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图书范文

2024-06-15

中外文图书范文(精选12篇)

中外文图书 第1篇

1 采访工作的重要性

中外交流和协作在信息社会化、信息网络化、信息国际化的社会里日益频繁, 所以在中国文化市场里陆续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外文文献。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 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中外文图书文献。为了很好地满足到广大读者对学习、教学、科研的需要, 图书馆将会购置很大批的的中外文图书文献, 以及增加外文原版文献的品种、数量以及语种。另外, 由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密度存贮技术的应用, 要想有能力去完成中外文图书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纳等工作, 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必须至少要精通一门外语。在新建本科院校中, 图书馆中外文图书文献的馆藏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 代表着整个学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并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中外文文献资源特别是外文期刊刊载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 它可以很及时地报导科学研究动向和国际重要研究成果, 所以它很自然地成为了高校师生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中外文图书文献采访人员要根据图书馆采访方针, 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办学宗旨、馆藏特点和发展, 以科研发展的情况作为依据, 及时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访计划, 尽量让读者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人们可以从外文图书的价格、内容, 技术以及质量等方面来对中外文文献进行评估, 从而决定是否要去购买。

2 在质量方面, 中外文图书采访工作的具体要求

图书馆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就是图书采访, 图书采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藏书的质量和读者服务工作的展开, 所以新建本科院校要怎么样才能做好中外文图书采访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事业迅猛地发展, 图书市场呈现出一派非常繁荣的景象。如今, 我国的出版社大约有600家, 近年来图书的出版量每年就有20多万种, 出版的品种很多、数量很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很明确地提出,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竞争的社会, 图书馆是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 所以提高图书馆图书采访的质量显得格外的重要。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要制定出一个非常严格的采访制度和采访计划。图书馆图书采访是一项连续性、制度性很强的工作, 图书采访以采访制度和采访计划作为依据, 它可以大大地加强针对性, 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及无效性。图书采访工作的原则是要选择优秀的图书来进行采购, 对质量的要求也就不言而喻。

3 文献在教学科研当中的重要性

为了探索人类对该门学科尚未掌握的知识和规律, 科学教研不断对现今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学说和原理进行了检验。科学研究具体可分为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这三大类, 并且吴岱明对每一种过程都作了描述。归结起来, 就要从资料搜集中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整理中的获得成果变成表现成果或者评价成果。文献在上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实地的社会调查和文字资料的搜集、积累、整理和编纂是研究和著述工作的基础, 是生产哲学、社会科学产品的原材料。研究工作只有基于这个基础才可能做出好成绩。由于社会科学研究对文献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文献研究法成为了一种专门的研究方法。虽然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开发研究中很少采用这种单一的文献研究方法, 然而对文献的使用却始终渗透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4 新建院校图书采访工作的不足

4.1 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一直以来图书馆都被购置图书经费短缺的难题给困扰着。学校要想使藏书量扩大并且充实, 那就只能多购买一些特价书和打折书。很多图书馆无原则地加大复本量, 无计划地大批量采购, 迅速充实品种, 就为了顺利通过评估, 导致购买的很多图书根本就不适合学生阅读, 造成读者找不到真正需要的图书。图书数量的增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 逐年增加馆藏才能保证藏书的质量, 没有充足的经费, 图书馆就无法长期地积累图书, 所以每年图书馆就只能购置到很有限的优质图书。现在物价不断地上涨, 图书的价格也不断地升高, 有限的购书的经费远远不够。有限的购书经费无法满足读者对知识的需求, 图书文献不能及时地更新, 会对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情绪产生影响, 读者就会产生一种图书馆无书可读的思想, 影响读者的到馆率, 导致图书馆陷入被动的局面。

4.2 采访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很多学校图书馆安置了没有系统学习过图书管理知识的工作人员, 这些工作人员都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 缺乏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 甚至专业素质欠佳, 他们对图书编目、分类等图书馆基本知识完全不懂, 思想停留在一般层次水平。于是就会造成无法给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以及无法给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充裕的阅读空间的弊端。

5 对中外文图书采访工作完善的方法

5.1 明确读者需求, 建立信息资源库。

图书采访工作的最大目的就是要满足读者的需要, 尤其是读者对中外文献的阅读需求。因此, 这要求采购人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馆藏体系, 提高图书利用率与馆藏质量, 确定藏书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具体要深入学校各个院系, 了解读者需求情况, 及时获得读者的阅读爱好, 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 建立读者阅读档案。

5.2 采购图书方式多样化。高校图书馆中外文图书采购的路径多种多样,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5.2.1 中外文图书以填写纸制订单选书为主, 但是这种填单预

定的方式太传统, 新书到馆的时间严重滞后, 读者不能及时地阅读。

5.2.2 选购是中外文图书采访工作比较便捷的方式之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能够直接地鉴别出图书的质量。

5.2.3 多种路径接受海外赠书,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图书馆紧张的经费压力进行了缓解, 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摘要:现代图书馆工作中既基础又关键的一项工作就是中外文图书文献采访, 它不但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馆藏质量, 而且还影响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从中外文图书文献的价格、内容、技术、质量以及相关性等等几个方面对中外文图书文献进行评价, 以及对中外文图书采访工作深入地探究。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采访,中外文图书文献

参考文献

[1]李姗姗.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 7 (3) :106-108.[1]李姗姗.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采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 7 (3) :106-108.

中外高校图书馆的比较 第2篇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国外,图书馆也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本文把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作为参照,以点带面,比较中外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差异,找出差距,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以期中国大学图书馆办得更好,为教学科研服务。

总体上讲,中国高校图书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又直接影响到大学图书馆的管理。这些差距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一、服务观念,服务意识比较

高校图书馆的最主要职能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读者服务,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应具有清晰自觉的服务意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始终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国外高校图书馆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好。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校图书馆提倡微笑服务,细节服务。工作人员在接待读者时,首先需要微笑服务,询问读者需要什么帮助,对于前来提问的读者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没有读者需要的资料,至少要告诉他们怎样找到所需资料,不能用“没有”两个字把读者打发走的。在美国,读者无论进入哪所高校图书馆都随处可得各种各样的关于图书馆的介绍。这些介绍以活页、纸笺的形式摆放在各入口处或楼道里。介绍内容包括图书馆的概况,图书馆的各种规定,新书介绍等应有尽有,一目了然。其他一些方便读者的细节问题,图书馆考虑得也很周到。如在阅览桌、目录柜、微机旁放有许多小纸盒,内装纸片和铅笔,读者可将所查阅内容随手记录到纸片上。每个细微之处都极大方便了读者。反映了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理念。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观念陈旧,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为读者着想的思想。“没有”是打发读者的常用词汇。致使一些读者蒙受损失。在细节服务方面,我国高校图书馆也不十分注意,一些图书馆的大厅里,没有该馆的平面图,也没有关于该馆的介绍材料。某些阅览室牌子也不明显,致使一些读者到处询问,个别读者扫兴离馆。诸如此类的一些细节问题,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服务观念、服务水平问题,应加以重视和改进。

二、服务社会化的比较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除本校的师生员,工外,还包括校外的社会读者。向社区、社会开放服务是国外高校图书馆的一个突出特色。在强调为本单位服务的同时,还强调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国外公立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对公众开放。另外,国外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在加拿大,如在本馆借不到所需书刊,便可通过本馆向外馆借,并且手续简便,只要按规定填写申请表,图书馆工作人员会替读者办理妥当。我国则很少强调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管理上显得十分严谨、封闭,服务对象仅限于本校师生,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如果我国的高校图书馆能够扩大其服务对象的范围,为社会服务,势必能够推动当地教育 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在馆际互借方面,各高校图书馆之间受传统封闭思想的影响,各馆之间各自为阵,闭馆自守,资源共享意识差,很少开展或没有开展馆际互借,致使一些资源重复浪费,而另一些资源又奇缺,导致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一问题,比较现实的途径就是广泛开展校际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横向协作关系,互通情报,互通有无,充分发挥社会图书馆资源的作用,解决图书文献不足的问题。

三、图书馆员素质比较

国外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馆

员队伍。在美国,高校图书馆员学位之高是无法比拟的。美国普通馆员普遍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学历。专业馆员必须具备图书馆硕士以上学历或其他学科双硕士、博士学位。具有以上学历的人还需获得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资格认证。美国馆员由于学历起点高,他们掌握图书馆学、现代信息学等专业知识,懂得某个专业的学科知识,熟悉馆藏和网络信息分布,能够熟练地解答读者的咨询,帮助读者获取信息,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图书馆员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中国高校的图书馆员其学历结构可分为:(1)博士、硕士及双学位的人员:在北京地区几所高校图书馆人员中约占6%~9%;(2)大学本科学历:包括通过成人自考获得本科学历的人员,学图书情报的仅占10%~20%;(3)大中专毕业生;(4)无学历者:从整体水平看,中国馆员的学历低,学科背景单一,很多人员只能从事简单的文献整理、登录入库、借阅等工作。比较高级的专题咨询、信息检索、二次文献的翻译等工作不能胜任。公众对馆员的工作认知就是借借还还、看门守摊、取书归架等。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声誉和图书馆的学术性。

四、法律保障的比较

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图书馆方面的法律,而美国早在1925年就制定了图书馆法,其主要内容有:各级政府要建立图书馆。(2)为图书馆征税。(3)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人员由行政长官指派的图书馆委员会任命,负责图书馆的经费控制、行政管理和财产管理等工作。这种立法保障了图书馆生存的合法性和连续性。而中国的图书馆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生存相对艰难。相当多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达不到规定的比例。

五、学科馆员制度的比较

与美国相比,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目前的状况是:起步晚,起点较高,人才缺乏,总体建设落后。从历史上看,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左右,而我国的起步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试行学科馆员制度(2002年才正式设立学科馆员岗位),北京大学于2001年4月成立了学科馆员小组等。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的实施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再加上我国高校图书馆自身原本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所以我国的学科馆员制度与美国高校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首先,我国目前有56所高校实(试)行了学科馆员制度,虽然无法得知美国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高校图书馆的确实数目,但可以推测美国的学科馆员制度是普遍实施的,不只高校图书馆还包括其他研究性图书馆;其次,我国学科馆员的人数少,据笔者统计平均每所高校图书馆只有近10名学科馆员,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数量,有的学校高达70人以上,大部分也都在20人以上,与我国相比高出一大截,可见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学科馆员的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再次,在学科馆员对口服务的学科分类上,我国大部分院校是以院系为单位,一两个学科馆员囊括了某学科所有的服务内容,调查中我国清华大学的学科分类最细有36个,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分类一般都在36个以上,乔治敦大学达到了70个。最后,从美国高校图书馆有关学科馆员的页面建设情况看出,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网络技术应用得比较成熟,比如将学科我国并不缺乏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相应配套设施,大量商业性网站设计得十分人性化,浏览迅速方便,而高校图书馆网站从整体上设计得十分粗陋,这可以说明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缺乏相应计算机人才,或者说对网站设计和计算机应用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航和学科馆员列表结合起来设置超链,给读者使用带来了极大便利,提高了利用效率。综上,我国应加强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力度,不仅要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目前的人力、物力等实质条件,还要考虑当前信息时代的环境因素和要求,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在具体工作的实践探索中,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科馆员发展的道路。

