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2024-05-25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精选12篇)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1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品牌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 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竞争能力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从一定意义上说, 专业建设情况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与改革, 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我校专业建设现状

1. 科学制定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为持续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 学校确立了教学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定位, 提出“专业建设始终要与国家、社会、区域、行业的需要相结合, 与学科发展相促进, 与人才培养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坚持外延扩展和内涵强化相结合,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以社会有效需求为导向, 丰富专业内涵, 凸显专业特色, 提升专业水平, 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提高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学校对专业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 适时进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 全面修订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 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执行依据。

2. 调整专业结构布局。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形成了多学科结合、适应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格局。目前, 我校拥有91个本科专业, 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其中, 工学专业30个, 占32.97%;理学专业15个, 占16.48%;农学专业10个, 占10.99%;管理学专业11个, 占12.09%;文学专业5个, 占5.49%;教育学专业4个, 占4.40%;医学专业2个, 占2.20%;法学专业3个, 占3.30%;经济学专业3个, 占3.30%;历史学专业1个, 占1.10%;艺术学专业7个, 占7.69%。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整体专业格局。

3. 建设特色与品牌专业。

学校遵循“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分类指导, 重点扶持、持续推进”原则, 培育了一批实力强的优势学科, 重点建设了“资源勘查工程”、“勘查工程与技术”、“农学”、“石油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等11个省级品牌专业, 以及“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建筑学”、“会计学”等22个校级重点专业。通过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建设, 带动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 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建设向学科群建设的转变, 建构了优势学科专业群, 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专业发展局面。

4. 适时增设新办专业。

自2006年以来, 学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原有的学科专业为基础, 通过相关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内涵改造, 有计划地增设了社会工作、网络工程、物流管理、金融学、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中西医临床医学等13个本科专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校生规模, 提高了办学效益。

5. 加强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 加大资金投入, 用于基础课实验室、新专业实验室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保证了实验开出率, 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在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方面, 构建了以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 、自主性的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出台了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同时, 学校充分发挥长期以来与相关行业、企业、地方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的办学优势, 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 建设了一支以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中坚, 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 专兼职相结合, 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 教风优良的师资队伍, 确保专业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 学科交叉与融合做得不够, 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还未真正深入到专业建设中。麦可思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名单中, 我校涉及的红黄牌专业有13个, 其中红牌专业8个, 黄牌专业5个。

2. 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在现有的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中, 工学专业5个, 占83.33%, 农学专业1个, 占16.67%;6个省级品牌专业中, 工学专业5个, 占83.33%, 农学专业1个, 占16.67%;5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中, 工学专业4个, 占80%, 农学专业1个, 占20%。在现有的特色品牌专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工学和农学专业, 二者仅占专业总数的43.96%;而占到专业总数56.04%的理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专业却无一涉及。

3. 新办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教学研究与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强。

4. 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的不断加强和物价的上涨, 用于学生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耗材使用量大, 现有预算中用于实验实习、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经费缺口较大。资源共享不足, 运行机制不活。

三、加强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1. 加强对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

加强专业建设, 既要学校的高度重视, 更需要发挥院 (系) 的主体作用, 要不断完善由校领导负责、教务处牵头、院 (系) 为主体、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专业建设组织体系。充分发挥校教学委员会作用, 在认真研究国家、湖北省、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 深入了解用人单位需要, 加强对新专业建设及现有专业调整改造的指导, 充分论证专业建设方案。充分发挥院 (系) 的主体作用, 组织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专业负责人制度, 采取扎实有效的建设措施, 确保专业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 推进老、中、青教师相结合, 形成传、帮、带的师资培养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 开展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 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骨干和示范作用。组织实施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认证制度,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努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3. 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

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布局, 巩固和加强传统优势专业, 扶持和发展新兴交叉专业。根据市场需求, 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 建立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专业要大力改造和调整。

4. 大力开展品牌专业建设。

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 加强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的内涵建设, 加大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力度, 形成专业建设的示范效应。加强特色、品牌、重点专业的调研论证工作, 科学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专业建设评估验收制度, 加强专业评估。

5. 加大新办专业建设力度。

加大对新办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和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新办专业评估检查, 加大对专业负责人的考核和奖惩力度, 逐步形成新办专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认真研究专业建设发展规律, 深入开展市场调查, 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和新建专业, 培育新的专业增长点。

6. 加强课程建设。

以课程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 深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大的课程, 力争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加大双语课程建设力度, 确保双语教学质量。实行教师课程负责制, 由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教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

7.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法改革, 全面推动实验室实现开放管理, 健全校与院 (系) 两级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认真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建立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指导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制度, 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8. 完善专业评估体系。

进一步健全完善专业申报程序。新办专业要将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对准备申报专业进行充分调研, 合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健全专业建设评估与检查制度。完善品牌专业评估制度、新办专业合格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专业建设的进展情况, 对传统专业、新办专业、优势专业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 形成有效的良性竞争机制。

大学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第2篇

本学科贯彻“法学与经济学连通,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致力于将法学学科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研究方向清晰,理论视野开阔,成果实效突出”,在吉林省乃至全国财经高校法学领域形成优势特色的学科。在2012上半年,本学科在遵循学校“提升质量、凸显特色”的发展规划下,深化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开展,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与此同时,本学科在发展中也面临着尚需解决的问题,在从将本学科建设成为全省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视野下来看,下一步工作思路应将重点置于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强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等工作上。

一、目前学科建设的现状

1、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本学科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教师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具体来看,一是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2年1月以来,有1名青年教师取得博士学位,另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法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本学科继续巩固与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提高了法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通过主办或协办全国性法学论坛等形式,为教师获取学术信息,掌握法学理论前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本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良好,以规范的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科学研究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科学研究上,截止目前,本学科在上半的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部省级科研项目申报上均有突破,获得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部级)、7项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吉林省教育厅青苗计划项目以及其他级别项目多项,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达到20万元;在论文成果上,共计发表论文21篇。整体来看,本学科的科研工作在2012年上半有大幅度提升,且在科研项目工作上有质的突破。

3、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精法律,通财经,懂管理”的具有多学科素养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1年,应届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率在10%以上,居吉林省省属高校第一位;2012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4、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的申报

在2012年7月由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发起的全国“卓越法律人才计划”申报中,本学科依托民商法、税法等特色学科的优势,入选首批60所“实用性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库。这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奠定了本学科在财经类法学科中的优势地位,更进一步的开拓了未来发展的空间。

5、主办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 在本的学科建设发展中,不仅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全国商法学、经济法学、证券法学、保险法学等领域的年会,更于2012年7月成功主办全国第一届地方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贵州省社科院、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等全国各地的财经类高校和社科院所的领导及知名专家近百人,就“地方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会议,对于本学科的长远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在全国财经类法学院校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1、民法方向师资力量薄弱

本学科在民法方向的师资建设上仍显力量薄弱,亟需通过外部人才引进的方式充实优秀的青年学者。财经法是本学科形成优势特色学科和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根基,民法作为财经法的基础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来看,本学科民法方向的青年博士处于空白,需要尽快从外部引入1或2名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的民法方向博士,继而为民法及财经法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后备性基础。

2、“双师”型教师仍然匮乏

本学科的“双师”型教师仍显匮乏,从当下的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来看均需要大力充实“双师”型教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端财经法律人才是本学科培养体系的目标,而“双师”型教师是这一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目前,除法院、检察院之外,更需要从政法委、公安机关、司法局、证监局、商业银行、大型律师、企业等单位聘请实务型专家任“双师”型教师,以拓展和完善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建设。

