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范文

2024-07-14

90后大学生范文(精选12篇)

90后大学生 第1篇

一、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征

90后大学生生活的时代物质充裕, 精神世界丰富, 和80后、70后大学生相比, 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自己的特征。

1、多元化消费

90后大学生的思想开放,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喜欢追求时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 在他们的消费行列中饮食和服饰消费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而另一方面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观念正在充斥着的他们的大脑, 主要表现为:1、通讯消费。基本的通话和收发短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通讯需求, 他们普遍追求手机具有更多的功能, 上网、qq聊天、收发邮件等已成为必须, iPhone 4, PSP等高消费商品成为他们追求的目标。2、电子产品消费。电脑、手机、相机等数码产品已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走入大学宿舍映入眼帘的不是书本, 而是电脑和路由, 对于70、80后大学生来说非常奢侈的消费品, 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却是必须的。他们尝试通过掌握最领先的科技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使自己走在信息时代的前列。3、游玩消费。相比于好好在学校中呆着, 90后大学生更愿意走出校园去游山玩水, 开拓视野, 没到假期, 学校中的旅游广告随处可见。他们时间充足, 精力充沛, 但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他们的旅游消费也受到限制。4、课外培训费用。知识经济引起了学习观念的转变, 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现有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他们更加渴望通过课外培训来充实自己的头脑, 如托福、雅思、驾照考试等。5、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是活跃的一代, 他们人际关系复杂, 师生朋友众多, 要想维持好这些人际关系, 有时候人情消费是必须的。

2、消费理性不足

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 大多是依靠父母供给, 不了解挣钱的压力, 自然也就不会有消费的压力, 他们容易出现冲动消费, 不会去衡量消费产品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消费模式下充分暴露出他们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已经势在必行。其中, 90后大学生消费理性不足主要表现在:1、感情消费突出, 易受诱惑。90后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 寻求刺激, 他们的消费方向大都是受感情的影响, 他们在购买商品时, 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要求商品具有实用性以外, 还要求能够带来情感上的刺激和满足。朋友、媒体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而媒体又以其独特的方式主导大学生消费。很多大学生的消费对象对跟随媒体的引导, 尤其倾向于明星代言的品牌或产品。大学生的消费意识还不成熟,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媒体广告引导的消费方向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2、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结构指的是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及相互关系。按照消费用途可以分为衣、食、住、行, 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消费构成应该以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为主。然而, 当今的90后大学生往往把消费侧重于人际、娱乐和享受上, 而过度的压缩生活费用, 过多的精神消费造成了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同时, 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 他们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 并不惜为此付出代价。同时要注意到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是造成大学生侧重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

3、消费从众心理和个性化的矛盾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既有公众性的一面, 又有个性的一面。一方面, 大学生的消费具有很强的模仿性, 为了不被孤立, 他们经常喜欢模仿别人的消费方式, 以保持和他人行为上的一致, 避免独树一帜。另一方面, 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加强, 为了表现自我, 消费方式又表现出个性化的一面。

4、时尚的消费方式

90后出生于和平发展的年代, 注定他们的个性也是张扬、阳光的, 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喜欢追求个性的发展。在信息暴涨的网络时代, 他们更乐于接受方便快捷的购物方式, 淘宝、网购已经成为他们的消费新趋势。90后大学生熟悉网络, 技术掌握较快, 这使得他们的支付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刷卡消费、银行转账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陌生。

二、造成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原因

首先, 社会消费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 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受到了影响, 一方面, 各大媒体极力宣传广告产品, 扩大了大学生的消费视野。另一方面, 社会中的不良消费行为也左右了大学生的消费方向。当今社会各种媒体为了刺激消费, 都在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 鼓励消费者购买, 却忽视了消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这对于正在身处校园或者刚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个误导。社会大环境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群体也受到了影响, 超前消费在大学生中发展起来, 有些大学生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而一味的追求消费品的外在形式, 认为买的东西越贵就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 家庭消费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对其比较溺爱, 出于心疼孩子, 家长对于孩子的消费要求是尽量满足, 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更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 要使他们建立科学的消费观有很大障碍。

最后, 学校消费教育的缺乏。目前, 高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 而对于消费常常看成是学生的私事, 很少给予关注, 对于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不良行为更是缺乏有效的引导。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学生人数大大增加, 再加上高校管理和社会发展不同步, 使得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行为频频出现。

三、针对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90后是对社会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代, 并不能因为他们的消费观念就对他们的另眼相看。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人个性也会有所差别, 身为以教育为先的高校工作者, 有责任对刚刚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 如果不及时引导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而消费观是他们接触社会的最初途径, 对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是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1、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

9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条件富裕, 消费能力较强, 倾向于名牌和高端消费品, 自我控制能力差, 对于钟情的消费品如果买不到手绝不善罢甘休。对于这些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理财思想, 做好消费规划, 做到理性消费, 在此过程中体会金钱来之不易, 树立勤俭节约的品质, 也在潜移默化中使个人的价值观得到升华。

2、利用思政课堂, 做好价值观教育。

在课堂中要向90后大学生倡导理性消费的理念, 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引导他们学会理财, 学会消费, 从思想高度上来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念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倡导大学生良好价值观的确立。

论坛、博客、贴吧、微博都是90后大学生热衷的网络交流工具, 利用它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通过网络资源向他们宣传正确的消费形式, 是他们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

90后大学生是具有超前意识的一代, 从他们的消费观念就能洞察他们价值观的转变, 面对这群新新人类,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育人为本的使命, 正确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他们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刘晓芸、高彩云:《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刍议》, 《商场现代化》, 2007 (522) 。

[2]董婷婷:《90后大学生消费观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及思考》, 《江苏商论》, 2010 (01) 。

90后大学生自述 第2篇

我是一个90后大学生生,我和许许多多大学生一样,经历了高中三年努力拼搏的日子(其实我是拼搏了高三一年)。想起高中,我不由得想起了高一班任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没有读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或许我就是为了这句话努力了一年的人。高中时候身边的亲人、老师不停地灌输着我们读高中就是为了读大学这一个概念。我们从他们的口中得知大学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也令我们对大学有了美好的憧憬。

高三,这个词相信的每一个高中毕业生都印象犹深。在那段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这种高压的生活压得透不过气来,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睡去,时不时憧憬着我们以后考上大学的情景,幻想这自己在大学里的美好生活。即使再累我们也能早上五点多钟从床上爬起来,为着美好的憧憬而不停地奋斗,每一次考模拟考试发回试卷的时候班上都会出现“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景象。但是考差的我们也没太多的时间去伤心,没等到你恢复的时候,下次模拟考试又接着而来。慢慢地我习惯了考差得感觉,也没了伤心的滋味了,直到最后麻木了自己。我觉得我们是一部考试机器,我们不停地工作着,不停地重复着同样地工作。偶尔考好一次模拟考试,我们很开心,考差了也是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是,大多的考试都不能让我们满意,就这样在矛盾并复杂的心情中,拖着残倦的身躯,怀着对大学美好的憧憬,我们踏上了堪称为人生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查询成绩的那一刻,我是那么激动,正如我所愿,我考过了我原来给我自己制定的目标。我很高兴,虽然很多人都比我好。就这样,我也成为了广大大学生中的一员。并且以为可以过上自己憧憬中的美好生活

来到大学,我发觉其实大学生活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我们一周二十二节课,并且不用上自修,上完课的其他时间是自己分配的,但过多的时间我们是用来玩电脑游戏、打篮球、睡懒觉中度过的,或许社会上的人骂我们读大学是浪费青春,但我们每个人的路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他们既然选择了走他们的路,那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路走得怎样,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他们。可能的是你自己的路都没走好,那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说其他人呢?现在大学生其实也没有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形象了。现在全国大学都在扩招,每年我国毕业的大学生比香港的人口还要多,我们毕业出去,工资比初中高中毕业生还要低,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承认承认的事实。近几年企业更有反映,我们这些大学生毕业出去,眼高手低,经历了几年的大学日子,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动不动到企业里就要耍小家子脾气,以为还是在家里,凡事有父母护着。或许这是很多人看不惯得,他们不停地骂着我们这些人。确实,我承认大学生其实有些方面很不好。很多时候,我们的工资比初中高中毕业生地还要低,甚至我们的生活水平比他们中的有些人要差得多。有些大学生毕业出去做搭客仔的、在酒店做保安的、在一线生产线做一线生产工的,这样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总之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出来从事的职业是与他们的身份是不符的,这也是令很多社会人士所耻笑的。但是我想问他们一句,谁说读大学就一定会有好的工作岗位,过上好的生活呢?其实初中高中毕业出去的学生比很多大学生强多了,他们工资比我们的高,生活比我们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们不要认为读个大学出来就会有大好前程,美好的未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读大学也必须知道这个事实。

