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主义范文

2024-06-24

表达主义范文(精选9篇)

表达主义 第1篇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阐释了利益表达的概念。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 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 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他将“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要求的过程”称为利益表达, 即利益表达是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提出各种要求的过程。

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提出“政治体系”是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政治体系是包括环境、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等部分的系统, 利益表达是政治体系的输入环节。当某个集团或个人提出一项政治要求时, 政治过程就开始了。利益表达可以由许多不同的结构以不同的方式进行, 大多数政治体系依赖各种形式的利益表达来确定公众和社会集团想要政府做什么。

二、利益表达的意义

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有效利益综合的前提。所谓利益综合, 就是把各种要求转变成重大政策选择的功能。通过利益综合、利益博弈, 最终影响政策的制定。可见, 利益表达是社会利益博弈的起点, 只有通过充分的利益表达, 反应社会各群体各阶层的利益需求, 才有可能实现有效的利益综合。

充分的利益表达基础上的利益平衡是建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利益表达作为政治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增强政治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分的利益表达可以提高政治过程和政策制定的效能, 获得政治支持, 增强政治合法性, 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调动公民的政治积极性, 促进社会稳定。阿尔蒙德认为“在所有的现代国家中, 即在经历了某些社会经济变化的国家中, 政府的基本‘合法性’是建立在统治者为被统治者的利益服务这个主张之上的。民主意识形态如此, 独裁主义意识形态也是如此。”

充分的利益表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途径。西方传统契约论思想认为每个人把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 由于任何一个人都这样, 他就可以从集体获得自己所让渡给别人的权利, 得到自己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 并以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在此基础上, 政府应用法律在公民权利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天然平等, 建立道德的王国, 考虑公民的生计。由此可见, 保障和谐的社会秩序, 维护公民权利是国家政府的天然责任和使命。享有利益表达的权利正是公民权利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之一, 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三、我国利益表达方面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我国利益表达渠道不通畅, 利益表达机制有待完善。以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为例,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来, 我国在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不同群体之间受益差距依然过大, 这反映了社会利益调整的严重失衡, 其背后是利益表达的问题。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及其供给状况的评价没有有效的表达渠道, 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导致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民众的实际需求不相吻合。

如何使民众进行充分的利益表达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没有充分的利益表达就没有利益平衡, 公共政策也就失去公正性和正义性, 这将导致政策难以施行, 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另外, 公共政策容易沦为少数人或特殊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 危害人民利益。阿尔蒙德认为:“大多数体系都至少允许人们以某种形式进行十分有限的利益表达。在渗透性独裁的体系, 为大多数公民和集团进行的合法的利益表达局限于提供信息或可能是申诉疾苦。再就是政府行政机构和政党中的各类机构性集团可能在上面确定的广大范围内向上司提出改变政策的建议。较开放的体系, 为利益表达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渠道。”当前, 我们在对待利益表达上存在某种误区, 将民众的利益表达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 将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与表达视为不稳定因素。一些地方通过压制和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 来实现短期内的社会稳定。长久的压抑结果必然是激化矛盾, 造成更大的潜在危险。只有规范开放的利益表达体系才能满足民众利益表达的需要, 政府要做的是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而不是堵塞其利益表达。问题不会因为掩盖就不存在。

政府和社会疏通利益表达渠道, 完善利益表达机制, 为利益表达提供制度保障。阿尔蒙德将利益表达方式分为合法接近渠道的和强制性接近渠道两种。首先, 政府及社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表达渠道, 使民众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反映利益诉求, 避免非法利益表达带来的社会动荡。规范化、受控制的表达方式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和影响, 远远小于不规范、不受控制的方式。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在利益表达方面的功能,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 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代表各自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同时, 社会要给予弱势群体、基层群众利益表达的机会和途径, 例如完善信访制度、听证会制度等等, 为其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的途径, 使其能够参与到社会利益博弈中来, 均衡社会利益。最后, 依照古希腊人的看法, 要想过最好的生活, 就必须有最好的制度。要建立起完整可操作的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 通过规范的制度和法律为公民利益表达权利的行使提供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民意调查制度, 特别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生活状况和利益诉求的调查与了解。通过规范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 使政府就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推进政府决策的改进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东方出版社。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表达爱国主义的诗句 第2篇

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范成大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

6、锦绣河山好收拾,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史记》

13、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李梦阳

1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1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1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

1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1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2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1、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2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23、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6、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

2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

28、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2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0、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王维

3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于谦

32、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3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36、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3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8、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4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42、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4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45、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4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4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48、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4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2、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陆游

53、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崔颢

5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

5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56、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

57、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

58、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

6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

6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精神的表达 第3篇

奥威尔灵魂的觉醒和思想的转变跟他四年的缅甸警察生活是分不开的,这在他第一篇出色的作品《绞刑》中表现了出来。《绞刑》讲述了一次“讲究仪式的处决”。故事发生在缅甸,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作者目睹了一个死刑犯从牢房被押到刑场再到行刑的整个过程以及行刑之后人们的种种反应。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用原始而客观的眼光观察、透视整个绞刑的经过,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奥威尔的写作特点及其对人的重视和关怀,对生命的同情与悲悯。

一、细节的审美张力

有人称奥威尔是有“尖刻洞察力”的作家,他那双具有穿透力的眼睛总能捕捉到具有深邃内涵的细节并将它表现出来。《绞刑》是一篇写实散文,作者正是在事件的叙述与人物的刻画上,用一种近乎自然白描的手法,在一些细节上留心、雕琢,而又不着痕迹,在不经意间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和审美的想象。

有一次,尽管他被狱卒抓住肩膀,他还是努力地避开路上的一个小水坑。

一个死刑犯,一个上诉被驳回当场吓尿裤子的死刑犯,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竟然努力地避开路上的一个小水坑,这个细节给人印象太深刻,我有一种猝然被击中的感觉,顿时心跳加速,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个囚犯下意识地维护自己不被脏水溅到的本能让我们读到之后心灵深受触动,我们在这个囚犯身上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的意义、生命的搏动。此刻,这个犯人跟我们一样,是一个人,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是我们这一群人中的一员,即使他被判处了绞刑。这一细节太有震撼性以至于作者奥威尔都忍不住大发感慨:

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一个健康的生命就要被终止了,这一切让我感到奇怪。当我看到死刑犯避开路上的水坑时,我强烈地感觉到,去结束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是一个错误,这种错误的性质让人无法言表。

可以说,虽然作者这时还没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明确表达,但已经在朦胧中意识到了问题与错误,并开始思考人的意义与价值,开始思考人意味着什么,这是觉醒的第一步,是思想的萌芽。作者接着说:

这个死刑犯现在并不是奄奄一息,而是和我们一样健康有活力。他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在运行——肠道在消化食物,皮肤在进行新陈代谢,指甲正在生长,新的组织正在形成——当他站在绞刑台上,甚至是他被绞死后从绞刑架摔下来在空中滑落的瞬间,他的指甲可能依然在生长,虽然他存活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他的眼睛现在也能看到黄色的沙砾和灰色的墙,大脑也能记忆、能预见、能思考——比如能思考水坑会弄湿他的鞋子。

