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难点范文

2024-07-24

施工技术难点范文(精选12篇)

施工技术难点 第1篇

1 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

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相对较多, 由于公路施工项目施工周期较长, 且所设计内容较复杂,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大致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种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对于公路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例如自然环境的影响, 施工地理位置的影响施工区域地质条件的影响等。公路建设属于基础建设的民生工程, 其作用是为了惠及民生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在有些地区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不适应公路施工的发展肩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该地区的土壤土质对公路施工进程会有很大的阻碍从而影响公路施工的发展。

从内部原因来研究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包括人员素质、材料质量、设备质量以及公路施工的技术手段。首先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公路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人员素质较高对公路施工各方面的把握就比较到位, 比较有利于公路施工的发展。通过实践, 在公路施工建设的实际应用中, 我国施工技术发展较为迅速,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其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仍旧存在一些缺陷, 从而阻碍了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很多公路工程在施工中会遇到诸多施工问题, 例如软土路基以及软基等, 若施工技术使用不合理, 就有可能导致公路质量出现问题, 从而影响其使用以及寿命, 造成了浪费。为了保证公路施工质量, 在施工中施工方应当以施工技术的管控作为核心, 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此保障公路能够发展其应有的作用。

2 技术重难点分析

2.1 完善准备工作

施工技术重点、难点的分析是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 也是公路工程能够达到技术标准要求的基础保障, 因此, 在实际的公路施工中, 必须切实把握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难点、重点, 并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以此找寻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关键。而前提必须保障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完善, 从而为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测量, 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在路基开工前施工部门必须同设计部门进行交桩, 从而确定控制点高程以及坐标位置, 方便测量。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 公路施工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 公路施工中必然要加大对前期测量的投入。公路施工模式以及技术方法在不断改革, 传统的测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施工对测量效率、质量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 公路施工前测量工作应当以自身的发展为基础, 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新型设备的使用等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 从而令测量工作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公路施工要求。除此之外, 公路路基填料质量也是保证公路施工整体质量的关键。另外, 路基以及陡坡施工中, 还需要注意其清表作业, 从而使得路基压实度良好, 且基础平整。最后还需要保证公路排水系统的完善, 依照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 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同时还应当注意排水设施将公路水排至最近的水源地中, 以免由于排水造成附近环境的改变, 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2 对施工现场跟踪检查工作予以加强

公路施工由于施工范围广, 施工技术复杂, 且工期较长, 因而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为了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存在的质量隐患, 有效予以消除, 保证施工项目质量, 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施工现场跟踪检查工作。针对这一点, 质量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时需要善于观察, 及时完善工作记录, 对工作中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技术问题及时指出予以纠正, 最大限度的消除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减少由于施工技术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若施工中由于施工技术问题导致公路施工项目质量问题, 从而影响后期使用, 施工方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通过对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进行强化, 切实保障道路质量。施工技术是公路工程最重要的组成, 会对公路项目施工整体造成直接性影响, 从质量、效果上决定公路后期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公路施工的整体过程中, 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管理, 依照相关质量标准以及技术指标进行施工, 结合专业、科学的强化手段对路进行监管, 尤其针对路基施工质量需要特别予以关注。此外现场监管人员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督促, 从而规范施工。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工程项目重点进行定期质量检查, 从而保证施工配料质量以及施工环节中是公共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人员则应当听从管理人员的正确指使, 当施工出现质量问题以及难点时, 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同施工人员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及时解决。

2.3 保证路基处理工作的规范

公路施工中, 路基施工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路基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路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的所有使用技术中, 路基施工面对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且施工要求相对较高,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施工所需程序较为复杂。若公路路基不符合施工要求, 则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 依照路基形式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以加强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从而满足施工要求, 确保后期施工质量, 目前对路基处理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加筋补强、路床掺灰以及路床换填和碎石桩等方式。通常进行路基填筑中摊铺压实等施工作业都需要分层进行, 并且需要注意, 路基填土的层厚应当保证在规定范围内 (5cm~30cm) , 并且需要预留3%~4%的横坡, 以保证路基填筑过程中, 能够及时将路基中的积水排出。碾压作业中, 也应当遵循规定方向 (边缘至中心) 碾压, 并且碾压作业、碾压效果都应当严格依照相关技术标准。在路基的开挖作业中, 应当尽可能协调各个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 在挖掘过程中, 需要预留一定宽度, 从而对边坡坡度进行保证, 若边坡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则应当通过人工进行修整。在浅挖作业中, 应当换填路床80cm范围。在开挖过程中, 注意废土材料的处理, 避免随意丢弃, 将开挖土方运送至需要填方路段, 而废料则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运送至规定地点进行处理。

2.4 提高施工安全技术水平

技术的规范是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 为了切实保障施工中安全技术的应用, 在开工前, 应当保证技术交底工作质量, 避免施工中擅自对方案进行修改。施工前必须对所有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质量监测, 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一律不予使用, 以此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质量标准, 在工序完成之后进行相应的自检工作, 并上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待合格之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5 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严格管理

在施工技术管理中, 技术管理以及资料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 技术、资料等均具有保存价值。但由于公路建设施工资料档案需要竣工后才能得到完善, 因而档案的制作过程呢个可能达到数月乃至数年的时间, 这就增加了档案管理你那度。因此必须加强档案管理, 通过强化资料重要性意识, 加强宣传, 对公路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予以加强。保证施工过程中相关资料手续齐全, 在此基础上由生产部门办理验收手续, 从而保证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准确。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技术管理水平的进步, 并且一旦施工出现技术质量问题, 可以有据可查。只有这样我国公路施工质量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真正促进经济的全面进步。

结语

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公路网络的延伸为一些偏远地区带来了致富的条件。而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社会发展对于公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公路建设施工单位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各类技术难题需要更专业的高素质建设队伍予以解决, 如何提高公路施工人员素质, 加大生产力投入, 做好公路路基、排水等基础施工环节建设, 是目前公路施工的关键。在未来的公路施工中, 加大技术引入, 并在此基础上协调各部门工作, 确保公路基础施工技术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海雄.道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4) :95.

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第2篇

叶俊豪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隧道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如何在特长隧道施工中快速施工,防止涌水、塌方、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就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特长隧道施工,技术难点,措施

一、引言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建设重心已由沿海发达地区向西、北部,平原地带向山岭重丘地带转移,这就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隧道密集程度的加大,出现的特长隧道越来越多,且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在此,以我单位承建的中条山隧道为例,中条山特长隧道是运城至灵宝高速公路的一部分,隧道全长9670米,左右分离式路基,复合式衬砌结构,地质设计上以Ⅲ级围岩为主,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复杂,各类型围岩交替出现,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因此以中条山隧道施工为例,对于熟悉掌握特长隧道施工要点,如何确保特长隧道施工安全,防止涌水、塌方、岩爆等恶性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又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值得深入思考。

二、特长隧道的突出技术难点

1、隧道长,地质更加复杂,施工通风更加困难,通风方案的选择成为控制安全及进度关键技术。

2、特长隧道施工中,工期往往成为关键,进度压力通常较大。

3、岩爆

特长隧道由于贯穿山体比较长,因此埋深普遍较深,可能存在岩爆,岩爆的发生主要由地应力和岩性两个决定因素,在埋深大于200米的地段,在混合麻岩段,极其容易形成岩爆,岩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其中爆炸抛射型岩爆对机械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威胁较大,对隧道的破坏也有一定的影响。

4、塌方

这是任何隧道施工中,在不良地质段极其容易发生的施工,造成的群死群伤的事故教训的比较多。

5、涌水

特长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涌水现象,对施工人员安全威胁较大。

6、车辆伤害

因特长隧道施工作业面路线长且集中,施工车辆较多,且因路线过长驾驶员极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对其他在洞内施工的人员容易造成车辆伤害。

三、解决措施

1、通风措施

1.1、对于长隧道机械通风成为控制进度的关键技术,机械通风及时到位。但首先我们要对通风量参数进行计算,这在特长隧道中尤为重要。

1.1.1施工人员所需风量 按式 Vp=vpmK 进行计算。

式中: Vp----施工人员所需风量,m/min; vp----施工人员每人所需新鲜风量,取3 m3/min; m----洞内同时施工作业的人数,取150人进行计算; K----风量储备系数,取1.2。

则施工人员所需风量为:

Vp=3×150×1.2=540(m/min)

1.1.2 爆破散烟所需风量

按下列两式进行计算并取大值进入总风量的计算。按瑞典大断面隧道通风估算式:

Vb=36Vq/t=36×160×1.2/20=345.6(m3/min)

式中: Vb----爆破散烟所需风量,m/min;

V-----爆破体体积,m;取爆破进尺3m计160 m; q-----炸药单耗,Kg/ m3;取1.2 Kg/ m3; t------通风时间,min,取t=20min。

1.1.3 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

由于在使用柴油机通风量计算上尚无标准公式,采用以下通量计算公式: Vg= Vo×N=2.8×610=1708(m3/min)式中: Vg------使用柴油机时的通风量,m3/min;

