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例谈

2024-08-18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例谈(精选10篇)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例谈 第1篇

(一) 激疑式提问

长期以来, 学生大多习惯于回答老师的问题, 很少有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阅读文本只是抓住一些字词, 对文章的内容往往一扫而过, 难以从整体把握, 领略不到语言的妙处, 理解比较肤浅。激疑式提问就是以提问激发学生“生疑”, 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课例1:《只拣儿童多处行》片段。

导入、出示课题, 三个学生读课题 (分别强调“只拣”、“多处”、“行”) 。

师:同一课题, 有不同的读法;同一课题也有不同的疑问。

生:“拣”什么意思?

师:谁愿意帮助他?

生:“拣”, 就是“挑选”, 有个词语叫“挑挑拣拣”, 还有个词语叫“挑肥拣瘦”。

师:你真会学习, 善于把未知的与已知的勾连起来思考!

生: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

生:冰心写“只拣儿童多处行”干什么?

师: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 答案就在文本的字里行间, 请打开课本, 自由朗读, 从中找到答案。

2. 课例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教师在揭示课题后, 引导学生观看文中的插图)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 它是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 中间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 据科学家考证, 这个小洞是由洞顶流下的水滴滴穿的。面对这一奇观, 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后交流:

生: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头滴穿, 而小水滴能?

生:小水滴是怎样把石头滴穿的?

……

教者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研读文本,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悟, 能产生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并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梳理式提问

这类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 揭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把握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1. 课例1:《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电脑已经风靡全球, 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 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 (课件演示, 配以铿锵的战鼓声) , 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 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 课例2:《天鹅的故事》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学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又通过自己的努力, 读通读顺了课文, 很了不起!一个故事, 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斯杰潘老人讲的这个关于天鹅的故事, 你能不能用简单的两三句话写出来呢?

这两个教例, 看起来平平实实, 教师的一句提问,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围绕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读课文, 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把“教师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 探究式提问

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通过提问给学生明确的导学思路、方法或目标。

1. 课例1:《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教学片段。

师:方博士说, “21世纪人类将面临严重的水荒!”地球上江河湖海那么多, 怎么会缺水呢?

学生兴趣盎然, 津津有味地读书, 很快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一,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第二, 水污染十分严重。

师:淡水资源是怎样有限的?水污染又是如何严重的?你们能不能拿出具体的资料和事例来证明呢?

(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 有的相互讨论, 有的查找资料。)

2. 课例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段。

师:想想看,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 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 大自然中也有红花、彩霞呀, 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绿色是不是有某种——

生:我明白了,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象征着活力。

教师抓住关键的内容, 把握恰当的时机, 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答案, 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被点燃, 在探求答案中, 不盲从、不雷同他人的观点, 不满足已有结论, 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培养。

(四) 比较式提问

为了复习旧知, 学习新知, 在教学中往往运用对比、类比、分析异同等方法提出问题, 让学生深入思考, 培养其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从而有所发现, 有所收获。

1. 课例1:《卧薪尝胆》教学片段。

师:课文主要讲了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两个人之间的事。这两个人一个人是吴国国君, 一个是越国的国君。他们二人原来是什么关系呢?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后来又有什么关系呢?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 课例2:《春日》、《游园不值》教学片段。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 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幻灯片出示, 配乐朗诵) 这是朱自清爷爷写的一篇文章叫《春》的一个段落。写得美吗?

生:美!

师:喜欢的读一读。 (自由读这段话)

师:这几句话赞美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 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与朱自清爷爷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以问题为线索, 上下文比较, 现代文与古诗比较, 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 学习写法。教学中, 如果教师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分析, 让学生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 掌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 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

(五) 延展式提问

延展式提问是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使教学内容得以加深或拓宽, 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所升华, 并有效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课例1:《特殊的葬礼》。

(观看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枯竭过程录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大瀑布即将无奈地走完她短暂的人生之路, 面对一群群深深伤害过她, 又来祭奠她的人, 大瀑布想说的话是什么?

生:如果我是大瀑布, 我想说的话是, 我的今天就是你们人类的明天。

生: (握着颤抖的拳头) 你们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生:我对这位巴西总统有意见, 你为什么不早惩治乱砍滥伐的人?

……

2. 课例2:《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 对常人来说是部分世界的死寂, 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而贝多芬依然挺立, 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琴键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 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 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凡·高在精神分裂状态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 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那么, 从他们身上我们获得什么启迪呢?