奥威尔用如此生动而细致的描写——所有器官都在运行,指甲在生长、皮肤在代谢、眼睛在观察、大脑在运转,再加上上文提到的这个犯人“步伐很稳定”、“头上的毛发在飘动”、“地面上留下他的脚印”,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健康而矫健,鲜活而立体,他的脚印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痕迹,是他存在过的证明,他器官的运行表明他现在依然是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一员。奥威尔接着说:

他和我们一样,都是这群人中的一员,都在感受和理解同一个世界。但用不了多久,随着突然的“吱嘎”一声,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就会消失——从此少了一种思想,少了一个世界。

这是奥威尔第一次在作品叙述到一半的时候就点名了文章的主题,而且是如此的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我们并不会感到些许的突兀和别扭,反而觉得酣畅淋漓,整个灵魂都在受着刺激与洗礼,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也是“他首次本能地表现出了人道主义,并成了他所有作品的特点”([美]杰弗里·迈耶斯:《奥威尔传》,孙仲旭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101页)。

再看一处: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就要行刑了。这时死刑犯开始大声喊叫,他反复大声地喊着:“天哪!天哪!天哪!天哪!”喊叫声不像祈祷或求救那样急迫和恐慌。声音很稳定,就好像钟声那样有节奏。

刽子手从刑台上爬下来站稳后,抓住了控制杆。几分钟好像过去,但是囚犯含糊而坚定的“天哪!”的喊叫声从未停止。

死刑犯行刑前的呼号不祈祷因为上帝已死,不呼救因为上诉被驳回,不急迫不恐慌因为现在只有死亡,这已无法挽回。罪犯的哀嚎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无奈,一种走投无路时的无意识呼唤,这种反复的呼唤,这种尖锐的细节,以一种铁钻式的旋转一直延伸到读者内心深处,久久不会消逝,也让读者久久不能平静。

可以说,奥威尔的细节描写简洁质朴,他用原始的眼光观察透视,其人道主义立场贯穿始终,让我们想象的触角努力地往外伸展,去贴体感受,去向内思考,让我们正视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敬畏生命、同情生命。

二、异质视角的切入

“文似看山不喜平”,叙事平淡无波折绝对是乏味的,即使是作为一篇散文,跌宕起伏才能摇曳生姿,错综曲折才能引人入胜。《绞刑》虽然是奥威尔在缅甸担任警察期间用看似新闻报道的方式创作的一篇散文,本来不会也不必有什么波折,但一条狗的闯入,让这篇文章顿时有趣了起来、灵动了起来。一方面,狗的介入是一个突发事件,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作品行文由此翻起波澜;另一方面,狗的闯入让文章多了一个异质观察者,它就像一面镜子,用狗的视角观察发生的事件,观察人的表现,用狗性反衬人性的冰冷与丑恶。

这样一个异质视角,可以说是作者第一视角的补充和延伸,这是一种从外部呈现作品内容的视角调控方式,这种视角以一种有别于以往我们普遍感受到的思考的方式,用另类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一条狗眼中的一切,这种视角更陌生、更直观、更富冲击力,这种我们所不曾看到、想到的内容,更能刺激我们早已麻木、早已冷漠的神经,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大狗狂叫着从我们中间跳过,扭动着身子围着我们乱蹦,突然发现这么多人,它显得异常兴奋。这是一条毛发旺盛的大狗,有点像艾尔谷狗,又像流浪狗。围着我们欢跳了一会后,它突然冲向死刑犯,跳起来想舔他的脸,搞得我们措手不及。我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只是傻傻地看着,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我们眼中的死刑犯,一个罪人,一个将死之人,或者说根本没人把他当人看,而是当作一个麻烦又想早早结束的任务,当作一个欲甩之而后快的包袱。所以监狱主管才会“烦躁地用手杖戳地面”、“不耐烦地发号令”、“气急败坏地抓狗”,狱卒才有“快点赶路,不完成这个任务,犯人们就不能吃早饭”、“天啊,快点杀了他吧,快让这一切结束吧,别让我们继续听那犯人的喊叫声了!”的感慨。而在一条狗眼里,一切我们眼里带有感情与功利色彩的东西没有了,狗用自己的方式,一种动物表达情感的方式——舔,来表示自己的亲近与友好。在狗的眼里,没有狱卒与罪犯的区别,只有人与动物的区别,它把犯人当作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可以亲近的人,反而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自由优越的狱卒们,没入狗的法眼。我们常说“狗眼看人低”,可是在奥威尔眼里,这条狗并非如此。

在犯人被处死后,奥威尔写道:

我把狗放开,狗一获得自由,就飞奔到绞刑架后面。一到后面它就突然停下来,开始狂吠,然后躲进院子角落的杂草丛中,惊恐地看着我们。

奥威尔对狗的描写虽然简短,但有几个词语让我印象深刻,“飞奔”、“突然”、“狂吠”、“躲起来”、“惊恐”这些词语读起来触目惊心,让人感慨不已、伤心不已,这里作者没有再对处死罪犯的事情发表任何的评论,而是借狗的眼睛,借一个异质观察者来控诉、来批判。联系之前这条狗的表现:“乱蹦”、“异常兴奋”、“欢跳”、“舞动着身子”、“敏捷地闪开”,狗在行刑前后的变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人的可怕与恐怖,狗“惊恐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你们这些人类比我狗类更可怕,你们是恶魔,是死神,是阎王,你们好残忍、好狠毒。从狗的视角中,或许我们才会真正反思自身的行为,在我们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一条狗看来竟然是那样的可怕与恐怖。可以说,这条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人类的可恶可恨可憎可怜的面目,它在用狗性反衬着人性、鞭挞着人性。

另外,本来沉重而带有仪式感的绞刑,因为一条狗的介入,变得更像一场闹剧,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事件的严肃性,增加了作品的荒诞感。

三、黑色幽默式的嘲讽

奥威尔不愧是奥威尔,当行刑结束之后,好像这篇《绞刑》就该结束了,但奥威尔没有,而是接着描写起人们的反应来,就像鲁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看客”,这正是奥威尔的过人之处。

当绞刑执行完毕后,所有观看和执行的人都跌入了一种尴尬和默契的沉默中,连经常执行死刑的监狱主管也迫不及待地离开绞刑架。奥威尔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和陌生化的笔调再现了一幅“和谐、温馨、愉快”的场景。

狱卒收起刺刀,开始往回走。大狗可能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过激,现在变得很镇定,跟在狱卒们的后面。我们走出院子,经过死囚牢房,然后进入监狱中央的一个大院子里。拿着警棍的狱卒们已经命令罪犯们吃早饭了。罪犯们手里拿着一个小碗蹲坐成长长的一排,两个狱卒提着米桶,来回走着给他们盛米饭。

在描写完这一情景后,作者也不无感慨:

这个情景看起来很温馨,让人愉快。绞刑结束后,我们着实松了一口气,很想放声高歌,想尽情奔跑,想开怀大笑。大家很快又开心地相互交谈了起来。

从这里开始,作者从第一人称中剥离出来,像观看闹剧一样记录着“我”和大家的言行,这种愉快的氛围,让我们感到这更像一场狂欢,一次别开生面的庆祝活动,大家都在为一次任务的结束而欢呼,为包袱的甩掉而庆祝,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头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个生命死去的迹象,没有缅怀,没有悲伤,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行刑后,监狱主管“用手杖戳了戳尸体,尸体被戳得轻微晃动”,一个“戳”字让监狱主管的面目变得极其可恶、极其丑陋,这种验尸方式,就如同古代的鞭尸一样,就像对待畜生一样,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轻视乃至蔑视。我们常说死者为大,我们对死去的人总是抱有郑重而严肃的态度,而监狱主管竟然用棍子去戳,而不是手,让我们看到,即使这个罪犯死后,也没有获得起码的尊严和尊重。可以说这些人的人性早已被污染,眼睛早已被蒙蔽,他们空洞而虚伪的眼睛里早已没了人,早已看不到生命了。

此外,作品中多次提到监狱主管的手杖,“时不时烦躁地用手杖戳戳地面”,“只是用手杖反复地戳着地面”,“用手杖快速地比划了一下。行刑!”可以说,监狱主管的手杖就像他的第三只手,这只手是权力的象征,是特殊身份的代表,监狱主管正是挥舞着权力,依恃着特殊身份,去结束他人的生命,而且被赋予正当的权利:任务、责任、使命。

实际上,文章后面的很多地方都提到了“笑”,比如:“那个欧亚人走到我身边,会意地笑着”,“有几个人在哈哈大笑,但是究竟在笑什么,没有人知道。” “听完后,我发现自己竟然也大笑起来。每个人都在笑。甚至监狱主管也勉强地咧嘴笑了起来。”“一个缅甸文职突然喊了一声,接着放声大笑。我们又开始大笑。”“我们一起喝酒,气氛很融洽,就像地道的欧洲人一样。被绞死的囚犯早已经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这些大笑,盘旋在文章上空如幽灵一般缠绕着我们,如影随行,驱之不散;如一枚石子投入寂静的水面,顿时荡起阵阵涟漪,逐渐汹涌澎湃;又犹如六月的寒冰,刺穿了人性的虚伪与丑恶,让我们看到人本质的扭曲与异变。这些大笑在喧嚣后的行刑场显得刺耳而另类,尖锐而讽刺。或者说这些大笑的背后反映了人的异化与物化,柔软的人性在消亡,而坚硬的物性在滋生。人的意识在分裂,有时甚至会陷入盲目与迷狂之中,这些执行绞刑的人员,每天看着一个个生命从鲜活走向干瘪,从生走向死,从而日渐变得麻木而漠然,可以说人的异化暴露出了人类社会全面的病态。一个个以病态化的形式存在的人彻底地迷失了自己,人已找不到回“故乡”的路。

人的这种变异心理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射象》中也有所揭露。奥威尔花了几乎整整一页来描写他是怎样射杀大象的,这一段文字在文学史上堪称经典。他用残酷而优美的文字,详细地展示了一个人怎样射杀一头庞大的大象以及大象如何死亡的各种细节。大象倒下了,“我常常在想,别人知不知道我射死那头象只是为了不想在大家面前显得像个傻瓜而已?”奥威尔用一种幽默滑稽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尖刻的讽刺和嘲弄。

总之,奥威尔以他擅长的方式,像描写一场盛典一样地描写了一次绞刑。虽然这是一件真实而具体的事件,但它却像所有在东西方发生过的死刑一样,带有普遍的启示意义。奥威尔通过准确而简练的描写,真实而生动的细节,另类视角的切入,再加上带有黑色幽默式的冷嘲,用一种近似荒诞而严肃的方式,用鞭打人性的方式拷问了人类的刑政以及其政治意义,同时表现出对人性、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全文自始至终洋溢着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正是奥威尔的魅力所在。

表达主义 第4篇

画面构图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谈, 一个是画面的造型构成, 另一个是画面的黑白灰结构。就像唱歌一样, 有不同音色来代表不同的语言, 也有高低中音的穿插丰富强调主体, 这两个方面又是密不可分的。

在蒙克的绘画中, 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是那种压抑苦闷和烦躁的情绪, 就拿他的创作《病孩》来说, 整个画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躺在床上的小女孩的脸和在旁边低垂着的病人家属, 没有太多的细节刻画。如果归纳一下画面结构, 就像是给黑暗的舞台打了一个聚光灯, 而病人和她的家属正好就在这个聚光灯下, 因为太明亮却看不清面部表情, 但是那种氛围就是由这种很有舞台戏剧效果的构图来完成了。就像我们在一个黑暗的房间, 突然看到一扇窗, 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向了那扇窗户。在这样一个构图下, 将小女孩病情的严重和亲人无助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种悲痛无助压抑的氛围笼罩在整个画面之上。这种构图很好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一目了然地看到了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 还烘托了情绪和氛围, 简单明了。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嫉妒》里面, 我相信所有看过这幅作品的人都久久不能平静, 画面整体采用了梯形的构图, 梯形里面是一个人正面看向观众的头像, 而在这个梯形外面于前面一个人对角的位置有一对相恋的情侣。当欣赏者想凑近仔细观察最近的那个人的表情的时候, 看到画面标签上写着嫉妒, 突然内心一震, 有一种我便是当事人的感觉, 因为绘画的视角有一种从镜子里面看到的一样, 这是要将读者也要带进艺术作品里一样, 让我们所有人都感觉似乎是自己亲眼看见了这一幕, 似乎我自己在嫉妒, 嫉妒为什么我如此孤独。或许在这两张构图里面, 蒙克是根据窗户, 镜子而得到了灵感, 或许只是我的一番胡乱猜测, 但是这种能烘托气氛的构图方式, 这种能引起共鸣的独特视角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在恩索尔的作品《面具围绕着艺术家的肖像》中, 我们看到了整个画面密密麻麻全部都是人头, 几乎没有其他的主题出现在这幅画里, 除了画家本人以外所有的都是带着伪善和蔼面具的人头, 于之形成反差的就是画家本人面无表情的头颅, 并且所有的人都是正面, 唯独画家是一个侧脸转身。这种采用了很明显的对比方法突出了画面主体, 就像一大群人在跑马拉松, 日子久了也许你会忘了那些跑在前面的人, 但你绝对会把那个反着人流方向跑的人记得很清楚。画家将自己温文尔雅的面部表情和那些虚伪的面具形成对比, 突出了画家对这个世界的嘲讽的不屑。你们本都是面目狰狞, 却把自己伪装起来, 我和你们不一样, 我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在黑白灰的节奏上, 因为整体画面的脸都偏白, 艺术家为了强调主体, 刻意将附近的面具人都化成了深色, 这也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主题。如何凸显一个人的瘦, 旁边站一个胖子最为实际。不需要多余的话语, 仅此而已。

