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内科护理范文

2024-07-03

社区内科护理范文(精选9篇)

社区内科护理 第1篇

关键词:社区内科,护理,沟通,问题,对策

社区医院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就是内科护理沟通, 内科疾病的综合护理质量是保障患者健康状况和疾病恢复的重要前提, 同时也是维护医院治疗效果及良好声誉的必要条件。内科疾病护理复杂程度较高, 且病情较重, 因此, 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提高社区内科护理质量, 解决医患沟通时存在的问题, 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可提高医院的整体综合实力。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现阶段社区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受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护理服务的内科疾病患者168例, 其中男95例, 女73例, 年龄25~68岁, 平均 (44±4) 岁;疾病类型分为呼吸系统疾病58例, 消化系统疾病70例, 泌尿系统疾病19例,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21例。

1.2 方法

利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展开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护理技巧专业与否等6项内容, 各项内容分为“满意”与“不满意”两项。患者参与方式为不记名问卷填写, 由专人统一收发问卷。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 回收168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0%。168例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满意137例 (81.5%) , 不满意31例 (18.5%) 。对护理工作不满意患者的原因展开进一步分析, 发现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技巧10例 (32.3%) , 护理技术不足5例 (16.1%) , 服务态度不良5例 (16.1%) , 偶有护理差错4例 (12.9%) , 医疗费用高4例 (12.9%) 及患者与家属自身因素3例 (9.7%) 。

3 讨论

3.1 提升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在社区内科护理中,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护理技能不足、服务态度不良等问题, 有些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应有的责任心;因此, 应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予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对护理人员基本的业务能力与理论知识加强培训, 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重视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定时开展沟通技能培训, 促使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剖析, 做到换位思考, 充分为患者考虑[1]。

3.2 加强护患沟通

现阶段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 在治疗过程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常有强烈的求真欲望[2]。因其缺少医疗护理相关知识, 若治疗结果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 患者及家属易怀疑护理人员或对其进行指责, 因此,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在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治疗目的、可取得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 使患者及其家属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3.3 公开收费标准

本次调查显示, 医疗费用问题是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护理人员应在其入院时首先说明大概费用, 使患者及家属对收费标准有明确的概念, 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时为其提供详细的治疗费用明细表。新仪器、新药品与新技术的使用可发挥更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会给患者家庭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 易导致其心态失衡[3],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详细说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若治疗中需要使用贵重药物, 应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 有疑问时给予明确、耐心的解释。

综上所述, 在社区内科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应树立“以人为本”护理理念, 重视护理沟通工作, 充分掌握沟通技巧, 促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从而提高患者对社区内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聂琳琳, 王碧倩, 李蔚, 等.个性化护理管理在改善心内科护理人员工作懈怠感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1) :185-186.

[2]李坚玲, 梁焕兰, 覃筱莹, 等.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13, 27 (10) :107-108.

社区内科护理 第2篇

医院内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篇一

一年来在院领导及各位科主任支持和各位护士长的积极努力下,医院护理工作较去年有了较大的改进。

1、强化相关专业知识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大家能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每周一课的学习,主管护师完成了一年一次的院内讲课任务,完成了全年继续教育学分。

2、加强对护士的考核。以强化“三基”训练为主今年进行了两次护理基本理论测试,两次基本技能测试。同时每位护理人员撰写了一篇本科一种疾病的护理标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多名护士参加无偿献血。

4、继续新护士的轮科工作(每科3个月),今年有两名护士参加执业注册。

5、指定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制定带教计划,做到出科有成绩,对不能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不予转科。

6、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

7、初步实行了护士长手册制和护理工作量上报制。

但是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如护理文书书写尚不规范;健康教育还流于形式;在论文撰写,护理科研方面是空白;在服务态度和病人满意度上还明显不足。发生2次差错。

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迫在眉捷。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护理工作月计划,周安排真正落到实处,使护理工作有大的突破。

1、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服务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为使护理队伍管理年轻化、知识化。xx年我们将调整1~2名年轻的护士担任护士长。

3、随着护理技术不断发展,我们想选送一些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建立中医院护士进修基地。联系一家上级医院,对我院的护士长、护理骨干进行为期2~3个月的轮训。

4、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小组的作用,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把xx年护理质量检查7项浓缩成xx年的五项,并同时制定出急诊室、手术室专科检查细则表。每月进行一次科室护理质量单项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质量全面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完善护士长手册制度。

6、实行护士长例会制度。

7、积极配合医院复审工作。

8、招聘四名护理人员。

总之,xx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医院管理评价标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发展中医药特色为优势,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强化管理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本着“质量优先,教育为重,管理为新,人员为本”的理念。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满意”的服务。