那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考大学呢?这个我很难解释,但是我们想下,假如我们每个人读到高中初中就出去了,那这个社会会是怎样呢?我只想说的是,读大学,这是我们人生的一条路,每个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这条路的好坏,是自己选择的,好坏自己承担,好坏也影响不到其他人。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并不认为自己毕业出去可以拿很高的工资,过上很好的日子。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心里最现实的一个愿望。同样,我也是这样,我认为我读大学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见识更多的东西。在大学里我现在可以做着我喜欢做的事,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追求着以后幸福的日子,这样就足够了。人的一生有多少个读大学的机会呢?或许就这一次,错过了就没机会再回头了。我们一旦出到社会,又哪来的机会再次踏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呢?就算我们三四十岁像现在的姚明在交通读书一样,那都是物是人非了,没了读大学的真正滋味,没了和舍友一起狂欢的激情,没了和女同学在一起的青涩,也没了一起通宵打魔兽的精力了。或许你们在说我们在虚度光阴,但是一生又有几次机会给

你虚度呢,出到社会为了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要不停地奋斗,不停地工作,哪里虚度光阴的机会呢?机会只有一次了,我们选择了,我们把握了,我们经历了。即使过得再不好,即使很多人认为我们是在浪费青春,但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选择了,我就不后悔,现在不后悔,以后后悔,那就让以后后悔去吧。因为我经历了,所以我知道什么叫做大学生活。这是若干年后,即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一段美好回忆。

90后大学生 第3篇

“80后”说,到了08年,我们都长大成人,嘿嘿,90后,菜鸟。

“90后”说,今年,80后都老了,嘎嘎,现在是90后的天下。

“80后”以韩寒等人为代表,一直活跃在70、60甚至50年代人的视线里。80一代所引起的关注浪潮尚未退却,90一代又浮出历史的地表,引起了新的关注高潮,他们被称为“世纪新贵”。而你作为90后的一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风口浪尖”的生活。

当“80后”走上讲台,“90后”正在读书。他妈的邂逅,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其乐融融,还是像“猫和老鼠”那样闹得“鸡飞狗跳”呢?

80后老师——史上最麻辣的老师

受宠环境:“4+2+1”。

生活条件:没有挨过饿。

娱乐水平:叮当猫、一休、葫芦娃、黑猫警长、连环画。

消费层次:爱名牌,形成了品牌观念。

尊师理念:可以反抗家长,一定遵从老师。

时间观念:偶尔守时,常常迟到。

学习态度:过了星期三,就是星期天。考试临时抱佛脚。

成熟指数:有点早熟。

抗压能力:稍显脆弱(像炸过的薯条)。

IN语:一切皆有可能。

悲观派:80后从师的六大漏洞

1.华而不实,自认为空前优秀,容易忽视前辈教学经验。

2.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不能做好学校、班级大扫除的指挥工作。

3.万事依赖电脑,缺乏日常的沟通能力。

4.缺少勇气和毅力。在长辈面前呼风唤雨,在学生面前畏畏缩缩。

5.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形成的自我轴心情绪,带到工作之中就是缺乏协作精神。

6.做事眼高手低,能给学生理想一类的东西,但是却对学生的生活关心不到位。

小编插话:建议80后教师不耻“上”问,请资深的老教师进行“会诊”,来帮忙“打补丁”。打好补丁才无懈可击,轻松上阵。

乐观派:80后从师的三大优势

1.“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知识面广,80后教师和他们一样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

2.教师现已走下“神坛”,想做良师,先当益友。“80后”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适应新型的师生关系。

3.“80后”教师可以用火星文、“汗”语言和“90后”交流,并且通过QQ、MSN、博客、短信等各种形式与“90后”亲密无间地接触。

小编插话:真羡慕90后的学生们啊,有这么极富亲和力的老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请看悟空如何与唐僧斗智斗勇——

90后的“悟空法则”

1.看老师不顺眼,百度吧里闪一闪;看老师有点儿烦,学校论坛把身现。

2.你在讲台上讲话,我在下面接茬。

3.你和我是平等的。我无需怕你。

4.我有权向你提出问题(包括各种刁钻难题),你可以选择不回答,但是我和我的同学也有权选择哄堂大笑或者交头接耳。

5.你可以叫家长,但我可以告诉你假号码。

6.我对你的形象要求很高,你穿得正式和我有距离感;你穿得随意、个性,那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7.我的字典里没有“不许”、“不准”,你得告诉我“为什么”。

8.如果你损害了我的90后情感,请你一定得向我道歉。

9.如果你被气哭别怨我,如果你被“投诉”别怪我。

10.差点儿忘了告诉你,我最喜欢恶搞,惹恼了我,就在给你的作业里夹蟑螂,在你的清茶里放泡面汤……

80后老师在想如何制服顽劣如猴的90后学生,90后学生在想,如何才能翻出80后老师的“五指山”。这样的老师邂逅这样的学生,能否共赢?

80、90都一样:谁的青春不轻狂

有专家指出: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表扬声中长大,是赏识教育下的一代。他们是一群“活得轻松”的人、“被惯坏”的人、“遭质疑”的人。他们的青春都轻狂、叛逆,贴着聪明、时尚、个性、挑剔的标签。

当80后拿起神圣的教鞭,可能会面对和90后学生的校园PK。80后尚缺少社会转型经验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他们教学的过程中受90后给的挫折遭遇后,容易产生恐慌感、职业枯竭感、疲劳感,甚至萌生退意。此时就要求师生学习换位思考。特别是80后教师,更应积极理解学生,建立更好的沟通方式,让学生信服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双方和谐相处。而90后学生应该学着体谅老师,给同样在成长的老师多些包容。

虽然8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冲突屡见报端,但是二者也可以“把酒言欢”,共同进步。

一个80后老师遇到叛逆期的90后,摩擦难免,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90后学生已经是孙悟空了,看看80后老师是只会念经的唐僧,还是如来佛吧——

麻辣师生的后现代校园生活

麻辣仙师1——喻老师(1985年生人,某私立中学语文教师)

喻老师形容自己是“新新人类”,身上别着卡,耳朵上挂着MP3,喜欢上网购物、吃零食、睡懒觉、“为了不熬夜而通宵”……简直是父母眼中无法无天的小魔王。

虽然喻老师在生活上可能“冒冒泡儿”,和自己的学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怕自己与学生存有“代沟”。她觉得自己十分年轻,自然无法做到资深老师那样的老道,但是她可有通过一些时尚的事物、娱乐事件、歌词跟他们“亲近”,在这些方面树立自己的威信,成为一个“百事通”,让学生尽情“百度”。这样再轻而易举地把他们带到课堂教学的正轨里。喻老师坦言:“通过与学生接触,却发现他们听的歌曲竟然连自己都会发现新鲜。为了做到消除‘代沟’这一点,我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备课内容。好在自己的辛苦总算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这是让我十分欣慰的。”

同时,她很怕自己成为一个“亲切有余、经验不足”的老师,在专业课程上也对自己要求很高,她努力让学生对自己有“高山”的感觉。

喻老师的学生说:“这样的老师,让我们服气!”

麻辣仙师2——曾老师(1981年生人,北京某附中物理老师)

曾老师在众多“80后生手型”教师中,已经像一个老手了。曾老师一直无法忘记他第一次登上讲台的那种惴惴不安。但后来,他努力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严师益友。曾老师在上学时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当了老师之后,索性加入了自己班里的体育社团。和班上同学一起参加和其他学校的足球友谊赛或者其他活动。忘不了,运动场上师生共同酣畅淋漓的打拼;忘不了,被汗水冲刷的青春的稚气的脸。体育运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曾老师成功地“打入”了同学内部。

曾老师说:“虽然我们是好朋友,喜欢他们的调皮,允许他们淘气地叫我‘曾大帅哥’,但我在学习上毫不给他们放松。有一次考试班上男生的成绩很烂,全班男生被我留下来批评到很晚,然后在考试中打了个翻身仗,一跃成为了年级好手。这些事情让我对我的90后学生充满了信心。他们充满创造力,自我而不冷漠,张扬而不缺少责任感,可能少那么点儿历史感,但绝对是可塑之才。我自己是80后,所以我理解他们青涩而张狂的青春。我们在一起很High。”

让90后心服口服的老师标准

张灵君(17岁,高三):我喜欢充满活力,讲课方式新颖生动的老师。

刘嫣然(15岁,高一):我喜欢幽默感强、公平的老师,并且要和我有共同语言,喜欢动漫。

等待夏天(17岁,高二):说话风趣,幽默。管得少。

李健(16岁,高一):我爱的老师一定得是健康快乐,不偏心的老师。另外,得有点儿时尚品位。

阿辉(13岁,初二):我赞的老师上课生动有趣,课下是“哥们”,讲义气,阳光帅气的老师。

小面包(某中学生论坛网友):我顶的老师一定是网络高手,熟悉各种聊天工具,有好几个太阳级别以上的QQ和超级QQ秀,而且熟练掌握了PS等技术活,还可以和我打打游戏……

一夜长大

——5.12带来的“大变身”