我们以画家诺尔德作品《最后的晚餐》为例, 相信大家对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尤为熟悉, 那幅画采用了透视的方法完成了一幅三角形的构图。在诺尔德的画里完全忽略了透视的存在, 以基督为中心的画面里, 他被他的众多教徒所包围。按照美术绘画的要求里, 重要主体的位置一般会安排在画面里黄金切割线交点的位置上, 但在这幅画里主体基督出现在了正中间的位置, 所有的人呈圆形趋势将基督包围, 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突出主体。在这种拥挤不堪的画面中, 在最前面的地方两个门徒并没有将画面满的密不透风, 留下了一部分桌子的位置, 在整个画面中疏密完整地进行着, 就像中国绘画里讲究的留白一样。从黑白灰的关系来看, 整个画面中间那一个位置特别的亮, 让我们不得投以第一眼。在这样一个椭圆形的绘画构图中, 我们看到了艺术家用这种拥挤的构图来凸显大家在危险来临之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表达主义 第5篇

鲁尔夫・华多・爱默生( 1803-1882)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创始人,超验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美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文学巨人。他的超验主义从宗教和精神至上的角度,提倡人人平等、自由。在他的超验主义里,每个人的灵魂都无一例外的被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上帝赋予了精神直觉的潜能。因此,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神圣而平等的,财产的多寡并不重要,灵魂的崇高、心灵的完整才是至高无上的。他推崇精神万能,号召人们接近自然,追求真、善、美。在他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比作伟大的女性――母亲,他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享受着自然的欢愉。“可以肯定,产生这种欢愉的力量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人,或者说,在于人和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不能不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和谐乃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人人向往之。社会存在的两极和谐,即男人和女人的和谐也是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主题,可是在社会生活中,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男人和女人也不例外,一样存在矛盾。最开始体力强悍的男人成为支配世界的主导,女人却沦为了第二性别,这或多或少给女性们带来了伤害,于是出现了无数女权主义者据理力争女性应有的权利。世界著名的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的经典名言正说明了女性受到的损害或表面存在的缺陷:“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人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正因为父权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整个人类文明,男人的文明造就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不让人满意的形象。当然,在现代婚姻家庭中,男人把女人当做妻子和母亲予以尊重,在婚姻生活的具体事务中,女人也以一个自由人的面目出现在男人的眼前,尽管男人和女人是有差别的,但此时,女人看起来好像不是他者,不属于次者的地位,女人自身感觉就好像和男人是平等的,甚至有些时候通过驾驭男人还感觉自己高于男人。所有这种表象使得女性安于现状,觉得自己在家中能受到尊重,在家中照看好家庭、“相夫教子”就很好了,家外的事由男人来处理就行。很多女性是这种认识,尤其在亚洲和中国,这也是现代东方女性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其实现代女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形象是不容乐观的。在大多数男人眼里,女人就喜欢男人的钱包,女人就是一个物,只要有钱就能把女人买到;女人过于感性,几乎不理性地思考问题,成就不了大的事业;女人过于依赖男人;等等。“夏娃不是和那个男人同时创造。造出她时既不是用别的物质,也不是用造亚当时用的泥土:她取自第一个男人的肋骨。连她的出世也不是独立的,上帝不是一时冲动为了她自己造出了她,而是为了直接受她的崇拜并以此作为回报造出了她。她被上帝派到男人那里;上帝把她赐给亚当是为了使亚当免于孤独……她是他的补充,和次要者相似……她是被抬举为有透明意识的自然;她是一个有意识的人,但秉性顺从。”几千年来这样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说教和创世说能使女性和男人一样平等重要,一样叱咤风云于世?这样的文化背景能不产生出有依赖性的女人?所以现代有觉悟的女人们发现她这个和大家一样既自由又自主的人,在男人眼里仍然是处于第二性的位置,同时也发现自己仍然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女性仍然感觉自己的真实处境和男人不一样,不是一样的美好存在而人类社会的两极――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是一样平等的存在,除了生理上的差异以外都应该是一样的、同等的、相互的。可是几千年父权制思想文化导致的女人的从属结果是根深蒂固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改变传统的劣根思想。需要女人自身的努力。除了女人自己的努力外,我们需要有更多像爱默生这样的文化传播者为女性作出真正公正的评价。

在爱默生的超验主义里,就女性问题,爱默生对儒家“夫妇”关系、妇以夫贵、母以子贵的伦理不以为然。他认为尊重女性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并不止一次地引用了《诗经・小雅》中“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一诗来抨击人伦中对女性的歧视。他认为女性与自然之间是高度和谐的,自然的形象就是女性形象最好的表达,女性即自然,女性的美丽和谐就是自然的美丽和谐。女性的存在就像自然的存在一样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女性的存在包括了女性的全部及方方面面。存在即合理,女性存在的方方面面都是合理的。即使存在一些在男人看来不合理的方面,那也是男人们修改的结果。因为毕竟女人们是按男人的文化塑造她的形象去发展自己的。所以那些否定女性,说女性存在一些劣根性的言词都是不合情理的。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非常微妙。如果男人和女人是和睦融洽的,男人就不会否定女人,但如果发生了冲突,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男人就会否定女人,说女人一切的不是,传统男人享有的绝对威望就一下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女人作为两性的一极存在,她有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思想情感,很多人把女人比作自然:原始,纯洁,美丽。可以说,真、善、美集于女人一身。在爱默生笔下的女人形象是:“美在女性身上臻于巅峰。一位美妇是一位真正的诗人,她能驯服她那粗野的丈夫,能将亲切、希望与口才倾注在她所接近的人身上。妇女同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息息相通。痴情的年轻人将她们的倩影比作星月、森林、江河与艳丽的夏日。她们以自己的辞令与芳容,治愈了我们的笨拙与难堪……她们在智力上甚至影响了那些最为严肃认真的学者,使他们的心灵变得优雅纯净,并引导他们用一种快乐的方法去从事那枯燥而艰辛的工作。我们同她们交谈,希望她们侧耳倾听,生怕她们乏味,于是就学会了一种咳珠吐玉的功夫,这种功夫已由谈话艺术演变成了一种风度与习惯。”毋庸置疑,男人是女人的杰作,正因为有了女人,才有了风度翩翩、坚忍不拔、威武的男人;正因为有了女人,整个世界才充满了爱,人类才有了真、善、美。只可惜受传统的以男性文化为主导教育的人们是不容易认识到这些女性潜在的德行和作用的。相反,女人也是男人们的杰作和作品,为什么男人们却对自己的作品不以为然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男性抱怨自己的妻子不怎么怎么的,其实是他自己不怎么怎么的,因为妻子是他的作品。