医院内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是可喜的一年、收获的一年、彰显朝气的一年!我们唐河县人民医院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管理制度逐渐规范、工作程序进一步完善、学术研讨缜密推进、业务领域稳步拓宽,各科室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使医院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循序渐进、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承蒙院领导及护理部对我工作上的信任,委以重任,把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这一重担交给了我。在所有领导及同事的帮助下,使自己迅速进入角色,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扎实我便进一步注意观察我科护理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摸索她们的脾气性格,掌握她们工作中的优缺点,并根据大家不同的特点,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有条不紊地把预定的工作目标逐一实现,但由于我担任护士长时间短,又是一个特别缺乏工作经验的年青人,我意识到,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努力在生活上关心每一个人,在思想上贴近每一颗心,化解每一个可能成为工作中的磕磕拌拌,不玩虚套子,不耍眼前花,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动全科护理人员,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在业务上锻造自己,更好更优质地完成护理任务。

通过一年时间的工作实践,使我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一个护士长应有的职责,我要更努力地把这支护理队伍带好,协助各科室的工作,圆满完成护理任务,更多地与科室的医生们进行沟通,更详尽地掌握每个病人的情况,以便更出色地完成护理任务,为患者服好务,为医院树品牌!自20XX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改变了临床护理原来的功能制分工方式,实行整体护理分组责任包干制,并包床到护,床边护士对每位病人进行自理能力评诂,在共性的基础上提供个性护理服务,为病人洗头,洗脚,和病人拉近距离,让病人体会到家的温暖,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各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制度健全。分组分区,相对固定护士去管理病人,明确各班职责:强调全员参与基础护理工作“—个个动手护理病人”。

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实施以来已经初见成效,受到院领导及社会各界和病人的一致好评,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不但在我们科住过院的病人再次住院时会选择住在内六科,而且还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病时来我们科住院,科室一年来已经建立起了固定的病源网络,并且这个网络仍在不断壮大。这些都是科室医生护士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20XX年来,我科共收治病人1106例,手术病人73例,急危重病人118例,圆满完成本工作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个别护士素质不高,无菌观念不强,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等缺点。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理的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文书书写欠规范,内涵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倍努力,使优质护理工作做的更好。

我们知道:医院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团体,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每个人对这份事业的不懈追求!心中有梦想,行动才有方向,在新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要在思想上做好大家的指导员,在业务上做好大家的辅导员,扎扎实实抓学习,实实在在地做工作,努力让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让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我们医院能实现更大更强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院内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篇三

20XX年,在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目标,大内科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有计划地督查各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整改。

(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发现临时医嘱摆药后双人核对不到位,输液主动核对不到位,标签粘贴不规范等。对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持续改进,规范了各个环节的查对流程,查对缺陷较前明显减少。

(二)交接班制度执行情况

1、交接报告书写存在楣栏填写不完整,入院情况未描述或描述不具体,未进行各项评分,护理措施不全面,下一班无连续病情观察等。通过培训、讲评、不断检查反馈等持续改进措施,交班报告较前规范。

2、床边交班存在交班主体不清,以护士长检查为主,责任护士不能主动接分管病人,不主动自我介绍,了解病情,卧床病人皮肤交接不认真,夜班护士不能整理好危重病人床单元再交班等问题,通过培训交接班规范、跟班检查和指导,床边交接班较前规范。

三 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

(一)分级护理执行存在不按级别护理进行巡视,特别是化疗病人,交接班不认真检查液体输入情况、局部皮肤情况,不能每小时巡视记录,特别是中午和下午。病情观察内容不清,执行口服给药医嘱时,护士对病人服药情况不能掌握,病人不能掌握药物作用、副作用、服药方法,腹水病人测腹围、禁食病人口腔护理等护嘱下达不到位,健康教育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明确责任护士、责任组长职责,跟班检查指导,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较前规范。

(二)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定位抢救演练,提高了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大内科组织了低血糖跌倒的应急演练一次和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演练一次,各病区根据本病区的特点组织了相应内容演练,三病区成功抢救了2例过敏性休克患者,一病区发生一例病人自杀事件,护士能按预案有序抢救、上报,各病区护士抢救时能按定位抢救预案有条不紊进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得到了医生的肯定。

(三)定期组织安全会议,对督查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分析,认真整改。

二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达标。

(一)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培训了护理文件书写的格式要求,制订了各科常见病病情观察要点,培训了各种评分的方法和应用,制订了常见病护理记录书写模板,年轻护士书写质量较前提高。

(二)抢救物品药物管理:抢救车改为封条式管理,规范了封条的粘贴、交接、检查的方法。

(三)护士长的管理:对年轻护士长进行了各种记录本的书写培训,规范了护士长工作流程,跟班检查和指导,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四)加强压疮高危病人的评估、预警,跟踪检查,重视病情变化时压疮评分的动态观察,除难免压疮外,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

