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07-07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精选12篇)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篇

(一)学生英语基础普遍簿弱

在职业中专中,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有的学生虽然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极少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上职业中学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他们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有的学生连简单的单词都不会读,更别说拼写了。

(二)学生英语学习缺少激情

学生英语基础差,上课听不懂,甚至如听天书一般;再加上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学生认为自己是职业中专的文凭,没有考大学的压力,父母及自己对自己都没有寄予更多的希望,反正毕业后就要进厂工作,没有机会使用英语,认为英语不重要,没有必要把它学好、学精。也有的学生认为来职高是为了学技能的,没必要学英语,所以对英语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不愿去花时间和精力。他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学习没有了成就感,再加上学习习惯不好,好逸恶劳,上课不听讲,课后抄作业,英语学习结果更糟。

(三)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构成传统的英语教学环境。没有图片,没有录音,没有音乐,没有任何媒体,就靠老师的一张嘴,给那些本来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上课,课堂气氛可想而知。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教师一味赶教学进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是“满堂灌”,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接下来就是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做练习题、测验考试,周而复始,形成了机械的程序化。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教师主动地灌,学生被动地听,学习成了一种任务,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师的素质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

有些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以后,缺少了学习进步的意识,教学态度少了创新突破,在教学方法方面不能与时俱进。这样的教师上课,课堂肯定少了适应时代的创作激情,不能迎合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需要,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不可能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

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的建议

(一)英语教师自身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的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量,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要干一行,爱一行,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以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

(二)教学实践

1.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针对每一单元的实际,设计出准确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课时目标。职高一年级的英语教材每单元都围绕某一专题设计出一系列内容,从而让学生学习一些词汇和掌握一些专业术语,学习、巩固一定的语法知识。因而我们的课时教学目标要正视学生基础差和课时要求较浅的现实,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不能挖深,用通俗浅显的语言、轻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愉快地掌握每一天教师所教内容,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否则,教师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量,学生也没有能完全理解并掌握课堂内容,教师不得不课外加班加点,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增强他们的厌学情绪,减弱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应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本课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制定目标。

2. 教师要研究各单元课时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现采用的英语教材,具有许多的优点。

(1)寓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符合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针对以上的特点,教材所能运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有情景教学法、交际法、分层次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而这些教学法也不是单独割裂开来、没有任何联系的。相反,在教学中这些教学法又是互相渗透、互相牵连的。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及相应的教学设施,做到直观、趣味,使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做到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有趣味的理性讲解,从而改变“一尘不变”的课堂。再以职高二年级第一单元的阅读(Section One)“Spotlight on Copenhagen”的词汇教学为例。文中出现的地名多为生词,教师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如Task 3)将地名合理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感官获知信息更容易掌握这些生词,图片的展出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最形象、最生动。如对“continue”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上下问联系找到线索推出词义。作者主要以游览顺序来介绍哥本哈根,文章中每段开始分别提到:“See the city first from...”“Walk away from the harbor...”“Keeping going, and you will...”接着自然而然提到了“Then continue to Nyhavn,...”。根据词的线索,学生可以推测出其为“继续”之意。教学中教师还可穿插一些生动的英语故事情节、幽默的英语笑话、国外的风土人情等的内容,使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而有活力,逐渐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领悟语言、操练语言、运用语言,效果一定会更好。

3.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可低估作业评语的作用。教师往往非常重视课堂用语,但忽视作业评语。翻开学生的作业本,看到的多是简单的对错符号或等级,多数是千篇一律的“Allright”、“OK”或“Good”的评语。许多英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测验考试等,却没有花点时间在学生的作业评语上。

作业评语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教师使用课堂用语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教师多使用作业评语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课堂用语转瞬即逝,作业评语却可长久保存。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逐一评价。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所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便于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个别指导。可以说作业评语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方法。学生阅读评语是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而且一般作业也不能适合于评分,只有评语才能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使他们真正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存在的缺点和努力的方向,它所起到的激励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2篇

