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场范文

2024-07-27

公众舆论场范文(精选8篇)

公众舆论场 第1篇

微信用户群体扩大也促使微信舆论场形成。2013年12月23日,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秘书长祝新华在“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发言认为, “微信正取代微博, 成为网络舆论最为集中的平台”。这一平台将8亿用户通过人际关系网复杂连接, 对现实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传播、扩散, 直接或间接推动舆情发展。微信的特殊性使其舆论场也与众不同, 如何促使微信舆论良性发展也成为现下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微信舆论场特殊, 监管引导难度大

(一) 微信舆论依赖现实社会社交网络, 私密度高

CNNIC曾有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60.15%的人是通过手机通讯录的方式添加微信好友, 61.77%的微信用户会通过熟人发来的验证请求, 对于陌生人的请求基本采用直接删除、不添加的冷处理方式。基于“熟人关系”形成的社交圈具有更强的亲密性、互动性, 传播效果也更为显著。微信信息传播中, 不仅“非好友”不可见, 用户也可自主设置“拉黑”“分组”等选项, 使得传播更有指向性, 私密程度更高, 形成的舆论话题也更为集中。

作为民间舆论场的代表, 微信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既是大众传播媒介, 却又包含人际传播的形式。用户在选择性输出意见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使其在场域内部互动、频繁交流, 形成一股股舆论“暗流”。而面对这一特殊的传播形式, 监管部门传统的监控渠道及治理模式显然不适应, 既不能快速觉察, 也无法有效治理。

(二) 微信传播轨迹复杂, 监管引导滞后

微信传播基于现实关系网络, 却又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互动, 在好友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的共同作用下, 不仅能实现一对一精准传播, 还能进行一对多的扩散, 传播轨迹复杂。热点话题从A处经过B的传播再到达C处, 以个体为中心, 圈套圈, 将热点话题及相关意见覆盖、重叠。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微信舆论不是直接一次生成的, 而是通过多次的扩散、聚合、交叉之后逐渐形成“半封闭半公开”的舆论场。在这个复杂的传播平台上, 用户言论更自由随意, 加之“把关人”的缺失, 如果传播信息有误, 很可能误导受众。而信息经过数次多种形式的传播, 无效信息冗余, 监管部门无法追根溯源, 更无法形成有效的“大数据”统计, 使得主流媒体的引导成效不大。

(三) 微信圈层隔离, 舆论走向分化

微信的普及并没有妨碍社交群的分化。根据用户性别、职业、爱好、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微信用户自觉形成以个人为中心的众多小圈子, 并彼此分离, 平行共存。这些“圈子”有临时建立也有长期存在的, 其活跃度的不同造成“冷”“热”之分。“使用与满足”理论提出, 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求, 选择特定媒介, 满足心理需求。微信用户往往会选择能够体现其价值的“圈子”发表言论, 而在不被重视的“圈子”保持沉默。这也造成了热点话题在部分“圈子”引起热议, 在部分“圈子”没有反应;精英“圈子”对问题的分析相对理性, 普通群体“圈子”易被煽动, 甚至听信谣言。圈层隔离带来的舆论分化, 使得监管部门更难以掌握每个“圈子”的具体舆论走向, 媒体引导在“圈子”的外部难以做到“对症下药”, “渗透治疗”。

二、公众媒介素养失范, 微信舆论场失衡

对于微信舆论的监管与引导, 政府及主流媒体在一开始就是缺失的, 这也是微信自身特点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 微信舆论的引导责任不得已“转嫁”于公众自身, 形成对公众媒介素养的依赖。

全媒体时代, 新媒介素养主要指公众接触、解读和使用新媒介及新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1]良好的媒介素养能帮助公众树立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能正确对待网络信息, 理性批判社会问题, 自觉维护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但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之下, 我们的媒介素质教育远落后于新媒介的发展速度, 普通民众媒介素养缺失引发的问题, 在微信舆论场也有具体体现。

(一) 为网络谣言提供便捷的传播渠道

网络谣言的产生是信息社会中公众对社会信息的不确定、科学知识的缺乏、社会管理滞后等多种因素下的产物, 微信群体的扩大更为这颗“毒瘤”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由于微信传播即时、便捷、私密, 借助现实社会的熟人圈子又比其他网络媒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使谣言在被冠以“出大事了”“真相触目惊心”等名目之后形成“病毒式”传播。而公众网络知识的缺乏及媒介素养的缺失, 极易被网络谣言引导, 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 “道德绑架”“网络暴力”频现

微信为公众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便利, 但媒介素养的缺乏导致的主观、偏激、不加思考, 使微信成为情绪宣泄之地, 公众易被煽动, 导致舆论极化, 造成“道德绑架”“网络暴力”等不良后果。不仅“不转不是中国人”“请好心人转发”“请自觉抵制”等言论层出不穷, 刺激眼球, 类似“问题疫苗”在微信被“妖魔化”传播导致的拒绝国产疫苗等问题更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后果。

(三) 法律意识问题引发“舆论审判”

2015年6月17日到6月19日, 一则“人贩子一律死刑”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而据相关数据统计, 81%的网友支持这一结论, 呈压倒性态势。我国的刑罚制定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 而网民利用朋友圈形成的狂呼呐喊无疑是在向法律施压, 甚至导致“舆论审判”的不良后果。而层出不穷的案例, 在呼吁民众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的同时, 更引发公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三、政府监管与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双管齐下, 构建良好的微信舆论场

微信舆论场影响日益加深, 却没有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加强政府监管与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必须双管齐下, 良性互动, 对任何一方面的忽视, 都可能造成微信舆论场的失衡。

(一) 官方主流媒体积极介入公众平台,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官方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准确、权威、公信力强, 积极介入公众平台能有效地抑制谣言, 净化微信舆论环境。在重大事件中, 政府意见的传达、新闻信息的传播、公众意见的收集都必须依靠微信公众平台。在引导微信舆论时, 政府也必须更新观念, 把握传播规律, 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了解公众意见, 实现与民间舆论的对接。在具体问题的应对上, 官方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及时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并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 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 构建完善的“把关人”机制, 依法监管舆情

对微信舆论的引导, “把关人”应充分发挥作用。作为舆论引导主体, 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 确立明确的传播方向, 尤其是针对微信出台相应的具体措施。运营商及技术部门作为“把关”的具体实施者, 必须加强对微信的监控能力, 既要在技术上加强对关键字的审核, 净化微信传播内容, 也要继续加强对微信用户的实名注册制, 约束用户行为。主流媒体则应加强微信与微博、论坛等其他网络形式的互动, 使微信舆论通过多种形式呈现。

(三) 普及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抵制网络不良影响

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支持。首先, 国家要积极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环境, 既要在宏观上给予政策支持, 又要督促各级组织使媒介素养教育深入群众。其次, 主流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普及网络知识教育, 弘扬主流价值观, 构建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 公众自身要树立责任意识, 培养信息甄别能力, 正确使用微信, 避免偏激言论, 做到自我把关。只有社会各界通力合作, 才能做到公民媒介素养的整体提升, 为健康微信舆论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全媒体时代, 微信的异军突起促使微信舆论场逐步形成。微信为即时通信、现实社交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因其特殊性形成了一股舆论“暗流”, 给政府的监管与引导带来难题。面对这一新兴势力, 只有将政府监管引导与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相结合, 才能促使微信舆论场良性发展。

关键词:微信舆论场,政府监管引导,公众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 2012 (2) :116-119.

