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生教育

2024-06-07

医学研究生教育(精选12篇)

医学研究生教育 第1篇

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新广出审 (2016) 2372号文件], 《西北医学教育》 (CN 61-1257/G4) 更名为《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CN 61-1507/G4) , 出版单位由《西北医学教育》编辑部变更为《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原名:《西北医学教育》) 由教育部主管, 西安交通大学主办, 颜虹教授主编, 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医学教育类学术期刊之一, 1982年创办, 1993年公开发行, 现为双月刊。2016年原《西北医学教育》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

潍坊医学院研究生教育简介 第2篇

研究生教育是潍坊医学院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0年被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与山东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目前,学校有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000余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和应用药理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和临床检验诊断学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实验室),整形外科学、眼科学是山东省学科带头人设岗学科。优势学科群的建立,为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导师队伍中先后有15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3人被评为省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被评为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18人成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经过多年建设,导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医学研究生教育 第3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R-4

1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现状和原因分析

1.1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江西省医学院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时候采用的课程体系为“四元一体”,即将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学科基础和通识课结合起来,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四元一体”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很大的改善,传统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是以核心专业学科为基础,辅之选修课和通识课,而“四元一体”课程体系则对其进行了改变。例如医学人文课程方面除了传统的“马列思想”以外,还增加了多门学科例如卫生护理学、医学伦理与道德以及医患沟通等,还开设了人文社科选修课程例如《生命的奥秘》等。虽然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完善,但是学生在选修课程的时候比较盲目,没有专业的教师来进行专业指导,所以很多学生选修课程的时候都会选择难度小、学分高的,具有比较强的功利性。

1.2江西省医学院的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表现

首先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政教育。在进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时候,选择统一的教材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帮助学生提高其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课程设置上有一定问题,课程相互交叉并且融合性不足,除了人文社科课程以外都是选修课程而没有必修课程,这样设置的课程在学生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和文化素养的培育方面会比较薄弱。

其次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式讲授法。虽然我国绝大多数的医学专业都有人文教育内容课程的开设,但是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来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方法,虽然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帮助,但是并没有将人文教育的特点体现出来,更没有体现出医生这个职业中的人文特色。这种僵化、缺乏新意和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破坏,学生很难认识到在医学专业发展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是很有效的,会造成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严重脱节。

最后是考评机制以结果性评结合理论考核为主。理论考试是主要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考评的方式,论文写作和理论知识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虽然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基础知识,但是实操能力却十分堪忧,学生没有实际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没有一个特定的人文素质教育绩效考核标准,教师在进行控制的时候都是以自己的下心态来决定的,这样对教学水平会造成很大影响,并且严重的影响学生在医学人文知识学习上的兴趣。

2江西省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的影响因素

2.1重视培养医学专业素质和技能,忽视了人文教育

虽然江西省已经在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引入医学人文教育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没有全面而系统的医患沟通、生命尊重以及思想品德等,人文和医德两方面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融合,对于整体的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江西医学院中培养较多的还是医学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素质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课时很短,相比起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种不合理的人文课程设置损害了整个学院的医学人文精神氛围。

2.2教育目标理想化,教育内容知识化

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单纯的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定位成培养出善良的学生,但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是一种持续性的过程,喜欢树立典型模范人物并且捧在很高的位置上,掩盖了模范人物的生活性质,并且忽视了我们身边常常发生的与人为善的小事。虽然这种典型模范人物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但是和生活脱离开了不容易引起共鸣,在人文素质教育上的效果也不够良好。而教育内容知识化就是认为学生只要了解了理论知识就可以理解思想政治的深层含义,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来宣讲理论知识,却对学生起身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规律不够重视,非但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还会使学生变得满嘴大道理,知而不行。

2.3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需求不相符合

江西医学院采取的教学理念仍然是比较落后的,占据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教材、课堂”这种三点一线的模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没有足够的创新,使用的都还是旧的案例,跟不上如今的时代形势。江西医学院校没有完全的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认清楚,不敢尝试新的方法和理念,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的情况,对学生人才培养没有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这种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结束语

医学和其它的自然学科一样,拥有自己的人文特性和文化素养,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生命医理技术,还要将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联找出来,传承良好的医学传统。人文素质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医学院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责任,更要做好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如今培养医学院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谓任重道远,首先要不断完善人文教育体系,然后调整教育的模式、内容以及方法,凸显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和生活化特征,建立起积极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杨杰. 国际视阈下中医药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重塑——借鉴英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成功经验[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03:261-262.

[2]刘东梅,雷红艳,范菲菲,侯艳.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06:795-796.

[3]蔡胜.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研究[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13,04:109-111.

医学研究生教育 第4篇

1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人文教育缺失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学实践和研究人才的重要途径。自1998年开始我国设立了临床科学学位和临床专业学位两种模式的研究生培养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了造就一批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至今已实施了15年。各医科院校在实践的基础上已总结出了较多的教育培养经验, 较之开设之初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大批的已毕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其中大部分已能达到相应级别临床医生的实际诊疗水平, 已成为了许多大中型医院的临床骨干。但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 大众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大大提高。表现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则是对临床诊疗的期望值大了、要求高了。就像汽车的维修, 以往只需要修理坏的零件就可以, 现在开进4S店后开出来的车无论在性能和外观上几乎像一辆新车。病人进入医院不但需要针对某种疾病得到生理上的的诊疗, 还期望得到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这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国家临床医疗的主力军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在目标管理、培养环节和评价体系上等诸多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3]。

首先, 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大环境限制了临床专业研究生在循证医学模式以外的领域的学习和发展。我国的各教学医院大多承担着所在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大量患者的繁重医疗保健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医生疲于应付, 能解决患者疾病带来的生理上的主要问题已属不易, 其它则难以顾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在第一线, 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各种疾病的循证医学诊疗指南开展临床工作。在当前医疗纠纷频发的形势下, 要求在纠纷过程中必须“举证倒置”, 也就是纠纷中是首先假定医生有过失, 只有提供足够的证据才能开脱责任。此种状况必然导致所有诊疗过程的“客观化”和“证据化”。对患者的病痛体验和人文关怀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虚无缥缈。其次, 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上鲜有人文科学相关的科目。作为高层次医疗人才的培养, 传授知识非常重要, 但传道解惑的学问提升可能更为重要。人文素养的缺乏在医疗人才的培养中可能是致命的缺陷。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大多偏向于对各类疾病的诊疗能力和研究论文的发表等客观指标, 人文素养基本不被关注。考核评价标准向来是指挥棒, 它的指导性意义和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某种程度上当前的临床专业研究生教育仍然停留在传授技艺而非教书育人的阶段。再次, 导师队伍对诊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尚未引起重视, 甚至队伍本身的人文素养也有欠缺。当然还有一些我国特有的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因此, 叙事医学教育的倡导和开展将弥补相关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和缺陷, 有望与国际临床医生培养的潮流同步。

