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灌区农田范文

2024-08-10

小型灌区农田范文(精选9篇)

小型灌区农田 第1篇

我国是农业大国,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 农业在推动社会进步, 维护国家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进入现代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重点转移到工业上来, 但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支柱产业。除了经济上的重大贡献外, 农业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充足的粮食供应是国家安全稳定, 实现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实现高速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强大动力。长期以来, 我国都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都江堰、郑国渠名留千古, 享誉世界。建国以来,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巨大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各地社会、自然条件不同, 水利工程工程量大, 涉及因素多等原因, 在实际工作中, 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 整体运行效果不够理想, 没有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指标。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 对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施工试作探讨, 希望能够给各地开展水利渠道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建议。

1 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与当地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高水平的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基础保障, 是农业高速发展的强大助力。农业水利工程种类繁多, 其中水利渠道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虽然水利渠道较为普遍, 但其设计工作影响因素众多, 具体过程还是较为复杂和困难的。除了满足于农业生产水利需求外, 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工程, 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项目的实施, 必须要考虑经济效益乃至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要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周全的考虑。在开展小型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工作时, 要坚持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原则。

一是要坚持集约、节约水资源利用原则。水是宝贵的。水利工程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设施, 首先就要坚持环保理念, 集约利用水资源, 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用最少量的水资源满足更多的利用需求。具体实施时, 要对水利工程负责的灌溉范围有着充分的预估。随着生产活动的扩大, 水利工程灌溉的范围势必逐步增多, 在设计阶段要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

二是要坚持应用范围多样化的原则。水利渠道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 但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方面, 必须充分开发水利渠道的应用领域, 积极发挥灌溉渠道在抗洪防涝和生活用水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要坚持实用性原则。水利渠道必须要为实际生产服务。设计人员要对灌溉渠道选址所在位置周边自然条件和社会情况有着较为全名的掌握, 这些情况对于灌溉渠道的设计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准确掌握并正确利用这些信息, 对于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能有着积极影响。

2 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的流程与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U型槽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U型槽是农田水利渠道的基础结构, 做好U型槽施工, 是确保水利渠道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在U型槽施工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U型槽预制质量。U型槽的预制阶段的质量管控包括两个重要节点, 一个是做好原材料和施工设备管理。施工前, 要根据工程具体需求, 选择合适的, 具有国家认证资质品牌的施工机械, 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材料检测。所选用的材料要针对当地灌区的气候、水文等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以保障生产出来的U型槽质量。第二个是加强U型槽养护, 气温较低的时节要做好保温防冻措施, 养护阶段要维持U型槽必要的湿度, 以免发生麻面、蜂窝或者变形等问题。

(2) 严格控制渠道放空质量。这是U型槽施工质量控制的核心。要确保渠道放空, 首先要精确设置U型槽中心线。通过对中心桩高程以及下降度的计算, 确定出水平杆位置。在整个过程中, 必须对每一个放样环节予以严格的质量管控, 务必将测量误差控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范围内, 放置出现挖方过度或不足的情况。

(3) 严格控制沟渠开挖质量。水利渠道挖方时,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设计图纸, 并结合放样结果和现场土壤质地情况, 正确制定施工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确保各工段挖方工作顺利进行, 渠道深度、宽度、坡度等参数指标符合都在设计图纸规定的范围内。

(4) 严格控制U型槽的安装质量。一是要做好基槽垫层设置。垫层选用细石混凝土为原料, 确保分布均匀、致密。二是做好控制点设置, 相邻控制点间应间隔5到10米。三是按照设计土质安放U型槽, 然后依照先上游再下游的次序进行安装作业。为方便后续勾缝施工, 前后两个U型槽间的空隙应控制在20毫米左右。四是做好勾缝施工。勾缝时先刷一层水泥砂浆, 其配比为1:2.5。之后进行的抹光、压平和填满作业也用水泥砂浆, 其配比为1:2。这样施工可以使得勾缝质量达到最佳。

(5) 严格控制回填质量。回填土的品质是关键, 严禁混有石块、杂物。需要注意的是, 相对于其它部分, U型槽侧墙顶填土的高度要超出5到10厘米, 宽度要大于30厘米。

(6) 严格控制现浇混凝土压顶质量。使用的压条为空心式混凝土压条, 经由C20强度的混凝土预制而成。其几何参数应以满足U型槽稳定性要求为准。

2.2 现浇砼衬砌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是要做好前期准备。施工用水、用电和设都要满足工程生产需要。二是做好土方施工。在现浇砼衬砌渠道施工中, 新筑填方渠道是主要的施工方式, 渠道的放样和回填作业是施工的主要内容。在施工时, 应针对温度应力采取针对性措施, 避免应力过于集中给渠道结构造成破坏。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通过振动结构降低应力。

3 结束语

当前, 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建设工作, 是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设计是水利渠道项目施工的蓝图, 施工又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主体, 提高设计和施工的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是充分发挥水利渠道使用效能, 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基本手段。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小型农田灌溉水利渠道设计、施工,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务必保障工程设计、施工质量, 为我国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左令中.小型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与施工分析[J].农技服务, 2014 (7) .

小型灌区农田 第2篇

目的为评价沈阳西郊污水灌溉区农田土壤镉污染状况,为镉污染土壤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农田土壤样本,对土壤全镉和有效镉含量状况进行分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农田土壤镉的污染程度.结果宁官、高明、胡孤家和四台子农田土壤均受到重度镉污染,宁官全镉含量高达2.89 mg/kg,有效镉含量达0.91 mg/kg,以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为参照,宁官土壤镉污染指数分别为17.02和9.65.结论用全镉或有效镉含量为指标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沈阳西郊污水灌溉区农田土壤镉污染十分严重,已不再适合于种植农作物,必须禁止污水灌溉,同时要通过工程、生物及化学措施进行长期的污染治理.