这两个课例, 都是以提问将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相整合, 或是由课文内容向课外阅读拓展延伸或迁移, 或是由“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 把“提问”与“对话”融为一体, 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还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谈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第2篇

一、重情激趣——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提问,重要的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将原本抑制的状态变得激奋起来,产生一触即发的效应。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教学Asking the way时,教师可以事先将教室布置成街道,划分出hospital、school、post office 、cinema、zoo等,然后提问全班同学:If you are hungry, where should you go?学生会很快回答, 继续问How can I get to the…?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用预习到的句型,有的中英文交错,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这样就很快掌握了问路与指路方法。

對于小学生来说,平淡的问题很难引起他们开口的欲望。这时,教师不妨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设计多种提问类型,如判断、选择,或者改错、简答等。提问内容也要从“一枝独秀”向“全面开花”转变,不要拘泥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在Free talk时应灵活采用同桌问答、小组问答的形式。这样,学生的脑子都会动起来,他们思维活跃,学习热情不言而喻。

二、明确目的——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提问,可分为“因人施问”和“因材施问”。在提问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向“谁”提,从“哪”提。“因人施问”是关注年龄特征、已有知识积累和接受能力,以此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从而做到面向全体,适当兼顾“两头”。如在教学Good habit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为每个合作小组准备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需要回答的问题。为学困生设计的是Does Wang Bing have any good habits等只要认真阅读后就能回答的信息型问题;针对中等生设计的是What does he do first when he got up等理解型问题;而尖子生的是Do you have any advices for Liu Tao等评价性问题。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答中来,最后组内整合,完成对storytime部分内容的梳理。

“因材施问”要求提问服从英语教学的目标,考虑本课时要求学生学到什么,形成何种能力。教师要抓住教材关键,于重难点处设问。当课堂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英语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时,其促进作用便愈发显而易见。

三、关注技巧—— 不畏浮云遮望眼

1.表述清晰。在提问时,教师语言一定要明了,没有歧义;要一遍到位,不重复,以免让学生养成不注意倾听的坏习惯。

2.停顿适当。适当的停顿,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提高回答的正确率,增强信心。而教师可以通过停顿的这段时间,观察学生反馈讯息:举手或抬头微笑的,表明对问题较有把握,希望老师叫他回答;嘴巴微张、身体前倾,是思考成熟,但不愿或不敢回答的;而低头或遇教师目光频频躲闪的可能还不太会,害怕被点名……

3.顺序井然。按照教材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环环紧扣地设计阶梯式问题。也就是先提几个检查回忆旧知的问题,再抛出一些理解、运用、分析性的问题。

四、注重反馈——向阳花木易逢春

在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态度要和蔼,要以尊重的姿态评判学生的回答。曾经听到过这样一段师生对话:

Teacher: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Bobby doing? Lily, You please.

Lily: Bobby is eating.

Teacher: You are right. He is eating. What else?

Lily: (doubtfully) He is standing.

Teacher: No, no. Sit down! Cherry! You please.

……

那节课,Lily再也没有抬起头来。然而这样的反馈方法在课堂上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赶”教学流程,一旦出现与预设答案不一致的回答,就予以否定,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妨改变一下角度,或是给点提示。合理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答案中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再指出其不足之处。还应允许学生对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见解,不轻易下结论,即使课堂没有时间深入探究,课后也应该对学生有所交代。

课堂提问是一门创造性艺术,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风向标,其最终目标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英语教师应心中有“纲”(英语新课标)、胸中有“本”(学生英语水平),借助有效设问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三和小学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切入点 第3篇

一、抓住兴趣点, 激发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时, 学习也最高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创设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 然后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 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 课堂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 如果教师直接就物体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开讲, 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学习索然无味。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 首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的方法向学生讲解了《狄青百钱定军心》的故事, 然后在学生兴趣最浓的时候提问:“多么神奇的故事啊!同学们, 100枚铜钱的正面竟然全部朝上, 你们觉得这种可能性大吗?有多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然后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以后, 再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进行课堂提问。这样一来, 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 主动进入课堂情境之中,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连接点, 诱发思维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比较紧密。在数学教学时, 教师如果能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 巧妙提问, 就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新知的学习情境, 为学好新知作好铺垫。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 指导学生认识梯形时, 笔者是这样进行提问的:“同学们,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特殊的四边形, 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 它们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那么有没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呢?谁能说一说?”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 由于学生对平行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说出了常见的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 (工地上小推车的其中一个面、梯子、水库大坝) 等, 在此基础上, 学生学习梯形的相关知识就显得简单容易多了。

