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置换范文

2024-05-21

功能置换范文(精选8篇)

功能置换 第1篇

在动态页式管理过程中,当物理内存中没有空闲页面时,需要通过页面置换算法把当前在内存中的页面与当前访问的页进行置换。一个好的置换算法应该充分考虑到整个访问序列的缺页率,以及是否会发生Belady(异常)现象[3]。传统的置换算法有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LRU)置换算法等,其中FIFO置换算法因为没有考虑程序执行的动态执行特征,有时会产生Belady现象,LRU置换算法往往要花费巨大的系统开销。

1 提出观点

本文根据页面存储管理的置换算法,提出一个相对具有诊断功能的置换算法(以下简称CD置换算法)。这里的诊断功能是指诊断被换出的页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再被换入,如果有多个页面诊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被换入的话,那么应该根据页面影响因子最小被淘汰的原则进行置换。通过实验证明,这种具有诊断功能的置换算法能够降低缺页率,同时也能够降低产生Beledy(异常)现象的概率。

2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页面访问序列

程序或数据在虚拟空间中以页的方式进行存储,某进程访问该程序以页为单位进行,对页的访问次序叫页面访问序列。可以用以下数学抽象[2]。

设N={1,2,3,…,n}表示程序或数据在虚拟空间中划分的页数目,设M={1,2,3…,m}

表示内存当前空闲页面数,页面置换应满足{M0)的页面访问序列,设Xi表示序列的第i(i

例如:n=5,则页面访问序列W1={1,2,2,3,2,4,5,4,3,5,2,4}为长度为12的有效页面访问序列。

2.2 页影响因子(PIF)

某进程P访问某页的影响因子定义为访问该页的次数与页面访问序列长度的比值。即PIF[i]=Ni/K。(其中PIF[i]表示第i个页的影响因子,Ni表示第i个页被访问的次数)。

2.3 缺页(LP)

把虚拟空间中的页装入内存地址中建立映射关系,称为地址映射。把某页X与内存页面建立了地址映射关系,则当进程访问该页X时,直接访问内存地址,反之如果要访问该页X,而X没有与内存建立地址映射关系,则表示缺页[1]。

缺页率(LPP)指缺页次数(设为L)在访问页数K中的百分比。记LLP=L/K*100%。

2.4 Belady(异常)现象

在采用FIFO算法进行页面置换时,在正常情况下,如果提供的页面数更多,缺页次数会相对的减少,反之,如果出现页面数增加,缺页次数增加的这种异常现象称为Belady现象[1]。

2.5 页面置换算法流程图

当物理内存中没有空闲页面时,需要通过页面置换算法把当前在内存中的页面与当前访问的页进行置换[4]。置换算法的程序流程图1如下。

3 实验与算法设计

3.1 实验条件

为了更好的描述实验及算法,将涉及到的变量按上述进行定义。在实验当中,本文将未来的一段时间定义为访问M-1个页的时间(其中M为内在提供页面数)。为了充分反映实验结果,设计两个实验,分别叙述如下。

实验1:将采用最常用的FIFO和LRU置换算法。算法实现可参考文献[2]。

实验2:本文提出具有论断功能的实验。具体为设计K=10,N=5,M={2,3,4}的实验,计算缺页率及分析Belady(异常)现象。

以上实验1做为实验2结果的对比实验。

设置两个数组PAGE和PIF。其中PAGE长度为M-1,保存未来某一段时间内要访问的页号,本文实验算法在处理PAGE数组时,如果PAGE数组个数少于M-1(即待访问页数少于M-1个)时,将不足的个数以0代替; PIF数组长度为N,保存每个页的影响因子。

3.2 置换原则及访问序列模拟方式

以上是页3置换之前的状态,从表1可得当前内存装入页1,页5和页2。如果要访问页3,则表现为缺页,因此要调用置换算法。如果经过计算PIF=[0.1,0.3,0.1,0.1,0.4]。此时PAGE=[4,5]。则页5,和页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被再将访问,因此页3只能和页1或页2进行置换。根据PIF[1](0.1)

实验中访问序列的模拟方式[5]:根据实验条件可知访问序列的样本空间大小为510,通过随机产生方式产生100个样本序列。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以下是针对随机产生的访问序列W1的实验结果。

W1={1,2,3,4,1,2,5,1,2,3} ,M={2,3,4},此时PIF=[0.3,0.3,0.2,0.1,0.1]。

4.2 实验分析

从表4,表5,表6的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

实验产生100个长度为K=10的访问序列,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由表7,图2,和图3的实验结果可得出,CD置换算法较优于FIFO和LRU置换算法,缺页数相对降低,产生Belady(异常)现象的次数也相对的减少。从整体上看,同一算法不同的M值,得出的结果是M值越大,平均缺页次数减少,这符合一般的正常现象,同样也说明本实验设计较合理。虽然图3显示有一定数量的访问序列产生了Belady(异常)现象,但经比较CD置换算法也能够相对减少产年Belady(异常)现象的概率。

5 实验总结

本文在传统的置换算法中,提出具有诊断功能的置换算法,目的是降低置换次数,减少产生Belady(异常)现象的概率。在算法中涉及到PAGE数组,它是一个变化的数组,每一次的页面访问都会改变PAGE的值,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寄存器的方式实现。因此在现实系统中,本文所提供的算法虽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但会增加系统的开销。PIF在算法实现过程中是一个静态的数组,也就是给定了访问序列,则PIF的值将不再变化。在执行某进程中,往往很难判断某页的访问次数,或者说要有很大的成本才能判断访问序列[6]。本文在没有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将算法做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考虑研究。希望能够对其他研究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史美林,张高.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29-132.

[2]彭青松,丁祥武.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页面置换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67-70.

[3]张玲玲,高林娥.FIFO页面置换算法的实现以及异常问题的讨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3):98-100.

[4]张春红.浅谈页面置换算法之LRU算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76-78.

[5]蒋飞虎.动态自适应页面置换算法[D].南京:东南大学,2006.