初中生不懂事,为自己前途而学的概念到高中才能形成。

第一,老师对他好一点,让他为感激老师而学习。有个学生很调皮,每节课都被班主任拉到教室门外罚站。有位物理教师替他求情:“他上我的课还好,我担保他不会闹。”结果该生其它功课,都只三、四十分,唯独物理,总在七十分左右。原因:出于感激老师在学习物理。如果教育得法,说不定是个优秀的学生。第二,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让他为家长而学习。孩子在家做作业时,家长坐在旁边。或打毛衣,或看报刊杂志都可以,但一定要坐在旁边,以示关心。作业做得好,称赞两句。做错了的,督促改正。话不要多,以免引起烦心,干扰完成作业的情绪。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持之以恒。时间不会很长,一年半。等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可以去潇洒了。

第三,老师多给高分,让孩子为好成绩而学。语文、英语作文批改千万不要压分,优秀45-50,一般40-44,较差30-39分。除了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中差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一个好的分数就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对于初中生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差生就是一次次考试失败造成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了,中考成绩自然不差。这叫高分激励,也叫成功教育。先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再说。

第四、形成良好班风。一个班乱哄哄,班主任懒得管,好学生也开始讲小话,加入乱的队伍。在乱环境的熏陶下,养成坏习惯。一个班上纪律很好,都在安安静静地做作业,连那差生都不敢闹,偷偷说话都是轻言细语,唯恐破坏了这安静的气氛。这就是环境的影响。

第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学生,强调学习是件很艰苦的的事情,在心理上作好艰苦承受的准备。如某同学为什么学习好,她平时很少玩耍,中午、晚上、双休日都在家里复习。其次,在初一,初二阶段,学习方法上只作常规的介绍、如每天要复习。开几次班会,让好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或者让有进步的学生谈谈他进步的体会。初

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第3篇

关键词:民族小学生;汉语教学;积极性

作为汉语老师,我对利用汉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感触颇深,在此,将自己的体会和做法介绍给同行,望能引起共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汉语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學情境十分重要,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这不仅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教学,而且情境的新奇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一年级汉语第七课课文二《牙疼怪谁》时,预先准备好“小熊、小手、眼睛、嘴巴”等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讨论“小熊为什么牙疼,牙疼应该怪谁呢?”再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要爱护牙齿,通过看课件熟读课文、小老师领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就进入课文故事情境中,学生在一堂课中既学习了课文,又增长了知识。又如;在讲第五课《借伞》时,先用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如“你们借过东西吗?借东西时应该怎么说?请几个学生回答问题,老师鼓励回答正确的孩子,随机用商量的语气对全班说:“今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它们借到伞了吗?”先看课文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四个小动物在一起的图片,然后朗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教会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对话,从而感受课文中友好的气氛以及每一个小动物互相理解、互相谦让的美好品质,再让学生模仿表演进一步体会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道理,老师努力营造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课文学习顺利进行。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扬长避短,尽量使学生熟悉课文,同时把她们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这是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笋芽儿》这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要求他们观察课文插图,模仿图中的画面来画笋芽,然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进行评比,看谁画得好,这样学生在浓浓乐趣中主动求知,即读懂了课文内容,又理解了笋芽的生长过程,从而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兴趣倍增。

提高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4篇

一、从思想上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

目前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现象,以致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课成绩好,体育课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具体手段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有目的地举办体育讲座,宣传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以及体育在人才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体育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立定跳远教学中,素质好、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而且在同学们面前跃跃欲试,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应因人而异,对跳远技术好的学生加大远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远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三、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

