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病范文

2024-07-01

儿童常见病范文(精选12篇)

儿童常见病 第1篇

关键词: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教学模式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 解剖、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 因此, 在不同的生理期, 儿童疾病发生的特点不同, 常见病也不同。掌握儿童不同年龄期的常见疾病, 能够帮助学生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尽快对常见病做出诊断。为进一步探讨适合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我们尝试应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校2009级临床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1班118人, 2班119人。两个班学生入校成绩及第一学年考试成绩相当, 无显著性差异。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专科学校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儿科学 (第6版) 》。1班作为实验组, 采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2班作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按教材编排顺序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1.2 教学实施过程

实验组:制订教学计划, 从疾病部分开始, 将教材中的小儿常见病提取出来 (包括新生儿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另设一章, 按不同年龄分期设置本章课程 (如新生儿常见疾病、婴儿期常见疾病、幼儿期常见疾病等) , 将该部分内容置于儿科学基础知识之后, 而其他疾病置于这部分内容之后, 按教材编排进行讲解。对照组: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授课。两组授课内容、授课学时均一致, 均适当使用多媒体资源配合教学。

1.3 评价

课程结束后, 使用相同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测试, 理论考试试卷采用综合题型, 满分100分;实践技能测试采取病例分析题型, 满分100分;考试成绩以≥60分为及格, ≥80分为优良。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科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科学期末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2)

2.3 统计学处理结果 (见表3)

经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实践技能考试及格率及优良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说明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 特别是在实践技能方面效果显著, 是适合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 值得在儿科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3 讨论

3.1 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临床上当我们见到一个患儿时, 通过感官首先感知到的是其大概年龄段, 再结合患儿的病容就能对其所患疾病种类做出初步判断。因此, 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不同生理期儿童常见病的认识, 能够提高其临床实践诊疗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授课, 按系统讲解疾病, 较少改变教学程序, 造成学生对儿科常见病缺乏年龄相关性的认识, 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诊疗能力较差。采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 一方面突出了儿科的常见病, 使学生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另一方面, 这种不同于以往的临床课授课方法, 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其听课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该模式突出体现了某些重要疾病的年龄相关性, 使学生见到某个年龄段的儿童时就能自然联想到该时期儿童的常见病, 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诊疗能力, 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 我们发现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 (1) 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临床课教学顺序, 导致部分学生不能适应, 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控制和引导; (2) 突出了不同生理期儿童的常见病, 却使学生对不常见的疾病产生不重视、无所谓的不良态度, 导致影响学习效果, 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达不到通过传统教学方法所获得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

3.3 对策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 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 不同的教学模式提供不同的可能性, 因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模式, 教学设计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掌握并灵活运用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及对象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模式, 才能达成各种教学目标, 创造出最好的教学环境, 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满足来自学生、教学和社会3方面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幼儿园儿童常见病管理制度 第2篇

常见病管理制度

一、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佝偻病、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等,应列为多发病防治的内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患儿作为体弱儿,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

二、保教人员对体弱幼儿的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照顾,如适当增加营养及睡眠时间,给与必要的药物治疗,每季度作一次全面检查等,认真做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

儿童功能性便秘:不可忽视的常见病 第3篇

关注儿童功能性便秘

儿童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病因很多,可以长期存在,严重时会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儿童功能性便秘是指便秘不是器质性因素引起的,大便干燥坚硬,排便间隔时间大于2天,或者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近年来,儿童便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孩子长期便秘危害大!

有些人认为便秘不过是大便干燥些,排便费劲些,算不了什么大病。其实便秘对孩子的健康损害极大。

1. 大便在直肠内停留过久,排便时会十分痛苦,往往憋得面红耳赤,浑身出虚汗。

2. 因粪便过干、过硬,可造成肛裂、脱肛、腹疝等。

3. 毒性物质没有及时排出,容易出现烦躁、口臭、口腔溃疡、面部疙瘩、失眠、腹部胀痛等。

4. 因粪便中含有酚类、胺类、吲哚等有毒物质,会造成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缺乏耐心、头晕、乏力、纳差、贪睡、爱哭、对外界变化反应迟钝、不爱说话、显得呆头呆脑等精神症状。

5. 长期“进出口”不平衡,造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机体功能正常运转,孩子会营养缺乏、贫血、生长发育落后。

6. 长期便秘可造成细菌在肠道内分解时产生毒物,有致癌的危险。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好发阶段

1. 排便训练时期:家长试图锻炼孩子控制排便,但是控制过了头也会便秘。

2. 幼儿园阶段:由于对陌生环境和老师不熟悉,有的孩子会刻意避免在幼儿园内排便,有的即使想大便不敢说,有的坐便盆时间长了怕受批评,所以不少孩子常常憋着尽量不大便,精神的长期紧张和长期不规律的排便,会使肠道动力紊乱,发生便秘。

3. 小学开始阶段:小学生功课压力大,周末还要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辅导班,特别是刚入小学时,相比幼儿园阶段,生活和学习会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让孩子一时难以适应。即使平时在校期间,由于厕所有限,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短,多数的孩子也还是憋着大便,晚上回家再上厕所。天长日久,很容易形成慢性习惯性便秘。

有因可循

1. 饮食结构不当:大便的性质和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偏食,喜吃肉类、少吃或者不吃蔬菜,食物过于精细少渣、食物中的纤维素太少或者水量不够,都容易引起便秘。

2. 肠道功能失常:如果孩子生活不规律,缺少按时大便的训练,肠道就不能养成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另外,长期使用泻药或者缺乏必要的运动,都可能造成肠壁肌肉乏力,导致肠道功能受到影响。

3. 遗传因素:部分孩子有家族史,可能和遗传有关。

4. 精神因素:如果孩子的环境和生活习惯突然改变,尤其是精神刺激如焦虑、抑郁等,可以引起不同程度、不同时间跨度的便秘。

5. 药物作用:孩子服用有些药物可以使肠蠕动减弱而便秘,常见的如铁剂、抗惊厥药物等。

积极防治是关键

1. 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儿童便秘的治疗,重点不在于用药。应从小帮孩子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多摄入低脂、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注意粗细搭配。另外,可以让孩子在清晨起床后或者晚间临睡前,空腹饮上一杯温开水或者蜂蜜水。

2. 培养良好生活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让孩子养成每天都要排便的习惯,建议每天早晨大便,因为经过一个晚上,肠道里的水分比较多,容易排便。可以在孩子起床前,用手顺时针按摩他的腹部。若10分钟左右不能排便的话,可以先洗漱、吃早饭,然后再次酝酿排便,因为这时存在一个胃结肠反射,有利于排便。

3. 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吃完饭不要坐着不动,最好站立一会儿或者走动一下,有助于调节肠道神经功能,增强胃肠动力。半小时后可以吃些水果如生梨、香蕉等生津润肠的新鲜水果,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加快排便。

4. 写排便日记:包括“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两个方面。饮食情况要记录每餐的食物名称和量,同时还要记录饮水量。排便情况包括排便次数、大便外观、颜色、硬度、粗细、多少及伴随症状(有无腹痛、排便疼痛、便血等)。很多时候,家长自己就可以找出孩子便秘的原因,通过调整饮食、多喝水等方法帮孩子调整。即使是带孩子就医,以我的行医经验来看,家长如果带上“排便日记”,医生也更容易判断病因和病情。

5. 药物治疗:对严重的便秘,可服乳果糖、美乳等促胃肠蠕动药物和微生态调节剂等。中药有王氏保赤丸、当归芦荟丸、四磨汤、五仁汤等,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等方法。

6. 心理和生物反馈治疗:对年龄大于6岁且比较配合的孩子可以采用,以促进其正确控制肛门括约肌收缩。

俗话说,便秘是百病之源。作为一个儿科医生和妈妈,我想告诉家长:从小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益于他的一生!排便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即使一段时间内养成了,还是有可能被打破的,所以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去加强!