功能置换 第2篇

【摘要】目的研究心功能分级在椎管内麻醉中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认知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70岁,心功能分级Ⅰ至Ⅲ级。分为三组:A组为心功能Ⅰ级患者,B组为心功能Ⅱ级患者,C組为心功能Ⅲ级患者,每组20例。椎管内麻醉取L3~4为穿刺点,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1.5 ml,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至T8以下,术中根据需要硬膜外追加0.5%罗哌卡因3~5 ml。分别于麻醉前24 h、术后24 h和72 h时,采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采集肘静脉血样,ELISA法测定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结果三组共有14例患者在术后24 h时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其中A组发生率为10%(2/20),B组发生率为25%(5/20),C组发生率为35%(7/20)。三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前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或0.01),C组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1),三组患者手术后72 h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麻醉前24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B组和C组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或0.01),C组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患者手术后72 h的血浆β淀粉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随心功能评级的增高而逐渐严重,在围手术期改善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很可能有益于降低POCD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功能;麻醉;脊椎;老年人;认知障碍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6-0841-03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

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第3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中, 男5例, 女16例;年龄27岁~69岁, 平均53.8岁;左膝8例, 右膝13例;骨性关节炎1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 创伤性关节炎2例;21例均采用骨水泥型假体;住院天数25 d~41 d, 平均32.8 d;术后住院天数14 d~31 d, 平均19.1 d。

1.2 方法

21例病人均采用系统化加个体化的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即总结、吸取相关经验, 根据病人实际情况, 制定个体系统化早期功能锻炼方案。

1.3 结果

21例病人经术后早期系统化加个体化的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 顺利地度过了手术关, 术后平均4 d下床活动, 于术后14 d时关节肿痛明显改善。术前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后患膝肿痛及关节活动度情况见表1。

1.4 远期随访效果

术后随访4个月~36个月, 依据膝关节功能效果评定。优:膝关节活动度>135°, 活动后无任何不适, 膝肌力正常;良:膝关节活动度>90°, 活动后稍有酸痛, 肌力较健侧稍弱;差:膝关节活动度<45°, 活动后有肿胀, 肌力明显减弱。21例随访结果为优16例, 良6例。

2 早期功能锻炼

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间及训练内容各资料报道有较大差异。根据我科病人的具体情况, 采取了系统化、个体化的早期功能锻炼方法。本组病人均在镇痛泵镇痛情况下行功能锻炼, 因镇痛泵持续止痛, 可以减少痛觉, 保留本体觉和触觉, 利于早期进行锻炼[2]。镇痛泵留置7 d~14 d。术后当日, 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冰袋冷敷, 减少出血, 减轻疼痛, 促进血液回流。待麻醉作用消失后, 给予患肢被动的肌肉按摩, 由远端开始, 双手挤压按摩患肢肌肉, 挤向近心端, 以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h 1次, 每次5 min~10 min。术后第1天、第2天为床上训练阶段。病人在前1 d被动按摩的基础上, 增加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及股四头肌训练。踝关节背伸、跖屈训练, 即最大限度地主动屈伸踝关节, 每个动作保持20 s, 屈伸重复10次为1组, 每日做2组或3组。股四头肌训练:①仰卧位, 主动下压膝关节, 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20 s后放松20 s, 重复10次为1组, 每日做2组或3组。②仰卧位直腿抬高, 抬高在20°~30°, 保持20 s后放下, 10次为1组, 每日做2组或3组。以上3组训练穿插、间歇进行。术后第3天, 在前2 d练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的屈伸活动, 包括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主动活动主要是指导病人进行膝关节自主屈伸, 开始由于疼痛及恐惧, 病人往往不能达到屈伸要求, 鼓励病人循序渐进, 既不要不锻炼也不要急于求成。同时主要给予病人被动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被动活动主要使用膝关节练习器 (CPM) , 初次活动范围为0°~50°, 每日2次, 每次30 min, 以后根据病人情况每日或隔日增加10°。

术后第4天在前3 d练习的基础上, 增加站立及行走训练。于术后第4天指导和协助病人在助行器帮助下练习站立, 患肢不负重, 每次站立5 min~10 min, 每日2次或3次。如无不适, 即于当日或次日开始在助行器帮助下练习行走, 患肢不负重, 第1次走5 m~10 m, 即在床边绕床1周~2周, 以后逐步延长步行距离和时间。训练时护士守护在身旁。以上系统化锻炼原则上应从小活动量开始, 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尤其是针对每例病人不同的情况, 应及时给予调整以适应每例病人的个体情况。活动量以病人锻炼结束经休息后不感到疲劳和不适为度。

3 讨论

关节的肿痛情况, 足够的膝关节活动范围是影响病人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如患膝不能及时活动与得到锻炼, 大量新生胶原组织会迅速沉积在关节周围, 这种随意沉积的胶原纤维将造成膝关节粘连, 限制膝关节的运动, 使膝关节达不到病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活动度[2]。而术后住院期间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最佳时期,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康复方面专业人才不足, 根本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康复强调连续性的照顾[4], 在这种人力有限的情况下, 骨科护理人员必须弥补此遗憾, 担当起早期功能锻炼的责任。同时骨科护士必须知道影响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因素, 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确保功能锻炼的效果。

膝关节置换病人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可以促进肢体的静脉及淋巴回流, 减少关节粘连, 消除肿胀, 有利于关节活动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尽快恢复膝关节功能, 并为病人中后期的功能锻炼乃至最后的效果奠定基础[5]。

参考文献

[1]银辰花.32列人工膝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0C) :2762-2763.

[2]朱建英, 欧阳素贞, 韩文军.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9) :75-76.

[3]倪国玉, 孙燕, 方琳.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功能康复锻炼[J].护理研究, 2001, 15 (5) :276-277.

[4]胡顺江.康复医学与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13.