3、硬件环境亟需改进

本学科软件环境的建设正在逐步更新,同样,硬件环境更需要同学科的发展需求保持一致。从本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模式、科研工作目标等工作来看,需要建设出一流的现代化集法学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

4、资金支持力度仍显匮乏

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目前资金的支持力度仍显匮乏。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需要在引进优秀教师、激励科研工作、改善硬件环境、提供教师出国或国内进修机会、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和国外学术会议、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参加模拟法庭竞赛等多个方面投入资金。本学科应更进一步从学校、社会和相关领域筹集资金以支持本学科的高速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

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本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设核心,学科的发展规划路径和具体方式均应配合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需求。将从卓越法律人才基地中法律人才的选拔、培养模式的规划、多元化课程的设计、师资队伍的配备、法律学生就业的推荐和跟踪等方面来规划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

2、启动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 吉林省公检法司系统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的建设,是回应和配合“双师型教师、卓越法律人才基地建设”的要求和需求。目前,本学科已经拟定在辽源政法委、XX市法学会联合主导下设立XX市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未来将在全省范围内有所选择建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专家服务工作站。

3、强力提升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的强力提高不仅是建设高水平法学科的基础和衡量标准,更是使本学科跻身全国财经法学科前列的重要支撑。在遵循学校“学科水平提升年”规划的前提下,细化分析和落实学校所下达的2012科研任务,力争按时完成学校的科研任务。

4、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重要保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一定程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为核心而展开,由此可见,教学质量的提高位置极为重要。对此,本学科将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类学术会议和研讨会,积极学习外部经验以审视自身教学环节尚待完善之处,以更进一步的服务于培养财经法律特色的复合型及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和课程。

5、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3篇

一、抢抓机遇,抓紧部署,建设总体格局进一步形成

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其作为最管用、最受益、最能有所作为的核心机遇,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统筹部署,同步落实,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调焦对表,疾步跟进。一是签署合作协议。二是丰富战略格局。三是明确总体思路。四是构建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

结合《规划》明确的六大任务,围绕提升核心优势和破解发展瓶颈,谋划大重点,精选大项目,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策划、建设和储备工作。2015年,全省共遴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大项目277个,总投资约2.1万亿元,其中15个项目纳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占比达到17.4%。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进一步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水”这个核心,狠抓落实,迅速行动。湖北省启动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出台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在全省迅速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在“查、关、治、罚、复、退、考、创”8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关停一批“明星”违规企业,停工整顿一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项目。

四、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重大領域合作成效初显

在基础设施方面,三省围绕共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大宗战略物资集散中心,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启动了省际公路联网工程,建立了长江中游甩挂运输联盟、华中大道快运联盟和华中道路客运小件快运联盟。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湖北专用汽车和湖南工程机械的战略合作,推动湖北大冶有色、江西铜业等联合开展协作与技术改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共同探索环境污染的市场化治理机制,跨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建立突发环境事件联处等工作机制。

(二)重点区域合作逐步加强

一是省会城市不断深化合作,已连续召开四届会商会,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和《南昌行动》等合作文件。二是重要节点城市合作提速。如荆州加强与岳阳、常德、益阳等地的合作,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重大项目落实。三是毗邻城镇先行示范。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发展,按照“对接大九江、实现同城化”的构想,建立了“2+2+2”跨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信息等“八个一体化”建设,打造“中三角”开放开发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遵循《规划》战略定位,坚持提升核心优势和弥补短板,在优先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同时,从产业发展、对外开发、省际毗邻合作三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强化产业发展,培育新型产业集群。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支持湖北省企业与湘赣两省企业开展强强联合,积极推动城市群内企业并购重组,实现合作共赢。。二是深化对外开放,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找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入点,以推动大开放促进大转型,加快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建设。三是加强毗邻区域合作,推动省际毗邻县镇发展。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加强规划统筹,在湖北省大别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等四大片区和沿长江轴线的省际毗邻区域上精准发力。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4篇

一、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发展及其启示

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学是以知识为内容、以学科为组织单位的学术组织。从根本上说,大学的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水平、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传播知识传承文化能力以及办学声誉、社会影响力等,都与学科建设息息相关,有赖于学科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学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

关于欧洲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发展,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总结了欧洲大学变革转型为创业型大学的五个要素,即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一个拓展的发展外围、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和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1]。这五个要素彼此互相影响,都直接、间接与学科建设密切关联,有的甚至就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它们都在组织的活动和变革的纷乱现实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必须包括中枢管理集体和学系。其中,以各学科知识领域为基础的学系具有重要地位,它们在学科上的优势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拓展的发展外围方面,创业型大学展现出很多与校外组织和群体连接起来的单位,其中一种形式是专业化的校外办事处,另一种形式则是以跨学科研究项目为重点的研究中心[2]。仅仅依靠学系并不能承担大学现在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因而必须走出校门兴办研究中心。当一所创业型大学培育一个比较强有力的驾驭中心和一个不断拓展的发展外围,面对不断增长的多元化、多渠道收入时,它的“心脏地带”必须变革,否则不适应学校的发展。他把“学科组织”作为欧洲二三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途径的关键性要素:“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美国学者埃兹科维茨在2005年出版的《创新区域:向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发展理论》一书中总结美国创业型大学形成原因时,指出:“第一步,大学能承担起创业者角色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建立自身的战略方向;第二步是确保大学产生的知识和技术能够商业化应用;第三步是将能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自身的学术目标。创业型大学一方面是服务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另一方面与政府、产业和相关组织密切合作并保持相对独立身份”[3]。埃兹科维茨总结认为,“创业型大学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具备创新的先决条件;创业型大学是天然的孵化器,能够为师生提供风险投资的创新平台;创业型大学是培育新交叉学科领域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温床”[4]。

综合以上,欧美创业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离不开学科建设:首先就是整合学科资源,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创建新兴交叉学科,以学科特色和优势取胜。其次,通过与企业界、地方政府、国家建立“大学-企业-政府”新型关系,获得项目经费、共建创新平台、开展联合研发、培育转化创新成果和建立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形式等学科建设手段,实现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知识技术资本化。第三,学校在政产学研合作和知识技术资本化的过程中,从政府、行业、企业获得学科建设经费,利用这些经费创新学科组织结构,如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跨学科组织,建立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区等政产学研合作组织推动学科建设,进而带动学校各方面的良性循环运行和改革发展,促进学校转型为创业型大学。

二、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问题分析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发展经验为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然而,纵观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科布局不合理,结构单一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相对落后,学科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学科布局不合理,往往局限于传统学科,走在学科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和学科发展重要支撑的基础学科并未得到良好的培育,因而造成多数地方高校学科结构单一,学科涉及面过窄。强势优势学科数量不多,缺乏跨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难以形成学科群体的合力。

(二)学科特色与优势不明显

相当一部分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考虑其自身的现实情况,没有考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办学模式上,有些高校盲目追求大规模、学科齐全的研究型大学模式,在师资队伍匮乏的情况下,上马大批一级学科博士点,难以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自身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原有的优势、自身的特色学科,与国内高水平大学相比,学科实力差距越来越大。

(三)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学科带头人偏少

由于地方高校缺乏强势优势学科,因而难以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学科领军人才。尽管近年来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在提高队伍博士学位比例、增加教授职称数量、拓展海外留学访学经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队伍结构的年轻化方面也进行了较大的优化,但是在国际学术领域有一流水平的年轻学者如“青年千人计划”和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仍然缺乏。从数量上看,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较,师资队伍中高职称、高学历、年轻化的学术带头人仍然偏少。大多高校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缺乏学术水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小;从年龄结构上看,往往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情况,地方高校多数学科的学术梯队中缺乏顶尖的优秀人才。