2 国外叙事医学教育的现况与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 一些美国的学者就意识到了现代医学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走上了技术至上的道路。疾病的诊疗被制定出了具体的临床路径, 而临床路径必然导致医生眼中只有病没有人;只有大量的冷冰冰的数据和图像而没有鲜活的情感和思想, 只有诊疗技术的干预而没有沟通、敬畏和人文关怀。临床诊疗丢失了仁爱的传统, 被技术主义所绑架成为了“不可爱”的医学。于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医疗理念逐渐被认识并被用来克服“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医疗现状的不足。2001年, Rita Charon在《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上发表文章, 正式提出了“叙事医学” (Narrative medicine) 的概念。叙事医学是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 对患者的病痛故事进行认知、吸收、阐释并为之感动, 产生“共情” (Empathy) 。在这一过程中, 医生进入到病人的病痛情境中, 医患凝结成一个感知病痛的共同体, 成为克服病痛的伙伴和战友。同时叙事医学又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干预患者的治疗或康复。此后, 叙事医学在整个美、欧被广泛推展, 尤其是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叙事医学教育已被许多医学院校作为了必修的课程[4,5]。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是叙事医学研究的全球中心, 其叙事医学研究团队已针对这一有别于传统医学的新医学模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甚至在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整合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哲学的思考和方法学方面的建议。2009年该校开始招收叙事医学研究方向的理学硕士。据美国医学院协会的统计, 同年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 有106所开设了叙事医学相关的人文医学课程, 至少59所将某种形式的叙事医学作为必修课。叙事医学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近年来急剧增多, 在国际著名的医学杂志如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JAMA, Lancet, BMJ等均可见到发表的与叙事医学相关的文章。叙事医学的实践也已在不同的学科中普及开展。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 按照叙事医学的原则聆听患者独特的疾病发生发展的故事, 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病痛历程, 与患者结成同盟军。在传统病历以外, 以非专业的形式记录下诊疗过程中医生的自我感受和疾病的痛苦体验形成“平行病历”。同时培养医生高超的倾听和感知能力, 使其能更加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文学叙事的分析方法可以为疾病的意义阐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促进医患深层次的沟通和增强伦理困境中不同视角之间的相互理解[6,7]。

3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叙事医学教育

当前叙事医学的理念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启蒙阶段, 仅在非常有限的几个医科院校或医学人文的学术圈中被得到介绍。在学术期刊上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相关的介绍文章, 尚不为整个医学界认知和重视。但在笔者近来参加的几个学术会议上, 却发现有关叙事医学的报告总能引起参会专家的较大兴趣。其原因可能是医生们也逐渐认识到“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方式显然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 是身、心、灵一体化的复杂结合体, 而非只是一个“会喘气的瘤子”。“以病人为中心”, 在关注“病”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与“病”息息相关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才能对病人的治疗达到一个较满意的程度, 否则治疗显然是不完全的且病人也不会对这种治疗感到满意。另外, 由于忽视和缺乏良好的医患沟通 (包括意识和方法) 使得近年来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医疗纠纷事件快速增长。这种情况也逼迫临床医生反躬自问他们的辛辛苦苦的临床诊疗工作是否本身出了问题, 是否到了必须进行反思和革新的关口。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叙事医学的引入和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开展已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未来临床诊疗事业的主力军和希望, 他们的成长攸关国家整个医疗事业的未来。因此结合国内外叙事医学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如下的一些构想。

3.1 开设叙事医学课程作为学位必修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或病人对诊疗的要求必然也逐渐提升。因此, 未来的临床诊疗如果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疾病处理, 而忽视了对患者因疾病导致的病痛困境的关注和全面疗愈, 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所以开展对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叙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是势在必行的。这将大大提升我国未来医学诊疗的品质, 使医院成为患者栖息疗愈的伊甸园, 而非让人恐惧和讨厌的所在。设立研究生的叙事医学必修课可在制度上保障叙事医学理论和方法在医学诊疗中的切实推行, 也可加快这一新的医学理念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叙事医学课程除开设讲授课外, 还须让研究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和了解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带来的病痛全面治愈的优越性。课程的考核评估可从医患双方对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体验和满意度来分级判定。

3.2 促进叙事医学教育与国外医学院校接轨

国外尤其是北美地区, 叙事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初具规模, 开拓了现代医学诊疗的新时代。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疾病诊疗的整体观念和平衡观念, 但在当代的医学实践中并未得到重视。叙事医学研究发源于北美并在西方医学教育中“开枝散叶”。西方医科院校在叙事医学教育方面的成熟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如英文教材和书籍的引进和翻译, 直接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叙事医学研究发展迅猛的相关院校进行学术互访和交流, 包括叙事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立等。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能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国际发展的步伐[8]。

3.3 开展中国特色的叙事医学研究

叙事医学至今尚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相对于循证医学, 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仍显笼统和单薄, 还需不断地建构和发展。叙事医学是现代医学临床诊疗过程中由医生们感悟到的实践需求和灵感闪耀, 再与人文科学理论的结合凝结成的一门交叉科学。它更倾向于人文学科的范畴, 人文学科许多理论与实践在不同的历史传统背景下其阐释的意义和方式则有明显的不同。因此, 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的情境中叙事医学的哲学和方法学研究可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新架构。中国患者的心理和社会的需求是离不开中国情境的, 因此叙事医学的中国化实践将有望开启中国医学诊疗的新局面。正如循证医学中心在我国的广泛设立, 叙事医学中心的设置也必将对叙事医学的推广和发展产生助力。在医院设立叙事医学中心可对各临床专业的叙事医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这必将促进这一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又将会总结出更多的医学哲学理论和方法学技术体系, 继而促进叙事医学的快速发展。

总之, 叙事医学理论的产生和成长是当今世界医疗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 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现代临床医学高速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境曾困扰了众多的医学专家和学者。叙事医学的兴起使医学界看到了新医学的未来。疾病和病痛的复杂性显然非技术可解决, 即使是生理问题也难以靠技术完全康复, 更何况是疾病导致的心理和社会的多重困境。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灌输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从战略上影响我国未来的临床医学诊疗局面, 必将对我国将来的临床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当前, 我国医学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医患沟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叙事医学是着眼于患者的病痛体验及其人文关怀的新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模式。它的产生和成长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灌输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从战略上影响我国未来的医学诊疗局面, 必将对我国的临床医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叙事医学,研究生培养,医学专业学位,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Dasgupta S.The art of medicine Narrative humility[J].Lancet, 2008, 371:980-981.

[2]Charon R.Our heads touch:Telling and listening to stories of self[J].Acac Med, 2012, 87:1154-1156.

[3]路虹, 赵玲, 王圆圆.临床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和原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3) :3-10.

[4]杨晓霖.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2) :219-221.

[5]Charon R.The patient-physician relationship narrative medicine:A model for empathy, reflection, profession, and trust[J].JAMA, 2001, 286 (15) :1897-1902.

