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读懂学生

2024-05-05

立足课堂读懂学生(精选10篇)

立足课堂读懂学生 第1篇

一、读懂教材、触摸教材灵魂所在

以往的复习课呈现的课题内容是《复习》,现在的课题是《整理与复习》。虽然课题只加了三个字,但折射出的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学习模式的巨大转变。以往的复习只强调了巩固已学知识,整个过程往往是教师包办代替,将某部分知识整理成一定的结构,让学生记住,并通过习题的练习,达到技能的熟练、提升,忽略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忽略了不同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生成和心智的成长。现在,强调“整理”并将整理放置于“复习”之前,就是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建构,突出的是学生个体的参与,突出的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实现的是学生的成长。

二、读懂学生,贴近学生思维脉搏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关系性与逻辑性,但是由于数学学习总是分散进行,学生难以自觉地从整体上贯穿这些知识。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回忆、联想、交流、讨论等活动,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采用有效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识建构,达成其能力的内化。

例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知识之后,教师就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了解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把握状况,贴近学生思维跳动的脉搏:

⒈回忆、联想———把握学生思维现状

近两周的单元学习,学生对圆的知识究竟认识多少、理解多少、掌握多少,教师肯定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缺失和遗忘也是教师应该了解和掌控的。留给学生时间,让其自己从记忆的深处挖掘一个一个的点,确定自己在该单元学习的“位置”是建构知识网络的前提和必需。

⒉讨论、交流———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的觉醒

通过学生的回忆和联想,教师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对圆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那么,接下来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讨论就让学生不断地聆听、搜索、获取到自己在识记方面缺失之处,不断地纠正偏差、加深印象,唤醒学生记忆和思维深处圆各知识点零散状态的觉醒。

⒊分类、整理———梳理归类知识点

梳理各个知识点,将其分类整理,为搭建知识框架做准备。纵观整个分类整理过程,也是让学生温故、界定、明辨、理顺的过程,是促进学生严谨、有序思维的有效方法,更能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有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以圆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点为导线,引出圆的周长、面积的概念,基本公式和变式,再次内化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等等。

⒋网络、建构———搭建知识的结构框架

合理地分类和条理清楚地整理,为建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袭脉络,学生沿着这一思路,就能搭建本单元的网络。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讲解并不能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引导,创设一个个学习情境,才能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去,学生才能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桥梁。因此,在整理复习活动中,我们要读懂学生每一次举手、读懂学生眼睛中闪烁的智慧,读懂学生的语言和动作,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地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走进学生思维的殿堂。

三、读懂课堂,渗透数学原有滋味

整理复习的课堂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但教师很容易将整理、复习设计成练习活动,成了技能技巧训练课;学生容易对已学知识的重复说教产生疲惫情绪,课堂上更容易产生出一些平时课堂上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教师面临的是预测和实施脱节的现象。

因此,在整理复习课上,教师应做到课前回顾、课中观察、课后留心。课前回顾前期课堂上学生探索、建立新知识的情形;回顾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回顾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疑惑。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神态;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语言,分析学生思维偏差。课后处处留心学生的表现;留心学生对综合问题的思考解决等等,充分发挥整理复习课知识构建的社会性,促进学生在整理复习中获得合理的个人经验的内化,让课堂更加充满数学的滋味。

立足课堂读懂学生 第2篇

----外出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6月25-26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走进贵阳暨“小学数学新课标精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整个活动中我看到几位专家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几位专家、名师精心准备的课及对自身教学经验的讲述。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自己教学的思考。

一、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读懂教材是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

专家说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改变教材,而是在认同教材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超越。苏教版版的教材都是以情境来展示教学目标的。它给了老师更大的研读教材的空间。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教材上的每幅图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目的,做为教师。只有把它研读透彻。才能明白其中真知。

在许卫兵老师的《可能性的大小》观摩课与讲座和夏青峰老师的《分数的意义》观摩课与讲座中我知道了关于教师在读教材时要做到:

(1)读前有思考。在教学时,他利用“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来进行提问,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如果作为教师在上课之前没有对教材进行思考,那么就不会用这样一个问题来调动学生。