(四)科学研究相对薄弱,与经济发展的结合不紧密

“十三五”期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然而地方高校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的学科少,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高校科研水平直接体现学科实力,地方高校由于学科竞争力较弱等原因,难以承担国家的重大专项研究和地方大型企业的技术攻关。多数学校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没有进行深入开展,往往导致科研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高校科研不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使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不强。

(五)学科建设经费短缺,学科平台设施投入不足

地方高校由于是地方政府主管,建设经费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由于主管部门投入的差异性原因,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经费普遍短缺。不少地方高校因为学科建设经费缺乏,致使实验仪器陈旧、先进仪器短缺、实验室人员力量薄弱、实验技术手段落后,图书资料、数据库和教材建设等辅助保障没办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此外,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六)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

学科管理的机制体制不健全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突出问题。学校管理层赋予学科的权利过少,过多的采用行政手段对学科进行干预,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执行者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学校对学科管理过于具体化,造成各学科的学术队伍对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自由的发挥,学科建设效率不高,势必会影响整个学校学科的发展。

三、对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针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全世界后发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示范作用。特别是不少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正在从“要素驱动、数量增长”转向“内源能量释放、质量提升”的建设进程中,亟需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成功经验作为引导,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那么,如何将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的成功做法中国化、地方化,化为地方高校成功的实践,无疑更加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借鉴与研究[5]。为此,本文结合福州大学提出学习借鉴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以来,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实践探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

创业型大学学科建设经验表明,一所大学整体办学水平如何,就是看学科建设。推进学科建设,可以使学科方向与学校的发展定位保持一致,学科水平处于同行业或同地区的领先地位。目前很多地方高校虽然学科门类齐全,例如福州大学的学科门类基本涵盖了工科所有学科,学科相对优势不明显,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紧缺问题依然突出;学科专业和科技工作布局还不能灵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迫切需求,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有些学科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较窄,与福建省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服务方向不一致,造成企业的技术需求在福州大学无法相应对接等。为此,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立足现在、谋划未来的永恒主题。

(二)学科规划为地方高校描绘发展路径图

规划是行动的向导,认真规划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的前瞻性和可行性,调整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步伐;有利于使学科建设贴近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学科规划尤为必要。一方面要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支撑面宽、竞争力强的学科群;另一方面要在学科方向领域,重点建设那些社会急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学科。

(1)根据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把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摆在学校发展的关键位置上,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政策、管理、服务上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努力构筑高水平研究型人才集聚的高地。以发展趋势良好的重点学科及新兴学科为载体,形成若干个“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建设的重点平台,加快在若干战略性学科领域形成后发优势;以创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术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根本,重点引进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学术水平的杰出人才,优先推进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学科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学科骨干“种子选手”的培育,科学发展师资队伍规模,调整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调整学科布局,培育后发优势,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中长期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拉动内需、促进科技创新的财政性重大投入领域,进行选择性布局调整;按照培育一级学科综合实力的要求,改进学科建设领导协调机制,优先保障具备较好条件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的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继续在集成电路设计、高性能计算、信息、通信、能源、环境与资源、生物工程、创新药物、新型功能与结构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增加横向合作项目和经费,拓展纵向空间,提升立项水平,扩大科技项目和经费总量,抓好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实施创新平台培育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3)突出一级学科建设方针,促进学科资源整合。学校的优势学科根据冲击一流学科的目标,一方面加强学科带头人引进,另一方面进行内部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调整。其他以二级学科作为项目主要依托的建设单位,争取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在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建设方面加强“定位”和“补位”规划。学校建立学科建设的内部评价机制,实行公平竞争、择优汰劣、滚动投入,切实提高学科建设的产出投入比。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充分发挥地方高校自身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的创新激情,努力实现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为加速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三)人才队伍建设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核心

人才队伍建设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至关重要。福州大学在制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和“十三五”规划之后,在明确了优先发展学科领域和主攻方向之后,当务之急就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队伍建设上。

(1)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学校把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作为学科建设的核心,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环境,转变不适应学校发展的管理方式,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的高水平人才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重视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与培养;根据不同的学科研究方向,组建不同层次的学科和学术梯队,调动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培育一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2)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和领导素质直接影响一个学科的发展,因为学科带头人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带领本学科走在学科建设前列。所以福州大学要在选择学科带头人上下功夫,为学科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运行机制。

(3)打造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虽然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没有学科梯队的支撑,学科带头人就会没有队伍可带,没办法发挥作用。一方面,要立足于校内,重点培养。学校领导和人事部门应选拔一批中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另一方面,要面向校外,重点引进。要大力加强年青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并用好高水平学术人才引进的外部资源,如“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千人计划”和“国家优青”等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

(四)平台建设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关键

随着地方高校相继进入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新的发展期,学科建设也就成为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学科要发展,平台是关键。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很多地方高校科研平台相对紧缺,存在实验仪器不足、实验场地不多等问题,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引进的重要因素。对福州大学来说,一是加快发展现有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和国内竞争能力;二是建设50多个省部级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制定新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培育规划,在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三是坚持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要与完善体制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实施“高水平研究型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计划;四是强化为地方经济和科技发展服务的观念,通过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或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融合,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五是以国家及省部级工程中心和实验室为依托,全面构筑集约性学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特别要重视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大型实验室建设,力争成为不同学科、学者进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

(五)发展学科前沿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趋势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学科前沿不断延伸,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同学科之间日渐交叉融合,呈现出综合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建设思维。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中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学科前沿。改进学科建设领导协调机制,在学校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与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梯队之间建立经常性的专题对话机制,加强跨学科、跨学院的综合协调,提高学科资源的整合效能。例如,近年来,福州大学以“高水平大学”“十三五”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学科建设,加强对学科资源的整合,特别是加强跨学院的资源整合,鼓励跨学院联合建设博士点,制订了有利于跨学院学科资源整合、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相关管理文件,淡化了学位点行政隶属界限,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

(六)营造良好氛围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学科建设除了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外,还要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丰富完善的教育科研资源、浓郁深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美自由的校园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为学科建设提高保障的制度。从学科建设的环境来说,地方高校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学校设立由校长挂帅、各院系领导和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负责人参加的学科机构统一领导学科建设工作。制定学校近期和长期的学科建设规划,确立学校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加强对校院两级研究机构的管理,并进行梳理整合,使其真正成为支撑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的平台和载体;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强化考核,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做好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经费使用年度预决算、项目评估考核三个关键环节,积极配合学科建设开展工作,努力形成全校团结一致,共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进一步完善岗位聘任制,加强岗位聘任的顶层设计。坚持分类指导,科学完善关键岗位的基本功能职责和考评机制,满足“保质量、上水平”的基本需求;面向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关键岗位控制数,并根据功能需要进行关键岗位和相关的资源配置。

(3)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从体制与机制创新以及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和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等方面,推进学科建设软环境的构建,使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走出一条适应创业型大学建设、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加强科研管理制度建设,促进科研水平提高、活化科研活动,通过建立健全凝聚学科方向的科研工作机制、原创性研究的奖励激励机制、校内外科研活动的联动制,切实增强学科意识、加快学科建设,使学科建设早上水平、上高水平;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学科建设的责任机制,把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的引进目标的实现情况列入学科建设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鼓励各学院学科建设着力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做到分析现状、锁定目标、制定措施,培育学科后发优势,使决策更加符合学科建设客观规律,营造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赢共济的学科建设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2

