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真人秀范文

2024-06-01

音乐类真人秀范文(精选9篇)

音乐类真人秀 第1篇

关键词:《超级女声》,《我是歌手》,创新,受众参与,回归

1把草根捧成明星到把明星拉下神坛

从2004年《超级女声》的横空出世,“选秀” 一词开始走进中国人的生活。除了疯狂,没有词汇可以定义2005年那个夏天的电视节目,那一年不分唱法,不计年龄,不论外形,不问地域的大型零门槛音乐选秀活动吸引全国范围内15万热爱音乐喜欢唱歌的女孩。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走红和前所未有的火爆,那一年,全国参赛报名人数达15万, 风靡了30万青少年,电视观众达2 000万,观众短信投票超过1 500万条,收视率突破10%,报道媒体超过100家,收看超女比赛的观众超过4亿[1]。从此“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也迅速蔓延,深入人心。的确,《超级女声》让很多草根人物成为明星,也给有梦想的人一次出彩的机会。与其说这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不如说是激励了年轻一代的奋斗梦想,这样的偶像远比别人口中遥远的偶像更加真实、亲切,鼓舞人心。

《超级女声》的成功催生了各大卫视的效仿, 比如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等。这些年来,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泛滥和同质化倾向相当严重,除了节目名称、环节规则不同之外,节目形态大致相同[2]。比如惯用的毒舌评委,煽情桥段,炫目舞美以及话题炒作等。也许是我们已经习惯草根选手依托选秀平台成功的过程,所以不管《超级女声》当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当一大片千篇一律和毫无特色的选秀节目向电视观众涌来的时候,人们依然会感到审美疲劳。鉴于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市场状况和内容局限,湖南卫视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于2013年全力打造中国首档实力歌手巅峰对决节目——《我是歌手》。令人惊讶的是,节目一开播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央视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数据显示,首播夺得了收视率1.06,份额6.07% 的好成绩,在同时段节目中排名全国第一,同时湖南卫视全天、晚间和黄金档收视均排名第一[3]。

与其他音乐类节目不同,《我是歌手》的参赛选手都已成名,每期节目都会邀请七位歌坛唱将, 演唱前不说话,不拉票,一人一首歌的展示机会。 每两周歌手将会面临一次替换考验,成绩最低的将会被新进歌手代替。《我是歌手》倡导的“绝对创新的节目形态、殿堂级的音响效果、最真诚的音乐态度和绝对实力派的7位歌手。”有别于其他的新人选秀,让已经成名多年的歌手来竞争,不需要更多的宣传,因为这些歌手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而歌手们众多的簇拥者和粉丝就是节目收视率的绝对保证。除了保证收视率之外,现在的观众更加享受台上的大腕儿卸下架子真情流露的过程,所以考验这些歌手的不只是心理压力还有面子何处搁的问题,如何用自己的实力和音乐本身让观众们感动到泣不成声,引起他们的共鸣,进而让他们投出神圣的一票,这是需要参赛的歌手们认真思考的。歌手们更多的关注到自己所唱的内容能否感动到观众, 就使得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回归到了音乐最本真的一面,单纯靠音乐本身来说话。

从把草根捧成明星到把明星拉下神坛,湖南卫视在践行了民主平等,打破了尊卑等级的同时,也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最纯粹的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只关注音乐。舞台上尽管都是已经成名的歌手,但是他们没有花哨的表演,认真唱歌的态度颠覆了观众对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媚俗的刻板印象。所以,不管是成名歌手,还是无名草根,只要有合理的环节设置和正确的节目追求,观众既会被无名草根的单纯朴素而打动,也会为成名歌手的名气所吸引[4]。

2从专业评审和大众评审一起选冠军,到500位现场听审自己选歌王

从2004年第一届《超级女声》出现以来,湖南卫视就开创了观众参与的先河,将大众听审请到节目现场进行投票。但是这些大众听审大多数是年轻的观众,缺乏全面的代表性,他们和在节目中担任着重要决定权的专业评审团一起,决定着选手们的去留。而《我是歌手》在评委的设置上和以往的节目截然不同,决定歌手们去留的是台下坐着的500位“现场听审团”,他们是从全国各地的观众中严格筛选出500名观众,遍布各个行业,并且要求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公正的评判标准和较高的欣赏水平。

笔者有幸于2016年2月被选为现场听审团的成员,参与了湖南卫视第四季《我是歌手》第四期的录制,筛选的过程经历了3到4个环节的电话面试,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对观众进行全面了解,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观众在音乐方面的鉴赏能力。另外, 大众听审团由5个年龄段(10 ~ 50组,每组100人) 的观众组成,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各个年代观众的音乐审美倾向,保证了现场听审团的多样性与广泛性, 颠覆了一以贯之的少数评委投票决定选手去留的选秀模式,强化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戏剧悬念与艺术张力,也规避了传闻中的选票黑幕。节目组重金打造的音响效果也是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听觉体验,希望听审是根据每一位歌手表演的精彩程度和与自己受到多少的心理共鸣来选出个人最喜欢的表演,这样对比赛结果的公平和客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专业评审计票的同时,七位歌手可以选择一个年龄段的评审团,通过房间里的电视直播观看其得票情况,500双耳朵的聆听与辨音,使歌手与现场听审团的关系变得更为互动,更为平等。其实, 音乐本就该这样简单、纯粹,面对给你投票的500双挑剔的耳朵,无论是多大的腕儿,大家的头衔都是一样:歌手。

把投票权交给观众,成就的其实是自己。从《超级女声》20人的大众评审和少数的专业评审到纯粹的500人现场听审团,观众参与度在显著地提高。 而让更多的观众参与到节目当中其实是尊重人性, 尊重选择,尊重个性表达的最好体现,当代的电视媒体只有和受众一起感受,才能拥有市场。就像今天的很多观众已经习惯在节目的参与和吐槽中获得乐趣,而这种参与感和存在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湖南卫视所给予他们的。

3从注重舞台的现场表现到节目背后的全程记录

和8年前的《超级女声》相比,《我是歌手》 除了在赛制的设置和观众的选取上发生变化以外, 整个节目的制作手段和播出内容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2005年《超级女声》之后的几届,湖南卫视曾经搭建过更加绚丽的舞台,运用过多个机位将参赛选手在舞台上的表现360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或许在选秀还不盛行的年代, 人们在电视机前对青春稚嫩的女孩面对舞台和镜头的现场表现更加感兴趣,而对选手的生活记录关注不多。而现在的观众早已厌倦了这样的套路,更多的是希望看到那些神秘,高不可攀的明星作为平常人的一面,所以《我是歌手》节目组对于歌手在节目中一言一行的全景记录又将电视的视觉化传播功能最大化了。

如果说各位大咖级明星的经典演绎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听饕餮盛宴,那么伴随其间的“明星真人秀”可谓开创了国内音乐节目之先河[3]。节目采用纪实性的制作手法,完全按照真人秀的拍摄方式, 将每期节目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多地展现出来,休息室、彩排等人、事、场景,看似幕后花絮,实则与舞台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为节目增加了不少桥段和看点。所以我们能看到在歌手正式演唱之前会将经纪人接歌手出门,在车上的谈话,歌手乘车到达,接受工作人员的采访,歌手休息区的等候,歌手彩排现场的状况,以及节目开始前的“3,2,1” 倒计时都会被摄像一一记录下来。除此之外,演唱过程中现场观众听歌的表情,其他歌手在休息室的状态,还有专业评审的评价,公布结果时洪涛导演惯用的伎俩和歌手忐忑的表情全都包含在节目内容中,而这些也都成为了《我是歌手》继“实力歌声” 后又一吸引受众的“法宝”。就在这些记录中,明星们的真性情完全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让观众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整个节目背后的东西,有别于往日那种注重舞台上的音乐真人秀节目,让节目真正回归到了真实和生活中的状态。

尤其是在每一场淘汰赛开始前,总会将处在淘汰边缘的危险歌手的前期准备和面对巨大压力时的表现全部记录下来,从如何选择歌曲,到连夜排练, 甚至身体出现状况,突然失声等一系列的意外都会完完整整地展示在镜头前。而前半段记录的这些关于歌手的每一个细节也为歌手之后的现场演唱埋下伏笔,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也牵动着观众的心。让观众前半段看故事,后半段听演唱,再到最后跟着洪涛导演“特有的方式”揭晓排名,环环相扣,可谓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明星真人秀,不仅秀出了真正的好声音,更秀出了明星们的个性和魅力,将明星作为平常人的一面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丰富节目内容的同时,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使得节目更加真实可看,这样的效果也只有电视这样视觉化的呈现才能达到。

4结束语

湖南卫视作为创办音乐真人秀节目的鼻祖,曾经依托节目形态的新颖和受众的满足实现了电视荧屏的火爆场面。随着当前各大电视台选秀节目的泛滥,以往的新鲜感已经不复存在。《我是歌手》反其道而行之,实现了草根选秀的反向操作,让成名选手参赛,主打实力牌和怀旧牌的明星对决真人秀在回归音乐本质、创新节目形态方面做了更新、更成功的尝试。

这是个开放的,无限的,连接的时代。只要虚心, 总能向国际顶尖同行学习。不难发现,《超级女声》 引进于《美国偶像》,而《我是歌手》引于韩国MBC电视台的《我是歌手》,但是湖南卫视做到了没有一味地抄袭和模仿,反而立足于本土,经过改造实现了节目的全面创新,比如加入了湖南台本土的节目主持人作为明星经纪人,在节目中活跃气氛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的看点;同时,运用本土优质的节目制作团队,走心的字幕组和用心的剪辑组,创作核心纯粹而手法极致,成功地实现了从学习到创新的过程。

从细节入手,从不起眼的地方出发,从行业巨头没看到或看不起的地方起步,做用户可以感知的改进,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全国同行追随,让巨头的优势全变成劣势,用口碑营销,学会拿来主义, 避免重复造轮子[5]。一次成功固然侥幸,持续的创新就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内在驱动,这应该是湖南卫视的内在基因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高鑫.“超级女声”:电视本体理念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5(6):57-61.