作 者:王世斌 姜勇 梁文举 WANG Shi-bin JIANG Yong LIANG Wen-ju 作者单位:王世斌,WANG Shi-bin(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姜勇,梁文举,JIANG Yong,LIANG Wen-ju(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16)

小型灌区农田 第3篇

石佛寺灌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西北部, 为沈阳市最大的电力提水灌区, 是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辽宁省优质米生产基地和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基地。

1998年以来灌区一直负债经营, 连续多年收不抵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灌区部分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工程老化失修、投入不足、效益衰减等问题日益突出。

2 现有工程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老化, 年久失修

目前, 石佛寺灌区小型水利工程由于状况普遍较差, 限制了其效益的充分发挥。据统计, 灌区现有小型水利工程完好率仅45%左右, 田间涵闸等建筑物完好率仅有40%左右, 跑冒滴漏等输水损失较为严重, 大部分地块水田灌溉定额高达2000立方米/亩以上, 灌溉水利用系数只为0.48左右, 田间工程效益难以正常发挥, 严重制约了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 国家、省、市各级财政对石佛寺灌区潜坝、干支渠进行了维修改造和高标准建设, 但是由于灌溉支渠大部分为土质渠道, 且渠道粗糙, 水流速度小, 输水能力差, 灌溉输水渗漏损失严重, 增加了灌水成本。支渠建筑物老化失修, 整体运行状况不佳, 部分工程带病运行, 影响正常效益的发挥。

2.2 管护资金严重不足

石佛寺灌区管护资金不足, 严重影响工程效益发挥。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渠道衬砌工程。渠道养护量大, 由于无资金投入, 每年只能维修一小部分, 长期以来破损严重, 形成短板效应。二是泵站工程。石佛寺灌区渠首泵站总装机容量2125千瓦, 养护金额经过测算为48万元 (不包括电费) 。而这些资金政府都没有提供补助, 仅靠灌区自筹资金, 难度极大。目前, 对于农户实行按亩收费, 每亩收取水电费98元, 而灌溉成本水价为每亩年均158元。

2.3 水费收缴存在漏洞

除了低于成本收取水费, 石佛寺灌区还存在农户盗水, 逃避交纳水费等问题。灌区灌溉范围内现有灌溉机电井3000余眼, 这部分井在1998、2003年等干旱年份为水稻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近些年水库有水, 辽河水正常灌溉, 部分农户依然以小井为幌子, 不交水费, 偷用辽河水, 灌区也曾加大力度增派人员日夜看守, 但效果并不明显。

3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义务工带来的影响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辽宁省取消了农民义务工制度, 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的力度减小, 有少数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税费改革政策, 对其应当承担的义务不愿履行。群众出工投劳没有了强制性约束, 再加上农业比较效益逐步下降, 农村劳力外出经商务工的较为普遍。各级财政紧张, 安排的资金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 水利工程更新改造的速度大大低于工程自然老化的速度。

3.2“一事一议”程序复杂, 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资金, 在村内的小沟小渠好一些, 跨村大中沟等议起来十分困难。同时, 跨乡镇的“一事一议”制度还不够健全, 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综合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农村现在实行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产责任制, 农民分散经营, 农民团体意识淡化, 投劳积极性较低;二是部分水利工程占用少数农民耕地, 个别农民强行阻挠工程实施;三是有的小型水利工程只有少部分农民受益, 或受益程度不同, 不受益或少受益的农民便难以组织, 甚至妨碍工程实施。

4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4.1 明确管理单位和农民在建设与管理中的事权及财权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及农民的地位、作用和能动性, 不应一刀切, 按照工程的类别、社会效益、资金投入大小等分别确定不同的建设与管理权限。一是以节水为主要目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工程, 应坚持国家投入为主, 农民自筹为辅, 如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是以节约用水, 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 应以国家投入为主。二是对于一些农业水利基础设施, 因历史欠账较多, 管理单位无力进行大规模投入与建设, 国家应给予资金扶持, 并完善建后管理, 使管理单位逐步走上自我维持与发展之路。

4.2 创新管理模式, 推行用水服务组织制度

对于田间渠道灌溉工程, 应以水文边界为单位, 建立以用水户广泛参与的用水组织, 工程管理权与使用权无偿转让给社团组织, 其人员经费及工程运行费用由用水户通过协商自筹解决, 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事权与财权归属用水组织。目前灌区用水服务组织制度虽然推行多年, 但是大多流于形式, 未能有效实施。

对于同时担负防汛排涝任务的田间工程, 需要除险加固、维修、改造和续建的, 必须征得区水利部门的批准, 同时必须服从防洪调度。逐步向用水户直接参与灌溉管理工作靠近, 以若干个斗渠为单位成立用水小组, 用水小组的运行费用由用水户分滩, 负责本小组水田面积的供水、收费、工程管理、养护。明确末级渠系是全体用水户所有的集体资产,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要建立起小型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要在工程建设的同时明晰产权、明确责任, 规范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已建工程发挥长期效益;二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拓宽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投资渠道, 特别是要保证运行管理费的投入;三要制定完善的水管政策法规, 依法加强建设与管理。但必须看到,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 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4.3 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

乡镇、村屯要不断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和做法, 偿试通过用水户协会等组织动员和组织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工投劳。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进行“一事一议”目前看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但是如果在基础工程设施完善后, 管理相对容易时, 进行一事一议的内容将有所不同, 成功率也会增大。

4.4 由按亩收费向成本水价过度

石佛寺灌区是电力提水灌溉农田的, 按辽政发[1998]25号文件规定:省直水库供水农业用水价格每立方米0.05元。

4.5 进一步改革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力度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投入不足。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建设的瓶颈, 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应该开拓思路, 以经济手段建立长效节水、办水利的机制。除用好国家安排的各项支农资金向农田基本建设倾斜外, 应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基金。

5 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状况、农村生态环境和确保粮食稳定增产都有重大意义。认真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关键。因此, 需要各级政府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切实抓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扎实推进小型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邹广荣.加快改革步伐振兴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改革座谈会纪实[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84. (06) .[1]邹广荣.加快改革步伐振兴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改革座谈会纪实[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84. (06) .

[2]张全红.加强制度创新推行自主治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制度变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06) .[2]张全红.加强制度创新推行自主治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制度变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 (06) .

[3]胡继连, 苏百义, 周玉玺.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03) .[3]胡继连, 苏百义, 周玉玺.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03) .