六、用户培训比较

培训方式一般是课堂教学和参观图书馆相结合来进行的。这方面国内外的情况差不多, 在培训的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从内容上来看,在美国, 针对全校的师生, 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种培训班或讲座。主要讲授最新信息技术应用, 包括: 互联网与 Web 利用、应用软件的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等。所有培训全学期开办, 师生可随时报名, 随到随学, 在培训过程中注重边讲解边演示, 并鼓励学员动手操作, 增强读者获取信息的各种技能。而我国高校图书馆讲座的内容, 一般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介绍、工具书和数据库的使用、学位论文的检索、应用软件的使用等。而且,据统计,我国高校图书馆只是开展了对学术研究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甚至部分学校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都难以保证, 如参考工具书、学位论文等的检索和利用都较少涉及。而在更广范围的信息知识拓展和更深范围的信息知识的挖掘方面, 更是欠缺, 其服务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具体运作细节, 用户培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的差距明显: 国外培训班或讲座的内容包罗万象, 既有对学术资源的培训, 也注重对非学术资源的培训;既注重对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培训, 也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培训;既有总馆对一般的信息资源检索、利用的通用知识的培训, 各个专业分馆更注重对本专业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的培训;既有对馆藏资源的介绍, 还有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对社会进行评论性的讲座等。近些年来随着电子资源的不断增长, 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一小时系列讲座”也逐渐火暴起来了,接受培训的用户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培训深度和广度相对偏浅、偏窄。

综论中外图书馆自助服务 第3篇

摘 要:本文论述了德、美、伊朗等国外图书馆和中科院、香港特区等国内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的情况,对我国图书馆界普及自助服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5-0166-04

1 国外自助服务开展情况

1.1 北欧诸国开发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的情况

1.1.1 背景

80年代后期,北欧诸国经济低迷、徘徊不前,导致各国地方自治体财政大为紧缩而殃及公共图书馆经费拨款,多项新馆建设规划被迫中辍,甚至图书馆专用大轿车也必须忍痛割舍。

北欧诸国公共图书馆经费中的大宗为工作人员的薪金,因此,为压缩经费支出而削足适履,图书馆不可避免地引发裁员问题。北欧图书馆工作人员大致分为受过专业教育获得国家图书馆专业资格认证的馆员和辅助人员,两者待遇截然不同。如瑞典公共图书馆馆员各有独立办公室,而辅助人员则屈居混合作业室。北欧诸国一般由地方自治体统管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劳资人事,而辅助人员的佣金则由图书馆自行支付。辅助人员多为计时工、临时工,多数人在流通部门口借还图书或将返还图书归架以及从事到馆新书贴覆不干胶标签等繁杂的手工作业。

此外,近年来,北欧诸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每逢寒气逼人的冬季,失业者首选的去处即为图书馆。经济不景气之年,工作者收入平平而余暇时间逐增,任何人都可随意去环境幽雅的图书馆借阅图书消磨时光又不必掏腰包,因而人们趋之若鹜。加之北欧图书馆一般不限读者借书册数,图书流通量较大,因此,北欧诸国处于萧条期的图书馆读者到馆率与图书外借册数均较经济景气时期明显攀升。其结果,图书馆利用者的增加与图书馆辅助工作人员的裁减的矛盾日趋尖锐,解决这一矛盾的良策就是实施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包括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及其附属设备。

另一方面,北欧诸国步入90年代后,经济形势渐入佳境,国际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普及程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1994年,丹麦政府发表的《丹麦情报信息技术政策规划》赋予公共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中的职责。规划指出:“图书馆在信息革命中的中心任务就是指导市民利用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获取知识,特别需要解决的是那些学会利用和不会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读者在获取信息中产生不平等的境遇。”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在北欧诸国图书馆和读者中迅速普及,在客观上为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2 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

1997年3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郊的利丁厄市中央图书馆启用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目前,分系统尚处于辅助运行阶段。其自动借阅过程如下:在分系统标识导引下,读者将个人图书外借磁卡送入图书借阅数据记录插口,同时将贴覆有条形码的图书分别置入分系统自动扫描器,计算机将有关数据储入读者外借磁卡与图书馆图书流通数据库中,同时分系统还自动对图书进行消磁处理,以便顺利通过图书防盗监测仪。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分为移动与固定两种形式,移动型置放于馆内多处专业图书出借厅室,固定型则安装于总出借厅大台台面。

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启用后,原则上要求读者在分系统办理图书出借手续。在图书馆图书总出借台面配置多部条形码阅读器与终端显示器,如读者自助利用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遇到困境,出借台值守馆员即可提供咨询服务为读者排忧解难。因涉及图书返还期限和逾期罚款制度,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还配置多台标准打印机。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同步自动打印记载有外借书名、借阅起迄日等数据的通知便条,使读者十分清晰地明了各项图书借阅要素。

1.1.3 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

北欧诸国公共图书馆现行传统的图书返还手续大体如下:读者进入图书出借厅内,首先从自动纸号机取下一枚纸号,然后依号等候办理图书返还手续。总出借台内的工作人员与纸号机同步按动显示触键后,返还窗口显示相应号位,该号读者便可到窗口办理还书手续。北欧公共图书馆出借台内设有图书逾期罚款现金出纳机,工作人员锱铢计较图书逾期日数及款项,严格执行逾期罚款制度,这是因为逾期罚款将纳入书刊采购经费总额以弥补图书馆经费之不足。

流通总台内,由于部分辅助人员被裁减,返还图书不能及时归架投入再流通。返还图书的滞涨与辅助人员的缺乏这一矛盾直接困扰图书馆流通部门,影响图书流通率。实际上,很多图书馆难于实现返还图书的当日归架,加上辅助人员的裁减无疑雪上加霜,导致返还图书堆积出借台后的作业室内达数日之久。在这种状况下,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的建设规划便呼之欲出了。

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由瑞典公司开发,目前有数台装配在瑞典南部公共图书馆,有两台装配在挪威公共图书馆,北欧其他国图书馆也在筹划启用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日本公共图书馆曾有意引进瑞典图书流通自动服务系统,但由于日本读者对于系统的机械精度和操作性水准要求很高,管理层对于系统的引进又十分挑剔,目前这套系统的引进被迫搁浅。

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的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可靠地将返还图书自动分类排序,具体运作流程如下:读者在分系统标识导引下将个人图书外借磁卡送入图书借阅数据记录插口,同时将图书送入图书传输通道,计算机处理完毕后,读者即可取回外借磁卡和分系统自动打印图书返还数据信息通知便条。此时,通道扫描仪还将还书条形码分类信息实时传递至相应的往复式微型机械手,机械手依据信息指令依次将传输通道的图书运送至所属类别的网箱式移动小运输车内。现阶段,机械手最多可执行20种类分拣作业,在部分专业图书馆目前仅配备可分拣6种类机械手。当某类网箱内图书满载时,辅助人员及时置换新网箱式移动小运输车。如果工作人员一旦疏于监控,致使网箱内书满为患时,分系统将会自动报警。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读者返还图书传输窗口全部用玻璃分割封装,通过玻璃窗口机械手不知疲倦地捕捉各类图书的操作过程使读者一览无遗。有很多学童为了观看机械手的运行风采,不辞辛苦地主动到馆代父还书。

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尚存在某些问题,如总体运行尚不稳定,机械动作时有失误;占用空间较大而短期内无望小型化;返还图书条形码重读率较高,急待提高读码有效率;分系统目前尚不能自动处理各种电子出版物。

此外,分系统对于逾期罚款的处理尚不尽人意,因为逾期与非逾期图书进入图书传输通道的处理方式并无不同,只是打印通知便条逾期图书打印逾期记录和罚金数额,如果不及时办理交纳罚金手续,当读者再次利用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外借图书之际,分系统终端视屏将显示交纳罚金提示语及其具体数额,拒绝实施后续程序。读者必须到服务台交纳逾期罚款,而后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系统消除外借磁卡逾期信息。今后,如果图书自动返还分系统增加逾期罚款自动收银机子系统,图书外借、返还与逾期罚款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将渐臻完善。

依据北欧诸国已采用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的公共图书馆馆员目力所及,热衷利用自助服务系统的读者以年轻人为多。为使广大读者习惯于使用自助服务系统,馆员热情提供咨询服务,指导读者阅读该系统使用说明,同时阐明图书馆导入自助服务系统的初衷,求得读者理解与合作,期望最终使该系统深入人心获得成功。

1.1.4 BDS图书监测设备

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的实施,BDS图书监测设备必不可少,北欧诸国超市与专卖店几乎采用类似BDS监测系统。市民对这一系统较之日本读者更为适应,北欧图书馆读者们对此设备的监测运作已经习以为常。读者利用图书自动出借分系统借阅图书过程中,分系统自动将图书防盗磁条消磁处理,读者携书通过BDS图书监测设备便可安之若素了。

1.1.5 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与馆际互借

北欧诸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实现综合目录联机网络服务,而馆际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的网络互联导致传统馆际互借活动的变革。读者一卡在手,便可随心所欲在国内外联机图书流通自助服务系统图书馆进行借阅活动。馆际互借的变革,可真正实现文献资源共事,进一步缩小甚或取消各馆自建的保存本书库,活跃开架书库空间,并可加快图书剔旧的进程。在北欧人口较少的城市,书店图书售价较高,图书馆廉价销售多余复本和剔旧馆藏图书,倍受市民的青睐。

1997年初春,丹麦哥本哈根市立中央图书馆举办馆藏闲置、剔旧图书特价展销会,开幕当日,有近百名读者聚集图书馆门前意欲争购旧书,盛况空前。

1.1.6 德国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情况

德国柏林中央暨州立图书馆注重书目检索和外借流通的自助服务,读者可使用柏林公共图书馆联合目录检索系统查询所需资料,它能清楚地显示出一本书存放在哪个图书馆。如果读者所需资料没有出现在区域图书馆联合目录中,则可利用全国期刊数据库和全国联合书目获知该资料被哪一家图书馆收藏。图书馆每台电脑旁都有一份详尽的检索指南。为了给读者查询文献提供更多的便利,柏林中央暨州立图书馆不仅购买了140余个涉及不同专业的检索性光盘数据库,还购买了OCLC的WorldCat、FirstSearch等网上数据库,供读者在馆内免费使用。如果所需资料已被外借,可自行在网上预定,读者甚至可要求将预定的资料送至家中,为此,只需支付邮费即可。续借也很方便快捷,读者只需在联网电脑上输入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即可,同时还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续借。他们设立了电子信箱的服务,除了提供一般性的服务外,还在版面上设立了一个键,让读者能通过它直接查问有关柏林的问题。

柏林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自动复印机,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进行扫描复印。复印前需先插入预先买好的电子(储值)卡,复印时自动扣款。

