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范文

2024-07-24

地方课程范文(精选12篇)

地方课程 第1篇

《辞海》云:“灵动”即“灵活”,意为“敏捷、不呆板;善于应变、不拘泥”。在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打造“灵动”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灵活重组教材

地方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地方”。它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反映地方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生活实际需要灵活、大胆、科学地重组教材。

衢州市的地方课程有七年级的《东南阕里》、八年级的《薪火相传》和九年级的《三衢新貌》,其内容都选取本地自然、人文方面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如结合七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东南阙里》的专题一、二、三、五的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重组这些内容,联系衢州的旅游与美食,专门介绍衢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边“玩”边“吃”,形成《游衢州、品美食、谋发展》这样一个新的课题。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能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这四个专题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以衢州的生态游和文化游为主线,选取衢州不同区域的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例如衢州柯城的孔氏南宗家庙、烂柯山;衢州龙游的龙游石窟;衢州常山的国家地质公园;衢州开化的钱江源;衢州江山的江郎山等地,并结合各区域的特色美食及饮食文化。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者从不同渠道搜集的资料,以此了解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和饮食文化。

教师在重组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灵活地处理内容的详略,更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在介绍衢州特色美食时,有学生介绍现在衢城最流行的小吃“三头一掌”。教师顺势向学生介绍,引导学生思考:

衢州人吃兔头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

20世纪50年代,在衢州有一家以加工兔子为主业的冷冻厂,毛皮、兔肉都加工出口了,剩下的兔头成了下脚料,低价卖给老百姓(当时卖三分钱一斤),有的甚至被丢弃。但是精打细算的衢州人却兴起了吃兔头之风,还想出许多独特的烹调方法,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摸索,互相交流心得,并且积极地向其它美食“取经”、学习,终使其色香味俱全,堪称神州美食的一绝。甚至,吃的时候还发明了一套程序和顺口溜,让人别有一番感受。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从中感受到衢州人身上具有的俭朴、坚韧、开放、兼容等优秀品质,作为衢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立足身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课程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方专题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前言中提到:“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考虑到师生学教过程的实际情况,本册教材对历史资料呈现较多,而对现实的地方性知识和问题呈现比较单薄,希望师生能努力从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从小处着手,增加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参考观察、调查研究、探讨问题,以及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力。”所以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和书本,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彰显课程活力。

衢州市三个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都涉及同一个主题:“孔氏南迁,使衢州成为孔子大宗的第二家乡,儒风浩荡对衢州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上,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对家乡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九年级的地方课程《三衢新貌》的专题七《儒风浩荡》,专门介绍孔氏南迁后儒家思想对衢州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对家乡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校园中,学生就能发现有许多与儒家文化相关的痕迹:学校里的孔子像、随处可见的儒家的名言谨句、举办儒学大讲堂、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祭孔大典,等等;走出校园,学生也能从衢州市的各项建设和活动中寻找儒家文化的印迹:衢州市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有11所学校立孔子铜像等。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儒家文化。

此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参观孔氏家庙,将教材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使课程不拘泥形式而灵动生趣。

三、立足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

地方课程是一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的课程,“知识———情感———行动”是一个升华过程,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验。体验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能使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地方课程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情感化为实际行动提供支撑和动力。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专题三第七课《物阜民丰话饮食》时,有一部分是介绍衢州特色小吃与美食文化,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或传统小吃。如衢州有“百年老字号”之称的邵永丰麻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品尝邵永丰麻饼,然后让学生边品尝边讨论、思考:邵永丰麻饼为何成为“百年老字号”,它的魅力何在?并出谋划策:如何让邵永丰麻饼家喻户晓,让这“百年老字号”重放光彩?这样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品尝,更直接地感受到邵永丰独特的传统风味,从而更为衢州有如此美食感到自豪,更积极地为它出谋划策,树立为家乡发展做努力的主人翁意识。

再如,在八年级的地方课程《薪火相传》第六单元《孝敬篇》时,教师可以先展示衢州本地的省级文明保护单位———周宣灵王庙的图片,继而向学生介绍周宣灵王中供奉的孝子周雄孝敬母亲的细节,感悟古人之孝;再审视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有去真正关心了解吗?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方面的行动,同时配以音乐《懂你》渲染气氛,在音乐中学生的情感被激起,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在这一环节中,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说教,学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孝”不仅需要用语言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践行,从而使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调动到行动的落实,层层铺垫,水到渠成。

“灵动”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泥,即内容上的不拘泥、形式上的不拘泥、设计上的不拘泥、活动中的不拘泥、情感中的不拘泥;“灵动”课堂的高效就在于它为学生而“动”、为地方为“动”、为生活而“动”,一切只为了学生的需要、情感的积累、行动的落实。

摘要: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 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谈谈如何把握地方课程的本土性、时效性、活动性等特点, 使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彰显“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地方课程课,乡土,身边,体验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课程实施建议, 2003.10.

[2]中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校本课程及地方课程总结 第2篇

我校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工作已结束,为了更好的促进地方课、校本课的教育教学工作,现总结如下:

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一、校本课程的评价内容

(一)对学生的评价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采用考查的方式进行,但作评价记录。内容为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经典诵读。

1.传统文化:(1—5年级)一二年级的学生采取才艺展示,口头测试的方式进行。三至五年级的学生采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考查。

2.安全教育:(3—5年级)采取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了考查。3.环境教育: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并报送区教体局参评。

4.科学发展观:以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方式制作了一期手抄报。5.经典诵读:(1—5年级)一二年级以书写+诵读的形式进行考查,三四五年级由书写+诵读+综合运用的形式进行考查。

6.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7.学生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并记入学生档案。

(二)对教师评价

1.科任教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记录。2.科任教师按学校整体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 与教学目标。

3.科任教师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调查、查阅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计入业务档案。

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

我们建立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正切合理的评价是我校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一)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地方课程中感悟美 第3篇

泥塑教学地方课程陶艺真谛触类旁通感悟上帝往往给人意外的惊喜,由笔者主持申请的课题“中小学泥塑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被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研‘十二五’重点课题”,批号:GS[2013]GHBZ016。带着这份喜悦,带着这份激情,课题组在接到立项通知单后,就雷厉风行地进入到实质性的研究阶段。

根据课题组的分工,笔者和张民辉老师将带领部分小学组学生到平川陇烨陶瓷厂进行实践观摩,学习陶艺制作,达到以点带面之目的。在“中秋节”放假后的第一天早上,我们一行10人就去了陇烨陶瓷厂。走进工厂,气魄宏大,环境卫生清洁如洗,各个员工待人礼貌。我不由地感叹——呵,不愧为是西部陶都之王!