儿童常见病 第4篇

儿童学习母语, 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讲话, 掌握了母语的规则, 并逐渐能理解成年人讲话的含义。语言学家把这个过程通常称为“语言习得” (language acquisition) 。而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由于没有母语的学习环境, 不能受周围人群的影响而掌握, 必须通过正式的语言教学才能学会, 这就是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儿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 如名词单复数的误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误用等。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受汉语的发音、语法、词汇等产生的干扰。本文拟就这些错误加以分析。

2. 语音领域里的干扰 (phonological interference) 而引起的错误

this, that, these, those这四个指示代词看似简单, 但大多数儿童在学习时颇感费力, 难以掌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学过一年以上英语的儿童能把这几个词念准确的不多。笔者做过调查, 在一个20人的少儿英语班中, 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0岁, 学过剑桥少儿英语一级。笔者让每人把这四个词每个读两遍。结果, 仅有5个人能准确读出, 占25%。其余的要么口型不对, 要么发音不到位, 要么就是this和these不分。其中this和these由于元音发音口型小, 区分不开的儿童占多数。他们当中许多人把[夼]和[奁]读成[S]和[Z]。例如, 习惯地把think (想) 读成sink (下沉) ;把thank (谢谢) 读成sank (sink的过去式) 。[夼]和[奁]是舌齿音, 汉语里没有这两个音素 (phoneme) 。主要是受汉语拼音里/s/, /z/ (当然英语里也有这两个音素) 发音的影响, 他们采用“近音替代” (戴炜栋等, 1998:219) 的办法, 用[S]和[Z]代替[夼]和[奁]。要纠正他们的发音首先要让儿童掌握发音的正确方法;其次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长时间的强化训练。有人把this, that, these, those编成一个绕口令:This and that and theseand those/That and this and those and these/Those and these and that and this/These and those and this and that/This and these and that and those/That and these and those and this/These are fingers-these are toes. (Catherine M.Frazier, Julie Deferville, May Tai, 1996:29) 把这几个词这样排列, 有节奏、有变化, 孩子们琅琅上口, 读起来饶有兴趣。读的时候先慢后快, 反复进行练习, 使学生养成习惯, 凡是要读到这几个音的时候, 首先要上下齿轻咬舌尖再读含[夼]或[奁]音素的单词。

3. 用词方面的干扰 (lexical interference) 而引起的错误

儿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常犯“汉式英语” (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 的错误。所谓汉式英语是指儿童受汉语思维影响误用英语民族不存在的英语表达方式。汉式英语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 我最喜爱的运动是乒乓球。

误:I favorite sport is table tennis.

正:My favorite sport is table tennis.

“我”在这里是“我的”省略。不能简单地对应英语的“I”而要用英语的“My”。

(2) 桌子上有一本书。

误:On the desk have a book.

正: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英语中的“有”有两种表达方式:have/has和there is/are, 都表示“有”。但是前者表示“所有”的有;后者表示“存在”的有。there be结构是儿童学习的难点。

(3) 爸爸每天看报纸。

误:Father looks (at) newspapers every day.

正:Father reads newspapers every day.

这里的“看”实际是“阅读”的意思。

英语和汉语的词汇有完全对应的词、部分对应的词、不对应的词。儿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由于这几种因素的存在, 往往把英语和汉语对应的不对应的词汇混在一起, 结果造成大量的汉式英语。在词汇教学过程中, 要学生重点掌握不对应和部分对应词汇的含义, 同时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语言思维习惯。Sapir-Whorf假说认为, 语言左右了人类的思维。人类正是所说的语言不同, 思维方式才不同。要培养学生用英语去思维的习惯。逐步摆脱汉语的干扰, 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4. 省略简化 (errors due to simplification by omission) 引起的错误

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差异巨大, 这主要是由于英语是屈折语 (inflectional language) , 而汉语是非屈折语 (non-inflectional language) 。也就是说, 英语结构是不规则的, 英语名词有单复数变化, 代词有主格宾格之分, 动词词尾变化, 等等。由于上述原因, 儿童常犯不合语法规则的错误。试举例:

(1) 他喜欢苹果。

误:He like apple.

正:He likes apples.

儿童、中学生甚至高中生在学习英语时常犯这样的错误。

他们会说“I like apples/You like apples.”, 但是说“He like apples.”就错了, 这是忽略了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词素“s”。

(2) 我有三只绵羊。

误:I have three sheeps.

正:I have three sheep.

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无用名词不规则复数形式。

(3) 我昨天看了这本书。

误:I readed the book yesterday.

正:I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儿童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常常误用动词不规则形式。

除了上述错误之外, 儿童常犯的还有交际策略、语言行为、语用失误导致的错误等。

如何避免犯错误和汉式英语呢?首先, 要引导孩子阅读浅显易懂英语原版读物, 如阅读小故事、听儿歌、顺口溜, 这是最好的办法;其次, 多听英语录音磁带或光盘, 给孩子营造一个人为的英语环境, 可进行“精听”和“泛听”。所谓精听是指老师在课堂上或规定时间让孩子听一定量的英语并回答相关的问题;所谓泛听是指孩子在家里利用吃饭、睡觉前、起床前甚至在刷牙洗脸的时候, 家长把英语磁带或光盘打开, 让孩子随意听英语,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坚持这样做, 日久天长肯定会有效果。笔者辅导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利用这一方法, 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要知道, 孩子们的汉语信息有好多是由于受环境的影响 (电视、广播、谈话等) 随意获得的, 这就是所谓泛听达到的效果。最后, 要鼓励学生张口说。初学英语时有许多孩子害羞, 不敢开口讲, 怕讲错被其他小孩取笑。可分三步:第一, 让孩子先从词汇开始。无论孩子想说什么尽量鼓励他用英语表达出来;第二步, 不会的词汇可用汉语替代, 慢慢过渡到把汉语去掉;第三步, 用英语完全表达出来, 由词到词组再到句子。当然, 这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漫长的实践过程。

从教学实践我们发现,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 儿童要掌握语音、语法、语意规则, 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加强儿童的听、说、读写技能, 而且要重视其语言形式在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应用功能, 以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使他们无论用口头还是笔头表达英语时, 形成英语汉语两种思维模式的自由转换, 从而真正学好第二语言或一门外语。

参考文献

[1]戴炜栋, 束定芳, 周雪林, 陈夏芳.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18-229.

[2]Catherine M.Franzier, Julie Ddferville, May Tai, Reach out, 1996, 29.

儿童预防接种常见知识 第5篇

主讲人:卓晓勤院长

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哪些孩子不宜接种疫苗?

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羊癫疯)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种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高烧,患有其它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要接种,等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建议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相关的说明书,积极协助预防接种的医生进行接种。

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医院。孩子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3)服脊灰糖丸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4)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适宜温度的干净毛巾,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5)接种卡介苗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6)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它情况,应及时向防保科人员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什么预防接种能防病?

当细菌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的物质,叫做抗体。病好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发生有这种细菌侵入人体,人就有抵抗力而不再得此病。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过一次后,就不会再患二次,就是这些特异性抗体在起作用。预防接种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人工预防,具体方法是将被特殊处理过的细菌、毒素或病毒做成各种特异的预防针,然后接种到人身上,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如再有这种病原体侵入人体,人就有足够的抵抗力去消灭他们,因而不发病或发病很轻。预防接种后的儿童都能终身免疫吗?

预防接种后免疫效果持续长久与否,要看每种制剂不同而定,与被接种者的年龄亦有一定关系。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死疫苗(简称乙脑疫苗)产生的免疫期只有1年,而且年龄越小消失越快,所以流行地区需要每年接种。麻疹疫苗接种一次成功后,免疫效果可维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但在出生6个月以内的儿童接种效果就不明显。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的效果也可以维持几年,但百日咳菌苗的效果就不够理想,即使间隔6~8周连续注射3次,效果也不能持久。所以有的疫苗每隔一定时间就需要再加强接种。卡介苗的效果虽比较持久,但有接触结核病人可能的儿童,到7岁或12岁时就需要再接种,这样才能保持较持久的免疫能力。

预防接种毕竟与天然免疫的情况不同,因为预防接种主要是靠人工的方法把死的或对人体无毒的或减弱了毒力的活细菌、病毒或毒素接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抗体)。对人体的这种刺激虽然比自然感染的毒性远远为低而且较为安全,但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也就没有天然免疫时间长久,所以目前还不可能做到预防接种后终身免疫。为什么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

我们知道,预防接种可以增加孩子对传染病的自然抵抗力。但在预防接种后,不是马上能产生抗病能力(俗称抗体),需经一至二周或更长时间,才能起预防疾病的作用。一般来说抗体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期四至六年,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期一年。过了这个时期抵抗力就会逐渐降低,又有感染这种传染病的可能。因此,为了获得较长时间的有效作用,保持人体自然抵抗力,就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复种或加强接种。此外,由于各种疫苗的性能不一样,有的只需一次接种,有的需经2~3次接种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所以,不论是注射或口服疫苗,都必须按规定的次数进行,否则是无效的。总之,预防接种要有始有终,坚持把需断续几次的接种按时按次做完,并且还要坚持完成间隔数年一次的加强接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几种预防接种可否同时进行?

过去认为,几种预防疫苗同时接种可能互相影响,甚至使接种后反应增强,因此有些地方规定,两种死菌苗或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2周,两种活菌苗或活疫苗的接种之间必须间隔4周。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疫苗都不能同时接种。例如,在服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的同时接种卡介苗或“百白破”类毒素混合制剂,非但不会影响免疫力的增加,而且还可使反应不加重。但为了保证安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剂不能同时应用在同一部位。小儿在哪些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有下列情况时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1)空腹即饥饿时,血糖过低,可引起严重反应。

(2)有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期风湿症、过敏性疾病,或者患有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症的病儿,也不宜预防接种。

(3)患有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时。

(4)患有皮肤病时。

(5)正在感冒发烧的病儿不宜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6)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注射乙脑和百日咳预防针,以免引起抽风。

(7)有免疫缺陷的孩子,也不能接种任何预防疫苗。

(8)腹泻孩子不要吃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等病好后两周才能吃。儿童预防接种后有哪些正常反应?

