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乙型肝炎范文

2024-09-01

小儿乙型肝炎范文(精选8篇)

小儿乙型肝炎 第1篇

1 健康教育的内容

1.1 疾病知识指导

乙型肝炎是一种属于体液传播的乙类传染病, 儿童罹患此症通常与其家族有重要的联系。据资料统计, 学龄前儿童患此病的原因70%~80%归咎于母婴垂直传播。目前, “两对半”阳性的孕妇在我院生育孩子的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但仍有不少“两对半”阳性的适龄孕妇不去专科医院分娩, 造成其生育的孩子也成为“两对半”阳性携带者, 并随时可能发病。我们针对每个患儿的不同情况, 分别与其家属交流沟通, 告知乙型肝炎的基础知识 (包括病因、发病机理、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出现、治疗进程及愈后的一般情况) 以及一些自我保健的知识, 争取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 促进治疗、护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1.2 药物知识指导

儿童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家属。独生子女是大多数家庭的中心, 保肝及抗病毒治疗成为他们的首选。我们在其治疗过程中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适应证、副作用及需注意事项, 并向他们讲解常用保肝药物的名称、服用方法和时间、剂量要求、药理作用以及坚持科学用药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并事先收集相关药物的使用说明书以备查、备用。病人看不懂或不清楚涵义时, 我们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以确保他们正确无误的科学用药。需特别提醒的是要反复告知患儿及其家属目前对此病暂无治愈的特效方法, 所谓“大、小三阳转阴, 基因疗法”等等并无科学依据;告诫患儿及其家属要相信科学、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 不要轻信传言及虚假广告。

1.3 饮食知识教育

据资料统计, 在肝炎病复发的诱因中, 饮食不当占23.5%, 孩子的自控能力不象成人那样强, 不和成人一样知道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我们针对这一情况指导患儿家属, 在孩子肝功能不正常或消化道反应重的阶段要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流质, 例如:藕粉、蔬菜汤、玉米糊等, 对于那些特别小的婴儿, 我们也会根据情况给一些新鲜的果汁、蔬菜汤等, 忌食高脂肪类食物, 如老母鸡汤、排骨汤以及油炸类食物, 以免增加患儿的不适, 随着患儿肝脏功能的不断好转, 食欲增加, 可以逐渐给患儿增加一些高蛋白食物, 如鱼汤、瘦肉汤等, 以增强患儿的体力和营养, 保证患儿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但要注意每次进食的量, 不宜太饱, 要少食多餐。

1.4 运动与休息指导

据资料统计, 有74.5%的病人疾病复发缘于劳累或活动量过大。儿童生性活泼、好动, 不愿卧床休息, 容易造成劳累。我们指导患儿家属尽量让患儿休息好, 保证每天的睡眠在10h以上, 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疲劳导致肝功能异常。但也需提醒患儿及其家属不要一味强调休息, 也要参加适量的活动和锻炼, 尺度以不觉劳累为宜。一旦感到乏力、疲倦, 就应减少或停止活动。在肝功能不正常、血清转氨酶 (ALT) >60mmoL时, 需适当休息;当ALT>120mmoL儿时, 就应卧床休息。恢复期的患儿可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散步和骑童车等运动。

1.5 消毒、隔离知识指导

乙肝患者住院期间须行床边隔离, 应指导患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要洗手 (流水冲洗) 。家属要帮患儿勤换衣, 特别是内衣、裤;衣物洗换后要在阳光下晒干, 不要阴干, 要勤洗被褥等。对于住院病人, 我们每周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套一次;如遇有尿湿、汗湿, 我们会及时更换。患儿的尿布、衣物等换洗后用低浓度的“84消毒液”清洗后在阳光下暴晒。指导患儿家属为患儿准备专用餐具、洗具等, 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告知患儿家属肝炎的传播途径 (主要有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血液传播、血液制品传播等) , 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是保证家人及周围人群不被感染的主要措施。

1.6 出院指导

乙型肝炎患儿在连续2次肝功能检查正常后即可出院。应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科学用药以巩固疗效, 并遵照医嘱缓慢酌减用量直至停药;应禁止暴饮暴食及长时间剧烈运动在平时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合理补充营养, 防止病情复发。病人出院后1个月应来院复查肝功能一次, 如正常则需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持续正常者仍须每半年复查一次。