走进操作间,宽敞明亮,精美简洁的布置设计,营造出特有的艺术氛围,诱发着我们尝试的冲动。回顾左右,一面是通透的玻璃窗,给了整个房间足够的光线,而另一侧更有一番设计:中间是陶艺精品展示台,展示着艺术作品给人无尽的享受。蓝底白字印刷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陶瓷工艺流程图”很对称地装钉在展示台的两边。听工人师傅说,他们必须一丝不苟地按照“规章制度”和“陶瓷工艺流程”来工作,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无规律不成方圆”——这难道不就是给我们传递的第一个“声音”吗?!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由的优越环境中,但一定要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生活作风。

中间地带便是陶艺创作室。宽大的工作台一字排开,拉坯区、上釉区、烧制区……井然有序的排列暗示着陶艺制作的严谨性。“讲究程序,崇尚创造。”陶艺就这样从坚实的泥土之上绽放出绚丽的艺术之花。

严谨不仅仅体现在程序上,从原材料到成品都自然流露出对美学法则的遵从。陶土是从打拉池专车运来的。土、水、胶要严格地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并进行长时间的均匀搅拌,窑炉是按标准设计建筑的,拉坯师是当地最著名的熟练技师(由于事前学校领导与厂长取得联系,工厂专门给我们派了最优秀的师傅)。“科学的艺术,艺术的科学”——这是陶艺制作前给大家“诉说”的第二个真谛!

工厂后勤提前给我们准备了10套工作服:胶质大褂和一双雨靴。我按照师傅的安排,第一个坐上工作台,其他学生随后一字性地坐在右侧。师傅在旁边指导我坯上“坐”泥,当双手伸进凉软的湿泥时,软绵和柔润使我立刻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和无比的安宁。可是,操作并非如预想的那么简单。转盘的速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胎壁不是变形或薄厚不均匀,就是残缺或开洞,做了一件又一件,师傅总仍然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传授动作要领。最后,一个造型非常简单的坯体——歪颈花瓶终于“诞生”了。看似简单的东西,制作起来竟然是如此费劲。“细节决定成败”,“正视失败,心系一处”——这是陶艺给我们的又一声“警句”。我看看其他同学,情况比我还糟,有的泥水沾了一脸,甚至有的渗进衣服,真正的变成了“泥娃娃”,张老师朝我诙谐地一笑,翘起大拇指——继续努力!

泥的盘筑和捏塑则是另一种感觉。柔软的陶泥在手中任你揉、搓、盘、压,此刻你就是上帝,想什么就可以捏造什么。揉、搓、打、拍、摔、印、压、推……每一种手法与力度都会产生新的形态。造型和局部处理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作,必须“一丝不苟,从头做起”——陶艺再一次给了我们如此的“忠告”。同学们则好像进入到另外一种境界,一个个兴致勃勃,专心地“玩弄”着手中的陶泥,有的旁边还放着许多的“陶艺作品”在展示,看来成果斐然!

接下来是上釉的工序了,需要耐心等待。但成型的泥坯要放在厂房里需十天半个月的自然阴干,才能够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了。看来同学们用今天的作品上釉是不可能的,只好用工厂的半成品上釉。我想,在土坯上上釉就像学生给纸上涂抹水粉颜料一样简单,没有什么奥秘,于是就提出让学生自己尝试上釉的要求。然而,事情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玩”,暗淡无光的釉料随处流淌,滴落满地,学生刚洗过的手变成了大猩猩之爪——一团黑。在旁边的师傅不得不指导我们再次上釉。听着师傅的指点,釉料终于在我们的掌控下“行走”,多重叠彩,交叉渗透,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间,物象、纹饰、釉色尽可发挥你的想象与创造。“应物象形,触类旁通”——这是陶艺传递给我们的美学之声。

一个上午的时间飞逝而去。专心致志的劳动和充实的收获,让我们乐而忘返,没有丝毫的倦意。最后一道工序要等待釉彩稍干方可进窑烧制定型。数千度的高温,可能升华出“绝世”精品,恰是巧夺天工;也可能出窑一件残破的废品。因为在土与火的转化中,要经受高温的考验,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果然不出所料,我和另外一个学生的作品被烧裂出现了一条口缝,其他同学的也不同程度的出现裂痕。“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经受难以预料的挫折;成功时不言喜,困难时不言败,勇于进取!”——这是陶艺学习留给我们最后的叮嘱。

让我值得骄傲的是一位小女孩,她不紧不慢,捏造出一件名为《小胖墩》的笔筒,尽管有些粗糙,但创造美感和实用性能结合得如此妥帖,实在让我们惊讶。对他们来说,今天这是一次课堂的转换,也是一次美学知识的启蒙,诸如平面、立体、抽象、具象等生疏的概念、名词,得到一次实体的认证。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在脑力与体力的结合中体验了想象、创造、美感的意境,体验了完整的劳动过程与艺术的创造收获,同时也培养了耐心、细致等良好习惯的品质。

地方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地方性文化 第4篇

一、概念的界定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 “地方”与“地方性”是它的内在规定性, 是其特质与边界。研究和开发地方课程应界定和掌握好“地方”和“地方性”的本质, 紧紧围绕“地方”和“地方性”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

1.“地方”的内涵

从本义上讲, “地方”是指地域, 地方课程中的“地方”有其特定的意义。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省、市、县 (区) 、乡 (镇) 等均为地方, 地方是一个区域概念, 同时地方往往指一级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各级地方政府在地方课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 并承担不同的责任。

“地方”还是一个负载着文化的概念。所有的地域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 每个地方都有它代表性的文化标志。从文化学的角度看, “地方”是一种文化标志。地方课程实质上是关于地方文化的课程, 通过开发地方文化资源, 关注地方文化现象, 注重地方文化价值, 构成地方课程的文化特色, 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地方”的内涵呈现出更大的开放性, “地方”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只有在开放的状态下, “地方”才有可能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 吸取外域多元文化, 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地方课程建设中的“地方”是本土与外域的结合, 以地方为主, 或立根于地方, 面向外域, 甚至面向世界。地方课程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 还应当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

2.“地方性”的内涵

首先, “地方性”是指地方所特有的和固有的性质。所谓地方特有的, 即只有本地才具有的, 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 吸收多种外来文化和信息形成的;所谓地方固有的, 即是传统的、原本就存在于本地历史和传统之中的, 从本地文化之根中提炼出来的。依附本地所生长的, 无论是固有还是特有的, 均揭示了“地方性”的基本特质。这时“地方性”往往指领域, 由此可被引申为视域, 即从本土出发, 在本土的视域中寻找、发现或生长的。这样, “地方性”被赋予了文化的解释, 这种阐释引导我们从文化的立场去看待、审视和归定地方性。同时, “地方性”就是要追求显著的地方特点, 即追求地方差异性。可见, 关注和追求“地方性”是为了追求地方课程之异, 否则地方课程就失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失去了开发和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 “地方性”主要指地方性知识。上世纪60年代, 地方性知识就已经在人类学界乃至全社会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方性知识主要针对普遍性知识, 是对历史特殊主义的认同和具体解释, 强调各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特征, 主张作具体、深入和真实的考察;追求社会科学本土化, 主张社会科学在本土生根、在本土发展、为本土所用。

