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2024-05-08

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精选12篇)

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第1篇

创新意识是构成创新素质的基本要素, 是创新能力的“激发器”、“加油站”, 又是创新的定向仪。没有强烈的、持续的创新意识, 即使具有完备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也不能使创新能力变为显性能力, 实现创新成果。创新意识是在社会物质需要、道德精神需要和知觉思维、综合思维的驱动下形成的创新欲望。创新意识是改变客观事物和观念的求新、求异、求是、求佳的愿望。在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下, 创新意识对创新有着调控指向、支配、强化、激发的功能。

(1) 创新意识对创新才能的激发启动作用。创新意识对创新才能的激发启动作用, 表现在为什么创新的问题上。创新意识是人们常说的行为动机, 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 创新意识源于人们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现存条件和意念间的“不满足”、“不平衡”产生创新欲望, 激发人们的创新活动, 以满足社会性需要。

(2) 创新意识对创新活动具有动力功能。创新是创造新事物, 创新活动可以说是逆水行舟, 困难重重, 险象常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就会有克服困难、战胜艰难险阻、胜利达到彼岸的决心和信心。

(3) 创新意识对创新活动具有指向仪作用。创新意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事物发展的需要, 随个体主体意识对现存的客观事物和旧的制度、思想、观点、结论的怀疑而产生的。这种怀疑具有潜意识性, 相当稳定, 它通过创新见识 (创新思维) 调节和指导创新活动的进行。

创新意识是如此重要, 智利知识界领袖萨拉扎·班迪博士曾说过:“落后和不发达不仅仅是一堆能勾勒出来的社会经济图画的统计指数, 也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青年学生要培养创新意识, 以求得自身的发展, 为社会作出贡献;而且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 人人都可以创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主要是培养创新意识, 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从内心深处有求新求发展的愿望。青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 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勇敢地追求真理, 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习惯, 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青年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创新意识属于性格结构中对现实的态度范畴。它以思想活跃, 不因循守旧, 富于创造性和批判性, 具有敢于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的精神和追求为主要特征。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 才能敢想前人没想过的事, 敢创前人没有创成的业。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1. 保持青年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对学习、了解、掌握新知识的渴望, 也包含探索未知的欲望。在心理学上, 也可称为求知动机。在现实生活中,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的知识经验、已知的信息与未知的信息之间差距过大或未知的东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时, 便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失调, 因而也就形成了要尽快地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的需求, 从而萌发迅速行动、采取某种适当的方法重新获得平衡的愿望, 这就是求知欲。一个人意识不到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和水平的不足, 就容易自满自足, 没有多大的求知需求。如此, 便不可能学习与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而也就谈不上创新。

2. 爱护青年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由于力争弥补已知领域与未知领域的差距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对不了解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好奇心往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一种注意力, 为弄清它们的原因, 而提出为什么。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具体表现, 又是潜在的创造性因素。一般来说, 好奇心的强烈程度与求知欲的强烈程度成正比, 好奇心愈强, 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 同时总是寻求答案。好奇心在人们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好奇心通过惊奇、疑问等心理活动, 诱导人们有选择地主动频繁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 进而激发人们企图寻求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认识过程中, 好奇心激励人的认识不断深入, 直到把握事物的本质。一般的儿童都具有蒙昧时期的好奇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时代的消逝, 绝大多数人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增强, 反而逐渐消失了。爱因斯坦说:“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会渐渐地熄灭。”贝弗里奇说:“好奇心若不是成功地转移到智力方面的兴趣上, 则开始减弱。”创造欲源于创造的需要。这是一种不满足于现成的思想、观点、方法及物体的质量、功用, 而总想在原有基础上搞点创新发明、推陈出新的强烈欲望, 表现为不安于现状, 不墨守成规, 对创造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大脑里经常有“能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捷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等问题周旋。具有创造性的人不安于书本上的答案, 而要去尝试一下, 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