接种任何一种疫苗,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外来刺激。活疫苗、活菌苗的接种,实际上是一次轻度感染;死菌苗、死疫苗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刺激。而人体生来就有“排斥异己”的本能,因此,接种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这种反应的轻重,与疫苗种类、质量、使用方法以及接种对象的身体素质有关。应正确认识,并注意与疾病相区别。

以局部红肿为主的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左右局部发生红、肿、热、痛等现象,又称为局部反应。局部红肿直径在2.5厘米以下者为弱反应,2.6~5厘米为中等反应,5厘米以上者为强反应。强反应有时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痛、淋巴管发炎等。局部红肿及疼痛多数在1~2天、少数在3~5天自行消退。卡介苗接种的方法不同,其反应也有所不同。采用皮内注射后,2~3周后出现反应,局部可有硬块、脓疱、溃疡、结痂的过程,一般要持续2~3月。采用划痕法接种,1~2周出现反应,局部出现红、肿、疱疹,3~4周逐渐结痂并脱落。这种局部反应一般不必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要防止孩子搔抓后形成局部感染。

以发热为主的反应:又称为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一般在接种死疫苗一天内出现,体温在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升高外,还可有头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一般在1~2天内消失,很少有持续3天以上的。接种活菌苗或活疫苗时全身反应比较晚,一般在5~7天才出现。如麻疹疫苗,一般在接种后一周左右出现。目前所用的预防接种制剂,大多数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不需做治疗处理,1~2天即可恢复正常,中度以上的反应极少。全身反应严重的需去医院就诊,对症处理。局部红肿可用热毛巾热敷。由此可见,接种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以及出现发热等是人体正常疫苗反应的结果,都是正常的,不必担心。当然,也有极少数人出现如晕厥、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及神经方面异常和局部化脓、淋巴结化脓等情况,则属异常反应,必须尽快请医生处理。

儿童预防接种后出现的异常反应有哪些?

1.晕针:在疫苗注射后即刻或几分钟内发生。患儿可以突然丧失知觉,呼吸减慢。多见体弱儿童。常与空腹、疲劳、室内空气不好、精神紧张或恐惧有关。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头放低,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并喂些开水或热茶,一般过会儿就可恢复。

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表现复杂多样,主要有:

(1)速发型过敏反应可有下列不同表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神经系统过敏症。

(2)血清病:可发生在一次大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2~12天,局部出现红肿、淋巴结肿大,低烧,皮疹,眼睑水肿及关节痛等。需注射肾上腺素等,并要精心护理,不过,这种血清病目前已极少发生。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在接种含脑组织的疫苗(如狂犬病疫苗),过7~30天后,病人出现手足麻木,四肢酸痛、无力及上升性麻痹等,或有发热和脑部症状。发生此症者常留有后遗症,致残甚至死亡,需立即送医院治疗。3、接种后全身性感染:原有免疫缺陷或医源性(如长期使用激素)免疫功能不全的儿童,在接种后可发生全身性感染。必须立即注射特异免疫球蛋白或输血,并迅速送医院治疗。对于这类儿童应严禁接种活疫苗。

4、诱发潜伏的感染:如夏季接种百、白二联疫苗,可能诱发小儿麻痹症;伤寒菌苗可诱发单纯疱疹,种痘可诱发脑炎等。

除了上述的一些原因及表现外,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没有严格掌握禁忌征,接种途径、部位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消毒不严及误种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但这与接种制品无关。实践证明,预防接种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极少的。只要医务人员认真负责,家长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上把好关,是完全可以减少副反应发生的。

预防接种后发生反应怎么办?

免疫制剂在人体接种以后,除了少数没有反应外,大多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一般均属正常现象。如卡介苗接种1个月左右局部出现红疹、脓疱、结痂等,这是正常的。注意不要用手抓挤、脓水多时可涂点紫药水,待脱痂后即愈。预防接种后常出现的反应有:

①局部反应。局部的红肿、疼痛或接种的附近淋巴结有肿大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

②全身反应。发冷、发烧、全身不适、头痛等,出现这种情况时要适当休息,多饮水,反应会逐渐消失。如果体温过高,可进行对症处理,但最好用物理降温法。

③过敏反应。预防接种引起过敏反应者极少,如果发生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脉搏可能摸不到或很细弱,手足发凉、口唇发紫、抽风、昏迷等症状。哪怕是其中一部分症状,都要立即让病人平卧,如有条件可注射肾上腺素,并尽快请医生救治。

为了安全起见,患有结核病及心、肝、肾疾病者,一般不要进行预防接种;有过敏性疾病也都不宜接种。在患急性传染病及其恢复期、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等过程中暂不要接种。

疫苗接种培训资料

主讲人:吉双

1、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反应较轻微,免疫持久性良好,婴儿出生后按期接种,可以预防麻疹。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剂量】0.2ml 【反应】注射后局部一般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人可能发热,一般不超过2天,偶有散在皮疹。

【禁忌】患严重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特别是有鸡蛋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注意事项】用75%酒精消毒皮肤,要待干后再注射;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接种本疫苗至少间隔6周以上,接种麻疹疫苗至少2周后方可注射丙种球蛋白。

2、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脊灰糖丸):

脊灰糖丸是一种口服疫苗制剂,白色颗粒状糖丸,接种安全。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服用糖丸,可有效地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接种部位】口服。

【剂量】糖丸剂型1粒,液体剂型2滴

【反应】只有极少数婴幼儿服用脊灰疫苗后发生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自愈。【禁忌】有免疫缺陷症禁服;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禁服。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注意事项】本疫苗只供口服;该品系活疫苗,切勿加在热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偶尔超剂量多剂次服苗对人体无害。

3、百白破制剂:

是将百日咳菌苗,精制白喉类毒素及精制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接种部位】臀部外上1/4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剂量】0.5ml 【反应】①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肿。②无菌性化脓。多系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硬结不能吸收而形成注射部位化脓。③若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禁忌】有癫痫、神经系统疾患及抽风史者禁用;急性传染病(包括恢复期)及发热者暂缓注射;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充分摇匀;制品不能冻结,冻结后出现凝块,不能使用;采用肌内注射,局部可能有硬结,可逐步吸收,注射第2针时应更换另侧部位;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4、卡介苗:

采用无毒牛型结核杆菌制成,安全有效。婴儿出生后按计划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可靠措施。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菌疫苗,目的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发生。一般在结核病病例较多的国家,主张新生儿在还没有感染时接种卡介苗,以便产生对结核病的抵抗力。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剂量】0.1ml 【反应】接种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侵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可用1%龙胆子涂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后结痂,为正常反应。如遇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处理。如已软化形成脓疱,可用灭菌注射器抽脓,不要切开。如一次抽脓未愈,还可重复抽脓,直至痊愈为止。如已破溃,则愈合时间较长,可扩大创口引流,并同时用异胭肼或对氨基柳酸软膏外敷,每2~3天换敷料一次,这样可缩短治疗和愈合时间。

【禁忌】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症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

【注意事项】严禁皮下或肌肉内注射;接种含有吸附剂的制品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卡介苗,接种卡介苗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其他疫苗。

何时不宜接种卡介苗? 1.发高烧。

2.患有严重急性症状及免疫功能不全者。3.出生时伴有其它严重之先天性疾病。4.新生儿体重低于2500公克。5.可疑之结核病患,勿直接接种卡介苗,应先做结核菌素测验。6.严重湿疹。接种卡介苗后的反应

1.接种后7~14天在接种部位有红色小节,微有痛痒。2.接种后4~6周可变成脓泡或溃疡。

3.接种后经2~3月溃疡自然愈合,有时同侧腋窝的淋巴腺会肿大。注意事项

红色小结点形成的脓泡或溃疡不可挤压或包扎,只要保持清洁即可。如接种部位肿胀的厉害有感染情形时,则请医师检查。

5、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干制成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2、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疫苗的制作可以经由化学合成,由特定的蛋白质为引,制作出微妙的变化型态,使其能够与淋巴球进行生化反应,影响抗体的制造;但它也可以是直接透过生物体制造的产物,以活体的病原为起始,借由实验控制的特殊环境下使其复制,或是使用死去的病原作为诱引,可以在不伤害其他细胞的情况下只刺激淋巴球。尽管一般认为活体疫苗的效果较好,但相对也较不易保存。因为涉及基因工程,引发研究伦理的问题,目前化学合成的疫苗则较为少用。

儿童常见的几种畸形 第6篇

鸡胸众所周知,鸡的胸部向前突出,前后径大于横径的长度。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某些疾病的影响,胸部也会发生一种类似鸡胸部的改变,医学上称为“鸡胸”。轻度鸡胸会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而自然矫正。_严重的“鸡胸”,则终生不变。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有些小孩患有慢性扁桃体炎,呼吸道不通畅,结果吸气不充分,导致儿童的胸廓不能随呼吸充分扩展。天长日久,就会影响胸部肋骨的天然生长,发展为鸡胸。另一个原因是儿童饮食营养不足或长期消化不良,对钙的吸收产生障碍,因而发生“佝偻病”。此病儿童骨质发育较差,也往往导致“鸡胸”的发生。

