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性投入

2024-08-03

学生学习性投入(精选12篇)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1篇

在“高校扩招”大潮的冲击下, 成绩好点的学生都进入了普通高校, 使得高职学生生源较差。高职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在学习能力、兴趣、毅力、态度和习惯上都与普通高校学生有较大差别。所以, 高职学生的学习性投入程度直接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

二、案例分析

当前笔者对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学习性投入做了相应调查。

1. 调查对象

2011级、2012级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生。

2. 调查方法

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3. 调查结果

笔者抽取了两个专业部分学生和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发放了150份学生问卷和15份教师问卷, 共收回145份学生问卷和15份教师问卷, 有效回收率为96%和100%。对有效问卷做了数据分析发现了较多的问题。

(1) 高职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浓, 参与率不高。调查结果表明, 多数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见下表) , 甚至对上课感到厌烦, 有问题也不想提, 个别学生甚至提出想退学。

(2) 高职学生大多被动学习, 严重缺乏学习动力。高职学院入学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学习习惯、师资力量、实践条件、管理水平等方面总体处于劣势。

三、应对方案

在短时间内要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是有很大难度的, 但是我们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做其他方面的努力。经过调研, 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学生与教师共同认可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

1. 把握好高职教育的理念、定位和特点

(1) 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一种大众教育、能力教育, 它不是精英教育、学历教育, 它服务于平民、社会;它注重技能, 强调做学合一。

(2) 高职教育的定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 具体有3个方面: (1) 实践、技能原则, 主要体现“做中学”, 而不是“学中做”。 (2) 岗位原则, 岗位原则是高职教育定位中最重要的原则, 其原则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即:瞄准岗位、尽快占领岗位和岗位操作能力。 (3) 人人成才原则, 高职教育既是一种大众教育且服务平民, 因此就要做到力争人人成才。每个人都有其能力特质, 都有其闪光点, 关键是如何因材施教, 如何培养。

(3) 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传统教育体制下, 一类本科只把最优秀的青年从“金字塔”尖上切走, 二类本科把次之的取走, 最后剩下的及一部分“三校生”才是进入高职的学生。所以从总体上看, 这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与一类本科、二类本科的学生相比, 的确有很大的差距, 特别是近几年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 文理兼收、高中生与“三校生”混合编班, 使得这种差距更大。

2. 课程内容

高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应主要体现“够用”, 不苛求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技能课程需要安排内容及教学量。 (1) 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结构, 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综合化课程。 (2) 对有些课程进行内容压缩。 (3) 突出专业的实践环节和实际操作技能。

3. 在教学方法上

以往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采用被动的“灌输式”或“填鸭式”, 强调学生记忆和重复教师传授的东西;目前则采用启发式、互动式, 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不断更新。

4. 考试考核模式

(1)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要综合化、多元化, 以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基础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职业道德、安全防护意识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为综合评价依据。

(2) 对于考核形式, 可采用理论考试、平时成绩 (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讨论发言) , 实践考核 (现场操作、技能测试、技能竞赛、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等) 。期末总评时, 几种形式综合使用, 从而对学生的考核及评价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韩玉芬, 费斯威.高职生学习动力问题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3) .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2篇

1、期望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形象地诠释了这一点。教师关爱每一位学生,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的句式,表达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必然使学生受到鼓舞,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表扬表扬的力量永远大于批评。教师只要多留心学生的闪光点,多加表扬,定能使学生兴趣十足地学习生物这门学科。

3、反馈激励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充满学习的信心。

4、成功激励成功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实验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帮助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兴趣。

5、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促进学生潜能、个利用多种性创造性等方面的主动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策略研究 第3篇

细化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高密度提问,或笼统的大问题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如果把可以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若干逻辑性较弱、认知水平较低的问题,或者是更贴近生活,层层分解的,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同学们的听课效率会更高,更能主动投入课堂讨论。例如在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上《机智勇敢的谢尚逸》一课时,笔者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首先,学生自读故事《机智勇敢的谢尚逸》,其次,指名学生分段读。并在各段读完后插入小问题立即思考:问题一:为什么他要等歹徒走后过一会儿才开始磨绳子?问题二:为什么开始逃离时他逃得很快,走远了才向面目和善的老大爷问路?

这样一分解问题,有了针对性,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他们开始了推测,仿佛个个变成了小柯南,侃侃而谈,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主动参与课堂情境的讨论。笔者抓住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细化教学问题,通过问题的分解设计,吊起孩子们的“胃口”,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最后再问问题:说说小尚逸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大家学习?

生一:小尚逸在电话中很镇定地告诉父母自己暂时安全,并清楚介绍自己的情况让父母放心是很机智地保护自己的行为。等歹徒走后过一会儿才开始磨绳子,是怕歹徒没走远听见自己磨绳子的声音会灭口,也是很机智地保护自己的行为,我觉得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生二:我觉得小尚逸开始逃离时他逃得很快,也是怕歹徒万一没走远会灭口,而他走远了才向面目和善的老大爷问路是觉得老大爷是善良的可靠的,会帮助他,不会向歹徒告密。他这么谨慎机智也值得我们学习。

正是因为以上的细化问题的教学环节处理,学生们的讨论才能那么踊跃。以上尝试可以说明,想要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提问时分解问题,适当降低难度,有针对性、启发性是很有必要的。

学科渗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科渗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巩固已有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寻找共鸣的契合点,就是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起学生主动探究。

同语文学科的渗透 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地方课程中的文史人物版块的学习整合是非常紧密的,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影响特别明显。比如:在学习三年级地方课程《贺知章的故事》前,笔者让学生背诵语文课二年级学过的《回乡偶书》并告诉学生,贺知章的故乡就在浙江,问他们还记得具体在哪儿。这样开头同学们立刻坐端正仔细思考,学得很有兴趣。

同美术学科的渗透 美术是生活的艺术,地方课程特别是美术史的部分和美术学科的契合度还是很高的。浙江是文化大省,许多内容都与美术史有关。比如上三年级《湖笔甲天下》的内容时,笔者让同学们用浙江的湖笔来学画一幅简单的中国画,最最普通的山水画,不管学生涂鸦的水平如何,能让他们爱上中国的文房用具,欣赏欣赏《富春山居图》还是不错的,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同音乐学科的渗透 音乐是人们愉快生活,人文历史的良好反映和载体,地方课程中的音乐学科渗透也是很丰富的。比如在学习四年级《走进畲乡》这一课,介绍浙江境内的少数民族畲族的时候,就可以唱音乐课学过的歌曲《畲家的孩子多快活》,让他们更加贴近畲族孩子的生活,了解畲寨的民族风情。

利用优势,吸引学生主动实践

利用地缘优势安排在课前的实践 在三年级学习《南宋官窑》一课前,笔者得知学校的春游就安排在南宋官窑博物馆,于是提前让学生们了解了什么叫“紫口铁足”,“开片是怎么回事”,并放了《探索发现》栏目的相关视频。结果在春游时,同学们带着浓厚的求知欲去南宋官窑博物馆,并认真地听讲解员阿姨讲解。这样的安排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原来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可以在课外得到相应的证实。

利用地缘、探访优势安排在课堂中的实践 在让同学们学习了《白居易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苏东坡》这两课后,笔者讲了自己在西湖边寻找这两位诗人的遗迹的所见所闻,并提议让大家都去湖边学习一下,亲身体会书中的意境。

利用探访优势安排在课后的实践 在学完《游览岳王庙》这课后,结合课文的学习,笔者让同学们去看岳王庙中的楹联、四奸人跪像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和“精忠报国”离他们又近了些。爱国主义不仅是空谈,而有了更深的感受,也知道了什么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使学生感到学习和探访结合的乐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加浓厚。

把真实的社会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地方课程这门新的课程,无疑给了学生这种发现的空间。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情感历程对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极为有益的。