2 讨论

小儿药物性肝炎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第2篇

小儿药物性肝炎常不易发现,一方面由于患儿年龄小,述说不清病情;另一方面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有的症状不明显,仅有转氨酶值升高,如不作实验室检查难以发现,有的酷似各种病毒性肝炎,不作细致鉴别,很难区分。更为困难的是在原有各种肝病的基础上又发生了药物性肝炎,加重病情,构成恶性循环。南京市第二医院8年里曾收治小儿肝炎739例,其中药物性肝炎77例,占小儿肝炎发病率的10%,一岁以内的患儿发生药物性肝炎达36.36%,这与近年来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儿童用药品种相应增多有关。

由于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因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够成熟健全,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较成年人更为敏感,临床医师必须重视对小儿药物性肝炎的防治。该临床分析反映,药物引起肝损害在儿童中以肝毒性多见;药物引起的免疫损伤性肝炎少见;而混合型药物性肝炎患儿病程长,病情重,治疗难度大。这就提示儿科医师,要充分了解已上市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慎重选择药物,及时检测反映肝脏损害的有关指标。

南京市第二医院专家认为,尽管儿童药物肝损害的预防不是简单和容易的,但却十分重要。在临床治疗中,充分了解药物的副作用,严密观察患儿有关肝病的症状和体征,并定期检测肝功能,是预防和减少儿童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儿乙型肝炎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09年4月我院传染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有关“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1]。②实验室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③排除甲、病、丁、戊等重叠感染。④无治疗药物禁忌证,且6个月内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共纳入136例,其中男96例,女40例;年龄8月龄~13岁,平均年龄(8.4±2.8)岁。将纳入病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肝功能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干扰素a-lb (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300万U,肌注,隔日1次,共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拉米夫定,按每日3mg/kg分别近似予以1/2片、2/3片3/4片或1片,1次/d,疗程为6个月。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适当配合使用维生素类、ATP、肌苷等保肝药物。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疗效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五项中前3项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或HBcAb中任何一项转阴);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肝功能好转(HBsAg转阴);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性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性测定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用药疗程后HBVDNA定量、血清病毒标记物、YMDD变异比较,见表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多重原因导致的肝脏弥漫性改变。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据统计,全球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已近4亿[3]。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示,我国当前已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3亿,乙型肝炎确诊人数已达3000多万人,最终将有20%~40%的患者因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而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4]。有研究报道,在我国儿童慢性肝病中,有90%以上是HBV所致[5]。因小儿时期这一年龄阶段肝脏生理解剖学的特点及免疫系统尚未健全,无法识别和清除体内HBV,使乙肝病毒易于肝细胞产生基因整合,易被感染,且易耐药,故而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目前,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国内外已研发或正在研发的抗HBV药物以干扰素为主的免疫调节剂及针对乙肝病毒核糖核酸多聚酶的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拉米夫定是全球第一个被推荐同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核苷类类似物口服治疗药物,具有强大的抑制HBV复制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组研究结果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HBV-DNA阴转率91.18%、HBeAg阴转率79.41%、HBeAg血清转换率47.06%、YMDD变异率8.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8%,与对照组总有效77.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两药联合应用能够增加临床疗效,这可能与拉米夫定可以使乙肝病毒核糖核酸负荷快速降低,使T细胞功能得以恢复,并且能够提高干扰素的应答。可见,二者存在互补效应,不仅能够增强抗病毒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胃肠病学,2006:11(9):550-557

[3]庄辉.美国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简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71-874

[4]张学智,山长亮,叶丽虹,等.RNA干扰在抗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6):631-636

小儿乙型肝炎 第4篇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小儿,护理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 严重地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成长, 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迁延、病程较长的特点, 还有小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等。因此进行正规的抗病毒治疗是治疗的关键。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类。目前, 重组干扰素α仍然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之一[1]。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科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25例小儿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儿,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科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小儿乙型病毒性肝炎患儿25例, 男17例, 女8例;年龄3岁~12岁;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的诊断、分型标准和治疗适应证;23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20 U/L~228 U/L, 胆红素35 mol/L~45 mol/L,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高水平复制 (7 n~10 n) , 其中2例ALT<100 U/L, 但肝组织学Knodell肝组织学活动指数 (HAI) ≥4或炎症坏死评分≥G2;无干扰素治疗禁忌证, 排除其他肝炎病毒合并感染者。