Vo------单位功率需风量指标,一般取2.8~8.1 m3/Kw.min,计算取2.8m3/Kw.min; N------同时在洞内使用的柴油机的总额定功率,Kw,计算时取 610Kw。1.1.4 维持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

Vd= 60Vmin×Smax=60×0.50×50=1500(m3/min)

式中:Vd------洞内最小风速所需风量,m3/min;

Vmin------洞内最小风速,m/min;取0.50 m/min; Smax------隧道断面积,m2;取50 m2。1.1.5 洞内需要的最大风量

3根据以上计算,可知洞内需要的最大供风量由内燃装碴、运输设备控制,取其最大供风量为1708 m3/min。

1.2 通风机工作风量

Vl=(1+PL/100)V=(1+1%×2670/100)×1708 = 2164(m3/min)式中: Vl------通风机工作风量,m3/min;

P-------100m风管漏风量,PVC风筒漏风量取1%; L------风管长度,m;取2670m;

V------工作面需要的有效风量,m3/min;取1708 m3/min。

1.3通风方案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特长隧道在进洞1500m后即采用三级混合式通风,将一台SDF(C)—NO12.5 2×110型压风机安设在离洞口20m处,并连接Ф150风筒布至掌子面附近,掌子面炮响后开始送风。通风10分钟后,掌子面100m范围内空气即可置换完毕;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安设在1号衬砌台车上,掌子面炮响10分钟后开机工作,将浊烟吸入排向洞口; 将一台SDF(A)—NO60 2×22型风机架设在距掌子面500m处,随掌子面的推进适时前移,连接Ф60的风筒布至洞口,将浊气抽出。通风机开关由调度室专人负责,除爆破通风外,钻眼、出渣等仍保持经常性通风,确保机械通风经常化。这样才能保证在十分钟之内机械可到掌子面运渣,太太缩短通风等待时间。

2、特长隧道加快进度措施

2.1、首先合理组织,使设备与劳动力有机组合,特长隧道施工机械化配套是重头戏。必须满足工期需要,必须成龙配套。能力必须有储备(储备系数>1.2),形成几条机械化作业线(掘进、出碴、支护、衬砌与仰拱、后配套)。既要舍得投入,又要合理投入。原则为:一是开挖能力大于施组要求能力;二是装碴能力大于开挖能力;三是运输能力大于装碴能力;四是设备配置的富余系数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部分设备能力的浪费。

2.2、用足时间,环环相扣;高效调度指挥;工序衔接紧凑,合理安排每道工序,压缩衔接时间。

2.3、选用长药卷,可以节省时间。

2.4、加强炮眼堵塞,使用光面爆破,控制超欠挖,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2.5、多工作面开挖;多工序平行作业(开挖、衬砌、铺底等);启动一切能够启动的工序;对特殊断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隧道空间。多分部、同步开挖。

2.6、出碴期间洞内排除一切阻路干扰。整平层浇筑、防水板供料等影响道路通畅的作业,出碴期间统统避开。

2.7、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考核到位。掌子面钻爆开挖分立三个班组,每个班组施工时分区、定人,钻眼、装药、联线一体化,即每个部位的作业人员基本固定,钻眼作业者同时负责所钻孔的装药联线。每月底根据爆破质量、循环进尺及综合进尺对班组及个人同时进行考核评比。2.8、机械车辆保养及时到位。每循环出碴结束后,司机配合专职修理工对各自机械车辆进行仔细检修,检修完成后并将燃油料加好,做好日常检查保养,避免运输过程中损毁趴窝。

3、岩爆防护措施:

3.1、岩爆段开挖前,仔细核对相关地质资料,根据上述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分析,提前做好岩爆防治的技术准备和施工准备工作。

3.2、给施工人员配备钢盔、防弹背心,主要防治弹射型岩爆伤人。在支护区设专职安全员,同时通过视频监控,随时观察围岩状态,如发现险情,通过人员识别卡及时向作业班组负责人警示,作到及时支护或组织人、机暂时躲避。

3.3、在岩爆地段,开挖后及时向掌子面及洞壁进行喷洒高压水,降温除尘,润湿岩面,调高围岩的塑性,这在一定程度可以减轻岩爆的强烈程度。

3.4、对施工打眼台车进行改造,在台车上方及侧面设立柔性双层钢绳防护网。在进行钻眼施工时必要情况下需在掌子面处也设立钢绳防护网,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3.5、加强光面爆破,保证开挖洞室轮廓圆顺,避免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加剧岩爆,在中等岩爆、强烈岩爆地段采取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措施。

3.6、针对岩爆类型及大小,在岩爆段洞壁上提前打应力释放孔、爆破减震孔或施作超前摩擦锚杆支护,超前卸压、释放高地应力,减弱岩爆强度。

3.7、改变开挖方式,预留岩爆层。在强雷岩爆段,容易造成大量超挖,处理困难。施工中采用短进尺2m∕循环,预留2m厚的岩爆处理层,岩爆过后再进行二次扩挖爆破、支护。强雷岩爆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威胁最大,必要时进行避让,等岩爆强度基本平静下再进行支护,对强雷岩爆区域必须进行钢供架支撑、锚喷挂钢筋网进行支护,钢供架1榀∕m,与锚喷网形成联合支护体系。

4、塌方的治理

4.1预报先行,心中有数。切实要做好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必须有预案,打有准备之战。施工材料的准备;开挖断面的提前改变;队伍的技术交底;跟进工序的调整(衬砌、仰拱作业的安排);安全预案。

4.2选择合理开挖工法。大跨隧道辅助工法有全断面法、CD、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弧形导坑法、台阶法等。CD、CRD都要求用临时仰拱封闭断面。

在CD和CRD法中一个关键技术是中壁的拆除工艺。在中壁拆除作业的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判定中壁拆除时间和中壁拆除后的安全性。一般说,在隧道施工中维护断面的稳定基本上是用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来判定的。因此,在中壁法中,中壁拆除时间的判定和作业的安全性基准,也是以这种方法为依据的。一般在拱顶下沉7天内增量在2mm以下,作为拆除中壁的基准。同时,要计算中壁拆除后的下沉增量,根据拱顶下沉的增量,作为中壁拆除的管理基准。

一般单线铁路隧道宜采用短台阶。必须抛弃长台阶法等不合理开挖方法。只有短,才能封闭及时;只有短,才能衬砌适时跟进;只有短,才能预防“大变形”。在不良地质中采用长台阶,上部已开挖断面,一旦变形,常常不可收拾。这就是规范取消长台阶的重要考虑。越是不良地质,越需要“全断面”,超短台阶来实现。

临时横撑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对于变形收敛速度慢的不良地质段,除了加强支护外,在下台阶开挖前,主动在上台阶支护拱脚加一道横撑,限制变形是十分有效的。下半断面闭合后,再拆除临时横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CRD法的变通。

4.3 加强围岩的排险及进行开挖面的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开挖面用挖机排险,排险包括拱顶及掌子面,并对开挖面进行观察:岩层种类和分布情况,岩层强度、风化和变质情况;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性、填充物的形态;断层的位置、走向和破碎程度;开挖面稳定状态,拱部有无围岩剥落和坍塌现象;当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4控制爆破。限制单响药量。合理断面,才有合理爆破。狂轰乱炸是安全、效益的罪魁祸首,控制爆破的临界震动速度。

4.5断面及时封闭。在软弱围岩中,断面及时闭合是成功的关键。许多工程实践都充分地证实了这一点。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在任何情况下,使隧道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重要的。这就是常说的“鸡蛋壳理论”。

4.6选择合理的支护手段。目前锚喷支护已发展为一种复合支护形式,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基础,与金属网、钢架等支护构件组合出现了锚喷网、锚喷架、锚喷架网等多种组合形式,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断面和施工条件。锚喷支护与传统支护形式相比较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隧道支护实践中应对其技术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因地制宜、灵活、正确地运用这些特性,采取符合具体工程特点的支护方案,实现基本维持围岩原始状态、发挥围岩自承能力并最终实现围岩稳定的目的。

4.7选择合理衬砌时机。按新奥法设计隧道衬砌,根据新奥法原理在初期支护完成后适时进行。二次模注衬砌时间应在围岩量测净空变化速率小于0.2mm/d,变形量已达到预计总量的80%以上,且变形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时方可进行,适时衬砌。在不良地质段、浅埋地段,需要特别强调衬砌紧跟,及时衬砌。按整体式衬砌设计的隧道,一般要求衬砌紧跟。在不良地质段,衬砌离掌子面约20米左右,围岩条件较好时,衬砌离掌子面约150米左右,根据施工机械活动空间灵活掌握。

4.8必须重视监控量测。建立量测体系,实现信息反馈,是指导动态设计、指导施工的关键。虽然你可能嫌麻烦,但是在不良地质隧道、特殊地段、特殊结构隧道施工中,量测尤为重要,不可小视。可采用超前钻孔并辅以地质雷达、地质素描等物探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明前方的陷穴、塌滑,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确保隧道质量和施工安全。