功能置换 第4篇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们对徽州古民居的研究逐步深入, 已经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对象多是年代久远规模较大的古建筑, 研究的目的大都基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本文研究的是广义上的传统民居, (包括民国及民国以前修建的古民居, 也包括继承了古民居的空间、形式和文脉的, 有一定使用时间的徽州民居建筑) 侧重修建于建国之后的传统民居的研究, 从功能置换的角度出发对徽州传统民居的更新进行研究。

根据笔者的调研, 徽州地区修建于民国以前的古民居在徽州地区所占的比例很小, 基本都集中在宏村、西递、南屏等少数几个村落。更多的传统村落里, 古民居仅存少数几栋, 有的已经全部被破坏了;而修建于建国前后和七八十年代的传统民居占绝大多数, 甚至达到了80%以上。这些民居继承了徽州传统建筑文化, 其内部空间、建筑形式都是徽州文化的体现,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功能置换的必要性

1. 功能置换的含义

建筑中的功能置换就是指用新的使用功能替换掉建筑中原有的功能, 赋予旧建筑新的生机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的使用价值是建筑最本质的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大量的老建筑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通过功能置换的形, 注入新的功能, 对建筑进行再利用, 这是最佳的建筑更新方式。

2. 传统民居功能置换的影响因素

(1) 家庭结构改变对传统民居更新的影响

民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满足家庭居住生活的需要, 新的家庭结构必然会对传统民居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我国传统家庭结构是以大家族形式为基础的, 联合户为主, 家庭人口数量较多,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改变了这种生活方式。现代的家庭人口结构一夫妻户、核心户为主, 家庭人口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住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变化, 例如在我国北方的四合院建筑中。通常四合院都为一户所有, 传统的居住形式是家长住在正房, 待嫁的少女住厢房, 家族其他人员则住偏院。现在经过居民自发的更新后原本属于一个家族的院落被多户人分局了, 形成了“大杂院”。

(2) 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 单个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在一些小的徽州传统村落中, 第一产业是经济的支柱, 农业几乎一直是当地收入的唯一来源。随着徽州地区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些小的传统村落也开始吸引游客, 带动了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规模和用地的限制, 当地的旅游业的规模也较小, 主要以“农家乐”的形式为主。很多村民自发的将自家原有的传统民居改造为小型的农家乐基地, 这也是徽州传统民居的功能置换的另一种主要形式。

三、功能置换的两种主要形式

1. 居住功能的置换

居住功能的置换是指在保持传统民居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以满足新的居住功能要求为目标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置换。一方面由于居民家庭户均人数的下降, 新的居住功能对卧室数量的需求减少, 使得部分厢房空置了下来。以基本类型的民居为例, 厅堂两侧上下两层共四个房间, 而现在对一般家庭来说两个卧室就满足需求了。另一方面, 现代家庭居住环境的发展, 更加注重空间质量的提升, 出现了一些新的使用空间, 例如在新建农村住宅中常见的位于堂屋旁边的偏厅以及书房、餐厅等。在进行空间更新的时候将空置出来的房间置换为其他的功能空间, 书房和偏厅所要求的空间大小和其与客厅之间的联系都近似于厢房, 故可把厅堂两侧的厢房置换为书房或偏厅, 二楼的作为卧室, 在提高了卧室的空间品质同时增加了房间的利用率, 也可以将部分的厢房作为储藏室。在基本平面以外的房间与居住空间相对独立, 对居住空间的干扰较小, 对其进行经改造后可以作为厨房、卫生间、仓库等一些附属的空间。楼梯是民居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 为直跑楼梯过于狭窄阴暗而且坡度很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是在空间过于拥挤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

2. 居住功能与其他功能的置换

这种方式是指原本的居住空间与其他的功能房间的置换。这种置换方式相对来说较为彻底, 整栋建筑的属性都发生了改变。这里就以改建为“农家乐”为例。“农家乐”的实质就是乡村客栈, 在功能上可以视为一种小型酒店综合体。同时兼备农村特色, 功能上主要满足游客的吃、住、行等需求。在对这类民居进行改造时, 应充分利用内部空间来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农家乐”功能相对来说较为复杂, 需要的空间数量较多, 适合那种面积较大的民居, 也可以通过将相邻的两栋或几栋民居通过连廊等方式联系起来进行改建来扩大其规模。在更新时, 参考原来的内部空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将厅堂改为客厅和餐厅, 厢房经改造后作为标准间或结合实际需要改为包厢, 附属用房置于民居内部空间之外。作为一种客栈形式, 在空间改造时充分考虑到游客使用的体验, 房间的尺寸尽量满足一般酒店的使用要求, 标准间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等。由于民居空间较为狭小, 常进行加建来满足使用。这种置换方式对传统民居内部空间的改造很大, 对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位于村口处的胡宅, 建于解放初 (具体时间不详) , 占地面积约103.8 m2。户主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功能置换, 改造后作为“农家乐”基地。中间厅堂分为两部分, 前半部作为客厅, 后半部为餐厅。民居在进深方向较大, 两边的空间的南北侧划分为四间卧室, 两间卧室之间还有净宽约2.5 m的空间, 西侧的划分为两个标间的独立卫生间, 东侧的则改为转角楼梯, 厨房、库房则放在了民居外面。经改造后基本满足了功能的要求, 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到180 m2的空间内布置如此多的空间, 使空间显得十分拥挤, 可以考虑去掉一两个标间改为茶座、休息等开放的空间, 以提高空间质量。部分标间没有独立卫生间, 应在外部加建。

四、结语

散落在徽州地区大量的传统民居, 通过对其改造, 以功能置换的形式时期具备新的功能服务于该地区的发展是这类老建筑最好的更新方式。在更新中结合空间的变换、重组、再生, 使其适应新用途, 这也是建筑新城代谢的过程。

摘要:本文针对规模较小、年代不是很久远的徽州传统民居的现状和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从建筑内部空间功能置换的角度出发, 对其更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徽州传统民居,功能置换,更新

参考文献

[1]鲍家声.传统居住街区改造更新设计探索[A].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编.旧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2]魏闽.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3]罗湘蓉, 黄水坤.“极简”地介入——从几个实例看历史建筑的更新[J].新建筑, 2007 (03) .

