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

2024-05-15

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精选9篇)

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 第1篇

关键词:煤矿调度系统,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调度效率

1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现状

目前, 我国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普遍较低,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鉴于此, 相关部门采取了企业并购和重组等措施, 不断提升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随着企业内部结构的重组, 煤矿调度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保证煤矿企业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企业生产安全的核心控制区, 它的管理控制对保证企业运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大多数煤矿企业的生产调度系统已经应用多年, 设备也趋于老化, 它们已经不能满足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需要。但是, 更换整套系统有很大的难度, 所以, 多数企业选择升级原有系统, 尽可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率。

2 现代调度指挥系统的功能

2.1 录像录音功能

现代调度指挥系统具备录像录音功能——通过对指挥中心可视化调度台的控制和调节, 完成对煤矿企业和矿区等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的录音、录像, 以便相关工作人员后期调听、调看和下载资料等。另外, 录音录像功能还能保证企业、矿区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 从而实现对煤矿的指挥调度。

2.2 视频联动、绑定功能

现代化多媒体调度指挥系统还应具备视频联动、绑定功能, 以实现语音、视频和传统监控等与现代化调度系统的融合。视频监控设备可与语音系统联动、绑定, 在使用系统的语音功能时, 与其联动的视频监控中的视频可以通过相关系统自动传送到调度中心。这样, 工作人员便可利用无线设备将移动终端与视频设备绑定在一起, 实现视频联动。视频联动功能与绑定功能可以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监控和资源调度, 从而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

2.3 数据日志存储功能

该系统不仅可以存储日常操作和告警等日志信息, 还可以收录操作中的语音通话内容, 保存视频和图片等可视性信息。这些存储信息可供相关工作人员查阅, 而相关数据也可以作为指挥调度的参考依据, 进而不断完善对企业系统的管理。

3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方案的构建

3.1 电话调度系统

针对煤矿现有的电话调度系统, 相关工作人员可重新架构系统容量和外线接口等。例如, 对于系统容量, 一般可配备128门, 公共设备预留系统的容量可达256 门。在架构外线接口系统时, 可以安置环路和数字中继板各2 块。而在架构系统时, 应预留移动通信系统、传真机和视频监控等系统的连接口, 并配备配线架。一直以来, 煤矿行业灾害频发, 通讯联络的通畅性在煤矿作业, 尤其是防范瓦斯灾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重新构建电话调度系统时, 可再新建1 台无线电台系统, 以防意外情况发生。

3.2 调度室会议系统

调度室会议系统是煤矿企业信息交流的重要沟通系统。在设置调度室会议系统时, 煤矿企业一般选择智能化多媒体会议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视频投影显示系统、音响调音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和数字会议系统。视频投影显示系统可以与笔记本端口连接, 使笔记本音频信号通过投影仪显示出来;音响调音系统可以实现对声音的控制, 调节音量;对于中央控制系统, 企业可以采取一键控制的方式完成设备的开启和应用, 同时, 操作系统可以选用无线触摸操作屏, 以方便完成信号切换、播放、快进和快退等操作;数字会议系统则是利用摄像实现自动跟踪显示, 召开远程会议。

3.3 工业电视大屏监控指挥系统

利用工业电视大屏监控指挥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煤矿矿井的工作情况。该系统可设立在煤矿企业调度室, 将拼接显示屏作为显示装备, 从而实现对煤矿矿井、企业等的实时监控。同时, 系统可将采集到的信息, 例如工业监测信息等放大到显示屏上。另外, 企业可以将显示屏进行窗口分割, 由系统划分完成屏幕信息之间的相互切换, 以达到窗口随意切换的效果, 实现对企业和煤矿工业的实时、有效监控。

煤矿企业有很多矿站, 因此, 可有效分配现有的视频信号, 并安装分配器。其分配信号可供矿方应用, 也可供网络视频服务器使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上的接口可以直接与交换机相连, 而经过网络处理的图像信息可以显示在大屏幕上。

3.4 调度环网方案

目前, 光网络建设大多采用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 它是基于SDH平台实现ATM等业务的处理和传送等, 保证业务数据信息等的快速传输, 以满足业务量大的需求。SDH是目前专网接入和城域网接入的首选平台。例如, 煤矿企业在设置调度环网方案时, 可以根据平台的组网特性, 按照地理环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2 个环网, 并在企业中心调度区域汇集, 最后组成相切环网。对于其中存在的语音问题, 可以通过PCM语音接入设备完成语音传送。对于煤矿企业新设备的建设, 总调度室可以设计新型UPS电源, 而各矿业站可增加1 台新型电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煤矿调度系统现代化建设对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目前, 采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是保证煤矿调度系统指挥效率和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它可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鉴于此, 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现代化煤矿调度系统的建设, 加强自身管理, 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河.煤矿企业指挥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 2015.