4.9仰拱先行。现代隧道施工的实践证实:隧道的失稳,通常是从底部开始。在软质围岩中,使全断面尽早封闭,以发挥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功能,维护隧道的整体稳定,是一个重要原则。关于仰拱,由试验得知,仰拱位移均比拱顶位移为大。从有无仰拱的情况看,有仰拱时位移减小很多,尤其是仰拱处的位移。这充分说明:底部结构控制位移的作用是很明显的。从毛洞和有仰拱的情况看,毛洞的最大位移不是发生在拱顶,而是在仰拱顶。其次是边墙处。而设置仰拱后,最大位移多转移到边墙。也就是说,仰拱不仅控制了位移的发展,也改善了位移的分布。这是极为重要的。试验说明:在λ>1的条件下,修筑仰拱是必要的。隧道的破坏或失稳,常常是从底部开始的。由此,影响到两侧壁,从而造成整个隧道崩塌。这是普遍性规律。

5、隧道涌水的防治

如掘进前方有大型隐伏含水体地段(需要结合施工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探水钻孔及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综合判定,查明前方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分布状态及水量大小,根据涌水量大小、出水点、水压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帷幕注浆堵水方案(全断面预注浆堵水或局部预注浆堵水),并配备大功率排水机械,确保涌水及时排出,可采用隧道帷幕注浆止水。

6、预防车辆伤害措施

6.1、在隧道内设置明显的反光警示标识牌,提醒驾驶员控制车辆速度。6.2、可通过视频监控等有效的手段,密切关注车辆行驶速度,如发现超速车辆,及时通过广播喇叭进行警示,并对该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6.3、因洞内光线不如洞外,所有进洞人员均需要穿反光背心或反光服。

结语

园林水景施工技术难点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园林水景;饰面工程;特殊水池;施工技术

1.引言

园林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铺地、小品、水景、植物、山石等,水景工程在园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是园林施工的重点。国内外对园林水景施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主要涉及的是园林普通水池施工、水景植物配置、水系管道施工、水位控制和喷泉、假山施工等技术,对园林水景饰面工程和特殊水池的施工技术研究较少。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水景饰面工程和特殊水池的施工是园林水景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之一,需要对其中的施工难点进行探讨和分析。本文首先对水景饰面工程中的水景墙饰面和花池饰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然后对刚性水池和预制模水池等特殊水池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饰面工程和特殊水池的施工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水景施工提供参考。

2.饰面工程施工技术

水景飾面工程的欣赏度是人们对水景工程接触的第一感觉,直接决定了水景工程的外观质量。水景墙在较多的园林水景工程中出现,且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水景墙面积较大,所处位置一般较为显眼。花池有消除空旷,阻隔行人、车辆,保持适当观赏距离,疏导路线、导向等作用,在园林工程中运用广泛。花池主饰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人们对花池施工的认同与否,关系到整体水景的施工效果能否达到预期。而水景墙和花池主饰面因不同的要求有不同规格的留缝施工技术,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

2.1水景墙饰面施工

水景墙饰面工程中,规格板留缝一般在板和板之间直接留缝较为合理,缝宽一般在5至8mm之间。对规格板三角缝和规格板密缝,板与板之间的密缝实际施工时一般不超过1.5mm,且每块板的四边均留5至8mm的斜边。直边乱形的铺装效果较差,一般较少采用,若必须采用时板单边长要求在100至300mm之间,变数宜控制在5至7条,且6条边的比例应达到70%以上,缝隙控制在5至8mm内。自然边乱形铺装效果较好,对饰面没有特殊要求时可多采用。直边乱形和自然边乱形的转角应按海棠角处理,对接缝应连续。需要指出的是,水景墙饰面的整体效果还与所选材料的规格、颜色等有关,需要对施工材料合理选择。

2.2花池饰面施工

花池饰面规格板密缝的室内装修铺装缝不应超过1mm,园林水景工程中不应超过1.5mm。规格板板材选择时要尽量考虑花池整体性,在控制板材质量和价格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合理长度,特色规格板100mm×100mm可不按此考虑。直边乱形板因铺装效果一般,在花池饰面施工中建议少采用。规格乱形板室内装修铺装缝一般不得超过1mm,园林水景工程中可略微放宽,但一般也应控制在1.5mm内,需要留缝时,留缝宽度应控制在5至8mm范围内。水洗石花池的铺装施工一般需根据设计石米的比例和颜色进行,厚度控制在15至20mm内,水洗石花池施工时石米要压实、铺匀,为保证整体效果应将表面洗刷干净,使线条光滑。花池饰面采用规格板三角缝时应将板与板之间密缝,缝宽宜控制在2mm以内,每块板的四边应留3到5mm的斜边。

3.特殊水池施工技术

水池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广泛,在道路尽端、亭、廊及广场的中心均可设置。钢筋混凝土水池也称为刚性水池,在池底和池壁均配置了一定数量的钢筋,使用寿命长,防渗性较好,很多园林水池都采用了刚性水池。预制模水池是属于小型成品水池,整体外观效果良好。目前刚性水池和预制模水池的施工是园林水景施工技术的难点。

3.1刚性水池施工

刚性水池的施工包括材料准备、开挖、池底施工、浇筑池壁、抹灰及试水等多个步骤。基础和池底的混凝土宜选用C20,按照水泥:细沙:粒料为1:2:4的比例配料,池壁选用C15混凝土,按照水泥:细沙:粒料为1:2:3的比例配料。混凝土汇总时可选择加气剂、氯化钙促凝剂、缓凝剂等添加剂。池底池壁的粒料直径应小于40mm,吸水率小于1.5%。场地放线时池外应沿各边加宽50cm,每隔5至10m打小木桩。池基开挖采用基底排水,沿池基边挖临时性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集水井。下沉式水池一定要做好池壁保护,挖至设计标高后需整平夯实池壁。池壁的沉泥池需结合池底同时开挖施工。形状比较规则的水池池底在50m以内可不做伸缩缝,形状变化较大时应每隔20m设置伸缩缝,断面狭窄处也应做伸缩缝。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池底底板和池壁的连接处必须设置施工缝,且施工缝可设在基础上20cm处。池壁较厚时,用以固定的内外模板可在钢筋绑扎完毕后一次立好。抹灰时应将池壁内壁凿毛、不平处应该铲平,铲平后应用水冲刷。规则水池顶上应用石块、石板、水泥预制板、砖等压顶。试水应在水池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先封闭管道孔,控制每次进水量,从外观整体检查,并做好沉降观测。

3.2预制模水池施工

预制模水池制作材料可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玻璃纤维和ABS工程塑料等,深度在40cm左右,跨度一般在0.9到1.8m之间。利用混凝土地基和边沿加固等方法增加预制模模沿的强度,保证水池外观的完整性。预制水池时,为避免外部水流混入造成池水污浊和外溢,预制模边沿应高出地面2.5至5cm。池底和池面需铺设5cm左右厚度的细沙,开挖前应将铺设细沙的高度计入水池实际高度。挖好整体水池后,测量池底和池台的水平高度,在池底和池台铺设5cm左右厚度的细沙,并夯实,再次进行测量,反复进行,直到符合预制模所需高度为止。将预制模平稳的放入清理好的水池,注入4cm左右高度的水,同时慢慢沿池边填入适量细沙,然后加固池边,进行水池施工细部处理。

4.工程实例

某园林水景工程设计中包括了了水景墙和刚性水池。水景墙饰面施工中规格板留缝缝宽为6mm,板与板之间的密缝平均为1.2mm,每块板四边所留斜边平均为8mm。刚性水池施工时混凝土等级基础和池底选用C20、池壁选用C15,混凝土汇总时所选添加剂为缓凝剂,池壁的粒料直径大致在25~35mm内。采用基底排水,每隔30m设置临时集水井,集水达到集水池三分之二左右时采用人工抽水。水池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每隔20m设置了伸缩缝。水池施工完成后进行了试水试验,试水试验完成1天后进行了第二次全面检查。该工程完工后整体效果良好,观赏性强,质量合格,得到了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卫东.园林景观水景工程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2(12):112.

[2]虞志行.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8):143.

[3]邱伟平.园林景观工程水景施工难点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1(9):88—90.