基于情感,利导学习的主动趋势

并不是所有小学地方课程的内容,都能让班里的同学感兴趣,使之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有的时候可以利用学生朴素真挚的情感,利导课堂学习的主动趋势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仿评书讲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 上四年级《现代兵器》一课,在之前学习古代兵器时笔者给同学们模仿说一段评书中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讲一讲莫邪、干将夫妇为吴王铸造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浙江古代的兵器文化。男生都非常兴奋,女生听故事也挺入迷的,应该说学习效果不错。

nlc202309030630

听演讲引导学生爱憎分明的朴素的情感 在学习《现代兵器》一课时,对于兴趣缺乏的同学,笔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凭借大家曾经听过的一位老奶奶演讲的“九一八”事件,利用同学们这种热爱祖国、痛恨侵略者的朴素情感,增加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结合活动中产生情感进行迁移利用的主动学习 教师应善于观察课堂效果,根据教学现状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顺序、组合、难易等方面的弹性处理,充分发挥地方性课程的选择性功能。笔者利用“我爱家乡的鸟”的校本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半山地区有哪些珍稀的鸟类,同时提高了他们对森林、鸟类等动植物保护的意识。

当然要使用好利用学生朴素真挚的情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方法,一定少不了教师自身对学生情感的把握,及时抓住有利契机,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增加措施,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地方课程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仅仅是依照课本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增加一些相关知识、体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增加相关知识的补充 要教好学生,教师就要有较多的准备积累,仅仅只依靠教参上的相关资料,是远远不够的。为上好课教师要做好各方面资料的收集准备工作,补充好相关的知识,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课前做好一只“勤劳的工蜂”,让学生更为教师所展示的书本上都没有讲到的知识所倾倒,是一个提高学生兴趣的好方法。

调动来自于学生生活的实际体验 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实际体验,并将这些实际体验与同学老师分享,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是很有效果的。例如,四年级学习《安全使用家电》时,笔者让同学们拿来各种家电说明书来读一读,看看平时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在课外延伸环节,调动同学们主动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去寻找资料、图片,再在下节课上进行反馈展示也是一个很有效的课堂环节。

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不能行万里路,但一些暂时去不了的地方,或者比较难找到的实物,都可以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用课件、视频等展现给学生们,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总之,地方课程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掌握一些作为浙江公民的常识,学会在生活中主动学习观察的课程。想要引导小学中段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这门课,任重道远,还需要不断在探索中实践,找到更多有效的策略。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大学生学习投入状况比较分析 第4篇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库恩说:“如果你只根据学校的资源和学校的声誉来评价一所大学的质量,就遗漏了大学教学中最主要的方面——学习, 而这才是高校和学生真正做的,应该成为高等教育质量观中的重中之重”。[1]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效,将评估方式由片面地对投入性要素的关注转移到对过程性和结果性指标的全面关注上来。而学习投入评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由于学生学习投入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学生投入到教育活动的程度越大,获得的收获就会越多,高校教育质量就越高的假设上,所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进行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反映该校教育质量的高低。

一、大学生学习投入研究概况

学习投入又可称为学生参与度或就读经验。学者们对学习投入的解释众说纷纭。 本研究选取库恩所下的定义,即大学生在学术和非学术上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大学在政策、实践及制度对学生的支持程度。其中包括大学生和大学两方。[2]有关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后来逐渐扩展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简称NSSE)、澳大利亚开展的大学毕业生课程学习经验问卷调查(College Experiences Questionnaire,简称CEQ)、日本的全国大学生调查(College Student Survey,简称CSS)。[3]

NSSE是国内外比较流行和得到普遍认可的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工具,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该测量工具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体现了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以学习者为主体、注重教育过程、强调教育增值的评价理念,得到广泛认知和接受。近几年,国内基于NSSE理念对学生学习投入的调查研究不多。在调查工具上,国内所用调查工具一般都是直接引用或者对国外问卷翻译、修改基础上形成的问卷,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进行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也有一部分是自编的问卷。在调查对象上,国内研究做的多是基于各指标对国内外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层次大学的校与校之间的比较分析。基于不同年级学生投入的实证研究则是更少,其中清华大学课题组(从引进NSSE以来)、北京理工大学是将学生分为低年级(大一和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和大四)来比较学生学习投入情况,在已有研究中只有邹杰梅是对重庆市十所大学四个年级做的比较研究。本研究是基于NSSE理念,选取更加微观的角度即对某个样本大学各个年级进行调查,以期通过比较能够反映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发现各年级学生在学习投入上出现的问题,虽然结果不能以偏概全, 但是发现的问题却有针对性。

二、调查对象、调查工具及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地方本科大学——H大学为个案。H大学是河南省一所拥有文、史、 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地方性综合大学, 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42个一级学科,89个本科专业,6万余学生(包括研究生1万余人)。抽样对象是H大学四个年级本科生。

(二)调查工具

NSSE—China是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对NSSE翻译、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结合样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NSSE—China问卷进行修改形成的。问卷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五大可比指标(过程性指标),他们分别是学业挑战度(Level of Academic Challenge, 简称LAC)、主动合作学习程度(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简称ACL)、生师互动程度(Student Faculty Interaction, 简称SFI)、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Enriching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简称EEE),校园环境的支持程度(Supportive Campus Environment, 简称SCE),另一方面是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收获(结果性指标),其中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三)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发放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0份,有效问卷率达到86%。运用Excel2007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总体均数统计和显著性检验。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在年级上的分布见表2-1,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年级样本数量基本相等,因此不会出现因为年级之间样本数量差异过大影响统计结果的情况发生。

三、调查结果

因为本研究重点是对各年级学习投入的比较,所以不仅要从宏观上对各年级学生学习投入进行整体的比较,还要从微观上判断不同年级在各个指标上是否有差异以及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一)H大学各年级学生学习投入情况

图3-1是各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投入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H大学各年级的学习投入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二。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年级学习投入的偏差,有必要在各指标上对各年级学习投入情况进行比较。

(二)各年级在每个指标的比较结果

通过观察图3-2各指标的曲线图,可以得出,每个指标的曲线相对平缓,说明四个年级在五个指标上变化相对不是太大,但是仔细观察每条曲线的形状有呈“U”形的趋势。即无论是哪个指标,大二都处于曲线的“谷底”,大四的平均得分都最高。 同时也可以看出H大学学生学习在各指标上的差异,即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校园环境支持程度的平均分较高,生师互动的平均分最低。

(三)各年级在每个指标上的多重比较结果

对各年级在每个指标上进行多重比较,可以进一步判断各年级在指标上的差异以及显著性水平,见表3-1。

注:*p>0.05,**p>0.01,***p>0.001

从表3-1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学业挑战度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一、 大三、大二。在主动合作学习程度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三、大四、 大二。在生师互动程度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二。在教育经验丰富程度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三、大二、大一。在校园环境的支持程度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在自我报告教育收获上,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二。

四个年级在生师互动上有显著差异,在学业挑战度上有临界显著差异,在其他指标上不存在差异。本研究只针对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进行解释,对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不做过多解释。

(四)学生自我报告教育收获结果

学生的自我报告教育收获是指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价值观上对自身所得做的一个判断。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生自评的特殊指标,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虽然各年级之间在教育收获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自我报告教育收获这一指标的各题项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仍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从图3-3可以看出,学生对自己知识获得比较肯定,而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低,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最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低是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正是击中了中国教育的软肋——缺乏创新。现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很多大学都实现了信息化校园,H大学无线网络已经全面覆盖图书馆,正在试图覆盖全校, 为学生使用移动设备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现在学生学习、生活很多都是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因此他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必定会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所得结论只是基于个案学校,虽然样本有限,但是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是难得的。

