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质文化范文

2024-09-14

高校物质文化范文(精选12篇)

高校物质文化 第1篇

一、高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1.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时代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长河发展中的精华, 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益探索, 同时也是大学生所关心关注的文化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带进高校、带入课堂, 不仅保护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体系, 从而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高校实现自身文

化传承的历史使命, 也是实现高等文化教育领域新突破的需要。目前众多高校都缺乏人文精神的底蕴, 而艺术正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高校都在加强文化建设,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艺术教育也变得必不可缺。在高校建立系统、科学的艺术教育机制,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进而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作为一种很有意义的艺术教育形式, 有助于增强高校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竞争力, 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

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自下而上的, 来源于民间, 由于地域性的差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千差万别, 丰富多彩, 但都是经过劳动人民世代相传,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展而来的。由于产生于民间, 又是几代人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 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然朴实的气质特点和浓烈深厚的集体意识。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 大学生充满了好奇、亲近和敬仰之情, 他们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被劳动人民的创造意识所感染, 从而加深了大学生对家乡及家乡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以及对创新力量的推崇。因此, 高校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可以培养大学生对乡土的热爱, 对集体力量、创新理念的重视。

二、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幅迈进, 藏于民间的, 凝聚着大量的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面临着被时代洪流所淹没的危险。然而, 要想将我们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 必须加大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高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中心, 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最佳平台。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必须要面对, 在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我们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首先,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有一定偏差, 保护宣传工作存在一定地域局限性。相比偏远或封闭的院校而言, 经济发达地区, 文化意识的重视程度及传播速度相对比较顺畅, 保护工作已有条不紊地开展;但那些欠发达的偏远地区则由于宣传等各方面原因, 无法有效接受非遗相关知识。对于这些在思想意识上还没有重视起来的院校而言, 要在特定时期树立起积极参与意识, 因而展开工作还存在较大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保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次, 部分高校活动开展过程经验不足。由于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加强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因此, 实际落实的保护工作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 这就使得一些高校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认识及经验不足、体制不完善, 导致非遗保护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

再次, 高校在进行非遗保护过程中, 大多依靠自己的想法盲目摸索, 不能有效地借助外在力量, 也不能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有效地沟通和配合, 这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职能部门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监督和导向作用, 决定着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这是一个需要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4)

[2]徐艺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高等教育的使命[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5)

[3]刘颖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融合之法[J].大众文艺, 2010, (14)

高校物质文化 第2篇

(河南 新乡学院 艺术设计系

魏 玮

453003)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民族民间活态文化传统正面临着急剧的流变和消失。中国高校和现行教育体制如何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教育功能,是摆在中国教育界面前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也引起了许多高校的关注与重视。

一、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优势

(1)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里,高等院校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和场所。是国家教育部门对其社会成员进行系统专业的教育的最高阶段,对教育对象的影响长远而又深刻。

(2)高等院校是文化继承、传播和发展最完整,最系统的教育场所。中国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积累被系统的整合并进行专业的分工。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文化种类。分散在世界范围内的习俗和文化传统被集中起来,组成多元的文化体系,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继承、传播和发展。

(3)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如今全国的高等院校千余所,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百万之众,他们受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我国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4)高等院校有诸多我国文化界的精英,他们具有自觉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由于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对文明文化的传播的职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优秀人选。(5)高等院校有良好的文化研究,文化传播的氛围。文化研究的条件相对完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展以及教育保护的重要场所。

(6)高等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高,思维活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接受者,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者。他们是中华传统文明文化的薪火传人和发展者,也是中华文明决胜未来的力量。(7)高等院校中有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和专业的艺术类院校等。在这些各有侧重的高等院校中,既可以培养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的专业人才,也可以是普及性的相关内容的教育和培养。和专业的美术院校相比,综合类高校具有人多的优势,是不可忽略的阵地。

二、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

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着重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高等教育的话题,着力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把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等。这些有益的探讨,将促进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去,预示着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新学科将会诞生,预示着多元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实现。

三、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现状

1、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教学工作现状(1)河南省高校很少设有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相关院系和专业。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高校直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专业非常少,大部分相关专业培养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育、研究、创作、管理、服务人才,其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成为传承人才。

(2)河南省各高校开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课程与讲座迅速增多。进入21世纪以后,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素质教育类的课程和讲座数量在快速增加。除了开设相关课程以外,不少高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素质教育讲座。讲座的内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象征符号、传统节日、节日文化、原生态艺术、民间剪纸、木板年画、中国毛笔与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邀请民间艺人或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讲课,在增强高校师生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修养、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其进一步了非遗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自觉承担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责任。

不少高校设置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活动的学生社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构筑学术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河南师范大学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以来,组织和策划了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征文、研讨、调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思考,邀请民间艺人展示剪纸、木版年画等绝技。以非物质文化保护协会为依托开展的各项非遗保护活动在校园内掀起了师生

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2、河南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科研工作现状

(1)部分高校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

2010年6月河南省文化厅公布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共在全省评选出12个单位,其中有高校占了9所。分别是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中医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教育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师范学院。由此可见,高校是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的组成单位。河南省部分高校很早就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没有学校明确设有专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机构,这类研究工作多附于相关专业教研室。

(2)一些高校通过建立展馆的方式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郑州轻工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民俗艺术馆,该馆主要收集了古代、近现代的一些民俗艺术实物资料,为教学和科研奠定坚实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征集,民俗艺术馆目前已收集藏品3000余件,种类主要有民用瓷器、服饰、家具、铁器、铜器、建筑构件以及汉代画像石、民间年画和民间泥塑等。通过展览,使师生对民俗艺术有一个新的认识和定位,加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理解,树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艺术的基本责任心。

(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和成果越来越多

河南省高校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从已有科研项目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保护与培养的教