[4]何森,刘宪国,刘晓东.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

探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第4篇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

地下连续墙施工是指在地面上使用挖槽设备,在泥浆护壁的作用下,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开挖一条狭长的深槽,在槽内放置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的施工过程。

1 地下连续墙的分类

(1)按成墙方式可分为:①桩排式;②槽板式;③组合式。

(2)按墙的用途可分为:①防渗墙;②临时挡土墙;③永久挡土(承重)墙;④作为基础用的地下连续墙。

(3)按强体材料可分为:①钢筋混凝土墙;②塑性混凝土墙;③固化灰浆墙;④自硬泥浆墙;⑤预制墙;泥浆槽墙(回填砾石、粘土和水泥三合土);⑥后张预应力地下连续墙;⑦钢制地下连续墙。

(4)按开挖情况可分为:①地下连续墙(开挖);②地下防渗墙(不开挖)。

2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主要包括:导墙施工、钢筋笼制作、泥浆制作及控制、成槽、下锁口管、钢筋笼吊放和下钢筋笼、拔锁口管等过程。

(1)导墙施工。

导墙施工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挡土墙,建造地下连续墙施工测量的基准、储存泥浆,它对挖槽起重大作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①导墙变形导致钢筋笼不能顺利下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墙施工完毕后没有加纵向支撑,导墙侧向稳定不足发生导墙变形。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导墙拆模后,沿导墙纵向每隔一米设二道木支撑,将二片导墙支撑起来,导墙砼没有达到设计强度以前,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侧面行驶,防止导墙受压变形。

②导墙的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平行。主要由于导墙本身的不垂直,造成整幅墙的垂直度不理想。解决的措施主要是导墙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轴应重合,内外导墙面的净距应等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加5 0mm,净距误差小于5mm,导墙内外墙面垂直。以此偏差进行控制,可以确保偏差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钢筋笼的制作与进度的快慢有直接影响。钢筋笼制作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①进度问题:进度是由许多因素影响的,一般有:a施工时场地条件不允许设置两个钢筋制作平台。钢筋笼制作速度决定了施工进度,要保证一天一幅的施工进度,一定要两个施工平台交替作业。b施工时进入梅雨天气,下雨天数多,电焊工属于危险工种,尤其不能在雨天施工。

②焊接质量问题:焊接质量问题是钢筋笼制作过程里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a碰焊接头错位、弯曲。错位主要是由于碰焊工工作量大,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质量问题。弯曲是因为碰焊完成后,接头部分还处于高温软弱状态,强度不够,工人在搬运钢筋到堆放地时,造成钢筋在接头处受力弯曲变形,在堆放后又没有处理过,冷却后强度恢复很难处理。b钢筋笼焊接时的咬肉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焊接工人技术水平不到位,其次是因为由于电焊工数量不够,由一班人长期加班加点,疲劳过度引起的质量问题。

(3)泥浆制作。

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深槽槽壁稳定的关键,必须根据地质、水文资料,采用膨润土、纯碱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地下连续墙成槽中,要使泥浆液面保持高出地下水位0.5m~1.0m。泥浆液柱压力作用在开挖槽段土壁上,除平衡土压力、水压力外,由于泥浆在槽壁内的压差作用,部分水渗入土层,从而在槽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颗粒状的胶结物一泥皮。性能良好的泥浆失水量少,泥皮薄而密,具有较高的粘接力,这对于维护槽壁稳定,防止塌方起到很大的作用。

泥浆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要按泥浆的使用状态及时进行泥浆指标的检验。新拌制的泥浆不控制就不知拌制的泥浆能否满足成槽的要求;储存泥浆池的泥浆不检验,可能影响槽壁的稳定;沟槽内的泥浆不按挖槽过程中和挖槽完成后泥浆静止时间长短分别进行质量控制,会形成泥皮薄弱且抗渗性能差;挖槽过程中正在循环使用的泥浆不及时测定试验,泥浆质量恶化程度不清,不及时改善泥浆性能,槽壁挖掘进度和槽壁稳定性难以保证;浇筑混凝土置换出来的泥浆不进行全部质量控制试验,就无法判别泥浆应舍弃还是处理后重复使用。②泥浆制作与工程整体的衔接问题。泥浆制作工艺要求,新配制的泥浆应该在池中放置一天充分发酵后才可投入使用。旧泥浆也应该在成槽之前进行回收处理和利用。当工程进行得非常紧张的时候,一天一幅的进度对泥浆制作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解决的方法一个是连夜施工,在泥浆回笼完成的时候马上开始拌制新浆或进行泥浆处理。③泥浆制作具体方量的确定。泥浆制作需要一定的方量,到底多少方量才是合适的呢。方量的确定在理论书籍上有许多复杂的公式。一般情况,以拌制理论方量的1.5倍基本上是合适的。

(4)成槽。

成槽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成槽机施工、泥浆液面控制、清低、刷壁等。

(5)下锁口管。

下锁口管一直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得到合理解决,主要问题如下。

①槽壁不垂直。造由于机器和人工的原因,锁口管的位置常会发生偏移。

②锁口管倾斜。锁口管的上下端都需要固定,下端主要通过吊机提起锁口管一段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插入土中而固定。两种固定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工人要求高,易产生操作误差。

(6)钢筋笼的起吊和下放。

①钢筋笼的起吊。钢筋笼在吊放过程中,由于吊点中心与槽段中心不重合会使钢筋笼发生变形。

②钢筋笼下放。槽体垂直度不合要求或漏浆等原因,钢筋笼在下放时碰到混凝土块,导致钢筋笼倾斜左右标高不一致或侧移。

(7)拔锁口管。

拔锁口管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当混凝土没有凝固时就操作,会造成墙体底部漏浆,此时如果锁口管后回填土不密实,混凝土会绕过锁口管,对下一幅连续墙的施工造成很大的障碍。

3 结语

总而言之,地下连续墙施工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技术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人素质,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要有充分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然后总结经验,加强对质量通病的防范,才能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付俊峰.基于水头和饱和度分布的双变量土坝渗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施工重难点 第5篇

重难点分析

施工将会影响附近的居民正常生活,因此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施工是工程施工的重难点之一。

应对措施

安全施工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对所有新进场职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并定期对工人进行工种安全技术教育及测验,总结管理工作经验,每月组织一次安全业务学习,使每个职工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

进行安全生产活动评比与竞赛。严格执行安全奖罚制度,做到违章必罚、安全有奖,以减少职工违章现象。编制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方针、法规、规程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工程实施前,对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未经安全部门验收的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

严格执行交接班,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照明、高压电力线路架设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各种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走行机械损坏电力线路,机毁人伤。

加强安全交底工作,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应全面、具体、有针对性,并履行签字手续。

①开工前,项目安全员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责任工长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②施工员对班组进行分项任务的安全生产书面交底,拟定安全技术交底,组织学习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③班组长在每日上岗前应举行安全例会,实行安全生产口头交底制度。班组长和班组安全员应模范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安全日活动,领导本班组安全作业,认真执行安全交底,正确使用“三宝”。建立单位工程安全生产台帐,及时记录工地安全情况。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遇有险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直至暂停施工,并报告项目经理处理。进行工伤事故分析报告,吸取工伤事故的教训,做好防范工作。对发生的事故,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通过调查、分析、处理,改进安全管理办法。

对重视个人自我保护,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施工人员,尤其是电工、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

对工程机械和车辆经常检查维修,对驾驶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交规教育,严禁违章开车,各种车辆严格遵守深圳市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加强防雷电、防火、防洪教育,建立防洪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制定措施和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杜绝雷电、火灾、洪灾事故的发生。工地设置救护室,配备医务人员,落实保健措施,做好防病和饮食卫生工作。夏季施工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落实清凉饮料的供应及施工场地遮阳通风等措施,并对职工进行中暑及中暑急救的教育,防止中暑现象发生。

加强安全用电和机械设备的防雨、防潮、防雷、接地的保护措施,手动电动工具所用电源线必须采用防水绝缘胶皮线或电缆,并加设漏电保护装置。现场供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房及开关箱等要有短路保护装置,有门有锁,电源线严禁挂在钢管架上。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灯具,室内及湿作业施工应安装低压行灯照明。交通道口必须安装照明指示灯。配电箱防护如图所示:

施工现场内的一切机电设备用电必须一机一闸,并设专人管理,非机电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械设备,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严禁串岗、混岗。塔吊及外脚手架均应安装避雷装置。提升设备必须安装限位装置,不得带病作业,违章作业。

施工中对“四口五临边”必须设栏杆或盖板加以防护。施工人员进出口通道的上空应搭设栏杆和水平防护棚。斜道应设置安全栏杆和防滑条。

二、文明施工

1、建全生活区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禁止大声喧哗,尽量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2、施工现场四周不乱倒垃圾、余泥、不乱扔废弃物,施工垃圾应当设立垃圾池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只能在定点吸烟室内吸烟,排水设施畅通,工地无大面积积水;

3、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在炎热干燥的天气时,由专人在现场及现场附近道路上洒水,以保持湿润,防止尘土飞扬;对于现场的容易飞扬的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等,采用适当的覆盖。

4、所在生活污水及施工的污水,经沉淀过滤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未经沉淀的泥浆、污水不得排入市政政管网。

5、材料堆放整齐,场内无污水,积水,通水口通畅无阻。施工污水、泥浆,要经沉淀后外排,严格按照市建设局下发的关于文明施工的要求,认真做好其它各项工作。

6、施工时不得妨碍周围居民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在夜间施工时需办理好有关手续,并做好周围居民的思想工作尽量不使用超声标准的机械设备施工。