赫章煤矿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第2篇

王正谷赫章县煤炭管理局

摘要:通过介绍电子信息化作用及赫章煤矿信息化状况,找出信息化建设落后造成的弊端,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关键词:煤矿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

一、信息化的作用

信息化水平现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人类已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信息化主体的企业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有效提高经营管理决策效率、降低产品与服务成本、拓展网络业务和竞争优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进入安全领域,信息技术的众多特点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越来越得到有效利用。

二、赫章煤矿信息化建设状况

1、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煤矿:

全县32处煤矿中共有22处煤矿安装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其中与县监控中心联网的煤矿有8处。

2、产量监控系统安装情况:

全县安装产量监控系统的煤矿9处。

3、光缆使用情况:

全县签订光缆使用协议的煤矿22处,已开通光缆的煤矿14处,剩余8处正在准备开通。全县还有10处煤矿还未开通,未开通的原因一是煤矿自身条件无法达到,二是部分煤矿业主对信息化使用的意识落后。

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赫章县煤炭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已正式开通使用,但由于部分煤矿信息化步伐落后,无法全部覆盖所有煤矿企业。

三、信息化落后造成的弊端

煤炭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煤矿仍处于人工统计汇总的阶段,特别是产、运、销、存、财等业务,大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处理,加上机构不断调整,职能不断变换,工作人员不能相对稳定,企业的统计不全或断档,致使统计汇总口径不一,数据不全,信息收集效率不高,统计过程中人为失误较多,实时监控生产和安全对于大多数煤矿来说还很难实现。

煤矿用人多、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的问题,反映了煤炭行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更缺乏先进的管理系统。

四、产生原因分析

(一)煤炭行业的信息化,明显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相当多的企业基本处于计算机应用初期阶段(甚至有个别矿连抽一个员工培训微机操作都抽不出来),运行一个或几个业务系统,企业计算机应用处于单机应用为主的阶段。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大量信息不能共享,处于孤立使用状态,不能发挥联合使用带来的效益和便捷,致使无法通过信息化的集成作用支撑企业的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导致煤炭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低下。

(二)行业专用软件研发相对滞后。从本人通过一周以来的网上调查,适合煤炭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专用软件少之又少,只查出一两个涉及这方面的软件,且涉煤专业化程度都较低。

(三)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不够。一般企业领导对通讯系统的建设都比较重视,对财务、销售、物资供应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工资这些能够很快对企业发挥明显效益的单项应用系统和大型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明显体现出淡薄态度甚至拒之门外。

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 第3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供电可靠性;供电网络;供电特性;电力负荷

1.前言

供电系统是生产煤矿的重要动力,其安全正常运行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产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供电系统的好坏关系着煤矿开采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各个生产环节,而可靠的供电系统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因此,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优化煤矿供电网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煤矿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

矿井的工作环境与其他工作不同,具有特殊性:(1)在生产煤的矿井下空气内夹杂着煤尘和瓦斯,当含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部分地方出现高温或电线产生电火花等会引发突然爆炸与大火燃烧。(2)电气工具对地泄露的电流可能会使采煤的电雷管工具爆炸。(3)工作空间狭小,尤其是一些巷道、采煤挖掘的面等安装了电气工具的地方,约束工具的体积,加之视觉环境差,煤矿工人碰到电气工具装备的几率较高,极易引发人体触电的情况。(4)由于煤矿井下的周围岩石和煤层都存在压力,极易引发片帮、冒顶事故,特别是使电缆碰、压、挤、砸等损坏。(5)湿度较高的环境。在煤矿井,湿度通常都是在90%及其以上,而且巷道与机电硐室经常存在淋水和滴水的情况,让电气工具极易变潮。(6)电气工具的散热性比较弱,主要是由于煤矿井下部分巷道、电硐室保持较高的温度。(7)开采煤矿工作面的电气工具需要频繁移动,而且常常启动。(8)在雨季或者地质改变,井下有可能存在突水事件,如果发生突水,必须马上开动排水工具,确保煤矿井的安全。这时应该有充足的供电来确保排水工具正常运行。(9)一旦井下出现停电,并且已经超出一定时间,有可能引发煤矿井、采区被淹的特大事故。此时井下断电断风后,还引发瓦斯聚集,发生煤尘与瓦斯的风险。

3.决定井下供电网的因素

影响煤矿供电系统的因素很多,决定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的条件有:(1)主要的电气工具(如通风机、空压机等工具)的容纳数量与煤矿井的上下电力承担量的分配状况。(2)煤矿井里面的瓦斯含量以及通风情况。(3)煤矿井的拓开方法和生产的能力。(4)井田的大小、煤层的挖掘方法和采矿区域离井底的距离。(5)开采挖掘的工作面利用机械化的水平。通常情况下,一般机械开采和炮开采挖掘都是采用660V供电,如果是综合开采煤矿的工作面,比如机组单机的容量相对比较大,应当利用1140V电压供电。(6)煤矿井周围供电网的高压供电的电压等级,如果煤矿开采区已经形成10KV供电网,经煤炭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利用10KV电压供电井下。(7)矿井的生产量和开采区的分布状况。

4.各个生产系统的供电特性

4.1运输系统

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一个环节。运输系统可以划分为地面运输和井下运输。目前地面运输多利用电机车运输,此外有汽车运输,索道运输仅在地形复杂的矿山采用。井下运输主要采用电机车远输、无极绳运输。井下运输指的是将废石头、矿石头在回采矿和井底车场之间运输,偶尔将故障的设备运往机修硐室维护修理。在大型煤矿工作人员还要从井底车场运到回采、挖掘的工作地方。由于运输系统的特殊性,这就必须要求运输工具足够可靠。随着我国矿井建设的发展,“一矿两面”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对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4.2提升系统

提升是煤矿生产的关键工作,而提升工具是矿井里面重要的固定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链接井上和井下的重要环节。提升工具的任务是提升矸石和煤炭,升降装备和工作员工等。提升系统的特点是在矿井一定的距离里,具有一定周期,循环反复完成提升工作,因此,提升工具必须有健全的保护开关和控制开关,确保安全运行。

4.3采掘系统

采掘的供电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矿井的机械化增多,大功率的开采工具增加,不仅矿井生产和开拓也变得复杂,而且开采的供电也逐渐复杂,导致电压负荷增加,现行的供电网很难满足生产的需求,从而开采面高压电缆多次重复敷设的情况,而且迎头的供电距离较长,极易造成短路容量、灵敏度不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