德国巴伐利亚州公共图书馆2003年订购了世界各地各语种的报刊4.1万种,其中2万多种期刊在现刊阅览室开架。共有19.3万册馆藏图书开架陈列于图书阅览室。读者可以通过网上检索后预约所需的图书,图书馆外借处的书架上到处存放着读者预约待借的图书。读者可以带个人计算机到图书馆,计算机的通讯和电源线路集中后安置在阅览桌支架的不锈钢架中,阅览桌显得简洁,没有杂乱的感觉。读者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或者因特网向图书馆进行检索和预约。一般先检索所需图书馆书目信息后告诉图书馆管理人员,再通过电话确认是否已经提出或暂存的架位,得到确认后可直接到暂存的书架上取书。该图书馆也对读者提供自动复印机,读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扫描复印。该图书馆置放了近千个自动存物箱,与超市的存包箱一样,先投一枚一欧元硬币,就可以上锁取钥匙了,开了箱硬币自然可以取走,存物箱旁还设置了硬币兑换机。

德国慕尼黑市立图书馆收集有大量的声像资料,读者可以借出,外借管理也有独特的方法,每盘光盘都有专门的装置,办理了外借手续后,自然打开锁闭的装置,归还后再上锁。该馆到处可见自动复印机,复印费是A4纸每页0.1欧元,A3纸每页0.2欧元。该馆也允许读者带计算机到馆,只是个人的计算机不能与因特网连接。该馆的计算机向公众提供因特网检索,采用投币式管理,需要兑换50分欧元硬币,每次限制使用30分钟。

1.2 美国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情况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洲北岭州立大学图书馆馆长柯善素介绍,美国读者特别强调自我服务,除了一些控制区像善本书库之外,美国所有的图书都是开架的,他们很注重使用户不经过任何环节而直接使用图书馆。

当今的美国图书馆界呈现出下面一些趋势:在网络载体条件下,基于网络的“自助式”的查询模式将成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服务是以电子服务的方式提供的,这种服务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的咨询服务,它促使图书馆将适合的网页推向读者,作为一种普遍策略,图书馆正努力将更多的服务和读者交互项目送上网。

1.3 伊朗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情况

伊朗德黑兰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全部开架,按学科不同分类储藏。每层藏书楼都有宽绰的阅览室,在那里看书,不必办理借阅手续,只要求你不要把图书放错书架。倘若需要复印资料,也不必麻烦管理人员,你只需给复印机投入足够的硬币,它就会立即给你拷贝出来。

1.4 国外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情况

加拿大公共图书馆用电子机械处理出借事宜,快捷又省心。如果3周内看不完所借图书,无需担忧,可以续借,前后可以续借三次。续借时,你不必捧着沉甸甸的图书到馆里办手续,只要一通电话或在电脑网络上点击一番,就大功告成。

日本国立图书馆关西馆则为读者提供自助复印服务。

2 国内图书馆自助服务开展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往来的加深,国外图书馆的自助服务经验被广泛借鉴,尤其是开架服务的理念和做法掀起了我国图书馆界服务的一场革命。现在全国已有许多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开架借阅,自助外借、自助还书、自助复印等自助服务也有所发展。中科院开架阅览区采用查、阅、藏、借一体化的管理方式,为读者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傍人旁”的“知识超市”氛围。中科院新馆依托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服务,他们实行全部馆藏开放式的开架服务。还在各阅览区设置书目检索终端,供读者自行检索查询,也设有自助复印设备。

随着互连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网络时代的图书馆自助服务有了许多方便快捷的方式,中科院开架阅览区即使在印刷型文献阅览区,阅览座位近旁都设有网络信息端口和电源插座,为读者使用自带便携式电脑提供方便。

目前在传统阵地服务的同时,几乎稍有规模的图书馆都有了自己的网页,清华大学、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等都先后开展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网上文献传递量也与日俱增。而网上借阅、网上讲座、网上咨询、网上文献提供、网上读者信箱等服务项目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使他们能自由自在地畅游在图书馆提供的自助服务中搜寻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

但内地图书馆的自助服务与香港特区图书馆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提供24小时交互电话(含问讯,通过传真获取申请表等)和24小时网上资源使用及服务。香港中央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管理自动化:五部电脑控制的输送系统,二十五部自助借书机,“一站式”多媒体系统服务,市民可以在一台电脑上,以不同方式查阅各种类型的资料;可以自助借书,自助打印、复印;在自助借书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同步自动打印记载有借书书名、借阅起讫日等数据的便条,使读者清楚明了各项图书借阅要素。为了方便读者,香港中央图书馆集中处理借还手续及解答有关的查询,并安装有自助借书终端机,设置24小时还书服务,简化借还程序,读者可以在互连网上续借及预约图书馆资料。

3 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应采取的措施

从国外及香港特区图书馆开展自助服务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国外及香港特区图书馆强烈的服务意识,特别是自助服务工作经验可供我们借鉴,虽然国外及香港的图书馆有他们特有的背景、经费、地位和环境状况,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照搬照套他们的经验和模式,但国外及香港同仁的服务理念以及敏锐的眼光和意识,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图书馆界普及自助服务应采取如下对策与措施:

3.1 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借鉴国外和其他服务行业的经验,在图书馆推行自助化的服务

自助服务,建立在高度的敬业精神、优质资源和现代的技术基础上,没有优质资源,自助服务就成为无米之炊,现代技术,更是涵盖图书馆自助服务的始终。自助服务要求图书馆的设施自助化,将优良的设备提供给读者或一线服务部门,例如:在阅览桌上设计电源插口,网络接口,在馆内安装自助复印机等方便读者复印;对外公布馆领导和服务人员的手机、电话号码,随时接受读者咨询。网络环境下的自助服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满足读者的自助需求,如设立电子信箱,建立自助网页等,对那些长期需要自助服务的读者,可以在图书馆主页为其设立个人网页,随时掌握其信息需求,及时提供信息服务。

3.2 要解决好馆员服务观念重组的问题

服务观念重组就是要把图书馆员的思想观念从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强化他们的主动服务意识,以主动服务伴随读者始终。

3.3 要提高图书馆员的综合业务能力

图书馆员由图书管理员改称信息咨询员、知识导航员,不能仅仅认为是称谓的变更,而应把它看作是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内容对图书馆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战。图书馆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和文化素养,学习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全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赋予的新使命,为读者提供更加广泛的自助服务。

3.4 图书馆网站应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目前,图书馆在实现了设备计算机化、管理自动化、资源数字化的同时,其具有的基本功能应使读者不论在何时、何地登陆到图书馆网站,都能查阅到更多的在其他网站(节点)难以查到的信息,当然包括纸质馆藏一次文献的提供。图书馆网站作为对读者自助服务的主要窗口,应以有序的信息组织、方便的检索途径、友好的检索界面、丰富的检索信息来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3.5 进行读者教育和培训

图书馆配备了自助设施,开展了自助服务,读者不会使用,也达不到目的,特别在网络时代,各种新技术、新设备在图书馆的广泛使用,读者要利用计算机获取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一定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巧,因此图书馆要对读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学会享受自助服务给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李黎等.在线咨询的现状与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5).

[2] (美)柯素善.美国图书馆的今天:实践、趋势与挑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6).

[3] 庄革发.对我国图书馆事业未来的展望[J].图书馆学刊,2003,(3).

[4] 杨木彧.慕尼黑公共图书馆见闻[J].图书馆杂志,2003,(8).

[5] 周菲.柏林中央暨州立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与服务管理[J].图书馆杂志,2003,(8).

[6] 姚玉兰.公共图书馆应注入“超市”服务理念[J].图书馆建设,2003,(4).

中外图书馆研究 第4篇

1便捷的文献外借服务

1.1个人外借

在国外图书馆中, 个人读者可随身携带自己的书包进入图书馆学习, 选择在馆内阅览或者借阅自己需要的图书, 通常在公共区域会设有统一的工作台或服务台, 读者可以凭自己的借阅证办理借还书手续。

在英国、美国、日本图书馆的大门口都会设置一个还书的位置, 有的是一个像邮筒一样的还书箱, 有的是一个还书口, 这个还书口就是专门为那些白天忙碌的人以及那些错过开放时间的人提供的, 读者只要把要还的书放进去即可, 第二天开馆时, 工作人员会自动为你办好还书手续。在美国波士顿公共图书馆, 工作人员会从电脑上修改读者的借书记录并电话通知读者。如果读者真的一时忘记了还书,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在借期的最后2天, 给读者发电子邮件提醒;有的在借期的最后一天, 打电话提醒读者。还书箱服务在我国图书馆中也应该积极发展, 在我国高校借阅图书催还工作常见的作法主要是直接联系到图书即将超期同学的班级或者学院, 而不是借阅者本人, 再或者是定期催还一批超期的图书, 虽然起到一定的催还书作用但是效率不高, 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图书超期问题。国外图书馆这种主动且深入的服务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2图书续借

关于图书续借, 一般图书馆会提供网络或电话续借。但在日本, 续借是自动语音服务, 可以24 h接受续借, 深受读者喜爱。1.3预约借书

关于图书的预约, 日本图书馆在这方面做的颇有特色, 如, 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的网上预约制度除了对已借出的图书进行预约外, 还可对新出版的图书和其他图书馆的图书进行预约。这项服务目前比较特殊, 其他图书馆基本无法完成。

2周全的馆内阅览服务

2.1阅览室开放时间

国外高校图书馆很多都是24 h开放的, 该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到图书馆看书学习, 就如同在家里一样方便。对于国内高校来说, 图书馆实行24 h开放制度还在摸索之中, 目前只有南京审计学院于2014年10月13日对浦口校区图书馆一楼经典阅览室进行24 h开放试行, 校方表示会尽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笔者平时的工作中, 经常会有很多学生反映图书馆开放时间太短的问题, 作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笔者充分体会到学生课业压力大、宿舍熄灯早, 而无法满足晚上看书学习的需求。基于这一形势, 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考虑为学生提供24 h开放服务。

2.2阅览环境

作为学生的阅览室, 做到窗明几净、灯光柔和、室内安静, 还有一台冬暖夏凉的中央空调都是必不可少的。除此美国图书馆做的更为人性化, 既有书桌台灯式的阅览座位, 也有家庭式的沙发旁边配有落地灯的布置, 还专门为比较胖的读者提供了特大尺寸的座位, 再配上一些绿植, 非常赏心悦目。

英国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在借阅室里同时设置电子阅览区和书籍阅览区。日本大阪市立图书馆开架书库的书架间距很宽、书架低矮, 考虑到不同类型的人群的取阅方便。墨西哥有一家移动图书馆使用液压地板, 液压地板可以上下浮动, 让读者轻松拿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即使那本书在书架的最顶端, 也能轻而易举地取到。英、美国有些图书馆会在借阅区摆放可以移动和调节高低的脚凳, 读者可以踩着脚凳取阅高处的图书。在英、美两国的图书馆, 读者阅后不必上架, 也无需使用代书板, 图书上架工作全部由工作人员完成, 免去了读者阅后其书归位的困扰, 充分体现了一切为读者服务的热诚。