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较长, 受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长期综合影响, 许多人在深层心理结构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落后的参照系, 产生了一种惰性心理, 惯于纵向比较, 很少横向比较, 很容易产生廉价的满足感, 创造动机贫乏, 只求稳妥安逸, 不思改革进取, 抑制了创造欲望的发展与冲动。当今改革开放的环境对青年创造欲的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 要求青年提高自己的创造欲, 对约定俗成的已成为既定事实的东西, 要经过自己的再思索, 或深入理解, 或赋予新意, 力图重新发现或使其有所发展, 培养自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进行的良好心态。

3. 鼓励青年大胆质疑。

巴甫洛夫说过:“怀疑, 是发现的设想, 是探索的动力, 是创新的前提。”提出问题是取得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从而认识才能前进。把提出的问题作为观察事物的引导, 进而有意识地注意某个认识对象, 即以存疑的头脑来观察事物, 以便较敏锐快捷地抓住事物发展的某些新趋势。要让质疑在青年创新过程中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应注意两点:一是善疑, 二是敢疑。所谓善疑就是要提倡理智的怀疑, 而不是盲目的怀疑。经过深思熟虑的、审慎、积极的怀疑, 是科学发现的诞生与技术发明的产生的先导。而不假思索地怀疑一切, 否定一切是创新发明的大敌。所谓敢疑就是不迷信权威。传统的观念不见得全是真理, 权威人物也会犯错误。盲目地迷信权威和名人, 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作金科玉律、永恒真理, 就会窒息自己的创造力, 在前人的水平上停止不前。处于探索和创造过程中的青年, 尤其是当自己还是无名小辈时, 一定要以锐不可当的开拓精神, 树立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既要尊重名人和权威, 虚心学习他们的丰富知识经验, 又要敢于超过他们, 在他们已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 再进行新的创造。

三、克服影响青年创新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1. 胆怯感。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格言, 但是人人明白, 却因时因人很难超脱。失败者周围多见的是嘲讽或“同情”, 失败者自己最多的是自卑和气馁。“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形成抑制心态的条件反射。因为害怕, 不愿尝试任何创新, 甚至因为失败, 即使有新的创意也不愿再说, 免遭耻笑。胆怯对青年创新意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是青年创新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障碍。创新思维是一种探索性的思维, 面对的是未知世界, 不犯错误, 不经历失败是不可能的。当青年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失败或挫折时, 我们要帮助青年尽快从自卑和气馁的情绪状态中解脱出来, 帮助青年寻找失败的原因, 全面比较, 调整期望, 扬长避短, 自我激励。

2. 神秘感。

把创新看成是一种先天的“神力”, 认为创新是少数智力超群的天才方可为之的事。自己不要不知天高地厚, 狂妄到庸人自扰。把创新行为神秘化, 把生物遗传因素绝对化的思维结论, 阻碍着许多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形成, 造成甘愿平庸、知难而退的自满心态。我们承认各人智商的差异, 但智商和智力, 智力和创新能力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等式。要打破青年对创新力的神秘感, 就要大力宣传“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 用宣传歌星、影星的强度和深度, 宣传为我们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大师们的成长道路和辉煌的创新业绩, 宣传青年身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创新业绩的先进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并组织和开展一定规模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系列活动, 吸引青年积极参与。通过实践, 渗灌养育出“创新——人皆可为之”的意识, 就能逐步打破神秘感, 启迪青年的创新思维。

3. 顺从感。

在实际生活中, 社会各个阶层对青年有一个大体相通的评判标准, 即“听话和顺从”。这种评判尺度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价值观念的形成。当“听话和顺从”成为美德, 进而取得了自身的利益;当标新立异、独立思维成为“骄傲自满”而受到心灵和利益的挫伤, 除了个性鲜明的少数青年, 绝大多数人都会在自我修正中进入保守状态。在保守的心灵中顺从成为思维定势。原本具有朝气和活力的青年变得少年老成, 兴趣狭窄。对新鲜事物的感受能力, 对新知识的吸纳能力必然弱化, 甚至排除新事物, 将自己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任何创新都无立足之地。受这种心态的影响, 我们就无法造就出杰出的人才。聪明的一代青年就会变成一大批“精明之辈”。这批“精明之辈”又会造就相似的后起之辈。青年创新的心理障碍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外部影响、导向形成的内化结果。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仅凭一个地域或青年个体难见成效。我们呼吁造就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作为的青年, 就必须纠正误导, 需要一个自由度更大、激励措施更完善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孟悌清.思想道德修养[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3:73-76.