(一)结论与讨论

整体来看,H大学存在的问题是生师互动水平、创造性意识和能力低。而本研究的重点是各年级之间的比较,在分析年级之间的差异时,即使各年级在有些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各年级学习投入的总平均分可以发现:大四在各指标上的平均得分最高,令人惊讶的是大一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也较高,大二的平均得分最低。所得结论和许多相关研究是相悖的,例如龚放通过实证调查显示大一和大四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东京大学教授金子元久认为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和大四问题是各国大学普遍存在的。[4]进一步对年级进行多重比较,得出唯一有显著差异的是生师互动这一指标。 针对这些现象及问题的出现,有必要结合样本学校的情况对其做尝试性的解释。

1.大四学生学习投入程度最高,尤其在生师互动方面最为突出

在大四学生学习投入上,本研究和清华大学课题组的研究结论(除了校园环境支持度,清华学生在其他有效教育性活动中的投入增长趋势并不明显,学业挑战度甚至呈现出随着年级上升反而降低这一违背教育一般规律的现象)不太一致[5]。本研究发现, 大四学生除了在主动合作学习方面外,其余都位列第一。尤其生师互动水平最高,并且和其他年级也有显著差异。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低年级的依赖性学习, 而主要倾向于反思性学习和整合性学习。主动合作程度较低主要是由其学习方式变化决定的,同时也反映了大四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经过统计大四学生每周的平均学习时间为11—15小时),这为进入社会或升学打下比较好的基础。随着学龄升高,学生可能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大四学生在生师互动方面最突出。而且他们的互动更加个性化,多就升学、就业以及人生规划问题和教师进行朋友式的交流。

2.大一新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大一是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普遍的假设是大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 环境等方面有很多不适应,得分应该偏低。学者也多偏向于研究大一新生对大学的不适应性以及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这两方面的问题。但是在H大学,大一学生的学习投入度却较高(仅次于大四)。一方面说明H大学大一学生在学习、生活上适应性较强。 可能因为大一新生对大学保持着新鲜感以及美好的生活憧憬,在学习上仍然保持着高中时良好的习惯,主动合作学习程度在四个年级中排第一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是因为H大学对大一新生工作更为重视,在高中和大学的衔接工作方面做的比较到位。 在人员配备上,学校每年都会配备专职辅导员,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做全方位的指导。在学习上,H大学也给了大一新生较多的关注,除了增加早操和早晚自习, 课外还经常为大一学生开设各种适应大学生活的讲座,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在各条“U”形曲线中,大二处于谷底

大学生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有很多关键点和阶段性特征。[6]一般认为大一和大四是特殊的过渡阶段,也是影响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阶段,所以大部分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身上,而对大二、大三的学生关注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二和大三学生就不存在问题、不值得关注。大二、大三正是调整期, 而大二年级又是这个阶段的初始阶段,所以同样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结果中大二学习投入程度最低验证了这点。这一调查结果表明H大学存在着“大二病”的症状。“大二病”是指大二学生经常翘课,在寝室睡懒觉、打游戏,课外热衷于社团活动等现象。 其实不仅在国内,国外大二学生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这种现象在美国被称为“大二低潮”。美国杜克大学在2007—2010年对“大二低潮”现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二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时间规划等方面都不如大一和大三的学生。[7]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阶段的特殊性:首先在教育方面,高校认为大二学生已经过了适应期,所以对他们的管理力度略有减弱。其次在学生自身方面,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大二步入调整期,他们的新鲜感已过,就业对他们来说似乎又有些遥远, 并且这个阶段是很多学生对专业缺少兴趣的时期,因此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就业及人生目标,也就很容易形成懒散、堕落的生活状态。在人际交往上,大二学生对同学、 学校、教师都较为熟悉,这为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更容易造成矛盾。他们又时刻被外界的功利主义观念和物质诱惑笼罩着,正处于意气风发之时怎会甘于寂寞, 于是会试图尝试新鲜、刺激的事物。

4.生师互动水平最低且各年级在生师互动上存在显著差异

生师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8]国内外已有的大量研究证明:师生之间以多种方式进行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我规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满意度。

H大学学生在五大指标上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生师互动程度。这和国内一些对学生学习投入的调查结果具有相似性。例如,邹杰梅对重庆市三大类院校(“985工程” 院校、“211工程”和地方本科院校)调查的结果是,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类型的大学, 生师互动水平都是最低。[9]相对于国外来说,国内大学无论是高水平大学还是地方性普通大学,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生师互动都是一块短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大学重科研轻教学、校区不断扩增拉大教师和学生空间距离、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心理的不间断变化,以及生师比过高等都是影响生师互动的原因。

对H大学各年级在生师互动水平上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大一、大二学生之间、 大二、大四学生之间、大三与大四学生之间在生师互动上均有显著的差异,大四、大一学生与教师互动较为频繁,大二学生生师互动最差。邹杰梅在对重庆市十所大学所做的调查也得出相似的结论:大四和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该指标的得分上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10]大四学生一般没有课,都是忙于找工作或者升学,但是却与教师互动比较多,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意识到人脉关系的重要性,认识到教师能在职业生涯中充当自己的引路人,因此可能会就职业选择或升学选校的问题经常找教师沟通。大一学生在学习上主动,并且他们更倾向于就学业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大二、大三的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比较少,但是随着知识的积累,一些大三学生可能开始参与教师的课题,和教师联系的较多点,所以大三学生的得分比大二高。

(二)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H大学教育存在三大根本问题:第一,H大学“大二病”的存在; 第二,H大学生师互动不理想,并且在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第三,H大学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低。

针对H大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大二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大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二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工作, 并且切记要防范“大二病”的出现。其次,要改变生师互动差这一现状,学校可通过制度(本科生导师制、专业转换制度)、活动等保障师生交流的频率。此外,由于年级之间在生师互动上存在的差异,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因材施教地与学生互动。总之, 不仅要提高生师互动的数量,更要通过改善生师互动的质量(内容和方式)来促进数量的增加。最后,针对H大学创新意识和能力低这一现状,学校可开展综合素质课程及科研创新项目、知识竞赛、设计大赛等活动,政府也要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此为学生创设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平台和环境。

本研究最大的价值就是发现H大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而关于问题的解决,本报告只是尝试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要真正的解决问题还有必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

注释

1[1]张晓鹏.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总体框架的若干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2):3-11.

2[2]The NSSE 2002 Report:From Promise to Progress-How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are Using Student Engagement Results to Improve Collegiate Quality[R].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Indiana University Center for Postsecondary Research and Planning,2002:8.

3[3]周华丽,鲍威,李汉邦.开展大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2,(1):53-55.

4[4]龚放.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J].中国大学教学,2010,(6):17-20.

5[5]文雯,史静寰,周子矜.大四现象: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型——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13[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45-54.

6[6]Perry,W.G.Forms of Intellectual and Ethical Development[M].Troy,Mo: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70.

7[7]杨国营.“大二病”找准病灶用准药[N].中国教育报,2014-03-25(5).