[6]Cynthia C.Narrative medicine and hand therapy:Reflection on case examples[J].J Hand Ther, 2011, 24 (2) :132-138.

[7]Allan P.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practising narrative-based medicine[J].Can Fam Physician, 2012, 58 (1) :63-64.

医学研究生教育 第5篇

孙青教授简介

孙青,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银屑病学组成员 山东省第八届皮肤性病学分会第一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第一届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科技厅科研评审专家库专家

从事皮肤性病学专业技术工作25年,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的临床诊治水平,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及皮肤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治,每年诊治门诊皮肤性病患者9000余人次,分管住院患者约200人次;1999年开始从事银屑病的基础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参与编写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银屑病防治》一书。做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银屑病学组成员,积极参加学组的学术活动及银屑病治疗指南的修订;2004年开始从事皮肤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及山东大学学报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篇;作为副主编编写了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辅导系列教材《皮肤科多选题》一书;作为山东省变态反应学分会的副主委及皮肤性病学分会变态反应学组副组长,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协助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全国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学习班”,参与协和医院主持的国家卫生部重点资助项目“变态反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山东省科技厅自然基金及科技攻关项目各一项,指导硕士研究生11名,其中已获硕士学位者9名,并作为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2007年荣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优秀中青年医师奖。

医学人文教育的文化性特征研究 第6篇

关键词:医学 人文教育 文化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058-01

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医学教育重要的研究课题,能否从文化的角度提出医学人文教育的新理念,值得我们深思。

1 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1.1 医学人文教育的形势与背景

医学自身的本质需要。医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的生命和人的健康,不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是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由此,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在中国,“医乃仁术”的思想古已有之,并逐渐发展成为医学文化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了人性和文化性的双重属性。当今全球范围内普遍重视医学人文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

新医学模式的具体要求。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要求在关注患者自然属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一医学模式认为,良好的心态会增加人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良好的社会因素与和谐的医患关系对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顺应这一变化,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加强,采取种种措施和手段,着力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医患之间矛盾加剧的需要。先进的物理、化学诊疗等仪器设备的介入,极大改变了传统医学对病人“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医患关系被物化。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背景下,部分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普遍存在,医务人员医德沦丧,职业意识被淡化。被技术物化和行医功利化思想驱使,医务人员与人沟通能力、自我情绪管理和团结协作能力大大降低,患者主体地位被弱化。

新医改政策深化实施的需要。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充满人文精神的卫生政策和管理制度,提出建立更具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医疗服务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的事实对广大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必然要求高等医学院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1.2 现状反思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不断加强,归结一下,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从课程设置上着手,专业课程融入人文教育,增加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调整人文课程学时学分;二是举行各种医礼活动,如医学誓词宣誓仪式、为护生授帽仪式等;三是开展各类医学人文讲座教育。可见,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在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环节都渗入了人文教育成分,但始终未形成以文化大旗来引领这场医学人文教育的持久战的概念。

2 文化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2.1 两者存在天然的联系

文化,从广义上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人文,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突出强调重视人,关注人,关爱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性与人文性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某种意义上,注重教育的文化性就是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并且能赋予人文性教育更丰富的涵义。

2.2 关注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性特征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医学人文思想教育的宝贵资源。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炎黄子孙的文化心理、道德伦理、价值观、人生观影响极其深远,生命观、和谐观等许多伦理规则与当代医学职业道德要求相吻合,许多丰富的人文回归价值思想成为当今医学生职业道德操守养成的宝贵参照,为当今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大学履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需要。当前党中央把文化传承创新提升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为高等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高校是文化的殿堂。医学院校肩负着发扬中国传统优良医德思想文化的伟大使命,在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强调发挥文化的功能与作用,对于大学第四职能的履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 强调医学人文教育文化性特征的应对策略

3.1 形式方面

从局部思维向整体思维转变。过去专业课程渗入医学人文成分、开发医学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设医学人文讲座,举办各种医学礼仪,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等等,都是分层割裂开来的,属于局部思维。医学人文的教育就是积极的先进的文化教育,很多优秀的医德思想文化蕴含在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当中,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映照。只有建立大文化观,医学人文教育才能形成有指引性、有方向性的强有劲的合力。

从显性向显性与隐性相结合转变。医学人文教育不但需要显性的教育方式,更需要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方式表现为直接告知和灌输,但眾多事实告诉我们,渗透在文化作品、精神产品和公共空间的道德教育更容易成功,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文化教育要春风化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持续推进,逐步培育。

3.2 内容方面

以优良传统医德文化为基础。“医乃仁术”是医术与医德的统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医学人文的高度凝练。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人本思想。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看来,生命的长度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儒家的这种生命观以道德为本位,主张重生珍生,反对轻生贱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医学人文教育资源,高等医学院校要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和基础,作为开展教育的方向和典范。

以传统的做人做事理念为核心。医学生应以传统做人做事方式方法为典范,弘扬传统文化思想,学会如何做人,为日后行医奠定基础。孔子认为,人要遵循仁、义、礼、智、信及“克己复礼”等道德原则,强调注重调整天人关系、人际关系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建立起圆容的、安定的、和谐的社会秩序。医学生要汲取古代优良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做事道理,作为行医过程中如何处理医患关系的重要标杆。

营造文化至上的浓厚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氛围和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高等医学院校除了要履行一般高等学校的文化传承创新职能,还要特别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医学思想文化。要将大学文化尤其是医学文化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营造文化至上的浓厚氛围,让学生认可、崇尚校园文化,并以校园文化宣扬的核心理念作为日后行医的参照。

参考文献

[1]王炳林,方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原则与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2.

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第7篇

1 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的内涵及必要性

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就是指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在教育方法上具有实践性、在教育过程上具有延伸性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体系, 能够体现时代性、上升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和要求。当前医学伦理学的单一课程模式不太符合医学伦理教育的规律性, 阻碍了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深入改革的步伐, 这使得构建以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全部为特征的长效教育机制成为必要。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是提高医学伦理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1 符合医学生医德认知发展的需要

医学生对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时其医学职业认同感也在学习中逐步深化。医学伦理教育是一段繁重而漫长的理论内化过程, 课程安排必须根据医学生在伦理道德认知层次上的差异, 开展不同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 因此, 医学伦理教育并不能通过简单的认知教育就可一劳永逸。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连续的阶段性教育, 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伦理教育。

医学伦理教育目标的界定应当遵循医学生医德认知的发展规律。医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 直至成为医务人员需要数年的时间, 其认知特点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从对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 医学课程学习是从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临床基础, 再到临床见习和实习的发展过程;从对医学的理解和态度的角度来看, 是医学生从对医学的崇拜到对医学的了解和熟知的过程;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看, 是其从高度依赖性到初步自觉性, 再到自觉自主提升的过程。同时, 这个过程也是医学生从理想化到社会化的转变过程, 从现实批判到现实思辨的转变过程。只有理解和体会这些认知特点, 才能把握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针对性。