[2]唐殿强.创新能力教程[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41-45.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2篇

数学创新意识实质就是一种灵感思维和发现精神,或者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一种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产生的思考再现。表现为:“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能不能不这样”“那样做是不是更好些”等认知的不断冲突和平衡。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和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问题意识。教师从学生的视角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直观的提出问题,在解疑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注重合情推理。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观察、类比、归纳、抽象、概括中学会推理思考。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3篇

关键词:提出问题;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44-01

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养成积极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这不仅需要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敢于大胆猜想、大胆质疑,还需要教师对他们的精心培养和帮助。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帮助和激励学生积极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一、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有不当或错误,这时教师不应加以嘲笑、挖苦,而应肯定他们勇敢提出问题的行为。对于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地、妥善地引导,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抓住关键进行点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重要的还是次要的、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及时作出解答或说明。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一课时,学生从课文上只能提出:“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内错角,什么叫做同旁内角”等一些浅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给学生泼冷水,而是对他们勇于提出问题给予肯定的鼓励。接着帮助学生把概念作了层层剖析,深入浅出的点拨、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教给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二、注重启发和引导,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在备课以及处理教材时,要善于运用“心理换位”的方法,考虑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并精心设计对学生问题提出过程的启发和引导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之前,我先给学生列方程解下面问题:用一块长80㎝,宽60㎝的薄钢片,在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长方体盒子,求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师用一块硬纸板代替薄钢片演示)。

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得出方程X2-70X+825=0后,却被它的解法卡住了。如果教师急于挑明这是什么方程,学了哪里就可以知道,就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起不到创新教育的效果。在教学中,我是先让学生把它与以前的方程进行比较然后引导提出问题: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与以前的方程有何异同?你能根据它的特点说出应该叫什么方程吗?有没有办法可解等。这样,既能够复习了旧的知识点,又引出了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又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启发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kx+b.那么能否写成x=ky+b呢?这时,y还是x的一次函数吗?为什么限定k≠0?又b=0时,出现什么情况?进而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总之,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注重设计启发引导的方法,教会学生多提出问题,使之养成习惯和爱好,也就逐渐形成了学生创新的氛围与意识。

三、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的数学问题能否得以产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因此,要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还必须精心设计符合需要的适宜的问题情境。

如以下一道习题:

为了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某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已知甲公司的报价为每台5800元,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则从第11台开始可以按报价的70%计算。乙公司的报价也是每台5800元,优惠条件是为支持教育每台均按报价的85%计算。问:假如你是学校的有关负责人,在电脑品牌、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完全相同的前提下,你如何选择?为什么?

本题联系实际,取材于实际问题,也是应用于实际,这样的数学情境可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积极推测和探索。学生在思考解答时,可以进一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甲公司和乙公司的收费满足什么关系?怎样表示这种关系?

2、购买几台电脑时,两公司的收费一样?

3购买几台电脑,甲公司较优惠?或乙公司较优惠?

