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性空间范文

2024-07-25

城市人性空间范文(精选12篇)

城市人性空间 第1篇

人性场所 (people place) [1]与人性空间 (humanistic space也译为human space) [2]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早已有所关注, 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体现在对人本身需求的重视。物质环境, 尤其是建筑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安全、舒适、温馨、亲切、幸福等等感受和体验应来源自建筑空间及其环境, 是符合人身心需求的空间, 无论从其物质属性 (材质、肌理、比例尺度等方面) , 还是对人文的关怀与眷顾共同构成人性化的空间。城市需要人性空间, 人性空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与历史文化关怀与尊重, 对宜人小尺度的推敲, 其核心在于塑造具有物质与自然人文等多重维度的空间场所。

2. 物质空间构成

2.1 围合—边界

由建筑物和构筑物共同构成边界的围合限定和构成了空间, 让空间可以被体验、认知。其边界的软硬、虚实、肌理与尺度等性质决定空间的属性。边界的清晰与模糊, 边缘的明确与渗透, 使空间构成层次丰富。

封闭墙体属于硬质边界, 综观中国传统建筑几千年来几乎都沿袭着这种十分突出的围合构件, 如城墙、坊墙、院墙等。各种高低长短虚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符合“礼制”的形式, 其整体建筑在外观上外实内虚、外简内繁、内外有别。这些极具防御性的高而实的墙体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当然并不完全适用, 但其对住宅私密性的保障, 以及空间围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在现代建筑中半透明、非封闭, 与人亲近、可停留的柔性边界更吸引人。檐廊、挑檐等灰空间是过渡的柔性边界, 底层架空、柱廊等围合出半封闭空间, 绿色植被也可以柔化围合边界。一片矮墙, 一股水流, 地势的起伏等等都是围合的边界与边缘, 甚至只是铺地材料的变化, 也带来不同空间领域的划分效果。柔性边界在带来围合的空间感之外, 不同材质边界的不同程度的围合, 为空间本身带来多样性, 这样的空间更富于趣味, 更具人性化。

2.2 围合—尺度

空间围合度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尺度。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总结出:外部空间采用20~25m, 可以识别人脸的距离, 是给人以亲密感的尺度。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指出过于宽阔的空间超出人能有效体验的尺度, 那么建筑、街巷和广场就失去了与人的关联。关于“小尺度与大尺度”也有论述:“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和建筑群中, 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深切地体会到。”[3]

“分析一下日本的独特街道……在较狭窄的道路两侧排列着小店铺……富于变化和有节奏的街道……造成了亚洲独特的热闹气氛……这些街道的道路宽度多为10m左右, 且D/H≤1 (道路高宽比小于1) ……小空间意味着……个人的、安静的、想象的、有诗意和有人情味的”[4]。亲切的小街、小尺度的体量和素雅的风格, 使得传统建筑在街巷中自由伸展, 达成一种秩序中的灵动、个性里的和谐。

注重尺度的推敲, 在于由尺度带来的空间感受, 尺寸与尺度的分别也在于人在其中的比较与感受。所以尺度既有自然属性, 表现为数值的加减;又有和人感觉、体验相关的社会属性, 体现人性化。尺度包括自然距离与感觉距离, 绝对尺寸与相对尺寸, 人文、历史尺度等。绝对尺寸与相对比例造就历史尺度, 而历史尺度的继承, 有利于传统居住人性化的氛围营造。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容器与内容的变化, 从建筑到街巷的尺度必然发生变化, 尺度与空间围合的关系也要适应变化。在当今高楼林立的城市, 在城市汽车尺度之外, 应增加与人关系密切的“人文尺度”[5], 弥补尺度缺憾、柔化近人界面。应重视自然地形的起伏与水系、山形的呼应关系, 注重私密性与空间层次的营造, 在具体宽度与走势上选择适宜尺度、自然因素为主的空间环境设计。

2.3 围合—手法

通过对不同边界与尺度的把握, 起承转合、开阖收放。围合的手段在于变化, 曲折蜿蜒、收放自如, 达到不同的围合效果, 或封闭、或开敞、或幽暗、或开朗, 不一而足。

(1) 街巷

传统街巷静谧小巷蜿蜒曲直, 尺度亲切宜人, 线型自由写意, 自然地形起伏变化, 宅院、道路、山势浑然一体, 虚实对比、高低错落, 富有自然情趣。有的街道虽窄但自然蜿蜒、宽窄变换;另一方面宅院天际线的变化和大门等构件的精彩装饰等因素, 使得街道空间并不感到压抑, 而是空间感强且富于变化。

聚居的居住形式也带来熟悉、热络的邻里交往。自然曲折的小巧道路与温馨的街巷邻里共同构成人性化的街巷空间。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也指出, 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产生于一个范围确定的街坊, 狭窄热闹的、有多种功能的街道更容易成为人性生长、人际互动的空间。

(2) 广场

广场是赋予行为内容与意义的开阔空间。广场并不是毫无生活内容的空地, 在适宜尺度之下 (D H=1~2, 广场宽度与周边建筑物高度比值介于1~2之间) , 可以开展多种活动的空间, 具备高度可参与性, 才是具有意义的人性化的广场。广场是室外起居室。太和殿前的广场是塑造皇权威仪的场所, 传统戏楼前的广场是戏迷聚集听戏的空间。村落中水井、祠堂附近的空地也是村落的中心, 承载生活与精神的重心, 人们聚会的地方。广场在空间构成上打破街巷等线性空间的单调, 在内容上提供人们多种活动的空间, 其意义在于对人各种生活行为的满足。

(3) 院落

四面围合、层叠围合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合特征, 创造领域感与场所感强烈的空间。民居在四面围合中突出院落的中心地位, 建筑围绕庭院布局, 体现向心性、内聚性。传统民居中每家每户的院落由房与墙的闭合而成, 放大到乡村、城市更有城墙包裹, 家国同构、内聚向心, 层叠性、闭合性是传统围合的特点。例如在陕西在关中民居中墙体地位显著, 具有安保、防风功能, 创造出空间强限定性、内聚性和界面外向性的特征, 同时在文化层面院墙又是邻里和谐的依靠。在村落层级同时设有更大范围的围墙, 如合阳灵泉村、韩城党家村等设有类似于城墙、寨堡的防御体系。传统民居与村落的空间围合, 不仅在物质空间上保障安全, 更在精神层面提供慰藉与人文关怀。

3. 空间文化释义

3.1 寓意

中国传统民居中富含文必有意、图必吉祥的文化教化, 使人们生活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例如陕西韩城一带门楼门匾用木或砖雕刻题字, 诸如耕读传家、勤俭居、明经等。此外作为装饰的砖雕、木雕和石雕, 其题材多为牡丹、灵芝、蝙蝠、猴等花卉、动植物, 谐音喻意富贵吉祥, 文必有意、图必吉祥。坐山影壁其上饰以砖雕壁画或设“天天庙” (神龛) 以祈福镇宅。木雕多为门窗和入口门头装饰, 雕刻题材多为孝子等传统故事。总之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激励读书、劳作, 追求富贵安康, 朴实而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文化教化、借物寓意在建筑空间中实现, 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人性化的重要体现。

3.2 意境

境心相遇的人文意境。中国园林与文化的交融, 意境所至, 境心相随, 让人工之物融入物色并解合, 实现万物之间的交融关系。“在‘拙政园’里, 那些环绕一池荷花的不同建筑——亭、堂、阁、轩……是为了匹配荷花全面的声、香、色的独特气息所设置的接通器皿:在河池之中——借助楹联‘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的抱对, ‘荷花四面亭’才能获得亭亭玉立的荷色停驻——顺带还通过荷色将柳色也关联进来;在河池之旁——借助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绝句, ‘留听阁’试图和着雨打芭蕉之声扑捉秋雨、秋声之关联;在荷池之远——借助周敦颐《爱莲说》里‘香远俞清’的名言, ‘香远堂’试图扑捉荷莲之远香与水波袭来……”[6]

在山水花木楼宇间流连, 品味其中, 意境深远, 文化氛围浓郁, 传统园林的隽永就在于此, 那不正也是人性化的空间吗?联通物我, 关乎情理, 抒发情怀, 文学与场景交融, 建筑与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空间, 情、景、物境心相遇。意境的营造是空间人性化的体现, 由耕读劳作、富贵安康的祈福上升为心灵境界的与自然和谐, 人文意味浓郁。

3.3 自然

顺应自然的建构智慧,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传统民居具有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选材观, 顺应自然与水土的气候适应性。质朴而亲切, 一切来源于自然, 最终回归自然, 成为生活态度, 是民居文化的精髓。这种建构智慧包括怎样运用地方性材料构成特定空间布局与外部形态, 以及如何通过适宜性技术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基于自然和生态的场所设计, 应以空间场所的自然要素为依据, 运用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能。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 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 同时也是设计物本身的健康。放大到城市, 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多方面去创造一种充分融技术和自然于一体、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人类活动的最优城市环境。

4. 结语

借鉴传统城市建筑从空间围合的边界、尺度、手法的推敲可以感知与人相关联的场所空间;从文化教化与人文意境、顺应自然的建构智慧上获得空间的人文高度。人性化的空间其核心在于宜人的空间和文化的滋养, 适度围合、尺度宜人, 可以经历时间的考验。空间是物质的, 但只有同时关照到人的身体与心灵, 才是人性空间。在当前汽车成为城市街道的主导之时, 城市环境恶化, 人性化维度难能可贵, 对人性空间的探讨将成为改善城市面貌的一种设计方法与策略。“深思熟虑、细致关怀和设身处地的着想是城市规划中最关键的要素。”[7]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 孙鹏, 王志芳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0.

[2][丹麦]扬·盖尔著, 欧阳文、徐哲文译.人性化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6:3-8.

[3][丹麦]扬·盖尔著, 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0.67-76.

[4][日]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6:208-209, 90-92.

[5]于海.人文尺度的城市规划[EB/OL].http://www.citysuc.com/wzny.asp?id=1471

[6]董豫赣.境心相遇.文学将杀死建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4:112-117.

