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学的信仰

2024-07-09

重建文学的信仰(精选9篇)

重建文学的信仰 第1篇

关键词:儒家文化,重建,人生信仰,教育模式

1 人生信仰的意义

人生信仰是人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命运和前途、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人生的意义不仅仅用现实生活来肯定, 更重要的是要用理想生活来确定。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存状态永远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只有用信仰去修正, 给自己的行为设定一个行为目标和标准。在重建大学人生信仰教育模式的过程中, 要积极加强儒家文化的学习, 这对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表现

儒家文化对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信仰主要包括人生信仰、政治信仰以及宗教信仰三种,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生信仰, 是其他两种信仰的前提,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信仰出现问题, 那么他的政治思想与宗教信仰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2.1 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出现危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尤其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传统价值观受到了各国价值取向的冲击,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 受到各种思想意识的影响, 出现人生观不明确、价值取向混乱、对未来感到迷茫等问题, 导致人生信仰出现危机。作者通过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具有明确人生信仰的人并不是很多, 有些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信仰的重要性, 但却不是很清楚自己是否具有明确的人生信仰;有些则认为信仰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 有没有根本不重要;有的学生甚至连信仰是什么都不清楚, 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需要信仰。

2.2 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弱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越越来越被各大高校所重视, 总的来说, 呈现出一种不断加强的趋势, 大部分学生都具有明确的政治信仰, 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跟随党的步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是部分大学生受到当今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出现政治信仰弱化的问题。这与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有着巨大联系, 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严重冲击, 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的文化底蕴了解甚少, 缺乏责任感与使命感。

2.3 大学生热衷于宗教信仰

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 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宗教信仰, 成为当进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 也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通过大学生宗教信仰不断增强, 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种问题:首先, 从主观原因上分析, 大学生并没真正了解宗教的本质, 没有对唯物主义有着准确的理解, 所以就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与历史责任;其次, 从客观原因上分析,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变革中的社会, 社会环境复杂, 受到各种不良价值感的影响, 导致心理压力增强、对未来以及发展道路不明确, 精神过度紧张等状况的出现, 需要找到精神依托, 得到心理上的放松, 降低生活与学习中的精神压力, 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没有积极、正确的人生信仰来引导他们走出困境, 就自然而然地将目光转向了宗教信仰。搜易, 通过以上内容,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3 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的重建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大使命, 一旦他们的人生信仰出现问题, 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与进步, 所以重建大学生的人生信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需要得到学校乃至社会的重视。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阴阳出现危机,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感缺失, 主要包括社会责任、个人责任等, 这就导致大学生爱慕虚荣、注重享受等现象的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里面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就是强调责任感的重要性, 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中, 都要明确好自己的职责, 做好自己的本分。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为人父母的要照顾好自己的子女, 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为人儿女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尽到做儿女的责任;将这种家庭责任感延伸到社会责任, 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义务, 履行好应尽的社会责任。每个人身上无论大小都肩负有一定的责任, 因为这些责任的存在才是我们形成了或大或小的一系列目标, 有些目标甚至要用尽一生的精力去追求, 如果在努力地过程中觉得枯燥、乏味, 甚至想放弃, 只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就会朝着目标继续努力。所以买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感是从人们的情感出发, 帮助人们树立明确的人生信仰,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而扮演不同的角色, 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4 以儒家文化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模式的途径

由于儒家思想的中所强调的责任感对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要以儒家文化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 具体途径表现在以下几点:

4.1 责任感在人生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重建大学生人生信仰教育模式的过程中, 要注重责任感的培养, 只有具有责任感的人才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 形成明确的人生信仰。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的事情, 可是无论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与挫折, 都要保持善良的心灵, 端正自己的行为,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不要让一些不良思想影响你的价值观, 从而迷失了自己。无论社会怎么变, 只要你保持自己善良的内心, 坚持真理, 那么就不会被外在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做出一些违背良心、违背社会道德的事, 只有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信仰。

4.2 知道如何学, “知行合一”、“学思并重”

“知”是前提, “行”是结果;“知”是为“行”提供依据, “行”为“知”检测结果。在“知”与“行”的关系中, 孔子更偏重后者, 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知, 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一种能力。“学”、“思”是对立统一的, 对于思考, 应该是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少了思考, 生命限于盲目的困境;把握住思考, 人生的主动性必随之提升”。但光靠思考, 所把握的对象只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从媒介中获得的信息, 经验与信息都是局部的、片面的, 很难掌握其全貌。所以学习和思考并重, 不能偏废任何一方。

4.3 儒家文化的家庭责任

家庭责任是基础古人云“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如果一个连对自己家庭都不负责任的人, 如何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已;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 其为人之本与?”孔子的弟子有若说:一个人在家能做到孝敬父母, 实行孝道, 那么在社会上他也是个好人。孝悌之道, 就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在自己的家庭中都没有尽到最起码的父母之恩、兄弟之义, 何谈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杨淑玉.儒家文化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人生信仰的重建.世纪桥, 2012.01;30-32

[2]梁春.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 2011.01;10-12

当代中国人的信仰缺失与重建 第2篇

重建中国人的信仰,重塑中国人的人格

一,从道德有没有滑坡说起

当今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中国道德严重滑坡”。当今中国官方也有一个说法“中国道德没有滑坡”。双方都有依据。也许因为我是民间的人,我赞成民间的观点。还在重症监护室与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的美女老师,是官方的一个依据——这一点可以从美女老师刚刚得到的诸多荣誉中看出。对此,我有责疑。美女老师是不是我们中国老师的代表?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是美女老师多,还是“丑女老师”多?是把学生推出危险的多,还是把学生拉到家里管吃管耍管做作业的多?我刚刚在《读者》2012、11期30页上看到一段话,说“早些时候在深圳上演的40余名教授竞聘一个处长位子的活剧......其动机、心理无须我赘言。”作者不赘言,我来赘言:不是为了钱又是为了什么?当教授已经够荣耀的了。当今中国还有一个说法,叫“学术腐败”,“个别”、“极少数”教授教师能搞出学术腐败吗?都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灵魂工程师的灵魂都不是那么干净,灵魂工程师建造的灵魂会干净吗?

帮我们的官方说了一个依据,也帮我们民间说一个依据。有一次生病吃药,发现医院的药价是药店的两倍。我拿到网上说给网友们听,网友们说,你的身体太健康了,三倍、五倍、十几倍的都有。人能不生病吗?生了病能不进医院吗?这岂不是在抢人?

医院的主人是医生,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救死扶伤的人抢人,这是什么话?

这是我们今天的话。高喊“为人民服务"的人,结果是王宝森;顶着慈善家的桂冠的人,结果是黑心老板;很能找钱的能人,被捕了是罪犯。

为了抚养自己的儿女可以卖别人的儿女;为了过有钱人的生活可以不认不要自己的儿女;更有甚者,为了满足对金钱的欲望,可以卖自己的儿女。

医生们肯定不愿意接受“医生抢人”这个话,但是,如果医生的年龄足够大,他多半会接受另一个话:“啃老”。当今的啃老一族,不仅有官二代,富二代,而且有工人的儿子,农民的女儿。

当今中国还有一个连民带官一起打的说法:全民腐败。当伟大母亲连自己的儿女都不要的时候,当我们的年轻人平静地啃老,不年轻的人对啃老表示平静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是腐败,而且是人格都出了问题。

二,什么是人格,当今中国人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做人的资格。任何人只要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就是人,神仙也把他变不成另一种生物。但是,是人不一定有人的资格。我在小的时候,常听到我那不识字的阿婆说:“变成人怎么能不做事?”从这句话中,我听出一个意思:不做事,就没有做人的资格。

还是那本《读者》上的那篇文章说:“耶鲁大学建校300多年,从未发生过教授因气候恶劣而随意停课甚至调课的现象,否则,会被同事们看做(不专业,不敬业)”。文章还说:“国内的大中小学,课程、课务的安排可以机动灵活得如同当年的游击战一般。”毫无疑问,我们的教授教师们并不认为这是不专业,不敬业。

不专业,不敬业就是没有师格。而怎样是专业怎样是不专业,不同的老师教授有不同的观点。我们的教师教授认为打游击也很专业。

我的已经去世的阿婆认为,不做事,就没有做人的资格。我们今天的啃老族认为,能啃到豪车别墅,非常资格。

改革之初,我们的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口号:向前看。我们中的许多人将这个口号谐音为“向钱看”。开玩笑改变不了世界,领导者的决定和理论基础,则不仅要改变世界,还要改变人的观念。我们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经济成果,经济成果的代表是钱。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猫论,猫论的内容是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用任何手段。二者相结合,便是“只要是能生钱的手段,就是好手段”。在商品社会中,没有钱就不能生存,钱多就能很好地生存。既然能生钱的手段就是好手段,我们就各显神通吧。

人是社会的人,人格,人的资格,是一个人让其他人承认的依据。当今我们中国承认一个人的依据是什么?是有钱。只要有钱,不管是官一代官二代还是富一代富二代,都很有资格,很有人格。把有钱作为人格的不仅仅是官富二字打头的人们,还有普通劳动者。众多的毒食品出现的主要原因,固然是企业主的黑心和国家监管人的贪婪,但他们都不参与生产。工人农民是所有生产的直接参与者。

把金钱作为人的人格,手段便是一切。金钱没有臭味,用金钱换来的东西也没有臭味,而把金钱当做人格的人,灵魂散发出臭味。

把金钱当做人的人格的社会,全民散发出腐败味。

对于我们今天的现状,许多人说,是因为我们信仰缺失。

三,什么是信仰,是什么信仰缺失

什么是信仰?信仰是人的人生的目的和行为的基本准则。

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中国人信仰缺失,而把钱作为信仰也是信仰。中国人的信仰缺失,是好的信仰缺失,是没有臭味的信仰缺失。有中国人提出信仰缺失,有更多的中国人承认信仰缺失,是因为还有人、还有许多人,不愿意信钱。不愿意信钱的中国人,信仰缺失。