(2)读中想。想教材为什么这么编?只有这样才更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从而更好的找到突破教材的方式方法。

(3)读时合理的对教材改造。数学的价值不是模仿而是创想。真正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一些文字之上的,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造,才能最大限度的对发挥教材的作用。

二、读懂学生

对于为什么要“读懂学生”?在田立莉老师的《解决实际问题》观摩课与讲座中我认识的更为深刻,因为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读懂学生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差异一:儿童间存在横向差异; 差异二:人的认知水平存在纵向的差异。

专家认为,读懂学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每天都是在和学生的心理打交道,而学生的心理又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要以心换“心”,多关心学生,读懂学生的“心”,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学生的心,把全班学生的心抓住、读懂,就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研究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只有读懂课堂我们的教学才会有实效。

三、读懂课堂

读和懂之间有一段距离,怎么缩短距离,在吴汝萍老师的《1000以内数的认识》观摩课与讲座中我找到了答案。

1、读懂儿童的需要?儿童需要具体的帮助,不需要简单的指令。儿童需要小的故事,不需要大的道理。儿童需要理解心理,不需要指责。

2、创设符合儿童口味的情境。儿童智慧的源泉是数学。

3、组织符合儿童特点的数学活动。

在课堂上“读懂”学生 第3篇

一、 读懂学生的什么

1.读懂学生的言语

学生的言语是最有观察价值的行为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熟悉、最常见的就是学生的言语,包括发言、沟通交流、辩论等等。“学生的言语行为直接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性格特征,直接反映了其思想与情感的需求。” [3]读懂学生的言语,就是教师能认识到学生言语表象后的信息,能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能从学生无意、或是单个的词汇中领会到其赋予的特殊意义。

2.读懂学生的表情

表情是人的第二语言,“学生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所表达的行为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无论是喜悦、忧虑、惊讶、疑惑、期待、满足……教师都可以从学生丰富多彩的眼神及其面部表情中发现其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从而察觉一系列有意义的行为信息。”[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学生的眼神有时候会说话,对知识的领会、困惑、顿悟,对课堂气氛的满意、适应等都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出来。教师授课时,应尽可能以敏锐、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保持目光接触,同时有效传递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根据学生眼神所传递的信息,教师要学会“解读”,从而适度地调整节奏、声音、板书或讲解的方法。教师在读懂学生表情的同时,也获取了学生的信赖,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因此而找回了自信,找回了自我。

3.读懂学生的错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有时就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学生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教师应积极读懂学生的错误,对于其中隐含的“亮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欣赏,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成分,教师要发挥教学机智,对学生及时引导、点化,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从错误的认识中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在“犯错、识错、知错、改错”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锻炼。读懂了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教师宽容心态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的鼓励。

4.读懂学生的困惑

困惑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一道障碍,走出困惑,也预示着接近了成功。教师对于学生的困惑,要“知其因,晓其果”,要能迅速地指出学生困惑的原因所在,并给予恰当、合适的指导。读懂学生的困惑,教师换来的是对教学的重新认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份“柳暗花明”的欣喜。“困惑的价值,就在于它让人在反思与实践中实现了突破与创新。”[3]而读懂的价值则在于师生双方在情感上的深化和精神世界上的沟通。

5.读懂学生的心理

在教师的眼中,学生也许是不成熟、无知、不谙世事的个体。教师总习惯了用成人的目光去看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理是个变化而精密的体系,他们认为他们自己是完美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读懂学生的心理,教师也就掌握了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钥匙,也只有读懂了学生的心理,教师才会真正“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的表现是“因何而起”,学生的反应是“何以如此”。

二、 在课堂上怎样读懂学生

1.“备学生”,掌握生情

“生情”在这里指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基础差异、爱好特长等等。“备学生”也就是要在课前把学生的情况当作备课这一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备学生”,“更重要的是要知道班里大多数学生都处于哪种认知发展水平,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要知道自己学生应有的一般思维水平与学习发展阶段,并据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案。”[4]教师还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行动,针对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让所实施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充分地掌握了生情,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读懂学生,否则,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的放矢,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刀切”、“教师主宰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会有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师生之间也难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2.“备自己”,更新观念