7、工地必须实行围墙封闭施工。围墙高度统一为2m。围墙必须坚固、稳定、整洁、美观、规范成线,沿工地大门的周边设置。

工地设置的“七牌二图”标牌,集中设置在大门旁显要部位,并用不锈材料嵌边装饰。

三、绿色施工

1、节地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现场临设要根据施工人数和施工场地要求,布置要尽量紧凑。

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现场平面布置紧凑,布置拟建建筑物的四周。

2、节能

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办公和生活区临时设施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保温板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使用轻钢结构骨架,作为施工临时设施多次重复使用。

3、节水

施工现场安装用水量表,控制施工阶段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保持水体循环,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循环利用。

4、节材

根据采购计划,合理的采购数量,对周转材进行保养维护,延长使用寿命,控制材料的消耗,并且对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5、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控制措施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建筑清理垃圾应采用容器吊运。

2)水污染控制措施

现场设置污水回收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水污水管网,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沉淀处理后的污水应尽量循环使用。

施工场地平整时应统一规划排水方向,坡度不大于千分之三,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雨水流向,有条件时排入现场设置的储水池,可作为场地洒水降尘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3)噪音污染控制

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自觉意识。

在施工现场设置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避免施工人员对周边的干扰。施工现场的木工棚、钢筋棚等须封闭,加工材料时应轻拿轻放,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并调整噪音比较大的施工工序的作业时间。

使用电锯切割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锯片送速不能过快。电锤开洞、凿眼时,应使用合格的电锤,及时在钻头上注油或水,控制扬尘和噪声。

建筑暖通施工难点与改善技术研究 第6篇

宋旭东 沈阳华维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暖通工程的质量会对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工艺。在专业人员进行安装施工时也常常遇到很多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找到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措施,确保暖通工程的顺利施工。

关键词:暖通施工;难点;改善技术

暖通工程安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进行暖通工程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应要求,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施工前要认真做好图纸审核工作,施工中要完善相应规章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对于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要采用合适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暖通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水平,为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一、建筑暖通施工中存在的难点

建筑暖通图纸的设计是安装暖通的重要依据,能够约束与指导暖通的安装工作,所以,在安装暖通之前,一定要认真绘制和审核施工图纸,尽量减少建筑暖通在施工中的修改数量。但是,在实际的图纸设计中,绘制出来的建筑暖通图纸的内容或者是需要标注的事项不够全面,不能在实际的施工中指导暖通的安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虽然绘制出了全面的建筑暖通图纸,但是在供暖设计方面,仅仅设计出了耗热量和耗热量的计算方式,却没有给出相对应的无力水平衡的计算方式,为后期的建筑暖通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了建筑暖通施工设计图纸外,安装材料也是建筑暖通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很多的施工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在建筑暖通的施工中选用了劣质的材料,或者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暖通施工经常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暖通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还增加了建筑暖通施工的成本。另外,建筑暖通施工的技术资料也是一大难点。建筑暖通施工的技术资料是控制整个暖通工程的关键,完整的暖通工程需要具有完善的、真实的技术资料。所以,在建筑暖通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暖通施工技术选择得当,必须边施工边整理技术资料,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可是,在实际的建筑暖通施工中,很多施工企业都是在整个工程完成之后,才整理技术资料,不能很好的发挥技术资料的作用,甚至还有可能为建筑暖通工作埋下质量隐患。

二、建筑暖通施工过程中的改善技术

(一)暖通设备安装技术的改善

在暖通设备安装施工开始前,首先应确保机房内部地坪的良好施工,其次应重视墙壁粉刷工作。所有暖通设备安装前应确保其各项基本需求均已良好完成,并由专门负责人员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的准备施工工作。除此之外,暖通设备在摆放时应确保其走向与管道保持一致,并对暖通设备检修空间的预留予以充分考虑,确保设备周围空间足够。在空调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装修棚顶高度以及空调风机盘管二者应保持相互对应,同时空调机排水方向以及积水盘摆放位置也应保持一致。

(二)风管安装技术的改善

在排气扇安装过程中尤其应注意风管安装,务必保证风管部分的安装位置保持平直,并选择软连方式结合变形缝与设备交接区域,避免因拐弯而带来过高的阻力;在安装水管过程中同样需保持平直,同时在转弯处或者爬坡区域务必保持 45 度拐角。此外,在风管弯头区域应确保空气留存量处于最低值,并连接软管与变形缝;阀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阀门方向必须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同时在阀门四周附近应预留出一部分开闭空间,在积水盘内部安装阀门以及过滤器,这不仅有利于排水,更便于后期检修工作。除此之外,在设计冷凝水管时必须保证其自成系统,而不可共用其他排水管。

(三)保温施工技术的改善

在建筑暖通施工各部分要素中,保温施工工程是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倘若保温工程缺乏过硬的施工技术和足够的施工质量水平,冷凝水管可能会受此影响而产生故障,继而对系统整体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对于暖通保温施工而言,水项目施工部分是其中的主要难点,工程监理人员在此过程中应对施工工序进行密切观察和监督,并要求施工作业人员严格遵循既定施工方案展开施工作业,同时应确保顶棚安装完毕、管道试压合格之前完成保温施工作业。在该部分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通常包括保温材料与垫木二者之间缺乏紧密连接、阀门保温范围相对较小、管道与垫木之间出现过大的空隙等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温材料应满足耐火性能等各部分设计的基本要求,粘合剂也应与绝热材料相匹配。

(四)风口安装技术的改善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审查暖通施工图纸以及装饰施工图纸,特别是会议室、大堂以及多功能厅等造型复杂的结构,保证消防喷头、风口以及各处灯具与墙壁保持协调和一致。所以,在风管安装前应首先对暖通设备安装以及装饰图纸进行审查,确认合格后再行打开风口。此外,暖通施工中会出现较多洞口遗留,施工完成后应严密封堵,避免因漏风导致风量不足或者无法换气的情况。

三、结束语

暖通工程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性施工,它由空调施工、采暖工程和通风工程等部分综合构成。暖通施工在实际进行时主要为各项部件的安装工作,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这些安装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整体来说,暖通工程的进行时间在建筑主体完成之后,属于辅助工程的一部分,虽然是辅助工程,但它的质量对整个建筑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施工前期就考虑周密后期的暖通施工,预留或者预埋暖通工程管道。到了暖通工程进行阶段,要依照初期的设计,根据预留施工进行安装布置。设计是施工中不容忽视的,在暖通施工时要做到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保证施工的质量是第一要务。现阶段,各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暖通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诸多新型工艺和新型技术,这些新技术是的暖通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为了使这些新技术及时并高质量的应用于暖通施工中,就对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及时而熟练地掌握新工艺,才能跟上技术的进步,完善暖通施工。

参考文献:

[1]张海鸿.建筑暖通施工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3.

探讨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 第7篇

关键词:生活水平,园林施工,技术难点,解决方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我国提出的构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和谐度就变成了极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城市的环境的质量状况而言其园林的发展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园林建设在其施工技术方面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点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脚步起到了相当严重的阻力, 所以必须要针对园林的整体施工建设方面做好全方位的管理监督, 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推动还能很好的提升市场的适应能力, 从而对企业可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起到了有效且科学可行的促进作用。

1 园林施工当中遇到的难题

1.1 地形的影响

因为遭受到园林所在地形的影响, 这对园林在施工准备工作之前的测量放样以及估算施工量等一系列的技术而言都是难题。

1.2 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因为受到园林所处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条件所影响, 为园林的施工过程当中的植被的种植类别的选定工作造成了诸多不易。

1.3 假山的影响

由于一些观赏的需要所以常常要在园林的施工当中安置一些假山, 但是假山通常有要很强的稳定性, 这也就为假山的施工技术造成了难题, 如果假山的施工技术水平有所减少, 就很容易造成其稳定性能的下降, 从而极易造成游玩在假山之中的游客随时因为塌落而出现人员的伤亡情况。

1.4 园林原土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总是会因为园林原土的影响造成植被的成活率减少, 从而成为了植被种植技术的重要难题, 最终的解决方式往往是补种甚至是进行多次的补种, 不仅仅浪费了成本, 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会对工期造成不必要的耽误, 从而导致了种植技术方面的极大的考验。

2 城市园林施工技术方面的难题解决方法

2.1 园林假山等景观的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

就拿园林建设的规划方向和设计方向来举例, 我们在园林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必须做到对园林之内的运输通道的一个确保, 一定要尽可能的防范因为一些重大型的车辆的通过给园林所处的范围内的土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这样会对园林的土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使该土地所种植的植被不易成活。再来说一说假山石的施工技术问题, 对假山石这种大型的景观建筑物而言其良好的稳定性是必不可少的特性, 可这也正是其建设方面难以克服的难题之一, 在游玩的环境当中必须确保游客的安全问题, 那么景观假山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建筑方面必须谨慎小心切不可出现塌陷的情况造成恶劣的伤亡事故。所以, 园林的景观方面的建设必须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时刻注意其工艺要求, 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施工要求以达到谨慎小心的目的。比如说提升假山的稳定性就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措施, 首先应该在假山进行施工的作业之前就在假山所处的区域内开展挖掘工作, 然后再进行回填的施工操作, 在此施工操作当中一定要填加一定数目的砾石或者是石块, 这样才可以将假山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又科学的提升。务必记得, 在做这些景观施工之前一定要做好力学的分析还有计算, 然后在其基础得到稳定后再开始对其展开施工的操作工作,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证到了其建设所需的稳定性。