在国外图书馆都设有不同类型的讨论室和研究室。以英国斯坦福德郡大学为例, 设有无声学习区、安静学习区和小组讨论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在书库旁精心设计了几十个小房间 (即单人房和多人房) , 专供学者独立研究和多人讨论研究时使用。这种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 尤其是英国和美国。这种方式很值得我国图书馆学习, 图书馆方面也应根据学生需要设置适合他们的不同学习区域。

2.3部门的合理设置和布局

英美一些高校图书馆把阅览参考和借阅区放在同一个区域, 如此微妙的布局顿时拉近了图书馆员和读者的距离, 方便了读者咨询的同时, 也极大地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这一设计和我国各部门都独立门户的特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隔着一道门有了距离感, 却没有了亲切感。

2.4方便的服务设施

国外图书馆读者大多习惯使用自助借还书机器借还书, 我国有些高校图书馆暂时还没有引进该设备, 还书仍需到借书的借阅室归还, 让读者觉得很不方便。国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自助的复印、打印服务, 有的还提供扫描和多媒体制作、翻录翻拍等服务, 读者可以自行投币或刷卡付费。有些图书馆还提供自助餐饮设备, 例如:微波炉、食品饮料自助贩卖机等, 以满足不同读者需求。

3贴心的参考咨询服务

3.1检索服务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厄巴纳一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图书馆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 在检索室里将馆藏查询机摆放在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桌子上, 在查询机旁还备有铅笔、便签以及转笔刀等供读者使用, 这项服务非常贴心。在日本大阪市立图书馆, 读者通过馆藏检索到需要的图书时, 电脑会告诉读者, 这本书在什么地方, 有动画片显示读者现在的位置到取书的整个线路图, 整个过程不仅形象生动, 还有效地节省了读者的时间, 真是一举两得。

3.2参考咨询台服务

英美很多高校设立了参考咨询台, 并有专门的研究馆员帮读者查找资料, 他们还为师生的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参考咨询服务, 如, 帮助正在或准备撰写学年论文、学位论文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某项科研的教师选择最合适研究课题的有关文献等。

4多领域的信息服务

国外图书馆欢迎到访的读者来咨询各种问题, 千奇百怪, 无所不有。笔者认为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成立这样一个部门,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还要定期发布一些就业的招聘信息, 同时负责读者的心理咨询, 这对学生的就业和身心健康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国高校图书馆经过数10年的发展, 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 为保持现有的优势并争取更长远的发展, 我们还应学习一些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 要做到读者想到的图书馆提供了, 读者没想到的图书馆也提供了, 这才是服务的最高境界。作为图书馆的一份子, 要让它以最好的样子出现在读者的视野里, 读书育人, 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 笔者通过概述留英期间亲身体验到的图书馆的服务细节, 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图书馆一些服务特色, 其中将一些服务特色与我国高校图书馆现状进行对比, 希望国外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外图书馆,读者服务,服务特色

参考文献

[1]南审图书馆24小时开放系国内高校首家[N].人民网-现代快报, 2014-10-15.

[2]张文青.“读者至上”的美国图书馆[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1 (11) :72-74.

[3]钟宇.美国图书馆印象——赴美培训、考察观感[J].新世纪图书馆, 2008 (3) :79-81.

[4]卢丹.日本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J].图书馆学刊, 2006 (5) :29-31.

[5]赖雪梅, 姜火明.瞧, 那些知名的海外图书馆[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14:91.

[6]杨晓红.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特色[J].图书馆, 2006 (4) :114-116.

中外文图书 第5篇

中外励志故事 比尔·盖茨幼时帮图书馆找遗书

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不少功课,男孩埋头做得很认真。结果,在所有孩子中,他成了最快完成功课的一个。这下,男孩便无所事事了,他开始忍不住东张西望起来。

东张西望的男孩,给其他还没有完成功课的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他们脸上溢满了打算草草而成的焦急。此情此景下,老师决定再给男孩找件事情做。

于是,老师找到了图书管理员,希望他能给男孩安排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图书管理员想了想,给男孩安排了一份工作——图书馆有一堆卡片,上面的书目有些是逾期很久未归还的,而管理员担心这些书其实已经归还了,只是将卡片夹错了地方,因此需要查找核实一下。

“这是不是有点像侦探工作?”看着一大堆卡片,男孩望着老师问。为了提起男孩的兴趣,老师微笑着回答:“是的!”这下男孩可来劲了,他劲头十足地干了起来,像真正的侦探侦查案情时那样认真专注,他甚至忘记了休息,直到老师进来叫他休息时,男孩已经发现三本夹错卡片的书了。

第二天早晨,往常总是不慌不忙出门的男孩,早早就到了学校。他找到老师说:“我昨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我想今天把夹错卡片的书全部找出来。”

男孩热情不减,乐此不疲。等到下午图书管理员下班的时候,满头大汗的男孩已经将那一堆卡片全部查找核实了。看着昨天堆满卡片而今天什么也没有剩下的桌子,男孩欣慰地笑了,觉得自己干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兴奋的男孩快乐地问老师:“我是否够资格当一个真正的图书管理员?”老师看着满脸兴奋的男孩,很坚决地点头说:“毫无疑问,你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图书管理员!我为有你这样认真的管理员而骄傲。”

老师的夸奖,让男孩心里甜滋滋的。

几个星期后,男孩全家搬到了附近的一个地区,转学前的男孩舍不得的就是维尤里奇学校图书馆,他满脸担心地问老师:“今后谁来找那些遗失的书呢?”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老师突然有些想念男孩,觉得他做事的专注和热情显得与众不同。几天后,男孩突然出现在了老师面前,非常快活地说:“那边学校的图书馆不让我干活,妈妈又把我转回了维尤里奇。这下,我又可以找那些遗失的书了。”

看着满脸阳光的男孩,老师心想:“做事这样专心致志的孩子,将来一定可以抵达自己的任何目标。”老师尽管有所预料,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个在图书馆里查卡片的男孩最终成为今天信息时代的奇才。

这个当年的男孩,今天信息时代的奇才究竟是谁呢?他就是微软大王比尔·盖茨,是今日美国乃至全球最富有的人,他公司生产的软件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究竟是什么促使这个看上去很普通的男孩获得了这些不可思议的成功的呢?其实,道理很明显,在男孩身上藏着那些成功的潜质——勤奋、坚韧、负责。

论提高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

外文期刊是国外科技情报的载体,它能及时反映当今世界的科技现状和发展水平,具有信息量大,新颖,报道及时,出版周期短,连续性强。而在高校图书馆中,外文期刊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在当今信息时代,及时掌握国外信息及科技动态尤为重要,而外文期刊对教师研究国际学术动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搞好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为各层次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外语水平,查找资料撰写论文等提供了有力帮助。目前,外文期刊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同,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外文期刊的利用率低是各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外文期刊的利用率,发挥其潜在的情报功能,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一个期待解决的问题,是图书馆界当前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一、影响外文期刊利用的主要因素:

1.外刊订购因素。

(1)期刊数量激增,价格上涨,给图书馆的期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外文期刊价格的涨幅更大。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中文期刊平均提价2~4倍,外文期刊平均提价4~6倍。各高校图书馆用于买期刊的经费,有的有所增加,有的保持原状,大多数馆的经费都远远跟不上期刊价格的飞涨,造成了外刊购置经费不足,这种现象使高校图书馆相继消减了外刊的品种和复本,使外文期刊的订购缺乏连续性、系统性于完整性,从而影响了读者对文献信息的广、快、精、准的需求。

(2)外刊征订工作中存在的盲点导致收藏于利用的脱节。现今外文期刊的征订是根据国内外提供的外文期刊征订目录办理的。对刊物的内在特点,即内容侧重缺乏有效的揭示。有些刊物从刊名看很适合某个系、某些专业,但订购回来内容侧重于理论,尤其是尖端理论的探索报道,而学校所设置的相关专业偏重于基础理论和一般应用技术。再者,一些外文期刊缺乏权威的质量评定,质量良秀不齐。订购过程中存在的这些盲点无疑造成了订购于利用之间的偏差和脱节。

2.读者因素。

(1)读者自身的因素。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馆藏多为专业性较强的刊物,对读者的外语水平特别是专业外语要求较高,由于许多读者的外语水平有限,对外文期刊论文的阅读和理解存在障碍,因而很难激发他们阅读外文期刊的兴趣。另外,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图书馆查阅外文期刊。

(2)读者的文献检索技能是影响外文期刊利用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情报专业比较落后,教师和科研人员多数没有受过很好的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教育及检索技能培训,对怎样获取对自己有用的文献资料比较茫然,获取和开发利用情报知识的能力较差。几年来,虽然各高校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开设了文献课,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教学,多偏重于理论,缺乏实际操作,与读者常用的本馆的实际馆藏相脱节。这样读者的检索技能往往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在实际查找过程中显的办法不多。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读者不能正确运用检索方法查资料,或根本不知用何种检索工具查看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实际操作的技能较差,从而影响读者对外文期刊的使用

3.管理思想和服务方式的因素。

(1)管理思想的问题。“以藏为主,重藏轻用”的管理思想在外文期刊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方面外文期刊价格昂贵,一般无复本,图书馆相当珍视,为减少人为损坏,一般不外借。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图书馆观念落后,在服务上还停滞“等读者上门”的服务方式,只提供馆内查询和复印服务,或应读者要求提供简单咨询和帮助读者查找资料,而对读者开展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外文期刊的宣传报道、开放信息资源、向用户传递情报等主动服务工作开展得很少。

(2)期刊工作人员的问题。目前常规的期刊服务方式使期刊工作人员处于被动地位,妨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扼制了外文期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高。其次,管理人员的外语水平,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其服务水平,他们的工作只是一般性的管理和服务,很难为读者做好导读、咨询等较深层次的服务。

二、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对策

1.合理订购外文期刊,优化外文期刊订购质量。

为了解决经费紧缺问题,合理使用有限资金,应优选订购方案。根據高校的性质、任务、特点,根据专业设置和科研项目的需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本着照顾全体,保护重点原则,以突出学校专业特色,保证馆藏核心期刊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品种上力求做到“少而精”,在专业性上做到“专而全”。结合对馆藏外文期刊的评价、筛选,请本校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咨询,选定学术性、参考价值高的种类,对本校专业设置关系不大,利用率低以及常常不能按时到期的品种少订或不订,同时也要顾及数量众多、外语水平一般的非专业教师和本科生等钟爱的科普刊、人文期刊。

2.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实现资源共享。

当前衡量一个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该馆文献的收藏量,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该馆“获取”读者所需文献的手段与能力上,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外文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由于受经费的影响,各高校图书馆对外文期刊的收藏不可能应有尽有,也没有必要,因此,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利用期刊信息资源的必然趋势。要对馆藏外文期刊实现计算机管理,外文期刊馆藏建设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利用率。

在建库中要做到馆藏目录与实际库藏相符,使读者可通过校院网的OPAC检索中了解外文期刊的收藏情况。目前很多高校都将电子期刊的MARC记录纳入WEBPAC系统,通过揭示电子期刊的特征与信息,并在WEBPAC书目记录中提供电子期刊的链接点,这样可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做好馆藏建设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与区域内其他馆共用编制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协调订购,互通有无,实现资源共享。