“备自己”,其实就是教师要有一个很清醒的自我认识:我对学生了解吗?我对教材熟悉吗?能活用教材吗?我在多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我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吗?对自己的认识也包括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控制者、权威、霸权话语的发布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5]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师要读懂学生先要读懂自己,没有对自己的深度“解剖”,要想真正读懂学生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3.“备教学过程”,勤于反思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个基本元素。“备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在每结束一节课后,要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教师的讲解效度、学生的应答方式、教师的提问方式、教学时间的分配等要素展开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又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发展,体现在课堂上,也让教师读懂学生有了一种主动的意识。

4.“备教材”,因材施教

“备教材”主要体现在教师要“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使教师在设计中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整体和深度的理解,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1]另外,教师要能灵活使用教材,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增添或删减教材。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广泛的可能性,尽量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学生“活”起来。

5.善沟通,形成合力

多元智力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教师仅仅用一种单一的学科视角来读懂学生可能就产生一种误区。所以教师群体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善于沟通,进行合作,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多沟通交流,多交换意见,利用各自资源差异,实现优势互补,争取多一个读懂学生的角度,多一份“认识”学生的信息,以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作为共同的目标。教师还要“走出去”,主动了解社会,从社会流行思潮、多元价值、风俗习惯等方面来了解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道德教育的社会影响因素,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去充分了解学生,以期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三、 结语

在课堂上读懂学生,需要教师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设计和实施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细心解读学生的成长需求、寻找并确定学生发展的可能空间。”[6]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当代教师的一种基本责任,当教师从读懂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快乐的时候,“教学相长”才被赋予了其真正的意义。

总之,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活力,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生命,读懂了学生,课堂才会焕发智慧的光芒,也只有读懂了学生,课堂才有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读懂了学生也就读懂了自己。

参考文献

[1] 叶澜著.“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48,249,278.

[2] 林正范.论教师的学生行为观察[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55.

[3] 沈祖芸.困惑的价值[J].上海教育,2003(19):卷首.

[4] 周彬.叩问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2.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6] 杨小微.当代教师要有坚定的学生立场[J].教育发展研究,2008(4):4.

读懂学生,构建绿色课堂 第4篇

一、读懂学生的原有认知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在教学新内容之前, 教师要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的认知基础, 程度如何, 哪些内容适合自学, 哪些内容需要探究讨论等。只有准确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现状, 才能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构建绿色课堂。

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课时, 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1) 早上起床后你是怎么安排的? (2) 回家后你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3) 身边哪些事可以同时做?通过课前访谈, 教师发现学生具备一定的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但缺乏对优化思想方法的感悟和积累。现实的学习基础和要达成的目标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矛盾, 即“熟悉的生活事例, 陌生的思想方法”。

基于学情分析,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 通过两条“主线”——明线和暗线展开教学活动, “明线”是由具体的知识点构成, “暗线”是由数学思想方法构成 (见表1) 。

二、读懂学生的学习困惑, 及时调整教学

我们发现, 日常教学中课堂学习气氛沉闷的现象很常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结果, 只有少数学生举手发言, 而发言也常常是重复生成的结论, 没有思维价值。同时课堂学习活动也往往过于简单, 学生不经思考就对答如流, 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反思教学, 我们发现教师在设计教学前缺乏对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的真正了解, 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困惑点和兴趣点,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或者教学策略, 甚至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例如,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个数除以分数”时, 教师及时反思学生的学习困惑, 在平行班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以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吃月饼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 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学片段如下。

师:4块同样大的月饼分给同学们。每人块, 可以分给几人?你怎么列式?

