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范文

2024-08-31

职称范文(精选12篇)

职称 第1篇

一、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

1.职称评审标准落后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企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关于职称评审条件仍然应用的是传统的审核标准, 其与企业对人才的评价理念完全不相符, 进而抑制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关于学历、工作经历与年限、学术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职称评聘标准比较生硬刻板, 而对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及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大都不能贴合专业发展状况, 针对年纪较大的专业人员, 职称评聘要求更加严苛。评审条件可操作性较低, 尤其是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实施以后, 严格限制了职称申报人员的范围,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被拒之门外。而且评价方式也过于片面, 可谓是一评定终身,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职称作用。而企业中职称评聘工作没有与待遇挂钩, 所以打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评价机制过时

我国现行的职称评价机制完全不能满足激励人才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评价方法单一:当前能力测试仍然采用的是笔试, 笔试不能很好地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情况, 通常都是考试成绩逐步上升, 但是专业能力却没有提升。 (2) 评价内容落后:根据现行的政策, 只有计算机、外语和专业能力都合格之后才能进行评审, 虽然这个规定是必要的, 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在外语测试中, 只有极少数的人具有免试资格, 其他的都必须要经过考试才能进行评审, 即外语测试不合格, 就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位, 部分能力较高的人才由于各种因素难以通过测试, 晋升机会白白错失, 进而对工作失去热情。 (3) 评价标准过时:从晋升资格条件来看, 要求晋升职务必须要要具备相应的任职年限以及学历等, 这些条件导致许多优秀的技术人才失去了晋升机会。

3.聘后管理与现代管理制度不适应

从实质上来看, 评、聘这两项是难以分开的, 所以基本上不会与技术人员的经济利益相冲突。然而聘后管理仍然局限在收发考核表等低端层面上, 现代以业绩、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基本上就流于形式。

二、针对职称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1.大力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

事业单位必须要对人事制度进行深化改革, 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 全面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 在评审过程中施行激励机制, 而在聘任管理中心采用竞争上岗的制度, 择优聘任。通过将评与聘分开, 保证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能够获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全面推行评聘分开制度, 不但能够促进职称工作规范化发展, 而且还能促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保证人才合理流动。

2.采用合理的评审方法

职称评审工作应该将考试和评审有机结合在一起, 针对晋升中、高级职称的人员, 需要对其进行全市统一的业务考试, 将考试成绩作为中高级评审的依据。全面实施考评结合的方法, 不仅能够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真实的反映出来, 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印证。

3.更新人才评价机制

在新形势下, 应该尽快创建以业绩和能力为主的评价机制, 为复合型人才成长奠定基础。结合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 有针对性地对技术人员提出侧重要求, 尤其是能力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职称覆盖面和申报人员的范围, 只要是在当地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事关系, 那么该技术人员不论户籍、身份、档案都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年龄等区别对待, 切勿采用一刀切的审核方式。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够申报2个及以上的职称, 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4.增加对职称工作的投入

通过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手段, 对手续进行精简, 进一步缩短工作周期, 提升职称工作的服务质量。固定每年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时间, 并将实践公开, 保证广大技术人员能够明确评审时间。确定评审时间时, 必须要联系基层工作实际, 合理安排时间。此外, 针对职称评审工作, 还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购买先进的办公设备, 聘请专业的工作人员, 对办公条件进行改善, 提升工作效率。省人事厅应该将各个地区的优势力量记住起来, 结合实际情况, 共同开发职称评审管理软件, 确保职称评审各个环节能够独立运行, 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创建相互联系, 通过网络填报、传阅、评审材料等。

5.加强职称后续管理力度

当前, 职称后续管理工作中, 仍然存在聘约管理不规范, 竞争聘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可以赋予人事管理部门行政监督权限, 使人事部门能够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在职称评聘工作中, 深入落实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创建职称评聘人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为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保障。

6.重点宣传职称改革

针对职称改革工作中发布的政策和规定, 应该利用多种聚到, 采用多种方式, 扩大宣传力度, 以免组织原因影响到技术人员的个人利益, 为维护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作出一点贡献。

7.向社会化评价过渡

为了彻底解决职称评审不平衡的现象,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监会出台职称评审社会化评价的政策和规定, 进一步推动职称改革工作的深化, 逐步向社会化评审过渡, 使我国职称评聘工作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三、总结

总而言之, 我国当前职称评聘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不足, 相关部门必须要结合实际, 对职称制度进行深入改革, 才能使我国评审工作逐步走上社会化评审的舞台, 才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文章首先从评审标准、评审机制、聘后管理三个方面, 对我国现行的职称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改革职称制度的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发。

关键词:职称评聘工作,职称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肖鸿雁.论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改革[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 2015, (8) :56-58.