研立项极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立项相对多一些。安阳师院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成员近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古籍整理项目1项、全国教育项目1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与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与台港澳合作项目1项。

(4)开展了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交流活动

河南省高校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交流形式有研讨会、学术讲座、参观、座谈、项目合作等,其中研讨会形式居多。1999年,安阳师范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大陆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代表人数达200人,讨论会主会场设在该校的多功能会议厅,安阳师院有四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发了言,这次学术讨论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分别做了报道。

河南省高校美术教育在社会大的转型变革时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研究、社区文化发展以及专门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

高校物质文化 第3篇

一、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两大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公布的《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中提出“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由于这一概念的定义本身有一定的缺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决定在《公约》中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替代“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按照这样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包括节庆、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作为无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被誉为“民族文化活化石”。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开幕式上,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由此,我们可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是“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情结”。

二、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公共文化事业机构,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能够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能力、关注程度和保护意识,而高校档案馆也可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档案馆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积累和管理国家档案财富的职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文化活化石”,也就是我国重要的档案资源。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存、保护、传承与振兴都离不开档案管理,这些都需要高级别的档案馆的人力支持,如: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申遗档案的建立、申遗档案的妥善保存与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当地高校档案馆都可以为此做出技术和场地支持。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音乐类和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的知识通常是经过口传心授来传承的,在市场经济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它们正在逐步消失,抢救、保护它们已经成为保护遗产的当务之急。

近几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的文化部门承担,笔者认为这并不是惟一的选择。众多的高校都设有艺术系科。通过高校档案馆推动艺术系科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同时也壮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量。所以,高校档案馆应当勇于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让高校档案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的重要成员。高校档案馆可以通过主动收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对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民间美术、传统手工工艺进行记录,建立声像档案,以此形成高校的特色馆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高校档案馆可以带领高校的艺术师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民族文化的形成环境、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谱、民族民间工艺的制作方法进行传统的纸质档案记录和保存,同时可以采取数码相机对民族民间音乐表演、工艺制作等进行现场采集和记录,既便于备份、复制,又便于传播和利用。

三、高校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行性

高校档案馆是重要的原始资料保存机构,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它所保存的原始资料能够为高校这一文化机构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作为高校档案馆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存作为自己的特色档案馆藏,将当地相关一些文化资料集中起来,以便管理和更好地为高校师生研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

我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说过,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分钟都在消亡。比如被称之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随着西藏年老艺人的相继辞世,差不多到了人亡歌息的地步。因为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高校档案馆有责任为全校师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文献信息的利用。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出现的“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发生。为此,可制定合理的档案馆藏开放制度,通过各种途径、主动的向全校师生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特色档案服务,还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在校内举办展览、组织艺术系科的学生到各地去参观,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培训,为当地社会文化活动提供设施或有组织的服务,以实现保存、利用特色档案的重要目的。例如,我校档案馆依托非物质文化遗文献机构“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了许多当地的民间技艺工具和民间劳作生产工具实物,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了实录的收集,大大充实了我校的特色档案资源。为加强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研究,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我校还成立了“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在深入挖掘西南地区土司文化内涵、积极构建土司文化体系、有效促进我校相关学科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更大程度上丰富了我校的特色档案资源,还能为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政策参考。

总的来说,高校档案馆还应依托高校的人源优势、学术优势,收集、研究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资料,还要做到“关注历史,放眼未来”,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保护工作服务纳入到自己的职能当中,让当代年轻学子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宣传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物质文化 第4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是民族记忆的复活

高校肩负着培养国家接班人的重任,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在于学习各种先进的科技知识, 更在于道德情操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大学生价值观及道德、人文素质的培养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 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 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 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呈现, 是我们民族活生生的文化记忆。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电视、网络普及的时代里, 他们对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有着明显的疏离,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 就是使传统的民族文化记忆开始复活。一个没有民族记忆的民族是苍白的, 只有激活这些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 才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代新人。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 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

十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 不仅使一个个非遗项目得以获得政府的人力物力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大众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启蒙教育。当今全球化的时代里, 人们关注西方文化, 追逐都市文明, 特别是年轻一代, 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转变, 开始正视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化遗产, 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 近年来各地出现的文化旅游热正说明了这一点。但目前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仅停留在“观赏”这一表层文化参与阶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的精神价值、审美价值尚缺乏深入的探析。因此留存在这些文化符号后面的精神内涵、生活理念尚未得以广泛的传承。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功能之一,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是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校园, 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等等都得到了放大和凸显, 这便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民族文化认同感。非物质文化遗产, 表面看来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化项目, 但是从其深层意义来看, 是一种内在的生活态度和文化精神, 它们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一是热爱生命、追求幸福, 二是尊重生命、道德约束, 三是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三点精神命脉。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最深层的意义在于珍视传统的生活方式, 呼唤人们反思工业文明和都市文明带来的弊端, 从而使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到工业化时代人们的异化状态, 从整体上对人类的生存状态进行反思, 这一反思恰恰是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核心价值。因此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系, 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是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体系的路径

(一)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日常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 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 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他艺术。可以结合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特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学科教学体系。如中文专业可将民间文学纳入专业教学内容与研究方向, 使学生了解带有地域文化的文学特色;建筑、艺术学院可将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 使学生更加了解具有民间特色的绘画技巧和建筑特色。高校应开设人文选修课《中国民俗》, 以及民间艺术类选修课程, 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学分体系, 推进民族传统文化进课堂。

(二) 以构建校园文化为背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

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因此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 我们应充分利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校园文化。第一, 我们要充分发挥校刊、广播、黑板报、橱窗、校园网站的宣传作用, 让它们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重要渠道。第二,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 把民族文化遗产艺术作品、研究成果等制成数字化产品, 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教育活动, 形成网上网下弘扬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力。第三, 我们应充分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 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 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引导人们孝老敬老, 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第四, 定期邀请有关专家、民间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 营造弘扬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 以学生社会实践为着力点, 指导学生深入民间学习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教师指导下, 带领学生利用假日假期深入社会, 了解民间文化, 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唤起大学生的民族责任心和使命感。