师:怎样进行计算呢?借助手中的学具, 4个圆代表4块月饼, 每人分到块, 请同学们分一分, 画一画, 想一想。

随后,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由此可见,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理解算理的基础,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理解, 借助学具, 动手操作, 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进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读懂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 收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中, 课堂练习所提供的信息反馈最为及时, 最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一课时, 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效果评价题, 检测学生是否会画流程图, 是否学会了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安排时间。

小红生病了, 请大家帮忙, 怎么合理安排时间, 使小红尽快吃完药去休息。

她现在需要做这些事:找杯子倒水1分钟, 等水变温6分钟, 找感冒药1分钟, 量体温5分钟。

小提示:

(1) 请你用画箭头的方法把吃药的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2) 算一算, 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全班32名学生能够正确地把吃药的过程用图表示出来:

30名同学通过算一算, 得出了正确结果7分钟, 2名同学的结果是13分钟。通过与他们谈话, 教师发现, 2名学生习惯性地将时间累加了。通过对学生的归因分析, 可知学生对“同时”概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项训练。利用教学效果评价题清晰地读懂学生的学习效果, 使教与学变得绿色可持续。

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第5篇

南阳市二小

刘佩霞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知识的归纳能力属于学生的应用技能。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从理念的更新到行为的跟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教为主”的讲授形式逐渐被以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以学为主”的形式所代替。学会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合作、学会分享等等学生的主体行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是我们也看到,课改的目光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复习课成了被课改遗忘的角落,尤其是学生进入高年级以来,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增多,需要学生理解内化并灵活运用的知识越来越多。如何在学生学习新知之后,能够自觉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本身的知识体系?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一直都在苦苦地追寻这个答案。

所谓归纳,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进而得出一般的结论。归纳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从很多事物中找出其共同的部分,归为一类,概括出它们的要点。数学知识本来就是比较系统的知识,关联性较强。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和已有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体系、组成知识网络的话,不仅能加深巩固旧知识,能促进新知识的内化。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从归纳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

而一个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他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就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一个学生不停地学习,若不注意归纳总结,一边学习,一边忘记,就做了无用功,其收获甚少。许多学生学习很刻苦,但成绩却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正在于此。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习惯的重要性。它甚至比单纯地教给学生知识与能力更重要。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归纳每天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

提倡学生每晚过一遍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就是不看书,独立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回想一遍:这一节课有几个问题?哪些理解哪些不理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哪些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类似或者有联系?在脑海中过完电影后,可以把知识的精要、梗概、脉络等提纲挈领地复述出来,也可以写成一篇数学日记。有人把这个过程比喻为“反刍”,就像牛一样,在休息时让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我们认为,这种对知识的反刍不仅使学生对当天的学习内容及时进行了回顾,把新学的知识纳入旧有的知识体系之中,而且,天长日久的积累,学生养成了及时总结知识的习惯。

二、归纳每个知识的重难点

数学的每一节,每一章都有重点难点.调动学生归纳出来,并下功夫掌握住,就等于抓住了学习的要害,对整个学习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圆”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知识的重难点就是:什么是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如何计算。只有真正明白了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在遇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题时,才能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三.归纳总结题目的类型。

学生们经常会发现,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可是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这就是没有对学过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原因。

数学题是无限的,而常见的问题类型是有数的。数学学习就要归纳出常见的问题类型,通晓各自特点,掌握彼此的解题规律。对于小学数学练习中,做题不在多,而在于精。也就是我们要把每一道题都思考理解透彻,然后总结出解题方法和规律,然后用于解决一类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学习方法。这样认真做了,就可以脱离题海,真正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自由。因此整理归纳题型,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学生也要学会自己做。当学生会对所做的题目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学生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四.归纳知识点,构建知识网

知识点的学习是零碎分散的,缺少归纳整理,就如同废品收购站一样,乱七八糟,混乱不堪;有了归纳整理,才可以理清关系,巩固所学,形成合力,构建起强大的知识网。如在整理几何知识时,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在平面图形中,从简单的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再到由点和线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图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周长怎样计算?面积怎样计算?在立体图形中,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圆柱和圆锥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怎样计算?