[2]陈呈, 靖鸣.媒体微信评论的舆论引导探析[J].青年记者, 2015 (34) :45-47.

[3]陈燕.重大事件中微信传播的舆论引导[J].新闻界, 2014 (13) :55-58.

[4]唐乐阳.暗潮汹涌:微信圈群网络舆论特点及其控制[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22) :172-173.

公众舆论读书笔记 第2篇

《公共舆论》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由传播学大师李普曼于1922年创作而成。《公众舆论》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难以比拟的权威地位,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这一概念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并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回答了诸如舆论从何而来、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何为公众舆论等一系列的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对于本书的阅读其实是一件奇妙而心绪复杂的事情。这种经历就像是在水上泛舟漂流,在水流平缓之处,闪光的思想和绝妙的思辨如两岸风景,缓缓映入眼帘,可以被平和地接受和欣赏,并令人不禁在心里暗叹其妙。然而到了水流湍急,谷狭岸窄之处,流速陡然加快,暗礁碰撞,令人胸闷紧张,思维磕磕碰碰,抓头挠腮,直叹语句艰涩,角度转换突变,作者的思维实在不易跟上。

必须承认的是,笔者的确能力有限,阅读此书时多感吃力,只能对自己努力阅读之后所得的浅薄的、最主要的、宏观的认识加以介绍。

一、写作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为了取得胜利,利用宣传机器在国际国内大造舆论,进行大规模而强有力的战争宣传。大量的战争报道虚假而带有偏见,对受众认知世界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刺激了李普曼对于“拟态环境”的构思。在战前战后的参战和分赃中,出现了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问题,却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的虚拟环境中,一方面,普通公众由于信息和资源的匮乏,无力认清事实真相,另一方面,精英阶层对整个局势进行强有力的控制,这一强一弱的对比在这个历史阶段被突出表现出来。本书即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因而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很强的政治评论色彩。

二、本书脉络及作者主要观点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导论----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对外部世界的研究、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民主的形象、报纸和有机化情报。

对于本书的脉络作者已在导论部分为我们讲解清楚。他认为,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众的舆论。前五章先首先探讨的是这种内心的图像何以能够诱使人们在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频频误入歧途。

经过作者分析,妨碍的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为的审查制度,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每天能够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最后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这些因素构成了外部限制。

除此之外还有内在的原因。这些残缺不全的外来消息还会受到日积月累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形成一些门户之见,并认为这符合他所感到和构想的自身利益。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随后介绍这些受到内外因素共同影响的纷纭的众说如何结晶为舆论,公众舆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部分告诉我们,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因的存在,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

接下来是对传统的民主政治舆论的学说的分析。通过分析,作者发现,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因此公众舆论是可以被操纵、可以被疏导、可以被利用的。而在公众之中走出来的领导者,并非是民主制度的坚定执行者。很多看似民主的、顺应民意的决定和决策,很多时候是通过暗地操纵、疏导公众舆论造成的。公众舆论在这种强势的控制之下不可能真正实现。而报纸被视为克服民主问题的万应灵药,报纸必然地、不可避免地反映着——因此也或多或少地调节着——舆论的强度及其不健全的组织。因此作者认为,舆论如果想要发出声音,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由新闻界加以组织。“政界和产业界的茫然无情,恰好给政治科学提供了充实自身和服务公众的巨大机会。”

三、本书重要理论

李普曼以其高屋建瓴式的分析,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经典理论被广泛流传。

关键词一拟态环境

李普曼在本书开头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几个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住在一个大洋的岛屿上,平时他们共同生活、和谐相处。由于通信不便,战争的消息隔了6个星期才传过来。直到这时这些人才惊觉彼此间在事实上已成了敌人。但他们仍在按照头脑中那幅和平的景象生活相处,一如既往。由此,李普曼说“追溯以往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在认识我们仍然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时是多么迂回曲折。我们可以看到,它带给我们的消息时快时慢,但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做出激烈的本能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层面上,人对环境的调试是通过“虚构”这一媒介进行的。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外部世界在我们头脑中的想象。它并不是真实环境,而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人们对真实环境做出反应时对真实环境形成的影像。它含有真实的成分,并不是完全虚假的环境,也不是对真实环境“镜子”式的完全再现。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往往将它当作真实的世界。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存在的意义在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实在是太庞大、太复杂了、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虽然我们不得不在这个环境中活动,但又不得不在能够驾驭它之前使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也应该是这里,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那个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因为正是由于人所处的世界环境的庞大复杂导致认识的困难,人们才会逐渐在脑海中为自己制作一幅视线所不及的那个世界的可靠图像。而这些关于自身、关于他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关键词二刻板印象(成见)

在本书中,“成见”对应的原版词汇是“stereotype”,应该翻译成“刻板印象”比较准确,指的是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即,我们在看到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务进行想象。刻板印象可以

为人们认知事务节省力气、简化努力,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我们传统的壁垒,在这个堡垒作用下我们各得其所,心安理得地坚持我们的立场,保护我们的社会地位。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成见的存在会阻碍着我们对新事物的接受。

作者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工作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对与具有广泛影响的公众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片段,我们的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我们留心的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人们总是倾向于喜欢寻找或发现能够支持或否定其偏见的样板,然后把它当作某个阶级整体的样板,凡是属于这个类别样板的人都会表现出合乎成见的方式,人们总是对成见抱有轻信的态度。用这样的样板去认识外界,难免会造成信息接受上的阻碍。

成见会给我们的认识造成错觉,由于一开始就受到这种错觉的污染,公众舆论会更加令人困扰而丧失理性,因为所有的一切,包括“前景、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李普曼的成见理论引发了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比如,传媒在进行报道时的立场问题、记者个人情感与客观报道问题、先入为主的报道方式问题,同时,也与话语霸权问问题、沉默的螺旋等理论相关联。

关键词三公众舆论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是非理性的,不可能的,无法通过公众舆论实现民主政治。他把公众舆论定义为: “在公众意见庞杂、非理性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的人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整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公众舆论。”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公众自身发出声音的消极失望,以及对领导者控制舆论的判断。

他从公众本身的认识局限和意见领袖的强势两个方面对此做出了阐述。公众舆论本身的局限表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部的阻碍有:人为的审查制度和保密,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对公共事务时关注间的匮乏,由压缩而成的消息造成的歪曲报道,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和清晰度的下降等。除此之外,想象、偏见和成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从而导致公众舆论的非理性和不可统一性。

