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分寸的智慧

2024-07-12

把握分寸的智慧(精选6篇)

把握分寸的智慧 第1篇

关键词:医疗新闻,人物报道,读者服务,返璞归真

医疗健康, 不仅是报社体现民生、也是读者十分关注的新闻类别。面对医疗新闻林林总总的现状, 笔者只想谈一些小小的心得——如何在追求新闻新鲜度的同时, 把握好写作分寸感。

1 不要为了案例的新奇特而失去真实性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医疗新闻中, 一些特殊病例很能抓住人们的眼球, 这也就是为何会出现“缝肛门”“婴儿在保温箱被烫死”这类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 还有一类新闻的“假”不易被察觉, 那就是一些事件属实、但病情分析并不全面的新闻。这类新闻看起来惊悚, 但却容易失去专业人士的信任, 这对报纸的信誉度同样是一种损伤。

在各大媒体, 我们时不时会看到这类新闻:某人暴饮暴食, 吃了寻常食物, 或者干了件普通的事儿, 却得了某种重症或失去生命等等。这样的新闻让人读起来心惊肉跳, 阅读率点击率自然会高, 但是否真实呢?疾病不能只看表面, 吃了什么, 做了什么, 或许只是其诱因, 深入了解, 患病的根本原因其实另有“元凶”。而采访者因为知识的局限或为了博取眼球, 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其背后的原因。

在两年多的采访中, 记者也多次碰到这样的报料——听起来惊悚, 但细究起来, 却并不完全是这么一回事。

举个小小的例子, 有人报料称“一位老伯吃杨梅不吐核, 造成肠穿孔, 差点丢了性命……”这个报料看起来没有问题, 以前我们也写过类似的稿子, 问一问急诊医生基本就能成文了, 但我决定还是再深入调查一下。因为接诊的胃肠科室专家已经下班, 记者在医院里上下打听, 几番询问, 终于联系到这位医生, 而他则讲出了其中的隐情:这位老伯其实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 胃肠道穿孔到底是不是因吃杨梅不吐核引起, 并不确定。

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11 月19 日本报刊登过一篇“每天喝10 多瓶可乐, 20 岁小伙血糖‘爆表’不幸离世”的稿件, 而这则新闻在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时, 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 慢慢将新闻标题做成了“男子常年喝可乐, 中毒身亡”“小伙子每天喝十多瓶可乐死亡”之类, 要知道“喝可乐”和“死亡”之间, 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他患有糖尿病而不自知, 可乐只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因此这种标题显然是不妥当的, 也遭到了一些医学界专业人士的质疑。

一种疾病, 它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 甚至光靠一位医学专家都不一定分析得清楚, 记者作为医学的“门外汉”, 要把这类疾病以及与其相关的健康知识讲清楚给读者听, 除了平时多看多问, 还需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不能为了吸引眼球的“一时之快”, 而失去我们为读者服务、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初心。

其实, 从另一个侧面说, 医疗新闻的真实性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这就不仅仅新闻本身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因此, 作为写稿的记者, 这个名感性要时刻具备, 你的文章如果本身逻辑太离谱, 或者说断章取义, 会不会在社会上引发恐慌, 或者给某个行业, 某个个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你个人能不能因此承担责任?这点需要时刻的思量, 这也是在判断新闻如何把握时, 必须要拿捏好的真实性。

2 医疗新闻人物报道如何把握写作分寸感

讲完特殊病例的写作分寸感, 下面我再来谈谈医疗新闻人物报道的写作分寸感。医疗新闻中的人物报道, 主要是患者和医生两个方面, 患者当中, 最具新闻性的自然是一些器官捐献者和患者家属。

谈到捐献者, 大家首先想到的词一定是——高尚。但我认为一味抒情式的赞扬并不见得能深入人心, 反而容易因“用力过猛”而引人反感, 因此在报道中, 我更注重挖掘人物身上最朴实的想法, 以及其作为普通人人性的一面。

以我报道的两位深入人心的人物为例——角膜捐献者梁梅宁和徐海荣, 他们生前都是茫茫人海中最普通的人物, 为何会做如此高尚的决定呢?