最后, 用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来关注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地点性知识的载体, 其主旨就是要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 重点、突出地反映地方性知识。但是, 地方课程不能被完全地局限在地方性知识上, 而要对地方性知识有所超越, 因为, 地方性知识具有发展成为普遍性知识的可能, 每个局部知识又包含整体的意义。因此, “地方性”具有超越性。可以这么认为, 地方课程着力于地方性知识, 但更着眼于整个文化的意义和文化的整体发展。地方课程的根源是在本土上, 但是如果缺少宏大的知识背景和视野, 缺少对外域的地方文化的参照, 地方课程就有可能变成对本土文化的怀旧与守旧, 从而显得狭隘、保守和封闭。

二、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意义

1.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

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 共享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 并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保留下来, 从而形成共同的比较稳定的文化。

从文化存在的现实性看, 文化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 生活着不同的人群, 在长期的生活中, 这些人群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自己的宗教和意识形态、自己的人种特征、自己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体系。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 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差异, 加上人们自由选择中的结果, 从而形成不同地域空间中的文化模式, 表现出文化与空间之间明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 每一种文化就其实质来讲都有其地域性。这种不同的地域性文化的存在就是“地方文化”。

2. 地方性文化存在的意义

人类依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相应的文化, 文化因人而存在, 也为人而存在。从人的发展角度看, 文化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对于具体的人来说, 其面对的是具体的、独特而现实的地方文化。人是文化的主体, 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寄予于文化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当中, 当地人是当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体, 同时当地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也必须以当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前提。由此可见, 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世界中的人, 人的发展首先是当地文化感染和熏陶的结果, 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文化处境。

三、地方性文化和地方课程开发

地方课程开发的题旨就是要从当地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及发展需要出发, 集中、突出地反映“本土化”, 即地方性文化。即使是普遍性知识, 也应“本土化”, 赋予其“地方”的理解和“地方”的内涵, 经历“本土化”的过程。

地方课程是为了求异, 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 是寻找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差异, 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对差异的认同和关注汇集于一点, 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 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 热爱本土文化, 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 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课程的求异可以促使课程结构的完善和丰富, 使地方课程从一元走向多元, 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使学生全面发展。

从知识的角度去考察, 地方课程负载的是地方性知识, 地方课程着重反映地方性文化。在某种意义上, 地方课程应是地方的文化, 是地方文化的描写和反映。地方课程试图为当地学生提供体现地方性文化的课程, 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要求进行地方课程开发, 着眼于地方性文化的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 可以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 指出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认为生活应是教育的根本和中心, 书本教育应与生活实践相一致。“生活教育”理论深入揭示了地域性知识合法地位和地方课程存在的深刻价值, 充分表明地域文化对于重建课程与儿童的价值, 实现缓解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的对立、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的对立的重大意义。课程必须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超越理性生活, 建构一个真切的、完整生活的世界。课程内容应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束缚, 达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和谐统一, 使学生的个人知识, 以及他自己的特殊文化世界在学校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其次, 着眼于地方性知识开发的课程, 对实现课程文化有显著的作用, 课程作为文化必须摒弃课程被简单地理解为知识载体的文化工具的逻辑与机制, 还原其本体地位, 彰显其内在自为性和超越性品质。教育不仅承担着个人发展的使命, 而且担负着文化发展的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课程建设应负的历史使命。

总之, 在地方课程开发的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为学生和为地方的原则, 国家课程已开始关注地域间的差异, 但从总体上讲, 国家课程注重的是基础性, 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 表现得更为充分的是统一性, 这样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地方课程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同时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但是, 课程的主体是人, 为地方服务是由人来实现的, 因此, 地方课程必须面向学生, 关注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价值目标看, 让地方的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 尊重本土文化, 重视本土文化存在的空间, 培养热爱本土文的情怀;从内容上看, 所开发的内容是适合学生学习的, 是学生感兴趣的, 只有这样, 地方课程才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丰富学生的心智, 完善学生的素质结构。

摘要:地方性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形成的特有文化。地方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新点。地方性文化的客观存在呼唤着地方课程开发, 关注地方文化的课程开发对打通教育与生活、实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实现课程文化的意义进而保持地方文化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课程,地方性文化,地方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田景正.文化体与地方课程开发[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10) .

[2]成尚荣.地方知识视域中的地方课程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9) .

[3]孙宏安.课程概念的一个解释[J].教育研究, 2000, (3) .

[4]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第5篇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和《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 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5、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验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古诗经典诵读。选编部分优秀古诗词和近代优秀诗文,利用小学阶段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强化记忆,以增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2、普法礼仪读本。目前国家凸显依法治国的理念,让学生从小就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无论是对学生的自我保护,还是培养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自觉守法、用法的意识都非常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孩子做文明学生的良好习惯。

3、抗震救灾读本。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留给国人许多血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在灾难来临之前,如何让人们有所察觉,了解相关的地震方面的知识就尤为重要;同时在灾难来临之时,如何让学生能够尽快逃生,尽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四、课程设置•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科目及设置

1、一至三年级开设探究活动课程,四年级开设感悟民族精神,五年级开设领略传统文化和课科学发展观课程。

2、通过积极开发地域资源,促进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反映地方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地方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

3、按照课程设置标准的要求设置课时。

五、考核评价

1、教师评价。主要形式是检查和实地听课:一是检查教师的备课是否体现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学科特点;二是实地听相关教师的课,检测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看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调动;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看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如何。从而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

2、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的表现和形成性检测相结合。一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参与状况,过程记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进行记录;二是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三是看学生书面考试或考察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学生该课程的分值。

如何开发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第6篇

一、文字资源和音像资源融入课内教学活动

1.制定学期计划,进行总体教学设计

地方历史课程要以省、市为范例,更要以县、区甚至更小的地理空间为范例,我省现行地方历史教材是1999年修订的,以此教材为本进行教学,涉及县区历史的内容比较少,需要教师从史籍、县志、报刊中收集整理。每学期初,将历史教科书内容,省编地方史教材内容以及可补充的本县区、本乡镇史内容列成对照表,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就是一份初二下学期的地方历史内容计划:

2.配合教学进度进行穿插教

教师经过精心设计,把筛选出的重要的地方史资料自然地融人已有的教学环节中,这是利用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基本形式。目的在于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如,教学“金与南宋的对峙”一课时,阿城市的教师可补充阿骨打和明月公主的材料,而依兰县的教师可补充徽、钦二帝被囚五国城的故事。又如,教学“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一课时,我省各地教师可补充马占山江桥抗战内容。宁安、东宁的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抗日小英雄姜墨林的故事(他出生在宁安,牺牲在东宁);而宾县、五常县的教师可让学生讲一讲抗日小英雄何畏的故事(他出生在宾县,牺牲在五常)。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用地方历史内容导人新课。特别是从历史教科书的子目过渡到地方历史内容时,要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尽量利用有限的关于地方历史方面的资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通史和地方历史相得益彰。