笔者曾对"进行医学伦理教育的最重要时机应该设置在哪一阶段?"此问题做过调查了解, 多数医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时机是在校学习的前期与后期, 这一看法与目前医学院校医学伦理教学现状存在较大的矛盾, 但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高等教育学理论主张应当根据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设计和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大一新生对专业知识充满了新鲜感, 但对社会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价值观、思维方式正处于形成阶段, 易于接受新的教育观念。毕业生即将进入社会, 开始医学实践, 能较深层次地接触医疗行业和社会, 在这期间, 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产生的价值观往往能伴随其终身。介于二者之间的大二、大三学生在认知上表现出自主意识萌生, 逆反心理增强的特点, 他们开始结合专业知识, 产生比较独立的个人见解, 表现为开始质疑教育者讲授的部分观点, 并且希望以自己的视角分析社会新闻案例, 其价值观体系表现出较明显的不稳定性, 对处在这一时期的医学生, 医学伦理教育不妨侧重于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

1.2 适应医学伦理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医学伦理教育起步晚, 人们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伦理教学方式单一, 对医学生伦理道德素质的培养单纯依赖医学伦理学这一门课程, 难以调动广大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 不能与医学生的见习实习、职业规划相结合。据了解, 国内医学院校目前的医学伦理课程总课时在20-36学时, 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一个学期, 这样短暂的学习时间, 只能使教育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医学伦理教育效果的提高则单纯依赖于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单位, 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条件使得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只能以医学伦理学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为主体, 无法展开系统的、全面的、丰富多彩的伦理道德践行教育。

以我校为例, 调查发现医学伦理学由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开设, 定位为仅供医学相关专业学生选修, 开课时间多数在大三下学期。从教学情况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尚处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层面, 相对较少接触到医学专业技能的学习, 对于疾病、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缺乏感性体验, 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教师结构分析, 目前从事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人文社会科学, 本身缺少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 在教学中比较偏重于纯伦理知识的传授, 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离, 在教学方法上依然以理论灌输为主, 难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看,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是一门思想道德修养课、医生职业道德课, 即是讲大道理、唱高调、没有实际意义的课程。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 大大削弱了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效, 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医学伦理教育一般安排在大三阶段, 此阶段学生处于理论学习阶段, 很难接触具体的实际问题, 这就使医学伦理教育成了纸上谈兵, 而到了临床实习阶段, 当学生在临床中有了切身感受, 医学伦理课程的学习却早已结束。这种分割无法实现医学伦理教育对职业规划的指导, 也无法实现通过职业规划的实践将伦理教育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标准, 更无法将理论知识用于分析处理可能面临的各种伦理冲突, 医学伦理的价值也无从彰显。故笔者建议将医学伦理教学分为基础学习和临床学习两个阶段。在基础学习阶段, 着重学习医学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原则等内容;在临床学习阶段, 重点是运用理论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研究。这样既传授了理论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的理念设计

2.1 教育内容开放性

伦理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紧密联系。一方面, 临床出现的许多伦理问题如基因工程、器官移植、试管婴儿等, 给中国的传统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复杂化。另一方面, 医疗费用飞涨、医患关系紧张等, 已成为现代医学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 医学伦理的教学内容如果能着眼现实, 直面现代医疗卫生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医学伦理的内容便有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坚实的生活基石, 学生便能从自身的结构和需要中寻找到与之融合的契合点, 成为具有崇高道德律令、肩负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实现伦理教学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寓伦理学内容于专业课程, 特别是临床实习课程之中--各临床学科教材的序言最好都能加入相关的医学伦理内容;本学科涉及医学伦理较多的部分应在讲授该内容的同时提及;应安排相关的案例, 采取情景模拟法, 组织学生讨论, 请医学专家点评;同时应在临床教师中组织相关医学伦理知识的学习, 强化医学伦理意识;基础学科也要考虑医学伦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在内容上并不矛盾, 而恰恰是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医学伦理道德内容结合医学专业知识会使其显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更具说服力。例如, 在讲述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诊断知识和技术的过程中, 在讲述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过程中, 每一个诊治环节、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应有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这样的教育方法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如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将医学整个课程分为核心原理、器官系统及疾病、医疗技术及实践、临床轮转实习、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及学术科研5个模块, 他们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职业态度和医患关系教育, 并向医学生传授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技能和方法, 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伦理观念。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立了一门纵贯临床前期的医患关系课程, 包括社会学、行为科学、伦理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等综合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标准化病人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方法, 着重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这样可以使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 也为伦理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培养皿。

2.2 教育方式的实践性

医学伦理学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工作, 其教学的终极目标在于, 从理论层面, 提高医学实习生对医学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提高其对现实医疗卫生服务实际的解释、论证、评价、说明和价值选择能力;在实践应用层面, 根据医疗卫生、医疗保障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及其病人需求等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发现、探讨和实践当下医学技术化、社会化、法制化和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强化情况下的基本道德问题。临床实践是提高医学生从医技能的重要途径, 其在培养医学生伦理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医学生伦理素养的提高, 不能单靠课堂灌输, 还要依赖于医学生自身的观察和思考。临床实习生会遇到大量医患关系问题。在临床带教中, 可以要求实习生每接待一个新病人, 就要采集病史、深入病房观察病人病情、与病人交流,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初诊方案的书面报告, 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 增强对医患关系的感性认识, 激发了他们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的思考, 促发其加强医学伦理学习的紧迫感和提高自身伦理素养的自觉性。

临床实习中的医学伦理学教育的核心是在实践中理解医学伦理道德规范及其意义, 同时在实践中磨炼意志, 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这一阶段中, 由于现实中存在的较多的伦理冲突与道德困惑, 会干扰学生的伦理道德认知, 使学生在伦理道德学习中具有反复性。因此, 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是医学伦理教育长效机制在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而这种创新, 应着眼和着力于探索新的知识整合模式、寻找扬善惩恶的教育方式。部分高校已开始探索将医学伦理学的"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两步教学法, 将医学伦理学从临床医学教学阶段延伸至临床见习阶段, 改变过去看重知识积累, 轻视能力、素养培养和提高的局面。

2.3 教育过程的延伸性

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贯穿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加强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除此之外, 还要将教学延伸到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我校拟采取临床专业作为选定的专业进行试点, 从大一的公共基础课学习, 大二的专业基础课学习, 大三的专业课学习, 大四大五的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进行个案的完整追踪, 通过调研和个案访谈, 探究医学生伦理道德观念从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变化过程, 深入探讨背后的理论价值。

一方面, 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 实习生迫切希望通过临床实践及其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 学习医疗技术及其应用和道德价值评判标准。因此, 不仅要改革医学院校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也要优化实习医院职业伦理教育的软环境, 尽量选择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的优秀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另一方面, 我国当前的一些医学伦理方面的案例, 往往不仅是临床医师与患者及家属的冲突, 护理人员、药剂师乃至管理人员也经常牵涉其中。因此, 医学伦理学课程的覆盖面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探析 第8篇