一直以来,80后和90后都是让社会宠爱和疑虑的群体。

然而,当“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时,灾难中这个年轻的群体经受了短暂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在废墟的烟尘中,他们勇敢、独立和坚强的青春形象,令人刮目、流泪,更令人喝彩。

苟晓超,大学毕业后他本来有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途,但他立志从事山区的教育事业,2007年他以全县第一名的公考成绩,到偏僻的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任教。5月12日,当他第三次冲到顶楼去救班上的孩子时,教学楼的一根横梁砸了下来,就在生与死的一瞬间,苟晓超下意识地推出左右腋窝的两名学生,自己却倒在血泊中……这个只有9个月教学生涯的年轻老师,新婚才10天的新郎,生命就定格在了24岁。

袁文婷,26岁,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教师。地震时,教室里的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清丽瘦弱的她,一次次地把学生从三楼抱下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时,楼房完全垮塌。这位美丽时尚的80后老师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牺牲。

周明,汤鸿,什邡市红白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他们都是在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他们和地震中牺牲的其他年轻老师一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80后”的英勇无畏与崇高善良。

12岁的陈浩,为了救同学而深受重伤。他说:“如果能救而没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

晏鹏,他所在的北川中学教学楼在地震时突然剧烈摇晃了几下,坐在窗边的晏鹏被甩出了教室,摔落在教学楼外,他爬起来之际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可身边没见一个同班同学。他没有逃生,而是立刻冲进教室,但刚喊出“地震了,快跑!”,就被突然垮塌的教学楼掩埋了。

赵美是高中生,家住四川广元。在地震发生后,她学会了关心家人。她愿意陪着父母生活在一起,而不愿去投奔亲戚,获得更多的安全系数。在身为公务人员的父亲老赵准备外出办公的那一刻,他被女儿拉住,女儿很认真地对他说:“爸爸,你一定要小心。”老赵点着头走出家门,不知何时已经有泪流下。

有了近20年教龄的赵老师是四川灾区某中学老师。地震发生后,她欣慰地发现,震后复课的这段日子学生们变得很自觉、很珍惜时间。他们处于暴晒在太阳底下的教室里学习,却从没有叫过苦。老师心疼他们,让他们注意休息,但这些学生却都说:“没关系。”

其实我们可以互相托付

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在大震灾中的种种表现让举世改观。但是表现是瞬间的,而成长却是需要时间和磨炼的。

80后教师对90后学生说:有人说我们是草莓一代,外表光鲜,一碰就碎。但自从我们走上教师的岗位,就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责任是天职,与年龄无关。我们出生在80年代,比你们“见多识广”,从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液晶电脑;从用小勺吃的酸梅粉,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冷饮冰糕;从粮票到现在的信用卡……但我们相信自己能行。我们在中考、高考中默默奋斗,这也是一种吃苦。这一点,你和我是相同的。

90后学生对80后老师说:有人说我们是果冻,貌似坚硬,实则“豆腐”。其实我们一直想拥有“真功夫”。我们不过写写火星文,说说时尚词语,那“汗”语言还是从你们80后兴起的呢。火星文也是中国汉字,就算你们看不懂,那也没辙,本来就不想让你们看懂。但是你懂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也希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我们很在意你们的表扬啊!

我与“90后”大学生 第4篇

我们可以做朋友

去年9月, 我接了一个2008级新生班, 班里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标新立异, 理着时尚新潮的发型, 这让我对他印象十分深刻。有一天, 我买了一双“乔丹”篮球鞋, 自己觉得蛮有型, 但下午该生就发信息给我:“现在不时兴这个, 流行不系鞋带直接塞进鞋子里去……而且某某已经买过这款了, 后买的人是要被鄙视的。”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 发信息“鄙视”老师。难道“90后”大学生对老师的“敬”, 是以“不敬”来表现的?

看来想要成为他们心目中可敬的人, 还真要下一番工夫。为了和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需要亲身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 多设身处地去感知他们的想法, 这样他们的一举一动方能成为辅导员做决定时的直接参考, 学生的一言一行方能成为辅导员思考问题时的出发点。我认为, 为了达此目的, 深入学生宿舍是最有效的途径。每次去我总发现他们在玩网络游戏, 学生们倒是没把我当外人, 硬是拉着我一起玩……经常去学生宿舍, 最起码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 至少和学生有话可说了。当他们开始接纳我的时候, 做起引导工作也就会相对容易一些。

博客里的“火星文”

年龄上的差距为沟通带来不少麻烦, 如果新时期的辅导员学会用飞信、QQ等沟通工具, 工作会便利不少。

对辅导员来说, 自己所做的工作不被学生理解是最不幸的事。开学没多久, 有个学生要请假, 我按照学校的规定没有批准, 于是这名学生在办公室表现出的态度很不好。当时我没有太多理会他, 后来把事情的经过写在了博客里, 结果很多同学留言赞同我的做法并表示理解。如果当时和这名同学发生言语冲突, 不但会降低自己的威信, 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不如“发扬民主”, 是非大家自有公断, 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辅导员工作的难处。

网络的最大好处就是让辅导员可以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想法, 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辅导员的想法。很多工作上的事情我都会放到自己的博客里供大家讨论, 是学生的问题学生改正, 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注意。我逐渐养成了看学生博客的习惯。有一天发现一个学生在博客里表露出对我的“两个太阳”级别的QQ非常羡慕, 于是我在此文后面戏谑了一句话, “两个太阳也不能当饭吃, 工资也不给我涨一毛钱”, 没想到这句话竟被很多同学转载。很快, 他们便公开喊我“老大”……刚刚入学的新生, 不但敢给老师起“外号”, 而且还敢直接用来称呼老师。虽然我觉得有些不妥, 但是毕竟这个“外号”也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体会网络便利的同时也感到有不少麻烦, 学生在博客里留言用的是“火星文”, 而且写法不止一种, 用学生们的话说, 能让“老大”琢磨半天自己在说什么, 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笑谈人生

偶然, 在一个女生的博客里看到她选择男友的标准:“帅是必须的, 房是必须的, 车是必须的, 而且人要老实, 不花心, 还必须博学多才, 有女人缘, 最好是人见人爱的那种。”她的话着实把我吓了一跳, 想起我们读大学那会儿, 似乎都很单纯, 大多都是为了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 至于爱情嘛, 水到渠成, 一切随缘。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 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成熟, 他们俨然是用“非主流”的思维思考问题。

然而, “90后”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表现出来的信心和理性远超过了我们当初, 他们很清楚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妨引用学生博客里的一句话:“在命在天更在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 也许人生真会出现戏剧性的改变, 越变越好。”

“90后”大学生的想法、胆识、气魄远比我们同龄时成熟许多。面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我们也没必要仗着“老师”的身份去严厉批评他们, 我们也曾年少轻狂过, 我们也曾懒惰和无知过, 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纯洁的, 对他们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尊重和宽容, 或许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提醒或者指导, 他们就会做得更好。

90后大学生调查问卷 第5篇

您好:

我们是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开发设计项目组调查成员,正在展开对90后大学生的生活状态调查,真诚的希望您能给我们准确、认真、如实、完整的信息反馈。

感谢您积极的配合。

性别:男女年龄:专业:

不定项选择。.您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除上课时间)?

A.1小时一下B.2-3 小时C.4-5小时D.5小时以上.您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如何

A.主动积极B.喜欢有兴趣的C.被动应付,不情愿D.讨厌.你有明确的未来目标吗?

A.有B.没有

4.(有的)你将来的理想是什么?

A.服务行业(如服务员,理发师 等)

B.做办公室职员(如白领 政府官员 等)

C.自己创业

D.科学家等等的科研人员(如杨振宁)

E.进娱乐圈(如Jay)

F.自由职业工作者

5.(无的)为什么会无理想目标?

A.觉得自己还小,这是长大后的事

B.家族有很多钱.不懮生活问题

C.自己别无长物

D.想法太多,随缘吧

E.其它_______

6.你觉得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最有效率

A.书籍B.网络C.课堂D.其他

7.您愿意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而不在乎利益吗

A.非常愿意B.基本愿意C.无所谓D.不愿意

8.在大学,你觉得下面哪种风格是你所倾向的_____

A.做事低调,只做自己喜欢的事B.大学是一个舞台,充分张扬,展现自我C.以学业为重,适当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D.开心就好,凭感觉走

9.你怎样看待大学专业问题____

A.既来之,则安之,努力学好B。虽来之,则不安,急于转专业

C.无所谓

10.您大学每月生活费是多少

A.500以下B.500-800C.800-1200D.1200-1500E.1500以上

11.你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包括哪些方面?

A.父母B.亲友或他人资助C.奖学金D.兼职,创业E.投资收益

12.您的零花钱不够用怎么办

A.问父母要B.想办法挣钱C.找朋友借D.其他

13.你每月的消费支出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A.书、学习用品B.生活用品C.培训D.服饰E.娱乐社交F.其他

14.在购物时你都看重哪些因素?