3.举办专题讲座和地方历史故事会

对于比较系统的或不能大量融入、学生又想了解的地方历史内容,可开设专题讲座。这种讲座可以结合某一内容、纪念日或学生点题来进行。为了增强学生对地方历史的感受,不妨指导学生组织一次地方历史故事会。故事会素材一方面来自教师提供的书刊,另一方面来自学生收集的本县或本镇乃至自己家庭的历史素材。故事会采取擂台赛方式。条件许可时可将本县、本镇历史开发为校本课程。

二、将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汇入课外实践活动

1.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迹和遗址,渗透德育

每一所中学所在的县市基本上都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历史遗迹、遗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寒暑假时也可以建议学生带着问题自行参观考察。行动之前确定好目标、地点、时间,进入现场除了解说员解说外,教师要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回校后指导学生写出活动报告相互交流。参观考察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陶冶情操、感受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如宁安、牡丹江的学生可考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感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渤海王国。又如东宁、绥芬河的学生可参观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东宁要塞,体会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和对东北人民的奴役。通过参观,学生自然地对日本教科书将“侵略”改成“进入”有个正确认识,从而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强我中华。

2.采访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

学生不仅是地方历史的受教育者,更应该成为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和地方史知识的传承者。教学抗日战争、三大战役、抗美援朝等历史事件时,单靠课本学生无法引起共鸣。这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这些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如当时的劳工、老解放军战士和志愿军战士等,也可以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走访前组成采访小组共同确定访谈的对象、提纲、地点、时间。访谈时快速做好记录,访谈后及时整理口述史料在全班交流。这样,把个人经历与国家事件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悟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指导学生撰写家庭简史和地方人物小传

家庭也是地方历史课程的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实物(如粮票)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学生对往事、对历史的感悟。在征得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倡议学生把十年以前的照片有选择地带到班级,配上文字说明,搞一次家庭照片展览,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家乡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家庭小史,同时对学生感兴趣的周围人物抓住他们的突出特点,写一写他们的小传。教师及时批改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

总的看来,开发利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要以探究和课外实践活动为主,朝着这一方向发展,才会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家乡。

(作者单位:东宁县大肚川中学)

地方工科院校校企共建课程探析 第7篇

关键词:工科院校,校企共建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结构主要是高投入型, 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现在已经越来越凸显, 一方面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种海外代购、跨境电商, 发展得如火如荼, 这个矛盾实质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要解决现行经济矛盾, 就需要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生产效率, 加大创新来发展, 而最终实现和落实关键还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多种类型的人才, 尤其是面向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型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有机和重要组成。但近几年企业用人需求和应用型工科院校毕业生供应质量存在错位,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问题所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核心。现就以课程建设为研究中心来探析。

一、地方工科院校课程组织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 大规模扩招后许多专科层次的院校竞为本科院校, 看似是院校升级提升办学层次, 然而在这股升本的热潮中, 高校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有着较薄弱的办学基础, 又缺少国家的分类政策指导, 导致了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

1.课程学科模式太重。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可得基本模式。公共课程就是数学、英语、政治课程的体系。这种设计方式是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理念去设置。专业基础课课程大纲过多倚重理论体系, 没有结合专业应用需要进行裁剪。专业课程也是以理论讲解为主, 象征性设置一些实验和实践环节, 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工程需要, 学生自己也对大学学习感到茫然, 毕业时感觉大脑空空。

2.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地方本科课程内容比较陈旧, 与生产的实际相脱离;教学模式偏重传统模式, 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缺乏基于项目问题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对学生工程素养培养的力度不够, 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 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而造成我国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现有高校条件不足:一是经费不足, 使得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不能很好满足工程师培养的需要;二是作为工程教育实施主体的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缺乏工程意识, 不能很好的胜任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

3.地方本科学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愈演愈烈, 首当其冲表现出问题的莫过于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情况, 被称其为“史上最难就业时期”。而另一方面, 许多企业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却出现大幅面积的“用工荒”。不少人抱怨高校盲目扩招才导致了如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但实际上,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才培养数量过于庞大的问题, 而是当前的人才培养规模与人才供给需求之间形成了严重的错位。从根源上讲, 现有的高等教育校企没有实质性的结合是导致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或者专业不对口的主因。

二、提高地方工科院校培养质量的方法

要保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教育质量、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存在的高校教育和现实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必须要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 使企业和高校相互取长补短, 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把生产流水线设备模型及一些主要设备可以移植到高校实验室中, 让学生具有针对工程问题去做实验和课程设计;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培养的每个环节, 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教师深入企业生产各个过程, 企业安排专门技术人员, 给学生、老师讲解生产流程, 生产工艺,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相应工程实践中的具体做什么, 具有什么作用, 使教师更好了解理论课堂教学上具体教什么。解决方法具体实施措施就是校企课程共建。

三、校企课程共建模式

地方工科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和地方企业结合是地方工科院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校企共建课程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顺应趋势进行改革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校企共建课程的一般具有以下几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是企业依据生产实践提出课题, 教师根据课题来开展教学, 尤其课程设。计类教学活动, 通过有针对性的课题来进行案例教学或者设计, 围绕课题具体要求指标进行设计论证、查找资料、调查研究, 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际制作、测试调试, 然后在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测试改进, 直到满足企业要求。这种课程共建模式, 能够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又能增强实践应用。

2.第二种模式是学校教师从事理论教学部分, 企业技术人员从事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应用部分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参观相关设备及原理应用。

3.第三种模式是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去企业, 在企业第一线现场进行教学, 使教学言之有物, 身临其境, 深刻理解相关原理及应用, 企业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空间和设备正常运转及产品样本。

4.第四种模式企业与学校一起制定课程内容、课程大纲。课程的计划实施、教学文件和指导书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老师一起完成。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通过校企共建课程, 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 让毕业生毕业时能够无缝链接式地由学校学生转向企业技术人员角色, 以更好的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 2014 (4) .

[2]徐伟, 许洪军, 车翼飞, 张晓峰.基于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 .

[3]吴金娇, 刘树青.校企共建特色课程和教材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9) .

[4]李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研究[D].中国知网, 2008.

