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2024-07-24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精选10篇)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1篇

随着近年来校方组织力度的加强和重视,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出课堂和校园, 参与到各类志愿与公益服务活动中。在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中, 回答有关参与志愿活动目的的问项时, “增加个人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和“以自己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传播爱与奉献”这两项分别为79.3%和78.5%, 而回答“获取综合测评附加分”和“让求职履历更丰富”的分别为14.6%和31.8%。可见 , 更多的学生是出于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而非更直接和更现实的个人功利化目的。接受问卷访谈的学生在谈及参与志愿服务的收获时, 不少学生都提及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进行志愿与公益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大都以团队形式进行, 在活动前期策划组织、进行中都需要与服务对象和自身成员展开广泛接触。这些都有助于大学生从社会化的角度丰富阅历, 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 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他人。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曾有吴立强、李进两位学生连续利用假期到云贵的贫困山区, 为贫困家庭免费拍全家福照片的“爱心假期优秀事迹被广泛报道, 在参与者的示范作用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了解到了志愿与公益服务这种行为的社会价值, 有更多的学生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中。从社会学角度看, 社会不是单个个体的集合, 社会不能离开个人而存在, 而纯粹独立的个体也是不存在的。社会中的个体受到社会影响并被塑造成社会所希望的模样。对一个社会个体来说, 实践“社会责任”, 意味着要坚持主流的道德主张, 坚持实践社会正义, 并且愿为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 那就是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志愿服务对唤醒其公民意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参与公益服务现状

1.参 与 主 体 分 散 化

大学生参与志愿与公共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两类: 个体和学生社团。从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 在有关参与频度的问项中, 回答经常和偶尔参与此类活动的共有68%, 其中经常参加的只有9%, 有78.8%的学生认为有固定的团队比较好。可见, 能有固定的服务团队是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好形式而目前学生社团组织志愿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 一类社团是按院系和专业组成, 即由相同或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学生社团, 另一类是全校性的学生社团, 由不同专业和年级学生组成。这两类社团的组成各有利弊。院系级的社团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类似, 对于特定类型特别是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比较容易组织, 服务效果也比较好, 不足是院系级别社团规模小, 获得来自学校的支持不够, 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受限比较多。校级社团的优势是规模大, 人力资源充足, 也更容易获得学校一级的支持, 不足是来源多样化, 社团成员有不同的服务需求, 常常众口难调。同时, 有74.8%的受访者反映说在进行志愿服务前没有受过培训和指导, 很多情况下是临时组织的团队, 活动结束以后就不再组织, 缺乏活动的延续性, 也难以获得活动效果反馈。

2.参 与 形式与内容 相 对 单 一

不管是个体还是社团参与志愿服务时间一般都集中在假期特别是暑假和周末节假日, 在非工作日相对比较难以开展和获得社会组织的协调和配合, 而如果在工作日开展又与自身的学习产生冲突, 很多活动因为时间冲突被迫取消, 甚至还出现几个学生社团为争取同一个服务对象而产生矛盾。从志愿服务的内容分析,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活动集中在社区建设、公益服务、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等方面, 而国际上的志愿活动已扩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如老人、儿童照看、辅导儿童课外活动、假释矫正、移民安置、体育赛事和艺术、卫生和医院等。相比较而言, 目前我们的志愿服务尚欠丰富, 技术含量低, 没有利用大学生本身所掌握的本领和知识, 活动过于简单, 活动主体的自我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 活动内容单一, 形式创新不够。

3.激 励 保 障 机 制 欠 缺

目前的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还只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补充, 处于偶发状态, 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学生自觉, 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 也很难要求忙于考研和找工作的高年级学生参与活动, 对于经常参与志愿活动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参与者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此外, 志愿公益活动资源拓展不够, 依靠学生自主开发的非常有限, 很多有创意的策划因得不到支持而停顿。经费保障也是限制学生组织志愿活动的一大障碍。目前高校相关主管部门有限的学生经费主要投入到学校级社团, 大量院系级社团得到的支持很少, 甚至还有社团依靠义卖筹集活动经费的情况, 有社会力量有和高校社团建立联系、提供资助的意愿又难免带来商业因素, 淡化志愿和公益色彩, 这种现状无疑会挫伤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新型志愿服务引导模式探索

1.培 养 志 愿 服务 意 识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众多, 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样, 且热情有增无减, 这就需要高校相关主管部门予以指导。首先是继续培育和传递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大学生树立“志愿活动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的观念, 强化志愿活动对参与者的教育和锻炼作用。重视志愿精神教育中“体验”的功能, 将道德教育寓于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中。引导受帮扶的学生主动用爱心回报社会。把活动的参与者从“少数同学”扩展到“多数同学”, 从“有特殊才能的同学”扩展到“普通的同学”, 让更多的同学得到“志愿服务”的体验, 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

2.为 志 愿 活 动建 立 社会 联 系

高校、社会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志愿活动拓展资源, 为学生志愿服务建立联系, 努力结合不同学生社团的特点, 并考虑不同专业背景, 分门别类地设立对口基地, 既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 受益方更能获得实际效益。同时建立活动的跟踪反馈机制, 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参与活动的实际效果。鼓励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其他公益社团建立联系, 为高校学生志愿者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 促进志愿者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同时通过社会力量的培训, 传播公益理念, 提升公益社团骨干的能力, 培养一批具有感恩理念、服务社会、有良好的工作能力、掌握志愿服务技能的大学生骨干队伍。

3.为 志 愿 活 动 提 供 保 障 经 费

在目前高校财政经费有限的条件下, 还是有必要给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以专项经费, 并建立合理的经费申请、使用管理机制, 实行弹性化管理, 对于开展得好的可以追加经费效果欠缺的可以减少直至取消。还可以尝试引入政府和社会力量, 如向各级共青团组织申请专项补助, 向专门基金会、知名企业寻求资助。

4.把 志 愿 服务 纳 入 学生评价体系

把评奖评优、入党等与学生的志愿服务相挂钩, 强化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机, 实施激励或优惠政策, 对于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长期坚持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对单项奖学金的评选, 推荐优秀学生入党方面都应当给予优先考虑, 从而起到奖励的作用, 必要的和肯定的奖励能激励大学生参与并持续志愿服务。同时可考虑把志愿服务纳入教学环节, 设立志愿服务环节的学分, 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或是把教学实习环节与志愿公益服务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志愿服务, 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珊, 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

[2]周炳振等.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5, (增刊) .

[3]梁绿琦.医院服务于大学生成才[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11) .

[4]丁元竹, 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2篇

公益活动总结

近六年来,我团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和校学生社团联合会具体指导下,全面贯彻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重要思想,认真践行“锻炼自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宗旨,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各项公益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先后荣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校十佳学生社团”等荣誉称号,寒暑假支教、乡村图书馆建设、大学生村官行动、爱心捐赠等活动积极开展,因为开展的活动在当地取得良好的反响,因此,开展的活动多次被当地政府、报刊以及学校的相关媒介报道。总结下来,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有以下一个原因:

