落实方面举步维艰。工程环境的构建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国内的企业没有参与教育改革的动力,大多数置身于教学环节之外,少数企业只限于提供参观的机会,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工程实践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卓越计划所推崇的项目式、案例式教学,一方面需要学校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提供出合适的项目或案例,笔者认为,多数高校不具备长期坚持这样做的条件。现在的投入是因为卓越计划是一个项目,是有经费支持的,随着项目的验收结题,很多学校无法提供持续支持。仔细研究国外工程教育的理念和实施过程,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工程教育其实也是很有成效的,但是因为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提出了宽口径人才培养方案,可是却把工程教育的许多有效的做法一起抛掉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恢复过去的成功做法,结合现在的具体情况,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具体讲,就是让每一个工程教育的参与者真正重视起来,让最好的教育资源参与到卓越计划的实施中来;既然国内的企业不可能在短期内觉悟起来参与到工程教育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把校内的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创新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都是很好的选择;现在的具体情况就是教学资源少、学生人数多,可以按照卓越计划的理念分步实施,不一定要一步到位,事实上也无法做到一步到位,即使资金充足,硬件可以建设,但是胜

4.2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短期看好象是资金问题比较突出,但是解决教育观念问题将是长期的和艰巨的。从国外的经验看,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方法无疑是比较先进的,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试验,国内也逐渐认可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在如何实施卓越计划上却有诸多争议。笔者认为,通过由上而下的立项推进,确实可以在短期内看到成效,但是不应该忽视长期坚持的艰巨性。目前的教改立项也有许多做法偏离了实施卓越计划的本意,例如有的专业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方式上课,另一部分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组织教学,使得原本就已经很紧张的教师资源更加紧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既然认可了卓越计划培养人才的理念,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把这种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条件不具备可以降低要求,但是绝不能一部分用卓越的理念试验,另一部分就不采用这种理念组织教学。应该强调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的统一,但是允许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去实现。

4.3 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得到的基本结论就是,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鼓励、动员、要求各高校根据专业特点逐渐加大工程教育改革的力度,鼓励教师投入到工程教育中来,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学校、企业、政府、社会都重视工程教育,学仪、经纬仪、全站仪),并能够进行高程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与应用。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的改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盛行的教学方法较多,但不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适合这门课程,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法。生就会顺理成章享受到规范的工程教育软、硬件资源带来的益处。

4.4 我们都认可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实施卓越计划也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的工程素质的培养需要过程,需要周期,需要硬件,更需要软件。对卓越计划立项推进,有利于这项工作的开展,而取得理想的效果,则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真正意识到卓越计划的教育理念是我们医治当前工程教育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的良药,是开创国内工程教育新局面的指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把这一惠及国家、个人、企业、学校系统工程做好。从这个角度出发,应该说,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任重而道远,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这个过程中,还会遇到大量的问题。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韩国的KAIST大学和国立首尔大学等的工程实践教育课程建设、过程实施、教育理念为例,分析了国外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征,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启示

参考文献

[1]傅水根.赴韩国高校课程与学术考察报告[J].探究工程实践教育(续集2007-2011).

[2]傅水根,孙康宁.赴德国、英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考察报告[J].探究工程实践教育(续集2007-2011).

[3]傅水根.法国高等工程教育考察[J].中国大学教学,2004(2):56-59.

[4]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展望[J].探究工程实践教育(续集2007-2011).

高等工程教育 第11篇

摘要:将我国古代哲学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与高等教育中正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相结合,提出了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中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行“知行合一”的思想,以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大学生。

关键词:知行合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辛嵩(1968-),男,山东莱阳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刘音(1973-),女,陕西米脂人,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研科主任,讲师。(山东?青岛?26659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15-02

一、概述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学说。所谓“知行合一”,阐明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王守仁的学说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履行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履行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提倡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它有着深刻的内涵。尤其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工科人才培养,“知”,除了道德层面的含义外,可以引申到科学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方法。“行”,可以引申到科学理论、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与实践。因此,“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当前的工科人才培养问题上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卓越计划的实施就是要求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培养的学生到企业后能真正学以致用。其人才培养的本质即为知行合一。

二、“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

“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和行不能分割。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后行的弊病。

三、在高等教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应用“知行合一”思想

王守仁“知行合一”思想阐述的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而在当代要应用古人的哲学思想就需与时代发展结合。如今高等教育中工科人才培养中的“知行合一”指的是科学技术理论与技术理论实践的关系,这里将科学技术理论取代了道德意识。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中,该如何理解和推行“知行合一”的思想呢?笔者认为有四个含义。