而另一方面,作为意见领袖的领导者通过制造同意、制造模糊概念、寻找共同情感等一系列手段,将公众的情绪和意见强有力地整合起来,并对公众舆论进行疏导和利用。李普曼认为,民主的实现事实上是由政治家运用模糊、有多种解读方式的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来操纵的。对于决策而言,重要的不是公众是否透彻理解这些话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选择而是公众是否能够用是与否的方式来达到政治家的目的。但是仅从表面来看,这种征得公众同意的做法,是对民主的尊重。

简单来说,公众认识的局限源于虚拟环境,而意见领袖对公众舆论的控制和操纵则源于其能够在不同的意见中制造同意。公众在虚拟环境中受到刺激,却在现实环境中作出反应;意见领袖通过对于不同意见的整合,让公众认为最终作出的决定确实是延续了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意见,自己的利益最终得到了实现和保留。

因此,在以上这样一个“弱势”一个“强势”,一个“有能力”一个“无能力”的对比中,意见领袖的地位无形中占据了上风,所谓技术精英通过自己所具有的技术和智慧,能做出比普通公众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决策,因此将公众的地位踩在了脚下,建构出了一幅“精英引导群氓”的图景。从这种程度上说,公众的确不能独立思考、思辨,其着眼点的局限性也就决定了其落脚点不可能顾全整个局面,最终必然被一种统一的、影响力巨大、包容性极强的公众舆论所吸收。而少数人一旦具有了够操纵公众舆论的技艺,就更加不能说公众舆论是理性的了。

关键词四精英治国

从李普曼对公众舆论的定义可以看出,公众舆论是由领导者通过一系列强效手段,将公众情绪和意见整合而成的,作为社会精英的领导人对公众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具有统治和领导技艺、具有制造同意的技艺的精英群体,可以整合公众庞杂多样的舆论,使之最终合为一股。通过这种技艺,能够掌控舆论,稳定形势,取得优势地位。

李普曼指出,普通公众难以把握事实真相、做出正确判断。他把普通公众看成是既不了解情况有无理智的“局外人”,而把那些受过特殊训练,能够通过专门的“情报机构”得到准确的情报,作出明知判断的少数人成为“局内人”。他认为只有这些少数“社会贤能”的局内人才可能在社会上发号施令,决定一切,并通过宣传来左右“局外人”。通过公众舆论是不可能实现民主政治的,必须实行精英治国。

关键词五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起始于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书中没有使用议程设置这一名词,但是,他表达了这样的基本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的象征性的想像,这些想像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完全不同。他论证了大众媒体是现实世界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这个事件的想像之间的主要连接物。

他观察到,新闻界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方面不怎么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十分有效。大众媒介具有相对较少的直接效果,但是在设置公众议程方面具有强烈的间接效果。议程设置过程描绘了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如何发挥作用,即通过它,某个新闻论题被大众传播、公众和政治精英赋予优先的关注,从而由媒体的议程设置上升到公众的议程设置,最后变为政策的议程设置,对民主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四、我的观点——网络时代公众舆论很有可能实现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虽然是传播学经典,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力,然而它毕竟是当时时代的作品,很难关照到新时期传播学的新发展及可能性。当代,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交往和交流的方式,在传播领域掀起巨大的影响狂潮,尤其是微博等新媒介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以往的传受格局。我认为,在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实现是极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网络促进全民参政议政,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大大拉近

中国新闻体制下,与其说媒体更接近受众,不如说媒体更接近政府,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后较难得到受众的互动。而在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上网参与时事评论,人人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尤其是微博发明之后,这种互动就更加自由和方便。在这种参与式互动之中,公众与公众事务的距离被大大拉近,公众舆论越来越成为热点。

2、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公众舆论的影响将会强势而广泛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其传播的广度和强势程度都超过传统媒体。网络上公众舆论一旦

形成,无疑会造成广泛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样的影响将会胜过以往任何时代。

例如温州动车事故发生后,网络舆论一边倒地要求合理解释、严厉调查以及对遇难者的哀悼痛心,这一切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网络民意和舆论压力,直指事件负责人做出解释和处理。

3、网路传播内容的日新月异,受众获得的信息量成爆炸式上升,这将变革公众的思维

方式,加快认知的更新,使原有成见对公众舆论的影响减弱

网络信息总是日新月异,更新速度极快,并以爆炸式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这一切将促进受众接受量的急剧增长和对信息认知差异的接受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得不更新自己的信息库,去接受每天迎面而来的新信息,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这个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原本对舆论形成产生阻碍作用的成见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从而使公众舆论实现的可能性增大。

4、微博等新媒体将会加强公众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微博的出现使公众的交流提供了广阔、活跃的空间。通过转发、评论,陌生的社会公众直接也可以建立起交流关系,而有相同意见的人则很容易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交流上的一致性和互动性。这样有利于公众舆论内部的团结。

5、微博等网路媒体对信息发布的快捷性,使公众很有可能先于媒体报道而知晓信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相对减少

在网络时代,特别是由于微博等新型民间信息发布渠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发布比以往任何时代读更加便捷、易获得,由于这些信息发布的主体多来自民间,而非专业的新闻传播媒介,因而人们经常可以获得比新闻媒体更快地知晓信息,这样与李普曼所认为的相反,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了。

6、网络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公共舆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使公众舆论达到效果

网络的迅猛发展与势不可挡,使得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等纷纷利用该媒介,发表信息,提供公共舆论空间。当下网络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大量的舆论观点在其中碰撞交流,信息的流通日益通畅,舆情的上传下达成为可能。公众舆论的声音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易于传达到决策层,其观点和声音也易于被决策层接受和采纳,这些都使得公众舆论比以往更容易达到其传播效果。

公众舆论场 第3篇

1 观点摘编

“手术室自拍”事件经网络发酵后各方观点不一,笔者收集整理后总结发现,主要有“无视病人没有悲悯”“手术成功可以理解,处罚过重”“对媒体和公众舆论暴力的批判”等观点。

首先,“无视病人没有悲悯”。有网友评论涉事医院此举是“对生命的轻视”“这是缺乏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等说法,并且微博名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转发微博有此说法。笔者根据这类观点分析:在手术室内玩“自拍”这种行为确实缺乏职业素养,更是对患者的漠视,医患矛盾往往源自于此,这也是事件最初的声音。

其次,“手术成功可以理解,处罚过重”。有网友评论“手术成功了,大家高兴一下不行吗”。有“白衣山猫”的微博以此为评论,笔者根据这类观点分析:不论是从自拍事件本身还是从政府处罚来看,仍旧有不少网友对医方很是理解。