四,中国的信仰缺失是怎样产生的 1,中国人最初的信仰

中国人自古就是有信仰的,有好的信仰的。《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今天也还有许多人信神,很古很古的人要信神,是非常正常的。要信神就要说神话,“天行健,地势坤”就是与神相关的的话。信神的人也只有生活在凡间。因此,信神的人说的神话,包含着尘世的内容。“天行健,地势坤,”是当时的神话的内容,“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厚德载物”则是当时的尘世信仰。今天的二代们可以啃老,当年的二代们能赡养老人就很不错。当时的人们不自强不息就不能生存。人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大家要共同做事就要相互友好。相互友好才能共同生产,才能有收获。相互友好是“德”,“厚德”才能“载物”,才能“载”来维持生存之“物”。自强不息,相互友好,是当时人们的生存必须有的特征。一个个的人有了这个特征,才能具有在社会中生存的资格,才有人格,才是君子。

人是一种生物,生物需要生存,生存的内容是物质生活。人是有精神的生物,有精神的生物需要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内容是自我的精神肯定和他人及社会的精神肯定。在当年,做君子既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肯定,又可以进行自我肯定。

把做一个君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把自强不息和厚德作为自己的行为的基本准则,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初的信仰。

2,中国人在封建社会中的信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再发展,奴隶社会难以为继。为了让劳力者不那么强烈反抗,为了让劳心者能继续统治劳力者,孔子在“厚德”的基础上,提出了忠君爱奴的观点——仁。忠君爱奴也是相互友好,也是和谐,只是加进了等级关系的内容。对于等级制度的存在,上对下不那么肆意妄为(爱奴),下对上忠心耿耿(忠君),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主张。

作为皇帝的君,一方面是个人,另一方面是国家的代表、社会的代表;最底层的奴,最广大的奴,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因此,“忠君爱奴”也可以理解为“为国为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不同程度地把“忠君爱奴”理解为“为国为民”和“爱国爱民”。

自孔子以后,中国的君子把“忠君爱奴”和“为国为民”的混合作为自己的信仰,普通老百姓把当一个好奴才与当一个好人的混合作为自己的信仰。

忠君好办,皇帝和大人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喊声跳火不跳水就成了。为国为民却不那么好办。有了为国为民之心,还要有为国为民之路。岳飞把“精忠报国”刺在背上,结果忠了君就报不了国,十二道金牌打碎了痛饮黄龙府的酒杯。3,共产党出现后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完美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使打进中国来的落后民族最终被同化,而有先进思想和先进制度的外族打进来时,中国就招架不住了。中国的几千年文明不是吹过的风。面对强敌,面对中国的危亡,中国的为国为民之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有一群为国为民的人找到了共产主义道路,便把共产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信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人越走越多,最后,一个崭新的中国出现了。中国人开始信仰共产主义。4,信仰缺失

共产主义理论是不科学的,共产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发现了问题的共产党人开始思考问题:不走共产主义道路又走什么道路?毛泽东没有找到答案,他只好发动文化大革命,为邓小平偏离共产主义铺平道路。邓小平也没有找到答案,只好用猫论来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的灾难,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记忆犹新;邓小平的猫论给中国造成的后果,现在的人有目共睹。但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没有错。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对于主张剥削的人来说,不管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可以把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可惜不管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反对剥削。

劳动人民也反对剥削!

《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只是一话,儒家学说是一个思想体系。因此,当儒家的君子出现后,《易经》的君子就成为儒家的君子。儒家思想作为麻痹劳动者的思想,必然要被以消灭剥削为核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否定。当毛泽东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来抹黑共产主义,邓小平用猫论来取代共产主义后,中国既没有了为国为民的理论,也没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主义否定了儒家学说,猫论否定了共产主义,不信钱,就找不到信仰。不愿意信钱的人,信仰缺失。

今天中国的右派认为,应该信普世价值。对资本主义认识不深的人,只看见普世价值的自由平等,没有看到普世价值的核心——平等竞争,弱肉强食。如果说理解理论需要水平,那美国找个理由(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侵略伊拉克,造成伊拉克人大量死伤,则只需要眼睛和耳朵。普世价值的自由是资本家的自由,侵略者的自由;普世价值的平等是资本家的平等,侵略者的平等。

“人的因素第一”。选票不会自己跳进选票箱。有的人手中的选票只用来选应该选的人,有的人手中的选票会用来换一碗红豆汤。

今天的中国还有许多人不愿意以钱为人生目的,还有许多人不愿意吃人,不愿意被吃,所以,虽然有人宣传普世价值,这些人依然信仰缺失。

四,重建中国人的信仰

我在2009年4月写出了《没有新思想,拿什么也拯救不了道德》(网上可搜读,下同)。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没有新思想,也建不起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新思想已经有了,即我创建的人性主义。我是一个工人。请不要认为,毛泽东邓小平都没能做成的事,一个工人绝对做不成。学有所长,术有专攻。我在文化大革命初,听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论的怀疑,而当时我已经信仰共产主义。经过几十年断断续续的努力,我于2003年写出了第一篇人性主义论文《人性主义论》。《人性主义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从理论上否定了共产主义,阐述了人性主义。后来,我又写成了《新历史唯物主义》等文章。有了新思想,就可以重建我们中国人的信仰,可以拯救我们中国人的道德,可以重塑我们中国人的人格。一个理论可以由一个人大致建成,一个民族的信仰的建成,却必须要全民族的人共同努力。智力出众的人们,天生负有更多的责任。

道德滑坡论的依据(全民腐败),证明我们中国人的人格需要重塑,我们中国人的信仰需要重建;道德没有滑坡论的依据(好人依然),证明我们中国人的人格还能重塑,我们中国人的信仰还能重建。今天的中国,有的人已经完全信钱,有的人一点儿也不信,更多的人在这二者之间。还没有完全信钱的人有理由相信,我们中国还能重新建起好的信仰。

五,重塑中国人的人格

人性主义认为,人性是做好事,做坏事是人性的异化,不做事是人性的淡化。

信仰人性主义,就会认为,自己应该是做好事的人,自己应该是合乎人性的人。

一个人如果要做事,他就要学习,就要奋斗,就要自强不息。一个人知道要做好事,他就知道爱自己,爱别人,就是一个懂爱的人。有了人性主义信仰,中国人可以把自己塑造为具有人类全部优良品质的人。

在我小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前——我的家里不准把任何不是自己的东西拿回家。我阿婆说:“你在哪里拣的就拿到哪里去扔在那里。”现在,我写文章的纸上印着我们单位的名称。比起贪官们贪污的若干亿人民币,几张纸实在是算不得什么,但是,偷针偷金都是偷。从几张纸到若干亿,在改革三十年的向钱看沙尘暴中,有多少人一尘不染?

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家里有若干个亿的假孔繁森向政府交出这若干个亿,便立马可以不贪,而偷针偷菜的人们,要立马不偷,却颇有些难。人不是面团——不仅不是别人的面团,而且不是自己的面团。中国人要重塑自己的人格,有一个过程。有了打住,就不会再往下滑;有了起点,就会前进。中国人只要开始了重建信仰,重塑人格,就能一年比一年更阳光,一代比一代更灿烂。

中国人现在的形象自己不满意,在国外也颇受指责。建设人性主义信仰,重塑自己的人格,把子孙塑造成合乎人性的人,这是还愿意做中国人的中国人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六,结束语

教育信仰重建的基础 第3篇

何谓教育信仰?教育信仰就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对自身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它是人们在对教育理性认知基础上的所形成的信念的升华,是人们对教育所应承担的使命的最高要求,教育信仰指向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对人生命的关怀。它所折射的是人类对教育活动的虔诚之心。教育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神圣的,因此,对于教育而言,我们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信仰受到极大的冲击,教育信仰正逐渐失落。功利目的使教育异化,工具性的教育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育的价值日益受到质疑,教育工作陷入到彷徨和迷惘之中。对今日的中国教育而言,走出困境的当务之急是找回教育的价值,重建教育信仰。对于重建教育信仰而言,其首要前提就是对教育信仰进行理性的反思,本文希望通过对教育信仰重建的基础的思考,能对教育信仰的重建有所裨益。

对教育信仰价值的尊崇是

教育信仰重建的动力基础

教育信仰的重建,首要前提是人们对教育信仰的价值的肯定。教育信仰的核心意义是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是基于对教育价值的理性认识而形成的价值导向,它所指向的是人类自身的文化价值生活。同时,教育信仰又是对教育的价值肯定,教育活动绝非是一种帮助人谋生的工具,它的真正价值是指向人类的未来,指向个体的持续发展,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在超越中寻找存在的价值。教育信仰是人类对教育活动价值尊崇的表现形式,教育信仰所展示的教育是超越性的,它超越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阶段,指向的是人类发展的未来。这种教育是绝对完美和理想化的,因而它饱含了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人类存在的重要理由就是人的希望,有希望的教育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这种希望并非空中楼阁,它是基于对教育本体思考的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说,教育信仰就是对教育本源性问题的最好说明。

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教育信仰表现为一种强烈而特殊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根源于对教育活动价值的理解与尊崇,是教育参与者的精神源泉。同时,教育信仰并非纯粹的观念,它还指向与之关联的教育生活,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教育行为,最终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它是教育活动最为强劲持久的动力。教育信仰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本质的意义上说,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唯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信仰源自于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假设,这种终极假设是源自人类所关心的根本问题和最终期望。对于人类来讲,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生命问题,最终的期望是生命的完美。教育信仰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崇拜,这个终极目标也恰恰就是人生命的完善与完美。我们可以说教育信仰为教育规定了其最高目标,而工具性价值信仰所期望的仅仅是我们对教育的最低要求。教育信仰如人类的宗教信仰一样,是神圣的、是不容置疑的。人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人类不仅关注现实世界,更将自己的活动指向未来。教育信仰就是知识和践行之间的中间环节。教育有了信仰,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对教育的理解是教育信仰