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认识平行) 出发, 进行提问, 让学生说说哪些四边形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这样提问,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 诱发了学生积极思维, 有助于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三、把握关键点, 启迪思维

每节课都有教学重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 所谓的关键点就是学生理解的重点部分或者难点部分。教学时, 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向, 在学生学习的关键处提问, 以启迪学生思维。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 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要想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就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笔者把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中发现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作为解题的关键。为了促进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笔者是这样提问的:“从已知条件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栅栏周长是18米的?在围长方形栅栏的时候, 它的长与宽有着怎样的变化?”这样提问, 可以有效启迪学生思维, 使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而总结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变化与面积变化之间的规律。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在解决问题的关键处进行提问, 可以使学生思路更清晰, 思考更有序, 有助于学生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 提高教学效果。

四、瞄准易错点, 迁移思维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期阶段, 学生的心智等各方面思维发展还不成熟, 很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易错点,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针对知识的易错点提问, 这样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教学作用, 便于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例4中“把3/4和5/6改写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时, 首先必须进行通分。通分过程中, 学生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找到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就直接开始改写, 因而经常产生改写后的公分母过大, 不利于通分后的计算等现象。为了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 笔者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是这样提问的:“3/4和5/6的公分母可以是哪些数呢?为了计算起来简便, 在通分时, 我们通常用哪个公倍数作为它们的公分母?”在教师的问题指引下, 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数字越小越便于计算, 由此看来, 当然是选择最小公倍数计算起来简便了。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易错的地方就是需要教师着重强调的地方。针对教学实际,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易错点提问, 可以加深学生印象, 起到强化作用, 从而把学生的错误倾向扼杀在萌芽状态, 提高教学效果。

以杜甫《春望》为例谈课堂有效提问 第4篇

一、有效提问应创设丰富的情境

教学情境是提高提问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诗歌鉴赏能力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们大多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合理有趣的情境,在提问过程中把学生引入文中的情境,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作为情境。

在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中,诗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随着历史沉淀,而且在时代的脚步中毫不停息地前进着。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从小对于“不知盘中餐,粒粒且辛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些诗句就耳熟能详。在这之前,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望天门山》,感受了李白丰富想象和豪放气势的浪漫主义风格,但是今天老师要通过杜甫的《春望》带大家领略另一种截然相反的风格。相信大家上课前已经做好了预习工作,现在有哪位同学想介绍一下大诗人杜甫呢?(由于学生平时积累较少,刚接触新课,对杜甫了解不深,学生一片安静,陷入沉思)

师: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以前我们学过或者读过有关杜甫的诗歌,比如《望岳》。(经过提示,部分学生得到启示,踊跃举手。)

生1:杜甫,字子美。

生2:杜甫是“诗圣”!

生3:我们还学过他的《登高》。

教师及时补充:杜诗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著有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有效提问应抓准切入点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在于把握提问的着眼点,抓准提问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适宜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对于提问的设计要独到、新颖、有趣,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在提问的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浅出深入。

在诗歌的课堂提问设计中,笔者认为重视“悟读”是关键。诗歌需要丰富的联想和自我理解、领悟。

[案例](组织学生朗读《春望》)接下来老师给大家2分钟,让大家思考从这首诗中联想到什么?(注意:要引导学生要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杜甫,把自己融入到诗句里的情境中,感受他当时心中所想)。

补充:之所以规定思考时间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找准思维的触点。

生1:诗人是痛苦的,因为国家灭亡了。

生2:诗人很伤心,因为和家人分离。

生3:我认为他是愤怒的,因为国家遭受了侵犯。

感想: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找准提问的切入点,不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而且有利于解放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

三、有效提问应把握好节奏

有些教师片面认为,提高课堂提问的次数和频率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不科学的。试想,一堂课仅有45分钟,如果设计过多的提问,学生的思维就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了达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控制好提问的密度至关重要。

[案例]师:诗人由看到花鸟的感时恨别,以对花鸟的描写烘托出自己此时感伤的心情,有哪位同学知道这属于哪种写法吗?

生1:衬托吧。

生2:我认为是借景抒情。

师:意思差不多了,可以换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生3:触景生情。

师:那“感时”的“时”和恨别的“别”分别指什么呢?