鸡胸不仅影响儿童体格的健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尤其到了老年以后,更易罹患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

发现儿童有类似鸡胸的改变,应注意他们是否有慢性扁桃体炎。如有,则必须尽早治疗。因为此病不仅会使儿童产生鸡胸,还会引起心脏或关节的疾患。佝偻病的儿童,要加强营养,服用维生素D或鱼肝油,鼓励儿童多在阳光下活动,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参加体育锻炼,对预防和矫正“鸡胸”有一定价值。冬天,长跑使人胸部活动加剧,呼吸加深,肺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夏天,游泳可使人肺活量增加,加强了胸廓运动。简便易行的俯卧撑,是儿童喜爱的运动。每天起床后,做上几次,可锻炼胸部肌肉,使胸扩张,对预防鸡胸有益。

“O”形腿“O”形腿和“X”形腿都是佝偻病所引起的畸形。这种畸形多见于一岁左右的幼儿。患有佝偻病的幼儿往往生长缓慢、无力、喜爱哭喊、多汗。此外,还有前囟门封闭较晚,肋软骨与肋骨交界处增大呈串珠状等情况。待幼儿开始会走路后,较软的下肢骨受体重的压力而发生“O”形或“X”形畸形。

引起佝偻病的原因很多。人工喂养小儿,不及时增加适当的辅食,造成维生索D不足就是一种常见原因。此外,晒太阳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日光照射可使皮下7-脱氢胆固酵转化为维生素D。所以,不到户外直接接触阳光的幼儿,也容易患此病。

要预防幼儿不发生“O”形腿或“X”形腿,关键在于预防佝偻病。六个月以内的小儿应尽量争取吃母奶,并及时增加浓鱼肝油和蛋黄。要预防小儿的消化不良。新生儿,只要有暖和的天气,都可以抱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冬天晒太阳,夏天可在荫凉处活动,在家里也应让小儿靠近窗户直接接触阳光。如果佝偻病未能控制,则纠正“O”形腿或“X”形腿将徒劳无益。一旦佝偻病得到控制,骨的畸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佝偻病已控制者,下肢畸形较轻的情况,可用矫形夹板包扎两腿外侧,或在睡眠时将小儿两下肢合并包扎来矫正。如有严重畸形者,则只有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先天性斜颈婴儿出生后,有时在他的颈部一侧可摸到一个梭形肿块,质较硬,活动性差。约3~4个月后逐渐消失。然后会发现孩子颈部有点偏斜,头偏向一侧。到一周岁左右,斜颈就更明显了。这就是先天性斜颈。若不及时治疗,畸形会随年龄增长而愈加严重。

先天性斜颈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年龄太大,斜颈和脸部的畸形将难以完全矫正。通常,一岁以内的婴儿有这种畸形可采用局部热敷、按摩、手法扳正和固定头部。这样可使血肿消散,防止肌肉发生挛缩。一般来说,可在婴儿出生后二周开始,母亲每次哺乳时,用手按摩肿块,扳正头部,使头稍向健康的一侧。婴儿睡觉时,可用砂袋保持头部正确位置,一般2~3个月能治愈。一岁以上畸形严重者,则需衣外科医生做胸锁乳突肌切断术,然后用石膏固定头位8~4周。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时婴儿出生后,您会发现他的一侧或双侧足部向内翻。到幼儿学走路的时候,这种畸形逐渐加重,开始用足尖或足外缘走路,步态很不稳。这就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这种畸形因为象马蹄的形状,因此用马蹄来形容它。主要是由于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影响,引起发育异常所致。也有的学者认为与胎儿的足在子宫里的位置不正有关。

这种畸形,早期治疗方法简单,效果良好。一岁内的婴儿,可在医师指导下,由母亲作手法扳正。具体方法是:一手握住小孩的小腿下段,另一手将足向外翻,向足背方向运动。但要注意手法要轻柔,防止发生骨折。扳正和按摩后,可用柔软的绷带布,将足松松地固定在矫正位上。进行按摩扳正法,不要操之过急,要注意观察,以免发生意外。此法可持续到一周岁。除这个方法外,还可以用双侧夹板固定,或手术方法矫正,那就要到医院去进行了。

脊柱侧凸脊柱侧凸多数由于姿势不正引起的。此类脊柱侧凸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女性。一般发生在脊柱的胸段或胸腰段,多凸向右边。开始,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以后会发现凸侧的背部隆起,而前胸壁凹陷。严重者,肺活量会减少,影响肺、心功能。

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 第7篇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类型与成因

流动儿童大多本质纯朴,但“生活的重压、学业的挫折以及不平等的待遇,使得农民工子女过早地告别了童年的欢乐时光,经常处于紧张、困惑和迷茫之中,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行为便发生了偏差和缺陷”(茆怡娟,2010)。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自怜自艾型

居无定所的流离生活,拮据紧张的家庭经济,导致一部分孩子过早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助,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懂得替父母分忧,学着承受生活压力。可生活学习在城市里,他们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与城市同龄人的比较,生活条件远不如人,学习成绩也差强人意,由此产生的心理落差常让他们自惭形秽,并日益孤僻寡言,脆弱敏感。

(二)得过且过型

“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收入微薄,生存环境差,生活质量低,致使他们难以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热情与动力,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纪律也普遍较差”(甘柏花,2006)。尽管父母对流动儿童同样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们很难树起足够的信心与决心,一部分孩子认为自己前景茫然,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得过且过,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行动,有的只是随性与散漫。

(三)瞒天过海型

这类学生多有自律性不强的毛病,学习上懒散拖拉,还时不时爱干点违纪违规之事,因此平时不少受家长与教师的批评管教。为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他们在与师长的不断交锋中,逐渐摸透了套路,善用瞒骗的方式化解师长的盘问,还擅长“抱团忽悠”。久而久之,变得刁钻世故,诚信观念与责任意识淡薄。

(四)冲动报复型

追求公平与正义是全社会人的正当需求,可在一部分流动儿童身上,我们却看到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公平需求。受地域风俗习惯与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的影响,一部分流动儿童显得相当“好斗”,同学间常因小小矛盾而引发较大冲突,表现出互不相让、不解怨气不罢休的姿态,极个别学生还存在“以一还十、以牙还牙”的极端报复思想。

(五)变态展示型

此类心理在高大型男生中体现较多,他们往往在学习上不思上进,由于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同时又不甘心被冷落隔离,为引起教师与同学的关注,他们便将主要精力放在斗勇争强上,轻则口出狂言、恃强凌弱,重则破坏公物、结队斗殴,归根结底,多是变态的自我展示,缘于精力的过剩与内心的空虚。

二、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流动儿童身上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应归结于城乡经济差别与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环境不适与教育缺失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如不能及时疏导和诊治,将间接造成他们今后长期生活中的心结,并可能引发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学校教育是目前最关键也最有效的教育渠道。针对流动儿童身上呈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心理问题,作为绍兴市第一所现代化公办民工子弟学校,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理想教育——我的明天会更好

流动儿童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本质朴素、可塑性强的特点,非常有利于教育者对其实施正面理想教育,在他们的人生白纸上画下七彩的理想。教育者要善于通过影视阅读欣赏、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宣传社会历史上的各种先进人物,尤其要大树特树孩子们身边那些或人小志高、或身残志坚、或诚实守信、或勤奋上进的同龄人榜样,以此对学生开展理想与信念教育。我校每年要开展一次“感动校园十佳队员”评比活动,在表彰先进、弘扬真善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明白:成功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肯努力,自己就能成功,只要肯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二)感恩教育——因为有你我才精彩

“从个人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感受和感激他人恩惠能力的成长是个人维护内心安宁感,提高自身幸福感,以及不断获得并享受更多外来好处的必不可少的心理能力”(许卓娅,2000)。当流动儿童懂得了感恩,体会到了“因为有你我才精彩”的人生哲理,就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感激每一份平凡的劳动,在未来的生活中少一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而多一份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当然感恩教育应该是无痕的,是贴近孩子实际的,并能让孩子们快乐参与其中的一种体验实践活动。我校成立伊始便十分重视感恩教育,从一开始引导学生“夸家乡,铭记家乡养育之情”到后来的“夸第二故乡,感念城市无私大爱”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立体推进;后来又将每年五月设立为“感恩月”,开展不同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如感恩吉祥物海选、爱心义卖、感恩主题电影周以及跟着父母去打工等。这些活动不但参与面广,又寓教于乐,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知恩、感恩、报恩的心路历程,而随着感恩报恩能力的增长,他们的人格品质也随之成长而日益健全。

