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范文

2024-07-19

妊娠合并糖尿范文(精选12篇)

妊娠合并糖尿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诊断为GDM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 年龄24~39岁, 平均 (26.82±3.42) 岁;孕26~37周, 平均 (32.2±3.10) 周;孕次1~4次;初产妇50例, 经产妇12例。另选取无糖代谢异常孕妇62例, 作为对照组, 年龄24~40岁, 平均 (27.58±3.08) 岁;孕28~38周, 平均 (33.6±3.28) 周;孕次1~4次;初产妇54例, 经产妇8例。两组孕妇均无糖尿病史, 且无其他内科合并疾病, 年龄、孕周及孕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饮食控制、适当运动, 病情较重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控制血糖水平, 同时给予健康指导[3,4]。对照组给以常规围产期保健和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分别评价糖尿病对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糖尿病对产妇造成的影响的观察指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剖宫产;糖尿病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包括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影响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不一, 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5%, 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均可造成不良影响, 其对孕妇的影响主要包括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可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 增加羊水过多的发生率以及感染机会, 此外, 因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还易导致难产、产道损伤、产后出血以及剖宫产率的增加。有研究证实,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再次妊娠时, 复发率高达33%~69%, 足以见得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及新生儿亦存在极大影响, 胎儿生长受限 (FGR) 的发生率可达21%, 同时还易引发流产和早产, 胎儿发生严重畸形的几率是正常妊娠的7~10倍。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另一重大影响是可造成巨大儿, 此类患者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较正常产妇高。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以及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状, 若不及时救治、处理, 将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

本研究将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62例正常孕妇进行对比研究, 观察两组孕妇在产后并发症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等方面的不同, 结果发现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亦均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尽管在确诊后进行了饮食控制, 并接受了相关治疗, 但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由此可见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造成的后果取决于糖尿病的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因此, 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改善不良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临床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 及早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规范管理, 对妊娠期糖尿病引起足够重视,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以同期收治的62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孕妇在产后并发症情况、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亦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十分严重, 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及围生期保健, 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2.

[2]郑文化, 魏双梅.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8) :126.

[3]卢昆林, 曹清, 叶琳.妊娠糖尿病对母婴影响的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 15 (6) :124.

[4]杨慧霞.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1) :5-7.

[5]吴连方.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管理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11) :721-723.

[6]魏世锦.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的产科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7) :94-95.

[7]何玉兰.妊娠期糖尿病阴道试产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3) :46-47.

妊娠合并高血压护理常规 第2篇

【定义】妊娠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分娩后会随之消失,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分类:

妊娠期高血压:BP≥140/90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蛋白尿(-);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诊断。

子痫前期轻度:BP≥140/90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子痫前期重度:BP≥160/110mmHg,尿蛋白≥2.0g/24h或(++);血肌

9酐>106umol/l;血小板<100*10/l;微血管病性溶血(血LDH升高);血清ALT或AST升高;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并有头痛、眼花、胃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子痫: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

2、评估有无其他并发症

胎盘早剥、HELLP综合症、心肾衰竭

3、密切监测临床症状

血压变化、蛋白尿定性定量、水肿程度

4、密切监测产程

宫缩、胎心、胎动情况;产程进展情况

5、出入量

摄入的食物和液体以及排出量,监测肾功能情况

6、密切观察主诉及自觉症状

有无晕、头痛、视物不清等症状,警惕子痫的发生。

7、产后细致观察

子宫恢复情况;引道出血情况;恶露颜色、性状

8、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硫酸镁应用时,注意浓度及速度,谨防镁中毒。

【护理措施】

1、轻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护理

1.1、保证休息,充分睡眠(>10小时/天),左侧卧位为宜,保持愉快情绪。1.2、摄入充足的蛋白质(>100克/天)、热量。

1.3、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向孕妇及家属讲解妊高症相关知识,并督促孕妇每天数胎动,监测体重,及时发现异常。

1.4、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护理。1.4.1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为宜。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若孕妇为重度高征,应准备下列物品:呼吸器、床档、急救车、吸引器、氧气、开口器、产包,以及急救药品,如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

1.4.2、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并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头晕、头痛、目眩、恶心、呕吐、阴道出血等自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1.4.3、教会产妇自数胎动,注意胎心变化,必要时做胎心监护;严防胎盘早剥。

1.4.4、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少于3克)。

1.4.5、隔天测体重,留置尿管,每天记液体出入量。1.4.6、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1.4.7、药物治疗的护理 1.4.7.1、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肌肉注射时臀部深部注射,注射部位有硬结或疼痛时,可行局部热敷促进药物吸收。静脉滴注时,速度以1g/h为宜,不超过3g/h。每天用量15-20g。应用硫酸镁的过程中,注意药物的毒性反应,应检测以下指标,膝腱反射必须存在、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一旦出现毒性反应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ml,3分钟以上推完。

1.4.7.2、镇静、止搐药物:使用安定肌注或静脉注射,静脉推注时宜慢。使用冬眠1号(杜冷丁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1/3量肌注时,因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产妇应卧床不能单独下床活动,以防意外。

1.4.7.3、降压药物:心痛定口服或舍下含化,应严格给要时间、剂量和方法,静脉给降压药时,严格输液速度,密切观察血压。

1.4.7.4、利尿药和扩容药,速尿用后注意观察尿量情况、白蛋白、血浆等扩容时注意观察脉搏、呼吸血压及尿量,防止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2、子痫患者的护理

2.1、协助医生控制抽搐,硫酸镁为首选药物,25%的硫酸镁20毫升+25%的葡萄糖20毫升静脉推注(不少于3min),随之用以2g/h静脉滴注,必要时可加用强有力地镇静药物,20%甘露醇250毫升快速静点。

2.2、子痫发生后,立即给氧,用开口器或压舌板放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唇舌咬伤。

2.3、使患者取头低侧卧位,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喉部黏液或呕吐物,以免窒息。

2.4、在患者昏迷或未完全清醒时,禁止给予一切饮食和口服药,取出假牙、防止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加强口腔护理。

2.5、减少刺激,将患者安置于单暗室,一切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轻柔且相对集中,减少任何不必要的刺激。

2.6、严密监护,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尿量(留置尿管)、记出入量。

2.7、及时发现产兆,做好终止妊娠和母子抢救准备。

2.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肾功能衰竭DIC等,及时处理。

3、妊娠高血压 孕妇产后护理 3.1、如果患者在分娩前或分娩时使用了硫酸镁,产后的第一个24h仍然要继续使用。由于硫酸镁会抑制子宫收缩,因此产后使用硫酸镁时要注意子宫收缩情况,避免出现产后出血。

3.2、如果产后血压持续升高,可考虑口服降压药,首选钙通道阻滞药。3.3、在产后72h内尿量通畅会逐渐增加,应注意监测尿量。

3.4、一般在产后2周内子痫前期的症状会完全消失,若不消失,应注意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等。

