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族范文

2024-06-16

塔吉克族范文(精选12篇)

塔吉克族 第1篇

音乐与歌舞是塔吉克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 在帕米尔高原每逢遇到节日、喜庆集会时, 悠扬的鹰笛和动人的歌声就会此起彼伏。塔吉克的传统音乐包夸民间音乐与宗教音乐两类, 民间音乐又分为民间歌曲、器乐、舞蹈音乐三类。

一、民间音乐

1. 民间歌曲

民间歌曲按照音乐体裁和民间传统来分类, 有“拜依特”“麦依丽斯”“菲来克”“塔勒肯”这四种。除此之外塔吉克族人民生活中还常见一些妇女们所唱的摇篮曲。

(1) 拜依特, 意为歌曲, 指一般的民谣。这类歌曲数量很多, 其中情歌占有较大比重, 也有以歌唱祖国山河和家乡牧场等为内容的。拜依特曲调简单, 多为单乐断结构, 由上下句组成, 其节奏常用7/8拍、4/4拍和散板。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 也有对唱。

(2) 麦依丽斯, 意为叙事歌曲, 多以赞美家乡或歌颂民族英雄等为内容, 曲调运用5/8拍, 显示了麦伊利斯的音乐特征。

(3) 菲来克, 塔吉克语斯里库勒方言, 意为悲歌, 塔吉克与瓦汗方言则称为“布鲁布利克”, 意为夜莺似的悲鸣。其词曲反映了人们的离别之情或怀念逝去亲人的悲痛心情。歌者常于山野之间独自吟唱以抒情怀, 曲调凄惨低沈, 节拍多用散版。

(4) 塔勒肯, 意为丧歌, 多在追悼亲人逝世时诵唱, 其中还有一种名为“萨德尔”的歌曲, 专门用于送葬时在途中边歌边舞。常用4/4拍并以塔吉克族弹拨乐器布兰兹库玛伴奏。

2. 器乐

塔吉克民间乐器主要用于歌曲和舞蹈伴奏, 常见的乐器有以鹰翅骨制作的三孔鹰笛 (纳依) 、木制的七孔竖笛 (苏尔纳依) 、弹拨乐器热布勃、赛依吐尔、布兰兹库姆、库姆里、弓弦乐器艾介克、口弦 (库如孜) 、手鼓 (达甫) 等。其中手鼓占很重要地位, 常以手鼓节奏为引子在歌曲、舞曲之前先演奏数小节, 而在整个音乐中手鼓则是起到指挥和衬托的作用。

3. 舞蹈音乐

塔吉克语称舞蹈音乐为“恰甫苏孜”, 一般以两支鹰笛吹奏曲调, 用两面手鼓伴奏。塔吉克族手鼓多由妇女击奏且常由两人合击一鼓, 7/8拍是其主要特征。在演奏时常将几首不同曲调的舞曲连缀演奏, 从而使音乐富有变化。舞步有单步、错步、错步转、跳转等。手式有单翅、双翅、交替式等。

塔吉克族人民在喜庆、婚礼等群众集会时必举行赛马、叼羊活动助兴并以鹰笛、鼓为伴奏。在赛马过程中或间隙人们还随着鹰笛与手鼓乐声集体舞蹈。此外在民间还流传一种使用道具的单人舞蹈, 模拟并表现动物的活动与性格。其音乐利用“恰甫苏孜”节奏并用鹰笛、手鼓伴奏。塔吉克舞主要有鹰舞、马舞、刀舞、木偶舞等。

(1) 鹰舞, 塔吉克族人视鹰为强者、英雄, 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 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 于是就形成了鹰舞。

(2) 马舞, 塔吉克语称“阿路戛玛克”, 表演者一至二人, 腰系马形道具, 边唱边舞或先唱后舞, 歌词多赞颂马匹善走山路、健壮顽强, 舞蹈则表现急驰、缓行、登峰、越涧等情节, 动作有跳、跑、闪、转等, 有专门曲调, 节奏为7/8拍。

(3) 刀舞, 多为独舞, 舞者持波斯式长刀表演, 节奏为7/8拍, 有专用伴奏曲调, 技巧高难, 动作有挥刀进、错步跳、劈转等, 颇具古代武士之风。

(4) 木偶舞, 塔吉克语称“旦弓巴恰衣克”, 意为“乖孩子”。表演者左手持一木棍, 上扎小男孩木偶, 右手抚摸哄逗, 载歌载舞, 表演幽默、风趣。

二、宗教音乐

塔吉克人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的伊斯马伊里教派, 少部分人信仰苏菲教派。塔吉克族一般群众仅在节日举行礼拜, 只有部分老年人每天做三次礼拜。宗教音乐有“诵经调”、礼拜后吟诵的“卡索依德”“宗教叹世歌”“乃斯凯提”以及苏菲教派活动时吟诵的“塔尔肯”等, 但是没有其他民族伊斯兰教音乐“啊赞”。

塔吉克族传统音乐属波斯—阿拉伯乐系, 音乐的调式音阶十分多样, 有七声音阶、六声、五声音阶及四音音列等, 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使用的调式音阶相近似。七声调式音阶包括有七声la调式和带升三级mi调式音阶, 升三级mi调是因皆是在音阶二、三级之间是增二度音程。除此之外, 还有不完整的调式音阶, 像是五声、六声、四音音列。塔吉克族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为节奏与节拍, 其中7/8、5/8拍的应用很广泛, 是其他民族音乐中所少见。7/8拍有两个重音, 是3/8与4/8的组合;五八拍亦有两个重音, 是3/8与2/8拍的结合。这两种拍子因为前后两个重音实质不同, 所以会出现不对称节奏, 但同时也赋予了特殊的活力和性格。

塔吉克除音乐结构外, 民间歌曲与舞曲的结构皆比较简单, 同样的乐句由领唱、齐唱形成的反复乐段结构是一种较古老而原始的音乐形态。在20世纪50年代塔吉克族音乐获得明显发展, 一批专业音乐工作者逐渐成长起来, 他们搜集整理丰富德塔吉克族民间音乐, 创作出不少优秀音乐作品。

三、结语

透过本文对塔吉克族介绍, 让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 不管是信仰、习俗或是音乐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有一面, 有些族群有特色的歌舞音乐, 有些则以民间歌曲为重。也藉由这份报告让我们认识这些多样化的民族, 身历其境了解他们的生活、音乐、舞蹈。

参考文献

塔吉克族 第2篇

我国塔吉克族现今主要居住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塔什库尔干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这里地理位置特殊,西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接壤,南部与巴基斯坦相连,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面与阿克陶县相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高原冰川环境使这里成为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流汇冲之地,也使塔吉克人经历了复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演变进程,最终形成了如今以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信仰为主体、多元共生的宗教文化。

一、塔吉克族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

关于塔吉克的族称,中国社会科学院何星亮指出,‘塔吉克’一名源于‘大食’,而‘大食’似即突厥语‘tash’(石)的汉译音[1](p82)。塔吉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民族,其形成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那时塔吉克人的直系先民东伊朗部族就在帕米尔地区居住并进行活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帕米尔地区经历了复杂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变迁过程,塔吉克人的先祖中融汇了塞人、粟特人、花刺子模人、巴克特里亚人等成分,以后又融汇了中亚其它民族的成分,吸收了希腊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原文化,将诸多文化因素融入当地文化之中,在保留东伊朗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逐步发展成今天我国的塔吉克族,并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的独特高原文化特色。