(五)基础护理质量:通过规范入院评估,交接班时的评估,及时发现基础护理问题。如指甲是否修剪、床单元是否整洁、卧位是否合适、输液是否规范等。每组护士有治疗护理单,责任组长、护士长发现的问题及时形成护嘱,交代护士写在治疗护理单上有计划地实施,及时检查、督促,基础护理质量较前提高。

(六)危重症护理质量:对每例危重症进行了检查和指导,着重培养护士评估、病情观察能力,找护理问题的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和与病人及家属沟通的能力等。列出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要点和时段护理要点,交代护士哪些病情变化需要汇报医生,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见性的培训,便于年轻护士对照执行,提高了危重症护理水平。

(七)中医护理质量:根据护理部制订的各病区中医护理方案病种,进行了培训,组织实施,凡指定方案病种必须有中医护理措施、中医治疗技术,护士能掌握中医辨证的方法,中医护理技术的使用率较前提高。

三 切实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各病区配备了相对合理的人力资源,每个病区分为两大责任组,每组分为若干小组,每个责任护士根据能力水平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明确了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的职责,指导护士合理规划工作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主动巡视病人,减少了拉铃次数,主动和病人沟通,密切了和病人的关系,护患关系较前融洽。加强专科疾病常规的学习,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前提高,加强基础护理的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的培训及现场指导,操作较前规范。

四 加强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能力水平

共组织全院护理查房2次,全科护理查房8次,专科护理培训10次。主讲的各级护士业务学习培训30次,考核护士操作180余人次,年轻护士临床能力考核10余人次,指导护士参加盐城市急救技术操作比赛,获得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五 存在不足

1.学术风气不够,无课题论文。

社区内科护理中分层管理的应用初探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内科护理,护理方法,分层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以社区内科护理期间常见的不合理现象为研究资料, 对护士在护理期间的不良行为进行整理, 方便护士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来进行, 包括护理期间资料信息保管不合理, 护理人员日常操作不规范等现象。选择社区内2015年1月至12月的患者护理资料, 对护理应用的方法以及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探讨, 下面将对分层管理应用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1.1 社区医院各病区建立护理人员组织运行体系:

开展护理工作, 要明确社区内各个病区的主要职责, 并在护理期间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制度。由护士长来落实工作规范管理计划, 病区内的护理工作者还要成立管理小组, 由小组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并对护理期间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及时更正, 最后是护理工作者, 按照规定管理体系来开展规范化的护理服务。

1.2 制订各层次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岗位职责:

分层管理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要严格控制, 尤其是护理人员, 个人专业水平要达标, 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人员职责能力的完善, 护理组长要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备护理人员从业资格证, 并且从事社区护理工作至少两年, 这样才能对各个岗位充分了解, 能够更好的完成社区管理工作。护士长在上岗前需要与其他社区进行互换, 学习内科护理管理的先进方法, 并在经验上做出交流, 帮助提升社区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对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进行上岗前考核, 针对专业技能与沟通能力两方面来进行。

责任组长要每天对责任护士上报的工作报表进行审核, 并对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护理内容进行批注。还肩负着对社区内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落实的任务,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面向社区群众进行流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发挥社区医院在基层的积极作用。

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同为基层岗位工作, 责任护士要具有相关岗位至少3年的工作经验, 负责完成住院人员的资料完善以及出院手术的相关办理, 要做到对内科护理知识的全面了解, 帮助解决辅助护士在岗位中所遇到的问题。

辅助护士要达到国家注册护士级别, 对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运用娴熟, 能够独立完成内科病房内的护理工作, 并按照医嘱帮助患者服药, 达到护理要求级别。将患者身体出现的不适症状记录下来并负责的医师反应。

开展社区内科护理时分层管理的各个阶层要相互配合, 各司其职并在工作经验上进行交流, 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要帮助解决辅助护士所不能解答的问题, 在岗位中出现违规操作也要加强管理, 严格按照管理体制来解决。

1.3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工资分配是实现分层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是决定管理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因素。工资要按照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分配, 这样更公平合理, 同时也能在内科护理中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工作任务, 并将现场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

1.4 责任组长的上岗机制:

分层管理的各个管理岗位中, 要形成竞争制度, 使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能够得到重用, 并在岗位中相互配合。当社区护理工作比较繁忙时, 可能会涉及到岗位上的互动帮助, 此时责任组长可以帮助完成辅助护士工作, 但辅助护士不能接管责任组长的工作。要保持可以向下调动完成岗位工作, 但不能向上调动的原则, 以免由于护理人员缺乏能力与经验, 导致内科护理混乱的现象发生。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分层管理, 发现社区内科护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分层管理前护理行为不当共有16例, 分层管理后减少到10例, 经过管理人员的耐心讲解, 不当行为也得到了解决。专业技能运用不娴熟现象在分层护理前经调查共有26例, 表现为操作过程不流畅, 顺序错乱, 经过分层管理中体系的约束, 数月后调查仅剩8例, 并且护理人员也能够运用专业术语与患者沟通, 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整体观察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水平。下面将开展分层管理前后出现护理问题的次数表, 方便社区医院管理人员对护理工作进行审核研究。在社区内科护理工作中, 应用分层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接下来将要进行的社区医疗服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各个阶层的护理人员在岗位中也能实现自我价值。

3 讨论

3.1 分层管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分层管理方法中, 护理人员明确个人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 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期下也能正确认识管理体制, 通过个人努力在社区医院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能避免出现管理制度配合不完善的现象。完成工作管理体系后, 护理人员在岗位中不会出现相互推脱的现象, 都能很好的解决本职任务, 按照医师的叮嘱完成内科护理任务, 并帮助患者更快速的恢复身体健康。

3.2 分层管理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

各个阶段的护理岗位即处于管理层面, 同时也要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在岗位中积极的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岗位内任务, 实现更理想化的工作效果。分层管理使各个护理岗位更具有连贯性, 达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 同时也为护理人员创造了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 在岗位中完成本职工作, 使内科护理有层次的进行, 不会出现护理操作混乱的不良现象。

3.3 分层管理激发了各层次护士的创造性:

各个层次的护理人员想要升职必然要对个人技能进行提升, 分层管理最大的优点是保持了社区护理人员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避免出现不良竞争行为[1,2]。同时也为各个层次护理人员提升岗位能力创造了学习机会, 使社区医院整体医疗水平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临床技术技能是护理管理者取得下属信任的基础, 是衡量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培训, 从整体上提高了组长的临床技术技能、协调能力、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红光, 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 21 (17) :107-108.

内科护理实习鉴定 第4篇

中医系

该系共有教师192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83人,中级59人,初级39人,内科护理实习鉴定。

我院中医系专业为全省唯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中医学本科专业,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国际交流等为主,使祖国传统医学特色与现代医学新知识新理论相结合,把中医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相融合,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拓展专业口径,优化培育计划。有较宽的学术领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础,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分呼吸.肾病.消化.心脑.血液.内分泌.脑瘤及中西医结合急诊等7个三级临床学科,其中呼吸.肾病.中西医结合急诊等三科室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中医内科学为江西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医专业是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

科研项目共194项,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项,省级14项,厅级65项,院级83项。获得省卫生厅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各1项,南昌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中医学(国际交流方向):(五年制、文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公共英语,医学英语,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中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为人类提供了健康的保障,具有独立的、科学的医疗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该专业既继承保留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方法,又教授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随着中医药学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西医理论的同时,着重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3、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医药研究所、医药情报所从事医疗诊治及对外交流工作或在高、中等医药院校任教。

中医学:(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2、该专业经历了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独到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本专业教师60%,实习鉴定《内科护理实习鉴定》。加入WTO后,中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瞩目和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具备扎实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及特殊的中医医疗方法,能够到医药卫生行业从事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

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等。

2、特色与优势: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的同时,加强了对西方现代医学新成就、新技术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顺应中医药进入世界医疗主流体系的趋势,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3、就业前景: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掌握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从事医药卫生行业的医疗、科研、教学、社区保舰卫生防疫、卫生行政事业管理等工作。并且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量较大,可继续求学深造。尤其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确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在广阔的医疗市场中可大有作为。

护理学:(四年制、文理兼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理学、中医学概论(中基中诊)、中医护理学、护理学基储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医学、营养与保舰健康评估、传染病护理学、医学美容学等。

2、特色与优势: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常见并多发病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急、难、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技术及监护技能。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应用;学习一门外语,借助辞典能够阅读本专业相关书刊。掌握扎实的护理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护理实践技能等方面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从事高级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及卫生保健工作。

部分知名校友

吕爱平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所长

吴 浈 江西省药监局局长

刘晓庄 江西省药监局副局长

陈明人 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左铮云 江西中医学院副院长

何玉信 美国澳斯汀东方医学院教授(博士后毕业)

张跃荣 美国纽约中医学院院长

管 飞 私营企业总裁(个人资产超亿元)