4、学校需要购买几台电脑?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问题是数学自己心脏”,提出问题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根本措施,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想出各种办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和引导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第4篇

( 一) 法治意识的概念及辨析

要培养法治意识, 首先要了解法治意识的内涵。亚里士多德曾提出: “法治应当优先于一人之治。”“法治应包含两层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了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制定得很好得良好的法律。”在这里不难看出, 法治首先要求是良法, 其次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我们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提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就是要到达这样的一种境界, 让良法深入人心, 得到普遍的遵守, 成为人们心中的敬畏。

法治与法制, 一字之差, 截然不同。法治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它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1], 法治的内涵, 在于它强调的是一种管理方式, 它反对人治, 反对将法律当作统治的工具, 相反的, 法治强调的是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人民主权和法律的统治[2]。对于国家机关, 我们强调法律保留的作用, 法无授权即禁止; 对于公民, 我们强调法律优先的作用, 法无禁止即自由。然而, 法制, 是一种制度,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建立的一套法律规范, 并依据此种法律规范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我们国家不缺少法制建设, 缺少的是法治建设, 有制度却缺少法治, 究其原因, 在于公民对于法律缺乏信仰与敬畏之心, 缺少身体力行。

( 二) 法治意识的现实语境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的党中央, 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提出全民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形成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3]可以说, 此时, 我们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了与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未来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 可以看出党中央建设法治国家的信心与决心。

二、青年学生当前法治意识现状及问题

法治社会的建设, 离不开青年大学生, 他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能否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乎民族未来大计。但是, 从现阶段来看, 大学生自身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渴望公平正义, 但是缺乏法律知识。

从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 95% 的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合法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是否充分享有合法权利, 也希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法律寻求帮助。但是, 一方面, 许多学生, 不清楚自身享有何种权利 ( 比如如何保障自己的劳动权利) , 另一方面, 在遇到一些问题 ( 比如买到价格不是很贵假商品) , 考虑到寻求法律的途径获得帮助, 很麻烦或者认为没必要, 而选择和店主私下解决; 有的学生在遇到上述问题的时候, 不知道如何寻求法律帮助, 选择忍耐。90%的学生愿意接受法律知识的教育, 但是很排斥开会或者讲座, 喜欢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

第二、对于法治意识有着模糊的概念。

从问卷调查来看, 全部被调查者都知道法治意识, 都提倡建设法治社会, 认为建设法治国家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 受访者中, 没有人能准确表达法治意识的真正含义, 对于法治建设的概念模糊不清, 对于建设法治社会与自身有何相关认识不明, 更谈不上如何从自身做起, 为建设法治国家贡献力量了。

三、对于培养青年学生法治意识的几点建议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如何才能真正将问题落到实处, 这才是本次调查的核心意义所在。我认为我们要从家庭、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 通盘考虑, 形成体系。

第一、关注家风建设, 普法要接地气。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 是家庭文化的集中体现,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以后, 都是最先受到家庭的影响, 随着不断成长, 后来才慢慢步入社会, 家风本身也是一种规范, 但是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但是, 对人的教化作用却是深刻的。所以说, 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能遵守家规的人, 必然也会尊重法律。老子说“治国若烹小鲜”, 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也要从细微处落实, 这就是要抓住家风教育、重视家庭教育, 让遵守法律的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深入人心。

第二、社会普法教育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 因此, 我们也更应该学会通过多种方式来传播法律, 普及法律, 而不是单纯依靠有限的、传统的媒介。近些年, 微信的迅猛发展, 从最初只是用微信聊天, 发展到微商、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许多名人、大咖办起了公众号, 与粉丝互动; 央视新闻、最高人民法院等用户也设立公众号, 鼓励人们关注相应的公众号, 并每天推出自己的相关信息。但是, 对于通过接收新媒体信息的我们, 也要学会明辨真伪, 对于新信息不能偏听偏信, 盲目转发, 意气用事。

第三、抓住学校教育这根主线。

青年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除了平时上课以外,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上与课余时间, 具体说来, 我们要抓住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课, 在课上普法, 不一定要讲教材上的东西,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多讲一些实际案例, 让同学们把抽象的法律具体化, 深入化, 达到融会贯通。在课余时间,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关于法律的辩论赛, 组织同学们自己组建模拟法庭, 来处理一些生活中的纠纷, 让同学们更深切地体会法律的作用。在课余时间, 我们可以成立一些法律学习小组或者定时组织一些同学为身边的同学普法, 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 形成良好的普法的氛围。