1.2 治疗方法

采用干扰素α-2b (凯因益生,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病毒治疗, 小儿体表面积 (m2) =0.035 8×体重/kg+0.1;干扰素用量在100×104 U~500×104 U, 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每日1次, 连用7 d后, 改为隔日1次, 疗程6个月以上。期间不用其他抗病毒药物, 停药后随访至少6个月。

2 护理

2.1 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许多家长对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存有误区, 他们认为小儿年龄小,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担心接受干扰素治疗, 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另外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 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治疗成效慢, 需长期治疗, 经济负担重等。加之应用干扰素治疗需要长期反复对小儿进行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 小儿对此容易产生恐惧心理, 不愿配合治疗等。对此, 护士要主动与患儿家长沟通, 向其讲解干扰素抗病毒的必要性, 小儿乙型肝炎是成人期出现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前期阶段, 应引起高度重视;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与肝脏炎症活动度成正比, 肝脏炎症活动度越高, 其疗效越佳。在治疗过程中, 尽可能采取无痛技术, 对小儿要进行诱导, 分散其注意力。要与患儿要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尽可能的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2.2 不良反应的护理

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之前应向患儿家属讲明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 取得家属理解, 消除家属紧张感, 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2.2.1 发热的护理

应用干扰素后治疗后, 25例患儿均出现流感样症状, 表现为发热, 寒战、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头痛等。其中以发热最为常见, 23例患儿首次注射干扰素之后2 h~12 h, 体温波动于37.5 ℃~39.5 ℃, 全身症状皆不明显。此时未给予特殊药物处理, 只给予物理降温, 让患儿多饮水, 以利于毒素排泄, 卧床休息, 家属必须要守护在旁边给予安慰, 以减轻患儿的恐惧感, 24 h内发热自然消退。2例患儿最高体温超过40 ℃, 肌肉、关节酸痛明显, 给予口服锌布颗粒或扑感敏片等对症治疗, 再给予上述处理, 并要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这种情况是药物的常见反应, 不要太过于焦虑。2 h~3 h后体温有所下降, 全身症状随之减轻。20例患儿发热症状持续反复1周。发热不高 (<38 ℃) , 不必特殊处理。另外, 发热时应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及时补充液体, 以防虚脱, 及时更换潮湿衣物, 以防感冒。

2.2.2 饮食护理

注射干扰素的消化道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3]。10例小儿首次注射干扰素呕吐症状明显, 给予口服甲氧氯普胺片以减轻症状。其中2例呕吐症状较重者, 给予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和记录恶心、呕吐的次数、量及色等, 必要时送检。嘱患儿家长给患儿进食的饮食宜低脂、低盐、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含适量蛋白质、糖及足够热量, 使机体保持营养平衡。保持口腔清洁, 少食多餐, 一般4周后上述症状基本消退。

2.2.3 造血系统改变的护理

干扰素对骨髓有抑制作用, 用药后常随即发生,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4,5]。用药后一周要给予复查血细胞分析, 出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可给予升白细胞药物辅助治疗。如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及血小板持续下降, 要严密观察血常规变化。白细胞计数<3.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1.5×109/L, 或血小板计数<40×109/L时, 需暂停药并严密观察、对症治疗;注意出血倾向, 如齿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淤血等。白细胞下降会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 应注意预防感染, 防止受凉感冒, 注意饮食卫生, 做好口腔护理, 刷牙动作要轻, 以减少感染及出血的危险。血常规恢复后可重新恢复治疗。但需密切观察。

2.2.4 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干扰素治疗一段时间后, 患儿可出现肝功能异常, 主要为ALT升高, 家属会比较紧张, 应向患儿家属解释, 注射干扰素后免疫系统被激活, 出现短暂的增高是促进慢性乙型肝炎自愈的过程, 预示着疗效好[6], 以消除其顾虑。给予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 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或没有恢复正常时, 应报告医生, 及时给予处理。

参考文献

[1]刘立定, 骆抗先, 冯筱榕, 等.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学反弹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肝病杂志, 2007, 15 (6) :422-424.

[2]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传染病信息, 2005, 18 (增刊) :1-12.

[3]张玉霞, 吴秀琳, 车秀英.干扰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 2011, 9 (6C) :1636-1637.

[4]李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10A) :2569-2570.

[5]张雁红.123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行干扰素治疗的副反应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9A) :2315.