物质文化遗产作文 第5篇

搭建平台,营造氛围,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散落于民间,民众的热情与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至关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举办文化艺术展演是湖口县的传统文化活动。每次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各基层单位都会组织精彩的文艺节目,开展竞赛活动,这充分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好戏连台,“绝活”频出,一些散落在民间的老曲艺、老工艺、老制作等因此得以重登舞台。湖口县还对青阳腔、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广泛的宣传,举办一系列知识讲座,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让广大基层群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对保护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适当物质奖励,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

推陈出新,增添活力,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气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文化传承和累积的结果,与现代文化有较大反差,这种文化反差正是文化互补和魅力所在。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适当加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便无法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其文化底蕴就得不到生动展示。为此,湖口县积极探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新时代文化元素的有效途径。,湖口县和九江学院签订了研究青阳腔戏曲文化的合作协议,成立了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在资料发掘、唱腔抢救、戏曲开发利用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同时,创建青阳腔艺术研究实验基地,九江学院定期派学生到基地学习,向艺人学习技艺,与老艺人同台演出,让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学生投身到青阳腔戏曲的学习、表演和研究中去,鼓励他们结合时代特点创作新的作品。

高校物质文化 第6篇

一、现阶段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一)本科教育缺少相关专业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是本学科最为主要的两个专业,但目前该专业并没有纳入本科专业教育体系之中,只在研究生教育中体现出来,这极大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相关知识难以普及,造成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保护与传承缺乏有效手段,缺少相关人才,难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

(二)高校缺少相关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大多数高校未将民俗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作为显性课程进行设置,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应和《大学语文》课程一样受到高校的重视。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应当也作为国学教学中的一部分,予以普及,它起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保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文化影响社会的深远作用。

除了显性课程外,高校应设置民俗学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隐性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类实践教学,进一步体会课程的本质与内涵,深层次理解相关文化知识,达到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激发其社会责任感。

(三)高校师资匮乏

由于意识欠缺,许多高校没有重视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没有学科专业作为有力支撑,专门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为数不多。许多教师或者从其他学科转行,或者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训练,教学研究成果包括教材编写没有系统化。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的教师屈指可数,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水品。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构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势在必行,通过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可使全体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各民族民间文化差异,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丰富性、互补性的意义,正确判断非物质文化与自己文化间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影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自主的积极态度,养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得当行为模式。通过学校教育带动家庭和社会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立体的多方位的网状教育模式最终达到全民重视,全民相应,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这也是作为古老文明大国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

三、开展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措施

(一)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可进行以下三种课程设计方式:第一种是设置显性课程,将相关课程纳入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完整的教学大纲、考纲,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环节完整。此类设计适用于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第二种是穿插方式课程,此类课程设计不改变现有的文化教育课程,适用于那些教学时数较满及专业性质的大中专学校,只穿插地介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知识。第三种是隐性教育。不改变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等教学元素,而只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

(二)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内容体系

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编写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选择、整理,注入课程体系,这是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必须大量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内容体系。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教师的在岗培训,提高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素养,尽量做到师资培训的系统化和科学化。(2)引进社会人士,可将民间艺人、祖传秘方者、民族艺术绝活者等等聘为学校荣誉教师,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研讨会,开办培训班及举办实践活动方式,起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与教师的交流,达到教学研相结合的目的。(3)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合理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因地制宜地广纳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者等,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师资人力资源中心,使学校、家庭、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都能利用这一中心的资源优势,提高学习效果。

(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教育既可以涵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艺人、行家、绝活者等人力教育资源,又可以涵纳为受教育者提供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习惯和行为的信息资源。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网站、设计民间艺人主页、民间艺术绝活浏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以及濒危、失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电子公告栏等等。

综上所述,高校在民俗教育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面向二十一世纪,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应该在高校高度重视民俗学的普及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和长期性,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全民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意识。

作者简介:

董媛媛(1979-),女,汉族,新疆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

高校物质文化 第7篇

1 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

早在1998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 发出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 强调“帮助在文化多元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 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这就将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建设和高校教育的文化使命联系了起来。2002年10月, 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明确提出“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应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这是一次敦促中国高校教育履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责任的动员大会, 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进入校园的肇始, 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随之与日俱增, 而对武术未来生存命运忧心忡忡的学者专家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的前沿阵营———高等院校, 积极推动武术进入高校校园来传承。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区域, 担负着对文化遗产资源研究、整合以及传承、发展、创新的教育功能, 可是高校教育整体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人的作用。高校智者云集, 不仅热爱武术发展事业的教育工作者, 还有肩负民族未来希望的高素质的大批青年学子, 他们是继承与发展武术文化遗产的中坚力量。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高校, 不但能促进武术教育者完善自身的武术文化理论知识和技术结构, 还能让大学生体悟到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对武术文化的情感而积极献身于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事业中去。另外, 营造浓厚的武术文化氛围又增添了高校的民族特色, 使其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大多已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亟需重点保护的地方武术拳种还被阻隔于高校教育的大门之外, 以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远未建立,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高校校园传承尚不普遍, 我们要高度认识武术文化对锤炼民族精神、确认民族文化身份的特殊价值, 树立以高校教育传承为“制高点”以不可动摇的地位。