【健康教育】

1.加强孕期教育,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和对母儿的危害。

2.使孕妇于妊娠早期开始做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脂肪过多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及富含铁4.5.6.7.钙锌的食物。

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孕妇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悦的心情,减少生活压力,减少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第3篇

【关键词】 妊娠 糖尿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63-020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者和妊娠后才发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妊娠与糖尿病两者相互影响,使病情加重,处理不当,则并发症多,母儿死亡率高。妊娠合并糖尿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格控制血糖近正常水平,可降低围产期母婴的危害,已被广泛采纳,但仍有不少孕妇及围产儿,尤其是未及时诊断及治疗者,将增加围产儿的死亡率。因此,只有在整个妊娠期中控制母体血糖至正常范围,才能预防巨体儿及其有关的胎儿疾病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診断治疗及护理。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6 例,经过对症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一、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有孕期多饮、多食、多尿,或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等症状和体征。

二、常见护理问题

防治会阴瘙痒;预防胎儿窘迫;普及相关知识;预防低血糖。

(1)防治会阴瘙痒:由于糖尿病孕妇阴道自洁力下降,易发生阴道真菌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自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或糜烂面。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①指导患者注意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将外用盆与洗脚盆分别使用,并将毛巾、内裤煮沸消毒后在阳光下晒干。

②遵医嘱局部用药:2%~4%苏打液作外阴冲洗或阴道灌洗,每日2次;在拭干阴道后,教会其阴道上药,如制霉菌素片、咪康唑栓等,每晚1次,10 d为1疗程。③做白带常规检查,查明致病菌。④鼓励患者坚持用药,不宜随意中断。⑤避免用强碱性肥皂清洗外阴,以减少刺激。⑥勿用手搔抓,以防抓破损伤皮肤黏膜,可用看书或听音乐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⑦检查性伴侣有无感染,若有感染,则一并治疗,并注意阴部卫生。

(2)预防胎儿受伤:由于糖尿病孕妇的高血糖易致巨大胎儿、畸形胎儿;糖尿病孕妇常伴有严重血管病变,影响胎盘供血,易致死胎、死产;另外由于糖尿病孕妇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新生儿发生反应性低血糖等,易致新生儿死亡。应采取的护理措施为:①B超检查确定有无胎儿畸形,如有,应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及早终止妊娠。②饮食控制配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控制、稳定血糖。③嘱患者多休息,左侧卧位,遵医嘱予吸氧30~60 min,每日3次。④妊娠晚期加强对胎儿的监护。⑤指导患者自数胎动1 h,每日3次。⑥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如体温、伤口、恶露情况怎样,白细胞计数等。

(3)普及相关知识:大部分患者缺乏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一般保健知识;缺乏饮食治疗及胰岛素使用知识,容易盲目乐观或紧张、害怕,不能很好地或有效的配合各种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已成为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护理措施有:①向患者讲解糖尿病与妊娠的关系及临床表现;②耐心听取患者提问,并认真回答;③讲解胰岛素使用应掌握准确的剂量和用法,不可过量或入量不足,严格按时进食;④讲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原则上以孕妇进餐后无饥饿感为度,如有饥饿感,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⑤适当限制含糖多的淀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和铁的摄入,脂肪可不受限制;⑥指导孕妇掌握检查尿糖的方法并记录;⑦向患者提供有关的健康宣教学习资料。

(4)预防低血糖: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多,同时糖入量相对不足,可使患者出现头晕耳鸣、心慌、四肢无力、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具体护理措施有:①遵医嘱定期抽血,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②使用胰岛素时,用量应准确,且应餐前0.5 h皮下注射,每天3~4次;③注射胰岛素后半小时,指导患者按要求进食;④患者如有外出或检查时间长时,应随身携带食品;⑤分娩后由于胎盘排出,抗胰岛素的激素迅速下降,故产后24 h内的胰岛素用量应遵医嘱减至原用量的一半,第二日以后约为原用量的2/3。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19.

[2]丁虹,高贡.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原则[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3,(5):54.

妊娠合并糖尿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 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 (29.1±1.4) 岁, 孕周32~39周, 平均孕周 (33.6±2.2) 周。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多食、多饮、多尿以及外阴和阴道内细菌反复发作, 大部分孕妇的体重≥84公斤。

研究方法: (1) 检查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两种检测方法。尿糖测定法:如果患者的尿糖呈现阳性, 除了要考虑其妊娠生理性的糖尿病外, 还要做血糖检查和糖筛测试。空腹血糖检测法:如果患者两次空腹血糖>5.6 mmol/L, 则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此外, 还要做糖耐量实验, 要求患者空腹12 h, 然后口服葡萄糖75 g, 然后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其上限为空腹血糖5.6 mmol/L、1 h血糖10.3mmol/L、2 h血糖8.6 mmol/L、3 h血糖6.7 mmol/L。如果患者的血糖含量超过以上的2项 (包含2项) , 则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其中1项高于标准值, 则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2) 治疗方法:首先应积极降糖, 即依据孕妇的身体条件合理应用胰岛素, 并根据其体重和热量的消耗程度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 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让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 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糖分。孕妇早期地妊娠反应可能会对血糖的控制造成影响, 所以医护人员要实时检测患者血糖变化。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下肢水肿以及尿蛋白等, 应及时住院接受治疗, 同时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成熟度以及胎盘功能等。治疗的原则是尽量延长妊娠时间, 并控制好血糖。如果胎儿状况良好, 则妊娠>38周孕妇可以终止妊娠;如果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 则尽早监测羊水, 以更好地了解胎儿情况, 并给予及时治疗。 (3) 护理:饮食护理:保证孕妇餐后血糖值<8.0 mmol/L, 并提倡少食多餐, 将原有的一日三餐转化为一日六餐, 保证孕妇每天所摄入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充足, 并且每个月体重增长量≤3斤。运动护理:根据孕妇个人爱好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如慢跑、行走等, 坚持每周5~7次, 20~30 min/次, 其运动强度要保证心率120次/min。但妊娠后期要控制运动量, 以免导致早产。分娩时机的选择:如果血糖控制很好, 则到预产期即可;如果血糖控制不好, 则妊娠35周即可以住院待产, 住院期间还应调节和控制血糖, 若出现胎盘功能不良、巨大儿等情况, 则妊娠36周即可选择剖宫产。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妊娠的结局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 孕妇空腹血糖 (8.2±1.6) mmol/L, 餐后2 h血糖 (8.9±2.3) mmol/L。经过相关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 孕妇空腹血糖 (6.2±1.2) mmol/L, 两组孕妇血糖浓度<6.5 mmol/L, 餐后2 h血糖 (8.3±1.6) mmol/L。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孕妇生产的114例新生儿均健康, 产后存活率100%。两组剖宫产率相似, 无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情况的发生。

讨论

目前,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3]。因此,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以及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 不仅家人要十分注意, 医护人员更要实时关注, 以能够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病情较轻的患者要合理控制饮食, 并积极运动, 可控制血糖。若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 应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 早期的干预和治疗十分重要, 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好[4]。

患者行糖耐量实验的目的在于发现空腹或者餐后血糖高于正常的糖尿病患者, 可以尽早发现轻型的糖尿病患者, 并及时进行治疗。糖耐量实验过程中, 患者应处于非应激状态, 且实验前3 d均应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 (基本>200 g) , 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实验前患者禁食≥10 h, 并且戒烟;患者应保持正常的作息, 不应绝对卧床, 也不应剧烈运动;糖耐量实验一定要在上午完成, 排除一些药物的影响。

本研究收治100例患者中, 通过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情况分析可知, 饮食和运动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但部分患者却不适合此类方法, 所以要配合胰岛素的注射治疗。因为血糖过高, 患者羊水过多以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孕妇。所以, 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极大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合并糖尿病会严重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 并且糖尿病也会对妊娠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过程中主要以饮食控制和运动为主, 并以胰岛素辅助治疗, 以达到合理控制血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春霞.浅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电子版) , 2016, 3 (7) :66-67.

