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2024-07-05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精选11篇)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1篇

(一) 教育目标

孔子主张德育为首, 希望通过教育建立一个大同社会。其教育思想核心是“仁”, 强调仁者爱人。为此需要培养的人是“圣人”, 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

(二) 教育内容——“六艺”的教育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包括了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德、智、体、美、劳, 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 对现代青少年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在孔子看来, 君子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塑造良好的道德修养,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良好的道德修养是教育的目的, 通过实践可以增长经验。

(三) 教育方法

孔子的教育方法, 既培养兴趣又解决问题。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 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即按照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人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孔子有云:“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即根据能力高低, 有的可以说教, 但是有的则不可以简单地灌输知识。

2. 启发式的教学:

孔子认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主张学生独立思考, 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 并举一反三, 解决类似的问题,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就是培养人,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也关系到社会未来人才的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总体上处于良好的态势, 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教育目标上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 青少年关注的是自身的文化水平, 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养成。青少年道德缺失现象非常明显, 在生活中, 对他人缺少尊重;在社会上, 举止不文明。加之我国的应试教育,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标的单一性, 出现认知的偏差, 家长和学校青少年的普遍要求也是“重智轻德”, 家长只看重学生考试的分数, 学生只好为获取好成绩而学习。由此可知,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存在问题。

(二) 教育内容的问题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的教育占绝大部分。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 将学习内容限定于书本, 所学知识限于考试的范围, 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倾向于书本化。教师在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 教育改革要先着力改变教育观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作用

针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解决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 教育目标的设置要完善

现在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唯考试结果论”, 即重智轻德。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 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三观”, 从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二) 教育内容的设置要升级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的培养、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其中, 道德的培养放在首位, 是教育的中心内容, 也是孔子所倡导“仁”的思想的体现。青少年的思政课, 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仅要在国家和社会层面树立好榜样, 更要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完善自己。

(三) 教育方法的使用要恰当

1. 提倡“有教无类”。

在孔子眼中, 每一位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 受教育的机会均等。在今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提倡有教无类。同时,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让学生满足需求, 制定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 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这些方法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2. 提倡“启发式”教学。

孔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 可以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学会主动思考。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老师则发挥主要的作用, 所以, 通过借鉴和学习孔子的教育方法, 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由主导变为指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发散他们的思维, 不断培养其创新能力, 最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对于孔子先进的教育思想, 我们应当大力发扬, 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 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 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指导,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并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 培养创造性思维, 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通译[M].延边人民出版社, 2004.

[2]胡建锋.孔子教育思想对高校教育的启示分析[J].文学教育, 2012 (6) .

孔子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第2篇

【关键词】孔子 人文教育 启示

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就当时的人口比例来说,其成就古今可与之比肩者甚少。孔子相当重视人文教育,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以培养“贤人”和“君子”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德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教育。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师徒,从他们身上去借鉴人文教育的智慧光华!

一、孝悌和诚信

(一)孝悌之义

孔子认为“孝悌之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记载了关于“孝悌”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孝悌的作用,二是如何做才是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孝”的思想,影响甚广,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更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一定是忠臣。

今天的社会,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孝道?我认为很有必要。其实很多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就是孝悌之义。一个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他就会心胸宽广,善良正直,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悌?我们可以给父母钱财,可以给他人帮助,也可以做一些社会公益,但从心底里真正去想他人之所想,发自内心地真正去尊敬﹑友爱﹑亲近,而且毫无怨言,有始有终,这很不容易。

父母师长有不对的时候,朋友他人有误会你的时候,怎么办?孔子认为要委婉指出父母的不对,“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不听,是不是骂一顿?或是懒得管他,任由生死?孔子的主张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关于这一点,有的注释理解为“愚孝”,应该批判。但是我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做子女的要像父母当年抚育你时,对待你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一样,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包容缺点,还要在旁边护航。

(二)诚信教育

孔子最痛恨没有信用之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希望人们少说空话假话,要少说多做。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商业系统接连不断的恶性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政府的公信力因为个别地方和个别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年轻人出现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模糊和动摇,他们不屑于“老实做人”“吃亏是福”的生活信条,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把诚实正直看成木讷笨傻,这种认识﹑态度对他们的成长危害极大。

诚信教育并不难,难在不能形式化。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大气做人,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在这里是最有效的。例如:实行无人监考;自我评定;违反班规校纪,实行自我惩罚;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等。让学生自我约束,或是因为觉得违纪是自我贬低,或是因為想不出自我惩罚的方式,学生觉得违纪很幼稚,很麻烦,就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就成熟了。其次,诚信教育渗透生活小事中,要求学生诚信对待学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勇于执着探寻疑难,不轻言放弃。要诚信交往,和同学坦诚以见。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一生铁肩担道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发生他认为有违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论语·宪问》记载:作为臣子的陈成子杀死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合“礼”的,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已经去官家居,孔子仍然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请求讨伐。碰壁之后,又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仍碰壁。孔子两次感叹:“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高龄,鲁弱齐强,孔子并非不知,但孔子行事绝不计较是否可为,只考虑是否合“礼”。当此之时,有很多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道不行,就洁身自好,避世逍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也明知道不能行,但孔子仍然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可能都去做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坚守道义,尽力为之。孔子的好多学生都很有政治才华,像冉有、子贡、公西华、仲弓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很能体现孔子对道义的坚持。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鲁国权贵季氏将要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有当时是季史的家臣,孔子认为冉有应该阻止这场不义之战,对冉有的推脱责任和鼠目寸光,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先进》记载,季氏富于周公,冉有作为季氏家臣,不仅不劝阻,反而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很生气,不再承认冉有是他的学生,态度鲜明地号召其他学生对其击鼓声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孔门弟子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子路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忠勇豪侠,仗义果敢。卫国内乱,刚从外面回来的他,本来是可以避开这场灾祸的,但他“见危授命”,马上前去迎战,战至满身创伤而死。临死之前,子路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而死,成就了“儒者之死”。