第四、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建设。

首先, 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提升人文法律素质。大学生就业难, 毕业即失业的困境, 让许多刚刚走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 开始找各种兼职, 四处赚钱, 考试不求掌握技能, 但求不挂科, 从来都是考前不睡觉, 平时不看书。长此一来, 整个校园都会弥漫一种急功近利的市侩思想, 这样是不利于大学生法治思想的培养的。我们不能只把法律当作工具, 把学会一些条文, 考过一些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 相反地,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 多读一些关于法律的相关书籍, 多思考立法背后的相关理念,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法律、更好地学习法律、更好地践行法律。

其次, 培养法律情感, 以身作则, 坚持尊法守法。法律情感是人们对法律敬畏, 对法律自觉遵守的意识, 当代大学生, 思维活跃, 主观意识强, 逻辑思维不成体系, 为人处事常以自己为中心, 很难形成法律情感, 大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 坚持以法律为做事的底线, 看到社会上或者周围的同学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要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最后, 坚持法律信仰。“国无常强, 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青年大学生要坚守法律信仰, 不做被动的服法者, 而是要做坚定的奉法者。在生活中, 学习中不断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逐步成长成一个有坚定法治信念的有为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孟书广, 张迪.公民法治意识形成的机制及启示[Z].人民论坛, 2013.

[2]同义程, 梁莹.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法治意识之成果[J].社会科学, 2009.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5篇

2009-10-28 09:44:15 作者: 来源:铁岭县蔡牛中学 文字大小:【大】【中】【小】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此谈几点体会。

一、允许提问、鼓励质疑、让学生创新

创新意识始于积极思维,始于提问。当学生不由自主地提问时,正是他们积极思考,发现新知识,产生新思想的时候,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只简单地说一句:“不许插嘴”或置之不理,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严重挫伤,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小绵羊”,还谈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在一次有关非洲粮食短缺问题时,组织了一个活动“让我猜猜看,非洲为啥缺粮”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思维活动,通过一番猜想后,同学们的猜测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同学的猜想是教材中讲到的,而有一位学生的猜测是“战争”,教科书中未提及,但事实上该区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发生的战争也冲击了该区粮食的生产。我对这个勇于质疑的学生给予了肯定和赞扬。这个学生感到很愉快,学习兴趣大增。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质疑,在质疑中去激发自己的探知欲望,从而扩大阅读面,关心国家,关注世界,积极思考问题,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地产生和提高。

二、提倡对话,鼓励争辩,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自由发表和自由参与,大胆质疑,并展开激烈争论,充分发挥教学民主,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通过对话、争辩,让学生学会探索、批判、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设计一些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发表见解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在争论中弄明白的问题,将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课堂教学中的疑问,会激励他们不断观察、思考、读课外书或查阅资料,自己寻求答案。这样做会比教师“硬塞”给学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宽容“错误”,提倡“求异”,让学生创新

在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回答难免有错误,因此,教师应尊重他们,热爱他们,要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在教学中,笔者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的问题,乍听起来似乎是错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对这样的学生不能一概否定,应当多加指导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必要的。比如,在政治教学中,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地方保护,只讲发展速度不讲经济效益,偷税漏税骗税、非法侵占耕地、台独问题等众多社会问题,笔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对策,都有惊人的收获。这种做法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和道德观念,自觉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个体情绪、创设情境、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创新的前提。

比如,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感到某方面的学习很吃力,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论事,而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多给予他们思想上的鼓励,有进步及时表扬。要知道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个体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比如,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些操作情境。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图形”、“自制图表”、“续写故事”、“编排导演”等等……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透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如设计新奇有趣的问题,设置悬念等,使学生形成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激励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激发关注创新个性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数学教材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如何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就显得更加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是成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保证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平台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芽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实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爱护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三、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者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人手,巧创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使学生在迫切要求解决问题的状态下,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例如,“咔嚓”,伴着一声清脆的声响,一块三角形玻璃板被打碎的画面呈现在师生的面前,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板打碎为三块(分别为①、②、③),他要去商店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板,该怎么办?”