[2]徐洪颖.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5) :95.

[3]李可瑜, 唐璇霓.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随访结果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9) :48-50.

妊娠糖尿病——文字版教案 第5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妊娠糖尿病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了解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对孕妇与胎儿的危害。

3、掌握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与血糖控制标准。

4、熟悉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孕期血糖监测。

5、掌握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终止时机与分娩时间的控制与方法的选择。

6、熟悉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后婴儿的正确处理

7、了解妊娠糖尿病的预后。基本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妊娠糖尿病的定义:5分钟

二、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机理:10分钟

1、胰岛素抵抗(IR)

胎盘激素:

人胎盘催乳素(HPL)胎盘生长激素(PGH)其他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糖皮质激素 拮抗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妊娠期24~28W出现IR,32~34W达高峰雌、孕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以补偿IR

2、妊娠糖尿病对孕妇的危害

3、妊娠糖尿病对胎儿的危害

4、妊娠糖尿病的危险人群

三、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5分钟

2011年美国ADA:孕24-28W,确诊-75g葡萄糖诊断试验 空腹血糖>5.1 mmol/L 1h>10.0 mmol/L 2h>8.5 mmol/L

三项血糖中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即可诊断为GDM

四、妊娠糖尿病的治疗:20分钟

1、血糖控制指标

夜间血糖(0点血糖):4.4-6.7nmol/L 空腹血糖:3.3-5.6nmol/L 午,晚餐前血糖:3.3-5.8nmol/L

餐后2小时血糖:4.4-6.7nmol/L

孕妇的饮食控制不宜过严,但也要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少食多餐.控制油脂类

食物的摄入,多摄取纤维,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低血糖:血糖(<2.8mmol/L或50mg/dl)或下降太快

常见于胰岛素治疗或因妊娠剧吐进食不足者,症状出现非常快,甚至可导致昏迷、死胎 低血糖重在预防

2、饮食治疗

控制目的

提供母体与胎儿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

约85%的患者饮食治疗能使患者不出现高血糖及酮症 预防新生儿并发症:巨大儿、低血糖、呼吸困难等 控制要求

体重增长不超过1.5kg/月,孕期增加10~12kg 避免低热量摄入导致酮症及低血糖 切忌妊娠时减肥

3、运动治疗

合适的活动方式

舒缓、有节奏的运动项目 更轻微的运动,逐渐结束 不能进行紧张剧烈的体育运动 心率保持在130bpm以内 持续时间20~30m左右 避免发生低血糖 不宜运动的情况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先兆流产

习惯性流产而需保胎者 有妊高症者

4、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

可能具有致畸和毒性作用 磺脲类药物

妊娠前3个月服用与一些先天性发育异常有显著相关性 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滞留体内的药物还会导致新生儿发生低血糖 某些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不能通过胎盘屏障 缺乏长期、大样本研究报告 二甲双胍

18%的婴儿生长大于孕龄 30%出现黄疸

9%存在重要的先天畸形

无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GDM报道 胰岛素治疗 使用时机

饮食控制及运动不能使血糖得到完全控制,胰岛素是最佳选择 FBG>5.8mmol/L,PBG2h>6.7mmol/L 出现并发症

妊娠后3个月使用抑制胎儿的脂肪沉积、减小胎儿体积 孕32周早上10U NPH,体重超过4.0kg的婴儿数明显减少 更早使用胰岛素显著减少流产的发生率

5、孕期监测

孕妇监护

定期产前检查,血糖、尿酮体 肾糖阈值降低,尿糖不能反映血糖 孕28周前 每月全面体检一次 孕29周后 每两周一次 孕35周后 住院待产

胎儿及胎盘功能监测

孕18周起定期查胎心及胎儿活动

B型超声波监测胎位、胎心、胎儿年龄 有无畸形、胎盘成熟度及羊水的多少 羊水中卵磷脂/神经磷脂(L/S)推测胎儿肺脏成熟程度

妊娠32~34周监护胎盘功能 小时尿E3测定、血浆HPL测定等

五、妊娠终止的时机、方式等:15分钟

1、妊娠终止的时机选择

终止妊娠的时机

糖尿病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很大,故选择最佳分娩时间非常重要。孕37周前为早产率及新生儿死亡率高,而38周后死胎率增高。为了避免胎死宫内,医生往往得在早产与死产两种危险中权衡。一般孕37~38W时终止妊娠为宜,不可超过四十周。确定分娩时间

根据母亲的病情控制情况 根据胎儿大小、成熟度情况

根据胎儿宫内生活情况及胎盘功能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来决定分娩时机

通过饮食治疗或胰岛素用量每日少于20U血糖控制满意者等待自然临产 每日所需胰岛素超过20~30U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并且出现并发症即时终止妊娠,并在分娩过程中静滴胰岛素并监测血糖

2、妊娠终止的方式选择

GDM不是剖腹产的指针 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患病率无明显关系 剖腹产分娩的指针

巨大儿(胎儿体重超过4公斤)相对性头盆不称、胎位不正

自然分娩中出现胎儿窘迫或产程进展缓慢 胎盘功能不良 引产失败

GDM合并眼底出血

3、婴儿的处理

婴儿出生后,不管是否足月均按早产儿对待

给于保暖、吸氧,2~24h常规测血糖 预防低血糖

出生后1小时内喂50%的葡萄糖水1ml 1~2小时后再喂2~3ml 每1~2小时喂5%葡萄糖水15~30ml,连续24h 使其血糖达2.7mmol/L 24小时后,常规每3~4h哺乳一次

如血糖低于2.4mmol/L,应及时静脉补液,必要时可肌注胰高糖素

六、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预后:5分钟

大多数GDM孕妇产后6周FBG/OGTT恢复正常 19~34%的患者产后存在糖耐量异常 再次妊娠时约50%的患者复发GDM 分娩后16~25年,20~70%发展为DM 肥胖伴糖尿病家族史者尤其显著