4.4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

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也成为综采系统,指的是工作面的运输、转载等环节采用机械化的方式,不需要人工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采煤机破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互为支点向前进。综采系统机电装备多,电动机容纳数量较大,工作面可以采用移动变电站的供电方法。综采系统的设备较多,电动机通纳数量多,通常利用移动变电供电手段。移动变电站的高压是由变电所经过电缆将6kv(10kv)三相高压运送而来,然后移动变电站可将6kv(10kv)转变1.2kV(大容量为3.3kv,甚至更高)供应机电装备正常运转。

4.5通风、排水系统

矿井的通风系统包括风筒、局扇等工具,是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是稀释煤尘和瓦斯的最可靠方式,也是为煤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的基本方法,而科学的通风是减少自燃和火灾的有效方式。

因为地面水的下渗和含水层的水涌出,这些水不断地汇聚井下一旦没及时把水排到地面,矿井底下的安全生产就没法保证。排水系统主要是主要由水泵、管路、电动机等部分构成。由于排水装备较多,这些装备正常运行也需要可靠的供电系统。

5.各个生产系统之间的影响

各个生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掘进、开采的过程贯穿着提升、运输系统,也缺不了排水、通风系统的工作。各個系统相互影响同时存在,然而依据煤田大小、瓦斯等级等因素,确定各个系统所占的比例。在六大系统中,运输供电有来源地面,也有开采区;提升供电来源地面变电所;通风和排水依据设备的位置而决定供电来源。如果主风机装备在地面,局扇则分布在各采区;掘进的线路较长,一般分布在各个开采区。无论哪个系统断电,都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作。

6.结束语

由前文得知,六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都要电力,因此供电对煤矿井的安全正常生产十分重要。特别是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如果突然断电,不仅不可以正常生产,而且容易让瓦斯、煤尘集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这样对井下工作人员造成直接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做好掘进、运输、排水、通风等技术的管理工作,对矿石科学合理开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对矿井改造,让其系统更加简单,集中生产,合理布局,特别是一些供电网改造,确保供电可靠和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煤矿供电系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坤,孟凯.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方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02):70.

浅谈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第4篇

1 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头等大事,安管管理因而也是煤矿日常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管理为目标,以体系健全为特征,突破了传统安全管理中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安全管理的效能。就目前煤矿现代安全管理体系而言,通常包含方针、计划、检查、评价、纠正等五个环节,涵盖煤矿生产中的各个阶段与各个部门,比如生产设备安全、生产作业安全、重点事故防范等。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双重意义:首先,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以全面性、体系性为主要特征,能够弥补以往安全管理中的欠缺与不足,使煤矿安全管理从重点管理转向全面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其次,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强调预防为主,主张管理者事先采取完备的预防机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有助于煤矿安全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2 建设煤矿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点

2.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主体的欠缺是煤矿安全事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主要因素,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之一。在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避免推诿扯皮的现象。就煤矿生产的一般情形而言,矿长是主要负责人,因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核心为矿长负责制,矿长对安全事故承担最终责任。与此同时,煤矿还要从管理层、执行层以及作业层三个角度出发做好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工作。首先,就管理层而言,其主要职责为根据国家安全作业的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安监部门的具体要求做好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构建工作,确保安全人员有规可依,有矩可守;其次,就执行层而言,其主要职责即将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要求与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员工都严格恪守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确保制度不至于流于形式;最后,就作业层而言,他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开展作业。

2.2 强化安全事故预防制度

煤矿事故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难点,也是导致人员死亡、财产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瓦斯、顶板、水患等又是安全事故中的主要类型。为了更好地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效能,矿企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还需要做好重点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强化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例如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天敌”,煤矿企业需要针对瓦斯矿难的特征制定完备的预防制度,具体而言,便是“先抽后采、以风定产、超前防范”,也就是说煤矿在原煤开采中要完善瓦斯抽放系统建设,根据矿井通风能力决定开采规模,严厉禁止超限作业。又如水患也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难点,煤矿需要在明确责任主体,如矿长或其他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矿井水患的类型以及程度采取针对性的化解措施,如查、堵、疏、排、截等,保证水害防治的扎实有效,安全可靠。煤矿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征,煤矿还需构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

2.3 建立生产安全投入制度

资金投入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效能的核心途径与必要保障,投入不足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对此,煤矿还需要从构建安全投入制度的角度出发,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就安全投入制度而言,它主要包含以下两点内容:第一,生产设备、技术的更新与维护。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依靠,精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率,提升安全性。煤矿需要紧扣国家精神,设立专项的安全生产资金,用于开采装备的更新与检修,避免因装备、技术问题而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其次,安全生产的培训与宣传。一线作业员工以及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偏低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还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将教育费用纳入安全投入资金之中。

2.4 推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又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奖惩机制。对此,煤矿首先要做好安全生产作业的考核工作,针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规范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效能等进行精准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记录在案。此外,煤矿还要将考核结果应用到煤矿管理之中,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应用到晋升机制以及奖惩机制之中。煤矿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与任命中,要充分考察期过往的工作经历与工作结构,尤其要突出安全管理在人事考察中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或近似的情形下,优先选拔安全管理工作效果突出的人员;煤矿需要根据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给予针对性的奖励与惩处。针对那些安全意识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多年来保持安全无事故的个人、团队予以精神、物质奖励,而对那些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工作中粗心大意乃至错误不断的个人、团队给予必要的惩戒。

3 结语

现代化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煤矿长远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因而,煤矿在生产运营中,要从当前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出发,采取好相应的补救措施,尤其要做好安全责任落实、重点事故防范以及安全投入加大等方面的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安全是煤矿生产工作与日产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概述了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指出其对于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就如何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增飞,林姗姗.构建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途径探析[J].商业文化,2008,05:149.