从目前实施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大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重复的比较多,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特别是中学阶段,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成熟,一种综合效用的体育价值观在学生中逐渐形成,兴趣广泛而讲求实效。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中学体育项目和课时搭配上就不能简单化,而要用深入、周密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丰富多彩而又适合学生特点的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的各种不同的特殊需要。就我校而言,作为一所完中,学生入学后,人数众多,年龄落差大,他们在体育课上会注意到体育水平较高的学生,产生自卑感,从而厌学体育。篮球、足球等课的教学中此现象较为明显。因此,可多安排游戏及针对性强的内容。再则,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体育项目进入社交场合,如门球、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壁球、飞镖等,都是目前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体育项目,学生不仅兴趣比较高,而且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不无禅益。

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未见乐处,必不我学”。可见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教育成功,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怠倦厌学行为。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而含蓄,精练而带有鼓励性,并结合教材内容,讲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就容易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如进行跑中的“耐久跑”这一教学内容,把其安排成游戏性质的:爬雪山过草地(同时讲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追踪敌情等游戏来完成。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上课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奋斗的意志品质。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和兴奋容易转移的特点,可采用竞赛性、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如果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

五、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从目前中学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现状,开设田径、体操、球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喜爱的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特色。

摆脱厌学情绪,使学生爱上体育课是每位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体育学习对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的重要标志之一。

参考文献

[1]霍青.谈素质教育中中学体育教学的娱乐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6,35:6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5篇

作者:杨海锋

摘 要: 当前,小学生学生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成为教师经常议论的话题和讨论的热点。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数学、兴趣,积极性、情感、评价。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会学、爱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本人实践与思考,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对大千世界里的那些怪异现象和谜团,尤感兴趣。教师如何将数学知识传授与学生,那就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趣味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数学大多是枯燥无味,因而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增加一些趣味性的环节。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运用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时,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另外,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

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可赋予知识声、形、色,能使知识由抽象变具体,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复杂变为简单。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能形象逼真地为学生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加课堂教学密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全身的各个器官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习、主动思考、会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课堂上首先要使他们学会听。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专心听讲。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我在教学中,当一个同学发言后,总是让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说的话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找到优点和不足。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五、开展有益活动,树立班集体荣誉感

要积极组织学生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能够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不断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各种班会以及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的评比活动,让学生能够为班集体的成绩、进步而高兴,为班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着急,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自己学习数学的动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第6篇

一、 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学生掌握知识是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的,语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通过直观教学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语文课堂上的直观教学,可以运用各种教学多媒体课件、幻灯片、教学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 教学过程中应讲究“问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要设置好疑问。“问”的角度要新,要能吸引学生积极思考;“问”的目标要指向明确;“问”的语言要亲切。

提问是教师有目的地设疑,以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提问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提问可以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这样他们才会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醒的感知,进行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产生愉快学习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所以,教师从这一目的出发所设计的提问应当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出有一定难度、有启发性、能引起争论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掌握新的知识。提问不能集中在少数学习好的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身上,要做到提问时全班同学开动脑筋,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聆听,要让他感到自己很重要,知道你尊重他的想法,要让他们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轻率地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见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我曾对学生说,能有新发现、新见解的学生可算我的老师。这样,很快就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行民主的课堂教学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学就是学习问问题,学怎样问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与传统的师道尊严决裂。教师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不再扮演一个“布道者”的角色,而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术和教学民主观念,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和学术探讨气氛,支持和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质疑、争论,使学生不但会质疑、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习惯于质疑,把质疑当作治学的一项基本功。在课堂上,在分析课文时或分析课文后,我常鼓励学生质疑:对课文的这一部分你有什么疑问?学完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等等。

四、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要求大家广泛阅读,绝不能限制在教科书中那仅有几篇文章里。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好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师要做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向课外学习。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我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包括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杂志等,并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阅读,养成每天定时阅读的良好习惯,并且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摘抄600字以上的文字、写100字以上的阅读感受。我想这样坚持下去,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学生也会受益匪浅。