2.2 因气候及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植被选种困难及办法

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我们在园林的设计构思之初就要考虑的问题, 再加上受到园林建设本地的一些气候条件还有环境条件的作用, 从而导致了植被的选中变成了长久以来对园林的施工建设的企业造成的困恼。所以,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尽量将本地植物应用在园林的设计与施工当中 (2) 严格遵照设计上的要求来选定植被的种类以及批次。

2.3 因土质造成植被成活率下降的难点及方法

园林的植被成活率底下的一方面原因就是土质的问题, 所以为了能够很好的防止这个问题, 我们的园林施工方应当把土壤的环境尽量地提升, 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园林的植被在其运输的行程中做好有效且科学的保养措施, 这样不仅仅可以给其建立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还可以让其能够尽快的适应新鲜的环境并茁壮成长。

2.4 因地形使得测量放样以及估算施工量形成的难题及方法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当中, 其地形的因素是不可以随意变更的, 这也就导致了所有的施工单位都必须想方设法的去适应所处的地形。为了能够将该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应该留意以下几方面: (1) 极力提升测量放样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测量的设备还有使用的仪器的先进性, 且将现代化的测量放样技术融入其中, 从而保证测量放样与估算施工量的精确性, 给工程的质量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深入施工的现场做好探究工作, 以此保证计算与测量的准确性, 这一数据的精确度为工程造价的管控以及土量的计算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撑。 (3) 一定将核算的工作做到最好, 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好仔细的研究, 对各种植被的使用数量做好精确的统计, 才能对造价进行更好的核控。

3 园林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范畴

3.1 提升园林的施工技术

从一位专业技术的的园林工作人员的角度来说, 在做绿化工作的过程当中通过对园林的精心设计、操作以及栽、种、选、引等等各个方面来完成好其施工工作。对园林施工人员来说, 需要具备过硬的园林操作技术, 必须将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和传统的培植方式相互融合, 以期充分发挥高超的技能, 并通过这些高超的技能使得对植物的艺术创作达到新的高度。

3.2 对技术的控制以及管理工作的强化

要想为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谋求一个更宽更广的发展舞台, 为其争取良好的工作待遇, 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以及技术的含金量得到提升就必须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完善。以此来达到企业施工技术的控制以及管理能力的提升的推动目标, 给企业综合市场竞争的构造和提升打下坚实的基底。

3.3 将园林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这么长时间的发展脚步中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传统的单一模式也不再是生态园林的发展必须模式了。将所处的园林环境、地形以及气候等因素有机的融合起来, 这样可以革新的创造出适宜当地气候的植被, 这将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施工的质量的良好契机。在现如今的生活中, 广大人民的物质要求越来越高, 生活的水平也是越来越好, 对于大家所欣赏的事物也是各有千秋。所以现代的园林建设事业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样的单一简单, 需要融合进更多的新鲜元素以达到现代化的美好园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在实际的施工操作当中, 每一个施工企业务必要根据园林工程所处的情况来设计规划, 争取将园林的施工技术与该地的地形进行完美的结合, 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新生态的园林建设模式。并且在操作过程当中一旦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定要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不同的地形、气候、土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并且要求施工的人员制定出一系列合乎情理的施工计划, 将所有工作做好相应的调配,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一箭双雕。将园林的科学施工进行到底。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难点问题探究 第8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突飞猛进, 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行业结构也在进行着调整, 不断地扩充和丰富的行业内容, 打破了过去隔行如隔山的模式局限性, 各个不同的行业之间互相交融, 都潜移默化推动着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行业逐渐向前发展。但是我国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目的和理念远远不止这些, 但是风景园林的施工工艺和管理中存着很多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风景园林的发展, 只有通过对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才能够满足现代园林的发展需求。

2 现代风景园林施工工艺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我国有关园林建设工程行业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不完善

我国制定园林建设工程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行业的法律法规, 是为了能够指导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规范地施工, 为提高我国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 能够推动我国园林建设工程的整个体系能够实现协调统一发展。就实施而言, 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制系统的建立开始得比较晚, 在很大程度上其施工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太多。

2.2 可被利用的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土地不足导致其发展具有局限性

我国人口众多, 自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就逐年增加, 出现了目前城市人口居住占地压力很大的局面, 然而就是这些人口密集的城市是最需要风景园林建设的, 最近这几年,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 一些城市的用地情况发生了改善, 但都没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用地紧张的状况。

3 提高风景园林施工工艺与技术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全面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和体系

技术管理的依据就是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园林建设工程与城市所具有的自然生态关系十分密切, 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旨在能够做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工程的核心, 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寿命。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城市中的居民所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关心程度和要求都在逐步的提高, 目前城市环保问题成为生活中的焦点问题, 质量责任十分重要,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施工过程, 很多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并不完全由施工技术造成, 很多的情况是由施工的管理者没有遵照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标准, 所以, 必须狠抓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 不仅让管理者还得让施工者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体系, 并且切实有效地开展质量控制活动, 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所建设的工程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同时这也是实现质量目标、确保项目有效运营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3.2 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园林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熟练的园林施工工艺和技术, 还必须具有学习先进园林施工技术的意识, 拥有"始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创作思维。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可以确保大到游览区和公园, 小到盆景和插花这样的细节工作都能体现出生活的美感, 不同的园林工作者的艺术作品都各具特色、充满活力、意味深远。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元素其他的艺术作品所不具有。

3.3 加强施工管理以及队伍的建设

第一, 推行项目监理制。实行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监理制度, 保护业主权益的同时, 又能够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 监理人员应该掌握科学的评估工程质量的方法, 秉承公正、诚信的理念, 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督促及时地整改。第二, 加强施工队伍以及管理的建设。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是否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关键之处就在于管理的水平以及施工队伍的素质。风景园林建设工程项目不仅工序比较复杂, 而且专业性还很强, 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人员选用的程序, 这就需要风景园林建设项目的管理部门应该选择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专业技术人员, 然后再根据施工人员的特点和岗位要求进行任务的合理分配。必须着力于提高风景园林的施工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 在此基础之上,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水平才有可能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4 结语

公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分析 第9篇

公路施工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工程, 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也比较多, 主要可分为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

从外部客观环境来看, 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土壤土质等方面。公路建设属于基础建设的民生工程, 其作用是为了惠及民生和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但是, 在有些地区, 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不适应公路施工的发展, 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该地区的土壤土质对公路施工进程会有很大的阻碍, 从而影响公路施工的发展。

从内部原因来研究, 影响公路施工的因素包括人员素质、材料质量、设备质量以及公路施工的技术手段。首先, 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公路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人员素质较高, 对公路施工各方面的把握就比较到位, 比较有利于公路施工的发展。其次, 材料质量和设备质量也是影响公路施工的重要因素。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施工质量的好坏。最后, 施工技术是决定公路施工的关键性因素, 不管是施工团队自有的技术手段, 还是学习引进的技术手段, 都对公路施工有很大的影响。

2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2.1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重点分析

第一, 路基、排水、管道等基础性工作上, 任何工程的开始都是在良好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此, 我国公路施工的重点技术也是在路基、排水、管道等基础性工作上。针对公路建设这一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 重点就是要做好公路建设的施工, 控制填料填筑速率与时间、控制路基的压实厚度, 以实现公路建设惠民、促经济发展的目的。在路基建设方面, 做好路基的选址、填埋、修建一直是公路施工技术的重点项目, 在未来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也要一直重视。此外, 公路排水系统和管道的规划、安装也是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基础性重点工作。

第二, 测绘、设计工作, 在公路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 设计部门和施工队伍必须要对公路建设地进行全面的考察, 这也是公路施工技术要求中的重要内容。公路施工测绘方面重在不仅要求公路建设施工方要有一个高素质的队伍, 而且要求测绘队伍要进行实地考察, 这对测绘队伍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的测量工作来说, 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对公路进行了实地考察之后, 道路、施工方面的设计就成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因为, 公路施工的设计涉及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是公路施工前期准备的重点工作。