孔子的责任教育在今天来说,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现在的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读书学习是为了一己之前途,甚至仅限于谋生,很少想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责任。学习的动机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远大高尚的志向,学习的动机就不长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三、注重人格修养

儒家注重人格修养,期望塑造理想人格。论及的方法很多,择其一二述之。

(一)慎独

“慎独”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含义,《辞海》的解释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就是自洁自律,自查自省,自尊自强,自我提高。

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论语》中有多处论及自我反省和慎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慎独的教育思想对高中生道德教育有着很好的现实意义。高中生大多过了逆反期,情感发展基本接近成人,已经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自制力比较强,但有时也会出现知行不一,情感波动的情况,在纪律约束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能够“慎独”。高中的学生管理少从制度上考虑,多从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人文情感的熏陶上下工夫,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安贫乐道

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很多高中生都把自己看成苦行僧:连接不断的打击和挫折,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老师又不能告诉学生放弃,于是我引导学生:觉得不合理的事情,要去改革,就先要去体会,将来上了大学,就去研究,还要研究国外的情况,等到研究透彻了,就有发言权了,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怎么办?孔子告诉我们一个法宝——安贫乐道,作为学子,就是安贫乐学!

安贫乐学,先要做到朴实,不攀比,拒绝奢华。其次要减少功利心,看淡分数,全情投入到学业本身上,以求得一解,味得一境为乐。

《论语》有几处记载孔子安贫乐学: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的学生才情各异,有大成就者并非少数,但他最欣赏的是颜回,原因是颜回身上体现了知识分子安贫乐道的最高境界。他屡屡盛赞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引导学生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带领学生快乐探寻神秘的未知世界,以无求之心,未必不达有求之境!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认真踏实,心无旁骛的作风,无疑是最有价值的。

四、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高中生主要的人际关系有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其中亲子关系已经由初中的叛逆和敌对转为理解与和谐,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同伴关系中,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善,性格也没有完全定型,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教师应该给予引导。

《论语》有几处论及交友之道: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與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子夏认为,不要担心没有朋友,只要“与人恭而有礼”,就“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子夏认为,交朋友要“敬而无失”,交朋友的原则是要诚敬,朋友处的越久,越亲近,就越要诚敬,相互间要保持一段恰当的距离,同时相处时要尽量避免过失。这一点对高中生来说,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高中生有的担心自己没有朋友会被别人笑话,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交朋友,有时为了交朋友,还降低要求,迁就对方,也不一定交到知心的朋友。有的高中生在和朋友相处时,把握不好分寸,亲密无间到触及朋友隐私,或者丧失自己原则的地步。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指出来。但是分寸的把握不是容易的事情,虽然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太言辞激烈,太过分的劝告和要求,朋友往往到最后变成了冤家。孔子教学生“不可则止”,表面上看来好像在耍滑头,实则不然,朋友之间的规劝也要有限度,实在听不进去,就不再劝说,但是还一直关注,还是朋友。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就是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达到“仁”的境界。朋友的层次就是你的层次,交有好学精神、品质优秀的朋友,对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物以群聚,人以类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重视人文教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注重的都是德,成人教育。“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现代教育的理想是培养高尚独立的人,实现个人和社会价值,和孔子的教育理念是吻合的,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也就非同一般。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3篇

一、坚持公平教育理念, 平等对待学生

“虽然孔子的‘有教无类’还不能称之为‘全民教育’, 但是, 其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朴素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精神, 却对我们今天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实行义务教育, 扩大教育规模, 最终达到‘人人都能受教育’的宏伟目标, 有着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1)

推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改进, 就必须坚持公平教育的理念。首先, 在高中政治教材的编排上应考虑学生之间的具体差异, 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分”取人。目前有不少政治教师偏爱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好生”、“差生”之分, 正所谓各有所长, 因此, 教师应该向孔子学习,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二、实施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 善于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适时地进行诱导, 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 由近及远, 循序渐进地学习。其实, 启发式原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于思想政治课知识内容理论性强、抽象, 学生理解困难,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时仍然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 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 而不是主动的。

高中政治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学习效果低下的现状, 就必须在课堂上积极地运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形式的教法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因材施教, 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发展

孔子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创造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同时他又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进行教育, 促使学生知识、技能与道德全面发展。

当今高中思想政治课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满堂灌”的方式, 在面向全体学生授课过程中, 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具体差异。然而, 学生是存在具体差异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讲授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理论常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某些理论知识方面的特长, 同时又帮助学生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知识、技能及道德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将“六经”和“六艺”以及“文、行、忠、信”纳入其教育内容体系中, 可见他采用的是“德才并重”的原则, 既重视道德教育, 又注重知识与技能教育, 这对我们现当代教育追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新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也更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规范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但是大部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 缺乏将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也忽视了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社会主义伦理道德观的教育, 所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是仍然存在问题的。