最后,“对媒体和公众舆论暴力的批判”。有网友对媒体的传播进行了指责。也有网友“筱噬-萝莉”和网友“海南椰汁”的说法为证,在这起风波中,无论媒体还是网友都需要反思。由此看来付出的沉重代价就是媒体公信力的降低、网友负能量的蔓延,以及特别是当事人生活的失控和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笔者根据这类观点分析:媒体应该把舆论暴力关进制度的牢笼,而网友则需要把舆论暴力关进理性的牢笼。

2 个人分析

透彻分析各方观点可以看出,“手术室自拍”事件之所以迅速成为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媒体和公众舆论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恰恰是因为“度”的缺失,才使事件发展至此。首先媒体行事无“度”,未经核实即报道,故引发舆论风波。微博转发加上电视媒体的报道使该事件面对舆论压力,医院选择从重处罚也不无道理。所以医患关系,除了医生要遵规守则外,媒体也应有担当。然后公众舆论少“度”无意成为媒体的“牵线木偶”。主要原因还是社会信任的稀薄使医患信任缺失,也让人们对相关的事件显得更加敏感,再加上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借助网络平台来进行情绪化的表达。但是我们不能缺什么就怕什么,更不能让无知与非理性占据我们的头脑,成为媒体或别人的“牵线木偶”。最后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首先,一个有度的舆论场应该拒绝坏脾气:暴脾气、急脾气、怪脾气。有“度”的公众舆论场势必丢弃坏脾气,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秩序井然,公众才能不被迷惑。然后构建舆论场有效的度:第一要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了解真相,务必要亲自了解事件原委,拿出有力的证据,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第二公开场合就要慎言;第三多讲系统认知,不求哗众取宠,不能使舆论场失去冷静;最后社会需前行,公众素养待提升,事物是发展的,社会也是要前行的,对于公众而言,个人的素养也是亟待提升,其中包括法律和道德方面。

3 结语

立规守矩,追求均衡,体现责任,这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健康生长的重要指标。手边有度,可避免乱为;心中有度,可避免失衡与浮躁。依法治国,构建的是度;从严治党,要求的是度;深化改革,寻找的是度;全面小康,贵在有度。希望逆转新闻越来越少,我们每个人都能行事有“度”!

摘要:2014年底,一组手术室内的照片被陕西都市快报等媒体微博转发后引爆公众舆论场。本文立足该事件,强调公众舆论场“度”的重要性,并回答了有序舆论场应如何构造的问题,最后通过事件分析教育公众应做到行事有“度”。

关键词:手术室自拍,公众舆论场,度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张举玺.实用新闻理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 第4篇

李普曼认为:“到达读者手中, 每份报纸都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 这些选择包括印什么新闻、印在什么位置、每条占多大版面、各自重点是什么等等。这里没什么客观标准。新闻机构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 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 再去照另一个。” (1)

判决次日, 《东方早报》头条为《石首群体事件被告最高获刑5年——组织、煽动群众聚众闹事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报道了法院的调查及判决结果:“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跳楼自杀身亡。死者亲属为向酒店索要赔偿, 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 并组织、煽动他人堵塞交通, 打砸财物”, “造成公安、武警人员共62人受伤;16台警用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 新闻只能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达到某一阶段的状况。单看这则头条, 不明原委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起简单的恶性聚众闹事, 组织者受到了惩处, 参与者得到了教训, 然而事实也许不是这么简单。当时我想到的词是:秋后算账——地方政府用了一招诱骗策略, 利用群众对于官方承诺的信任, 实行打击报复, 此事势必激起新一轮舆论狂潮。《东方早报》在编排操作时经过价值判断, 选择这个与上海本地不直接相关的案件的判决结果作为头条, 是否在表达些什么?

看了新浪网, 也许人们就可以探察到事情的另一个层面, 新浪评论《石首事件秋后算账是权力报复地方政府形象透支殆尽》引用了严复的名言“华风之弊, 八字尽之, 始于作伪, 终于无耻”来形容当地政府对于此事的作为。孰是孰非?判决结果是否合理?《东方早报》在报道中说:“死者亲属为向酒店索要赔偿, 组织、煽动他人堵塞交通、打砸财物。”新浪说:“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交通要道设置路障, 阻碍交通, 围观起哄。”而《凤凰周刊》说, 事发次日死者家属就已与政府达成协议, 同意警方入场转移尸体, 但围观的群众不同意, 骂涂家人没有用。

新闻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必然源于事实, 但却与真相不是一回事。如果把广告、社会集团的操纵等包括进去, 最终新闻媒体所呈现的事实真相必然大打折扣。而报纸自身的价值判断、操作惯例、编辑的编排、记者的立场, 则决定了读者以怎样的方式进入新闻, 从而发生怎样的反应。最终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 便形成了制造舆论所需要的能量。

因而人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片段, 而人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比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 因此, 这些见解是由别人的报道和产生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 (2) 关注不同媒体, 相信大众会对石首事件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东方早报》带有一些感情色彩, “组织”、“煽动”这类词似乎为石首事件定性:有组织有计划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 家属蓄意煽动, 处心积虑;新浪温和一些, 围观起哄是群众自发性行为;《凤凰周刊》则是另一个侧重集体性的民意表达和诉求, 哪是家属煽动群众, 是群众鼓噪家属, 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公权力横行霸道, 为弱势群体出气。虽然都以现实环境为蓝本, 但不同的描摹或多或少与客观现实存在偏离。不同的拟态环境使得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势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的判断和舆论走向。

纵观石首事件, 可以说这是由一起民事案件所牵扯出的大批群众个人诉求的非理性舆论表达。最终, “免责”的家属有5位被判刑, 当地官员的理由是, 协议只是对“非组织、参与打砸烧的其他行为”不追究, 没说对“有组织”等行为不追究。然而街头抗争何以能一呼百应地形成舆论狂潮而成为群体性事件?

对舆论分析的起点, 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现象所作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 (3) 在这一群体性事件中, 公众脑海中的舞台是永隆大酒店。为他们提供舞台形象的是家属的讲述、流传的信息, 他们脑海中的舞台形象是死于非命的厨师, 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亲属, 是蛮横无理的公权力……

“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 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 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 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而人在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中的表现产生的后果——假如它们是一些行动, 就不是激发了那种表现的虚拟环境, 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一旦虚拟事实的刺激产生了针对事物或他人的行动, 矛盾就会迅速发展。” (4)

石首事件中, 人们对外界情况的获知是怎样的呢?17日发生的非正常死亡这一偶然事件, 且死因遭质疑, 但至19日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才有官方正式发布。在长达约80个小时内, 一方面政府语焉不详, 体现其立场的新闻稿只有3篇;另一方面, 当地乃至网上的传闻相当丰富, 某网站中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和不止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 泥沙俱下, 真假难辨。除了家属对死因的质疑外, 还有诸多其他的“外围信息”, 如该酒店有当地领导参股, 曾有贩毒、吸毒现象, 此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非正常死亡事件, 等等。于是人们会无意识地对事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填补。迂回曲折、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令人困惑的事实传闻广布于坊间, 并迅速形成汹汹舆论, 使事件进一步发酵, 也令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些大写的舆论, 对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