小型农田改造监理工作总结 第4篇

监理工作总结

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监理工作规划 第三章 监理实施过程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监理效果 工程质量评价 经验与建议 附件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XXXX项目总改造面积3000亩。(1)灌溉工程:1条D60U型斗渠,长498米,11条D40U型农渠,总裁3283米。

(2)排水工程:1条梯形支沟,总长615米,2条梯形斗沟,总长906米,1条D110U斗沟,长211米,主排沟清淤长2.4㎞。

(3)配套田间建筑物:农门10座,渠道穿路涵6座,排沟穿路涵2座,排水出口2座。

(4)道路工程:4条一级田间道,长1582米,3条二级田间道,总长1150米,2条生产路,总长1660米。

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有: 建设单位:X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X 监理单位:XXXXXXX 施工单位:XXXXX

第二章 监理工作规划

一、监理控制目标

(1)质量控制目标:保证工程质量是监理工作的重点,也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根据国家和行业,地方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做到所监理的工程质量全部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2)进度控制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行动态管理,计划追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实现各阶段进度目标,确保按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如期竣工。(3)投资控制目标:以建设单位与承建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为依据,通过监理控制,尽量避免和减少索赔事件发生,使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在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之内。

二、监理组织机构设置

为确保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组建了万宁市大奶洋冬季瓜菜菜田改造项目工程监理部,对本工程实行全面监督管理,监理部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在工程现场配备了监理人员专职从事工程的具体监理工作。

三、监理控制要点

(1)监理控制方法:监理控制以“事前指导、事中检查、事后把关”为指导思想,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设计标准和投标书承诺的质量等级要求。

(2)监理控制重点: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作好控制点的引入,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控制点放样,确保施工放样正确。另外图纸变更是增加费用的主要因素,尽量控制设计变更,公正处理由于设计变更、地形地质变化引起的费用索赔。

四、监理工作任务

(1)投资控制任务:以承包合同为基础,采取积极主动的预控措施,预防成本上升;要求建设单位及时提供图纸,避免工期索赔带来的费用索赔;控制新增工程项目,认真处理地质地形条件变化引起的费用增加;加强合同管理,避免索赔。

(2)进度控制任务:通过审查承建单位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工期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

(3)质量控制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参加施工的人员的资质、材料和设备、施工机械、施工方案、施工环境实施全面控制,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以期达到预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和标准。

(4)合同管理任务:根据监理合同的要求,对本工程承包合同履行、变更进行监督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合同双方争议进行调解和处理,以保证承包合同的依法全面履行。

(5)信息管理任务:在监理的过程中,对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应用。全面、准确、及时、完整的传递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投资信息,使建设单位和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了解和掌握工程施工情况。

(6)组织协调任务:做好参建各方之间协调工作,使参建各方在实现工程项目总目标上做到步调一致,使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五、监理工作制度

监理部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理控制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与落实,主要监理控制制度包括:(1)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制度;(2)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制度;(3)工程开工许可制度;(4)工程材料、半成品质量的检查、检验制度;(5)隐蔽工程、工序质量检查、单元工程质量验收制度;(6)工程变更处理制度;(7)现场协调会及会议纪要签发制度;(8)监理人员岗位职责;(9)监理人员行为准则。

第三章 监理实施过程

一、监理依据:

1、相关的现行国家法律、法规。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定》(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等有关规范。

3、本工程的招投标文件、施工图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监理部文件:《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委托的《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合同》、监理文件、业主文件、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通知书)、施工单位文件。

二、监理过程情况

1、明确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顺利进行,使监理工作有章可循,首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范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监理规划》。在监理规划中,明确监理部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明确监理目标;在质量上达到合格标准,工期上按合同工期按时完工。同时,为了规范监理工作制定了《监理工作制度》,使各监理人员责、权明确,有章可循。

2、认真履行监理职责

监理过程中,本着“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的原则,对工程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一)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求承建单位根据施工承包合同、有关施工规范、施工条件及施工水平,完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并报监理部批准。

(二)工程质量控制

本工程从开工至今,进入工程的每一种原材料,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监理工程师的抽检、抽查、验收;所有的轴线、结构尺寸等均经过监理工程师认真复测、复查,合格后才签发材料/构配件进场报验单及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报验单。

施工过程中,从管道沟槽开挖到整个工程的完成,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均委托万宁市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每个单元工程均经过施工单位“三检”后,再由监理工程师抽检或全检;基础开挖工程、基础处理工程、管道预埋工程、U型槽铺设工程、以及级配碎石敷设等重要隐蔽工程,还组织由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和村监督员等各方参加的联合小组验收;验收的工程质量均达到合格以上的质量标准时,才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1、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禁用于本工程,原材料水泥、碎石、砂、钢筋等原材料都进行抽检,检验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准许使用;对于管材等定型产品检查其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并监督施工方出具正规试验室提供的原材料检测报告,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本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等施工单位均根据规范规定各自按批量进行抽样检验,并且监理单位也对部分材料进行平行检测。

2、工程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施工监理重要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监理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通过质量控制,使工程符合设计规程、规范等合同要求,进而确保工程安全等运行可靠。

(1)沟槽开挖:土方开挖时,先清理覆盖层杂物,土方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开挖,开挖采用机械进行开挖时,开挖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深度,以确保沟槽表层土方的覆盖厚度,采用人工开挖整坡,以保证基建面的完整中。开挖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排水,使渗出的地下水和流入的地表水汇至集水坑,用水泵排出。开挖符合图纸规定,开挖的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经常性进行测量和校核开挖区的位置,严禁欠挖,开挖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开挖完成后,施工单位递送“基础验收申请报告”及有关材料后,监理单位对资料进行审查,然后组织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村质量监督员参加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2)管道工程

管道安装预埋前必须对管材和管件的质量逐一进行严格检查,并清除管内杂物和表面污物。质量不合格的不能使用。管道中心线要求平顺,管底与槽底贴合良好;接头部位做到不漏水,不破坏其强度。管沟回填要求覆土深度不小于80cm,不得有碎石、砖块、垃圾等杂物。

(3)砼工程

在砼工程开工前,进行砼配合比试验,根据试验的配合比确定水泥、砂、石的用量。水泥和钢筋要有出厂合格证,监理进行了抽检,符合设计要求。钢筋采用现场制作,半成品要求施工单位按绑扎顺序整齐堆放,便于施工。原材料进场的批量及规格的不同,按规定及时取样试验,合格后用于本工程。钢筋绑扎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检查所有钢筋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砼的搅拌用砼搅拌机进行,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及水量。部分工程采用商品砼。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保证振捣密实。

(4)所有单元工程都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轴线、尺寸、高程均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出现质量问题,监理工程师均用口头指令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在口头指令效果不佳时,则采用书面指令强制施工单位整改,整改通知发出后,监理部跟进督促及时整改。

(5)在整个施工过程上,严格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通过对文件、资料的审核、查验,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方法来实现质量控制的目标,各单元工程等工程质量均达到合格标准。