功能置换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有7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其中男性61例, 女性11例, 年龄在36~73岁。原发病中乙型肝炎患者63例, 乙型、丙型重叠感染9例。其中慢性肝功能衰竭23例, 急性肝功能衰竭18例, 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31例。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 (2012版) [2]。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2 术前护理

2.1 完善各种检查:

包括抽血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离子、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及原发病相关的各项指标, 彩超、CT等。

2.2 术前饮食:

术前嘱患者尽量进食清淡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饮食, 少饮水, 避免空腹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而出现低血糖反应, 干扰对病情变化的判断[3], 饮食宜新鲜, 以软烂食物为主。

2.3 心理护理:

肝功能衰竭患者因病情重, 预后差, 患者多情绪不佳,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浆置换的基本知识、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等, 使其有足够的理解和承受能力。同时向患者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 我们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 让患者将自己心中的顾虑、烦闷、恐惧讲出来, 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 术中的观察与护理

3.1 治疗室的准备:

室内空气新鲜,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治疗前室温调节在25~28℃, 湿度在50%~60%。

3.2 血管的准备:

建立良好的血液循环通路是血浆置换成功的关键。采用外周动静脉穿刺时常用桡动脉和肘正中静脉。穿刺前可以热敷局部血管, 或用压脉带压迫穿刺点下方, 使动脉充盈, 穿刺成功后做好固定。治疗结束后必须加压包扎动静脉穿刺处, 一般动脉加压压迫2 h, 静脉加压压迫1 h。与科室护士做好交接, 按时解除加压, 注意观察局部无菌敷料有无渗血, 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皮下渗血, 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 可以适当延长加压时间, 避免放松压力后穿刺点出血。如外周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 可采用深静脉置管术。每日更换创口敷料1次, 静脉插管处渗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4], 如局部渗血、渗液导致敷料潮湿或敷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 妥善固定导管, 穿宽松衣裤, 以免穿脱时牵拉导管。置管侧肢体避免用力, 防止导管弯曲、移位和脱落。

3.3 术中不良反应护理

3.3.1 过敏反应: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治疗过程中可预防性的使用地塞米松2.5~5 mg及盐酸异丙嗪25 mg[5]。连接管路之后保持正常的血液流速和跨膜压, 血液流速从低到高, 以60~120 m L/min为宜, 血浆置换的量取决于原发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所清除致病因子的分子量和血浆中的浓度, 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血浆置换量在2000~3000 m L。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在术前及术后留取血标本, 检测血清离子、凝血功能、肝功酶谱等, 以便进行对比观察。在血浆置换全程给予心电监护, 以便动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时间过长时, 帮助患者改变体位, 按摩肢体减轻疲劳, 促进血液循环[6]。治疗结束后患者如病情稳定, 可由科室护士接回病房, 继续观察。

3.3.2 血压下降:

多为一过性的血压下降, 常见于治疗刚开始时, 一般在开始5~30 min内发生率最高。血浆置换开始时血流量不宜过大, 血压下降与过敏反应、置换液补充量不足, 血管活性药物清除有关, 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处理。

3.3.3 低钙血症:

肝功能衰竭时对枸橼酸钠代谢迟缓, 极易发生枸橼酸钠中毒。患者会出现口周、舌、手足麻木及针刺感, 严重者会出现手足抽搐等。可经静脉缓慢注射葡萄糖酸钙缓解症状。

3.3.4 出血倾向:

患者本身多存在凝血机制障碍, 在经过肝素化过程及大剂量血浆置换后, 常可以使血浆中大量的凝血物质及血小板丢失, 使患者发生出血或加重原有的出血症状。如患者出现皮肤黏膜淤血、瘀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动静脉置管处渗血及血肿的形成。密切观察血肿范围及皮下出血的情况。

4 术后护理

4.1 血浆置换:

治疗过程中, 除了清除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外, 同时也有部分有用物质被清除, 因此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观察患者精神、食欲、睡眠、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7,8]。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2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加强各项基础护理。

如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 防止口腔感染的发生。做好皮肤的护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清洁、宽松的衣裤, 保持床单位的平整、清洁、干燥。

4.3

合理指导患者的饮食, 根据病情给予高糖、高维生素、低脂、适量优质蛋白的饮食, 食物应清淡易消化, 进食困难者可经静脉补充热量。保证每天总热量不少于6000 k J, 总蛋白25 g/d为宜。对于有早期肝性脑病症状的患者, 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禁食或给予温凉少量的流质饮食, 如藕粉、米粉、牛奶等。

5讨论

血浆置换术 (PE) 可以清除血液里有害的中小分子毒素物质, 帮助补充凝血因子、白蛋白等血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和体液免疫能力, 达到暂时代替部分肝脏的功能, 抢救肝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目的[7]。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的监测、严格的操作、细心的护理, 确保了治疗的成功。因此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的顺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肝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浆置换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7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在保肝、退黄、降酶, 抗感染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精神状态等改善情况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72例肝功能衰竭患者通过血浆置换的治疗, 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乏力减轻, 食欲增加, 精神状态好转, 并发症减少, 明显缩短病程, 并降低了病死率, 为肝功能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关键词: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14 (9) :643.

[2]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 (2012年版) [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2, 5 (6) :321-327.

[3]陈慧君, 朱齐兵, 辛学俊.低钾血症病人静脉补钾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海峡医药, 2006, 18 (4) :160-161.

[4]曹春艳, 张彬, 王小明, 等.人工肝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4) :65-66.

[5]Wang W, Wu X, Yan BZ, et al.Clinical Observation of 68 patients of hepatic failure using plasma exchange[J].J Applied Liver Disease, 2010, 13 (2) :135.

[6]李梅玲.MARS.人工肝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护理[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 6 (9) :6-16.

[7]Cheng H, Su F, Wei SF.Clinical Observation of 124 patients of hepatic failure using plasma exchange of artificial liver[J].J Applied Liver Disease, 2007, 10 (3) :175.