程昭擐 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

针灸骨伤系

该系共有教师57人,其中正高4人,博导1人,副高28人,中级20人,初级4人。

针灸推拿专业以针灸为住,结合各项先进治疗技术在痛症.瘫症.功能障碍等方面形成了医.教.研整体模式特色,是江西省卫生厅领先专业。

中医骨伤学科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学科。其理论和学术即继承了传统中医伤科的特色,又吸取了现代医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及新的诊疗手段和方法,充实丰富了伤科学的内容,使之培养的学生更适合社会的需要,学生毕业后既能担负临床医疗工作,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出事学科理论研究能力。目前,为全省骨伤病治疗中心组长单位。

针灸推拿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点专业,也是江西省高等学校的品牌专业。科研项目共54项,其中省级7项,厅级25项,院级21项,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医学(骨伤方向):(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1、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正骨学,中医骨病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创伤学急救,现代医学基础,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

2、特色和优势:该专业充分利用附属医院即省骨伤医院的临床高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骨伤科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院系合一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注重素质教育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附属医院4000余万元先进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仪、X线C臂机及闭路电视手术观摩室等),可进行直视手术教学及常规骨伤手术,还能开展前沿的先进骨伤手术。

社区内科护理 第5篇

关键词:社区内科疾病,治疗护理服务,个性心理干预

不良心理情绪是社区内科疾病的重要体现,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是疾病患者由于年龄、社会地位、家庭、职业、环境、个性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自身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1]。社区内科疾病患者由于患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久而久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本研究对12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12月收治内科疾病患者180例,这些患者的疾病都经过了医院的严格诊断确诊。其中,冠心病30例,高血压75例,糖尿病55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1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特征。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并且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除了以上对照组的常规操作以外,还给予社区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常规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此外,还加强其自我监测干预、家庭访视及防治并发症。通过随访,对两组的患者建立完整的病历档案以及通讯方式,保证每个患者每7 d随访1次,连续随访3个月。社区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社区医护人员积极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相关的疾病知识,鼓励患者以及家属积极学习这类知识,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其中,让他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学习这类知识的重要性,不仅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而且这也是保证家庭和谐与健康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性格及疾病特征,了解其不良情绪心理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有效地消除他们的恐惧、担心等不良情绪,使他们放松心情,提高他们面对疾病时的信心[2]。此外,社区医护人员温柔、和善地对待每一例患者,主动关心孤独心理者,让受疾病困扰的患者不再感到医护人员的陌生感,让他们真正感到温暖。如果患者存在心理依赖问题,则医务人员应该针对这种情况给予患者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

观察与评价指标:在医学上,对患者的观察、评价指标有多种,干预前后均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治疗信心、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值变化。在进行评价前,应该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干预2个月。一般来说,不良心理情绪有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社区心理干预后明显好转判定标准为由焦虑、恐惧转变为安定、放心,让孤独者不再感到抑郁,变得更加高兴,能够感受到周围人的温暖,进而使他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充满信心;以上就是社区内科疾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好转的表现。焦虑自评量表的分值>40,抑郁自评量表的分值>41分就是焦虑和抑郁的表现。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不良心理及治疗信心的变化:在对两组患者采取干预之前,对照组的不良心理发生率是56.7%,观察组不良心理发生率是61%,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不良心理发生率43.3%,观察组21%,此时的两组具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充满信心者94.2%,对照组7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两种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比较:社区内科疾病患者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的分值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干预前,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分值52.1,观察组分值51.7;干预前抑郁自评量表分值51.2,观察组5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区心理干预后观察组两表的评分都明显低于干预前,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作为临床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区医疗干预应该是临床治疗的延续性工作。当面对各种各样的社区内科疾病患者时,医护人员应该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按照标准的医疗程序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而且为了稳定患者的病情,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应该适当采取一些个性化的社区心理干预措施,这也是提高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3]。通过上述的分析讨论可知,如果对有这些疾病患者仅仅采取简单的药物治疗的话,那么仅仅能够控制住疾病不再恶化发展,但是如果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则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4]。社区心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是通过社区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来完成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在无形之中还能够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医疗人员在对各类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患者心理干预的工作,这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更快地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薄磊,杨文东.降压药联合应用及护理干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489.

[2]季和平,孙滨,王辉,等.“临界”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3(12):132.

[3]生金丽,杨文东.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9(11):49.