[2]胡仁东,戚业国.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64-67

[3]陈静.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4]Henry Etzkowita,Magnus Klofsten.The Innovating Region:Towards a theory of knowledge based regional development[J].R&D Management,2005(3):243-255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5篇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探索

摘要:信息时代,网络与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给高校思想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故此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 大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化的兴起与发展,既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重要渠道,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更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冲击,尤其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等现象。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1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定》,文件中清晰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新时期强化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经毋庸质疑地成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时代的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的简单资讯来源,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本身,包括其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内容甚至其思维方式以及思维内容。所以我们根据要网络时代的状况,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内容,学生乐于接受的,感兴趣的方式,才能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认同,取得学生的信任,达到教育的成果。

1.2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大学生生活的网络化,其生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网络中实现,例如学习,资讯、游戏、娱乐、购物、交际等都越来越多的实现网络化。大学生活的网络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也必然要网络化,只有更好的利用网络,才能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

1.3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创新性。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鲜的事务层出不穷,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务,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结合时代不断创造出新的教育方式。同时这种创新是连续性,而不是一时的创新,要随着学生的关注点不断的变化,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方式。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不利影响

互联网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

学习生活,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一些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具体如下:

2.1 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紊乱,道德人格缺失。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的冲击下更趋于个性化、多样化,在这种状况下,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一直灌输的传统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择中的一种,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不断弱化,导致道德评价失范。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更有甚者,还容易对现实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甚至导致个人是非善恶感念不明,道德人格缺失。

2.2 使大学生产生对现实生活疏离感,诱发心理问题。网络的出现,使人同时生活在网络和现实两个空间中,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需要进行角色的转换和行为的协调。如果这种转换和协调失效,就会出现行动变异、心理错位、生理失调,甚至患上网络综合症,如网络上瘾、网络孤独、迷恋电子游戏等。过分地沉溺于网络空间,人就有脱离现实社会而成为网络奴隶的危险。尤其当大学生在虚拟世界获取的快乐比现实世界多时,就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交往中,甚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加之在就业、经济、情感等多重压力下,使大学生躲进网络里去构想自己的生活,消极地对待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用虚无来证明自己,更加缺少自信心,加剧其个体行为的麻木、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和更多的心理疾病。

2.3 影响大学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发展目标、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一所大学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反映。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占据上风,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振奋师生的精神,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员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目前充斥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又产生虚假;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信息文明,又生产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人广阔自由,带来伦理道德失律失范。因此,网络文化严重威胁与挑战着大学校园的主流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

3.1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3.1.1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泛开

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和娱乐等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建设学生的门户网站,并努力使其承担起学生中的主流网络媒体的任务。学生门户网站包括校内新闻焦点、学生热点调查、校园生活服务、创新创业辅导、社会实践指导等与学校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的信息频道。学生门户网站要以个性化的服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鼓励同学参与到网站的建设和服务当中来,力争成为每位学生首选的因特网入口和获取网上服务的主要途径,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首选网上渠道,并致力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为主要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各类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这些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是学生网上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学生的门户网站与它们之间应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特色网站和主题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媒体的格局。同时也要努力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可以建立一些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的专题网站,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深入开展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合力和正面舆论强势,努力消除负面影响,积极扩大正面影响,始终使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占据主流地位。

3.1.2 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强化校园网络监管

高校校园网络正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网上舆情和舆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校长信箱、学生论坛、QQ群和学生网站都是反映学生网上舆情和舆论的重要窗口。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窗口,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严格监控管理,消除和减少网络中色情、暴力信息的污染和毒害,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加强教育疏导,把握正确导向。同时综合运用网络监管的多种手段,首先,学校应当运用规章制度加强校园网络,根据国家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的统一归口管理,尤其是校园网上论坛的管理,对上网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消除一些错误、消极或反动的信息,严防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其次,学校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技术上对校园网络游戏进行必要而适当的限制,甚至可以考虑在一定时间段关闭校园网,还可以推广实行网络实名制,从源头上防堵道德失范行径。再次,学校要规范网络运作,加强对局域网,对免费个人主页链接的审查,并通过必要的技术手段,阻止各种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最后,学校应当利用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监管。校园网络监管实行领导责任制,如果监管失职,学校不仅要严肃处理当事学生,而且要认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3.2 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水平;还应该建设网络课程,推行网络教学,让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学习书本知识与浏览多媒体信息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解决学生深层次思想问题相结合。此外,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其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整合起来,使思政课程更加贴近大学生实际。网络道德教育课程既要有网络意识、网络规范和网络行为准则的灌输,也要有网络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既要有对理论的传授与讨论,也要有对具体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剖析与评价。网络社会需要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所以学校要教育学生不但要做到“内省”,对自己进行内心的省视和灵魂的拷问,而且要努力做到“慎独”,即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同时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差异,认清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必须生存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有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增长才干,取得成绩。

3.3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范围,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触角的不断延伸,网络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这就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所谓的“网络生存”,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少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极易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仅仅靠谈心、电话心理咨询已不能起到作用。因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探索和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相应的咨询机构。但是由于大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因为害怕周围同学的误解,而羞于启齿。而网络的交互功能恰恰提供了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青年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既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青年大学生们能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6篇

关键词 教学 教材 科研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整体教学计划中量大、面广、影响深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础工程。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是学科队伍建设。积极优化物理教师的素质,强化物理教研室的功能是整个教研室工作的核心。为此,对我院大学物理学科建设提出以下措施。

1 创建一个浓郁的教研和学术活动气氛

教研室不是一个行政机构,而是一个学科队伍的联合体,是一个执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条件的学会,所以教研室应该创建一个浓郁的教研与学术活动气氛。

边教学、边科研,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物理学的研究领域极其广阔,它既包含以认识自然为目的的基础研究,又包含与经济发展密切关系的应用课题的研究,前者如探索宇宙起源的天体物理学、研究基本粒子的高能物理学、寻找夸克和核力问题、探索大统一理论等;后者如凝聚态物理、激光、超导等。作为高校的物理教学,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实现教学现代化,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选择课题小、研究周期短、便于联系教学的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并将科研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去,以此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去年选择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物理性质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与我院电子信息、材料以及宝石专业有密切关系,因研究过渡金属的轨道分裂和电子跃迁可以解释激光、半导体、起导等材料的形成机理,可以解释宝石致色机理。(2)应用到量子化学、晶体物理论、能带理论等前沿知识,可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另外利用青年教师计算机水平强的优势,选择了计算机多媒体软件课题,以使成果及时应用到教学中去,更新教学手段,逐步推广多媒体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以深化物理思想,启发学生思维。

2 进行学科体系改革与教材更新

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其目的是使学生对物体学的内容和方法、工作语言、概念和物理图象,其历史、现状和前沿等方面,从整体上有全面的了解,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为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进行学科体系改革和教材更新。因为现行工科物理教材有三点明显不足:其一是物理思想割裂,由于保留经典近代两大部分分离,教材划分为力、热、电、光、近代五板块,实际上是理科物理的缩写本,使课程整体缺乏现代特点,学生获得的知识较为零散,不利于从整体上了解现代物理思想和形成完整的物理世界图象,其二是近代物理内容薄弱,反映新技术的份量不足,为专业服务的特色不强。其三是没有注意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物理其教材的目录格式千篇一律,内容也多有重复。

为此编写工科物理教材,我们注意到在整体物理思想上打破经典与近代物理两部分离的传统模式,以现代物理的对称和统一性思想贯穿始终;在内容上有效地压缩经典,加强近代,靠近前沿,尽可能反映现代物理的巨大成就,尽可能按照当今物理学工作者在各前沿领域中所使用的(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20页)方式来介绍物理内容。