小儿乙型副伤寒一例 第5篇

患儿, 男, 4岁, 因发热、呕吐、腹泻三天入院。患儿三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 热峰39.5℃, 无畏寒、寒战, 无神情淡漠, 口服退热药后热能退但易反复, 伴有呕吐, 为胃内容物, 自诉有腹痛, 以脐周明显, 为阵发性, 排便后可缓解, 有腹泻, 为黄稀水样便, 每次量不多, 少许脓血, 日解7-8次。查体:T37.4℃, P98次/分, R25次/分, Wt37.0kg, 神志清, 精神可, 呼吸平稳, 全身皮肤弹性可, 无明显脱水貌, 无皮疹。咽充血, 双侧扁桃体Ⅰ°肿大, 稍充血。两肺呼吸音粗, 心率98次/分, 心音有力, 腹软, 未见包块, 上腹部及脐周有压痛, 无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肿大, 肠鸣音活跃。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可, 无明显缓脉及水冲脉。肢端暖, 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实验室及器械检查:血常规 (05-17) :WBC16.2×109/L, N78.5%, L9.1%, E 0%, Hb141g/L, PLT133×109/L, CRP90mg/L; (05-18) :WBC9.9×109/L, N76.5%, L15.1%, E0%, Hb122g/L, PLT157.4×109/L, CRP119mg/L。粪便常规+隐血 (05-17) :黄色液状, 脓细胞少许; (05-19) :黄色、粘胨状, 红细胞少许, 脓细胞++;轮状病毒阴性。腹部B超:未见同心圆征, 肝脾无肿大。肝功能、血生化、心肌酶谱基本正常。降钙素原:0.5 ng/ml, 入院后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 思密达、双歧杆菌散剂口服止泻、调节胃肠功能及补液、止吐、退热对症等处理, 患儿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 未出现呕吐, 入院后第四天腹泻大便一天一次, 复查粪便常规:正常, 无隐血。尿常规:酮体++、红细胞:30.5/ul、结晶检查:0.30/ul, 粪便培养:未见沙门氏、志贺氏菌及弧菌;复查血常规:WBC6.8×109/L, N35.0%, L59.2%, E 0%, Hb116g/L, PLT197.4×109/L, CRP10mg/L。入院后第五天血培养示: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遂转至传染病院, 继续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七天, 患儿出院, 随访3周未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监测粪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2 讨论

乙型副伤寒是由于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源是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副伤寒一般很容易由食物和水源中不洁之物引起, 苍蝇、蟑螂等是主要媒介[1]。

乙型副伤寒杆菌进入口腔后, 可先通过咽部淋巴组织和扁桃体而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 造成器官功能损害。典型病例除发热外、多以急性肠炎症状为主诉。而有些病例极不典型, 大多数 (94.6%)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故在院外及人院时误诊为&quot;上感&quot;、&quot;支气管炎&quot;、&quot;肺炎&quot;, 人院后经肥达氏反应和/或血培养或大便培养确诊[2]。本例患儿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发热, 但无弛张热。②以发热伴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 但无神情淡漠, 无皮疹、肝脾肿大、等典型副伤寒症状。③血白细胞偏高, 以中性为主。④嗜酸性粒细胞降至0左右。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

小儿乙型副伤寒和甲型副伤寒相比, 起病较急、发病年龄相对较小, 临床表现极不典型, 给早期诊断造成了困难。因此, 对在发病季节 (8月~11月) 、持续发热4 d以上、不能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 解释者, 应高度疑诊为乙型副伤寒的可能, 应及时做肥达氏反应、细菌培养, 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并应排除其它发热、肝脾肿大的疾病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 。

小儿乙型副伤寒的治疗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最理想[3]。对少数体温不降或有严重并发症者, 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 尽早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5 d, 以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 减轻患儿的痛若。在治疗中, 控制感染的同时, 还应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才能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总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乙型副伤寒发病率呈明显下降水平, 其表现也渐不典型, 因此, 我们仍需不断提高警惕性, 做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叶爱军, 姚备军.群发副伤寒甲377例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分析[J].医学导报, 2007, 26 (12) :1442.

[2]姚炳华, 戴爱所.小儿甲型副伤寒24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00, 18 (6) :145.