一、狠抓落实,保障活动优质

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三项工程。一是团队组织建设活动工程。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完善团队章程,制订团队社团制度,积极搞好团队建设工作。注意优秀人才的选拔,把好换届的选举的关口,选拔出能干事、肯干事、干实事的团队骨干担任团队领头人,他们带领团队积极开拓,不断进取,把团队做大作强。他们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创造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团队还为团队成员提供锻炼的平台,把组织团队成员活动的工作落到实处,作为重点来要求并开展责任落实制,追究未按要求落实工作的相关人员的责任。目前,我团队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章程、管理制度、考核制度、换届选举实施办法等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团队的老成员对这些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团的网站、百度百科、搜搜百科、大学生新闻网等多个平台都有我团队这些制度的详细资料。二是推进前期调研和建立长期合作工程。我们坚持“活动成功,调研先行”的理念,积极开展活动前期的调研任务,我们团队一直把前期调研作为团队的重点工作来抓,特别召开专门的调研会议并成立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团队负责人亲自任调研领导小组组长、团支部书记任调研领导小组副组长,调研部作为调研的主要力量,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开展调研工作。在调研和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和当地建立良好的关系,活动开展期间团队负责人会到各地考察活动开展情况并调查当地乡亲的反映。我们把队伍和当地群众的关系作为各支队伍工作评价的硬性指标,只要这项工作达不到要求则该队伍所有工作考核均为不合格。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和所有活动开展当地人民都建立良好的关系,给他们留下良好积极地印象,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当地政府和乡亲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推进活动开展质量工程。我团开展假期活动的志愿者通过内部成员、学校招募以及网上招募等方式选拔,每年招募的志愿者都大大多于我们开展活动所需数量。我们严格把关,无论是团队内部成员还是招募的志愿者只要参加活动就得经过三次考验,这些考验包括面试、笔试、模拟实际演练等方式进行,这些考核的把关人员都是参与过这些活动并且取得成就的老志愿者。通过层层考核留下来的志愿者至少要经历生活培训、安全培训、技能培训以及团队协作等四项培训,通过这些培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队伍,真正带去当地需要的东西,真正为当地活动开展得对象提供优质的服务,真正达到开展活动的目标和目的,真正的服务当地。

二、奋勇拼搏,打造“银鸽”品牌

公益活动大家都在做,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或者说如何将公益活动做得拔尖?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一个组织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有异于其他相同性质组织的东西或者成为相同性质组织中的优异者,但是如何变得优异或者有自己特色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组织活动做好、做强然后做大,这些都需要组织外部的力量的支持,因此,获得组织外部力量的青睐和支持对组织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为此,我们团队在活动的开展中注奋勇拼搏,也要求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宣传工作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网络的宣传。如今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最好的宣传媒介,能够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对组织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紧紧抓住网络的这块从四点展开工作。

1、建设自己的网络站点。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及时更新团队的动态,展现社团风采,宣传爱心奉献等。

2、利用资源建立团队平台。我们在人人网、新浪博客、搜狐博客、百度帖吧等都建立了属于我们团队的平台。

3、借助有影响力的平台。我们在大众网、公益中国、中国青年、大学生公益联盟、西部文化家园等有自己的帐号,可以通过这些有影响力的平台来宣传公益事业、宣传社团活动。

4、当地媒体和政府网站。把我们的活动做好,注意在当地的宣传和当地单位沟通处理好关系,当地的媒体和政府网站一般会报道我们的活动。第二方面,群体之间的相互宣传。

1、各高校志愿者的宣传。每次假期活动都会有各界爱心人士的参与但主要的群体还是各高校的同学,在刚刚结束的假期活动中我们就有十几个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参加我们的活动,另外还有北京的老师也加入进来。每年的志愿者回到学校后都会向身边的同学宣传我们的活动以及我们,这又会带动很多的同学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甚至有时候还会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

2、当地乡亲的宣传。我们把好我们活动的质量关,在当地和乡亲处理好关系,我们的高质量活动以及和乡亲们良好的关系就会带动乡亲们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这样就有利于我们活动更好的发展,我们活动很好的发展又会带动乡亲们,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这也就决定我们活动开展得注定是成功的,是能够产生良好影响的,能够取得良好口碑的认可的,这样当地的乡亲就会向周边的乡亲宣传我们的活动以及我们。

3、当地机关单位的宣传。我们开展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都会积极与当地机关进行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当地机关在与其他非当地机关交流时也会宣传。第三方面,加强与校外组织的合作交流。我们与校外组织合作和交流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1、蔡家关校区。最近一年,蔡家关校区参加“全国谷歌杯公益创意大赛”取得不错成绩,而且他们还和“两湖一库”进行合作和其他学校公益组织一起成立保护阿哈水库小组,在“两湖一库”基金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展保护“两湖一库”的活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了“两湖一库”项目官员的赞扬。

2、花溪南校区。最近一年,南校区和贵阳垃圾处理部门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做垃圾处理的一些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花溪北校区。最近一年,花溪北校区与社会爱心人士、团体以及其他高校的同学、组织合作,收到各界人士、团体捐赠的衣物20多袋以及大量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另外还向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申请了环境保护的项目,该项目目前已经结束并且通过环境促进会的审核。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慢慢的做出我们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这样让我们的活动做得更好,服务更优质。

三、多方合作,活动成效显现

在现代的时代背景下,组织要能够长足的发展就离不开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这是现代的大势所趋,我团深深明白这个道理积极开展多方合作。第一,校内学生组织之间的合作。我团和青禾、拓荒、心火、金洲、指南针等公益社团组建了春晖公益联盟,汇集我们几个组织的力量能够做更大、更好的活动,而且可以相互之间有很好的沟通和资源共享,更利于我们组织的发展和强大。第二,校内学校部门领导下的学生组织合作。目前,由贵州大学党委宣传部牵头有贵州大学精神文明建设创建中心、记者团、小德云社、月光话剧团、拓荒者志愿服务队以及我们共建文明共创平台已经有过多次的洽谈基本已经成型,正在酝酿联合开展活动,这几个组织的合作开展的活动肯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第三,校外学生组织间的合作。我们同国内的部分高校学生组织也有合作关系,有时候会双方联合开展合作。有时候他们会提供给我们支持,在假期活动的他们都会捐赠相应的物资给我们带给活动地点的孩子们。第四,校外社会人士或集体的合作。我们团队和校外很多爱心人士或集体都有很密切的联系,他们都很关心我们团队的发展并经常委托我们把他们的爱心带给活动开展地方的乡亲们,目前,他们中很多人的爱心正在汇聚。第四,校外政府间的合作。我们有时候会开展大学生村官行动就和当地政府有很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平常在开展假期活动的时时候都是和政府间有很强的交流和合作,只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活动开展才能顺利、成功。第五,活动开展对象的合作。在活动开展得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和活动对象的沟通与合作,只有他们积极的参与和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活动才能开展得好甚至才能开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合作技巧,这套技巧保证我们活动开展的成功。因为有这些合作,有他们的支持,所以,我们团队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不断地取的成功。合作这条路,我们团队会一直坚持走下去。

存在困境,依旧奋发争优

目前,我们团队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发展的情况。第一,活动开展越发困难。我们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假期的支教调研活动而且很多活动都是围绕这个活动展开的。但是,现在安全问题是全社会瞩目的问题,各级机关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这导致学校不得不思考假期活动时学生的安全加重了他们的顾虑,很多学校在无奈之下只得选择放弃给孩子们提供这种条件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我们活动开展得难度,限制我们团队的发展。第二,团队经费严重不足。我们作为公益的无资金来源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需要花费的资金一直很限制我们,很多时候只能是几个负责的同学自己掏钱来把活动做下去。但是,一旦遇见比较大型的活动就很困难。实际上,我们团队可以开展和商家的合作来获取资金提供给团队开展活动,可是在如今这样的环境下,这样机会是很小的。第三,人员换届频率快。大二的同学除了担任职务外都选择退出队伍,因此,活动的开展都是依靠大一新生的力量,但是他们的经验等是存在不足的而大二的同学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指导他们,这也增加活动开展好的难度。幸运的是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很关注团队的发展,他们退出之后也会经常来指导新生开展活动。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3篇

袁贵仁指出,教师志愿服务是一项光荣而崇高的事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是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师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强调,要按照广泛参与、长期坚持、注重实效的要求,大力推进教师志愿服务制度化,把弘扬志愿精神融入到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各方面。他表示,教育部将积极支持联盟发挥引领、协调和组织作用,完善教师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机制、活动运行机制、激励回馈机制、政策保障机制,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志愿者的感人事迹,促进教师志愿服务活动更加务实有效、永葆生机活力。

启动仪式上,还向专家和教师志愿者代表颁发了全国教师志愿服务联盟特聘专家证书及教师志愿服务工作证书。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4篇