A.品牌B.价格C.功能D.款式E.质量F.售后G.潮流

15.你在消费过程中容易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自己喜欢B.父母建议C.他人推荐D.商家促销E.广告宣传

16.你通常会选择哪些购物渠道?

A.商场、超市购物B.网上购物C.电视购物D.电话订购

17.您平均每月用于上述娱乐消费的金额有多少RMB

A.200以下B.200-500C.500-1000D.1000以上

18.您拥有下列电子产品中的哪种?

A.笔记本电脑B.掌上电脑C.MP3、MP4D.手机E.PSP等娱乐产品 F.数码相机G.其他

19.您出于什么原因会更换或添置您的电子产品

A.损坏而无法维修B.落伍C.不再喜欢D.紧随潮流喜欢就买

E.有人赠送新的F.攀比G.其他

20.您平时的娱乐活动都有哪些

A.体育运动B.电脑游戏C.KTV唱歌D.逛街购物E.喝酒聚餐F.酒吧消遣G.游玩H.其他

21.您一般会在那类店铺消费

A.网上购物B.大商场C.国际名品店D.国内名品店

E.不出名但实惠的小店F.批发市场或小商品G.夜市

22.当自己使用名牌时,心里会有满足感或优越感吗

A.满足且优越B.满足不优越C.不满足但优越D.不满足也不优越

23.捡到一部时尚的新款手机,你会____

A.自己用B.贴招领启事,无偿将手机还给失主

C.贴招领启事,有偿地将手机还给失主D.如果失主不找,就自己用

24.当你想为购买某种产品而收集一些信息时,你首选的途径是?

A.报刊B.广播C.电视D.网络E.商场F.向他人咨询

25.你的网龄有多长时间?

A.1年以下B.1—3年C.3—5年D.5年以上

26.你经常在网络上购买什么种类的产品?

A.服装B.数码产品C.虚拟产品D.化妆品E.其他

27.如果一天有25个小时,多出来一个小时你想做什么?

A.看电视B.上网C.学习D.逛街E.运动F.其他

28.毕业后你希望去哪工作_____

A.沿海经济发达大城市B.中等小城市C.回到自己的家乡D.农村支教E.国外深造F.其他

29.你怎么看待现代潮流文化(如非主流,火星文,扮靓,网络恶搞等)

A.非主流,火星文等很潮,能张扬个性,很特别

B.(火星文)好好玩,同时大人们也看不懂,正好

C.别人用我也用咯

D.简直是脑残,白痴无聊

E.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不让更多的青年被毒害,坚决抵制

F.我只是旁观者,不关我事

30.你上网通常做些什么?

A.聊天B.浏览新闻C.信息收索D.写博客、校内E.玩网游F.网上购物G.看电影H.其他

31.你需不需要随时上网

A.非常需要B.偶尔需要C.不太需要D.完全不需要

32.你崇拜的偶像属于哪一类

A.娱乐明星B.体坛巨匠C.父母D.政、商界人士

E.历史伟人F.文化名人G.自己H.其他

33.对于现在的生活.你觉得你自己应该如何选择未来?

A.自己创业,白手兴家

B.靠父母关系工作,平平凡凡就可以

C.做二世祖

D.努力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34.你怎样看待社会上的拜金主义

A.不提倡,但也是实际需要B.不支持,而且自己不会成为这种人

C.无所谓,没看法D.我自己就很拜金

35.你怎样看待爱情

A.像港台偶像剧那样,浪漫理想型的最好

B.爱情是一种责任,自己需对对方负责

C.对爱情不感兴趣,努力学习最重要

D.一切随缘,自然最好,不强求

36.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通过下列哪些途径获得成功

A.参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

B.中彩票,获巨额财富

C.读大学,毕业后努力工作

D.艰苦创业,靠自己打天下

E.做官从政,拥有权力

F.从事公益事业

37.如果国家号召支援西部,你会

A.给我一大笔钱,我就去B.三年后给我升职,我就去

C.朋友去,我就去D.让我去就去,没有附加条件

38.在您的大学生活里,您追求的主要是自由和独立,希望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受组织规章约束

A.完全不符合B.比较不符合C.不清楚D.比较符合E.极其符合39.您觉得目前您是哪一类大学生

A.有理想,有抱负,抱着乐观的态度,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

B.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C.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

D.对自己的前途很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E.不想有目标,也不想要为此付出努力,付出时间

F.其他

40.你与同学相处的如何

A.很好B.还可以C.不太好D.很不好

41.你的知心朋友

A.很多B.为数不多C.一两个D.没有

42.你是否主动与他人合作

A.非常愿意B.愿意C.不太愿意D.不愿意

43.遇到压力你会向谁寻求帮助

A.老师B.亲友C.男/女朋友D.学长E.知心朋友F.不找任何人G.其他

44.你是否愿意与父母沟通

A.非常愿意B.愿意C.不太愿意D.不愿意

45.你希望通过何种方式与父母沟通

A.面对面B.网络C.书面D.电话、短信E.通过第三方F.其他

46.你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

A.转移(心理不快时娱乐、游戏、读书)

B.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

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

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

47.进入大学,你对未来想的较多的是

A.很现实的问题,以后做什么工作,挣多少钱

B.比较理想性,能让自己充实快乐

C.想不出什么,只求努力当下,将各种考试考好

D.实现一直以来的梦想

“90后”大学生消费观 第6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消费观;正确消费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社会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是从进入大学开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90后”大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的消费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领者,其消费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因此,掌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价值取向,对其消费的理性疏导和教育,培养和提高“财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90后”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90后”大学生出生在物质充足、精神世界丰富多彩的时代,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现状主要如下:

1、消费来源单一

当前阶段,国内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导致了大学生个人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较少,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能力靠自己赚钱,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家庭资助的方式获得消费来源。也有部分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依靠贷款或者自己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这类学生消费较少。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纯消费者,没有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人的给予,消费来源单一。

2、消费的自由度增大

改革开放政策下的中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世界瞩目。“90后”大学生正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最全面、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丰衣足食,生活无忧。而且很大一部分“90后”作为独生子女,备受父辈、祖辈的关爱和呵护,手中可以支配的生活费用越来越多,消费的自由度也在增大,对物品的更换频率较高。

3、消费对象多元化

由于“90后”的大学生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其消费构成中饮食及穿戴等必要消费的比重不断下降,呈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的消费趋势:(1)手机及通讯消费。(2)电脑及各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随着时代进步,数码电子产品也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学生们都试图通过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自己。(3)旅游消费。 “90后”大学生都喜欢走出校园去感悟大自然,开拓自己的眼界。与上班族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多为短途的自助游。(4)课外学习、培训消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和留学热的兴起,使得不少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假期在校外的培训机构学习,如托福、雅思、GRE、驾驶员培训、外语口译等。(5)人际人情消费。“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类型丰富多样,这些人际关系在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以人际人情消费为依托。

4、大学生消费两极化扩大

“90后”大学生消费差距拉大,呈现了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一些学生家庭比较困哪,为了学费、生活费勤工俭学,四处借债,甚至依靠贷款来维持学业。也有的学生出手阔绰、消费超高、豪华奢侈。随着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大学生消费也出现了“贫富两极分化”,贫富学生的消费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现象也是社会两极分化扩大在大学校园中的一个缩影,虽然不完全是大学之过,但是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特点

“90后大学生”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长于中国经济发展飞速,社会变化深刻的近二十年。因此,他们的消费观念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他们的消费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理性消费仍然占主流

尽管存在着不科学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但是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大多数“90后”大学生成长于工薪家庭,因此他们仍然从小接受着勤俭节约的教育,他们仍然认同“勤俭节约”的观点。“90后”的大学生个性很强,消费时不相信权威,不相信专家,任你说得天花乱坠,还是要用事实说话,消费之前他们会关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从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这一点上,“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主流还是值得肯定的。尽管90后的消费行为比人们想像的要好,他们还是比较体会父母的辛苦和经济承受能力,但出现非理性消费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

2、“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开放、追求时尚

大学生消费观念呈现开放和前卫的趋势。据观察发现,“90后”大学生的物质条件十分丰富,他们在刚入校门时就有不少人已全福武装,手机、MP3、电脑以及数码摄像机等电子产品样样拥有;自行车、电瓶车、旅行包等生活用品极为普遍,有的宿舍成员还合资购买了洗衣机,位于发达城市的校园(各省城高校)甚至可以见到拥有汽车这类奢侈品的学生。他们追求品牌、追求流行、追求完美、追求质量。他们追求一切新鲜事物,他们喜欢有未来感的、比较前卫又比较出奇的事物,他们是超前消费、现代科技消费的一族。“我的消费我做主”的观念使得他们消费日趋个性化和时尚化。