3、进度控制

监理部本着抓好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抓工程进度。开工初,审查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定期上报工程进度,并根据进度情况调整月进度计划以保证总进度计划的实现。本工程因为多方面因素及施工单位前期人员设备投入不足,导致进度滞后,针对此情况,签发了监理通知(监理[2013]通知01号),要求施工单位增加施工力量,加派管理人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施工进度。

4、投资控制

认真审核施工单位的支付申请表,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工程款支付。对施工单位报送的支付报表认真进行审核,并及时将审核结果书面报告业主审批,并经业主同意后,方拨付工程款。

5、合同管理

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监理部按照“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的原则,运用合同手段、规范施工程序、明确当事人双方的责任,减少纠纷,确保合同正常履行、维护合同双方正当权益,保证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

6、信息管理

监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整理合同文件、各种报表、施工现场原始记录;将建设单位及上级部门的指示、文件精神及时贯彻到工作中;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反馈给有关单位;对各种信息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妥善保管;健全监理日志、监理大事记及监理会议记录。

7、组织协调

在组织协调工作中,监理人员坚持原则性、科学性、公正性的统一,实事求是,平等协商,严谨慎重,充分调动有关各方人员的积极性,认真细致的处理好各种矛盾。

8、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监理部签发《文明安全施工监理实施细则》,定期不定期检查施工单位落实执行情况。从开工至工程结束,整个工地的施工道路平整、清洁、排水畅通;施工噪音、环境污染小、警示标牌醒目。由于参建各方都非常重视安全,本工程未发生安全事故。

第四章 监理效果

一、质量控制效果

1、监理单位对工程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控制及平行检测情况 本工程监理对原材料各取样一组,送万宁市检测中心进行检测,经检测材料性能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检测结果(详见工程资料检测报告)。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XXXXXXXX工程分部质量评定情况详见(工程资料分部评定书)。

二、投资控制效果

(一)工程完成情况

XXXXXX工程已按图(除取消部分)全部完成施工,质量合格。

(二)工程增加及变更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过程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变更:

在工程建设期间由于涉及到很多农户,田块不规整,及设计遗漏等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当地村委要求,对工程做出了以下变更、增加及取消变动(主要工程量详见签证及变更、变动文件):

一、变更部分:

1、田间道3缩小0.5米(原设计图纸硬化道路3.5米,现改为3米)。

2、田间道7缩小0.5米(原设计图纸硬化道路3.5米,现改为3米)。

3、支渠K0+000至0+170缩小渠底0.9米(原设计图纸1.8米,改为0.9米)。

4、农渠1-10原设计D40U形槽改为D60U形槽长470米。

二、增加部分:

支沟:

1、增加排沟穿路涵2座。

2、增加节制闸1座。

3、增加人行板2块。

4、支沟0+390-0+615段降坡运土方。

斗沟:

1、斗沟1增加排沟穿路涵1座。

2、斗沟1增加Φ60压力管10米。

3、斗沟1 0+230-0+380段降坡运土方。

4、斗沟2增加排沟穿路涵3座。

5、斗沟2增加节制闸5座。

6、斗沟2增加人行板5块。

7、斗沟3增加排沟穿路涵2座。

农渠:

1、增加人行板20块。

2、增加Φ15㎝UPVC排水管500米。

3、农渠1-2至1-9共八条,第二次人工转运U型槽。

4、增加农渠1-11D40U型槽长170米。

5、增加农渠1-12D50U型槽长260米。

6、增加斗沟4D80U型槽长160米。

7、田间道7裁弯取直二处增加钢筋混凝土。

8、田间道3下段150米增加土方。

9、迁移电杆4条及买电杆1条。

三、取消、变动部分:

1、原斗渠(D60U)槽长498米,由于受村道、房屋等建筑物阻碍,无法施工。若然,因周边种植物等赔偿损失资金巨大,且建设成效欠佳,故拟放弃。

2、田间道4由于土地纠纷激化难于协调,为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将田间道4建设资金转入田间道5道路硬化建设。

3、生产路1由于建设实际效应差强人意,群众建议在不突破投资规模的情况下,将该路建设资金转入生产路2延长至与田间道5连接,并硬化宽3米路面,维修护坡铺设草皮,路肩、挡土墙建设放弃。

4、田间道2增加建设硬化路长100米,修坡铺草皮等,放弃路肩、挡土墙建设。

三、进度控制效果

本工程施工合同签订时间为:2012年11月28日,竣工日期为:2013年5月20日。而工程签发开工令时间是2012年11月12日正式开工,期间由建设单位与农户群众协调问题等促使工程项目变动繁多以及施工单位前期施工安排不科学、施工力量投入不足、设计变更等原因,进度比较滞后,工程实际完工日期为2013年6月5日。

第五章 工程质量评价

XXXXXXXX工程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主要建设内容按照设计要求及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已达合格标准。本工程的建设优化了农田灌水、排水以及交通道路效率,达到了建设目标。

第六章 经验与建议

一、做好工程施工的监理工作,首先要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有实践经验的监理人员,方能在施工监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准确的 做出判断,公正合理地分析处置,并协调好参建各方的工作关系。

二、监理工作需要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大力扶持和支持,需要建设单位领导放心、放手地支持监理工作,方能使我们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建立威信,树立信心,认真负责地搞好监理工作。

三、工程完工投入使用,管理单位应加强管理、巡查,完善建后管理制度,切实发挥工程效益。

第七章 附件

一、监理人员机构的设置与主要人员情况表(见监理机构表)

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总监(签章):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第5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区建设,管理

前言

近年来,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 对于农业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往农业得不到重视, 其水利灌区作业基础条件差, 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 进而整体上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国家要想强大, 人们要想富足就必须加强农业发展建设的发展, 这不仅可以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建设, 更加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 重点分析农田水利灌区建设的现状, 相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希望可以借此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田水利灌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项目, 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广泛, 所以一定要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根据近年来, 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发展现状而言, 绝大部分的农田水利灌区发展状况良好, 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仍有一小部分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因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 发展相对落后, 并没有起到促进农田水利发展建设的作用。所以, 相关人员还不能放松对于农田水利灌区的管理与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适当的规划出适合本地发展的农田水利灌区作业。