2 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2.1 实现武术教育的文化回归, 夯实社会基础

从历史发展看, 武术文化一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 这与古代传统文化的“柔性”发展走向关系很大。自从汉代统治者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治国方术, “汉代官方学校教育以‘经学’或‘辞赋’取代了先秦时期的‘六艺’, 官方学校教育中, 基本上排除和削弱了身体机能的学习内容”[4]。其后, 中国传统文化虽经历了汉唐的雄阔高亢, 可及至宋明时代, 在理学影响下终至形成了精致内敛、婉约阴柔的文化风格, 宋明理学“‘主静’、‘主敬’的内省工夫, 与体育宗旨背道而驰, 使社会风尚趋于文弱”[5]。传统柔性文化符合了封建统治者的政治需要, 但不可避免的压制了民众的尚武之风,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王朝大多对属于“非常态社会”或者“越轨社会”的民间武术活动严令禁止, 致使武术总是作为一种俗文化而隐匿于民间“田间地头”、散存于民俗事象的各种民间民俗活动之中而任之自生自灭。及至近现代, 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洞开中国国门后, 为摆脱被动挨打局面, 中国走向主动接纳西方文化的道路, 同时也表现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迷失, 而且这种文化迷失也迁延到建国后的学校武术教育, 反映在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从基本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深受西方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 即便高校也没有完全扮演起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先行者的角色, 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西体育文化教学内容严重失衡, 有关高校武术教育改革鲜有深层次触动,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多是点缀几个国家规定的样板武术套路为教学内容, 这种深受西方体育思想影响以追求“高、难、新、美”为价值取向的几个武术套路技术基本上同武术的丰富文化内涵呈脱节状态, 没有体现出武术文化的广博精深。随着国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在全球伪文化压力面前捍卫自己的文化特征, 高校应该成为这方面的源泉……不应把本民族的伟大文化成就和价值传承抛进受忽视的角落”[6]的文化责任, 将各地域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高校教育传承轨道, 发挥高校教育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 稳固和扩大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社会基础。相关资料已显示, 至2002年底, “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60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 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教育阶段”[7], 将富有特色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置为课程纳入高校教学体系, 以众多知识层次高、思维活跃且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为传承主体, 通过必修课或选修课学习, 辅以课外的其他武术文化活动形式 (武术协会、兴趣小组、竞赛及表演、讲座、校园武术节等) , 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 完成至少2年到4年的武术的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或熏陶, 通过“活态”的教育传承, 使其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文化理论知识, 培养武术的民族文化情感和保护意识, 在此基础上, 进行人才优选, 精心培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传承人”, 为武术文化薪火相传做好高起点的准备。总之,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经历现代高校教育的洗礼, 才能实现武术的文化回归, 培养出强势的民族体育文化, 以“强内固本”来坚实其“由大到强”的社会文基础。

2.2 唤起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自觉, 提高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概念, 他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 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8]。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唤起国民的文化自觉和对本民族武术文化拥有“自知之明”, 让武术发展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因素方面的作用值得重视。2013年1月9日,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著名文化学者钱文忠教授在中国武文化泰山高峰论坛上提出“中华民族复兴必须要尚武”的鲜明观点, 特别强调了武术对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 就是基于武术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深刻判断, 这种精神动力来源于对本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同感, 难以用西方体育文化的拿来主义来复制。高校教育传承武术文化就是在高校确立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主体地位, 而不是仅仅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为西方文化做嫁衣, 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附庸。只有在文化自觉的主导下, 武术通过高校教育文化传承平台积极同西方体育文化展开平等的交流、对话, 通过高校教育来实现本土生长的内源性文化———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培养国民文化自觉的睿智, 弘扬武术文化精华, 自觉抵制和克服西方体育文化的不足, 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一种超越西方体育文化主导的双向交流机制, 降低中西体育文化的落差, 才能不断在“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文化整合”过程中, 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引向深入, 丰富世界体育文化, 扩大其国内外的影响力。

2.3 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将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上升到了民族精神高度, 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就维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式,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 凝聚着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追求和谦恭有礼、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它无处不渗透, 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了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可遗憾的是, 在体育领域我们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激发更多的是依靠西方竞技体育来完成, 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因经济停滞、文化落后而急需振兴、崛起的社会重塑民族精神的需要。……但由于竞技内容的西方文化属性, 就使得获得这种成就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传播西方文明的一种廉价渠道, ……”[9], 究其实质是借了西方体育的“体”还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魂”, 而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无从发挥。而“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民族是没有根的民族, 一个不能与‘传统和解’的民族犹如‘漂泊的心灵, 失根的兰花’”[10], “成为一个没有精神支柱、情感归宿、文化寄托的漂泊者, 等待她的将是被同化的命运”[11], 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塑造民族精神意义深远, 也惟有民族精神发扬起来, 才能更好促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两者是良性互动的。以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培育民族精神, 通过高校教育让大学生参与有关武术“非遗”的各种活动, 提高武术文化修养, 奠定本民族的价值观、增加文化认同和文化情感, 体认蕴含其间适于时代发展的文化精神, 在国家意识层面树立起民族精神的根基, 以传承和弘扬武术文化为本位, 才能在固守本源基础上将中西体育文化先进成分内化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之中。

3 高校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

3.1 以大学的文化使命为高度, 树立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理念

大学担负重要的文化责任就是造就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人, 使之以中国人的身份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大学要经受“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考验, 耐得住寂寞与冷清, 潜心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和思想源泉, 引导社会成员有意识的自觉体认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 以完成它的文化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要树立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的基本理念, 将武术文化遗产中包含的民族精神融入到学校工作中去, 克服、纠正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的不足, 加大武术文化在高校校园的普及推广, 使高校成为武术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场所, 为武术文化传承构筑坚实的社会基础,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复兴。

3.2 发挥相关管理部门与高校的联动工作机制

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得到普通民众以及管理部门的价值认同、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建议在国家教育部指导下, 由各省市制定本地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推广计划, 其中包括制定教学指导纲要、特色教材编写、师资培训, 建立传承人 (武术人才) 信息库, 优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逐年增加经费投入, 明确高校教育传承的目标, 定期检查评估, 使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遗文化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稳定性和强制性。