“带①去!”

“带②去!”

“带③去!”

“带①、②、③去!”

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

“怎么带合适呢?你能说明理由吗?”

“为什么③合适?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③中三个元素的位置关系怎样?”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两角和一边的位置关系还有哪些?”

“通过刚才的探讨与发现,总结一下你的收获。”

我们看到,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激发了创新思维。

四、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已成为全世界课程改革的特点。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前人发现的一个再发现过程,学生在“再发现”的过程中被指引的是一条优化的道路,然而发现必然会出现新的元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强调学生在“再发现”中所达到的结果,还要关注和肯定学生在各自的“发现”中所展现的创新思维。

五、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思维要求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即创新的成果应是新颖的独一无二的,因而创新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对自我的超越活动。所以创造个性的培养,就是要在共性的基础上,充分把学生的差异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开拓新领域、促成新发展。创新个性培养还应注意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才会真正使学生的创新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恒心,以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中学会思考,促进思维发展,只有这样师生的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第7篇

一、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猜想是起点

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首先是离不开猜想的, 猜想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结果进行探究, 引导学生先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能够多多的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 让学生提出自己所独有的想法, 之后老师再对问题进行分析, 从而探索包含创新意识的便捷的方法.

例如, 在教授《分数乘法》这一节课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题目:, 很多学生都直接对这道题进行了计算, 没有进行其他的思考.只有一名学生说:“在分数的乘法里面, 是分子的乘积作为分子, 分母的乘积作为分母,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分子中的一些数字互换位置, 结果应该也是不变的.”这其实也就是乘法的交换律:a×b=b×a, 所以交换过的式子就变成, 这样就会产生相同的因子, 之后利用乘法分配率的逆运算就能够得出相关的答案, 这种解题的方法给这个题目打开了另一扇便捷的大门.所以,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要能够引导学生去进行创新性的猜想, 帮助学生活跃他们的思维, 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再创造活动是目的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要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当然, 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动手、动脑的处理问题, 促使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再创造.

例如, 在教授《植树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老师要用差不多10 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们进行小组的讨论, 讨论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体验, 把问题的结果分清楚, 得出相关的结论:如果两边都没有种树, 那么减一;如果是在一端种树, 在另一端不种树, 那么就不加不减;如果在两端都种上树, 那么就加一.如果学生经历过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思维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拓展的.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 也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老师要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创设, 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学生能够对教学的相关过程进行再创造, 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并且增强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的效果.

三、引领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是法宝

创新性思维是学生在对事物的思考过程中所发生的新的设想, 当然它是需要想象的, 当然这种想象是形象思维的最主要的方式, 对于创新活动, 是需要创新性思维作为基础的.因此,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自由的在其中翱翔, 也更好的来收获知识.

例如, 在教授《圆柱与圆锥体积间关系 》这一节课的时候, 学生在这样一个教学的情境之中, 要能够积极地去探索, 在探索中对于问题进行交流, 让所有问题在交流之中得以解决.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肯定会提出下面几个富有挑战性的数学的问题, 当然这些问题也能够被快速的解决. (1) 当圆柱与圆锥体积和高都相等时, 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 倍, 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1/3. (2) 当圆柱与圆锥体积和高都相等时, 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 倍, 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1/3. (3) 当圆柱与圆锥底面积和高都相等, 体积不相等时.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 倍, 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样在对于问题探索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很快就会被激活, 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之中联想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这就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了很好的培养, 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把握将来所要学习的诸多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就形成的, 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维上的渗透.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上好每一节课, 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和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充分的去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发散性思维”的火花, 将各种思维训练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的结合, 将创造性思维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只有这样, 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不断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晓琴, 王永松, 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4:92-96.