各种信息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图像, 他们的虚拟环境, 是他们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 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5) 人们看到的是痛苦的家属, 想象的是死者的惨状和公权力的霸道嘴脸, 激发起对死者的强烈同情、对有关部门的义愤填膺。于是乎, 人们就很容易站在家属一方为弱势群体振臂高呼。

真相的模糊只是一方面, 石首公权力的不佳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成见。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 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6) 如何认识事实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观察习惯。当地人这样描述:“在石首, 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 赌场多、盗窃多、没破的命案多、参与娱乐场所经营当保护伞的多, 一些警察的丑行多, 还有一些警察对群众的态度相当专横。”《凤凰周刊》的报道也能说明问题:县城附近的村民曾因生活用水被钒厂污染交涉, 被厂方雇人打伤数十人, 污染照旧;女党员成先兰的丈夫死在救护车上, 因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曾被警察和政府雇来的打手抢尸……这些描述都是表层的, 甚至个案也不一定准确, 然而民众的不信任乃至民怨甚深是一定的。

一种观念在征服世界的历程中无论怎么模糊不清, 肯定都是与什么事物有所契合。 (7) 石首官方已失信于民。“前景与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 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因此当警方来调查处理案件并闪烁其词时, 市民表现出了不接受警方初步结论、不让转移尸体的对抗情绪。最终, 有人振臂一呼, 围观群众应者云集, 直至发生堵塞交通、焚烧酒店、对抗警察、损毁警车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石首事件真正的组织者是死者的家属吗?也许石首判决找错了对象。

媒体针对同一事件呈现的不同拟态环境将引导不同的舆论走向, 而诸如群体性事件中公意纷繁复杂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又是导致拟态环境有所不同的缘由, 舆论的形成套中有套。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给出了一种拨开重重迷雾, 从认识上更理性地看清这一事件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 《新闻记者》, 2005 (11) 。

[2].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公众舆论场 第5篇

关键词:公众舆论,网络时代,拟态环境,刻板印象

《公共舆论》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一本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作, 在新闻界和政治界产生了极大轰动。这部著作至今发挥着余威。而有关“舆论”的探讨并不是从李普曼开始的, 在他之前和之后都有大量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正是这些众多的定义, 轮廓出了舆论的特点, 即舆论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的公众;舆论的客体是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公共事务;舆论的本体是公众对公共事务所发表的意见。

“舆论”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 是因为它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李普曼看来, 即使在最民主的国家, 由于舆论主客体的局限性, 真正的, 或者说真实的舆论是“不可能”的。但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对形成舆论的主客体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变, 舆论又似乎出现了一种“可能”的表象。

一、李普曼眼中公众舆论的“不可能”

在解释李普曼眼中公共舆论的“不可能”之前, 我们可以先看看公共舆论要想成为“可能”必须满足的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一, 舆论主体, 即公众必须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而这种独立又必须是理性的, 抛却成见的;其二舆论的客体, 即关涉公共利益的外部世界的真相, 能够被公众不折不扣地了解;其三, 舆论本体, 即公共根据公共事务所发表的意见是公众在自我理性的前提下根据真实的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判断。

然而, 在李普曼看来, 这三方面的条件都是达不到的, “刻板印象”和“拟态环境”是阻止形成这三方面条件的主要障碍。首先, “刻板印象”是造成舆论主体无法形成理性意识的最大障碍。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成见, 这种“成见”使“我们在看到这个世界之前就被告知它是什么模样。我们在亲身经历之前就可以对绝大多数事物进行想象”[1], “它在我们所意识到的信息尚未经过我们思考之前就把某种性质强加给这些信息”[2], “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 而是先定义后理解”[3]。

由于在“成见”的影响下, 公众会在脑海中对事物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理由是“成见系统一旦完全固定下来, 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受到支持这一系统的事实的吸引, 对于和它相抵触的事实则会视而不见”[4], 更重要的是公众的这种“成见”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为了某种彻底单纯的生活方式而抛弃一切成见, 可能会导致人类生活索然无味”[5]。这种刻板印象会影响公众对事物的准确认识, 而每个人都会受自己所在的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 不同的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不同的“刻板印象”。这样每位公众都会根据自己所熟悉、所喜欢的景象对其它事务作出判断, 因此, 公众虽然有独立的自我意识, 但是这种意识都带有个人偏见的, 他们是在用一种“受成见污染的眼光打量世界”[6]。所以, 舆论主义的意识便不能说是理性的, 不能说是不带有成见的。

其次, “拟态环境”使得外部世界的真相很难被公众彻底了解, 公众头脑中的景象和外部环境不能做到同一, 因此, 公共舆论成为“可能”的第二个条件便也不能形成。李普曼在书的开篇便以“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为题阐述了“真实环境”和“拟态环境”的区别, 在他看来, 人们在认识外部世界时, 有许多因素会“妨碍他们接近事实真相”, “它们就是人为的审查制度, 社会交往受到的限制, 每天能够用以关注公共事务的时间比较匮乏, 由于不得不压缩成简短的消息而对事件造成的歪曲报道, 用琐细的语汇表现复杂世界所面临的困难, 以及最后, 面对那些似乎威胁人们既定生活方式的事实真相时所产生的忧虑。”[7]因此, “拟态环境”总是无比接近“真实环境”, 但是二者又永远保持着距离, 就像指数函数的曲线, 不断接近坐标轴, 却永不会碰到坐标轴。这就说明“拟态环境”以“真实环境”为蓝本, 但是却不是“真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

“刻板印象”和“拟态环境”就像一对孪生兄弟, 在“拟态环境”的影响下, 公众不可能接触到真实的外部世界, 也就无法触及关涉公共利益的事件的本质;与此同时, 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 公共的意识又是带有偏见、成见的。因此, 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 舆论本体, 即公众的意见也不可能是公众在自我理性的前提下根据真实的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判断, 这样形成舆论的第三个条件同样无法形成。

二、网络时代公众舆论的“可能”

李普曼在写作《公众舆论》时还是传统媒体的时代, 公众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让受众处于弱势地位的报纸、广播等媒介。然而当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形成公众舆论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那么这种变化是否能够让公众舆论由“不可能”成为“可能”呢?我们仍从舆论的主、客、本体三方面进行讨论。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 舆论的客体———“外部世界”的真相能够被公众更加轻易地接近, 从而使其获得发表意见的真实材料。互联网开放性的最大表现便是网络言论的不易控制性。在互联网中, 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发表自己的言论, 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 这样互联网中的其他网民在浏览网页时便可获取这些信息, 从而丰富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当下, 随着各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有关“外部世界”的信息开始在网络中出现, 特别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 广大网民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真相诉至网络, 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众多网民的介入, 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披露出来, 这样, 有关事件的不确定性的信息会被不断消除, 公众会愈加接近“外部世界”的真相。与此同时, 由于互联网终端的多样化和普及化, 互联“网”正越结越大, 散布“外部世界”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广泛。总之, 互联网正在使公众更加接近“外部世界”的真实情况。