论提高成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7篇

1成教学生自身特点的分析

成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于成人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及身心发展成熟的特点决定的。成人教育实质上是在职教育, 由于在职, 不像普通学生一样一心学习十几年, 他们有工作, 有生产任务, 有社会活动, 有家庭, 那么时间和精力就会受到影响, 再加上成人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在接受新知识时, 感觉自己需要补充的知识太多, 以至于无从下手, 如果没有提前学习的习惯, 课上就会出现听不懂, 课下很茫然, 无所事事的现象, 这时, 说要提高学习积极性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从实践出发也是成人学生的特点之一。成人学生是在实践中感到了某种需要, 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完成工作任务, 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难题, 才选择继续教育, 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所以有好多成人学生都是带着解决不了的问题来到学校与教师共同探讨, 他们学习则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成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全面负责, 学什么, 怎样学, 由自己选择支配和控制, 成人学生在工作单位和生活中经过了长期磨练, 已形成包括世界观, 道德观等内容的固定心理结构, 因此, 对外界的影响能加以评价和选择, 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较强, 这时, 如果我们从实践中的学习需要来提高学习积极性, 很具有它的优越性。

2采用合理的办法

(1) 教师的主导地位。

要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授课过程的一项主要任务, 学生的兴趣当然与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有关, 因为成人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紧密相关, 只有发自内心对职业强烈的爱好和浓厚的兴趣才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稳定的主观条件,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专业课的老师, 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 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明确所学的知识今后将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同时, 把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融入到课堂内, 大家互相讨论, 出谋划策, 把问题解决在当下, 从而唤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基础课的教师, 因为成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所以要基本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 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努力帮助学生建立一套适应成人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做到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把每次新学的知识都统统消化掉, 并且每章每节进行自我测试, 让学生清楚的明白自己掌握的怎样, 适时针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巩固, 这样, 就不会因为期末一下子要补充的太多而感到措手不及。于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循序渐进, 举一反三, 基础知识稳扎稳打, 信心倍增,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得到提升。总之, 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受教师的引导, 老师把学生暂时兴趣转变为稳定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 饱满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 给予帮助和鼓励, 积极培养其刻苦学习的品质, 促进学习积极性的稳定和持久。

(2) 教辅部门的密切配合。

教辅部门要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 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思想。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市场性, 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所以, 对教辅部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教学管理必须适应学生的要求, 市场的变化。学生管理工作要严格要求, 细微得当, 公平对待, 热心帮助,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①要提高教辅人员队伍的专业水准。根据社会人才的需求, 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调整, 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 学即所需, 所开专业的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要根据成人学生的认知风格, 学习的目的等特点及时的修订, 从而更加紧密的与学生和市场结合起来。②目前, 成人教育的教材建设也存在问题较多, 和成人学习的特点有较大的差距, 教材的内容应更具知识性和实用性, 针对学习形式相对分散, 以业余为主, 自学为主的特点, 教材的内容也要适用于自学, 要求由浅入深, 删繁从简, 分散难点, 循序渐进, 同时可以配套优秀教师讲解教材的光盘, 这样, 既直观又形象, 既方便又明了, 随时随地, 垂手可得, 使得学生所学新知识从生疏到熟悉, 从熟悉到掌握, 学习成效很明显。③可以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投影仪, 幻灯片等帮助学生直截了当了解所学内容, 有效地填补学生头脑中的空白, 建立起从外部形式到内部结构的模型, 加强了记忆。也可以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 实习, 毕业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 综合应用知识, 学习积极性自然提升。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他们要懂得教育管理, 要拥有一颗全心全意的真爱之心, 要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尤其是在成人学生中年龄偏大的, 有些是基础较差的, 让他们和谐融洽的处在这个大环境里,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使教师对他的期望转化成情感动力, 享用一生。总之, 教辅部门密切配合, 科学管理, 协调一致, 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摘要:为了继续教育的目的更加明确, 提出了怎样提高成教学生的积极性, 并对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一些见解。