3、消费的攀比、炫耀心理仍然严重

攀比行为在大学生中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如生日消费、周末消费、节日消费等花样繁多。不少学生不顾自身实际,别人过生日搞聚会、下酒店,自己也要如此,而且出手相当大方阔绰。消费来自需要,但有些学生尤其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消费带有很大的炫耀性,根本不考虑或较少考虑自己是否需要。还有一些恋爱中的学生,为了向自己心仪的恋人炫耀,其出手之大方令人瞠目结舌。

4、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和谐

他们一方面体会父母的辛苦和经济承受能力,一方面又经受不住身边的许多新奇事物的诱惑,他们在满足美食休闲、明星崇拜、品牌情节、娱乐性消费后又常常产生自责的心理。

三、“90后”大学生产生上述消费观的原因

1、传统观念及家庭的影响

由于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心理较重,尽一切可能满足子女的要求,很少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正当,特别是当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后,总担心孩子在外受委屈;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平时自己就奢侈浪费,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养成了不良的消费习惯。

2、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影响

他们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里成长。互联网的建立,通讯的发达,交通的便捷,使他们观察世界的视野更宽阔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更高远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习惯、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是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问题,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评价人,更多地采用国际接轨的标准去审视周围事物。

3、实现自我发展的影响

“90后”这一代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社会竞争,这使得他们十分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储备,为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达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费用忙于参加各类培训、考证;其次是部分大学生为了突出表现自己个性的需要,刻意包装形象。

四、对“90后”大学生消费观的引导与思考

1、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

个人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首先它是受个人的经济基础制约的,所以古人告诫我们消费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大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依靠父母和家庭维持消费,因此、更要树立量力消费的观念。要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珍惜父母提供的每一分支持和帮助,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反对超前消费,慎行借钱消费。

2、培养“90后”大学生科学的理财能力

大学阶段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通过理财教育,给他们更多地锻炼自我、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财知识传授,建立合理的理财计划,培养他们的理财技能;通过理财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敢花和会花的科学消费观。

3、为“90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对“90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学校周边的环境,对“90后”形成健康消费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不久的将来将成为社会发展主力军的“90后”,他們今天是消费的尝试群体,明天将是消费的现实主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将对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帮助他们养成正确合理的消费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莹.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2):23-25.

[2]李南希.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研究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90后大学生 第7篇

所谓“90后”,指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生代群体。有人说“90后”学生:任性、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耐挫能力差,表现欲过强,叛逆性格明显,许多学生沉迷网络。与此同时,“90后”学生又显出不同以往的优势:刨新能力突出,接受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能力远超前辈。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元,心智发展更超前,知识面、早熟度及个人能力的发展都远超前辈。

二、高校“80后”辅导员群体的时代特征

“80后”这个概念最早用于称呼80年代出生的作家,近年来,人们对“80后”的关注,已经从最初的青年作家到整个80年代出生的群体。现在这一代人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力军。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80后”已经成为主体。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80后”辅导员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具有同“80”后具体有的鲜明特点。

(1)教育程度较高。他们中大多数经历了相对规范的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试教育”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2)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较大。“80后”的成长期,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当他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学校实行了“上学缴费,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政策,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强化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

(3)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国际文化交流更加广泛,网络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80后”辅导员追求时尚,标榜个性,身着休闲衫、牛仔裤,脚蹬运动鞋,肩背大挎包的身影在校园内形成一道年轻靓丽的风景,同时他们拥有很强的语言魅力和行为感染力。

(5)工作实效性低,思政工作经验少。“80后”辅导员大多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不长,都在五年以下。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大量的时间花在琐碎的事务上,成了学生的“大班长”。“80后”辅导员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如教务秘书、办公室秘书等其他工作。同时,“80后”辅导员在大学时代大多没有系统的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缺乏经验积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还不是很成熟,工作实效性很低。

三、高校“80后”辅导员眼中的“90后”大学生

“90后”新生颇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架势。带过第二次新生的一位“80后”辅导员这样评价: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比较“闪”,也就是说他们个性张扬,在同学和老师面前都不拘谨。在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每一个学生上台表演的学生都非常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才艺,完全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犹豫之态。在班级干部竞聘的过程中,都非常有热情,毫不含糊的阐述自己的施政纲领。没有经历寝室生活的学生想法五花八门,有的找到辅导员提出是不是可以给寝室来个改头换面,铺个地板或者地毯,辟出个小角落来设个小吧台,大家周末在一起喝喝饮料聊聊天。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学生们从不羞于表达。

然而,对于这些刚进大学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来讲,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出生在90年代的他们沐浴在父母至爱中,走进大学校园后表现出极强的自尊心与优越感,但是强烈的自尊心并没有和遵守纪律紧密地结合起来。“90后”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需要经历“心理断乳期”很多学生都会经历一阵苦闷、迷茫的时期,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心态。

四、高校“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政工作4.1开展“90”后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顺应时代发展做起

时代在急剧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年轻辅导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学生思政工作中已无法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因此,除了正常教育管理外,辅导员对新知识和“90后”流行事物也应有所涉猎,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节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学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在时代潮流中健康发展。

因此“80后”辅导员要始终保持年轻心态,对“90后”流行的歌曲不仅要听,最好会唱几首,以增加和学生们的共同语言;多看一些幽默故事、笑话,增加自己的幽默感;经常看报、上网,了解时事和各种奇闻趣事;知晓另类语言,能看懂“火星文”;了解学生之间的潜规则;了解看一些韩剧等,只有这样,才能建起和“90后”学生沟通的桥梁。“90后”学生在充满物质诱惑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大众媒体的商业炒作更是让他们眼花缭乱,身不由己地陷入追“名牌”、追明星“的潮流。因此,“80后”辅导员还要慎重对待”流行文化“,本着负责的态度,使学生学会分辨美丑善恶,而不是任学生去媚俗、盲目追星。

4.2塑造“80后”辅导员魅力,成为“90后”的朋友

据调查,“90后”大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排在前五位的特点是:和蔼可亲、脾气好;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信任鼓励学生;宽容,能够理解与关心学生;幽默风趣,有人格魅力;认真负责。对“保姆型“警察型”“放任型”的老师,学生普遍不喜欢。这表明学生渴望与老师建立平等信任、相互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

因此,辅导员要经常入宿舍、下班级、开班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学生宿舍值班,是深入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搞好学生日常管理的同时,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心理,掌握学生动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学生的事情多跑跑腿,为学生的困难多费费心,多些理解多些关爱,哪怕只是为生病的学生买一盒药,乃至认真回复学生的每条短信。心贴近了,学生与辅导员就自然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师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80后”辅导员身体力行与学生们一起参与,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身边“90后”的大学生、感化他们,才能赢得同学们的信任与尊敬,形成合力共同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4.3“8090”同心共济,公正有信,教学相长

师生“共建、共享、共同成长”,这应该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或终极目标。“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积极的合作者,“一言堂”“满堂灌”即将成为历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教学相长”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师生之间要逐步建立一种互教互学、平等对话与沟通的关系,分享彼此的知识与经验,共同体验教育中的欢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

纸上谈兵”的工作方式是不会有实际成效的,辅导员工作亦是如此。很多“90后”的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在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处于活跃期。辅导员要特别注意处在此阶段的学生思想动态,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来纠正学生在学习以及思想上存在的不合时宜的做法和想法。在贯彻国家方针,落实学校政策,实践班级管理时,不仅要制定可行的方案,更应去实行这个方案,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来引导学生,做到公平有信。

五、结束语

“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剖析 第8篇

一、鲜明的群体特征

(一) 生活行为特点

相较于80后大学生, 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而成长起来的一代;“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时代的娇宠;手机、电脑、品牌服饰……他们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开明自由的生活环境。他们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及生活品位, 他们大部分都接受过较好的早期家庭教育, 更加重视各方面兴趣的培养, 这使得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良好素质。

但是, 没有真正走出过家庭的“90后”, 经济独立能力较差, 对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同时,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90后”注定成为了孤独的一代, 由于亲情友情的缺失, 使他们缺少心灵的默契与感情上的沟通;在相关信息的获取和人际交往的方式上, 他们更多是通过网络来进行的, 网络使他们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 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 思维是独立了, 但却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网络的虚拟和假想的美好, 诱使他们在心理上不断的依赖和探寻, 使得一些人脱离了现实, 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事物, 迷失自我, 从而心理上产生异常。甚至用虚拟世界的方式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包括他们自己的生命, 造成许许多多悲剧的发生。

(二) 思想特点

良好的早期家庭教育, 使“90后”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 能够轻易接受新事物, 而且模仿能力较强;不会轻信盲从,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使他们更加自信, 自我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

另一方面, 这种开放自由的生活环境, 也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因素。他们缺乏人生目标, 却“自信满满”, 这使他们缺乏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没有信念的支撑, 就有可能在一些人生重大转折点上出现动力不足和迷茫彷徨的情况。而且, 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团队意识, 社会责任感不强。