塔吉克族及其先民在曾信仰过多种宗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多神崇拜、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拜火教)信仰、佛教信仰和伊斯兰教信仰。自新疆有人类活动开始,塔吉克先民便居住在这片土地上,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等普遍存在于塔吉克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如对太阳的崇拜、对慕士塔格的崇拜、对鹰和马的崇拜等。约公元前4世纪,发源于古波斯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今喀什、和田地区。塔吉克先民与波斯毗邻,人种相同、语言相近,可能更早接受琐罗亚斯德教[2](p88)。琐罗亚斯德教传入之后,其善恶二元论的思想及其对火的崇拜等便对塔吉克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朅盘陀国时期,佛教成为其国教。朅盘陀国&&敦信佛教,敬崇佛法。[境内]有十多座寺庙,僧徒五百多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3](p405)佛教在鼎盛时期,修建了许多寺院庙宇。之后,由于阿拉伯人的入侵,朅盘陀国灭亡,伊斯兰教传入,佛教被取代,寺院庙宇被毁,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献资料也都未得以流传。大约公元8世纪前期,阿拉伯人征服中亚之后,伊斯兰教开始在中亚地区迅速传播,9世纪时,伊斯兰教在中亚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10世纪中叶前后,喀拉汗朝统治者皈依伊斯兰信仰,奉逊尼派为官方伊斯兰教教派。自此,新疆地区开始正式推行伊斯兰教,主要信奉的逊尼派。据学者推论,塔吉克人应该比新疆地区其他穆斯林更早接受伊斯兰教,因为伊斯兰教是先从中亚地区经帕米尔高原传入新疆南部的[4][p28]。

二、塔吉克族的伊斯兰教伊斯玛仪派信仰

大约11世纪时,由伊斯兰教什叶派分化出来的重要支派伊斯玛仪派在法蒂玛王朝任命的传教代表纳赛尔·霍斯鲁的传播下,进入我国塔吉克地区,我国塔吉克人开始接受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信仰。伊斯玛仪派吸收了祆教、基督教、佛教的部分哲学思想以及古希腊哲学和伊本·西那为代表的中世纪塔吉克波斯哲学观点,具有复杂、神秘的哲学理论体系,与传统教派有所不同,其反对宗教活动中的表面形式和教法礼仪,倡导内心醒悟和虔诚笃信,因此被成为巴颓尼叶派(内学派)。自伊斯玛仪派产生以来,便以进步、改良的态度在伊斯兰世界社会、政治和宗教舞台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自接受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信仰后,塔吉克族成为我国唯一一个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玛仪派的民族。这一信仰的改变是是塔吉克人社会历史和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帕米尔人的社会发展进程,更新了古代帕米尔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并且重铸了帕米尔与中亚其他地区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关系&&是塔吉克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和里程碑[5](p98-99)。在其后的历史进程中,塔吉克族中有少部分人成为逊尼派信徒,目前伊斯玛仪派信仰仍然是塔吉克族的最主要宗教信仰形式,融入到了塔吉克族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塔吉克族的伊斯玛仪派信仰既与我国其他民族的信仰伊斯兰教具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在礼拜方式、宗教活动场所、朝拜方式等方面与我国其他穆斯林存在着差异。塔吉克族的乃玛孜主要是在自己家中完成,在重大节日如肉孜节、古尔邦节期间,会参加群众性的乃玛孜。群众性的乃玛孜在被称为加玛艾提哈那(聚会所)的地方完成。塔吉克族的加玛艾提哈与清真寺的结构布局不大相同,不设伊玛目站立之位的壁龛,而在西面的墙上设有悬挂伊玛目画像的龛洞。塔吉克族认为,应该朝拜当世伊玛目,并将朝拜过当世伊玛目的人称为巴颓尼哈吉(意为内在的哈吉)。

三、塔吉克族宗教信仰生活的文化多样性

塔吉克族的伊斯玛仪派经历了一个本地化的过程,逐步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宗教遗风等水乳交融,使其伊斯玛仪派信仰打上了深厚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印记以及中原文化对帕米尔的深刻影响力,更具有浓郁的当地文化烙印。

1、拜火作为一种文化习俗生生不息

塔吉克族的民俗风情 第3篇

别致的以物传情

传情达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情绪、情感和文化取向。塔吉克人在这方面借以表达感情和友谊的形式独具特色。一是荷包传情。这是青年人互相求爱时的一种以物传情的方式。当姑娘遇到男青年求爱时,就要看姑娘是否给小伙子送荷包了。若她很快将自己精心绣制的一个荷包送给小伙子,就说明她有意。荷包内会装着一根已经烧焦了的火柴梗,暗示为了你,爱火已把我心烧焦。小伙子收到荷包,会立即将一个用红线缝合的小黄布包(内装一颗杏仁)送给姑娘,意思是:我将把整个心都给你。二是刁羊传情。在刁羊场上,得胜的小伙子会绕场一周,然后将自己的胜利品——羔羊丢在他心仪的姑娘面前来表达求爱之意。这时,姑娘如有意,就会拜托一位年长妇女代表自己,将绣花手帕拴到求爱者的马头上。三是喜庆舞场传情。喜庆场合塔吉克人常常狂歌欢舞,这时小伙子们使出高超的舞技,希图获取姑娘们的欢心。如有姑娘将自己的红头巾搭在某个小伙子的左肩上,就表示她对他有爱慕之心。有时女同伴也常故意把红头巾搭上去,为他们添趣助乐。

塔吉克人以物传情的习俗不仅限于男女青年之间,一般人也通过约定俗成的“物”,传递其他各种感情。如在红绸荷包里放上石子和杏仁,表达与对方的友谊永在心间。有人去世,递一根烟或从外地寄一根烟来劝慰节哀,以表吊唁之情。

矫健威风的鹰舞

塔吉克人对歌舞有特殊的爱好,逢年过节或操办喜事绝不能没有歌舞,而且以鹰舞为主要形式。因为塔吉克人以活跃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山鹰为本民族的图腾,鹰舞便起源于山鹰。

鹰舞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它通过模仿雄鹰在碧空中自由飞翔的各种动作,表现着塔吉克人如鹰一样地勇敢,表达着他们要像鹰一样自由自在生活的美好愿望。鹰舞以鹰笛和手鼓伴奏,男子吹鹰笛,女子敲手鼓。塔吉克民间乐曲是别的民族少用的7/8拍节奏,按着这个节奏舞蹈时脚步轻盈飘逸,手的动作模仿山鹰飞翔,非常健美。凡婚礼、节日或来了贵客,塔吉克人总会跳这种优美的鹰舞来助兴,气氛非常热烈。

鹰舞姿势极富美感,风格纯朴。男子的舞姿显示出轻快的心情和豪迈的性格,急舞时,盘旋俯仰如鹰起鹰落,最为刚强有力。妇女舞蹈时,双手随鼓声在头上部向里、向外旋转,给人以一种柔和的美感。年少者舞时,喜欢展示他们青春的矫健和激情,其舞姿活泼而变幻多端。年长者的舞蹈符合他们的性格,细腻,微颤。而男女共舞时,场面更加丰富多姿,刚柔相济,气氛热烈,形成塔吉克舞蹈最壮美的景观。当众人舞至高潮时,围观人群中会有不少人不断插入口哨、击掌和欢呼的声音,气氛非常热烈欢快。

短小神奇的鹰笛

塔吉克人的乐器中,有一种“鹰笛”,最具民族特色。

关于“鹰笛”,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位名叫瓦发的小伙子和一个叫古丽米合尔的姑娘,从小是巴依(头人)的奴隶。日久天长,他们相爱了。巴依知道后很不高兴,便将瓦发打发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放牧,而把姑娘留在家干活,拆散了一对恋人。一天,瓦发的羊群受到恶狼的袭击。这时,有一只巨大的雄鹰为了拯救他的羊群飞来与恶狼厮杀,把恶狼啄死了,而雄鹰也受重伤快死了。鹰睁开眼对瓦发说:“我已经不行了,你杀了我,用翅骨做一对笛子,当作我留给你的遗物吧!你有难时吹响它,就会得救。”瓦发含泪从鹰身上取下两根中空的翅骨,在上面开了3个孔,一吹,发现那声音美妙无比。后来,巴依霸占了瓦发心爱的姑娘,还想杀害瓦发。瓦发想起那只雄鹰死前的嘱咐,吹响了那支笛子。这时,许多鹰从四面八方飞来,啄死了可恶的巴依,解救了这对善良的恋人。塔吉克神奇的“鹰笛”,从此就诞生了,成为塔吉克人的护身法宝。若干年以后,又有侵略者闯入塔吉克村子烧杀抢掠,牧民们一时陷入绝境。塔吉克人吹响了鹰笛,笛声悲壮激越,传得很远,四处放牧的塔吉克兄弟听到后迅速赶来救援,无数的鹰也飞来加入抗击入侵者的队伍,最终赶走了那些坏人。