功能置换 第6篇

关键词:血浆置换,肝功能衰竭,过敏反应,预防,护理

人工肝 (artificial liver) 是国外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为肝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肝功能支持的一种技术, 其作为肝移植前可靠的过渡支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所证明[1]。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 PE) 是目前国内临床人工肝治疗最常用的方法[2]。治疗过程中,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3]。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28例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407例次, 发生过敏反应41例次。现将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血浆置换治疗的肝功能衰竭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制定的肝功能衰竭诊治指南 (2012年版) [4] (2012年及以前的病例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 。其中男性101例, 女性27例, 年龄25~84岁。每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l~12次, 共行血浆置换治疗407例次。出现皮疹或皮疹+瘙痒32例次;全身荨麻疹4例次;过敏性休克5例次。

1.2 方法: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 分离并去除血浆, 分离后的血液有形成分与加入的正常血浆或含白蛋白的置换液混合后输入患者体内的一种方法;血浆置换可清除的毒性物质不仅包括大分子物质, 同时也包括中、小分子物质, 还可以补充肝功能衰竭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调理素、白蛋白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我院采用WLXGX-888型血液净化装置及配套的WL-20S型血浆分离器、管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血浆量 (2500±500) m L, 治疗时间为2~3 h。术中密切观察跨膜压、动、静脉压, 询问患者自觉症状, 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

2 结果

41例次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 无死亡病例发生。

3 预防与护理

3.1 过敏反应的原因:

血浆置换一般需置换约3000亳升/次的异体血浆, 血浆来自于不同捐献者, 由于大量的异体血浆输入, 抗过敏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部分被置换出体外或代谢分解而作用减弱[6], 故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3.2 表现: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血浆置换1~1.5 h。41例次过敏反应中表现为皮疹或皮疹+瘙痒的32例次;全身荨麻疹4例次, 有1例诉咽部发痒, 有1例患者2次血浆置换中均出现全身荨麻疹;过敏性休克5例次, 同时患者伴有寒战、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中1例表现为全身荨麻疹后心率加快后血压下降;有1例主诉胃痛;1例诉口唇发麻、头晕、胸闷;2例出现皮疹、呕吐, 之后血压下降。5例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 血压最低为61/39 mm Hg。4例经积极处置后继续完成治疗, 1例终止治疗。

3.3 预防与处理

3.3.1 心理护理:

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置换前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7]。因此, 治疗前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首先,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血浆置换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 介绍成功病例, 增强治疗信心;其次, 讲解操作方法及安全性;再者, 说明治疗所需费用, 了解患者过敏史,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3.2预防:

术前准备充分, 床边备抢救车, 全程行心电监护。血浆置换治疗的护士提前一天到病房进行访视。患者正常进食, 避免空腹行血浆置换。保持室温在24~28℃, 血浆置于37℃的恒温水浴箱中融化及保存, 避免水温过高引起蛋白凝固变性, 采用单袋置换[8]法。术前常规应用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每输入新鲜血浆500 m L, 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 m L。

3.3.3 护理:

术中密切观察, 发现不适及时向医师汇报, 使患者因过敏导致的不良后果降至最低。根据患者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患者皮肤瘙痒, 局部或全身出现皮疹时, 减慢置换速度[9], 按遵医嘱给予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 症状改善后继续完成治疗。出现过敏性休克者, 立即停止血浆置换, 快速将滤器及管路中血液回至体内, 借血液净化双腔管道快速输入[10]晶体液 (如林格液或生理盐水) 及胶体液 (如低分子右旋糖酐) 行液体复苏;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 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 mg;保暖;吸氧。41例次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后症状多在30 min~3 h缓解或消失。

4 小结

血浆置换治疗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11,12,13,14], 但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一般不破坏组织, 也不引起组织损伤, 对患者肝病的恢复未造成不良影响[15], 血浆置换是安全可行的[16]。

此41例次过敏反应中有29例次发生在2012年12月前, 发生率为29例次/199例次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总例次) =14.57%, 2013年之后发生率为12例次/ (407-199) 例次=5.77%, 可能与近年来卫生部加强对血液制品监督管理力度, 血浆质量提高有关。41例次过敏反应包括5例过敏性休克患者均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救治成功, 与平时相关知识的培训、应急预案演练也是分不开的。

功能置换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THA治疗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46例患者中男性79例,女性167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63.26±12.46)岁;纳入标准:a)因髋部骨折或股骨头坏死等原因,初次接受单侧THA者;b)健侧髋关节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c)术后随访至少1年,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善者。排除标准:a)先天性或发育性髋关节疾病行THA者;b)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失去正常活动能力者;c)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者。按照假体位置参数分组,各组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假体位置参数测量方法

术后摄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采用华海影像学管理系统行相关参数测量;a)髋臼外展角:两坐骨结节最低点连线或两泪滴最低点连线与髋臼杯金属缘长轴之间的夹角(见图1);b)髋臼前倾角:采用CT测量法,即髋臼前倾角为髋臼轴和冠状平面之间的夹角(见图2);c)髋臼旋转中心位置:采用两弦法测定,即在髋臼圆弧内做两条弦,自弦的中心做两条垂线,交点即为髋臼旋转中心,髋臼旋转中心到泪滴最低点的垂直距离即为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髋臼旋转中心到泪滴最低点的水平距离即为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见图3);d)股骨偏心距:是指髋臼旋转中心至股骨干解剖轴的垂直距离(见图4)。

1.2.2 假体位置参数分组方法

根据以往文献报道,采用等距分组法,遵循穷尽及互斥原则,第一组和最后一组采用开口组,上组限不在内,具体分组方法见表1。

1.2.3 随访髋关节功能

术后通过门诊复查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年。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法,评价项目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四个方面。疼痛:无疼痛记为44分;轻微疼痛记为40分;轻度疼痛,偶服止痛药记为30分;中度疼痛,常服止痛药记为20分;重度疼痛,活动度受限记为10分;不能活动记为0分。功能活动:包括步态、行走时辅助、行走距离、上楼梯、穿袜子系鞋带、坐椅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畸形记为4分,评价标准:a)固定内收畸形小于10°;b)固定内旋畸形小于10°;c)固定屈曲畸形小于30°;d)肢体缩短小于3.2 cm。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外展、内收、内旋、外旋,按照活动范围由大到小,分别记为5、4、3、2、1、0分。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良,80~89分为较好,70~79分为尚可,小于70分为差。大于90分以上患者纳入优良率统计。