为了能使更多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达到人们理想的女性形象,我们的社会就应该改变传统对女性的看法,加强对女性和男性同等意识的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教育等,都要体现出男女的相互性、平等性。爱默生所说即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养同情心与交际能力。那些见多识广与品位脱俗的人培养出来的男孩女孩,其风度举止自有一种高贵的优雅……”由此可见,教育对女性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文明起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其实男人和女人正好是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相互依存的社会两极,没有女人就不会有男人,相反亦然,所以不能说哪一极比哪一极更重要、哪一极应该处于社会的.支配地位。两极正好像天平,都同等重要。尊重自然的超验主义先驱爱默生说的是公道话,他说:“人是他自己的侏儒。他曾经被精神所渗透和融化。自然间充沛着他满溢出来的热流。从他身上升腾起太阳和月亮,从男人那儿升起的是太阳,从女人那儿升起的是月亮……男人是太阳的追随者,女人则追随月亮。”我们的生活既不可以没有太阳,也不可以没有月亮,没有了月亮,没有了太阳,也就没有了我们生活的源泉,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所以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否定和不接纳是站不住脚的,应该通过教育对传统的偏见思想予以修正并恪守平等的要义。但是在当下男女平等实际上是强调两性关系即社会两极――男人和女人的同一性。通俗的说法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可对女人来说,此时的平等其实就是等同,等同于男人,是以牺牲自己的自由、差异和自我为代价的。那些职业女性尤其感觉自己等同于男人,她们最能体会出“花木兰式的境遇”,她们要成功,在现行条件下必须付出男人双倍的努力。职业女性既要兼顾工作又要兼顾家庭,像在中国这样传统思想比较浓厚的国度,好女人在家里应该既是好妻子也是好母亲,“相夫教子”仍然是人们评判女人的标准。可是,哪个女人不想争取当个好女人呢?所以职业女性要在人们眼里成为好女人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是爱默生说得好:“让我们公平地评价她吧。我不想对我们美丽的母亲投掷石块,也不想弄脏我们舒服的巢穴。我只是想指出,自然和人的真正位置,从而建立正确的教育。”我们应努力摒弃传统有糟粕的思想,我们也应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像爱默生那样尊重自然,尊重女性,并为女性的全面发展提供和男人一样多的机会。

爱默生在他的超验主义作品中几乎都把自然比作女性,他对女性的尊重和赞美以及对女性不偏不倚的看法和女性主义所追求的理想殊途同归。根植于女性世界,我们比男性更关心自己,更了解自己,我们希望能获得和男人一样的尊严,一样的权利,一样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很多时候打上女性的烙印,尤其是在就业和事业发展方面,我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们会为两极存在的和谐以及两极与自然的平衡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史志康,主编。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81.

[2][美]爱默生,爱默生散文选[M].姚暨荣,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3][法]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美]爱默生,爱默生散文选[M].丁放鸣,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表达主义 第6篇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诚信”之“信”来作概要表达。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于党有信是“爱党”,于社会主义有信是“爱社会主义”。“爱党”、“爱社会主义”也应通过“信”字价值观的阐释,使之与“爱国”并列、同等重要地包含于公民个人核心价值准则之内。

1.古今表达

“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季布一诺,胜于千金”,这些有关“信”的传统表达,揭示了传统社会中,“信”字价值观对于每一社会个体安身立命的珍贵价值;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是信用基础上的竞争经济,“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些有关“信”的现代表述,凸显了“信”字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极端重要的基础作用。“信”字价值观的古今表达也彰显了其广泛的人民性和高度的社会认同感。

2.逻辑关系

于国有信是爱国。家国一体的文化洗礼,使“爱国”价值观成为华夏民族每一个体反哺母国的自然之诺与天然之“信”,一如羊有跪乳,鸦有反哺。

于业有信是敬业。“敬业”是社会个体与所事行业、所履职位之间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的施行,是个体对职业的“信”用承诺。

于礼有信是友善,不学礼无以立。“友善”是作为社会存在者的每一个体在自觉与非自觉的守“信”前提下,因直接或间接上的社会分工、互助协作而产生的人际关系的向善表达。缺乏守“信”的前提,友善无从谈起。

总之,“诚信”之“信”是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枢纽核心,可以作为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概要表达。

3.重要前提

商鞅变法,立木为信;以吏为师的传统;政府要做信用表率;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这些信史与重要论述表明:政务之信是社会之信的风向标,是倡导公民践行“信”字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同时,诚信价值观一时一隅地式微也提醒我们,作为上层建筑的“信”字价值观还须有福利社会的加速建立与提档升级等经济基础的切实保障,以及起点公平、规则公正等制度氛围的扎实营造。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可以“公”字来作概要表达。需指出的是:“公”字价值观的内涵除“公平、公正”之外,还包括与“私”相对的“公”的含义,并藉此,将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与践行包含于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之内。

1.古今表达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河有水小河满;有国才有家。大公至正;公生明,廉生威;起点公平;和谐社会,公平正义。这些有关“公”的古今表达都是千百年来,命运多舛的中国人民在历经苦难辉煌之后所实践共知的道理。文脉传承之下,“公”字价值观与其说是外铄教化使然,不如说是情同天然良知。自古及今,华夏儿女对这一价值观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认同。

2.逻辑关系

“公”字价值观由我们信奉的主义—社会主义、我们高举的旗帜—社会主义旗帜、我们所走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浓缩而成。譬如,“公”有制是经济基础,决定国体,事关国运;“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

具体来讲,“自由”是共产主义的特征,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与题中之义;“平等”、“公正”又是社会主义的本有之义;“法治”是阶级社会的统治工具,仍属阶级社会的社会主义离不开“法治”。总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题中之义,均可用“公”字价值观来作它们的概要表达。

3.两点说明

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倡导的公私关系与分配关系是 “公先私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贬抑的是“以私害公”、“两极分化”,而非“左”的“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其二,“自由”、“平等”、“法治”实非西方的话语专利,先秦老子的“自为”“自化”、庄子的“逍遥”“齐物”、墨子的“爱无差等”、荀子的“隆礼重法”,早已涵括“自由”“平等”与“法治”的精神。在此点上我们还应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而非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认为别人家的东西总是好的。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族、文明、和谐,可以“和谐”之“和”来作概要表达。

1.古今表达。古有“和为贵”、“和而不同”、“致中和”的尚和传统,今有“和”谐社会的国家行动。古往今来,“和”已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全世界炎黄子孙所共尊共奉共信共行,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和深厚的认同感。

2.逻辑关系。“和”谐是富强、民主、文明所要达致的共同目的。“富强”为“和”的经济与军事基础,“民主”“文明”是“和”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和”字价值观既决定了“富强”“民主”“文明”的价值走向,也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终极追求。

3.一点补充。“和”是最优的大国脸谱、最佳的国民形象,是消解各类对我妖魔化手段的有效的价值观武器。当然,对外领域的“和”,是富而好义、强而不霸基础之上的“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和”。 责编/魏晓文