城市人性空间 第2篇

【摘要】城市规划展示馆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它的设计尤为重要,随着现代设计的“人性化”和“可持续性”口号的提出,我们在做此类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理念和材料的前瞻性和环保性,从而使城市规划展示馆成为城市生活理念的标杆,成为其传承的根本。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示馆;名片;根本

我们中国的园林设计自古至今一直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就是“人性化”和“可持续性”,这意味着,我们所设计的产品必须造福整个世界,而不仅仅满足人的需要。因此,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设计的也必须依靠这种思想来设计,这样才能使其发展下去。

一、“人性化”与“可持续性”的处理

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在具有美观的同时能根据大众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方便大众,既满足了大众的物质功能诉求,又要满足大众精神上的需求。人性化具体到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设计中,就是在设计中以“人”为本,所有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因素,所以对空间功能的基本要求,即以安全为主要目的。以“人”为本,人性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且这种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空间的存在是由人的感知产生的,我们对空间的认识和研究,首先是要清楚人在空间中的地位与作用,而展示空间作为规划馆空间的主体,它与城市民众的生存生活是紧密相连,它是具有一定意义的物品和空间,是展现城市魅力的“艺术品”,作为城市人类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规划馆空间应当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情味,适应公众多方面需要并为其活动提供空间的创新与背景。成功的空间设计应当提供给人们各种有趣与有益的场所、空间和实体,虚拟和现实。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展示空间也应该考虑到人的需要,提供给人们一种“人性化”的空间,可以自由的参观,接触新的理念,学习新的观念,获得乐趣等。这绝非如想象的那般简单,展示空间与生活的直接联系,不仅成为与人类生活一样丰富和生动的历程,而且其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应认识到“展示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展示生活。”[1]人性化设计在展馆的空间设计中,首先需满足大众生理与心理需求,其次要考虑生态性层面的人性化和文化层面的人性化,也要表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具体到规划展示馆的空间上就是参观路线、一块展板、一个扶手、一盏灯、哪怕是展馆内的卫生间,在设计的时候都要考虑进去。如果把这些综合起来,实施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设计将是一场社会变革,因为它象征着:要从唯经济衡量发展转向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协调发展;要从过度泛滥的盲目发展转向适度的科学发展;要从人受自然环境威胁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2]在我们对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自然的简洁与朴素、情感设计、细节设计的高品质、材料的生态性环保性、对地域文化的关注等都是我们人性化设计的考虑范畴,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自古就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伟大传统,这种传统指的就是一种可持续性,这是现代社会的大问题。对公共空间发展变化的适应和协调是可持续性设计思想的核心和实质,一切空间设计的“可持续性”都离不开这一问题。有关“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义各式各样,最广泛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3]这一概念出自于“布伦特兰报告”,而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是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及资源的永续利用。城市规划展示馆的空间设计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把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为“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不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构成威胁”,也就是说,城市规划展示馆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城市的发展来决定的。就客观而言,城市规划展示馆空间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我们在逐步扩大城市规划馆的功能的同时要注重它的精神的功效。在设计的时候,必须从最基本的功能出发,从环境的角度出发,从材料、技术、人的情感、行为、规划、等众多因素考虑,把狭义的空间转化成广义的空间,使展馆的空间从二维、三维向四维空间发展,同时也要方便展示馆的二次或多次改造。

二、结语

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重视“人与环境友好”、“绿色设计”、“可持续性设计”等理念和实践。要求人们重视生态、资源和整合性创造力,人们不仅要回归与自然、环境,与真正的生活友好,也应在珍惜人类感官的原始特点中重拾设计的真正感觉,向一个更高境界的、具有生命力表现的设计创造发展,所以我们对展示馆的空间设计中也在环境因素加重了筹码,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营造出最好的展示空间。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10-18.

[2]张立.展示空间的设计——人为空间的设计方法探寻[J].湖北商业高等学校学报,2001,(12):74-75.

城市开放性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第3篇

一方面,休闲空间是当代城市发展物质环境中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休闲空间的设计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状况,是展现城市发展现状的窗口。同时,休闲空间是一个城市中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布局合理、设计体现人性化的休闲场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现代城市休闲空间中存在的不足。现存的城市休闲空间的最大不足体现在,休闲空间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空间的需求和休闲空间的利用率。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上一定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对于休闲空间的更高要求,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针对人们的新的需求来设计城市休闲空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休闲空间的环境设计

休闲空间是人们放松身心,享受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人们相互交流,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场所。合理的设计环境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休闲空间的要求,不能够体现人们对好的生存环境的追求,也应该能够体现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升华。因此,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休闲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应该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十分深刻的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的破坏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是社会性动物但是归根结底人是整个地球生态中的一部分,我们脱胎于自然环境,对自然环境有一种生理上亲切感,长时间居住于人口高度密集的现代化都是之中,人类不可避免的向往安静的田园生活,人们都有了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想法。因此,这就要求在休闲空间的设计上要引入更多的自然要素,满足人们对亲近自然的需求。现代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和规划上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应该在一味的填充人造物,这种千篇一律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早在150年前,美国人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就已经体现了这种精神,公园的面积的设计以自然乔木,而草坪等我国公园设计中占地面积最广的要素更是仅仅只占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很好的就满足了在大都市中人们对于亲近自然的迫切要求。

2.城市开放性空间的设计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

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愈益迅速,人们的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比以往更大,人们整天忙碌于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之中,用于追求精神文化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了人们精神上的空虚,人们对于文化等精神上的需求也慢慢超过了人们对于物质上的追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已有的城市休闲开放性空间中,多半以锻炼型为主的器材,很少有以文化为主题的城市休闲空间,这已经不能满足处于人们发展中的对城市休闲空间的需求。因此,在以后的城市休闲空间设计之中,应该着重在设计之中加入文化的要素。文化要素的加入不仅仅会增加城市休闲空间的品味,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更高的要求,满足人们在精神的追求,是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提高。“在城市休闲空间中提高空间文化品味,也利于城市的文明建设。”就此而言在城市的休闲空间的设计之中加入文化要素,是一举多得的,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的休闲空间设计之中十分有必要加入文化要素。

3.城市开放性空间的地域选择上应该有通达性

城市开放性空间的设计毫无疑问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要求,丰富广大市民的生活而设定的。因此,在城市开放性空间的设计上就需要在选址进行斟酌。城市开放性空间既不适合建立在繁华的市区商业区,但是也不能远离城市选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因此,这就需要在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上进行深入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之上,选定位置,既有能够满足市民需求的硬件设施,再辅以合理的软件设施,再有便利的交通这样便能够很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开放性空间的需求,也能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休闲空间的休闲设施的选择和布置

城市休闲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现代城市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了,合理舒适的城市休闲环境是广大市民的要求,也是市政建设努力的方向。合理选用并布置城市休闲空间的设施,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满足市民的新要求,也是建设良好的城市休闲空间的手段之一。“各种娱乐游戏设施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去处,设施完善与项目吸引人的休闲场所应该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去体验娱乐游戏之趣。”

1.休息设施的选择与布置

作为居民放松身心,享受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城市休闲空间会普遍的选择桌、椅、凳子等传统的设施作为人们休息时使用的工具。但是不管设计理念如何,不管出发点如何,休息设施的布置一定要与城市休闲空间的整体布局相互契合,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就一般而言,休息空间的设置,一般应该设计在舒适安静的所在。在设计上也可以发挥自然物的作用,设计成可以发挥桌凳等功能的自然物业可以跟好的体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2.城市休闲空间中娱乐设施的引入

城市休闲空间是人们工作之余放松的场所,也是人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因此,在进行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之中,可以根据市民的不同需求,将各个不同的模块独立开来,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相对来说,现在的城市休闲开放性空间,多锻炼性的为主,而娱乐性的和文化性的略显不足。因此,就需要在以后的设计之中给与关注,合理的布局。完善的设施和不同的项目,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发挥城市休闲空间在满足人们生活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3.城市休闲设计可以根据附近服务人群的爱好,设计出不同的聚会设施

在一个城市休闲空间的服务地域之内有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在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之中,设计出的不同的板块,为这些爱好的人设计出相关的区域,方便他们生活和交流,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吸引更多的人。以太极拳为例,可以在城市休闲空间的设计中,专门设计一个小型的太极广场,里边在通过墙壁和其他形式对太极文化进行和简单的介绍,这样就会吸引很多爱好太极文化的文化的市民参与进来。不仅发挥了城市休闲空间的作用,也能提高居民对生活的满意度。

充分利用城市休闲空间开展丰富的活动

“城市开放空间是一个空间体的概念,包含环境、功能、意象、内涵四大要素。”在城市休闲性开放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实现交往的。充分发挥城市休闲空间,在加深人们感情,发挥其在人们拓展社会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就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实现。就此而言,可以在设计的时候,针对各种可能的活动,留出充分的空间,方便市民合理的使用城市休闲空间。每一种城市休闲空间都具有其特定的性质。活动的方式和大小也取决于城市休闲空间的这种性质和空闲空间的大小。因此,无论开展什么活动都应该尽量的发挥出城市休闲空间的作用。

结语

城市休闲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城市休闲空间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城市休闲场所的设计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才能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城市休闲空间的需求。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城市中介空间的人性与物性 第4篇

1 城市中介空间的概念

城市中介空间是依附于城市建筑的,介于室内与室外,公有与私有,人工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半公共空间,或者说是一种半私有,半公共的空间类型(见图1,图2)。城市中介空间是建筑秩序向城市秩序飞跃的一个关键环节。

2 城市中介空间的“人性”内涵

人是包含着多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容纳人的存在与活动的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应该是反映了人的各种要求、需要和愿望的场所:建筑物为人提供了遮风避雨的条件,满足了人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城市是社会化的空间形态,反映并满足了人类社会发展更迭的要求。

现代建筑运动发源于西方,它是建立在二元论,分离主义和秩序原理这样的理性背景之上的,这样的模式富有效率,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的要求。从历史和现状来看,人们需要更多的是回归自然、充满新鲜感、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城市中介空间(见图3,图4)。

2.1 两义性

城市中介空间是符合人的社会性需求和实用性需求的两义性空间,古今中外不乏这样的优秀案例。中国传统的街道空间可以看成是城市中介空间的雏形,为我们认识城市中介空间的本质和价值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现代主义的建筑和城市呈现出一种内外有别、公私分明的二元化状态,道路也仅仅是个关系化的概念,失去了实体性和空间性。因此,人在城市中的活动基本上就成了在不同建筑之间的进进出出了,人们的活动被僵化的城市空间秩序限制和约束着。正如黑川所说的那样:现代建筑,假如有让它苏醒的方法,那就是越是处于西方文化的中心位置,越应该在边缘部位投放活性化的异质文化。那么,同样也可以说,现代城市空间,假如有让它苏醒的方法,那就是在建筑与城市之间插入两义性的城市中介空间。

2.2 暧昧性

其实人类的本质,并不应该只有可以明确的部分构成,暧昧性也是人类本质的一部分,人的社会性需求和动物性需求也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具有暧昧性特征的城市中介空间很好地满足了人的需求。城市中介空间给人带来的是日常生活体验和精神上的跳跃,在遇到被漂亮建筑围合成的大广场或覆盖着屋顶的商业街时都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感动,用黑川纪章的话来说,这就是建筑空间的变异,在精神上,像跳跃性地进入另一种境界那样的心情。另外,城市中介空间的暧昧性更能符合人的思维活动要求,人类的大脑,特别是前脑,与其说具有分析能力,不如说是具有创造性的能力,它具有容许暧昧状态的结构。因此,人类对于事物的研究越来越进步,脑海里浮现出来的,虽然是各种很难分析的暧昧信息,但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状态。

3 城市中介空间的“物性”

3.1 依附性

城市中介空间是从建筑空间和城市空间矛盾对立的关系中衍生出来,它的存在是离不开交织在一起的错综复杂的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对建筑物的依附性是城市中介空间实现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为了把部分建筑聚积起来,在某一阶段向城市转化,必须创造中介空间。正如黑川所说,拓宽道路,并沿路不停地把住宅建下去,人口增加,城市自然就变大了,然而,如果是这样,城市就不叫城市了,而是很大的乡村,比如洛杉矶。也就是说在由建筑秩序向城市秩序迈进的过程中,中介空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秩序和环节。