[2]张静.《我是歌手》的成功之道[J].新闻世界,2013(6):84-85.

[3]高慧艳.音乐类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规则创新与文化怀旧[J].新闻知识,2013(9):61-63.

[4]肖辉馨.困境与突围:歌唱类节目的现状考量与出路探析——《我是歌手》与《中国好声音》的对比解读》[J].现代视听,2013(6):41-42.

我国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突破 第2篇

【关键词】娱乐化;文化类真人秀;发展研究

【作者单位】赵娜,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传媒系。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迅速发展,已成为综艺节目发展的主力。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引导价值取向提供了平台和窗口,而如何平衡娱乐大众与传承文化两者间的关系,也成为文化类真人秀甚至整个真人秀行业发展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发展概述

1.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及概念界定

2013年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与河南卫视推出的《汉字英雄》成为两匹收视黑马,其新颖的节目类型以及寓教于乐的节目效果弥补了当时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空白,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随着广电政策的推动以及卫视间的相互竞争,综艺节目市场上不断涌现一系列优秀的文化类真人秀作品,例如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浙江卫视的《中华好故事》、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等。这些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做出了杰出贡献。

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设置主题场景和竞技规则,融合娱乐趣味性而开展的综艺节目。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兼具竞技性、互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等特点,将汉字、成语、诗词、戏曲艺术、历史故事等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承载了传播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处世哲学的重要责任[1]。

2.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划分

通过观看节目和梳理文献,笔者认为,当前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知识问答为基础,选手以答题的方式进行竞赛的节目模式。这种节目更多地强调选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记忆和应用,通过选题、答题、选手互相PK以及晋级过关等环节来增添节目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另一种则是以某一文化主题或文化现象为核心的情景类真人秀节目模式。此类节目与前一种节目模式相比,少了知识记忆层面的回顾,多了对传统文化的解说和诠释。在主题情景秀中,节目以某一历史文化知识点与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嘉宾和选手的演绎来引起观众对历史文化事件的关注,并使观众深刻理解文化事件背后所隐含的历史与价值内涵。例如《叮咯咙咚呛》《咱们穿越吧》等。

二、文化类真人秀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相关政策调控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了一系列调控真人秀综艺节目发展的政策。2015年7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指出,真人秀节目已成为上星综合频道的重要节目类型,但存在缺乏价值取向引领的问题。真人秀节目要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坚决抵制低俗和过度娱乐化倾向[2]。笔者认为,娱乐化背景下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以其全新的节目形式和优质的节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在道德和文化层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尤其是可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因此,在广电总局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号召下,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势必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该通知还提出,真人秀节目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依托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原创的节目模式,这些举措正是响应广电总局政策的良好实践。笔者认为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有自身的优势所在,只要不断创新,将内容资源和原创模式的这些优势放大,必将在真人秀节目的红海搏杀中实现突围。

2.省级卫视之间差异化经营的战略需要

在歌唱类、语言类、选秀类节目扎堆出现的环境下,种类繁多的真人秀节目市场已趋向饱和,真人秀节目的类型亟须创新和突破。如何在节目类型上不断突破,打造自己的节目品牌和口碑,成为各大卫视频道发展需面临的问题。而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像一股清流,缓解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表明了真人秀节目也要有相应的文化积淀,才能长远的发展。笔者认为,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所代表的文化理念,能够与某些卫星频道的定位契合。如以“文化中国、文化卫视”为频道整体定位的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汉字英雄》《知根知底》《一起读书吧》等文化类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不仅帮助河南卫视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成绩,还引发了全民学习和关注文化的热潮[3],更较好地契合与完善了频道的整体定位。此外,卫视频道间的差异化竞争,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大发展。

3.新技术发展与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经典的冲击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新兴的书写与记录工具使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但也因此出现了提笔忘字以及对文化经典缺乏认知的情况。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碎片化时间和碎片化的阅读内容日益增多,人们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不愿意静下心来阅读文学经典。

同时,互联网语境下兴起的流行文化凭借娱乐化与去中心化的特质,得到了眾多年轻网民群体的推崇和追逐,这也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变得少之又少,因此,弘扬和推崇中国传统文化是当前真人秀节目的重要任务。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根植于本土丰富多元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节目激发国民对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产生兴趣,展现诗词歌赋的无穷魅力,培养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三、《咱们穿越吧》对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突破与尝试

《咱们穿越吧》是四川卫视推出的国内首档历史文化体验真人秀节目,目前已经播出两季。该节目以穿越为依托,通过明星体验历史情景的形式来向观众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在提供欢乐的同时兼顾教育和指导意义,实现了真人秀节目在历史严肃题材方面的新突破。该节目先后播出了“原始社会”“南宋书院”“唐朝丝绸之路驿站”“明朝郑义门”“戚家军抗倭”“蜀山侠义传”等历史情节,巧妙地带给观众一个又一个历史知识点。

nlc202309082353

根据四川卫视提供的公开数据显示,《咱们穿越吧》第一季节目收视率排名省级卫视前三,第二季12期节目CSM35城市平均收视率高达0.9,其第一季和第二季在豆瓣网上分别取得了8.2和8.8的高分。高收视率和良好口碑背后,《咱们穿越吧》有其独到的创新与突破。

其一,节目尊重文化不戏说。当下,有一些文化类节目为了吸引关注度和提高收视率,盲目地过度演绎和改编文化经典,不顾文化的严肃与儒雅,最终走向了过度娱乐化的极端。而《咱们穿越吧》将文化性与娱乐性良好地结合到一起,提供准确的历史知识点,以此来传递文化类真人秀节目的正能量和价值观。

其二,节目力求真实不敷衍。节目中出现的道具、涉及的历史剧情以及人物性格,都经过层层把关和严格考证,力求塑造逼真的历史场景来提高真人体验的真实度。为此,节目组聘请了近50位历史及其他领域的专家作为节目顾问。例如在第二季“清朝晋商票号”节目中,为了证实“跑街”这一说法,节目组先后请来山西财经大学孔祥毅教授和中国银行学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进行讲解。

四、《咱们穿越吧》为文化类真人秀节目带来的启示

1.坚持内容为王,以文化为基础,增添娱乐趣味性

众所周知,优质的内容是一档节目得以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文化类真人秀节目来说,其更需要去挖掘中华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从中选取适合挖掘与传递的文化主题,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嫁接出新鲜的元素。节目要以文化为本位,利用娱乐化手段对文化内容进行包装,善于采用大众乐于接受的视听语言,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愉悦身心、获得欢乐的同时,领略中华历史文化知识的无限魅力。

《咱们穿越吧》用情景探秘的方式,让明星选手体验“真实的历史”,兼具历史教育性和趣味性。节目在讲述历史事件的同时展现娱乐趣味性,不刻板不陈旧,善于利用别出心裁的游戏环节来吸引观众眼球,同时,节目中史典密集,特别注重历史文化事件的考证,不恶搞不戏说,做到了寓教于乐。该节目不仅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成绩,还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夸赞[4]。

2.善于结合新技术平台进行联动,积极开展话题和事件营销

一方面,借助新技术平台进行多屏互动。节目通过视频直播、微信摇一摇等全新互动形式,打通电视、电脑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空间,实现多平台的良好配合。例如,《咱们穿越吧》第二季节目组借助当下较火的直播平台,联合映客直播、花椒直播、斗魚直播、网易新闻客户端直播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并在直播过程中讨论明星嘉宾的八卦趣闻,成功地将网络端的用户引流到电视端。

另一方面,利用社会化媒体积极开展话题和事件营销。在所谓的“南海仲裁”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时,《咱们穿越吧》第二季适时地推出了戚家军抗倭专题。在节目中,明星嘉宾体验了戚家军治军的严格和武器的先进、阵法的巧妙,此外,节目还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到500年前的海战上,传递了当年戚家军积极防御的海防思想。节目通过历史事件巧妙发声,瞬间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有很强的教育和现实意义。

3.在弘扬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下巧妙植入品牌信息

首先,在场景设置方面,节目根据历史背景搭建了相应的品牌场景。在《咱们穿越吧》第一季“清明上河图”中,节目组在设计北宋年间的繁华场景时,搭建了多家店铺,并将赞助商品牌装饰成有宋代特色的“专卖店”。在第二季的节目中也有类似设计,如挂着“御芝林”的百年老店、写着“洛娃洗衣”的洗衣局等。这些场景的设置既尊重了历史与文化的客观性,又将品牌信息与节目场景相融合。

其次,在剧情设计方面,节目采用了真实的人物进行“穿越”来演绎品牌故事的方式。在《咱们穿越吧》第二季“清朝晋商票号”中,节目组邀请了御芝林董事长朱志铭和洛娃代表倪萍参与节目录制,他们分别出演“御芝林药铺”和“洛娃商号”的新股东,并通过找股东的剧情让品牌代表本色出演,亲自诠释和讲解了自己的品牌故事。节目在向观众传递百年晋商票号背后历史之余,也恰当地传递了植入品牌的价值。

总之,在娱乐化背景下,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以其寓教于乐的特性活跃在电视屏幕上,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势必会获得更好的发展。而我们也要看到该类节目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因此,节目不断拓展新的形式,更多地去聚焦个人的文化观念与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实现弘扬传统文化与娱乐大众的平衡,最终推动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潇.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和展望[J].视听纵横,2015(6):39-41.