[2]毕思存.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0:108-110.

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 第5篇

1选煤厂建设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

1.1 选煤厂建设管理现状

1.1.1 建设方式

选煤工业的快速发展, 使选煤厂建设管理呈现多样性。目前, 选煤厂的建设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分项分包;二是设计与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分别承包;三是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总承包。

1.1.2 管理方式

选煤厂的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建设单位直接管理, 另一种是由建设单位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管理。

这两种管理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应用于选煤厂。建设单位直接管理时, 信息沟通迅速, 便于调控过程费用, 程序也相对简单;若由建设单位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管理, 管理程序规范性强, 有利于推进建设进度、优化质量管理。但在实践应用中, 由于选煤厂是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 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 连续性强的生产单位。这两种管理方式也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一些不足。

(1) 由建设单位直接管理, 选煤专业人员力量薄弱, 甚至没有, 不能及时发现系统专业性强的问题, 调试困难。

(2) 由建设单位委托项目管理公司管理, 从项目管理程序上看, 虽然规范性较强, 但在管理过程中涉及工艺设计问题时, 常常会遇到非专业化管理的诸多困难。

(3) 项目管理公司与建设单位虽有合同约定, 但在过程管理, 尤其是在费用控制方面, 可能会出现互相推诿现象, 影响建设质量和进度。

(4) 聘请项目管理公司会增加投资。

1.2 大同煤矿集团选煤发展概况

20世纪, 大同煤矿集团主要开采侏罗系煤层, 即使不经过洗选加工在市场上也供不应求, 因此, 大同煤矿集团的煤炭洗选发展较晚, 起步于90年代初期, 当时, 与矿井同步建成了燕子山选煤厂和四台选煤厂。90年代中后期, 受全国煤炭市场疲软影响, 生产、销售陷入困境。面对严峻的形势, 大同煤矿集团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把发展煤炭洗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先后建成包括马脊梁、燕子山、晋华宫、云岗和四台选煤厂在内的云冈沟选煤基地和包括大斗沟、白洞、同家梁和永定庄等选煤厂在内的口泉沟选煤基地。近年来, 由于不断增加新的煤矿, 又陆续新建了王坪、金沙滩、南窑、青磁窑、旧高山和新高山等选煤厂。随着塔山循环工业园区的建成, 塔山和同忻两个特大型选煤厂也相继建成, 设计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 500万t/a和1 000万t/a。

截止到2011年底, 大同煤矿集团已建成的选煤厂设计年入洗能力达到7 465万t。目前, 在建的千万吨级选煤厂有东周窑选煤厂和麻家梁选煤厂两座。“十二五”期间, 大同煤矿集团要与煤矿同步新建12座动力煤选煤厂, 其中有4座为千万吨级选煤厂。

1.3 大同煤矿集团选煤厂建设管理现状

1.3.1 建设方式

(1) 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分项分包。

云岗选煤厂和姜家湾选煤厂分别由西安煤炭设计院、太原煤炭设计院设计, 采购由建设单位采购, 施工由专业队伍施工。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建设单位全程管理, 能够保证设备的性能;缺点是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的水平要求较高, 协调项目建设各方的难度较大, 在过程管理中, 设计、施工和采购相互制约会影响到进度管理。

(2) 设计与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分别承包。

旧高山选煤厂由大地工程开发 (集团) 有限公司设计, 北京圆之翰选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和设备调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计与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分开, 有利于控制投资;缺点是设计与施工方的协调比较困难, 在过程管理中, 可能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影响进度管理。

(3) 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总承包。

塔山选煤厂由约翰芬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设计院联合体总承包, 同忻选煤厂由泰戈特 (北京)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煤沈阳设计院联合体总承包。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全面履约能力, 并确保质量和工期;缺点是总承包方进行分包, 建设单位管理难度大。

1.3.2 管理方式

(1) 由建设单位直接进行项目管理。

建设单位组建项目部, 建设后由项目部人员管理生产运行, 如燕子山和塔山选煤厂。这种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是设计人员对现场实际了解不够, 造成部分设计不适合现场生产要求。建设单位人员少, 经验不足, 专业水平有限, 无法解决专业性的问题。设计缺陷得不到及时纠正, 造成选煤厂某些环节在实际生产中不能达到设计能力;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不到位, 造成设计与施工脱节, 出现返工现象;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人员未能参与设计方案, 以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在设计中得到改善与优化。

(2) 由建设单位主体管理, 专业公司全程监管的模式。

建设单位组建项目部管理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专业公司全程参与选煤厂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调试、项目竣工验收等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同忻和麻家梁选煤厂即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该方式的优势在于有效克服了建设单位专业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优化设计方案, 减少后期的设计变更, 有利于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完成, 有利于控制建设投资;专业公司的全程跟踪, 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 缩短了选煤厂的调试时间, 使调试一次成功, 提高了选煤厂的综合效率。

通过研究大同煤矿集团选煤厂建设管理方式, 对比几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不难看出, 由建设单位主体负责、专业公司全程监管的选煤厂建设管理模式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 更能提高选煤厂现代化管理水平。