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研究 第8篇

一、运用正面评价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更感兴趣

许多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深有体会,多给予学生一些表扬和鼓励,不吝惜赞美之词,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青春期的学生对来自于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特别是来自于教师的评价具有更强的心理暗示作用。体育学科本身消耗体力非常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再没有积极情感的支撑,很难想象体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教师可以通过正面评价的方式,让情感因素充分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让学生学得更有激情,更有动力。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训练的刻苦程度、取得的明显效果,每发现一处闪光点都给予积极的点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经常开展正面激励评价,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需求,渴望通过自己的刻苦训练获得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的情感渴求成为了推动学生深入投入体育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正面评价激励吸引学生的兴趣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这一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体现门槛原则和差别对待原则。

二、运用现代手段让体育学习更加具有吸引力

现代手段的引入提高了体育教学的现代化程度,增加了教学信息容量,提供了更加便捷形象的演示方式,有助于突破一些体育教学中的难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教师应认真汲取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寻找体育教学与现代手段的有效切合点,打造更加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教学活动。例如,针对学生对体育明星存在崇拜的现象,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进行引入,向学生介绍一些世界著名球星所获得的荣誉,演示他们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并穿插播放一些他们刻苦训练的场景,使学生了解他们在取得成绩、获得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这样,学生会看得津津有味,兴趣非常浓厚。再如,一些高难度动作的训练中,教师如果直接进行现场动作示范,学生很难看清楚,而在室内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真人演示动作慢镜头播放或是动画模拟演示,提前让学生了解这一连贯性动作的不同节点,配合要点讲解分析,在具体训练中他们就能够准确地把握要点。这样,既使学生的训练难度明显降低,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

三、运用竞争模式让学生激发出内在学习动力

初中生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就是好胜心强,教师引导得当,就能够产生你追我赶的奋发向上态势,有助于推动体育教学目标任务的全面达成。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进行积极的尝试,既可以在课外通过一些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同时也可以在课内一些动作的训练中引入竞争模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无论是技巧性动作的训练,还是一些耐力项目的训练,教师都可以运用竞争模式。在技巧性动作训练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成效比赛,每一个小组的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都会相互协作、刻苦训练。同时,学生学习训练的动力也更加强烈,都全身心地投入,渴望能够为本小组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在一些耐力项目训练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分层进行,和自己身体素质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同学进行比赛,发挥竞赛的撬动效应,使他们的内在动力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

四、运用校本课程让学生综合素质快速地提升

校本课程体现了地方与学校的特色,是对现行体育教材的有效补充。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编撰,将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融合进去,将地方特色体育素材归纳进去,在教学工作中加以合理运用,这对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塑身舞蹈训练,帮助女生完美体型;开展搏击擒拿自卫动作训练,帮助男生掌握一些防卫技巧,在应对不法侵害时能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这些内容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校本课程还可以引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针对青春期少男少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校园生活中面临的一些困惑等问题,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通过艺术处理过的案例帮助学生解除心中的困惑,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这也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正面评价、现代手段、竞争模式以及校本课程的有效引入,可以在体育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锡冲.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J].教书育人,2008(S3).

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9篇

1 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现状及成因

1.1 学习动机不明确

在教育心理学中对动机的定义是: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因此,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

高等教育是高中教育的延伸,是学习的新的起点,不是学习的终点。有一部分高校新生认为只要考上大学之后就再也不用像之前在高中学习那样刻苦,只要能够拿到毕业证书就万事大吉了。很显然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进入高校学习是为了进一步深造,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并不是为了拿到毕业证而学习。在大学生之间经常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毕业而学习。

1.2 应试教育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应试教育过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这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应试教育由于只重视升学率,在应试教育中只重视少数学生,无意或有意的淘汰掉大多数学生,所以应试教育并不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的,那些不受到重视的学生久而久之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另外,在应试教育中,评价标准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的发展,这是违背教育学规律的,同时也不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它制约了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们时时刻刻在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当然不可能对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去主动探索知识了。