[2]路明涛.文化类真人秀的突围之道[J].南方论坛,2015(6):55-58.

[3]杨丽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特色[J].声屏世界,2015(9):36-38.

[4]陈原.娱乐节目:如何有意思又有意义[N].人民日报,2015-09-10.

音乐类真人秀 第3篇

继选秀节目《超级女声》走红之后,湖南卫视又推出了音乐类明星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一到四季,再次引发了收视狂潮。《我是歌手》是我国电视音乐节目创新的优秀代表,它关注高层次声乐群体的文化发展,开创了雅俗共赏的音乐道路,以精准的节目定位、新颖的节目形式令审美疲劳的观众耳目一新。在国内,类似选秀节目有很多,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但是难得的是,《我是歌手》凭借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不仅得到了众多观众的青睐,也赢得了业界的纷纷好评。

2《我是歌手》节目成功因素分析

2.1 抓住主流风格,形成自身特色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的乐坛还是影坛都弥漫着一股怀旧之风,这既切合了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于青春岁月的无限怀恋,更唤起了观众对于流行乐坛难以言说的憧憬与期待。乐坛方面,众多经典流行歌曲如《光阴的故事》《无地自容》《灰姑娘》等被翻唱;影坛方面,从最初的《山楂树之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等,70后80后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无可回头的青春。怀旧作为一种备受欢迎的风格,是众多节目始终不肯放弃的主打风格。

主打经典怀旧风的《我是歌手》,其主角全部是明星,对于80后观众而言,这些明星的作品是他们青春岁月中最美好的记忆,很多人就是伴随着一些明星的成长历程而成长起来的,这也是《我是歌手》的一个招牌理念。“怀旧”“经典”成为《我是歌手》的主打理念。在《我是歌手》这个新瓶里,我们重新认识了韩磊、黄绮珊、周晓鸥这样的“老酒”。同时,这些实力歌手演绎的经典旋律也成就了这个主打经典怀旧风的节目。

2.2 注重形式创新,激发受众情感投入

《我是歌手》形式新颖,注重突破与创新。选秀类节目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其能营造出一种竞争氛围和紧张气氛,观众对音乐类选秀节目的满足也主要来源于此。在《我是歌手》播出之后,节目组得到了不少观众的反馈,回归音乐本质以及形式上的创新无疑使《我是歌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类似节目的创办开创了一个新思路。

《我是歌手》的又一大亮点就在于其邀请到了诸多知名音乐制作人作为“专家顾问团”,对歌手的作品进行专业点评,他们并不参与最终的评分,只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手对作品的诠释,为观众对作品的评判提供意见参考。很难对《我是歌手》的节目形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不是简单的音乐比赛或者真人秀,而是集合了棚内录音、比赛全程真人秀、外景拍摄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歌手音乐对决真人秀”,既保留了歌手们现场演唱歌曲的新鲜感和紧张感,又密切关注了音乐制作背后的点滴,让观众们有机会看到舞台下褪去光环的明星偶像,他们也会紧张、也有焦虑,单就这些真情实感流露的捕捉,已然紧紧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2.3 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多级亮点

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我是歌手》成功的重要原因,湖南卫视充分利用了本地娱乐节目主持人的资源优势,邀请到了如维嘉、沈凌以及李锐等为大家所熟悉的“名嘴”主持人组成“芒果名嘴团”。在歌手结束第一轮竞演后,主持人和歌手进行双向选择,之后签订“演员和经纪人”临时协议,在正常竞争中,主持人要为自己的“老板”出谋划策,搜集观众的反馈意见,为歌手提供参考,以便其做出状态调整。主持人的加入,使得紧张残酷的节目气氛变得轻松一些,这种场的平衡更有利于观众对节目的接受和欣赏,也为观众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如此的节目规则设计,使得“悬念+真人秀”成了节目的最大特色。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主持人本身也是明星,他们在节目中的一言一行同样会影响节目的整体效果,从某一个侧面来看,明星主持人本身也是亮点,其加盟节目可能会造成观众注意力的分散。

3 结语

音乐类真人秀 第4篇

这是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的宗旨,也推动了节目的模式突破和创新。

对于节目“去名利化”的处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金文雄表示赞扬,“总局文件规定不让18岁以下孩子参加选秀,正是担心其中的‘名利’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音乐大师课》坚持‘去名利化’的理念在少儿类音乐节目中尤为必要”。

北京电视台副总编辑徐滔认为,“《音乐大师課》是音乐课、是知识课、更是人生课。北京卫视永远做的就是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节目,这个节目传递出的是所有美好的情愫”。

几乎每一位收看《音乐大师课》的人,都会由衷地说,太喜欢这个节目了!太喜欢这群孩子了!太感谢这些音乐人老师了!每一期都会被一种真实和真诚感动落泪!这是的节目太难得、太少见了,是真正的好节目!世熙传媒副总裁、《音乐大师课》总导演姚小莹,近期接受本刊采访,探寻音乐教育节目中的纯真与成长,揭示这部零差评“综艺大片”背后真实和真诚的娱乐价值观。

蜕去名利,增加友爱的课堂真人秀

《音乐大师课》正如一阵清新的春风,吹开了电视荧屏上的浮躁。探索音乐教育模式,树立正确价值观,有力地证明好的电视节目完全能够做到社会效益和节目效益的有机组合。

据北京卫视方面介绍,“节目播出后,全新的节目模式,充满正能量的表现方式得到了业内好评,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节目开播期间,话题浏览量超过10亿人次,评论互动达57万条,视频点击量总计超过4.8亿次。”

“这不仅是孩子和老师们的音乐小课堂,更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大课堂”。6月28日,在结束了《音乐大师课》的总结大会后,节目总导演姚小莹首次与记者全方位分享节目走过的每一步。

如今,“赛制”、“PK”、“辛辣点评”几乎成为音乐类节目的“标配”,然而看过《音乐大师课》的观众知道,这些元素在节目中基本淡化,甚至消失。它规避了导师评委的刁钻点评和无情淘汰,让每一位儿童都得到表现机会。纯净的音乐、天赋异禀的孩子、跨时代的情感互动,仅此而已,纯粹的让人意外。

少了这些元素,你不担心节目会失去“看点”?面对记者的提问,姚小莹云淡风清地一笑。“2006年我们做《加油,好男儿》的时候,收视最高点一定在‘PK’环节,2007年收视最高点却出现在选手表演环节,这说明‘PK’模式已经不再那么受观众热捧,”正如姚小莹所言,一直存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一种良性循环,对做节目的人来说,能够敏锐观察到市场变化,不断发掘新的节目模式比趋之若鹜更有发展空间。而《音乐大师课》的创新,姚小莹概括为“课堂真人秀”,这也是节目第二季将进一步强化的部分。

节目整体设计理念围绕“课堂”,在校服、书包、毕业徽章、纪念册等形式化内容的包装下,四位音乐大师带领十六名学生学习音乐,让孩子们在温暖、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他们经历了《音乐大师课》的入学面试、老师培训、毕业典礼等学习过程,节目真实记录了小学徒们成长的全过程。

“在真实的学校,孩子的教育成果通过打分来体现,但现在的分数也只会单独发到每个孩子手上,这和节目中老师面对面的指导作用是一样的,没必要通过淘汰这样残酷的方式来体现”。在姚小莹看来,成绩考核通过一个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完成:由听课团老师和四位老师共同推举一位堂课表现最好的学员跟老师合唱一首歌,“并不是所有的进步都需要通过竞争才能完成,这种形式缩小了学员之间功利化的竞争,增加了友爱”。

在节目组看来,《音乐大师课》最重要的核心是教育形式的表现,不涉及任何“淘汰”、“签约”等传统节目模式。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副研究员冷凇深表赞同,“《音乐大师课》的理念是成长比成功重要,节目组应该继续关注几位孩子的成长,不仅关注他们在音乐造诣方面的成长,更关注他们作为普通人的成长。”

尽管节目在内容、结构等各方面的设计都已经做到了“去名利化”,但仍免不了家长因为过度关心孩子在节目中的表现而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对此,节目组专门请来心理老师“驻扎”在大课堂,在必要的时候与孩子、家长进行沟通。“做过很多成人的选秀节目,都让我看到了得失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姚小莹感叹,如果当时自己的制作理念足够成熟,也会像《音乐大师课》这样请心理老师引导他们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态对待表演。

搭建制作团队,洗脑式磨合

纵观近十几年来中国内地选秀节目发展历史,其前身就是传统的“歌手大赛”等表演类选拔节目,2005年,李宇春在以三百多万张投票赢得《超级女声》总冠军后,各类综艺真人秀涌现荧屏。

随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音乐类选秀节目遍地开花,风靡全国。音乐选秀扎堆的火热场面也带来了严重的收视疲劳,此时启动一档音乐类节目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声音才能让人“耳目一新”?“孩子是最具纯真和潜力特质的形象代表,孩子所倾诉的言语和情感也最为通透和纯净。”姚小莹如是说。

做电视节目的人都知道,一个节目的创意来源于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捕捉和理解,而《音乐大师课》的诞生,正是因为节目组关注到了中国有太多父母注重对于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其中对唱歌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视。