[2]王瑛, 李庆芹.高职院校职称评聘中先评后聘模式的几点思考[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2) :21-25.

[3]张泽芳.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探究[J].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14, (14) :26-28, 29.

职称 第2篇

评审条件 考试时间

一、范围对象

在私营企业、港澳台侨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和在市、县人才交流中心实行人事代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基本条件(条件不够者可咨询***,向王老师老师索要详细资料。)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

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四、评审专业类别

1、工程系列职称○1技术员○2助理工程师○3工程师○4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分类:工民建工程师、建筑工程师、建筑设计工程师、建筑装饰工程师、建筑施工工程师、建筑管理工程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师、工民建安装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土木工程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师、工程造价工程师、测量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暖通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岩石工程工程师、土岩方工程师、工程测量工程师、市政工程工程师、园林建筑工程师、风景园林工程师、园艺工程师、园林工程师、园林绿化工程师、古建筑园林工程师、腐蚀

与防护工程师、设备安装工程师、路桥工程师、路桥施工工程师、道路与桥梁工程师、隧道工程工程师、市政工程师、市政道路工程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电气工程工程师、电气设备工程师、电气自动化工程师、制冷与空调维护工程师、热能动力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机电工程工程师、化工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机械机电工程师、汽车维修工程师、水利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水电工程工程师、锅炉、窑炉、计算机技术。

2、经济系列职称○1经济员○2助理经济师○3经济师○4高级经济师

王力评职称 第3篇

但开始,他们之间的交往有点不同寻常。王力当时在学校讲授的是自己在法国专攻的语言学,开有“普通语言学”和“中国音韵学”两门课程。当初在法国留学时,因为缺钱,王力就以翻译法国文学作品来卖文维持生活。回国任教之余,仍不乐意写那正经八百的“雕龙”大作——学术论文论著,反而继续花时间去“雕虫”——写抒发性情的短文章和翻译法国文艺作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王力翻译出版了多部纪德、乔治·桑、左拉、莫洛亚等人的作品,还起意要翻译法国戏剧家莫里哀的全集……从这翻译的数量及预定计划看,工程还很不小。正干到兴头上,朱自清兜头浇了他一盆凉水。

清华大学有惯例,专任讲师任职两年后就应升为教授,这是章程上规定的。可是,王力两年专任讲师当下来,接到的聘书仍是“专任讲师”。王力不服气了,便找到办公室质问朱自清为何不提升自己。朱自清虽仅比王力大两岁,但却有长者风范,理事十分严正。见到王力前来质问,他只笑而不答。

主任不答话,王力只能回来反躬自省。想想自己讲授的专业,再看看这翻译出的一大堆法国文学作品,主任是觉得他“不务正业”呀!教授升不上,王力当然有怨气,可他不争不抢,只集中精力发愤研究汉语语法,写出一篇《中国文法学初探》的高质量论文,得到朱自清的赞赏。就在任教的第四年,王力才升任教授。当年的聘用升降,系上有很大权力,由此可见朱自清处事作风的严谨正派。

其实,当时他们间的私交也很不错。一次,王力与朱自清、俞平伯在一起聊天,王力因为非常喜爱郁达夫清新俊逸的旧体诗,当时便盛赞郁达夫的诗才。对古典文学有很高造诣的俞平伯回答:“是的,他的诗很浅。”“浅”这个评价,究竟何意?看着王力不解,朱自清在跟前笑着插话:“浅,就是不好。”

抗战时期,清华大学迁到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成西南联大。朱自清住在司家营,王力住在龙头村,都在乡下。这段时间,他们两人关系亲密。朱自清当时家人不在昆明,每逢星期天,他便到龙头村看望王力,并在王力家吃一顿午饭。当时两人彼此谈论学术问题。朱自清欧游期间,曾在英国研究过语言学,所以对此方面有许多精辟见解,连专攻的王力听来也有些惊讶。