1.1 农田水利灌区现有的水利设施过于陈旧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我国农田水利灌区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相对缓慢, 其主要原因是水利基础设备不健全, 有些设施相对陈旧, 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还有主观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部分的农民思想意识比较差, 对于农田水利灌区建设认识不足, 又或是不能按照正常操作流程进行农田水利灌区, 最终导致机械设备的损害, 相关人员不能够及时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处理, 却仍然继续使用, 直到机械完全报废, 甚至无法修复。这就为农田水利灌区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进而降低农田水利灌区的工作效率, 影响粮食作业的建设发展, 甚至对农业发展建设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1.2 对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顾名思义大部分是在农田垦区进行的一种灌区作业方式, 这就给水利建设的维护以及保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为相关作业人员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 或是专业性质不强, 这就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通常来讲, 农田水利建设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在农田水利灌区比较忙的时间段, 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比较频繁, 此时, 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措施的几率也比较大。这就需要在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处理, 查找出问题的所在, 做到统筹。将管理与维护贯穿于整个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过程中, 只有合理的优化进行系统的管理, 才能更好的推动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 推动农业的发展建设。

1.3 相关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对于一项工程建设而言, 资金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也是如此,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扩建, 维修以及机械设备的购买。就其自身发展而言, 农田水利灌区作业是一项高投入低产出的作业, 在短时间内是得不到良好的收益效果。所以, 一定要将农田水利灌区作业看做是一项长期的发展作业, 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作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资金投入却经常被忽略, 往往一些好的工程建设项目, 在实施的过程中因资金短缺而出现暂时被搁置的情况, 即使近年来, 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建设的发展, 但仍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所以, 还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2 对相应问题对策的探讨

2.1 加快推进对问题设施的改建工作

目前我国现用或者现存的的水利设施很大一部分是存在问题的, 是处于病状危态的。而这些问题设施并不都是只能废弃的, 其中大部分经过专业维修改建之后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我们经过咨询相关的水利建设方面的专家得知, 对问题设施进行改建所花费的成本相较于重建时要少得多的, 因此对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存在的问题设施进行维修改建将是改善目前状况的一项重要方法。我们可以考虑在大片农田中, 进行喷灌设施的维修和更换,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工作。另外, 还可以对特殊农田水利灌区的问题设施进行全面整合, 与水利方面专家共同解决。

2.2 政府部门应增加投入

上面已经提到, 目前我国水利设施的建设大多由政府承担, 靠农民自己搞水利建设可操作性不强。我们分析调查结果之后发现,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了多种投资模式, 但以中央财政与县级政府投资为主, 省财政、农民投资与民营投资偏低。其中中央财政占31%, 市县乡财政占28%, 农民自筹占19%、省财政占16%、民营投资低只占5%。由此表明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限, 过大的投资压力将降低农民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投资增长空间小。因此,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灌区的投入是有效途径。

2.3 强化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我们可以设想, 水利设施的前期建设再好, 如果没有后期良好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那这些设施也无法持续下去, 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乡镇水利站的恢复建立, 对于保障基层水利队伍的稳定和适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管理方面, 要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能力建设, 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3 对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未来发展的探讨

要在广泛搜集历史及现状资料的基础上, 坚持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的原则, 制定并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要做到远近结合、通盘考虑、分期实施。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我们有信心解决好各种矛盾。未来我国农田水利灌区的建设和管理依然以国家为主导。另外, 农民自己的投入的比重也会有所提高, 出现以国家为主, 以农民为辅的发展状况。这也是一种比较健康持久的发展模式。

4 结束语

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较之于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各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取得了突破。但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更应该重视未来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方向的潜力。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关乎着国计民生,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做好这方面工作对国家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艳翥.试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工程技术, 2011.

[2]乌劲锦.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的思考[J].理论科学, 2010.

[3]孟秀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37 (5) :23-25.

[5]张庆华.概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设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大了发展农业的力度, 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更是获得了质的飞跃, 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引河灌溉, 到现在的喷灌保湿、水站遍地, 无不体现出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的决心和巨大潜力。我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消费, 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的农业建设在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推动经济的发展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 依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 阻碍其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文章就对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解决方案、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探讨。

1 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为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 农田水利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 尤其是要得到农业水利部门的高度重视。总的来说, 各地区各部门对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都有足够的重视, 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细小的容易忽视的问题, 造成了影响其发展的瓶颈。通过深入的、大量的调查, 目前, 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仍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其中, 有些问题比较突出, 严重我国农田水利灌区的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1.1 农田水利灌区现有的水利设施过于陈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设, 我国的水利设施遍布所有的农田水利灌区, 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 对于水利设施的保护, 存在着保护工作不到位、保护的难度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此外, 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保护意识较差, 甚至不经意造成对水利设施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 目前的现状是, 很多水利设施已经不能发挥原有的功能或者处于废弃的状态。我国对农田水利灌区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导致很多的水利设施陈旧, 甚至在不安全的状态下使用, 给使用过程带来了巨大的隐患。陈旧的设施无法更新和替换, 原有的功能不能适应现代农田快速发展的要求, 在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 更加降低了农田水利灌区的灌溉效率, 不仅阻碍了我国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 还阻碍了我国粮食的产量的提高, 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安全与发展。

1.2 对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足

为了便于灌溉, 农田水利设施都是建在农田里边的, 因为农田的面积非常大, 水利设施分布也非常广。对于相关的管理者和维护人员来说, 水利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实施非常的困难。此外, 由于农业生产的自身特点, 存在着农忙和农闲的时段, 因此对于水利设施的使用也是有很强的时段性的, 在农忙时水利设施不得不进行超负荷的工作, 而在农闲时, 水利设施就处于闲置状态, 不能做到对水利设施的合理、充分利用。水利设施长期不能在稳定、健康的状态下运行, 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最终导致水利设施无法使用甚至废弃。因此, 必须加强农田水利灌区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统筹考虑好前期建设、使用、后期管理和维护三者的关系。

1.3 相关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 由于农业自身的特点, 投入较高, 产出较低, 仅靠自身力量发展十分缓慢。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数据的分析发现, 我国在农田水利灌区的资金投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尽管如此, 资金投入的力度依然无法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此外, 农田水利灌区相关建设的资金, 主要通过国家的投入来获得, 这就意味着国家的投入占据了主导地位资金来源较为匮乏。

2 对相应问题对策的探讨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问题, 文章从加强对问题设施的改建、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后期管理和维护的三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解决办法, 进而推动我国农田水利灌区稳步发展。