3.3 组建科研队伍, 深入研究, 创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体系

以省市地区为单位, 从高校中抽调一批科研能力强, 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的专家学者组成科研团队, 运用多学科知识展开专门研究, 构建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体系, 多方位、多层面地对传统武术技术和理论进行现代化阐释, 为武术文化的高校教育传承工作提供学术支撑, 并给予科学指导。

3.4 加强专业师资教育培训

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 队伍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专业体育院校的武术系或民族传统体育系, 或高等师范院校的武术专业应担负挖掘、整理和开发地方特色武术文化资源的责任, 在教学大纲中选择增设部分国家级或省市级有代表性的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校本课程, 培养专门师资, 并对高校在职武术教师开办培训班, 使之担任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传递者。

3.5 加速推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利用高校优质师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较好、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 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体育课程, 引入学生社团活动, 校际间定期举办特色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赛、表演、交流会等, 多渠道让大学生领略到武术文化的魅力, 使乡土气息浓厚的武术文化在高校中得以保护与传承。

3.6 营造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环境

武术文化保护与传承脱离不开它生长的基础环境。高校教育传承环境可分为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 通过创设武术文化景观、健全场地设施和器材建设, 采取丰富的活动形式 (展览馆、社团活动、讲座、竞赛表演、校园文化节) , 利用影视、网络、校园广播、博客、校报等传媒工具进行宣传展示以营造有形环境, 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教育传承理念等营造无形环境, 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来。

4 结语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留传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凝聚着民族智慧, 传递着民族情感, 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活”的见证, 是需要倍加珍视的精神家园。惟有改变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武术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积弊, 通过积极推进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校园, 发挥高校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 利用高校教育的文化辐射力、推动力和示范力强的优势, 促使民族古老生命记忆———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 才能使新世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立足于坚实的民族文化根基之上。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对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地位。高校教育传承价值在于:实现武术教育的文化回归, 夯实社会基础;唤起对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自觉, 提高民族文化主体性;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文章最后探讨了其价值实现的途径, 以期为高校教育传承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些思路。

高校物质文化 第8篇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包括:音乐、舞蹈、语言、文学、礼仪、习俗、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人”而存在, 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 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 使广大群众得以认同和尊重。非物质文化为教育提供大量的知识来源, 同时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得以实现。社会和学校大力宣传和普及, 文化传承人对外界的授课等都是一种教育。

2. 高校艺术类专业:

高校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类、音乐类、舞蹈类、广电、影视、戏剧类等专业。其中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专业与非物质文化关系紧密。在专业教育上许多高校追求西方教育模式, 对传统的、民间的艺术传承教育应该引起重视。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产生的, 每个时代审美标准不一样, 是否能让当今社会认同, 这就需要艺术教育去评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的时代价值及探讨其艺术结构, 寻找其与现代社会及现代艺术的联系, 并让大众产生认同感。高校艺术类专业有着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双重优势, 应该在非物质文化教育传承中发挥其重大作用。中国的艺术要走向世界必须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 有利于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创新

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明确目标, 高校教育应该也要与时俱进。增设非物质文化教育课程, 探讨其教育模式等工作势在必行。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 理想信念、人文情怀, 对高校学生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对提高个人的道德情操, 个人修养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也可以锻炼人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

三、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策

近年来, 我国有少部分高校对大学生非物质文化教育做出了一些努力和尝试, 例如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山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创办的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 其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研究人才, 还开设了非物质文化相关课程。中山大学的“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 硕果累累。通过学习各个高校的经验, 现把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策主要三个方面即专业设置、课程安排、队伍建设总结如下。

1. 专业设置

结合学校的原来艺术门类专业, 增设非物质文化分支非物质文化专业, 如美术类可增设民间美术专业或原生态美术专业等。或根据本土文化或家乡文化特征设置相关专业。例如地方戏曲是中山大学的优势, 他们利用了这方面的优势建立非物质文化专业。我们也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前瞻来调整学科结构, 比如有西藏文化研究者认为可以把西藏的藏毯、藏纸、藏式金银器等制作技术作为人类文化等系统地纳入大学教育, 专业的设置也应该与时俱进。

2. 课程安排

课内学习方面, 课程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民间文化概论、民间文学、中国民间艺术、民俗学等课程作为相关艺术类专业的公共课。也可以设置选修课, 选修课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就要求教学质量和趣味性上有所加强。比如重庆文理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外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舞蹈这样的传统课程跟非物质文化课程关系密切, 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方面可以引导往非物质文化方向研究。

课外学习方面, 可以在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的活动宣传普及工作。鼓励学生走出校园, 实地考察、调研, 理论指导实践, 并可以建立非遗研究小组等。

3. 队伍建设

可以跟民间艺人合作实行“双导师”制度, 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培养专门的教学研究人员。并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 校内校外联合。比如说重庆文理学院与重庆文化广播电视局创办了重庆文化遗产研究学院, 建设了重庆非遗研究基地, 形成了非遗研究的“重庆模式”, 取得很好的成效。

摘要:当今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深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高校作为发展教育的重要载体,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该承担重任。而艺术类专业有着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优势, 更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艺术类专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育,艺术类专业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高校物质文化 第9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阐述及特征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的定义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看做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体系、表现形式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2]92。 由于人们所处环境 、历史条件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创新,与此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具有社会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前进,激励开发人类的主动创造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上的传统文化和文化艺术表演、民俗活动与节庆活动、礼仪表演等,还包括传统手工艺技艺方法、民间实践活动等,其内容与宇宙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着重于以人文为中心的各种技艺、 经验和精神,生动灵活富于变化。