1943年,王力写成了两部“雕龙”大著:《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两部书朱自清都审读过全稿。当《中国现代语法》出版时,王力请朱自清为该书写序。朱自清珍重友谊,下了很大功夫,写出长达五千余字的序言。序言以精致明白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为该书勾勒出理路,用王力后来的话说:“这简直可说是这一部书的‘提要’。”在王力看来:“这真是不寻常的友谊,我一辈子忘不了它。”

当时政府为奖励学术著作,设有奖金。王力两部书写成后,朱自清鼓励他将它们申请学术奖金,并认为一定能获头奖。但等结果出来,却只得了三等奖。王力大失所望,便想将那一点奖金退回去,表示不满,可朱自清笑着劝他:“干吗退回去?拿来请我吃一顿岂不是好!”

王力与朱自清的交往是长久的,但从交往情况看,却有些不同寻常,这使得王力长久难忘。朱自清逝世三十多年后的1981年,王力感念旧情,写出一首怀念老友的诗《忆佩弦》:

促膝论文在北院,

鸡鸣风雨滞南疆。

同心惠我金兰谊,

知己蒙君琬琰章。

子厚記游清见底,

伯夷耻粟水流芳。

荷塘月色今犹昔,

职称 第4篇

近年来,教师职称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呼吁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改革, 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的职称评审中存在诸多不正常、不公平因素。职称评定表面上看是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示,但这仅仅是形式而已,实质上是行政部门把持着评审的全过程,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腐败。

其实,对于职称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职称该不该与工资挂钩、职称该如何评定、如何处理好职称与职务之间的关系。因此,要进行职称制度改革,应该探索多种可以体现教师能力和价值的方式,保证考评机制的中立性,多渠道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笔者认为,无论多高的职称,在工资待遇上也应按岗位职责、工作量等实际工作贡献来核算,应当削减其在工资项目中所占的比重。在事业单位普遍推行绩效工资制度的今天, 工资待遇方面的差距可以用岗位职责、工作量、绩效考核等东西说话, 又何必把职称等级也绑在一起?

记者职称是新闻职称的一种 第5篇

记者职称评审条件各省各有不同,但差异不大。思想政治条件、年度考核称职以上这些前提条件基本相同。

助理记者职称(初级职称):一般由市级新闻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无外语和计算机条件,但有一定的新闻从业时间的规定(与学历挂钩),要求有一定的新闻作品,如有市级以上获奖作品则更佳。获得助理记者职称一般比较容易。

记者职称(中级职称):一般由省级新闻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定。有外语条件:“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命题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学历、资历条件:从事新闻专业工作时间,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后,受聘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职务3——5年以上。这些跟不同的学历水平挂钩。业绩成果条件:

(一)在省、市级报纸发表的独立撰写、编辑的文章或制作的标题、广播电视节目等获省新闻奖三等奖以上1次。

(二)撰写、编辑的文章或制作的标题、广播电视节目等获市(厅)级以上新闻奖二等奖以上2次。论文、著作条件(之一):

(一)出版学术著作1部。

(二)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理论文章)1篇以上。

(三)在市(厅)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理论文章)2篇以上。

(四)在市(厅)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理论文章)1篇,以及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宣读论文1篇以上。这些条件但是硬性条件,必须具备才能申报记者职称(中级职称)。

钱钟书评职称 第6篇

版本一:据欧阳中石先生讲,钱钟书评职称时,评委们一度曾意见有分歧,争论的焦点在于:不知道钱钟书是干什么的。你说他是搞外国文学的吧,他在中国文学方面比谁都强;你说他是搞研究的吧,他又擅长创作;你说他是搞创作的吧,他那几年主要是搞毛选英文翻译……有关评委就此请教欧阳中石的大学老师金岳霖,金先生说:“咱们换一个思路,不要问他是干什么的,而是要问他还有什么不会。”此语一出,众人茅塞顿开,是啊,钱钟书是学跨东西、博涉多能的不折不扣的大家!于是一致通过。

版本二:据说建国初为教授定级时,钱钟书仅靠一本薄薄的《谈艺录》就被评为一级教授,而现代文学学科的开创者王瑶先生著作半身却只评到三级教授(因在建国前王先生主要是研究古代文学的)。

版本三:也有人说,钱钟书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年仅四十出头,评职称时著作只有《谈艺录》,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何其芳认为钱钟书够一级研究员,于是就被定为一级研究员。而另外一位搞当代文学批评的学者以两部专著申请副研究员,学术委员吴世昌说他的著作不能算是学问,結果这个人就没评上。