重建的观念基础

信仰是主体源于实际生活实践而对某种对象的极度信服,并视之为具有终极价值以作自己精神寄托的强烈情感和思想倾向。“信仰并非无思想地盲从,它是以相信权威为前提的思想;若无被信仰的前提,也就不会有对信仰的进一步思考或理解”。人的信仰是以一定的观念为基础的,缺乏了基本的观念,信仰就成了迷信。哲学家贺麟认为信仰是知识的一种形态,一个人有了某种知识,必定有某种信仰与之相依随。假如一个人毫无所知,则他将毫无所信。教育信仰所依据的基本观念就是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教育信仰是对人的信仰和对教育的信仰的统一,其重心是人生信仰”。这里所讲的“理解”不同于认识,理解是对人的理解。教育是以人为核心的,因而,对于教育只能是理解而非认识。理解教育就是理解教育活动的人,理解作为人的活动的教育。

教育信仰首先基于对人的信仰。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的使命就是影响人。因此,人是什么?人的应然状态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就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信仰必须面对的问题。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人的应然状态无限接近完美。无限接近完美,意味着人在本性自由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意向,不断进行自我超越。完美状态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高度和谐的人,是永远无法实现,永远在旅途之中的人。教育信仰所应当指向的就是造就这样的人。在教育信仰的形成中,关于人的认识构成了教育信仰的现实基础,关于人的知识则是教育信仰的观念基础。教育信仰正是基于此,而关怀人的终极发展。

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是教育信仰的另一观念基础。教育信仰是建立在对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作用的尊崇的基础之上,这种尊崇的根源是对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反思教育可以看到,真正平衡的教育是要同时关注人的两大问题,一是人的生存问题,另一个则是存在问题。生存教育可以帮助人掌握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存在教育可以帮助人把握正确的方向,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宁静的港湾。“教育归根到底要看人是不是既在能力方面也在良知方面成为整体。只培养能力而不给予相应的方向来引导是糟糕的教育,因为离开了良知,能力终将散尽。”这二者结合的基础就是人的生命。因此,作为教育的最高要求,就是对人生命的关爱。

从本质的意义上说,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信仰源自于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假设,这种终极假设是源自人类所关心的根本问题和最终期望。对于人类来讲,最为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生命问题,最终的期望是生命的完美。教育信仰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终极目标的崇拜,这个终极目标也恰恰就是人生命的完善与完美。我们可以说教育信仰为教育规定了其最高目标,而工具性价值信仰所期望的仅仅是我们对教育的最低要求。

与教育生活的对话和反思是

教育信仰重建的基本方式

任何一种信仰的形成,都离不开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教育信仰也是基于对教育实践的认知为基础的。人对教育实践的认知,科学性的教育知识仅仅是其一,更多的还需要人对教育活动的理解。贺麟认为“信仰之养成,主要基于具体生活、行为、经验和阅历,而很少出于理智的推论”。所以,只有对教育生活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地揭示教育的理想。对教育生活的理解,首先是与教育生活的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交际手段,更是一种生命的内在诉求;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思想的馈赠,同时也包括了人类生存方式的相互参照。”教育与人的对话,不仅存在于形式层面,精神层面的对话更有意义。这种对话是教育精神和人的精神的交流,是教育与人的相互理解。借助对话,人们得以深入地解读教育,解读自己;借助对话,人们方能依托教育的本体精神,实现对教育的超越性的思考。教育信仰所蕴涵的意义,就是对教育应然的超越。

如果说对话是引导着人们的理解向本质深入,那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则是对认识和经验的提升。教育信仰指向于教育的终极目标,存在于我们的内心,因而其构建方式必然异于科学观念的构建,纯理性主义的方式是难以适用的。对于教育信仰的重建,反思是最恰当最基本的方式。反思既包括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包括人对教育本体的反思。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借助有效的反思,使之产生升华。在反思中,人们方能对旧有的信仰进行批判,教育信仰就产生于这种升华与批判之中。

教育信仰的重建,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急迫问题,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坚定的教育信仰是引领教育走出困境的指南针,因此,只有有效地解决教育信仰的危机,才能还原本真的教育,重现教育的希望。

论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及其重建 第4篇

一、信仰危机的实质

信仰危机是当今世界一种比较普遍的精神迷失现象, 也是人类社会在不同的转型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精神生活问题。在当今中国的信仰领域, 形成了义共产主义信仰为主导, 以儒家传统道德为主体, 其政治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共同存在的信仰结构。信仰危机的实质是人们对社会主导信仰和主体信仰产生怀疑, 即对共产主义信仰及儒家道德信仰产生怀疑, 进而或者在信仰选择上暂时处于彷徨状态, 或者以其他信仰取而代之。

二、当代大学生信仰的现状

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 由于一系列的原因, 人们在精神生活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认知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 大学生信仰也出现了拜金主义、物质享受主义、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一些极端的、不健康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也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但是, 当代大学生的主导信仰现状却不容乐观, 在中国社科院青年人文社科中心“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 在综合调研了境内外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 调查显示, 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 有78.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 有4.8%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说服力, 完全过时了”, 而有16.4%的学生感到“说不清楚”。[2]

从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虽然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情况是好的, 主流是积极的, 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但是的确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不那么感兴趣, 甚至产生怀疑和动摇。大学生存在着主导信仰危机!

三、大学生信仰危机的表现特征

1. 功利化、物质化、享受化

一些大学生只是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不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只是成为谋取工作的一种资本和手段, 忽视了提升自己修养和内涵, 在调查大学生学习目的时, 19%的学生选择为了国家的前途, 35.5%的学生选择为今后的就业和前途;45.5%的学生选择既为国家也为自己。[3]在调查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时, 一些大学生入党只是为了索取更多的机会, 而不是信仰马克思主义, 为毕业时找个好单位创造条件的占48.3%;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只占31.2%;希望得到领导重视的占10.4%;随大流的占10.1%。[4]加之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这让大学生信仰更加表现出功利化的特征。

2. 多样化、多变化、短视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有了不但经济有了迅猛的发展, 思想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 随着信息能在全球范围内分享和交流, 中西文化也有了较大的融合, 出现了很多新事物, 冲击了原来固有的老思想, 促使着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 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波动性大,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性强;由于大学生的信仰的功利性, 导致大学生只顾眼前利益, 以眼前的、短期的利益为自己的价值取向, 造成了大学生信仰的多样化有多变、短视的特点。

四、大学生信仰危机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取向趋向多元化, 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了显著的变化, 由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由一元主导转向多元并存发展。现今我国正处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的出现必然伴随着竞争、效率、公平等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打破了平均主义, 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然而, 由于大学生的短视, 只看到了现阶段的贫富差距, 没有看到这是走向共同富裕, 加之, 我国一直缺少公开透明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 以及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制衔接中存在着漏洞, 就使得大量的非法收入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动摇、信仰危机。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加快, 数量增多, 这一方面极大的方便了人们获取信息, 加快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但另一方面, 网络的发展又为一些文化垃圾的传播提供了便利, 使得大学生接触到一些消极的思想, 这也是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学校信仰教育管理的缺失

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 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学里课程相对较少, 学生的课业负担轻, 教学方式灵活, 使得传统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已经不再适用, 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会有所改变, 会出现郁闷、迷茫, 而信仰教育工作不到位, 使得学生的信仰动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强, 多年来是在一种简单、生硬、刻板的教育方法下进行的, 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 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建立牢固信仰的作用。

3. 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误解

许多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只是了解几个概念和原理, 并没有真正的深入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精髓,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不理想,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过去的信仰教育机制泛政治化的逆反心理。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 对于这种理论, 学生只能信仰、崇拜、赞颂, 不容有丝毫的怀疑。所谓“句句是真理, 一句顶一万句”, 就是这种状况恶性膨胀的极端表现, 而由于“左”倾思想的蔓延, 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 也扼杀了它的生命活力, 人们发现自己的理想被嘲弄, 信仰被利用, 进而陷入了迷惘、疑惑的境地, 从而产生了“三信危机”。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构建途径

1.始终坚持不懈的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无论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要什么时期, 我们都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 更应该坚持不懈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当然, 不能简单的、机械的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 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要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真正明白“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确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进而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坚持马克思信仰教育要与时俱进

新的时期,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从实际出发,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坚持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大理论成果, 是马克主义发展的新的阶段。因此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教育, 就要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生, 解决学生现阶段出现的思想困惑,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3.加强道德的约束力, 强化道德调控机制,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道德的力量是强大的,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优化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氛围,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通过树立先进典型, 倡导新的道德风尚, 赞扬有益于社会, 有益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的道德行为, 同时揭露、抨击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言行, 批判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文明价值相违背的腐朽颓废的道德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用道德解释新的现象和新的生活方式, 虽然不能强硬的做出某种标杆, 可以引导和树立好的、典型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04, 10-15 (1)

[2]于海清.对中国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研[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1:25-28

学习焦裕禄精神 重建精神信仰 第5篇

为期三天的培训即将结束,这三天来,我感慨颇多。我带着疑虑而来,现在却要满怀激情而去。来之前我曾怀疑,五十年前的那座丰碑,是否还能影响到今天的我们,但学习结束后,我又坚定地相信,焦裕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和落伍,而更应激励着我们坚定地前行。

我相信,焦裕禄对党的坚定信仰和忠诚不会过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把入党誓词落在了实际行动上,“执行党的决定,遵守党的纪律……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他用行动践行了诺言,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情操。

当年兰考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领导走马灯似的更换,焦裕禄临危受命,他没有像旁人那样推三阻四,反而爽快地接受任务,并且表态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在他看来,这是党对他的信任,他面对的是奉命于危难之时的挑战,他选择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无怨无悔。上任伊始,他就带头取消了“干部特供”,树立了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公仆本色;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他顶风沙、冒雨雪,走了120个乡村进行实地调研,饿了就是“百家饭”,困了就睡“牛屋”……因为儿子看了一场免票的戏,他不但立即纠错,还马上出台了“党员干部十不准”……在他心里,县委书记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而是时刻要把老百姓的饥寒冷暖挂在心上的“农民的儿子”……他时刻想着兰考发展,时刻想着百姓,却独独忽略了自己,以至于受尽肝病折磨,英年早逝……在他弥留之际,他心中还念念不忘“党交给我的工作,我还没有完成……”