3.加强外刊的宣传工作。

图书馆订购的外刊,放在什么位置,我们一定要让读者了解,要向读者宣传。要改变过去那种“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宣传和开放利用外刊,我们可以编制外刊馆藏目录分发给学校各学院的各科室,让读者对馆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就是借鉴电子期刊的做法,把馆藏外刊目录链接到图书馆主页上,并且充分利用校园网,在新刊到达后就将其内容简介、目录同过图书馆主页及时的进行报道,让读者了解馆藏地和到刊情况,方便他们检索与利用。在每年新生尤其是研究生入学时,可以给他们上一堂入馆教育课,对馆藏外刊给予专题介绍,扩大影响。要通过各种渠道不遗余力地向读者进行宣传,改变过去被动地等待读者上门的做法,主动去宣传,揭示馆藏,引到新读者上门,促使更多的读者来使用外刊。从而提高外刊的利用率。

4.提高外文期刊管理人员的素质。

英图书馆专家哈里森说;“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而有效的读者服务”。因此,作为一名外刊人员,除了要具有事业心,敬业精神外,还要有强烈的情报意识,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图书馆情报知识、专业知识及1-2门外语,并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联机检索知识和信息网络化知识。所以图书馆应加强外文期刊人员的继续教育,应鼓励和支持他们学习,给他们提供时间和机会。个人更应该加强学习,通过自学、专业培训、函数学习、参观交流等方式,使个人真正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过硬的业务本领,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外刊工作的需要。

总之,外文期刊信息资源的开发是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新科题,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造成外文期刊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坚持进行外文期刊管理机制的改革,适应新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读者对外文知识的需求,努力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充分认识到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必要性,迫切性、主动性,强化“读者意识”,不断加强外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藏刊质量,必能从根本上扭转外文期刊利用率低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过低的原因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19-2.

[2]宋少平.关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的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3).112-114.

[3]张红英.谈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利用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521.31-32.

中外图书流通模式的比较研究 第7篇

1 世界发达国家图书服务流通模式

1.1 综合图书服务中心的流通模式

许多发达地区和国家, 通常会在居民区和商业中心建立综合图书中心, 这种图书服务中心的建立主要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图书服务。综合图书中心的规模有大有小, 主要是要根据人口流动稠密程度来确定。在这些图书服务中心内部会设立先进的图书索引系统, 有导购人员或电子导购员来提供图书推荐服务, 还会设立环境优雅的阅览室、休息室、写作室等, 为读者提供“阅读——购物——休闲”一条龙式的服务。最为有利的方面是, 发达国家的这种综合图书服务中心星罗棋布, 有着广泛性, 为消费群体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服务。综合图书服务中心的流通模式一般都会采用“出版社——读者”的流通模式。这是在所有流通模式中最简捷的发行渠道, 图书的流通一次性就达到了目的, 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 也就保证了图书的流通达到了最为快捷的方式。例如:德国的光明出版社, 就是一个将印刷、出版、发行联合到一起的综合性企业, 共有职工1400余人, 其中批发部门包括书店有300多人, 是这个出版社所属的9个部门中人数最多的, 这样的图书出版社会带给综合图书服务中心最快、最便宜的图书。又如:俄罗斯的科学出版社有单独的批发零售办事处, 该处在大中城市开办了30多个综合图书服务中心, 除了在其所属的专业书店、书亭中销售图书之外, 在铁路、航运、公路、建筑等繁华地带都设立了综合图书服务中心。

1.2 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图书购销服务平台流通模式

欧美一些国家很重视图书销售与服务中的现代信息平台建设, 特别是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很早就建立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提供图书购销服务的流通模式。这种流通模式会利用互联网建立图书购买与销售之间的网带, 将图书的需求信息、图书购销的服务信息、客户的购买信息等统统记录与互联网, 然后再通过互联网的准确计算核对来确立图书的销售策略, 提供客户的图书需求指南, 整理企业为客户服务的售后信息反馈。例如:美国的网上书店早在20世纪后期就开始风行, 著名的是亚马逊网上书店早就开始对客户的档案进行整理 (包括购买图书的记录和对图书的个人喜好等) 。这些记录会为图书销售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实现图书流通的人性化管理。目前美国网上书店的零售额已占到美国图书零售市场总销售额的10%~12%左右。总之, 图书的购销服务流通模式是对普通图书消费者的有利措施, 是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 使得居民可以根据网络检索, 进行合理选择, 方便快捷地获得图书的后期服务, 获得服务平台提供的后期的图书推荐, 使得图书销售变成了更加简单的家庭活动。

2 我国图书服务流通模式以及在图书流通研究上取得的成熟经验

2.1 我国已经建立了直供图书的直接购销流通渠道

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 人们对图书的消费需求很高, 尤其是对于新出版的热销图书有着迫切的需求, 这些图书消费自然会带动整个地区的图书消费市场, 使得图书服务模式继续变革以适应非常活跃的图书消费需求。所以, 图书企业在大量需求中已经建立起了图书企业与各图书经销店、营销商、图书社、图书馆的供应与需求直接联通的渠道, 少去了很多分销环节, 减少了多环节销售图书的成本攀升弊端, 使图书经销商的进书成本降低, 实现了销售利润向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倾斜, 尤其降低了消费者的图书需求支出, 也挖掘了消费者图书需求的潜力。

2.2 实行信息引导, 大众推荐式的图书销售服务模式

在我国, 由于产业结构的影响和消费习惯的制约, 大学生、知识分子、白领等人群是图书消费的主体, 对于这些人群都有固有的生活空间和人群接触范围, 依据这种特点, 很多消费企业, 注重通过向重点人群、重点单位组织的人群推介、宣传图书, 从而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并由此带动更多的消费人群的扩展, 这种图书销售模式虽然显得极其传统, 但却是十分有利的图书推荐服务模式, 其人群的带动能力是不可估量的, 一直在图书销售服务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践证明这种看似简单的大众推荐销售模式是非常具有流通策略价值的。

3 我国在图书流通模式上的不足之处

3.1 图书的流通模式受到太多部门的制约

我国的图书流通模式大都是简单的“出版社——印刷社——经销商——图书商店”的模式, 这种模式使得图书的上市需要经过过多的部门制约, 如果再加上中间的商业转手则就会出现更多的图书滞留现象, 很多读者喜爱的图书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居民手中, 再加上如今网络媒体的高度发达, 很多图书信息可能还没等到图书上市, 就已经可以在网络中获知了, 这都严重影响了图书的销售服务流通。如今, 除了个别“超级大社”外, 绝大多数出版社都没有实行地方销售代表的销售体制, 而是由发行部的业务员遥控, 一个业务员通常要负责四五个甚至七八个省市的销售业务, 联系这些地区的上百个甚至几百个零售书店。在这种销售体制下, 出版社与地方基层零售书店的信息沟通必然受到制约, 因而要把营销工作做深做细就更加困难了。

3.2 图书的服务流通太局限化

我国的图书服务流通都是采用分级处理, 平级的综合性图书服务中心迟迟不能建立, 这些图书的服务弊端自然会导致读者对图书服务失去信心。例如:国有新华书店作为连锁书店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 但其管理体制却是以区域划分的。从省店、地市店到县区店, 都属于上下级关系, 层层供货。这种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了图书配送物流的效率, 而且阻碍了大型的、跨地区的现代化、专业化图书批发公司的建立和发展。

4 借助中外图书服务流通模式比较研究, 加强我国图书服务流通模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4.1 开创流通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1) 创设图书服务咨询体系。有条件的大型图书服务企业可以建立电子咨询体系, 通过计算机来设立图书索引系统, 将图书的搜索、介绍工作交给电脑, 实现图书服务的网络化管理。没有条件的小型图书服务行业要配置图书服务咨询人员。咨询人员应本着“为人找书, 为书找人”的态度, 负责为读者查询文献、推荐相关书目、检索专题信息, 为读者起“导读”或“导航”作用, 如果一时解答不了不能推诿, 应请他人帮助, 直到读者满意为止。

(2) 岗位负责制、实行图书监控。图书馆流通部楼层多、占地面积大。推行了岗位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可以使得读者无论走到哪一层书库, 都能得到工作人员的帮助。为了保证图书的安全性, 防止失窃, 读者出口处设置随时运行正常的防盗设备。对还回的书要检查有无掉磁条现象, 及时补上磁条后充磁再入库上架。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装电视监控系统。摄像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图书馆的各楼道拐角处、天花板上以及进出图书馆的必经之路上, 这样各地的信号便会通过信号线传输到显示器上, 管理人员通过一台或多台监视器, 便可以了解图书馆内的情况而且可以通过录像装置分阶段录下图书馆内的一天情况。

4.2 要完善图书的服务销售渠道, 就要拥有相应的技术设备

日美等发达的国家运用电脑对发行工作进行管理是很普遍的。像日本“东贩”, 1952年就运用了传送带;1956年采用电子打字机, 1959年采用捆包机, 先进的设备增加了发运量, 缩短了图书流通时间。日本的图书通过批发公司只要经过两三天就能到达读者手中, 发行速度之快跟先进的技术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图书服务和销售体系都要设置先进的图书供应设备, 要依靠先进的生产力促进图书市场的有效发展, 例如:加快网络图书馆的建立步伐, 提高网络购书的辐射面积等都是首要任务。同时, 图书供应信息的发布和需求信息的沟通以及交易的实现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 都需要有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为平台和保证。

总之, 中外图书流通模式的比较研究, 要从发展方式、流通方式、服务内容、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协作程度等方面进行彻底的研究比对, 力求找到我国图书流通模式上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对比促发展、通过研究找出路, 以最快速度进行超越, 追求图书流通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贵州.基于消费需求的图书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 2009, (19) .

[2]王刚刚.电子商务下的图书销售业[J].现代商业, 2008, (24) .