现在,塔吉克民间有不少人藏有神奇的鹰笛。它的确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长约20厘米,下部开有3个笛孔,笛孔孔径为1.5厘米。鹰笛中空,不用嘴子,竖着吹奏,发音细而高,有独特的韵味,是演奏塔吉克音乐必不可少的。我们常在塔吉克婚嫁、节日等喜庆场合,见到鹰笛与手鼓这两件乐器的简单组合,为歌舞很好地伴奏。

华丽精美的库勒塔

“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人人都戴的花帽。这种帽子为手工精绣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常华丽别致。

“塔吉克”的原意是“王冠”。传说古代这个部族的首领所戴的帽子非常华丽精美,备受族人羡慕。首领得知后很高兴,便也允许部族的人戴类似的帽子并以其为族名。刺绣精美的“库勒塔”,是塔吉克妇女的花帽。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厚实的女帽,很适合在帕米尔那样的高寒山区戴用。“库勒塔”花帽,圆顶箩形,戴耳围,帽额边用白布作底,其上刺绣有妇女们各自喜爱的精美图案,以黑色和红色等重彩纹为主。这种花帽,后部稍长于前部,为的是好护住颈部以保暖。帽子通体为手工艺刺绣,一般最短也要花一个月时间,才能制成一顶,因此显得非常珍贵。

当地风俗,绣制“库勒塔”是塔吉克女红中最重要的事情,塔族少女从小就要跟着母亲学会“库勒塔”刺绣工艺,不然长大就有可能嫁不出去。在塔什、库尔干各地,随处可看到闲下来的塔吉克妇女,三三两两坐在一起绣“库勒塔”帽的闲适场面。

塔族妇女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都是艳装打扮,戴华丽精美的“库勒塔”,上面罩上金黄色或玫瑰色的艳丽纱巾和各种银饰,再配以同样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塔吉克的新婚女子,戴更华丽的“库勒塔”,并梳4条长辫,辫子上各佩带一串很大的白色纽扣或银片作装饰兼已婚标志。

奇特温馨的吻手礼

塔吉克人的礼俗非常奇特,尤其他们的见面吻手礼别具一格,饶有风趣。这种吻手礼,带了点西方人某些见面礼的风格,显得文明而亲切。

一般,两个男子相见,先是握手,然后同时举起握着的手互吻对方的手背,显得非常友好。如是不同辈分的人见面,总是长辈亲吻小辈的额头,小辈亲吻长辈的手心,体现出一种爱幼尊老的良好风气。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要拥抱。不同辈分的女人,长辈吻小辈的眼睛或额头,小辈吻长辈的手心,与长辈行贴面礼并抚摸对方的面颊。平辈的女人相见,互吻面颊,近亲则互相亲吻对方的嘴唇。这几乎与西方女人相见时的礼节相同。女性见到男性长者时,男性长者会伸出右手,掌心向上,女性则轻轻拉住长者的手指尖,吻一下手心。

成年女性与男性相见,女性要吻男性的手掌,男性回报以抚摸对方面颊。若年龄相近,女子对男子行吻手礼后,男子以手触女子头部行相见礼,彬彬有礼。现在年轻人中,也有见面行握手礼的。

塔吉克人的孩子,每天早上起床和洗漱完毕,照例要对父母、祖父母行吻手礼,然后再去做别的事。这种良好的礼俗,让塔吉克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懂礼貌和尊敬长辈的习惯。

塔吉克族 第4篇

关键词:塔吉克族,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游戏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在塔里木地区的塔什库尔干, 其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境内群山耸立, 南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 海拔约8611米。北有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 海拔约7546米, 终年积雪。生生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这片广阔的雪域山地之上, 过着半牧半农半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塔吉克人坚韧、豪放性格和独有的体育形式, 善骑的塔吉克人拥有骑牦牛叼羊、赛牦牛、马球等马上游戏竞技, 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体育娱乐活动。塔吉克族拥有自己的语言, 但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文对塔吉克族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工作, 采取文献搜集整理、定点调查的方法。

1.1 文献搜集及整理

搜集整理塔吉克族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特别是对塔里木地区塔吉克自治县地方史志材料进行全面搜集, 并对塔吉克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献重点关注, 熟悉塔吉克族的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组织等情况。

1.2 实地调查

在塔什库尔干县体育局同志的帮助下, 笔者曾深入实地进行田野调查, 对塔吉克族民族传统体育展开调查和参与。于2010年4至8月塔吉克族自治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对相关地区的典型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搜集整理工作。由于塔吉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日常已经很难看到, 因此选择传统节日及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窗口对现存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观察。

2 塔吉克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整理

2.1 马球

马球, 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史书称之为为“毛丸”、“击鞠”。如今在巴基斯坦、埃及、西方、印度、约旦等国家, 依然盛行马球。而在中国, 马球已处于濒于绝迹的地步。当马球在中国几近濒危时, 塔吉克族马球被塔什库尔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挖掘及整理。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自治县, 是我国丝绸之路上通往中亚和西亚的要道, 同时它也是文化交融的重要渠道, 历史上就有“石头城马球场”记载的地方。塔吉克马球分为两种, 一种是木头制的, 这种球相对结实, 通常很难打坏, 是用当地一种叫“托合”灌木的根茎做成, 制作时, 首先将“托合”用刀削制成球形, 直径大约17厘米左右;另一种是用毡子缝制而成, 里面填充一些碎毡片、碎布, 在球的中心放一些干燥的动物粪蛋, 这样, 会使球更有弹性, 这种球与木球相比稍大, 直径大约20厘米左右。球棍也有两种, 长度大约都为一米左右, 一种是直径约10厘米, 上端圆、下端扁手握处较细木棍, 另一种是扁形木杆, 下端有突出部分, 整体呈“J”字形状。塔吉克马球选手没有专门的服装, 双方在头上系不同颜色的头巾用以区别对方选手, 如果一方系红色头巾, 另一方则系白色的, 因为塔吉克族认为, 红和白两色都是吉祥的色彩, 白色代表纯洁、高远;红色代表吉祥、如意。双方上场的运动员人数没有统一的规定, 每个队代表一个家族或是一个部落参赛, 通常每队设置6-12个队员, 设有前锋、后卫及守门员。比赛分为上下两场举行, 比赛规则与足球类似。值得一提的是, 比赛的计时器选用古老的木碗滴水。极富传统色彩。裁判可骑马在场上流动裁决, 身上一般挂有布条作为标记。当参加人数较多时, 通常会设置四个裁判, 两个主裁, 两个副裁。参加人数较少时, 设置两个裁判, 一主一副。比赛场地要求较大, 一般长180米, 宽90米左右, 赛场中间以一条直线区分双方阵营。比赛时间通常每场半小时, 分上下两场进行。双方都有一名持棍的守门员, 进球处不设球网, 而是一个约直径50厘米、高50厘米的球坑, 把球打进对方球坑里者为胜出者。比赛规则要求, 不允许用球棍打马、打人或是拖拽对方, 三次犯规则要被罚下场, 比赛中途允许换人。