生1:“时”指时事”, “别”指分别。

师追问:哪位同学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的?

生2:“感时”的“时”是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恨别”的“别”是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想: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诗句的含义,引导学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此后再引导学生诵读诗句,让学生的思维有个缓冲的时间。因为过多的问题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探讨,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四、有效提问应通过争论生成更多的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设法时,应该思考是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问题的设计应该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使提问不仅成为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方法,也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

[案例]师:自从安史之变以来,到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然而战火持续不断,心中多么期盼可以收到家人的消息,在这时,一封家书莫过于 “万金”啊!这两句诗句写出了普通百姓在消息隔绝的战乱年代,等待家书的迫切心情,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正当笔者感慨万千之时,一位学生突然发言)

生: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我认为诗人迫切等待的“家书”其实隐含收复河山的期待。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非常独到,很有价值。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

生1:我同意,从“感时花溅泪”可以看出。

生2:我也同意。

生3:我不同意,我觉得杜甫不会跟妻子讨论战争的,他不会让妻子也为战事烦恼的。

师:说得多好啊!

感想:有效提问不应该一成不变,而要经得起质疑、讨论、探究。有效提问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自主探讨,打破常规,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结语

总之,关于有效提问的研究与探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提炼。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声,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语文课堂真正充实起来。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例谈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具体课例,研究对策

课堂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但目前在数学课堂中, 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深刻性。即问题过于浅显, 学生不需要多加思考, 随意的一问一答, 显得问题琐碎。二是缺乏层次性。即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出示顺序颠三倒四。三是缺乏针对性。即学生沉默不答或答非所问, 最后由教师自问自答, 灌输答案。四是缺乏时效性。即没有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的回答进行“二度开发”, 从而使灵感擦肩而过。下面, 笔者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关于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的粗浅认识。

拷问一:教师的问题是难易适度的吗?

案例1:“10以内加减法”。

在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时, 教材上出示的图片 (图略) 是一位小朋友在喂5只小鸡, 先跑来了2只小鸡, 又跑来了1只小鸡。

师:院子里有几只小鸡?

生:有5只。

师:你们看到跑来了几只?

生:2只。

师:你们看到又跑来了几只?

生:1只。

师:现在要计算院子里一共有几只小鸡, 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很快列出了算式5+2+1,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了计算方法的教学。

【反思】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再现—整合—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它的着力点就是“问题”, 但是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从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深刻性, 问题过于直白, 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一致回答。这样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还把一个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列出多个步骤进行引导, 逼着学生“走碎步”。

对策:教师可以先完整地播放课件,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 (1) 刚才从屏幕上看到了什么? (2) 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第 (1) 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并整理思路来表达, 相对而言更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 提高学生的思考欲望。第 (2) 问需要学生分析信息, 并用数学语言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提问, 对于学生来说, 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 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

拷问二:教师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吗?

案例2:“认识线段”。

教师借助毛线先让学生认识线段的样子, 指一指端点的位置, 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线段, 再折一折线段, 得出线段有长有短, 随后出示练习题, 最后画出线段。画线段的课堂实录如下。

师: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

学生独立画线段, 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做示范。

师:同意他的画法吗?

生:同意。

师:千万不要忘记画出端点, 除了用小竖线表示端点,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1:小圆点。

生2:小星星。

……

师:但我们一般用小竖线来表示。

【反思】在学生已经知道端点的表示方法后, 教师不愿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出问题:除了用小竖线表示端点, 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教师也达到了目的。可是, 这样的设计颠倒了学生从经验到认识的一般过程, 问题出示的顺序上也存在问题。

对策:将“画线段”环节前置, 并设计问题: (1) 刚开始毛线是弯弯的, 你们是怎么把它变直的? (2) 那如果不用劲, 能拉直吗? (3) 你们是在哪个地方用劲的?能想办法做上记号吗?

第 (1) 问学生能想到是用手捏住两端拉直的, 体会线段是直直的;第 (2) 问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证明, 也是对第三个问题的过渡与提示;第 (3) 问是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手用劲的地方, 学生给出多种答案。最后教师总结:不管记号在哪里, 都是两只小手用劲的地方。在数学上, 我们一般会用短短的竖线来表示两端, 它有一个名字叫端点。这样能够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并将经验进行改造、重组, 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 对理解“端点”的含义以及线段的画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拷问三:教师的问题是具体明确的吗?