“教书不等于教学, 除非教的是自己通过学习撰写出来的书, 而不只是教别人的书———自己不了解的别人编写的教材” (2) 。所以, 我们的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增强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育理念更新的同时, 也要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应该将孔子“德才并重”的原则借鉴过来, 适当地进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教育和注重学生思维探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道德等全面发展。

五、学思结合, 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与思维能力锻炼

“学思结合”是孔子常用的教学方法, 他在教学过程中, 既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还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然而,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但是很多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严重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导致多学生学习被动。另外, 高中思想政治课着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侧重于讲解“是什么”, 却很少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怎么办”, 这就严重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六、教学相长,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 (3) 孔子运用“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进行“乐教乐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 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成功典型。

有不少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授课方式过于刻板, 方法单一, 表现严肃拘谨, 造成课堂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 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倡导素质教育, 应该借鉴孔子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 积极尝试“乐教乐学”的教学模式, 应该以积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情绪, 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 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动力。

当今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要求,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 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摘要:孔子是中国教育领域的先行者, 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 其教育思想体系中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一致性,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注释

11 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北京:中华书局, 2011年版, 第30页.

22 周勇:《跟着孔子学当老师》, 华东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第64 页.

孔子中庸思想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启示 第4篇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如和而不同、持守中正、去偏用中、随时以处中等内容.继承和发展上述思想,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地区的和谐相处、抵制分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启示意义.

作 者:贺福安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刊 名: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9(3) 分类号:B302 关键词:孔子   中庸思想   祖国统一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学的启示 第5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当代教师;启示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接受岁月磨砺和历史洗礼,经久不衰,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思想,说明他的思想富有时代性、实践性、生命力。当今世界各国掀起了学习儒学的潮流,孔子学院遍地开花,其思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依然有必要去好好研究,为当代教育提供必要的指导。

一、有教无类,平等教育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从两个方面对所处时代教育进行了颠覆。一方面,突破了“学在官府”的社会现实,实现教育平民化与普及教育。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素质无论优劣,都可接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平等化。孔子认为不能以贵族阶层禀赋素质优于贫民阶层的错误观念为由拒绝对平民实施教育。即使学习者自身素质再不济,只要乐学好学,都应该对其实施良好的教育。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对学生实行“差别化”对待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颇为严重,优势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重点学校、重点班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自行到偏远、贫困地区帮扶教育,牺牲小我实现大我;其次,本着平等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态,公平教育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资质、性格、脾气、成绩好坏而施以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

二、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个体差异。通过对话及活动观察,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朱熹把孔子的这种思想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孔子作为因材施教的首创者,十分注重观察、了解学生,能一语道破学生的优缺点,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再如,根据学生年龄、志趣、爱好的不同发展学生的特長,从而达到长善救失、扬长避短的效果。

反观当今教育,教学模式千篇一律,不考虑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教学评价体系一味重智育,轻德育。至此,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1)课余时间了解学生,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并对了解、观察到的信息加以分析,初步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安排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活动;(3)实施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能吃下。

三、民主教学,师生互爱

在师道尊严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提出了教育民主的构想并积极实践,竭力营造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他的民主教学思想源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主张教师职能不在于操纵课堂,而在于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作为知识的代表高高在上,专断独行、固执己见,更别说平等交流、良性互动了。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关爱、不信任、不宽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激发学生“亲师”情感;(2)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的过错不求全责备,而应怒而不弃;(3)转变教学观念,摒弃灌输式教学,实行多样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第四,教学中教师要秉承教学相长的理念,做到以教促学,以学定教。

四、授之以渔,指导学法

孔子很早就注意到学习方法比学习本身更重要。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体现了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孔子还主张:(1)温故知新。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与融通,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主张多听、多见、多问。(3)倡导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第四,倡导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老师对学生分别进行“启”“发”,深刻揭示了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依次出现的两种思维困境,并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引导。

反观当今教育,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法的渗透,使得教育仅成为一种单纯继承知识的行为,而没能培养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为此,教师教学中应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讲:(1)教师应该督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2)提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3)注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品质,强调教学中学思并重;(4)善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五、修己安人,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修养,才可以去安抚别人、领导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自我修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一方面,孔子认为教师应秉承“君子不器”的理念,不能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功利化的行为,而应该自觉保持“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态度;另一方面,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如果说“修己安人”是自觉,那么“诲人不倦”就是觉人,在自我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实施引导,强调教师要有责任心,要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这种教育理念无疑与当下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

因此,就教师自身而言,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学而不厌”反映在教师业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则是不言其“博”,不厌其“精”。既不满足于自己已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不满足于自己了解到的其他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

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湖南:岳麓书社,2004.

[2]王海玲.孔子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师的启示[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

[3]高敏.学孔子当老师的智慧[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4]郭彩霞.孔子的德育思想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启示[J].科教导刊,2009(22).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第6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启示

从孔夫子到陶行知, 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 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 曾经涌现出为数众多的教育家, 他们宛如灿烂的群星, 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孔子则是这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他以丰富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东西方文明。孔子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社会理想基础之上的教育思想体系, 是孔子为实现其社会理想, 以教育为抓手, 培养德才兼备的仁人君子, 以教育为手段, 传播其仁爱思想, 最终达成人人受教育, 社会高度文明, 从而实现其理想社会目标的精神诉求。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 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有益启示。