中外公共图书馆制度比较 第8篇

一、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和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出

1. 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关于公共图书馆的产生问题, 不同国家的学者在经过不断研究得出各自的观点, 尤其以欧美国家为代表。

在欧洲产业革命后, 工业机械化的生产逐渐取代土地耕作, 而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为了生存, 也已变成工业化迫切需要的劳动力。机器生产比手工劳动的效率提高了, 劳动强度反而降低了, 工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得到劳动者们的认可, 并得出普及公共教育是培养新型合格劳动者的必要途径。此外, 还要提供一个公共的学习场所, 来满足人民掌握工业机械化生产基本技能的需要。这就为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 虽然社会文化与制度背景有着不同, 但对利益的要求是一致的。为了发展和积累的财富, 必须通过共同认可的制度来获得利益保障, 公共教育的普及就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公共教育的普及, 促使美国在整体性地提高普通大众文化素养的同时, 也整体性地唤醒了大众对于可满足自身教育需求的公共教育机构的产生。这也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公共图书馆创下了条件。

所以, 国外公共图书馆的产生因素有对历史研究、文化保存、职业培训需要、经济能力、宗教的贡献、全民教育的信仰、欧美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涉及经济、制度文化、图书馆功能诸因素。

在欧美各国普遍建立供市民自由、公平地获取知识的公共图书馆时, 中国借助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技术的应用,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 并为少数人独享。直到清朝末期, 在一批有识之士为以救国为使命的相继努力下, 公共图书馆才以西学东渐的方式走进中国。

2. 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出。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机构, 而且还是一种制度。公共图书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 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 从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1]。针对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提出, 诺思认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 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框架。制度对于社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制度作为一个规则体系, 具有其自身的内在属性, 即公共性。《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 作为各地获得知识的渠道, 为个人及社会群体进行终生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 也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2]由此可见, 制度对人、对社会、对经济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外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比较

早期的公共图书馆既是开展社会教育的专门机构,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对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制度载体, 它通过保障公民自由、公平地获得知识、利用信息来实现公民民主权利的享有与表达, 是从知识、信息角度维护社会公平的社会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演变, 人们对其的需求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了改变, 不断地以从需求层次、需求内容与需求方式等方面的升级, 推动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从以单个图书馆的有限入藏向数量有限的读者群体提供有限度的资源共享, 向发展合作馆藏、以信息资源的共建带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 并借助网络实现的对广域网内的分布式资源的全球化共享发展。

1. 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是政府的责任。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权利而设置的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图书馆制度是维护公民信息权利、保护信息公平的国家意志。很多国家制定的《图书馆法》都体现了国家设置公共图书馆制度保护公民信息权利的意志。如英国制定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法》要求图书馆“必须面向每一个希望利用图书馆的人提供内容丰富并且有效的图书馆服务”。《美国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图书馆应不论贫富等级, 向社会所有人平等地提供资料。”日本图书馆协会制定的《关于图书馆自由的宣言》规定, “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是:向拥有读书、知识自由这样基本人权的国民提供图书资料及读书环境服务”等[3]。这些制度都体现出西方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视。

19世纪欧美型图书馆的蓬勃发展, 对当时中国一些政治上主张改良, 在思想上宣传新学的人产生了影响, 他们看到西方图书馆的实践与作用, 便把图书馆作为“教育救国”的工具, 要求开设图书馆, “以开民智”[4]。这种主张得到官府中开明人士的响应, 便以政府的名义开办公共图书馆, 并把办馆的权力纳入官方全方位的管理体制之内。新中国成立后, 国务院及政府主管部门十分关心图书馆工作, 相继制定和颁布了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行政法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图书馆事业更是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尤其是图书馆教育的迅速发展, 人才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增强了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活力。

可见, 公共图书馆制度是包含在国家法律框架内的一项制度, 体现了国家运用公共权力维护公民信息公平的意志。

2.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衡量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状况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 不同文化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 相互之间的依存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从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文化领域, 经济、文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像德国的歌德学院与中国大城市中的公共图书馆的合作, 我国近几年在国外建立的孔子学院, 其宗旨都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各国语言的传播和文化交流。从而, 进一步印证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

三、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及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改革。

随着网络环境的全球化, 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方式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就拿英国第一个现代公共图书馆——曼彻特图书馆来说, 自1854年建成后, 一直在努力普及图书馆服务, 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可以说, 英国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和馆际合作制度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近年来, 英国的图书馆已全部实现网络化, 图书馆积极地为人们提供IT服务, 在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 增添了关注少数人的需求, 推动读书活动等内容。但英国图书馆所做的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活动, 都没能阻止住图书馆利用率的下滑。英国图书馆利用率下滑时期也是英国严格推行行政改革的时期。目前, 英国的图书馆在工党的执政下正努力提高业绩, 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推行改革政策, 推行图书馆服务的合理化和地方自治经营的合理化, 以求改变英国公共图书馆的现状。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 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体制、内部运行机制、服务方式、服务实效等方面已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改革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规范化, 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近十年来, 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制定了有关图书馆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如《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 (试行)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以及《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河南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等。这些地方性图书馆条例和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的先后出台, 为我国图书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我校图书馆也从2000年开始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 从馆长做起, 部门主任、馆员分别执行聘任制, 执行新的分配制度, 经过近十年的不断完善和大家的努力, 已经取得不错的效果。

2. 公共图书馆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制度在实施中也是存在着不少问题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公共性缺失, 它表现在对公益方向的偏离、对共享原则的违背及对公平目标的忽视等, 同时还涉及公共图书馆体制不科学、公共图书馆保障不到位、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原则和公平原则坚持不彻底等问题。虽然阻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很多, 但最要害的阻碍因素应该说是制度缺位, 如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保障制度缺位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实施, 影响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向前发展, 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 还有待专家、学者的共同探讨。

摘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指定的公共图书馆制度的简单比较, 得出由于思维模式、文化背景、政治体制等不同, 所指定的公共图书馆制度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制度,改革,比较

参考文献

[1]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 (2) .

[2]席涛.公共性: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核心和灵魂[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6 (4) .

[3]赵云亭.捍卫公民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是图书馆职责[J].图书馆建设, 2005 (4) .

中外文图书 第9篇

一、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现状

当前,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外文图书的有效利用。

1. 语言障碍是影响外文图书利用率的直接原因

很多外文资料虽然对科研学习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读者群的外语能力决定了外文图书阅读起来不如中文资料省时、省力, 这是导致外文图书利用率低下的直接因素。常来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读者主要是学生和老师, 学生之中外语水平好的只占很小一部分, 大部分人还是感到外语水平有限、阅读外文图书比较费时费力, 而且基本需要依靠翻译工具才能勉强阅读。而老师和科研人员, 虽然有一定的外语水平, 对外文图书的需求相对来说较大, 但毕竟也不可能做到毫不费力、很轻松地阅读一些外文图书。况且他们中很多人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繁重, 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更不可能要求他们的学生阅读外文图书。因此对于外文图书大部分读者总是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2. 馆藏结构不合理

(1) 购书经费紧张, 外文文献购买量少。

购书经费短缺一直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 图书价格大幅上涨, 加之图书馆经费紧张, 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的需求, 造成图书馆在购买新书时一般按照“舍外保中”的原则, 这样外文藏书量更显严重不足。

(2) 藏书内容陈旧和老化。

图书馆为了提高和保证馆藏量, 对外文图书很少剔旧, 又因为缺少资金, 外文图书更新非常缓慢, 这就导致外文图书内容老化, 品种不全, 专业不对口, 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知识变化需求, 破坏了外文图书资源的整体性、前沿性、时效性。读者在外文阅览室查不到自己需要的资料, 很难满足学校学科发展的需求, 自然无法引起读者的借阅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文图书的有效利用。

(3) 采访工作不合理。

采访人员重“采”轻“访”, 重“量”轻“质”, 大多没有深入到读者群中了解读者对外文图书的需求, 而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中文图书采买上, 定位不准确导致了花费大量资金买来的外文图书却不是读者需求的, 造成了想借的书没有, 不想借的书却很多的局面。

3. 图书馆管理模式落后

(1) 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很多高校图书馆对外文图书的管理存在很大的缺陷。外文原版图书价格昂贵, 经费又不足, 造成采购时大多不重复采买, 种类也比较单一, 很多高校图书馆出于对外文图书的保护, 规定不让读者外借或者只允许部分读者外借, 大部分读者只能在阅览室阅读, 即使部分可以外借的, 借阅期限也往往比较短, 而外文图书不比中文图书, 阅读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因此在这么短的借阅期限内读者还没有阅读完他们所借的图书, 就必须将图书还回或者续借, 携带图书来回图书馆给读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自然会影响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2) 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

外文图书使用的不是我们的母语, 这就使得对外文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与中文图书管理人员相比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一般馆员关于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检索知识, 而且要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对学校重点学科有一定的了解。而现实中, 部分高校图书馆里, 很多外文图书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素质或者根本不懂外语, 这就使服务停留在被动层次上, 无法做好导读工作, 更不可能根据读者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应资料。无法主动服务就不能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自然借阅率不高。

(3) 图书馆缺乏宣传和导读工作。

除了日常借阅, 宣传和导读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 图书馆没有一套有效的宣传手段, 就不能激起读者使用图书资源的欲望。但是大部分图书馆在宣传工作上过于片面, 只针对拥有大量读者群体的中文图书进行宣传, 而少有人问津的外文图书宣传工作根本得不到重视。这样读者更没有渠道了解本校图书馆外文藏书状况, 致使一些读者对外文图书根本不了解, 甚至有些学生到毕业也不知道图书馆有外文书库。

(4) 外文书库阅览室的环境很重要。

阅览室是读者学习的重要场所, 应要有安静、舒适、宽敞、明亮、通风良好的读书环境。而外文阅览室更应该与中文书库不同, 拥有自己的特色。但事实是由于外文图书数量比较少, 往往外文书库面积也比较小, 书架桌椅之间非常紧密, 活动空间局促, 显得十分拥挤, 有的可能连阅读桌也没有, 在这种环境下阅读效果不好, 阅读时间也不会长。这样, 时间一长, 本来就阅读困难的读者更没有了阅读兴趣和耐心。因此, 书库环境的好与不好可以直接影响外文图书的利用率。

二、如何提高高校外文图书利用率的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针对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提高高校外文图书的利用率。

1. 保证外文图书的质量与数量

(1) 调整购书经费使用比例。

调整外文图书购书经费是改善外文图书馆藏数量与质量的根本解决办法, 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因经费不足导致外文图书采买量少、内容过于陈旧等问题, 笔者认为图书馆应从各个渠道争取购书经费, 适当调整中文英文文献的采购比例, 藏用兼顾, 增加利用率。除此之外, 还可以通过国外兄弟院校和访问学者争取国际捐赠以丰富馆藏资源。

(2) 做好购书前的采访工作。

要把采访工作当做重中之重来做, 时刻以读者为中心, 始终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宗旨, 对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深入了解, 才能有针对性地采购外文文献。

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应让工作人员深入全校各学院, 征求各院教师和学生对外文图书的需求, 为他们定购学习和科研中真正需要的外文图书。另外可以定期请学校的教授、重点学科带头人给出一些他们平时常用的书单用以参考, 这样就能调动全校师生选书的积极性, 也可以避免采购人员由于学科狭隘片面采购无用外文图书浪费资金的问题。此外, 采访人员还可以用图书管理系统了解日常外文图书借阅数据, 大致了解哪个类型的图书借阅率更高, 这样能帮助采买人员合理选订外文图书。以上措施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外文图书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2. 加强对外文图书的宣传和导读工作

(1) 加大图书宣传工作。

图书馆要用更多更新颖的方式介绍外文图书馆藏资源。例如, 在书库内设置专门的新书架用以推荐新书, 将新书通报和摘要翻译出来, 做成告示贴在图书馆醒目位置, 也可做成传单发放到各个院系吸引读者到外文书库。也可以利用图书馆网页, 用中英文介绍新上架的外文图书和部分推荐书目, 以便读者能随时了解图书馆的外文藏书状况, 方便快捷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外文图书。此外, 还可以联合各科老师让他们在课堂上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外文图书或者对他们提出一些相关的阅读外文图书的要求, 激发他们的阅读动力。

(2) 给读者做好导读。

考虑到高校里外文图书阅读人群的外语能力, 阅读外文文献确实有很大难度。这就需要外文书库的工作人员主动向读者推荐适合的图书, 根据读者的具体需要, 给他们提供一些难易适宜的外文图书, 而对于工作繁忙的老师, 如果没有太多时间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但又确实需要这方面资源, 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主动提供相关资料或者帮助他们查找与他们研究课题有关的专业外文图书。

3. 改善对外文图书的借阅管理制度

外文图书在易读性和直观性上不比中文图书, 读者群的阅读水平决定了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外文图书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借阅率。可以适当延长外文阅览室的开放时间并且实行开架借阅, 对一些不能借阅的图书至少允许资料复印, 调整借阅时限, 根据读者能力延长或者缩短外借时间。尽量让每个读者灵活选择自己最中意的图书。这样, 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又对书刊资源的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4. 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图书馆工作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除了高度责任感和基本业务能力外, 对负责外文图书管理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还要对自己学校的院系框架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准确定位外文图书的采买方向。还要熟悉外文馆藏状况, 更好地给读者做推荐引导。以上这些要求外文图书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各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 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为读者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 让外文图书得到有效利用。

5.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把外文书刊阅览室整体环境布置得与其他阅览室不同, 可设计得像个活动室, 组织外教、留学生和外语教师举办一些外语阅读活动、外语交流与会话活动, 与国际语言环境接轨, 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文书刊的利用率。

三、结语

外文图书利用率的提高,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更对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多要求, 如何激发读者阅读外文文献的兴趣;如何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需要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 外文图书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起来, 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进而才能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文艳.关于提高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利用率的探索[J].科技与经济, 2006 (8) .