GDM产后6~12个月需再次作糖耐量试验 每年检查一次血糖,尽早发现DM

重点与难点: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与正确处理

教学手段与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多媒体课件、图片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陈瑾珠:《实用内科学》第十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妊娠合并糖尿病41例临床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围产儿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对母婴有较大的危害,提高对GDM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控制糖尿病病情进展,控制孕期血糖波动,维持正常糖代谢对母儿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分娩产妇2498例,其中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41例,发病率1.6%。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5例,年龄23~39岁,平均27.34岁。随机选择与病例组同日分娩的孕妇31例,初产妇27例,经产妇4例;年龄21~37岁,平均25.69岁,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产次、体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内外科合并症。

1.2血糖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将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空腹时饮完,1h后抽静脉血检测,血糖值≥7.8mmoL则为50g糖筛查阳性。将糖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行75g糖耐量试验(OGTT),75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空腹口服,测空腹及服糖后1h、2h、3h4个时间点的血糖值,正常值分别为5.6mmol/L、10.5mmol/L、9.0mmol/L、8.0mmol/L[1]。OG-TT试验中有任何两次超过正常值则诊断GDM;仅1次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GIGT);若50g糖筛查时血糖≥11.2mmol/L,则禁用OGTT试验,需再测次空腹血糖。GDM确诊后均予饮食控制,监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1周后如血糖未达标准者加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法可以是强化治疗或常规治疗,用量根据四点血糖(即空腹血糖、午餐前、晚餐前及20:00血糖)水平调整。

1.3方法对41例GDM孕妇和31例非GDM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妊娠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GDM对孕妇的影响

GDM组妊娠高血压疾病5例(12.2%),羊水过多10例(24.4%),酮症酸中毒9例(22.0%);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疾病1例(3.2%),羊水过多3例(9.7%),酮症酸中毒0例(0),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GDM对围产儿的影响

GDM组胎膜早破6例(14.6%),胎儿宫内窘迫6例(14.6%)死胎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11例,早产儿6例(14.6%),巨大儿12例(12.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MRDS)3例(7.3%);对照组胎膜早破1例(3.2%),胎儿宫内窘迫2例(6.5%)死胎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2例(6.5%),早产儿2例(6.5%),巨大儿1例(3.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MRDS)1例(3.2%),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国外报道从l%~14%,我国报道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妊娠期糖尿病一般是由于妊娠期体内各种激素增加,特别是胎盘随孕周不断增加,细胞胰岛素受体相应减少,并伴随受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GDM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儿等多种并发症。妊娠后期,由于胎儿对葡萄糖需求量增加,同时在母体胎儿葡萄糖消耗增大,导致孕产妇糖原储备不足,导致母体能量供应得不到改善,脂肪动员加快,导致酮症酸中毒[2]。

妊娠期糖尿病对围产儿有一定的影响。高胰岛素血症亦导致胎儿代谢紊乱,导致胎儿出生后并发高胆红素血症,延迟肺Ⅱ型细胞成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增加[3]。糖尿病孕妇存在的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绒毛中胎儿侧小动脉发生阻塞,胎儿所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使胎儿耗氧量加大,这些危险因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故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高的胎儿宫内病死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另外,妊娠期糖尿病的胎儿常偏大,形成巨大儿,可导致头盆不称、宫缩乏力、结果易造成肩难产、产伤和死胎等。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潜在的并发症多,必须对孕妇在孕期进行有效的筛查,防止母儿并发症及降低围生儿患病及病死。妊娠期是糖尿病的高危阶段,由于目前尚无方法治愈糖尿病,因而早期预防、延缓或阻止高危人群转为糖尿病是产科医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另外由于50g糖筛查[4]简便易行,有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发现。

总之,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者孕妇早期综合干预,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改善母婴健康状况,更好的改善妊娠结局,可预防和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凯,张群英.1770例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6(23):3668-3669.

[2]魏清敏,郑瑜.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陕西医学杂志,2009,10(38):1307-1308.

[3]赵育红.3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31(23):4511.

[4]段涛.妊娠期糖尿病研究热点.上海医学,2004,3:145-146.

[5]姚玉娟,苏娜,陈娜,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体与胎儿影响的临床观察,中外妇儿健康2011,06(19):121

妊娠合并糖尿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39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经产妇为137例,初产妇为260例;年龄为21~42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6.9±3.1)岁;孕周为37~41周不等,平均孕周为(38.0±1.5)周;孕妇体重为59~81 kg不等,平均体重为(64.5±3.9)kg,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来该院检查的100例未合并糖尿病者为对照组,其中,经产妇为35例,初产妇为75例;年龄为20~4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27.1±3.2)岁;孕周为37-41周不等,平均孕周为(37.9±1.6)周;孕妇体重为55~80 kg不等,平均体重为(65.1±3.6)kg,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孕次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故而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伴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严重药物过敏者以及非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患者孕期为25~28周与>35周时均做糖尿病筛查实验,实验结果怀疑其伴高危因素患者,于32周后再行检查,以防漏诊。

1.2.2 干预方法

给予观察组相应的治疗,即参照患者的血脂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给予其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联合用药营养治疗,具体如下。①评估患者病情: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以参照其身体状况与血糖水平为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与营养管理方案;②用药管理:护理人员针对胰岛素的正确使用剂量、注射部位、方法等进行指导,并告知患者血糖自测的方法,一旦出现冷汗、头晕、心跳加速以及面色异常等症状时,要及时补充糖类予以缓解,期间注意监测胎心、胎动,若见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以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③饮食管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并行营养指导,能量摄取标准为125.0~145.5 kJ/d,全天食物分为4~5餐,其中脂肪含量控制在15%~25%,蛋白质含量控制在10%~30%,碳水化合物含量控制在40%~55%;控制饮食时间持续约7 d后,对于血糖仍不满意的患者,建议其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孕期体重增长以<12.5 kg为宜,期间叮嘱患者禁食生冷辛辣食物,避免夜间低血糖,并补充微量元素,多摄入食物纤维、牛奶、豆制品等;④健康教育;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必要时可发放宣传小册子,以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叮嘱其注意个人卫生,睡前以温水泡脚,改善血液循环状况;及时修剪趾甲,禁穿硬底鞋,防止感染;告知患者采用运动疗法控制体重与血糖水平,运动期间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运动过度,运动方式包括简单家务、散步等,一般以30~40 min为宜,但有心脏病、先兆流产征象患者应禁行。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末期FPG与HbAlc与2hPG变化;②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感染等;③观察组中治疗满意组与不满意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测量患者于空腹与餐后状态的血糖含量,空腹血糖水平<5.5 mmol/L且餐后2.5 h血糖水平<6.5 mmol/L者则视为满意,两项指标有一项不符则视为不满意[2]。

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末期FPG与HbAlc与2hPG变化比较

对照组患者FPG与HbAlc水平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两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治疗满意组与不满意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不满意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以38.7%明显高于治疗满意组的16.2%(P<0.05),详见表3。