一、以育人为先导,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代素质教育有如下主要特点:第一, 在教育对象上, 学校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社会的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第二, 在教育目标上, 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第三, 在教育方法上, 注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精神。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 就是全面发展原则: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 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 而且要育人。这种理念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以“成人成才”为目标, 主张面向全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篇》) 。孔子教学主要以人道即人事为范畴, 基本的教学科目是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 所以“礼”“乐”互为表里, 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 这两项属体育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 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 还包括天文、地理、阴阳、历法等内容。由六艺可见, 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 从“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 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礼”教相当于现代的德育, “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 “射”“御”相当于现代体育, “书”“数”相当于智育, 因此我们可以说, 孔子在2500多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 把育人放在首位。除了“六艺”外, “诗”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科目。诗学不仅是学《诗经》, 还包括学诗与赋诗方面的学问。孔子把诗学看得非常重要, 他说:“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 无以言。”掌握诗学, 不仅有益于提高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 而且对于从政也是至关重要的。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 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 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 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可谓振聋发聩、切中时弊,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学生为主体, 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注重教育全面性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个性, 充分开发其潜能,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并实践一种教学方法, 叫做“个别化教学”。1982年美国出版的《美国教育百科全书》, 将个别化教学定义为“在教师引导下, 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前进的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这个词, 听起来很新鲜。其实,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注意到人的天赋才智高下有别, 提出了“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

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以“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阳货》) 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 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论语·八佾》)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 进行不同的教育, 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 。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论语·先进》) 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本要求外, 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 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 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莒父宰, 问政, 孔子曰:“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已而去”, 则依序“去兵”“去食”, 强调了“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 问政, 孔子回答说:“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 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 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 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有史以来, 孔子是第一个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也正因其如此而在教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 人们很快便会发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 在过去的2500多年里, 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今天, 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 也应“因人而异, 因事而宜”, 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 不同的问题, 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 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下, 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以激励为原则,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 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着眼点正是强调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是乐学 (愉快教学) 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 要博学, 必须愉快地学, 要学习得好, 必须心情舒畅, 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述而》) 他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 一层深入一层, 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注重民主教学。孔子对学生动以真情, 既有师长的慈爱, 又有朋友的热切。学生伯牛生病, 他去探望, 为了不让伯牛行大礼, 只从窗子上同伯牛握着手说话;学生颜回死了, 孔子十分伤心, 说了很多思念、赞美、哀切的话。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师生感情融洽与否,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 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 师爱生, 生敬师, 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 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 学习的兴趣浓了, 劲头足了, 此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 从不摆教师的架子, 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 而且还能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孔子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 教学气氛轻松愉悦。《论语》云:“子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意思是说孔子对学生态度温和, 但教育严厉;仪容威严, 却不凶猛;对人恭敬, 而使人感到安适。这是弟子对他的性格、作风和态度的准确评价, 也正是当今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以正面表扬激励为主, 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 有希望别人肯定自己的心理。孔子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 《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 批评只有6处, 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方法是以表扬鼓励为主。他即使批评学生, 也总是善意的, 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 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 学习起来有积极性, 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 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手势, 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 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加投入。我们学习借鉴孔子鼓励为主教学原则的核心和实质, 就是要处理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 多方面引导、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他们处于好学、乐学的思想境界, 既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以身作则, 促使教师完善自我

素质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但必须通过教师才能把这种先进的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育实践。所以,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 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 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孔子身正不倦, 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他认为, 教师应认真诚实, 心口如一, 言行一致, 他尤为赞同“主忠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之以礼, 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 虽然从之, 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孔子非常热爱教育, 热爱学生,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 到73岁病故, 前后40余年, 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 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孔子晚年, 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 (诗、书、礼、易、乐、春秋) 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 以后被荀子尊称为“六经”, 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 其余五经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对学生的爱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孔子身体力行, 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提出“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鼓励教师“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 “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 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 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 凡有一技之长, 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 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解释了。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地巩固、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增加新知识, 这是为师的必备条件。“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教师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综上所述, 孔子不但建立了系统的教育理论, 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大量的教育实践和成果, 这些成果正是其素质教育思想的结晶, 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中国现代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原则和方法与当前“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要求有很多相通之处, 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创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炳照, 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一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

[2]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3]来可泓.论语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7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教育平等,终身教育,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不仅首创私学, 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而且编写教材, 整理文献, 使中国的上古文化得以全面整理和发展, 并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传统, 成为儒家的一代宗师。诚如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所言, “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 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由孔子那里出来。”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历经悠悠数千年历史风雨的冲刷涤荡, 许多观点至今仍然保持着鲜活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结合时代特点, 赋予孔子教育思想以新的意义, 以探析其对当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平等观

中国古代的教育在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 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 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同社会理想, 孔子遵循“建国君民, 教育为先”的古训, 通过和谐教育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从三十岁左右开始, 便打破历史陈规, 创办私学, 明确提出“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的思想。孔子认为, 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 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实现这一原则, 他在招收学生时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 只要虚心向学、只要“自行束脩以上”, 都来者不拒, “未尝无诲焉”。孔子一生弟子三千, 而绝大部分是出身“贫且贱”的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 也是人类长期追求的一个目标。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打破了封建贵族垄断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 为普及教育打开了广阔的天地。他所倡导的人人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其实质就是说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人人都能通过教育而得到转变和提升。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是提倡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典范, 我们今天要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 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来促进教育的发展, 使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 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 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 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 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孔子的人本主义教育观