小儿乙型肝炎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双盲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81例, 所有入组的患儿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且伴有发热、乏力及纳差等典型临床症状。对照组81例患儿中, 男41例, 女40例;年龄3~7岁, 中位年龄6岁;患病时间3~24 h, 平均 (6.1±2.5) h。观察组81例患儿, 男42例, 女39例;年龄2~7岁, 中位年龄6岁;患病时间4~25 h, 平均为 (6.1±2.4) h。入组的所有患儿都伴有明显谷丙转氨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以及胆红素均升高, 否认既往曾有肝炎病史。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选取传统方案进行治疗, 门冬氨酸钾镁 (1.0 g/支, 国药准字H20031097, 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静脉滴注, 1次/d, 1支/次;同时给予肌酐0.2 g+维生素2.0 g加入5%葡糖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进行治疗, 具体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 (20 ml/支, 国药准字H20058999, 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静脉滴注, 1次/d, 1支/次。所有患儿连续用药14 d, 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差异。

1.3 评价方法

痊愈是指经过用药患儿在临床症状消失, 肝功能和肝脏体积基本正常;有效是指经过用药患儿发热、乏力、纳差等症状显著减轻, 肝功能改善显著;无效是指用药前后症状无变化[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审核后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经对数据研究发现,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 观察组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所需时间短, 两组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是由于患儿的机体受到病毒及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导致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害, 而进入到血液循环中的病毒会被具有免疫活性的各种淋巴细胞所识别并造成致敏和增生, 致敏淋巴细胞会结合肝细胞表面上的病毒抗原, 诱发各种体液因子去杀灭病毒但同时也对正常肝细胞造成损害, 引起坏死和炎症反应的发生[5,6,7]。当患儿体内出现强烈的免疫反应时会造成急性重症肝炎的发生, 而免疫反应低下的则容易转变成慢性肝炎或者病毒的携带者。部分患儿虽然免疫功能正常, 但是侵入机体的病毒量较多时则会造成肝脏出现炎症、水肿及充血, 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和转运, 从而使肝窦发生淤堵及肝内胆汁排出障碍, 过多的胆红素进入到血液系统中会造成组织器官发生黄疸, 造成急性黄疸型肝炎的发生[8,9,10]。

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为β受体甘草甜酸, 同时含有甘氨酸及半胱氨酸等成分, 能够很好地保护肝脏细胞, 其能够在花生四烯酸的起始阶段发挥对肝脏细胞的保护作用[11,12]。复方甘草酸苷对磷脂酶A2的活性能够起到抑制效果, 同时也抑制了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 从而发挥很好的抗感染效果[13]。复方甘草酸苷同时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预防肝脏发生纤维化和减少类固醇样作用的发生, 能够明显地减少氨基酸转移酶的作用, 修复肝脏的损伤[14,15]。复方甘草酸苷通过发挥其自身的抗补体活性作用而实现其抗感染作用, 提高患儿自身的免疫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 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观察组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两组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 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为了能够提供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并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分析和探讨在治疗过程中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62例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时选取常规方案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患儿肝功能恢复时间和退黄时间。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发现,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67%,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P<0.05) ;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恢复时间、退黄时间和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P<0.05) 。结论 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 能够明显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儿的康复, 安全可靠, 值得推荐和应用。

小儿乙型肝炎 第7篇

关键词:乙型脑炎,小儿流行性,临床分析

现将我院2002年6月至2008年9月118例乙脑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8例乙脑患者中男65例, 女53例, 1~3岁21例, 3~7岁65例, 7~14岁32例。

1.2 流行病学资料

6月上旬开始散发, 有10例, 占8.5%, 7、8、9三个月达高峰, 共108例, 占91.5%, 118例患者均来自农村。无家族聚集发病情况, 全部病例当年未接种乙脑疫苗。全部患者有蚊虫叮咬史。

1.3 临床表现及分型

100例 (85%) 的病人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症状, 2~5d进入极期, 主要为高热, 体温达39~410℃ (100%) , 头痛97例 (82.2%) 抽搐118例 (100%) , 呕吐71例 (60%) , 意识障碍112例 (94.9%) , 呼吸衰竭15例 (12.7%) , 颅内压升高81例 (68.6%) , 脑膜刺激征96例 (81.4%) 腹壁反射及膝键反射减弱或消失占61例 (51.7%) 巴宾斯基征阳性41例 (34.7%) , 轻型15例 (12.7%) , 中型40例 (33.9%) , 重型48例 (40.7%) , 极重型15例 (12.7%) 。