1.“知”就是要刻苦学习科学技术理论

当今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巨大。“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要做到“深知、广知、真知”,做到融会贯通。

“深知”的要求是,要把本专业设置的课程学深、学透。科学技术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仅仅学习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思考知识的背景、应用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而“深知”的标准是学习成绩要达到80~85分以上,毕业10年以后还记得住、查得着、用得上。

“广知”要首先学好本专业的各门课程,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经过专业老师反复研究、讨论、筛选、修订而成的,都是必要的、有用的。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广泛阅读一些相关图书资料,补充、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做到广知,考虑问题才能全面,遇到问题才能提出多种解决办法,从而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真知”就是要掌握知识的本质。有些知识、技术、方法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上行不通,技术上行得通,经济上不可行。也有的刚一接触感觉很完美,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只有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分析明白了才能发展知识,才能创新,才能做到“真知”。

只有做到“深知、广知、真知”才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的知识才有用。

2.“行”就是要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科学技术理论

“行”的涵义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教育方的教师、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和实习两部分。由于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实验教学资源。实习问题更为严重。当前,实习难已成为高校和高校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招生715.6万人,在校生2385.6万人,其中工科类学生招生256.6万人,在校生852.1万人。这些学生都需要参加实习,但因为缺乏必要的政策措施,多数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尽快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已成当务之急。二是学生要重视实践环节,主动寻找、创造机会实践,认真实践。大学生实践技能差,除了缺乏实践机会和条件的客观原因外,也存在学生自身不重视实践、不认真实践的主观因素。

3.“知行合一”就是科学技术理论的知识与实践不能分割

一方面,知离不开行。工科专业知识就是指导实践的,实践性非常强。教师授课必须要结合生产实践进行,讲授内容要不断更新,及时补充新理论、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现场发现的新问题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也可以给学生讲一讲,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结合生产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一旦条件具备要尽快运用掌握的知识。提倡大学生毕业以后要到现场,要到生产一线,这是很有必要的。事实表明,大学生下现场工作一段时间更有利于成长。一毕业就进机关的学生往往成就有限。

另一方面,行离不开知。在校不好好学习,掌握不了科学技术的内涵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抛开其他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外,恐怕没有掌握专业的系统科学知识,缺乏一技之长,是主要原因。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爆炸的时代,工业生产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国家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落后,企业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被淘汰,个人不重视科技进步就要被社会抛弃。正像王守仁提出的那样,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指导行,行反过来促进知的发展,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4.“知行合一”在反复循环中不断创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参加工作以后进步比较快的、成就比较大的往往都是那些在学校很一般的学生。根据笔者了解,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背后的事实是,在校成绩一般的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发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只好再翻出来大学的教材重新学习,有问题就请教现场技术人员,也有回母校请教老师的。这些人反映出来的恰恰是知行合一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学生又可根据具体企业的需要进行创新型的工作。

知行合一是古老的哲学思想,但是,是有生命力的思想。在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技能和创新思想的情况下,在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需要大批的卓越工程师的时代背景下,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提高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实践技能非常必要。“知行合一”的思想也给如今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谭菊花,谭涓涓,王明阳.“知行合一”的现代德育意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5,(3).

[2]王家臣,钱鸣高.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科学采矿人才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11,29(5):1-4.

[3]牛晋川,胡保全.论大学教育现状与教育创新[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0(1):67-68.

高等工程教育 第12篇

一、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在几十年内变化不大,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实验室实践训练比较薄弱, 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管理措施不大得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人才市场竞争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1. 在教学内容上, 往往是重“结论”、轻“过程”。

只是注重传授前人已解决的定理、概念、知识的现成结论, 不注重揭示这些知识前人艰辛探索的过程, 没有将渗透在其中的科学精神、科学作风深入挖掘, 培养尊重事实、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求索精神。

2. 在教学过程中, 只讲“已懂的”, 不讲“不懂的”。

缺少讲授尚待解决的、当前存在研究的前沿命题、新动向。从教学内容上反映不出学科发展的同新月异和活跃的动向, 没有把学生的视野引到活跃、广阔的前沿。

3. 在教学过程中, 重“知识”, 轻“方法”。在各门课程教学

中, 注重学生学习学科知识, 忽视如何使学生从中掌握这些科学方法, 缺乏对学生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4. 在教学过程中, 强调“主导”, 忽视“主体”。

目前的工程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围绕教师转, 变成“以教师为中心”, 没有围绕着如何激发起学习兴趣来设计教学活动, 围绕着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来设计开展教学活动。