在教育教学方面, 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 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 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倡导“有教无类”, 在招收学生时来者不拒, 这样, 学生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如“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 以及“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 人焉废哉, 人焉瘦哉?” (《论语·为政》) 正因为如此, 孔子十分熟悉自己学生的特点与个性, 教学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 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除此之外, 孔子还特别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避免硬性灌输, “夫子循循且善诱人”。孔子的教育是诱导的, 他是依受教者的思想、品格而施教, 不勉强人, 不压制人, 不挡住人, 把门打开给他看, 循序渐进地诱导他进去。但用什么诱导他呢?“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子罕》) 意思是说孔子用丰富的文献典籍知识诱惑学生, 用高尚的礼仪道德约束学生的行为, 这样一来学生想停止学习也不可能了。

孔子所处的时代, 社会政治呈多元化倾向, 孔子学生的身份、个性不同, 其入学目的和需求也不一样, 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多种多样。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也表现出对人个性的尊重和张扬,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其蕴含的丰富人文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教育主张, 与当前素质教育理念有很多相通之处。以孔子为鉴, 我们更应该做到以厚德博学影响学生, 以德艺双馨感染学生, 以昂扬明快的生活情怀开导学生, 以心怀天下的道德使命感引领学生。[1]

孔子的终身教育观

现代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都应不间断地接受教育, 通过教育求得自身发展。人的发展是毕生的, 人是在终其一生的不断探索中展开教育活动的。圣哲孔子在这方面亦有同样深刻的主张, 他的教育思想涵括了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论语》中的很多记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有一次, 孔子站立于黄河岸边, 看到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河水时, 由衷地发出“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的感叹。他一生以好学著称, 学而不厌的精神尽人皆知。孔子曾说:“十室之邑, 必有忠信如丘焉, 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孔子七十多岁时, 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孔子以自我修身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一个人只有毕生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 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我, 求得发展。

除了强调终身学习之外, 孔子还很重视对弟子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为此, 他亲自整理编辑了六部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把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作为教学的主要科目, 并且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诲学生, 实现以变化气质、成就人格、提升生命之境界为最终目的。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又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局限于教材, 而是积极地引导弟子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 走近泗水河畔, 让一花一草含情, 一树一木开口, 一山一水育理。[2]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孔子首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 主张学无止境、学无常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 孔子不仅教给学生有关具体事物的知识, 又要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 所谓“师者也,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成功的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耀眼的理性光芒, 对我们当代大学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新理念具有以下重要的启示。

1.大学应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首位

教育的根本目的, 并不仅仅是为了“国家的繁荣”, 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获得谋取职业的能力, 而是应该使每一个人的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并使个人的人格臻于完善。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教育目标的首位, 学生的知识掌握、认知发展、专业能力、创新品质等都从属于教养, 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校园生活等都服务于培养有教养的人的需要。如果不把人性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 并彻底地转变以往的传统价值观, 那么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育, 也更谈不上学习社会的创建。

“理想、道德、人生观是永恒的教育内容”。在2500年前, 孔子就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大学》) 。他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认识和掌握社会纲常、事物规律, 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 不断完善受教育者的人格, 并以此为基础, 教育可以实现促进家庭的和睦美满, 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平等, 实现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 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从中可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 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 他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

反观现今的大学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专业教育, 追求大学所学与社会之用的直接结合, 片面强调学业成绩, 而忽视对学生的品性、修养、责任、情感的培养, 导致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有文化、没教养的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深刻理解孔子倡导的教育思想, 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 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应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本, 大学因学生而存在的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变成同一类人, 而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他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施以区别性教育, 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的发展, 其思想实质是充分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我们今天的教育则多侧重于知识内容的传授, 更多地把教育视为一种工具, 而忽视了学生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自由天性的启迪, 这是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悖的。

大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尊重人性, 正确认识人的价值, 突显人的主体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给每个学生以最适合的教育。面对渐趋功利化的教育价值观, 我们应重温古典的教育理念, “教育, 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灵肉交流活动, 包括内容的传授, 生命内涵的领悟, 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的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成,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也曾经指出, 教育首先是培养人, 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 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 而是应去唤醒学生力量, 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 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作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3]

3.教师应当转变观念, 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也是教育变革对教育者自身提出的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终身教育理念, 作为高校教师, 我们更应该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 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践行者, 我们不应再局限于传授和储存知识, 而是要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方法, 须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惟有发现事物的规律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才是真正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教师责无旁贷。

教育须有信仰, 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 而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大学是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 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 并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 引导大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毛一军:弘扬孔子教育思想精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1_3153146.htm2008-01-11.

[2]潘群敏:孔子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理念.http://www.cn-sgw.cn/WenHua/ShowArticle.asp?id=3882008-10-6.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8篇