(三)全面激励——我也一样能成功

自信心的缺乏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我校创设一种激励评价的载体,并确保激励评价的普及性与有效性。具体做法是实施争章评星制度,即每一名学生每天在某一方面有点滴进步或闪光表现,每位教师都可及时发放“群贤章”予以肯定奖励,而学生只要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群贤章”,就可以在学校定期举行的争章兑奖活动中换取争章标兵奖状、课余电脑上机证、外出参观活动卡及各种生活与学习用品等实物性奖励。极低的奖励门槛,多元的奖励方式,使“群贤章”成为了激励孩子们规范言行、积极进取的动力来源,良好习惯与健全人格也在这样的持续激励中逐渐培养。

(四)因势利导——我的地盘我做主

流动儿童在学习上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现象特别明显。据我们的观察,差不多每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在学习上处于听不懂、跟不上的局面,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精神变得压抑,精力又无处发泄,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事实上许多习惯于“变态展示”的学生多属于这类学生。对待这些学生,教育者切不可一味严防死堵,否则易诱发学生厌学厌师的倾向,而应采取因势利导、堵疏结合的教育管理之法。一方面与其约法三章,明确其在校行为的底线要求;另一方面引导其将过剩精力转向体育、艺术或综合实践类兴趣项目,如开设足球、篮球、武术、航模、种植等社团选修项目,既能让他们在各自的兴趣天地里施展才华、发展个性,又能通过规范和有意义的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五)指导家教——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第8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根据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所谓流动儿童少年, 是指6~14岁 (或7~15岁) 随父母或随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 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1]在我国, 流动儿童的主体是随父母移居城市生活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估算, 我国流动儿童的规模为1 834万人。[2]至2008年底, 我国流动儿童少年已超过2 000万名。[3]流动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心灵相对脆弱, 缺乏心理弹性, 在面对家庭的迁徙、环境和教育的重大变化时, 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研究表明, 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学龄前阶段的流动儿童, 也不管是流动儿童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里的流动儿童, 其心理问题的流行率或得分均高于同龄城市儿童。[4]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和及时解决, 将会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如果成为了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正确认识流动儿童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心理问题, 并积极采取教育对策, 预防其心理问题的发生, 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心理问题的疏导, 促进流动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 社会适应不良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在接受新的刺激时都会面临适应的问题。适应不良是指因环境的变迁与个体人格障碍而引起的个人与环境之间不能保持协调一致的适应性障碍。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 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 在短暂的新奇和兴奋感过去后, 便会感到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彷徨、迷茫、无助甚至紧张和畏惧。流动儿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认同城市生活, 并愿意长期在城市生活, 但由于心理上的定式与人格的惰性, 他们还是迷恋自己家乡的生活环境, 习惯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有研究表明, 流动儿童无法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中, 对城市适应进程缓慢。[5]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不良首先表现为对语言的不适应。流动儿童在农村基本上都是用方言与人交流, 根本不会讲普通话, 甚至听不懂普通话。有些流动儿童虽然在农村已经接受了学校教育, 但由于农村教育条件和师资力量薄弱, 他们所接触的普通话并不标准, 自己说出来的普通话也就难免带有浓浓的乡音。进入城市以后, 语言上的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学习, 他们也渴望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说一口流利而标准的普通话, 但由于已经错过了口语学习的最佳年龄阶段, 他们在语言的学习和适应上有一定的难度。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不良其次表现为对学习的不适应。我国农村虽然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但农村孩子基本上还能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 但有少部分流动儿童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和流入地教育资源紧缺, 他们无法享受国家赋予每一位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只能辍学在家以自学为主, 让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儿童在都市繁华的诱惑面前自我约束与自主学习, 这显然是他们无法适应的。近年来,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大部分流动儿童可以在流入地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并且学习条件也比原来的农村学校好, 但流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适应。城市学校班级规模大, 在人挤人的课堂里上课, 流动儿童不适应;城市学校老师教学方式灵活, 强调师生互动, 要求学生相互协作、主动参与, 流动儿童一时难以适应;城市学校每天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 节假日可能还要补课, 经常进行考试, 每次考试都对学生排名并公布, 如此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 流动儿童很难适应。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不良还表现在对社会规范的不适应。流动儿童在农村时,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没有什么纪律、秩序、制度的约束。进入城市以后, 他们需要按城市儿童的作息时间生活, 早上可能要比原来早起1~2个小时赶到学校上早读课, 晚上为了完成繁重的作业到深夜还不能休息;为了不被城市儿童嘲笑, 他们不得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在学校需要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 不能迟到早退, 更不能旷课和逃学;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交通法规和社会规范, 举止文明礼貌, 甚至连大声喧哗都会遭人白眼。从原来的自由散漫一下子到现在的规范行为, 多数流动儿童都会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

2. 自卑心理

自卑是个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过低地自我评价,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也无法赶上别人, 从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对人生悲观失望。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 生活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们很自然地会将周围的新伙伴与自己进行比较, 城市的繁华与农村的贫穷落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即使自己现在已经生活在城市, 但生活条件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仍有天壤地别。城里的孩子住着宽敞的套间甚至豪华的别墅, 穿着各种自己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名牌服装, 配有高档的手机, 上学由父母专车接送;而自己只能租住在低矮的平房或城里人家的车库里, 甚至长期在父母的工棚里生活, 即使家庭条件略好, 也只能在偏僻破落的小区买下城里人淘汰下来的旧房子, 这里往往是流动人口的集居地, 相当于城市中的“贫民窟”。上学与放学只能挤公交, 衣着上只能保证基本的整齐与干净。在学校里, 城市孩子讲一口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 音体美各有专长, 班级联欢会成了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 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 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回答问题, 与老师积极互动;而自己普通话中总是夹杂着方言, 显得不伦不类, 对城市文化一无所知, 显得很无知。在课堂上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和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 所以学习成绩也比城市孩子差。这些客观存在的差距使得流动儿童在比较中对自己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 他们对自己比较失望和厌弃, 常常伴有痛苦、颓废甚至愤怒等消极的情绪, 对前途悲观, 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赶上城里的孩子, 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有关数据表明, 有1/4的流动儿童存在自卑心理。[6]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首先表现在学习上, 他们没有上进心, 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不但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甚至会逃避、厌倦学习。在课堂上, 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 也不和其他同学讨论, 害怕自己的方言会遭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 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 表现非常紧张和慌乱, 说话结结巴巴, 吞吞吐吐, 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面对考试, 他们紧张焦虑, 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结果必然导致成绩不理想, 而这种糟糕的学习成绩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 形成马太效应。流动儿童的自卑心理还表现在人际交往中, 由于觉得在城里人面前低人一等、没有面子, 他们不愿也不敢与城里人包括自己的老师和同学接触与交往, 表现出明显的胆怯和自我封闭。他们不喜欢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 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游离在集体之外, 无法真正融入城市儿童的群体生活, 显得非常孤独。他们压抑自己真实的情感感受, 不愿敞开心扉与人沟通, 所以缺少真正的朋友和友谊。

3. 敌对情绪

敌对是由于感觉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歧视而产生的怨恨、愤怒等消极的情绪反应。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以后, 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歧视。首先是政策的歧视。城乡二元结构和相关的地方法规使得流动儿童身在城市, 却无法与城市儿童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他们只能上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 即使部分流动儿童可以进入公立学校, 也可能要缴纳巨额的“借读费”并被标上“借读生”的标签, 标志着他们是城市学校里的低等公民。其次是城市同学的歧视。城市儿童并不认同流动儿童的城市身份, 称自己班上的这些孩子为“农村人”或“乡下人”, 故意排斥和疏远流动儿童, 不愿意跟他们一起活动和玩耍甚至也不愿和他们同桌, 常常对他们“乡下人”的特征如口音、穿着、行为举止进行嘲笑和羞辱。再次是教师的歧视。流动儿童刚进入城市学校上学时, 对城市学校的作息时间及规章制度等都不适应, 所以不怎么“守规矩”, 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差, 很难得到教师的欢心, 部分教师可能会看不起甚至厌弃班上的流动儿童, 不希望他们被分到自己班级, 称这些孩子不容易管教, 所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不够重视, 在班级发生不良行为时常常主观臆断地与流动儿童联系, 而在选拔班干、评选优秀学生时却从不考虑流动儿童。最后是社会人员特别是城市同学家长的歧视。有研究表明, 40%的流动儿童回答曾因为自己是外地人而被瞧不起, 20%的城市儿童家长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带流动儿童到自己家里玩, 理由是“有些外地人偷东西”、“素质低”。[7]有些城市儿童的家长明确反对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招收流动儿童入学, 认为这些孩子没有教养、不肯学习, 存在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害怕他们会带坏自己的孩子。这一系列的歧视给流动儿童幼小的心灵带来巨大的伤害, 让流动儿童对城里人以及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排斥, 并伴随怨恨、愤怒等消极情绪反应, 这种不良认知和情绪的结合便是敌对。由于敌对情绪的影响, 流动儿童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 对周围的人存在戒备心理, 对别人的善意关心容易歪曲, 对别人的主动亲近抵触与排斥, 对别人的轻视与讥笑更是恶语相向甚至产生攻击行为。他们比较容易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 一旦与同伴发生了矛盾与冲突, 又比较容易背叛友谊。有些流动儿童故意挑战校纪校规, 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甚至逃学, 作业拖拉、抄袭、找人代做甚至不做, 考试作弊, 对于老师的教导不予理睬、不服从、恶语顶撞甚至恶意报复。有些流动儿童抵制社会规范, 他们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 语言举止不文明, 对长辈不尊重、不礼貌, 喜欢用恶作剧捉弄别人来宣泄心中的不快。还有少数流动儿童则是成帮结对, 流散在城市街头和网吧, 做出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盗窃抢劫等反社会行为。