2具体做法及成效

大同煤矿集团成立了集选煤技术服务和生产运行管理于一体的大地选煤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技术员工全部来自各选煤厂的技术精英, 技术力量雄厚, 现场经验丰富。该公司全程参与选煤厂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调试、项目竣工验收等技术服务工作和验收后的生产运行, 有效解决了建设单位人员少、经验不足、专业水平低、设计缺陷得不到及时纠正等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难题。

2.1 立项决策

建设单位与专业公司组织项目前期策划, 经济分析、专项评估与投资确定, 编制《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聘请专家参与设计方案的审核, 确保方案技术可行、工艺先进、经济合理;由投资审核委员会对概算进行审核, 确定项目立项。

2.2 招投标阶段

建设单位与专业公司确定项目的招标范围, 组织编制并审定建设项目规模、能力、设备、非标件、供电及自动化等具体技术规格参数要求。建设单位委托招标公司负责招标的相关事宜, 并按程序确定总承包方。专业公司与建设单位组织各投标商明确技术, 并进行现场勘查。

2.3 设计优化

经过决策立项后, 设计成为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若设计深度不够, 在后续施工中会频繁变更, 给项目投资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专业公司组织专家及相关单位进行优化方案设计, 确认总体布置、工艺指标、设备选型等。设计优化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3.1 煤质资料可靠

煤质资料是选煤厂工艺设计的基础资料, 是制定工艺流程、流程计算和作为主要设备选型的基本依据。煤质资料的可靠性, 对设计所选用的流程和设备选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未投产的矿井, 可采用煤质相同邻近矿井或相似的煤样代替, 并通过对比估计, 考虑由于因素差别对煤质的影响。如:建设塔山选煤厂时, 有关大同矿区石炭系原煤特性以及分选方式的资料极为有限, 与当时开采的侏罗系弱粘结煤在可选性、灰分、粘结性、密度和粒度组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通过对侏罗系和石炭系的原煤特性进行实验和对比, 掌握了石炭系原煤特性。为塔山选煤厂、同忻选煤厂及其他千万吨级选煤厂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煤质资料。

2.3.2 工艺流程适用性强

近几年,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 在大型选煤厂建设和经营中, 不断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 使工艺流程很好地适应了煤质变化的要求, 形成了适合大同石炭二叠系煤的选煤工艺 (见图1) 。即采用浅槽重介质分选机分选150~13 (50) mm粒级原煤;运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3 (50) ~1.5 mm粒级的原煤;采用粗煤泥分选设备分选1.5~0.2 mm粒级粗煤泥;小于0.2 mm粒级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与板框压滤机联合脱水。这种工艺的特点是:① 块末煤分别入选, 兼顾了分选设备的适应性,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加工成本;② 1.5~0.15 mm粒级粗煤泥采用煤泥分选设备分选, 可以有效提高脱泥筛筛分效率, 有效降低重介质分选的介质消耗, 减少煤泥水系统的负荷, 从而降低日常运行成本;③ 煤泥采用加压过滤机与板框压滤机联合回收工艺。完全适应大同石炭二叠系某些煤层细粒级煤泥含量较大的特点。

2.3.3 设备要大型、高效、可靠

选煤厂是一个专业性强、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连续性强的生产单位。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选煤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 大型选煤厂的设备台数减少, 工艺不断优化, 管理难度降低, 设备事故率下降, 厂房的占地面积减少, 大幅度节省了投资。设备选型需注意的是:① 主要工艺设备及关键部件采用国外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和高效低耗的产品;② 生产辅助设备及其它设备采用国内知名厂家的先进可靠设备;③ 同类设备及大型部件尽量采用同一规格, 减少不同规格的数量, 以减少备品备件种类;④ 所有介质管路采用耐磨管道, 煤泥水管路采用厚壁钢管。

2.3.4 总平面布置要合理

总平面图布置对选煤厂的建设、生产及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建设初期规划时, 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厂区地形、原料和产品运输方向、工程地质、电源与水源供应等条件, 将选煤厂主要生产、辅助生产和行政生活福利等建 (构) 筑物以及运输线路和工程管线等, 紧凑而合理地布置在工业广场上, 以达到降低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利于生产、方便管理和生活等要求。

2.3.5 自动化装配水平要高

选煤厂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能稳定产品质量, 降低选煤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和精煤回收率。自动化装配的特点是:① 全厂设备能够集中控制, 生产工艺参数能够自动检测和调节;② 设备配备自动保护、监视、报警等装置, 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提高设备的利用率;③ 安装工业电视, 便于远程监视重点设备和关键环节, 确保安全生产。

2.4 项目施工

2.4.1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

组织有关专家、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等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搜集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关资料及影像资料。按照订货合同约定, 设备到货后, 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质量初验, 核对随机配件、技术资料等。参与技术交底和施工图会审, 审核设计变更。派专业人员跟班上岗, 全程参与检查工程的实施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参加项目例会, 组织召开技术管理例会, 汇报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参与分项分部工程验收结算工作, 确认资金拨付。

2.3.2 采用总承包交钥匙工程

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的全部任务一并承包给具备总承包资质条件的承包商, 由其负责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直至工程竣工。这种模式在塔山选煤厂和同忻选煤厂建设中应用。

2.2.3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建设单位和专业公司要加大检查力度, 检查落实各参建单位的资质、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情况;要加大对监理工作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同时, 总承包方加强自身队伍管理, 监理单位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做好工程质量监督, 严格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5 项目调试运行验收

项目建成后, 要组织进行单机调试, 联合试运行, 带水带介试运行和带煤试运行。带煤试运行正常后, 组织进行工艺系统、产品质量测定。同时, 搜集整理项目建设相关资料, 审核总承包方提交的工程资料。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各专项验收和工程总验收。验收完成后, 选煤厂生产运营由专业运行公司负责。