一、启发式教学是体现学生主体观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格、塑造学生人格适时引导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等进一步认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启发”一词源于《论语》, 在具体语境中, “启”和“发”指打开学生求知的心。这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 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 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 这就是“启”。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 求知欲望处于不可抑制的状态下, 进入欲表达又不能表达清楚的矛盾心理状态时, 教师先不要越俎代庖过早地启发他, 只要适时地指点一下, 就能够把学生的困惑之心打开, 就能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如饥似渴地去学习, 这就是“发”。另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当学生不能由已知推断未知时, 教师应该让学生继续思索, 直到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为止。由于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启发诱导的原则, 所以他的许多学生往往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启发和举一反三, 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出他的“学生主体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 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其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善于遵循逻辑规律, 善于在开阔的视野内观察问题, 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 所以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结合专业特点, 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贯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 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设计具有启发性、可探索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诱发下进行探索。这时, 教师应从不同侧面给予思路引领, 启发他们依靠自觉、灵感和想象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激发他们内在的思维机制, 从而营造出学生表达自我、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基于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教师最有条件使用该教学方法。然而, 很多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起来, 大学生由高中“要我学”到大学时期“我要学”的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价值的发展。所以, 高职院校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放在教学改革的首位, 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 多给他们提供思考的机会, 多给他们提供参与师生互动的机会, 创造条件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建构者, 最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二、因材施教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的概念, 而是朱熹在概括孔子教学经验时指出, “夫子教人, 各因其材”, 于是出现了“因材施教”的概念。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孔子认为学生的智力有高低之分, 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 所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应该有所区别。他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 即了解学生。孔子对自己学生的了解非常透彻, 把握得也相当准确。他根据学生特长和性格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 就是为了因材施教;同样, 对不同性格的学生的教学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即“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一位优秀的教师, 应当具备察言观色和见微知著的观察力, 这是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 孔子就是这一原则的身体力行者。《论语》中孔子对子路、冉有讲“闻斯行诸”即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子路和冉有先后问到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 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 否定子路, 肯定冉有。别的学生不理解, 孔子解释道:冉有内向、谨慎, 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 而子路性急、鲁莽, 则要有意给予抑制。

《论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思考: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而学生的个体素质有差异, 所以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大学教育的真谛是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发掘人的潜能, 而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就是育人, 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孔子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个别教育。反思现代大学教育, 以大学语文为例, 许多高校以大班授课为主, 一位教师往往面对一百多名学生进行教学, 对他们使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 就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影响教育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学生在实践能力、心理情感、知识积累、理解程度、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方面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 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并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专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教学目标, 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考试中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 以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三、学行结合是适应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途径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是我国最早关于“学”与“习”关系的描述。孔子认为学习总是和快乐相联系, 快乐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学习知识重要的是要应用于实践, 所以孔子强调实践, 主张既“学”又“习”, 而且是“时习之”, 反复练习, 时时练习, 经常实践, 这样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技能。他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 这样在互动过程中理论知识得到了升华, 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他主张的“行”是指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论语》中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 其大意是一个人把《诗经》读得很熟, 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 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由此看出, 孔子是明确主张学行结合、学以致用的。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过程中两个必不可少而又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离不开实践教学。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 不能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高职院校教师更应该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要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上下工夫, 鼓励学生积极到企业或校内实训基地顶岗锻炼, 提倡学生多动手实践, 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并在实践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知行合一”的理论以及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的论点是与孔子“学行结合”的教育理念异曲同工的。高职院校教师只有转变教育理念, 把教育理论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做到“知”“行”统一、“学”“行”统一, 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逐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才能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高职院校教师应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继承、实践、创新、发展、吸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行结合等教育思想, 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学行结合

参考文献

[1]卫建国, 张海珠.课堂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04.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9篇

一、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段就是知人善任的教学艺术, 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孔子就是“以人为本”教学的最早提倡者与践行者。《论语》第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则论述: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 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子路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 你说有父兄在;冉有也问听懂了一个道理就该去做吗, 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 冒昧地问一下。”孔子回答:“冉有做事总是退缩, 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子路好勇过人, 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这就是因材施教。要使语文教学活动成为满足每个学生提高语文能力的诱因,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学生的气质、性格不同, 能力发展的水平有差异, 诸多因素都对语文教师的施教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做到, 不对学生存有先入为主的偏见, 而应该像孔子那样:以关爱、尊重学生个体生命的仁爱之心, 在深入了解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 对于一些具有明显的气质、性格特征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以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亘古不变的, 它在教育教学中有很高的价值。这一理念落实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就要求语文教师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 并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发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养成坚忍、自信、健康、向上的性格,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及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相长, 启发诱导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在教学活动中, 孔子没有把自己置于高出学生的位置之上, 而是以一种谦虚平等的态度与学生真诚地交流知识, 探讨问题。学生的一言一行, 偶尔迸发出的智慧都会从不同的方面给孔子敏感的心灵带来启发。孔子边学边教, 边教边学, 教书与学习是他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学相长是他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孔子在施教中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好学”的精神。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 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不难看出, 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 把学生作为主体, 将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 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 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 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来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应该更加受到教师的关注。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首先必须在自己的意识深处真正把学生置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这种主体意识必然产生对学生的期望, 而教师的期望对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都将发生潜在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置于与自身平等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行为上就要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

三、倡导乐学, 培养兴趣

《论语》的首句就是“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开篇强调“悦”“乐”“不愠”四字, 给他的语文教学定下了快乐的基调。孔子主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好学精神, 而且更要使学生乐于追求知识。他不仅把快乐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 还把它视作一种生活理想, 更把乐学看做治学的最高境界。孔子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倡导乐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

孔子的这种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今天, 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 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实践, 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形成良好习惯和人格。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10篇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地理课堂 学法指导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7

2500多年前,孔子开门授徒。他的学法指导思想,如君子不器、终身学习、实事求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快乐学习、因材施教等,尽显古代伟大教育家的智慧与风采。