2.1 加快推进对问题设施的改建工作

现在, 我国现用或者现存的水利设施, 很多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是在优良的状态下运行。然而, 这些有问题的水利设施, 并不是只能废弃的, 通过维修改建后, 仍然可以正常运行, 发挥其作用。通过改建, 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和成本, 相对于重新建设水利设施来说, 改建不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设备, 还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所需的时间。因此, 对问题设施进行维修改建, 是解决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存在的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手段。可以考虑在大片农田中, 进行喷灌设施的维修和更换,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工作。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水利专家的力量, 对特殊农田水利灌区的问题设施进行全面整合。

2.2 政府部门应增加投入

目前, 我国水利设施的建设大多由政府承担, 靠农民自己搞水利建设可操作性不强。分析调查结果之后发现,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了多种投资模式, 但以中央财政与县级政府投资为主, 省财政、农民投资与民营投资偏低。其中中央财政占31%, 市县乡财政占28%, 农民自筹占19%、省财政占16%、民营投资低只占5%。由此表明农民的经济实力有限, 过大的投资压力将降低农民建设的积极性, 因此投资增长空间小。因此,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灌区的投入是有效途径。

2.3 强化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管理和维护

在水利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不仅要抓好设施的前期建设, 还要做好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乡镇水利站的恢复建立, 是保障基层水利队伍的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迎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需求。在后期管理中, 应该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改革, 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能力建设, 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

3 对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未来发展的探讨

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以前在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并且大量收集当前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的现状资料。根据综合治理、全面规划的方针, 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在制订规划是, 要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突出工作重点、讲求实效, 要做到远近结合、分期实施。虽然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各种困难, 但是只要坚持不懈, 对于出现的问题各个击破, 最终会让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逐步提高农民投入的比重, 呈现以国家为主, 以农民为辅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4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农田水利发展的成果较为显著,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更应该时刻关注未来农田水利灌区的发展方向, 充分挖掘农田水利灌区的潜力。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只有认真切实做好农田水利灌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艳翥.试析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及发展[J].工程技术, 2011, 23 (6) :114.

[2]乌劲锦.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的思考[J].理论科学, 2010:33-36.

关于引大灌区农田林网建设的思考 第7篇

目标:通过大力开展村屯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 为引大秦王川灌区构筑国土生态安全的屏障,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 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快灌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重点:从林业发展现状来看, 目前上川镇的林网建设已初具规模, 秦川镇次之, 位于中川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中川镇情况最差。而机场周围的中川镇这一片正是最为影响北大门形象的地方, 也是各级领导最为关注的地方。所以, 今后两三年的林网建设重点应该放在中川镇。

2 行政保障, 工程造林

为了在兰州市北大门建设高标准的生态屏障, 必须要有市、县、乡三级政府达成共识, 制定行政保障措施, 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工程区内针对平田整地时没有充分预留林带用地的情况, 建议由县、乡政府出面协调, 以退耕还林模式或征占用模式, 适当调整出林带用地。虽然我们提倡因地制宜, 不搞统一模式的林带网格, 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防护效果, 科学、合理的网格布局还是需要的, 尤其是针对主风方向的主林带应该保证一定的带宽、带高, 要有较高的林带建设质量。

为保证农田防护林营造质量, 必须实行工程化造林。要改变以往给各家各户发放苗木, 被动督促检查栽植的模式。实行绿化公司招投标方式或成立专业工程队方式, 承包造林,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 推行工程监理和质量追究制, 以保证林网建设质量和效率。

3 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目前灌区的林网除毛渠上、地埂边的树归农民, 其余大、中型林带 (干、支、斗渠林带) 一般归集体所有。针对这种现状, 我们要充分利用“物质利益”原则, 全面落实“谁造谁有谁受益”的政策, 要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为根本措施, 明晰所有权, 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 保证受益权, 从而调动广大群众开展四旁植树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积极性。

4 更新观念, 合理布局

为提高当地群众建设林网的积极性,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 打破林网建设的传统条规, 不搞严格的网格布局, 不搞单一的杨树品种。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 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 创新思路, 探索引大秦王川灌区生态经济型林网建设的新模式。

4.1 改变林网树种单一的局面

适当考虑将经济林品种梨、杏、枣、玫瑰、枸杞等以及常绿针叶树云杉、樟子松等引入林网建设中, 实行乔灌结合、针阔结合、生态经济互补, 在绿化灌区、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 让当地群众得到实惠。

4.2 改变传统网格模式, 因地制宜, 实行条、片、点结合

在保证几条垂直与主风方向的大型林带的前提下, 结合绿色通道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林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果园、公路两旁、空地、庄前屋后等, 合理布局, 形成复合型林网体系。

4.3 改变传统造林模式, 引进速生丰产理念

引大灌区的供水结构已发生变化, 能够保障生态用水, 给速生丰产林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在林网规划中, 可以将中、大型林带以速生林模式设计, 引进速生树种, 保障水肥条件, 缩短轮伐期。可以填补我市速生丰产林基地的空白, 缓解我市细木工板加工原料紧张的局面。

5 加强管理, 科学营林

5.1 加强抚育管理

以往形成“年年造林不见林”现象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管理跟不上。引大灌区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林业快速发展, 必须彻底改变以往重造轻管的状况, 要真正落实“三分造、七分管”。除了加大护林力度, 也要加大抚育管理力度, 包括灌水、修枝、病虫害防治等等。

5.2 重视林下经济

创新林网栽植模式, 积极推广“大行距、小株距”种植模式,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 实现林经、林畜立体复合经营, 近期得利, 远期得林, 提高群众的营林造林积极性。

5.3 推广营林新技术

在用材林管理中要积极推广“中幼林修枝间伐”、“伐根嫁接”、“切根贴膜”等技术, 以提高营林水平, 加快更新速度, 降低更新造林成本, 减轻林带协地。

在经济林管理中林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要紧跟新形势, 跟踪新技术, 通过培训、宣传普及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将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及时送到群众手中。使群众尽快掌握, 少走弯路, 及早见到效益。

6 强化宣传教育, 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当地农民群众生态意识薄弱, 造林、护林积极性不高, 法律意识淡薄, 毁林毁树事件时常发生等问题,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灌区群众对引大灌区林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生态意识, 形成人人爱林护林的新局面。

总之, 要使引大灌区林网建设有新的突破, 必须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从传统农田林网向生态经济型林网转变;在具体措施上要实现从群众性造林向工程化造林转变;在林权制度上要实现从集体林权向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转变;在资源管理上要实现从行政性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引大灌区的林网建设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心杰, 浅谈农田林网建设【J】安徽林业2004 (01) .