多么坚定地信仰,多么伟大的忠诚!相比之下,我们今天工作和生活的条件比五十年前好上百倍,可我们的信仰却如海市蜃楼,似有若无,忽远忽近。有多少领导干部丧失精神追求,耽于享乐,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然不思考自己的权利从哪里来,为什么人服务;又有多少领导干部道貌岸然,口是心非,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卖国家利益中饱私囊;还有多少领导干部为一己私利,跑官、卖官,任性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等等等等,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身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身为一名领导干部,如果丧失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必将深陷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泥淖,而唯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脱离低级趣味,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抱负,才不会在金钱权利或美色面前丧失斗志,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我相信,焦裕禄对事业的热爱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永远不会过时。

兰考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习,“三害”已形成几百年,解放前后历届政府也都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而焦裕禄却有把“治三害”变为“除三害”的坚定决心。他实事求是、深入公社、村庄,走遍兰考洼地、河道,亲自参与测绘了黄河走势图,他善于观察和发现,在暴雨、洪水、风沙、灾害中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当同事泼他冷水,说他一辈子也治不好沙丘的时候,他却满怀信心,立下豪言壮志,要把亩产43斤的兰考改造成“中原粮仓”,要让移动的沙丘变成绿洲,让大风口变成森林……他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群众经验中总结出治风沙的好办法,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攻坚战,1965年兰考就实现了粮食大丰收,而他却永远也看不到了……

与焦书记相比,我深感惭愧。作为一名金融机构的基层网点负责人,我拥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薪酬待遇,但在工作中遇到阻力和困难时,我总是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把问题归咎于客观或者他人,解决不了就牢骚满腹。但今天我却开始反思,和焦书记当年面临的困难相比,我们的困难还算是困难么?我们面对困难时,有没有拿出焦书记那种“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必胜信念呢?这不仅仅是我,也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都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我相信,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永远不会过时。焦书记心中时刻想着群众,当兰考人民为了生存外出逃荒要饭时,他刚到任,却向老百姓诚恳道歉“你们过得不好,责任在我!”这是多么真诚的担当!风雪夜去看望孤寡老人,他那么自然地脱口而出“老人家,我是你的儿子”,表现了一个多么朴实的共产党员的情怀!为了挽留县林业局的大学生,他亲自送去特批给自己的大米,用真情实意打动对方,才会令对方几十年后还对着记者说“来到兰考,我后悔,留在兰考,我不后悔!”我相信,如果不是感动于焦书记的执着精神,也许他早已做了“逃兵”,也许就没有今天独特的耐盐碱的“兰考泡桐”了……在兰考工作一年多,焦书记只留下四张照片,因为他嘱咐过宣传干事“不要照我,要多照群众!”在郑州住院期间,焦书记还惦记着兰考的收成,让同事把地里的麦穗给他捎来一把……肝癌的痛苦折磨着他,他却要省下一片止疼药、一针止疼剂,因为药很贵,他要留给更需要的同志……他用生命践行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把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事业,他的这种精神,又怎么能够过时?!

信仰的丢失到心灵庇护的重建 第6篇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 《被炸毁的石建教堂》 《去教堂》 教堂 英国性

当代英国诗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1922-1985)被公认为是继T.S.艾略特(T.S.Eliot)之后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他深受英国民众爱戴,即使在其逝世二十年后仍然当选二战后最伟大的诗人并在五十年来最受欢迎诗人评选中位列第一,被誉为“无冕的桂冠诗人”。拉金早年的创作受到W.H.奥登、T.S.艾略特以及W.B.叶芝等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诗作中常采用自由体并加以晦涩的意象和复杂的隐喻。1945年,拉金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北方船》,但没有引起大的反响;之后,拉金摒弃了从前的创作方式,转而学习和吸收哈代诗歌的精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为主题,通过传统的英诗形式和以朴质英语、闲谈口语和粗俗俚语相结合的现代语言来表达诗人的哲思。孤独与自由、无可避免的衰老与对死亡的恐惧、爱的缺失与婚姻生活的无趣是拉金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拉金理解平凡人的需求,把自己对日常生活和人们细腻情感的观察,通过朴素的语言和传统的形式表达出来。

《被炸毁的石建教堂(A Stone Church Damaged by A Bomb)》(1943)和《上教堂(Church Going)》(1954)的创作时隔11年。仔细观察,这两首与教堂相关的诗歌都反应了相同的主题:虔诚信仰宗教的大势已去,丢失了信仰的人们要找寻心灵的庇护。显然,这两个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歌表现了二战后人们从信仰的丢失到心灵庇护的重建的心路历程。同时,两首诗歌的风格迥异,体现了诗人从标榜现代主义到崇尚英国性的回归。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两首诗歌,旨在为拉金作品研究提供新的阐释视角。

一、教堂初探:现代主义的探索实验

现代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三十年间是英国诗坛的一股强力的潮流,到了二战后才逐渐为其他派别所冲击。现代主义诗人不断地进行诗歌理论的探索。英国现代主义诗人强调艺术的价值和独立性,力图摆脱传统的束缚。现代主义对英国诗坛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有艾略特、叶芝、奥登等。艾略特反对浪漫主义,提出的“历史意识”“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思想对英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叶芝则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努力建立自己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象征主义,而象征可以被不断地更新深入讨论人生哲学问题。现代主义诗人认为通过他们的诗作可以进入一个比统计、科学归纳或常识能获知的更为真实的世界。他们甚至公开宣称他们的作品只是写给少数同他们一样受过良好教育的读者看的。现代主义常用的技巧之一是引文用典,例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和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同时现代主义诗歌有很大的破格性、跳跃性、片段性和开放性。这些使得现代派的诗歌艰涩难懂(傅浩1998:22-24)。

《被炸毁的石建教堂》(以下简称《被》)创作于1943年拉金在牛津大学的求学期间,刊于《牛津诗集1942-1943》。拉金以一个年轻人的视角来叙述,采用当时艾略特和叶芝等人带领的自由体写作而成。时值英国陷入二战的泥淖,这首诗中被轰炸的教堂正是隐射1940--1941年间的德国对英国进行的大规模轰炸造成的生灵涂炭。这首诗歌不仅描写了教堂被轰炸后满目苍夷的惨状,还描写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人们对宗教的幻灭和信仰的丢失。《被》共有三节,前两节描述了一座被轰炸的石建教堂以及其周围环境。

在诗的开头作者便指出,在战前人们的宗教信仰如树根一样盘植于人的心智之中,并且“根植得比树根还深”。正如诗中描述的这座教堂给予人们庇护一样,宗教是人们心灵的皈依。就拉金而言,他在牛津求学期间正值二战白炽热化时期,他由于视力原因免于服役,却见证了大批青年应征入伍有去无回的结局,也见证了德国轰炸英国时民不聊生的惨状。战争的爆发强烈地震撼和扭转了人们对宗教的看法,虔诚地向上帝祈求并不能保佑人们并带来安宁。“这个骗人又飞扬的信仰/四溅抛向空中”,战争就像一颗炸弹将宗教柔情虚假的面目炸碎。之后诗人书写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一个祈祷着死在乱石之中”,更为恐怖的是“不成形状的地上躺着已不成形状的死者”。可是,死者仍然“双手合十祈祷和平”,直到死,这个祈祷者也仍然相信能得到上帝的拯救。在诗人看来,战争使人们意识到了宗教的欺骗性,个人已经无法从宗教中感到自己确有受到保佑的安全感,战火又已燃至家园危及性命,上帝不再眷顾他的子民,虔诚的祈祷者正一步步走向绝望。

诗歌的第二节继续对教堂废墟周围荒凉的景色进行描写。在一个“冷漠的秋日”,叙述者伫立在教堂的废墟前,除了丑陋的“被烧焦的榆树”,周围一无所有。“榆树”在西方文化中是个重要的意象,它代表了对爱情的忠诚;在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中,“榆树”又代表没有满足的内心欲望;并且这种大型的阔叶树木同样象征着生命(胡家峦,2002)。而此刻在叙述者眼中它已变成了“总是奄奄一息的树”,在阴霾密布的天空下这些焦炭一般的枯虬扭曲地伸展着。“当鸟儿失声/人被掩埋/叶子烧焦”的时候,叙述者听到了悬挂在枯枝上的钟摆被敲响。在基督教文化中,教堂钟声敲响象征着传播圣灵、驱除邪灵和祈福。但是在诗人的笔下,钟声却成了“死亡的声响”。正如艾略特《荒原》中圣玛丽·乌诺教堂的钟声一样,对于丢失了信仰的人们来说,教堂的钟声不再神圣也不再幸福,而是变成极不和谐的噪声、一种空洞绝望的声响。叙述者内心无不苍凉地“祭拜这座令人肃穆的残骸”,教堂的残骸寂静地立在一片废墟之中,好像在独自喃喃丧钟到底为何而鸣。endprint

该诗的最后一节从先前苍凉的环境描写转到了作者痛心疾首的申诉。“但这伤口,哦,看这伤口”,战争不仅破坏了温馨平静的家园,更在人们的心上划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他谴责发起战争的人“铁石心肠”。战争玷污了人类文明,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轰炸和杀戮在战争中随时发生,而被轰炸的石建教堂和在乱石堆里死去的祈祷者仅是这巨大灾难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诗歌在最后质问“被砍了的头脑”是否能够像“珊瑚在海底一样”把经历重建起来。“被砍了的头脑”这个意象直接暗示了惨烈的死亡,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残酷。拉金把军事胜利比作海底的珊瑚来表达他对战争中死者的悼念。美丽的珊瑚是由海洋生物的尸体堆积而成;同样,战争的胜利也是以无数无辜的生命为代价来成就的。对于拉金这一代人来说,亲历战争所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和冲击是不可逆转的,此前求助于宗教教义来求得庇护的幻想幻灭了。教堂自古以来是人们的庇护所,是和平、仁爱和信念的象征,可人们来到教堂不仅没有得到神灵的庇护,反而惨遭轰炸。战争使人们对宗教产生质疑,战争动摇了宗教传统的神圣根基。