3 加强教学软件建设

第一,习题系列化。所课习题系列化,绝非习题集或题库的概念,而是按教学计划布置书后习题或补充题,人手一份,习题批改后发还学生的同时,每人发一份“参考解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师批发作业的低级重复劳动,也有利于学生复习考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测试随机化。将一张印有5~10道题的测试卷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利用下课前5~10分钟发给学生,然后公布随机对号数组作题,如学号3、6、9、12的做第3题,2、4、6、8作第2题等等,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好在听课效果提高,课堂共鸣气氛浓;好在到堂率上升,旷课、早退人数减少;好在平时成绩多了一个依据;好在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动态。

第三,讨论程序化,讨论课比重要逐步提高,这是大势所趋,也实有其效,在国外甚为多见,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业务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讨论题拟定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组织人马,集中拟定一套程序化的讨论题,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这对讨论课的效果至关重要。

第四,例题规范化,一般说来,书上的例题留给学生自己看,课堂上的例题靠老师选,例题的恰当与否对整个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每位老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会感到劳动强度很大,因为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注意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实践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这样才有利于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精选例题,经讨论后供老师选用。

第五,教学手段现代化,更新教学手段,逐步推广多媒体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创建具有交互性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多媒体CAI教学课件,以深化物理思想,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4 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本成果研究大学物理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对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工科人才,特别是对广西的大学物理教育以及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示范作用。

(1)发表一系列教学改革研究论文。将教学改革措施以及实施情况总结上升为理论,近3年,先后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余篇,这些理论对大学物理教学及其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出版教材,使用效果好。自2010年以来,精心组织,持续探索,不断锤炼,进行大学物理与大学物理实验教材的建设。由有丰富教学经验、对教学改革有较深理解的资深教师和有较高学历、教学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组成教材编写小组。按照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参考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物理教材,并与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吸取了一线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出版了大学物理相关教材共2套。教材不仅在我校使用,而且在区内外兄弟院校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参考书,深受同行的好评。(3)建立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了实现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和资源共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大学物理(含实验)》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和《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网站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师生互动平台,教学资源中主要有课程配套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教案、习题、试题库、课程录像等资料。网站增强了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大学物理教学的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 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J].大学物理,1995(8):2-6.

[2] 霍剑青.人才的科学素质培养与基础物理教学[J].大学物理,1995(10):42-43.

[3] 韦群.基础物理教学现代化的尝试与思考[J].大学物理,1995(11):42-44.

[4] 梁业广.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1:21.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7篇

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精神、思维、知识和能力, 提高创新性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能力是提出新思路、探索新事物、创造新价值的能力, 是人们能够顺利有效完成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力, 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和创新知识等各种素质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高峰高原学科的建设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投入资金少的问题, 能提高学生在科研上的参与度, 使学生们亲身体验各种科研创造, 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一、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

上海市教委在教育部实施的国家层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基础上, 实施了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现已扩充到全市范围的高校, 2015年立项的项目达到了2 890项。2012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食品学院立项47项, 其中包括市级项目25项、校级项目14项、院级项目8项, 涉及全部7个专业 (食安、建筑、包装、流工、制药、食科、热能) , 指导教师共35名, 覆盖范围广, 参与学生多, 各专业导师积极配合。2012年度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获得省市级奖项4项, 申请专利3项, 有实物成品20件, 发表学术论文9篇。2015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食品学院市级立项25项, 校级立项7项。2015年度是食品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做好项目管理、项目开展实施过程中实现优秀科创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科研能力、团队协作、学术能力的提升, 是食品学院科创中心一直努力工作的重点方向。食品学院国家级项目9项, 项目开展过程中高标准严要求, 学院在经费方面给予国家级项目一定的经费支持, 同时在成果产出方面提高要求。目前5项项目已经发表科研论文, 其中朱怡馨同学的以空气为绝热介质的折叠式水产品保温周转箱项目, 创新的实物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且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此外, 在2015年荣获上海市挑战杯三等奖、上海市创造杯二等奖、全国包装行业大赛二等奖的好成绩。食品学院院级项目7项目, 均来源于生活问题的解决, 立意新颖, 并成果转化科技实物茶渍去除剂、果蔬酱成果2项目。

二、本科生进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注重人才培养, 吸引优秀本科生进入学科平台参与实验实践, 参与科研创新活动, 支持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 注重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及时转化, 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开展学生跨校交流和联合而培养。目前, 学院连续两年每年招15名左右的优秀本科生分配到每个一流学科平台进行科研创新活动。因学校已加大宣传动员力度, 每次挑选人选都可以做到报名人数与入选人数之比为3:1的比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受自身因素的影响, 如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等主观因素, 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用于创新的氛围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融入科研创造环境中, 让学生主动思考实际问题, 探求新知识、进行知识创新。虽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具体统计业绩和成果, 但不久就会针对学生做一些进一步的要求和完善考核机制, 使教师和学生能真正投入到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创新创造的快乐。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学生申报参与各类创新项目热情较高, 项目申报积极, 大部分教师也愿意花大精力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课题研究程度不够深入, 科学性有待加强;部分项目指导老师热情不足, 项目进度跟进不足, 许多项目临近中期检查时才开始行动, 执行力不强;学生自我科研能力不强, 过于依靠导师或课题组研究生指导;多数学生申报创新活动原因在于寻求科研经历, 但对于成果转化意识不够强烈;多数学生参与的创新活动取得一定进展后, 不愿做进一步的深化等。

四、解决措施

对各类创新项目进行严格把关, 推选的评选小组具有一定代表性, 从项目的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以实现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及本科生进一流学科经费的有效投入;及时与项目进展缓慢的项目负责人及导师进行有效沟通, 进行适时督促, 并强调激励政策及措施;适当调整各类科创项目经费, 制定奖惩制度, 起到激励和敦促的作用;定期收取实验记录等相关材料证明, 并需导师签字, 以督促项目如期开展, 也可从侧面提示导师对项目进行及时指导和监督。

五、结语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摇篮, 给大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很重要。通过高峰高原学科的建设, 也会给大学生一个参与到科学创造的平台, 让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发明创造中, 无论对大学生服务于企业, 还是服务于本专业或其他行业, 都会给社会带来无限创造力。进入国际化时代之后, 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要与国际化相联系起来, 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开展与国外高校之间的联合办学或联合培养, 或增加游学项目等可有效培养这类国际化社会需要的人才。高峰高原学科的建设也离不开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当然, 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还需要各层次和方面的努力, 包括高水平教师的指导、后续的管理和培养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在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不断改善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和民族复兴, 乃至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委为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 推进了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重点改革项目。这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投入少、师资力量薄弱等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上所出现的问题。但也因项目实施时间短、教学方式和理念的转变过慢等问题, 导致成果较少等现象。基于此, 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为例, 对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前后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度和成果等, 探讨其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和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大学生,创新精神,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立平.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J].科技视界, 2016 (2) :61-62.

[2]祝向荣, 黎阳, 朱志刚, 等.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学刊, 2016 (3) :220-221.