1.2.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表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假体位置参数分布情况

246例THA患者术后脱位者3例,脱位率为1.22%(3/246);脱位原因与肌肉力量有关,经过功能锻炼后无脱位发生。

髋臼外展角在16.6°~73.7°,平均(44.22±8.34)°;外展角小于35°者28例,占11.4%(28/246);35°~40°者51例,占20.7%(51/246);40°~45°者54例,占22.0%(54/246),45°~50°者53例,占21.5%(53/246);50°~55°者27例,占11.0%(27/246);大于等于55°者33例,占13.4%(33/246);外展角在35°~55°者185例,占75.2%(185/246)。

髋臼前倾角在0°~34.1°,平均(12.12±7.53)°;前倾角小于5°58例,占23.6%(58/246);5°~10°38例,占15.4%(38/246);10°~15°69例,占28.0%(69/246),15°~20°48例,占19.5%(48/246);20°~25°19例,占7.7%(19/246);≥25°者14例,占5.7%(14/246);髋臼前倾角重建在5°~25°者174例,占70.7%(174/246)。

术侧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3.40±0.45)cm,与健侧(3.68±0.43)c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7,P<0.05);术侧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与健侧比值范围为74.5%~121.7%,平均(93.51±8.83)%。水平比小于85%者46例,占18.7%(46/246);85%~95%者101例,占41.1%(101/246);95%~105%者69例,占28.0%(69/246);大于等于105%者30例,占12.2%(30/246)。

术侧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2.03±0.52)cm,与健侧(1.71±0.37)c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4,P<0.05);术侧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与健侧的比值范围为50.3%~313.4%,平均(121.53±34.82)%。垂直比<90%者35例,占14.2%(35/246);90%~110%者73例,占29.7%(73/246);110%~130%者76例,占30.9%(76/246);130%~150%者28例,占11.4%(28/246);大于等于150%者34例,占13.8%(34/246)。

术侧股骨偏心距(4.06±0.57)°,与健侧(3.84±0.6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2,P<0.05);术侧股骨偏心距与健侧比值范围为64.6%~183.5%,平均(108.62±18.43)%。偏心距比值小于80%者14例,占5.7%(14/246);80%~90%者20例,占8.1%(20/246);90%~100%者62例,占25.2%(62/246);100%~110%者65例,占26.4%(65/246);110%~120%者46例,占18.7%(46/246);大于等于120%者39例,占15.9%(39/246)。

2.2 随访髋关节功能

平均随访时间为(18.32±6.57)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改良Harris评分为(90.76±8.45)分,优良率为88.6%(218/246)。髋臼前倾角和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的不同组间改良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外展角、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及股骨偏心距的不同组间改良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髋臼外展角各组外,其余各位置参数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3 讨论

文献报道THA术后总体脱位率在4.2%~11.6%[6]。本研究246例THA患者术后脱位者3例,脱位率为1.22%(3/246),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分析原因与本研究纳入患者为髋部骨折和股骨头坏死者,排除了严重髋臼病变患者有关。临床发现THA术后脱位与髋臼外展角重建角度有关。秦彦国等[7]报道髋臼外展角越大的患者,术后脱位率越高,脱位患者的平均髋臼外展角为55.2°。本研究3例脱位患者的平均外展角为55°,与以往的报道基本一致。

髋臼角度重建方面,目前推荐的理想范围[8]:外展角为40°~45°,前倾角为15°~20°,本研究外展角和前倾角重建角度在此范围内患者仅分别有54例(22.0%)和48例(19.5%)。而将此安全范围扩大到外展角35°~55°,前倾角5°~2 5°。本研究中分别有1 8 5例(7 5.2%)、1 7 4例(70.7%),分析原因可能与术中髋臼位置出现偏差及骨盆位置发生变化有关。在髋臼旋转中心重建方面,本研究中将术侧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与健侧对比,发现术侧与健侧具有显著性差异,术侧髋臼旋转中心相对健侧向内偏移了2.8 mm,向上偏移了3.2 mm,提示髋臼旋转中心位置未达到完全的解剖重建,而是向内上象限偏移了。临床发现THA手术髋臼旋转中心完全原位重建非常困难,但即使是未达到原位重建,只要达到专家建议的安全范围,即旋转中心相对于髋臼泪滴向上方移位不超过35 mm,向外侧移位不超过25 mm,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可以获得保障[9]。本研究中髋臼旋转中心位置虽然向内上象限偏移,但大部分位于安全范围内,其主要原因为本研究中病例主要为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患者,髋臼大多为解剖结构正常,术中原位处理髋臼。并且研究发现髋臼旋转中心适当向内上象限偏移可使髋臼假体和髋臼骨质获得更好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髋臼假体的稳定性[10]。在股骨偏心距重建方面,专家推荐术侧偏心距与健侧偏差在±4 mm之内,本研究术侧偏心距与健侧相比增大了2.2 mm,在安全范围之内[11]。研究发现,股骨偏心距的重建情况与颈干角、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情况有关[12]。本研究中约有15.9%的患者术侧偏心距超过健侧20%,分析原因可能与股骨柄假体内翻放置、颈干角重建过小、股骨颈截骨平面过高以及股骨旋转中心重建与外下象限等因素有关[13]。