社区公共服务指的是政府和政府的组织, 以及非政府组织 (中国叫社会中介组织, 国际社会称之为NGO组织) 所提供的不是为组织内部人服务的一种服务形态[1]。社区公共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内外有着公共需求或者共同偏好的消费群体。由于社区的地域性特点, 社区公共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内或邻近社区的成员, 但这不意味着社区公共服务排斥或限制对其他非本社区成员提供服务[2]。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进社区开办公益课堂活动就是一种社区公共服务服务, 同时也是大学生与社会进行充分交流沟通的平台。通过公益课堂活动, 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可以在毕业前直接进入社会去感受社会, 在感受中去锻炼和打磨自己。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早已经不是一个什么秘密了。除了少数极为优秀或是幸运的大学生, 随便问一个人, 都会有满腹的辛酸。求职的人太多, 就业岗位太少是大学生最苦恼的地方。与此同时, 用人单位也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辗转难眠。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无论是企业、公司, 还是事业单位、学校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据国内知名调查公司联合开展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 81.2%的大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非常困难或者比较困难。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指出,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是毕业生的技能构建和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别, 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工作能力与就业岗位衔接不上的问题。

因此, 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寻觅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往往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就做起了准备, 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到企业去实习, 以此来得到他们需要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 同时还可能用自己的表现来打动公司, 从而在毕业后获得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

那么企业对大学生实习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目前不少大学生将关注点放在了实习经历上, 只顾积累实习次数, 忽略了实习本身对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的大学生就为了盖上“实习章”, 不顾个人兴趣、实习岗位、所学专业, 只要有机会就绝不放过, 使得不少实习经历成了走过场。甚至很多人纷纷投身“促销”、“发传单”等技术含量低、重复劳动的实习之中。以这样的心态去实习, 效果可想而知。

据2007年发布的《2007大学生暑期实习调查报告》显示, 提供实习岗位的1800家企业中, 有七成以上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评价为“一般”, 仅8.7%的企业对大学生的实习表现“基本满意”。可见盲目的实习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实习是职业规划中的一环, 而且是很重要的一环, 不应该被孤立出来。”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杨媛媛提醒大学生, 要将实习与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如何把大学生的实习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 真正把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在师范院校开展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 不仅仅是一个社区公益性活动, 社区更是学生社会实践最好的实习场所, 对师范院校的大学生而言, 通过公益课堂的形式走进社区, 走进社会, 远比很多脱离专业盲目“实习”更有意义, 这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 从大学生自身特点理解

虽然有不错的潜质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但也要经过相应的磨砺才能发出应有的光泽, 正所谓“玉不琢, 不成器”,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显然可以使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在公益课堂进社区中克服困难, 解决问题, 正是对他们最好的锻炼。

(二) 从大学生发展方向理解

可以提高其社会服务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公益意识, 同时通过这种形式, 发挥师范院校大学生所长, 还可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 为以后真正进入社会, 服务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 从社会成员构成理解

公益课堂是社区公共服务的需要, 拓宽社区公共服务对象的覆盖面,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就目前我国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来看, 直接从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专职人员主要是家庭妇女、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他们中有过大学教育经历的人员很少, 而且大都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专业训练。就兼职人员来说, 由于这项工作的好坏不进入考核系统, 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会影响其经济利益, 加之我国又缺乏对公共服务与国民素质的教育和宣传等, 因此, 这些人总体缺乏从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大学生以办公益课堂的形式进入社区公共服务系统, 由于这一行动本身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 而且还有学校的监控和考核, 因此从事社区公共服务的动力和积极性都比较大, 对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人员素质有重要意义。

二、公益课堂进社区的情况调查

公益课堂进入社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但在公益课堂进入社区的具体情况怎样, 实际效果如何, 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我们还不清楚, 所以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牡丹江市区若干街道、社区、居民小区进行调查。

(一) 调查对象

本项调查研究所选调查对象为随机抽选牡丹江市区内若干街道社区居民。街道选择范围基本覆盖市区, 以保证调查全面性。

(二) 调查方法

在各居民小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问卷填写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共计发放调查表200份, 回收196份 (均为有效问卷) 。

(三)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包括以下调查内容:1、被调查者年龄、性别。2、对公益课堂的了解情况。3、对公益课堂进社区的态度。4、希望公益课堂的授课内容。5、公益课堂存在的问题。

(四) 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年龄性别情况

本次调查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占19%, 18-35岁的占23%, 35-50岁的占31%, 50岁以上占27%。 (见图1) 男女比例为58%:42%, 年龄和性别比较均衡, 有利于了解各年龄段的人们的想法, 使调查结果更全面, 更具有普遍性。

2. 对公益课堂的了解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很了解的仅有2%, 了解一点的有63%, 还有35%的人完全不了解。 (见图2) 这一结果可以看出, 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还没有融入居民的生活, 还有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 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对公益课堂进社区的态度

对公益课堂进社区表示欢迎的占56%, 非常欢迎的占39%, 不欢迎的仅有5%。 (见图3) 由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人们对对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缺乏了解, 但经过工作人员解释后大部分人都表示欢迎这样的公益活动。

4. 希望公益课堂的授课内容

由调查结果 (见图4) 可以看出居民希望公益课堂进社区的主要授课内容还是以辅导孩子功课为主, 另外对一些科普知识的课堂也很有兴趣, 对一些需要专业性较强的书法、美术、音乐等特长教育兴趣不大。

三、现阶段公益课堂进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实际开展和问卷调查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公益课堂进社区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缺乏与社区管理各环节的沟通与协调

客观地来说, 我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还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 社区公共服务各管理主体之间的职能范围和界限不清, 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之间不协调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这种现象致使大学生公益课堂进入社区面临很多实际问题。在管理、时间、场所等方面还有很多局限, 自发的公益性行为没有现成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可以遵循, 一切问题只能以沟通方式进行解决, 效率低、成效小、进展缓慢。

(二) 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比较单一, 服务效果不十分明显, 社会效益较低

当前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较为突出。审视一个社区公共服务状况, 度量的基点是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这个平衡表现为人们对社区公共利益的追求得到满足[3]。但是社区群众对公益课堂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小朋友的课程辅导上。而服务对象程度不同、需求不同、难以形成统一的内容。而课程辅导本身由于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方法等限制无法保证其专业性和权威性, 并且无法长期保持连续性, 在开展过程中一旦发生不同程度的错误或者与老师正常授课内容发生冲突, 就会遭到大家的质疑和家长的抵制, 使公益课堂无法继续。

(三) 大学生缺乏专业训练, 缺乏处理复杂场面的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

一方面学生们社会经验很少, 另一方面公益课堂的开展又处于摸索阶段, 没有现成的规程可以遵循, 而且社区的公益课堂不同于学校或培训机构的正规课堂, 没有纪律、规定的约束, 更多的要靠授课者的引导, 如可提高面对复杂状况的处理能力, 如何让面对复杂的授课对象, 展开教学,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等等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四、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相应对策如下:

(一) 扩大社会宣传, 加强沟通协调, 形成完整体系

必须加大公益课堂进社区的宣传力度。虽然社会对公益性活动的认知性偏低, 形成社会性的公益认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推广, 让广大市民对公益课堂进社区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使他们明白公益课堂进社区会给他们带来哪些益处。公众的了解、认知和支持是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能够得到推广并长期开展下去的前提。公益课堂进社区的过程本身也是社会公益认识的提高过程, 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开展地好, 会使广大群众公益认识不断提高, 对公益性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 不断提高的公益认识又会为公益课堂更好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始。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更强的整体性和计划性。首先, 加强大学生公益课堂的组织行为, 由教师对进社区的学生进行组织安排,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 形成一定的组织机构, 采取教师推荐、竞选等方式选出其中能力较强者担任负责人。各小组分别负责对外联系、沟通协调、内容安排、课程计划、组织授课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全程指导, 做好公益课堂进社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进社区之前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并在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中不断进行完善,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个极好的锻炼, 也会使公益课堂进社区的开展更为顺利。