2.2 赛牦牛

在自然界的角逐中, 正如骏马是草原牧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一样, 牦牛同样也是生活在高原山区的塔吉克牧民生存必不可缺的运载牲畜。牦牛在山区塔吉克牧民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与马匹在草原牧人生活中所占有的位置相同, 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受到塔吉克人民的喜爱和崇拜。自然界中的牦牛擅长爬山, 生性透露着自然的狂野, 较之野马则更加力大凶猛, 着实难以驯服, 但在技巧高超的塔吉克牧人们一代代的不懈地努力之下, 凶猛的牦牛也驯化成了可供运载和骑乘的家畜。更重要的是, 在历史的演变中被驯服的牦牛不仅可以骑乘, 更可以和马儿一样参加日常比赛。每年山区塔吉克牧民都要举行一项竞技娱乐活动———赛牦牛, 同赛马一样, 赛牦牛这项体育娱乐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尽管如此, 观看比赛的围观者数目之多仍旧不可详数。赛牦牛活动的规则与赛马基本相同, 在竞赛场地的选择上也是平坦的开阔地, 牦牛由骑手驾驭, 最先到达目的地者则为胜出。比赛结束后, 获胜骑手不仅能够得到应有的奖赏, 也得到众人的肯定,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勇士。赛牦牛活动不仅场面激烈、气氛欢快, 而且能以昂扬向上的民族风貌, 展现出山区塔吉克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2.3 骑牦牛叼羊

在大自然的高原地带, 尤其是在海拔5千米以上的草原上, 高原环境限制马儿的奔跑, 要选择最适应高原地带生活的动物进行比赛, 牦牛无疑是最佳选择。由于海拔高, 塔吉克族“叼羊”比赛通常是要骑在牦牛之上, 这与其他民族的马上叼羊不同, 这一极富高原色彩的项目, 现在已成为塔吉克民族特有的民间体育竞技方式。塔吉克族民众在举行骑牦牛叼羊比赛进行的过程中, 会使用塔吉克民族乐曲“托木拜克”来烘托比赛的氛围, 尤其在比赛进行到高潮的时候, 配以大家熟悉的快节奏的“君去格尔”曲调, 能够使比赛更加激烈、更加紧张。首先, 比赛主办者会把山羊放在预先指定草场之中。然后, 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这时, 骑手们会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山羊所在的位置, 先抢到山羊的同组队员则会掩护强上羊的队员, 使其尽量不会受到阻碍的奔驰到终点;同时其他组的骑手们则会施展各种围堵方式进行抢夺。最后, 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获胜一方, 此时比赛并未结束。获胜者会在观众们喜悦的欢呼声中直接冲出赛场, 把叼到的“战利品”丢在村落中某家的毡房门口, 以此比赛正式结束。被获胜者叼的羊丢在哪家门口, 寓意着会给这家人带来吉祥幸福。随后获胜者会将叼到得羊当场烧烤, 烤熟后, 分给大家分享, 这就是塔吉克百姓们所说的“幸福肉”。塔吉克民族族崇尚牦牛的坚韧的品质, 在“塔什库尔干”县城的广场上, 矗立着一座巨大雕像一位塔吉克族青年骑牦牛叼羊。

2.4 赛马

塔吉克族与环塔里木区域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 也开展赛马等马上运动, 大多在有喜事或节日时举行。塔吉克族的马上运动主要在塔什库尔干河谷低地上的草原中开展。短距离的赛马比赛不是十分隆重, 而远距离的赛马则受到大家的格外重视和喜爱。在塔什库尔干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远距离赛马比赛, 参赛的马匹需在比赛半年之前筛选, 并进行单独喂养。塔吉克赛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形式。赛走马, 就是马的竞走比赛, 注重赛马的速度、稳健及美观。赛走马的参赛者是成年人, 赛马也是五年以上的成年马。要求参赛的骑手具有极高的的骑术, 必须能够娴熟的驾驭马匹, 保证速度的同时, 又要保持稳健, 因为, 不能使马奔跑起来, 假如跑起来, 就会视为犯规。奔马比赛, 则注重比马的速度及耐力。骑手驾驭马匹必须直线奔跑, 以先到终点者为获胜者, 赛程通常长达20—30公里。赛奔马使用三年以上的马匹, 参加比赛的也大都是10—15岁的少年骑手。比赛前, 要把赛马的脑后鬃毛用红色布条扎起来, 马鬃和马尾则被梳成小辫, 同样也用红布条扎起来;马背上带着的结实马鞍, 骑手身披彩色的“战衣”, 头戴小巧的辔头。数百名小骑手以英姿勃发的精神面貌等待在起跑线上, 左手持缰绳, 右手执马鞭。主持人一声令下之后, 骑手们便跃马扬鞭, 驰骋在赛场之上, 马和人此时融合在一起, 如离弦之箭一般奔驰。比赛中获胜的马匹被称之为为“拜盖阿特”, 意为“最好的马”, 优秀的骑手也会受到比较实用的奖赏, 组织者会根据参赛的数量设置奖项, 前三名的骑手会获得马、骆驼或者绵羊等, 获得其他名次的骑手, 也会获得挂毯、绸缎或茶叶等。尤其是, 获得头筹的小骑手得到最为丰厚的奖品, 还会给所乘马匹披红挂彩。有趣的是, 塔吉克人民认为, 优胜者值得嘉奖, 但最后一名也同样应该受到尊敬。根据塔吉克族的传统习俗, 依然会给予最后一名的小骑手较丰厚的奖品, 用于鼓励小骑手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精神。

3 结语

塔吉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塔吉克族聚居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不仅是塔吉克族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互作用、同步发展的产物, 也是塔吉克族文化与汉文化相互渗透的结果。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 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文化系统。但不可否认, 文化差异性植根其中。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既兼具蒙古族传统体育及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因子, 处于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文化和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区的边缘地带。灾难性的迁徙及社会经济的衰败, 人口的减少等诸多因素, 使塔吉克族无法将涌入的外部异质文化排斥于外, 于是选择将传统的体育文化与外来体育文化进行整合, 成为一种和谐有机的文化, 也因此成为营造良好文化生态的基础。塔吉克族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创造了塔吉克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许多独特习俗, 如以静力为主进行力量、智慧和技巧的较量, 以生产生活用具作为体育项目活动器材, 一对一进行比赛等。这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体育项目特色, 体现了出区域性与独特性的特色。高山雪域, 塑造了高山游牧民族塔吉克民族坚韧的性格, 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也是塔吉克人民主体自强不息、乐观豁达的真实反应。

参考文献

[1]武杰.新疆少数民族体育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7.

[2]沈林.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9 (1) .

[3]刘全福.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

哈萨克族名言名句 第5篇

2、狮以爪闻名——哈萨克族

3、不要用皮鞭打他,要用真理说服他——哈萨克族

4、有阴险的心,就难做出众人喜欢的事——哈萨克族

5、坏马把骑士抛落在地上,坏人把朋友出卖给敌人——哈萨克族

6、头是宝库,舌头是钥匙,眼是勇士,手是财富——哈萨克族

7、舌头没有骨头,但比铁还硬——哈萨克族

8、不要打骏马,要去找道路——哈萨克族

9、可怜麻雀的农民,粮堆不会升高——哈萨克族

10、宰只一瞬间,养只羊得一年——哈萨克族

11、大地养活人民,英雄保卫祖国——哈萨克族

12、骏马要看一双眼睛,勇士要看走过的脚印——哈萨克族

13、路是走出来的——哈萨克族

14、每把锁子,都有自己的钥匙——哈萨克族

15、胆小鬼眼里装满了死——哈萨克族

16、提水的泉边虽近,懒汉也觉得有三天的路程——哈萨克族

17、对事能苦干不难非难——哈萨克族

18、木材被水冲走,木桶将水装下——哈萨克族

19、找到了窍门,路就会短——哈萨克族

20、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

塔吉克族的肖公巴哈节 第6篇

肖公巴哈节有“春天的节日”之意,塔吉克族民间也称“切得干得尔”,意思是大扫除。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然后用面粉在屋里墙上绘上花纹,以示祝福,还要准备过节用的大馕饼,并宰牲庆祝。