以上几种说法大约都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乏戏说的成分。那么,关于钱钟书职称一事,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1933年夏,钱钟书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当时学校有意让他留校在西洋文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结果钱钟书拒绝了。同年8月,钱钟书来到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光华大学是1925年6月由退出美国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数百名师生创建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规模较大。按当时规定,一般大学毕业生要工作两年后才能做助教,当上助教后要再工作几年才能提讲师。但光华大学惜才爱才,破例聘钱钟书为外文系讲师,请他讲授西洋文学和文学批评两门课程。如此礼遇实属难得。

钱钟书在光华大学教书一年有余。1935年春,钱钟书报名参加了教育部第三届庚子赔款公费留学资格考试,结果名列榜首。1935年夏,刚刚结婚不久的钱钟书携杨绛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37年,钱钟书凭借其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获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士(B.Litte,一般译作文学学士,也有人译为“副博士”、“硕士”)学位。英国大学不同于美国大学,学制比较保守,并非大学毕业即可获得学位,尤其是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老牌大学。在20世纪30年代,这些学校一般是不承认外国学校的学位的,当时这种学位也极少颁发给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钱钟书以留学生身份能在牛津大学得到文学士学位是很不容易的。钱钟书获得的庚款奖学金按规定本来可以在英国留学四年,但钱钟书因为要陪杨绛去法国攻读拉丁语言文学,所以提前两年毕业。当时校方决定聘请他为中文讲师,但钱钟书谢绝了聘任。

1938年上半年,当钱钟书还在法国巴黎大学留学时,母校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先生即写信给他,力邀他回国任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冯友兰在信中讲,这种破格聘任在清华大学尚属破例。因为当时清华大学有明文规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生只能做讲师,由讲师升副教授,由副教授再升教授,但清华大学鉴于钱钟书的才华决定破例一回。1938年9月、10月之间,钱钟书携妻带女乘船回国。从香港上岸后,直奔云南昆明西南联大。到校后学校聘钱钟书为外文系教授。此时外文系的教师基本上还是他当年在清华读书时的老师。就这样,年仅28岁的钱钟书便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摘自《科技日报》)

职称 第7篇

根据 (天津) 市教委近日下发的《2012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 天津市今年将启动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小学教师也可评正高职称。这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的中小学教师统一职称 (职务) 制度, 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

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等。改革内容包括设置正高级职称, 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 完善教师专业技术

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 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内进行, 岗位出现空缺时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同时力争每年全市有400名中小学教师攻读硕士学位, 新增中小学教师要全部达到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河北:小学教师将可参评高级职称

记者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 目前, 河北唐山、邢台两市正在试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探索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在职称等级上, 改变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 小学教师将可参评高级职称。

据介绍,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建立于1986年, 分中学和小学两个系列, 实行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中级。

河北此次试点改革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系列, 并设置正高级职称;二是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 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市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按照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进行, 按照规定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 最大限度地调动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据了解, 唐山、邢台两个试点市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将于2012年10月至11月最终完成。

北京三区职称改革试点中小学教师层级统一

前不久,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在接受代表委员政务咨询时透露, 今年本市将在西城、朝阳、通州区开展职称改革试点, 将中小学教师层级统一。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1986年我国实行职称改革以后, 教师虽然岗位相同, 但在职称等级上却大相径庭:小学教师分为初、高级职称;中学教师则分为初、中、高三级职称。但中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副高职称, 没有正高;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中级职称, 没有正高和副高。

2010年国家在职称制度改革时, 已对山东、吉林等三个省市进行中小学职称改革试点, 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本市将从今年起对西城、朝阳、通州区中小学开展职称改革试点, 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不再细分为中小学, 职称层级也会统一, 即为正高、高级和一级、二级、三级教师五个等级, 弥补了以前中学没有正高级职称, 小学没有副高和正高职称的缺陷, 进一步拓宽了中小学教师职称提升空间。此举预计将涉及全市三四万名教师, 职称改革后, 在符合评审条件以及学校岗位比例允许的情况下, 中小学教师都可以参评高级职称, 直接与收入挂钩。

渝中小学教师能评正高了幼幼教教老老师师也也可可当当“教授”

今年起, 重庆市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将有“教授”级的教师了。昨天, 记者从市教委召开的全市教育人事工作会上了解到, 中小学教师职称不再是副高封顶, 也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这意味着实行了20多年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发生改变。