8[8]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34.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第5篇

今天的天气真的很糟糕,阴阴沉沉的,这种天气总能使本来就悲伤的人更是触景生情,雪上加霜。相呼应似的,我考得也真的很糟糕,很多很简单的题目都做错了,而如果想成为尖子,这种低级错误是绝对不容许犯的,这个我知道。都说初二是一道分水岭,好的会使劲好,差的会使劲差,是这次是不行了。我拎着手提袋,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我考砸了,我心里是多么的难过,都不能和别人说。否则大家会觉得我很庸俗,眼睛只盯着分数。可是,我是个要强的男孩子啊,我不能容忍我的物理总是考不好,我也曾经去努力地找原因了,但仍无济于事。我不想放弃,因为在没学物理前,我曾是那么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能够学好物理。

回到家后,我把自己沉浸在网络中,渴望暂时忘掉学习的不愉快,可我办不到,我想我是逃避不了了,考砸的失败心情总是拼命地钻入我的脑袋,遗憾的是,我被它打败了,我没有办法不去想我的失败。

都说考过试没有作业,是最轻松的。可这段时间对于没有考好的我来说,无疑是最难熬的时间,我坐立不安,总是想着成绩公布的那天我会怎样地哭着看着别人笑。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投入度 影响因素 对策

如今信息化技术发达,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广泛,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专注力有所下降,进而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高校的教育是体系化的,能够培养出知识结构较完整的学生,但是现今外界干扰较多,学生略微呈现出浮躁、不专心现象,对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 概念界定

学习投入度与学习参与度,从字面意义上看,有所区别,但Alexander Astin 和George Kuh认为它们之间区别不大。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对学习投入度的理解差别很大,存在的争议也较多,因此学者提出对学习投入度进行定义。Shaun Harper等认为学习投入度除了指一种学习参与的行动外,还包括知觉和情感。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也提出了学习投入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另外,在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学习投入度展开了研究。王娟娟、李华结合投入度调查研究,发现了学生在课堂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有学校对课堂的监督不力、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王纾从学习收获的角度对学习投入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投入度的各维度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有所不同。何旭明和陈向明研究了学习投入与兴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兴趣越高、投入越大。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对学习投入度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其概念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因此,本文在研究的基础上,对学习投入度进行了概念界定。

学习投入度指的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程度。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越高,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越完整,对大学学习认识越深刻,进而能够较好运用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二、因素分析

学习的专心程度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知识的用处、老师的教学方法、同伴的上课状态、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投入。因此,综合了各类情况,分析到影响投入度的因素有认知因素、互动因素、情感因素、管理因素。

认知因素。它包括对社会、学校、学院、专业等方面的认知。在进校之前,学生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有可能让学生怀疑大学生的存在价值,因此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985”、“211”、一般高校等对学生的校园认同感有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学生进校后的学习态度;学院在高校中受重视情况,在高校中的排名等也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专业就业情况、专业的知识结构情况等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互动因素。在大学里,与任课老师见面时间可能就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课后学习遇到困难,教师没有较好渠道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话,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任课老师上课的教学方式如果不多种多样,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的话,也会消减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如果在学习一种新知识,主动学习的学生人数不多,也会极大影响主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因素。在此主要指的是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要投入激情,才能较好的对知识进行学习,才不会认为学习无趣。的确,学习有时是枯燥的,但是获取到知识候,乐趣是无穷的。激励自己学习的前提就是想尽办法找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培养学习热情。

管理因素。学校、学院、年级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有一定的影响。管理有方、有度,对学生的成长才会更大。大学生基本上都成年了,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管理过于严格,对让学生非常反感,影响学生学习;如果管理过于松散,再加上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进而不能达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效果。

三、对策分析

强化认知。在学生入校第一学年,加强新生适应性教育,强化各类认知。开展社会、学校、学院、专业等“四个认同”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学校、学院及专业,强化对以上四方面的认同感,进而促使学生较好学习。

加强互动。在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倡创新形式的教室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可举办“教学风采大赛”等活动,促使教师间互相学习。另外,创建平台,开拓更多比赛,强化学生间互动、分享,多鼓励团队形式参与各类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将互动的习惯运用到学习上。

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不断激发,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学生才会保持学习的激情。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比赛,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将学习知识运用到比赛上,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另外,教师在上课时,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持续保持。

柔性管理。不断探究管理新模式、新方法,在原有的管理方式上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现有管理方式的看法,结合学校总体发展目标,适当实时调整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柔性管理,促使学生学习。

四、结束语

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要不断研究当前学生特点,了解学生需求,有针对性的采取办法措施,提升学习投入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Axelson R D,Flick A.Defining student engagement. 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 . 2011

[2]James Appletion.Student Engagement with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 2008

[3]Shaun Harper.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2009

[4]Vicki Trowler.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 .2010

[5]王娟娟,李华. 大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研究[J]. 高教论坛,2010,07:22-25.

[6]王纾. 研究型大学学生学习性投入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2009年“中国大学生学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04:24-32.

[7]何旭明,陈向明. 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08,03:46-51.

[8]陈静,张其敏. 学习投入度与本科教学质量标准[J]. 教育评论,2014,05:27-29.

[9]汪雅霜,汪霞. 学习投入度调查: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5,05:50-57+73.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7篇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为便于调查, 本研究选取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样本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路桥工程系四个系部, 共计十多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学生。

(二) 调查方法

1. 问卷设计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投入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和形式。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学习投入、个人层面、环境层面、教学资源层面, 共设计了25个题项。第一部分是学生基本信息, 包括性别、年级、所学专业;第二部分是学习投入, 包括学生对学习所愿意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上课期间参与度、课余时间的学习情况以及同学之间的学习探讨等;第三部分是个人层面, 主要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等;第四部分是环境层面, 主要包括校园、班级、宿舍学习氛围, 学校的软硬件资源, 家长影响等外部因素;第五部分是教学资源层面, 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教学水平与课程资源等。

问卷回收后, 对学习投入、学习动机、环境因素、学习能力、教学资源五个维度进行有效问卷统计结果分析。每道问题均有5个选项:1表示“完全不认同”、2表示“比较不认同”、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认同”、5表示“完全认同”, 要求答题者直接选择相符数字作答。

学习投入涉及5个题目, 分别为:我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并且喜欢学习、我会进行课外学习和实践、我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参与和融入老师讲的内容并认真思考、我可以坚持忘我的学习、我觉得学习能够让我感到充实。

学习动机包括8个题目, 分别是:我希望通过好成绩来获得认可、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经常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够、我常常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当学习和玩耍发生冲突时我会选择学习、我会利用晚自习时间加强学习、除了学习我很少课余活动、我很少上网玩。

环境因素包含7个题目, 分别是:父母总是能满足我学习方面的各项需求、学校的环境很适合学习、我们班的学习气氛很好、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认真学习、我的室友都是学习积极分子、在家里也能够好好学习、父母的生活习惯很好、父母非常关心我的学习。

学习能力包含3个题目, 分别是:我能够独自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我可以有效地和同学以及老师交流学习并讨论不懂的问题、我对学习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的学习效率不高。

教学资源包括2个题目, 分别是:我喜欢听老师上课、老师讲的内容我很感兴趣、我与老师关系融洽。

本次调查问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选取学生感兴趣且通俗易懂的问题, 借鉴成熟问卷, 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年级、所学专业等, 能够分类得出分析调查结果。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 目的是收集学生在学校有效教育活动中的投入程度、高校及家庭对学生有效投入的支持程度、学生所报告的教育收获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抽样方法为分层随机抽样, 首先按照专业分类, 然后在各系部进行随机取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78份, 回收率为92.67%, 剔除废卷和无效问卷, 有效问卷265份。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

3. 数据分析软件

本研究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SPSS (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 软件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界面友好, 可用于统计学分析运算、数据挖掘、预测分析等操作。此软件可根据计算机设备选择安装, 灵活方便, 并且能与其他软件数据转换, 分析方法丰富且图表功能强大。SPSS软件分析主要分为以下阶段:准备数据—加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阅读和解释分析结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现状及分析[1]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提炼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对学习投入和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SPSS软件分析调查数据, 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可信度较高。

1.“学习投入”的因子分析

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 首先对学习投入进行了明确界定, 学习投入指的是学生投入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 学习过程是愉悦的, 学习热情是饱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困难时决不妥协, 并能以充沛的精力、顽强不屈的韧性去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本次研究通过5个题项来表现学习投入 (见表2) 。

注:学习投入的5个因素KMO值为0.791,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小于0.001, 适合做因子分析

2.“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围绕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 本研究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着手, 设计了20个题项。由20个题项提取了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 具体研究所得数据见表3。第一个公因子是“学习动机”, 主要包括学习计划、目标、态度等;第二个公因子是“环境因素”, 主要包括校园学习环境和学生家庭环境;第三个公因子是“学习能力”, 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意志品质等;第四个公因子是“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教学水平等。