表达主义 第7篇

由此可知, 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的既定角色分配由来已久, 男性在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试图将女性培养成自己的宠物。对此, 很多女性在认识到这种社会的约束和压抑之后在尽可能地寻求表达途径, 将自己的感官诉诸于文字或影像作品, 以帮助更多的女性能够一齐征得社会认同, 如约翰·米尔说“如果社会不告诉她们拥有抱负是和性别本质相违背的, 那么将会有更多女性站出来反抗”2, 在这些作品当中, 伍尔夫和她的作品《美丽佳人奥兰多》给了人们很多的启示。

一、故事结构探讨

故事分为死亡、爱、诗歌、政治、社会、性和新生七个部分, 如果我们把诗歌视为事业或爱好的话, 那么以上七个部分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所要经历的全部。以主角的性别变化作为分界线, 他 (全文将统一用男性的‘他’来代替主角, 包括变成女性之后) 作为男人经历的死亡、爱、诗歌和政治, 都遭受了痛苦和挫折, 最终导致了性别的变化, 而作为女人他感到深深的不适。主人公在认识到自己性别变化的时候说“还是同一个人, 没什么分别, 只不过是性别不同而已”, 体现出了原作者强烈的跨性别意识, 不论性别差异, 每个人的人类属性和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都应该是一样的。

然而这样的结构中有一个问题, 就是主人公作为男性所体验到的种种和作为女人所体验到的部分, 正合乎于我们对于男性和女性刻板印象中所对应的社会责任, 男主外女主内这样的思维逻辑。作为一个传统的女权主义作家, 伍尔夫对于女性自觉的要求就是性解放和平权这样两个概念上, 反对作为所谓单纯“缺陷”的女人性别而已。到今天为止, 女性主义的要求和探讨方向也仍然是在权力和性上面, 而这个性也不过随着认识的进步包含了不同种类而已。其实女性主义的理论结构认为其存在是为了将父权主义的社会天平矫正到平衡状态当中来, 而并不是建立一个与父权结构完全对立的女权主义体系。通过这样温和的前进方式引起的社会关注, 仿佛也只是同情和特别关注比平等更多。

在中国, 从封建制度开始, 男女性配对的形式就是一对多, 因为皇上, 作为绝对的权力中心, 在两性关系上也必须成为绝对的主导,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如今我们看到的后宫戏当中, 嫔妃之间互相攻击陷害, 但是从来没有人反抗皇上一样。在几千年女性奴役心理的教育下, 人们以为女性是自愿接受这种权利制度的, 但越来越多的女性已经在社会压力下发出了对于自身和社会价值实现的要求。可是这些自我意识觉醒的女性显然缺乏足够力度的表达, 男人们仍然在利用社会的影响告诉女性, “温顺、顺从, 将自由意志转让到男人手中, 是女人最迷人的基本特色”3。最终女性, 作为一个性别符号, 仍然被认同为一个无能的个体存在。

二、女性的社会认同

奥兰多作为女性而生存时环境原来并非如其所想, 不过即使社会对于女性附属定位让他没有办法接受, 但在性和新生的部分, 主人公确实是感到欢愉的。房子是影片前后经历四百年中唯一一以贯之的元素, 如片头所说, 为了争取到土地财产的署名, 奥兰多面临过种种困境, 但她从来没有用自己去妥协过, 然而在遇到性爱的时候, 她也会做出给男人端水洗脚这样自甘降低地位的动作。作者认为, 在私密的两性关系中, 是没有绝对的女性主义可言的, 尽管我们在社会中向男性要求平等的机会和权力, 但是在个人相处的过程当中, 选择两者平等相处或者是一高一低, 都是作为女性包括男性自主的选择。从这一点再次印证, 伍尔夫不是一个极端的女性主义者, 其观点是在父权社会的种种压制和歧视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女性的自觉意识表达。

如上文所述, 所有呼吁女性自觉的观点都没有父权统治的那样强势, 尽管并没有想要提出一种新的性别化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追求权利平等的路上也做了重重退让。但对于多数男性来说, 两性关系中的地位也不应该有私密和社交之分, 当男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社会上主权地位, 他们就不能接受在任何情况下两性关系中地位的颠倒。所以当女性的能力和社会实现价值更高的时候, 有些男性就会选择用暴力来实现自我男性主导地位的满足。温和一点的, 这些男性因为不能从两性关系中感受到居高临下的顺从, 他们会选择从另外的女性身上来获取, 所以有时候人们会责怪出轨的婚姻关系中的女性, 说她们没有尊重自己的男伴, 给予足够的男性满足, 然而这种评价都是完全建立在女性附属地位的前在观念上的, 这种观念赋予女性讨好男性的义务比赢得社会尊重还要重要。

社会对于女性的评价, 包括尊重和地位的实现, 仿佛借由丈夫比通过自己的渠道更容易让人接受, 人们认为女人事业或个人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 只有婚姻的成功才是女人全部的成功, 这是潜在的将女人置于男性从属地位的社会宣传。而对于婚姻成功的评判标准也是肤浅而表面的, 如果只是男人愿意把自己手中所拥有的一部分施舍给一个女人, 让她看起来光鲜亮丽就算是成功, 那么我们又忽视了在两性关系中女性对于感情的需求。当男人在服从之外要求获得女性感情付出时, 女性也要求有感情上的互动, 而这一点确实没有办法和社会分享的, 所以对于一个女人的成功或者说婚姻的成功, 社会的群体认同是怎样都片面的。

三、性别认知

电影结束时在树枝上出现的天使唱到:“我来了, 来了, 心中充满喜悦。你我合二为一永不分离。我在尘世, 我在苍穹。我正在绽放, 我正在凋零。”这歌的内容仿佛正向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讲的那样, “人这样剖成两半……所以每个人都是人的一半, 是一种合起来才成为全体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经常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4, 好像十分浪漫。

但其实故事的并没有如此美好, 在阿里斯托芬讲述的这个古希腊神话的开端, 人是拥有三个性别的, 男人, 女人, 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其实大多数文化体系中的古代神话和宗教都认为, 人类最初的生存状态就是雌雄同体的, 如同片中的奥兰多一样, 是父权社会的话语体系开始操纵社会, 才最终把两个性别极端地对立, 互相重新认同。

现实社会中, 也存在实际意义上的阴阳人, 和女性相比, 他们花了更大的力气在社会中追求性别认同, 以及接受医生和父母帮助自己做的性别选择。在社会的压力之下, 他们连自我认同都很难达到, 他们因为生理上的异样而忍受着孤僻和变化, 我们现在说这一部分人更加需要社会的公平对待, 但是当我们用’更加’的时候已经表示是在特别关注这一部分群体了。女性主义观点的发展其实也在心知肚明中变成具有限制性别意义的女性主义理论, 我们在探讨的时候自主的将性别规范划定为是且仅是女性。朱迪斯·巴特勒对此提出了疑议, “女性主义应该小心不要理想化某些性别表达, 这将反过来产生新的等级与排除的形式”5。