社区内科护理 第6篇

关键词:抗生素,社区医院,呼吸内科,应用,效果

抗生素在日常诊断治疗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给医院的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 随着各类广谱抗生素日益频繁的运用, 其用药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在当前的抗生素临床中, 我们应该高度关注抗生素的对症应用、科学用量等, 笔者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0张呼吸内科患者的对抗生素药物处方使用情况, 对这些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用药数量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0张呼吸内科患者的对抗生素药物的处方使用情况,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剂量等进行调查分析, 同时对处方中使用抗生素的品种、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应用的药物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以药物利用指数 (DUI) 和约定日剂量 (DDD) 为指标的分析方法, 从而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确定DDD时参照《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等及相关说明书, 以常见适应证的用量为准。用药频率 (DDDs) 是药品的消耗量和该药的DDD比值, 是不同药品间消耗比较的指标, 该数值与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呈正比例关系。DUI是DDDs和用药总天数的比值, 如果比值≤1, 则说明用药合理[1]。

2 结果

2.1 抗生素的使用品种

分析结果显示在呼吸内科中, 抗生素的使用率达78%, 其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本组共使用了15种抗生素, 使用的前5位抗生素的名称、使用例数、DDD、DDDs、DUI等情况见附表。

2.2 抗生素联用情况

800张使用抗生素的处方中, 471张为一联用药, 占总数的58.88%, 329张为二联用药, 占总数的41.12%, 没有三联和三联以上用药。抗生素单联使用的天数在1~7 (平均5) d;联合交替使用的天数在1~10 (平均8) d。

3 讨论

3.1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和方法

感染性疾病是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主要针对疾病, 因此在选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应该将致病菌的种类分辨清楚。临床选取抗生素时, 可以依据医院和病房病原菌的检验、药物敏感试验等。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应该认真检查痰涂片, 以对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类型进行正确的判断[2]。

3.2 抗生素给药途径和次数

3.2.2 给药途径

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该严格依据患者的感染情况, 如患者的感染程度较轻, 可通过口服方式对全面抗菌药物进行吸收。应该尽可能地避免采用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采用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3.2.3 给药次数

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 可以依据药代动力和药效学互相结合的原理, 在一些浓性依赖性药物的给药方面, 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应该让患者渐进服药, 同时将患者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延长, 一般情况下, 在临床使用此类抗生素时, 每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间应保持在6~8h。

3.2.3 服药疗程

在对不同的该药疗程进行选择时, 应该依据患者感染的时间、实际治疗中的表现等, 通常情况下, 当患者的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后, 还应该进一步维持用药, 这样可以对治疗的疗效进行有效的巩固。

3.3 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频率高的原因

和其他科室相比,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频率明显偏高, 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 人们认为抗生素药物就是普通的消炎药。虽然抗生素和消炎药的作用基本类似, 但二者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3]。人们通常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身体上的不适, 这是因为人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评定抗生素的好坏时, 只是单纯地以抗生素的新旧和价格来衡量, 认为抗生素越新价格越高, 质量就越好, 这些错误观念必然导致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甚至导致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抗生素繁多的种类, 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 在日常工作中, 医护工作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该严格依据其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同时还应该积极普及抗生素相关知识, 医患共同努力, 对抗生素在临床中的滥用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遏制, 从而保证抗生素药物在呼吸内科的合理应用, 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抗生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秀菊.健康教育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安全用药认知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9) :56-57.

[2]方秋雁, 陈仲华, 赵承杰, 等.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4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38 (12) :80-82.

社区内科护理 第7篇

我校是一所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卫生学校, 护理专业的学生占绝大多数, 内科护理是主要专业课。如何让中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办学理念在本专业课堂教学中更好地体现, 让学生学好此专业课, 笔者浅谈几点建议。

1 尽早定位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学生入校后根据自身要求定位学习目标, 只要锁定一个目标, 并为之努力, 才会有所作为。目前, 我国就业大多是持证上岗, 护理专业学生3年毕业后, 如果能考取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就业的机会就会增加。所以在校学生一半以上学习目标应为通过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还有些同学的目标是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有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 在整个教学的进行中, 教师和学生才能处于积极的状态完成教学任务。有了学习目标, 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才能使教师讲授的知识, 经过领会、消化变成自己掌握的内容。

2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

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中, 内科护理是重点考试科目, 如何把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融于平常的教学课堂中, 是每个专业教师应思考的问题。笔者的建议如下:①内科护理教师要熟悉至少近5年的执业护士相关考题, 找出各章节的考点及出题的频率;②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对主要学习内容要提出考点, 分析考点, 扩展考点;③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相关习题的联系, 做到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④学生走出课堂, 进入实习阶段, 要不忘目标, 定期交流, 巩固知识点;返校后, 进行集中短期培训, 对知识点回放, 提高应试能力。以参加对口升学考试为目标的学生, 内科护理占的比例小, 给学生点出重点疾病的考点和形式, 并进行少量练习即可, 学生主要精力应放在文化课考试的准备上。这样, 学生在考试时会轻车熟路, 提高成绩。如果我们在校生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和升学率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对学生来讲是个希望, 对老师来讲, 是个动力, 对学校来讲, 是发展的一束亮光。