注:20个因素KMO值为0.836,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显著性小于0.001, 适合做因子分析

3.“学习投入”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过程中, 对学习投入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假设。经过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影响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动机”、“环境因素”及“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次之, 与研究假设基本一致 (见表4) 。

(二)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

1. 主观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即通常所说的内因起决定作用。从问卷调查的分析结果来看, 学生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

(1)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缺乏学习动机。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迫于无奈或家长压力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抱着混文凭的心态读书, 对如何利用三年大学时光缺乏深层次的思考。

(2)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了解非常少, 随意选择就读专业, 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对专业特性、社会需求、岗位适应范围也不了解, 在大学阶段对专业知识没有合理的学习规划, 这势必会影响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力度。

(3) 学习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意志力相对较弱, 调查发现,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起来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入学基础较差, 对授课内容一知半解, 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自卑, 容易自暴自弃,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制力也稍有不足。

2. 客观因素

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 客观因素也有较大影响。在本研究调查中, 客观因素是指外部环境因素, 如校园环境、寝室学习氛围、学校教学资源、学校教学设施、教师水平等。

(1) 学习氛围沉闷。调查发现, 大部分学生的课外时间用来睡觉、上网玩游戏、逛街、打球或校外兼职等, 课余时间集体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 有的甚至不与同学交流。

(2) 学校教学设施及课程设置与学生的期望值不符。学生在入学前对大学充满憧憬, 对大学校园、图书馆、实验室等的期许和现实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 但并不满意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部分学生对实训课很感兴趣, 而对理论课不感兴趣。

(3) 师生互动效果不佳。调查发现, 进入大学以后, 师生互动锐减, 大部分教师仅局限于上课, 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 师生关系较为疏远。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 导致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 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善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一)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育活动中, 学生是影响和决定教学质量的绝对内因, 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新生录取分数基本在200分左右, 还有部分是通过单独招生方式录取进校, 生源素质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懂学习、不会学习、厌恶学习的情况普遍存在。从新生入校起, 如何尽快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新点燃学习热情, 是摆在高职教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扎实细致地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有利于新生尽快适应职业教育, 学校应抓住学生进入全新环境这一契机, 引导学生摆脱过去形成的种种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应包括[3,4]:

1. 军事训练

对新生开展为期两周的基本军事素质训练, 全程严格要求。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守纪律为主要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团结互助的品质、良好有序的习惯。

2. 理想信念教育

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依存关系, 明白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树立远大理想。

3. 专业学习教育

新生入学后, 应尽早开展专业认识教育, 向学生详细介绍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师资队伍、专业课程设置、学好专业课程应具备的学习态度和基本要求。可由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优秀在校老生与新生结对指导, 帮助新生做好学业规划,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聘请优秀毕业生来校给新生做报告, 介绍自己当前的工作状况、学习方法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等, 让学生看到就业希望、重拾自信。

4. 校规校纪及安全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或学习考试等形式, 让新生熟悉校规校纪, 特别是评优评先、违纪处罚等规章制度, 让新生清楚哪些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哪些是不可沾染的恶习, 如何做才不会荒废三年的大学时光, 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技能。

(二)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教师在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

1. 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

高职院校教师应主动去适应高职教学需要, 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 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当前, 职业院校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不多, 大部分教师授课内容局限于枯燥的理论知识, 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陈旧, 而有的高职学生学习热情本就不高, 教师教学方面的不足易让学生产生厌学行为。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才能做好教学工作。此外, 高职院校教师也应主动了解并熟悉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兴趣爱好, 走进学生心里, 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提高教学效果。

2. 高职院校需搭建教师学习实践平台

除教师主动学习之外, 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搭建教师专业实践平台。可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将教师分期分批派到企业生产一线接受锻炼, 积累实践经验、完善知识结构。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接受锻炼, 以理论联系实践, 获取实践经验后又可丰富理论教学, 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还可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师傅或管理者作为专业实践课指导教师, 将新知识、新技术带入课堂, 务必使全体教师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要求、满足学生需求,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 高职院校应整合全部资源,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 紧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贴市场需求, 对专业发展要有长远规划, 新开设的专业需要有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依托行业, 实施校企业合作、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降低理论教学的深度与难度, 在确保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 大胆删除一些过深的、过时的、学生毕业后用不上的教学内容, 优化组合有关课程进行, 加大实践教学在总课时中的比重, 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5]。改革考试方式, 将期末考试变为学习全过程考核, 考核增加实践技术考核项目, 重点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2. 抓好学风建设,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参加课堂学习和各项活动的记录考勤, 加大违纪违规学生的处罚力度, 提高品学兼优学生的奖赏力度, 优先推荐毕业生就业。还可以不定期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做报告会, 开展知识竞赛、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竞技项目, 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 建立家校联动机制, 维持学生学习动力

有关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动机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 充分发挥家长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激发并维护学生的学习动力。

1. 家庭是学生强大的后盾, 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温暖

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孩子, 正因如此, 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 主动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鼓励孩子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发愤图强为时不晚。父母应和孩子共同相信, 努力学好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动手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同样可成就美好未来。同时, 父母要以身作则, 根据自身情况, 培养一定的学习精神。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的平台, 通过组建班级家长QQ群、微信等方式, 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解答家长心中存在的各项疑问, 家长也可通过这些平台对学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 学校应发挥专业优势, 为学生学习就业提供有利保障

高职院校要在高职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抓好学校内涵建设, 彰显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应紧贴行业、市场, 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强化教学监督、积极推进校企紧密合作, 让学生毕业与就业实现无缝对接, 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拓宽学生就业市场, 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用实际行动反驳所谓的“读书无用论”, 改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 让他们明白, 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终究能够在社会上脱颖而出。

摘要:为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投入的真实情况, 课题组对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300名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 影响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动机、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学习环境、家庭环境、教学资源等, 并从学校层面、社会家庭层面、学生自身等层面提出了提升学生学习投入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对策

参考文献

[1]黄盈盈, 郑莉.高职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 2015 (12) :25-26.

[2]宫清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5) :82-83.

[3]邱峰.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班会课程内容探讨[J].职业教育, 2013 (9) :99-100.

[4]王艳利.高职学生管理的入学教育探索[J].河南科技, 2014 (13) :257.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8篇

近年来, 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实行教育模式创新, 在学生培养方面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挖掘, 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精力投入、增强学生学习成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职教育的质量, 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随着学习环境、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的改变, 整个学习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学习行为的变化直接体现就是学习精力的投入与分配变化。而这种学习精力的投入和分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性别、家庭环境、职业规划、学习阶段、兴趣爱好等等。只有充分了解目前大学生学习精力投入的现实情况,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并在分析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本研究以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研究对象, 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精力投入与分配情况, 并通过统计分析明确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因素, 希望通过因素分析总结与推广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取问卷调研的方式, 在三个年级中分别随机选取120人发放问卷, 共发放问卷360份, 回收有效问卷337份。其中男性占56.4%, 女性占43.6%;大一年级115份, 大二年级110份人, 大三年级112份。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研结合个别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充分阅读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与部分学生和专业课老师访谈的结果, 编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精力投入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五部分, 分别为背景调查、学习实践、学习情感、学习收获、影响因素, 共计50项。问卷结束后对相关项进行统计分析。

三、学习精力投入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学习情感投入调查。

情感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积极的定位、维持和调节作用。在学习情感投入调查中涉及学习动因、学习心态、学习兴趣等方面。学习动因调查结果显示, 就业、父母期望和升学的选择比例名列前三位, 而选择国家和社会使命的比例低于5%, 显示出大学生在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方面的欠缺。学习心态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 不能安心学习的学生比例占总调查比例的27%, 超过一半的学生不能从学习的过程感受到愉快, 对学习非常有兴趣的比例仅为14.6%, 近一半 (有一点兴趣37.2%、没有兴趣9.7%) 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小或基本没有。