梁梅宁原本并没有捐献的想法, 想法来自她的丈夫, 深爱她的丈夫有个简单的想法——“留”住她那双美丽的眼睛。商量捐献角膜的过程也没有那么激动人心, 只是一次如寻常时简短而平常的夫妻对话。整篇新闻关于捐献的部分就到此为止了。后面的段落里, 我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了夫妻间平常却又处处闪现着小浪漫的生活场景, 这和我们每一对夫妻的寻常生活并没有两样, 但就是这样一篇没有高歌颂扬的稿件, 却更加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段时间读者来电来信表达自己的感想, 红十字会的器官和角膜捐献数也创了新高。

徐海荣也是如此, 他是一个外地来甬打工的农民, 自然更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我在采写稿件时, 行文风格我也力求朴实, 不拔高, 不渲染, 甚至就这样记录下他所讲的、听起来甚至有点可笑的原话:“法国人说的, 中国每年有200 多万人死于癌症, 为啥?技术不行, 医学不行!所以我把遗体捐去做研究, 提高医疗技术!”我还抓住了其它媒体都没有抓住的一个点——“欠债还钱, 天经地义”这个中国农民最质朴的想法, 甚至都没有避讳他捐献器官的另一个并不怎么高尚的原因——希望借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帮他抚养没人管的孩子。同样因为真实, 这篇稿件显然比其它同类稿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段时间本报的新闻热线连续热闹了好几天, 都是来询问并帮助徐海荣的, 还有一位阿姨把电话打到我这里, 让我转告“徐家的欠债和今后孩子的生活费, 她全包了”。

此外, 再简单谈谈医生的人物描写。医生是一份需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的职业, 但它也是一份由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所从事的职业, 在采访中听到医生讲的最多的话就是——“我没有想那么多, 这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遇到困难的人, 你难道不想去帮助一把么?”所以我在报道中尽量避免使用“白衣天使”这类套上光环的字眼, 而是尽量去挖掘他们在生活中真实的一面, 例如白血病“之父”裴仁治认了个干儿子, 心胸外科专家邵国峰是个夹弹珠高手, 二院深受病人欢迎的小护士是个“段子手”之类的细节, 读者读起来忍俊不禁, 医生也觉得我们的报道亲切真实。

这些人物可以用我在一篇人物稿中的引言来概括:“这就是属于普通人的光辉, 不炫目, 却更持久。”因此, 人物报道过犹不及, 在写作辞藻的使用上有所克制, 这样的返璞归真, 才能更真实, 更接地气, 更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陈双.医疗新闻报道现状及人文化改变[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7) .

[2]王刚.对当前医疗报道的反思及改进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 2015 (8) :47-49.

[3]毛林涛.健康新闻报道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把握办公室搞笑的分寸 第2篇

把握办公室搞笑的分寸

。接着我开始在其电脑上杜撰一封足具羞辱性的电子邮件。但当光标移动至 “发送”按钮时,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我在考虑我的行为是否完全合适。

我说 “不同寻常”的原因是,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做着这种与《金融时报》风格明显不符的举动。但最近与一位老友的会面令我深感忧虑。在谈及我上学时一次灾难性但我认为非常有趣的玩笑时,他说:“上帝啊,你那时可真愚蠢。”我一直认为我自己非常有趣,他的此番言论让我吃惊不小,这让我反思自己对办公室玩笑的偏好是否同样愚蠢。

为了寻找这方面的建议,我仔细阅读了各种报章,但没有找到多少足以令我宽慰的文章,只有一些以示警告的故事:一个故事讲,美国一位保安在被其同事“绑架”后,突发心脏病去逝;另外一个故事称,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在新西兰举行的一个同事聚会上,一个玩笑造成了致命的后果:某人在如厕时,其身穿的草裙被人点燃。