除了创意,执行过程更坚定了节目组做这档节目的决心。据姚小莹介绍,节目组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家长对儿童音乐上的教育存在很大误区,来参加面试的孩子,大多在演唱风格、姿态表情、发声方式上都比较相似,而且,很多教育机构对孩子音乐上的培养不够专业。“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音乐特征,不该被培养成一模一样的范本。如果《音乐大师课》能给予大家专业的音乐教育示范,我相信节目会有很大市场。”如今,再次回顾制作这档节目的初衷,姚小莹对其将发挥的价值依然笃定。

“把它做成什么样气质的节目是我思考较多的问题,自然、真诚、感人,也正是这三个词把握节目方向,《音乐大师课》才呈现出现在的气质。”在节目内核上,整个制作团队保持一致,然而要把各方力量集合起来使整个项目顺利运作,少不了反复磨合。

姚小莹去年从东方卫视辞职加入世熙传媒,《音乐大师课》的制作班底以姚小莹核心团队为主,同时配备世熙传媒的多支团队。回忆整个制作过程,姚小莹坦言节目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尽快完成团队磨合,实现内容生产的标准化和制作流程的工业化。对于接受过英国电视制作培训,也做过多档国外模式节目的姚小莹来说,这些因素对节目的成败至关重要。“需要不断调整和磨合,甚至是‘洗脑式’的反复强调,好在制作团队非常年轻,学习能力强,缩短了磨合期,也标准化地完成了节目制作”。

四位“大师”和十六名“学生”

“选角”成为当下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四位“音乐大师”和十六名“音乐学生”如何选择和搭配需要节目组下大功夫。

在节目筹备伊始,外界就纷纷猜测节目究竟聘请何人担任《音乐大师课》的音乐老师,最终,韩磊、曹格、林志炫、杨钰莹四位老师成为“大师”人选。

对于音乐老师的选择,节目组经过再三考量。首先要有爱心,这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对孩子有耐心;其次要有很高的音乐素养,以实现音乐教育的专业化;第三是各位老师要在节目的目标观众群中有一定影响力;当然也要照顾到各位老师的档期问题。

据节目组介绍,除了最基本的四点要求,四位老师的配比也非常讲究。为了满足学员和观众对于多元化音乐类型的需求,四位老师中要有内地的也有港台的。具体到个人,作为唯一的女老师,“柔美老师”杨钰莹在《音乐大师课》上的表现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她是散发母爱的角色,节目组会把缺少母爱的孩子让她来教。

“严厉老师”韩磊虽年逾不惑,却拥有大批粉丝,虽然让孩子哭的最多,但在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后孩子们也会认真学习。

林志炫作为“专业”担当,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专业度上。

而在姚小莹看来,规整的中国式教育,需要一位“鬼马老师”的加入,因此曹格是四位导师中最先确定下来的。

除了他的“鬼马”,非科班出身的背景也是节目组看重的,“在我们的孩子中,有的接触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有的是纯天然的音乐爱好者,需要一名草根背景的老师来教学”。

对于十六名“学生”的要求,姚小莹特别强调要自然。

据悉,节目组跑了大概10多个城市,面试了三四百个孩子,秉承一个原则,这个孩子不能是“小大人”,“节目想传递的理念是孩子要有他这个年纪该有的纯真和自然,也应该让大家看到他们天真无邪的个性。” 姚小莹认为。

面试时,“学生”朱振铭妈妈的一句话更加坚定了姚小莹对于这种理念的坚持,“孩子的童年不知道有多长,但我希望越长越好”。

然而,在毕业典礼上挥泪告别的师生,刚开始的相处也并不融洽。

“孩子们只知道四位老师是来教他们唱歌的明星,而‘老师’这个身份对于四位明星也很陌生,”节目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让师生双方可以尽快进入上课状态,特意让孩子们听了老师的歌,也让四位老师了解了孩子们背后的故事。经过前两期的磨合,双方的相处越来越融洽,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

歌曲选择与编排的微创新

四位音乐大师的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样的歌曲,在节目策划一开始就非常确定——经典老歌。

每期节目一个主题,或传承经典,或表达真情,让孩子们用最真挚的歌声传递正能量。

然而,什么样的歌曲算是“经典”,如何重新编排这些经典曲目,却经过了节目总导演姚小莹、音乐总监和四位老师的反复筛选和讨论。

最终,我们看到孩子们在《音乐大师课》中以全新的方式演唱了《南泥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北京的金山上》等经典老歌,这样有难度的表达方式,正是节目组的精心设计。

除了在歌曲选择和编排上下功夫,每期节目还邀请4-5位音乐大师和跨界专家,组成特约听课团,为孩子们解读经典,给予他们音乐之外的辅导。

从播出的节目来看,节目除了传授歌唱技巧,还对音乐知识、歌曲背后的故事进行针对性讲解,教给孩子很多人生经验。让孩子们感受一首歌从创作初衷到演唱时的心境。

记者观看节目时发现,现场观众始终和着旋律打拍子,唱到动情时观众潸然泪下,还时常起立与演唱的孩子互动,足见天籁童声、天真童心诠释的经典深深触动心灵,受到观众的认可与敬意。

著名音乐人、词曲创作人科尔沁夫表示,信息爆炸时代,各种歌曲不论是否适合,都充斥在孩子周围,小孩没有分辩能力,《音乐大师课》对歌曲进行挑选处理,把真正美的歌教给孩子,传达了美好的旋律和美好的情感。

然而,这些经典老歌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确实久远,这对于一首歌曲的演繹来说,存在很大的陌生感。

为了让小学员们能更好地体会爱国歌曲中的感情,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八一影视基地,爬土堆钻地道,模仿“铁道游击队”,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当然,节目不仅仅关注孩子的音乐进步,也关心孩子的性格成长及人格提升。

“节目中的音乐大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巨星,而是与孩子们平等交流的音乐老师,我们见证了一个个音乐小学徒逐渐散发光芒的过程。”姚小莹告诉记者,《音乐大师课》的主角从来都是孩子,而节目的教育意义也将体现在音乐及情感两个方面。

“在节目中,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每个老师也能从孩子身上得到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天真与纯真,这是一档没有商业污染的少儿音乐成长节目。”世熙传媒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目试图完成一种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引导他们自然天赋的反向输出,才是节目制作的最终目的。

据节目组透露,以《音乐大师课》为基础的百首中外经典歌曲有声读物将要通过发行或者捐赠的方式跟大家见面。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音乐大师课》里面讲授的知识和演唱过的经典歌曲,“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普及孩子们的音乐教育,让他们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他们提升音乐素养。”节目组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对于节目在音乐教育上的意义,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陆地认为,《音乐大师课》让观众感受到中华音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音乐窗口感受到文化魅力,产生对中国文化的自尊、自信。“参加节目的孩子不可能都成为音乐家,但通过节目能让他爱音乐、爱文化,对他的成长以及社会认识产生引导,增加其发现美丽事物的能力和对美的体悟。”

音乐类真人秀 第5篇

关键词:真人秀,音乐,创新,节目模式

1《我是歌手》的节目概况

《我是歌手》是国内著名的电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于2013年1月18日晚10:00在湖南卫视首播。在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的环境中,它另辟蹊径,创国内以知名歌手作为参赛选手的先例,将参赛明星的晋级权力交由观众手中,带给人们全新的体验。同时,专业的音响灯光设施与高级的伴奏、编曲团队也与专业的参赛选手相得益彰。而歌手客串主持的串场方式,更是把音乐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是歌手》目前已播出至第四季,除了收视上的一贯领先之外,在网络上同样引起热议,带来不少轰动效应。每一季节目首播之时,微博的同步直播讨论都随着歌手登场掀起一轮轮的高潮,参赛歌手的微博粉丝数量也随之一路飙升。而每一期节目播出之后,总会有几首节目中演唱的曲目跃居各大音乐榜榜首。更难得的是,节目同样受到媒体同行的关注,在《我是歌手》第一季总决赛“歌王之夜”上,探班的媒体就多达108家,其中还包括16家台湾媒体。

2《我是歌手》的SWOT分析

2.1 SWOT理论框架分析

SWOT分析(SWOT Analysis),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提出,其中包括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WOT分析法最初用于综合概括企业内外部各方面条件,从而将企业的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决策。本文以《我是歌手》为例,着重于其自身的实力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分析电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竞争力成分中的优势和劣势。

2.2《我是歌手》的优劣势分析

自2003年《超级女声》大热以来,电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层出不穷。但是由于中国电视领域内的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真人秀节目开始提前进入审美疲劳区,各种负面影响一直包围着这种新的节目类型。“快男”“超女”的娱乐旋风使平民与造星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海选告别了过去传统的“精英”,不专业的唱功,频频露怯与献丑都被很好地包裹在梦想与理论之下,观众在认同选手的平民身份与梦想追求的同时,冷漠的“围观”各种滑稽之态,并堂而皇之地“嘲笑”其不足与缺点。当这样一股平民励志浪潮与非专业的表演方式,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收视成绩,并由此催生出大量的跟风模仿者,衰落也随之到来。这股平民表演选秀潮流,迅速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在不断侵蚀受众的审美底线和期待。

3 电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策略

电视音乐类真人秀节目在中国的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盲目跟风的不良习气与不成体系的规则设置往往造成一段时间内严重的同质化趋向。因此,许多节目不加考虑地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又根据自身操作的难易程度随意增减,难以唤起受众的关注与认同,更谈不上达到所谓的“预期效果”,甚至早夭,造成资源浪费。节目模式的改进与创新还是要在借鉴优秀典例的基础上,从实践的层面展开,逐步完善。