这首诗歌是年轻的拉金一次现代主义创作的实验,以诸多带有哥特色彩的意象通过阴冷悲怆气氛的构建营造了一个生灵涂炭的场景。《被》呈现出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他站在高处俯瞰着满目疮痍的废墟。过去,已被摧毁,无以追忆怀念;未来,阴霾覆盖,无法萌生信念。宗教庇护的幻灭和阴冷残酷的现实造成了一代人的彷徨和迷惘。超验主义要求现代派诗人探索玄学、冥想梦境乃至无意识领域(傅浩1998:24)。在本诗中,诗人创造了诸多意象,如被炸毁的教堂废墟、死去的祈祷者、烧焦的榆树、空响的钟声、诡异色彩的珊瑚等等。实验主义使现代派作品具有跳跃性、片段性和开放性(傅浩 1998:24)。拉金意在创造一个苍凉宏大俯瞰视角的场景,但是现代主义诗歌所具有的跳跃性和片段性使得诗歌出现了意义的不连贯,如诗歌开篇处讲信仰四溅而飞,马上又转换到死去的祈祷者;第二节和第三节的衔接迅速地切换视角和评论使得意思并不连贯。有评论家指责拉金《被》一诗是对艾略特戏剧《教堂里的凶杀案(Murder in a Cathedral)》的仿写翻版(Ingelbien,2002:19),对照之下,我们确实能够找到两者存在相似对应之处。不过拉金一再强调并没有模仿成分。因篇幅有限,我们就不在此多做探讨了。

二、教堂再访:英国性的回归转向

所谓“英国性(Englishness)”,即英格兰人为一个民族在各个领域中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英国性”研究和帝国衰落之后欧洲一体化以及全球背景下英格兰人寻找和确定自己民族身份有密切关系,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身份研究(肖云华,2008)。在文学领域,20世纪的作家发现“英国性”是一种难以捉摸又矛盾的概念,既是怀旧情怀的线索联系又是驱逐和失落之感。而“英国性”使诸如爱德华托马斯、福斯特、劳伦斯、奥威尔和拉金等的作家带有了塑造他们民族的意识。“英国性”作家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延续英国长期建立的、复杂而又富有经验的文学传统。美国批评家Kenner认为,英国的现代和过去有着一条鸿沟,而“英国性”正是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与现代英国相对的是19世纪甚至更早的一派田园风光笼罩的英国。怀旧情怀成为英国文化主餐的一部分(Gervais,1993:271)。真正对拉金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哈代。哈代的诗歌在内容上“真实地表现了他所熟悉的维塞克斯生活”。在语言上,哈代把“盎格鲁撒克逊单词和维塞克斯方言混用”;在思想上,哈代关注个人存在,思考宗教、战争和时间对个人存在的影响。总之,哈代强调个人感受,重视实际生活,强调自然、简洁的语言表达,属于典型的经验主义诗人(肖云华,2008)。拉金发现,“他不是一个玄学诗人,不是叶芝,不是艾略特;他的对象是人,人的生活,时间及时间的流逝,爱及爱的消逝”(转自肖云华,2008)。拉金强调哈代对他的改造“完全又彻底”。

《去教堂》创作于1954年,发表在1955年出版的《较少受骗的》诗集中。拉金的《较少受骗的》写于1950—1955年之间,这期间拉金转入他将长期就职的赫尔大学图书馆,经历了从青年到中年的转变。并且,这一时期,拉金逐渐摈弃了之前的浮夸风格,转而吸收哈代诗歌之长,回归“英国性”创作,拥抱朴素的文风。《去教堂》是其成熟期的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描写诗人自己的内心变化和探索,也反映了当代英国社会中对宗教的漠然以及当代人对心灵庇护的渴望。

诗的前两节基于诗人参观一所无人的乡村教堂的个人经验。诗的开头交代,诗人骑着自行车在乡间旅行时路遇一座乡间教堂,并停下参观。在他踏入教堂时,读者就能感觉得出他的玩世不恭,而他的语气和行为也透露了他的不虔诚。诗歌中的“我”是典型的50年代英国青年的模样,平凡朴素庄重严谨“没戴帽子,我窘迫地/摘下了裤腿上的自行车架子以表敬意”。因为不想参加任何的宗教仪式,所以“等到确定里面没有动静/我走了进去,把门砰然关上”,他随意地在教堂里走动参观。在他的笔下,教堂显得既笨重又破旧。宗教典籍变成了“小本书”,为礼拜摘的花“已经枯萎”,空气里也氤氲着“霉味”。他甚至还步上读经台,扮演牧师宣布“此次礼拜到此结束”自娱自乐了一会儿。很显然,他对这样的宗教仪式很熟悉。在离开教堂的时候,还在善施箱里投了一枚“爱尔兰六便士硬币”。可最后他宣称,“这个地方不值得驻足停留”。但是在第三节开头他马上坦白,“但我停了下来/实际上我经常这样”。

在第三、四、五节中作者提出了许多设问,直到第六节的节首才结束。他开始疑惑自己怎会停留在教堂?怎会经常在教堂停留?他是“在找寻什么”?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他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若教堂不再使用/那这座建筑会另作何用”?他设想:一些会变成博物馆“以供参观”,其他就被拆除。或许教堂被看做“晦气之地”,人们避之不及;抑或成为“迷信”之地,人们趋之若鹜。随着时间和风雨的腐蚀,教堂的形状和用途都会慢慢被淡忘。“谁会是最后一个探寻/教堂曾经功用的人呢”?或许是一个考古学家,知道十字架坛、唱诗班席中高梁、放置十字架的中殿的名称;或许是个“在废墟里搜寻文物的人”;或许是“有圣诞节瘾的家伙”,荒诞地认为在基督教被遗忘后圣诞节庆还能长久存在;或许是作者自己,来到“这块十字的土地”寻找某件物品。拉金在幽默调侃之余不忘保持诗歌的形式优美、措辞讲究和语调的克制。endprint

第六、七节抒发了作者的哲思。第六节中间部分,诗人停止发问。他提出假设,认为教堂是为“婚姻、出生/以及死亡”等建造的。作者坦白,自己站在这样一个“发霉的谷仓”一样的教堂里面感到安心。第七节处作者承认,虽然教堂不值得停留,但是它的确是一个肃穆的场所。在这个各种气氛交融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人类曾经的激情和长久积淀下来的智慧交融在一起。这种感觉“就像命运袭来”,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席卷作者全身。教堂也不再是一个“老旧的”地方,因为“总会有人在心中不断地觉察到/一种对更多庄重感的渴望”。而这种渴求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空虚心灵对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渴求。诗中作者提出了许多问题,但都没有解答。本诗不是进行逻辑证明也不是要完全解决问题,相反,他让思维从外部环境中受到启发,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使讨论有新发现。教堂一直是庄重的场所,即使不再是做礼拜的场所,要求庄重的人们仍然会需要它。这是一个“很适宜增长智慧的地方/只要那么多的死者躺在身旁”。

在《去教堂》一诗中,作者摒弃了现代主义的诗风,回归英国性。在距《被》一诗创作11年后,人们领略到了一种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清澈、朴实的诗风,也体会到了上世纪50年代青年人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观望、对文学的追求(吕爱晶,2000)。现代诗在形式上的试验和在语义上的颠覆忽视了读者的感受,拉金对此颇有微词。本诗看似普通,其实别具匠心——每节诗的韵律环环相扣:ababcadcd——第五、六行颠倒了传统的押韵规律。此外,巧妙的韵律也不易察觉,只有少量词压全韵(如第二节的“door”和“for”、第三节的“do”和“too”),其他都压元音或辅音相同的半韵(如“on”“stone”“organ”和“silence”“reverence”)。用传统的形式表现现代主题却没有规则束缚思想之感,灵活的遣词造句使用节律而带来的奇妙乐感又给人们以诗歌古而有之的愉悦。其次,拉金放弃了营造宏大的场景,将个人日常经验融入创作。拉金诗主张诗歌要保存“人的经历和美”,他以自己的视角带领读者环视受到冷落的教堂。全诗没有刻意塑造意象去营造某种超验的气氛,而更像是平铺直叙的游记。整首诗的内容连贯,随着叙述视角的转变,对问题的思考呼之欲出,最后提炼升华,这一过程十分自然。

三、总结:心灵庇护的重建

由于现代主义诗往往重内向的沉思和构想,而忽视外向的观察和感触,写不好就容易流于滥情和玄虚。拉金的第一本诗集《北方船》(1945)就是“叶芝对爱情、性苦闷和死亡的执着的伤感化翻版”“晦涩的想象之外包裹着一层带着忧伤模糊之美的词藻”(Motion 1982:132)。《被》一诗中,拉金带着不纯熟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进行了一次不太成功的实验性的诗歌探索。由于现代主义实验性的特点,使得诗歌意象构建并不连贯。艾略特提倡“非个人化”,诗人要牺牲自我,将自我融入到更为广阔的历史语境中,使个人成为历史的、传统的载体(王卫新 2012:274)。这些都是年轻的拉金达不到的。其后拉金接触哈代的诗歌,哈代忠于细节的英国诗风取代了叶芝。拉金坦诚道,“我把哈代,而不是叶芝,当做我的理想,结果一种较为理智、不那么歇斯底里和装腔作势的方法占了上风。”(傅浩1998:86)从时隔十一年创作的两首有关于教堂的诗歌中,我们也能窥探出拉金创作风格、创作理念的转向,从追求意象建构的现代主义理念到回归传统的英国性取向,从运用象征、去个性化到崇尚朴质、关注经验。美国诗人罗伯特厄威尔称赞拉金是当代在形式方面最令人满意的英国诗人。拉金在使用格律上技巧纯熟,可以说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境界(傅浩 1998:144)。拉金推崇朴质的日常语言,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让儿童读懂,让中年人远离电视,不希望自己的诗歌让别人费心琢磨。拉金在行文方面进行了探究,把小说的叙事技巧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无论是客观描写还是表达主观感受都有强烈的感染力。拉金的以平凡为美、以质朴为美的理念有力地支持了流行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诗坛以拉金、艾米斯、詹宁斯为代表的“运动派”。在多年的象征和咏叹之后,拉金和他的诗友们做了一件早就该做的事:以回到哈代为代表的英国传统的方式写出一种新的英国诗,这样也就最后结束了从二十年代起就开始树立于英国诗坛的现代主义统治(王佐良,1996:474)。