与物质文化一样, 非物质文化同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滋养人类自身发展的财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推广将很好地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高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服务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中发挥着其他部门不可企及的重要作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具有“ 民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人们生活密切关联、代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次就是“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是凭借口头行为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感知信息的隐性传递。 这就决定了它在时空上受限。 在语言、地域、民族环境下,多数非物质文化仅能成为地方性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性也是非物质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人类长时间的生产生活中, 人们目前看到的技能和风俗经历了多代人的继承、改进,最终以各种文化形式表现出来。 其有被人类继承和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文献记载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进程中因此受到更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持续的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变化。 表现出虽然扎根于传统环境,却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发生着动态的变化的状态。

二、高校图书馆承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责任分析

1.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 。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情报、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是国际图联( IFLA) 于1974年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四大社会职责。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公共图书馆宣言》 中也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所必定要承担的社会使命, 这个使命包括: 加强文化遗产意识; 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 提供各种艺术文化表演展示的机会;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赞赏文化的多样性;支持口述传统文化的保存和传播[3]131。 在“ 非遗”的保护中,高校图书馆承担者责任重大,其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服务理念和信息传播的经验,将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提供最适用的工具保障。

2.高校图书馆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到优势 。 非物质文化的创造多半是来自于民间,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与当地人民生活习俗也是分不开的。 所谓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非物质文化来自不同区域使得该地区的高校图书馆收集和组织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区域优势来看,地理位置优越的高校图书馆最有机会接触到原生态的资源,最便捷的搜集第一手的非遗资料并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整理,有地方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员能够熟悉地方语言的风格和文化的特点,在搜集方面也有便利的开展交流的语言优势。

从收藏优势来看, 各个高校图书馆是各地特色文化的继承者、 保护者和传承推广者,对民间史料、原始手稿和野史轶文等原生态的资源, 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 也是传承非遗的重要资料,有力地保障了非物质文化的收集整合。

从技术层面来说, 政府对图书馆的支持和对非遗的重视,也促进了非遗保存和研究的技术发展和设备支持, 高端的音频、视频设备,各种摄像、摄影与扫描设备及专业人才的信息处理技术, 图书馆专业人才的信息加工和资源建设的水平也保证了非遗数字化建设的开展,通过数字处理、排序、加工经验等等,使收集、排序,保留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方面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

以上优势毫无疑问地表现了在非物质文化收集和保护过程中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必要性。 因此,地区高校图书馆在面对传统手工艺正濒临消亡、 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惨遭损坏或者流失海外,以及无人继承分散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的问题时应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贡献。

3.高校图书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高校图书馆在承担非遗保护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信息优势。 第一,图书馆能为信息文化提供交流的空间。 报告厅、展示厅和文化广场等都属于高校图书馆之中的必需性设施,作为高校信息文化枢纽的图书馆,可以完成非物质文化保护作业过程中的宣传展示工作,承接其研究探讨的活动。 第二,图书馆拥有海量的资源。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之一就是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主力军或者重要的参与者,主要源于图书馆中藏有大量的原始的地方文献资料,而这些资源对图书馆的非遗研究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三,图书馆在长期发展中拥有了一大批高素质的读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工作离不开庞大的人民群众队伍,尤其是高素质的读者群体。 图书馆为他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便于他们心无旁骛地接受文化知识的熏陶。 第四,各地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网站。 高校图书馆中具备了全面系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还聘请专业权威的技术人员坐镇。 在数字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被寄予了更厚重的期望,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 人们需要图书馆将实体的馆藏物质转化为虚拟的形态, 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技术的保证在高校图书馆中都应该得到实现。

三、高校图书馆参与非遗保护创新策略

各地高校图书馆陆续成为非遗保护的主阵地,其目的在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应把对项目的研究、整合以及宣传工作作为重中之重。 要更好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高校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点。

1.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 。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我国作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的缔约国之一,严格按照合约规定,尊重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全社会开展非遗教育活动,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众当中推广非遗文化意义更为重大。 通过各种活动传播非遗文化信息资源,让民众了解非遗的现状,使国民了解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4]92。

高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研讨类的活动,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与知识在读者和民众中传播开来,加强社会对非遗保护意识的普及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高校图书馆处在社会发展中心、 文化信息中心,加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工作中,增强师生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激发内心的保护责任。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以展览会为媒介,展示给社会大众,从而使更多的人加入到民间优秀文化的保护工作中。

2.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源的服务 。 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教学、 研究以及生产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源,具有很高的使用和保存价值。 高校图书馆是包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具有独立性的权威知识技术,无法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施展全部的本领,所以,高校图书馆只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员参与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当中。 然而,作为在区域建设中对培养和发展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的高校,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应根据本学校和本地的客观条件,制订合理计划,系统全面地搜集地方文献资料,为当地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服务。

各地的高校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将局部区域特征作为标准,将教学信息、新的科研目标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与此同时,还要把地方的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考虑在内。 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在高校中得以实现,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现代化设备,整理、集合各类地方文献资料,这不但将地域文化清晰化、完整化,还大大方便了读者对地方文献的查询和借阅需求。 与此同时,这些文档还添加了当地的大学图书馆集合的特性,使其信息内容更丰富。

3.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 。 当前,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经济、物质和知识资源的方面来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全社会的整体协调,以此建立具有优势互补的有机整合资源共享机制。 非遗数字知识系统的建立依靠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人才等优势,发挥各自的特长,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当地的图书馆、档案馆、画廊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通力合作。 例如数字多媒体技术对珍稀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价值作出的真实、系统和全方位的记载。

实现技术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是大学图书馆的目标所在, 用尖端的技术和人性化的服务, 更好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优势便捷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高校图书馆要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为依据,科学规划,突出主题,匹配当地的图书馆,建立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

高校图书馆运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进行信息的宣传实现资源共享。 配有相关资料包括图片和文字等,整理成一个内容丰富,并突出地方特色的非遗资源数据库,地方特色文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之后,人们可以更加形象地从数字信息中了解到那些已经消失的或者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真实的状态保留到现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研究人和保护人取得相关信息资源的效率,而且能够拓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子,使得学术研究与简单的文字记录比较起来更加直接和真实。