(二) 丰富授课内容, 使公益课堂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

公益课堂进社区以来, 一直是以小学生课程辅导为主的, 因为公众的认识还停留在师范院校的学生进社区开展公益课堂活动就是给小孩子辅导一下而已, 其实这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社区的孩子存在年龄差别, 分处于不同的年级, 一对一的辅导显然并不实际, 也不是公益课堂的范围, 那是家教的工作, 而一对多的授课很难形成统一的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也无法保持连续性。另外, 即便讲授的内容确定下来, 公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难免与他们在课堂所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而且无论进社区服务的大学生事先做了多少功课准备, 也不一定比在学校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讲的更精彩。所以公益课堂进社区如果要长期开展下去, 就必须从单纯的课程辅导中走出来, 必须开辟出一条新路, 必须使公益课堂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讲解一些旅游知识、景点介绍、法律常识、骗术揭秘、生活窍门、科普知识等, 在课程辅导上尽量以课外阅读为主要授课内容, 以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为目的, 不要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这样更多的、更丰富的内容不但可以给大学生们更大的展示空间和表演舞台, 还能得到更多的各个年龄层的社区群众的普遍支持, 使公益课堂进社区变得更加实际, 让公益观念真正深入人心。例如, 2009年4月23日下午, 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主办, 烟台亚利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协办的“关爱老年人大型公益活动——老年健康课堂启动仪式”,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本活动以关爱老年人, 服务老年人为宗旨, 以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为重点[4]。

(三) 强化技能训练,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随着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 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我们平时必须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平时教学上要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能力训练, 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同时具有“协同作战”和“独立作战”的能力。在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既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制定计划, 研究对策, 解决问题, 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让他们不断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从成功中汲取经验,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公益课堂可以长期的更好的开展下去, 也会为他们日后走出校园, 真正走入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开辟了大学与社区的互动空间, 大学生为社区生活带来了新的气象, 丰富了社区的业余文化生活, 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成为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的实践场地, 公益课堂进社区活动的开展拉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距离, 使公共服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良好尝试, 要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于燕燕.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百步亭社区公共服务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7 (7) .119-125.

[2]高鉴国.社区公共服务的性质与供给——兼以JN市的社区服务中心为例[J].东南学术.2006 (6) .41-50.

[3]袁懋栓.改善社区公共服务,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06 (s1) .98-103.

志愿服务公益广告词 第5篇

2、群策群力办精彩十运,同心同德做爱心使者

3、爱心奉献十运会,十运有我更精彩

4、奉献友爱志愿心,互助进步十运情

5、弘扬奉献精神,共铸十运辉煌

6、志愿服务遍江苏,爱心奉献满十运

7、点燃十运之火,唱响奉献之歌

8、圆满十运,志愿先行

9、弘扬志愿精神, 实践公民道德, 争创文明城市

10、弘扬志愿精神,建设和谐社会

11、献志愿者爱心,铸十运会辉煌

12、爱心在江苏凝聚,真情在十运闪光

13、凝志愿爱心万千,铸十运辉煌无限

14、奉献爱心, 弘扬新风, 帮助他人, 完善自我

15、爱心献十运,真情暖八方

16、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17、情系魅力江苏,爱洒精彩十运

18、志愿心,十运情

19、十运手牵手,服务心连心

20、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平安家园

21、当一流志愿者,创完美十运会

22、用爱心播撒阳光,用高尚践行平凡

23、志愿你我心,十运万众情

24、让爱心传递文明,让奉献精彩十运

25、奉献十运,梦圆奥运

26、奋力拼搏创十运辉煌,爱心涌动展志愿风采

27、服务激情十运,展现活力江苏

28、爱心奉献助十运,志愿服务献真情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价值教育 第6篇

一、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是现代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体现, 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对大学生价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志愿服务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承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社会服务, 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简言之, 志愿服务就是自愿、无偿地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国际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 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有勇敢者本着人道主义精神, 自愿奔赴战场救死扶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反法西斯战场和大后方活跃着更多的志愿者, 中国人民所熟悉的白求恩大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更是谱写了一曲志愿大军的壮歌。在和平时期, 世界各地的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内容涉及环境保护、救灾抢险、社区建设、公益活动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社区服务方面出现志愿活动和志愿者。20世纪90年代初期, 共青团系统形成了青年志愿者全国性组织, 通过一些大型活动、广泛宣传等, 志愿者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进入21世纪, 特别是2008年以来,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很大的发展。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的忠诚奉献赢得了世人赞美。志愿者身上所洋溢着的自我牺牲的品格、奉献敬业的境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乃至人类进步的执著追求, 他们所传承的人类优秀文明精神, 深受人们敬仰和称颂。

(二) 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经济发展并不是评判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唯一指标, 国民的生活质量和道德水平, 包括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 也是评判一个国家是否先进的重要指标。以自愿、无偿为前提的志愿服务具有利他性, 不仅可以激发人民群众贡献个人的力量, 也可以让群众从服务中体验到个人和整体发展的利害关系, 从而养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志愿服务还具有崇高的精神价值, 它超越物质追求, 引导着志愿者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人们在做好事、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提升境界。通过志愿服务活动, 奉献精神得到彰显, 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因此,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高度重视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使社会成员关心和愿意投入到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之中, 从而通过社会参与贡献个人资源, 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社会需求, 实践对社会的责任。

(三) 志愿服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志愿服务形式多种多样, 方式灵活便捷, 适应了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新特点, 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示特长的愿望, 有利于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方面, 志愿者对社会事务的自发参与和实践活动是创造信任、形成社会支持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西方学者认为, 在以追逐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自由竞争经济之外, 为保障被社会排斥的公民能获得必要的谋生手段, 还应存在某种以互惠、责任或义务为基础的道德经济, 其核心是强调志愿主义, 赋予个人以责任和位置, 增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 而志愿者服务活动则突出体现了这种精神。另一方面, 作为社会人, 需要通过所在组织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 达到国家、社会、个人的协调发展。但目前, 无论是在奉行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还是在尊崇国家主义的发展中国家, 都无法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 所以, 需要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连接国家与社会的中介纽带。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庆60周年、北京奥运会等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也证明了培养青年学生奉献、友爱、合作、互助的志愿者精神的重要意义, 这种精神基于对世界的能动贡献和积极的价值认同, 以及对人生、社会和人类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受志愿者精神熏陶的大学生, 将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生力军。

二、价值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

价值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的形式具有很好的育人功能,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来说, 价值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到文化多元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素养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靠传统的教育方法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为精神的志愿服务活动, 既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又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为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

(一) 大学生价值的多元与不确定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 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 一个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世界共同体正在形成。在此情形下, 我国社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价值观念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物质主义、消费至上等价值观念流行, 导致了价值观念多元、紊乱乃至虚无主义出现。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 加剧了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 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会选择的不确定性。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 自我意识比较强,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他们往往缺乏对人生价值科学意义上的思考, 受社会上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的影响, 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仅局限于世俗和功利的层次上, 产生了一些消极的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特征就是价值选择更加自由、价值观念更加多元, 主要表现为对多元化社会和多样价值选择的自主性, 表现为对教育, 特别是对价值教育选择的自主性。比如, 他们过于强调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 在社会价值取向上, 他们虽然都能认识到个人不能离开集体和社会而存在, 但他们似乎更加关注的是社会和集体对他们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肯定, 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张扬。价值目标上的理性务实, 同时也意味着当代大学生价值目标上的世俗化、功利性的特点, 反映出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利影响。大学生理性务实的价值目标多被他们定义为看得到、摸得着的、对自己有切切实实既得好处的层面上, 不能够更深远地作价值目标的定位。

