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低油价论文

2024-06-23

国家低油价论文(精选5篇)

国家低油价论文 第1篇

分析各方面情况,可以大体预测:2016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不容乐观,低油价在中长期也难有大的改变。

短期来看,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衰退至今看不到复苏的希望。从中期来看,在低油价下,石油生产国的经济拮据加剧,石油供应增速必然放缓,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也会使石油需求上升,这利于油价上涨,但回升动力非常有限。长期来看,全球石油产能过剩供求失衡、原油生产大国的产量稳定增长,供大于求、目前油价不足以挤出多余产能等问题都使油价低位徘徊。低油价将是国际石油市场“新常态”。

虽然油价下跌会通过多种途径提升石油产出水平,但由于石油占我国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不到20%,所以低油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不大。

低油价虽然有利于石化行业降低石油进口成本,进而降低原料成本,这对石油化工尤其是利好,但对石油开采业却有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因为国内石油开采成本本来高于中东产油国,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国际油价持续下降,必会促进进口原油替代,直接导致上游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利润的大幅下降,炼油企业产品推不出去,加重国内自产油的产销困难。而且,油价下跌,也会使在途、生产、储备、中间产品和成品油等库存油会计价值相应下跌,由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左右,中石油、中石化都不得不依赖进口油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往往要安排未来的采购计划,因此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化常常导致损失。由于行业库存量高达几亿吨,油价下跌带来的损失也因此巨大。

此外,低油价虽然有利于石化行业降低石油进口成本,进而降低原料成本,这对石油化工尤其利好,但对石油开采业却有明显的负面冲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石油化工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由于油价不断下跌,我国天然气价格与石油化工产品相比的经济性能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天然气价格下降,既影响天然气未来的市场推广,也导致天然气生产比重较大的石油企业经营困难增大。

油价下跌既会造成“三桶油”砸重金建立的境外油气田合作勘探开发项目利润严重下降,也会抑制国内石油业的资本支出,促使石油工业的投资从高成本区逐步流向低成本区,离开油气勘探核心业务。由于油气勘探一般需要6—8年才能形成产能,国内石油业的资本支出受抑制,改变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必致未来在国际市场上更无竞争力。而且,石油企业在基本建设费用和周期、生产成本都明显偏高的页岩气等非常规石油和石油替代品的开发上的投资也会减少,这对石油企业结构调整会起到阻碍作用。石油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因此失去吸引力,阻碍石油企业重组步伐,影响和制约未来可持续发展。

虽然,国际油价“跳水”,有利于降低我国石油进口成本,也利于我国做好长期原油战略储备,很大程度上巩固我国能源安全,但对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是负面大于正面。所以,在股市上,中国三大石油企业的股价均一路下跌。

对于中国的石油企业,国际石油市场低油价“新常态”意味着艰难与痛苦短时间不会结束,未来的日子越来越难过。面对这样的情势,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中国石油行业该何去何从?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正视低油价“新常态”,积极应对,在确保自身生产经营稳定,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充足的能源和产品保障的同时,抓住低油价带来的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低成本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改革,抵御油价下跌带来的风险。

一是作为典型的全产业链巨头的中石油与中石化,要坚持上中下游业务协同发展,让各个板块业务收益增减在平衡公司总收益中更好发挥作用,更好地抵御油价持续下跌的冲击。

二是从长计议,把握“人弃我取”的反周期战略,坚持把上游作为发展重点,领先一步、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和产能投资,为持续的低成本战略提供资源条件。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有针对性地研究可降低生产活动成本的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降本增效,创造低成本优势。同时,不断进行自我改革与调整,实现创效增利、高效发展。

四是寻求政策支持,比如争取设立风险勘探基金,以及利于老油田尾矿和边际油气田开发的政策,减免低产井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税收政策,鼓励老油区油气勘探开发降本增效。