[2]霍媛桃, 张子平.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外文书刊开发与利用[J].现代情报, 2002 (3) .

[3]赵霞, 郭升团.高校图书馆外文阅览室读者利用情况探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 .

高校外文图书编目工作之我见 第10篇

1 高校外文图书编目现状

近年来, 随着高校不断发展壮大和新兴学科的建立, 高校要求图书馆参考其学科专业体系结构设计及需求对外文书籍进行一定数量的采购。此外, 一些外籍教师和国外基金会的捐赠, 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外文图书数量有增无减。一般来说, 图书馆馆藏的中文、外文图书一般是分开编目, 目录组织、典藏和存放是各自为政的, 不同类型的图书是作为中文文献编目还是外文文献编目, 高校图书馆的要求都可能不尽相同。一直以来, 外文图书编目没有统一的著录与标引规则, 影响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网络资源的共享, 这也是一直以来广大高校外文图书编目员一直关注的问题。

2 外文图书的特点及编目

2.1 国外原版图书

全国各个高校图书馆在缺乏统一著录、标引等标准的大形势下, 不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揭示图书信息。各馆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馆情来进行原版外文图书编目。原版图书遵循的是国外的出版原则, 版权页的排版顺序和格式跟国内出版的图书完全不一样, 这就需要编目人员不仅要拥有良好的英语功底、了解国外原版书籍的普遍特征, 又能熟练运用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编目过程中往往因为作者名录、百科全书和小语种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缺乏, 使得编目员在编目过程中很难精确处理涉及到责任者、题名、语种和地名等信息点, 这给外文原版图书编目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2 授权影印版 (引进版) 图书

影印版图书是国外出版文献在我国出版发行的影印本。这类图书最容易在“按中文编目好, 还是按西文编目合适”的问题中出现分歧。分歧就在如何处理此类图书所谓的“中国特色”。在此类图书的外部特征上, 如书名、封面、书脊、版权页, 除了原书的外文题名、责任者、出版社等内容外, 还有书名中文译名、著者中文译名、国内出版社的中文名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中国特色”, 于是在图书信息点著录的时候产生了分歧。为了解决此类问题, 图书馆编目员在编目此类图书的时候就应该从用户的需求出发, 尽量把图书所谓的“中国特色”弱化掉。在选择各项著录项目时, 就应该更多地考虑此类文献的外文原版图书的特征, 尽量找到它与原版图书的联系而不是差异, 要在录入各个著录单元中尽可能多地反映外文原版图书的信息, 如版本、出版机构、丛编等, 这些通常是读者在查阅图书馆目录时特别关注的事项和检索点。

2.3 小语种图书

小语种图书即除英语之外的其他外文语种的图书, 在图书馆中它的藏书量虽然比英文图书占得比例要小, 但是也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组成部分。以我馆为例, 英文图书占我馆外文书库藏书量的90%以上, 小语种藏书主要集中在日、俄、法3个语种, 其余的语种收藏量很小或几乎没有。由于小语种图书利用率低、藏书量较少, 在外文图书编目中占次要地位, 图书馆一般很少能为小语种图书的编目配齐精通小语种的人才, 大多数情况下由熟练掌握英语的编目员兼任, 并依靠热心读者的支持和协助来完成小语种图书的编目工作。由于不擅长、不精通小语种语言, 编目人员很难准确把握文献著录内容, 从而影响了编目的质量, 这成为小语种采编工作的最大困扰。

3 外文图书资源建设的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及全社会对知识人才的尊重, 不论是国内出版图书还是国外出版图书都与国际水平接轨, 与国际标准接轨。图书馆的馆藏外文图书的分类如同中文图书一样也囊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 其中不乏世界名著、名人传记、名家典籍, 国外最新科学技术的最新著述等等诸如此类的国外的畅销图书、热点图书。高校外文阅览室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本校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一些外语水平较高的老师或学生。外文资源不仅使他们自身获得了极其丰富的资源, 同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能窥探到当今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脉胳和最新成果的窗口, 也为他们带动学校学术、科研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4 外文图书编目员素质

面对当前外文图书复杂的出版情况, 无疑对从事图书馆外文图书编目的工作人员素质,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素质的外文编目人员又是高质量的书目数据的保证。

4.1 树立服务意识

虽然外文编目工作不是图书馆的对外服务窗口, 但是在日常的编目工作中也应该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一个合格的有服务意识的编目人员, 应在工作中随时考虑读者的检索习惯, 在编目著录的过程中为读者提供有效便捷的检索点。从读者来到图书馆需要查找、检索文献的角度考虑, 他们查阅某种图书, 往往不能确定准确的书名, 具体的图书分类号更不能有效的判断, 但他们知道自己所需图书的主题或关键词, 所以主题检索是读者多采用的查阅方式。而一些外文图书、会议录和报告等由于出版的原因往往没有在版编目数据, MARC数据中缺乏主题字段, 编目人员需要根据翻阅图书的内容, 从文献题名或内容简介中提取主题词, 添加到MARC数据中主题字段, 使每本外文书都能从主题入手进行检索, 为读者检索创造有利条件。

4.2 提高服务能力

作为图书馆的外文编目人员, 首先应具有相当的外语水平, 较强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能力、较宽的知识面, 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网上检索能力。只有具备这“多料”才能的图书馆编目人员, 才能熟练地为外文图书进行准确著录。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 编目员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我们可以采取在职进修, 专业培训等办法提高外文编目人员的业务能力, 担当起外文书目数据建设的重任, 与国际标准接轨, 与国际水平接轨。

4.3 敬业精神

外文图书编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单调乏味的劳动, 同时又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编目过程中疑难问题屡见不鲜, 通常外文编目员要付出许多艰苦的劳动, 而且较之中文图书来说, 外文图书图书利用率低, 读者理解不够, 容易使人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不是出于对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没有一种敬业精神, 没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 是很难做好外文图书编目工作的。所以外文图书编目员应该有爱岗敬业的精神, 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S

摘要:本文以空军预警学院图书馆外文图书编目工作作为参考对象, 从我馆外文图书编目现状入手, 分类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外文图书的特点及编目, 揭示了外文编目工作对整个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展的重要意义。

中外文图书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45-02

引言

外文文献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读者了解并获取国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利用中,外文文献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常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拟对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是高校读者借以了解和获取国外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在读者的实际借阅中,外文文献并没有发挥其“重要渠道”作用,外文文献利用中经常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相对中文文献而言,外文文献利用率很低。相对中文文献而言,外文文献的价格一般比较昂贵,图书馆每年花费大量资金购置外文文献,但外文文献的实际利用率很低,许多原版外文文献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人问津,使得图书馆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的这些外文文献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造成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浪费。

其次,相对专业类外文文献而言,非专业类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很低。高校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中,相当一部分是非专业类外文文献,这些文献的实际利用率很低。许多外文文献读者只对专业类外文文献感兴趣,对非专业类外文文献兴致不高,导致这些非专业类外文文献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再次,相对文学类文献而言,非文学类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很低。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中借阅率最高的是文学类外文文献,尤其是小说等文学作品颇受读者亲睐,但非文学类外文文献的借阅率相对很低,很多非文学类外文文献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很少有读者去关注。

最后,相对电子类外文文献,纸质类外文文献的利用率较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中的电子图书馆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电子图书馆中的外文资源数据库的读者访问日流量远远高于纸质类外文文献的借阅量,使得纸质类外文文献颇受冷待。

二、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图书馆缺乏相关调查研究,盲目购置外文文献。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科研的服务机构,图书馆应该针对教学科研需要有目的地购置外文文献。但是,不少高校图书馆采编与教学科研需求似乎完全脱节,图书馆只是盲目地扩大外文文献馆藏规模,并没有很好考虑所购置外文文献能否真正服务教学科研。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采编人员也很少在购置外文文献之前进行大规模的相关调查研究,只是依据一定的外文文献订购单盲目购置,其结果是,花费大量资金购置的外文文献中,读者实际需要的文献较少,但读者不太需要的文献却很多。

第二,读者的外语水平制约了其对外文文献的利用。高校图书馆读者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由于专业和教育背景不同,读者的外语水平差异很大。有些读者虽然很想充分利用图书馆外文资源,但常常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讲,读者的外语水平是决定其能否充分利用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的重要因素,很多读者的外语水平决定了他们不能借阅专业类外文文献,因为无论从知识面、词汇量还是和难度来看,专业类外文文献对读者的外语水平要求更高。因此,很多读者对外文文献望而却步,有些读者甚至在校期间从未接触过任何外文文献。

第三,读者的功利心和知识视野制约了其对外文文献的利用。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读者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很多读者借阅外文文献的目的就是为了查阅学习和研究中所需相关信息,因此,对于与自己所求信息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外文文献,自然就不会特别感兴趣。另外,由于专业和知识所限,很多读者也对自己专业之外的外文文献不感兴趣。很多读者长期比较关注某一种或几种外文文献,但对其他文献从不关注。有些读者觉得阅读纸质类外文文献不如在网上“下载”然后“复制”并“粘贴”那么省时省力,他们对纸质类外文文献很不感兴趣,因而很少光顾图书馆或外文期刊阅览室。

第四,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方式也限制了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利用。不少高校图书馆规定,外文文献特别是外文期刊只能在阅览室内借阅而不能外借阅读。这种外文文献管理和服务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利用。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外文文献不能很好地在读者中间流通。另外,外文文献管理者的服务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利用。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图书馆对新进外文文献和馆藏经典外文文献缺少必要的宣传,也没有很好地对馆藏外文文献布局进行必要介绍,有些管理者与读者之间缺少交流,不少管理者外语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无法对读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工作,缺少工作热情,读者服务意识也比较淡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利用。