高校图书馆应以技术支持为保障并在文化自觉意识的引领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数字格式。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服务对象包含不同水平和层次的既有专业研究人员也有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兴趣的普通群众,以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现的各种功能是在先进的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 人文精神则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应用程序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得到了保障。

总而言之,尽管高校图书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着不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工作中高校图书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项规模宏大的文化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全体的通力合作。 所以,高校图书馆要与文化馆、博物馆、 展览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共同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机构的合作,携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我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摘要: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对于地方文献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展。本文主要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阐述其方法和创新措施。

高校物质文化 第10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发布的最新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 (有时为个人) 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宁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等五个方面。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界定是指:加强高校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等的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传统。可以考虑增加相关公共课或公选课。主要内容包括:民俗民间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达形式、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民族风俗礼仪等活动。 (2) 从高校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 就是在弘扬民族音乐中多做努力。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

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在音乐教育的施教过程中, 偏重于西洋音乐专业技术的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也是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虽然, 我们都觉得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最为璀璨的民族文化结晶, 是最为耀眼的、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积淀, 但是在施教过程中, 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事实上, 高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最为重要的平台。试想一下:高校学子——这么一个庞大的队伍, 而且来自全国各个民族, 且各个民族的音乐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脉, 具有悠久的历史广博的内涵, 如果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那么,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平台, 作为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基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最有利的, 也是最有力的。

但是, 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应有的重视, 导致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欠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够全面, 普通高校的非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2.专业音乐院校各个专业不够交融, 专业知识单一, 不够融会贯通, 而普通高校的非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更是庞杂分散;3.师资匮乏。具体反映在, 民族民间中的少数门类或少见乐器, 没有老师授课, 而普通高校的非专业音乐教育更是拟于形式。

三、高校应尽的教育传承的使命

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在当前社会大转型时期, 势必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历史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 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 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本土文化, 而大学作为一个智能、知识与信息的基地, 首先应当加强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 推广教育在知识传播体系上的文化多元化, 在当今大学现行的教育知识体系中, 就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3)

1. 现实和历史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很大程度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硕果, 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它记载并代表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智慧、思想情感和创造力, 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蕴藏着传统文化的最深的根源,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和脉系所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 (4) 由此可以看出, 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比物质的有形的东西更加重要。

中国民族音乐则是我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人格精神的审美体现与高度升华, 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等方面有着积重要意义。如何让这种音乐传承发展下去呢?当代大学生理所应当地成为这个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之一, 为此,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2. 保护的优势

首先, 高校是文化精英的集聚地, 是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载者, 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和敏感意识占着优势。其次, 在学术理论等专业研究上占优势, 众所周知, 高校学者基本都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较强的思辩能力, 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上、在探索其特性、价值和传承规律等方面显示出较强的实力。第三, 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 在门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各个专业都有人才, 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教育门类里, 涉及到所有的专业面, 因此, 高校还具有队伍的优势。第四, 由于高校学子来源广泛, 涉及到各个民族, 因此, 有利于相互宣传和交流, 通过这个交流平台, 可以把某一区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到全国, 如:民歌、小调、戏曲等等。 (5)

四、传承的思路和对策

1. 概念问题

针对以上所列举的现状中的不足, 我所谈的高校音乐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首先搞清楚中国的音乐, 大体可分为这样五种:第一,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 (包括现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 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 它大体有四类, 一是民间音乐, 二是文人音乐, 三是宗教音乐, 四是宫廷音乐。”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亚雄先生也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第二, 中国民族音乐:董维松的《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教学问题》论文中是这样界定的:“是指在深入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 同时也恰当的吸收了西方专业音乐的技巧和手法, 两者很好的融合后, 由专业作曲家创作出来的音乐。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 (6) 第三, 可叫做中国严肃音乐:主要指学习和接受了西欧古典传统音乐的技法, 按照他们的技术手法音乐思维逻辑写出来的音乐。当然这样的作品有一定的民族风格。第四, 中国流行音乐。第五, 中国现代音乐。主要指中国作曲家, 学习和运用以十二音体系为代表的现代作曲技法而创作出来的音乐, 无论是用西洋乐器, 还是用中国乐器, 都应属此。

2. 内容问题

内容是指在大学美育中音乐教育内容。第一, 中国民族音乐占整个音乐课程内容的70%, 而其它音乐内容占30%。如:传统音乐的经典、优秀曲目的学习与掌握。第二, 传统音乐历史的学习, 大学生要了解, 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我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学习中把我国的民族音乐置于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广泛背景中, 多元文化音乐的理念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三, 增设科目, 增加课时。第四, 在流行音乐充斥音乐市场的形势下, 怎样处理好中西音乐的关系?如何加强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审美情趣等, 这也是关系到中华传统音乐的传承问题。第五, 希望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侧重民族音乐的教学和实践;学生也需转变观念自动自主地关心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以高校音乐教育为视野, 围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个中心, 文章通过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的分析, 查找出问题, 阐述了高校应尽的教育传承的使命, 并提出传承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音乐

注释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

2 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生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 2007, 8

3 乔晓光.活态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1

4 粱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东方出版社, 1996.