低油价时代改变全球政治 第2篇

人们当记得2008年7月11日,当时全球景气良好,油价不断攀升,最后来到每桶147.27美元的高点。当时发展中国家哀鸿遍野,许多国家只得采配给制,限制石油消费。但高油价也使得俄罗斯、委内瑞拉以及伊朗等国家收入大增,俄罗斯的普京时代到来,俄罗斯因而崛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挟带着庞大的油元,俨然成了拉丁美洲的新主导;而伊朗也成为中东的新强权。

但上次石油暴涨后,油价即停滞不前。到了今年,欧洲经济持续衰退,对石油的需求明显减缓。中国近年来是石油需求最大的推力,但今年以来,中国成长趋缓,需求也不再畅旺,因而石油进入供过于求的阶段。

而近年来美国的页岩油产量提高,每天约增一百万桶。这种新油品的出现,已成了油价下跌的向下拉力。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成员不多,只有12国,因而有较大的石油定价权,但这12国的石油产量只占全球的1/3。到了今天,新兴的石油国家已增多,价格上涨或下跌越难被操控。

当今的石油输出机制已和上世纪70年代大不相同,当石油价格下跌,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反而会加强出口,希望借着增加出口多赚一点收入,尽管它们明知这是饮鸩止渴。

而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家组织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恰恰就是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委内瑞拉一向主张各国应共同减产借以拉高油价,但意见无人理睬。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认为若减产,沙特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降低,因而反对减产。至于俄罗斯,最近几个月油价下跌,外汇收入大减,卢布持续贬值,当务之急就是增产赚取外汇。

石油出口国无法就减产问题达成共识,个别国家甚至放话要增产,这表明石油的供过于求只会更加严重。于是会后国际油价大跌至4年来的最低点,持续下跌已成不可逆的大势。

低油价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乃是好消息,生产成本可以降低,有利于经济成长。但对所有石油出口国家却是坏消息。中东的老牌石油出口大国由于长期出口,油元累积极多,油价下跌只是收入减少而已,尚不致造成问题。但像俄罗斯,国家收入一半以上靠油气,极可能入不敷出,卢布贬值,人心的不满可能表面化。日前委内瑞拉已宣布,由于国家收入减少,总统可能考虑减薪,与人民共度难关。伊朗的内部情况亦可能恶化。

低油价对农药市场的影响 第3篇

首先, 农药作为石油化工深加工末端产品, 其价格虽然与油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由于农药及中间体行业吨消耗原油量较少, 原油价格下跌对农药行业而言未必就是利好, 因为原油并不是众多影响农药成本的主要因素, 而液氯、黄磷、液碱、萤石、电力、运输等价格影响更甚。目前, 临近农药生产销售旺季, 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原药价格就一直保持平稳, 除草剂2, 4-D行情开始回暖, 目前价格在1.6万~1.7万元/吨之间, 与前期相比, 上涨了6%左右, 并且还有上涨空间。

其次, 由于上游涨价传导和市场需求增加, 农药尤其是部分基础农药中间体涨幅远远可以抵消油价的下跌, 油价的下跌与农药中间体价格的上涨相比,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与油价下跌相比, 部分产品市场刚性需求增长;部分产品产能过小, 市场供不应求;环保压力加大, 不少原药生产企业或关停、或搬迁, 正常产能得不到有效释放;安全压力加大, 企业开工不足;危化品运输管理加强, 物流成本增加;人力成本增加;融资难、融资成本增加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农药市场价格的支撑作用更强。

低油价下的能源革命 第4篇

石油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储量减少和开采难度增加,价格下降只能是暂时的。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下称,《计划》),确定了今后六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将能源革命进一步细化。于鹏认为,要将这场旨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能源革命在低油价条件下顺利推进,就需要运用更多税收调节、政策推动等手段。

“税阀”调节

——低油价与总量控制

虽然对于2015年的原油价格走势是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对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期将很大程度决定原油消费数量和质量,特别是对能源消费的总量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利用好这一波油价调整的窗口期,通过调整能源税等方式,将形成对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长效机制。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对未来一段时期的油价走势分析道,产油大国沙特等国坚持不减产,是压倒油价的最后一根稻草。“估计后市油价将在60~80美元/桶震荡一段时间。”