一、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和临床之间的矛盾

自从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 我国的教育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研究生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 医学研究生教育为国家的医药科研和临床工作输送了大量的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高水平科研素质的临床医生, 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恢复高考后, 最初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主要是科研和临床结合, 招生对象也大多针对有过数年临床经验的医生, 不招收应届毕业生, 目的是对已经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进行科研素养教育, 培养出既能从事临床工作, 又能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或将自己的理论研究用于临床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1998年,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 同时出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 改变了过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单一学位制, 完善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其目的是逐步完善医学学位制度, 加快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 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科研素质和临床医疗水平。2009年, 本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实施, 专业学位研究生制度得到更快的发展[1]。

自从科学型和专业型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制度设立和试行以来, 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 但由于各院校、各专业、导师对于两类医学研究生的要求不同, 国家也没有统一的培养要求和毕业标准, 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学术为依托, 是学术性的职业教育[2], 主要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医学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在学习少量课程后大部分时间在临床实习转科, 同时根据各院校或导师的要求, 从事部分科研工作。而科学型学生任务较重, 一般都需要承担导师的课题任务, 同时也要参加临床实习。前者学习任务轻, 学校要求所学的学分少, 后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对于专业型的研究生, 多数学校没有严谨的临床技能考核标准、临床工作中忙于应付大量的日常琐碎工作, 真正的临床技能培训欠缺, 最后导致临床技能提高不大, 科研能力更无从谈起。少数导师不重视临床技能培训, 要求专业型的研究生必须进入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造成培养目的不明确, 专业型和科学型不分, 达不到国家设立两种学位的初衷。少数专业型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的要求也相应偏低, 对于科研课题被动应付, 未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最后的结果是专业学位的培养和住院医差不多, 有研究生之名, 无研究生之实。

对于科学型研究生, 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并不一致, 今后从事科研为主的职业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收入存在一定差别, 绝大多数招收为科学型的研究生, 今后的人生计划还是以做临床医生为主。很多进入临床医学攻读学位的研究生, 因为专业型学位有指标数量限制, 是被动地被招收为科学型研究生, 其目的是“曲线”进入临床, 而不是真正地喜欢基础研究, 拿到研究生学位就业时, 即转入临床岗位, 因此在校学习期间, 用于科研实验和临床工作的时间有所偏倚, 多数研究生希望更多地在临床工作中接受锻炼。这样就造成临床医学研究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 科研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3]。

为了使科学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 国家也出台了科学型研究生不能以该学历报考执业医师的规定, 然而这一规定并不能限制具有本科临床医学学位的研究生报考, 反而会使科学型研究生更加不重视研究生期间的教育, 从而将研究生学习作为跳板, 而不是踏踏实实地专心于科学研究。

(二) 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的矛盾

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 加强培养过程中的科研管理, 这就需要一些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可有很多项目, 例如文献阅读和综述、外文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量等方面[4]。科研能力和工作量是考核研究生的主要内容, 它表现形式有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由于毕业论文的弹性很大, 所以目前各院校往往制定一些政策, 要求学生必须发表1~2篇论文, 甚或必须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 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

发表论文是经过期刊编辑部、审稿专家审阅, 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评判, 故而这一指标较毕业论文更为客观。这一考核指标无疑对导师和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医学院校中, 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导师忙于临床工作, 能直接参与实验的时间有限, 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主力军, 对研究生毕业设立这样的硬指标, 无疑会提高导师的科研成绩和产出量。同时, 科研实力是高校之间的评比和竞争的重要一项。很多院校也乐此不疲, 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通过对研究生毕业发表的论文增加砝码, 来增加学校总体的科研产量, 进而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科研活动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 不能搞急功近利和浮夸。尤其是医学科学研究, 临床观察和随访需要有一定的周期, 基础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选题、实施。如果不能科学地制定研究生质量的评判指标, 单纯地以发表论文作为毕业的条件, 反而会出现不利影响。研究生为了毕业, 把精力放在写论文上, 而不能专注于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活动上。

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需要临床实习, 实验时间多在一年左右, 时间较短, 难以完成高水平的课题。要么采取短平快的办法, 寻找一些较小的、先进性不足的课题;要么只能拼凑一些数据, 难以形成深入、重要的医学成果, 写出的论文质量也不高, 只好找一些质量低劣的期刊来发表文章滥竽充数, 实际上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三) 研究生扩招和质量的矛盾

最初大学生的扩招, 有很大成分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 也有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生“就业蓄水池”的考量。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从1999年的31.9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40万, 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扩充到2010年的46.5万人, 十二年期间翻了七倍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 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 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5]。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每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仍显不足, 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 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随之增加, 很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科学研究, 而是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刻苦, 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有高素质的生源, 才能有好的研究成果。由于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高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降低录取分数线, 招收一些基础薄弱、学科知识不扎实的学生, 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二、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是提升医学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育人水平的重要因素。现阶段, 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授予学位的细化, 导师队伍也不断扩大, 但是, 导师队伍的扩大不能以质量下降为代价。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仍在不断完善, 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健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导师比例偏低、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比例偏低、导师队伍年龄仍然偏大、学科建设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6]。另外, 临床研究生导师多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等高一级的医院或高校的附属医院, 现阶段医疗制度的缺陷又使这些医院患者愈来愈多, 使作为医生的导师疲于应付临床工作, 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教育所分配的时间明显减少。因此, 有必要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 提高导师遴选门槛, 废除导师终身制, 扩大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 进而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二) 增加科研投入, 完善教育设施

伴随着学校合并、研究生的扩招, 研究生教育投入相对不足。一些学校和专业实验设施不全, 经费不足。

由于医学研究自身的特点, 决定了其课题资金投入多, 一个试剂盒就可能需要数千元至上万元, 而产出少甚至无产出。个别导师申请课题不积极, 手中无课题无经费无实验场地, 研究生做实验像游击战, 到处找实验室, 甚至自筹实验经费。

其次, 国家将医疗服务定位于医疗消费, 将医院推向市场, 由市场经济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 势必造成医院追求利润最大化, 同时节制成本和支出。医院管理部门对于支出多产出少的科研活动, 自然会持消极态度。对于科研设备的购买、日常维护常常吝于投入, 使院内实验室的科研环境恶化, 甚至难于维持正常的实验。

上述几个问题, 是当前我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困惑, 我们必须认真调研, 找出合适的解决措施, 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向前进步, 培养出合格的科研和临床兼备的人才, 为我国医学科研发展创造后劲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胡光丽, 李海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 (11) .

[2]郭进军.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14, (1) .

[3]谢双锋, 尹松梅, 马丽萍.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学研究, 2012, (12) .

[4]李文强, 牛敬媛.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 (2) .

[5]李伟, 张清东.高校扩招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 (748) .