由于互联网网民的多样性, 舆论主体———公众的非理性的偏见和成见可以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互联网的网民集体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 因而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比如, 互联网中某一网民由自身成见带来的刻板印象往往会被其他网民所指出, 并予以纠正。正是基于这种原因, 我们才经常看到网络中的观点PK, 甚至是指责谩骂, 这种指责谩骂虽然有碍文明, 但是它却是网民群体互相纠偏的体现, 某些时候, 通过这种PK、指责、谩骂, 刻板印象得以消除, 公众的意见表达才走上理性。

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 网络和传统媒体的互动是平凡的, 很多时候, 受制于政治力量的传统媒体无法躲避网络带来的攻击, 特别是在新闻报道中, 面对网民不断披露的“外部世界”的真相, 传统媒体在政治力量的控制下再想保持“一言堂”往往不那么简单, 一些专家、学者由于某种言论而被网民恶搞就是例证。因此, 互联网带来的传播主客体的变化也势必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舆论报道方式, 在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博弈中, 真相会愈加透明, 公众的态度也会愈加理性。最终, 舆论的本体———公众的意见也会更加成熟, 因为此时公众意见的表达是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真相的充分了解和自我意识抛却成见, 走入理性的基础上的。

三、公众舆论在网络中是真可能还是假可能

虽然网络时代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对于消除公众的“刻板印象”以及缩小“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距有着很大的作用, 但是它使舆论成为“可能”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可能”, 与传统媒体相比, 这种“可能”更近一步, 而舆论成为彻底的“可能”的时间仍未到来。

首先, 公众, 即使是网民, 也无法获取彻底的真相, 只能无限接近真相。互联网中的网民虽然借助网络中的广泛渠道获得了大量的有关“外部世界”的真相, 但是如果我们把真相比作一个无穷大的集合, 那么网民所了解到的真相也只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个元素, 网民可以不断地获得更多的元素, 但是却永远不能获得这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这是因为舆论所面要对的真相“是一些迂回曲折、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令人困惑的事实, 而且根本不可能一目了然”[8]。这就是说真相总是藏匿于各种事实之中, 而事实总会被这样那样的外部环境所干扰, 即使是事实的目击者也无法做到彻底接近事实, “他不可能原原本本地再现事件的全貌”, 因为“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印象做些添枝加叶的处理”[9]。

除此, 即使是再厉害的网民集体所接触到的事实也是有所限制或保留的事实, 比如“郭美美事件”、温州动车事件, 虽然有广泛的网民的讨论, 不断地揭发新的事实, 但是最终的事实, 我们仍然无从了解, 一些重要的事实仍然是从官方口中发出的, 而这与舆论所代表的民主政治是背道而驰的。

其次,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网络中的信息可信度也大打折扣。在传统媒体中, 任何信息的发布都需要经过“把关”, 但是在网络中, 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审查, 可由于网民具有强大的反审查能力, 特别是网民群体的集聚力量, 总有一些声音是没有经过审查的。更多的情况下, 网民的言论是无法审查的, 审查者也无法查证信息的可信度, 因此, 虚假信息总会在网络中出现。而虚假信息正是舆论成为可能的“克星”, 网民无法接收正确的事实, 拟态环境就会被无限扩大, 最终舆论也无法成为“可能”。

正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黄旦教授所说, 舆论是在虚空中悬浮的[10], 这是因为舆论不可能剔除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 舆论的“可能”只能不断接近, 而永远无法触及, 这也许就是人类事物的美妙所在, 因为“不可能”才有让其成为“可能”的追求。

参考文献

[1][2][3][4][5][7][8][9]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 江红,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73, 80, 67, 96, 68, 24, 22, 61.

[6]姜红.舆论是如何成为可能的?——读李普曼《公共舆论》笔记[J].新闻记者, 2006 (2) :84.

互联网:能否让公众舆论成为可能? 第6篇

在李普曼看来, 当时的社会条件要真正发挥公众舆论的力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舆论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拟态环境的影响。其一, 传播者与受众的截然分立状态。在当时, 新闻媒介是由一群“有着职业荣誉感、敏锐和有深刻洞察力的新闻工作者”组成的, 在那个阶层划分严谨的时代, 拥有高水平技术和素质的这部分人迅速成为精英阶层, 并与普通人划分出严明界线。这种身份的对立使其信息的传播不仅呈现简单、固化的单向性, 而且其影响力也是绝对的。其二, 传统传播方式的技术局限性。尽管当时电报、电话、广播与印刷等通讯手段已经相当的繁荣, 但是这些技术单向性的传播特点, 以及被精英阶层独占的局限, 使当时的传播为拟态环境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其三, 非理性人的定性。当时由于主客观的诸多因素导致公众不完全具备理性的思考和决定的能力, 由此产生了对公众舆论的质疑。

在这样的条件下公众更多的是被动被灌输已经加工好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不能完全反映事实真相甚至有悖于事实真相的, 因此公众所形成的舆论更多的是对媒介所传播信息无条件接受后的二度传播, 非独立主张的舆论。这种现象完全充斥于报业时代, 在电视出现之后这种现象依然占有主导地位。而互联网带来的具有革命意义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公众舆论发挥作用的可能。

互联网的革新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诸如“自媒体”“全民记者”“大众麦克风”等新型词汇, 这些词汇的产生都源自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这些词汇的字面意思不难发现, 媒体已经从“神坛”走向“民间”, 所谓的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互联网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平等、开放的媒介平台, 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实现了随时随地的进行。而对于传播活动的革新, 互联网的交互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灌输式的传达方式。每一个网络用户都可以把自己了解的信息发布到网络上, 媒介传播的信息的数量和范围以无限繁衍的态势越来越大,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公众逐渐形成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 而舆论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不断逼近真相的过程。比如“青岛黄岛爆炸事件”中, 即便青岛地方媒体在相关部门指示下, 拥有最好的报道环境却隐瞒不报, 但仍然阻止不了事件的及时曝光, 其中网民利用微博发布信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随着关注此事的网民数量的增大, 青岛政府的“正面报道”在信息的数量和覆盖面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也不攻自破。

布鲁诺说:“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而技术又未尝不是这样。互联网的技术特点使它的进入门槛明显低于传统媒体, 从而形成了它的易得性, 畅通了民众发表意见的渠道。因此以往不敢说、不能说、没地方说的话, 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 互联网非实名制的特点充当了坚固的堡垒, 保证了发声网民的安全, 同时, 互联网使公共事务的接近性更强, 公众就更想去发声。在这种环境中, 公众不再是面对媒体灌输的信息束手无策的角色, 公众更多地参与到了传播活动中, 既充当传者又充当受者。从而使公众对于公共事务能更深入、理性的理解。