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达布达尔乡,节日的当天,众人推选的“肖公”要带领大家到各家各户拜年祝福,每到一家,“肖公”都要祈祷,并亲手将大馕掰开和大家共享,祝大地复苏,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塔吉克族 第7篇

一、人物形象之典型动作对当代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的影响——《初雪》

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形象的典型动作对舞蹈作品有极大的影响,2003年由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编导桑都·哈什编排,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表演的作品《初雪》将哈萨克少女的形象塑造得生动可爱。一群哈萨克少女在雪中翩翩起舞,表现了哈萨克族少女在雪中嬉笑与打闹的场景,以及对第一场雪兴奋与喜悦的心情。《初雪》的舞蹈动作非常典型,保留了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舞蹈动作,例如:1哈萨克族舞蹈里的双手绕腕。不同于以往哈萨克族舞蹈里的单一动作,而是巧妙地运用了队形的变化来展现,舞动时或是站成紧凑的一横排同时切分节奏来做绕弯,或是在一横排大家节奏各异做着双手绕腕的动作。2哈萨克族舞蹈里典型动作胸腰的运用。在舞蹈一开始时,舞蹈演员跪在平台上,配合绕腕的动作下胸腰,在慢板时舞蹈演员站成两斜排,领舞碎步向6点方向退,舞蹈演员双手举过头顶慢慢向后下胸腰。这种队形的变化是传统哈萨克舞蹈里看不见的。3哈萨克族舞蹈舞步的游动路线。在快结束时,舞蹈演员身体呈90度,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脚下快速游动绕一个圆圈,一般情况下哈萨克族舞蹈中的舞步游动就是碎步,用整齐的碎步来进行队形的变化。而在这里,它变成了快速的走动,不时的有人从圈中出来做自己的动作,但是圈一直都在保持,没有被破坏,直到最后还剩3个人。《初雪》是21世纪初期比较典型的哈萨克族舞蹈,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中的典型动作,在队形与节奏巧妙的切分上夸张地展现了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语汇,将“少女”的形象表现得生动可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当代时尚文化剪影——《安详游吟》

随着哈萨克族民间舞蹈逐渐走向舞台,当代舞台上出现了许多代表时尚文化的哈萨克族舞蹈,例如新疆艺术学院2006级学生达布力·黑巴提编排的哈萨克族三人舞蹈《安详游吟》,在保留了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对动作连接的过程进行了节奏切分,同时融入了Hip-hop(扩胸的元素)的舞蹈动作,打破了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舞动路线,在流畅的舞蹈过程中加入了舞姿停顿与重新排练,在动作空间的处理上不同于哈萨克族传统舞蹈“卡拉角勒哈”的路线,出现了高、低、跳跃等等现代舞的舞蹈元素。同时,《安详游吟》在音乐、舞美和舞蹈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与突破,如在音乐上就加入了现今流行的R&P说唱元素。这种时尚的哈萨克族舞蹈作品,使观众眼前一亮,它的创新与突破与80、90后的观众产生共鸣,符合新一代观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我们应当在保护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前提下,去更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哈萨克族舞蹈。

综上所述,现今能涌现出这么多优秀的哈萨克族舞蹈作品,离不开历代人民的艺术创造,同时也离不开创新。在保留原有哈萨克族经典动作的基础上,加入全新的元素,才使之走向舞台,趋向现代化。舞台化的哈萨克舞蹈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哈萨克族舞蹈,但一部分编导因为舞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哈萨克族舞蹈语汇,而忽略了对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动作的保留。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应该是互相影响、互为观照的,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需要不断地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中汲取民族的文化营养;而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也通过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力量,同时忠实地记录着这一时代的变迁。

从当代舞台时尚哈萨克族舞蹈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舞台化哈萨克族舞蹈与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是血脉相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1. 编导们的创新改变了原有的风格。一部分编导在编排哈萨克舞蹈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创新,缺乏保护传统的意识,改变了原有的哈萨克舞蹈风格;2. 远离了哈萨克族的生存环境。随时时代的发展,大部分哈萨克族人民都远离了草原生活,住起了楼房;3. 编导和演员往往不甚了解哈萨克族舞蹈文化,仅凭编舞技术和课堂上学习过有限的哈萨克族舞蹈素材,编创和表演哈萨克族舞蹈。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建立关于原生态哈萨克舞蹈的资料库,有意识地在群众中推广原生态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形式,在学习原生态哈萨克舞蹈的基础上去发掘新的知识,不断创新与进步。

摘要:当代哈萨克族舞蹈走向舞台,出现了许多时尚的哈萨克族舞蹈形象,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分析当今舞台化的哈萨克族舞蹈,一是人物形象的典型动作对当代舞台哈萨克族舞蹈的影响,二是当代时尚文化剪影。我们应该在保护传统哈萨克族舞蹈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创新并使其不断发展。

哈萨克族电影《鲜花》简析 第8篇

《鲜花》, 是哈萨克族的歌, 清丽脱俗, 凝练而美;她呼吸着草原的气息, 朝向着穹宇的广袤。

哈萨克族对于死亡、爱情有崇高的敬意。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在《鲜花》中, 以取之于民俗、凝练于艺术的影像, 将死亡和男女结合表现得流转婉约而不失深情。

祖父之死和丈夫之死, 是鲜花一生中经历的两次沉痛。原本是祖母病重, 去世的却是祖父。寒冬的清晨, 鸽子的一片羽毛落在祖父脸上, 他不见祖母, 出门寻人。强烈的光线, 晃动的世界, 家门外的祖母似是把怀中一堆柴散在了雪地上。这段影像极其简练, 却不失梦境的美感和悲伤的隐喻, 艺术性极强, 亦可溯源于民俗。动物崇拜始于哈萨克族人的原始信仰, 他们喜爱并崇拜鸟类的灵性。鸽子仿佛来自天国, 晨曦里的羽毛有种不可言说的命运驱使感。对遗体的珍重与送别, 也体现着族人的丧葬习俗。遗体被洁净的白布包裹、覆盖, 人们为他颂挽歌。鲜花想用冬不拉代替自己在祖父的遗体面前发声, 但长辈认为这是孩子不懂事, 对遗体不敬重, 立即抱走她。

寒冬大雪是对游牧民族的恒久考验。这样的冬对哈萨克族人来说是死亡的季节, 同时酝酿着新生。同羽毛的意向一样, 鲜花在深厚的积雪里向前迈步这一情景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鲜花追赶雪地里送葬马队之时, 第二次是因莫名的不详预感而在深山中寻找丈夫之时。后者为鲜花的丈夫苏力坦之死提供了情感缓冲的余地。

鲜花和苏力坦的结合, 是电影中另一处被民俗艺术化的影像。

放弃爱情而步入婚姻的鲜花, 最初并不接受苏力坦, 直到她看见这个草原硬汉身上的疤痕和他的医德善心。强烈的阳光下, 碧绿的草坪上, 鲜花掀开鲜红的多层褶裙, 用这一层奔放又羞怯的裙摆掩面。苏力坦在牧羊女的靴子前缓缓跪下。二人的婚姻终于因爱而完满。这一段影像承续了前者的摄影之美, 但一反其梦幻悲怆的风格。民族颜色的饱和热烈, 点到即止的隐喻, 对情欲表达的满而不溢, 画面的舒缓和音乐的民族风情, 构成了此处鲜明热烈的影像风格。