2500多年后,一缕课堂学法指导研究的春风吹进了贵州黔西南地理教学课堂。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定位于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探索并积累教育智慧,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基于常态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课堂研究,让两种教法学法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在学法指导教学模式下,在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过程有效、学习方法优化、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产生显著变化与提高,要求教师针对学生个体实际,实施有效的学法指导研究;二是基于学法指导学生发展行动的研究,通过开展系列对话性的活动,包括对话、问卷调查、心理咨询等多种措施,对学生地理学习方法作一基础了解,通过实验阶段教师采取的针对性学法指导措施,研究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此过程中及时采取的对应性策略,启发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参与,自主探究,课堂有效学习形式多样。

前后联系,不难发现,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地理课堂学法指导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虽时隔2500多年,孔子充满智慧的教育思想对地理课堂学法指导的实施仍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他的教育智慧仍是一部指导我们实施课堂学法指导的活教材,为课堂教学学法指导的实施提供源头活水。我们应该用心学习它、认真研究它、灵活运用它,让它为我们课堂教学实施学法指导提供源头活水,输入新鲜血液,提高教学效率。

一、“君子不器”思想及启示

子曰:“君子不器。”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君子不器”思想对我们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意义在于:应全面提升学生的“君子”意识、成才意识乃至全才意识和对崇高境界的追求。地理教师在第一堂地理课时,充分利用“君子不器”(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的思想,结合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博学多才的标准之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及其他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要博学。这是笔者坚持新生第一课的必讲内容,效果较好。在德育渗透中,要注重突出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体现其德育主体地位的国情教育。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地理教材内容的特殊性,有效开展对学生的国情教育,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国情教育优势。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等都是决定当今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条件,地理学科课堂教学就是要在这些方面让学生有生动形象的认识。教师课堂学法指导实施得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给学生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终身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够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认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仁德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就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积累内心经验和体验,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终身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地理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地理学习不能理解为地理老师教了三年知国情、惜资源、护环境等地理方面的知识及理念,学生就是圣人一个。“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学校学习之后,学生还必须进入社会磨炼,融入不同的环境学习、积累、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思想与行动、与大自然的融合,从而成为一个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贡献的人。诸多地方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人为现象,笔者认为恰好凸显了地理教育的重要作用,地理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

在指导学生利用好闲暇零碎时间,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方面,笔者有身边的例子:2010年,万某同学,从兴义七中考上兴义八中高一时,差7分,因八中降分录取“三农”子女进入八中。到八中学习后,他基本上一个月出一次校门,充分利用闲暇零碎时间学习,别人在玩,他在学。到高三,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201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实现人生的华丽转身。这个实例,笔者经常用作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而取得巨大成就的教育素材。

三、“实事求是”思想及启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认为,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实事求是”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地理学科在初中、高中几乎都成为学生最害怕的学科,因中考不考,高考中文科学生较少,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地位的重要性,抛弃“主科”、“副科”成见,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尽可能地学好地理。二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治学态度,学习态度科学严谨,注重对知识的思考,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化个案的研究与积累。三是指导学生提高学识修养,德学并举。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人须兼备才、学、识三长,才是一个完善的人。笔者认为“才”即个人的才能,与知识素养密切相关;“学”即知识素养,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密切相关;“识”即有见识,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四是指导学生不要有畏惧心理。笔者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占一半多的学生害怕学习地理。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害怕呢?是我们自己,我们故意夸大地理学科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还没有学习,就产生畏惧心理。我们教师认为我们已经讲得很细致、很明白了,学生应该都懂了,对学生期望过高,其实他们对很多问题一知半解,因为教师期望高,学生不懂又不好意思多问。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学法指导上加强对学生虚心学习、刻苦学习、不懂就问的教育引导。地理教育教学中更应强调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四、“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若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

“学思结合、启发诱导”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我们很多教师都不顾学生感受,按自己的意志完成教学任务,不换位思考,不体会学不懂的感受,还拼命地增加内容,怕这点那点的诸多知识遗漏了,怕自己没讲。课堂中,几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高一年级更是突出,内容多,难度大,时间少,课堂活动形同虚设,更谈不上让学生思考,教师的启发诱导也基本上难以正常进行。我们不能做到让学生先认真思考,思考后想不通,再进行启发,让他们思考,再开导,让他们领会,原因是我们的功利思想、社会对我们的压力、高考给我们的压力,增加了我们的教学任务,本来新课标书本上知识已经简化,有些已经作活动处理,难度已经下降,但我们在高考指挥棒下不敢放弃,这是一种教育上的不自信,也是教育教学上智慧不够的表现,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拴脚链,束缚自己。学生思考时间少了,又哪里来的学思结合?哪里来的举一反三?因此,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教师有很大的责任,只有课堂高效了,学生才有时间思考,教师才有时间诱导,学生才能实现举一反三。做到课堂高效,很大程度上要指导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取”和“舍”。舍掉那些不容易启发学生思考的部分,取那些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完成那些看起来自己完不成的内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五、“因材施教”思想及启示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因材施教”者,这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直接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