3.1 注重文化怀旧与音乐理念的回归

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急剧变迁带来的心理紧张和压力,信息时代知识鸿沟的拉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际危机,人们常常会感到无所皈依。通过怀旧回到过去,使人们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在《我是歌手》中可以看到,无论是第一季的齐秦、黄绮珊、陈明、黄贯中,还是到第四季的李克勤、张信哲、老狼等等,出道至少10年、20年,甚至30年之久。到第四季“歌王之战”总决赛上,老狼帮唱团的出现把校园民谣与中国摇滚乐的怀旧热潮推到了顶峰。与其他音乐类真人秀聚焦平民歌手和新兴音乐人不同,打怀旧牌的《我是歌手》对于30岁左右的观众而言,是美好旧时光经典符号的代表。只有顺应了占社会主流群体绝大多数的中青年群体的审美要求,才可能吸引大部分受众的注意力,增强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打造品牌效应。

3.2 提升镜头的剪辑叙事功能

真人秀节目与一般节目类型较为显著的区别即为现场素材的大量积累。这类节目通常会安排众多的摄像机,安插在现场及幕后的各个角落,以各种角度、各种景别来采集原始素材,超长的素材累计量是真人秀节目的常态,这意味着节目对后期剪辑有着更高的要求。

《我是歌手》每期节目时长大约120分钟,其中2/3的时间播出了幕后大量的素材,歌手真正演唱的时间不足1/3。83台摄像机守候在《我是歌手》的全场,每位歌手的接待车、房间,甚至走廊里都被无死角监控,现场的微小细节无时无刻不被记录。而总决赛当晚,仅舞台现场就设置了47台摄像机。节目首期原始拍摄素材长达18小时,最后剪辑成90分钟播出,片比达到了12︰1,也就是说每12分钟的素材有1分钟最后会呈现在屏幕上,这个比例接近一部小型剧情长片。在12︰1的境况中跋涉,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先后完成有效素材的选择、剪辑路径的确定以及素材的排列组合,最终浓缩成一期节目。如此庞大的工作量迫使工作人员实行全天轮班制,每时每刻都有人进行剪辑工作。“光是上传素材,十几台机器同时工作,也要一两个通宵才能传完。我们的后期剪辑团队有20多人,负责处理这些素材,第一期节目剪了15天,洪涛导演4个通宵没睡觉,病倒了。”

作为后期制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剪辑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时空概念,在这个人为创造的时空中,通过准确的选择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可以加快叙事的节奏,平缓激化的矛盾,制造迭起的悬念等等,营造出精彩的节目效果。同时,通过剪辑叙事,能突出节目中人物互动的温情,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讲故事的同时构建情感叙事的细节,注重整体叙事的情感效应,以情动人,从而淡化竞技的硝烟,贯彻友谊第一的理念。

3.3 竞技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电视音乐真人秀节目的竞技性体现在音乐上,娱乐性体现在真人秀上,兼具竞技性与娱乐性无疑是它区别于其他节目类型的典型特征所在,更是优势集聚之处,即所谓的“既好看又好玩”。《我是歌手》将竞技部分的内容着重放在舞台展示的现场以及台下出场顺序等的悬念设置上,一方面使得音乐本身更纯粹,体现对音乐的无比尊重,符合节目的音乐至上的基准定位。另一方面,竞技内容上的悬念设置使得出场顺序、补位歌手及最终排名直到最后一刻在显现出来,这期间受众和选手感同身受的紧张与刺激为节目增加了不少看点。娱乐性则体现在前期的准备过程及台下的候场的状态中,歌手之间的互动、经纪人之间的互动以及歌手与经纪人之间的互动穿插在节目设置的章程环节中,不时爆发出新颖的笑点和有趣的细节,成为节目的另一大看点。

参考文献

[1]高慧艳.《我是歌手》的规则创新与文化怀旧[J].新闻知识,2013(9):61-63.

真人秀类节目热播解析与反思 第6篇

现阶段, 真人秀类节目在我国已有18的发展历史,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真人秀类节目的持续热播, 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但是仍然应引起国人的反思和相关部门的思考, 进而提出促进真人秀类节目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实现电视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真人秀类节目的热播解析

(一) 真人秀类节目满足受众对明星的了解欲望

现阶段, 消费文化日益盛行, 明星崇拜现象逐渐凸显, 而粉丝渴望对崇拜的明星有更多的了解, 甚至欲知明星的生活方式。真人秀类节目的热播, 能够满足受众对明星的窥视欲望。例如, 《爸爸去哪儿》这档真人秀节目, 明星是剧组提高收视率的关键因素。该节目中, 受众不仅能够更加了解所崇拜的明星, 而且能够了解其家人, 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受众对明星的窥视欲望。就该节目的表面来看, 它以亲子教育为主题, 引导社会公众对亲子教育中爸爸缺位的深入思考, 但是从娱乐性、消费性等综合角度来看, 节目带有明显的消费主义性质, 能够为剧组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受众追星成为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明星通常给人以神秘感。受众虽然对明星有着强烈的了解欲望, 但只能通过媒体或新闻等对明星有基本了解, 未能深入了解明星的真实生活。《爸爸去哪儿》等真人秀节目的热播, 通过镜头, 可以将明星和子女的日常生活情境真实地反映出来, 节目中明星们的真情流露, 都是受众在其他渠道中所不能看到的。因此, 真人秀类节目的热播,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窥视明星生活的心理。

(二) 满足受众与明星的心灵置换欲望

由于明星与受众之间始终保持距离, 因此受众更加渴求实现与明星的互动。但是,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受众与明星互动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真人秀类节目能够受到追捧、实现热播的第二个原因, 即其能够满足受众与明星虚拟互动的心理置换欲望。《爸爸去哪儿》节目中, 剧组通过明星们及其子女在旅游中获得不同的生存体验等形式, 提高收视率, 创造经济效益。在节目录制过程中, 受众能够跟随明星们及其子女的脚步, 共同踏上旅游征程, 获得虚拟化的生存体验, 实现与明星虚拟互动的愿望, 这是一种心理置换。例如, kimi在录制节目过程中, 因某些原因哭了, 喜欢kimi的受众可能在虚拟的空间中拟定出如何哄逗他的场景, 并且有的受众可能联想到爸爸林志颖该如何去教育kimi。

受众与明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 这激发了受众了解明星的欲望, 而真人秀类节目能够满足受众的这一欲望, 从而促使真人秀类节目得到热播。

三、对真人秀类节目的反思

近年来,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不断发展,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虚拟和真实的双重心理需求,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反思。尤其是对真人秀类节目、草根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社会反思而言, 对这类节目进行反思具有深刻意义。

(一) 对真人秀类节目的社会反思

通过《爸爸去哪儿》这类真人秀节目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应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警觉。该节目的热播, 掀起一股热潮, 同时也暴露了社会亲子教育中爸爸角色的缺失。节目录制过程中, 田亮不会给女儿梳辫子、搭配衣服;胡军与儿子康康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由此可见, 在家庭亲子教育中, 爸爸的缺失, 对子女的伤害较大。

此类节目既给人们传递了快乐, 又引起社会的广泛思考。目前, “爸爸缺失”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这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首先, 受“男主外”传统思想的束缚, 许多父亲认为自己应该为养家糊口而拼命挣钱, 只要给予妻子、孩子以足够的物质享受即可, 这种观念导致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甚少, 使子女心中始终只有一个“精神爸爸”。其次, 一些大男子主义的父亲, 认为照顾子女是妻子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未能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 孩子们身上带有浓厚的妈妈的气息, 而爸爸大多疏于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因此, 这类真人秀节目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 而且能够反映社会问题和引起人们对社会的深入思考。

(二) 对草根文化的反思

在真人秀类节目中也诞生了草根文化。草根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 为人们带来了娱乐, 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可以说, 真人秀类节目对草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且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但是, 在草根文化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受众也逐渐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者。真人秀类节目为人们带去快乐的同时, 也渗透着消费理念, 使节目实现了名利双收。草根文化作用下的真人秀类节目更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通过增添噱头, 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 我国有关人员有必要对草根文化主导下的真人秀类节目进行积极反思。首先, 对草根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以规范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其次, 摒弃易学、易懂、易秀等草根文化成为主流的观念和行为, 充分尊重我国优秀文化的积极引导地位。

(三) 对消费文化的反思

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信息接收媒介, 成为架起人们与信息时代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 电视节目逐渐成为我国舆论发展的导向, 对我国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 人们必须对消费文化进行深刻反思, 以规范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真人秀类节目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但我国在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的过程中, 部分节目未能充分融入本土化元素, 导致“水土不服”现象出现, 使消费主义文化得以滋生和发展, 严重威胁着我国文化发展进程, 这一问题亟须得到有效解决。例如, 前些年热播的《超级女声》节目, 无疑增添了较多的消费噱头, 促进了消费主义泛滥, 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在大众的盲目消费中, 许多明星秀、达人秀等秀场节目不断衍生, 对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现阶段,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中, 有着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 部分节目通过编织凄美故事以博取社会公众的同情心, 这部分节目在博取社会公众同情心的同时, 提高了收视率, 实现了经济效益。这类真人秀节目对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 人们有必要对消费文化进行积极的反思, 多借鉴优秀的真人秀类节目, 如《爸爸去哪儿》、《变形记》等, 通过节目录制, 既能还原事实本身, 又能给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引起人们的深入思考, 对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面临的困境