5. 在教学过程中, 重视“教得好”, 忽视“学得好”。

有的教师讲课既认真、又熟练, 可谓“教得好”。但学生到课率、听课率并不好, 教与学反差大。教师把教学只是看成是展示自己教学水平的一个舞台, 而没有看成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渠道。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

6. 填充知识与激发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往往看到, 教师习惯于“灌”, 学生也已习惯于被动接受, 只是听, 复制教师讲的内容。教多少, 学多少, 怎么教, 怎么学, 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不会自主学习, 形成思维惰性。

以上种种现象必将导致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与当今社会强调实用技能, 强调知识创新等素质教育不能同步, 因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对传统工程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解决途径

1. 更新理念, 建立新体系。

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育人任务, 大学要以办学理念创新为先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认为, “现代教与学已远离过去的传授式, 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参与”。

2. 利用新的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发创造性。通过建立人工智能、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和wiki (互动百科) 、Slideshare (幻灯片共享) 、Podcasting (播客) 、Flickr (图像分享) 、You Tube (视频分享) 、Google Docs (网络办公) 、Web2.0 (美味书签) 、Myspace (社会网络) 、Diigo (社会标注评论) 、sociallearn (社会性学习工具) 等网络资源及思维导图、概念图等网络工具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3. 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启发式 (参与式、讨论式、问题式等) 教学方法, 采取“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方法, 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 让学生接触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共同解决它。

4. 加强环境建设, 建立和完善有效培养制度, 促进团队文化熏陶。

创设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教师需要让学生有多种的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 创设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情景, 让学生在群体中共同批判各种观点和假设, 协商解决各路难关, 使学生群体的思维与智慧为每个学生所共享, 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共同完成意义的建构。通过情景设置, 创设学生当前所学习的内容与现实情况基本相接近的情景环境, 把学生引入到需要通过某知识点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情景。加强团队协同能力训练和培养, 使知识和观念形成共享。

三、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能力培养的建议和设想

实践表明, 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 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必须树立“大工程化”的教育理念, 重新认识新时期的工程需求, 以工程实践为基础, 回归工程科学实践性、实用性, 重视工程的“实学”特征, 即在加强工程科学基础知识与工程技术手段学习的同时, 更要加强工程创新理念的建立和工程综合创造方法的掌握。为此, 针对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问题, 特提出以下几条具体的建议和设想。

1. 确立“工程教学一条线”教改思想。

所谓“工程教学一条线”教改思想与模式, 就是将各工程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以构建学生实践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 即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将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子目标, 并落实到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等环节中, 最后固化到工程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中, 通过各具体工程教学环节中的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2. 加强顶层设计, 优化工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强化工程教育教学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从总体上构建工程教学体系。为此, 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1) 实践教学内容要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 并通过开放式工程教学, 鼓励学生自主立项,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2) 要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使之更紧密结合专业学科最新发展前沿, 突出专业特色与课程的有效性, 通过对原有课程进行取消或压缩、整合合并、新增等“精简”处理。同时要通过绘制本科课程结构路线图、开设学科导论课、推行交叉学科课题训练, 对每学期学生选课加以限制等措施,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发展方向合理选课, 实现专业方向自然分流; (3) 改变以往考试集中在期末进行、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做法, 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采取多样的、不同的方式方法综合考核和评价。

3. 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知识经济中的大学, 尤其是重点理工科大学, 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外, 还要生产知识, 将知识转化成物质的产品, 对知识进行物化, 也就是不拘一格与企业联姻, 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合作, 建立联合机构, 加强长期合作, 签订合作协议, 逐步深化合作。在此基础上, 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 形成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

4. 建立和完善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传统的“重课堂、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使考核内容过于注重理论和课堂教授的内容, 这也是中国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对现行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 强化对工程教育教学环节的考核,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工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质量评价标准和考核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 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程度。

5. 重视工程教学理论研究并将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

高等工科院校担负着直接把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工业建设的工程师的任务, 必须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高度重视工程教学的理论研究,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工程教学, 个个重视工程教学的良好氛围, 并建立健全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各种有效机制, 推动工程教学的良性健康发展, 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四、结束语

通过探索研究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有利于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 全面提高新课程的教学效率, 丰富已有的教学方法, 提升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发展, 整合学科与信息技术, 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总体提高。在教学模式上, 强调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的差异,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充分的空间。注重在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索, 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共同参与知识的传播与研究, 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创造性为目标, 使学生学会认知、分析和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注重在态度、知识、技能方面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芳, 金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 2011, (1) .

[2]彭煜, 晏斌.大工程教育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其保障机制[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 (3) .

上一篇:采暖通风的相关问题下一篇:把握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