注:与治疗满意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常见于中期妊娠,多由孕妇胰岛素敏感性发生改变或碳水化合物不正常代谢所致,长久以来,该病的筛查对象一直存在争议,但常见的低危因素包括:①孕妇年龄≤25周岁;②体质量指数<25;③无糖尿病家族史;④无巨大儿、畸形儿以及死胎等不良孕产史[3]。患者妊娠期因糖耐量异常而出现高血糖,且当血糖异常水平达到相关标准时被视为妊娠合并糖尿病,该病的危害极大,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多种母婴并发症与合并症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妊娠结局[4]。

以往临床上大约有80%及以上的患者仅靠饮食治疗,便可使其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故而认为饮食管理在该病的治疗中至关重要。但饮食管理期间,患者应避免过度控制饮食,以防出现饥饿性酮症,影响胎儿的生长,而较为科学与理想的饮食,要求一方面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与热能,以避免出现饥饿性酮症,影响到胎儿生长;另一方面应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含量,保持患者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以此来降低糖尿病对产妇的不良影响。针对性用药营养管理,有利于帮助患者掌握用药方法与原则以及饮食控制的相关注意事项,从而增加对糖尿病的自控能力,且以规律的用药与适宜的饮食控制来约束自己,不仅能有效改善其饮食与生活质量,防止新生儿低血糖、早产、羊水过多等的出现,还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酮症酸中毒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故而联合用药营养治疗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5]。该研究结果显示,未合并糖尿病妊娠者的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0%,而妊娠合并糖尿病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31.7%,充分表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观察组中治疗满意组的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以16.2%明显低于治疗不满意组的38.7%,可见给予患者相应的干预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糖尿病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糖尿病者,而给予前者相应治疗后,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对妊娠结局起到显著改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397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该院检查的100例未合并糖尿病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FPG与HbAlc水平明显优于观察组;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6.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3 1.7%;观察组治疗不满意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以38.7%明显高于治疗满意组的16.2%(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糖尿病者,而给予前者相应治疗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结局,影响评估

参考文献

[1]1王建梅,黄蕾.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9.10(4):460-461.

[2]陆桂月,顾京红,黄亚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6(10).784-785.

[3]韩娟.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6(11):146-147.

[4]张绿田.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影响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20):97-98.

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例, 年龄在22~41岁之间, 平均31岁, 孕34~40周, 其中妊娠期糖尿病者64例, 糖尿病患者妊娠16例, 初产妇48例, 经产妇32例。同期, 我院收治妊娠者500例左右, 妊娠介并糖尿病妊娠者大约占2%。在非糖尿病妊娠者中随机抽取320例作为80例妊娠介并糖尿病病例组的参照组, 并经随访, 2组孕周期、孕妇年龄等一般资料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P>0.05。

1.2 妊娠介并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1.2.1 糖尿病介并妊娠

孕前明确患有糖尿病, 符合1 99 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诊断标准[3], 妊娠24~28周进行GDM筛查。即症状+随机血糖值11.lmmol/L, 或至少2次空腹血糖≥7.0mmol/L, 或空腹血糖≥7.0mmol/L, 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2h血糖≥11.lmmol/L。

1.2.2 妊娠期糖尿病[1] (GDM)

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 m l/L, 或5 0 g葡萄糖负荷试验, 1 1.l m m o l/L, 空腹血糖, 5.8 mmo l/L, 或OGTT采用空腹5.6 mmo l/L, 1 h:1 0.3 mm o l/L, 2 h:8.6mmol/L, 3h:6.7mmol/L诊断标准, 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止常值, 则叫诊断为GDM。

1.3 治疗方法

1.3.1 饮食治疗

饮食控制的理想目标是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热量和营养需要, 又能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 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2]。多数GDM患者经介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 均能控制血糖在满意范围。营养科营养师根据孕妇体重、孕周期及孕妇血糖情况计算总热量, 使血糖控制在空腹3.3~5.6mmol/L, 餐前30min:3.3~5.8mmol/L, 餐后2h:4.4~6.7mmo l/L, 夜间:4.4~6.7mmo l/L。

1.3.2 运动疗法

结合产科和内科的治疗原则,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特别是肥胖的孕妇, 叫在餐后做30min有节律的运动, 如散步, 运动时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以内, 避免剧烈运动[3]。

1.3.3 药物治疗

经过上述处理之后, 血糖仍控制不了的患者, 给子胰岛索治疗。可在3餐前30min皮下注射胰岛索。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

2 结果

80例病例组中有64例 (80%) 用饮食控制和运动可以很好控制血糖;16例需加胰岛索治疗来控制血糖, 80例效果均良好。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 无孕产妇或新生儿窒息。糖尿病病例组与参照组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患病率比较见表1、2。

3 讨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及影响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孕期孕妇易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羊水过多、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 使难产、手术产率增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4], 胎儿易发生巨大儿, FGR, 流产, 早产, 胎儿畸形等, 新生儿出生后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 ARDS等[5]。本院8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经正确处理和积极治疗后, 无一例发生酮症酸中毒, 无一例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窒息发生。病例组除早产、剖宫产发病率高于正常参照组孕妇外 (P<0.05) , 其他并发症与正常参照组孕妇无显著性区别 (P>0.05) 。妊娠合并糖尿病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毅惠.妊娠合并糖尿病15例临床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3, 22 (3) :206~207.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Care, 2004, 27Suppl1:188~190.

[3]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4]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第9篇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3月, 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 年龄22岁~33岁, 平均年龄27.5岁;经产妇4例, 初产妇26例;孕期35周~40周;5例为糖尿病患者妊娠, 25例为妊娠期糖尿病。1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 20例行剖宫产, 8例巨大儿。

2 护理

(1) 做好心理护理。糖尿病孕妇除了承受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外, 还要担心胎儿安危, 所以心理压力较正常孕妇大, 其抑郁症和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3], 所以必须首先做好安慰工作, 指导孕妇自查尿糖;向孕妇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控制血糖的方法及母儿预后, 减少她们的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指导家属给予更多的生活照顾及心理支持, 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 鼓励孕妇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以便在医护人员配合下得到最合理的诊治, 达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2) 指导合理饮食。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控制血糖的主要方法, 饮食治疗原则上既要满足孕妇本身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又要维持腹中胎儿健康发育成长。理想的热量控制是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 而无酮症酸中毒发生。选择食物要多样化, 应包括谷类、动物性食品、蔬菜、水果、鲜奶或奶制品, 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 定质、定量、定时间用餐, 各种营养素要合理分配, 其中蛋白质占18%~20%, 脂肪占28%~32%, 碳水化合物占42%~50%, 膳食烹调要色、香、味俱全, 以刺激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4]。 (3) 进行适量运动。告知患者运动的益处, 通过运动可以减轻体重,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促使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 改善脂质代谢。良好的运动可以减少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 降低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5], 因此运动对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护士与孕妇共同制定适当的、规律的运动计划, 根据孕妇的不同阶段适当进行活动, 以不引起心慌、宫缩、胎心音的变化为宜, 可选择缓步走或上肢运动。 (4) 加强孕期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尿糖、血糖、体重、血液生化指标, 定期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 (5) 加强产时监测。因宫缩消耗大量糖原, 疼痛使产妇进食减少, 临产及产程中给予持续吸氧, 严密监测血糖及宫缩, 防止产程延长, 避免发生酮症酸中毒。严密监测胎心变化, 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工作。 (6) 新生儿护理。糖尿病产妇所生婴儿, 抵抗力弱, 不论体重大小及是否足月, 均应按早产儿护理。护理中应密切关注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喂糖水, 予吸氧及保暖, 并早开奶, 因初乳中含有多种抗体, 如免疫球蛋白、抗毒素等, 能增强新生儿抗病能力。必要时还可静脉缓慢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30~40 m L (每分钟10~15滴) 。加强产褥期的监测及护理, 预防感染。产后胎盘的娩出及全身分泌的激素逐渐恢复孕前的水平, 抗胰岛素激素迅速下降, 产后24 h内应按医嘱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并继续密切监测血糖、尿糖的情况, 观察出血量、体温、排尿的情况, 以防低血糖休克的发生;0.5%碘伏消毒外阴, 2次/d, 严防产后大出血及产褥感染, 积极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教育,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 采取避孕措施, 适当体育运动, 做好自我监测 (血糖、尿糖) , 产后6周~12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