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 全市目前有教师37万余人, 其中, 普通中小学24.8万人。据介绍, 与2010年相比,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上升幅度很大, 高校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从25465人增加到27250人, 其中, 正高级职称从3269人增加到3564人, 副高级职称从9189人增加到9639人, 比例保持稳定。

据了解, 该市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是1986年建立的, 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

周旭表示, 今年开始, 在职称等级上, 将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最高等级为中级, 统一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 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并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职称 第8篇

按照现行规定, 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 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 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惰性思想, 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进取心和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 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还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一些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 或放弃教师工作, 或转而追求行政职务。同时, 这样的职称制度也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在中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不利于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 系列。在职称等级上, 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 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 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并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从2009年2月起, 在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以宝鸡市为例, 这个市于2010年3月底率先完成改革试点工作, 近3.5万名中小学教师均实现新旧职称 (职务) 的顺利平稳过渡, 圆满完成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参加职称评审的教师中有296人获聘高级教师, 还有12人被推荐晋升正高级教师。

宝鸡市中小学教师认为, 改革中增设职称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广大教师普遍反映。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立正高级职称, 使他们切实感觉到地位提高了, 发展空间广阔了, 干工作有了动力, 干事业有了奔头, 增强了进取意识。在改革中被评为高级教师职称的宝鸡市金台区东仁堡小学教师陈展宏说:“这次改革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小学教师感到获得了尊重, 受到了激励,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更加开阔的平台。”

教师们还认为, 改革在教师评价标准上找准了方向。这次改革试点改变了原来职称评价中过分强调论文和学历的倾向, 转向注重对师德、教育教学能力、工作业绩贡献的要求。从教20年, 长期担任班主任的宝鸡市凤县双石铺中学教师王磊说:“以前大家认为班主任工作压力大, 很多教师都推脱不愿干。改革后的评价标准对班主任工作提出年限要求, 一些教师已经主动提出担任班主任。”

如今, 这项惠及千千万万中小学教师的改革将近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 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也为分类推进职称改革探索了路子。据了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抓紧研究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中小学教师职称和工程师职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通盘考虑各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天津:中职试点增设正高职称 第9篇

天津市将继续提高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十二五”期间, 职业院校生师比达到16: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高等职业院校达到80%、中等职业学校达到60%。聘请2500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职业院校专职、兼职教师比例逐步达到1:1。同时, 制定并实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职称) 评聘和实施办法。

天津市还将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进修计划, 采取政府补贴、学校和个人分担培训经费机制, 定期组织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 安排专业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课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活动,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实施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强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和服务支柱产业发展的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攻读专业硕士学位。

职称考试应该坚决叫停 第10篇

职称考试, 早在10年前就遭到舆论质疑, 被呼吁叫停、取消。有一段时间, 职称考试甚至被称为鸡肋, 可是, 职称考试在有关行政部门的主导下, 势头和地位并没有减弱, 还继续在人才评价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本质上讲, 评职称要参加行政部门组织的职称考试, 是一种行政许可, 是人才管理、评价行政化的表现。这一行政许可, 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资质———没有通过职称考试, 就无法获得相应的中、高级职称, 由此影响聘任, 这与《行政许可法》背离。我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二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规章, 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也就是说, 只有国家法律和国务院法规可以设定公民资格资质许可, 而职称考试仅是人事部的部委规章。

另外, 根据我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人才管理和评价改革精神———“规范行政行为, 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 减少和规范人才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 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 克服唯学历、唯论文倾向, 对人才不求全责备, 注重靠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作为行政评价方式的职称考试, 也是不符合人才发展方向的。

再者, 职称考试与岗位的实际要求和人才的工作能力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甚至显得很荒谬。比如, 当作家的应该由作品说话, 与他能不能说英语、会不会计算机有什么关系?一个能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 因为不能通过计算机考试, 就不能评高级职称, 这不是咄咄怪事吗?难道一个作家通过职称考试比他写出作品更重要?———通过职称考试者, 虽然作品一般, 却可能满足条件评上职称;没有通过者, 作品再多再好, 也没门。说到底, 这就是行政部门有意设计的一个关卡, 至于关卡是否合理, 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发展, 这不是行政部门所关心的。