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第8篇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根据纲要精神,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在实施建议部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应该说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课程与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依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和文化特征, 深入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但是, 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 还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 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很多人思想中有错误的观念, 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教材的开发利用, 仅局限于把教材、教参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人们对本地的地方课程资源缺乏了解, 认识不足, 很少有人去研究开发, 于是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 使得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不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 无法实现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拥有丰富知识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这种由专家主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学校的“共性”, 而忽视了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境, 不能反映地方的差异性, 不能关照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多样性需要。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往往侧重于书面印刷品, 更多的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使得更多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教师的视野, 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堵塞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多渠道。

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 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提出的,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崭新话题,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解读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2.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一定是能够为教育服务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教育目标实现的。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 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 有的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3. 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 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

4.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5.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上述对课程资源概念的探讨, 尽管其侧重点和视角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是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促成课程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的是直接的, 有的是潜在的, 并且当这些直接的或潜在的资源进入课程领域或特定的教学情景中,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才实现其课程价值。本研究论文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这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

(二) 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的界定无疑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本论文中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三)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地方”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即使在一省内, 各地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 也可以指一个区、县甚至更小的地方。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 出现把“地方”理解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的倾向。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就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的课程, 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 这样势必导致地级市、县区甚至更小的地方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本研究论文认为“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 包括省一级、地市一级、县区一级甚至更小的地方, 而不是笼统的省一级的地方。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则是指蕴含在地方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来源, 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包括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文化等各种富有教育价值的因素。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天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9篇

一、天津具有独特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天津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等民间美术举世闻名。天津市各个博物馆、纪念馆现有藏品达53万件, , 其中一、二级品达1000多件。天津建筑独具特色, 既有如独乐寺、石家大院等历史悠久的雕梁画栋、典雅朴实的古建筑, 又有众多样式新颖别致的“小洋楼”。天津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外, 天津市是北方经济中心, 有丰富的经济资源。这些都可以作为美术课程资源, 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如果能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加以开发和利用, 不仅有利于地方文化知识的传承, 也有利于形成地方美术课程特色,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 也可弥补国家课程对地方适应性上的不足, 切实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

二、天津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天津市美术学科教师在多年中一直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列为学科教研的主要工作之一。自2000年开始, 全市开展了具有本市特色的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和开发活动。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起全市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研究、探讨的热情, 开发设计了一批具有我市美术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新课程实验工作启动后, 我们在原课程开发研究的基础上, 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按照新课程理念持续不断深化, 在进一步研究中, 注重把握课程资源开发的自主性、创造性特征, 并和学科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相结合。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着力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通过课程资源开发, 明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本质, 促使广大教师在不断探究中保持了持续的热情和不懈探求的精神。全市各区县教研员和美术教师从有利于学生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实际, 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美术教学资源。

1. 对当地民间美术和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弘扬传统文化。

天津的民间美术种类多, 影响大, 如年画、风筝、泥人、篆刻、剪纸等, 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开发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民间教育内容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围绕当地传统造型艺术所包蕴的文化内涵及制作实践的学习活动, 有益于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 提高文化素质, 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杨柳青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中极有代表性的年画品种, 历史悠久, 自明代崇祯年间始创以来影响至今, 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枝奇葩。天津市西青区美术教师在对民间艺人、社区和学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从发掘地方教育资源、贴近学生实际、为社区文化发展服务的基点出发, 开发利用杨柳青年画为课程资源。教学中, 在学习传统年画的技巧和文化内涵的同时, 吸收杨柳青年画艺术特征, 运用多种表现进行创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民间老艺人进行深入调查了解, 特别是对社区和学校调查研究, 从发掘地方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贴近学生实际, 紧紧围绕杨柳青年画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文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十二中学的美术教师非常注重开发地方美术教育资源, 并将之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为了开发天津博物馆的艺术资源, 选取适当内容引入美术课堂教学, 田树仁、刘颖老师到天津市博物馆做了一年的志愿者, 通过对馆藏珍品的深入研究, 为学生开设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传统文人画专题鉴赏》。另外, 他们还特别关注天津当代独具风格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将之向学生介绍, 学校与天津市博物馆签定研修合同, 在博物馆上美术课, 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意识和情怀, 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鼓舞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主动亲近艺术的热情。

天津市解放北路矗立着多种风格的西方建筑, 其建筑样式、装饰的柱头等, 成为北师大天津附中学生学习欣赏、实地考察的资源;和平路上的雕塑, 被五十四中学的教师利用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而坐落在子牙河畔的平津战役纪念馆则被红桥区的教师开发利用为雕塑欣赏合作学习的资源。社会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 能帮助学生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 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究服务。河东区美术教师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服装设计的尝试, 和平区的美术教师进行了“小洋楼”文化开发和研究。

2.发掘地方资源优势, 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

天津市自然环境优越,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美术学科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具体条件, 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术教学资源, 是我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方向。农村地区的教师利用当地的农作物材料, 如秸秆、植物叶子和作物的根茎、果壳等, 通过巧妙构思,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作品。这些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丰富、创新了美术教学内容, 而且对广大农村地区开齐、上好美术课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天津市静海县美术教师对玉米根及玉米衣的利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尝试, 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民收完玉米的地里去刨挖玉米根, 通过初步整理将其带回课堂, 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想象, 将手中的普通玉米根, 因势象形, 通过简单的修剪、切削、组合, 制作出一件件或夸张、或写意的传神作品。

天津市津南区王家场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有一个比较大的劳动基地, 一到夏天, 各种野生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 尤其是芦苇, 有的学生从小就用这些植物的茎、叶等编一些小玩具。美术教师把这一自然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 搬到课堂中, 进行造型练习。教师发动学生回家向家长和有编制技艺的人学习芦苇的编织技术, 带领学生到周围的苇板厂参观, 向有相关制作经验的老师傅学习。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进行学习、研究、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野里做游戏, 让学生去发现、去创造。美术教师李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家长共同参与, 开发了芦苇工艺系列, 苇船、苇弹簧、苇风车、苇枪、苇制蝈蝈笼、小苇帘儿、小苇席等。课堂上, 学生在玩中学, 又在学中乐, 一大批有装饰和实用价值的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到了美, 感受到了最为平凡的美。教学活动启迪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 促进了他们才智的发展。

3.从实际出发, 利用废弃物品、材料进行再开发创造, 变废为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 而是缺少发现。对现代生活中大量的废弃物品, 以艺术的眼光, 化腐朽为神奇, 给其以艺术的再生, 是美术学科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天津市的许多区县学校都有开发利用废弃包装材料、工厂的下脚料、枯草干花、泥土卵石等为教学资源的成功经验。这其中有利用废弃的瓶罐进行装饰的工艺饰品, 有利用干草花叶进行造型的装饰画, 有利用地毯厂的下脚料开发的地毯线头粘贴, 有利用河卵石进行构思的卵石画, 有利用蔬果进行拼摆的蔬菜造型, 有利用泥土塑型的陶泥工艺……这一系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从学科角度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树立“美在于发现”的意识, 学会美化生活, 陶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而且, 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废弃物品进行再创造,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的意义, 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化意识。

4.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提升美术学习效果。

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现有的课程资源, 充分挖掘美术教师的自我潜能, 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不能“等、靠、要”, 应尽可能地挖掘美术教师这一最重要且具有无限能量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热爱美术、热爱学生, 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可以精彩纷呈。美术教学中的透视、写生教学, 表现内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树木等, 都需要利用校园中的现成资源, 达到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另外, 校园特有的文化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潜在资源。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各种活动场所和环境展开多样性美术活动。如, 进行一些校园实地观察、写生活动, 可利用校内的一些优美环境和有特色的场地, 这样, 既比较经济, 又好操作, 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和橱窗等展示各种美术作品, 或举办学生作品的创作活动、展评活动。这样, 就为学生中那些美术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在体会成功感的同时更加热爱美术, 同时, 也让所有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无处不感到美的享受, 受到美的熏陶。