5 尹凌著, 《高等院校在非物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探析》, 《理论导刊》2009、7

高校物质文化 第11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公共艺术教育逐渐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开始被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得到继承与发扬,让其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葆青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该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创新,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相结合,使之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遗产传承与发展教育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

高校 公共艺术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融合 传承 经验

中国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147-02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一直是普通高校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普通高校将其作为公共教育课程,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课程结构方面、教学形式方面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都迫切地需要进行相应的深化改革。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肓过程中应该将一定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从而树立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理念,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华文化。同时,也保护相传承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一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艺术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替代的一门重要学科。

为了促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我国教育部先后颁布实行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意识课程指导方案》等条例,加快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在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相关课程,但是得到的重视程度却比较低,甚至没有配备专业的老师,存在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情况。另外,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落后,只是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上课的目的主要是凑学分或者是单纯地觉得好玩,很难达到艺术教育原本的教学效果。

二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以一个悠久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古代中国到现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都很强大的现代化的中国,积淀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社会礼仪、节日、风俗等方面,与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我国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这样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传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述、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与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普遍热衷于追求快节奏、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能无法体会到优秀非物质文化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之魂在世界上长盛不衰。

三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还能发挥艺术的熏陶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应当实现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让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一)树立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理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比较强,主要引用的是一些正统的文化和艺术,忽视了对本土非物质文化的引用,还没有正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因而造成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脱节现象。高校公共艺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逐渐养成“文化自觉”的思想,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挥出现代价值,不断丰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实现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二)构建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区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劳动人民生活与劳动的积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提炼,挖掘其中的艺术内容和教育价值,并融入到高效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继续发扬光大。高效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与民间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等的融合,不断拓展其题材和内容,吸引更多学生的眼球。

(三)建设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队伍

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来看,他们大都毕业于正规的艺术院校,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他们掌握了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但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较少,很难实现文化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针对这样一种情况,高校要加强对艺术教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与文化遗产有关的课题,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和能力,为艺术教育效果的提高打下基础。

(四)实现课堂教学与参观实践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其艺术载体展现出来,如果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或者是欣赏图片、观看影响的形式,则不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走出课堂的限制,让学生近距离与文化艺术进行交流,在辅助以必要的讲解,把遗产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思想传达给学生,教会学生一些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于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融合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经验。

1 将公共艺术教育当作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平台,并将其纳入专业课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陕速发展,这个教学平台必须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知道,知识应该更新换代,并不等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遭到抛弃,与之相反,对其传承与发扬理念应当贯穿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始终。

2 在教学中抓住校内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教学的基础元素,积极践行设计实践、采风实践以及假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并且带率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这样可以将民间工艺美术在校内外得到广泛传承和发扬。

3 使用多媒体以及校内刊物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交流和专业教学的平台,配合与公共艺术教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窗口和栏目,征集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价值的观点和论文,以便辅助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设计的教学效果,达到设计的教学目的。

4 老师可以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者拜访一些民间艺人,让学生记下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发掘更多的本地文化遗产。

结语

高校物质文化 第12篇

为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我国许多高校利用教育和科研上的有利条件, 积极开展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探索和实践。比如, 涪陵师范学院 (现长江师范学院) 开展了乌江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特色教育;云南艺术学院开展了云南民族音乐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教育;云南民族大学2000年就成立民族艺术系 (后更名为艺术学院) , 专门培养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人才, 2003年开设高职大专“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 (2005年更名为“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 开设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概论》、《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云南民族艺术概况》、《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工艺与文化》等21门涉及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方面的课程;云南玉溪师范学院于2004年9月创建“湄公河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 开展了本土化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教学;贵州艺术专科学校于1988年创办“侗歌专业班”, 把侗族音乐作为专业引进了高等学校的课堂等等。这些都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良好带头作用。但总的来说,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还未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引入学校教育教学。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必要性

首先,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为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当地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举办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提供非物质文化学习交流平台等。但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被破坏或消亡的威胁。青年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缺失, 更使其传承和保护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一方面能增强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了解和尊重, 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为当地培养和输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后备军。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需要。

其次, 高校职能体现的需要。近几年来, 我国对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2002年10月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指出:“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文化方式, 也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该宣言对高等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和任务。2005年3月, 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2011年2月25日, 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 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因此, 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现代职能体现的需要。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第一, 教师队伍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 首先得拥有一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且具有较深造诣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可挑选一批专业条件适合, 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和研究的高校教师进行专门培养, 另一方面, 可通过外聘一些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来协助教学。

第二, 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可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和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 选择一些优秀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育传承的教育教学内容, 开设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比如, 具有艺术专业的高校可开设与当地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具有体育专业的高校则可开设与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具有法律专业的高校可开设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课程等等。高校非物质文化教育教学可采取专业实验课和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专业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是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而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教育, 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相关教材。

教材开发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丰富, 各具特色, 地方高校不可能尽数引入学校教育传承, 应根据学校教学特色, 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特色、传承与保护的急需程度等因素, 从中选取一些优秀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 并组织专门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对所选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料的全面搜集、整理和研究, 最终编写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所需的特色教材。

第四,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 把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等融入校园文体活动中, 或者开展一些民族技艺的培训和比赛等等。这既可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又可增强学生相关技能的学习和培养。

第五, 积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

民族研究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民族研究场所与交流平台, 如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大理学院民族研究所等。但目前各高校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内容, 大多偏向于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的研究, 专门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还太少, 远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科研人才、科研条件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开展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族文化研究。这不仅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需要, 也是高校科研发展的需要。

第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的培养。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民间文化处于最濒危的现状有两种, 一种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 另一种是传承人的问题, 而传承人濒危现象又在少数民族地区最为明显, 急需关注。”高校以其在教育和科研上的优势, 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人才培养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方面大有作为。比如, 为少数民族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提供专门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平台, 或者通过开设相关专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输送后备军等等。

第七, 加强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库建设。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部门。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校图书馆的支持, 因此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馆藏、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也是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措施。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保存以及数据库的建设上具有丰富经验和条件, 它不仅要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存工作, 还应利用在数据库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和有利条件, 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部门积极合作, 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 为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和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要, 是高校职能体现的需要。加强高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包括:培养教师队伍;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发相关教材;开展相关研究;加强相关资源库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等学校,传承

参考文献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EB/OL].http://www.sach.gov.cn/tabid/187/InfoID/7858/Default.aspx.

上一篇:教学多面性下一篇:农村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