通过这样的整理,使以前学过的概念、公式、单位换算等等零散、繁杂的知识,分门别类,条目清楚,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而每一个知识点都能从框架中找到它的位置。心理学家认为:没有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降低遗忘的有效方法就是归纳总结。

五.归纳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提倡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把自己在习题中、考试中错的题目收集起来,在错题集中发现自己哪一类题目容易出错,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来查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反思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自己的不足,找到下一步学习的目标,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纳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促进学生在自省中成长。

立足课堂读懂学生 第6篇

一、课前读懂学生———未雨绸缪

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 要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 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 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说明了在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等信息较为重要.也就是说课前做好学生情况的了解工作, 读懂学生的特点, 能使我们的备课工作具有针对性, 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一) 读懂学生的特点, 因材施教

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的持久性较差, 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占优势.概括水平的发展处于概括事物的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或属性的直观形象水平阶段.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直接感知的.但不同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又有所差异,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 处理教材, 只有这样, 教学时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二) 读懂学生的起点, 有的放矢

笔者了解学生的起点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 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通读第一、二学段的整套数学教材, 也应了解第三学段和幼儿园教材中的有关知识.二是课前自问自答: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三是课前了解, 如“课前练习尝试” (留作业) 、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所谓课前练习尝试, 就是提前布置与新课有关的习题作为思考题, 以达到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目的

二、课中读懂学生———顺势而为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 不能仅凭想象, 其中的“变数”不是可以预先设计的.为此, 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基础上, 还需结合课堂实际发展情况, 走入学生的群体,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 读懂学生的思路, 顺学而教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入预先设定的情境时, 教师很难预设的是与学生生成的对话.如果教师在简单的对话中能探明学生的思路和想法, 那么教师就能言简意赅地顺着学生的思路和想法进行教学, 显得睿智.

(二) 读懂学生的错误, 顺势利导

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和困惑, 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考虑到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还都不成熟, 对问题和困惑难以解决等因素, 试着读懂学生的心, 读懂学生出现的错误, 变错误为教学资源.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 当学生认识了数学中的角后, 教师出示对比很强烈的两个大小一样的角, 其中一个角的边短一些, 另一个角的边长一些, 让学生去判断哪个角大, 可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边长些的角大.此时, 教师放慢了教学进度, 让学生说说理由, 发现了原因所在:一是学生对“角的张口的大小”理解有误, 认为张口指的是所看见的边的最外端两端点间的距离;二是对“角的大小”理解有误, 认为比角的大小就是比角画出部分的面积的大小.针对学生的错误点, 教师顺势利导, 让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黑板上的角大的角, 并说说理由.通过操作、思辨, 学生发现了比较角的大小只要比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 领悟了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与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的含义.

(三) 读懂学生的情感, 顺情而疏

学习不仅是认知的过程, 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认知的过程中, 就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重视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 应摆正角色, 融入学生之中, 通过观察、互动的过程, 读懂学生的情感,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课后读懂学生———锦上添花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 但课后对学生的学习也不能低估.因此, 课后教师除了反思课堂完成情况, 还要读懂学生的作业, 读懂学生的反思.读懂了学生的作业, 不仅是读懂了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的情况, 还读懂了学生知识运用情况.读懂学生作业时要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读懂学生作业的障碍和独特的解题方法, 以便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读懂学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学生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摆正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位置的过程, 寻求与学生交往的更好方式的过程.教师要在读懂学生的过程中, 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归宿.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 达到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殿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和读懂学生[J].科技信息, 2011.

[2]陈云英.读懂学生, 创设有效情境[J].新课程 (中) , 2011.

[3]张春莉.读懂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方法研究[J].小学教学 (数学版) , 2011.