在心理学的概念中, 荣哥曾经分散的论述过所谓“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原型。也许是因为一开始荣格的原型设定就是以男女两性划分为基础, 造成了读者对于其内容本身有着绝对社会文化定义的性别气质理解, 所以这个理论在后来的传播中被人们认为是每个人在心中都有一个完美异性的影子, 我们会根据这个原型的鼓动去追求自己的异性部分。但其实荣格所表述的在于男女两性所表现出的异性化的心理倾向, 按照霍尔的解释, “阿尼玛原型就是男人心理中的女性的一面, 阿尼姆斯原型就是女人心理中的男性的一面”6。这样看来, 社会上对于“女汉子”和“娘娘腔”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极度父权意识形态的。所以, 从广泛意义上讲, 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并不应该仅仅是妇女运动的。

摘要: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既定角色已经是甚至在父权社会中的了, 但是女权主义的出现似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父权主义话语体系的绝对领导地位, 人们尤其是妇女, 开始认真思考和反抗既定的自己的性别角色设定。但是女性主义的发展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以电影《美丽佳人奥兰多》为例 (与小说相比更添加了导演的女性主义观点) , 从三个部分分别探讨女性主义理论。

关键词:女性主义,社会认同,性别认知

注释

11.2.3.顾燕翎.郑至慧主编.女性主义经典:18世纪欧洲启蒙, 20世纪本土反思[M].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9-14.

24 .柏拉图著, 王太庆译.会饮篇[M].商务印书馆, 2013:29-32.

35 .朱迪斯·巴特勒著, 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M].上海三联书店, 2009:1.

表达主义 第8篇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对凝视这一行为下了这样的定义:“‘凝视’是一种作为权力的观看。”

在这里,进行观看的是凝视主体即凝视者,凝视主体在凝视中掌控全局,宣扬凝视主体的价值观,对客体(被观看者)进行规约。于是在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不同的“凝视”角度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性别色彩,体现着作者们的主观意图。而女性主义艺术追求打破传统文化中的男性话语权主导,以期寻求一种有别于以往的,从女性视角出发的新角度,作为主体来对自身的立场和思想进行阐述。这就要求作者以自身的社会境遇和女性的心理期许或是以女性的身体为”材料”进行创作。作者作为第一人称在影片中出现,这就意味着整个故事将由女性站在女性视角上加以引导评说和阐释。

凝视是无形且无处不在的,它不仅从外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也会从内在制约人的思想。女性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将自己作为主体对社会进行审视与批判,这其中自然也含有社会对她们的凝视,或者说是她们创作的原因,但更深层次是她们不可避免地在对自我进行凝视,探求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于是这里作品中出现的“凝视主体”不可避免地分为了多重:社会(男权角度)对女性的凝视、女性角度对社会的凝视以及女性对自我的凝视。

一、社会(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凝视

“良家妇女戴上面纱躲避男性注视,不戴面纱者死后堕入地狱。”

影片中无论是教会学校中神职人员对女学生的教导,还是道德警察对街上行人(尤其是女性)的监视,都是男权社会中对女性凝视的一种极端的缩影。社会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后,会通过制定制度、宗教或文化习俗,对男女提出差别化的角色期待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一旦女性出现某种与规范不符的行为偏差,便“自然地”被人们所“凝视”,对其形成由外(宗教、法律、舆论)而内(个人在体系中对自身的评价)的强压。直至今日,“圣女”与“妖女”这种男权社会简单粗暴评判女性的二元对立产物依旧存在,片中伊朗当局将被迫掩盖身体线条、被限制人性发展的女性形象视为顺从、温良的典范予以褒奖,对不符这一规范的女性进行宗教恫吓或者动用道德警察制裁。社会的话语权被男性话语掌握,并用宗教、文化等外衣使它“自然化”与“常态化”。学习美术的学生只允许画“全副武装”“包围在面纱中前后都一样的”的模特,女学生被迫穿上层层包裹的笨重衣服上体育课(与之对比的是同班男生完全西式的轻便着装)、作者与母亲上街购物会受到道德警察的无故言语侮辱,诸如此类种种。男性凝视已经渗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并在片中通过一系列冲突大胆直接地表现出来,女性作为“第二性”没有发言空间,处于被看者的地位被进行消费与规约,她们真实的个性与内心追求已经被消解。

二、女性对社会的凝视

凝视像一面镜子,在无法保证性别平权的事实下,女性依然通过观察以及评价身处的这个世界来进行她们对男权社会的判断与对抗。除主角之外,《我在伊朗长大》这部影片中不乏充满独立见解的智慧女性:作者(女主角)母亲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对时政有充分见解且开明的知识女性,她对基要主义上台后的极权统治进行批判,教育女儿如何明辨是非,如何独立思考;与此同时,外婆充当着精神导师的角色:“要正直诚实的做人”是她教育孙辈的原则,“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是她对世界的看法。这些女性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自身遭受的境遇进行阐述,她们对周遭的环境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企图用社会容许的方式来对它进行改造。主角的母亲将女儿作为她希望的寄托,期望她可以在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成长,于是忍痛将女儿送到异国他乡接受教育。主角的外婆经过波折且充满斗争的一生,她对现状同样不满,但是明白民族、政治斗争的复杂,个人的仇恨在强权面前的苍白无力,于是告诫孙女要学会宽恕,记住自己的根还在祖国,要忠于自我,拥有一颗坚强且纯洁的心。拒绝妥协、希望和宽恕是她们对现实唯一能做的斗争,也是她们在公众生活中“习惯性失语”下,对社会的无声“凝视”。

三、女性对自我的凝视

人在向外界投去审视的目光之时,不可避免地会反观自身,探索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思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影片以女主人公的自白与经历贯穿始终,这就意味着她的思考是由女性站在女性视角上加以引导、评说以及阐释的,并由此跳出经典男权话语的窠臼,实现了完全的女性表达。作者的少年与青年时期是在家乡德黑兰与欧洲的数次辗转之间度过的,纷繁复杂的外界变化给她建立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带来了重重冲击,但同时带来的开阔视野也使她可以更加深刻地进行关乎自身的思考与选择。虽然她的青春期因为渴求爱于是盲目地寻求精神寄托,但最终还是摆脱了迷惘感,坦然接受现实同时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可以放手追求未来。而她的母亲和祖母由于时代等不可抗性因素,使得她们的处境比女主角要艰难得多,但现实的严酷并没有使她们放弃对自身女性身份的思考与应对:在时局的动荡以及宗教对女性的去人性化高压下,她们依旧对美与真理,换言之是自我实现与完善有着执着的追求,祖母每天都会将茉莉花放进贴身衣物,母亲依旧会打扮整齐去参加朋友家的地下酒会,她们会对政治与时局进行了解与谈论,不满足于不闻窗外事的传统女性角色,虽然社会要求她们必须如此,这些都对作者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说,作者是在母亲与祖母的“凝视”下逐步形成了独立自主的人格。而反之,全片借由作者之口,对母亲和祖母的经历进行叙述,这也是有别于对外部社会的,女性自我之间的一种凝视。祖孙三代在自我凝视中对自己进行规约,对彼此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可以说,对自身的凝视是自我实现之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结语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立意优秀的动画影片,与其他同样属于女性主义表达范畴的动画作品相比,除了对亲情的描写与歌颂,对生命的思考之外,更多的表现了个人命运动荡中国家与民族的时代变迁。而题目中“当代动画中女性主义表达”意指是指创作者在动画创作过程中以及在作品里展示出来由于多重的凝视主体带来的多重视角,以及由这些视角交织起来,在她们对感官、想象、情绪等层面的塑造中渗透出强烈的性别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又通过多重的“凝视”主体角度表达出来,社会对女性的凝视造成了压迫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凝视这个对她们施压的社会,试图对其进行规范或改造,在这两方共生且相互转化的同时,女性开始将目光投向自身,也就是进行针对自我的第三层凝视。在凝视中,她们发现自我,改造自我,实现自我,作者的思考通过这三重主体的相互支撑补充得到了全面的表达,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内涵,这也正是该片不落窠臼之处。