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价值倾向, 须联系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因为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 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什么样的价值原则, 已经远远不是经验或所属的社会群体可以决定的, 必须在多样的价值观念或原则体系中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与选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教育必须面对价值观念的变化,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现代人, 但不是培育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现代人, 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 让他们形成合理、健康的价值观念, 培育有理想、有信念、积极主动寻求生活意义与价值的健全人。因此, 教育有责任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价值危机, 有责任通过一定的价值教育形式形成大学生合理的价值观念, 从而不断地提高其价值素质。

(二) 价值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正是由于上述环境中存在的大学生价值信仰问题, 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价值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价值教育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价值教育是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 其理论基础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价值教育与素质教育都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立足于教育现实以改革教育中的弊端和不足为目标, 力图完善教育机制,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价值教育是促进人的价值素质发展的高级社会活动。价值教育的实质是创造人的价值的教育或真善美的人的创价教育”[1]。“价值教育是旨在发现人、寻找人的归属和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与人生境界的教育”[2]。由此可见, 价值教育探讨的是人的价值素质提高的问题, 是对素质教育思想的局部展开和具体深化。在理论基础和目的指向上价值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相同的, 在探讨具体的价值素质提高的问题上, 价值教育的主要思想是人的目的性及其价值素质的提升, 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培养“直面生活、具有价值感和充满意义的人, 是立足现实、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人, 是真善美的人”[3]。因此, 推进价值教育是对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深化, 补充的是价值素养的成分, 深化的是人的目的性意义与价值。价值教育不是要取代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的任何一部分, 而是要在任何一部分中贯彻价值指针, 把理想的价值观念贯通于各具体的教育形式之中。所以, 价值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我们在价值教育方面过于偏重价值理论的强制性灌输, 忽视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 这种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价值教育的实效性。价值教育要在手段方式上有所创新, 除强调学校的正规化系统化教育外, 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 既为价值教育方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载体, 也满足了大学生接触和参与社会的需要。多年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充分说明, 志愿服务本身就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从实践中优化知识结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还有利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价值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一) 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满足其内在需求

需要产生于主体自身的结构规定性和主体同周围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主体结构, 就产生什么样的需要。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主体性要在教育中真正安家落户, 则必须找到主体性教育的结合点, 这个结合点就是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需要, 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志愿服务为年轻学子们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 他们既可以开阔眼界、奉献他人, 也可以展现自我、增长才干。这一志愿服务活动, 既尊重了大学生的内在需求, 使大学生由教育客体变为主体, 又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大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其实成为主动接受教育的过程。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有利于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二) 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载体作用, 提升生活意义

志愿者用行动来帮助別人, 奉献自己, 从而把社会的期望、做人的使命内化为自觉自愿的需求。同时也通过各项技能的培训和志愿服务项目, 如专业技能培训、体能培训、团队合作培训、观众服务、沟通联络服务、礼貌礼仪培训、相关知识培训、英语培训等, 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 使其熟练掌握自己岗位的服务工作技能, 学到学校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型经济、体育、文化活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及社会各种公益性服务活动等。在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他们勇担社会责任, 以爱国主义的激情与爱心奉献, 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他们通过一线服务提高了实践能力, 锻炼了才能, 增长了知识, 传播了文明, 实现了价值, 提升了生活意义。

(三) 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实现环境育人

大学生走出校园成为志愿者为社会服务, 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通过志愿投身社会公益性服务的系列活动, 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自我反省、激励、评价和提高的机会, 不断地去升华自己的精神和思想, 扩展和充实自己的心灵, 实现自我价值, 最终实现大学生教育的目的。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4]志愿服务的历史经验表明, 大学生教育必须要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补充和丰富, 让学生主动接受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是促进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个有力手段。好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社会实践锻炼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人。所以, “广大青年学生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5]。

总之, 大学生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 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在奉献中展现才华, 磨砺意志, 提升自我价值, 完善个体人格, 铭感社会责任, 推动了大学生价值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现了志愿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成为大学生价值教育的实践渠道和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王逢贤.价值教育及其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

[2][3]吴亚林.价值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70, 10.

[4][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5.

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就业创业能力研究 第7篇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针对大学生的服务现状, 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为便于调查研究以及数据统计, 题目主要包括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以及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学生的体会和收获。调查问卷的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志愿者, 主要采用的纸质问卷和在线问卷这两种方式。纸质问卷主要是对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 并通过在线问卷的方式对河北省其他高校进行调查, 学生种类广泛。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 其中有效问卷489份。问卷的调查对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有41.8%的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起到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作用, 体现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有25%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18.2%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但发掘了个人潜力还锻炼了自己;有10.7%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感受到了有成就感和归属感;有5.3%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过于形式化, 自己收获不大。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 志愿者的心理感受表现为:总是非常快乐 (21.5%) , 大多数时候快乐 (64.3%) , 总是不快乐 (0.6%) , 总是非常不快乐 (1.1%) , 感受复杂、说不清 (10.3%) 。综上所述, 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不但心情愉悦, 还在活动中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益处颇多。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

预计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770万左右, 再加上出国留学的毕业生约30万以及未找到合适工作的往届生, 预计2016年将突破新高, 将达到1 000万大学生同时竞争。而另一方面, 受我国经济体制结构调整的影响, 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并未增加, 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尤为严峻。

基于上述情况, 李克强总理在多种场合提到:就业是一切的基础;最大的民生就是就业;万众创新都要先靠就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政策从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方便。调查发现, 约有75%的在校学生对创业满怀期待, 既羡慕创业者的勇敢和成就, 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成就自我。但大学生创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 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来说资金不足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第二, 创业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挑战, 大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 与社会接触少, 在处理社会事务时, 由于经验不足, 眼光有限, 难免欠考虑, 导致很多创业者半途而废, 很难长久发展。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对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创业。应当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 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特别是在创业资金方面, 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 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 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2.帮助其树立创业观念, 明确创业目标。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社会和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要转变单纯的就业观念, 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要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比较务实的创业项目。

四、结语

目前, 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缺乏大规模的样本支持, 而且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 以及后续的跟踪调查和分析。

参考文献

[1]沈姣.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 2015 (8) :13-15.

[2]程玲秀.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利己性[J].黑龙江教育, 2015 (9) :13-15.

[3]韦小双, 关明.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差异、耦合以及转化[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 :33-36.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8篇

笔者尝试从志愿者个体角度出发, 在时间推移中追踪他们参加西部计划的实践过程, 以期从众多个案的特殊性中归纳出潜在共性。故选择深度访谈的个案研究方法, 并收集大量志愿者日记、自传、回忆录等私人性第一手文献资料, 进行客观的文献分析, 弥补访谈中不利的人为影响, 再结合文献进行若干次回访, 并在此基础上在作出归纳与分析。

因毕业离校、服务结束离职等变更, 使通过学校、服务单位获得志愿者的有效联系方式有很大困难。在找到尽可能多的当面访谈者以外, 笔者又通过网络论坛找到部分志愿者进行电话及在线访谈, 在线访谈的匿名性使被访者通常处于放松状态, 较少受到时间、环境影响, 访谈效果更为理想。

15名受访之西部计划实践者的基本情况:

笔者曾担心不同省份在具体操作上的差异会对个体经历有很大影响, 但事实证明一些共性问题在跨省际差异中依然突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虽然我们直接调查的只有15位西部计划实践者, 但他们不仅讲述了自身的情况和感受, 还介绍出与他们同行的、作为他们朋友或同学的其他西部计划实践者的情况和感受, 从一定意义上考察, 他们各自反映出一个“西部计划实践者群”的情况。

一、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践过程的调查分析

(一) 参加西部计划的准备阶段

1.成为志愿者的动因、期望规划。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 笔者对被访者积极投身西部的原因总结如下: (1) 感受、了解到西部的落后状况, 满怀理想主义的热情希望服务西部, 特别是西部的教育事业, 15人中有8人明确表示, 当初坚持去西部是希望圆自己支教的梦想。 (2) 真正想到艰苦的基层环境中锻炼自己, 累积实践工作经验。 (3) 作为改变自己当时处境的选择契机, 如:现实情况不错, 仍想有其他发展的;逃避现实中的找工作难、情感上不如意等不理想情况。以上三种因素通常以不同的组合方式, 存在于每个人的选择动机中。