意见领袖的新群体

互联网的技术平民话也带来了对传统社会结构的颠覆和消解, 网民广泛发声也反映传统受众的心态和地位的变化, 传统的所谓精英阶层不再被崇拜, 也不是权威的象征, 所谓的意见领袖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传播不需要意见领袖。因为毕竟网络发声的泛滥和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舆论的正常走向, 此时意见领袖的出现会引导网络舆论的有序进行。同时, 由于民众的力量是有限的, 有时仅仅依靠民众行动去实施是远远不够的, 就像人民代表大会要选代表一样, 此时的意见领袖要从自己的群体中培养出来, 代表群众发声, 为群众谋求利益, 而其草根性也越来越突出。这种意见领袖, 由于是公众自发拥护的, 再加上其身份的接近性, 他们的影响可能会更大。网络时代的意见领袖或许不够精细和专业, 但是其立场应该是明确和准确的, 甚至是有所超越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影响公众, 代表公众, 最终推动公众舆论的力量的实现。

传统媒体的新定位

作为媒介而言, 其终究不过是一个工具, 公众舆论的真正力量最终应该来自公众。

公众舆论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 第7篇

(一)公众舆论的定义及特点

在目前社会当中,舆论是指来源可靠性不确定的话;同时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掺杂对原信息的改造和创造;而从关注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说,舆论中的信息没有事实依据,但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加上从众心理的增强作用,使受众相信信息的真实性。当然,最根本的信息源有可能是诋毁他人的信息但不是全部。有一部分是夸张的传闻,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说道,舆论是不具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捏造的消息,一半经非正式的口头方式传播。通过以上的语言学梳理,我们发现,在近现代的书面及口头语言使用中,“舆论”已经从中性的词语完全转化成不含褒义甚至完全贬义的词语,其中暗含处于不好的目的有意诽谤的意思。这也是提起舆论大众心中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

舆论具有信息性。它不是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神话故事传说,舆论的信息性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舆论”一般根据实时或近期所涉及的信息为背景,大多以内部消息、新闻、通知等形式出现,信息中往往以大众的角度或者以受害者的角度对信息事件进行分析,看似中立或者客观的表达使大众信以为真,但其通常隐含一定的受益方,使其从中受益或者敌对方从中受损,或者仅仅起到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得到大众的关注。判断和行动是常跟随集体大众的意见之下的。一般来说,个人对事情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个人看法和集体意见保持一致,在这样的条件下通常人们认定自己的意见同多数人保持一致是有好处的,因而会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个人看法同集体不一样,但是在大多数人或集体的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迫于集体的压力,个人会保持和集体的一致性,以避免大家的非议。这个就是公众舆论产生的又一原因,即压力。另外,舆论具有虚拟性。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只注意信息的内容,而传递完成后很可能出现记不清信息源头的情况,同样在舆论的产生和传递过程中,我们更关注传递过程,或者说没有完成传递的虚假信息并不是舆论。在完成传递的过程中,我们认为舆论具有虚拟性,即可以在传递的过程中对虚拟或者没有提及的内容进行补全。其虚拟的特性或者并不存在的真实的舆论内容是舆论的主要特性。

(二)公众舆论的传播方式

舆论的传播形式以信息传递理论为基础,最基本形式为人们口口相传,此种形式的舆论加之肢体动作、言语表情等非语言传递使原本并不真实的信息进一步变化,并传递给他人。此种形式的传播并非完全的链状传递,同时会形成放射状的传递,在交叉传递的过程中,接收到重复信息的受众更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此外,自古以来舆论的传递形式也已流行文学的形式为基础,比如早期的儿歌、童谣、地方性的打油诗等内容,此种传播方式以流行文化为基础,易于舆论传播,大大加快了舆论的传播速度。可见,大众常以“空穴来风”来解释舆论产生和传播的现象,但实际上,有些舆论最初只是提出了一项大众关心的议题,而主要的信息是大众期望心理的投射,并不能完全理解为毫无依据。

二、广告舆论概述

通过对广告舆论进行研究可发现舆论的传递多半是以人际之间的口耳相传为主,但广告舆论不仅透过人际间口耳相传,还可以透过网络媒介和多元的管道进行传播,其主要的原因是源于1980年代后期,舆论主要是藉由广告的渠道快速地散播与传递,跨越地区性的限制流传至全世界。而且广告中的舆论经常集结众人的力量以讹传讹,令人误以为真,再加上几可乱真的图片或影像,所造成的影响力也较过去更为深远。通过以上对已有内容的理解,我们发现“广告舆论”是指具有传统舆论特质的舆论,同时通过广告的形式进行传播,同时不排除其产生线下反映的新型广告舆论形式,同时具有不确定性,且提及的内容有发生的可能性,欲使人信以为真。其内容与我们所认知的事实有关联,藉由广告媒介快速散布传递的讯息。

三、公众舆论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

传播一词是从英语中“Communication”翻译得来的,它还可以翻译成沟通、交往等词汇。传播是一个信息的分享与沟通的过程。可以把传播理解为“传播程序”不是传播的概念,要有助于对这一方面研究的认识。传播一词历史久远,从传播的理论发展由来看起,分为三种:第一共享说,国外研究认为传播就是传递知识的一个活动,可以理解为从理解、接受并统一发现理解、接受的一个过程。可是,单单传递一些信息是不能表明问题的,太过于简短。人们想要的信息往往不是这么简短的符号。要是共享为传播的概念,也是很难确定是否能够达到传播的概念的。第二就是劝服说,这种方法认为传播就是劝服,突显了传播是有纪律的进行的活动。国外的研究者表明传播就是一个心灵到达另一个心灵的影响。这种概念强调了一个传播可能永远都得不到的一个结果。并且传播的人与被传播的人在这一个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再传播的。所以,把所有的传播的事情全部都看作是再传播,不能是实际传播活动。第三是反映说,国外的研究表明,覆盖过大,不适合传播的概念,在以上的分歧中,反映说只是把传播简单化,把传播的个体和受传播之间的沟通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人们更容易随大流,当他们遇到跟自己是同一类人时,这些影响力对我们喜欢的有吸引力的人将更强烈。当其他人不是我们同一类人时,人群大小和反对的声音区别不大。事实上,我们更可能走相反的路,做非同一类人所做的相反的事。指的是受众的共性心理,在信息接受中所具有的相同的心理活动倾向。只要传播者和大众传播媒介能切准受众的脉搏,编制出符合和适应受众共同心理趋向和心理特征的信息作品,就会为他们所乐道接受,也容易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个体人格发出的信息能够凝聚相关类似兴趣的群体,从而达到形成主体性心理社区,也就是接近主体社会群体的效果。这是从个人主义的开放式表达为开始,以集体主义的凝聚为结果,在此意义上,舆论越来越接近于民意本身,而不再是被主流媒体相对异化的声音。

广告传播是一种当今的社会状态,是当今社会中关系的依赖发展的组织,当今社会的传播重要特点就是发展良好的社会关系。所有的广告传播都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另存,人类的发展、建设都离不开传播。现今社会中的机制都是开放制的,对运用传播工具和进行的社会交流的信息。公众舆论从意义上来说,就是经过公共关系的传播从而打动人们的行为,增添公众舆论对广告传播的理解、信任与其进行合作、沟通。公众舆论的传播是人们传播活动中一个特别的地方,一般的传播与他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当然除去不经常的公众舆论传播以外,它还是传播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公众舆论经过有效的传播方法将主要传播的信息快速地传播到社会中去,用来改变公众的行为与想法,营造有力的广告传播。所以公众舆论在广告传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公众舆论对广告传播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妥善地、合理地运用公众舆论,可以加强传播效果,促进产品销售。

参考文献

[1]杨海军.广告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J].新闻爱好者,2010,12:39-40.