3 教学手段要创新, 教学方法要改革

课堂教学中应立足教材, 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 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 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搞好教学工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中的“四级教学法”和“以面向客户合同订单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我们中职课堂实施高效教学值得借鉴。“四级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2], 把知识的传授过程分解为“准备”、“示范”、“训练”和“反馈”四个阶段来进行;以面向客户合同订单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通过完成仿真客户订单形成专项技术能力, 使学生短期内在某一技术领域形成认知甚至达到熟练。

内科护理教学内容多, 难理解, 知识点抽象, 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有困难。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 适应学生, 才会有教学成果。首先, 课堂设计要吸引学生, 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 幻灯制作不要仅限于文字的粘贴, 在校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不多, 教科书对疾病的症状、体征描述抽象, 所以在幻灯中要有图片的插入, 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疾病并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有利于学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其次, 实验课设计要本着突出提高动手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的宗旨。通过典型病例的模拟、常用技能操作的熟练、病房走入课堂等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素质。最后, 课堂内容要简约实用, 重点突出, 加强动手能力, 加强医学实用型人才培养。

4 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要同步

近年来,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一直不太理想, 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本领, 提高智育水平, 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劳动。除了根据新的医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 重组课程结构, 优化教育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外, 还有必要从现实角度对生源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 寻找并创造适合学生的智育教育途径。专业教育不该背离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更不能排斥专业教育, 相反却包含了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教师在讲内科急危重症时, 同时加强医德、医风的塑造;老年慢性疾病的讲解中, 穿插人性真善美的教育;讲解肿瘤疾病时,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 爱护生命等。

5 职业创造能力的培养

职业创造能力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职业创造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内科护理的课堂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会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如:如何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如何查阅书籍, 了解本专业名人的创业故事等, 增多其创业的机会和所需要的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学第一课堂、活动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的作用, 通过开展校内模拟、社会调查、岗位见习、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 增长才干, 培养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加强职业指导, 结合临床,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 正确认识社会, 客观评价自己, 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学生在成长, 教师也在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新的教育形势下, 专业教师只有具备崭新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独特的个性品质、灵活的教学艺术, 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宁.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看中国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研究, 2009, 31 (2) :97-102.

社区内科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 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与常规组, 实验组有30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3例, 女性患者17例, 这些患者年龄最小的18岁, 最大年龄为71岁, 平均年龄为 (46±2.2) 岁, 患有腹水的患者有8例, 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有9例, 患有食管炎患者有6例, 患有消化性糜烂的患者有7例;常规组有30例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4例, 女性患者16例, 这些患者年龄最小的17岁, 最大年龄为70岁, 平均年龄为 (45±1.2) 岁, 患有腹水的患者有9例, 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有10例, 患有食管炎患者有5例, 患有消化性糜烂的患者有6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常规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 主要的的措施是, 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 告知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 同时保持病房的基本住院环境, 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对于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要进行检测, 如有异常立即告诉主治医师, 必要时可应用到抗生素进行治疗, 防止出现因感染而加重病情的现象。同时在护理时要做到“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 要维持患者在院的正常生活, 对痛感较敏感的患者可以适当用一些镇痛药来缓解痛感。实验组则是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更多人性化服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在患者第一天住院时, 要对患者简单的介绍医院的大致环境, 减少患者的陌生感, 同时通过亲切的交谈, 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刚刚进入医院的不安情绪, 而护理人员沟通中也要对患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并通过自己对患者的认识程度来选择适宜的护理方式。在沟通时, 护理人员尽量要表现出亲和的一面, 这样才能拉近同患者间的距离感, 让患者对护理人员有依赖心理,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护理人员还要积极痛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告知有关疾病的一些常识, 并告诉其治愈的可行性, 让患者及其家属减轻心理压力。

在日常生活方面, 实验组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简单的指导, 消化道内科的患者在饮食上尤为注意, 医护人员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饮食次序的安排, 先进食流食, 然后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变饮食状态, 然后是对患者改用半流质的食物, 接着可在患者基本康复时食用普通的食物,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变饮食状态。对食物的选择上, 要禁止食用对消化道有刺激性的食物, 尽量以温和, 清淡的食物为主。

1.3 统计学分析:此次试验所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22.2软件包进行分析, 进行t或卡方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 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医院的满意度上均有所差异, 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优质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大有好处, 也对医院的形象大有提升。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消化内科的患者多是因为平时饮食习惯不卫生, 导致的消化道疾病, 所以在治疗后, 护理人员应该着重加强患者的饮食护理, 并对其进行健康的饮食习惯教育, 尽量避免患者病情复发。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的轻重程度, 对患者的饮食做一个系统的安排, 要让患者先食用流动的食物, 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食物的软硬度依次递增, 在保证患者日常所需的营养下又不会对疾病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在患者康复前, 要杜绝食用辛辣, 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