[2]魏海.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之策略[J].赤子 (中旬) , 2013, 08:327.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8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 才能推动其求知欲, 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此外在课堂上还要注意知行结合, 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 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我在教《死海不死》一课时, 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 从中进行科学的分析, 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 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 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寻求真理的浓厚兴趣。

二.鼓励学生多质疑, 培养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 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 多质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 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 就要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只要言之成理, 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 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 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例如《孔乙己》的主题, 课本的预习提示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小说“揭示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 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 其实鲁迅说, 《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别无他议。千千万万的教师这样教, 亿万的学生这样学, 再也没有什么创见了, 应该说在封建社会, 爬上去的知识分子毕竟只是凤毛麟角, 没有爬上去的是大量的, 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成为孔乙己呢?这存在着一个自身因素的问题。孔乙己自身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学会自下而上才是我们今天从学习这篇小说中应获得的启示, 这是其一。其二, 小说中的人们, 对孔乙己这样的苦命人是这样冷漠, 是不应该的。今天, 我们要予以同情与温暖, 不能那样冷漠, 我们要让世界充满爱。我想如果这样理解, 我们今天学这篇课文才有现实意义。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开拓创新之路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 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 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提供机会, 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 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 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 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因此, 理解好诗句, 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 从文字到图像, 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 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表现自已脑海中诗的画面, 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 在实际教学操作中, 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 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 该怎么画?这样, 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 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 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 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 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 赠给自已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 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已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 但是, 这样的学习过程, 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 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

四.正确评估, 激励创新意识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 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课堂上, 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 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 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教师应多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热情, 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 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 参与程度, 交往状态, 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上, 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9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开导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 是学生学习的情感动力, 是求知欲的源泉, 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个学生如果求知欲望不强,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动机不足, 就不可能用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 更谈不上开拓创新。例如, 我在教学三年级单位名称的认识时, 学生对各种名称的认识有些混淆, 于是我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段数学小故事, 并能用上我们学过的名称, 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变的浓厚起来, 而且思维意识相对活跃了, 不但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创新想法。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就要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积极因素, 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例如:摄影、电视、幻灯、多媒体等辅助手段, 既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简单化, 又可以利用声、光、行、色等形式, 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这样不但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巩固,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能再结合教师的幽默诙谐与学生同龄化的语言阐述, 简洁而又优美的板书等等, 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越学越爱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尊重每一名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 对学生的正确想法表示赞许或表扬, 对学生一些偏颇的想法和做法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评价,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 求知欲望强, 富于想象。这些特征正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我们教师要充分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 并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潜力、有创新能力。在教学中, 对于那些能提出不同解题思路或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 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以使他们产生成功的体验, 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对于提出与教学不相关的问题或回答错误的同学, 也不能打击、讽刺, 而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合理的评价。例如:在教完小时、分的初步认识后, 我出了这样的题目:跳绳80下需要40 () ?有位同学不假思索的回答:“跳绳80下需要40分钟。”我笑着说:“我们都知道一节课有40分钟, 一节课的时间你只跳绳80下?是不是有点少啊?跳完一下以后这叫我们得休息多长时间才能再跳一下呀?”我的一段话, 使那位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了错误, 其他同学也加深了对小时、分的概念认识。平时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说敢做,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由于长期的训练, 学生由胆怯、别捏、细小到自然、大方、响亮, 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三、启迪学生思维, 探索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 而好奇又是思维的源泉, 创新的动力。因为有了好奇心, 学生才有了创新的愿望, 并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 这种欲望正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 是最可贵的创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之一, 就是积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求异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追求不同的想法以及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而探索各种答案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这一方面有利于常规学习, 另一方面却束缚了学生思维, 使他们因循守旧, 难以克服思维定势。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转换角度去思考, 善于转化, 敢于求新、求异, 定会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时, 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思维训练题:“学校每个班有24位同学, 共有32个教学班, 请问学校一共有多少同学?”这道题的列式可能出现两种, 一种是24×32, 另一种是32×24, 但计算过程却是有多种方法, 遇到这样的运算题目, 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 每一个同学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这道题的答案, 且都能讲出自己的运算步骤。我对合理的计算过程都给予了肯定。并让学生自己寻找简便的解题途径。这样, 教学中既重视求异, 又重视求佳,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达到了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 鼓励创新、发展思维的目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10篇