3值得推广的经验

同忻选煤厂建设管理采用建设单位主体负责、专业公司全程监管的模式。专业公司从立项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调试和项目竣工验收等全过程参与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 注重项目方案优化论证, 加强建设质量监督。方案设计符合生产要求, 建设质量和工期按合同约定进行。取得了当月调试即达到设计能力、10个月完成年设计生产能力的好成绩。

机电现代化与煤矿安全生产分析 第6篇

煤矿企业相关管理的范围比较大, 包括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到最终的产品销售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流程, 由于工作的复杂性, 必须有优良的设备配套加以支撑, 才能保证企业生产的有效进行。这就需要通过专业的科学知识, 不断地实践总结, 并加以改善调试, 最终使机电设备可以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此外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必须有完善的技术支撑, 可以及时应对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需要具有包括修理、养护以及零备件安装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可靠、稳定地持续运行。

二、建立高效率设备

(一) 由于在煤矿实际生产活动中, 往往会出现很多极端的环境情况, 因此要想创建性能理想的煤矿机电设备, 必须保证其在极限环境中的良好运行。首先需要营造出极端的环境状况, 对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反复实验, 并且不断进行改进, 最终使设备可以适应任何环境状况, 从而保证其高效性能。

(二) 通过生产实践中收集的技术数据等相关参数, 并结合当今煤矿机械技术的最新进展, 不断对设备进行改善、升级。

(三) 当今已迎来高科技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 数字信息技术也已运用到多个行业之中, 并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因此在当今煤矿机电现代化革新中, 加入新时期信息技术也是大势所趋, 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 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及时得知设备的运行状况, 当出现异常时, 给予反馈, 由相关人员采取修理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从而实现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管理。

三、淘汰老化陈旧设备进行及时更新

随着当今社会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这也势必给煤矿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地更新、开发产品, 从而适应当今的市场需求。目前煤矿企业生产中, 大多使用役龄在十多年以上的老设备, 最终加工生产出的产品, 难免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生产的成本以及效率都很难得到提升, 对其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 最终也无法适应当今的市场竞争。

(一) 顺应时代, 机电加工设备中加入新技术、新科技。数控设备作为当今机械加工中的最新科技, 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 它主要是通过当今计算机信息技术,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 进行自动化处理, 不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 还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及精度, 并大大缩短了加工工期, 从而大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煤矿产品的利润不高, 并且数控机床的价格比较高, 所以对当前机床进行数控改造, 是一个较为可行的办法, 此种办法对于煤矿企业又有着如下几点好处: (1) 节约成本 (2) 性能稳定 (3) 提高产品质量 (4) 利用维修护理 (5) 缩短工期, 提高生产效率。

(二) 煤矿采集新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我国引进采用综采技术于煤矿开采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 这期间也是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期。新科技引进对于煤矿安全生产事业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由于加入信息化技术, 可以对煤矿开采工程进行实时监控, 使工作更具操控性, 并可预防风险。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练, 可提前对意外情况做好应对和改善措施, 因此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由于使用机械自动化开采, 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用机械来代替人工下井作业, 从而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四、结束语

首先了解机电设备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明确设备老化不但影响着工作效率, 还存在着很大的事故隐患, 因此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现代化改进将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我国煤矿企业需要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加大对设备的改造力度, 全面实现机械自动化, 对于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环境, 尽量使用机械设备来替代人工生产, 缩短我国在煤矿生产方面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从而从根本上降低煤矿生产工作中的事故隐患, 全面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的高效性、安全性, 使其有着良好发展,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爱玲.现代煤矿机电设备结构与设计[M].北京, 兵器工业出版社, 2009 (06) .

现代化煤矿建设分析 第7篇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林业担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的职责, 被称之为 “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通过建设和保护好 “三个系统和一个多样性”, 林业可以生产出十分丰富的生态产品, 诸如制造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提供淡水、净化水质等。这些生态产品对人类来说, 虽然十分普通但不可或缺。因此说, 林业建设是维护人类生存和保障人们健康的崇高事业, 应加快建设现代林业, 增加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 改善煤矿生态环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矿区, 推动经济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跨入21世纪,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煤矿林业建设, 改善煤矿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是国有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使命。对于近年来煤矿企业在不断开采煤炭的同时造成自然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 这是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时大自然对我们的无情回报。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 是促使我们认真反思、亟待解决的重大任务。

1现阶段我国煤矿林业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1. 1煤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严重

煤炭作为一种紧缺资源,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 煤炭的开采量在不断增大, 煤矿的生态环境始终处于缓慢恶化状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矿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是煤矿采空区的塌陷及煤矸石的堆放; 三是煤炭开采引起水位下降, 植被破坏, 污染加剧。虽然国家加大了治理力度, 但煤矿生态环境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 边治理边破坏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对改善煤矿生态环境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并对煤矿林业建设形成沉重的压力。

1. 2煤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 经济效益不明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可以无偿使用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少, 造林绿化从种苗到管护的直接成本呈明显上升趋势。煤矿企业进行造林绿化建设都是以年煤炭总产量的百分比的资金提取作为投入资金。由于造林周期长、回收慢, 给煤炭企业造成投入多, 产出慢, 经济效益不明显。

1. 3煤矿林业法制建设滞后

人们保护森林、维护绿色生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是面对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 煤矿林业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一是法制宣传教育不均衡, 普法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表面, 形式单一, 效果不明显。挂几个条幅, 刷几条标语, 发一些宣传材料, 往往只涉及所属林业内部的干部职工, 宣传面达不到应有的层面, 普法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和广泛。二是在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中仍存在着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等现象。造成煤矿林业普法工作力度不够的原因是: 由于煤矿企业只注重了煤矿主业的发展, 重主业而轻辅业的思想还存在, 没有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 没有高度重视加强林业法制教育对造林绿化成果保护的重要性。