也许人们认为志愿者就应该是无偿地、无私地为社会服务的人, 但事实上他们选择成为志愿者也是因为内部和外部双重回报的激励:内部回报就是由服务工作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自我实现感和对自身的磨练, 外部回报则是指组织和社会给予志愿者的认可、利益, 对志愿者这一身份从无偿性到非营利性的认知改变, 将是一个必经的、漫长的历程。国家提供的生活费、交通补贴、保险、优惠政策, 是为了保证志愿者的基本生活、解决其后顾之忧的利益回馈, 也是希望吸引更多人积极投身西部计划, 但几乎没有人是单纯为这些优惠而去的, 甚至有不少人还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深造机会。优惠政策不同于研究生支教团明确的保送政策 , 也无法和明确的出路有同等吸引力, 不确定因素使它们能否兑现仍是未知数, 每个志愿者从选择西部计划起就必须承担这种风险。访谈中还发现, 大多数志愿者都是抱着对西部的感性认识上路的, 很多人是抱着旅行者而非定居者的心态, 所以对艰苦生活的准备不足就成为必然。有些人的服务动机隐含着对服务结束后的良好规划, 但有些人只是空有满腔服务热情, 对服务期及结束后的去向没有明确目标。事实证明, 那些对自己在服务期及结束后有明确规划的志愿者, 更能在服务中过上充实的生活, 更主动地学习和锻炼自己, 更多地体现奉献价值。

2.决定去西部时的人际关系:

来自父母、亲友的压力。志愿者作出去西部这一决定的过程中, 对其有重大影响力的重要他人, 无疑是其家人 (主要指父母) 、亲戚、朋友。对于子女在大学毕业的关键时期, 要去西部服务这一理想主义的选择, 除个别父母外, 其他则以压倒性的多数持反对意见。本研究中的被访者, 都是无论父母、亲友意见如何, 执着地走完西部之路的人, 有些志愿者知道家人一定会反对, 都采取直到申请被批准后才告诉他们的办法。

(二) 参加西部计划的服务过程

1.报名、签约、初到服务地的岗位安排。

志愿者在学校所在省份, 服从省、市级团委项目办公室的统一分配和领导。报名时可选择1年或2年服务期, 最多可报3个专项类别作为服务意向, 并确定是否服从岗位调剂。因时间、省份存在差异, 实施的签约制服务可分为3种类型: (1) 03届是第一年, 全国毕业生只能选择对口省份的服务地区, 不能选择专项类别、具体工作岗位, 到对口省份后要接受当地统一分配。03届以后的签约方式有两种: (2) 和所在省份项目办签约, 只保证属于相应的专项类别, 不确定具体工作岗位, 并选择是否接受岗位调剂。 (3) 和所在省份项目办签约时, 就已经有审批下来的明确工作岗位, 和当初报名时不一定相符, 是否接受这一岗位由志愿者自定。

西部计划的服务地主要有内蒙古、陕、甘、宁、青、新、川、渝、滇、藏、黔、桂12个省 (市、区) 和海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等部分贫困县的乡镇。在报名时就会进行岗位审批的省份, 都是按照对口省份当年所提供需要招收的乡镇级岗位来批复的, 笔者以为这样签约的志愿者, 一定能如愿从事自己想做的工作。但事实上, 无论在学校所在省份有过怎样的签约方式, 到服务地后都会发生大面积的岗位重新调配, 原则上以当地的具体需求和志愿者的专业、特长、个人意愿协调安置, 几乎不考虑专项行动类别, 确定新岗位后再与当地项目办签约。15名被访者中除3名03届毕业生根本没有选择权外, 其余12人有8人的岗位与他们预期的工作跨类别, 甚至完全不相关。

当地政府会把尽可能多的志愿者留在县城单位, 大多分派在各个政府机关。真正下派到乡镇级单位的非常少, 主要是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服务。但问题是, 很多县城单位根本不在原始招收志愿者的单位名录上, 即这些单位根本不需要人, 只是为了安置志愿者以专业进行相关分派。根据访谈资料分析,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 (1) 当地政府对志愿者安置工作比较重视, 认为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在县城比在基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他们刚刚毕业缺少社会实践经验, 直接派往基层可能更加难以适应, 而许多基层单位也根本用不上大学生。 (2) 县城单位能给志愿者提供尽可能好的人身安全保障及生活条件, 更重要的是便于当地政府和项目办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这种工作岗位重新洗牌的情况, 是志愿者到服务地前根本无法了解的, 但遵从当地需要、服从组织分配也是志愿者必备的素质, 即使当初选择不服从岗位调剂, 到当地后也无法坚持初衷。不能从事期望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情绪。在他们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较普遍地出现以下情况: (1) 原本就工作清闲的单位, 没有具体工作给志愿者, 加上他们服务1~2年就走, 单位不愿意花心思培养, 对他们客气有余、信任不足。这无疑大大打击着志愿者们献身西部的服务热情, 增长着空虚、无聊的消极、抱怨情绪。 (2) 想下基层锻炼却下不到基层, 工作上无法大展拳脚, 让他们觉得愧对志愿者名号及服务初衷, 不免对“扎根西部, 服务基层”的宗旨产生怀疑。 (3) 志愿者大多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达成共识:支教、支农、支医是三种最充实的工作, 能最大程度上实现志愿者知识资本的价值, 能学为所用地体现育人、富民、救人的意义。从事此类工作的志愿者更容易因为专业的知识优势得到单位的重用、同事的尊敬, 更容易做出有贡献的成绩。支农、支医岗位要求必须是科班出身, 支教岗位优先选择师范生, 但对其他成绩优异者也着重考虑, 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志愿者对支教工作的向往程度。

2.工作状态及对服务期长短的选择。

服务期1年或2年在报名之初就已选定, 但可以在第一年快结束时提出改变申请, 有2年改1年的, 也有1年延成2年的。面对不得不服从的岗位变动, 绝大多数志愿者都尽可能调整自己以适应现有工作, 但因服务单位、工作性质、个人态度差异带来的工作状态差异依然非常明显, 进而影响着是否改变服务年限。

3.与工作单位领导、同事的关系。

虽然和单位不属于雇佣关系, 但志愿者是根据“谁用人、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培养, 同时接受单位和县项目办的双重领导和管理 。以志愿者这种特殊身份参加工作, 决定他们和所在工作单位的同事之间没有多少利害关系, 彼此较为客气、友好。能否真正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及信任, 更多要看志愿者的工作表现如何, 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志愿者自然更容易得到肯定。

4.漫长的身心锻炼:

在孤独中克服困难, 在寂寞中独自成长。

5.志愿者间的情谊、与服务地群众的关系。

志愿者间的真挚友情被看作是服务历程中最大的财富之一。志愿者也非常愿意和当地人接触。有的是服务工作的性质决定要经常和当地群众交流, 有的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当地的公益活动、民间活动, 有的还自发地从微薄的补助中节省出一部分, 长期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或孤寡老人, 所以当地民众对志愿者的评价都比较高。

(三) 服务结束后的去向选择

西部计划的目标是支持西部建设, 并通过鼓励志愿者扎根西部、就业基层, 或自主择业、流动就业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志愿者的去向安排是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问题最集中的环节。访谈中发现在每年众多的志愿者中, 想扎根西部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最终留下的是其中更少一部分。绝大多数人从没想要留在西部, 更多地视服务经历为难得的人生体验。他们的去向主要:一是考公务员、考研;二是自主择业;三是留在西部、就业基层。