总之,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在美术教学中要广泛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做到对学校的各种设施、校外活动基地及教育场所、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的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应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因素, 一旦让它们进入美术课堂教学, 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要素, 充分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专家评介:

最早结识德岺是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画展上, 他的朴实和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次见面, 是一次研讨会, 德岺的精彩发言让我对他的博学多才和敬业乐业刮目相看。后来在一些展览上, 又陆续看到了他的油画、水彩作品, 不论是物象刻画还是情境的抒写, 皆属于难得的佳作。他是一位富有创造精神的画家型专家、学者。他是天津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身兼多职, 发表了大量教育教学论文, 多篇文章获得国家级、市级一、二等奖;编辑出版多本专著, 指导美术教师参加全国基本功与做课比赛, 多次获全国一、二等奖。

作为市级教研员的他, 谦虚谨慎, 热爱教研事业。他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和现代教学理论, 积极探索美术学科的科学的教研方法, 充分调动中小学美术教师教研积极性, 从我市美术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 研究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进行教育实践的开拓和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中, 他深入课堂, 进行美术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努力构建科学、完整、系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体系。他带领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积极参与艺术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他长期重视、并从事美术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实践, 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艺术学科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文写书, 成果卓著。

作为一名画家型教研员, 在搞好美术教研科研的同时, 郭德岺十分重视对广大美术教师的专业引领。针对广大教师需求, 利用美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及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在完成教研任务的同时, 多次组织中小学美术教师外出写生培训、举办画展。成立天津市教师书画研究院, 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邀请国内大师级艺术家举办讲座, 提高广大美术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养。通过各种渠道, 竭力为广大美术教师服务, 为我市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说,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旅程的缩影, 那么穿过作品, 我们可以发现构成艺术家生活的全部。从德岺的作品出发, 使我对艺术的形式和内涵, 精神基础和现实意义, 都有了新的感悟和思索。

德岺就像一匹精力充沛的天马, 拉着绘画和教研两驾马车在缤纷的芳草地和绚烂的艳阳天间洒脱地飞驰!他更像一种亦鱼亦鸟的“精灵”, 或翔浅底, 或搏长空, 让现实和梦想在海天间比翼!

有梦想, 才能飞翔!愿德岺能够带领他的团队在艺术教育和创作上飞得更远、飞得更高!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新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志强)

郭德 岺:善待、保护、培养学生的艺术热情苓

本刊记者张嵘 郭德岺

请您介绍美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以美术教育而言, 天津市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各方面都较好, 教学管理也比较规范。天津市中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环境条件比较好, 通过天津市教育系统各方面的努力, 在美术教育方面天津市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们的美术教育工作并不强调要培养多少画家、书法家, 而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学习、懂得、热爱美术, 以此唤醒人的真、善、美, 提高他们的美术修养, 将来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以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非常好的影响, 同时也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美术学习是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美术教育带给了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体验, 而非学美术是上大学的一条捷径。学生是美术教育的主体, 是文化传承的承载者, 美术不只限于一个孩子能画画、考上一所美术类院校、再去教画画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 美术是一个大的概念。美术的内涵和外延在逐步发生着变化, 影视艺术, 舞台艺术, 3D、4D技术等都涵盖在“美术”这个概念之下。我们的下一代, 他们所理解的美术概念不再只局限于画画, 可能会是某种设计或者新媒体技术, 所以, 我们对美术的理解应越来越宽泛, 期盼着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的学生把美术教育和美术研究发展的重任承担起来, 成为天津市的骄傲, 为天津市美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请您谈谈对青年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

青年美术教师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教学能力, 这包括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其次, 教师要掌握相当水平的美术技能技巧, 要始终将“美术”两个字贯彻落实于他们的课堂上, 要对学生负责。之所以对美术教师提出这样的要求, 源于美术课是一门对材料和技术、理论和实践要求都很高的课程, 但目前有很多教师存在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所以, 我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动手演示, 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师生相处教学相长。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 青年教师不仅要关注艺术理论的发展和专业创作, 更应关注学生的美术创作学习实践。“教”亦是“学”的过程, 专心致志地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促进。《论语》里讲“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中国人追求“道”。我认为, 绘画同样有“大道”“小道”之分, 所谓“小道”指的是在画画的过程中取悦于人, 所谓“大道”指的是作品能震撼人, 能使看画的人一生都无法忘记。由此延伸到我们的美术教育, 是一种强烈的兴趣和爱好, 绘画带给了学生精神上的享受以及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体验。青年教师应该发挥专业知识能力强、教学辅助能力强、知识技能更新快的优势, 有效地用到教学及科研工作中。

业精于勤。青年美术教师应该让自己的工作和创作可以互相助力, 相得益彰。美术教学工作, 知识内容非常多, 复杂多样。教学工作事务占据了教师大部分的时间, 但是, 要拿出一定的时间用在专业创作上。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美术教师的工作平台必定不能离开“美术”, 通过对美术教学的研究和接触专家、学者, 也让自己的精神素养变得更丰满了。精神世界的丰盈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使艺术创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不断地更上一层楼。时间的安排都在于自身, 挤出一些时间进行美术创作, 多把自己憋在教室里, 多实践多思考, 做出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请您谈谈美术教育的理想。

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美术创作的艺术家, 同时也是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 在个人创作之外, 思考的很多问题都和教育相关。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虽然在进步, 但也不乏矫枉过正的例子, 理想的美术教育应该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 浸润每个人的生活。当人人都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 人人都懂得一点鉴赏知识、提升审美品位, 美术专业教育可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创新是人之本能。“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特点, 艺术教育要在大众和小众之间把握好平衡之道。”如果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美术教育像是一杯清水, 那么, “课改”之后的美术教育就像是一杯烈酒。很多专家学者急于为学生灌输更加个性化、更加自由化的内容, 以至于让课程方向“跑偏”, 虽然学生有机会欣赏到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 但是基础知识、技能技巧不牢靠, 也会为未来的学习深造之路埋下隐患。2012年的时候, 我曾经提出, “美术教育应该像一杯清茶, 不浓不淡, 有滋有味。”我们一直在尝试突破艺术教育的方式, 很多美术教育家的观点也不断改变、升级。2013年, 我强调要善待学生的兴趣, “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 而是在某种条件下促成的”;2014年, 开始更加哲学化地看待美术教育, 相信美术教育不过是处在一个发展进程中, 是社会现象构成的一部分。然而, 艺术界的理想和追求是始终不会改变的, 那就是对创新、创意的不断追求。每位教师能传达给学生的, 不仅是传统的知识, 还有自己的创新。学生可以通过继承知识打好基础, 同时也可以借助教师的思想开阔眼界, 同时学习到教师创新式的思维方式。