有些能源专家则持不同见解。据国外媒体12月3日报道,英国经济学家利亚姆·哈利根认为,油价很可能不久将会停止下跌。他说:“在缺乏2008年那样的国际市场系统性崩溃的情况下,每桶石油的价格会在2015年中期恢复到100美元。”

无论怎样,国际原油低价位的窗口期已经显现,而且这一趋势必将对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产生影响。根据《计划》,到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42亿吨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指出,自2013年四季度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随着原油价格的下降,特别是成品油或将迎来“十连降”将刺激国内成品油消费以及石油衍生品的生产和消费,必然带动石油消耗总量不断攀升。这主要是因为,在人们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某种生活物质的价格下跌,将导致人们扩大对其的消费。

面对这一正在形成的能源消耗趋势,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毅军认为,要通过能源总量的约束,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而控总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就是通过税收调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时值国际油价窗口期正是能源税改良机。“11月29日起,国家提高了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意味着我国将逐步形成以环境税、消费税等为主体的绿色税收体系,建立价格等市场调节手段为主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刘毅军说,有利于严控能源消费总量。

有利有弊

——低油价与结构调整

对于低油价的成因,于鹏将其简练的概括为:“这是常规油气开采与非常规油气开采间的技术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这与利亚姆·哈利根所持观点也很相似。最近几年油价高企,使得成本普遍为80美元—100美元的非常规石油资源的开采量骤然增加,冲击了国际原油市场。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逐渐走低,对美国“页岩气革命”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在我国,刚刚见到起色的页岩气、煤制气、致密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采也开始受到国际油价下行的影响。但从积极角度看,于鹏分析认为:“这也有助于刺激技术发展,抑制投机冲动,促进更环保,更经济的新能源项目发展,剔除低品位新能源资源项目开发,遏制新能源产能过剩。”

以我国的页岩气开采为例,低油价已经开始影响一部分民资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投入,但影响还十分有限,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投资可能影响不大。毕竟,在技术开发阶段,经济性还不是最大的考量因素,随着我国页岩气开采领域技术逐步取得突破,低油价只会促进企业尝试用更低廉的技术进行开发。

再看低油价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支持,而不是商业化运作。因此,油价降低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之前,不会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影响能源结构调整。

虽然低油价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都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但从总体上讲,与我国的能源革命对结构调整的诉求不谋而合,油价下行一方面将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质量。

《计划》关于优化能源结构的第一条就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将削减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区域的煤炭消费总量。天然气价格下降,将有助于加快煤改气工程的推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安全发展核电。

在低油价条件下,又要进行能源结构调整岂非易事?“我们的决心是很大的,但目前中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还在进行艰难的调整,城镇化刚刚要大规模地起步。传统能源的比重降低,对于经济发展、就业以及地方政府都会带来很多挑战。”科技部新能源国际合作办公室副主任赵刚说。

这就更需要国家对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加大扶植力度,改善低油价对这些行业带来的冲击。

恰逢其时

——低油价与体制改革

目前油价是受期货市场定价和现货市场供应情况双重因素影响。因此油价经过震荡后终究将回归正常价位。“在低油价条件下,更应抓紧时机形成有利于能源行业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于鹏说,“油价下行将逼迫现行的环境交易和环保技术交易体系进行改革。逼迫部分国家调整能源政策,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在能源革命中,能源体制革命居于核心地位,也是衡量能源革命最终能否成功的标志。能源体制革命主要包括能源价格机制改革,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构建有利于竞争的市场体系,同时转变政府对能源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制体系。

在《计划》中,为能源体制改革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纳入改革范畴的重点工作是:能源价格改革、电网和油气管网体制改革、能源投资准入改革、电力市场化改革、国有能源企业改革。

在低油价条件下,能源价格仍然是市场化面临的最迫切考验。在能源价格改革上,将重点推进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领域价格改革,有序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天然气井口价格及销售价格、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由市场形成,输配电价和油气管输价格由政府定价。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说:“油气改革通常都是通过我们的体制机制、管理、运营等多方面去实现。目前这种低油价背景下,很容易刺激到油气领域几个比较大的企业,因为油价低,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深化改革的动力是有的。从这一方面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有利于加快深化油气改革。”