1.3 就学专业不当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应试教育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到特定的大学中学习,不得不选择了不感兴趣的专业。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之初缺乏对现今所学专业的理解,盲目选择专业。综上所述,由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所以在学习本专业的时候会对所学知识失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不会高。

1.4 知识结构缺失

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各大高校实行扩招,从以前的精英教育转为全民化教育,这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扩招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一些高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使一些原本不能进到大学学习的学生也能进入高校中学习。这些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储备不够,进入到高校中学习之后,知识水平较低。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倍感吃力,在日积月累之中,学生对学习的态度逐渐变得消极,以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1.5 时间分配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发展,电脑越来越普及,色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由于网络生活、网络游戏丰富多彩,大学生,尤其是男大学生日渐沉迷于网络之中。经调查发现,在上网的大学生中有57%在玩网络游戏,其中每天玩网络游戏超过6~8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6%。可以这么说,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用来玩游戏,这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极大的下降甚至于消失。以至于一部分学生逃课,在考试中出现作弊现象。

2 转化策略

2.1 学校方面

2.1.1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及时引导学生学习目的。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导正确的学习目标,要经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贯穿整个大学学习阶段。

2.1.2 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于每个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环境可以造就一个美丽的人生,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同样,学校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自由、轻松、宽松、自主、安全的环境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教师方面

2.2.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孩子尤其重要,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如何提高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呢?创设学习意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促进成绩均衡提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2.2 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表情不要呆板,语言不要生硬,课间多和学生沟通,和学生交朋友。

2.2.3 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向全体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使他们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开发智力,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

2.3 家长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重要的教师,所以家长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家长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怎样鼓励孩子,这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和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只有和教师共同努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否则只依赖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

2.4 学生方面

除了父母和教师的配合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主要的是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认识。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才会对学习有主动性,才会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才会有机会找到适合的位置、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在教育实践中,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照顾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应用正确的方法策略,才能真正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健康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这除了与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有关,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的能力、素养不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积极性引起了高等教育研究人士的重视。文章调查研究了大学生学习现状,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转化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教育,学习积极性,转化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玲丽,刘文.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消极情感、社会抑制的影响——基于大学生样本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2).

[2]苏明.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1.

[3]牛春娟,武雪姣,陈晓梅,等.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和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4]宋彦云.提高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方法刍议——兼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时空,2012(2).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0篇

那么初中的语文课堂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就我们本地区来讲, 有如下特点: (1) 学生特别多。以前到大连学习的时候, 我做了一次比较, 我们初中一个班级的学生, 就等于大连初中两个班级的学生。 (2) 上课气氛沉闷。学生太多, 上课需要保证上课纪律, 所以平时老师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 学生们习惯了这种严格, 因此, 在课堂上, 他们只愿意听, 却不愿意说。 (3) 部分学生对语文没有什么兴趣, 他们宁愿花半个小时做一道数学题, 也不愿意花十分钟来看点语文的相关内容, 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特别少, 所以班级虽然人多, 但总体上来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厚。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成熟的过渡期, 在这一阶段的初中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十分不利。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心理极其不稳定。进入初中, 课程增加, 书变厚了, 作业量大了,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 显得眼花缭乱, 甚至手忙脚乱。而且初中学生容易滋生叛逆心理, 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因此, 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方面也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解决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呢?