3.2 密接性

城市中介空间的另一个特性就是密接性。“密接”就是视觉上连通,空间上靠近、可达。在美国的大城市市中心里,出现了无数运用密接手法的“袖珍公园”,虽说是公园,却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大相径庭,它们的面积很小,只有几百平方米,布置的十分精美,有小型瀑布、长椅、圆桌和遮阳伞等休息设施,成为在附近工作和逛街的人们十分乐意在此停留的小天地。到过罗马的人必定要参观托莱维喷泉和西班牙大阶梯,这些不仅是巴洛克式的美丽景观,同时也因其向街道开敞而体现了密接手法(见图5,图6)。它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另外,还可以通过下沉式庭院来创造城市中介空间,即低庭院技法,由于用侧墙代替周围建筑强调了转角,就较容易保证意大利广场那样的空间充实性。以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广场为例:这个下沉式广场冬天成为溜冰场,其他时间则成为室外餐馆,大量逛街的人在这里停留了下来,凭靠着栏杆眺望下面广场的活动。

4 结语

城市中介空间是整个城市空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节点,从环境角度讲,它是自然空间和人造建筑空间的过渡领域;从人的角度讲,它体现了建筑系统和人类系统作用的相互性,强调建筑系统中人的能动参与,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从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角度讲,它在空间和实体的艺术塑造上起双重作用;从景观角度讲,它丰富了景观层次和深度,使城市形象和建筑形体富有变化;从空间体验的角度讲,它在空间序列中增加了一种类型,起到了过渡、铺垫、衬托等作用,城市中介空间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研究视角,从多种层面上对建筑与城市关系进行分析和整合,对于城市空间予以弥补、调整、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黑川纪章的城市设计思想与方法[M].覃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戴志中,刘晋川,李鸿烈.城市中介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老年卫浴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工学论文 第5篇

1 中国老年人口概况

底,全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预计到将达到2. 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列人了世界最快国家之列。

2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

2.1 生理特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记忆能力下降;情绪低落,表情呆板;反射迟钝,动作缓慢;协调能力、平衡能力较差。视力衰退,听力明显下降,触觉、味觉和嗅觉退化,对温度急骤变化适应能力差。骨质疏松,耐力减退;椎间盘变形,身高缩小;关节老化、僵硬;肌肉能力退化;按力、握力减退。老年人生理调节功能减退。

2.2 心理特征

地铁站台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第6篇

关键词:地铁站台 人性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地铁具备快捷、安全、高效、环保等诸多优势,已经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手段。地铁站台作为特定的公共空间,位于相对封闭的地下,乘客周围非但没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缤纷的街景,反而还充斥着冰冷的机器设备、人群散发的气味、列车行驶的噪音……这种环境的局限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负面的影响,但随着地铁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层次的深化,站台空间的人性关怀和内在品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站台空间的环境设计中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不仅要注重以安全、便捷来满足交通出行的需求,还应多层面多方位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舒适美观、富有特色的地铁站台环境。

一 满足交通功能需求

1 空间形式

地铁车站由地面出入口、站厅、通道、站台等几个部分组成。站台是乘客候车和上下车的平台,按照空间形式分为侧式站台和岛式站台。站台中乘客的流动是大量的、集体性的,以快速通行为主,短暂停留为辅。因此,站台空间应该具备简洁清晰、开放高效的特点。国外发达城市的地铁站台一般为侧式设计,双向列车轨道在中间,去往不同方向的乘客在两边通行。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在人群进入站台之前就做好导向和分流,动线流畅、井然有序,更能体现人性化的要求。但是国内现有地铁包括新建地铁大多依然是采用中间双向人流混合、两边为列车车轨的岛式站台设计,去往相反方向、进出站台的大量人群集中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动线交叉、拥挤混乱的状况。另外,岛式站台中间排布两列高大粗壮的结构柱,既阻碍视线又容易形成空间死角。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单位时间内的人群流量,妨碍了人流速度。

2 安全因素

首先,要保证站台硬件设施的性能安全。作为地下公共空间,站台装修材料的选用、安装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性,使用防火防滑、无毒无味、不易霉变、稳固耐用的材料。地下人工照明要达到一定的照度,并尽可能地强化与地上自然光源感受的相似性。层次清晰、明快敞亮的环境可以减轻对地下空间灰暗、压抑的联想,引发人们心理上的安全感以及空间可控感。

其次,安全保障不能停留在表层,应该深入乘客使用站台空间及其设施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北京地铁铁轨上带高压电,然而多条运营线路的站台边缘除了一条黄色警戒线外没有其他的安全维护设施,这与北京地铁日均约500万人次的庞大客流量不相匹配,人群拥挤时乘客不慎跌落站台的危险性很大。同时,考虑到弱势群体也要安全地乘坐地铁,为他们提供的无障碍服务应该落实到细微之处。无障碍通行性能是地铁站台空间人性化的重要指标,无障碍设计不仅仅针对残障人士,还包括老年人、病人、孩子连同携带较大行李的乘客都能够没有阻碍地安全通行。这就要求将地面上较小的高差尽量设计成和缓的坡道以保障人们顺畅地通过。在级数较多的楼梯梯段设置栏杆扶手,为行动不便、步履缓慢的人们提供保护。在垂直电梯、盲道等残障人士经常使用的设施周围,必须使用无滑倒、碰撞、擦伤危险的材料,并且从声音提示、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 导向标识

地铁站台位于相对封闭的地下,各个车站内部的空间形式及尺度也非常相似,人们难以参照外部环境来辨别信息,方向感和定位能力变弱。这就要求设计明确、完善的信息导向标识来帮助人们理解地铁空间,如地图、列车行驶线路图、出口及换乘方向、服务设施位置等等。这些信息为人们勾勒出各个空间组成部分相互衔接的脉络并明确行进的方向,从而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由于迷路和不熟悉引起的焦虑情绪。导向标识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导向标识应形成一个与空间设计结合良好的完整的系统,引导乘客顺利地完成整个使用过程。第二,信息设施要布局合理、规范,使人们在匆匆一瞥的短时间内能够对信息快速识别和清晰掌握。第三,导向标识应造型简洁、设计精美、便于维护,传达信息的同时还可以丰富站台景观。

4 配套服务设施

人们在站台候车时,也会短时间地休息、等人、交谈、东张西望、翻看报纸杂志、打电话等等。使用人群行为的多样性决定了地铁空间中必须具备细致周到的配套服务设施,尽量为人们创造舒适便利的环境条件。北京地铁五号线全线的配套服务设施采取通盘设计,电子时钟、休息座椅、垃圾桶、公用电话统一使用不锈钢材质、流线造型,点缀紫色标识色,突出了简约流畅、充满活力的现代气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1 突出车站文化特色

地铁不仅是交通性、技术性的空间,而且是文化性、标志性的空间。地铁代表着城市的整体服务水平,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引领人们去认识、感受城市的人文风貌,产生在文化层面上的心理共鸣。地铁站台空间应注重与地上的城市环境相协调,与特定区域的历史和文化相呼应,营造车站的场所气质,使各个站点彼此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

北京地铁早期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功能性、技术性的问题,因此导致车站环境普遍存在单一、雷同的现象。以奥运为契机,新的地铁建设有了显著变化,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总体秉承“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更具有“一站一景”、“站站迥异”的文化特色。北土城站是奥运支线的起始站,也是一个换乘站,车站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元大都遗址,这一文脉关系成为设计的主题。古典文化的精髓——青花瓷作为主体视觉元素被引入空间,在宽敞明亮的站台上,28根青花柱分列两旁,结构圆柱披上了变化多姿的青花瓷图案,蓝花白底儿,满花、半花交叉错落、卷舒有致。站台上屏蔽门、导向标识的设计也透露着青花图案古香古色的韵味,人在其中犹如置身古典文化的展览馆。奥林匹克公园站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附近,所以空间的主题为“水元素”。进入站台,1000多个大小不等、蓝白相间的“水泡”组成的吊顶十分引人注目。有的“水泡”通体发光,直接充当环境中的照明光源,感觉光线是穿过水面照射在站台上,可谓亲切宜人、趣味十足。

以上两个成功的案例,打破单纯考虑表皮装饰的设计观念,采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从全局入手,将空间形态、材质肌理、色彩配置、环境照明等诸多要素通过 “文化语汇”有机地整合起来。用直观的环境信息取代了抽象的站名信息,使人们将周边文脉环境直觉地投射到脑海中,从而识别车站并确定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充分提高人们对站台环境的认知与空间归属感,将站台营造成为公众乐于体验、分享和回味的公共空间。

2 体现公共艺术之美

公共艺术是把地铁空间的物质环境向人们的精神世界延伸的手段,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媒介。乘客在站台步行或是候车的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艺术之美,会使地铁空间更具人性化。

北京地铁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那时候集中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在地铁站内创作了一批主旋律的作品,表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作品形式以大型壁面装饰居多,如西直门站的《燕山长城图》、《大江东去图》,建国门站的《四大发明》、《中国天文史》等。这些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由于地下环境潮湿、列车行驶频繁震动,作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和缺损,而且几十年前对地铁环境的认识在现代地铁交通和城市生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已经显得过于单一。地铁公共艺术应走出局限,以更多元、开放的面貌与时代接轨、与现实生活契合。和发达国家相比,可以看出国内的地铁公共艺术在形式拓展上的不足。洛杉矶地铁市政中心站(Civic Center)的站台上,巴洛斯基的幽默作品《梦见我飞翔天际》就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几个如真人般的雕塑仿佛从地面一跃而起,张开四肢悬浮在半空中,乘着梦想的翅膀自由翱翔于天际。公共艺术如同一种奇妙的力量,使人们在匆匆脚步中多了一些人生边上的遐想,不由得会心一笑。是啊,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谁不梦想有一天能飞上天际、遨游四方、自由来去呢?作品让人们见识到创作者面对艺术时的轻松自然,丝毫没有借作品“文以载道”的沉重压力,而是运用诙谐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发观者的共鸣,还可以明显减轻地下空间带来的压抑不安,舒缓烦躁情绪,给人轻松、亲和的感觉。

在地铁站台设置公共艺术,其所处的环境和受众对象都具有特殊性,为了适应这些特殊性,以下两点值得注意:首先,地铁站台上的公共艺术以特定环境为依据,即艺术在空间中展开,与空间是有机整合的统一体。站台上人流密集,艺术作品在乘客活动范围内占据的体量需谨慎控制,尽量与地面、柱面、墙体、天顶等空间界面设计相结合。优美生动的公共艺术作品往往会成为站台的主要视觉趣味点和记忆点,然而作品自身孤立的美感并不是重点,“空间艺术化、艺术空间化”两者合而为一才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艺术价值。其次,艺术品的设置需要考虑乘客的行为模式。地铁运营的正常情况下前后列车之间的间隔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人们在站台步行到各个车门的位置、排队稍作等待,然后就乘坐列车离开站台。在这个连续移动的行为状态中,视觉焦点随之不断地变化,人们对于周边事物深入观察的能力降低。固定位置与形式的大型公共艺术往往成为乘客视觉上的过客,无法长时间欣赏阅读,更难以产生互动。相比较之下,站台空间需要有更适合动态视觉焦点的公共艺术呈现。北京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以“水元素”为概念主题,站台的屏蔽门都印上了半透明的海星、鱼类等海洋动物的图案,人们在行走中宛如参观一组连续的水族箱;在候车时,伴随着列车进站,屏蔽门一开一合,又引发动物在水中游动的联想。作品与站台空间的主题、功能、设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与乘客的视觉节奏相呼应,带给人们愉悦的空间体验和艺术享受。