案例3:“解决问题的策略”。

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木栅栏围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取整米数)

当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总结完成了这张表格后, 教师为了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周长一定, 长和宽的差越大, 面积越小, 差越小, 面积越大这一规律,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师: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长方形的面积越来越大。

生2:长方形的长越来越小, 宽越来越大。

生3: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偶数。

生4: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生5:长方形的面积不相等。

师:还有吗?

……

【反思】从师生的问答可以看出, 始终达不到课前预设的教学目的。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针对性, 太笼统了。教师的提问没有给学生思维的大脑点燃一盏指引航向的明灯。那么如何提问, 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不走弯路呢?教师可以把思考的空间缩小, 设计的问题能直接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变化与长、宽的关系来思考。

对策:当学生列举出用18根1米长的木栅栏围成长方形羊圈的不同围法时, 教师可以重新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 如果你是王大叔, 你会选择哪种围法?为什么? (2) 观察比较一下, 从左至右面积越来越大, 面积的变化与长、宽之间的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第 (1) 问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把学生引入情境中去, 调动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紧接者第 (2) 问给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 让学生发现长方形中长、宽的差与面积大小有关, 顿时全体学生豁然开朗, 很快便发现了规律, 课堂教学进行得非常顺畅, 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强了。

拷问四:教师的问题是找准时机的吗?

案例4:“6, 5, 4, 3, 2加几”。

师:第 (1) 题谁来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1:我用凑十法, 把6分成2加4, 4加6等于10, 10加2等于12。

师:那第 (2) 题呢?

生2:把4分成3加1, 1加9等于10, 10加3等于13。

师:非常好!第 (3) 题谁来算算?

生3:把5分成4和1, 1加8等于9, 9加4等于13。

师: (有些诧异) 啊?把5分成4和1吗?应该分成几加几?

生:3和2。

那名学生看到其他学生都说是分成3和2, 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不是正确, 只好沉默不语……

师:没关系, 请坐!

【反思】在课堂提问时, 教师应巧妙地把情境融入教学中, 使之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 并借题作“文章”, 做到随机应变、机智提问、因势利导。此案例中教师就忽略了这一点, 那名学生实际上是想办法将5+8变成了4+9, 然而教师用“分成4和1吗?应该分成几和几?”这两个问题瞬间否定了学生的答案, 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对策: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后, 教师可以对全体学生提问: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把问题抛给学生, 既没有否定的意思, 又让学生陷入思考。在学生多元的交流和评价中, 最后总结:计算可以用“凑十法”, 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在教学中, 一些生成性的学习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及时分辨, 充分挖掘, 并将这些生成性的资源加以筛选、开发和运用, 让知识在“节点”上自然生长,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具张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 教师要积极关注课堂提问, 问出学问、问出精彩。让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启迪、放飞学生的思绪,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朱步楼.从巧问到高效:课堂提问艺术浅谈[M].小学教学参考, 2010 (5) .

[2]王高波.巧妙运用“问题串”, 实施物理有效教学[M].科学教育, 2012 (5) .

例谈有效课堂提问 第6篇

[案例一]五年级上册的《复式统计表》例1的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信息,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并用投影出示所填结果。

师:哪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航模小组的男生最多,有8人。我是一张张看的,音乐小组和书法小组都只有3人,美术小组有4人,而航模小组有8人,所以航模小组男生人数是最多的。

师:这样一张张比较,你觉得怎么样啊?

生:比较麻烦。

师:那么可以怎么办呢?(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我们可以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对不对?(学生勉强附和:对)

师:把这四张表合并在一起,这张表要反映哪些情况呢?(教室里又是一片寂静)教师只能把答案告诉学生,才把这个环节应付过去。

分析:在以上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

[案例二]某教师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及什么是对边、什么是对角”的知识后,就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搭一搭”的数学活动,当学生搭好“平行四边形”,教师组织评议后,作如下引导:

师: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生1:我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先搭一个长方形,再拉一拉。

生2:我认为是选4根对边相等的小棒。

……

分析:上述教学中教师只以“你觉得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大,这样的提问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巧妙地认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更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思考:

1.虽然有些教师也提出问题,但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考,他们在问题面前难免有被“审”的感受。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有些教师有了问题意识但是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走出来之后,又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