2. 学习实践精力投入调查。

考查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精力投入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学习目标、上课出勤率、课堂学习情况、课后复习情况等等。 (1) 职业规划、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73.8%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但是超过一半的学生缺乏灵活有效的学习策略, 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欠缺。 (2) 上课出勤率调查。学生上课出勤率总体情况良好。随着年级增长, 学生上课出勤率明显下降;从性别来看, 女生出勤率显著好于男生。有意思的调研结果显示, 在课堂位置选择上, 选择前排、中排、后排位置的女生的比例分别为60.7%、36%、3.3%, 而男生的位置选择与女生截然不同, 三种不同选择比例分别为7.7%、22.6%、69.7%。男女学生对课堂位置选择的差异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反映了其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 女生重视程度高于男生。 (3) 课堂学习精力投入调查。对于课堂学习来说, 学习参与度是我们更应当关注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明显高于大二年级和大三年级。但是, 大一年级学生在“课堂积极回答问题”、“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和“课间与老师主动积极交流”三项中的表现显著低于“上课积极思考”、“上课认真听讲”和“上课认真笔记”, 说明大一年级学生在最能激发能力提高的师生间互动、同学间讨论这种互动式学习方面依然薄弱。从性别来看, 各项女生的表现均好于男生。 (4) 课外学习精力投入调查。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除了课堂学习还应当关注课堂外的学习精力投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情况看来, 有68.7%的学生课后不能认真复习, 42.9%的学生没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多数学生 (65.7%) 积极参与专业实践, 73.9%的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少数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大一年级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和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要比大二和大三学生多。大二和大三学生在实习兼职和休闲娱乐这一方面花费的时间比大一学生多。

四、因素分析及教育模式创新

学生的学习成效与学习精力投入直接相关, 两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个人学习兴趣、个人职业规划、学校软硬件配置、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教学态度、家庭因素、同学关系等。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65.5%的学生认为个人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精力投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15.6%的学生认为个人职业规划是影响学习精力投入的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选择教师教学态度的学生比例 (13.7%) 高于选择教师业务水平的学生比例 (10.8%) , 说明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态度关注重于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这一点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在是否愿意学习好的学习经验选项中, 仅有10.3%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说明, 大多数学生是愿意学习好的学习经验的。在问到学校是否有好的学习榜样宣传时, 绝大多数学生 (85.6%) 选择了不知道。这些结果说明, 多数学生有学习好的学习经验的需求, 学校在这一层面上的工作是有所可为的。这也为我们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此, 在这一点上提出了一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改善学习精力投入方式、提高学习成效的新途径, 见图1。

大学生学习精力投入的差异性是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应对环境的结果。正确合理的学习精力投入可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不合理的学习精力投入往往会影响学习成效。由于大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与分配主要根据大学生自身主观判断, 存在片面性、主观性、局限性, 因此学习成效可能与理想预期不一致, 从而难以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三方共赢, 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 从学校制度建设层面引领学生合理分配精力投入提高学习成效,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大学生的精力投入直接关系到其学习行为的成效。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掌握目前大学生学习精力投入及分配的现状, 并对不同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学生工作思路, 为我国高职教育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精力投入,教育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叔子, 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1-3.

[2]孔企平.“学习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外国教育资料, 2000, (2) :73-76.

[3]徐岚, 卢乃桂.研究型大学师德建设的途径[J].教育研究, 2010, (7) :88-94.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9篇

心理学界把学习投入界定为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完满的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个体学习时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 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对学习充满热情, 沉浸于自己的学习之中的状态。与之相反, 学习投入水平低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思想上常常缺乏信念, 理想模糊, 精神萎靡不振, 缺乏毅力等等。在行为上, 课上不能够跟随老师的思路, 不能够参与课堂讨论, 学习兴趣低, 不能够按时上课, 迟到甚至是逃课。常伴有隐形逃课现象, 例如, 睡觉、玩手机, 学习态度消极。不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 对学校的一些有关学术的活动兴趣不高。另外, 除了在课余时间很少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 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也比较少等等。

一、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低的内在原因

(一) 入学准备不充分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十分了解, 准备不够充分。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通过一段的时间学习以后, 发现所学习的专业并非如个人所想。有的是对学科的性质不了解, 不知道大学的学科分为十三个门类, 认为只要是理科生所选择的专业就一定全部是理科性质。举个例子, 应用心理学专业, 它的招生对象基本为理科生, 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 有很多课程属于文科性质, 需要学生的记忆背诵能力, 这让一些学生极为不适应, 他们习惯了理科的大部分为计算的学习内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动力不足。这其中也存在着信息不足, 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二) 对专业认同度不高

在大学里, 存在着这样一种学生, 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并非是自己所喜欢的, 而是因为分数未达到所喜欢专业的分数线, 而被调剂到了目前所学习的专业。从而在一开始的学习中, 就有一种排斥的情绪在其中。在日后的学习中, 学习的兴趣难以培养, 学习态度不端正, 难免会有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他们抱着一种悲观的想法, 认为之所以调到这个专业, 是因为其属于冷门专业, 就业前景不好。

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 无力改变现状, 学习的情绪无法高涨, 也便没有积极地态度去学习了。

(三) 缺少目标与计划

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学业上的压力相比于高中阶段小了很多。在上大学之前, 大多数的学生一直被灌输这样一个思想观念———上大学。可以说, 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就开始为高考作准备, 甚至更早。对于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 那就成绩。而上了大学, 他们便认为这是一个终点, 学业上再无像高考那样的重担了。这样, 在学习上很多人失去了目标。另外在大学期间, 很多人一直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 大学如何度过, 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毕业以后应当做一个怎样的抉择, 一些学生也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以致在混沌中挥霍了自己的四年青春。

(四) 轻视考试成绩

在大学阶段, 很多学生对考试成绩并不看重, 认为只要及格就可以, 在分数上并无太多较高的追求。在大学阶段, 虽然学习内容较为深奥, 难以理解透彻。但是在考试之前学生可以同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获得有关考卷的信息。并且, 大部分学校都设有考期, 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复习背诵相关的考试内容。因此在平时, 学生即使不努力学习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 甚至获得奖学金。所以, 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不能是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好, 更不会在学习上有太多的追求。

二、提高学生学习投入的对策

(一) 作好入学准备

入学之前作好充分的信息准备, 根据个人的素质来选择专业, 要清楚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 自己擅长什么, 避免选择上的盲目性。在选择专业之前要对专业有一定的了解, 包括其课程设置, 专业的性质的具体分类等等。对学校的一些状况也应当有具体地了解, 学校的师资状况, 学校的办学水平, 办学理念, 校园所呈现的学习氛围是否适合自己, 并且对学校的所在地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这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发展。

(二) 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

应该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如果所学习的专业并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应该对专业有一定的认同度, 既来之, 则安之。大学生应当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 不要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同时在课余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学一些课程, 充分利用大学的资源。同时, 我们也应当呼吁高校的改革, 学术界已有学者从“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想换专业”的现实出发, 倡议“再次赋予在校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不再出现高考定终生的局面。

(三) 树立目标与规划

没有目标的前行是无用的, 学生应当树立好自己的目标, 对自身有个全面的评价, 了解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对未来的发展空间有个全面的了解, 设立好目标, 一步一步前行。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经过透彻的思考, 定位未来的大致发展方向, 为什么而出发, 带什么出发, 前进才是有用的。

(四) 正视考试成绩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10篇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素质, 而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杨叔子院士曾两次撰文呼吁“务必抓好课堂效率”, 他说:“要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当其冲。”[3]但在课堂上缺少学生的投入,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是无稽之谈。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学习行为, 对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改进学生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本文深入探究了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某地区5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实际发放问卷1000份, 其中回收问卷896份, 有效问卷为863份, 有效回收率达86.3%,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1.2研究方法