1.4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25例, >10×109/L49例, >20×109/L44例, N>0.762例, 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混, 压力增高, 白细胞 (10~50) ×106/L42例, (50~100) ×106/L53例, (100~500) ×106/L13例。脑脊液正常10例, 糖正常106例, 轻度增高12例, 蛋白质正常86例, 轻度升高32例。氯化物正常101例, 轻度增高17例。血清电解质示30例低钠, 15例低氯, 10例低钾, 20例酸中毒。头颅CT60例, 45例有脑水肿及低密度病灶表现。

1.5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均符合乙脑诊断。

1.6 治疗

(1) 积极控制高热, 采用药物降温, 如高热不退, 采用亚冬眠疗法:即予冰帽, 冰敷, 复方冬眠灵1mg/ (kg·次) , 根据病情4~6h1次, 使体温在380℃以下。 (2) 抽搐的处理:对高热不退, 抽搐, 昏迷的病例除采用综合性降温措施外, 予镇静解痉治疗, 常用的解痉药物为苯巴比妥钠5~10mg/ (kg·次) , q8h肌肉或者静脉注射, 也可用地西泮、水合氯醛、亚冬眠等交替使用。若仍有抽搐, 尽量查找原因。 (3) 脱水疗法:对于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征象的患儿应及早使用脱水剂。一般用20%的甘露醇溶液按2g/kg剂量给药, 在30min内快速静脉输入或注射完毕, 根据病情可每6~8h1次。 (4) 抗病毒治疗:及早运用干扰素及病毒唑治疗, α-2b干扰素6~8万U/ (kg·d) , 连用3d。 (5) 积极防治呼哀, 防治继发感染及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不能进食者予鼻饲牛奶, 保证热卡供给, 保证病儿度过三关:高热、抽搐关, 营养关及感染关。 (6) 对昏迷的病人予用脑细胞活化剂:醒脑静、钠络酮等。 (7) 加强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如有条件予空调房中, 使环境温度不能过高, 有利于降温作用。注意口腔卫生, 防止褥疮。恢复期行康复训练。

1.7 转归

通过综合治疗, 3~5d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住院时间5~20d, 治愈89例, 好转15例, 随访半年有后遗症14例 (单例肢体瘫痪10例, 失明1例, 3例失语) , 未愈自动出院8例, 死亡6例。

2 讨论

乙脑病毒属于虫媒病毒, 猪是乙脑的主要传染源, 猪的感染率可达100%, 蚊虫是乙脑的传播媒介, 带病毒蚊虫叮咬人时, 将病毒传染给人, 因此卫生条件差, 蚊虫多, 人畜共住的农村感染率高, 本组病例全部来自农村。流行特点:有严格的季节性, 主要在夏秋季流行, 约90%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 南方提前1个月。高度的散在性, 很少一户同时出现2例以上, 乙脑病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的病变, 从大脑到脊髓都可被侵犯, 但以丘脑、中脑 (主要是黑质) , 大脑 (主要是顶叶, 基底节, 海马回, 额叶) 的病变较重[1]。所以本病病情重, 以展快, 后遗症及病死率高。因此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细致的观察护理很重要。资料显示, 持续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颅内压升高是乙脑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2]。因此治疗的重点是控制高热、抽搐、呼吸衰竭、颅内压升高的治疗。退热药能起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高热为中枢性, 因此高热不易下降, 我们采用亚冬眠疗法, 可减少脑组织耗氧量, 保护脑组织, 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可利于降温, 控制高热后可明显减少抽搐。抽搐多为高热、颅内压增高, 脑实质本身的病变以及缺氧等均可引起。因此应积极降脑压, 止痉等治疗, 呼吸衰竭是导致乙型脑炎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多因脑水肿、脑疝造成, 因此积极的脱水疗法是其治疗内容之一。对已经发生的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作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使用人工呼吸器, 使用呼吸兴奋剂等。病情早期运用干扰素-α治疗对病毒无直接杀伤作用, 但可促进机体的NK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 并能抑制病毒在新进入的组织细胞内复制, 繁殖, 在婴幼儿时期, 白细胞产生干扰素-α相对不足, 通过给予外源性的干扰素-α, 可使病儿的免疫低下状态得到缓解, 加快病毒的消除, 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扩散, 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3]。并可降低死亡率。由于昏迷病儿呼吸道分泌物多, 可继发肺部感染, 加重呼吸衰竭, 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

综合上述, 根据流行病学, 高热、抽搐、昏迷、病情发展快, 通过实验室检查, 及早地诊断及治疗。预防工作很重要, 于流行前3~4个月接种乙脑疫苗可取得良好效果。因此, 消灭蚊子, 改善居住环境, 接种乙脑疫苗后, 近年乙脑发病率已明显下降[4]。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46~767.