立足课堂,让学生主动学习 第7篇

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的各种学习态度, 极少数学生是自己主动地学生, 多数学生是被动的, 甚至是厌恶学习的, 作业也要在教师或家长的逼迫下才拖拖拉拉完成。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也一直教育学生要热爱学习, 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其实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 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 是他们的本能。只是在我们传统的教育下, 这种本能被压抑了, 那么要如何唤醒学生的这种本能, 让他们有学习的欲望, 并主动学习呢?我想这也关乎我们课堂的有效性, 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笔者就结合数学课堂, 谈谈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几点看法。

一、想方设法, 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探索, 并表现出心驰神往, 而且印象深刻。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就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获得知识。反之, 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一点兴趣也没有, 那就会感到额外的精神负担, 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还是很聪明的, 但是数学成绩却很差。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课堂上往往表现为不认真听讲, 心思不在课堂上。因此, 我在教学中也努力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情境的设计上,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利用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 化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适时地表扬、鼓励, 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并不枯燥乏味, 而是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 从而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初步认识“倍”时, 就要利用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 化抽象为具体, 因为“倍”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倍”, 对倍的认识几乎是从零开始, 教学时, 结合具体的情景, 让学生动手操作, 通过用花片摆一摆, 圈一圈, 填一填, 自主探究“倍”的意义, 使学生对“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并通过操作把原来很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再在学生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由具体形象的认识过渡到抽象概括的认识, 这样我们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也愉快。

二、自主探索, 体验成功

兴趣不只是对事物表面的关心, 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例如, 一个人对跳舞感兴趣, 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寻找机会去参加舞会, 而且在跳舞时会感到愉悦、放松和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 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成功体验, 我们要让学生具有成就感, 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时, 我们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 体验成功。例如, 在教学“隔位退位减”时, 让学生思考:个位不够减, 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 怎么办?学生说:从百位退1。但百位退1后, 个位、十位上分别要怎么算, 学生不是很清楚和明白, 因此要求学生通过拨计数器来自主探索和经历这一计算过程, 从而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 成功获得计算的方法, 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这样一种情绪下, 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另外, 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符合自己实际的成功体验, 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教师可以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 而难一点的问题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来回答, 当学生回答对问题后,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 特别是对成绩不好的学生, 要放大他的优点, 使他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三、把握时机, 适时引导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这是至今仍十分具有指导意义的一句话。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反过来说, 我们要在学生努力想弄明白却凭自己的力量还弄不明白的时候, 才去开导他, 在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 才去启发他。这样, 能抓住学生的思维, 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数学教学中, 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在分析问题中提出疑惑或困难, 然后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从而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才会学会学习, 珍惜所获得的知识, 也只有这样适时的引导, 才能突显主动, 才不会出现“引导引发被动, 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情况。例如, 教学“认识周长”一课时, 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一些材料, 自主探索测量名片、树叶、硬币周长的方法, 在教师地适当引导下学习数学, 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让学生想办法测量一个圆的周长时, 学生提出可以用尺子沿着它的周围慢慢地一边转动尺子一边量。这显然不是教师要的答案, 但却是学生很容易想到的一种方法。这时教师不应给予否定, 而是应将学生所发现的“尺子的动”与“圆片的动”联系起来, 尺子一点一点地转动很麻烦, 那就换一下, 让圆来动, 同样是尺子和圆, “滚”的方法就慢慢显现了。当学生的回答不完整、不准确, 偏离你所预设的答案时, 作为教师, 应适时地引导, 巧妙地为学生架起桥梁, 让学生的回答由“偏”转为“正”, 这样才会在保护学生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参与其中, 引发主动

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最重要的是要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 只有参与其中才会引发主动。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而不是仅仅坐在课堂里当知识的接受者, 学习的被动者。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倡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教师备课、上课的思维角度也应由“我要教给学生什么”转为“学生需要什么”。其实, 以上的三点, 不管是“激发兴趣”还是“自主探索”或是“适时引导”从某一方面来说都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以往的被动为主动。那从情感上来说, 教师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关注, 努力让每名学生都意识到他在课堂上的重要性, 他存在于课堂的价值,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 让他们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忽视掉对学困生的关注, 造成教学中的不平等, 这部分学生也往往会脱离课堂, 更别谈什么主动学习。教师应对每名学生都有信心, 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为每名学生都提供同样的机会, 同时对教育结果提供不同的评价标准, 能够察觉出学生的进步和变化, 特别是学困生哪怕是细微的进步与变化, 使他们感觉到教师的关心与期待, 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立足智障学生 有效组织课堂 第8篇