另外,地铁环境里还有一个组成部分,其传播效应不容小视,那就是广告。站台空间使广告更加集中醒目,广告使站台空间更加丰富生动,两者相得益彰。应以公共艺术品的标准严把广告质量关,规范广告设置的位置、面积、翻新周期,杜绝视觉污染,保证公益广告所占的比例。使站台里的广告不仅成为宣传促销的手段,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一方面传递着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又是设计师施展才华和想象力的舞台,采用或幽默、或温馨、或前卫、或肃穆的设计手法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和生活乐趣。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地铁的作用与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它几乎成为衡量一个城市运营能力、现代化程度以及城市形象的标志。作为地下交通空间,地铁站台的设计与其他公共空间会有所不同,但最终都归于“设计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地铁站台环境并不依靠高昂的造价和投入,关注人们多样化的物质功能、精神文化需求,并通过设计实践尽力予以解决,就能够降低地下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空间的内在品质,真正赋予人们一场便捷舒适且美不胜收的身心之旅。

参考文献:

[1] [法]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董海:《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地铁公共艺术品与乘客心理》,《上海艺术家》,2004年第3期。

城市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 第7篇

1 步行空间划分

步行空间的划分是为了明确步行空间的层次性与复杂性,不要单一针对室内或室外、人工或自然的空间,使使用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考虑与照顾到,设计才能达到营造统一与深层次的设计效果。

步行空间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三种划分方法:

按照天气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室内步行空间、室外步行空间两种。虽然室内步行空间从形式上属于建筑空间,但在使用性质上属于公共空间,在进行步行空间的整体设计时不得不考虑之间的相互衔接。

按照受车辆交通影响的程度可以划分为纯步行空间、半步行空间、混合型步行空间。纯步行空间只允许行人通过,通常在历史保护街区以及特定设置的步行活动区,如:步行街和步行广场。需要借助器械交通工具的路面,属于半步行空间和混合型步行空间,前者可划分为限时性步行空间和限类型步行空间,限时性步行空间指的是从时段上限制车辆进入的步行区域。限类型步行空间,指从种类上区别对待交通机械,出租车与公交车辆通常可以进入半步行空间,如明尼苏达州明尼亚波里斯市的尼可莱大街。混合空间则是前两种空间的结合。此外还根据自然和人工的性质及范围划分为自然步行空间环境和人工步行空间环境。

2 步行者的个体行为习惯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人作为个体,步行的个体行为表现出来,这与各国的风俗习惯,法律法规无关,是人本身所固化的特征。人类学家艾德华·和尔在《隐秘的尺度》一书中分析了人类最重要的知觉以及有关的功能。根据他的研究,人类有两类知觉器官:距离型感受器官:眼、鼻、耳和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这些感受器官有不同的分工和不同的工作范围。

2.1 视觉

人类80%的信息是从视觉带来的,与乘车相比,步行者的视觉是一种静态、慢速的观察,步行者更留心周围环境的细部,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和细腻的体验。一般的规律是为了看清楚路线,人们的视轴线往下偏大概10°。相对来说,俯视和平视是自由开放的,因此设计者更应该注意地面铺装的设计,在步行空间中出现的高层建筑,除非步行者有意地仰望和高层建筑阴影投入到步行空间,一般情况下步行者不会注意到。在大空间和超大尺度环境内,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小的环境设计,创造出小尺度、亲切的环境。

2.2 听觉

研究资料表明:在7 m之内,人的耳朵听觉是非常灵敏的;而在30 m的距离人可以听清楚演讲;超过35 m,倾听别人的能力就大大下降了,当然在不同的封闭程度上这个数据会有所差异。视觉因为可以选择看与不看,有一定的选择权,而听觉一般难以回避,也更易引起步行者的情绪波动,因此要控制步行环境声响的音量与旋律,过大音量会破坏人体对空间的尺度体验也会产生烦躁的心理,相反适当的轻柔类音乐会营造出良好氛围。而在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适当加大音量,形成音量聚集点,与视觉聚集点相互配合更易形成注意焦点。

2.3 嗅觉

人类嗅觉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非常不灵敏的,人们通常在小于1 m的距离内才能够闻到他人头发等香味,特别浓烈的花香在2 m~3 m处才可以感觉到,因此嗅觉带来的是属于亲密型的体验。八月桂花香、饮食街的菜香常常唤起人体的第三个主要感受器官,为步行空间塑造了更丰富的体验,为步行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步行群体的行为特征

3.1 步行群体的交通活动特征

作为个体不同步行者对于不同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但作为社会群体,步行行为却具有一定的共同交通特征。他们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点。

3.1.1 有限性

由于步行行为是由步行主体人做出来的一种行为,因此它会由于体能的限制有一个最大的出行范围。不同国家,不同年龄和男女性别差异决定了个人的步行距离长短不一,我国一般为步行3 min以内比较舒适,也就是150 m~300 m之间。步行在15 min~30 min为最大距离,也就是750 m~2 000 m之间。

3.1.2 最小原则

以北京西单人行天桥为例,开放一年半后,对使用者的调查表明58%的人不愿上桥,并且大部分是年轻人。公共的草坪也常常会被使用者踏出一条最简洁的通道,这都表明:人们在选择交通出行时会遵循最小原则———花费最小的体能时间与费用,在视觉的范围内选择直线、平面的交通方式。

3.1.3 识途性

在步行者的目的地不明确或发生灾害时,人们总是原路返回。心理学家称之为“理想识途性”,这也是人的归巢本能。因此要注意设置好明确的标识物,以方便步行者记忆,更好地形成心理安全感。

3.2 步行群体的社会活动特征

人均出行次数及出行频率和人口密度有关,高密度的城市区域的居民出行率较高,出行距离较短。不同出行目的也影响了步行方式在出行中所占的比例。在大城市一般以中小学上学为出行目的所占的比率较高,这是因为学生可以就近上学的缘故。经济收入水平对步行方式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人的本能倾向于选择更安全、更快捷的机械交通方式。

4 步行空间区域的确定

城市环境复杂,自由选择性高,因此城市范围内的步行区域较难确定。通常的确定方式是从居住区的步行空间出发,由于居住空间明确,出入口确定,居民流动出行方式较好控制,因此可以先统一考虑居住性质的区域,其他地方留有余地待进一步调查其次,可以利用建筑密度分布,分辨出人流密集的大体区域。在详细调研后,确定吸引人流的主要公共建筑及其出入口方,以15 min~30 min舒适的步行距离约300 m半径,可以确定总体步行区域以及步行可能密集的区域。最后结合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对此区域加以调节和引导。

5 环境设施的营建

环境设施也称街廓设施,它包含的内容广泛,一般是指城市中除建筑、构筑物、绿化、道路以外用于休息、娱乐、游戏、装饰、观赏、指示、商务等,这些设施体量不大。但是直接与步行者接触,在功能上直接影响着用户的满意度,在景观的细节上强化着步行者对景观的印象,“细节决定成败”———环境设施是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环节。

步行街内这些设施的建设应因地制宜,方便实用。例如,休息座椅是步行街普遍使用的设施,应根据设置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形式。人们一般习惯于坐在平面上休息,在可长时间闲坐的区域内可采取平面坐具。但在人流密集的街道上,休息者坐的时间不长,可采用横梁式座椅或固定支座更为适宜。

在安排步行环境设施时,应在保证其发挥基本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发掘出更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其兼具装饰等附属功能以增加步行空间的趣味性。因此,必须在城市设计中对这些设施的布置和造型提出设计要求,对这些设施的设计进行审定。

6 结语

本文对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要点,主要从细节上涉及使用者的体力、本能等认知出发的一些摸索与总结,作为设计者不但要有优秀的外形设计能力,也要不断的积累作为使用者的体验,才能设计出体贴、满足度高的步行空间。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城市空间之人性化设计探析 第8篇

城市不止是一件只供人欣赏的艺术品, 城市空间与市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市民是城市空间的第一直接体验者, 应考虑到大众的真实情感和需求。我们应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 创造有人性化的城市空间环境, 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城市给人的感受越来越冷漠, 因此人们开始关注思考城市的人性化问题。城市的人性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城市与生俱来的因素。城市的人性化设计是城市自身发展的一大战略, 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一、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1、城市空间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物, 与农村相比, 所提供的设施、服务、就业机会等各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城市空间是城市中最具识别性的部分, 最易使人记忆, 也是城市魅力之所在。城市空间在广义上来理解, 包括建筑空间层次, 分为实空间和虚空间。实空间是指建筑物等城市实体, 虚空间是指建筑物等城市实体之间的外部空间, 是人们日常交往交际的公共空间, 它们是露天的、充满阳光和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复合系统, 集娱乐、交往、餐饮、文化、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2、人性化设计的城市空间涵义

城市的人性化, 是指城市对其中的活动主体——人类生存发展需求的满足的特性。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是能够创造条件, 使人在其中有舒适、幸福、美好的心理感受体验的空间。市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犹如鱼与水一样紧密。城市空间是人类的创造物, 是一个展示自身价值的空间, 应更多的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天性。人是城市活动的主要对象, 人性化问题就始终贯穿于城市发展, 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当今的城市空间存在的问题

1、设计过于追求形式, 忽略功能性, 缺乏地域性

城市因为有了虚空间穿插, 才形成了张弛有度的格局和有序的空间形态。然而, 现今的许多设计师把最多的精力放在了建筑的单体造型上, 忽略了建筑物外部的虚空间。这正如马丘比丘宪章中所指出的:“在我们的时代, 现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经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 而是创造人们能在其中生活的空间, 要强调的已经不再是个壳的而是内容, 不再是孤立的建筑 (不管有多美, 多讲究) , 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实空间往往被过分重视和强调, 虚空间比例过小。城市空间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个性, 无法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需求, 反而过于追求视觉冲击和尺度上的震慑感。这些城市空间建设中的求大、求快、求多, 忽略了人们内心的真正需求。城市的形象和气质如同人的形象气质一样, 使人有不同的感受。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处于强烈的压力之下, 深切地感受到了某种人文的缺失, 城市的形象千篇一律, 于是产生了一种怀念感, 想要回到过去的内心愿望。这就是当我们看那些风貌犹存的历史文化古城, 觉得那里的人情味浓厚, 人文关怀深厚的原因, 这也是广大市民对城市空间人性化需求的潜在意识。

2、不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但这是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还体现在城市的“绿色”上。越来越多的人批评城市缺乏绿色, 他们不愿意生活在钢筋混泥土所堆砌的格子里。每到周末节假日, 他们更愿意自驾游到郊外的农村、野外, 远离城市的浮躁与喧嚣, 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清新和身体与心灵上的放松。由此可见,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更加大了对绿色空间的向往和需求。

但现今的主流社会觉得更重要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 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 城市才有活力, 要做其他的事情才有了物质基础。殊不知, 在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超出了它们的自然修复能力, 而我们仍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失去的到底是什么, 而是为得到的那一点眼前的经济效益而自豪, 而透支的是后代子子孙孙的利益, 完全不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发展应以知识和创新为动力, 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里, 能带动一切经济增长的主要财富来源是知识、信息、和智慧, 而不应是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和依靠密集的劳动力。

城市中的广场设计越来越大、华而不实, 不仅占了大量的空间资源, 还破坏了自然原生态。很多人意识到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之间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待经济社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不应仅仅只是简单的经济增长概念, 而是经济与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概念。