【2】李忠泽, 如何建设农田林网【J】山西农业2003 (04) .

张掖市灌区农田节水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8篇

关键词:灌区,农田节水,存在问题,对策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段, 属典型的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现有耕地面积25.3万公顷, 其中, 有效灌溉面积14.85万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58.72%, 山滩旱地面积10.44万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41.28%。全年降雨量129毫米, 蒸发量2047.9毫米, 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6.5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1250立方米, 扣除工业和人畜饮水, 可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为18.64亿立方米, 均水量仅有7665立方米∕公顷, 分别为全国平均的57%和29%, 属水资源严重溃乏地区。

一、存在问题

㈠水资源极缺, 降水偏少, 利用不高我市农业区降雨量偏少, 而且分布不均。沿祁连山区年平均降雨量在300毫米~350毫米, 北部旱作区干旱少雨, 年降雨量在95毫米左右, 属降水量极少地区。尤其是沿山区山丹、民乐两县水资源量更缺, 地表水资源总量仅为4.91亿立方米, 为川区水资源总量的25.6%。在利用方面由于水利设施相对较差, 农田灌溉渠系不配套, 渗漏大, 加之耕地不平整, 地块大, 灌溉多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串灌, 一次灌水量在2700立方米∕公顷~3300立方米∕公顷, 全生育期按两次灌水6600立方米计, 用水费成本就高达1650元∕公顷。而且水的利用率仅为55%, 比川区低30%。

㈡现有耕作方式陈旧、灌溉制度难度大、风险高新型技术的推广必然要改变传统耕作模式和灌溉制度, 在改变传统模式和耕作制度过程中, 由于起垄开沟等农事活动会增加劳力投入和购置、改装农机具等费用, 加之不能完全保证产量, 推广难度较大, 且现有的灌溉制度改革也不能同步。一是增加了起垄覆膜的投入;二是对制种玉米花期是否会产生影响没有得到验证, 制种公司不愿合作, 农民不愿接受, 诸多因素使其推广风险系数增加。

㈢农田节水种植机具不配套, 大面积推广难度大新型的耕作模式需要新的农业机具配套耕种, 而现有的耕种农机具对起垄耕作大多不适用。市场上也没有麦类作物及玉米制种种植一次性起垄、开沟、播种、施肥的农机具。因此, 农机具的配套和研发是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的一大难题。

㈣农田节水试验研究力度不大, 效益不显著由于各县 (区) 对农田节水资金的投入不足, 使一些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尤其在指导大田作物种植中, 将麦类作物由传统的平作漫灌改为垄作沟灌, 由于开沟占地面积大, 用现有播种机播种施肥很难保证播种量及施肥量, 实施垄作沟灌技术可使节水1200立方米∕公顷~2250立方米∕公顷, 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但由于农机具不配套, 农民投入增加3000立方米∕公顷~3600立方米∕公顷元, 产投比不明显。

㈤投入不足, 现代农田节水新技术应用步伐缓慢农田节水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 这项工作的推广需要由资金投入做后盾才能顺利实施。由于各县 (区) 财政和农户经济水平有限, 在节水农业上投入偏低甚至几乎没有投入, 喷灌、滴灌、铺设暗管等工程节水技术覆盖程度低, 不足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垄膜沟灌、垄作沟灌和全覆膜集雨沟播等具有明显节水效应和增产效果的农艺措施仍在小范围试验示范, 始终未能形成规模, 发挥效益。

二、发展思路及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技为支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示范带动的原则, 走多种农田节水模式之路, 全面推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步伐。

㈠大力推广适合我市灌区农田节水技术

第一, 在农业节水措施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垄膜沟灌节水技术。此项技术主要在山丹、民乐两县马铃薯作物种植上推广。经过试验示范, 垄膜沟灌一般用水量在2250立方米∕公顷~3000立方米∕公顷, 较对照平作大水漫灌节水在1200立方米∕公顷~1500立方米∕公顷, 节水在30%~35%。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垄作沟灌节水技术。此技术核心是, 充分利用降水和河流来水, 在地多人少, 耕地面积较大的旱作农业种植区, 在小麦、啤酒大麦作物上示范推广。三是大力推广双垄全覆膜沟播集雨节水技术。此项技术主要靠天然降雨后将雨水由垄面集中到沟内被作物吸收利用, 适应于沿山区山丹、民乐两县缓坡旱作农业区推广。

第二, 在农艺节水措施方面。一是大力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覆盖、深耕、少耕、免耕、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合理轮作、间作、套种等高效种植方式。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三是积极推广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水预报技术。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监测土壤墒情, 对获取的信息分析后配合天气预报, 预报作物适宜灌水时间、灌水量, 做到科学合理掌握灌水量, 达到既节水又增产的目的。

第三, 大力推广生物节水技术。一是适水适作。在旱作区山丹、民乐应适水适作, 按降雨时空分布特征, 地下水资源, 水利工程现状合理调整好作物布局。二推广抗旱品种。在抗旱节水品种的选择方面, 旱作物应大力推广应用抗旱、抗寒、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高产新品种。

㈡积极示范推广农田节水新技术

第一, 大力推广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在川区甘、临、高三县 (区)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为重点。按照“一亩园十亩田”的设想, 一座大棚如果采用微滴灌设施灌水, 一茬作物用水量在250立方米∕公顷~300立方米∕公顷, 也只相当于制种玉米一公顷地的用水量。按此推算, 目前全市现有日光温室大棚面积近2666.7公顷, 可实现节水2400万立方米。

第二, 扩大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近年来, 该技术重点在甘、临、高三县区加工番茄、制种玉米等作物示范推广, 面积已扩大到2333.3公顷。该技术具有节水、节肥、增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经多年试验示范, 膜下滴灌种植加工番茄较常规种植节水约75%, 节肥约60%, 平均产达到127.5吨∕公顷, 较对照产102吨∕公顷, 增25.5吨∕公顷。在制种玉米上推广节水2250立方米∕公顷~3000立方米∕公顷, 节肥750元~1200元, 节省劳动力1800元, 每公顷增产37.5%以上。但由于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 (设施成本费用在11250元~12000元, 使用年限一般为3年) , 若没有节水项目专项资金扶持, 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