当代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第9篇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呼唤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

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是由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于1977年提出来的。这种模式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认为人患病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把患者当做具有生物、心理、社会属性的有机整体。因此, 医生不仅要了解健康与疾病问题, 还要了解病人, 更要了解社会。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患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并要真正尊重、理解关爱病人, 加强医患感情沟通, 建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这种医学模式强调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 关注人的价值和需求,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应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

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呼唤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培育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步骤,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 在当前医疗市场逐渐趋于市场化和商品化、我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仍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 医患关系发展趋势呈现出物化、经济化和利益化。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 围攻医院, 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 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当然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 有社会因素、患方认知的差距等, 但是在就医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也是构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 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 不能换位思考, 部分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 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医院服务流程缺乏人性化设计, 部分医院环境差、门诊病房拥挤、标识不清晰。病人排队、守候、焦灼、忍耐花费掉大量时间, 医疗、问诊却匆匆结束, 造成医疗时间不足, 医疗纠纷增多。[1]这些都反映出我国人文医学的缺陷。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质, 具备爱心、责任心、进取心,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用良好的人文修养和适当的人性关怀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现代医患关系已经由具有悠久历史的主动-被动型的医患关系转变成了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 患者主动参与医生的诊疗活动, 提供各种情况, 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在这种医患关系模式下, 临床医生不仅要关注疾病的本身, 还应关注医疗活动背后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社会因素。古代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这样的话,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这句话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而要做到这一点, 提高医生的人文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患者,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博大的仁爱之心。由于近年来本科医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好, 绝大多数本科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开始准备考研究生, 并不重视临床实习甚至放弃临床实习专职考研, 失去了临床人文教育实践的机会, 造成了医学研究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这一环节, 这样的学生虽然最终可能考取研究生, 成为医学技术高超的医生, 但是人文素质基础欠缺, 所以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成为了高等医学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呼唤人文素质教育

我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 这也是当前我国整个高层次教育体系面对的尴尬局面, 主要表现在对人文课程不够重视、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质量不高等方面。目前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多以专业课为主, 注重医学专业的教育, 所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缺乏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并且医学研究生在校时间很短, 大部分时间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 主要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医疗技能的培训为主, 没有系统的将人文知识和医疗实践整合, 所以医学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 最终导致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不足, 然而对医学研究生而言, 创新能力是其良好人文素质的体现, 也有助于提高其科研能力和临床效率, 进而不断推动医疗事业的进步。所以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引导医学研究生勤于动脑思考问题,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观察问题, 针对问题寻找解决事情的多种途径, 保持大脑的活跃性, 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四、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院校里人文教育一直不受到重视, 大部分的理工科院校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要想使提高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需要有效地途径加以实施, 要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 转变教育观念, 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重视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传授, 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坚持医学与人文教育并重, 医学与人文融通及全过程综合培养的新理念, 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出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有健全的人格上。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阶段, 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所占比例较多,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相对较少, 医学人文课程也几乎被“自然辩证法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政治理论课程所取代。因此, 在课程改革上, 应增加一些医学人文课程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 提高医学研究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2. 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

知识源于实践, 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实现。首先, 研究生应该尽早的接触临床实践,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病人的疾苦, 能够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 这一阶段是实现从学生到医生角色转换的重要过程, 这一阶段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次,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机会, 而且还是培养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可以提高研究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能力。因此, 学校要创造各种机会, 提供便利条件, 积极引导和鼓励医学研究生深入基层农村医疗机构、社区医院以及敬老院等, 进行医学知识宣传、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让他们亲身体会社会环境中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和医患关系的转变, 患者对临床医生的医学人文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临床医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但是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与医学职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所以高校对医学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加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提出了医学院校对医学研究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泉峰, 吴慧华.基于医患关系的现状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0, 30 (5) :704-705

[2]文平, 陈谦明.临床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 2 (13) :40-44.

[3]陈媛媛, 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 2008, 31 (2) :18-21.

[4]王毅超, 王云贵, 陈俊国.强化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12) :1618-1620.

浅析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改革 第10篇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高级层次。我国硕士研究生自第一批招生至2009年, 共培养约270万余人, 其中医学研究生22万余人。2000年以后, 随着我国硕士点的快速增加、博士点的不断发展, 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增长。从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间, 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7万, 猛增到49万, 这充分说明国家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凸现出来。虽然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讲, 医学实践很重要, 但是就研究生培养过程来说, 课程教学仍是其重要环节。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 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更有能力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使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成长并全面发展, 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以课程和实践为依托促进教育发展, 培养高级创新型医学人才, 发挥研究生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应用的作用, 是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现状分析

近年来, 医学科学研究飞速发展, 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人数迅猛增长, 但是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滞后、课程教学方法陈旧、课程内容老化、教学内容应用性较差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研究生课程教学未能及时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 尤其是一些学科领域中的热点和争议性的问题, 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 都很少能够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当然, 授课教材因编撰、印刷等过程的时间差问题具有更新缓慢、内容滞后等的天然属性, 但是一些课程的讲义一直沿用、少更新的现象, 却是必须改变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存在着部分的重复, 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不能得到体现。有些课程因教师队伍人才稀缺等原因, 只得因人设课, 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不明确, 影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对授课形式没有要求, 也没有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因研究生人数较多, 授课形式多为大课授课, 在大课授课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后满堂灌输给研究生。课堂上讨论不足, 研讨会少见且常流于形式, 或讨论的问题也多是定论, 课堂教学无法调动、激发研究生熟悉前沿成果和掌握基本文献的积极性。研究生上课被动接受、缺乏思考, 不仅抑制个性化培养, 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和以后的应用及发展。研究生自身也常因忙于各种资格考试、临床实习, 很少有人能潜心阅读和思考。同时授课教师常常因科研压力、教学工作量等问题, 存在教学改革中投入精力少的情况。课堂之外, 教学评价不合理, 多是一场考试或一篇论文定分数、作总结。

三、改革方向

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课程不仅是传承知识、拓宽基础的需要, 能够传授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专门化的研究生课程, 而且是实现这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手段。

研究生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以教学为宗旨, 注重教学的每个环节, 重点关注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消化知识、吸收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取决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要提高研究生课程的质量还必须关注研究生需要课程。

课程改革要坚持创新, 注重传承优良与探索发展相结合。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放眼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以社会需求、研究生发展为导向, 进行阶段性的及时调整和改革, 同时还应将研究生任课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重点, 从而以教师发展推动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四、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从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出发, 为保证培养出的医学硕士研究生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必须重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以适应现代教育新理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做到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 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鼓励教师多开设新的前沿方面的课程, 精选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介绍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思想, 适当地邀请各学科专业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 让研究生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前沿动态, 扩大研究生的视野, 提升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