3、环境设计不足, 缺乏人情味

百姓对城市空间的美丑衡量的首要因素是安全、舒适、便捷等功能性标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人们常常会遇到诸多的不便。设计本身是解决问题的活动。我们平时对大的设计项目会比较注意, 而忽略了小的细节问题和不便, 但往往是这些小设计却能让人感受到细致入微的服务和温暖的人情关怀。如出行时经常乘坐的公共汽车, 站台到汽车之间由于高度差上下非常不便, 特别是老人和小孩, 就有可能因摔倒而受伤。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容易解决, 适当降低车体高度或增高站台高度等设计就可以为人们出行带来舒适和方便。城市不仅仅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 它只有将形式美和功能美相结合, 二者缺一不可, 才是一件完美的作品。因此城市的功能实用性是其形式美的前提和基础。城市中的空间设施, 如道路、建筑、广场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城市空间是属于市民的, 它对市民具有怎样的日常服务功能, 是城市人性化程度最直观、最基本的体现。许多的城市空间规模过大、比例和尺度失调, 缺乏开放性和吸引力, 功能单一与公用设施少, 不符合人大的行为习惯特点。许多的广场设计就存在着这些问题, 周围的建筑紧密排列, 吸引不了人流, 其大片的硬质铺装, 难以使人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驻足, 造成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 忽略市民内心的真正需求, 缺乏人情味。

三、塑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1、空间系统的合理布局

合理安排宝贵的土地空间资源是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关乎着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城市土地是一种特定的不可再生资源。

世界摩登城市纽约在19世纪进行了最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展, 是一个典型的规划城市。棋盘式布局将街道横竖排列, 中规中矩、整齐划一, 东西方向为街, 南北方向为道, 为分不清东西南北方向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南针。景观设计之父奥尔姆斯特德和合伙人沃克设计了纽约城市心脏地带的绿肺——中央公园, 南起第59大街、北抵第110大街、东西两侧被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合围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偌大的珍贵的绿色空间, 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嬉戏玩耍、休闲娱乐和强健体魄的空间, 也给其他生物和植物在城市中心保留了这块大面积的栖息地。湖泊、树林、草坪给生活在这个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有一块就近置身大自然的机会。纽约的中央公园给我们城市规划金额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借鉴和参考。

2、创造个性特色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的个性往往体现在其浓郁的地域特征。城市的地域特色犹如一个城市的灵魂, 一个没有灵魂的城市怎会吸引人。在每个百姓喜爱的城市中可以发现, 他们所喜爱的城市都有着显著而独特的个性, 或是有奇特的自然景观, 或是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名胜古迹, 或是有着个性的建筑风格, 或是有着浓浓的都市氛围、人文内涵和暖入人心的人情味。这些都是城市特色个性的魅力所在, 能受到百姓喜爱的原因。

中国的疆域辽阔, 不同的东西南北方向的各地区的地域环境给不同的地域独特个性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地域性也是地方性的普遍存在的有效说明。在不同的区域, 不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地域特征都是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各地区的人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斗争磨合中, 因地制宜, 创造出了中国文化的文明灿烂。

然而全球化的进程正冲击着城市空间的地域性特征。在短时间内, 一个个崭新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许多不同的城市, 我们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走国际化潮流的建筑风格, 失去了城市原本最具特色的个性和历史魅力, 在急风暴雨般的城市化改造中灰飞烟灭, 毁掉的是几百年才形成的城市和街道, 无情地抹掉了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的根脉和记忆。

望你们连个都能变得幸福。节子的对象, 虽然我还没有见过, 但节子觉得他好那他一定很优秀。既然有了那样的约定, 看来节子你也必须要坚守到底了, 是吧, 节子…… (笔者译)

以上两个例子则体现了日语中的不可知型省略现象, 例 (1) 和例 (2) 在文末均使用了省略符号, 此处亦视为是内容省略现象之一。然而, 无论例 (1) 还是例 (2) , 都只是说话者或者作者想表达的一种心理感情, 根据上下文内容, 我们也无法揣测作者真实的内心想法。因而, 在翻译时, 在译作句末也加入了省略符号, 既保持也原文的风貌, 同时也使得作者的感情思想得以保留, 给予读者更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因而, 在进行不可知型省略的翻译时, 一般不采取加译的方法, 尽量保持原文风貌是最好的方法。

综上所述日语中有关的内容的省略可以分为:暗示型省略、不可知型省略两种。在进行这类翻译时, 对于不可知型省略, 一般采取不进行翻译的手法, 以求忠实于原作。而在对暗示型省略进行翻译时, 则要根据原文内容适当进行加以, 以便于理解, 但是, 具体语境要具体分析, 有些语句不进行加译反而更能给读者真实以及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结语

本文则是对日语中省略现象的翻译进行了浅析。省略在日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可以把自己的心情感受传达给对方, 同时又维护了日本人所重视的“和”的精神。在句子中, 日本人经常会省略主语, 尤其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来达到缓和语气的作用, 但是这与我们汉语母语者的说话习惯迥然不同, 因而在翻译时应该进行主语的补充。其次, 日语中对于谓语的省略也屡见不鲜, 大多情况下, 需要译者补充完整以求句意通达。

除了句子成分的省略之外, 日语中内容的省略现象出现频率也高与别国。关于内容的省略的汉译, 需根据具体语境进行分

在城市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尊重历史, 延续文化内涵, 将该城市的传统文化、风俗和社会经济以及地貌相互协调, 构建一个独具个性和特色的城市空间。

3、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塑造城市空间

人是城市的创造者, 是以人为中心的, 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人不是一个简单的抽象概念, 现实生活中包括健康的人、体弱多病的人、残疾的人、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和儿童等。只有真正深刻地了解这些各类人群的真正需求, 城市空间设计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设计。以设计改变我们的生活, 让设计改变我们的城市。

人类的经济快速发展, 往往是以牺牲大自然为代价。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好的体现是在与自然环境共同和谐发展。人类在处理经济发展和自然关系的过程中, 应尊重自然发展规律, 适度有节制地利用自然, 在索取的同时学会给予, 这样才能塑造出和谐健康、景色怡人的城市空间。许多的历史向我们证明过如果人类不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 人类则会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和报复。我们应改变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就能从自然的恩赐和回馈中受益。

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始终是为人服务的, 应满足人的心理、生理、审美、文化等的需求, 最终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城市空间的设计中的人的行为与精神需求结合, 功能、环境、形象想结合, 开发、保护与自理相结合, 历史文化和现代价值想结合, 这五个结合应相辅相成, 才能使城市空间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在尊重历史与文化的前提下, 人类建造理想的城市和居住环境, 生态与发展平衡, 城市的有序合理, 城市的空间有丰富的特色, 交通网络便捷, 这样才能同时尊重历史和自然时, 营造符合人类的理想家园。

摘要:人类创造了城市, 原本是为了更好、更舒适、更幸福地生活。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分析说明了城市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对塑造“人性化”的空间提出了要求。我们所生存的城市没有真正为人们的需求设计, 要功能与审美相统一。人性化设计的城市空间是我们所迫切需要的, 让我们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城市空间,人性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周岚.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与探究 第9篇

城市化又可以称为城镇化,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人口、经济、城市空间的扩张、交通、人们的生活水平等方面,而城市化正是这些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结果。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必经过程;经济是城市化加速重要基础;交通则是推动;城市扩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等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或目标。

2公共空间对于城市之所以重要的意义何在

2.1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从大的方面来说即:具有开放、公开性质的空间,即在城市之中或者城市群中,除开建筑物实体、存在于建筑实体之间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居民进行公共性质的交往以及娱乐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中公共空间在城市规划中,总是被描述为“开放空间”,即指的是归公共所拥有由公共管理的室外空间。

2.2公共空间的分类

城市公共空间大致可以分为3类:开敞空间是外向性的空间,限定性以及私密性较弱,该空间多见于大型工程以及大空间,可以营造不同的景观;私密空间:这样的空间指的是私密度很好的空间,其好处在于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处安全而又私密的场所;半开敞空间:此空间介于开场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点,也有自身的优点,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们中总能够找到一处适合自己的地方。

2.3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

2.3.1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在政治、经济、居民健康以及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如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闭合性,而人们之间的距离却在无形之中被拉大。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休闲的好去处,可以缓解人们由于各种压力,使人们可以得到心理上的安抚,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2.3.2公共空间利用所面临的挑战。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增长成为了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于住房需求的剧增,使得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不够,以至于城市的空间多被建筑占用。对于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设计、管理也未达到要求的水平,更有甚者只着眼于当下,将公共空间的利用置之不顾。

3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3.1人性化设计概念

人性化设计是一种在设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设计方式,是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人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以及精神的追求的满足。这种设计不仅体现在美观上,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方便。该设计既能满足功能要求,也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即人性化设计不单单只是设计,而是将科学、技术、艺术以及人性结合为有机的统一体的设计。

3.2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3.2.1人性化设计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设计师通过对物体的某种设计的形式以及功能等方面,使其努力地向“人性化”方向进行发展,同时可以给人一种具有情感和风格设计物,甚至是像具有了生命一般得感觉,因为以该种方式设计来满足人们各种需求。

3.2.2人性化设计方法。布局人性化设计:空间的布局要做到经济、实用、美观,既要美观又不失实用性,故设计师对于空间的设计要从大处着眼,把人作为整个设计的主体,在布局空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场所的美观,更要从场所的基本条件出发,结合人们使用需求从而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色彩人性化设计:空间色彩不仅在于铺装、建筑小品、装潢,也包括植物这一天然的色彩创造者,同时植物不同组合、与周边环境的搭配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使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景观小品人性化设计:景观小品不仅具有实用性的功能,同时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也具有装饰作用;景观小品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满足人们的使用及审美需求;小品功能的多样化也是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在设计中要注重文化性。

照明人性化设计:照明不仅是照明,还要考虑到色彩、灯光照明与周围景观的关系、灯具类小品的设计以及安放等,从而使照明不仅满足功能的要求,且可以在景观造景、空间的营造方面发挥作用。

材料的人性化选择:硬质铺装以及其他的建筑用材,要注意安全性。当然也包括植物这类软质材料,植物的种植不仅只是在于改善环境、调节当地的小气候,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看着绿色则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以及精神上的压力。

参考文献

[1]郭颖潇.城市化对环境的利与弊[J].地球,2013(4)

[2] 斯特凡纳·托内拉,黄春晓,陈烨.城市公共空间社会学,2009(4)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人性化建设时代 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原则,策略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经多年发展, 部分城市的地下交通、商业、市政等设施, 已有一定规模, 尤其地下轨道建设是最显著的成果。但是, 由于我国地下空间发展时日较短, 多数城市的地下服务设施较缺乏, 大量权属不同的地下商业空间跟风建设, 造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很多变成藏污纳垢之处, 整体的空间环境较差, 与国际发达城市有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人性化考虑方面相差较大。同时也是规划管理政策较为缺乏, 与城市地面规划建设发展脱节所致。大多城市地下空间为点状开发, 系统性差, 功能不配套, 连通性较差, 这对使用者造成严重影响。为提供体验性较好的地下空间, 还需要完善地下交通空间建设, 更多地考虑以人为本才是最终目的。

1. 发达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发展

1.1. 四个发展阶段

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发展是始于伦敦的第一条铁路建设, 也是以此, 城市地下交通带动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地下交通空间也从单一的地铁向地铁周边辐射, 最后形成了丰富多元地下交通空间网络。