与此同时,专门谈及办公室恶作剧的建议很少,且都持反对态度。美国一份报纸的一位评论员写道,那些坚持在办公室中制造恶作剧的人“没有教养,有故意搞笑的心态”。另外一位评论员写道,多数办公室恶作剧“都带有攻击性,可能会对工作环境构成负面影响”。

但当我进一步搜索相关文章时,一个让我有所安慰的证据出现了: 1999年发表于《美国管理学院日报》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某项研究总结道:“幽默能够提高个人和团队业绩”,不过调查警告称“幽默的效果取决于谁来用它,有魄力的领导人可利用它产生积极的效果,但自由放任的老板如果想要尝试搞笑,却(可能造成)损害。”

学术界的话语总是不那么直白。它们的意思是:办公室幽默是滑稽的事情。就像一位同事将其他同事的订书机放在胶水里,一些人会气得歇斯底里,另外一些人却认为它像《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那样有趣一样,我们不可能将办公室幽默一概而论,简而言之,成功制造一次办公室恶作剧比把人类送上太空还难。

当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要犯傻。但我认为,犯傻也是让办公生活变得可以忍受的方法之一。我甚至可以说,做不做恶作剧的问题引发了公司生活最深层次的难题,而这一难题从我们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出现了:在遵章守纪的压力下,我们敢保持多少个性呢?

几番思量之后,我得出结论:制造恶作剧是有好处的。但在你按下某位同事电话上的按钮(这样,挂断电话后,电话还会继续响个不停),或者给老板一张留言条,请他打电话给里昂先生(Lyon,与狮子lion同音:译者注)并附上本地动物园的电话之前,提醒自己一些关于办公室幽默的基本原则还是有必要的。

(1) 人们很少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滑稽。

(2) 玩笑是主观和伤人的,没有人人都喜欢的笑话,几乎每个笑话都会有一个受害者。在你制造任何恶作剧之前,你应该问问自己:我的受害者能否承受得住?

(3) 玩笑完全在于时机的选择。玩笑对象不是太忙的时候,可能认为这个玩笑有趣;当他或她正在赶工时,玩笑可能就变得没那么有趣了。如果你开玩笑的次数多过上厕所,那么你就有问题了:你是个制造麻烦者。

(4) 制造一个影响整个公司或一个大部门的恶作剧不是件好事。每个人的幽默感不同,总有一部分人认为你愚蠢。注意!

(5) 记住玩笑对象的国籍。我听说,日本人喜欢开一些看得见的玩笑(比如假发等),然而很明显的是,很少有德国人认为工作时搞些轻松节目是合适的。

(6) 记住你的职业。在医药行业,在某人抽屉里放一只人手不算可笑,而在法律行业,在其屁股底下放一个吱吱作响的坐垫,就已经是开玩笑的极限了。

然而,有两种情况并不适用于上述条款。第一种情况是,玩笑对象曾就读过英国私立学校。他们所受教育的很大一部分在嬉笑怒骂中度过,因此,对他们开玩笑几乎总会行得通。他们承受得住。实际上,一些人只能靠激怒他们来进行交流。

把握分寸的智慧 第3篇

在教学中, 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的学生, 有时难免要批评教育, 在批评的过程中, 言辞稍有不妥, 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育学生决不能简单粗暴, 而要掌握教育方式、方法, 要把学生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著名的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谁掌握了这把钥匙, 谁就能获得成功。”

长期以来, 我们总是强调学生要尊敬老师, 却忽略另一方面, 即尊重学生。学生有强烈的上进心, 有受到别人尊敬的愿望, 老师在批评教育时, 既不能让学生丧失尊严, 又要达到教育的目的, 使学生变得坚强。既不能因为怕伤害学生的尊严而不批评, 也不能在批评教育时, 完全不顾学生的尊严。