二、完善“西部计划”实践的建议

1.完善志愿者的招募、定岗制度。

报名及审批中的岗位以乡镇级单位为准, 到服务地后却大多在县城重新分配, 不仅造成志愿者情绪波动, 甚至会造成志愿者、单位与项目县之间的冲突。不如让县级单位直接上报需求岗位, 尽量避免二次调配中的工作不对口现象。一旦确定岗位就应在签约时明确, 让志愿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也让有明显错位的可以申请换岗, 尽可能避免志愿者人力资源的浪费。

2.加强到岗前的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对志愿者更好地适应当地工作、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应在实践中探索多样的形式, 用足够的时间促使志愿者对当地的情况尽快熟悉和了解, 以缩短他们的适应期。

3.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形成良好的意见表达机制。

应该以县城为单位建立心理疏导机制, 对自理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的志愿者, 更要加强个别关怀。同时应该让他们对相应问题可寻求帮助的渠道了如指掌, 努力形成公开的意见表达方式, 这才真正利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也可以效仿部分县级项目办对志愿者进行定期调查、不定期走访的方式, 多了解他们在服务中的作为、感受。一方面能鼓励志愿者, 另一方面也利于掌握全局情况, 如此能使中央项目办的工作改善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4.提高基层领导的素质, 促使生活、工作两相协调。

基层需要人才, 但来了人才不会用是最大的悲哀。基层领导的素质有待提高是问题的关键, 否则西部计划会首先在基层就失去受众, 没有真心愿意接受服务的人, 再多的热情也是空谈。

5.服务结束后的去向安置要有具体可行的制度保证。

服务期间要尽可能按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匹配实践机会, 对他们今后就业也是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全面掌握志愿者的就业意向, 争取通过各级项目办及时发布就业信息, 为他们的充分就业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6.志愿者自身要提高心态调节能力。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9篇

志愿服务活动在世界各国源远流长, 它直接源自西方宗教性的慈善活动。19世纪时, 英国实行“推动社区改造计划”, 参加这个计划的人员开始被称为“志愿服务者 (Volunteer) ”。而从欧洲移民到北美大陆的人们为了克服面临的生存困难, 需要相互帮助, 又把这种互助的做法在美洲殖民地延续下去, 使得志愿服务活动在欧美萌芽, 并发展壮大。在我国, 虽然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极少见到“志愿服务”这类概念, 但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或者单纯的舶来。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就是最朴素的社会互助精神的体现。虽然由于历史、政治、宗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各国对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具体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 但总体来说,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定义

2001年,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国际志愿者年的讲话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做了一个概括:“志愿服务活动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说, 志愿服务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1]2006年, 中国共青团中央在《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融合中国传统思想, 对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做了口号式的概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此外, 各种组织和学者对志愿服务活动还有多种定义。虽然各自的表述不同, 但其实质基本统一。本文采用丁元竹、江汛清在《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一书中对志愿服务活动所做的概念定义:“志愿工作 (Volunteer Servive) 是指任何人愿意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 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 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概括来说,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志愿性。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的良知、信念和责任感而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活动。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求人们参加的服务活动不属于志愿服务活动的范畴。 (2) 非营利性。非营利性不是说志愿者的服务绝对没有任何报酬, 而是指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说政府或者某个社会组织为志愿者的花费提供了一定的补贴, 为一些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能够无后顾之忧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或者说外一些职业从事志愿服务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些也都属于非营利性的范畴。目前, 大多数国家都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对志愿者提供一些相应的物质保障。如日本政府给派往国外的志愿者发放一定的生活津贴、医疗费、保险费等;捷克于2002年制定的《志愿服务法 (修正案) 》规定, 志愿者应当提交三个月内出具的治安证明和健康证明, 当长期志愿服务每周平均时间超过20小时时, 政府可为志愿者支付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3) 公益性。志愿服务是出于维护社会和他人利益的目的而开展的活动。虽然志愿者本身也在服务的过程中受益, 但这并无损于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公益性。 (4) 组织性。志愿性质的活动自古有之, 但分散、个体的行为一般被理解为民间互助活动。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是由自愿投身公益事业的志愿者结成的自治性组织实施的工作, 是组织化的行为。1971年,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正式成立, 将志愿服务活动正式纳入联合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计划、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与和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给予了制度上的保证。我国也在1994年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截止到2007年, 在我国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已达2511万多人。

3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的概况

我国带有青年志愿者意义的活动由来已久。上世纪60年代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就具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雏形。但这类活动大多带有一定的政治运动色彩, 并主要是分散、单一和个体形式的服务, 没有达到组织化和规模化, 也没有建立一套持久的机制。上世纪90年代, 在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 铁路系统2万多名青年组成860多个队伍, 在2400多公里的京广铁路沿线的120多个车站、33趟列车上开展了“铁路青年志愿者学雷锋迎春运志愿活动”, 首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的旗帜。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性的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正式启动。1993年12月, 共青团第十三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发展规划》, 决定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作为新时期青年工作的重点。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启动项目, 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

1994年12月5日, 共青团中央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 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2006年, 团中央制定了《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 推广志愿者注册制度。规定年满14周岁, 具有奉献精神, 具备与所参加的支援服务项目及活动相应的素质和知识, 按照一定程序在一个基层团组织或志愿服务组织注册登记, 从事一定时间的志愿服务工作, 就可以成为一名志愿者。这带动和促进了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机制等各项建设整体发展。截至2007年12月, 全国累计已有超过2.68亿人次在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领域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

4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意义

1994年胡锦涛同志在致中国青年志愿协会成立大会的贺信中写道:“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适应时代呼唤和社会需要应运而生的。它作为共青团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树立时代新风,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 都产生着积极作用”。随着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深入、持续的发展, 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活动, 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缓和社会矛盾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

(1)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缓解由于社会群体分化所带来的矛盾, 补救或预防某些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恶化。改革开放之后, 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转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和提高了经济建设的效率, 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分化。据全国总工会统计, 目前全国尚未享受到社会保障的人数约有4.3亿, 全国约有700万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在农村还有8000万的贫困人口。另外,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8897万, 占总人口的6.96%。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单亲家庭子女、下岗职工等有特殊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志愿服务可以用两种方式参与补救和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与恶化:其一是通过直接补救的方式, 比如救援抢险。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08年6月3日, 中国共青团中央和各级团组织紧急招募338.7万名志愿者参与抗震救灾服务, 在国家抢险救灾中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他们在医疗救护、义务献血、物资配送、心理调试、灾后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地防止了灾情蔓延和恶化, 避免了社会经济的更大损失。其二是通过唤起社会良知, 形成社会认同。通过宣传号召, 从最广泛的层面上唤起社会群体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形成共识, 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去解决。

(2)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 在世界各地, 志愿者的贡献中的经济因素往往被忽视。根据一些国家的统计, 志愿服务工作能够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到14%左右。例如在美国, 志愿者的服务相当于900万工作者的全时工作量, 每年创造25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志愿服务活动既不需要政府较多的投入, 又能够满足社会群体对服务的需求, 并且有着较低的成本, 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于社会变革时期, 它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将分散的、个人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热情融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 有效地承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在实践中履行了传统美德的要求, 在服务中实现了志愿者的诺言, 在活动中切实贯彻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能促使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 增强了社会的亲和度与凝聚力。不仅如此, 志愿者本身在进行服务活动之后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研究1人格与健康人格

对于人格, 在心理学上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我国著名心理学者陈仲庚先生在综合各种关于人格的定义之后, 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 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2]这一定义揭示出了人格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 与马克思所说的“只有在自己的类存中, 只有作为人们, 才是人格的现实的理念”[3]有着相同之处。在马克思看来, 人格是人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并在其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特质。综合心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格的界定, 人格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诸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 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 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自我。它是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人的各种心理过程, 如认知能力、行为动机、情绪反应、人际关系、态度信仰、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