[2]马小军, 牛万军, 王爱霞.急性脑炎72例预后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 (5) :352~353.

[3]梁惕湖, 卢罗生.干扰素-α联合醒脑静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观察[J].广东药学, 2004, 14 (2) :44.

小儿乙型肝炎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94例乙脑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其中男孩68例,女孩26例,年龄1.1~11岁,所有患儿均由不同程度的高热、意识障碍,少数患儿出现抽搐,甚至呼吸困难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及预后不良组29例,经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选患儿均符合《传染病学》(第7版)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诊断标准: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和/或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各项待考察指标记录相对完整。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抗病毒,降温、脱水、止惊等常规及抗感染支持治疗。还包括对于抽搐惊厥患儿给予安定、苯巴比妥钠治疗;对于高热患儿给予冷敷头部降温、全身温水擦浴、安乃近滴鼻、灌肠治疗;意识不清患儿给予吸氧、吸痰、抗感染、降颅压、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者给予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静滴、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对症处理。

1.4 评价标准

经随访半年,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轻度后遗症(服用药物可独立生活)、中度后遗症(躯体功能受损,基本能独立生活)、重度后遗症(严重躯体功能受损,不能独立生活)、死亡。将痊愈和轻度后遗症患儿定义为预后良好组,中、重度后遗症、死亡患儿为预后不良组。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或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

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少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发生抽搐。实验室检查中,绝大部分患者外周血及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以丘脑及基底节为主的病变,也有累计颞叶、顶叶等,极少数脑干受累;脑电图检查中阳性率很高,主要是全脑弥漫性δθ活动增多。

2.2 两组患儿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肝功能(ALT、AST)、心肌酶谱(CK、LDH)均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预后与肝功能、心肌酶谱、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与否、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相关,与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见表1。

3 讨论

乙型脑炎是由蚊虫传播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节,临床上大部分为儿童。乙脑病毒一般先在局部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增值,并不断侵入血流,由于病毒具有嗜神经性,能够突破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全,因而较容易受累及,另外本次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为农村患儿,均未接种疫苗。

本次研究中预后良好患儿65例,预后不良患儿29例,在治疗的过程中,控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学者认为呼吸衰竭是导致乙脑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治疗过程中处理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2]。因此,要认真探讨分析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熟悉掌握患儿脑水肿症状及脑病各期表现,才能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与治疗。对于病情危重、深度昏迷的患儿,建议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避免机体缺氧、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本次研究中还发现意识障碍既是病情危重的指标,又是预后不良的指征,神经组织的损害包括病毒的直接损伤与免疫损伤,与损害的部位、范围、程度相关。纳洛酮具有改善脑组织代谢的作用,早期、多次给药具有显著疗效,因此积极控制高热和抽搐对于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心肌酶谱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说明乙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心功能受损及胃黏膜受损,应积极观察并做到早期干预,避免多组织多器官的损伤发生。

有不少文献研究影响乙脑预后的相关因素,有学者认为发病年龄、抽搐时间、意识障碍程度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3];另有学者认为昏迷、上消化道出血、循环衰竭、血清CRP高低、抽搐次数及住院期间使用过呼吸机是影响重型乙脑预后的相关因素[4]。本次研究中发现与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与其他学者的研究分析稍有差异,系因研究样本较少,研究项目、评估方法不同所致。临床医生对乙脑患儿的临床特诊要有充分的认识,在高发季节比如每年的7~9月及农村及偏远地区,对于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的患儿,应尽早行乙脑病毒抗体及脑脊液的检查,完善影像学、脑电图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94例乙脑患儿, 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 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及预后不良组29例, 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肝功能 (ALT、AST) 、心肌酶谱 (CK、LDH) 均值差异明显 (P<0.05) ;两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差异明显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乙脑患儿预后与肝功能、心肌酶谱、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与否、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相关, 与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小儿,预后

参考文献

[1]陈园生, 梁晓峰, 王晓军, 等.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 2006, 12 (3) :196.

[2]何志慧, 蒋莉, 李听松.286例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 2008, 37 (14) :1572-1574.

[3]马小军, 牛立军, 王爱霞.急性脑炎72例预后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4, 22 (15) :352-353.

上一篇:护理专业教师论文下一篇:房地产物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