在上网和图书馆查阅各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分类总结, 最终采用方来坛、时勘于2008年修订了Schaufeli等人编制的学习投入量表, 制定成适合我国大学生的5个项目的问卷, 进行评定[4]。但新建本科院校又与老牌名校存在差异, 故以某地区5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在学习投入表上稍作修改, 制定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感投入三个维度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由学生志愿者在学生宿舍和教室随机发放, 当场解答问卷填写遇到的疑问, 并现场回收, 同时保证调查问卷的保密性和严谨性。在问卷数据分析之后, 每所学校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随机10名学生进行访谈。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 不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更大, 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逃课率、高不及格率等现象。与此同时,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学习氛围不浓厚等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只有了解大学生在学习中的投入状况, 分析其影响因素, 才能有的放矢地完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2.1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

学习投入是一种集中力, 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快乐状态, 将精力集中于学习之中并能从学习中感受快乐。学习投入对学习具有积极作用, 包括学习集中力、学习活力和学习奉献等。其中, 学习集中力是指在学习中具有良好的韧性, 而不是一时兴起, 愿意为学业付出长久的努力, 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学习奉献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能默默付出, 不惧辛苦, 不图回报, 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并勇于接受挑战[5]。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学习情感投入三个方面展开了调查。

2.1.1学习动机听讲, 而对于其他知识他们选择无所谓的态度。这类学生仍项目人数比例根据“动机决定着行为”这一原理分析, 产生学习热情属于学习投入状态。男493 57%的动力便性是别学习动机。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对学习2.1.3学习情感投入女370 43%本身的追求和就业竞争的压力[6]。学习情感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大大一205 23.7%本次研究用“你为何读大学”考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致可以分成两个基本方面:积极情感 (愉悦, 主动, 好奇) 和消项目大二人24数52比8.例4%学习动机年是级影响大学生大学习的重要因素。表2体现为“提高极情感 (焦虑、厌倦、反叛) 。当学生学习高度投入的时候, 所产男三19222.3%49357%平台找到性更别好的工作”大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3.26%, “提高自生的情感体验是积极的, 而当学习不投入的时候, 则呈现出负女四22125.6%37043%身的能力和素质”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8.94%。表明大学生学面的情感, 如焦虑、厌倦、反叛[7]文。调查结果显示:26%的学生认大科一类361 41.8%20523.7%习动机比专较业明确和现理实。“对专业有强烈的兴趣”占被调查为上课学不到知识, 19%的学生认为上课很无聊, 只有32%的大工二科类50258.2%245 28.4%总人数的年2级5.42%, “家第人一的志要愿求与期望”占被调查总人数的学生认为上课很充实、很愉悦;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的满意大三562 65.1%19222.3%9.77%, “专交业更选择多的朋友转专, 开业成阔功自己的视野”占被调查总人数的度也比较低大四32 3.7%, 只有22125.6%47.1%的学生认为课堂效果比较好。48.76%。非第一志愿文科类269 31.2%36141.8%2.2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表专2业新建本科理院工校科类大学生学5习02动机情况5分8.布2%2.2.1教师影响项第目一志愿562人数65.1%比例古语云:“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专业选择提高平转台专找业到成更功好的工作32 632 3.77%3.26%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投入, 本研究通过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提高非自第身一的志能愿力和素质269 595 31.268%.94%方式来反映学生希望的教学方法。从表4可以看出, 期望老师大学生对专业有强烈的兴趣219 25.42%使用选择课堂互动教学的教学方式的占被调查总人数学习动机家人的要求与期望84 9.77%项目人数比例73.53%, 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占被调查者56.73%, 选择知识交更多的朋友, 开阔自己的视野421 48.76%提高平台找到更好的工作63273.26%发散性教学的占被调查者48.42%, 所占比例最少的是黑板板2.1.2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595 68.94%书式的教学方式。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希望课堂多一些活摇大学摇学摇习生摇态项度目是学对专习大业投一有入强烈的的重兴大趣要二表现方式大21三, 9学习2态5.4大度2%四在本跃的气氛, 而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本研究中五所新建本学习动机研究年中级主摇摇要摇从摇上课人家出数人勤的比要率例求、与上人期数课望做比笔例记人、数课8后4比独例立人9完数.7成7%比作例业科院校的大学生对老师教学方式的评价给教师们今后教学三上方面80进%—行1调00交%查更。多18的调5朋查9友0.数, 4开%据阔见2自12己表的836视。.5野%147 47261.7%14486.766%5.9%方式更新提供了依据, 也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课出60%—80%19 9.2%29 11.8%40 20.7%67 30.4%勤表3不同阶段大学生学习态度调查表表4大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率摇摇摇60摇%以下1 0.4%4 1.7%5 2.6%8 3.7%项目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黑板板书式多媒体辅助课堂互动知识发散性上年级经摇常摇做摇笔摇记162 78.9%173 70.8%129 67.4%121 54.8%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教学方式课教学教学教学教学做偶尔做笔记40 19.5%63 25.7%55 28.7%90 40.8%上笔80%—100%185 90.4%212 86.5%147 76.7%146 65.9%课记很少做笔记3 1.6%9 3.5%7 3.9%10 4.4%人数327 490 635 418出60%—80%19 9.2%29 11.8%40 20.7%67 30.4%勤独率80%—100%190 92.8%213 86.9%153 79.8%156 70.8%比例37.85%56.73%73.53%48.42%立60%以下10.4%41.7%52.6%83.7%完成60%—80%126.0%2610.8%3115.9%5424.3%上经常做笔记162 78.9%173 70.8%129 67.4%121 54.8%作2.2.2学习环境课业60%以下3 1.5%6 2.3%8 4.3%11 4.9%做偶尔做笔记40 19.5%63 25.7%55 28.7%90 40.8%项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计笔新建本科院校的学习环境, 尤其是学校硬件设施对大记很少做笔记3 1.6%9 3.5%7 3.9%10 4.4%学生对学学习校投教入室也多媒有体很大的2影8.4响4%。在6一8.6个4%适合学2.9习2%的环10境0%中, 独80%—100%190 92.8%213 86.9%153 79.8%156 70.8%立人们很对容教易学就楼投卫生入其中, 积20极.92性%和主77动.54性%必然1.大54大%提1高00。%根完成60%—80%126.0%26 10.8%31 15.9%54 24.3%据表5中作对数图书据馆分藏析书得出, 被19调.3查6%者对79学.8校6%教室0多.78媒%体满100意%度业60%以下31.5%62.3%84.3%114.9%占68.6对4%自;习对室教座位学量楼卫生满32意.59度%占7273..5 645%%。对43图.76书%馆1藏00书%满出勤是完成学习投入最基本的前提。从表3数据可以看意度黑板板书式多媒体辅助课堂互动知识发散性对教占学学7校方9电式.86%;对自习室座位量满意度占23.65%;对学校电脑网络和计算机22.82%38.28%38.90%100%出, 大部分学生能够保证上课出勤, 其中大四出勤率最低, 脑网络和计算机的教学满意度占教38学.28%;对教学学校宿舍环教境学满意对学校宿舍环境17.44%79.78%2.78%100%大一出勤率最高。度占7人9.数78%;由此3可27见, 大学4生90对于网络6信35息和自习41室8座位上课做笔记是保证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及时记量有着比较例高的要37求.8。5%56.73%73.53%48.42%下老师听讲的重点, 加深印象便于理解, 且在日后复习中作表5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对学习环境满意度调查情况用更明显。由表3可知,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整体做笔记率项目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计较低, 最高才达到78.9%。从年级分析, 随着年级的增加, 做对学校教室多媒体28.44%68.64%2.92%100%笔记率逐步降低。对教学楼卫生20.92%77.54%1.54%100%独立完成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 更是对课堂效率的对图书馆藏书19.36%79.86%0.78%100%检验。但表3数据显示, 某些学生不能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对自习室座位量32.59%23.65%43.76%100%上述数据分析显示该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课堂学对学校电脑网络和计算机22.82%38.28%38.90%100%习行为投入明显不足。然而, 在访谈过程中发现, 调查问卷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学习投入的情况。访谈过程中, 有学生对学校宿舍环境17.44%79.78%2.78%100%提出:大学重在自学, 他们并不是不认真听讲, 而是选择性3.对策与建议的听讲, 对于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或者自己关心的知识认真学习投入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对学生的