教育的困难之处就在于如何把握好这个分寸, 掌握一种平衡。

笔者是一位初三年级的班主任, 曾经遇到过这样三件事:

一位英语老师因一名女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便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像你这样的姑娘不学习, 没文化, 长大了嫁都嫁不出去。”听到老师这样说, 她羞愧极了, 一下课就趴到桌子上哭起来。从此这个女生再也没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了, 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最终没有考上高中, 早早地走向社会。如果这位老师换一种方式, 比如单独找她谈话, 或者批评不是那么尖刻, 也许这位同学的人生之路会更宽阔些、平坦些。

在另一节课上, 一位老师对一名不交作业的男生说:“农民的娃娃就是没素质。”此话一出, 学生立刻站起来。这位老师一看情形不妙, 急忙求助于我。最后, 老师丧失了威信, 班上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心理, 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已经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 如果老师不掌握这一点, 教育学生时, 可能会出现误差。

在一节数学课上, 老师正在讲例题, 一位女生转过身与后面的同学聊起天来, 这位老师一边讲题, 一边拿起半截粉笔头扔过去。这一动作, 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侮辱”和打击, 让其“失了尊严”。

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比如暂时停下讲课, 以引起该生的注意。我想这样的方式既可以维持教学秩序, 又维护了学生的尊严, 同时也彰显了老师的师德风范。

常言道, “人活脸, 树活皮。”所谓“脸”就是人的尊严。尊严是人格的门户, 是一个学生可以被引导、教育并使之成人的前提。学生希望受到老师的尊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种渴望愈加强烈和敏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其心理动态, 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

那么, 如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呢?

一是多信任。老师的尊重就是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期望。老师要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所存在的缺点和弱点。信任学生不是纵容学生犯错误, 而是相信学生是可以改正错误的, 抱以希望, 相信学生一定会成才, 这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会使学生觉得老师看得起自己, 会更加努力学习。

二是多关怀。关怀不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 必须要有实际行动相配合。如果某个学生迟到了, 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顿训斥或罚站, 而应以关切的口吻询问迟到的原因,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爱心, 那么学生迟到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又如学生在考试中成绩进步了, 一定要鼓励, 哪怕是口头上的表扬, 对学生来说也是莫大的幸福。

三是多理解。理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了解。但是在教学中, 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容易实施, 要做到理解, 必须先去了解学生。了解家庭教育情况, 了解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 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 才能去理解学生的种种行为, 才能对症下药。理解了学生, 才能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才能做到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要认真考虑自己对学生的每一意见、每一做法, 无论如何都“不能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把握好求职面试时的礼仪分寸 第4篇

步骤/方法

1 ●目光接触

面试时,应试者应当与主面试官保持目光接触,以表示对主面试官的尊重。目光接触的技巧是,盯住主面试官的鼻梁处,每次15秒左右,然后自然地转向其他地方,例如望向主面试官的手,办公桌等其他地方,然后隔30秒左右,又再望向主面试官的双眼鼻梁处。切忌目光犹疑,躲避闪烁,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2 ●身体姿势和习惯动作

在进出面试办公室时,注意进退礼仪,一定要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和饱满的精神,不要与人交谈时频繁地耸肩,手舞足蹈,左顾右盼,坐姿歪斜,晃动双腿等,这都是不好的身体语言,总之,手势不宜过多,需要时适度配合表达。

3 ●讲话时的嗓音

嗓音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紧张,是否自信等,平时应多练习演讲、交谈的艺术,控制说话的语速,不要尖声尖气,声细无力,应保持音调平静,音量适中,回答简练,不带“嗯”、“这个”等无关紧要的习惯语,这些都显示出在自我表达方面不专业。

注意事项

参加面试时,除了熟记自己准备的资料外,如何把握短短一个小时左右的时机,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树立良好形象,掌握良好的交谈技巧也是实施成功面试的重要因素。