研究生的教学课程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是存在争议的内容, 训练研究生质疑的能力和信心。应加强医学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学习, 这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并根据自身需要弥补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不足;应允许和实现部分特殊专业硕士研究生跨校选课, 扩大研究生知识面;实习的内容也应有一定的要求、比例和考核标准;教材的选择也应规范化, 鼓励积极引用国外原版优秀教材。

五、改革教学方式

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多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增加医学硕士研究生研讨课的数量, 注重传授获取知识、探索知识的技能, 而不仅是传授固有的知识, 而且应注重梳理知识体系, 而非知识点本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 把教学内容的主体放在研究生身上。启发研究生的思维, 适当引导和点评, 给研究生留有思维的空间, 注重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论题来调动研究生的情绪, 激发研究生的研究兴趣, 同时培养研究生基本的学术素养。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增加研究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与演讲的机会并提高其能力, 而且要引导研究生在课后学会主动搜集、整理并消化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 充分发挥和调动研究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研究生所关注的内容给予专业的指导, 更加注重学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从而培养研究生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创造平台。

六、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

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可以评价和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 而且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拟定评价指标的原则应遵循指标系统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矛盾, 不要漏掉主要指标而使其失去准确性, 但又不可过于细分, 要构建出阶段性需要的课程评价体系的原则。这对于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并确保研究生的教学培养质量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而且要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价。我们采取过程式考核, 即全面考核每堂课、每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还在课程结束时对整体课程教学作详细的问卷调查, 最后通过合理分析评价结果并反馈给师生, 从而使研究生课程教学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

七、结语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文件要求的未来十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课程改革应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医学硕士研究生自身能力的培养, 以期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川主编.简明高等教育[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StandardClassificationofEducation, ISCED) [R], 1997, 11.

[3]谭鑫.哈佛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特色及启示[J].科技信息, 2010, (17) :667-668.

博客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第11篇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互形式,Blog以其独特的教育特性,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文章尝试借助这样一个学习工具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促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医学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博客;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30-01

1研究概况

医学是一门知识更新速度快、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学科,也是一门传统的经验学科[1]。在高等医学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教学资源紧张的形势下,确保高等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规格,是近几年来高等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多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其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缺乏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Blog,音译常为“博客”,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信息组织记录形式,又被称为网络日志[2]。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交互形式,Blog以其独特的教育特性,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中。文章尝试借助这样一个学习工具和个人知识管理工具,促进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医学教育的效果。

2Blog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Blog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辅助、教学评价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三方面。

2.1教学辅助

2.1.1课前预习课前教师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等发布在教学Blog上构建一个网络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围绕教师发布的主题进行预探究活动,搜集相关资源与同学开展协同学习,发表课前预习日志。教师借助Blog一方面可以组织指导学生进行主题探究,筛选教学资源,发布主题教学日志;另一方面及时跟踪学生日志,指导学生协作探究并进行课前预评价。

2.1.2课堂应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Blog在线播放教学PPT、相关视频教程,或调用临床病例日志进行演示分析,与学生共享学习心得。这可以直接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1.3课后拓展该阶段Blog主要在课后作业提交和通识教育两方面发挥作用。教师通过教学Blog将课后作业以专题日志的形式发布,课后学生访问该专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将作业上传到教师教学Blog中。另外,借助Blog学生可与教师探讨课堂上未解决的问题,既可拓展授课空间,又能增进师生情谊,充分发挥了Blog在教学中的作用。

医学是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科学。医学教育要适应科技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不断丰富医学教育内容和内涵。“通识教育”博客通过提供丰富的医学前沿信息和社会人文知识吸纳学生加入,并借助Blog进行医学知识和临床案例的协作探究,为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融入追求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观念,为人类的健康作更大的贡献。

2.2教学评价当前我国医学教育采用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纵观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医学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评价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评价重心轻过程重结果、评价方法单调封闭、评价维度单一等问题。借助网络传输和数据库技术,Blog为弥补当前评价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利用网络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利用数据库技术自动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档案管理,可以更好地运用多元评价理论,对学生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

2.2.1评价主体多元化,保证了对学生评价的立体性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拓展评价源,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借助Blog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可以被众多网络用户浏览,医务工作者、家长、同学甚至学生本人都可以在学生的Blog中做相应评价,扩展以教师为主的评价主体。这一方面可以提高评价的客观准确性;另一方面学生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纠正,自我管理。

2.2.2评价内容多元化,保证了评价内容的完整性传统评价主要以学习成绩为评价内容,而对学生方面未给予足够重视。借助Blog的平台支撑,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等纳入评价范畴,为评价内容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

2.2.3评价反馈的即时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思借助Blog教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实现评价的即时性;学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教师的评价做出反馈,有利于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反思。

2.4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收集、整理、创新、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占较大比重,Blog的特性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甚至是生命历程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隐性知识的传播。

作为知识管理工具,Blog能脉络清晰地展示创建者对医学教育实践的观察和反思过程,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内容,促进知识共享和应用。借助Blog提供的多文档归类方法和检索查询功能,教师可将工作中积累的典型医学案例、学习体会以及医学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和收藏,形成一个有序的资源库,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和积累。借助Blog的交互功能进行医学经验交流和知识获取,可促进教师间知识的有效交流和共享,提高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率,实现知识的有效增值。这无论对创建者还是访问者而言,都是一次质的提升。

3结束语

Blog的教育意义在于将网络从过去的通讯功能、资料收集功能、交流功能等进一步强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和生命历程共享。Blog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给学生创建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环境,加强了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面评价和有效监控。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该文章是在传统医学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它只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有意补充,而不能完全取代之。另外B log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程现昆,李连.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定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12

[2]赵辉,孙娟.高校辅导员博客模块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6,12

医学生医德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第12篇

1 我国古代的医德教育

回顾医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医德教育无疑会擦亮我们的眼睛。从古代丰富的医德内涵之中不难发现, 医德的教育方式是沿着两条不同的主线延续至今的:第一条是师承教育, 即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方式将医学知识经验和医德医风延续至今, 相传扁鹊师从长桑君, 张仲景师从张伯祖;第二条是官办医学教育, 这种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 (公元443年) , 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 为我国正式由政府设置医学教育之始。尽管当时并没能形成学校教育的规模, 但是为隋唐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1]。随后各朝代都以师承教育为基础进行官办医学教育, 同时伴随医德内涵在各朝代的丰富与发展。

因此, 我国古代医德教育有以下特点: (1) 从制约因素来看, “礼”“法”的约束作用明显, 整个医德教育是在传统的宗法体系范围内进行的, 医德教育离不开宗族的限定和等级制度的约束; (2) 从过程来看, 医德教育的内涵丰富, 但是方法单一, 医德内涵吸取了百家学说的专长, 但严格意义上的医德教育只是通过师承的方式, 换言之, 医德内涵只是在师父“教”与徒弟“悟”的简单方式中传承; (3) 从结果来看, 医德教育只是围绕“德”在做不同的论述, 受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约束, 医德内涵的丰富没能带来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的突破性前进。