《鲜花》所展现出的哈萨克族生活不是面面俱到, 却真实可人。取水、劈柴、放牧、挤奶, 是哈萨克族人生存之道的最直接表征。对栖居高原的族人来说, 水作为生命的源流, 被加倍珍惜。片中水源取景于夏季屋前不远处的浅井, 浅井的滩岸被鹅卵石环抱。取水容器则是木制的瘦水桶。用来盛食物的木碗也被特写了两次。木材也是临近森林的牧民生活文化的重要物品。冬季, 鲜花的祖父在冻结的河面上凿正圆形的洞来捕鱼, 鲜花抓起河水中的碎冰、在冰面上滑倒。结冰的河是族人的对冬季的记忆之一。

劈柴在电影的出镜率相对高。烧柴是生活的能量来源, 劈柴是男人的活。男人在哈萨克族家庭的地位和其他许多民族相似, 是女人的依靠、家庭的支柱。族人骑马牧羊的场景直接出现了一次, 也有几处以牧羊相关的场景。鲜花的祖母曾在屋子里捋羊毛, 在屋外挤奶, 她家的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哈萨克家庭放牧的牛羊为数不多, 家庭纺织与手工的来料有动物皮料和毛料。此类民俗被电影《鲜花》顺承自然地覆盖, 往往作为情节的附属。如, 鲜花因卡德尔汗而烦恼得无心煮羊奶, 鲜花的祖母在大雨天气里因羊群惊失而着急滑倒, 苏力坦帮鲜花劈柴……

文化冲突、价值选择是电影《鲜花》在民俗这一表达对象中的思考题。在这看似与现代城市无多关联的牧民之邦, 老人会在闲暇之时听收音机, 邮戳和磁带为人传情达意, 迈尔克·杰克逊的音乐在这儿的年轻人中流行, 公共汽车在草原上奔驰, 年轻的阿肯期待走出草原以谋求更宽广的前途。鲜花和卡德尔汗的分歧也由此生发。

守住家、留在草原的面前、抚摸着祖父的老冬不拉, 鲜花仍可以做最出色的阿肯。较之爱情, 卡德尔汗选择出走, 成为娱乐公司的商业歌手。草原上的车站是背靠背的木椅, 也是分隔朝往相反方向的爱人的屏障。导演的态度很明确。真正的阿肯必定属于草原和它的子民, 哈萨克族的民俗文化必将在先人的膝下得到守护。哪里有冲突, 哪里就有融合。先进的科技和服务体系为新疆民间生活带来的丰富和便利不可置否。

得益于对普世情感的疏浚, 电影《鲜花》的感染力是跨民族的。

童年鲜花在冰面上滑倒是小演员的本色演出。祖母对鲜花的妈妈说, 无论孩子牧马还是牧羊, 都是珍宝。从父辈传唱下来的歌谣, 被失去祖父的哑孩子和丧偶的妻子歌唱得使人怆然泪下。孩子脸上洋溢的淳真憨直, 父母对子嗣的无私包容, 害怕失去爱人而产生的胡思乱想与纯粹的担心……这些人类民俗中普遍存在的真情, 赋予了哈萨克族电影《鲜花》抚平曲折与伤痕、疏导性情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玉霞.民俗镜语与影像建构[J].民俗研究, 2010 (1) .

浅析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 第9篇

从古至今,牛羊与哈萨克民族的衣食住行结下了不解之缘。羊皮袍、狐皮帽、毡筒、皮靴等已成为草原服饰的重要标志。比骨针缝合兽皮更进一步的是服装面料的革新与创造,可以根据人体特征量体裁衣,出现了具有领、襟、袖的上衣和前后开胯的裤子,其造型和缝制技法也更灵活多样,体现出人类服饰发展的不断进步。

哈萨克族先民大部分生活在新疆北部和中亚等区域,一直保持着以农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他们以牛羊为伴,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融合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标准。黑白相间中点缀着艳丽的色彩以及纷繁的装饰性图案都成为哈萨克族服饰的主要审美特点。这种独特的服饰艺术是哈萨克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反映出哈萨克族人民的审美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积淀。

哈萨克族服饰的基本图式,多为单独或四方连续的植物纹样、三角形、几何形或连续的花纹形状,在方和圆之间找到形式的互补与和谐。在大量的西域考古发现中,三角纹是最常见的纹饰母题。哈萨克族牧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原山区地带,四季明显,光照强烈,浓艳鲜明的色彩是哈萨克族普遍喜爱的色彩。在草原戈壁的冷色环境中生活,他们选择红色来装饰毡房和服饰,在色彩心理上可以起到抵御外界寒冷和调节环境单调的作用,历代传承和地理环境成为影响哈萨克族服饰颜色和审美心理的主要因素。在纹样的题材上多以传统的植物、果实、兽角为原型,变异成各种几何形,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蕴。

在哈萨克族服饰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服饰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象征性的拟态,还是巫觋的活动,都离不开炽热的歌舞,而这些歌舞必须能够打动人心,引起信徒的虔诚膜拜。因此,那些图腾崇拜仪式或巫术礼仪执行者的服饰往往是该部落、该民族的服饰中最具典型性的部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图腾崇拜的意识和代表灵物逐渐转化成具体的图案保留在服饰中。比如猫头鹰象征着正义,人们头顶插着它的羽毛可以避邪并保一方平安,中国的哈萨克族儿童的塔克亚帽冠顶端插着的乌克(猫头鹰的羽毛),就代表着远离病魔,永保安康的寓意。同一民族(或支系)由于不同的图腾崇拜,在服饰上也会有相应的体现。历史上,由于哈萨克族受萨满教的影响,将白天鹅作为其重要图腾之一。白天鹅是天神与灵魂的化身,哈萨克族人民以白天鹅为圣鸟,倍加保护,若能得到它的几片羽毛,更是倍加珍贵。在中亚地区居住的哈萨克族人至今将火尊称为“火娘娘”,服饰上以红色象征这种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

二、不同国家、地区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透过灿烂丰富的民族服饰,我们可以发现哈萨克族在漫长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逐渐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心理和服饰特征。

1、中亚地区哈萨克族的服饰艺术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服饰艺术很难找到传统宗教影响的影子,更多体现出对于审美的追求。自从18世纪末沙俄进驻中亚地区后,它的工业文明在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区域内开始传播,纺织业获得发展并可以生产出精细的棉麻等先进产品,取代了以往传统的粗毛制品。同时,艺术的品味和思想也逐渐发生变化。

在哈萨克族服装的装饰中,现代调色、印刷等技术逐步代替了民间传统的自制颜料及图案组合,更倾向于俄罗斯民族风格,图案丰富、色彩纯粹,形成极为高贵典雅的风格。采用机制、剪贴、印刷等制作手法,在帽子、领口以及前襟、袖口等地方,运用细腻的线条组成花纹或花卉图案,以连贯自由的几何形为主,并以重复连续的手法构成整体图案,形成了庄重美观的特色。此外,“十月革命”后由于教育模式的传播,中亚哈萨克族服饰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艺术审美特征的影响。

2、中国哈萨克族的服饰艺术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海拔地区会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艺术。新疆地区属于高山寒冷地带,具有半农半牧的文化特色,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服饰文化也呈现出多样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离不开宗教的影响,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服饰中至今仍能清晰见到原始宗教对传统服饰的影响。萨满教、佛教、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因此,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遗风可以形成不同族群的服饰文化心理,在服饰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宗教传承留下的印记。

中国的哈萨克族服饰艺术表现最为直接的是受到萨满教的影响。萨满教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是其主要思想内容。所以动物、植物图案的演变成为中国哈萨克族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也寄寓着人们对超自然生命力的祈望。中国哈萨克族服饰的形式宽松肥大、丰富多样,便于人们的自由劳作。一般上衣的衣领、前襟、袖子,以及裙子和帽子上都有专门的装饰图案。虽然图案样式各异,但主要是以对称和重复的形式进行组合,而“对称”既表现为整体图案对称,也表现在单独纹样的对称中。其服装颜色多以蓝、黑等深色为主,并喜爱鲜艳的能够构成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装饰,图案样式多以三角形、菱形、二方或四方图形连续为主,形式简洁,色彩鲜明,线条相对粗犷豪放,给人以浑朴、厚实并充满艺术张力的视觉感受。