二、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 应当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堡垒, 真正落实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国民待遇。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都是国家公民, 都是学龄儿童, 理应平等地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 城市公立学校以教育资源有限和学校容量有限为由拒绝接受流动儿童入学, 显然是推卸自己的责任。政府应当设立流动儿童教育的专项基金, 根据各城市流动儿童的数量划拨资金, 扶持各城市的公立学校扩大面积, 提高办学能力, 鼓励公立学校招收流动儿童入学, 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那些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不作为甚至拒绝排斥的公立学校及城市严厉处罚, 确保每一位流动儿童都能像城市儿童一样在城市学校入学。当然, 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儿童教育及心理问题,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 通过政策调整、税收制度和社会利益分配制度等提高农民及农民工收入, 提高农民及农民工待遇, 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只有真正实现了社会公平, 消除了社会阶层和社会歧视, 农民工能像城里人一样生活, 流动儿童能像城市儿童一样生活, 才能真正消除流动儿童自卑、敌对等不良的心理问题, 确保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从城市社区层面来看, 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与教育的号召, 认真落实政府制定的有关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的政策法规, 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 逐步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 改善农民工生存环境。流动儿童自卑、敌对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要是因为在比较中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从而觉得自己不行、社会不公, 而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则是他们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流动儿童对自己父母的职业和形象表示不满, 他们羞于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父母, 隐瞒父母的职业, 甚至不让自己的父母去学校接送自己和开家长会, 觉得父母给自己丢人。所以说, 只有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才能保证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只有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才能改善流动儿童的生活条件;只有让农民工活得有尊严, 才能让流动儿童活得不自卑。城市社区应当高度关注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沟通, 保证社区内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平等入学。可以建立流动儿童活动中心或流动儿童之家, 丰富流动儿童的业余文化, 引导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可以组织流动儿童参加各种社区活动, 通过活动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相互理解与尊重, 从而消除自卑与敌对等消极情绪。社区还应当通过专题讲座和家长学校等方式对农民工进行家庭教育培训, 让他们关爱自己的孩子, 了解流动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的方式。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观察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机制。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源于对自己父母的模仿, 农民工在生活中觉得不如意, 表现出对社会的怨恨, 这种消极的情绪会感染自己的孩子, 流动儿童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未来前途, 也学会了这种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 于是也容易表现出自卑和敌对等心理问题。所以, 家长必须掌握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方法,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通过科学的教养方式促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从学校层面来看, 首先要营造公平平等的文化氛围, 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都不得歧视流动儿童。学校在招生、学籍管理、学费收取及分班时, 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应当采用同一个政策和同一种标准;教师在座位安排、课堂提问、作业布置、组织活动、班干选拔、奖项评比以及处理突发事件时, 应当公平合理;城市同学不能看不起流动儿童, 应当主动和他们交往, 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建立团结互助的同学友谊。其次要加强纪律教育。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 学校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管理和教育帮助流动儿童逐步形成日常行为习惯乃至社会行为规范, 让流动儿童从适应学校生活开始逐步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当然, 适应是有过程的, 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 允许孩子的反复,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持之以恒,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育的热情和智慧, 相信一定能使流动儿童最终认同城市文化并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来。再次要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 加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组织各种活动, 鼓励流动儿童积极参加, 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 展示乡村文化, 增强城市同学对农村文化和农民的理解与尊重, 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可以通过班会和讲座及校本课程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 及时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 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其心理健康发展;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 针对流动儿童容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帮助其消除自卑、敌对等消极情绪。

参考文献

[1]袁晓娇, 方晓义, 等.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J].教育研究, 2010 (3) :37-45.

[2]段成荣, 杨舸.我国流动儿童最新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 2008 (6) :23-31.

[3]郑友富, 俞国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 2009 (5) :99-102.

[4]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状况及社会支持保护作用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11, 34 (3) :631-635.

[5]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 2006 (1) :165-169.

[6]冉阳.四分之一流动儿童有自卑心理[N].中国妇女报, 2006-01-04.

儿童绘画中几种常见问题的指导 第9篇

一、针对儿童不主动作画这一现象, 巧设氛围,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儿童作画欲望

教学中常会碰到这样的孩子, 拿着画笔在座位上左顾右盼, 而纸上一笔都不动。通过认真观察、询问、分析, 大致有两个原因:1.儿童不知道从何下手;2.自尊心太强, 画得不好怕同伴笑话。

1. 针对不知从何下手的儿童, 我首先改变教授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事先准备一个范例, 上课的时候按照步骤示范画一次, 然后就让孩子自己画了。发现有这种不知从何下手的孩子后, 我就改变了方法, 在教画过程中又加了一步——分步画法。比如画娃娃头, 老师先画一个圆, 让孩子跟画, 依次画眼睛、鼻子……这样不敢动手的孩子就一步步开始作画了。这种方法适合年龄很小或者刚起步学画的孩子, 以及不知从何下手画画的孩子。

2. 针对第二类不动手的孩子, 改善他们的作画环境、并适时适度直接表扬。

这类孩子画画能力一般都较弱, 但自尊心过强, 总怕别人笑话就不敢动手。首先就是要给他们营造轻松的作画氛围, 可以调换几个平时关系密切的小朋友靠近他们坐, 充分利用伙伴之间的友爱去感染、鼓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作画能自然地交流, 你帮我看、我帮你参谋, 再让一个画得好的小朋友去引导。很快, 不主动作画的儿童就不由自主地动手画了。此时老师要积极地适时适度地对其表扬, 让孩子及时、充分地建立自信。

二、针对儿童反复修改画面现象, 正确引导, 培养儿童良好绘画习惯

绘画活动中经常看到孩子拿着橡皮反复地修改自己的画。据我观察儿童反复修改画的原因大致有两种:1、过于苛求形状的相似;2、太在乎他人的评价, 造成儿童不自信。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 用语言描述、画作欣赏等方法启发孩子, 避免孩子苛求形状而反复修改。

比如, 一个孩子正在画娃娃头, 他画了好几次人的头形总觉得不圆, 就反复擦了画, 画了又擦。这时我就引导他:“你看看我的头是不是像皮球一样圆呢?对了, 头只是比较接近圆形, 但不是圆的, 有的头形还像是方的。”并且给孩子一些这样的画作, 让孩子观察, 孩子慢慢了解了就不会那么刻意地画头了。

2. 周围伙伴的随意评价, 往往是造成儿童画画不自信而反复修改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我刻意表扬那些画得有自己特点的作品, 并鼓励孩子要按自己的想法画, 要画自己喜欢的、自己认为好的作品。同时给孩子提要求不要反复修改自己的画, 反复修改会让画面不干净失去美感, 在不断提醒下孩子就会慢慢改正反复修改的习惯。

三、针对儿童不喜欢上色现象, 改善儿童绘画工具, 提高画作质量

绘画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发现孩子不涂色。通过多次的观察, 发现孩子不喜欢画色彩主要是绘画工具不好用, 还有部分孩子也觉得涂色很费时间。

针对这情况我采取以下方法:儿童绘画时, 他们自己的工具只限于油画棒、水彩笔、水彩铅笔等, 根据儿童绘画工具的特点, 我又为儿童提供了一些油画棒、棉签、甚至毛笔等涂色方便的绘画工具。这样儿童在着色时如果自己的工具不适合涂色, 就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涂色工具, 很快地给自己的画涂上颜色, 这样孩子给自己的画涂色就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了, 不但可以尝试多种绘画工具, 而且不怎么费力就给自己的画涂上了颜色, 让害怕涂色浪费时间的孩子也喜欢上了涂色。当然也可让不怎么愿意涂色的孩子尝试用有底色的彩色纸作画, 也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

四、针对儿童机械模仿的问题, 多方面着手, 培养儿童创造性

儿童绘画活动的模仿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方法。要克服机械模仿, 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改变模仿在儿童学习绘画中主要方式的位置。

儿童在初步接触绘画活动之时, 也是儿童绘画技能学习之始, 同样也是儿童绘画习惯的养成之初, 因此要避免把模仿作为儿童学习绘画的唯一方式, 避免单一的老师教、儿童模仿的教学方式, 要多通过印色画、银章画、添画等多种形式。要引导部分大胆, 思维活跃的儿童, 多做想象画、主题画的创作。对个别个性循规蹈矩、绘画惯于模仿的儿童, 实施个别教育。

2. 积极创设有针对性的观察活动, 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为儿童的美术活动积累素材。