拉金以自己人生中的经历为创作内容,讲述了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认真思考了自己这一代人遇到的精神问题。在《被》中教堂被摧毁,但人们誓死留守教堂,捍卫着宗教的权威。在《去教堂》中教堂完好,可人们弃之而去。虽然作为“不信上帝的第一代人”,但由于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渴求,拉金时时来到教堂找寻慰藉。他所寻求的是一个心灵的庇护所。最终,他也参透了教堂存在的意义。几个世纪以来,他的祖先们来到教堂进行婚礼、洗礼和葬礼,虽然宗教不可避免的衰落,但传统一直延续到他这一代。教堂一直是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真理、严肃思维和慰藉的地方。此时,他对教堂的情感也不再是宗教上的联系。“死去的人”代表着优秀的传统和智慧,由先人积淀下的智慧。当他置身于教堂中时,他感到与有信仰和内心充实的先人联系在了一起。教堂成了一个内心庇护的象征,能够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求的象征。心灵的渴望只能崇尚它,并且自古以来崇尚它的地方,才能满足。戴维曾评论说,“他(拉金)诗中的英国就是我们素来居住着的英国”。

(本文在2013年6月广西翻译协会主办,钦州学院承办的“广西翻译协会年会(2013)暨第三届广西研究生论坛”上宣读。感谢广西师范学院姚本标教授和匿名审稿人对本文修改提出的建议。)

参考文献:

[1]Andrew Motion,Philip Larkin,London:Methuen,1982.

[2]David Gervais,Literary Englands Versions of Englishness in Modern Writing,Cambridge:CUP,1993.

[3]Rapha?l Ingelbien,Misreading England:Poetry and Nationhood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New York:Editions Rodopi B.V.,2002.

[4]傅浩.英国运动派诗学[M].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5]胡家峦.两棵对称的“树”——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园林意象点滴[J].外国文学,2002,(4).

[6]吕爱晶.幻灭后的索觅——评菲利浦拉金诗歌的主题特征[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7]王卫新,隋晓荻等.英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8]王佐良.英国文学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9]王佐良,周珏良主编.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10]肖云华.菲利普拉金:英国性转向与个人焦虑[J].世界文学评论,2008,(2).

重建文学的信仰 第7篇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在整合了社交媒体、关系应用、大数据等基础上,搭建一个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手段融入。“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敢于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在“互联网+”上实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一切革命精神的源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路线决定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需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程阶段,各种主义、各种政治力量粉墨登场角逐较力,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信仰危机所导致的精神懈怠、信仰缺失、社会焦虑、戾气横生、片面追求物质刺激、崇尚功利主义等现象,却不能不引人深思,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危机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危机和正本清源中得到增强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二、“互联网+媒体”,提高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实效性

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广播、书籍时效性差、传播信息滞后、沟通不便,没有信息的即时反馈和互动,降低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互联网+媒体”形成的网络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输出的功能,作为一种有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不再是单向的传播和灌输,同时也是一个意见表达的平台。网上的各式各样的论坛、留言板、微信微博等成为人们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地自由选择信息并及时地参与信息反馈,形成多项的互动交流和讨论,架起了一座党和群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引导人们由被动式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思想在交流碰撞反思中实现传播和价值观的内化,无形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指导地位,有助于使“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深入到大众的生活实际中,做到“接地气”。

网络新媒体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统计资料、重大事件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如此丰富的信息量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承载、无法想象的。网络新媒体还为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网上理论阵地,一个思想交流交锋的场所,一个连接一切、跨界融合、协同创新、集体攻关的平台,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交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方法。

三、“互联网+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力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你听我说”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严重不对称,这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教条化、简单化、功利化,已经越来越引发青年人的抵触。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学校、教师由你选,几百万学生,这就是“互联网+教育”———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使学生们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念。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将电视、电脑、手机、录音、录像、远距离传输、超文本链接等手段融合在一起,使得文字、数据、图像、动画、语言、音乐等信息流呈现出多元化、辐射广和立体形象的扩展趋势,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最大化地激发人们情绪上的“兴奋点”和“敏感度”,来充分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染力。例如,网上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育,以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形式形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最大限度地激活受众的认知模式,使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寓教于乐。还可以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设计一些游戏,以问答闯关晋级的形式,在网上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透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

“互联网+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认知度与参与度,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学习新渠道、新方式,提高了学习方式的自觉性、主动性、灵活性。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互联网+教育”并不会完全地取代或代替传统教育,而是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互联网+虚拟社会治理”,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挑战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一个信息宝库,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垃圾场,既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价值观,也有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背离的价值观念。互联网的开放性、虚拟性、自由性,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门槛较低,信息的真实度难以保证。多样的价值思潮相互激荡使人们思想观念具有浅薄性、边缘性、动摇性,造成人们价值选择的多元化,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辨别能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失真和信息干扰等一系列新挑战,冲击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

“互联网+虚拟社会治理”就能行之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虚拟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中既是重要内容又是治理工具。当前,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网络空间“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成为当前最有影响力的平台,对虚拟社会的治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重视网络新媒体在意识形态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改进网络舆论工作、创新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提升公众对价值观的自我判断理性意识,摒弃过去那种与时代发展不符的政治话语和空洞说教,构建新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话语体系,占领互联网这块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同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站的宣传与推广,推进马克思主义网上理论新阵地建设,提高这些网站的更新速度、内容质量、互动性功能。

其次,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健全虚拟社会治理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重点“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进程,以摆脱“网络乱象”的困扰,更好地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服务。各级立法机关应该根据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发展情况,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普法机制;大力普及网络法制意识,并对于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恶劣影响的网络违法事件依法追究,对于传播不良信息和谣言的网站和媒体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

再次,加强互联网技术监管和监察制度,建立主流价值观的安全预警机制。要搭建有利于信息沟通的技术平台,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网络新媒体的超强自我纠错能力,对网络谣言进行跟踪、监督,对有害信息和政治谣言进行屏蔽、追查,增强自我防御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执法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对于网络犯罪加大监察力度。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对坚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重大影响,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课题。

重建文学的信仰 第8篇

多年以来, 文学界流行这样的说法:宗教文学只是说教, 真正的文学只能表达世俗情感中的痛苦和绝望, 宗教文学因此被人限定在福音文学单张的认识水平上。许多作家信主突然觉得力不从心。本文着重从北村的小说入手, 从分析他信基督教以后小说的变化背后的根源, 来阐释基督教文学与信仰的关系, 提出更好的基督教文学的模式, 并为中国灵性写作作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二、研究现状

90年代以来, 三个明显趋势, 一是由个案分析开始走向整体研究, 如马佳、杨剑龙、王本朝对基督教与中国文学这关系的研究。二是由具体作品的研究上升为现代作家的精神文化心态的剖析, 如葛兆光在《难得舍弃, 也难得归依》一文中对现代作家宗教信仰困境的分析。三由强调宗教影响的消极意义转变到注重宗教文化影响的积极因素的发掘, 这一点在90年代关于本课题的研究中有了较普遍的表现, 同时也是这一课题研究在思想观念、研究方法与观察视角发生真正意义上的转型的主要标志。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宗教文化关系的研究方向, 谭桂林是一位开拓性的研究者, 他的《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是他的研究思路的进一点拓展。马佳的博士论文《十字架下的徘徊》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之关系从形成的历史缘由、嬗变轨迹、多重纠葛、总体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深入的阐释与论证。

三、北村小说的主要问题所在

北村的“神性写作”, 可以定义为:立足基督教的信仰, 力求以圣经的价值观为其创作的唯一标准, 以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为己任的宗教性写作。

在他的小说中, 艺术已让位给了神学, 说教意味比较浓厚, 叙事“硬套”的成分过重, 主观意图过于明朗化。宣教士虔诚宣教式的叙事方式使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基督徒北村宣扬教义的传声筒, 情节也只是为了传达北村式的说教。

北村信基督后所有的小说, 常常是一种观念写作而非心灵写作。这一观念就是:人没有信仰是活不下去的, 而没有属个人的思想。所有北村小说的主人公们似乎都为人为什么活而苦恼, 连公民凯恩这样非常普通的白领也带有强烈的哲学气质, 被死亡和虚无击倒, 对自己的虚荣有深深的罪疚感, 根本缺少对他醒觉过程的描述, 代价是放弃中间人物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灵魂挣扎, 而体现不出人性的深度, 忽略了人性的丰富性, 丧失了艺术人物固有的饱满形象, 牺牲了中间人物现实与终极之间的矛盾, 灵与肉之间的挣扎, 更违背了真正的小说精神。文学书写的背后, 真实的生活早已被架空, 牺牲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魅力和真诚。北村在急于宣讲的同时确实不能很好地叙述一个故事, 刻画某个场景, 写好一些对话, 他的作品中多的是骨架而缺少血肉。

就创作主体而言, 北村兼有写作者与信徒的双重身份, 但他却没能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在创作中想当然地运用了神的话语。然而, 绝大多数读者是以人的话语来解读文本的, 这就在言说话语和解读话语对话时产生了两种不同话语系统的错位现象, 《施洗的河》的结局不被大多数读者接受其原因就在于此。

在向死而生事件在个体引起的“战栗”如何在文学中转化为灵魂的声音和纯净优美的汉语, 这正是北村面对文学之“文学性”时, 在创作上的不足所在。

四、北村的基督教与文学的关系观

北村认为他的创作是福音预工, 用作品见证真理, 试图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服侍上帝。创作能力有限不是因为才能, 而是在追求神的过程中懒惰、软弱、失败所带来的遮蔽, 即漏掉神的恩典。北村在信仰基督后写下的小说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只是在用一个基督徒的眼光打量这个堕落的世界而已。” (注:北村:《我与文学的冲突》。) 这句话已经揭示出小说家与基督徒双重身份的冲突了。