以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大学发展 第8篇

1 大学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大学文化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实践活动中由大学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文化, 由精神、制度、行为、环境四个层面构成。

(1) 关于大学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理念的传承、是一个大学师生的一种凝聚力, 是一个大学师生共同的奋斗的目标, 是一个大学集体智慧的表现。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精神的核心, 集中体现着大学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服务、引领社会变革、创造先进文化等方面的使命的实现。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对全体师生的号召力、是一种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一个大学能够积极向上, 努力进步的保障, 是一个大学所有文化的基础, 是引领着大学进步的导向标, 是任何事物不可替代的精神财富。

(2) 大学的规章制度文化, 在大学里各种规章制度是所有文化学习的基础和保障。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 既有在法律规定下所反映出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的内容, 也包含着大学各自的办学理念;既有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共性, 也反映着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个性。没有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有效约束、引导和激励, 大学的精神、理念及大学文化的文化价值就不能在教育教学各个层面得到完美地实现。

(3) 关于大学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大学办学理念、精神状态的动态体现, 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折射, 反映着大学的最新气息。在优秀的大学文化构成中, 和谐与宽容的人际关系, 教师的仪表举止、道德操守、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 会深深地影响、感染着学生, 直至成为大学重要的优秀教育资源。

(4) 大学的环境对一个大学文化的影响。一个大学的环境包括很多方面, 有外在的有内在的, 是大学的表现。它包括大学的校园建筑、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 文化活动场所及传媒设施等。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直接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也使师生员工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大学的内在精神。

2 大学文化的建设

大学因其肩负的使命, 注定了它作为高端人才的汇聚地, 社会发展由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构成, 而大学则是先进文化的发源地, 是一个国家文化先进与否的主要代表, 发展经济生产力是目前我国最紧要的任务。大学则承载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 大学要积极建设学校的文化, 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 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是先进的, 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国家人民基本达到了温饱状态, 人们对新的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新事物应运而生, 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需要, 而大学的文化建设却是国家建设中最先进文化的源头, 他应该最先进行文化建设, 进行各种先进文化的多方交流、辩论、融合, 最后将这种文化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

(2) 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个大学是一个大学的文化, 大学的目的就是精神上育人, 行动上育人, 管理上育人、教育上育人,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上的育人, 大学集中了最好的科研、最好传统文明基础、最佳的文化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摇篮。大学将本着这样的理念将一批批人才输送到社会当中, 成为社会先进生产力和文化当中。

(3) 大学也要加强文化交流。优秀的大学文化必然是开放的文化。如今, 全球化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大学文化的特殊性, 在于它要求要有对文化共存的认识, 并从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为自身的发展构筑丰厚的基础。发展自己首先就要开放自己, 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 最终实现双方的共赢。

(4) 大学要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共建。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师, 是大学的工作目标。文化是一个大学生存的基础, 没有了文化特色一个大学就没有发展, 是一个大学的命脉, 每一个大学的校训就是这个学校的名片, 是这个学校的根基, 精神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的, 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3 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

在当前, 努力建设既有深厚底蕴, 又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民主、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1) 加强校风建设。要在充分挖掘历史传统宝贵资源的基础上, 将大学的学生培养成追求科学、严谨务实、用于创造、与时代同步, 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学术道德, 爱岗敬业, 为人师表, 整个学校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学生好好学习;教师积极科研、育人。

(2) 注重人文素质和科学研究。要积极的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有机的结合, 引导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要将学生教育成为社会化、文明化、知识化的人才。

大学文化应该成为一种塑造理想与道德情操、培育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怀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磨练精雕细刻治学精神的文化, 成为一种倡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的文化, 成为一种孕育着自立与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文化。

参考文献

[1]邱柏生.浅议大学文化及大学精神的若干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 .

[2]林坚.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和重点[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5) .

大学精神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第9篇

一、开放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人共有的理念和价值观, 对大学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其他三个文化建设有着强大的推进作用。开放大学精神文化除了具有大学精神文化的一般特征, 还必须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1.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一种类型, 与其他大学一样, 在办学理念、教育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及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方面必须体现大学精神的一般内容和普遍特性。

2.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蕴含着崇高的教育理想。

开放大学要有“爱国之情、卫国之志、报国之能、效国之行”的崇高教育理想, 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向学生灌输政治理想,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3.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洋溢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根本, 开放大学应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魅力, 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坚持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 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发人的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大学人的主观能动性。

4.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崇尚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探索和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崇尚创新, 不断进取;敢于探索, 不惧失败;平等民主, 海纳百川;诲人不倦, 甘为人梯。

5.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着眼未来的超越精神。

开放大学要坚持着眼未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开放大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要积极汲取世界现代大学建设的宝贵经验, 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锐意进取, 使开放大学精神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 永葆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6.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开放大学的“高等性”决定了开放大学文化必须体现大学精神的一般内容, 而由于特殊的社会功能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研究方向、社会服务理念和技术文化体系的类型要求的不同, 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必须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

二、我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1. 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定位有误。

一些高校在校区不断的扩展建设中, 一味追求规模和现代气息, 校园建筑与本校的文化积淀相脱节, 原本独具魅力的大学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彰显, 反而使部分高校失去了自身特色和竞争力。

2. 对网络信息化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足。

当今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 网络已涉及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影响力已远超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由于网络信息难以控制和过滤, 一些不健康的思潮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污染有了可乘之机。部分高校在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做好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仍缺乏足够的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

3. 在充分调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各参与主体的积极

性方面仍较为欠缺,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力度和效果不明显。从参与建设的主体而言, 大学精神文化应是全校师生教职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 但由于受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 部分教师缺失了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 岗位考核的压力又使教师疲于应付完成教学与科研任务, 缺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从而使本应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引路人和主力军的教师变成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边缘人和旁观者。

4. 社会辐射作用不够突出。

部分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社会辐射功能未发挥出来, 往往只局限于校园范围之内, 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能够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作用的精神风貌和魅力。

三、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1. 全方位规划, 做好顶层设计。

(1) 明确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有的放矢地做好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工作。精神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应围绕精神文化这一主轴齐抓并进, 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2) 开放大学要制定完整的教师选拔聘用、晋升评审及培训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要凸显奖勤罚懒, 积极引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通过人事管理制度内在的驱动力, 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开放大学应真正以教学和教师为中心, 建立完善的教育统计、测量、评估、评价等机制, 努力营造既有严格纪律要求, 又有心情愉悦的宽松的人文环境, 使教师能够实践自己教育理想, 激情洋溢、满怀对学生的挚爱之情来张扬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和风格, 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充分体验自豪感。 (3) 建立科学的开放大学学术管理制度。教学和科研是开放大学的生命线, 是开放大学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开放大学的一切活动要真正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 要建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管理规范, 通过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专业、课程, 提升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打造开放大学独具特色的品牌和名牌。 (4) 以教学改革为重点, 系统地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之中, 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 全员参与, 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生力军作用。

(1) 教师是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楷模魅力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 不断用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武装教师。必须确立办学以教师为本, 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学术、尊重教师的校园氛围, 视教师为学校发展的第一人力资本, 鼓励教师发挥其敏锐的思想触角、广博的知识视野和人格魅力, 积极参与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2) 管理者是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大学管理者既是学校精神文化设计者, 又是推进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执行者。大学的高层领导, 在大学精神文化培育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这就要求开放大学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 要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细化的管理流程, 不断努力推进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3) 学生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主体中最具活力的一员。开放大学要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在传承的基础上锐意创新,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贯注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全过程推进, 着力营造具有开放大学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

(1) 积极培育开放大学精神文化。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主要阐释了学校“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怎样办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它主要通过学校发展战略、校训、规章制度等形式体现出来。就师生员工层面而言, 则主要包括共同的价值观、校风、教风、学风等内容, 这些也集中反映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追求与风貌。开放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既要精心总结、归纳、创新, 又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 促使广大师生员工铭记理念、校训, 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并使之发扬光大。 (2) 积极探索和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放大学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办学、治校的基本保证, 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开放大学制度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强调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 不断提高开放大学各部门的科学管理水平。 (3) 着力提升开放大学学术文化。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支撑, 也是大学生命力、知名度、美誉度产生的源泉。学术研究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大师”的最好方式之一。开放大学要跻身高等教育强校之列, 就必须大力加强学术文化力建设。开放大学要大力提倡创新意识, 不断强化学术道德建设, 营造良好学术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术探讨、教研教改交流, 为提高全体教师学术研究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调动教师开展学术研究、技术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占领网络这一重要思想教育阵地, 充分发挥其优势。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要以形成良好校风为目的,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 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规范使用网络的行为, 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同时, 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 加强校园网及论坛的监管工作, 及时对不良网络信息进行分析、鉴别和筛选, 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的探讨。 (5) 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社会辐射作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协调发展的同时, 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既要让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大胆地走向社会, 与整个社会文化融为一体, 又要注意保持大学的“象牙塔”特性, “让大学精神之光穿透围墙”。

摘要:开放大学是发展我国全民终身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 要办好开放大学, 开展好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我国高校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 提出大学精神视野下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途径, 即全方位规划、全员参与、全过程推进的开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开放大学,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季明明.开放大学建设顶层设计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2) :3-6.