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显示,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投入情况总体曾偏低水平, 尚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增加大学生的学习投入非常重要。根据研究结果, 本文将从影响学习投入的各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3.1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首先应端正学习动机,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规范自己的学习态度。关注社会发展动向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方向, 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增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同时, 大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 坚持上好每一节课, 不无故缺课, 做到上课认真听讲, 课堂做好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明确自己的近远期目标, 制定学习时间安排表并要严格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遇到疑难问题, 学生应主动请教老师解决问题。

3.2针对教师影响提出的建议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投入影响较大。 (1) 教师应丰富教学方式, 加强个性化教育, 活跃课堂氛围, 这是增加学生课堂投入的最佳方法。 (2) 教师应关心学生课外之外的学习情况, 加深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了解,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动力。 (3) 教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 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有学者研究表明, 师生关系及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的学习

投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鼓励和期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3.3针对学习环境影响提出的建议

“孟母三迁”的典故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学校环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能否为大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与否。在大学生自制力和意志力还不强的情况下, 学校尤其要注意学习环境的重要性[8]。根据研究结果显示,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需要改善的地方很多。因此, 为了增强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 学校很有必要增强和改善学习硬件方面的配置, 比如增加图书馆的自习教室座位, 增加图书馆藏书, 进一步改善教室卫生条件, 完善教室多媒体设备;在学习环境的软件方面, 加强学校学风建设, 设置奖惩措施, 丰富学生课外生活, 营造浓厚的学习文化, 注重寝室学习文化和氛围的引导。

摘要: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 当前在校大学生在学习行为和学习投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随机访问的形式, 对某地区5所新建本科院校共863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大学生学习动机过于功利,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学习情感偏于浮躁。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 改变高校教师教学方式和提高学校管理能力等建议, 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南京日报.2013年江苏高考本科录取率理科超文科[EB/OL].http://gaokao.exam8.com/2691023.html, 2013-8-14.

[2]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特质性探析[J].江苏高教, 2009 (2) :66-67.

[3]杨叔子, 王筠.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4) :1-3.

[4]谢纷晖.大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0:19-20.

[5]Schaufeli W B, Salanova M, Gonzalez Roma V, et al.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2002, 3:71-72.

[6]王为一.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投入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12) :165-169.

[7]熊炳奇.原来在国内我上的不是大学[N].东方早报, 2011-04-27 (A21) .

犹太式“投入”学习法 第11篇

在纽约的研究生院,我总能在自己的研究室听到念书声。如果仔细听,就会发现声音抑扬顿挫,节拍宛如日本的民歌。如果靠近一些听,就会发现那是隔壁的教授在朗读《塔木德经》。

犹太人的学习方法可以称作“投入学习法”吧。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会动用全身的器官进行辅助。按照我们的做法,学习就是默读课文,重要的地方用红线和蓝线标出来或将其抄到笔记本上进行整理。虽然这样可以为了应付考试而有效地背诵,但考试结束后,记忆的东西大半都忘掉了。

像前面所述,犹太人学习是将眼睛看、口读、耳朵听等各种方式综合起来,而不是单纯地阅读。课文虽然单调,但他们可以用一种旋律来吟读。这种旋律和他们以圣歌为原形改造的歌曲(做礼拜时吟唱)的风格一样。无论是《圣经》还是《塔木德经》,他们都用这种旋律来吟读。

犹太人读书的时候,除了抑扬顿挫地朗读,还要按一定的节律左右摇摆。他们一边用右手按着课本,一边动用所有能想到的身体器官,按照文章的意思,将自己完全投入进去。同时使用看﹑读和听,比单纯默读的学习效果好多了。

犹太人早礼拜的祈祷文有150页左右,如果每天早晨都反复朗读,谁都可以记住。一旦你的记忆容量变大了,你的大脑就有能力不断地储存新的信息。

普通的犹太人当中很少有人能用希伯来语将《圣经·旧约》全部背诵出来。《塔木德经》的研究者中有人能记住经文的全部内容,他们就是用带有节律的吟读的方式将《塔木德经》“印”到大脑里面去的。他们在记忆文章线索的时候,经常先背诵某一提示性的句子,然后再反复诵读《圣经》和《塔木德经》,直到眼前能出现所背文句的出处。如果做到这样了,即使手中没有书,他们也可以被当作正确的《圣经》或是《塔木德经》来请教。

我的恩师海歇尔博士就有这种卓越的记忆力。有一次,一个学生给他借来一本非常珍贵的书。由于遭遇各种战乱,犹太教的典籍多数已经流失,那本书就属于残存不多的孤本之一。布鲁克林的古籍书店表示要把这本书送给他,而东岸书屋表示要帮他影印。海歇尔博士用两三天读完了这本书,便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了。这本书已经全在我的脑子里了。”于是,他就没有必要拥有这本书或是它的影印本了。

学生学习性投入 第12篇

关键词:学习投入,课程设计,广告学

广告学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何增加广告学专业教学的实践性,为学生提供一条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途径,是各高校广告学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清华大学NSSE-china的“学生学习投入”的维度为指导,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课程设计,综合考察课程设计涉及的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师生互动学习理念的确立是实现课程设计的基础

师生互动学习理念的确立是以“学生学习投入”为中心教学设计实施的基本保障。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所以,必须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课程设计中应着重思考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程设计应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学员主动地学习。传统灌输式教学使懒于学习和思考,在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陈旧、空洞理论的时候,课堂气氛显得沉闷和压抑,导致学生学而生倦,学而生厌。在以“学生学习投入”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再处于中心位置。但也并不意味着教师和教师的“教”就可以完全抛开。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启发思维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把讲授、讨论、写论文、综合训练等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理论够用、强化实践”为原则。围绕应用讲理论,突出理论讲解为实践教学服务的特点。

二、学习目标的明确是实现课程设计的关键

学习目标也称培养总目标,主要包括对学习者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学完学习内容之后所要达到的单元目标。这两个目标应是一致的,后者服务于前者,单元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基础,总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培养总目标则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总需求、现代人才观、学习者的具体状况相联系,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学习者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的取舍是实现课程设计的重点

学习内容是实现学习目标所必须学习的知识内容,是进行具体教学设计操作的对象;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同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者特征等联系在一起。学习策略是自主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学习的方法、学习用媒体、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的一种模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高效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适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内容。

四、学习情境及资源的利用是实现课程设计的必要条件

学习情境是为顺利地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尽快达到学习目标而选择或创设的情形与环境。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的,情境的创设要与学习内容相统一,与学习过程相协调,它的作用是推进学习的进程。学习资源是具体学习内容的辅助内容和延伸,是为了学习内容更全面、更广博而设计的。

五、学习评价的方法是实现课程设计的重要步骤

学习评价方法的确立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判断,以此来调控、修改后继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没有学习评价就不可能有完善的教学设计方案。广告学课程设计中,学习评价的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考核内容。要改变过去那种以问答式,死记硬背为主的知识考核,代之以更加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考核;二是改革考核形式。改变单一的闭卷考核,要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引入开卷、半开卷以及论文、专业能力测试、或者将各种方式综合起来,如“笔试+实际操作+答辩”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三是改革评价方法。要重视评价的过程化和成绩结构的多元化,应把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纳入考核和成绩构成范围。要把学习态度、平时测试(包括实践环节)、期末考核三方面相结合,合理设置比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上一篇:上颌窦开窗术下一篇:植物蛋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