目前世界上已有近五十个国家、百多个城市发展运营了城市地下轨道系统。通过资料收集发现, 地下空间发达的城市基本上都在20 世纪前后, 陆续开始了大规模的地下铁路建设, 以此拉开了地下交通空间发展的序幕。在世界地铁排名前列的城市中 (图1) , 城市地铁建设时序基本上有两个特征: (1) 经历两个较快速的发展阶段, 在近期建设基本趋于平缓; (2) 在第一次的快速增长期中, 一般持续20-30 年; (3) 第二次快速增长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但东京例外, 第二次快速增长持续较长且地铁总里程数增长较多。

由发达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发展历程, 基本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 初始期:城市地铁的大规模建设

自19 世纪60 年代起到二战前期的近70 年来, 美国纽约、西班牙马德里、日本东京、俄国莫斯科均陆续大规模建设地下轨道系统。这是城市地下交通空间高速发展时期, 也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为市民提供更多公共功能的基本设施。

(2) 发展期:城市地下空间立体扩容

这个时期, 更多轨道线路的集中、更立体化的轨道换乘站建设, 在水平、垂直方向拓展了地下交通空间资源, 例如巴黎德方斯综合体的地下交通部分的集中分层建设。与此同时, 也在空间利用的功能上有了多元化发展, 将基本的交通功能拓展到商业、娱乐、文化、展览、体育等多种功能空间。立体开发地下空间, 节省了城市地面用地, 还给市民更多的绿地广场空间。

(3) 协调期: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连通

这个时期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的雏形逐渐成型, 使得城市地下空间更趋于城市街道生活的拓展。例如蒙特利尔、洛克菲勒等地下步行网络都横跨多个街区, 与周边建筑直接相连, 便捷地服务了周边使用人群。这种将联系性交通置于地下的方式, 为地面覆盖率极高的用地留出更多的地面公共活动空间, 为城市生活提供了便利, 并创造了更多的社交活动空间。

(4) 优化期:地下交通空间的人性化优化

这一时期人们致力于地下地上空间的综合协调建设, 并着重改造旧城中心的地下空间环境。此外,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进步, 人们也在为创造更接近地面环境的地下空间努力。纽约准备改造的世界首座地下公园Lowline Park就通过建造远程天窗, 反射太阳光并通过光纤电缆引入地下, 作为地下的自然光源, 提供树木和植物的阳光需求, 也尽量使地下环境接近地面 (图2) 。这样的地下公园正是科技技术革新的产物, 也是为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空间环境所做的努力。

1.2. 发展趋势

纵观发达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发展历程, 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深层分层化

随着地下浅层的开发利用已逐渐饱和, 以及深层开挖技术的支持, 地下空间的深层利用, 尤其是在城市中心的集中化综合利用更能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利益。地下空间深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未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课题, 温哥华的地下车库甚至深达14 层。深层化开发也必然促进了地下空间的分层发展。将交通、商业、服务等功能分层布局, 可便于使用者更好地区分使用。

(2) 综合系统化

地下空间的综合系统化发展, 不仅仅在功能上, 也表现在建筑形式上。通过将地上、地下空间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互相协调发展, 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整体功能良好运行。地下交通空间的网络化发展正是其中的体现。通过地下快速交通系统与地下步行空间、地下综合体的有序接驳, 更多更完善的地下交通枢纽的发展就是实例。

(3) 科技创新化

随着更多科技技术的更新, 地下空间环境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地下自然光采光的技术手法 (图3) 。通过太阳能收集器收集该地区地面阳光, 并跟随太阳的移动, 以保证最大化光量, 并将光线直接通过光纤电缆引入地下, 再通过反光板散射——即营造地下空间的自然光环境照明技术。此技术已在韩国等地有所实施, 开创了地下空间自然采光的先河。以此方法来优化地下空间环境, 不仅更生态可持续化, 还增加地下空间生态多样性, 为地下空间发展展开一扇新的大门。

2.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现状问题

2.1. 功能不完善

(1) 地下交通以轨道发展为主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开发利用主要以地下轨道交通为主,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甚至已居世界首位。虽然在近两年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地下快速道路的建设, 但由于技术手段有限, 现仅在某些一线城市有所实践, 整体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也远不及国际发达城市。

(2) 地下交通系统性较差

我国由于地下交通发展起步较晚, 大多数城市地下交通系统发展并不均衡, 以地下轨道为主, 地下车行系统缺乏, 地下步行空间零散混乱。一般来说, 地下交通系统由轨道、车行、步行等子系统构成, 若各子系统发展不均衡, 系统性缺乏, 会大大降低综合效益。

(3) 缺乏长期、综合规划

我国地下空间建设发展前期, 多归类于地质工程或隧道工程负责, 而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考虑得较晚, 造成其缺乏统一的规划, 与地上城市建设、地下市政设施等不配套。据统计, 我国仅17 个城市出台了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关的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1。其中仅深圳和上海的政策法规较为完善, 其他城市都处于法规老旧或空白的状态。地下交通空间的发展滞后, 不但不能提升城市空间, 反而限制城市发展, 这也是阻碍地下空间人性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2.2. 建设不均衡

(1) 地下交通设施地域发展差异大, 内陆发展缓慢

我国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基本不足20 年, 导致地域差异化严重。仅在东部沿海大都市的地下交通开发利用规模较大, 而西南内陆地区, 普遍的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较为缓慢。

此外, 地下车行动态交通建设发展, 也是东部沿海规模较大, 技术更为先进。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这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地下交通系统, 为缓解城市拥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西南内陆城市中, 大多都只有连通两地的地下快速道路, 如重庆昆明等山地较多而建设的穿山隧道。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环境依然恶劣, 并没有大型的地下车行道路或地下交通综合体建成。我国地下交通空间在地域上的不均衡, 跟城市经济投资水平和科技技术也发展不无关系。

(2) 地下交通空间与地面建设不协调, 利用率不够高

城市的协调规划理念认为, 城市地上地下的开发容积率应是对应的, 地上建筑越高, 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越大[1]。这即是说, 城市的中心区更应适宜合理的对地下交通空间进行开发利用。但现实情况却是, 我国城市地上地下空间整体规划缺乏, 对地下交通空间发展造成掣肘。

在地下交通空间开发利用时, 现有高层建筑地基等所造成的障碍, 不利于地下交通、共同沟等工程建设。城市地面的快速发展, 并没有配套的地下空间规划, 也没有为地下空间发展留有预期, 这尤其是对老城的地下空间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2.3. 空间环境差

(1) 地下空间安全隐患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 数量越来越多, 更多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其中, 轨道建设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在我国各地出现, 多起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对周边建筑、道路遭到严重毁坏。

而运营中的轨道线安全事故也是频频, 安全门致使问题、行人落轨问题以及火灾隐患和携物安全问题等等, 我国各地轨道交通都或多或少发生过。在2014 年我国共发生轨道交通事故6 起, 造成无法估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反映出了亟待完善的地下交通安全状况[2]。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环境的不科学规划, 同时也缺乏有效规范化管理措施。

(2) 地下空间环境品质较差

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较为困难, 同时受地下密闭环境影响, 一般地下空间开发后较地上建筑更易老旧, 且更新难度较大。长此以往, 地下空间环境难免较差, 品质不高。我国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或区域盲目的发展地下空间, 如地铁或地下大型基础设施等, 却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 疏于管理和养护, 致使地下空间环境迅速恶化, 使用率大幅下降,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此外, 我国现有的地下空间多数都存在识别性差的问题, 这也是由于地下空间多迂回曲折, 极易使人迷失方向。空间环境较差更加重使用者的情绪不安定感, 使得使用体验感较差。

3. 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地下交通空间

3.1.人性化设计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性化设计不应局限于对空间环境的优化, 细部上的优化只能局部改善, 而根本上解决人性化的问题, 必须是系统性的革新。系统化的人性化设计则需要从城市的整体战略层面来进行, 更要求可持续发展, 分步分片、有计划地改善现状。避免大规模的无序开发, 造成不可逆的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因此, 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利用或优化更新, 必须有前期的综合判定决策, 注重其长期社会经济价值, 以实现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可持续开发[3]。

1997 年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至今已有近20 年, 但随着发展,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速度远超预期, 规划管理工作大都不符合当下的发展情况。尽早完善城市地下地上空间协调开发利用的法规体系, 规范地下交通空间的规划、建设、运营, 是可持续开发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前提。

(2) 交通连续原则

为提供人性化的城市地下交通空间, 需要与地面交通协调发展。交通是一个线性连续的过程, 它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连续运动[4]。因而,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不能单独的考虑人性化问题, 它应该与城市整体的交通系统一起考虑, 以保障使用者的通行连续性,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人性化。

因此, 在城市整体层面、重点区域层面, 研究城市交通空间的合理布局结构, 充分保证人作为交通主体的通行连续性, 结合多种交通工具, 以多方式组合, 合理衔接、便捷驳接的方式, 来达到人性化通行目的。而地下交通空间作为整个城市交通空间的一部分, 更需要加强交通管理的综合协调, 并通过充分利用时空资源, 从而减少和控制交通污染, 这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交通人性化改善[5]。

(3) 功能需求原则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基本是城市地下空间中人流量最大的部分, 大量的通行量, 会带来多样的功能需求。纵观城市公共空间发展情况, 大多数交通节点空间的商业效益最高。很多时候, 在地下轨道站的商业铺面很多也是后发建成的, 这就是通行人流带来的商业价值。因而, 我们需要对通行人群的功能需求的进行研究分析, 并根据空间分布、空间运营状况等, 来合理的增加地下交通空间的其他功能,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 集商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 地上、地下相互协调的城市交通空间网络[6]。

3.2.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设计方法

(1) 完善地下交通系统构建

复杂的地下空间多存在于城市人流集中的城市中心区域, 而为了高效利用, 这样的空间不应是点状分布的, 应互相耦合, 形成以轨道为骨架、车行道路为补充、步行网络为核心的人性化地下交通系统。

(1) 地下步行交通网络的组织:

在城市中心的地下步行空间, 需要覆盖面足够大, 与周边建筑、设施联系衔接足够便捷, 才能成为地下步行网络。地下步行网络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 “以人为本”地考虑人、车、建筑的关系, 以联系主要交通设施、慢行系统为主, 周边建筑的公共联系空间为辅, 形成集城市交通、公共空间为一体的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步行系统 (图4) 。

(2) 地下车行交通空间的组织:

城市地下车行交通空间以静态停车为主, 地下道路辅助。我国大多数地下车库开口于城市地面道路, 各个车库出入口较复杂且分布较分散, 且公共停车缺口极大, 这就容易造成城市中心因停车困难而造成拥堵。因此, 逐步开放停车场权属, 合理改善停车循环系统, 并将动态与静态车行交通结合考虑, 才能缓解中心区停车难问题。例如, 整合该区域内多个停车场, 并串联的形成地下可直接通行的公共停车场, 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协调统一管理, 以避免停车时重复绕路的行为而增加道路通行压力。

(3) 地下轨道交通空间的组织:

城市地下轨道网络布局, 是结合城市地上空间形态, 并根据城市客流需求分析预测来布局的。以最大限度的提供城市快速交通客流集散为目的, 快速、便捷、范围合理为原则, 进行整体的规划布局。在发展初期其形态多为放射状, 但放射状分布路网不便于换乘, 因此现代城市地铁布局更多采用圈层状或网络状的形态模式。