针对煤矿林业建设存在的上述问题, 煤矿企业造林绿化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以生态效益优先的方针, 走一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煤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 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对制约煤矿造林绿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2煤矿造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改革需要采取的新举措

2. 1加快煤矿造林步伐, 增加资源, 努力提高煤矿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打破煤矿造林封闭运行的思维定势, 提高吨煤造林费的百分比投入。根据国家对加快林业的发展决定以及对煤矿造林的政策要求, 一是全面完成造林绿化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是大力发展苗木基地, 加大成片造林的力度, 促进造林规模化、多样化; 三是大力开展煤矿采空塌陷区及矸石山等环境治理, 增加森林覆盖、遏制水土流失。

要坚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 通过管好现有林, 扩大新造林、优化林业结构, 坚持和完善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 强化营林的质量管理, 把好种苗、造林、经营管理各个环节, 坚持检查、考核通报和奖惩制度, 不断提高煤矿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2. 2活化义务植树的运行机制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是造福人民的一项伟大事业, 煤矿林业在以植树造林、绿化美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中, 要加大义务植树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全民环境意识, 采取新措施, 完善灵活多样的义务植树运行机制。1全面实行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 组织引导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2改变过去由部门组织本单位职工上山植树的单一做法, 形成社会雇工等多种方式并行的多元运行机制。3将义务植树活动与绿化工程建设相结合。4积极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开展栽纪念林、纪念树活动。

2. 3坚持科教兴林, 发挥科技队伍和科技人员在科技兴林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煤矿企业将兴林建设纳入与煤炭生产同等地位的主业中, 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组织科技攻关,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在防沙、治沙、良种选育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要大力加强煤矿林业建设主管部门的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林业标准化体系, 加强质量检测体系, 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 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2. 4加大普法力度, 推进依法治林;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巩固林业建设成果

煤矿林业的发展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1深入开展林业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实行普及林业法律知识与加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 树立法律意识和生态意识相结合, 制定林业普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营造懂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2要规范煤矿林业行政管理活动, 把林业行政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使广大林业工作者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 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林业各项行政事务。3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中, 建立权责明确、监督有效的执法队伍,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4建立健全重大林业生态破坏、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机制。强化森林资源的综合监测和森林消防监督管理。

林业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受到空前重视, 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煤矿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加快造林绿化建设, 保护生态, 改善生态, 努力营造祥和、安定的煤矿氛围。使煤矿企业的职工群众在和谐的自然环境中出活力、出效益, 实现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职工的共同富裕。

摘要:当今社会要加快推进煤矿造林业的发展, 改善煤矿生态环境, 实现林业跨越式的发展, 就应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十八大报告对生态环境发展的要求, 树立全新理念, 强化关键措施, 使煤矿造林业随着我国林业的迅速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第8篇

1.1安全科技是治本之根

安全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含量和应用程度, 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矿区的发展, 受到高温热害、瓦斯量增加、矿压增大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也不利于安全生产, 新技术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这类难题。

1.2建立一支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还体现在对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上。在工人中培养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能手, 并积极吸引社会上的专业技术人才, 建立一支现代化的科技人才队伍, 具备较宽的知识面, 较高的综合素质, 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用人机制, 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依靠依法治安规范安全管理

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 必须建立在严格遵守各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这也是企业管理的特征, 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煤矿行业是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行业, 因此依法从事生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防止职业危害和生产事故方面, 经过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 已经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在煤矿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

3依靠责任落实确保管理到位

3.1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安全责任的落实, 是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严格依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兼顾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 建立先进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制, 明晰责任, 使企业形成相互协调、责任分明的运作体系。

3.2安全责任的核心是责任落实

责任落实是安全责任实施的核心,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和尽职尽责。分工负责就是在工作中不相互推诿、不拖拉, 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逐级负责是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 下级为上级负责, 保证政令畅通。尽职尽责是责任落实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企业的每名员工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 还应该依靠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完善合理的考核制度来加以辅助, 使全体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玩忽职守、罔顾责任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4依靠安全文化统领全员思想

4.1创建安全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营造“关注安全、珍惜生命”的企业氛围, 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建立自我约束的管理体系, 创造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 并利用安全管理机制的组织协调作用, 使全体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获得提升。在安全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下, 使员工自觉规范作业行为, 减少违章, 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

4.2树立四个观念

4.2.1树立人本观念。在煤矿安全生产系统中, 应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的行为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每一个过程, 而人的素质更是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数据显示, 由于人的原因而导致的事故远远多于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事故。因此, 必须对人的因素引起高度的重视,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2.2树立培训观念。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 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程度以及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安全管理的状况。而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则可以通过各级培训工作来实现, 进而对员工的不安全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煤矿企业已经深刻意识到安全培训对于企业生产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向着法制化、强制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4.2.3树立“班组”观念。班组是企业生产的最小单位, 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落脚点。通过以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文化建设, 将企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加以体现和展示。每一个班组的努力和付出, 成就了煤矿企业整体的安全文化, 决定了整体的安全效果。在开展文化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时, 应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深化安全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完成新工作, 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4.2.4树立全员观念。安全管理并非只是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 需要全体员工的关注和参与。在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下, 使员工达成共识, 积极参与煤矿安全管理, 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员工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根源, 及时地切断和加以制止。采用动态预防和静态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科学管理现场作业人员, 监测设备状态。对作业者的行为和责任加以明确和约束, 全过程、全方位地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依靠安全投入增强抗灾能力