例谈课堂提问的“五联系” 第7篇

一、综合性问题与具体化问题相联系

即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将有难度的、综合性的问题具体化, 细节化,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课文中提供的相关信息, 进行思考与讨论, 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 综合性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如在教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经过10年艰辛劳动后更加复杂的性格, 可以将问题细化为 (1) 玛蒂尔德在赔偿项链时都做了哪些事情; (2) 为了赔偿巨额债务, 玛蒂尔德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 十年来, 玛蒂尔德的容貌发生怎样的变化; (4) 怎样理解玛蒂尔德对10年前舞会的回忆。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对这些具体化问题的探讨, 学生对玛蒂尔德10年后更加复杂的性格就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 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突破了教学难点, 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通过提问相关的旧知识, 引导学生探究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相似点与不同之处) , 这样不但使学生回顾了旧知识, 而且更易于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 导入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过秦论》, 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表现手法等方面, 对《过秦论》进行回忆性总结。通过对旧知识的提问与总结, 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六国论》与《过秦论》在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课文的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教师在此基础上, 介绍《六国论》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生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又如, 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这两篇散文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文章抒发的情感等。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新旧知识相联系提问方式, 不但会让学生回顾了旧知识, 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无疑与有疑相联系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古德曼认为, 阅读乃是心理语言学家的一种猜测游戏。有些课文内容看似平平淡淡, 学生没有任何阅读困难, 但教师通过设疑与提问, 引导学生探讨隐含在表面文字下的深层含义,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 教学姚鼐的《登泰山记》, 文中有一组描写作者行踪的动词 (乘风雪, 历齐河、长清, 穿泰山西北谷, 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等) , 这些动词从表面上看, 就是交代了作者去泰山的路线, 学生一读就懂, 不会有任何疑问, 教师如果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动词隐含的深刻含义, 就无法理解作者对泰山的极度仰慕之情。教师此时可以启发学生展开思考、讨论。如作者是从哪儿出发, 在什么时间、什么样的天气下去登泰山的;如果让你们在大年三十, 在大雪纷飞的环境下远道而去登泰山, 你们乐意吗?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仔细研读课文, 展开讨论后竟发现, 这些动词不仅是交代了作者的行踪, 而且更形象地体现了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 不远万里登泰山的迫切心情,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对泰山的仰慕之情。

四、重点与难点相联系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主要的内容, 在知识结构中起着纽带作用的知识;而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堂教学时, 抓住重点提问能使学生立即产生学习欲望, 并快速进入课文, 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此时再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的段落、语句、词语等教学难点内容仔细研读, 这样不但突出了教学重点, 而且突破了难度, 从而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例如, 教学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时, 教师可针对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 探讨作者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荔枝的相关知识的, 在介绍荔枝的形态和大小时为何使用了“通常、微微、稍、有的”等词语, 这些词语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能否去掉这些词语。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研读课文, 最后通过讨论, 掌握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懂得写作说明文的相关要点与技巧, 教师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五、引导与启发相联系

所谓引导与启发, 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的发展。课堂提问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 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引起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对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比较,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鲁迅的《阿Q正传》 (节选) 一课时, 教师可以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 没有不知道阿Q的, 作者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到悲剧时, 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 我们读《阿Q正传》时, 眼泪却流不出来, 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 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 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阿Q正传》所写的悲剧, 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一提问, 便激发出学生“急盼”、“渴求”的求知欲望, 为后边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 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 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善于“联系”, 要巧妙设疑、巧妙提问, 这样就一定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

[2]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

例谈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提问 第8篇

一、课堂提问要具有针对性

1.针对教材重点提问

每节课都有重难点,在教学内容的 重难点处 提问,可以使学生直接抓住思考的重点,实现高效教学。如在教学《好习惯受用一生》一课时,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良好习惯的重 要性以及 怎样才能 养成良好 的习惯。在教学时,围绕重点内容,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1什么是习惯?2就你所知,哪些是良好的习惯,哪些是不 好的习惯?3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逐渐把不好的习惯改掉?4良好的习惯会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好 处?通过解答 这些问题,激发了学 生思维,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把握得更准确。

2.针对认知结构提问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除了围绕重点 提问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认 知结构,这样学生 的潜能才 能得到充 分发挥。如在教学《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一课时,怎样让学生适应新的校园生活,融入新的班集体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1结合自身实际说说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之处。2你对现在的生活适应吗?3哪些地方还使你感到不 适应?4怎样才能尽快与同学熟悉起来呢?把你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由于教师所提问题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很容易调动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1.提问要由浅入深,步步递进