比如设置开百货店的游戏, 摆上手绢、水果、汽车等, 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然观察了解各种物品的颜色、形状等。然后开展简单的写生活动, 使儿童的观察得到及时的物化, 避免单一的模仿。

儿童常见病 第10篇

一、影响推铅球运动成绩的因素

在分析不合理动作前让我们首先分析一下影响铅球运动成绩的因素。影响推铅球运动成绩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空气作用力。其中出手初速度对成绩影响最大,空气作用力在铅球运动中的影响则很小。

推铅球运动过程由握铅球、滑步、最后用力、缓冲组成。其用力有以下特征:一是最后用力时,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用力预备姿势;二是左脚落地支撑有力,并阻止髋部向前下方运动,在右腿积极蹬地推动下,使整个髋部向前上方运动;三是在最后用力时髋轴充分超越了肩轴,使躯干肌群充分扭紧,在用力结束时,肩轴则充分超越髋轴使最后用力动作做得充分;四是最后用力时左侧支撑必须稳固。

二、推铅球常见错误动作、产生原因及纠正方法

(一)出手速度慢

少年运动员在开始推铅球练习时出手的速度往往比较慢,甚至有时看上去有点软绵绵的感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是因为少年儿童还处在生长发育期,自身肌肉等力量不足,二是对推铅球技术理解不够。教师首先应该在理论层面上(当然应该结合实际动作)让学生建立推铅球的表象,使学生建立出手速度对提高成绩作用的表象,这可以是教师示范的,也可以是录像的。在提高孩子出手速度时笔者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让学生空手做推铅球动作,先慢,再快,让学生体会快与慢的区别,而后在学生前面一定高度(适宜出手的高度)挂一个有弹性的物件(如橡皮板等),让学生做推铅球动作,并同时让学生感觉慢推与快推的不同效果,最后让学生快速连续出手推前上方标志物。

2.学生分腿站立或成分腿坐姿,单手对墙快速推小橡皮球、垒球或实心球(轻物更容易训练出手速度)。

(二)屈腕拨球意识淡薄

推铅球时的屈腕拨球对提高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推铅球时因为手腕本来力量弱,因此很难做成这个动作。笔者在训练时采用的办法通常有:

1.通过示范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屈腕拨球,从而形成屈腕拨球的动作表象。

2.让学生用手指去拨适宜高度的有弹性物件(如上面提到的橡皮条),使学生形成屈腕拨手指感觉。

3.原地正面推橡皮球或实心球。要求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双手呈八字形持球于胸前,肘关节外展,上体略后倾,用力时双臂快速前伸,两腿充分蹬直,带动上体向前,在球离开手的瞬间屈腕,并通过手指拨球,将球从前上方推出。

4.原地向下推球。要求两脚左右开立,右手(以右手为例)持实心球或小重量铅球(如2公斤的铅球)并靠近颈部,同时要求肘关节高于球,左手在下托住球,双眼看下方,做向下伸臂推球动作,在推球时同样要求学生球离开手的瞬间要屈腕,并主动以手指拨动球。

(三)出手角度低

出手角度指的是铅球出手瞬间,初速度的方向与出手点的水平方向所形成的夹角。目前世界上优秀铅球运动员推铅球的出手角度大致都在35°~40°之间。学生在练习推铅球时经常会出现平推甚至向下推的角度。导致这一错误有学生本身上肢力量弱的原因,但重要的是因为左腿支撑不够,而且在推球时往往低头向左后方转动。改正措施有:

1.原地对墙单手推球。在墙上适宜高度画直径约30厘米的圆圈或大老鼠图像等(站立时推球和坐姿时的标志图高度是不同的,无论是站立或坐姿,教师应从35°~40°的出手角度去设置标志),建议画些卡通图像,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学生持实心球或橡皮球,两脚前后开立,但要求肘关节外展与肩齐平,左臂上举,然后上体后倾,右膝弯曲,通过右腿发力带动上体把球向对面墙上的图标推出。坐姿时,坐在长凳或垫上(长凳或垫子要离墙适当距离),右手持球,上体左转,然后转体向前挺胸,同时把球向前方标志图推出。

2.原地向空中标志物推球。站立推球动作与上文描述相同,教师在学生侧前方手握长杆,长杆顶端吊一个彩色气球,气球高度也要求教师以目测35°~40°的出手角度置于学生正面。学生推球时的目标是击中前上方气球。

(四)肘关节下降,成抛球

抛球现象常见于学生的铅球练习。形成抛球的主要原因是持球时持球臂肘部过低,推球时上体过早抬起,头部过早地转向投掷方向。改正方法有:

1.双人徒手互助练习。练习者徒手做出手前的推球动作,帮助者一手与练习者手掌相对,一手扶练习者肘部,练习者做推球动作(这里其实是推帮助者手掌),帮助者使练习者肘部与肩齐平或稍稍略低于肩。当然这需要教师先示范。

2.以上文所提站姿或坐姿进行练习。练习时同样要求肘关节与肩齐平或稍稍略低于肩,推球时强调两眼看右侧后方,当腿、臂充分蹬伸后,头部才能转向投掷方向。

(五)只用上肢推

这跟练习者的协调性有相当大的关系。推球时只用上肢推,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下肢和躯干的力量,或是因为推球臂用力过早,用力顺序不正确,身体各部分动作不协调。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解决。

1.跪姿推球。要求学生左脚在前,右膝着地,右手持球,上体后倾,通过腰部发力推动臂部向前把球推出,让学生体会躯干和投掷臂之间动作的配合感觉。同样可以在前上方设置图片或气球等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徒手互助练习。练习者做推球练习前,帮助者用手拉住练习者左手,练习者做蹬地、挺髋动作,让学生体会最后用力时身体各部分如蹬地、挺髋、转体等的用力先后顺序,同时也可让学生产生髋轴与肩轴扭紧的感觉。

3.前后抛实心球。练习者双手持球进行前抛和后抛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体会从上到下的用力顺序。

(六)臀部后坐

因为右腿蹬地和转髋不够充分,髋部未能转到正对投掷方向,最后发力时双脚之间的距离过大,导致学生在推球时含胸低头、臀部后坐。在训练时,笔者用得最多的是徒手的模仿练习,让学生徒手做推球练习,要求蹬伸左腿时,右腿迅速向前跟进,推球时挺胸抬头,然后用右手去触前上方已经设置的皮球。

(七)身体左倒

这一问题在训练中很容易也常常被许多老师忽视。由于在推球时左肩过分向左后方转动,左脚落地的位置过于偏左,两脚左右偏差距离过大,造成左侧支撑不稳身体左倒。这一问题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因为左侧动作不合理会直接影响用力效果。例如,在进入最后用力起身动作时,左臂摆动方向不对,就会造成过早、过多转体和后倒动作,影响铅球正确的运行轨迹。另外,在推铅球用力时,还需要左臂快速地向身体左侧制动,以加快右侧向前的速度。尤其是在铅球出手时,身体重心已移到支撑左脚上方,这时要求左腿积极蹬伸,配合投掷臂完成用力动作。要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徒手模仿左臂向下向前伴随蹬伸左腿在体侧处下压制动的动作,而不能过早过分地向左后方摆动。当然在练习时必须强调左脚尖和右脚跟形成一直线,左右脚前后距离相对恰当,以此保证稳固的左侧支撑。

(八)滑步与最后用力衔接不连贯

这是铅球训练时问题最大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原因是练习者在滑步后摆动腿不能积极下压着地尽快形成牢固支撑,延误了进入双腿支撑的用力阶段,滑步速度受到损失,身体重心和上体过早前移;二是滑步后右脚拉收着地时右踝关节支撑无力,着地时脚跟缓冲时间过长,产生了滑步后的停顿现象,使投掷节奏受到破坏。但儿童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力量、协调、柔韧等无法达到专业运动员的水平,在练习时只能从分解动作入手,先形成各个环节动作的表象,在各个动作没有差错的情况下更易形成所有动作技术的连贯。因此,在训练时笔者一方面在前面所谈的各种分解练习、或改正练习时强调动作技术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强调练习各个动作时要求衔接紧凑、连贯。推铅球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用力过程,只有所有动作连贯一致,才能使人体和铅球同时获得较大的速度,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三、小结

(一)重视基本,强调完整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因此在训练时不可过多地进行力量性练习,应该重视各种柔韧与协调性练习。而且训练时应先让孩子掌握铅球的基本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铅球完整技术的训练。当然,在学生的推铅球技术训练中,更要重视注意教学因素,对于不同的训练阶段,其技术训练任务、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手段及训练负荷的安排上,就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上策。

(二)推崇轻器械

在我们业余训练中,应以建立合理的“速度节奏”的推铅球技术动作定型为指导思想。因此,在训练中应该以轻器械为主进行练习,如利用小皮球、垒球、小实心球等。只有在年龄不断增长、正确动作基本定型后可采用较重器械。

(三)多做辅助练习

学生在训练铅球时要经常性采用徒手或持不同器械进行各种辅助练习,但这些辅助练习需要尽可能与专项技术的动作相类似,这样更易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肌肉用力感觉,也更易让孩子理解并体会到推铅球技术各个阶段的动作方向与用力顺序。