截止到2015年,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已经有18年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 真人秀类节目不断发展和进步, 深受观众喜爱, 观众也见证了其曲折发展的历程。尽管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为总体上升趋势, 但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首先, 缺乏创新精神。由于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因而在节目制作和选材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需要在引进的同时进行创新。目前, 我国诸多真人秀类节目在创作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创新。例如, 曾经火爆一时的《超级女声》, 在该节目热播以后, 我国类似节目不断涌现至荧屏中, 如《超级男声》等, 不仅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 而且对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其次, 真人秀类节目缺乏本土化改造。必要的借鉴是可以的, 但只有加强真人秀类节目与我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 才能使真人秀类节目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另外, 有关部门还应对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职业准则进行规范, 为观众呈现真实的一面, 满足观众对真人秀类节目的需求。

四、促进我国真人秀类节目发展的建议

真人秀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促使人们对这类节目有着更多的渴求。真人秀类节目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 我国有关部门应对此类节目加以正确引导, 实现真人秀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 积极创新

创新是真人秀类节目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所以真人秀类节目应积极创新, 实现求同存异的差异化发展。由于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因而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步伐。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真人秀类节目发展得较好, 值得我国积极借鉴, 但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发展和进步, 并非照抄照搬, 要积极融入创新元素, 以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真人秀类节目。例如, 《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 虽然在我国得到热播, 但与韩国《running man》如出一辙, 在引进的基础上, 存在复制行为, 对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 必须积极创新, 在结合我国实际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模式创新、内容创新等, 根植本土文化, 充分彰显我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二) 扩大节目生存空间

内容是真人秀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本元素, 更是判定该节目是否受欢迎的重要标准。有内涵的且具有创新性的真人秀类节目, 既能散发节目的魅力, 又能提高节目收视率。真人秀类节目是从国外引进的, 如果融入本土元素, 就能充分发挥节目的个性化特点, 使节目更具魅力, 进而实现扩大节目生存空间的目的。例如, 依据英国真人秀类节目《换妻》而改编的《交换主妇》和《变形记》, 前者是失败案例, 后者是成功案例。首先, 《交换主妇》节目为避免与《换妻》雷同, 对主人公类型进行不同的选择, 分别将农村主妇与城市主妇进行交换, 为提高收视率而增添噱头和刺激, 导致该节目走向失败。其次, 《变形记》同样引进《换妻》节目, 但剧组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尽可能还原真实, 使本土化之后的真人秀节目被人们所接受, 最终走向成功。

(三) 注重品牌的打造

真人秀类节目应注重品牌打造, 以树立品牌形象, 促进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更好发展。目前, 我国娱乐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但始终缺乏魅力和生命力, 其竞争实力相对较低。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 创建品牌和树立品牌形象, 能够为提高节目竞争力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 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打造节目品牌, 促进真人秀类节目的更好发展。例如, 《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 是品牌打造成功的经典案例, 实现了名利双收。韩国综艺节目的品牌形象主要表现在“艺能”方面。首先, “艺”是韩国娱乐产业的主要来源, 艺人与电视台保持深度合作。其次, “能”是韩国品牌创建成功的条件, 艺人既有才能, 又具有公众形象。韩国品牌创建较为成功, 引导了韩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 我国也应该加强真人秀类节目品牌的打造。

(四) 立足本土文化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无论如何发展, 都应立足于本土文化, 为节目注入本土化的土壤, 为真人秀类节目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真人秀类节目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我国这类节目仍然处于引进和借鉴阶段。近年来, 我国真人秀类节目虽然创新了节目内容和模式, 但是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主要表现在本土文化的缺失方面。因此, 我国有必要立足于本土文化, 为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促进我国电视节目逐渐走向世界。

五、结论

就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来看, 总体上呈现借鉴和引进的趋势, 因而我国有关部门有必要对真人秀类节目的引进加以精选, 既结合本土文化, 又注入创新元素, 为真人秀类节目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真人秀类节目有着更大的需求, 而这类节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精神需要。因此, 有关部门必须对真人秀类节目加以正确的引导。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对精神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真人秀类节目的热播, 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且丰富了我国电视节目的类型。本文主要对真人秀类节目的热播进行解析, 并进行深入反思, 提出了我国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真人秀类节目,热播解析,反思

参考文献

[1]张丹.亲子真人秀栏目的定位研究——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15:44-45.

[2]彭峰.《爸爸去哪儿》节目营销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14:11-12.

音乐类真人秀 第7篇

关键词:真人秀,娱乐搏击类,职业摔角,WWE

真人秀在国内电视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与传媒强国相比,中国电视节目,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发展本身相对滞后,一些真人秀类型更是在中国市场上相对少见,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就是这样的一种类型。

一、娱乐搏击真人秀的界定与职业摔角节目

娱乐搏击真人秀本身并不是一种搏击类的体育比赛,从名称可以看出,从根本上来看它只是一种真人表演的形式,擂台搏击是其表演的主要内容,而娱乐是其根本属性和目的。这种节目通常是由专业公司运营,租用体育比赛场馆搭建擂台,通过专门的编剧组设置比赛剧情进行的搏击表演。除此之外这类节目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第一,虽然打斗动作都是实实在在需要击中对手的,但为了视觉效果的华丽,进行搏击的选手并非真正的对抗,而是互相配合的一种表演。第二,搏击的最终胜负通常是预先设计的,并非选手实力的客观体现,除了胜负结果外,还会为搏击赛通过一些简单剧情来串联和造势,形成选手间的恩怨情仇。第三,为了打造不同的选手风格,节目会在擂台比赛以外的各个辅助环节通过丰富的手段去表现人物个性。

在中国,虽然有比如2007年起央视制作的《武林大会》,但它应和综合格斗界最著名的UFC赛事节目同属于体育竞技节目。这种节目和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综合格斗赛事节目是将真实比赛作为一场秀,就像世界杯足球赛一样,而娱乐搏击类真人秀是认为设计一场秀,用搏击比赛的形式来建构它。

在国外,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的主要代表是由职业摔角发展而来,其中WWE(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和TNA(Total Nonstop Action Wrestling)两大联盟可谓是当今职业摔角界的翘楚,而就整体的运营和节目影响力而言,WWE无疑是行业中的老大,我国电视台集中购买的也正是WWE旗下职业摔角节目的品牌播出权。目前而言,广东体育频道的《狂野角斗士》栏目是全国电视媒体上WWE摔角节目播放的主力。每个公司的摔角节目都分布同的类型,一般是周播的常规节目加上月播的PPV(Pay-Per-View)重大赛事。在整个职业摔角行业中,影响力最大的PPV当属WWE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末到4月初进行的《摔角狂热》,它在美国的影响力可以和橄榄球“超级碗”、NBA全明星赛,或是美国职业棒球和冰球的总决赛相媲美。

二、娱乐搏击真人秀节目的类型整合特征

如果从电视节目的类型特征上来看,以职业摔角为代表的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并非呈现单一的节目类型特征。

首先,从场面上来看,这类节目几乎和体育赛事的直播无异,真实的比赛场馆和现场观众,很好地营造了体育竞技类节目的现场感和现场氛围。而节目中肌肉男们的力量展现,也突显了体育竞技类节目的整体审美风格。这使得观众可以在节目中体会体育赛事的激烈交锋与结果难料的感受。

其次,从内容上看,娱乐搏击类真人秀的核心要素是剧情设置,观众真正去看的并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部动作片一般的人物恩怨发展带来的殊死搏斗。从这个角度看这类节目和影视剧一类的剧情类节目十分相似。在建立人物关系上还非常倚重对于人物形象的设置。送葬者(The Undertaker)应该算是职业摔角行业中最经典的形象之一,他出场时所配的带着丧钟声的音乐,昏暗阴森的灯光效果,朦胧的烟雾,以及他的一席黑衣和他的“打桩机”终结技名称“墓碑石钉头(Tombstone Piledriver)”都带来死亡的气息。这些都为他在与其他人物发生剧情时很好地设定了独特的人物形象。当今WWE的头号招牌选手塞纳(Cena),早期被形象更像是一个带有嘻哈风格的小混混,但随着角色转正和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在军事方面的争议与创伤话题不断,塞纳的角色开始变为一个士兵一般的铁汉,这使得他成为在美国军人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

第三,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还具有娱乐节目的类型特征。为了满足观众的娱乐化需要,节目也会设计一些特殊的比赛规则,或者比赛外的环节。比如圣诞节期间WWE总是会然安排部分选手身着圣诞类型的装扮与观众互动,有时节目中也也会请到当地著名艺人参与表演。这些都是在核心剧情之外能够以娱乐的方式吸引更多观众。

由于以WWE职业摔角为代表的娱乐搏击真人秀节目整合了剧情类、娱乐类和体育竞技类三大节目类型的类型语言,对于观众的整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娱乐类型的元素对于这个以男性受众为主的节目吸引女性观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年轻人也非常看重节目的娱乐性。体育纪实类型的元素对于男性观众尤其是年龄偏大的男性观众吸引力是最大的。剧情类元素针对年轻男性观众,尤其会对小孩子起到很好的吸引效果,很多小孩都把职业摔角手当做是英雄电影里的超人、蝙蝠侠等超级英雄一般来崇拜,节目也总是会打造一些擂台上的英雄角色。