(2) 升级可识别交通系统

在地下空间内部使用时极易失去方向感, 完善的标识系统进能充分影响人们的使用感受。作为匆匆而过地下交通空间, 路识标牌的设计需要更为人性化, 迅速可读、简明清晰、精准合理。

发达国家的室内寻路系统, 更注重设计的人性化, 表达的可视化。图示化的语言在其中就可以做到简明表达长串文字内容, 也适合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域的人都能准确理解。同时, 简单的字母或数字也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如图5 中的24/7, 这就是比较专业地标明了空间做出位置, 以及其开口数, 其中2B的标识与楼梯图案结合, 也能清晰的表达垂直交通的楼梯所在。除此之外, 类似车行道路的地面标识, 地下步行交通也可将方向标识置于地上, 以便通过时的快速浏览, 同时也能起到分流导流作用 (图6) 。

总的来说, 地下交通空间人性化的识别系统, 更多在于结合了空间特征、文化特色、功能类别等方面的精妙设计。只有通过综合考虑的设计, 才能将这些简单、美观的导向标识与空间形态融为一体, 更整体人性化的形成可识别的空间, 从而迅速简单的判断所在位置, 避免在大体量的地下空间中迷失方向。

(3) 设计合理的通行尺度

在地下交通空间是一系列不同的联系性空间, 合理的空间尺度影响着通行者的情感和行为。为保障地下通行的愉悦体验, 以人性化通行尺度来吸引更多人的使用, 以此减少人们不规范、不安全的交通行为。作为地下交通空间最常见的通道空间, 主要是提供通行, 这与地面上的街道空间功能一致。但由于地下空间的密闭性, 没有街道向上的开敞性, 它的空间条件更为苛刻。因此需要有通过人性化研究来创造更为合理、宜人的通行条件。

参照芦原义信[7]对街道D/H比例, 地下交通空间作为另一种形式的街道——地下街道, 它的D/H比在1-2 间时, 通行感受、视觉体验上都较为宜人。除此之外, 通行空间的宽度与连续长度之比, 也对影响人们的通行感受。过长距离的地下通道空间, 会给人以单调、无趣感, 这更加重人们的封闭感受。而合理空间序列可以通过重复排列, 或是利用节点来组织集散、服务等功能, 带给通行者一个缓冲, 丰富空间的韵律变化 (图7) , 这样的宽敞而富于层次变化的序列性空间, 可有效减轻不良体验感。

(4) 塑造人文特色空间

城市的“文化特质”是体现大部分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 是整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非语言的文化符号, 会对通行人群在心理上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作为城市公共展示空间,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也应在设计上反映文化特质, 传承城市文脉。只有不千篇一律的地下交通空间才能更人性化的引导通行, 在其细部环境设计中, 更应体现其所在地段的历史、人文背景, 与地上空间相呼应[8]。例如伦敦贝克街的福尔摩斯图标、斯德哥尔摩的熔岩壁画、香港迪士尼地铁线景观等 (图8) , 这些地下交通空间均强调地域特点, 将其充分融于设计理念中, 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转向存量视角, 城市地下空间也有了人性化优化的契机。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人性化, 是以人为本, 研究使用者的需求和权益,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 交通连续为建设原则, 功能需求为目标原则, 以此来指导人性化设计方法和策略。

实现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的人性化, 需要从完善地下交通系统、升级可识别交通系统、设计合理的通行尺度、塑造人文特色空间几个方面入手, 并协调城市整体交通格局、改善交通细部组织。此外,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开发需契合整体发展目标, 与城市地面交通系统及各种城市功能和周边服务配套联系起来, 尽可能优化地下交通流线, 以提供更合理、便捷的通行选择, 为创造更宜人的城市空间品质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张安锋.上海市地下空间近期规划[J].上海建设科技, 2008, 03:9-11.《2014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报告》

[2].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3].段里仁, 毛力增.交通连续:安全便捷交通环境的基本要求[J].综合运输, 2013, 04:77-83.

[4].李俊.人性化城市交通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7.

[5].尹亮.城市总体布局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6].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6.

城市人性空间 第11篇

[关键词]地铁车站 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今天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也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更是交通换乘、商业消费、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设计应更加注重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消除人在地下空间中的不良生理心理反应,注重安全与防灾设施的设计,注重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我国地铁建设初期由于受限于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地铁空间设计以满足实用为前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的各层面需求不断提高。以设计者的价值观和对环境、生活的理解“创造一种生活”的设计观念发生了转变,开始更多关注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关注设计中具体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

在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中,简捷、健康、安全、环保应该是构思的基本要求。就地铁建筑室内设计的造型风格综合而言,也需定位于交通建筑简洁、大气、具有时代气息的“性格”,并适度地考虑地域文化和与地面建筑环境的呼应。地铁建设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从建筑和环境的本质出发,力求“以人为本”来提高地下空间质量的问题。因此,研究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直接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面对21世纪,我们的设计理念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人性化”设计理念时代。环境的品质将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人性化”的程度。今天已经进入了文化多元的时代,“人”在各方面受到关注,提出“人性化”的研究课题,站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角度上,强调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我国地铁建筑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人性化”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性”

《辞海》对“人性”的定义:“人性”指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由此我们认为,“人性”就是人类的本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正是这些本质特征,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从哲学的角度,马克思从实践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二)设计“人性化”

在考虑设计问题时,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思考,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地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考虑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

“人性化”设计不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处理手法,它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告诉我们:在地铁内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文,怎样去处理现代科学手段与人文的关系。

二、地铁车站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地铁不再作为独立的系统,而是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同时与各种交通模式从封闭性到互连性的转变密切相关。地铁线路不再是将旅途割裂成不同片断的无亲选择,而是弥合裂缝的有效联系以及认识城市的重要线索。车站的功能已被拓宽,它与原先纯过渡性的空间大相径庭,成为功能复杂的、值得被探访的城市结点。

其公众角色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意义。现代地铁空间不仅作为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生态元素、科技元素的城市地下综合体。车站空间与载体功能的多元性是一种发展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我们在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中,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的时候,除了我们注意到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人的习俗、观点和生活模式都是会变化的。这里“变”与“不变”,“传统”与“革新”是相对的,在掌握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设计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体现人的正常理性与情感,将人与社会环境、情感联系起来。

三、地铁车站共公空间“^性化”设计策略

(一)标识系统设计

地铁车站标识系统是为了让人们在地铁中安全、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将各种类型的标识按一定的关系组成以“导航”为目的而设计的一个视觉信息系统。它以视觉的方式,通过颜色、形状、图形材料等要素保持整个系统的一致性,传达关于环境、方位的信息,给予人们一种识别上的帮助。

地铁车站的标识系统对地铁车站的正常、高效、安全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一个完善的标识系统,可以保证地铁车站巨大的人流量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疏散,确保地铁车站的正常、高效运营。另一方面,在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日益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人流量巨大的地铁车站必将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因为如此,地铁车站的标识系统进一步完善,必须具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指引人们迅速逃生的能力,以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

1 标识系统功效主要因素

(1)标识的易读性

标识系统设计的易读性是指信息必须是易读的,容易被理解的。它是所有因素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标识系统存在和设计的基础。包括标识中信息表达的确切性、表达方式、传达的信息量。

(2)标识的醒目性⑤

所谓醒目性指的是标识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被注意的情况,视觉环境中的醒目性是指标识比任何周围环境信息更容易被注意到。

(3)标识设置的合理性

所谓合理性包括标识设置的位置适当,应当设置在能够被预测和容易看到的位置,以及人们需要做出方向决定的地方;⑥设置具有连续性,做为形式的重复与延续,形成标识连贯和秩序感。

(4)标识的艺术性

标识系统设计的艺术性是设计的现代之美,讲求对称、韵律、均衡、节奏、形体、色彩、材质、工艺等等审美法则。

2 地铁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

(1)国际性

所谓标识系统设计的国际性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标识系统设计的使用对象是国际性的,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地铁乘客,二是指与国际接轨的标识系统设计。因此,标识系统的国际性设计原则就是要通过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标识系统,让地铁对国际性乘客来说也是容易接近、容易使用的。

国际性设计原则在标识系统的具体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指标识系统采用的语言,二是指标识系统采用统一的、接近标准化的标识系统。⑦由于地铁乘客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所在国的母语不一定了解,所以按照惯例,一般均采用双语:母语(优先)和英语。

(2)地域性

所谓标识系统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也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要考虑地铁所在国家、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二是指要考虑地域文化、地方特征,以加强区域的识别性。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必须在具备国际化的特质之下反映出自己的个性——地域特征。

3 可读性

标识系统设计的可读性原则是所有原则中最根本的一条,它是标识系统存在和设计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与国际性原则相关的,即可读性是国际性的可读,国际性是可读的国际性。

4 审美性

对标识系统设计的审美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讲究审美的标识系统不仅仅能美化地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还能舒缓乘客心情。

标识系统设计的审美性原则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中,就是标识设计要合理,信息安排要得当,从消费者——地铁乘客的需求出发,而不是从方便管理出发设计标识系统。

(二)无障碍设计

“人性化”的地铁内部公共空间环境应兼顾不同使用主体的需求和特点,尤其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更应给予特别的关注,这是环境设计中“人性化”的重要体现。针对老年人、残疾人进行了地铁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探讨,从他们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分析他们对环境的特殊需求,探讨具参考性的策略方法。在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营造中为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创造条件,为特殊群体提供健康、舒适、安全、方便的生活和活动场所。

1 车站无障碍设计

(1)电梯

电梯是人们使用最为频繁和理想的垂直通行设施,尤其是对残疾人、老年人及幼儿在地铁车站活动时,通过电梯可以方便地到达每一层。供残疾人使用的电梯,在规格和设施配备上均有所要求,如电梯门的宽度、关门的速度、梯厢的面积,在梯厢内安装扶手、镜子、低位选层按钮及报层音响等,并在电梯厅的显著位置安装国际无障碍通用标志。

(2)自动扶梯和楼梯升降机

自动扶梯属斜向和水平通行的主要设施之一,当今在商业服务建筑、交通建筑及航站楼等建筑中已广为应用。一般性能和规格的自动扶梯对拄拐杖的残疾和老年人均可使用,供轮椅通用的自动扶梯规格则另有所要求。

目前已有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供乘轮椅者使用的楼梯升降机,在上行或下行时,只需按下按钮,踏步将有三个踏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轮椅则可安稳停留在水平踏面上运行。

(3)扶手

扶手是残疾人在通行中的重要辅助设施,是用来保持身体平衡和协助使用者行进,以避免发生摔倒的危险。扶手安装的位置和高度及选用的形式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

扶手不仅能给予乘轮椅者、拄拐杖者及盲人在通行上的便利,同时也给老年人、妇女及幼儿的行走带来安全和方便。扶手的颜色要明快而显著。

2 坡道和盲道

(1)坡道(倾斜路面)

对于轮椅乘坐者来说,由于其身体的移动完全是靠上肢来实现的,因此上肢的负担就非常大,他们在下坡时因要靠双手对手轮的摩擦力来控制轮椅的下滑速度,所以当遇有陡坡时便会担心轮椅出现急速下滑,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尽量将坡道设计成缓坡。

(2)盲道

对于视觉障碍者来说,盲道是仅次于盲杖的“辅助工具”。在视觉障碍者中还有无法识别颜色的色盲和色弱者,所以在铺设盲道时应充分考虑与周围地面材料搭配的亮度与彩度。近年来,有采用铁氧体地砖来进行磁性导向的,也有采用带有声控传感器的导向方法,这些都已被实际应用。