3 结果

30例患者平均住院12 d, 血糖控制稳定后出院, 无1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感染等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7~10分, 体重为3 000~4 500 g.

4 小结

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 对母儿都存在严重影响。加强孕期的管理、产时及产后的监护, 做好新生儿护理、产褥期的护理, 能有效降低围生母儿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取孕期、在院及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及加强监护等措施。结果 全部孕妇治愈或缓解出院,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及相关护理, 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和病死率。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8-159.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516-518.

[3]王蔚军, 崔咏怡.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情绪状态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9 (9) :46.

[4]刘筱娴.孕产妇的营养与合理膳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5 (17) :275-276.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第10篇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护理,体会

由于妊娠期糖代谢的生理变化, 使有遗传倾向的妇女容易发生耐糖功能减退, 而最终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妊娠后, 病情往往不易控制, 并且不稳定, 如不予以控制血糖可直接影响孕妇及胎儿, 近年来随着胰岛素的应用及血糖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围生医学的发展, 使糖尿病孕妇的病死率从50%降至0%~1%, 其围生儿病死率从60%降至2%~5%[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11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年龄22岁~31岁, 空腹血糖 (5.1±0.6) mmol/L, 餐后2 h血糖 (10.8±1.0) mmol/L。临床表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 外阴瘙痒, 阴道及外阴念珠菌感染, 重症时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 甚至危及生命。

696

1.2 方法对照组按医嘱对患者用药及治疗进行指导, 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1.2.1 妊娠前咨询

糖尿病患者应计划妊娠, 在受孕前准备开始口服叶酸, 停用口服降糖药, 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 严格控制血糖。加强血糖监测,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100 mg/d L之间, 餐后血糖控制在90~140 mg/d L之间。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血压、心电图、眼底、肝肾功能检查, 如血压>150/100 mm Hg、眼底检查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心电图示冠状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者不宜妊娠。

1.2.2 孕期监测与治疗

1.2.2. 1 孕期监测

定期接受产前高危门诊检查, 产、内科共同监护, 积极控制糖尿病;重视尿糖、尿酮体、B超和宫底高度监测等, 及早发现胎儿畸形和巨大儿。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监测胎心、胎动情况以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与成熟度。

1.2.2. 2 控制饮食

饮食控制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理想的饮食控制目标为既能保证和提供妊娠期间的热量和营养需要, 又要避免餐后高血糖或饥饿酮症出现。饮食控制应个体化, 根据血糖/尿糖和酮体等对患者摄取的热量进行调整, 在总体热量限定的前提下饮食为优质高蛋白, 多维生素, 钙、铁, 适量热卡的低盐饮食, 控制热卡使孕妇体重增长稳定控制在10~12 kg。

1.2.2. 3 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若采用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仍>105 mg/d L或餐后2 h血糖>140 mg/d L, 就应该加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用量也应个体化, 孕妇对胰岛素的需用量约为非孕期的1倍, 而且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按时测量血糖及尿糖以监测病情, 保证用药剂量和用药途径准确无误;注射后严密观察, 如有出汗、头晕、饥饿、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应立即测血糖并且通知医生, 必要时立即口服或静推葡萄糖。一般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首次剂量0.1 U/ (kg·h) , 经静脉滴注, 酸纠正 (血p H>7.34, 尿酮体转阴) 后改皮下注射。用药期间, 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和血糖异常变化的临床症状, 以便做进一步检查, 积极处理。

1.2.3 分娩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一般在孕38周左右终止妊娠, 如血糖控制不佳, 出现产科并发症, 或病情恶化, 应随时终止妊娠。若血糖控制良好, 无妊娠并发症, 胎儿监测无异常, 则分娩应延至胎儿成熟, 一般应经阴道分娩。在阴道分娩过程中, 应随时严密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 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以防发生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高渗昏迷。为了预防产后出血, 注射宫缩剂如催产素或麦角新碱[2]。

1.2.4 产后随访

分娩后胎盘胰岛素抵抗因素撤退, 体内血糖水平逐渐下降, 糖尿病患者在产后血糖逐渐下降至孕前水平, 应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监测血糖变化以防低血糖休克的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提倡母乳喂养, 做到尽早吸吮和按需哺乳, 因为哺乳可以减少糖尿病产妇产后胰岛素的用量。糖尿病婴儿不论体重多少, 都应按早产儿护理, 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出生后1 h喂25%葡萄糖液10~30 m L, 以后每4 h1次, 连续24 h, 必要时静脉给葡萄糖酸钙。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2.2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对妊娠母子的影响及其危害:糖尿病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比正常孕妇增高4倍, 与糖代谢紊乱有关, 严格控制糖代谢可减少其发生率;糖尿病孕妇较易并发泌尿道感染, 易发生真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炎, 应早期诊断, 及时给予局部抗真菌药;孕产妇病死率增加, 血糖控制不良时, 孕妇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危及生命, 也可因合并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者产时并发症、产褥期感染等死亡;同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手术产率增加。总之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 能明显减少对母婴造成的不利影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37-1038.