第三, 积极示范推广垄膜沟灌节水技术。该技术重点在甘、临、高三县 (区) 制种玉米、露地瓜菜等作物上大面积示范推广。经甘、临、高三县 (区) 田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采用该项技术灌头水用水量900立方米∕公顷, 较平作灌1425立方米∕公顷, 节水525立方米。按此推算, 全生育期灌水5次计算, 可实现节水2625立方米∕公顷~3000立方米∕公顷, 节水效果明显。但此项技术由于对机械设备要求严格, 而且一次性投资较大, 要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必须要解决好专用机械配套问题。否则, 大面积推广难度很大, 群众不愿接受。

第四, 积极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节水措施。一是大力应用深耕松土镇压, 耙耱保墒、中耕除草不断改善土壤结构的耕地保墒技术。二是对土壤肥力进行测定, 建立以肥水作物为核心的肥水耦合节水技术,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科学合理施肥, 培肥地力, 达到以肥促水, 以肥调水的目的。三是合理施用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包衣剂、缓释剂和生物调理剂等。

㈢强化灌区农田节水机制, 不断推进我市农田节水进程。

第一, 部门协作、配套实施。大力推广农田节水技术,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促进灌区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 必须改变农民传统的灌溉习惯, 让节水灌溉与农民增收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这就要求各县 (区) 必须加强与水利、农机等部门的相互协作, 由农业部门牵头联合进行技术攻关, 重点研究解决农田节水技术推广中合理灌溉的机制问题和农机具配套问题。

第二, 开展试验研究, 提高科学节水水平。在我市不同种植区域安排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方式、不同节水模式的试验。通过对作物不同种植密度、起垄时间、垄沟标准、施肥量、施肥时期、农田墒情、灌水量及灌水次数、是否覆膜与农民习惯平作做对比试验, 总结试验结果, 分析不同试验参数对灌水量、施肥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制定农田节水技术规程, 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网络, 定期测定和发布土壤墒情信息, 从而为大面积推广农田节水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 探索建立农田节水长效机制。积极争取把农田节水技术推广纳入各县 (区) 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农田节水扶持政策, 争取优惠支持政策, 调动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制开发农田节水设备的积极性。出台强有力的节水补助补偿经济政策, 完善节水机制, 形成农户灌溉用水自身的利益驱动机制、外部的激励机制、受益方的补偿机制。将节水农机具纳入政府农机补贴范围, 利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做必要补充。逐步使节水成为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组成部分。

第四, 科学规划, 创新节水模式。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农田节水工作思路、目标、布局和重点, 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 组织编制规划方案, 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措施。改进传统节水灌溉示范模式, 在技术模式及管理模式上探索总结经验, 为农田节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确保农业节水技术有效实施。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三农”的有利时机, 主动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将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列入支农资金预算, 不断扩大资金投入规模。建议省上如同关心支持东部旱作农业节水那样关心支持灌区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

第六, 强化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张掖市虽属灌溉农业区, 但水资源依然缺乏, 农业用水矛盾较十分突出, 因此, 要切实加大各县乡村各级干部群众对农田节水技术工作宣传培训力度, 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理解支持, 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农田节水, 强化农业节水意识。必须把农业工程节水、农艺节水和农业生态节水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走节水、节肥、节地、节本的农业发展之路,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灌区小型工程的质量控制 第9篇

1灌区小型工程的整体建设特点

1.1工程建设成本低工程量小

灌区小型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建设成本低、建设分散、建设工程量小的特点。这是因为灌区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对灌区整体水利建设工程、农田建设工程的补充,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进行建设的是桥、沟渠、渡槽等基础设施, 在进行这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少, 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较为分散。

1.2工程建设难以进行管理

我国在进行灌区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整体建设较为分散, 同时进行建设的地域较远, 不利于进行工程质量的规范和管理。 我国很多建设企业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管理成本, 往往忽视对于灌区小型工程的管理工作。只有在使用灌溉工程进行灌溉的过程中才发现整体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 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体使用。

1.3水利工程自身易遭破坏

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往往是在郊外或者偏远地区, 同时整体工程的使用灌区小型工程进行灌溉的过程中由于水的侵蚀, 十分容易造成工程的破坏。灌区小型工程长期暴露在室外, 十分容易造成风力侵蚀、雨水侵蚀等情况, 严重影响到工程的整体使用效果。

2灌区小型工程在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2.1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由工程建设人员进行建设工作, 在进行灌区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的整体建设资金有限, 因此在进行建设时所选用的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质较低。由这些人员进行建设的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工程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 不能够真正发挥出灌区小型工程的整体效果。

2.2工程监理单位对小型工程的监管不到位

我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工程的整体建设较为分散, 同时工程建设的区域较为偏远。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工程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在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建设人员出勤率低、违规兼职、施工人员资质较低等情况。同时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不能够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建设工作, 工程监理和工程验收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不利于灌区小型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2.3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为真正发挥作用

我国在进行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取法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由于小型工程的整体建设项目小而多, 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同时在制定相应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过程中无法面面俱到。操作人员在进行建设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不服监管、野蛮施工等情况。在对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整体建设分散, 因此很难对整体建设过程进行完善的总结, 无法从工程建设中吸取经验。

3提升灌区小型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方法

3.1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灌区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由于原材料、施工人员素质等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建设的质量进行管理。这就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等进行管理。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分包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同时对发现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上报和解决, 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保障灌区小型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应当检查相关施工单位的资质, 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3.2注重建筑过程中建设人员素质的提升

在进行施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相关操作人员和建设人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整体工程项目建设的主体。因此应当对参加灌区小型工程建设的操作人员和建设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提升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 使他们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要求和方法进行建设, 为整体灌区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3.3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

要想提升我国灌区小型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 就要注重施工红的沟通和协调, 在进行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业主、 监理和施工单位之间关系的调整。要让他们充足认识到工程建设质量对于灌区农业灌溉和生产的重要影响。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让三方分别进行的管理工作和质量监督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返工和返修, 减少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

3.4加强对于设计过程中的选用材料的控制

施工材料对于灌溉区小型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 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应当选用规格较高, 能够符合整体工程建设标准的材料。同时在运用材料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进行具体的应用, 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效率。同时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对于施工单位所采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 保证整体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这就需要材料的采购人员和检测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能够很好地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判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灌区小型工程在我国的整体农业发展中发挥着中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灌区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建设人员素质低、工程质量控制不严格、缺乏相应的质量监督体系等情况。因此, 我国应当在进行灌区小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提升建设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专业素质、加强工程监理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最终达到提升灌区小型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灌区小型工程的作用,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发运, 雷振华.灌区小型工程的质量控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0, 09:119-120.

上一篇:引导创新下一篇:家庭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