3 音响信息和触觉信息

触觉信息是一钟通过图形获取信息的辅助性方法。被用于辨别物体的外形和空间大小。触觉信息的代表形式就是触摸式示意图。现今,有很多地方都采用音响导向与触觉信息并用的方式。(图14,香港地铁无障碍电梯内的音响信息和触觉信息)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各层面需求不断提高。我们要以新的认识方式和视角重新理解和定位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更多地关注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关注设计中的主体“人”——具体社会文化脉络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

城市人性空间 第12篇

一直以来, 人们关注机动交通的建设, 希望借此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但当能源逐渐短缺, 城市环境日益恶化时, 许多城市开始有计划地控制机动交通发展。此外, 各种高科技的发展, 使得人们直接放弃了直接交流和公共活动, 使得城市愈加冷漠, 整个社会都显得非常功利。于是, 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人与人的面对面地直接地交流, 开展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作用, 并强调提高城市的"人性化", 这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最伟大的转折点。与此同时, 人们开始注重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建设。步行街是目前大多数城市必要发展的项目, 它能向人们展示以往机动交通还没完全侵蚀的街道生活模式。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功能包括组织步行交通, 为人们提供交流、休闲、娱乐以及购物场所, 要想较好地实现这些基本功能, 在步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时就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 充分结合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最大限度地提高步行空间的人性化。下面笔者简要探讨城市街道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若干要点。

二. 做好行车与步行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一个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需要机动与步行协调平衡, 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 要想提高城市街道步行空间的人性化, 就必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在现代城市发展建设中, 人们为促进城市发展的功利性, 追求高速、高效、高能的机动交通, 而忽视了步行交通应有的地位, 将其简单地视为附庸;事实上, 尽管步行空间对城市交通的贡献不如机动车那么大, 但缺乏协调发展的步行交通会限制机动交通的发展, 缺乏人性化建设的步行空间会导致城市丧失活力。同样的, 营造人性化的步行空间也需要机动交通的支持, 它们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当今城市汽车越来越多, 导致城市交通状况越来越差, 而缺乏人性化的步行空间将进一步促使这种状况的恶化。统计表明, 三分之二的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人车混行路段。因此, 必须同时注重发展城市机动交通和步行交通。

城市交通空间的容量是有限的, 公共交通是满足高效与大量的交通运输任务的首先。城市应根据城市实际条件发展公交汽车、地铁和轻轨等公共交通, 以减少私有汽车数量, 为城市步行空间的发展创造条件, 改善人们步行的安全状况。在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 应合理设置站点, 相邻站点的距离应在人的可接受步行距离之内, 完善步行系统的换乘媒介功能;在城市中心区域限制私人小汽车和过境车辆进入, 重点发展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 这样可为城市出行活动提供最有效机动性服务, 为营造人性化的步行空间环境, 开展城市人性化步行活动打下基础。

在设计时应重点协调机动交通与步行活动的空间关系, 实施机动与步行空间的有效分离, 以保证步行的安全和舒适, 并提高机动交通的效率, 如让机动车道从街道地下穿越或把机动车道架高于地面上空, 这样能使步行空间被保留在地面, 维护地面空间的连续性, 并减少汽车对步行的干扰, 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性化的流通交流作用, 人们在这种充满阳光、安详的街道氛围下, 能自如地进行各种休闲和交流活动。

还应做好行人过街安全设计, 如合理设置信号灯和斑马线, 加强智能化交通信号灯的建设, 根据道路周边情况来确定斑马线的设置间距与数量、位置。

三. 提高步行空间环境设施设计的人性化

1. 地面设施

地面与人的关系最为紧密, 因为人们的户外生活很大一部分是以广场、街道、踏步为引线而展开的, 地面所构成的交通与活动环境是步行空间环境设施的重要的一部分。

在选择地面材料时, 首先应满足步行活动的安全舒适的需要, 应具有较好的防滑耐磨、防尘排水的性能;其次, 应多采用地方特色的材料, 这样不仅有利于营造地方个性的空间环境, 符合地方的审美情趣, 还可降低采集、制作生产、施工维护的成本;再次, 宜采用生态型材料, 在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环境的同时, 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保;最后, 应根据步行活动的不同特点, 将不同的材料应用在不同的区域, 以便满足人们对步行活动多样性的需求, 营造丰富的步行体验。

在地面铺装上, 应进行合理的材料的排列组合和搭配, 以便更好地表现材料质感的美学特征和使用体验, 得到多种形式和内涵, 营造最佳环境氛围。步行空间的地面铺装应注意协调步行空间与其他街道空间的关系, 使得步行空间较好的融入周围环境。通过色彩、形状的对比强调线性构图, 并嵌入部分简略的地图、方向坐标、机构的象征符号, 为行人传达方向、路线引导信息。

2. 服务设施

包括座椅、遮阳避雨的风雨亭和廊子等休憩设施, 饮水器、垃圾桶等卫生器具以及电话亭和照明设备等。

步行空间的座椅的位置和数量, 应根据周围环境和行人数量来灵活设置, 休息场所要与行人接近, 以方便使用, 并提供相应的景观内容。

饮水器宜设置在休息场地、出入口、小商店附近, 并应偏离人流交叉点和远离公厕, 这样会更加便于人们的使用, 地面铺装材料要求渗水性能好, 以防形成洼水。

垃圾箱是步行空间中的卫生设施, 它不仅起到基本的保持卫生的作用, 还可通过合理的造型处理, 起到一定的景观作用。垃圾箱应靠近休息座椅、贩卖亭点和道路交叉点, 并控制相邻垃圾箱之间的距离, 以便于使用。

相比机动车道的照明, 步行空间内的照明设施更加灵活和自由, 在满足照明亮度的前提下, 在造型上可加重装饰性、趣味性照明份量。

3. 信息设施

步行空间的信息设施包括交通指示牌、区位地图、街道名称和方向标示牌等交通地理信息设施, 商业广告展板、宣传栏等商业信息设施, 以及政府文件通告栏、公益宣传栏、读报栏等其他信息设施。

交通指示牌、指示灯、街道名称等交通地理信息设施系关行人的活动安全, 所以其设置位置、高度应合理, 内容要完善、准确、清晰, 易于被行人看到。

商业信息设施不能过多占有步行空间, 画面不宜过分艳丽刺激, 不得产生过多眩光影响步行活动, 其夜间效果要考虑群体效果, 协调周围夜景的整体关系。商业信息设施造型简洁、精美、色彩淡雅, 以丰富街道景观。

4. 防护控制设施

防护控制设施主要包括墙栏、护柱、挡土墙、柱列等。

步行空间应尽量少用实墙, 多采用漏墙围墙、篱笆和栏栅式的围墙, 以便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前提下, 提高视觉通透性, 加强趣味性和装饰性, 减少压抑感。栏栅及栏杆的立杆的间隙和高度要得当, 尽可能的避免尖锐结构的存在, 以防给儿童造成伤害。

护柱设置在步行空间与车道的交接口, 这样可围合出安全的步行范围, 限制汽车进入。

挡土墙是场地地坪高度发生变化时的必要的人工调整手段。在自然起伏、高差较大的地势中, 可采用类似于梯田的多层级的挡土墙组合系列, 以取得较单纯的地面肌理。高差较小时, 可在挡土墙中加入花坛或浮雕, 以增强步行空间的景观趣味性。

柱列设置在步行空间与车道之间可起到隔离作用和安全防护作用, 柱列的尺度要对应步行空间的宽度, 可配合花坛、休息座椅设施等共同营造具有围合力度和较强节奏感的整体宜人停留空间。

5. 景观设施

(1) 绿化景观。在布置步行空间的绿化景观时, 首先应注意营造舒适的步行生态环境, 因为适当的绿化可以净化空气、消减噪声、调节局部小气候、自然防疫, 这可为人们在喧闹的城市里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其次, 绿化景观应能维护步行空间的心理、行为环境, 如各种植物自然的形态与尺度都要同人的尺度感相协调, 在一些大型建筑附近的步行空间种植乔木, 可增加空间层次感以缓和建筑的压抑感, 乔木粗壮的树干、茂盛的树冠还可让行人有一种庇护感和安全感;再次, 绿化景观的设计还要能营造步行空间的环境个性特征。

(2) 花坛景观。点式的花坛可搭配不同几何形体的钵体, 并结合座椅, 营造出具有趣味性的休息场所。设计精美、形体突出的花坛会成为场所的标志物。带型的花坛常用来隔离步行空间与机动车道, 并提供沿路景观, 注意靠行人一侧的花卉植物和边界处理应更加灵活和丰富, 借助一定的处理手法来调整步行空间的序列节奏, 为行人提供停留休息空间。

(3) 雕塑。步行空间的雕塑小品的内容、位置、材料、体量、造型、尺度和色彩等要与整体环境有机协调, 不应过分强调自我表现, 要以符合行人的感观与行动需求为基础。雕塑应反映本土和时代特色, 表达积极、健康的内容。

四. 做好步行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街道步行空间的无障碍通行性能标志着步行空间的平等性与整体服务的高起点, 也是步行空间人性化的重要指标。如今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不仅仅是要满足残障人士, 还应能使老年人、病人、孩子以及全体健全人都能自由地在城市行走和生活。我国的残疾人达三千万之多, 而且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年化社会, 在紧密关系人们日常生活的街道步行空间中贯彻无障碍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无障碍设计强调城市整体空间活动能力, 应从各个环境设施和细节上进行具体落实。

为使轮椅在步行道上方便地行走, 并满足轮椅与行人的交叉空间需要, 若行人较少, 步行道的净宽至少要达到1.5m, 行人较多的场所步行道的最小宽度宜为2m。步行道铺装要求尽量保持平坦, 地砖应以长向铺装为主, 避免选用太过光滑的材料。为便于盲人行走时的方向识别, 在步行道上铺设40cm宽的线状地砖作为安全引导带, 带盲道的人行道的整体宽度应该在2.5m以上。

在步行空间内每隔200~300m为残疾人、老人等设置休息场所, 应有参扶和遮挡设施, 座椅应尽量舒适。

在步行道上出现高差而设有台阶的地段, 宜配以一定的坡道, 坡面不宜光滑, 其边上设置扶手, 若坡道较长, 则每隔一定距离设休息平台。实际上, 大部分行人也喜欢使用坡道。

现代城市越来越多地使用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 若空间允许, 也尽量设置坡道, 经济条件好可设置多种升降设备, 以方便残障人士和老人、病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使用。

注意公益宣传栏、读报栏、交通地理信息板等设施的高度, 应兼顾残障人士从轮椅上观看的舒适性。

五.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累越高。所以在步行空间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人的多种需求, 不仅要创造安全舒适的物理环境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还要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如场所区分、可识别性、空间多样性、舒适感、愉悦性、便捷性以及个性化艺术化等情感的追求。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街道步行空间发展的背景, 强调了其意义, 然后探讨了城市街道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若干方法和要点, 包括处理好机动车道与步行空间的关系, 提高步行街道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 以及做好步行街道无障碍设计等方面。

关键词:步行空间,人性化设计,人车分离

参考文献

[1]张乐.浅析商业步行街设计[J].数位时尚 (新视觉艺术) , 2010 (2) .

[2]肖宁.关于城市街道空间的多样性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9) .

[3]杨·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幼儿园语言教育下一篇:职业能力下的酒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