一、激情导入,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胡适《我的母亲》时, 为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这一部分我下了功夫, 寻找了许多资料, 最后我决定用一个视频片断来导入, 就是非常有名的《天堂午餐》我一边播放这段视频, 一边配上语言的讲解, 学生们看到最后, 都流下了眼泪, 他们这时心里所想到的, 只有自己的母亲, 想到生活当中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不仅自己真的没有为母亲做任何事情, 而且还总是在生活中对母亲抱怨, 埋怨, 甚至是仇视,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母亲爱孩子的最直白的表达。可能方法不一定恰当, 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但是她的心却是充满爱。所以此时此刻他们更想好好学习来报答自己的母亲, 这时他们一定是怀着一种兴趣, 一种感恩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他们在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非常投入, 而且踊跃发言, 他们真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在这里我只是想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 在他们的心中对父母与老师及朋友的奉献, 他们是心存感激的, 只是生活中, 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也不知道如何去感恩。通过本课的导入, 他们知道其实感恩很简单, 只要是自己真心的付出与回报, 就可以去感恩。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老师只是一个引路者。这也是符合《新课堂标准》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在处理这个问题上, 我仔细研究以往的语文教学课堂, 不难发现,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是听讲练习, 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 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 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 把老师讲的记下来。短短一节课, 往往老师讲得多, 学生说得少, 练得少。这样的语文课堂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语文教学。我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 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讨论, 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只有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才是自己主动的学习, 才会真正的学有所得。那么有人会问, 这样的课堂老师应该做什么呢?我也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 我最终找到了答案,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 让他们知道提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何去梳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其实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讲鲁迅的《雪》一课时, 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 当然有一些问题是没有价值的, 例如:有的同学提出“孩子们在塑雪罗汉的时候去偷母亲的胭脂来涂在嘴唇上, 这种行为对不对”, 还有的同学提出“江南的天气不是很冷, 下雪了, 孩子们能塑雪罗汉吗?”等等, 有很多这样的问题跟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关联不大, 在处理这些问题时, 我说孩子们这些问题也提得很好, 可是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联系不大, 所以不能算是有价值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有价值的呢?在这里我引导学生们可以提这种类型的问题, 例如:作者写了哪几个地方的雪景?这些地方的雪景有什么特点?告诉学生要提出这种跟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联系紧密的问题, 才是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再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最后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总结, 让学生知道在这节课中, 他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收获是什么。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一点点对语文课产生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

语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什么习惯呢?首先要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习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加强学生朗读背诵方法的指导, 并要求初中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 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中学时代是学生记忆最佳的时期, 多读多背, 能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 能为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 熟读是成诵的基础, 但成诵才是关键。例如, 在讲《口技》一课时, 先让学生读熟课文, 然后再背诵, 起初学生们都不愿意背诵, 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篇文章太长了, 我决定带领学生们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背诵, 这时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经过十五分钟的准备, 班级已经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可以熟练背诵, 余下的学生也很努力, 最后我们进行了小组评比。这节课我们基本完成了任务。学生也觉得背诵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反而对语文课更有兴趣了。

其次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学好语文, 光靠我们的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为获取更为丰富的精神养料, 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和延伸。课外阅读, 不仅可以让初中生突破语文课堂的限制, 拓宽视野, 认识缤纷的世界, 融入多元时代, 而且对他们获取更多的信息, 进行终身学习,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不断完善自我, 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第三, 要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对于初中生来说, 要准备的工具书有《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字典》等。随着时代的发展, 除了这种纸质的工具书以外, 还出现了大量的电子类工具书, 它们体积更小、内容更丰富、携带更方便、查找也更快捷, 可以帮助同学们更方便、更快捷地解决很多疑难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勤于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让它帮助他们自主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平时语文教师可以教他们一点基本的多媒体知识和运用能力, 培养他们主动利用各种手段, 通过各种渠道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自主学习。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第11篇

关键词:数学;学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27-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情感教育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数学教育不能只顾认识领域的工作,必须时时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注意培养积极的情感。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学习数学的情感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兴趣是由于获得相应知识或参与了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因此,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和问题思考与探讨。教师还可以使学生从一件件数学家的轶事趣闻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趣题中感受到数学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一门学科,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形成持久的数学认知内驱力。

二、用成功激励的手段,引出学生自我表现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正强化的手段,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而且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因此,在讨论问题时候,对于学生“小小的创造”,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推广。教师的鼓励、表扬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能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进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