1 源于生活,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障教育的对象是智力有缺陷和障碍的孩子, 他们依赖性很强, 生活适应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很差。但通过教学我发现, 这些孩子比较喜欢表演。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说一说、唱一唱、做一做, 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在表演时, 他们获得与别人接触的机会, 并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 学会对他人的尊重, 对规则有了理解, 增强了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和自控能力。表演时, 教师是一个中心人物, 通过教师的指挥与启发, 智障儿童能够主动学习与其他人沟通, 从而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提高了各项能力。

基于“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教学训练的内容必须源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 教学训练的目的必须服务于智障学生的生活。在生活适应课《学会穿衣》中, 我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 播放出生活中穿衣服的场景, 让学生仔细观察穿衣服的过程, 将枯燥的生活自理课进行加工和整合, 重新组织学习材料, 使新知识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兴趣。本节课设计“激趣—穿衣—比赛—买衣 (试衣) ”教学过程, 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掌握穿衣服的要领。如此寓生活中的知识技能于教学全过程, 沟通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围绕“穿衣”, 具体分步指导, 多层次强化训练, 把训练落到实处, 这是智障学生真正需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方式设置的教学情境要尽量真实, 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增加每位学生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树立自信心, 从而积极参与教学, 使各种能力得到训练、康复、培养、提高。

2 面向全体, 重视差异, 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我们知道, 智障学生个体差异大, 因此, 在生活化的有效课堂中, 应重视差异。教学内容设计要精练, 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 确定适宜的分层目标, 使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目标确定后重在落实, 教师要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训练注意层次性、渐进性, 指导学生扎实练习, 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穿衣时, 采取“任务分析法”把穿衣过程分解成几个细小的步骤 (降低教学难度) , 从第一步开始, 一步一步扎实训练, 并注重对学生分类要求 (要求孔晨宇、孔伟能分清衣服的反正, 把衣服穿上就可, 不作拉拉链要求;李宏伟等其他几名学生要穿好衣服, 拉好拉链, 把衣服穿整齐。) 一节课下来,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参与积极, 均已达到了各自的预定目标。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本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组织游戏, 灵活多变, 扎实训练, 提高学生能力

智障儿童天真烂漫、爱玩爱动, 注意力容易分散, 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并加以约束, 限制学生“动”, 强制听课, 他们好像是被捆住了手脚, 被束缚了思维,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上一堂课又苦又累, 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智障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 从生理的角度看, 研究表明:当人精神饱满时, 由于一系列生理反应, 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 在这种情绪背景下进行学习, 其效果好于一般情况。因此, 要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 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而达到矫正缺陷, 培养和提高学生各项能力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注重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了灵活多样而又富有新意的游戏活动, 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教学, 学生会学得有兴趣, 在快乐中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智力、提高了各项能力, 如“水果宝宝回家”“买衣服”“送信”“寻找迷失的朋友”“识字火车”“转动卡片识字”“小恐龙过桥”等游戏活动都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们很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来, 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

4 精制课件, 合理运用, 积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智障儿童的视觉速度缓慢, 常人一目了然的东西, 智障儿童要花更多的时间, 一个一个进行感知, 即使这样, 也不一定能理解, 并且他们注意到、看到的东西要比同龄正常儿童少的多, 有的八、九岁的孩子还不如两、三岁的正常幼儿。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对重要信息进行强调、闪烁, 能强化直观效果, 可以使智障儿童在其注意的广度范围内尽快接受所需信息。例如, 语文课堂中设计“小恐龙过桥”游戏, 引导学生识字、读句子, 学生参与积极,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图像呈现过程中通过着色、闪烁等手段来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又如, 在教学《钱币的使用》一课时, 课件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用鼠标点击任何一张人民币, 这张人民币就会放大, 上面的数字用对比色鲜明的“金黄色”、并不停的闪烁的图像来呈现, 这样一来便刺激了学生的感观, 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最终学生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恰当利用多媒体课件, 不要滥用, 用课件的目的是唤起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 智障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精心组织游戏, 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中的联系, 从而积极参与活动训练, 扎实提高各项能力。只有这样, 智障班课堂教学才能充满个性与灵气, 才能更加生动与活泼,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才能让孩子们的生活因教学而精彩!