妊娠合并糖尿 第11篇

【关键词】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临床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5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39-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异常。GDM是一种危险的合并症,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危害,并且近年来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使改善[2]。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68例,对患者均进行尽早诊断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将结果进行具体系统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6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岁-37岁,平均年龄为28.3岁;其中初产妇47例,占69.12%,经产妇21例,占30.88%;患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患者33例,占48.53%。41例患者实行剖宫产,占60.29%,27例顺产,占39.71%。1例酮症酸中毒胎死宫内,占1.47%,67例新生儿健康存活,占98.53%,其中1例胎儿生长受限致新生儿重度窒息,转儿科预后好,治愈出院。

1.2 方法

1.2.1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指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每日用餐后做适时适量的运动,非常有利于控制血准体重来进行热量计算,若母婴(胎)总热量为147Kj/(kg·d),则蛋白质用量不超过1.6g/(kg·d),总热量中的45%-55%左右为碳水化合物,总热量的33.2%左右为脂肪[3]。提倡少量多餐制,注意多摄入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品,为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建议睡前加餐。并每天补充钙剂、叶酸和铁剂,控制餐后1h血糖在8mmol/L以下。

1.2.2 药物疗法 药物治疗是指普遍采用胰岛素疗法来治疗血糖不达标患者,按刘东岩等[6]制订的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饮食治疗者如1周内仍有3次餐后2h血糖>6.7mmol/L或空腹血糖>5.8mmol/L则开始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与孕妇体重及孕周有关系,但主要取决血糖升高程度,平均胰岛素的用量为:妊娠初期为0.75到0.85u/(kg·d),妊娠中段为0.85到1.5u/(kg·d),妊娠后期为0.95到1.25u/(kg糖值[2]。同时要注意,不适宜运动时间过久,普遍以25-35分钟为最佳,选择有节奏的运动项目,如散步等,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先兆早产或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适于进行运动。

1.2.3 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孕妇热量与体内胎儿热量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均由其母体所提供,所以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控制不能过于严格,否则容易产生饥饿性酮症。涉及精确用量及具体用法时,根据24小时血糖水平来判定胰岛素用量:BG每升高1mmol/L,加3-4U,需要仔细观测孕产妇每餐的前、后2小时血糖以及睡前血糖值,以此做为调整依据。妊娠达27.5周以后,应该月每个做1次超声复查,检测病人的羊水量及胎儿发育等情况[4]。

1.3 判定疗效的标准 未孕前患有糖尿病者要在血糖控制理想后再妊娠。确诊为GDM和GIGT者,均应先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治疗,一经确诊,必须立即采用饮食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必要时采取胰岛素药物治疗,定期做血糖控制。根据2008年中华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联合发布了《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推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3.3-5.6mmol/L,餐后2h血糖4.4-6.7mmol/L,夜间血糖4.7-6.7mmol/L,三餐前血糖3.3-5.8mmol/L。

2 结 果

本组妊娠糖尿病确诊病人中,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均通过运动疗法与饮食疗法本组妊娠糖尿病病人中,对23例加用胰岛素皮下注射疗法,占33.82%治疗效果明显。其余病人都没有使用降糖药。其中有1例26岁经产妇患者,妊娠34.5周时发生死胎两次,没有GDM家族史。该次在妊娠22.5周时,出现口干、常饮和多现象尿,最后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后,血糖波动5.8-6.1mmol/l。妊娠33.5周时,因有轻度子痫前期并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而入院治疗,并于妊娠34.5周时进行剖腹产。新生儿出生体重2.1kg,重度窒息,抢救后转儿科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为21岁初产妇,没有GDM家族史,在妊娠24.5周时,空腹血糖检验值为11.5mmol/L,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对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用运动疗法加饮食疗法后,复诊血糖达到正常,此后,在未继续进行监测及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妊娠27.5周时出现口干、常饮和尿多现象,当时未诊治,于妊娠29.5周时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昏迷,之后胎死宫中。

3 讨 论

近几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时会导致孕期出现畸形胎儿、酮症酸中毒、流产、死产等,对孕妇以及婴(胎)儿造成极大身心创伤。所以必须及早诊断治疗,减少孕产妇母儿并发症。我国专业的孕期糖尿病治疗合作小组成立后,应该谨遵医学的严谨原则,制定适宜我国情况的GDM诊断方法和筛查标准。糖尿病患者在准备怀孕前应进行一个全面体检,包括心电图、血压、眼底、肾功能等方面,以确定患病的分级,看是否适合妊娠。糖尿病患者若已并发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退化或出现网膜病变者,则不能妊娠,若已怀孕,必须尽早终止。又能妊娠意向的糖尿病患者,在怀孕前应必须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若患者在未孕时使用口服药物降糖,孕前须改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本组大部分患者都是在常规筛查时侯发现的妊娠期糖尿病,基本不需用药,少数采用胰岛素治疗法。即便是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在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监护之后,母胎均健康正常,经过研究,可以看出,即使年龄不超过25岁并且无糖尿病家族史,最年轻在21岁也有可能发病,妊娠22.5周时也可能会产生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现象。此外,受孕7.5周内或者停经9.5周前是产生胎儿先天畸形的最危险时期。由此可知,处于妊娠初期以及已有怀孕意向的妇女,非常有必要进行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常规化化验。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对妊娠结果产生严重影响,还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在妊娠期间患糖尿病的妇女,未来患糖尿病的机率会比正常人高;②妇女在妊娠期间患有糖尿病的话,所生产的小孩患上糖尿病的机率也会比正常人高。

总而言之,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性不可小看,尽早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能够有效的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大力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母婴安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尚强.43例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与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19):2474-2475.

[2] 张琴秀.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J].中外医疗,2011(13):29-31.

[3] 陆桂月,顾京红,黄亚绢.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起始孕周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10):784-785.

[4] 张改莲.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70-71.

[5] 刘影,张慕玲,张红.妊娠合并糖尿病52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02):152-153.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第12篇

1孕产妇的护理

1.1 产前检查及健康宣教

妊娠前诊断为糖尿病者应了解发病年龄、病程及病情, 并进行分级。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应了解家族糖尿病史、本人病史及生育史, 了解孕妇有无“三多一少”症状, 即多饮、多尿、多食症状。24~28周进行糖筛查, 筛查阳性应进一步作糖耐量试验, 以明确诊断。健康教育要尽早进行,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着重宣传良好的生活规律, 同时要加强对文化水平较低患者的饮食指导, 向患者进行妊娠合并糖尿病知识的全面教育, 强调饮食治疗及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使患者充分认识并发症的危害性, 并让患者学会自我保健和血糖监测及预防并发症的相关知识, 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2]。另外要加强孕期管理, 经常进行尿常规、尿糖、血糖、血生化监测, 并定期做B型超声检查以了解胎儿情况。产检频率孕28周前每月1次, 孕28~36周每2周1次, 36周以后每周1次, 如有异常情况则增加检查次数。32周以后教会孕妇胎动计数方法, 左侧卧位休息, 有条件者可以每天吸氧2次, 以改善胎盘血液循环。一般可在32~36周提前入院待产。因妊娠合并糖尿病血糖水平与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密切相关, 除常规的产前检查内容外, 应对孕妇进行严格监护使血糖值接近正常水平。 (1) 血糖监测:临床上常用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监测指标,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h血糖<10mmol/L, 每月查1次糖化血红蛋白 (HbAlc) <6%。 (2) 肾功能监测及眼底检查:每次产前检查应做尿常规, 因15%孕妇餐后出现糖尿, 尿糖也易出现假阳性, 所以尿常规检查多用于监测尿酮体和尿蛋白。每月1次肾功能测定及眼底检查,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3]。