三、国内娱乐搏击类真人秀的发展前景

虽然由于众多条件所限,此前国内电视节目中从未真正有过自己的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但这种类型的节目并非没有观众。自从凤凰卫视,以及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广东、深圳等省级电视媒体的地面体育频道引进了WWE职业摔角电视节目的播出权,WWE在中国已经拥有数量众多的电视观众与粉丝。从2007年WWE明星出席上海特奥会,2008年WWE启动中文官方网站,2012年和2013年连续在WWE世界巡演中安排中国站现场秀等问题上可以看出,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已经有相当的市场。而随着国内电视节目运作市场化的越发成熟,必然会逐渐出现我们自己的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

过去在中国没有发展娱乐搏击类真人秀的条件,因为要培养打造大批表演明星需要很大的资金注入,而现在各种影视公司的介入,以及电视产业与其它行业的融资使得这种娱乐搏击类真人秀影视公司是可以有资本运作的条件的。而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则可以作为这类节目的一大推广契机,也是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进入中国最本土化的一种改变条件。

对普通人而言,看正式武术比赛或是传统武术对抗观赏性根本难以和华丽的动作电影相比,但如果将这些武术对抗的动作美化处理,再加上武术门派之间的剧情恩怨,观赏性就可以大大得到提升,武术的受关注度也会大大提高。加上武术之外的综合格斗大赛,如“昆仑决”、“锐力搏冠军赛”、“英雄传说”、“中武终极格斗·CKF世界职业搏击联盟”等赛事影响力的扩大,也是国产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出现的一大推动力。因为综合格斗的实战性是最强的,任何娱乐搏击类真人秀中都必然蕴含大量综合格斗的技术,诸如拳击中的各种拳术,泰拳中的膝击和腿部踢打,巴西柔术中的“十字固”、“木村锁”、“三角锁”等针对关节控制和呼吸控制的屈服技,都是在目前职业摔角当中的常用招式,或延伸新表演招式的技术基础。并且不难发现的是,娱乐搏击类真人秀节目世界上发展最好的美国和墨西哥,以及亚洲发展最好的日本,都是综合格斗比赛最受欢迎的地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扩大综合格斗比赛的影响也是增加娱乐搏击真人秀市场的一个有利因素。毕竟娱乐搏击真人秀具备格斗比赛的场面和技术战术,又有着真实比赛难以比拟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浅析教育类节目与真人秀节目的结合 第8篇

1 教育类节目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受众消费市场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渴求教育类节目,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存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如今为人父母的这一批人,他们生长于对教育刚开始重视的八十年代,他们的父母,因为社会环境等因素导致了一代人的教育缺失,等这批七八十年代生人到了被教育的年龄,他们大部分人被教导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们受到了系统的基础教育,经历过严苛的高考洗礼,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出身环境,这一点在电视剧《虎妈猫爸》赵薇饰演的虎妈毕生男身上有鲜明的体现。这一代人自己尝到了教育带来的甜头与苦头,同时,他们自身面临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让这一批习惯了打拼奋斗在大城市的人,时常处于不安全感造成的焦虑中。所以,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他们更加重视,祈望孩子的优秀培养能为他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保障,因此从各种渠道获得教育信息,成为这一代父母急需的事情。既然有了需求,教育类节目将面临空前的好发展就是必然的了,因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居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1]。受众不是简单的看节目,对节目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一档节目的生存。

2 教育类节目形式内容单一现状堪忧

与教育消费市场的火热需求相比,电视制作市场上,教育类节目的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却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教育类电视节目以传播文化普及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树人育人,服务社会为主要目的。教育类节目很多,有传递科普知识的科学教育类节目,比如,腾讯网和芝士电视联合出品的综艺科普类脱口秀节目《故事大王》;有传递教育理念的访谈型节目,如《书香北京》;有寓科学的教育理念于生动的游戏当中的益智类节目,比如适合低幼小朋友的《智慧树》等;现在还有了类似超级女生的传播教育理念的节目,如《超级老师》,让老师走到舞台上,用pk的方式,展示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与理念。

虽然节目不少,但目前为止,真正影响力大的教育类节目,是与真人秀结合的亲子教育节目。可以说,如今教育类节目,收视效果比较不错的,具有竞争力的节目,娱乐化是它生存下来的基本条件。寓教于乐,让教育如春风细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为最失败的教育就是让对方知道你在教他。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教育,也适用于我们的教育类节目。对于科普类教育节目的娱乐化,这里不做详细论述。这里主要探讨的是针对虎妈猫爸这一类人群的子女教育需求的教育理论类节目的制作。

谈起教育理论,大家想到的可能都是枯燥的,长篇大论的,或者专家一板一眼的,怎么教育子女,怎么培养学习习惯,怎么学好数理化之类。毕竟是大道理嘛,老师没有那么多噱头,孩子成绩好,听话不惹事就是最好的。所以,就算家家都有孩子,都有教育理念的需求,也很少有人静下心来,看电视上怎么教孩子,最多看看书。这也是教育类节目虽然遍地开花,开的却都不是名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但教育类节目也有优势,就是可以大打情感牌、需求牌,真人秀节目的导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窗口,至少在情感牌上可以做到表现完美。

3 以明星为主角的教育类真人秀节目,是杀鸡取卵的行为

真人秀节目起源于美国,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在规定情境中,按照指定的游戏规则,展开完整的表演过程,展示自我个性,并被纪录或制作播出的节目”[2]。真人秀节目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和内容的新颖性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的注意,造就了真人秀节目目前在全世界范围的火热播出。

实际上,各个卫视如今在教育类真人秀方面也有过不少尝试,像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让一群娃娃做主角,参加完成项目;湖南卫视《变形计》,以两个孩子的视角,通过他们交换身份,完成任务,改变自我,已经播出有十年;再比如2014年《来吧娃娃》开播,以孕妇生孩子的过程为主要内容,纪录血淋淋的生产过程;还有2015年陕西卫视开播的《超级老师》,第一次以老师们作为真人秀的主角,在全国报名筛选,寻找优秀老师、麻辣老师,展示他们的风采。但这些都没有明星亲子类的真人秀收视效果显著。

为什么引进的真人秀节目,在国内是这样一种局面,具体操作的编导们说,明星表现力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于快节奏的电视节目来说,是最好的捷径。是不是国内的真人秀只能走明星这一条道呢?如果只消费明星,真人秀节目肯定是越做越窄。事实上,根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第二季的收视份额来看,的确是逐步下滑,这一方面和节目样态有关,也和明星资源过少有联系,可以说,利用明星资源来做真人秀节目,无疑是杀鸡取卵的行为。

那么,既有市场需求,也有大量的教育资源团队,教育类真人秀节目怎样做能不简单依附于明星来吸引眼球呢?接下来,就国内已有的几档教育类真人秀节目,我们来简单做一下分析。

4 教育类真人秀节目,也可以内容为王

《变形计》作为国内已经有十年制作经验的老牌真人秀节目,是最早在真人秀方面进行尝试的节目,一直以来,虽然收视影响一般,但就节目本身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一档节目,它以普通人的视角,通过栏目组设定的生活的剧变,让参与者与家庭有更多的沟通,是一档打情感牌的真人秀节目。就其内容而言,是非常完整的一档节目,情感丰富也吸引人。不过,由于内容比较小众、个例,针对的问题儿童比较多,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很正常。

《变形计》在竞争如此强烈的湖南卫视能存在这么多年,充分说明,普通人的真人秀节目同样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超级老师》是陕西卫视在真人秀节目方面的尝试。它的特点是让老师来秀,展现老师的教育理念,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们国内的教育水平。它不出彩的问题,并不是普通人不能做真人秀,而是形式不对,它太注重以秀的形式来展现了,参加者必然少了一份为人师表的镇静,多了一些追求名利的浮躁,这和老师本身的气质也是不符的。

根据这些非明星化的教育类真人秀节目分析来看,做教育类真人秀节目,首先地域很重要,需要有最领先的教育理念才能让人信服。其次,确定受众范围很重要,无论是《变形计》还是《超级老师》,同样有固定的受众范围,打的是出其不意牌,观众看新鲜,教育话题是中国所有家庭都关心的话题。再次,教育类真人秀节目需要更注重与信息接受方,在英国传播学研究者丹尼斯麦奎尔和瑞典学者斯文温德尔合著的《大众传播模式》中也提到过,好的传播应该是双向的。

5 结论

教育话题的范围很广,怎么教好孩子,怎么学好语文数学外语,却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话题。如果一档节目,请来了顶级的老师,让家长通过节目能够学习到如何更好地辅导子女学习,同时又有真人秀的娱乐化在里面,没有那么多直白的说教,那就成功了一半。

摘要:教育类节目需求市场大,可看的教育类节目却并不多,真人秀节目如此火爆,教育理念也可以来一次教育真人秀。从大环境到受众心理,通过对已有节目样态做简单分析,以传播理论为依据,确定教育类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要点。

关键词:真人秀,教育焦虑,明星效应,大众传播模式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1:153.