摘要:立足智障学生的实际, 扎实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积极探索智障班有效课堂组织形式, 多种方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利于补偿学生缺陷、提高学生各项能力。

立足物理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第9篇

一、创建和谐环境,让学生在“动”中交往,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联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动”起来,首先得建立一种民主和谐、自由融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研究,没有高高在上师道尊严的传统。师生一起,对知识进行探讨,对真理进行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和探究,对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教师要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在疑问中探讨,并且通过鼓励和赞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教师应该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动”中求知

(一)学生在参与中大胆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就质疑,苹果为什么向下落,而不是飞向天空,最后研究并发现了地球引力。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对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加以保护和引导。例如,平面镜成像一节,同学们平时都照平面镜,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难道没有疑问吗?学生质疑:平面镜是如何成像的?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从而又出现平面镜所成像与小孔成像区别的问题。通过教师地讲解与研究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从而解决学生们的疑问,也使学生们得到一种满足感,也体现一种类比思想。

(二)让学生归纳总结

在每一次课堂结束时,我都会给学生自主的时间,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所学进行总结归纳。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查漏补缺,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加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及时得到反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地了解,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在“动”中发展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我根据每一个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他们分组学习,共同讨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辩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自己思想、表露自己情感、展现自己独到见解的机会和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比赛,例如知识竞赛,实验比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先在组内讲,然后在全班讲,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在“动”中创新

如当我们游泳潜水潜得很深时,会感到很憋气,为什么呢?通过学生的研究,得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进而想到我国潜艇的研制得需高标准的材料。今天的“标新立异”就可能成为明天的发明创造。因此,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智慧火花,且不失时机地加以支持,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展。当今的教育教学,应提倡研究性学习,物理课堂正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性学习的好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其创新愿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引导者,学生个体创造潜能的开发,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教师来说,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坚实的基本功,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需要教师有灵活的教学思维和机智,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案。

立足课堂读懂学生 第10篇

一、在数学教学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 将注意力放在人所感兴趣的问题上, 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 以便给予有效的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理解意识是有差异的。小学生思维活跃, 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 他们知识来源的渠道很广, 教师的一味讲解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喜欢提问, 敢于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更新颖有趣的数学教学方式, 吸引学生的眼球, 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此外,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目标, 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教师要坚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思维越活越好, 思路越宽越好, 质疑越多越好, 方法越奇越好, 速度越快越好, 争论得越激烈越好, 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 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课堂教学中, 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体制和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工作作风,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人际关系, 做学生的朋友, 从而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自主地实验操作, 师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这样, 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学生往往乐此不疲, 并且思维活跃, 富有创造性, 这是数学学习中特别需要的,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

首先, 创建合作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数学教学的基础。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探研、积极讨论、各抒己见, 摒弃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交流的形式, 实现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其次, 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或作出一些“怪异”的回答。这时教师不应该生硬地否定, 甚至怒发冲冠, 而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提示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引导学生在探讨中自悟、自我否定, 精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现意识。再次,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以肯定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今我胜昨我, 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树立信心, 做一个敢于同自己赛跑的人。

总之, 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 能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其创新意识。

三、在教学过程中,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 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教学中, 我们常常用创设情景的方法,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矛盾”, 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 为创新做好心理准备。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 采用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抓住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等发散思维的特性对学生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勇于刨根问底, 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 从而达到既提高质量, 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四、在教学练习中, 要精心设计创造性练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数学练习设计要注重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练习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多思路、多层次、多结果地去思考问题, 寻求正确的答案。

练习, 既是识记、理解、综合、评价、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 又是练习者思维活动的外显。解题的思路, 实质上取决于解题者的思维方式。现代教学论认为, 练习设计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 应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 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进而培养创造能力。教师要根据课本提供的显性材料和潜性材料, 设计一些能激发创造思维的练习, 一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和拓宽对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培养其创造能力。

上一篇:胆石症患者下一篇:化学在实际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