健康的人格则是指能全面体现人格的心身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性与心理过程的全面性和稳定性的境界, 是多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与有机统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可提出健康人格应包括的一些方面: (1) 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一方面能自我认可, 接受属于自己的一切, 从而形成对自己较积极的看法;另一方面能自我客体化, 对自己的所有及所缺有较清晰的认识。 (2) 智能结构健全而合理。具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没有认知障碍, 各种认识能力有机结合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能和谐处理好人际关系, 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不断进行社会化活动。 (4) 乐意为社会服务, 富有较强的事业心,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 (5) 良好的情绪和意志, 情感饱满适度。有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不怕挫折, 有毅力。 (6) 高品位的鉴赏力和高境界品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19能控制私欲, 坦诚生活, 不为物质生活所累, 不为庸人俗事所扰”。[4]

2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年代, 社会的转型、时代的巨变对大学生的立身行事有着极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 大学生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 紧跟时代潮流, 形成了自身的人格优势———健康、积极、向上, 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步。但也应该看到, 大学生的人格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名家黄学规教授与同事从2000年起对浙江财经学院的1020名大学生的人格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他们的系列调查报告中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的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参照健康人格标准,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以自我为中心, 关心他人和集体的时候少。理想信念缺失, 唯利是图, 功利色彩较重。 (2) 经受不住打击和挫折。一遇到失败就灰心丧气, 难以调整心态, 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 思想出现极端, 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 (3) 责任意识缺乏。例如一个大学生与几家用人单位签工作合同的事情时有发生, 全然不顾合同的严肃性。还有大学生毕业多年不还银行的助学贷款的事情发生, 这些都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

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相关原则、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等传授给学生, 另一方面则需要大学生自身在社会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由被动到自觉, 主动地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发展, 克服自身发展中的不良倾向, 使自己的人格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相比课堂教育等传统形式,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有着更直接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

1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有组织的活动, 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志愿目标, 它将不同的志愿者融合为一体。在这个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中, 因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团队归属感。从每一个志愿服务团队看, 团队内部都有相应的分工, 有分工就有协作, 分工不协作, 就会对整个团队的志愿服务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这就要参与志愿服务的每个大学生都要相互之间进行良好的协作, 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自我中心等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在实践中认识2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7

到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从而学习和谐处理人际关系。

2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磨练意志和坚定信念

大学生初涉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 不可能一马平川、风平浪静, 必然要遇到许多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困难和从未遇过的问题, 必然要碰到许多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难题, 甚至遭受暂时的挫折。这就需要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去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实现自己当初所设定的目标。实践证明, 在艰苦条件下, 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果断处事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 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这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3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青年志愿服务的开展为大学生观察社会、了解国情提供了实践的沃土。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 了解到普通人生活的艰苦, 使他们身临其境, 受到教育和感染, 由此使自己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为大学生提供了追求真理和正义、积极进取和创新、不断完善个人素质的巨大力量。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们自觉投身于“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时代洪流之中, “净化自己、照亮别人”, 在志愿活动期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怀, 从而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发展和完善自身,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结语

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也是他们人格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标志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充分调动了大学生对健康人格的自觉追求, 强调为社会做贡献, 百折不挠。它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在助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自助。

参考文献

[1]张敏杰.欧美志愿服务工作考察[J].青年研究, 1997 (4) .

[2]陈仲庚, 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年.

[4]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曹忠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

[5]周和岭.医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年.

[6]曹卫洲.国外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概况[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8年.

大学生志愿与公益服务 第10篇

该文以民族高校为例, 旨在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对今后指导民族高校大学生志愿活动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现状及特点分析

1.1 现状分析

1993年, 在共青团组织号召下, 以青年人为主体、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 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的一项公益事业悄然产生。经过20年的发展,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时尚”。而民族高校更是利用其优势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 他们在西部计划、海外服务计划、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优秀项目中为社会各界提供更好地服务。

1.2 特点分析

1.2.1 发展时间短、速度快

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到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成立, 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了起来, 民族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样迅速的发展起来, 并且以其更具民族特色、覆盖广、更深入等特点获得了我国各级组织及地方的广泛好评。

1.2.2 发展规模大、人数多

截止2013年12月, 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4043万, 民族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志愿者在志愿者队伍中已生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以xx民族大学为例, 2012年全校共有6426名学生为注册志愿者, 占总人数的35%。

1.2.3 更具民族特色

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占总人数的65%以上, 民族高校志愿者们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逐渐体现出了他们在语言、民俗等方面的优势。以xx民族大学为例, 学校穆斯林学生自发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支教团, 为当地学生提供免费双语支教, 通过他们的服务, 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民族自豪感。

1.2.4 更具专业性及公益性

志愿服务的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及民族特色更好地提供志愿服务。例如:利用民族风俗文化知识普及我国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利用所学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利用所学医疗知识为社区孤寡老人等提供简单的医疗协助、利用所学的各项才艺为公益事业募集资金等等。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当前, 在我国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同样出现了一些漏洞, 如, 不够注重志愿服务本身的特性, 志愿服务形式陈旧单一, 过于追求短暂的口碑效果;志愿服务资金的缺口较大问题等等, 因此, 志愿服务的管理、策划等工作还需加强。

2.1 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多变

一方面大学生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处于磨练阶段, 兴趣爱好转移较快, 容易受周边环境影响, 在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往往“随大流”。这种现象不利于志愿者队伍长期持续地发展, 也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社会中的信任度。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把志愿服务理解为志愿者单纯的付出、为他人做贡献, 而没有体现“互助、进步”的精神, 缺乏足够毅力, 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够稳定。

2.2 志愿服务形式陈旧、资金缺口较大

民族高校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 缺乏创新, 形式单一, 或仅按照全国或地方各组织要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长此以往, 民族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有所偏差, 大大削弱了民族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忱。

大学生志愿服务本就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 不以产生经济效益、获取酬劳为目的, 但很多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又需要必要的经费支撑, 而民族高校能够提供的经费无法满足高校大规模人数众多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费用需求, 大大阻碍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开展和推广。

2.3 志愿服务管理培训机制不成熟

目前, 我国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处于“临阵找, 用时管, 完事了”的状态, 这使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极大浪费了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 对于大学生志愿者来说, 往往在服务工作中才对其他工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熟悉和掌握, 没有学到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 对日后参加类似的志愿活动帮助不大。还有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担任的职责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不符, 导致志愿者们无从出手, 从而“失职”。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教育, 端正动机

笔者认为, 高校可以配备专业的辅导教师, 开设相关的兴趣培训课程, 可以举办“寻找身边志愿故事”, 分享志愿者的故事, 利用真人真事真感想,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加强思想引导,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念、意义传递给想要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学生, 使其真正的愿意投入志愿服务队伍的怀抱。

3.2 与时俱进, 更新内容

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 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 加大前期考察调研, 与时俱进, 汲取老式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精华, 提倡创新, 使志愿服务活动更能体现其内涵, 更生活化, 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们带着他们的热情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3.3 建设并完善管理培训机制

我国志愿者中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建立完善的管理培训体制, 是保证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健康有序发展, 尽早与国际志愿服务体系接轨的首要任务。

首先, 应建立健全符合民族高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章程, 配备专门的部门或负责人, 明确志愿者注册程序, 明确志愿者的管理、培训及激励和表彰等制度。其次, 建立良好志愿者服务库。结合大学生专业素养及兴趣特长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方案, 根据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对志愿者进行匹配, 并且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质量进行考核、评优和记录, 在再次需要志愿服务时减少再次选拔培训的时间和成本。

参考文献

[1]许人冰.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1 (1) :72-79.

[2]戴卫义, 闪茜菁.论建立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激励机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5) :28-29.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钟发亮.“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2) :107-110.

[5]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J].政工研究动态, 2007 (17) :36-38.

[6]陈再生.论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12) :86-88.

[7]郑镛.论漳州人的人文性格[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 :80-85.

[8]严凤莲.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及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 2011 (10) :178-180.

[9]夏丽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中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173-174.

上一篇:科学合理发展下一篇:中医病历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