[2]张亚斌.面向社会的中国开放大学:职责与任务[J].天津电大学报, 2012, (1) :1-8.

[3]马良生.建设江苏开放大学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0, (5) :13-16.

[4]高勤丽.北京开放大学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思路[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3-10.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10篇

一、强调资源共享和人才整合, 夯实学科平台建设

牛津大学的所有实验设备对全校都是免费开放的, 只要提供实验计划, 管理人员就会安排实验工作。在英国, 所有国家级的实验室对全国都是免费开放的, 只需要预约和登记就可以进行科学实验工作。这样, 学校甚至全国的科研资源都可以免费享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而牛津大学中设立的很多非固定的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的课题组, 即有科研项目就可以自行组织课题组, 项目完成以后课题组自行解散, 课题组长可以选择课题组成员, 在人才整合过程中具有绝对权力。我国目前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中, 单位内的科研资源都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免费共享, 学校统一购置的设备, 也归属于不同部门, 申请实验也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 更别谈国内其他单位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了。因此, 牛津大学以及英国国家级实验室或工程中心等科研单位的资源免费共享, 很值得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借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还可以节约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资源重复及浪费。

二、强调基础理论指导和应用需求, 凝炼学科研究方向

前沿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都是牛津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先进的应用技术研究是改造世界的手段。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自然科学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水平。强调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在材料科学领域, 他们注重功能材料、低温材料、超导材料、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纳米材料等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牛津大学学科建设理念就是在世界范围内占领学科的制高点, 使学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实验设备投入方面, 牛津大学主张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有选择地购进新设备。学校根据学科研究方向, 有计划地进行资金投入。实验设备维护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实验设备尽管陈旧, 但都可以正常运行, 甚至有的旧设备经过改进后, 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现代测试技术要求。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实验设备的功能外, 对新设备购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三、强调学科深度和广度, 增强学科创新能力

从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看, 一方面, 分类研究更加深入, 在深度和内涵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探索深层次的新的前沿科学;另一方面, 在广度上继续拓展, 主要体现在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研究, 形成了一些新的学科研究前沿。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自然科学领域尤为突出。从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 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并重是增强学科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学科交叉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鼓励各学科之间相互合作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科学研究, 是牛津大学提高学科竞争力, 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 如牛津大学的医学材料研究项目就涉及工程科学系的固体力学及材料工程研究组、医学方面的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组、材料科学系的特种材料研究组等相互间都密切合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学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 只有不断进行并加深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 才能不断涌现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因此, 学科交叉发展是科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力量源泉。因此, 未来的学科分类将是模糊的, 大学科或大专业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四、强调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 建立精锐学科梯队

人是事情发展的主体, 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就是高素质学科梯队。在国际著名高等学府之间也存在人才的激烈竞争。牛津大学利用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人才精英。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和开放的教育模式为世界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因此学校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优中选优, 学校的每一个学科都汇聚了相当水平的世界顶尖人才, 学科梯队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学科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牛津大学的注册教学编制的教学科研人员等只占全校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1/3, 其余都是科研编制的科研人员。科研工作的主力军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具有自主流动性的研究员、博士后、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科研人员的流动性既增加了有关学科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也增强了学科的综合竞争力。牛津大学汇集了来自于世界名校的高素质顶尖人才, 教师队伍来自世界各地, 毕业于不同的国家和学校, 因此, 这里的学术氛围浓厚, 各个学科的科研人员都有各自的特长和研究方向, 这些顶尖人才汇集在一起, 其创新能力和科研队伍水平必定进一步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 牛津大学并不排斥自己培养的优秀人才, 而且自己培养的人才还具有科研工作的连续性特点。因此, 本校毕业的优秀人才也纳入学校招聘人才的范围。

牛津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为我们开展学科建设、制订学科发展方向、提高学科竞争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牛津大学的成功经验是世界著名大学发展建设的典范, 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牛津大学的发展模式和教学理念, 但部分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也适合我们的发展目标。在合理利用资源方面, 全校可以制定有关文件,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 充分利用有限的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 提高认识、整合资源、优化组合、尽力挖潜, 进一步提高学科竞争力的建设目标。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 我们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优厚待遇, 为引进世界顶尖人才创造了前提条件。在学术交流方面, 广大教师和学生应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逐渐形成一种制度或习惯, 不断提高学术氛围, 增强创新意识。我们应该以应用技术为先导, 牵动基础学科的发展是我们一般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适应我们的学校发展定位, 那就是建设成为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研究型大学。

参考文献

[1]别敦荣, 蒋馨岚.牛津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 2011, (2) :72-77.

[2]李建忠, 刘松年.牛津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分析与启示[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2010, (2) :19-22.

[3]刘学政.学院制—牛津大学的重要办学特色[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22-25.

建设“创业型大学” 第11篇

创业教育同样是系统工程

慕尼黑工大第一副校长、华裔科学家孟立秋介绍说,慕尼黑工大提出“创业型大学”理念,其核心要义是调动一切力量,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和实践力。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职业视野和方向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孟立秋认为,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设立一个部门或办公室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涉及教学实践、跨学科研究、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同时,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通过运动式的、应景式的短期行为来实现。

慕尼黑工大管理层认为,创业文化应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在该校,无论是生命科学、机械制造还是医学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有创业和专业概览课程,由资深教授和企业界人士向学生就职业前景和专业前沿情况进行讲解。孟立秋说,本科阶段的创业课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早期阶段对职业前景和创业路径有一个宏观把握。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创业教育就会针对专业更加细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不少课程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主讲,不仅带来工业界最新动向,还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咨询。

在学生课余,慕尼黑工大还有独具特色的“师徒配对”项目。每年,一些企业界退休不久的老员工、老校友会到学校登记,表示愿意与学生结成“对子”,给予课余指导。而学生也会递交意向书,学校根据供需信息进行配对。师徒间建立联系后,便可自主组织活动。孟立秋说,这种制度植根于德国职业教育师徒相承的传统。师傅会把学生请进家中,或带他参与社会活动,在交往中传授从业经验。有的师傅会把学生介绍到其公司实习。师傅的帮带行为完全自愿,不领报酬,因此学校也没有成本方面的顾忌。

孟立秋说,建设创业型大学,涉及一系列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大转变,而广大中层教师是大学办学思路的践行者,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转型的成败。2004年,慕尼黑工大利用林德公司的捐款成立了林德学院,其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向教师提供60多种再培训项目。