第三, 工程施工工作,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工程的施工上。就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施工的技术来看, 整体上还处于传统粗放型的管理状态, 在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上还不能满足新时期施工技术的要求。再加上有些施工队伍的施工技术水平有限, 不能很好的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 影响了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2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对于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 归根结底是有我国公路施工整体技术不高造成的。我国公路建设虽自古就有, 但是进入现代社会, 我国的公共路施工技术受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的影响, 发展较为缓慢。公路施工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公路施工技术难度大、填石路基技术不成熟和先进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较为落后这三个方面。其一, 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公路施工技术难度大是我国公路施工遇到的基本问题。我国面积辽阔, 地质结构较为复杂, 需要进行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较多, 但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 部分地区的公路施工面临很大的技术难题。其二, 填石路基技术不成熟除了受技术的限制外, 还收到人们意识的影响, 在我国, 路基的采用的填埋物主要是土壤、水泥等物质, 而且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基填埋时不注重填埋质量, 对公路后期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其三, 先进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较为落后。我国公路施工先进技术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 较为落后, 在对先进的公路施工技术的运用、研究、发展上还存在很大的漏洞, 由此造成了公路施工技术上的难点较为突出。

3 公路施工技术发展策略

3.1 提高人员素质

要想使我国公路施工技术上的重难点问题有所缓解甚至是解决, 提高人员素质是第一要务。在此, 主要是提高施工队伍、管理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人员素质。具体要策略方面一是在吸收新人员时, 企业及管理部门要尽量招收高素质的人才, 为整个公路建设队伍提供新鲜的血液。二是在原有技术人员的基础上进行选拨, 为哪些有潜力的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和再学习的机会, 强化现有公路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三是要与其他机构和部门进行交流、总结, 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 促进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

3.2 完善基础性工作

技术要发展, 做好基础性工作很重要, 在公路施工中, 路基、排水、管道等基础性施工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完善公路施工的基础性工作, 就要从小事着手, 认真做好路基、排水地段及管道的选址, 而且,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只有做好了基础性的施工工作, 科学的进行路基、排水系统、管道等的建设, 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才有更大的可能。

3.3 借鉴先进技术

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施工技术, 要做好与各部门和相关行业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例如, 在进行图纸设计与实地测绘的过程中, 可以尽可能的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将现有技术设备熟练使用、对借鉴的先进技术进行深入的学习, 使之为我所用。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认真落实技术交底和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使全体人员参与到施工技术的、创造改进工作中来, 进而促进我国公路施工技术的提升。

3.4 做好技术总结工作

要做好公路施工技术方面的总结工作, 就要从公路施工前期开始到施工结束, 对整个公路施工技术进行完整的总结。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了解前期公路施工的特点及要求, 分析工程施工所要运用的施工技术, 从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 保证公路施工的技术支持有理有序的进行。

4 结语

“要致富, 先修路”, 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也在不断的发展。面对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企业及相关建设机构要努力做到提高人员素质, 强大公路施工技术的生产力;要积极做好填埋路基、排水设备和管道安装等基础性工作, 为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可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做好各部门和相关行业的交流;要做好技术总结工作, 为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成.在公路施工建设中桥梁加固施工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34∶255.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难点及控制 第10篇

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 经常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施工较难, 从而形成施工技术难点: (1) 地形影响, 园林地形的影响, 对于园林施工之前的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量等技术均是一大考验, 成为地形因素导致的技术难点; (2) 气候与环境影响, 园林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的影响, 给园林施工中的植物的种植类别选定带来困难, 从而形成气候与环境导致的技术难点; (3) 园林原土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园林原土的影响, 导致植物的成活率降低, 从而成为种植技术的一大难点, 因而往往需要补种甚至是多次补种, 不仅浪费成本, 还会延误工期, 对种植技术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2 解决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的几点措施

2.1 因地形导致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形成的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由于地形往往是不可改变的, 因而作为施工企业只有去适应它, 解决此类技术难点的方法: (1) 着力提高测量放样过程中所采用测量设备与仪器的先进性, 并利用现代化的测量放样技术, 以此确保测量放样和估算施工量的精准性, 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研究, 确保测量和计算的精准性, 为工程造价的管控和土量的计算等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2.2 因气候与环境影响导致植被选种困难的应对措施

由于在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加上受当地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导致植被选种一直是困扰园林施工企业的技术难题。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尽可能地应用本地植物于园林设计和施工之中, 例如可以在本地的苗圃中采购植物; (2)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定苗木和花卉的种类和种植的批次。

2.3 因土质导致植被成活率低下的技术难点的应对措施

为避免因土质问题导致成活率的低下, 作为园林施工企业, 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土壤环境, 例如可以采取铺设底土和深挖换土的方式给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以促进植被成活率的提升。此后, 还应在园林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从而为植被的移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确保其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并成长起来。

3 关于如何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的几点心得

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因为施工安排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更和调整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弊端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3.1 充分做好园林绿化施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 园林绿化施工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设计的设计者意图, 了解各种园艺植物的生态习性, 认真编制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场地的平整和定点放线, 并在施工之前与建设各方做好沟通交流, 切实做好园林绿化施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结合工程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作为园林绿化施工企业, 首先应结合工程投资方的需要, 确保种植的园林树木和施工管理的安排科学化、合理化;其次是树木种植时必须确定苗木的采购数量和种类, 并安排专业施工人员种植, 并做好相应的施工调配工作, 切实提高施工效率, 最后是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预防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

二是从源头把住苗木质量关, 在苗木采购过程中仔细检查苗木根系完好与否, 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苗木的保护工作, 从根本上提升苗木成活率。

3.2 着力提升园林绿化施工团队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在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 为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工程质量, 必须着力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配备专业的科学的园林绿化工程师,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作为园林绿化工程师还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理环境, 合理开展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指导施工人员开展各项施工任务, 全面提升施工团队的素质与技术水平。

3.3 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因为工人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的质量, 较高的施工质量能够减少园林绿化后期苗木的死亡, 减少拯救病弱苗木的费用, 提高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较差的现场施工质量会导致苗木后期大量死亡, 使园林绿化的费用增加。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是指要配备具有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人员, 在工人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 进行技术的指导,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园林苗木种植方法。此外, 还应加强苗木的后期管理, 才能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摘要:通过多年来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观察和总结, 结合园林行业本身的特点, 提出了在园林施工中应重视技术人员的使用, 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中重视施工质量、强化施工管理和合理控制施工项目成本, 从而更好地提高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 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市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参考文献

[1] 余龙波.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 王运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现代园艺, 2011

谈我国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

1.园林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在城市中进行园林工程施工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施工技术难点:

1)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在现代城市进行园林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施工场地与环境的限制。无论是施工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建设的过程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在城市中进行园林施工方案设计中,一般避免使用体积高达的树种,并且需要同时考虑植株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价值。基于以上目的,在进行园林施工中需要对进行栽植的植物品种进行充分考虑。在制作假山时,对于假山所选用的材料也要进行慎重考虑,尽量减少假山材质对施工环境的影响。并且需要同时注意在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噪音污染、粉尘污染等现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土质问题与植株成活率。在进行园林施工建设中,植株的成活率是施工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土质与植株的成活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在施工中所选用的植株不适合当地的土质,将会大大降低植物栽种的成活率,从而使得园林施工建设质量得到不到保证。

2.技术难点控制措施

2.1优选选择本地植被品种

从环境保护的原则出发,在园林施工中要优先选择本地的植被品种。在培植植被时,要从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出发,分批采购以及培植植被,进一步对植被的成活率进行提高。

2.2依照工艺标准制作假山

基于假山的安全性,在制作假山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施工工艺的具体标准来进行。在施工景观石时,要准确计算和分析景观石的各种力学,防止由于误差而出现景观石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要注重科学的施工顺序,在完成技术土方建设之后方能栽种植株,这样就可以减少因为施工顺序不科学而使植株成活率出现降低的情况。

2.3积极为植被成活率创造良好条件

植被的成活率与园林的土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降低园林的建设成本,提高植被在土质中的适应性,在园林施工当中,施工单位要把以往传统的栽种手段转变成通过铺设土底以及深挖换土的手段为植被提供优质的土壤,以此来对植被的成活率进行提高。同时,施工单位要注重植被的养护工作,运用科学的养护手段为植被成活率创设良好条件。

2.4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了解地形

园林施工的地形较为复杂,施工单位要注重运用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来预估工程量和地形,以此提高施工质量。园林工程相对于其他工程建设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在施工中需要模拟处理自然地势,在处理当中,计算图形以及数据等资料的量非常大,并且也很难运用机械设备来进行成本控制。这个时候,施工单位要深入施工现场做详细的了解,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计算成本和施工土量,在对植被植物的使用量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核算。

3.园林施工管理工作重点

3.1改善施工管理模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深化改革,建筑行业在经济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有关施工单位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且以良好的势态发展就必须要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加以重视。园林施工单位应该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为基础,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在对园林施工单位内部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得到改善与提高后,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技术的开展与实施[3]。园林施工企业应该在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现状进行详细掌握后,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与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调整与管理制度优化。进而保证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在施工過程中将管理制度中的规章制度实现彻底执行。