把握分寸,有所作为 第5篇

一、班主任在进行家访时应把握好分寸。

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势必要把学生在校行为表现和学习成绩向家长反映,在反映情况时应把握好分寸,客观公正。这一点在对“问题学生”进行家访时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班主任的偏见将其定位为“差生”,或者本身情况确实糟糕:成绩不好,表现也差,甚至品行有缺陷。遇到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在家访时切不可将其“一棍子打死”,一味向家长“投诉”,把学生描述得一无是处。因为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表现再怎么不好也不至于毫无优点。将学生情况描述得一塌糊涂,学生不高兴,家长也不舒服。有的学生可能在校表现不好,但在家却表现良好,如孝敬父母,勤于劳动等。像这种情况的学生,班主任家访时若将其孩子的情况说得很糟,家长从内心是无法接受的,甚至会认为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不愿配合班主任的工作。退一步讲,家长既使清楚自己的孩子在校和在家各方面表现都不好,但毕竟是自己的“心头肉”,谁也不愿看到自己孩子的形象在班主任心目中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因此,班主任对这类学生进行家访时,既不能“睁眼瞎”,有缺点也帮学生遮掩,只说好话。也不能不把握好分寸,只有客观公正反映学生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才能赢得家长信任,争取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需要指出的是,把握分寸不仅适用于“问题学生”,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生。家访时把握好分寸,不因成绩好而“一俊遮百丑”,将学生捧上天,也不因有缺点而“一棍子打死”,只有做到客观公正,才能赢得家长信任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在进行家访时应有所作为。

所谓有所作为,即班主任在家访前应明确家访目的,构思好家访内容,掌握必要的沟通技巧。与家长沟通交流时应能准确反映情况,解决问题,赢得家长信任,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有的班主任缺乏责任心,将家访看成是学校摊派的任务,对家访工作随意应付。一到学生家中,成绩单随便一发,话没说两句就走人。这样的家访很难有效果,甚至会给家长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带来副作用。还有的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缺乏经验,家访时东拉西扯,信口开河。中心主题不明确,容易影响家访效果,甚至引发家长反感。此外,班主任家访时不可带着功利性目的进行家访。如对有权势的家长阿谀奉承,甚至索要财物。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家长冷漠应付,敷衍了事。带功利性目的进行家访势必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形象,难以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有所作为首先思想上必须重视家访工作。家访的目的一是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及学习情况。二是在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用教育者所具有的优势,捕获信息,发现教育的机会。把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传达给家长,增强家长的责任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要充分做好家访的准备。可以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和家长预先约定好时间,让学生家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充足的交流时间。班主任要认真准备好与家长交流的内容,特别是被访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带上学生的作业,活动资料等反映学生在校情况的资料。

第三,要注意观察,积极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家访时,班主任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生家长言谈举止。这些方面透露着学生家庭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对于真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班主任留心观察,就有可能发现日后教育学生的资源。与家长交流时,要积极主动,特别是遇到性格内向、言语不多的家长,班主任应善于寻找话题,避免冷场。交流时应多用商量的口气,态度随和,语气婉转,语态真诚。切忌用教训的口气,因失言而失理。及时准确反映问题,让家长实实在在感受到班主任的责任心和爱心,赢得家长信任与支持。

第四,要做好家访总结。家访以后,要认真写好家访记录(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记录家访的过程、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把了解的情况及时记录起来,有利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效率。

只有明确家访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每个学生及家长的情况,针对性的因“家”因“人”而访,才能与家长良好互动沟通,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做到有所作为。