本研究将各项假体位置参数进行分组,并比较组间Harris评分,在髋臼外展角方面发现,外展角大于等于55°的患者较外展角35°~55°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分析原因与外展角过大容易导致关节不稳定、关节脱位、术后疼痛及关节内收活动受限等因素有关[14]。而外展角小于35°患者的Harris评分虽然较35°~55°患者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外展角主要影响髋关节活动范围而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有关[15]。在髋臼前倾角方面,以往认为过大或过小的髋臼前倾角均容易出现股骨头假体脱位及髋关节屈伸受限,但目前临床提出联合前倾角的概念,即髋臼前倾角加0.7×假体柄前倾角,髋臼假体安装过大或过小,可以通过假体柄前倾角进行适当矫正[16]。本研究发现髋臼前倾角各组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分析原因与髋臼前倾角重建不当由假体柄部分矫正有关。在髋臼旋转中心方面,本研究发现在垂直位置上当旋转中心向上偏移超过健侧50%时,髋关节功能恢复将受到影响,分析原因与髋臼旋转中心向上偏移过多造成臀中肌力臂变短、患肢长度恢复不佳导致髋关节不稳定、关节撞击疼痛、行走功能受影响有关[17]。而髋臼旋转中心在水平位置上的偏移对关节功能恢复影响不明显,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探讨。在股骨偏心距方面,本研究发现偏心距增大超过20%的患者较未超过20%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差,分析原因可能与偏心距过度增大造成外展肌过度紧张,导致严重疼痛甚至发生屈曲外展挛缩畸形有关[18]。而本研究发现偏心距缩小超过20%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未缩小未超过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偏心距缩小超过20%患者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THA髋臼假体原位重建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即使是髋臼旋转中心位置和股骨偏心距未能达到100%原位重建,对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也可能不大。通过对比不同假体位置参数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本研究认为THA手术髋臼外展角重建不宜大于55°;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重建向上不宜大于健侧50%;股骨头偏心距重建增大不宜大于健侧20%,超过以上范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会受到影响;而髋臼外展角重建小于35°和股骨头偏心距缩小大于健侧20%有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恢复,但尚需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验证。同时本研究发现髋臼前倾角和股骨头旋转水平位置重建情况对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影响较小,与常规观点不同,很可能是本身研究设计不规范产生数据误差造成,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假体位置参数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THA治疗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假体位置参数,包括:髋臼外展角、前倾角、髋臼旋转中心及股骨偏心距。观察随访3年时Harris评分情况。采用等距分组法将假体位置参数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组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结果 THA术后脱位率为1.22%(3/246);髋臼外展角重建在35°55°者185例,占75.2%;髋臼前倾角重建在5°25°者174例,占70.7%;术侧髋臼旋转中心位置及偏心距与健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8.32±6.57)个月,末次随访时的平均Harris评分为(90.76±8.45)分,优良率为88.6%(218/246)。髋臼前倾角和髋臼旋转中心水平位置不同组间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外展角、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及股骨偏心距不同组间的Harii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手术髋臼外展角重建不宜大于55°;髋臼旋转中心垂直位置重建向上不宜大于健侧50%;股骨头偏心距重建增大不宜大于健侧20%,超过以上范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会受到影响;而髋臼外展角重建小于35°和股骨头偏心距缩小大于健侧20%有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功能置换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8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将88例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4例。观察组:男27例, 女17例, 年龄在46~89岁之间, 平均 (72.4±2.1) 岁。手术原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 创伤性关节炎16例, 骨性关节炎17例;双侧置换25例, 单侧置换19例;合并高血压4例, 合并糖尿病9例。对照组:男28例, 女16例, 年龄在45~88岁之间, 平均 (72.1±5.2) 岁。手术原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 创伤性关节炎15例, 骨性关节炎17例;双侧置换24例, 单侧置换20例;合并高血压6例, 合并糖尿病10例。

1.2 方法

采用膝关节置换术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 术后进行常规功能锻炼。在功能锻炼阶段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 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指导等。同时为观察组44例提供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早期锻炼舒适护理

早期锻炼对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早期锻炼中应做好以下工作:①术后患者开始恢复意识时, 可以帮助患者活动踝关节、足趾;术后第1天可根据病情进行幅度较小的关节锻炼活动, 如收缩腘绳肌、股四头肌等下肢肌肉。应告知患者主动收缩下肢肌肉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以便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术后第2天如可将引流管拔除, 则指导患者锻炼膝关节, 如无法做到主动锻炼, 则护理人员从旁协助被动锻炼。采用落地行走的方法锻炼关节着力功能时, 可先让患者拄拐杖下床行走, 并亲身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拐杖。如患者感觉不适, 则搀扶行走。为防止出现意外, 在早期下床锻炼时, 必须安排家属或医护人员进行陪护, 并将活动范围限定在病床附近;如患者在早期下床活动时感觉关节胀痛, 则立即终止锻炼[2]。此外, 要告知患者使用双腋将拐杖撑住, 以便可以将下肢重量转移到拐杖上。②在锻炼关节功能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示范、协助及指导, 并在患者锻炼时采用点头、手势等对其表现予以肯定、认可, 以便可以让患者得到关心与支持, 从而坚持进行锻炼。③在护理中应注意合理安排被动功能锻炼与主动功能锻炼, 让患者同时锻炼患肢、健肢功能, 以使功能锻炼所带来的单调感、疲劳感得到缓解, 并也由此提高膝关节功能锻炼的舒适性。

1.2.2 CPM锻炼舒适护理

应用被动功能锻炼仪器 (CPM) 帮助患者锻炼膝关节功能可以加快康复进程, 在采用CPM时应做好以下舒适护理工作, 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与护理依从性。①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 当一般情况逐渐趋于稳定后, 才能采用CPM进行训练。开始训练时, 将锻炼时间控制在1 h左右, 2次/d, 屈伸度为0°~40°, 屈伸时间为2 min左右, 采用以上方法锻炼3 d, 3 d后每过1 d将屈伸度提高20°, 尽量确保锻炼2周后关节的屈伸度可以达到120°。②在利用CPM锻炼关节功能时, 应指导患者在仪器上正确放置患肢, 并帮助患者固定好患肢;如环境温度较低, 则要注意对患肢进行保暖, 以提高患肢的舒适度。在训练的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 并在交谈中关心患者的状况, 对于患者的疑虑要耐心解答;同时要对患者面色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感。③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进行CPM锻炼时, 不能一味求快, 要注意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刚开始锻炼时可适当缩短训练时间与屈伸角度。当膝关节逐渐适应锻炼幅度且没有出现强烈疼痛感时, 便可以将锻炼时间延长, 并逐渐加大屈伸角度, 以改善CPM锻炼的舒适性与减轻恐惧感、关节疼痛感。