美术教育的东西融合, 体现文化特质。当今的美术课程不仅有中西融合的背景, 也有较为开放的创作理念。在当今国学的热潮中, 美术教育没有一味强调固守传统, 而是提倡中西结合, 取长补短。美术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传统文化和当今现代新型文化共融的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更多的是在内心层次和精神层面。同样一幅作品, 中西方的理解会有所偏差。顾恺之的“传神论”所倡导的“以形写神”等论点对后世影响很大。宋朝之前, 中国画的表现更加写实, 以后, 很多画家逐渐抛弃了对形的要求, 转而更加追求写意的“神”, 所以, 中国画更注重表达形而上的内容。西方绘画的哲学观点和中国画有所不同, 他们更强调把客观事物真实地再现在画布上。

谈到东西方艺术形式的融合, 不必因为美术教育里吸收了西方的理念就担忧中国画的未来, 因为文化的交流、艺术的融合从来都是相互作用的。“把西方绘画的理念、技能技巧引入中国画, 是近代中国画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引进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中西方绘画的融合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我们无论是学习绘画还是设计, 实践训练都是基本功,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 会无意识地将西方的观念引入进来。值得注意的是, 在我们引入西方绘画的理念和方法的同时, 中国画也在西方艺术界慢慢落地生根, 他们也在尝试把我们这种讲究‘神韵’的绘画方式融入他们的作品中。简而言之, 融合才是艺术的前景, 是新生命、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之前的必然的孕育过程。”

“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第10篇

一、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意义

地方史资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地方史”校本课程以学校所在的乡镇或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历史为主要内容, 还包括学校本身的发展史。它重视学生从所处当地社会生活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 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校情;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 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 提高实际生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的思想感情。校本课程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调查研究, 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题选择、研究参考和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 是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具备的最起码的高尚情操。而对祖国的热爱是以热爱自己家乡为基点的。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 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家乡也不了解, 连自己家乡的历史也不清楚的人, 怎么可能会热爱家乡, 又怎么会树立爱国主义情操, 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生呢?在初中阶段开展地方史的教学, 就是要让学生从小就对家乡的历史形成一种系统而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正树立起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操。

(2) 对中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 也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地方史知识的教学, 一方面能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能力素质能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史知识对中学生来说比较亲近, 有利于形成感性认识, 最易于学生掌握, 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 它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更易被学生接受和运用, 形成能力素质。

(3) 现阶段初中生地方史知识的贫乏, 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地方史的教学。长期以来, 我们热衷于应试教育,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是围绕着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转的, 考试对地方史没有提出要求, 因此地方史知识在学生心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二、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1) 德育的依据。在地方史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 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 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 懂得做人的道理, 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这样学生也了解了本地悠久的历史, 自然而然地了解家乡, 从而达到热爱家乡的效果。本地的民间传说、文物古迹、风俗习惯等, 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另一方面又使他们认识了家乡, 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从而达到认识国情, 热爱祖国的目的。

(2) 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突出思维教学, 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过程。我们教一门科目, 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 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 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 把现成的知识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 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 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强调的是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地方史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运用史料的过程中, 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 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正符合现代教学论。

(3) 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岁左右, 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促成了他们智力的早熟, 初中生的智力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 他们对具有故事情节及具体形象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兴趣, 最容易掌握那些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 但要对此作全面的分析还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 发展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 满足其探索求知欲;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形成自学能力的探究精神, 应当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在地方史教学过程中, 应当实事求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要巧妙地把校内和校外教育, 单科和其他科, 启智和育德、强体、审美有机地渗透合成, 形成综合性的、多方位的、有实效性的大教育, 让学生学有所获。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教育内容, 学生喜闻乐见, 一是感到亲切, 二是有兴趣, 三是不会困难, 四是学了有用。学生就不会难学、厌学。在此基础上, 教师善于深化, 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2) 选择性原则。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按照教学目的的需要, 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 立足地方乡土历史文化的特色, 抓住灌口深青等较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题材, 以其为教育载体, 使素质教育内容更有生命力和亲切感, 让学生学有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挖掘家乡的乡土文化, 投入社会亲自参加实践调查, 从中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过程中, 教师要重视指导, 让学生学有方向。

四、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的实践

(1) 了解相关的地方史。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 文物古迹比较多, 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内容, 带领学生查阅相关的地方史, 使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 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 黄庄三宝, 乐善好施的杜艮, 东辉山口庙、双岭九十九间大厝、笔架山, 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 嘉福寨、越尾山等。

(2) 以探究活动的形式, 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2001年9月以来, 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 打响了“补充乡土历史教学, 加大教学课改力度, 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 开设了以“知我灌口, 爱我家乡”为主题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 力求做到以乡情动亲情, 帮助学生树立“立足本乡, 胸怀祖国, 振兴中华, 面向世界”的志向。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 走出去;写下来, 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 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 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厦门人文历史状况, 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 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 在“参观”中增长知识, 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 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 通过调查走访, 收集资料, 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 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 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 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 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 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这样形成了一个活动系列, 效果自然比单一的活动好得多。

五、开发地方史校本课程取得的效果

(1) 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 学生变了, 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的乐趣, 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营养。他们盼望着上历史课, 希望再多听听家乡的新鲜事。如果要说乡土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收获, 最大的应该是学生真正动脑了, 他们忙着找身边的“?”, 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 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 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 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吗?学生在不断成长, 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 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 我们大胆地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 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 尊重学生求知欲望,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 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 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其为教学载体, 突出素质教育, 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 步步为营, 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 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 导游工作我来做, 宣传报道我来写, 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 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 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化。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 平时也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我们编出了校本课程教材。现在, 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已经从灌口走向厦门, 编撰了《厦门史话》这一校本教材, 从同安厦门, 自古一家;古城沧桑, 六百春秋;海防重镇, 商贸良港;反倭抗荷, 保家卫国;古迹遗存, 重诉历史;千年古道, 繁华远逝;建筑文脉, 风格各异;民间瑰宝, 浓浓乡音;华工被掳, 血泪斑斑;南洋谋生, 情系桑梓;厦门台湾, 血脉相连;辛亥先烈, 名垂汗青;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鹭岛沦陷, 民族耻辱;漳厦战役, 人民胜利;厦门古地图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厦门历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开发校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校本课程不等于地方史。学校可根据本校校情, 广开思路, 寻找适合本校的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校除《厦门史话》《台湾史话》外, 根据地处汽车工业城的特点, 开发出《汽车文化》;又根据校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的特点, 开发出《校园植物》。事实证明, 这些拓展校本课程资源的做法, 既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又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第11篇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趋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地方课程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讲究策略,提高地方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可以切实发挥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照顾好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而极大地丰富、拓展教育内容,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地发展。