2 西方医德教育的研究

受“道德”一词和“伦理”一词混用的影响, 西方医德教育的发展历程可理解为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在未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以前, 西方医德教育的方式及其内涵与我国传统医德教育的差别并不明显, 无论是《希波克拉底誓言》, 还是《迈蒙尼提斯祷文》, 仍然是在既定的社会体系中, 发扬并遵循最基本的、业已成熟的、大家认可的伦理价值。

直到专门教育学说的逐步确立, 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才为医德教育与医学伦理学的进步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伴随西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系统化、专业化、理论化的教育方法, 西方医德教育的开展方式也逐渐走向成熟。1803年《医学伦理学》的出版使医学道德的规范通过伦理学方式走向结构化和体制化。此外, 开始出现的知名医学期刊, 如1812年创办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简称NEJM, 早期名称为《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 1823年开创的《柳叶刀》 (简称LANCET) , 1840年创办的《英国医学杂志》 (简称BMJ) , 1883年创办的《美国医学会杂志》 (简称JAMA) 等世界权威的综合性期刊, 使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在这种大环境下, 医学院校通过引入医学伦理学课程对医学生进行专门的医德教育。

现代医德教育中, 西方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极为重视,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充分重视医德教育的必要性。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规定医学院校必须通过医学伦理学等核心课程开展医德教育工作[2,3]。

第二、重视医德教育内容的研究。 (1) 坚持医德教育的多学科性, R B Welbourn (1985) [4]认为医德教育不是单一的学科, 必须由哲学、法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并且, 一个由英国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与法律教师组成的委员会[5,6], 解释了医德教育应包含的12个核心课程的详细内容。 (2) 重视社会实践对医德教育的作用。Iserson K V等[7,8]认为医德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要放在医学生身上, 更应该通过医院实习等实践方式来进行。 (3) 开展启发式案例教学, 通过医学实践中道德两难情境发展医学生的医德认知水平。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Daniel P Sulmasy等[9]在两年时间内, 通过医学生在十余个相关两难问题情境中的选择, 进行大量实证分析, 研究医德教育对医学生实际行为产生效应的程度。此外, Sandra Riegle等[10]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改进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法, 量化选择的标准, 得出相应的测试值并进行评估。

第三、重视医德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定性的分析方法, 如Sabine Salloch等[11]通过对医德教育方法中经验性研究和实践标准化取向的分析, 论证了经验研究和实践标准分析的紧密结合能够深化医学伦理学的经验性研究;也有严密的定量分析方法, 如Julian Savulescu等[12]通过专业的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 评估了医学伦理学教学对医学生的影响, 并测试了医学生医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医学伦理学上的表现是否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3 我国医学生医德教育现状

3.1 内涵及其必要性

医德教育的内涵多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来理解, 吴海峰等[1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医学人文精神教育4个层面确定了医德教育的内涵。

学者们对医德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更有着普遍的认同。江陆平等[14]认为加强对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抓好廉洁素质教育工作, 成为当前遏制医疗系统不正之风的重要方法之一。

3.2 教育的内容

专家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专业的研究, 认为医德教育应涵盖以下内容:

(1) 重视传统医德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涂雪峰等[15]认为将中国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历史依据, 又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2) 医德教学应融入当前社会的核心价值。陈翔[16]指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医德教育, 完善医学生医德教育内容, 健全医学生医德教育平台, 改革医学生医德教育教学手段,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 重视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王宁[17]强调校园文化建设与活动是医德教育的有力辅助形式, 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医学生医德培养的价值, 是提高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有效途径。

(4) 强调职业素养的引入。向鸿梅等[18]提出通过培育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来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这也是解决当前医疗事业发展中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举措。

3.3 教育方式的探讨

3.3.1 变革传统教育模式, 引入新的教育方法和媒介

王焱等[19]探讨了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医德思维的方法。在PBL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论、小组讨论、标准化患者、实际技能锻炼等教学方法促进临床医学生提高医德的认知度、医德判断力, 增强医德敏感性和医德实践力, 形成医德自我终身教育方式。李远等[20]认为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网络媒体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 给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3.3.2 医德教育应紧密结合实践

谢超云等[21]认为对实习护生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势在必行。许志刚等[22]强调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开始体验从学生到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 能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明确社会对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服务以及医德要求。符刚等[23]指出必须注意引导医学生将医学伦理学理论运用到医疗实践中, 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3.3.3 多学科共同参与医德教育, 注重医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融合

闫志等[24]从构建科学合理的医德与法制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完善医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内容、改进教考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了医德和法制教育融合的途径。李恩昌等[25]专家认为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有必要打造一个能够“塑造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 该课程群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课程。

3.4 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志刚等[22]将医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纳为:医德医风理论的相对抽象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学校及医院对实习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重视不够, 带教教师行为失范对实习医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医德医风考评标准难以确定4个方面。主要表现:

(1) 缺乏核心。这不仅表现在医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或指对核心课程的普遍认可, 也表现在缺乏对医德教育的主体是医学生还是教师的共同认识。

(2) 缺乏共鸣。医德教育不仅是学术界的事情, 不只需要学术界的努力, 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生态和谐, 大到国家宏观政策、小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政策取向都没有足够重视这项工作, 应有的支持没有到位。

(3) 缺乏行动。当医德教育只是停留在整个学术范围内的探讨, 没有足够的行动践行这些理论, 或是按照原来既定的方式, 未将医德教育作为一项单独的工作重视起来, 医德教育将始终难以跳出理论研究的范围。

4 我国医德教育研究的发展

4.1 存在的问题

关于当前学术界对医德教育的研究, 同样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定量研究。固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定性研究范式毫无争议, 但同国外大量数据收集、实证分析的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比起来, 则欠缺一些说服力。

(2) 研究内容多偏向宏观层面, 对于影响医德教育某一具体因素的深入研究比较缺乏。当研究的成果聚集在一起, 几乎能涉及问题的每一个方面, 只是具体的方式因个人思想的不同而存在少许差异, 欠缺的是就某一问题或某一影响因素单独的、足够深入的研究。

(3) 研究成果难以转化成真正指导医德教育的实践行动。可能是研究成果本身的操作性不强, 也可能是应用到实践所需要的支持没有到位, 这种支持可能是人力、物力、财力或是政策。正如世界卫生组织 (WHO) 佐证了投入1元钱用于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可以节约8元医疗成本一样, 对医德教育的投入, 同样可以减少因为医患冲突带来的社会成本。

4.2 研究的新方向

认识到医学生医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可以清晰地向我们指明今后的研究方向。

(1) 定性研究的同时多融合定量研究。建立在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基础上的医德教育研究, 不仅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更能紧密结合现实情况, 更好地指导实践。

(2) 逐渐从宏观层面宽大的视角转向重视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剖析, 或者引入国外独特的教育方式, 分析其在我国的可行性, 为学术研究输入新的血液。

上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下一篇: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