国家低油价论文 第5篇

【关键词】低油价;应对;策略

2014年是世界石油行业大震荡、大调整、大转折的一年。全球石油持续供大于求,国际油价暴跌,且暴跌幅度超过40%。从市场因素来看,主要是原油供给方欧佩克不减产及美国页岩油气的产量持续增加从而导致原油供应充足,以及欧洲、日本和新兴国家经济普遍低迷,原油消费不旺,导致油价下跌。非市场因素方面,原油价格还受地缘政治因素、美元流动性及美元走势、金融投机及人为炒作等因素影响。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油价并影响油价走势。为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

一、油价走低的原因分析

由于石油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价格主要不是取决于实体性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是取决于市场对这种供求关系变化的预期。投资者预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市场一旦预期未来石油可能供过于求,就容易导致油价暴跌。油价持续走低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全球石油供应增加导致产能过剩。微观经济学最基本的规律是供求规律。美国页岩油革命成功,欧佩克国家拒绝减产是导致油价持续走低的两大主要原因。2009年,美国以天然气产量达6240亿立方米,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天然气生产国。欧佩克国家拒绝减产。以往欧佩克国家会在油价下跌时减产,在油价上涨时增产,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而近年来,很多欧佩克国家并不希望减产,因为它们依靠石油赚取的现金来支付庞大的福利开销。第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放缓。2003年至2013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58%来自中国,而中国经济2013年至2015年明显放缓,GDP由每年两位数增长减至7%左右,日本及欧洲经济继续滑坡。历史经验表明,油价下跌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第三,美元升值加速导致油价应声回落。1975年,欧佩克与美国之间达成的只用美元对石油进行定价的协议。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升值加速,也推动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下跌.第四,石油金融属性导致油价震荡频繁。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石油金融属性越来越明显,金融投机造成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使国际石油价格不时偏离供需基本面,甚至反过来影响石油供需。第五,多重打压目的导致油价抬头乏力。由于欧美制裁,打击俄罗斯、委内瑞拉、伊朗等国,导致这些国家不得不靠增加石油产量来弥补经济缺口。

二、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

当前如何应对低油价的挑战,已经成为石油企业面临的首要课题。个人认为,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把握。宏观上,要抬头看天——宏观思考;微观上,要低头走路——系统把握。

(一)抬头看天——宏观思考

第一,准确分析国际石油供需基本面。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处于“非理性”时期,更需要从战略层面进行理性思考。全球石油资源总量有限是客观事实,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全球可利用的石油资源,目前存在由于石油供应不足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但目前全球石油资源自然耗竭不会发生。石油资源并不是实质性短缺,其价格的上涨源于对石油供应不可靠的“焦虑”。USGS(美国地质调查局)对全球石油可采资源估算4121亿吨。假设我们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理性”市场中,根据供求与当前技术水平判断,油价的合理价格水平是每桶70—75美元。未来油价的底线取决于石油边际成本,未来油价的上限取决于替代能源的成本变化。第二,全面了解国际石油大公司动态。将提升盈利能力和效益放在首要位置。我认为主要应采取以下三个策略:(1)控制规模(2)压缩投资(3)消减成本。

(二)低头走路——系统把握

第一,辩证看待当前油价低迷困境。正反相生,利弊共存。按照市场规律,高油价因为需求旺盛、盈利空间较大,相对而言可以带来高利润,但是,低油价未必就意味着低效益。1998年,中国石油重组之初,适值亚洲金融风暴后国际油价剧烈震荡,中国石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科学应对,不但理顺了内部关系,解决了改革之初的诸多矛盾,而且逐步发展壮大,一跃成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面对油价震荡下行的挑战,只要坚定信念,积极应对,就能够防范震荡风险,逆势而上,实现跳跃。

上一篇:几何方法下一篇:录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