他认为千万不要高估文学独立的价值……“必须直指灵魂, 这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作品肯定是最直接观察人的精神体本质的作品”1, 他认为小说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而是思想的载体。他时常将艺术的意义与艺术家人格质量视为二位一体。所以他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家的人格、道德和良知作为衡量艺术家的标尺, 毫不掩饰地将道德置于美学评判之前。

他反思小说的技术缺陷和人生的意义时, 认为小说技术是一个陷阱, 对它的追逐会导致精神的失常, 走向人生的“颓废”、“绝望”乃至“自杀”, 人如果在“没有任何神圣的依靠而活下去, 这是不可能的”。“作家能够继续写作并不是由于他的智慧, 乃在于他的能力和信心。”

北村认为小说的本质不仅探索精神领域的复杂性, 还探索理想的可能性, 包括通向宗教信仰、通向真理、通向盼望的途径。这样文学就不会变成复杂、黑暗的东西, 它可能是纯净、光明的。问题的关键是你出示的快乐有没有信仰上的论据, 只有这种快乐是可信的, 这样的作品更有存在的价值与理由, 因为它至少与神圣有关。

五、正确的基督教与文学的关系

早期基督教教会因文学的世界性特征而对其充满了敌对情绪。圣哲罗姆和奥古斯丁才开始对文学修辞形式有了积极的评价, 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它们, 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是对文学形式顾虑重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天主教神学家巴尔塔萨以其《荣耀:神学美学》将从奥古斯丁以来一直存在着的探寻从美学抵达神学的思路最为醒目地揭示出来, 为基督教文学的批评提供了更切合基督教文学内涵的批评标准。

西方的与基督信仰关系密切的作家和诗人, 频频提到, 文学在信仰中, 深具“道成肉身”的力量。文字书写本来就是以有限描述无限, 以具体呈现抽象, 以象征来指向神圣。当作者用具体的意象、人物和故事来包裹、呈现属灵真理时, 就是一种“道成肉身”的方式。就像上帝藉着拿撒勒耶稣的肉身, 来彰显望不见、也摸不着的自己一样。

文学固然不能只是文学, 但首先必须是文学。铁凝说:“小说对读者的进攻能力, 不在于诸种深奥思想的排列组合, 而在于小说家在富于生命的气息中, 创造出思想的表情及这种表情的力度和丰富性。”“我想, 我必须有本领描绘思想的表情而不是思想本身, 我的小说才能有向读者进攻的实力和可能。”

六、与国外基督教作家的比较

北村小说与基督信仰之关系与众多西方小说与基督信仰的关系存在最大的区别是“信仰启蒙”。

《悲惨世界》这部煌煌巨著, 涉及到苦难、战争、爱情、信仰、良知和法律等诸多方面, 气势磅礴, 力透纸背, 充满了人道主义的豪情和浪漫主义的光辉。在《愤怒》中北村的热情与诗意明显不如雨果, 创作风格冷峻有余, 热情、诗意不足。北村先有一个创作理念, 然后比较生硬地使各方面硬凑进这个理念内核中, 缺少了《悲惨世界》中灌注在作品中的诗意和赋予人物的“生气”3。和《悲惨世界》相比, 《愤怒》中的人物似乎站立不住, 大都有点成为抽象的寓言符号。陈佐德枯淡了些, 李好单调了些, 孙民干瘪了些, 而主人公马木生又生硬了些。而且整个情节缺少内在发展动力, 显得突兀、不自然, 缺少更多合情合理的因素。作家太急于让马木生借鉴基督教理念, 忘记了让他有更多机会浸淫其中。相比之下, 冉阿让不仅受到大主教感化, 还有机会和珂赛特躲在修道院多年, 对宗教自然有更多机会了解和接触, 其思考也较合乎情理。

也许只有托尔斯泰那样的大师在高举文学神性之维的同时又能凸显出文学的肉身价值, 从而取得某种微妙的平衡, 同样写死亡, 托尔斯泰笔下的死亡景观是何等惊心动魄而又栩栩如生, 人一开始是绝对不愿直面死亡, 日常生活中的人也不可能个个都像北村《鸟》中的康生一样有自杀情结和强烈的赴死愿望, 而托翁的小说则一点一点唤醒了人的死亡意识和良心感知, 使他们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拷问。

七、中国灵性作家该做的

必须处理好小说家与基督徒这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小说家与基督徒并不天然具有冲突的可能, 西方的文学大师们就是例证。

小说, 尤其是现代小说, 应是存在的一种探险, 它起于未知, 经于人性的深渊, 终点应是开放的。文学不能因为宗教而消亡, 文学应该因为有宗教信仰而更为光华煜煜。只有生活才能帮助他走出目前的创作困境, 只有尊重生活的真实, 才能成就真正的伟大小说。

应更细腻更真实地探查人性的深渊, 深入到人的世俗生活最隐秘的角落去, 细腻地体察每个人的生存处境, 再以一种盈盈爱意把真实情况呈现出来, 并依然保持着信仰者的批判眼光, 并更深入地勾画出人物的精神发展史, 而不是静态地展示固有状态, 它们就能突破单调重复的窘境。

不单是在写作题材或创作技巧上, 而且还要对基督宗教, 特别是圣经, 有精深的了解与认知, 换言之, 即对基督信仰的内涵要痛下功夫。

在文明失落之地重建理想与信仰 第9篇

一、 现实批判:铺展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

谢飞在导演改编沈从文先生的著名小说《湘女萧萧》时,虽然在影片《湘女萧萧》片头赫然映出了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句沈从文的名句,但影片主旨似乎并不是完全指向对于封建礼教之中人性的思索和讴歌,更深次层地在于指向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倾心于在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的圈囿里撩拨和铺展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影片开始,萧萧作为一个年仅13岁,尚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其“媳妇”身份意指着她处于被压制或者说压迫的境遇。但是,一旦她长成一个成熟的少女,被压抑的性意识随着日渐成熟的身体被挑明,就犹如滚滚洪流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如果说与花狗的“偷情”还仅仅是从生理上或者说从本能上反抗着买卖式的“大媳妇小丈夫”的荒唐婚姻,那么当萧萧“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则已然是精神上的自觉反抗了。

在影片《湘女萧萧》中,导演让萧萧一直以种种的不自觉的行为进行着反抗,然而,影片的深刻性、萧萧真正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封建礼教对萧萧更或者说是人性的压迫,而恰恰在于萧萧最终放弃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而趋于对自己命运的妥协,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生活际遇,自觉认同传统礼教和伦理规范。萧萧意外地得到了“宽恕”,最后欢天喜地忙着为未成年的儿子娶媳妇,忙着准备做婆婆了,她似乎已经全然忘却了当年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带给自己的压抑和痛苦,自觉地充当起当年春官娘曾经扮演的角色,她亲自安排了另一个少女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命运——她曾经的苦难的命运。事实上,在貌似充满和谐气氛的生活图景背后,隐藏的却是无限的凄凉悲剧;平和而安宁之中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迫害与压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了,即使是亲身经历过悲剧的萧萧,在封建礼教与农村宗法社会的控制下,自觉地选择了将那段悲剧的历史遗忘了,认同了封建礼教的控制,她成了她婆婆及无数女人命运的循环中的一环。从春官娘到萧萧,从无数坚信终有一天熬为“婆婆”的“媳妇”身上,我们发现了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世代相传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处的圆形封闭性超稳定结构。

谢飞的另一部佳作《香魂女》中的主题与《湘女萧萧》非常类似,甚至可以说“香魂女”是80年代的“湘女萧萧”,然而其中又分明渗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时代生活内容。香二嫂之所以为傻儿子娶环环,其表层理由不外是因为环环美丽,傻儿子很喜欢她;环环能干,能够成为香油作坊的好帮手。80年代,商品经济蔓延到农村,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金钱的能量急剧膨胀,贫穷使这种失衡的、无爱的、完全金钱交易性质的买卖婚姻在商品经济入侵后的农村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然而,在其深层的内心世界,却包含着香二嫂因压抑而变态,想要报复、施虐于他人的潜意识,她自身的坎坷经历成为这种潜在心理的动因。当她在经历了买卖婚姻的一切痛苦自后,终于具备了经济实力而成为“婆婆”时,便不失时机并且处心积虑地施虐于“媳妇”。于是,她不惜以金钱为手段拆散了环环与恋人,高价将环环聘进门成为她施虐的“媳妇”。在这个过程中,香二嫂手中握有的“重金”成为了她的“后盾”。这样,环环在金钱和封建力量的双重压迫之下便成为了香二嫂的循环,女性的命运在现代农村依旧挣脱不出封建思想怪圈的束缚,更增添了女性成为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商品性”的悲剧命运。

《本命年》不同于谢飞其他的影片诗情画意的影像构型,也少了对主人公情感世界的刻意营造,只以简朴的纪实性的电影语言如实地对李慧泉的生活经历进行描写,以悲剧感的真实营造指认关于人生、关于时代的深度思考。影片隐喻了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李慧泉为代表的一类青年人,在缺失了精神信仰和失落了社会位置的生存现实中的焦虑、失落心态。

作为作者电影,谢飞创作集中体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文化关注和人性意识成为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正是谢飞电影风格个性的重要体现。谢飞电影秉承了第四代电影的特色,更加显露诗意人生关怀和现实关注,秉承着艺术审美的终极表现是人文价值的价值取向,谢飞电影的价值就在于此。

二、 女性关怀:历史劣根性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在新时期的反思、“寻根”的文化浪潮中谢飞以其“第四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参与了当时文化建构。他在影片《湘女潇潇》中塑造的“萧萧”的形象中就表明了历史劣根性对女性命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而形成的女性命运的“怪圈”,在传统文化的层层的包裹里,隐藏的是对她们正常人性的压抑和人生轨迹的修正。