一、课程整合策略

1、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整合

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主体不同,但最终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在内容上与国家课程有密切的联系。不管是省编通用教材还是市编专题课程,有很多内容与国家课程的学科教育主题相关联,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历史与社会》、语文学科等,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把有关内容进行分解,让相应学科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避免了简单的重复。如《人与自然社会》中“管好我的物品”一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用具有哪些,能进行整理和存放,每天带齐学习用具,培养自己收拾书包的良好习惯。这与《品德与生活》中“我自己会整理”,内容相似,目标接近,两课可以整合起来上,没有必要进行重复教学。象这样重复内容的还有不少,学校最好在期初统一安排一个时间进行分析、分配。

2、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整合

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更能体现地方的特色。有些学校课程就是以地方资源为载体开发的,这种以地方为本,满足地方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从而让学校课程开发更有依托,地方课程实施更加深入。如我们学校以地方资源为载体开发的校本课程中“家乡的交通”一课,通过模拟去滨洲,乘渡船、过大桥、通隧道,让学生感悟到:家乡的交通越来越便捷,社会越来越进步。在《人自然社会》中“乘车不忘安全”,教育学生注意乘车安全,交通规则要时刻记在心中。老师就在上“家乡的交通”一课时,同时完成了对学生乘车安全的教育。

3、通用教材与专题教材的整合

通用教材与专题教材虽是两个不同级别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发的,但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功能却体现了殊途同归的一面。刚开始,面对两套教材,教师不知道怎样实施,有的干脆选择一套,放弃一套,但总有顾此失彼之感。现在我们让学生选订一套,教师拥有两套教材,把教育主题一致的内容整合起来。老师在进行专题教材《我看滨州》中“可爱的家乡滨州”这一主题教育时,在学生了解家乡滨州的古老、光荣、美丽的基础上,让学生实地游览,拍摄照片,搜集图画,然后以活动课形式结合《人自然社会》中“我的家”一课,学生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家,家中的成员,感受到了家乡的可爱,家庭的温暖。

4、地方课程与学校活动的整合

地方课程的实施要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能够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解决教育功能的内容不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重复进行,这样既有效利用了教学时间又体现了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通用教材中的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的载体,而且也使教材与实际结合,增强了实效性。

二、灵活实施策略

由于地方课程的实施尚是探索阶段,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1、课时的灵活调整

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很多内容具有实践性,每周一节的课时常常让教师感到为难,而实际上,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与其他任课老师进行协商调换,为需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进行实践体验的教学内容争取一个完整的时间。

2、教学时间的灵活安排

在地方课程教材实施过程中,每一课教学内容在时间安排上不一定实行平均主义,实践性强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时间;教师从个人的专业知识、特长出发,擅长的内容可以进行深化,需要更多的时间;能够深入挖掘地方资源的内容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拓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反之也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3、实施时间的适时调整

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不同,没有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学校活动整合,按照需要调整各块教育主题实施的前后顺序,不一定要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

4、实施形式的灵活应用

原则上各班地方课程的实施由指定的教师按指定的课时进行,但是对某些教育主题的实施可以灵活开展,如市编地方教材中的“瞻仰烈士墓”,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时可以进行统一的教育、体验活动。而省编通用教材中很多的教育主题诸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都可以在全年级或者全校学生中组织听报告、听讲座、观看视频时集中进行。

三、实践体验策略

“没有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人经验,学习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学生对世界的了解、发现等都得借助于他们的亲身体验”。而且,地方课程与学科课程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提倡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探究能力,在体验中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产生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特点在教材编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两级地方课程教材中都有相当多的内容安排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走访、搜集信息、参观访问、动手制作等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实践体验策略,充分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突出地方课程的教学特点。

结合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校本课程教学 第12篇

一、地方乡土文化及其在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现状

泰兴市地处江苏中部, 近三年才开始实施苏美版中学美术教材, 较之以前的教材, 有了很大的改观, 新课标理念得到了更好地体现。省编教材中设置的民间美术内容, 有部分内容涉及乡土美术, 但数量十分有限, 对于乡土美术的教学还是处于相对空缺的状态。

我市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浓厚, 是一座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 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地方文化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这里有农民画、百子灯、民间剪纸等造型艺术等, 这些丰富的地方传统艺术文化资源, 还有待于我们重新认识并研究它在学校美术校本课程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二、美术校本课程中进行乡土教学的价值及意义

将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引入到美术校本课程中, 这对于乡土文化和学校美术教育都是一项双赢的决策, 其价值和意义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 有利于乡土文化的发扬光大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在各地掀起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高潮, 在泰兴农村, 许多村子都进行了旧村的改造, 现代化的建筑工艺改变了原来保存了几百年的村子面貌, 在建设的过程中, 由于现在的人们缺少对民间艺术的继承观念, 使得许多民间乡土艺术濒临毁灭, 特别是在传统的建筑、工艺方面亟需我们美术教师通过美术课堂对学生教育, 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本土艺术, 加深学生对家乡乡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培养爱乡之情, 从而使得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继承、发扬下去。

(二) 有利于美术与其他学科融合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 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乡土文化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所以, 乡村美术资源, 完全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 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美术本土课程教学的策略建议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资源优势, 结合新课程的特点, 变被动为主动, 大胆开展地方特色化美术教学, 是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不断去钻研、探讨、思考的课题。

(一) 扩充贴近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

乡土化美术教学顺应新课改“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因此, 需要增加一些具有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的美术课, 充实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 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

如在对《家乡的老房子》一课的教学时, 我们可以扩充本地有名的古建筑, 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有名的古建筑的悠久历史, 建筑风格及结构等;在对《家乡的桥》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时, 也可以扩充本地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明清古桥的珍品。

(二) 开发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形式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美术根植于生活, 许多学校地处农村, 周围环境广阔, 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等等, 都是学生绘画的好题材。因此, 在乡土化美术教学的探索中, 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如在农村, 农家庆贺节日, 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节庆时走乡邻、访亲友、逛庙会……农家的节日不仅有各具特色的元旦和春节风俗习惯, 还有更具农家特色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不同的时节, 农民表达庆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清明节家家户户吃饺子、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放焰火、挂灯笼……学生生活在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中, 陶冶了个性和情操。

(三) 探索开发地方特色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课是着眼于生活本身的课程, 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理念, 整合各学科知识, 进行综合实践学习已成为现在和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 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因此在乡土化美术教学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 设计出有趣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

如我们地区最大的特色就是“黄桥烧饼”, 我们可以结合烧饼的历史及其制作方法, 在综合实践课中请当地有名的烧饼师傅给学生上课, 教授历史文化知识和制作技艺, 教师从中指导, 让学生自由发挥, 学生间相互学习, 创作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烧饼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合理利用地方人文、地理、自然等资源, 开展丰富多样的乡土化美术教学活动, 可以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思维更活跃, 个性更张扬, 让他们更加热爱美术、学习美术, 进而提高其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代表下一篇:抑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