摘要: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女性艺术家也越来越多从幕后走向幕前,新女权主义开始对传统的男性主导的文学艺术理论提出质疑,致力于以女性视角进行自我表达。在动画创作领域中,女性主义的自我表达呈现出各异的多个层次。依据福柯的凝视理论,是凝视主体的多重性决定了这种层次的多重性,本文以Majane.Satrapi的《我在伊朗长大》为例,从社会与女性的相互凝视以及女性对自身的凝视三个角度对当代女性主义动画的自我表达进行分析。

关键词:女性主义,当代动画,凝视,女性视角

参考文献

[1]陈聚建.浅析西方女性主义艺术[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

[2]李银河.女性主义[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双.社会性别塑造中的“惩戒凝视”[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43-46.

[4]西蒙.波伏娃,郑克鲁.第二性[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5]王德振等.性别政治[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6]吴颖.“看”与“被看”的女性——论影视凝视的性别意识及女性主义表达的困境[J].浙江社会科学,2012(05):029.

[7]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9]罗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表达主义 第9篇

下文将力图通过一层一层的剖析《让子弹飞》这部电影的电影类型与叙事结构, 来尽力解释这部电影或者说是姜文所要表达的内涵。

一、《让子弹飞》的后现代主义的表现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列举了现代和后现代的若干对立表现, 可以作为认识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参照。里面有几点在《让子弹飞》这一部电影中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 混杂的拼贴方式。《让子弹飞》里面杂糅很多不同类型元素。就电影类型来看, 让子弹飞包涵了“西部片”表现场景。例如影片的开头张麻子骑着马, 从山坡上冲下, 最后劫了马拉车。同时还包含了“武侠片”侠义豪情, 影片后半段张麻子决心处死黄四郎不为名为利, 只为名除害, 这里体现了一些武侠片的侠义豪情。当让影片还少不了符号化的“暴力美学”片子枪的使用实际上是赋予了符号化的特征。影片没有过于强调枪战的暴力场面, 而是将它符号化为“枪”是获取正义的正途。每一次枪战或者枪支本身的出现都是在表达正义战胜邪恶的观点。

其次, 滑稽的模仿手法。相信大家会对张麻子和汤师爷、黄四郎站在出征台上誓师的场面记忆有新。这不仅仅是三人在这台上风格迥异的语言述说、动作表达所造成的。这其实是模仿了《巴顿将军》一片中最出彩最出名的一个镜头。而 《巴顿将军》中的镜头将巴顿将军展现出了严肃、庄重、威武的色彩。在《让子弹飞》里面通过几位演员的表演、台词实实在在的表现出了搞笑、戏谑的色彩。这里滑稽的模仿手法的运用正是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又一重要特征。

再次, 反讽的运用。影片多次通过搞笑的语言或场景对过去以及现代的一些事物表达一丝丝讽刺之意。其一, 全片开头居然是几匹马拉着一个火车车厢在铁轨上飞奔。这其实是在讽刺现今中国发展是小马拉大车。其二, 汤师爷媳妇来要钱那段, 他八岁的儿子居然比汤师爷自己还高。这一段是在讽刺过去中国八年大跃进时期, 中国的畸形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其三, 张麻子坐在六子墓前跟汤师爷述说自己的过去, 这里面提到他20年前是军人, 因为跟这帮人玩不起上山当了麻匪。这里其实在暗指姜文本人。从2010年往前推算20年, 正好是1990年。这时, 姜文从表演转向导演。

最后, 黑色幽默的渲染。片中不断有包袱被抖出来引起观众阵阵笑声。例如:“步子迈大了, 容易扯着蛋”这句台词。在笑声的背后让人, 也不乏让人思考这背后的深刻寓意。

二、《让子弹飞》叙事结构下的电影符号

在片中姜文导演不仅仅用符号表现了一个现实社会形态, 而是表达了多种社会现实形态, 而且将他完完全全的杂糅在一起来表现了出来。彼得·沃伦采用美国哲学语义学家查尔斯·皮尔斯的符号分类体系, 把符号分为象形 (如照片、地图) 、标示 (如指纹、印迹) 和象征 (复杂的隐喻) 三大类, 把不同的影片归入不同的符号体系。那么我们通过彼得的分类就将这些杂糅在一起的思想表达一一梳理出来。

1、人物符号化

片中人物性格最鲜明的就属张麻子、黄四郎和汤师爷了。张麻子代表了敢于向社会发难的的人群二黄四郎代表了贪婪的在社会富有的权力者。而汤师爷则代表了在社会群体上所说的俗人也是占比例最高的。就是那种有贪婪却又不敢 大贪, 有情义能为兄弟两肋插刀也可以为利益插兄弟两刀。其实这大概也是中国现今状态下的人物分类。

同时这里姜文也把张麻子比作姜文自己、将黄四郎比作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然后通过三者之间产生的故事情节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了小小的调侃。例如小刘子被黄四郎设计杀害这段, 小六子就是隐喻了他《鬼子来了》这部作品。而这部作品却又在国外叫好, 在国内封杀。这样暗自的表达了姜文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严重不满。

2、事件符号化

小马拉火车这一个暗喻其实是最明显不过的了。小马暗指以农业为主传统的封建社会, 火车当指后来以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 即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小马与火车代表了不同的生产力水平, 这也正是中国现今底下生产力的表现。片中最后小马拉火车去了浦东, 则印证了中国在经济上的资本主义道路。

那么现在把人物与事件结合起来, 我们会发现姜文在《让子弹飞》里面为我们完整的勾勒出了一个中国现今社会发展的版图。说到这里, 这部影片的深层含义已经非常清楚了, 就是影片如此多的、复杂的暗喻, 就是想彻头彻尾的在反应中国现今发展的种种状态, 而且导演姜文只是将现实的这些原封不动的展现了出来, 但是并没有去表达自己对这个社会状态的态度, 哪怕是一丝的满意与不满, 他是想让观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

上一篇:评教指标下一篇:边坡支护技术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