一、从解题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合理、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些题目如用常规解法,很是繁杂.若能抓住题目的特征,发现其独有的规律就能找到独特巧妙的解法.如:计算:(1)72×11,(2)1579×11这两道题.按常规解,就是直接列竖式计算.如果对这两个得数分别与两个被乘数进行一番研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奇特的规律:被乘数个位上的数就是积的个位上的数,个位与十位的数相加就得积的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相加就得积的百位上的数…(如果两数相加满了十,就要向前进一).可用图解如下:

这种图解法,不仅直观、形象,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简单枚举,只要乘数为11,这种图解法都适用.这种解法,突破了常规,解出了新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从逆向性的解题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逆向思维是突破定向的思维形式,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数学中的互逆运算:算术和方程、条件和问题、分析与综合等都是对立统一、互逆的双向思维.

如:教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就可以让学生用算术和方程两种方法解.

例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25%,杨树有75棵.柳树有多少棵?

算术:75÷(1+25%)=60(棵)

方程:设柳树为x棵.

x+25%x=75

x=60

答:柳树有60棵.

通过对比可知,用算术解,问题不参与计算,是逆向思维.用方程解,问题直接参与了计算过程,使逆向思维变为顺向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从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散思维就是伸展扩散,不拘于固定模式的一种思维倾向.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都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通过比较,得知第二种方法简便.

其实,在解应用题时,有时也有不同的解法,都可以启发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解答,引导学生对题目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求知、求新的教学目的.

四、从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创新意识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学生依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正确迅速的判断和推理,以求迅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数学题目中有许多简便算法的题目,对培养数学思维的敏捷性有特殊的意义.

例学校把300本作业本发给三年级,三(1)班有42人,三(2)班有45人,每人发3本,还剩多少本?

解法1:300-42×3-45×3

解法2:300-(42×3+45×3)

解法3:300-(42+45)×3

学生在寻求简便算法时,要迅速做出分析、判断,快速准确地说出得数.经常这样做,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会有所提高.

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第11篇

第一、要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说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的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有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 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二、要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理念。

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把学生看成过去的那种“徒弟”,要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之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學生的潜能。

第三、教师要有开明意识,鼓励学生发难。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因此,教师要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12篇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激活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胜心强, 兴趣广泛, 好奇好动, 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 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氛围, 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 使学生心中燃起求知和创新的火焰。为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从教导者变为服务者, 让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探索、相互交流, 坚信学生是创造的主体。教师通过艺术化的服务, 用爱心为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放松、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动手操作, 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努力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 充分激发他们敢于创造的兴趣,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传统教学是教师本人进行操作得出结论, 让学生套公式计算。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 我采取分组实验, 让学生操作、讨论来完成。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圆柱 (其中一、二小组所用的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 三、四小组所用的是不等底或不等高) , 让学生用圆锥装水, 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 几次才能装满, 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的情况, 很快就有了结果, 第一、二小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用圆锥装水往圆柱内倒入3次即可装满。而另外二组却得不到这个结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同学们产生疑惑的同时, 有的同学马上提出这跟它的底和高有关系。通过再一次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自然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 标新立异。如学完“比例尺的应用题”后, 我出示了一道这样的应用题: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 甲乙两城之间的路程是6cm, 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5小时, 货车与客车的速度比是5:6, 两车同时相对开出几小时相遇?学生看题后, 大部分学生按常规思路进行解答。这时老师启发学生是否有更简洁的算法, 经过思考、讨论, 有学生列式为:, 其中一个学生口述思路, 把全程看成单位“1”, 那么客车的速度1/5, 货车的速度是1/6, 把此题转化为行程问题解答, 这样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大大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营造学习氛围和创设适宜情境, 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有效的开发, 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人才。

上一篇:政府培育下一篇:农业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