1.2.3 疼痛与环境舒适护理

疼痛与环境氛围是影响患者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环境舒适度较差及疼痛感的出现会导致功能锻炼难以持续进行, 所以在功能锻炼中必须重视疼痛与环境舒适护理。①疼痛护理。在功能锻炼前的0.5 h对患肢进行超前镇痛, 例如采用药物塞来昔布、曲马多、哌替啶等缓解疼痛[3]。如患者的疼痛感较轻, 则可利用注意力转移法缓解疼痛, 如听音乐、进行有节律的呼吸、深呼吸或想象美好意境等, 从而使进行功能锻炼时出现的不适感得以减轻。也可以采用热敷法缓解患者出现的疼痛感。可将温热的药物沙袋敷于患肢, 从而扩张疼痛部位的毛细血管与皮肤表层, 使疼痛部位的新陈代谢状态及血液循环状态得到改善, 并由此加快组织营养吸收速度及炎症、水肿吸收速度。如此一来, 疼痛症状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从另一方面来看, 热敷还能使肌肉张力与神经张力得以降低, 因此可以改善镇痛效果。②环境舒适护理。在功能锻炼期间, 尽量保持病房环境的舒适性, 使病房处于安全、安静状态。病房中的相对湿度应为50%左右, 温度则需要保持在22℃~25℃之间。当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 尽量减少其他病房人员不必要的走动, 当出现噪声时要查清噪声源, 并进行相应的协调, 以便让患者在安静的病房中锻炼膝关节功能。要注意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头发等, 定期更换衣物, 使床单保持干燥、清洁, 从而让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高。此外, 可根据患者的喜好将电视节目调好, 同时在患者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放置遥控器, 让患者能够随时切换频道, 从而使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可以享受到电视节目带来的愉悦。

1.2.4 体位护理与心理护理

在术后功能锻炼阶段进行有效的体位护理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①体位舒适护理。术后可将患肢适当抬高, 同时在腘窝下放置高度适合的小枕头, 使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 以缓解患肢肿胀症状。密切观察引流管, 当引流管出现扭曲变形或打折现象时应立即进行处理, 使引流管保持畅通。调整体位后, 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 如存在不适感, 则根据患者的需要重新放置膝关节, 以缓解不适感。如患肢足尖及膝关节无法向上抬起, 髋关节出现内旋内收现象, 则可将沙袋置于患肢两侧, 以调整足尖、膝关节角度, 从而提高舒适度[4]。②心理舒适护理。部分患者认为术后制动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并对功能锻炼存在一定的恐惧感, 担心功能锻炼可导致手术切口被撕裂。对此, 在功能锻炼中应注重强化心理护理, 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更有效地配合功能锻炼。在心理护理中可将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属, 重点讲解置换术具有的优势, 同时着重强调术后功能锻炼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 使患者可以正确认识功能锻炼, 从而避免带着过重的心理负担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为了有效观察舒适护理在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该研究采用的观察指标为,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 判定标准

①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可、差, 如关节的疼痛感完全消失, 可步行的距离>500 m, 关节屈伸度可达到120°, 关节运动功能正常, 则为优。如关节疼痛感得到有效缓解, 偶有不适感或疼痛感, 步行距离>500 m, 且关节屈伸度可达到110°, 则为良。如关节偶有疼痛感, 屈伸度可达到100°, 步行距离<500 m, 则为可。如关节频繁出现疼痛感、步行距离<300 m, 且屈伸度<100°, 则为差。②向患者发放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以了解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满意率=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90%, 对照组为79.5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73%, 对照组为93.18%,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见表1, 满意度情况见表2。

3 讨论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的功能锻炼是决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功能锻炼方法不正确或时间掌握不当, 将可能引起新生的胶原组织出现沉淀现象, 胶原组织发生沉淀后可导致关节黏连。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功能锻炼中给予正确的指导, 并强化舒适护理, 以便提高患者对于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5]。该研究为88例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进行功能锻炼的患者提供了不同的护理服务, 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为舒适护理, 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0.90%, 对照组为79.55%, 且观察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73%, 对照组为93.18%,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可以认为舒适护理不但能够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改善, 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 与目前的研究结论大致相符[6]。目前也有报道指出, 舒适护理能够增强患者对于膝关节功能锻炼的信心, 让患者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与满足感, 同时还能进一步丰富整体护理、人文护理等先进护理服务理念的内涵, 这就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可以加快康复进程[7]。此外, 在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时还能够为护理人员发挥自身潜力、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8]。

综上所述,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锻炼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颖, 郭永园, 贾玉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前血糖的影响[J].山东医药, 2014, 54 (7) :36-37.

[2]蔡艳丽, 王英, 王双双.双柏散外敷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 (4) :203.

[3]唐红波, 边竟, 刘茹.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 2012, 27 (1) :56-57.

[4]黄丽华, 曹平.程序化护理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20) :65-67.

[5]卢翠芳.简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过程[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0) :241-242.

[6]任爱红, 马秀琴, 张海霞.循证护理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早期无痛康复的护理[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4) :164-168.

[7]刘小棉, 吴千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3 (27) :35-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功能置换】相关文章:

血液置换08-14

置换报告08-22

老年关节置换05-20

机械瓣膜置换06-24

肿瘤假体置换07-19

置换术08-03

膝关节置换手术05-09

传统膝关节置换05-13

人工半髋置换06-10

心瓣膜置换术06-27

上一篇:大学语文课堂功能下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