3.2增加施工技术含量

在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同时,园林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在园林具体施工建设中所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技术改善与管理。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与管理手段进一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主要途径有:增加施工人员对技术施工的认识,并且加大对施工人员技能培养的资本投入。在提高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优化施工单位的人才结构,有效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在提高施工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对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采用科学的处理措施进行解决。不单单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质量,还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施工单位的稳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3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一项景观建设工程的顺利完成,施工队伍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景观设计基础知识,专业操作标准,图纸理解能力较强。通过对绘图设计理念进行充分理解,创造设计者心中最理想的建设工程。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须要求设计单位介绍一下详细的设计思路,通过描述来深刻理解其中整体设计的理念,以方便在施工过程中,如种植树木的时候,哪棵树木要摆放什么角度,如何搭配生动有趣的得到更好的灵活运用。

所以良好的施工队伍,除了专业过硬的质量,你还必须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因为施工队伍的业绩最能反映他们的经验有多少,所以选择施工队伍时,必须查看他们的业绩,业绩越好,质量就越有保证。正所谓“三个设计,七份施工”,因此,良好的景观设计师和建筑需要共同努力完成,才能产生设计构思的效果,这就需要精良的施工队伍,否则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首先,过硬的施工队伍,通过提高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整体形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效果。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

3.4把好绿化工程质量关

(1)重视对土壤的处理

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物今后的生长,严格按照土壤翻挖深度、质量、基肥等相关要求施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土壤坚决不要。如果遇到污染的土壤,一方面在种植区将原有水泥地破碎后不外运,留作阻隔层,铺大约20cm厚,半径1.5cm~2.5cm的石子,然后用无纺布覆盖,用来阻止污染水返浸,造成再次污染;另一方面适当增加种植土厚度,抬高地势,使根系远离污染土壤。

(2)挖种植穴

种植穴挖好后可在穴中填些表土,如果坑内土质差或瓦砾多,则要求清除瓦砾、垃圾,最好是更换新土。如果种植土太瘠瘦,就先要在穴底垫一层基肥。基肥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等。基肥上还应当铺一层壤土,厚度5㎝以上。根据施工规范、图纸设计要求,按照放样的灰线进行开挖,而苗木土球的大小对树坑起决定性因素。

(3)在栽植24h内用定根水浇透,并固定支撑

对于旱阳坡,瘠薄地的冠径种植坑直径种植坑深度灌木林,更要防止进一步发生逆行演替退化为荒草地的危险,实行封育依靠自然力量来恢复,逐步改善生态环境。只有严格按施工工序操作,逐道工序交接检查一环扣一环,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4.结语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建设是多项学科知识的结合,任何一项都是不能缺少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环境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建设在实践中是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才能解决园林施工中各种技术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园林艺术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许春芳.现代园林施工工艺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的分析 第12篇

地下连续墙技术自1950年意大利使用后, 以其优越的特点别广泛应用在建筑、煤矿、市政等部门, 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哈尔滨市即将开始地铁一号线的施工, 因此,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对哈尔滨市地铁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地下连续墙施工难点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为导墙施工、钢筋笼制作、泥浆制作、成槽放样、成槽、下锁口管、钢筋笼吊放和下钢筋笼、下拔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拔锁口管。

以下将叙述各个重要施工环节中的要点和难点:

2.1 导墙施工

导墙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 其作用是挡土墙, 对挖槽起着重大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2.1.1 导墙变形导致钢筋笼不能顺利下放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导墙施工完毕后没有加纵向支撑, 导墙侧向稳定性不足, 产生导墙变形。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导墙拆模后, 沿导墙纵向每隔一米设二道木支撑, 将二片导墙支撑起来, 导墙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 禁止重型机械在导墙侧面行驶。若导墙已变形, 用锁口管强行插入, 撑开足够空间下放钢筋笼。

2.1.2 导墙的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平行

由于导墙本身的不垂直, 造成整幅墙的垂直度不理想。导墙的内墙面与地下连续墙的轴线不平行会造成建好的地下连续墙不符合设计要求。

解决的措施主要是在进行导墙设计时要保证内外导墙面的净距应等于地下连续墙的设计宽度加50mm, 净距误差小于5mm。

2.2 成槽

2.2.1 地下水的升降

遇到降雨等情况使地下水位急速上升, 地下水又绕过导墙流入槽段使泥浆对地下水的超压力减小, 极易产生塌方事故。为了解决槽壁塌方, 必要时降低地下水, 保证槽壁的稳定。另一个方法是提高泥浆液面, 泥浆液面至少高出地下水位0.5m~1.0m。在施工中发现漏浆跑浆要及时堵漏补浆, 以保持泥浆规定的液面。第二种方采用的较多, 但碰到恶劣的地质环境, 还是第一种方法效果好。

2.2.2 刷壁次数的问题

刷壁要求在铁刷上没有泥才可停止, 一般需要刷20次, 确保接头面的新老砼接合紧密, 若达不到要求, 可能造成两幅墙之间夹有泥土, 产生严重的渗漏, 对地下连续墙的整体性也有很大影响。

2.3 钢筋笼起吊和下钢筋笼

2.3.1 钢筋笼偏移

由于上一幅施工时锁口管后面的空当回填不密实造成的漏浆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成槽时由于砼已凝固, 会损坏成槽机的牙齿, 下钢筋笼时也会对钢筋笼产生影响。

当钢筋笼碰到砼块时, 会发生倾斜, 使钢筋笼左右标高不一致, 影响接驳器的准确安放。同时由于漏浆的影响, 会使钢筋笼发生侧移, 扩大本幅墙的宽度, 占用下一幅墙的墙宽。

2.3.2 钢筋笼的吊放

钢筋笼的吊放过程中, 发生钢筋笼变形, 笼在空中摇摆, 吊点中心与槽段中心不重合。就会造成吊臂摆动, 使笼在插入槽内碰撞槽壁发生坍塌, 吊点中心与槽段中心偏差大, 钢筋笼不能顺利沉放到槽底等。吊点问题至关重要, 一旦吊点发生问题, 就有可能造成钢筋笼变形等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一定要经过项目部人员的仔细研究推敲, 以确保钢筋笼起吊的绝对安全。插入钢筋笼时, 使钢筋笼的中心线对准槽段的纵向轴线, 徐徐下放。

2.4 下、拔混凝土导管、浇筑混凝土

2.4.1 导管拆卸的问题

在浇筑混凝土时, 要根据计算逐步拆卸导管, 但由于有些导管拆不下来或需要很多的时间拆卸, 严重的影响了混凝土灌注。

其解决方法为只要每次混凝土灌注完毕把每节导管拆卸一遍, 螺丝口涂黄油润滑。还应注意在使用导管时, 防止导管碰撞变形, 难以拆卸。

2.4.2 堵管的问题

导管堵塞后, 要把导管整体拔出来, 拔出时应换用直径大的钢丝绳。导管的整体拔出会因为拔空而造成淤泥夹层的事故, 而且管内的砼在泥浆液面上倒入泥浆, 会严重污染泥浆。

2.4.3 槽底淤积物对墙体质量的影响

槽孔底部淤积物是墙体夹泥的主要来源。混凝土开浇时向下冲击力大, 混凝土将导管下的淤积物冲起。一般情况下, 这层淤泥比底部的淤积物细, 内摩擦角小, 比处于塑性流动状态下的混凝土有更大的流动性, 只要槽孔混凝土面稍有倾斜, 就会促使淤泥流动, 沿着斜坡流到低洼处聚集起来, 当槽孔混凝土面发生变化或呈覆盖状流动时, 这些淤泥最易被包裹在混凝土中, 形成窝泥。被混凝土推挤至槽底两端的淤积物, 一部分随混凝土沿接缝向上爬升, 甚至一直爬到槽孔顶部。当混凝土挤压力小时, 还会在接缝处滞留下来形成接头夹泥。当多根导管同时浇注时, 导管间混凝土分界面也可能夹泥, 这些夹泥大多来自槽底淤积物。

混凝土浇注中要保持混凝土连续均匀下料, 混凝土面上升速度控制在4~5m/h, 导管下口在混凝土内埋置深度控制在1.5~6.0m, 在浇注过程中严防将导管口提出混凝土面, 导管下口暴露在泥浆内, 造成泥浆涌入导管。主要通过测量掌握砼面上升情况、浇筑量和导管埋入深度。当混凝土浇捣到地下连续墙顶部附近时, 导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 一方面要降低浇筑速度, 另一方面可将导管的最小埋入深度减为1m左右, 若混凝土还浇捣不下去, 可将导管上下抽动, 但上下抽动范围不得超过30cm。

在浇筑过程中, 导管不能作横向运动以防沉渣和泥浆混入混凝土中。同时不能使混凝土溢出料斗流入导沟。对采用两根导管的地下连续墙, 砼浇注应两根导管轮流浇灌, 确保砼面均匀上升, 砼面高差小于50cm。以防止因砼面高差过大而产生夹层现象。

3 结语

随着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会需要进一步研究, 这里仅对地下连续墙技术的重点施工环节进行研究, 为安全施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5.

上一篇:施工监理工作义下一篇:校园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