(四)重视发展兴趣

儿童体检四重点及常见疾病 第11篇

重点一:铅含量 铅是人体唯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影响着智力和骨骼的发育,造成消化不良、贫血,破坏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即使人体内有0.01微克铅的存在,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铅测定是儿童体检的重中之重。

重点二:血色素 贫血的孩子往往比同龄正常孩子矮2-10厘米,原因多半是缺铁。缺铁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影响认知能力,造成孩子行为怪异、多动。

重点三:锌、钙、镁 体内的锌低于正常水平1/2的孩子有80%存在严重发育迟缓,因此,孩子要想长高,锌的摄入量很重要,钙、镁也是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相辅相成促进发育。钙缺乏、高血钙都会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疾病,因此,钙不能随便补充,必须检测后遵照医嘱补充。

重点四:骨龄测定 主要是根据X光片分析孩子的身高潜力和发展。据科学研究显示,孩子出现骨龄发育提前趋势,会严重影响他的身高、体型,致使他16岁就不再长个儿。因此,体检时骨龄测定也必不可少。

肥胖症

绝大多数小儿肥胖症是由于营养过剩和缺少运动所致。预防肥胖症应从儿童期开始。一般来说,已有肥胖倾向的孩子,每日热量的摄入要控制在5040-6300千焦,其中包括主食200-250克、蔬菜500克、瘦肉类150克、牛奶250克。这样既可保证营养,又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除注意合理的饮食外,还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消耗体内过剩的热量。

心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也多半是由于肥胖导致的。大多数家长认为患这类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已有数据表明,大约20%的肥胖儿童患上这类成人病。因此,限制饮食、多运动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龋齿

在我国,约77%的5岁儿童有龋齿,而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70%的5岁儿童没有龋齿。所以每年至少2次的儿童体检中,口腔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贫血

目前,全世界约有20亿人患贫血,其中70%以上是儿童。在我国,7岁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为42.1%、女孩为44.8%。尽管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小胖子”增多,但他们的饮食结构多半不合格,偏向高脂、高糖而缺乏含铁食物的摄入。如果孩子出现食欲减退,烦躁,爱哭闹,体重不增,发育延迟,智商、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等,您就有必要带他去体检,查看是否贫血。

心理问题

儿童常见病 第12篇

关键词:儿童故事,自我服务能力,小班幼儿

美国发现主义倡导者杜威曾说:“故事是儿童最生动的逻辑。”因此利用故事情节能很好地提高幼儿各方面的能力。“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总起来说,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现在的父母工作比较繁忙, 所以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 在家中什么事都包办代替, 甚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 久而久之, 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因此,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下面我结合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儿童故事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案例展开论述:

一、丰富动人的儿童故事内容容易引发小班孩子的共鸣。

1.儿童故事 的特点。

儿童故事主题集中鲜明, 经过教师或家长的点拨, 孩子能明白其中道理。故事的基本特征是内容单纯、篇幅短小, 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供儿童阅读和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儿童故事的价值在于故事本身, 重视的是精彩事件的叙述结构。

2.小 班 幼 儿 的 年 龄 特 点 。

3~4岁幼儿的情感大都表露于外 , 常常处于激动状态 , 且容易变化, 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容易受外界事物和自己情绪的支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愿望, 自制力差, 易冲动, 自我中心化明显, 处于儿童个性发展的“第一反抗期”。但同时他们开始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行为规范, 开始有初步的自我评价, 喜欢用语言、动作与人交往, 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同伴共同游戏, 能对别人现出同情和关心, 有时会出现一些交往障碍或行为问题。

3.利 用 丰 富的 故 事 可 以和 小 班 孩 子 有 共 同 的 语 言 , 更 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

儿童故事的特点及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说明孩子是非常喜欢听童话故事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会和孩子有共同语言, 在这一过程中, 慢慢地孩子会发现和他人交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就会敢于、善于和其他人交流。

案例一:

姓名:嘟嘟。年龄:五岁

嘟嘟今年五岁了, 即将进入小班。一天他在搭积木, 我在旁边陪着他, 只见他双手握拳交叉, 然后对着我笑笑说:“消灭了。”“什么? ”“怪兽。””怪兽被谁消灭了? ”“我。”“你是谁? ”“我是奥特曼。”他又追问道 :“阿姨 , 还有什么怪兽 ? ”“奥特曼很厉害, 把怪兽都消灭了。”但是我不看奥特曼, 对于奥特曼的一些情节并不了解, 因此这个话题我和嘟嘟没有什么可聊的, 但是嘟嘟一个劲儿地问我:“奥特曼怎么消灭怪兽的? 怪兽怎么样? ”……可以看出嘟嘟对奥特曼非常感兴趣, 但是由于在和我谈话的过程中, 因为我对奥特曼不了解, 因此使这个话题没有很好地进行下去, 导致嘟嘟每次都是在重复这些话, 语言不够丰富。

一个星期之后, 我来到嘟嘟家中, 期间我特意在百度上面查了关于奥特曼的一些信息, 刚走过去, 嘟嘟就问我:“你知道有什么怪兽吗? ”我马上告诉他我所看到的一些内容:“我知道有一种怪兽长得像鸟一样, 眼睛射到人的话人就会变小被它带走的。”“那么那个鸟是不是黑色的? ”“是的。”……我们谈了很久, 以后每次我去的时候他总是缠着我问这问那, 非常喜欢和我一起玩。

二、善于挖掘儿童故事中的教育点, 渗透于小班孩子的生活教育中。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 “生活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总起来说, 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 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这就告诉我们, 每次看到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都要善于挖掘故事中的闪光点, 抓住教育契机。

案例一:

刚进入小班的幼儿, 有的自我动手能力比较差, 比如上厕所时不想自己穿脱裤子, 有的幼儿就不高兴去上厕所, 每次请幼儿去上厕所时他们总是说不想小便, 可是过了一会儿就尿裤子了, 这样很容易生病。了解了原因之后, 我就导入绘本故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孩子们观察丰富的画面后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排便, 小朋友平时更加需要排便, 特别是小便, 喝了水之后如果长时间不小便就会损害我们的身体, 而且小好便之后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加通畅。和孩子们交流了这本书之后, 个别不愿意动手的孩子都会主动小便。

案例二:

在日常生活中, 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不会正确洗手, 有时不提醒的话还会把袖子弄湿, 且每次洗手提醒孩子要把袖子拉起来发现效果都不是很好。在一次饭后活动中, 孩子们吃完饭拿着书在阅读, 突然楠楠在旁边翻阅着嘟嘟熊画报说着:“袖子卷起来, 小指宝宝跳出来, 洗手时, 手张开, 先洗手背……等孩子们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之后, 我就拿起刚刚她翻阅的画报继续, 发现原来嘟嘟熊画报中有教给孩子怎么样正确洗手而且还有相应的配套光碟, 我利用饭后时间引导孩子们看一看, 并且一起学一学嘟嘟熊怎么样洗手, 接着每次洗手的时候稍微提示一下“想想嘟嘟熊是怎样教我们正确洗手的? ”孩子们就知道洗手时袖子拉起来, 手心和手背都会搓一搓, 利用幼儿喜欢的嘟嘟熊画报使幼儿不仅学会了洗手这个基本的生活技能,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会运用起来。

三、以情景性的儿童故事内容为背景,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我们要活的书, 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 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 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 不要读的书。”这就告诉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生动的故事内容要适时地渗透给幼儿, 使幼儿明白其中道理, 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

案例一:

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 为什么要运用这个故事呢? 是因为个别孩子在吃完饭后不愿意漱口很喜欢把饭含在嘴巴里面, 这样到了睡觉的时候一方面导致牙齿不健康, 有蛀牙, 另一方面孩子有可能有窒息的危险, 因此我利用平时的活动时间请孩子们回忆这个故事, 接着请孩子们说一说大老虎是因为不高兴刷牙而牙齿全部拔掉了, 那么我们小朋友如果也像大老虎一样, 吃完饭后不漱口, 把饭含在自己的嘴巴里, 我们的牙齿会怎么样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地相互说着, 最后总结出结论, 如果吃好饭不漱口, 那么我们的牙齿也有可能会被拔掉, 所以每次吃完饭后都要及时漱口, 保护我们的牙齿。

案例二:

午睡过后, 几个孩子在穿自己的上衣时裤子掉在了地上那些动作快的幼儿穿好之后直接从上面踩过去; 有时玩具掉在了地上, 如果不是自己组的幼儿的, 就不会主动捡起来。从这些生活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班幼儿没有帮助他人的意识, 因此我利用故事《相互帮助的朋友》告诉幼儿, 所有的小朋友都处在一个大家庭中, 在这个大家庭中, 如果你完成了自己的事情, 发现别的小朋友比较慢, 则可以帮一帮别人, 并爱惜大家庭中的玩具、书本, 等等。

案例三:

上一篇:整合利用下一篇:架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