萧萧与香二嫂可怜的童养媳命运,更可悲的是又将她们自己的悲剧命运施加在下一代女性身上;索米亚在恒久等待白音宝力格的日子里,独自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艰辛。这一切过错并不是女性自愿选择的结果,她们面对无人性的、吃人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之时,是那么的绝望与无助。谢飞在影片中以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包容着这些遭受苦难的魅力女性,关注着这些遭受封建礼教与道德规范迫害最深的女性的命运。

《湘女萧萧》是发生在“湘西”的一个特殊的场景,其中的人性、人情之美以及其中的清新与哀伤, 谢飞在80年代文化寻根思潮中通过电影把它映现出来。在民族文化的寻根中,本想寻找继续前进的动力但却发现了在美好的人性里迷失了的凑凉哀婉的东西。谢飞在导演《湘女萧萧》时,随着萧萧在姐姐、妻子、母亲多角色的递进转换中,处处显示出着他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关怀,有疾首的痛惜,有温婉的抚慰。在整部影片中,谢飞导演一直都表达着这种“灵魂深处踏步不前的怪圈”,显然不能仅仅由这些美丽善良的女性来承担,传统文化厚重的惰性也在制约着女性的命运,并且可能吞噬她们;《香魂女》刻画了一个在母亲、妻子、情人、婆婆、女强人等重重角色中挣扎的“香二嫂”,她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一个害人者。有善良的母爱有内心对温情的渴求,当有钱时又非常恶毒,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受到扭曲的但又是真实的人。香二嫂是作为童养媳来到瘸二叔家的,婚姻的不幸、母亲的责任、对爱情的渴望使她备受煎熬,她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也是一个助纣为虐者,正是她一手造成了环环的不幸。女人不幸,一个家庭是不可能幸福的,如果在社会中成为普遍,也肯定是一个不健全的杜会。香二嫂的勤劳聪慧,对自身的磨难和不幸身世的痛苦反省,促成了她对环环的理解。正是这种对自身命运的觉醒,使她完成了向“现代人”的痛苦转变,影片最后把婆媳二人放在湖光月影的优美环境中,可以看到谢飞对美好善良女性命运的同情悲悯乃至抚慰;《黑骏马》中额吉奶奶、索米娅,她们淳朴、善良、宽容、博大,虽有痛苦和不幸,但依然如大地般的坚韧和宽容,“为我们提供了早已逝去了的、过去了的田园生活罕见的一件。在滚动的金黄色草原与山丘之间,展现出无辜的痛苦与失落”,“展现的是对大地及与亲近的人们的爱”,“清楚地理解同情和宽容的价值”。[2]小说《黑骏马》的作者张承志也说他要“寻找一种永恒,一种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值得永久保留的东西,描写两代妇女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宽容善良”。[3]影片《黑骏马》没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是选择汉文化圈外蒙古族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言说和表述。草原生活艰苦、平淡,时光就在劳动、婚姻、生老病死等日常自然流动中流逝,这一方草原不同于汉文化圈的厚重与伦理经营的内在窘迫,这里生长的女性一一额吉奶奶与索米娅,她们出于天然的母性对生命、大地、草原怀有质朴的感情,这种母性是化为血肉的宽容、善良和对生命的敬重。在年代的文化反思与寻根中,理想主义的张承志把目光投向了曾经生活过的草原,他要寻找一种永恒的东西、大美的东西。在《黑骏马》这部小说发表十多年后谢飞把它搬上银幕,这种淳朴、沉静、博大、宽容之后的甜蜜与苦涩连同女性命运的轮回一同展现在我们面前。额吉奶奶一一索米娅一一其其格,她们只有与自然环境、与生命本身的融合,没有对立与仇视,她们的形象直抵生命本身。谢飞在创作时直接秉承张承志的《黑骏马》小说中的诗化表达,把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省思,投射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影像世界的营造中,理想主义的弥漫仿佛遮蔽了历史反思的厚重,使之走向一种单纯的美,但却又十分明显地表达了谢飞对于女性关怀。

男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男女自然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他们处于强势的一方,本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而且,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大多数是作为前台男性形象的陪衬而出现的。但是在谢飞的电影中,谢飞逆转了这一传统认识,男性的猥琐、无能、懦弱,在女性的伟大、善良、勤劳的光辉品质之光的照耀下无所遁形。谢飞在无形中深刻的表达出了对女性伟大、善良、包容等品质的赞扬。在萧萧怀有身孕之时,他们共同目睹了偷情的巧秀娘的悲惨结局,花狗完全不顾萧萧的死活,连夜一个人逃走了。这样把苦难、死亡的承受全落在萧萧一个人的身上,有对男性逃避的批判,更主要的是对女性承受的颂扬;香二嫂被情人抛弃之后,她的痛苦的反省是一个契机,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叹也更增强了反省之力,尽管自己的偷情不见容于社会,可无爱的婚姻间样看不到希望。这促使她醒悟一一不该维持一个无爱的婚姻,应该给环环一个自由,在拒绝与承受中完成了新生,完成了对女性共同命运的深刻见解;白音宝力格第二次来到草原看到亲爱的人已有身孕,他痛不欲生,而蒙族女性并不认为这是多么羞耻的事,当他第三次来到草原他才领会到母爱的博大与宽容;益西卓玛的一生都与身边的三个男人交织在一起,但当卓玛面临危机的时候,一个个的都离她而去,在承受苦难的同时还要瘦弱的卓玛去寻找、挽救那些离她而去的男人。拒绝、承受与私生子现象在谢飞影片中的不断出现,它们的存在固然可以有道德批判意向,但无论是激情的产物还是被动的承受,对于真正体验生命的女性来说,它都超越了道德评判而指向生命本身。在不经意中,我们受到额吉奶奶、索米娅的影响,看到女性作为生命之母、命运之舟无论在怎样的文化氛围和现实遭际依然是生命奇迹中最为伟大的部分。

在谢飞几部主要的作品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他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她们的同情、理解、颂扬之情几乎贯穿始终,对她们命运花环的缠绕的书写,起伏有致,纬密深情,也许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们的命运,但至少是对女性的怜惜、同情、理解和赞美,是对生命之母的命运的关注与深思。谢飞影片中的女性各不相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把她们放在相同的时代里,更主要的是她们被放在不同的男女关系结构中。在《湘女萧萧》《香魂女》《黑骏马》《益西卓玛》中的女性命运遭际不相同,谢飞对她们所处文化氛围的解剖以及她们自身的美好情感的展现也不同,真实地书写她们命运花环的缠绕,在不同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中她们的抗争、柔韧、省悟与宽容。也许特吕弗那句“电影是女性的艺术”对谢飞来说更为恰切。从谢飞对其影片中部分女性命运遭际的相似性中,我们看到了导演文化反思的意向,我们更看出了女性命运的书写中,导演对创造生命、延续生命的女性的颂扬,她们对命运的慨然担当和欣然承受已经从个体的命运走向人类与文化的传承。在谢飞的电影中,我们看到女性命运如花环般缠绕在对不同文化圈层女性命运的轮回的“怪圈”展示中,也看到谢飞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深切的文化反思、理想主义的畅扬,对驳杂现实中生命的理解。

三、 生命意识:命运与生命意识的关注

谢飞的电影在表现对人的命运与生命意识的关注、诗意化表现人的温情等方面是自然流露的,而且,谢飞电影的诗意是整体性和发自自然的,特别是落脚于人文色彩而非虚无渺茫。谢飞电影诗意的审美,是沉积他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对人性命运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通过一个个体表现出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特别关注社会和人的关系,始终不渝追求的是文化和生命意识,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文化思索,对生命(人性)美好的关怀与追求。

谢飞导演的绝大部分电影都以强烈的使命感进行审美,平凡人生的悠长而含蓄的美感同样叩动人心,如《湘女潇潇》表现一个女子自觉不自觉地反抗封建礼教与道德规范,但最终被吞噬的悲剧一生;《香魂女》中,勤劳、坚韧的香二嫂不懈地寻求情感寄托,追求真情的艰辛,虽然她曾今“迫害”过环环,但最终选择了鼓励环环走向新的生活,选择了尊重生命(人性);《本命年》表现一个男子现实失落与寻求的命运悲剧,思索着社会现实中的小人物命运;《黑骏马》在神秘的蒙古大草上寻找着“精神的家园”,额吉奶奶、索米亚对草原上所有生命的尊重与爱护,都体现了盘旋在创作者心中对生命、人生、对社会的深重责任,不是一种肤浅的审美视觉快感,而是在快感后面一些沉重的东西和沉重又产生螺旋上升的审美;《益西卓玛》借助益西卓玛和三个男人情感瓜葛,再现了西藏人民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精神世界的新变与升华。影片不是简单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猎奇而是通过这种域色彩浓郁的文化外形表现人,表现今天的人对人性,对情,对人类的普遍情感的看法。谢飞导演的电影使命感造就思考的深度,有的是哲理的思考,有的就是生命现象的一种思考,它们积聚成为动人的情感咏叹,强烈的生命意识更是造就了谢飞电影的诗意的感召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谢飞的电影几乎没有完全是轻松愉快的镜头与景别,时时刻刻都表现着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社会现实的思考。《我们的田野》达出了特殊年代被忽略人的生命的悲剧感;《湘女萧萧》展现的人性压抑与命运悲剧的不断重演。这也显现谢飞对于生命的关注与惋惜、尊重;《香魂女》显然是表现改革开放的年代进取风尚和人性本体的冲撞;《本命年》影片隐喻了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李慧泉为代表的一类青年人,在缺失了精神信仰和失落了社会位置的生存现实中的焦虑、失落心态。

谢飞的作品寓理于情、于事,其电影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有如盐溶于水不见形迹。谢飞在他所的有电影中,都显现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女性命运的关怀,还有对人性的思考。他也始终珍视并恪守着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的创作理念,坚守并实现着自己心中的梦。

参考文献:

[1]谢飞.我愿永远年青[J].当代电影,1995(6):77-78.

[2]境外评论.黑骏马[J].电影艺术,1997(5):94.

上一篇:社会人力资源下一篇: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