一个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需要借鉴和吸纳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才能对自身的文化艺术发展起到补充作用。哈萨克族服饰文化就是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哈萨克族服饰艺术的发展,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最终成为新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饮茶文化初探 第10篇

茶作为一种外来物品,自舶入西域后,渐为哈萨克族先民所接受,并融入生活成为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哈萨克族饮茶的历史、习俗等略作探讨,以期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学者对哈萨克族饮茶文化开展精深研究。

一、哈萨克族的饮茶历史

哈萨克族是由古代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的许多部落(族)经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混合民族,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族源可追溯到汉代的塞人、乌孙、大月氏、康居、阿兰、匈奴,六世纪中出现的突厥,及稍后的突骑施、葛逻禄部落,辽、金时期的克烈、乃蛮、蔑儿乞、弘吉刺等部,至13世纪初叶形成了一个有共同名称、共同语言、共同地区、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民族意识、民族感情的稳定的共同体[2]30-140。

虽然统一的哈萨克民族形成时间较晚,但其饮茶历史却很悠久。众所周知,茶起于中国,并最早被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先民所利用。秦人尽占巴蜀以后,茶渐入中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几乎遍植东南各地,产量颇具规模,江南士族饮茶已蔚然成风。五世纪末叶,中国与土耳其商人在蒙古边疆地区开展茶叶贸易[3]53,茶开始向境外传播。作为哈萨克族重要族源之一的突厥部落,在隋唐之际就已频繁地与中原王朝开展互市贸易。隋文帝时期“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贡马万匹,羊二万口,驼、牛各五百头。寻遣使请缘边置市,与中国贸易,诏许之”[4]1871。唐武德三年(620)突厥又“遣阿史那揭多献马千匹于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并与之互市”[5]5884。武德七年(624)突厥颉利可汗再次“遣使来,愿款北楼关请互市,帝不能拒”[6]6032,诸如此类的互市记录还有很多,兹不赘述。互市给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惜史料阙载贸易的具体商品,有学者推测“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茶叶等,是唐政府用于民族互市的基本内容”[7]120。

茶传入新疆有文献可据的年代在唐贞元(785—805)年间,《封氏闻见记》载“(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回鹘贸易所获的茶叶除部分供剥削阶级享用外,大量地被运销到天山南北和中亚诸地[8]39,这进一步地促进了茶在新疆及中亚的传播,哈萨克早期部落(族)接触茶的时间当在此时或稍后。如此算来,哈族的饮茶历史至少已有1200年之久。

二、哈萨克族的传统饮茶习俗

传统的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饮食具有浓厚的游牧生活特点,即以奶类和肉类为主食,面食次之,少吃蔬菜。这种饮食结构过于偏重荤腥而缺少素食,长期坚持容易造成机体病变和不适。茶的传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以其“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的功效而深受哈萨克族先民所喜爱,继而融入生活形成传承千年的饮茶之习。

茶的生产和储存具有一定的时限性。在交通尚不发达的过去,为保证远销边疆的茶叶不至发霉、变质,智慧的先民创制了一种专供长途运输的边销茶(即砖茶)。哈萨克先民曾常饮此茶,生活中已形成喜喝砖茶的习惯。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传入西域的清饮之法逐步被哈萨克先民所改进,他们结合自身的游牧生活特点和世居高寒的生存环境在清茶中加入了奶或奶制品,创制了一种调饮奶茶文化。

哈萨克族日常所饮的奶茶种类有普通奶茶、奶皮子茶、酥油茶和米心茶等,这些茶类虽然都用奶制品和茶汤混合调制而成,但调制方法却略有差异。具体说来,普通奶茶烹制一般是先将砖茶捣碎成小块,放入锅或铜壶中熬煮,待茶水烧开后,捞出茶叶,加入定量(与锅或壶中的水成一定比例)的鲜奶,继续加热,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汤与鲜奶完全融合,加盐即成;奶皮子茶的制作较为简单,即先将熬制好的茶汤倒入碗中,再加入熟奶皮即可;酥油茶则是在奶茶中加入适量的酥油;米心茶的制作相对繁琐,主要有三道流程。首先,分别烧制好浓茶和开水,并倒入不同的茶碗,其次,将鲜奶或奶皮子倒入另一碗中;最后,据饮茶者的喜好在盛鲜奶或奶皮子的碗中兑入浓茶汤和开水。饮茶时,有的哈萨克牧民还喜欢冬季时在奶茶中添加白胡椒面以增加身体热量,提高抗寒力[9]134。

茶具和饮茶礼仪是最能反映哈萨克族传统饮茶习俗特点的两个方面。过去,哈萨克人煮奶茶常用铜、铁、铝质的茶壶,壶体容量是汉族泡茶所用茶壶的三至四倍,饮茶用耐磨、便携的木质茶碗。这些铜、铁、铝、木质的煮饮器具与中原农耕定居民族饮茶所用的陶、瓷茶具明显不同,表现了结实、耐用的特点,是哈萨克族游牧生活方式在饮茶习俗中的体现。哈萨克族是一个友好、好客的民族,他们坚信“祖先的遗产中,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故每当有客到来时都倾其所有来热情招待。待客时茶是必不可少之物,客人来访,主人为客人熬制奶茶,并安排客人就坐,其中尊长者坐上席。奶茶调制好后先将其倒入碗中,每碗奶茶倒入八分满即可,再将茶碗逐一、双手敬给客人,敬茶时先敬老人和客人,最后的一碗留给自己。主客喝茶时先轻声说“布斯木拉”,再用嘴将浮在茶面上的奶皮、酥油等吹到一旁,然后趁热慢慢品饮,如果不想再喝,只需用右手把碗口捂一下,示意已喝足。茶喝好后,要先用双手掌心和十个手指,做从额头摸到下巴的动作,并说“阿勒阿哈克布尔”,然后才能离开茶桌[10]172-173。饮茶礼仪在客人来访之时体现得最为细致、全面,日常居家饮茶时则较为随意。此外,生活中子女离家远行、订婚下聘、女婿献茶、新娘过门等也都涉及相关的茶礼仪,是故伴随着饮茶习俗融入生活,与之相应的茶礼仪也遍及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当代哈萨克族茶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哈萨克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新疆开始逐步推进实施大规模、有计划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大量的牧民逐渐从游牧转入定居,“到21世纪初,新疆牧区的定居率已经达到90%以上,各族牧民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由此得到了彻底的改观,其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1]108。

从游牧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变迁。定居以后哈萨克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学会了制作拉条子、汤饭、米饭炒菜等,极大地丰富了饮食类型,并逐步实现了以肉乳为主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向肉、乳、面、蔬菜相结合的现代饮食结构转变。

饮食结构的转变、定居后频繁的民族交流以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传统的哈萨克族茶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先,茶具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推出的质地精良、造型优美的陶瓷、搪瓷和玻璃茶具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铜、铁质茶具。此外,过去为储存茶叶而手工制作的茶袋也被现代茶罐和茶盒所取代。

其次,茶叶来源多元化、饮茶种类多样化。过去哈萨克族的茶叶来源全靠内地输入,现在随着市场的日益开放,人们对商品的选择范围更大,饮茶不仅来自国内,还从国外的巴基斯坦、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等邻国进口。于此同时,饮茶的种类也日渐增多,哈萨克族常饮茶类主要有红茶、绿茶、花茶、药茶、果酱茶等,过去砖(茯)茶独尊的局面已发生改变。