1.2 心理护理

烦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加, 进一步引起血糖增高, 从而加重病情, 造成恶性循环。另外很多学者发现糖尿病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出现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4], 所以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精神医学问题主要以抑郁、焦虑为突出表现, 专业人员应意识到孕妇的这种脆弱性, 除了确实需要外, 不要对她们施加任务或治疗措施。一般的给予心理疏导, 针对孕妇目前的心理状态, 科学认真地分析及解释, 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另外给予家庭支持疗法, 使孕妇得到系统支持, 从而帮助孕妇缓解或减轻甚至消除焦虑及抑郁症状。作为助产士和护士应尽量尊重孕妇的意愿, 并保证最小的干预。

1.3 合理饮食

强调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和护理的关键。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行之有效的最基本的治疗措施。营养指导要有针对性, 绝大多数孕妇对每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缺乏了解, 其每日膳食安排基本上是随意的, 缺乏科学性, 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一些营养素的摄入过多或过少。理想饮食应该是既能提供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引起餐后血糖过高, 与非孕期糖尿病饮食控制不同, 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孕妇供给营养, 孕妇饮食控制不必太严格[5]。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少食动物性食品, 以免加重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6]。每天总脂肪的摄入量<总量热的20%, 不仅可以改善糖耐量、降低胆固醇及三酰甘油, 同时还可以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7]。妊娠合并糖尿病易并发胃肠功能异常, 胃排空异常及腹泻多见, 易并发消化性溃疡, 应少量多餐, 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含乙醇饮料等, 食用刺激性弱的食品如牛奶、豆浆、鸡蛋、面粉、大米、瘦肉、鱼等, 鼓励多食苦瓜, 因为苦瓜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理活性。多食食物纤维, 补充钙及铁、铬、锌、镁、维生素B及维生素C。

妊娠早期膳食应以清淡少油腻为主。在孕中、晚期, 即使体质量超重的孕妇, 严格限制饮食, 否则易产生酮症。每天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 蛋白质占25%, 脂肪占20%, 主食要实行少量多餐, 每天分5~6餐, 由于清晨体内产生胰岛素拮抗激素浓度最高[8], 早餐后血糖最难控制, 所以早餐量宜少, 占全天热量10%。而且尽量少摄入含淀粉类食品, 午餐及晚餐各占全天总热量30%, 上午、下午及睡前加餐各占10%。孕妇要多摄入富含纤维素食品, 注意维生素铁、钙的补充。另外, 进餐定时定量不仅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代谢[9], 还能调整好胰岛素剂量和不发生低血糖或严重高血糖[10]。因此在治疗期间要加强饮食的健康教育, 帮助孕妇及其家属提高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认识及严格执行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以增强“动力”, 自觉实施饮食治疗。在饮食指导的实施过程, 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给予具体指导, 使孕妇及其家属懂得并学会食品交换法, 促进孕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 以利于血糖控制。

1.4 适度运动

孕妇适度运动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改善血糖及脂代谢紊乱, 避免体质量增长过快, 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和正常分娩。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散步、中速步行, 每月至少1次, 餐后1h进行, 持续20~30min。通过饮食和适度运动, 使孕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10~12kg内较为理想。

1.5 胰岛素治疗

应用了解患者进食情况, 定时进餐, 定时测血糖、尿糖的变化, 观察饮食控制效果, 记录每天液体出入量, 每周测体质量1次。指导患者留4段尿的方法, 7∶00~11∶00、11∶00~15∶00、15∶00~21∶00、21∶00~次日7∶00, 每周留1~2次24h尿糖定量。胰岛素要注意低温保存, 饭前15~30min注射, 剂量要准确, 2种胰岛素合用时, 要先抽吸普通胰岛素, 后抽吸长效胰素。妊娠期胰岛素用量应根据病情及孕期进展而调整。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 体内各种内分泌激素、女性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均有增加, 胎盘还分泌胎盘生乳素。这些激素在周围组织中都有抗胰岛素作用, 目的使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量和消耗量降低, 以满足胎儿葡萄糖的需要和摄取, 因此妊娠期胰岛素的需要量比非孕时增加50%~100%, 甚至更高[11]。用药须遵医嘱精确计算, 用药期间如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颤抖、有饥饿感以至昏迷等, 须急测尿糖、血糖、尿酮体, 以确定有无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 可饮糖水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ml, 并立即通知医师。分娩后, 由于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迅速下降, 遵医嘱于产后24h内将胰岛素的用量减到原来量的一半, 继此之后应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1.6 防止并发症

1.6.1 感染:

因血糖高使血渗透压增高而抑制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降低对感染的抵抗力;另外由于血糖、尿糖浓度升高, 有利于某些细菌生长;再加上产程中反复的阴道操作及术后保留尿管等,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几率明显增加。因而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上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等均感染几率明显增加。妊娠期须加强对孕妇的卫生宣教, 平时室内经常开窗通风, 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勿熬夜。流行性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 以免呼吸道感染;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不洁食物, 防止消化道感染;经常洗澡, 保持皮肤清洁, 发生皮肤感染要及时治疗;糖尿病孕妇易并发霉菌感染, 应告知孕妇。

1.6.2 高血压:

糖尿病所致的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都可加重血压升高, 而高血压也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种疾病的合并存在是加速心、脑、肾血管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增加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 防治糖尿病的同时也要重视高血压治疗[12], 要定期测量血压及时治疗高血压。

1.6.3 酮症酸中毒:

护理要注意, 绝对卧床, 安慰患者稳定情绪, 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足够的胰岛素, 及时补液纠正脱水、酸中毒, 必要时插入胃管, 以胃肠道补液。清醒患者鼓励其多饮水,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1.6.4 低血糖:

如意识尚清楚者, 立即口服糖水或进食饮料;意识丧失或出现抽搐者, 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 必要时持续静脉点滴葡萄糖, 根据病情设专人护理, 注意安全,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双侧瞳孔大小。

2出院指导

根据产妇的不同情况, 做好出院宣教, 指导产妇产后休息, 禁性生活3个月, 做好避孕措施, 产后42d行母婴健康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适当运动和体育锻炼, 做好自我监护 (自测尿糖、血糖) 。产后6~12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检查, 减少糖尿病慢性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遇有发热、恶露持续不净或尿糖有变化时, 分别去产科或内科就诊。尤其是妊娠糖尿病的产妇, 因为以后发生显性糖尿病机会明显增加, 因此需每年查体2次以便及时发现。若因合并糖尿病而导致此次怀孕失败, 孕产妇将面临失落忧伤过程, 护士需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心理咨询工作, 指导产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

3小结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影响严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要重视早期的教育指导。在发达国家早有糖尿病教育护士及糖尿病教育协会, 糖尿病的教育及工作通常是由护士完成的[13]。要做好心理护理, 鼓励孕妇坚持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同时向其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 帮助她们正确认识疾病, 消除恐惧、害怕等不健康心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总之,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是一个及其重要又及其复杂的工作, 只有耐心、细致地做好以上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 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及围生儿病死率。

上一篇:功夫下一篇: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