这正是职称考试难以取消的关键所在, 牵涉到诸多既得利益, 而能推动其取消的行政部门恰恰又是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行政部门之所以要设置考试关卡, 不是为帮助企事业单位管理、评价人才, 提高人才质量服务, 而是制造权力寻租空间。众所周知, 围绕职称考试, 已经形成庞大的出版、培训、考务的利益链。

职称越高看病越好? 第11篇

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少见病的典型病例,副主任医师的临床水平和经验已经足够应对。90%~95%的病例副主任医师通常都能解决。

一些副主任医师甚至在这一职称上一待就是七八年。一方面,由于医院晋升制度上有名额限制,讲究论资排辈。比如某一科只能有一个主任医师,一些副主任医师工作时间再长,只能还是副主任医师。

另一方面,归根于中国饱受诟病的医生职称晋升体系。有业内人士指出,现有的医生职称体系更多是在考验医生论文写作发表能力、年岁资历,甚至是在地方上或相关系统内足够的人际关系。相反,对临床水平的考量几乎没有。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致力于临床的医生晋升无望,没发表论文的天赋,临床水准再高,也无法评上主任医师。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些副主任医师就是不擅长搞研究,写论文,即使再会看病,他只能还是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经验的。可惜的是百姓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看病就喜欢找职称高的。

副主任医师“适用”的第二个理由是,他们大多数是30~50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阶段。因为当医生不仅仅是一个脑力活儿,更是一个体力活儿。

日本一家医疗信息网站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生在值班时连续工作32小时后,有34.9%的医生表示,有过因值班而出现睡眠不足及疲劳进而导致工作失误的经历。

人们希望可以获得最好的医疗资源,这可以理解的。但是确实没有必要什么病都要找主任医师或大专家。初次就诊的患者,可以先挂普通号。主治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做一个初步的判断。现在很多病对检查的依赖性很强。如果是一上来就找主任医师,也同样是先开检查单,大专家开的检查单和普通医师开的基本上是一样的。

如果患者的疾病已经确诊了,治疗方案也确定了,病情没有大的反复,只需要定期复查,这种情况也不必挂专家号。

一般来说,很多患者的问题在主治医师这个阶段就已经解决了。

一些患者确实属于疑难杂症,在多次就诊后仍然不能确诊,这种情况需要找专家。大专家因为有多年的临床积累,在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上有更深刻的临床感觉。

看别人看不了的病,断别人断不了的症,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这是大专家要做的事。找大专家开个化验单,开个感冒药,这是在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事实上,很多医务人员或其家人看病时,往往都不是非得找某一科室的专家、主任。只有遇到重大的治疗策略上,才会请专家来会诊,帮忙制定一个治疗方案。

一位来自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人员透露,该院医生看病从来不找某科室的主任医师,一般都找该科室一位水平很高的副主任医师。“因为那位主任医师就论文发得多,大家都心知肚明。”

而人们挤破头要顶级专家的现象,已经让大专家们感到有些“屈才”。一些大专家也遗憾地称,在出专家门诊时,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看得少。

盲目迷信大专家,不仅是浪费专家资源,也是浪费自己的资源。因为专家号很难挂,可能几天都挂不上专家号,有些患者一味等专家号则可能耽误病情。

大专家的确很忙,而且越是知名度高的就越忙,不仅仅是忙着看病、做手术这些临床工作,还有科室、医院行政管理上的工作以及所在领域的科研工作。一些兼职某些医学学会、协会的大专家还要承担很多行业管理工作。某些大专家长期不在临床,有时对一些新知识的接收反而不如年资较低的医生们。

家访与教师职称评定挂钩 第12篇

郑州市教育局近期出台了中小学教师家访活动管理方案, 提出建立健全教师家访活动管理长效机制, 确保面对面家访活动常态化。今后, 家访或将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挂钩。

方案规定, 除利用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信息手段开展家访活动外, 重点要做好面对面家访活动。其中, 非寄宿制学校要全员家访, 入户家访比例不得少于70% ;半寄宿或部分寄宿学校, 入户家访比例不得少于40%, 全寄宿制学校入户比例不得少于20%。除入户家访形式外, 还可以利用家长会以及选取部分学生开展家长、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的重点谈心、谈话等作为家访的补充形式。郑州市教育局规定, 每学年将对各学校家访情况进行考评, 评选家访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各学校要结合本校情况, 出台具体措施, 把家访工作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相结合。

摘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下一篇:无控制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