教学媒体是贮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是教学信息的载体,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灵活地,恰当地选用媒体,切不能片面否认传统教学媒体,特别要注意到教学内容本身在进行动态的教学之前,已经静态地存在于教科书或备课本上了,它们本身是一种视觉的教学媒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左半脑及抽象思维,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应结合使用。在数学教学的感性阶段,宜采用非言语媒体;而进行到教学的抽象极端,则应更多地使用言语媒体。

总而言之,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是替代,更不能是赶时髦,摆花架子。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仍然必不可少,恰当地使用现代媒体,能锦上添花;若过分地强调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会导致平庸、单调的操作,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而且会造成学生思维和推 理的单一化,以致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包括直观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能力等数学思维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培养学生追求美的高尚情操

数学美内涵丰富,美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数学的发明和发现。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数学美的因素,这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美的了解,提高了鉴赏力,而且使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逐步养成欣赏美、追求美的高尚情操。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成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黄金分割的美,图形对称的美,圆锥曲线的和谐统一美等等应当不断地提示并展现给学生,以数学中蕴涵的美去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审美的意识,陶冶他们审美的情操,激发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意愿,提高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和意志品质

数学的学习过程比其他一些学科更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能力,更需要有专一的心理素质。中学生的自我观念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他们建立和增强自我观念。让学生多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对今后学习和深造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帮助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事实上,有些学生智力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对数学也不十分爱好,但为了升学或其他的原因,不断地自我激励,强迫自己认真学习,往往也能获得教好的学习效果,这就是理智的力量。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学习的责任心,自觉地养成积极、勤奋的学习行为,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撇弃消极、懒惰、自卑、草率和骄傲等不良习惯。

六、要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也不一定是“讲清——总结——练习”的程序。虽然提出一定的运算程式,便于学生模仿操作,但过份强调程式,就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化。长期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依赖性。可以是“自学——讨论——总结”和“情景——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模式,让学生站到第一线来,打破传统观念。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我们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我们教师也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

数学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但是只有师生都参与进去的数学课堂才是真正的互动的数学教学过程。这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结合自身特点,有意识地调整教学方法,通过一个反复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来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2篇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之所以对于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这门课程能给自己的未来带来什么有益之处。试想一下, 如果一个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学或者不学这门课, 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有什么差别。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思想, 使得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 为提高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教学之前, 应该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而学习高等数学是学习很多技术的基础阶段, 我们可以这样来形容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是百科之母。只有学好了高等数学, 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始其他专业技术的学习。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 很多机械的设计原理都与高等数学有关, 并且学生学习的很多专业技术都是以高等数学的内容为原理的。因此,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 学生必须认真地学习高等数学。在学生明确自己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是为以后的学习专业技术奠定基础之后, 他们对于高等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以前初中、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得并不是很好, 因此, 对于这些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 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引导、不断鼓励的教学模式。

大家都知道高职院校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初中、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往往步入高职院校之后, 老师们不会再像初、高中那样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去学习, 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都交到了学生的手中。但是, 由于这两种教学方式之间的差异性, 学生一时很难转换过来。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弱的学生而言, 没有人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约束, 他们就容易形成一种自由散漫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也极大的降低。因此, 高职院校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 直到他们习惯于这种高职院校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一下就把所有的学习主动权交于学生的手中。

上面我们也提到过, 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因此, 在学习高等数学这样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时, 学生可能会觉得比较吃力, 遇到的困难可能也会比较多。困难越多,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来越弱。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 告诉他们遇到困难很正常, 你们现在做得已经很好了, 要是再努力一点就会变得更好。这样的一种不断鼓励的教学模式, 往往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

三、总结

高职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 然后找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 对于提高高职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徐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8) .

[2]胡保燕, 夏青.浅析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25) .

上一篇:早期阅读教育下一篇:中东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