最后,茶馆、茶吧兴起,茶礼俗趋于社交化。传统奶茶的熬煮耗时较长,已无法适应定居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但饮茶之习早已融入生活,整个民族几近于“无茶则病”的地步,茶吧和茶馆于是兴起。现代茶馆、茶吧不仅装修极具风格与特色,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这为定居在城市的哈萨克族民众提供了一个喝茶、休闲的好去处。当前,城乡都有哈萨克族女性自发组织的“茶会”团队,平均每月聚集一次,地点多选在娱乐场所,聚会目的在于消减压力、增进彼此友谊[12]48-50。

当代,伴随新疆牧民定居建设的推进和社会发展,哈萨克族传统的饮茶文化发生了以上变化,但延续千年的饮茶之习和来客敬茶的传统均未改变。新变化仅是时代进步和定居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它不断丰富和完善着哈萨克族传统的饮茶文化,促使饮茶向着更为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摘要:哈萨克族世居中国西北高寒之地,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至迟在唐代,哈萨克族先民就已接触茶,其后饮茶之习融入生活。哈萨克族的饮茶文化不同于中原,它是在借鉴中原清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游牧生活特点和生存环境而创制的一种调饮奶茶文化,饮茶习俗极具特点。当代,伴随牧民定居工程的开展实施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饮茶文化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这促使饮茶向着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哈萨克族的转场 第11篇

转场是简单的。冬天把牲畜从秋牧场赶进冬窝子(定居点),春天再从冬窝子转入春牧场,夏天转入夏牧场,秋天到了,又从夏牧场转到秋牧场。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尽管转场距离远近不一,路程少则几十公里,多则百十公里,但对哈萨克人来说,转场像鸟儿展翅那么容易,像姑娘打扮那么自然。转场时,一般人家只要有二至四头驮牛就可以把毡房、被褥、炊具等一次驮走。

对哈萨克人来说,转场是生活中的一件喜事。转场时,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牲畜所驮的物件也要盖上漂亮的毡子或毛毯,要着实装饰一番。牧民们一户跟着一户,牲畜一群跟着一群。为了不让牲畜掉队,人们扬着牧鞭,吹着口哨,就像出游一样,慢慢走到目的地。在山色空蒙的山道上,牧人、羊群和背负沉重行囊的驮队(牛队、马队),构成了一幅幅迷人、和谐的塞外风光图。

到了新的地点,已搬来的人都要出来欢迎新来的人家,还要帮助他们卸下东西,架好毡房,并送去饭食,表示对转场中一路辛苦的人家的关怀。大家围坐在新架的毡房内说笑,尽享这“安家之乐”。

哈萨克人常说:“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家搬得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世上酷爱歌唱的是哈萨克人。”“转四季场,多一群羊,迁几次居,多一顶毡房。”

1 2 转向冬牧场

3 转场途中背负沉重行囊的马队

4 互相帮助,重建家园

5 人们扬着牧鞭,吹着口哨,牧畜群群相随,行走在山道上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第12篇

经调查, 直到本世纪50年代,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还比较完整地被保留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 鄂温克族的老人们还是保持着其传统的着装方式, 穿长袍在日常生活中还比较常见。到了20世纪, 在日常的生活中, 就很少看到穿民族服装的人了, 再加上汉族服饰已经为大多人所接受, 平时上班会都着汉服, 但是每个鄂温克人都会有几套经过改良的民族服饰, 到了传统节日, 人们要穿上自己传统的服装来庆祝。而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中, 民族服饰也就是鄂温克族的象征, 体现了鄂温克族的特点。面对鄂温克族服饰的急剧变迁, 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风情即将离我们远去, 这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令人十分惋惜的事情。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对鄂温克族服饰多一些保护、多一份关注、多一些研究。在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变化又在加剧的情况下, 保护鄂温克族服饰成为当务之急。

二、鄂温克族服饰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和经济从业的变化引起服饰变化。过去有些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狩猎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狩猎业的消亡, 相关民族的猎装和野兽皮裘服装逐渐退出他们生活。

二是强势文化的影响和民间交往的频繁引起服饰变化。改革开放之后, 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往来日益频繁, 许多少数民族同胞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 逐渐改变着装。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冲击, 使民间传统服饰及附着于服饰的刺绣、织锦等趋于衰微, 而带有普遍性及时尚性的服饰越来越广泛的被少数民族群众所接受, 甚至产生了“越是传统的就越显得土气”的片面观念。

鉴于以上情况, 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便成为越来越迫切的任务。保护的方法主要是让大家认识到民族服饰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的独特风格恰恰是它走向世界的魅力所在。

三、政府是推动民族服饰传承的主导

近些年来, 国家对少数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活动越来越重视, 国家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办公室, 组织和领导着全国少数民族的古籍整理工作。现在, 包括鄂温克族在内的中国55个少数民族都各自有了一部文字记载的简史。近几年, 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队伍正在逐渐的扩大, 这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人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 还有一部分是一些对民族学、服饰学、文化人类学感兴趣的有识之士。鄂温克博物馆就是为庆祝鄂温克自治旗成立40周年而建。展示了鄂温克族的历史、经济、饮食服饰、民间工艺、民族体育、婚丧嫁娶等内容, 收藏了现存的鄂温克族传统文化瑰宝, 为子孙后代保存了一份保贵的文化档案。

另外, 政府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通过对鄂温克族服饰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方法, 并不断借鉴国内外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服饰保护的模式和经验, 将其转化运用到鄂温克族服饰的研究、开发和传承上。

第一, 近些年来不段通过媒体和教育传播力度的加大, 对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服饰文化的大力宣传, 形成了一种浓厚的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氛围, 使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得到增强, 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全民自觉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

第二, 举办各种民族服饰文化艺术节活动, 弘扬鄂温克族服饰文化。鄂温克族自治旗采用了全国巡演和在当地举行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的方式对广大民众进行传统民族服饰的宣传。1999年, 自治旗成立了鄂温克族服饰表演队, 队员全部由鄂温克族牧民、旗文化局干事、小学老师等构成。先后在首都北京、俄罗斯乌兰乌德、阿甘基斯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年的6月和12分别举行鄂温克族传统“那达慕”欢度节日, 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民族服饰文化爱好者前往, 进一步使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文化得到发扬。

第三, 以开发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形式进行保护, 首先在开发之前想好保护措施, 可在充分理解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鄂温克族服饰适当进行商业化创新, 包括对服装款式、制作工艺、色彩纹样及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创造。

第四, 要不断增强人民保护传统服饰文化的意识, 一方面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教育宣传工作, 尤其要加强本民族年轻一代在这方面的认识, 让他们意识到本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民族服饰具有的深刻寓意;另一方面要加强除本民族地区以外的其他民族对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意识。通过旅游开发, 使外地游客清晰深刻的认识到哪些是鄂温克族的精华哪些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使人们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服饰文化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加入到保护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队伍中来。

四、结语

对于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我们要本着认同的态度, 这些丰富的文化源泉是我们应该认真保护、值得深入研究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尽可能的收藏现有的鄂温克族传统服饰, 描述记录服装款式、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环节。建立相应的机制, 促使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在一定的区域内成为鄂温克族人民谋生的一种手段, 使工艺技术学习成为自觉行为, 做到后继有人, 在民间继续传承, 这些方法对鄂温克族服饰传承艺术的保存具有积极的意义。

摘要:鄂温克族主要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一带, 分为索伦部落、通古斯部落和雅库特部落。目前, 鄂温克人的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上己经基本被汉化, 传统服饰文化流失严重, 受社会关注较少。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避免某些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的消失, 我们要加大力度积极而紧迫地抢救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资源。

关键词:鄂温克族,传统服饰,传承

参考文献

[1]鄂温克族简史编组《鄂温克族简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塔吉克族】相关文章:

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习俗06-28

论塔吉克人物题材的油画创作09-12

上一篇:幼儿课堂教学模式下一篇:现代汉语存现句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