(三) 情感特点

首先, 丰富的情感经历与脆弱的抗挫心理之间的矛盾。早恋, 多数的“90后”新生都有过不止一次的恋爱经历, 而在友情、师生情谊等各种情感方面, 他们普遍也经历丰富。然而, 这些情感经历并没有增强他们的心理受挫折能力, 反而使他们相当轻易经受挫折的打击。青少年的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 特别是心理方面尚未能独立承受由于情感纠葛所带来的困扰, 一旦出现情感危机, 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 由此引发较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其次, 交流手段多样, 分辨能力较弱。信息爆炸的时代, 也赋予了“90后”们丰富的交往手段, 如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然而, 处于青春期, 充满激情的“90后”常常对陌生的环境感到迷茫, 缺少知心朋友, 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受骗上当。

二、深刻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因素

当今社会主流观念里, “90后”的行为通常是另类的、个性张扬、叛逆的,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追求独立, 甚至有些时候与社会主流格格不入。是否因为这些就完全否定了“90后”呢?“90后”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 这恰恰又是他们的优点、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假如说“90后”大学生存在着浮躁、自私自利、承受挫折能力较弱等问题, 我觉得应该从社会、学校和家长身上找原因, 是家长和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成长环境。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

每个时代的发展变化, 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成长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 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 成为影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最根本因素。社会变化的复杂性, 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让正处于思想成长期的“90后”受到剧烈的冲击, 矛盾和困惑明显增多。

(二)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文明教育的起点, 是子女最初所接触到的学习环境, 特别要注意家庭的文化熏陶对于个体动机的影响, 应当适当鼓励家长在教育子女时, 从小就要引导和提升他们的意志、能力、责任心以及人际交往意识上的适度发展, 造就他们追求健康品格和独立自主的心理素质。

(三) 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是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表现出个性自信、独立思考等优势, 富有较强的创新理念。

问题是, 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与管理未能较好地结合, 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 失去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引导。应试教育的弊端使教育者无暇顾及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培养, “90后”大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素质教育的不均衡, 导致在大学期间, 依然存在对老师和家长的依赖心理, 对大学自主学习模式的不适应, 在与人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

三、“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探索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每个时代的新一代都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 身处信息时代大潮之中的“90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这群思想活跃、追求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化的“90后”, 应掌握“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个性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鲜明的行为特点, 探索一条因材施教的途径。

(一)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90后”大学生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朝气蓬勃、血气方刚相比, “90后”大学生显得更加内向和沉默, 虽理智却显得淡漠,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信念。这也使得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孤独感, 而且缺乏起码的团队合作精神, 虽然个体上人人都是精英, 却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这不管是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 是迫使他们参与学生事务的管理、决策、执行和监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沟通协调等多方面能力, 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完善、加强高校心理辅导机构,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 对大学生抵抗挫折的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所以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心理防卫能力, 产生了许多不良的后果。各高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全面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防患于未然, 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 将相同性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辅导与训练, 开设心理健康咨询门诊和心理热线咨询, 使需要求助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 发挥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体性。

(三) 提高教师素质, 建设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

“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教师是关键。作为人民教师, 应该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 还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的态度传教给学生。人民教师德才兼备, 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向心力, 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

浅谈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 第9篇

一、开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 .大学新生入学后存在诸多问题, 需要进行入学教育

经历过高考风暴的“黑色七月”, 突然间远离了中学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氛围, 面对新的环境, 很多大学新生都或多或少的在思想上、学习上、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1. 奋斗目标不明确。

从千千万万考生中脱颖而出, 终于迈进了大学这道门槛, 一时间众多的大学新生在倍感轻松之后是内心的空虚和奋斗的目标的缺失。在考上大学以前, 大多数人都想着只要考上大学就好, 考上大学一切就尘埃落定了。但是, 考上大学了, 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他们却忽然感到十分的迷茫。

2. 学习能力较差。

由于入学后奋斗目标不明确, 紧接着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 大学生对于学习的不重视。不重视学习, 不重视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学习, 长此以往, 逐渐丧失了在应试教育下培养成的一些较好的学习习惯。加之大学的独有学习模式, 和比较松散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差。

3. 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不足。

大学不同于以前高中的小圈子, 它有着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竞争十分激烈, 很多原本优秀的学生在和他人互相竞争、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有些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 取长补短通过努力更进一步;而很多学生则骄傲自负, 不能正视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在各种考验中失去信心, 甚至产生嫉妒和打压他人的心里。这些都是缺乏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的体现。

4. 思想和行为能力不成熟。

虽然“90后”大学生基本都已“成人”, 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比较简单幼稚, 考虑问题不周全。虽然脱离了父母的怀抱, 觉得自己是个大人, 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但是实际上, 他们的行为能力还很欠缺, 在人身安全, 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学习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备的一些特点

我们要做好“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 就必须结合其自身的特点,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这一工作。通过对“90后”大学新生的了解, 不难发现他们存在以下的特点:

1. 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己的价值好恶作为评断事情的标准。

相比于以前, 我们倡导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等集体主义价值观, “90后”大学生似乎更看重的是他们个人自身的价值取向。常常想问题, 做事情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以是否合乎切身利益为一切出发点。因而在众多集体性活动中, 表现出积极性不高。

2.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能较好掌握大量的信息。

在当今这个时代, 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电脑、飞信、微信等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层出不穷, 这些都为“90后”阅读海量的信息, 掌握新事物提供了方便。正因为“90后”, 接触了大量的时兴而新鲜的事物, 因而他们对于僵死的、陈旧的、传统的还有制度性的事物多持怀疑态度。

3. 竞争意识强, 受挫能力差。

“90后”新生出生的年代本就是一个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确定了他们拥有者很强的竞争意识。但是, 虽然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很高, 但是由于从小在家人的溺爱下成长, 当他们的要求和社会实际相冲突的时候, “90后”受挫折的能力则显得非常差。很多大学生因为承受不了在感情上, 或者学业上存在的一些小小的挫折而选择自杀, 就是例证。

二、开展高校入学教育的几点举措。

目前, 新生的入学教育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 在新生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着眼于“90后”新生的特点, 我们应开展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新举措:

1.良好的自我认知和的正确的自我评价教育。新生入学教育, 应当首先让学生认清自己, 让学生将心态摆正, 明确自己的价值, 学会分析和正确看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自我体认能力的学生, 才能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有意义的, 做什么对自己而言是没有帮助和促进作用的;自身的潜力在何处, 从何处入手可以发挥潜力, 又可以扬长避短。

2.优先强调德育的作用和价值, 树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信仰和价值观体系。很多大学生之所以打了大学以后不学无术, 或者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精神世界的空虚, 即没有信仰。树立以爱国主义信念为核心价值的观念体系, 可以帮助这些精神“失落”的大学生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从而明白自身的使命感, 不再碌碌无为。而要很好的树立爱国主义的价值观体系, 就必须将之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紧密相连。此即所谓, 修身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治身和治国平天下是息息相关的。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对自身有着较好的体认之下, 强调以树立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系之后, 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够让大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未来和明天, 并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是将学生未来四年的甚至以后的人生纵向联系起来做一统筹和规划。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前提下, 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创造条件。这里面就包括大学四年后的职业目标, 要培养的相关职业能力, 职业心理和职业选择教育等。在这一环节, 可以尽可能多的发掘不同的形式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请已经毕业的校友以开经验交流会的方式现身说法, 也可以学校就业办的相关负责人就选择职业和应试技巧等方面展开讲座, 还可以请各地企事业单位或者人才交流中心来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总之, 这一环节, 不必拘泥于单一的形式, 争取以更多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高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 作为大学教育的第一堂课, 对于学生未来四年乃至整个人生的未来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对于目前“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高校入学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 任重而道远。

摘要:入学教育, 作为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堂课, 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大学生来说, 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何针对当下的“90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促进学生的健康而全面的成长, 将入学教育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 势在必行。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入学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健平.“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2]闫栋.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 :47-48.

[3]龙雪鸣.浅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特点和内容[J].长沙大学学报2010, (04) .

浅谈90后大学生的特点 第10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特点

我们通常说的90后大学生指的是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2009年入学的大一新90后大学生中, 大部分出生于1990年, 这也意味着大学已经陆续迎来“90后”学生。调查发现, 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意识客观。了解90后大学生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做出合理的教育和引导, 让90后大学生顺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一、90后大学生特点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生长在一个十分优越的环境中, 他们就如温室里的幼苗, 没经受过社会动荡风雨的洗礼。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国家逐步由封闭、落后走向改革开放走上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媒体、网络伴随着这些90后大学生的成长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代“新人类”。

2、家庭环境的影响。

90后大学生普遍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在蜜罐子里成长, 备受家人的呵护, 家长们的溺爱导致这些孩子的自我意识极强, 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 更缺少团队意识、合作精神,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

1、90后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态度积极

总的来说90大学生思想积极、乐于进取, 关心国家大事, 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持有支持认同的态度, 很愿意并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员的先进集体。同时他们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

2、具有不稳定性

多数90后大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都懂得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要实现社会价值, 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努力学习、积累知识、传递正能量。但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很多机制不够健全。面对一些特殊问题时, 这些思维活跃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又往往有所倾斜, 出现“拜金主义”、“功利化”等趋势。

3、集体观念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矛盾

90后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自豪感, 都知道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都愿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都不允许破坏集体利益的事情发生。但自我意识极强的90后大学生也高度重视自我价值。当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强调个人利益。反映出了他们集体观念与自我意识之间的矛盾。

三、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90后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非常自信, 觉得自己有能力强, 只要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凭着这股志气他们尝试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当碰壁的时候这些90后大学生却往往不能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一旦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很难进行正确的自我调节, 更不愿向他人透露, 往往试图采取极端手段进行自我解脱。

四、90后大学生的情感特点

1、感恩情感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大集体中, 不可能独立存在。然而在当今社会里这些90后大学生们却往往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 连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懂, 怎么会懂得感恩社会呢!