“因材施教”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教”有教师管教之意,有教师说教之意,有教师身教之意,有教师将价值观、思想传教之意,有教师向同行、学生请教学习之意。我们何时管教,何时身教,何时传教,取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我们的教育对象不可能一致、相同,肯定存在差异。我们必须学习先人,充分了解学生。正如孔子所行,一要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学习存在的最大困难,心理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上网、抽烟等不良习惯,是否有异性趋向等。教师要放下架子,用爱走进学生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关爱他们,他们就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无所不谈。教师了解学生需求,了解他们的想法,就会有办法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如笔者遇到一位学生,高一升高二时很优秀,是社团负责人、校乐队鼓手,高二成绩下降,笔者谈话教育,效果不佳,再与他进行深度交流时,他终于讲了真心话:他想组建一个乐队,过自己的生活,认为读书作用不大。笔者从起点、影响、效果等方面引导,以《中国好声音》的例子引导,最后终于有一定效果,期中考试他成绩进步了,数学还考了班上第一名。只要我们用心,是可以做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一目标的。二要观察,特别是课余时间、周末,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观察学生在没有老师在身边时,是否用手机上网、是否看电子书、是否看漫画、是否看言情小说、是否迷恋游戏、是否好打扮自己、同学之间相处状况等。观察要有针对性,对于那些不需要老师、家长管的零管理学生,就不要浪费时间,要把重点放在后进生身上。观察到情况后,对他们进行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的根本就在于导,指导、引导、开导、训导、教导,导的目的是唤醒,一个自我迷失的学生,一旦被唤醒,一旦被启迪智慧,可能会变成驰骋疆场的骏马。我们如何及时唤醒他们迷失的灵魂,让他们短时间内恢复学习状态,是值得我们长期研究的学法指导课题。就是因为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智慧应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才形成不同的教育教学特色,成就了许多名师、优秀班主任。如果您努力了,如果您的做法与众不同,也许下一个名师就是您。

六、“温故知新”思想及启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习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知识。

“温故知新”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孔子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极强的实用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不难发现,试题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选择题,二是大题。选择题几乎都是以一图带两至三个问题的形式呈现,大题都和图有联系。因此,学习地理,图是关键;学生如何记忆,如何牢记,教师指导是关键。笔者要求学生,每天看图十五分钟,任意选择对象、范围,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即使熟悉的也要重复看,长期坚持,就有效果。这个办法就是来源于孔子的“温故知新”。不长期积累,难有新的突破,要培养优秀学生更是如此。

课堂刚开始时,有针对性地对上节课的重点、难点,对某一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也是“温故知新”的灵活应用。教师、学生都是通过“温故知新”积累知识,成长起来的。连三本都考不上的学生多数在“温故”环节就没有做好,更无法做好“知新”环节,导致知识积累少,进步不大。

七、“快乐学习”思想及启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快乐学习”思想对课堂学法指导的启示:适合学生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学生乐学、好学了,教师就轻松。地理课堂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乐学、好学。如:利用短视频辅助学习教材知识,在必修Ⅲ“数字地球”教学中,笔者利用视频《军事连连看——数字地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好。又如:学习沙尘暴危害时,如果单靠教师讲述,学生难以体会,笔者播放《美国黑风暴》视频,学生观看后很震撼,提高了学习兴趣。

利用精美的图片导入新课也是地理课堂激发学生乐学的常用手段,如旅游地理中学习从不同角度欣赏景观,选择象鼻山、猫山、阿诗玛、仙人指路等特殊精美图片,学生既能领会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设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也是笔者课堂活动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工业布局时,让学生思考作为兴义市市长,如何对兴义市工业进行布局考虑;学习“新兴工业区——意大利与温州对比”后,让学生从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的角度,思考如何解决温州工业发展的问题。学生在锻炼中提高知识水平,在知识水平增长的同时,提高能力,同时更好学、乐学。乐学了,兴趣自然浓,有兴趣了,当然更容易学好。

作为地理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地理课堂一直是我们研究的不朽话题。学法指导中需要加强学生乐学、好学的教育引导。除了上述例子外,自身的旅游经历等都可作为秘密武器。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只要学生好学、乐学,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在今天,物质追求与享受慢慢侵蚀人们纯净的心灵,我们需要强调加强内心的修养,此时特别需要用传统文化重新净化人们的内心,洗刷人们的灵魂。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实我们的头脑,将课堂教学学生学法指导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务实地从日常细节改进做起,从实际出发提高学生地理学习高效性,揭示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办法,挖掘一个个普通的地理教学成功案例,把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从缺乏兴趣,觉得地理难学,学地理无用、浪费时间等学习瓶颈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精练、高效”的地理学习方法,发自内心地喜欢地理,爱上地理,让地理课堂成为教师易教、学生乐学的和谐课堂。

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第11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孔丘,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 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 “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 (《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 (1) 里, 以下不在赘述。)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 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 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 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第7章) 孔子指出, 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 他都收做了学生, 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 孔子招收学生, 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 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 顺应了时代潮流, 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 “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述而》第6章) 孔子指出, 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 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第25章)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 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 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阳货》第8章) 孔子又指出, 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 就会矫枉过正, 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 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 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 编著成教学用书,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 , 传授“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 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第21章) 孔子指出, 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 不同的智力水平, 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 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 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 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根据这一原则, 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 掌握每个人的特点, 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先进》第22章) 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第15章) , 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第8章) 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 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 “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 从地域上讲, 有来自鲁国的, 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 有贵族出身的, 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 有头脑比较聪明的, 也有头脑比较迟钝, 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 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 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 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 平等对待一切学生, 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 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 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 警惕性别歧视, 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 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 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 如果赏罚不明, 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 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 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 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更要平等对待学生, 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 “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 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 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 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 因此, 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 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 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 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 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 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 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 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 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 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 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 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 “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 还是举一反三, 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 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 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 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 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 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 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推行个性化教育, 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 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 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 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 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 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 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 (28) :2.

[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 1987:224-268.

[4]杨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J].贵州大学学报, 2008, (26) :6.

上一篇:词根策略下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