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把过难的问题留给学生,势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政治课堂 提问要由 浅入深,层层深入。如在教学《磨砺坚强意志》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明确意志是个人一切行动 的巨大的 推动力,是自我克 服各种困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笔者是这样提问的:1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做哪些事的时候可以独立坚持下来?2哪些事情自己明明知道非常重要,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坚持不下来?3想一想你坚持不到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对于同样的一件事你认为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吗?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让自己坚持下来的决定性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提出由浅入深的问题,使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提高学习效果奠定了基础。

2.提问要由此及彼,横向拓展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思维的纵向延伸,还要关注学生思维的横向拓展,注意问题的广度。如在教学《学习,成才的阶梯》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对成长、成才起到的重要作用,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1你认为学习有用还是无用?2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经过思考、探究,明白了学习可以充实个人的精神生活,它不仅可以使人成才,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的精神追求。由此可见,在政治课堂中,层层提问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由简单引向深入。

三、课堂提问要具有探究性

1.在思维悬念处提问

在课堂,教师要找准提问时机,通过悬念 设计把学生引入深 层思考的 境地。如在教 学《对自己 的行为负责》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行为和行为背后之间的关系,懂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笔者首先展示课件“一个小数点酿成的悲剧”。播放完课件,为了加深学生对个人行为与后果的认识,笔者提问:在刚才的课件播放中,你认为作 为一个人,什么最重 要?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结果会怎样?看到“小数点酿成的悲剧”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观看短片之后的“愤悱”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思维拓展处提问

结合教材特点,在思维拓展处提问,可以激发 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把政治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一课时,笔者提问:1从张海迪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2你有没有做过好事?3做完好事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从大家熟悉的张海迪事例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对“热爱生活从点滴做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

总之,课堂提问作为常用的一种教 学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提问时机,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真正有效,打造生动、活泼、高效的政治课堂。

摘要:有效的教学提问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例谈 第9篇

语文教学中巧妙提问,便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

一、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度”

“度”即提出的问题应难宜适中,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研究学情,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垂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维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地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需要教师高屋建瓴,统筹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

如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的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的思考,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梳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二、课堂提问应把握好“三性”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题(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题(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昧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人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如教学《我爱这土地》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作者的眼里常含泪水。而我们却面带微笑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个问题时,必须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能体会到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之“真”,更会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懂得如何去鉴赏、品味一首诗。这一曲问的妙处,与直接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不能比的。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学生“差异”

语文课堂提问巧用“三十六计”例谈 第10篇

一、围魏救赵, 曲径通幽

“围魏救赵”, 计出“三十六计”第二计, 原文为:“共敌不如分敌, 敌阳不如敌阴。”所谓“围魏救赵”就是指避实击虚, 批亢捣虚, 争取主动。智者善于去把握住整个局势的要脉, 看准其他的突破口进行攻击, 并达到最终的目的。“围魏救赵”比喻并不直接去做某事, 而是另辟蹊径去寻求解决的办法。

语文课堂上, 教师的提问也是为学生的思考寻找出路。教师的提问可以打破常规, 从反方向去进行调控、疏导,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 教授人教版第三册《驿路梨花》一文, 要学生领会该文明写与暗写相结合, 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单从正面去讲, 学生理解不深。这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果把课文中暗写部分改写成明写, 好不好?请同学们改写并说明理由。”改写后,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使学生明白:明写不易充分表现梨花姑娘做了好事不留名, 不能充分反映“驿路梨花处处开”的主题思想, 只有明写与暗写相结合才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好方法。

“围魏救赵”符合有效定向控制中的反向控制原则。定向控制根据控制方向的不同分为正向控制和反向控制。正向控制是中学语文教育中常用的手段, 知识和方法的传授、能力的迁移大多运用正向控制, 而反向控制则是反其道而行之, 另辟蹊径以寻求一种反方向或新方法、新途径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手段。

二、无中生有, 无事生“非”