“孵化器”呵护创业萌芽

2002年,在宝马公司董事苏珊娜·克拉滕的资助下,慕尼黑工大成立了创业中心。创业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创业咨询和开发培训项目,目前有一个20多人的专业团队负责具体运作。孟立秋说,慕尼黑工大的学生可以到创业中心自由选修相关课程,并计入学分。创业中心的教师来自各个院系,还有一些客座教授和企业界人士。针对创业各个阶段所面临的不同问题,这里都有成体系的课程。

对于快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如果有创业或将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想法,可以到创业中心寻求全面帮助,包括制定商业计划、提供法律服务、调研分析市场、联络潜在的合作公司等。对于特别出色的项目,慕尼黑工大还会动用专门的创业基金,向学生提供一笔数千到几万欧元不等的启动资金。

强化产学研相融合

作为理工科名校,慕尼黑工大向来注重与产业界保持紧密联系,而这对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长江大学学科建设 第12篇

关键词:和谐,医科大学文化,现代大学

1810年,洪堡创建了德国柏林大学,成功地使科学与教学相结合,使大学由保存和解释知识为主转向以发展知识为主,这种以发展知识作为大学理念的大学即是现代大学。以此为契机,一种新的大学文化在现代大学兴起,引导大学从一个记录传承知识的载体走向社会中心,成为了“知识产业的核心部分”。大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载体,文化塑造大学的理念与功能,构建现代大学必须从构建和谐大学文化开始,医科大学也是如此。

何谓大学文化? 著名教育学家眭依凡指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的精神”。文化赋予大学使命感、历史感、神圣感。严格讲,大学文化含有“文化”概念应有的内涵,但它又是对社会文化反复选择加以吸收并融入自己大学意志、传统和个性特征的文化结构,这就使它的内含不同一般的诸如理想化、集约化、稳定性、批判性的文化特征。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大学文化以其文化的形态影响教育的作用既广泛又持久。大学文化可泛指大学内部的一切活动及活动方式,其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包括: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 、道德情感、传统风气、生活方式 、心理氛围、人际关系、行为规范、学校制度、物质环境等。它涵盖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空间环境、物质设施构成的物质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物理文化除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发生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医科大学文化环境。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政府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高等教育放在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医科大学的健康发展与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作用的积极发挥,对我国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影响深远。因此,充分重视大学文化、积极进行大学文化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的快速成长中蓬勃健康发展,使大学重新确立引领社会潮流的地位。和谐的大学文化是建构现代大学的基础与灵魂。大学文化何以重要?原因有二:

其一,在一片土地上投入巨资建立一片楼房,这就是一所大学了吗?显然不是! 梅贻琦先生已经说了: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易经·系传》亦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所谓形而下,指物理世界、物质环境即有形有相之物。就大学而言,大楼是什么?器也!形而下者是也。有钱便可建,无钱可以借贷建。大楼不是不重要,但绝非大学的全部,更非大学的目的。曾子在《大学》一文开篇即道: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之形而上即文化也。无文化之护养,大学何以明德、亲民、至善?无文化之滋润,大学何以能知、止、定、静、安、虑而后能得。在大学规模的扩张中如果新校区是大学发展迈出的一只左脚的话,那么你必须紧接着迈出的另一只右脚就是文化,没有文化的滋润护养,大学就不会有质量,也就站不稳。这使我想起教育大家顾明远先生的一段话:一般的大学尽管房子盖的非常漂亮,硬件非常好,但总觉得大学里缺少了一种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文化的气氛。不少大学新校区缺少的正是大学应有的文化气息,因此难掩其文化苍白之态。我们知道在欧洲的许多世界名校,他们并没有宏伟壮丽的大门,也没有集中的现代建筑甚至没有硕大的草坪,不少大学的学院分散在整个城市内,然而你一旦走进他们的院落或大楼,你便能感受到一种学府特有的知识殿堂的庄严、肃穆和凝重。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那里的每一个廊柱,每一个雕像,每一张布告,都向人们展示它的历史,它的身份,那就是大学的文化。

其二,教育是最充分、最有效培养人的力量。而大学内在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就是文化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而文化是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人类生活的任何一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承认这样的事实:学校教育目的的达成与否及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创设的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品位极大影响到学校造就的人的品质。感受过牛津大学浓郁文化氛围影响的人无不赞同:对牛津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这就使我们获得一个结论:学生绝非仅在课堂里或说教中成长,更重要的是在特殊的学校文化环境、文化氛围的影响中成长。这也就决定了:学府文化是一种通过环境的创设、营建、改造、完善以影响教育的有效手段。大学文化正是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形成或改善而对教育发生影响而产生作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是靠自己在所处的文化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思维和体验中学到东西,而并非作为被动的被迫的听讲才学到东西。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教育外化为虽带有教育意图但却以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完成的大学环境,它是一种以文化的形态或潜性课程参与教育全过程的非强制性教育手段,是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一种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价值认同、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并影响教育。大学文化具有昭示、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使之产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受教育者所要形成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也只有在大学健康的、向善的、务实的、求真的文化环境中养成和陶冶,这就是大学文化的力量。

建设现代医科大学必须从构建和谐医科大学文化入手,大学文化建设应从大学的实际特点和客观需要出发,探寻有效的文化建设路径。

1 提高功能认识,增强文化自觉性

大学文化有着极其广泛的内涵,在育人作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提高对大学文化功能的认识,是时代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时,大学必须认识和坚持自己的文化自识和文化自律,只有如此大学才会有文化自觉。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大学要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重外形更重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深化对大学文化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自觉而主动地担负起自己的文化职责和使命。

2 狠抓医科大学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

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是凝练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的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大学自身的办学实践为基础,以大学长期积淀形成的校园文化为特色,凝练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望。要提倡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在尊重差异中增强创新性,在多样发展中实现统一性。要提倡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对校内不同单位、不同群体、不同学科的利益要做到统筹兼顾、有序竞争、共同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正确反映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诉求,整合和提升个人的发展愿望和要求,凝练出大学发展的共同愿景,使之成为学校各个群体和全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实现和谐发展。在和谐精神文化建设中,还要注重把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赋予科学精神以人文底蕴,赋予人文精神以科学气质,共同丰富和充实大学和谐精神文化的内涵。

3 全力营造医科大学和谐环境文化

和谐环境文化既是和谐大学文化的重要体现,又是和谐大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和谐环境文化建设中,除要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外,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在心理环境建设中,要适应人的身心协调发展的规律,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促进师生心理和谐,实现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在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物质与文化、安全与发展、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把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物质与文化相互渗透与有机统一。要把学校的改革发展与安全稳定结合起来,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安全促进发展,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和谐统一。要把学校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从学校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文环境的特色出发,精心规划校园环境建设,使人文氛围与特色渗透到学校的自然环境之中,使学校的自然环境体现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4 大力加强医科大学和谐制度文化的创新

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是和谐医科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大学文化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用制度创新促进文化创新,以制度建设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加强和谐制度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平等竞争、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良好的制度文化平台,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协调利益,以制度保障和谐。在制度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对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有违和谐精神理念、背离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和师生员工需要的制度措施,要及时地加以修订、改进和完善,使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发展需要。同时,制度文化创新一定要深入了解师生员工不同利益群体及群体内部的利益诉求,缩小分歧,扩大共识,形成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满足和保障师生员工共同利益的制度措施,通过这些制度措施,调整利益格局,协调利益关系,进一步增进校园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程勉中.大学制度创新的本质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4(11):21-33.

[2]孔繁华,杨敏利.努力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90-92.

[3]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21-23.

上一篇:历史地区保护下一篇:体育教学的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