2、恋爱观的特点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情感, 也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 是一种有着积极因素的高级情感, 是一种令人神往的高级体验, 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然而这些“新生代”身心发展刚刚走向成熟, 真正的社会角色尚未确立, 自我认识和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发展, 同时面对恋爱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技能, 对恋爱、婚姻、家庭之间的关系尚不能清晰地认识和协调, 对维护自己的性心理健康尚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把握。尤其容易在恋爱、婚姻与性问题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五、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 90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呈现日益多样化、超前化。

1、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也日益多样化。90后大学生除了基本的生活费用 (衣、食、住、行) , 学习费用 (学费、书费、学习用品) 外, 还增加了许多娱乐消费 (交友、旅游、K歌、上网等) 。而且基础性的消费比重正慢慢降低而娱乐性消费的比重正不多上升, 所以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消费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2、超前化

90后大学生正作为一个强大的消费群体占领了相当一部分消费市场。为了证明自己前卫、时尚, 为了证明自己成熟, 为了证明自己的消费能力……90后大学生出现了许多超前化、与自己身份不符合的消费现象。网购的流行以及快递的发展也为90后大学生购物开辟了新渠道, 影响着90后大学生的消费。

3、不理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理财”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走入千家万户。但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往往不会理财, 不懂得“开源节流”从而导致了消费的不理性。经济独立意识比较薄弱。

六、总结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都带有时代的鲜明印记, 90后大学生亦如此。尽管90后大学生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但同时也有自己可爱、积极的一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点有助于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己。让他们成为国家合格的接班人, 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

参考文献

[1]《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张宝君;《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20

[2]《“90后”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李刚;《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5

[3]《“90后”大学生特征分析及教育研究》温婉如;-《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1-03-15

[4]《“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教育探析》韩雪莹;周园园;赵佳;-《科技信息》-2011-11-15

[5]《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传辉;李悦;-《华章》-2012-02-29

[6]《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与对策》黄扬;-《法制与社会》-2012-04-05

“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现状探究 第11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抽样调查

The Research on the Cognitiv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90s Generation

—— Based o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Students from Six Universities in Chengdu

Liujing

(Politics College of Xihua University Pixian Sichuan 610039)

Abstract:For the purpose of knowing about the cognitiv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90s generation,The research team investigated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90s generation of six universities in Chengdu with the scale of cognitive style.The results show that taken as a whole,the cognitive 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post-90s generation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extrovert type,analytic type and image type. In terms of gender,male students generally match image type.As for different grades,comparing with junior students,freshmen match image type much bett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jor,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liberal arts tend to understand the information with words。Based on these results,the paper gives some advice on how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cognitive styl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post-90s;generation;cognitive;style representative sample survey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33-02

“90 后”大学生一般通指上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中国大学生。2008年,入学的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出生于90年代。如今,“90后”大学生已然成为高校的主要群体。认知模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具体说是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1]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化的结果”[2]。“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3]。他们采用什么样的认知模式接受信息?探究“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的特点,一方面对认知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依据。一方面针对“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的特点,提供教育参考意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一、相关研究和理论假设

1.认知模式研究概述。

认知模式首先被Allport使用,如今关于认知模式类型的理论多达几十种,呈现如下三中趋势:[4]一是“在元认知水平上确定认知方式”,这是对认知方式两极性存在疑问的前提下产生的。所谓“元认知水平上确定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的认知风格,而研究者们提出的灵活——固定维度是用来衡量这一选择的灵活程度,属于元认知的范畴。二是对庞杂的认知模式类型进行整合,表现在三个方面[5]:Curry在1983年提出了认知模式的洋葱模型,因其从测量的角度将认知模式由表及里分为三层而得名;Riding&Cheema对30多种认知模式类型进行了整理,将其归入“两个家族”:整体——分析维度和言语——形象维度;1995年Grigorenko & Sternberg将诸多的认知模式理论以认知、人格、活动为中心分为三类:其中以认知为中心的认知模式关注个体在认知活动中的特点;而以人格为中心的侧重点是认知模式在“人格中的反应和作用”[6],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Jung的人格划分理论和Gregore的能量理论。以活动为中心来分类认知模式,主要包括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两种。第三个趋势是在信息加工的背景下,构建多层次的认知模式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Zhang和Sternberg提出了智力风格三维模型;Miller把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结合起来提出了“认知加工的个体差异模型”;Nosal提出了系统的认知方式模型,指出认知模式能在不同认知复杂性水平上进行不同的心理加工。[7]鉴于认知模式种类杂多,本研究从思维内外倾、直觉分析和言语表象三个维度对“90”大学生的认知模式进行研究。

2.认知模式影响因素研究。

就教育领域而言,人们较多关注在性别、年级、专业等变量下认知模式的差异。王伟研究表明[8]:在思维内外倾维度,男女大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大一和大四学生的思维外倾性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大三学生;相较于工科和艺术的学生,文理科的学生思维外倾较为明显。在直觉分析维度,男女大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倾向于分析型的认知模式;文科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也倾向于分析型的认知模式。在言语表象维度,男大学生更倾向于表象型认知模式;相较于大四的学生,大一学生倾向于表象型认知模式;在专业方面,理科学生倾向于表象型认知模式。但此研究的样本,多以“80后”为主。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从成都市抽取6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银杏学院。),发放800份问卷,有效回收642份,回收率80%。其中,一本学生共211名;二本学生共389名;三本学生共42名;大一学生共147名;大二学生共130名;大三学生共205名;大四学生共160名;男生共267名;女生共375名;文史类学生240名;理工类学生265名;艺体类学生69名;医学类学生68名。

2.研究工具。

大学生认知方式量表由王伟编制,包括思维内外倾、直觉分析和言语表象三个维度,共16个项目,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9]。本次测验各维度的克伦巴赫(L.J.Cronbach)a系数为:0.70、0.66、0.64,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各维度间相关系数介于0.24—0.42符合量表法对于各个维度间中低相关的要求,这说明量表各维度具有独立性。各维度与总量表间的相关介于 0.68-0.77之间,属于较高相关,且在0.01 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各维度具有较高的整体一致性。总体上看,大学生认知方式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研究程序、统计工具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总体是成都市28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其中一本5所,二本17所,三本6所。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步按照不同层次高校所占比例,确定抽取6所作为样本抽取的高校,一本1所,二本4所,三本1所。第二步将28所高校进行编码,利用随机数码表抽取6所高校,一本抽取四川大学,二本抽取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三本抽取银杏学院。对抽取的样本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结果

1.“90 后” 大学生认知模式总体状况。

表1 “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总体状况(N=642)

总分(均值) SD M SD

认知模式

思维内外倾 22.22 3.30 3.70 0.55

直觉分析 18.00 2.95 3.60 0.59

言语表象 16.81 3.17 3.36 0.63

根据表1,“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在内外倾维度,倾向于外倾型;在直觉分析维度倾向于分析型;在言语表象维度,倾向于表象型。

2.不同背景下“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差异性分析。

表2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生在言语表象维度上的差异性T检验(N=642)

M SD t df p

性别

男 3.44 0.65 2.51 640 0.01*

女 3.31 0.62

*p<.05

表3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生在言语表象维度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642)

df SS MS F p

专业类型

组间 3 5.62 1.87 4.74 0.03*

组内 638 252.20 0.40

总计 641 257.82

年级

组间 3 2.06 0.69 1.73 0.16

组内 638 252.31 0.40

总计 641 254.36

*p<.05

在性别变量下,男生(M=3.43)相对于女生(M=3.31)更偏向于表象(P=0.01<0.05)(见表2),在另外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明显;在年级变量下,各年级间总体上差异不显著(见表2),LSD事后检验的结果表明,大一(M=3.43)相对于大三(M=3.28)学生来讲更偏向于表象(p=0.03<0.05);在专业变量下,学生在言语表象维度得分差异显著(见表3),在另外两个维度上差异不显著。文史类学生(M=3.24)相较于理工类(M=3.42)和艺体类(M=3.49)学生而言,更倾向于用言语来表征信息。