电视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第9篇

关键词:真人秀类节目,创新,作秀,真情实感

我国电视真人秀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真人秀类节目最早出现在西方, 荷兰的《老大哥》被认为是真人秀节目的鼻祖。《老大哥》节目1999年9月16日在荷兰首播时, 观众多达2400万人。截至当年10月30日, 约有三分之二的荷兰人看过这个节目。美国CBS的《幸存者》播出的第二周, 即成为全美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节目。这些节目至今还保持着相当不错的收视率, 可以说是真人秀类节目的成功范例, 后来也有许多节目效仿, 但却始终无法超越。

2000年6月, 中国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节目的开播, 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了“真人秀”这种全球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的魅力。随后, 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湖南、四川、贵州、浙江等省级电视台纷纷开办真人秀节目, 一试身手。一股“真人秀”浪潮席卷全国。2005年是国内“真人秀”快速发展的一年。其中, 以“海选”、“全民娱乐”、“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表演选秀类”节目成为最大赢家。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央电视台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 使“真人秀”这一电视节目形式, 从单纯的节目样态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电视产业。近年来, 一种新形式的“真人秀”类节目登上荧屏且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那就是以单身男女交友为目的的相亲类“真人秀”节目, 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到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一时间“相亲”成为一个时尚的话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相亲类真人秀”节目的出现, 伪造嘉宾身份、隐瞒已婚事实、赤裸裸讨论低俗涉性内容、炒作拜金主义等现象的出现, 使得这些节目的收视率下降。

中国真人秀类节目面临的问题

模仿成分多, 缺乏创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 其创意和形式都是模仿英国的一档交友类节目《take me out》, 《take me out》是英国Fremantle公司的一档国际经典电视交友节目, 湖南卫视于2009年12月份引进购买了其在中国地区的独家专有版权, 并推出本土化节目《我们约会吧》, 之后江苏卫视随之推出了形式类似的《非诚勿扰》, 两家电视台还因为版权问题产生过一些纷争。本身就不是原创的节目形式, 再加上后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台争相效仿, 于是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各种形式的相亲类节目, 如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 这些节目虽然在形式上略有改动, 但却都只是一些小修小改, 缺乏创新成分, 观众易产生审美疲劳, 加上已有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的成功范例在先, 后来者便很难突破, 造成尴尬的局面。

作秀成分多, 缺乏真情实感。电视传播机构通过收视率来了解受众和竞争对手, 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并以此为依据销售时段, 获取相应回报。广告主和广告商也需要根据收视率评估时段价值并选择性购买。于是, 很多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 便拼命在节目中加入一些噱头, 很多参加节目的选手都是按照节目制作单位为其写好的剧本来“演出”, 作秀意图很明显, 观众似乎只是在看电视剧的改编版, 很难从中发现真挚的情感, 缺乏真情实感的节目自然无法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尤其是某些相亲类节目的嘉宾身份本身就令人怀疑, 例如某个在节目中自称“富二代”的男嘉宾, 却在网上被人认出是某高校一名家庭条件极普通的学生, 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也自然无法很好地融入到节目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去。而这些嘉宾、主持人把庸俗挂在脸上、放在嘴上、打在屏幕上, 庸俗固然是社会中某些真实的写照, 但电视作为聚光灯、照妖镜, 无形之中就把这种庸俗、低俗放大到了极致, 因此就不仅仅是庸俗、低俗了, 而是恶俗。

虚假成分多, 公平性不足。有些选秀节目从一开始就带有虚假成分, 观众从表面上看到栏目组在各地进行海选, 似乎很公平, 但却忘记了海选的结果也是由评委和栏目组决定, 而栏目组又会为了节目效益考虑, 在一系列的PK比赛中有多少暗箱操作便不得而知了。不仅选秀节目, 相亲类节目中也存在着这种不公平的现象, 因为报名的人数很多, 又不可能每个人都到现场参与节目, 于是这个过程又再次演变为一场PK赛。国内真人秀节目绝大部分都有问题, 大多缺乏真实感, 缺乏纪实的魅力。如果没有“真”这一点保证, 这就是一个戏剧性的节目, 它就无法跟剧情片去比。作为“相亲类”节目, 贵在真实, 就必须尊重真实、必须生活化, 不能总是邀请导演、模特、演员上台, 把“相亲”搞成娱乐“表演”。不管你的节目如何编排, 但至少这些前来求偶者的身份必须真实可靠, 他们所说所感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而非作秀、炒作甚至耸人听闻。如果他们的身份是假的, 资料是假的, 感情是假的, 这还是“相亲”吗?

节目价值观时有偏差, 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一个栏目本身的价值观定位是否正确, 决定着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否良好。2010年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曾有一段时间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最终导致国家广电总局限令其停播整改, 原因就是在一期节目中, 女嘉宾马诺在面对一位男嘉宾的选择时, 说出了“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辞, 一时间社会舆论哗然, 各个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评论, 纷纷指责马诺, 马诺被冠上了“拜金女”的称号, 众多网友也就此事进行了大规模的争论,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对马诺的谴责。应该说, 目前大多数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群体, 其参与者也大多数为青少年, 而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素质尚未完全成熟, 判断是非真伪的能力还不够强, 而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的影响可能会造成整个青年群体价值的缺失。媒体应当记录和反映现实, 但这不表明媒体可以用夸大、扭曲的手法渲染情节、捏造事实、伪造真情。2010年, 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 对相亲类节目中存在的造假、过度炒作、宣传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价值观现象进行整治, 明文“严禁伪造嘉宾身份, 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 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 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电视真人秀类节目的出路

我国电视节目有一个怪圈, 一旦某种形式的节目受到欢迎, 那么其他电视台便会纷纷模仿, 出现一窝蜂的现象。但由于中国电视频道众多、电视频道结构同质, 电视创新就像生命周期极短的蜉蝣一样, 呈现出一种朝生暮死的现象:任何节目红火之时就是这类节目衰落之时, “热什么毁什么”成为中国电视创新的宿命。造成这种速亡现象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国电视台和电视频道众多, 一旦某种创新获得观众认可, 就会出现四级电视台的快速复制模仿, 造成同类节目过量供给之后观众的“审美疲劳”, 同时也会带来电视节目之间过度竞争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博出位”、“撞底线”的低俗策略。结果, 这些节目或者被观众抛弃, 或者被政府管制。节目创新的成果, 转瞬间被同质化和低俗化所葬送。相亲类节目目前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同生或者共死的尴尬局面, 想要一枝独秀异军突起, 就必须求新求变, 很多电视台也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情况, 正积极地寻求出路。

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要想节目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单单依靠模仿是无法办到的, 最重要的是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 湖南卫视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将《take me out》的中国地区独家专有版权买过来之后, 湖南卫视又对其进行了很多创新, 例如在嘉宾进场环节增设了“密室拷问”, 这些新增环节增添了节目的乐趣性, 受到观众的喜爱。在《我们约会吧》的基础上, 湖南卫视推出了升级版《称心如意》, 将“妈妈们”推上相亲舞台, 开始了相亲类节目的“丈母娘时代”。这一创新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现实, 很多年轻人相亲的最终把关人还是父母, 湖南卫视抓住了这一点, 将女嘉宾的母亲请到相亲现场, 增加了节目的看点, 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中老年观众, 扩大了观众群。

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一个栏目只有打动观众才是一个成功的栏目, 电视节目不仅仅是用来供观众娱乐消遣消磨时间的, 它需要为观众提供更多心灵上的营养,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深入到观众的心灵中去。现在有很多节目, 为增加看点, 将节目当做写小说一样来虚构, 凭空想象, 按照剧本来进行, 很多观众对此十分反感。东方卫视有一档栏目叫做《幸福魔方》, 节目播出早期, 很多嘉宾来到节目组讲述自己的故事, 希望得到专家的帮助, 解决问题, 但随着节目的播出, 一般的故事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 于是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离奇的家庭故事, 故事之曲折复杂让人叹为观止, 虽然故事讲得很精彩, 但观众不由得开始怀疑, 真的有这样的故事发生吗?坐在舞台上痛哭流涕的嘉宾真的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吗?为什么这些家丑不可外扬的事大家都纷纷拿到舞台上来大肆宣扬呢?这些很令人费解。

提升参与的透明度。大部分人都觉得选秀类节目从海选到晋级, 每个环节都是由观众自己评选而得出的结果, 应该很公平了吧, 殊不知这些披着公平外衣的选秀活动背后藏着无数的幕后黑手, 这些幕后操纵者掌控着比赛的一切, 最典型的便是假票。很多选秀活动对外宣布都是依据观众的短信投票决定胜负的, 可是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结果, 观众却不得而知。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 在选秀节目中, 自己喜欢的选手往往不能胜出, 最终得胜的反而是表现并不很突出的, 深究其中的原因, 恐怕与假票有关。选秀短信黑幕越来越多, 监控手段的缺失损害了选秀节目的公信力。可以预料的是, 长此以往, 选秀节目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大削弱, 使自己赖以存在的基础受到损害。因此, 真人秀类节目要想使人信服, 就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使节目全程透明。

加强正确道德观影响。真人秀类节目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信息污染, 其本身活动也必须受到社会的控制和监督。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法规上作出管理和规范, 更需要社会公众在舆论上给予很大监督。迫切需要各级教育机构在日常教育中对青年学生加以引导, 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坚持正确的成才方向, 清醒面对各种社会现象, 增强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 大众文化的多样性、易变性, 诱使某些青少年产生拜金主义的思想, 越来越期待一夜成名、一夜暴富, 缺乏中国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 面对新的形势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好时机, 更应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 而对于违背社会责任和社会主流价值的低俗化倾向必须坚决制止, 在制度上保证大众传媒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说, 对真人秀类节目的道德监督及影响, 是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四方努力才可以共同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孙仕莉.浅析真人秀节目现状[EB/OL].中国播音主持网, 2008 (9) , www.byzc.com/zhuanye/BoYinLunWen/1802.html.

[2]谢耘耕, 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R], 2006 (4) .

[3]周勇.电视新闻编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188.

上一篇:煤层气开发与利用下一篇:学习数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