三、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有读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图书馆方面的原因。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图书馆就不能保证外文文献发挥其应有作用。根据上文的原因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解决外文文献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做好外文文献购置前的调查研究工作。高校图书馆购置外文文献,必须遵循“用则购置、购置则用”的原则,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进行购置外文文献。图书采编人员在购置外文文献之前,应该深入院系和科研机构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专家和学者对外文文献购置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聘请相关专家和学者作为外文文献购置顾问。采编人员在充分听取院系和科研机构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后,结合图书馆目前馆藏外文文献的情况,确定真正需要购置的外文文献的种类和数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广大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实际需求,努力使所有外文文献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第二,改变外文文献借阅方式,实行外文文献全部开放借阅。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要满足读者的借阅需要,部分外文文献“只准室内借阅不准带出室外”的借阅方式极大地限制了读者对外文文献的充分利用。众所周知,图书馆是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好地方,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读者无法全天候在图书馆,部分外文文献“只准室内借阅不准带出室外”的借阅方式使他们接触这些外文文献的机会大大减少。如果不对所有外文文献实行开放借阅,他们就不能在图书馆之外借阅他们所需要的外文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了外文文献的利用率。

第三,提高外文文献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服务仅仅停留在管理人员根据读者需要将刊物提供给读者这种方式上,很多外文文献管理人员的外文图书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外语水平偏低,准确把握馆内所有外文文献的排架和名称的能力不强,根据教学科研人员对外文资料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代查、代译及咨询服务的技能较弱。要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外文文献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应该主动向读者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外文文献咨询服务,改变看门守摊的服务方式,以严谨的态度开展深层次的外文文献服务,耐心帮助读者查找所需外文文献,最大限度地为读者借阅外文文献提供方便,最大可能地让读者接触并利用外文文献。

第四,加强外文文献宣传。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利用率低,也跟图书馆对外文文献的宣传程度有关。图书馆应该尽力使外文文献特别是新进或经典外文文献摆放在比较显著的位置,应该利用比较显著的位置对重要外文文献进行宣传和介绍。图书馆可以在馆内大厅摆放新进外文文献宣传和介绍牌,也可在外文期刊阅览室内和门口张贴新进或经典外文文献宣传海报,还可以在图书馆的宣传栏或网页上发布外文文献的最新馆藏情况,还可以制作外文文献宣传小册子,比较详细地介绍外文文献的馆藏、分类、特色和使用细则等,甚至还可以借助院系网页宣传和介绍馆藏外文文献,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并充分利用馆藏外文文献,从而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

第五,培养并提高读者的外文文献使用意识。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读者中,大部分读者是在校学生。图书馆要与院系携手,通过院系专业教师的力量努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使用意识。图书馆要主动走访院系,及时向院系介绍馆藏外文文献资源,使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进入教室和报告厅,通过院系专业教师的介绍和推荐,使学生知道图书馆馆藏专业类和非专业类外文文献,使学生树立使用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的意识,积极使用外文文献资源,提高外文文献的实际利用率。

四、结语

外文文献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中的重要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由于读者的主观原因和图书馆方面的客观原因,高校图书馆馆藏外文文献的实际利用率常常比较低。高校图书馆在购置外文文献时应该深入院系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教学科研对外文文献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订购外文文献,同时努力改变外文文献的借阅方式,提高外文文献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借助院系的力量努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外文文献使用意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馆藏外文文献的实际利用率,使馆藏外文文献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楠.试析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利用现状及对策[J].云南科技管理,2007,(3).

[2]孙双臣.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的开发与利用[J].现代情报,2004,(4).

[3]高志平.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情况浅析利用[J].河北科技图苑,2006,(5).

中外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调查分析 第12篇

1 内容组织与栏目设计

1.1 图书馆网站的内容及功能需求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1]主要有信息传递、教研辅助及读者互动, 而读者对图书馆网站的一般性功能需求主要包括: (1) 对图书馆基本情况的了解; (2) 查询图书馆馆藏期刊, 借阅、预约、续借图书期刊; (3) 查询借阅状态、管理个人借阅信息; (4) 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链接进行资源检索; (5) 利用图书馆提供的链接进行网络导航或浏览因特网; (6) 通过留言本、图书馆信箱、BBS进行互动; (7) 对图书馆最新情况的了解;

经调研得知,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网站的栏目大体上分为[2]基本栏目和特色栏目两大类。基本栏目主要有: (1) 资源类:主要有馆藏目录 (OPAC) 、电子资源、特色资源等。 (2) 服务类:主要栏目主要借阅服务、馆际互借、文献代查和课题查新、读者培训、校外远程访问、常见问题解答、咨询台等。 (3) 帮助类:主要栏目有关于本馆、开放时间、馆藏分布、借阅规则等。 (4) 读者互动类:主要栏目有留言本、馆长信箱等。在特色栏目的设置上, 不同高校间的差异比较大, 在此不再详述。

1.2 图书馆网站的层次设计

在图书馆网站的层次设计上, 不同高校的做法不尽相同。同一栏目在不同高校的图书馆网站上所处的链接层次存在差别, 以读者常用连接“馆际互借”为例, 作者对调研网站上“馆际互借”所处的链接层次进行了统计 (详见表2) 。一般来说, 网站栏目确定后, 要对栏目的层次进行合理的设计, 确保用户在三次的点击内找到自己想用的资源和服务, 以增强网站的清晰度和可用性。

2 色彩搭配与设计

一个好的图书馆网站, 不仅要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结构, 还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 要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在网站的外观上, 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和国外高校图书馆网站有比较明显的区别[3]。首先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主要以蓝色、灰色为主色调, 风格上清新明快, 国外高校图书馆网站主要以绿、白为主色调, 风格上简单朴素, 另外国内高校图书馆网站比较多的使用了动态或者静态的图片, 丰富了网页的内容, 但国外网站相对较单一。国内外知名高校图书馆门户网站的色彩美工调查详见表3。

经比较总结得知, 在网站的色彩上, 一般以2-3种色彩搭配为宜, 不但要避免颜色单一造成的枯燥乏味, 又要避免颜色太丰富导致的花哨缭乱、俗不可耐。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对象是广大读者, 所以网站色彩的选用应该以大众的审美习惯为指导, 并体现学校特点和专业特色, 网页的色彩美工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艺术性, 要整体和谐、局部变化; (2) 合理性, 要符合眼睛的生理特点, 不使用大面积的高纯度色彩, 以免造成长时间的视觉疲劳。 (3) 独特性, 每一个高校都有其特色, 所以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得色彩美工上的运用上既要体现图书馆的职能, 有要体现所属高校特色和专业特点。

3 读者互动

图书馆是服务单位, 听取读者心声和反馈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图书馆网站就是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交流的信息平台。经调查,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网站基本上采取诸如常见问题解答 (FAQ) 、留言本、E-mail、BBS等栏目来实现读者互动, 详见表4。

由表3可以看出,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都比较重视和读者的沟通和互动, 在网站上给出了多样化的互动途径, 为读者提供及时、有针对性地服务。

4 个性化服务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信息的数量增长的现代社会, 读者的个体意识在不断增强。[4]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也不再是千篇一律, 每个读者都需要在图书馆网站上迅速获取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和资源。高校图书馆必须适合读者这种发展中的需求, 将纷繁无序的信息向有序化、个性化引导, 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调查对象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的情况详见表3。由表3可见, 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重视个性化服务的建设, 形式主要体现在通过手机短信向读者发送借阅信息, 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在这一形式上有较好的尝试, 另外一个方式是RSS定阅服务, 国内高校基本上都是通过RSS向读者提供定制服务。国外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的功能更加丰富, 他们不但有个性化的定制和推送, 而且非常值得一提的是, 几乎所有的国外图书馆网站都有针对残疾人的页面和链接, 更加了体现网站的个性化、人性化、和谐化。

5 几点思考和建议

5.1 合理设计网站层次结构、改进资源的揭示方式

网站的层次结构是否合理, 直接影响到读者利用网络资源的效率。目前, 有些高校的图书馆网站的栏目设置及层次结构不够合理, 重要信息藏的太深, 不方便读者浏览和检索。另外栏目名称不统一、资源归类缺乏规范性, 这都不利于读者有效使用图书馆网站。为了提高读者使用图书馆网站的效率, 在进行网站建设是必须合理设计网站的层次结构, 统一栏目名称规范。

资源的揭示方式也是决定读者使用网站的效率的主要因素, 为了避免读者面对网站无所适从的状况, 首先应改进资源的归类方式, 使其规范化, 增强网站的导航性, 其次要注重网站层次结构的设计, 是整个网站清楚表达各项资源和服务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提高网站的易用性。

5.2 做好定位、突出特点、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每一个高校都有非常明显的传统专业, 高校图书馆在网站建设上应该准确定位、突出高校特点、专业特色。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和学校网站、学校特色保持一致, 而现在大部分的图书馆网站忽略了这一点, 在网站的风格上没有体现学校专业性质和用户群体特点。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准确的定位, 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站的组织和形式, 最终影响了用户对网站的认可度和使用度。

在网站资源建设上, 现在大部分高校, 尤其是国内高校还停留在引进国内外联机资源的检索上, 而忽略了对本馆馆藏特色资源的开发。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间不断加强联合和沟通, 越来越向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文献资源逐步共享的情况下, 图书馆拥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效图书馆可结合本馆馆藏、结合本校的重点科学、特色专业、实验基础和科研项目建立自己的特色馆藏库, 还可以根据本校的研究热点, 建立一定规模的数字化特色收藏库。

5.3 加强个性化服务建设

个性化信息服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图书馆定制信息, 另一个是图书馆根据专业特点、用户兴趣、信息记录等主动向读者推送他们可能需要的信息。国外在个性化服务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更早, 个性化服务的方式也比较多样化, 比如构建互动的信息平台为读者提供定制资源服务。而在国内, 只有少数几个重点高校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有些尝试, 且大都局限在电子邮件形式。所以, 我国高校图书馆要大力加强个性化服务建设, 采用Web2.0等信息技术手段, 拓宽信息推送服务的形式, 丰富信息推送的内容, 为读者提供更加实时、快捷、有效的针对性服务。

5.4 注重用户行为的分析及其信息的获取

在网站设计中, 要注重用户行为的分析及其信息的获取, 如将读者点击频率高、重要程度高、体现网站特色的资源放在醒目的位置等, 这样, 用户使用图书馆网站就会觉得更方便, 更亲切。另外, 为了读者方便的查找网站内部资源, 在网站设计时应配有网站地图或站点收索, 使读者对网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也能快捷的检索到所需信息。

参考文献

[1] 张翼.谈高校图书馆栏目设计.运城学院学报[J].2007 (3) .

[2] 范翠玲.国高校图书馆主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图书馆研究2006 (3) .

[3] 姜禾.文奕[J].国内外图书馆网站建设的比较和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3 (12) .

上一篇:运用实现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