四、讨论与建议

1.讨论。

“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整体体现出外倾型、分析型、表象型。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和大学校园活动的热潮不难理解,他们倾向于寻求外部的感觉刺激。经过多年教育,培养了学生通过整合细节材料对事物发展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在不同背景变量下,在内外倾和直觉分析型上差异不显著,这与目前研究不相符合,可能与样本的选择有关系。在言语表象层面,男生更偏向于通过表象形成来表征信息,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文字方面的表现比男生有优势。大一年级的学生相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讲更偏向于表象,大一新生刚入校,对外部环境有较大好奇感,通过表象化的方式可以较快的熟悉环境,而大三的学生却已经对周围的环境习以为常。在专业方面,文史类更倾向于言语型,理工类和艺体类更倾向于表象类,由于学科特点,文史类的学生更倾向于以言语的形式思维,理工类和艺体类则需要以视觉表象或是通过形成形象化的方式来进行思维。

2.建议。

第一,拓展课外活动,多采用体验式教学法,顺应学生外倾型的认知模式。不过,研究发现外倾型与大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存在负相关[10],大量课外活动占据较多的资源,使得他们花在学业上时间有限。因此,一方面要丰富课外活动,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在进行主流意识的价值观教育时,要注重追根溯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主流意识的价值观真正内化为主体自觉思考的结果。如今,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要将枯燥的文字信息结合多媒体技术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生活化。

第二,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避免“一刀切”。任何人都不可能只持有单一的认知模式,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倾向。针对内倾型的学生,应当注重内在的感化,多引导以激发他们内在的动力。对于直觉性的学生,要多鼓励他们思考,营造可以“顿悟”的学习场景。对于言语型的学生,应鼓励他们阅读经典文献,以培养他们的理论素养,为研究型的人才做准备。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由于受到人力、财力资源的限制,虽严格取样过程,但样本量较小,削弱了研究结论。此外,本研究只选取了三个维度对“90后”大学生的认知模式进行研究,对研究对象的了解不够全面。本研究只是从横向的角度进行了探讨。“90后”大学生认知模式的形成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因而还需从动态纵向的角度进行研究。除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应加强实践研究,将认知模式的理论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增强认知模式的实践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李寿欣,宋广文. 西方认知方式研究概观[J]. 国外社会科学,1999,01:20-25.

[2]曹圣楠. 认知方式及其相关理论的探析[J]. 社会心理科学,2002,01:5-6.

[3]张宝君. 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111-114.

[4]徐增杰,李寿欣.认知方式研究的趋势与展望[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3:49-55.

[5][6][7]程涛,张茂林.认知方式理论的整合与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78-82.

[8][9]王伟. 大学生认知风格与人际交往状况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

[10]张利燕,郑雪. 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外倾性人格特质的关系[J]. 心理科学,2007,03:604-608.

作者简介:刘兢(1988-),男,西华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理财观念研究 第12篇

1“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的重要性

理财对人的一生影响显著,富可敌国的毕竟是少数,但是通过理财而致富、走向人生成功之路,占据绝大部分。对大学生而言,在学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但可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不会沦落到“月初富翁,月末负翁”的境地。毕业后,大学生陆续成家立业,要是没有正确、合理的理财观,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收支勉强平衡、家庭财政赤字可能导致家庭经济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家庭破裂等后果,因此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有助于我们营造美好的生活。“90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不仅对个人、家庭有益处,而且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90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他们正确地理财,帮助他们树立节俭、理性的消费理念,培养他们良好的理财习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2“90后”大学生理财观念现状分析

2.1“90后”大学生理财意识薄弱

当代“90后”大学生,他们是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下的幸福一代,他们的家庭大部分达到小康水平、衣食无忧,安逸的生活使得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没有理财的概念,尽管极少数大学生具有理财观念,但更多的是纸上谈兵,付出实际行动的少。大学生习惯于超前消费,理财意识并未完全成熟,只有少数同学有储蓄的习惯,会把结余的生活费存进银行或余额宝等。但据调查,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月光族”,他们对自己一个月消费多少资金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反正就是这样花,不够就向家里要”。小部分大学生每个月都会攒一点钱,以备不时之需,但不少被调查者表示,经常出现一到月底就两手空空得靠同学赞助的情况。更有少部分大学生,过度透支信用卡、花呗等进行大额的消费。在经济尚未独立、缺乏资金来源时,仅靠父母给的生活费不能在还款期限内还款,从而使他们成为“卡奴”,甚至发生逾期。据我们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10 000名在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70%的学生没有记账习惯,会列出详细计算表并很好执行的仅占7%[1]。

2.2“90后”大学生经济来源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有家庭供给及学校的奖学金、贫困助学金、兼职、创业等。父母提供生活费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约占89%;依靠奖学金和助学金的,约占1 6%;利用勤工俭学、做兼职的方法获取生活费和零用钱的,约占5%;利用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的,约占1 5%。

2.3“90后”大学生消费支出

大学生月消费支出在800~1 200元占大多数,占总人数的45%;800元以下的占12%,而消费总支出在1 000~12 00元、1200~1 500元、1 500元以上的依次递减为30%、10%、3%。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伙食消费仍是主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0%;水电费、学习用品、考证费用、电脑网及手机费等支出占总支出的9%;鞋、衣服、洗衣粉等日用品消费占总支出的1 1%;生日聚会、老乡会、旅游支出、恋爱消费等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支出占总支出20%。值得指出的是,生日聚会和恋爱消费的比重日趋增加。

3影响‘90后”大学生理观念的因素分析

“90后”大学生因社会阅历不足,其自身的分辨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够、虚荣心强、缺乏主见、攀比心强等原因,他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多,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缺乏理财观念,对自己的资金分配十分盲目,并且因为自身经济不独立,消费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消费观念不成熟及自身消费实力滞停不前,都导致了他们理财观念的不足。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事,自己生活费不是很充裕还谈不上理财,甚至对自己的生活费没有计划,盲目跟风,经常出现生活费不够花的现象。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加上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考上大学就会前途光明。再加上经历过艰苦生活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补偿”心理,一般只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忽略了孩子对钱、对理财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理财观念缺乏[2]。

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传授学生们专业领域的知识,很少开设有关于理财的课程,没有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理财知识的普及。当今社会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攀比心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之风,校园周边各种娱乐场所遍布,同学之间使用高档数码产品的人数越来越多,使学生们有了盲目攀比的心理和养成了享乐主义的心态,一定程度上腐蚀了学生的思想,他们被社会这种铺张浪费的现象所影响[3]。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财观念的对策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的消费需求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向着科学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他们学会自立,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起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的责任。因为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一个塑造期,极易受到社会、朋友、学校、家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所以只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就会让他们对理财观和消费观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首先,大学生应该认识问题所在,拒绝各种不良诱惑的理财观念,懂得开源节流,克勤克俭,精打细算。一些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做起了微商,他们既赚到了钱,又学会网络销售的技能。一些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既可以帮补自己的生活费,又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体会父母赚钱的艰辛,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一些大学生则通过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学金。对于大学生来说,几千元也是不菲的收入,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作为没有自己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一切的花销都是由父母来承担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认为父母给他们出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会以各种理由向父母要钱,变得自私自利。长此以往,对孩子的理财观念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道理。家长应该转变观念,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费进行合理、正确的规划,杜绝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的现象,有时过分的溺爱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再次,高校要做好对大学生增强理财观念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理财的认识及理解。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学校环境同样也能影响到学生的价值取向,一个生活在好环境中的学生的心智一定会因受到环境的熏陶而更加成熟。大学生步入大学生活后渐渐与社会接轨,这是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是他们培养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各大高校应该把握这个时机,充分发挥校园教育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比如课堂教育、名师讲座、社团活动、校风建设月等活动,以此向大学生灌输勤俭节约、量力消费的理念,引导大学生适度消费,要结合自身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纠正他们的不良消费方式,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各大高校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风。

最后,如今的消费大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存在着攀比性、浮夸性、冲动、不切实际等特点,这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规范社会消费大环境,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已迫在眉睫。社会应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等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同时应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公正、和谐的消费环境。社会也可以运用主流媒体,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使之科学、合理地消费,提高消费质量。同时对大学生提供一些援助,拓宽大学生的理财渠道,帮助大学生更快地学会理财,不再有月末钱不够花的紧张期[4]。

摘要:“90后”大学生的理财观念不够成熟,理财知识匮乏。文章通过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进行调查研究,找出造成“90后”大学生理财观念匮乏现象的原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并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营造良好的消费文化环境的对策,为引导大学生未来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理财,理财观念

参考文献

[1]王圆圆.关于适合当代大学生理财方法的探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17):36.

[2]欧阳艳蓉.大学生理财问题及教育引导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6(05):66—67.

[3]陶若菲,左小明.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7):195—196.

上一篇:剥脱性皮炎药疹下一篇: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