5.1避免及防止事故扩大的投入

有些安全设备、设施, 只见投入, 见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 往往被忽视, 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自救器等。保障补充、更新、完善必要的安全技术装备, 才能使“机治”健康发展, 发挥其重要作用。

5.2达到安全和生产双赢的投入

在某些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说“人治不如机治”, 如瓦斯监测系统, 24小时对各点监测, 而且准确度高、传递信息和断电速度快。如果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 矿井的抗灾能力就会降低, 给安全生产带来长期的潜在隐患。

6依靠安全信息提供监管数据

6.1组建矿井信息站

信息站下设井区信息组, 由综合素质高的信息员负责收集、整理、反馈信息, 并每周编写一次“信息简报”, 下发到有关科室、单位。健全活动、汇报、考核、落实制度, 严格把关, 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给与奖励。

6.2拓宽信息渠道

要发挥生产和辅助科室、井区的职能作用, 全面掌握矿井环境的变化情况, 全过程捕捉安全信息, 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功能和责任意识, 及时组织制定信息预测目标, 进行事故排查分析, 对重大隐患制定方案并落实责任人, 派安检人员现场监督整改, 防患于未然。要提升安全信息管理水平, 必须建立一套合理先进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和安全信息处理系统。

7结束语

随着地质条件的复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变革、生产事故的种类和管理方法也发生着变化, 使企业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方法、手段不尽相同, 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只要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采取综合安全管理模式, 常抓不懈, 就能获得安全、生产的双丰收。

摘要: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务,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煤矿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矿正常生产和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文章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几种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从多方面论述了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对于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法治

参考文献

[1]张志金.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再思考[J].煤炭技术, 2007 (2) :149-150.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1) .

[3]程永红.浅析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科技资讯, 2014 (34) .

[4]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 (9) .

[5]贾磊.精细化管理在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 (7) .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 第9篇

1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不能实施有效监管

近几年来, 我国煤矿安全的监察工作日益走上了法制化发展轨道, 虽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有所改善, 可是现行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监察方式还是不能够得到有效监管。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人员的配置不够合理。目前国内大小煤矿已经有3万个, 从事煤矿开采人员达到400万人以上;但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数量比较少, 监测人员编制也比较少, 所以难以对所有煤矿全面开展煤矿监察工作。二是煤矿监察方式不能对煤矿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控。危险源对于煤矿生产来说是一个随时发生、随时出现的, 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会升级为煤矿安全事故的隐患。现有的煤矿监察方式却对煤矿各种危险源不能较好地自动化、系统化监控, 导致预防工作形同虚设没有很大成效。

1.2 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安全管理事关煤矿生产大计, 也是煤矿可持续生产与发展的重要的保障。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之煤矿安全管理相比,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比较落后、管理方法不够先进。有些煤矿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理念, 也没有抓好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对日常的生产工作没有做到细节管理, 思想上比较麻痹没有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1.3 缺乏对人的因素的重视, 加剧了煤矿事故的发生率

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多个煤矿事故发生中由于人的因素造成事故频发的例子比较多, 大部分是煤矿生产现场管理不够严谨、煤矿职工违章作业所造成的。纵观当前的煤矿作业现状, 笔者发现, 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安全技术培训、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使得从业人员之工作风险意识不强,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 提高现代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应用多种技术, 对危险源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

应该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在我国各个煤矿开采现场对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对所采集到的一些关于生产管理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技术传递到国家煤矿安监局、省局, 从而改变过去的人工监管方式, 对煤矿各种危险源进行自动预警,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2.2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当前, 一些煤矿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 我国煤矿安监局等有关部门有必要充分利用一些技术手段, 建立电子监控体系, 强化煤炭作业的安全监测、安全监控, 对井下各种生产数据进行实时掌握。比如, 可以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对井下工作人员、有害气体等进行安全监控;采用虹膜技术建立煤矿入井工作人员的生物识别检测技术系统, 切实做好人井工作人员之上下井的各种识别问题, 加大执法力度, 规范煤矿事故管理, 杜绝漏报与隐瞒的现象。

2.3 应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原理与方法, 加强对人的管理

人是煤矿开采的关键因素。因此可以结合实际,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不断加强对人的管理, 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笔者认为, 可以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具体地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做好煤炭行业的各种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工作, 着重对煤炭开采一线人员的技术、安全理念、薪酬等方面给予核准监察。二是充分运用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达到“人、机与环境”相互协调, 进一步优化煤炭开采工作的环境, 增强人的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三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建立安全生产卡机制, 及时、全面了解煤炭开采前后工序之间的各类的安全生产信息, 从而不断降低安全事故之发生机率。四是对人的因素实施专项管理, 认真分析煤矿开采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生理、各种心理、误操作机理, 并积极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 从而使人机系统之工作效率最佳, 保证人的安全与身体、心理健康。

3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比较强的工作。应该牢固树立煤矿安全意识、建立与健全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强化人机工程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大力提高煤矿从业人员之生产技能与安全素养, 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矿生产安全。

摘要:如何降低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连续性生产是一项时代课题。本文在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所出现的常见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现代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相应的对策, 以期为我国煤炭行业顺利生产、安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矿开采,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贾岱.试论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1 (20) .

[2]赵艳鹏.论通过强化安全监察促进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 2010 (11) .

[3]邢德亮, 马亚东.论安全文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09 (12) .

上一篇:激发兴趣 培养自信下一篇: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