“无中生有”, 计出“三十六计”第七计, 原文为:“诳也, 非诳也, 实其所诳也。少阴, 太阴, 太阳。”所谓“无中生有”, 是指本来没有却说有, 也比喻“有”隐藏于“无”中, 不易被察觉, 在一定条件下被发现。在语文课堂提问中, 取的是“有”隐藏于“无”中这层意思, 是对思维的更高层次的发问。“提问”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去打造“提问”设计路径, 更要深入去分析内容, 从而达到对常见知识内容的发问, 深入挖掘问题, 帮助学生完成“路径设计”, 使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设问中, 使学生体会探寻的过程, 此即“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比如,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课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只有七十多个字, 学生读后概括出本段交代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教师提问:能否从这几十个字中发现一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回答是否定的。这样师生的交流似乎结束了。但如果教师这样问:“从马克思伟大功绩、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致词者此时的心情、文字本身的特点等不同角度, 看看能否发现问题呢?”学生思维的滞点被重新激活, 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文段中“下午两点三刻”“还不到两分钟”两个时间词有什么作用?两个时间词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思想家停止思想”除了表明马克思逝世外, 在对其评价上有什么作用?两个“睡着了”含义有什么不同, 各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感情?破折号在这段文字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多姿多彩的提问, 连学生都会感到惊讶, 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万物, 生于有, 有生于无”。[1]这里所谓的“无”仅仅是事物相对于显象“有”的另一种存在状态。同一个问题, 教师要比学生想得更深一层, 从“无”中生“有”, 再把“有”疑转化为“无”疑。这样使学生有所长进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 却要大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2]

三、抛砖引玉, 循序渐进

“抛砖引玉”, 计出“三十六计”第十七计, 原文为:“类以诱之, 击蒙也。”所谓“砖”, 是指价值较低的东西。“玉”代表价高质优的东西。“抛砖引玉”意为抛出去“砖”, 引回来“玉”。现在, 对“抛砖引玉”更多的解释是:我出劣招或故意表现得低下, 目的在于引诱对方推出高招或表现出更高的姿态;或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意见或文章, 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先扔一块“砖”, 此“砖”即是教师提出一个浅表性的问题或初步的见解看法, 教师提出问题后再进行适当的提示与启发, 使学生有一个思维的方向, 并去指导学生由这个浅表性的问题延伸到问题的深度挖掘, 并把观点提炼、形成最终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成果, 即引出的“玉”。例如钱梦龙老师执教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愚公移山》, 他不问“孀妻”如何解释?而是问:小孩子七八岁就跟老愚公去移山, 他父亲会同意吗?后一种问法接近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能给学生在克服障碍中带来喜悦, 并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

“抛砖引玉”符合教学的层次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各个元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各元素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到教学的序列和学生认知发展的系列, 循序渐进地诱导提问。教师的角色应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指引学生探索新知。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 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更是为了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独立思考, 实现启迪思维、开启智慧的目的。

四、连环计, 环环相扣

“连环计”, 计出“三十六计”第三十五计, 原文为:“将多兵众, 不可以敌, 使其自累, 以杀其势。在师中吉, 承天宠也。”“连环计”是“一计成功就再施一计”, 以实现节节胜利。其思考模式为:系统地、发展地和变化地去设计战局。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连环计的思想设计出连环式的提问。这种类型的提问又可称之为追问。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计以疑引疑, 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有时可以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根据学生的回答, 再提出另一个问题, 这样首尾相连, 一通到底。这种提问相互接连,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 使其加深对思维对象的认识。例如教师讲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故乡》时有这样一段教学实录:

师:这篇小说主要写人物的变化, 小说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二十年前后闰土的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生:外貌、动作、语态、对“我”态度、对生活态度等方面。 (读有关句子说出是怎样的变化)

师:你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能不能说一说原因?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我”的态度, 以前是迅哥儿, 现在恭敬地叫“我”“老爷”, 在感情上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与“我”有了隔膜。

生:我认为闰土最大的变化是对生活的态度。“我”母亲让中年闰土挑东西时, 他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表明了他将希望寄托在神灵保佑身上, 而不把希望寄托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上了, 也就是说他对现实已经麻木了, 对未来只有迷信了。

师:同学们能说说, 是什么原因使“我”和闰土产生了感情的隔膜, 又是什么原因使闰土的精神变得麻木了?

生:联系社会背景, 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统治造成的。闰土由当年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孩子, 变成麻木迷信的木偶人, 是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的毒害。

巧用“连环计”设计出的连环式提问, 符合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 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课堂提问往往要遵循这一原则, 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相适应, 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训“未得乎前, 则不敢求其后, 未通乎此, 则不敢志乎彼”就是此意。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在强调教学创新的今天, 教师要大胆地改变教法, 大胆地推陈出新, 巧妙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进行提问, 以有效的高水平的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求策略与技巧, 将兵家典籍“三十六计”的精华融入到课堂提问中来, 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学生成为真正具备创新素质与开发潜力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日昌.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64.

上一篇: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下一篇:复习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