课堂驭情须有度 把握分寸巧添花 第6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寸

《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块,且相辅相成、勿论主次。然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由于急功近利思潮的泛滥,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校管理者及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贯彻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形同虚设。在这种课堂教学熏染下,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畸形偏颇,精神遭受蒙垢失落,甚至与正常的社会道德背道而驰。春秋先贤管仲曾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课程、课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素质教育的步履逐渐加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在日常课堂中频现踪迹: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或旗帜鲜明、掷地有声;或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但是,近期笔者在观摩了几节地理课之后,内心可谓愁云惨淡、涟漪不断:部分地理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分寸的把握,有待商榷,甚至可以说是走向了误区。笔者现将管窥所思归纳如下:

一、蜻蜓点水 忌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诸多细微之处,往往蕴藏着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机,我们教者要适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细节信息,优化处理,牧养心灵。可能是出于自身能力、阅历所限,抑或外界种种藩篱枷锁的制约束缚,有些教师缧绁自己真实的内心,不会言、不善言、不敢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总是游离、飘忽、孤独于本质之外。

2013年暑期,笔者在江苏省启东中学聆听了若干地理公开课。其中有一节课课题名称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教者扎实的基本功、灵活多变的方法手段、大方亲和的教态着实令人钦佩,从自然灾害的含义、产生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等娓娓道来、一气呵成。在课堂临近结尾时,教者联想到发生在菲律宾的洪涝灾害,谈及我国给予菲律宾大量物资和人力上的援助,以此作为切入点,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一番热烈探讨之后,得出结论: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平等的,生命至上,我国给予菲律宾援助,正是体现了人类的大爱精神。诚然,教者所实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细细深究,是否仅仅局限于此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一些官方媒体所坦言,我国给予菲律宾援手,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出于一种外交策略、一种权谋,“上兵伐谋”,古来有之,无需讳言。我们教者,“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勇敢无畏直面客观事实,努力挣脱外界的掣肘,为受教者提供正确的是非观。换言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绝不能言不由衷、言之无力;不可以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要抓本质、把好度;要会言、善言、敢言。

二、信马由缰 妄言

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极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能被自身一些负面、消极、极端的情绪所左右或牵绊。教师虽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但更应高屋建瓴,运用理性的目光审视、驾驭整个课堂教学。

2013年岁末,南通市区三校联合开课,其中一堂课的课题名称也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笔者抱着“同课异构”的心态,观摩了这堂课。可以看出这堂课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师生的互动环节等,近乎完美。临近末了,教者同样没有忘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教育,然而正是这个临终环节,有画蛇添足之嫌,饱受听课者的诟病。教者抛出“2011年日本大地震”的案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自身的人生阅历,谈谈当自己面对日本发生这种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做?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大灾面前,人人平等,生命至上”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慷慨解囊的义举……但是,其中也夹杂着些不和谐的声音——让所有日本人都被淹死!教者让发此言论的学生阐述理由,面对教者的质疑,听课教师的诧异,学生一时惶恐、不知所措。也许是为了救场,教者随即大谈“日军昔日侵华战争,如今企图篡改历史”、“日本与我国钓鱼岛领土的争端”、“日本首相朝觐靖国神社,军国主义的复苏”等,转而言及“因果报应轮回”之说,大有视在日本大地震中丧生的生命“轻若鸿毛、贱如草芥”之意,且呈怒发冲冠、义愤填膺之状。显而易见,此时教者已经不自觉地受到自身情绪的左右,进退维谷,身陷泥淖。不可否认,“不忘屈辱的历史,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倘若仇恨蒙蔽了良知、丧失了理性,大灾面前漠视生命、人性冷漠,只会让学生迷失自我、泯灭善良,从而偏离本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及初衷。以此为鉴,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客观、理性、公正地看待一切事物或现象,杜绝随心所欲、口不择言的陋习怪癖,还课堂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芬芳天地。

古有“先修身、后治学”之说,今有“先成人、后成材”之言,无不强调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与“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拿捏好分寸,浓妆淡抹皆不宜:浓妆,则发鲍鱼之臭;淡抹,亦难嗅芝兰之香。

上一篇:太原小店下一篇:现代教育思想文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