医院所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 主要是在原来的护理基础上, 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管理, 给患者更多的人性关怀。主要是以往的护理主要是机械的程序性的护理, 护理人员同患者间的沟通较少, 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不到医院的温暖, 从而导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 对医院的护理质量有所质疑。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改进工作[1], 最大的改动就是护理人员的态度问题, 护理人员要尽量保持自己的态度亲和, 对于患者的提问要耐心解答, 若发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 护理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沟通, 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给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坏境。而护理人员也要定期接受培训[2], 尤其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方面, 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 这才能在遇到心理有问题的患者时能及时的对患者做简单的心理辅导。而患者也会再通护理人员交谈时放下心中的负担[3], 积极的接受和配合医师的治疗。同时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时也会对治疗效果有所帮助[4], 因为患者的依从性大大增加了, 所以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值得在我院推广。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 实验组的患者疗效有效率为100%, 而常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7%, 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性P<0.05, 而在满意度调查中,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 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46.7%, 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性P <0.05。这都说明, 提高护理质量, 实行优质护理模式, 不仅对医院的形象有所提升, 对患者在我院治疗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帮助[5]。综上所述, 在消化内科实行的优质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高品质护理。

摘要:目的 探究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60例, 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每组各30例。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常规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进行问卷调查, 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 实验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100%, 常规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66.7%, 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P<0.05。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普遍比常规组高, 其结果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开展优质护理模式, 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优质护理,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赵家则, 刘新伟, 马艳玲, 等.护士和家属对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认知情况[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14 (15) :134-135.

[2]张金男, 张晓璇, 张丽丽, 等.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求医问药, 2013, 11 (19) :44-46.

[3]吴晓倩, 刘大力, 王敏燕, 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1 (12) :73-78.

[4]张琉璃, 李明泽, 袁爱民, 等.浅谈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1) :123-124.

社区内科护理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75.3±4.4)岁,平均住院时间(14.5±3.3)d,平均病程(3.3±0.8)年;观察组男32例,女29例,平均年龄(75.6±3.9)岁,平均住院时间(14.2±4.1)d,平均病程(3.4±1.2)年。其中包括脑出血25例,脑梗死33例,脑膜炎22例,癫痫20例,脊髓炎8例、其他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生理护理①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皮肤护理,按时整理患者的房间、床位,及时更换干净的病床用品;并协助患者经常变换卧床姿势,使患者肢体可以自主活动;在护理过程中控制合适的力度,避免造成患者不适,若患者产生疼痛表现,需及时调整更换新的护理方式,减轻患者疼痛感。②注意饮食安全与营养充足,多摄入蛋、牛奶、鸡、鱼肉等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注意饮食清淡,多喝水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保持健康的机体代谢过程。

1.2.2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中,主动耐心地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基本信息,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并使其及时了解病情发展、每阶段的治疗方法等信息。此外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的严重性、特殊性等原因,通常会曾引起一些心理疾病,所以一定的心理干预必不可少[3]。由于大多数患者会有语言障碍或肢体偏瘫等问题,所以常会有焦虑不安情绪,容易产生失望、恐惧、自卑心理,医护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疾病,帮助患者与家属建立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积极地面对生活。

1.2.3环境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持房间干净整洁,经常通风换气,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若患者已处于恢复阶段,可根据患者兴趣爱好放置一些小说、杂志、报纸等以分散患者注意力。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如出血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等。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程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47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非常满意35例、满意15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84.7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8%(2/61),对照组为15.25%(9/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较长,住院过程中患者情绪及生理状况容易出现强烈波动,因此若护理过程有不当或疏忽时,很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对患者采取合适的护理手段非常重要,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内科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是衡量护理质量的基础标准之一,通常情况下,科学、合适、全面地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并发症情节都较轻,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后都有所缓解。

目前,现代护理技术和方式不断更新,舒适护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6],可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等角度出发,使患者得到全面地护理,推动患者的身体康复,从而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在舒适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首先搜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疾病信息等,帮助后期护理工作地开展,有助于个性化护理工作的进行;生理上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提供生活辅助如按摩等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疾病发生恶化,使机体多器官处于功能较好的状态,为身体的早日康复奠定基础;护理人员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条件,提高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的能力,消除患者的焦虑等消极情绪,使患者感受到被关怀的幸福感,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防御机制,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舒适护理还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可从根本上重视疾病,科学地对待疾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本文结果显示,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中外医疗,2011,30(18):164-165.

[2]欧秋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60-361.

[3]金梅,殷晓菁.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0):2856-2858.

[4]吴灵君.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110.

[5]吴慧萍.早期舒适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2013,20(6):959.

上一篇:会计职务犯罪下一篇:自主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