[2]杨海军.广告舆论研究探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05:64-72+110.

[3]杨英新.杂志语境与信息框架对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J].中国出版,2013,08:26-29.

[4]昝再利.社会化媒体在公众舆论构建中的功能实现[J].编辑之友,2013,09:65-68.

公众舆论场 第8篇

互联网事件传播研究是考量媒体, 社会与人三者关系的最好途径与视角。2007年以来, 中国互联网大事频频, 这个名词——“网络推手”的诞生是和一系列网络红人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等紧密相关的, 藏在电脑背后的网络营销机构和网络推手, 就是这些网络事件的策划者, 也就是网络红人幕后的操作者。而普通的网民就是事件的主角, 他们借助Web2.0时代迅速兴起的各类个人在线产品与服务参与事件、发表言论, 不仅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的进程与走向, 更显示出网民的强大力量。可以说, 互联网的公共空间媒介生态正迎来了新的挑战。

1 一种新媒体产生一种新的文明方式

1.1 有了互联网, 才有了网络推手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现在, 网民数量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6月30日, 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25.5%, 网购用户为8788万, 年增幅高达38.9%, 而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网民的数量也将会继续呈现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而如今亿万的网民群体中蕴含着多大的商机, 以及所产生的商业价值也已经崭露头角。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网民基数的增长, 从芙蓉姐姐到二月丫头再到征婚女凤姐, 一夜之间便走红网络, 成为引人注目的名人, 掀起了阵阵狂潮, 跻身于红人之列, 是网络推手缔造了这一个个走红的神话。网络推手又名网络推客、网络策划师, 是一群不可小视的人, 他们在网络上有一呼百应的本事, 并一次次地引爆互联网。网络推手虽然置身在幕后, 却打造了一个个网络红人。如今, 网络覆盖着世界的每个角落,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信息, 坐在家里随时随地能感受到世界各地的信息, 所以, 网络推手就应运而生。可以说, 网络推手是这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1.2 层出不穷的网络推手事件

“网络推手”不走寻常之路, 出手“杰作”大都比较另类, 在吸引公众眼球上真可谓很有几套“怪招”。“网络推手”善走“非寻常之路”, 可以让人迅速蹿红网络, 不仅投入少, 而且见效快。不过他们造就的“网络红人”往往是在“口水”中成长起来的, 许多人还认为这样的“红人”是在污染网络空间, 比起勤学苦练靠真功夫真本事的红人、名人, 其“含金量”不知要差多少倍, 可这些似乎都抵挡不了一些人借助“网络推手”走上“红人之路”的热情, 哪怕“网络推手”给出的是馊主意, 他们也不在乎, 因为他们认定的目标是“名利”二字, 即使不择手段、遭人唾弃也要做一番尝试。眼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小胖”等网络红人同样都是经过“网络推手”的包装和炒作。当然, 没有人会想当然地替芙蓉姐姐们无私奉献, 对于所有的网络推手而言, 他们会从炒作成功的网络红人身上分得相应的利益。而诸多涉及网络推手的案例显示, 网络推手们不仅仅出现在“造星”事件中, 也同样出现在企业产品宣传和品牌推广等公司的市场营销过程中。在2008年, 搜狐“数码公社”曾成功为联想集团策划了“红本女”、“习惯抱着酷库熊裸睡的恋熊女孩”网络热点事件, 为联想新推出的两款笔记本做了很好的品牌推广。

在2009年7月16日发生的“贾君鹏回家”事件中, 不少商家借机广告生财, 一些个人、公司冒称贾君鹏或事件的策划者生财, 最终使这个真实身份不明的人物走红网络, 被网民称为“中文网络的奇迹”, 并被大众和各类学者不同角度的广泛解读。有网友在魔兽世界百度贴吧发表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内容为RT (意为“如题”) 的贴子。在回贴中贾家“亲友”几乎倾巢而出。截止到事件发展的第三日7点48分, 原帖已达到回贴数已达到上限, 点击数为7, 818, 740, 回帖数为302, 259, 但仍可以通过手机发送, 数量仍在上升, 是魔兽世界吧7月第一个超过万楼的高楼。[1]

北外香水女生因撰文称“外语绑架了中国人的一生”, 红遍了整个网络。而尤令人惊诧和记忆犹新的是她的腾讯博客自其开设那一刻起到最后主动关闭一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网友浏览和关注。然而, 北外香水女生背后的“商业炒作”和2009年岁末上江苏卫视征婚的“凤姐”背后的内幕最终还是露出了马脚, 真相也随后被公之于众。而在公众总结的教训中, 同商业利益纠缠不清的“网络推手”这一概念也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 网络推手是一种变相的意见领袖

2.1 网络事件中的信息暴力影响公众舆论

在网上, 由商业推手主导的舆论产品的生产链可能是这样的:网络推手陈墨说过, 捧红一个人需要大致需要在各大社区发帖、发照片引起关注, 然后版主推荐、写手炒作、引导网民进行争论, 接下来就是媒体互动。此外, 在非己主导的网络事件发生过程中, 某些利益诉求者也可能借助该事件, 中途置入可能引发对己有关注价值的“刺激物”, 使事件朝利己的方向发展, 而这种网络推手事件中的信息无疑影响着公众舆论。

随着“贾君鹏回家”事件进入疲劳期, 一些别有用心者认领“贾君鹏”引发的纷争也渐出人们的视野。但是, 这起网络事件的独特价值在于, 它强烈地警示人们, 在商业力量的介入下, 网民自发的舆论正在加速商业化和产品化。[2]这一事件是完全是真系某网络炒作公司一手策划, 网络炒作有内幕使得无辜的网民会受骗会进入网络推手预设的圈套。

更值得注意的是, 诸多推手事件 (最近如“北外女生退学门”) 正在揭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 原本属于信息与民意流动的自发传播行动, 及其产生的网络舆论, 正在成为实实在在的网络商业产品。新型商业产品的实际生产者, 正是千千万万被推手们利用或驱使的网民。

2.2 网络事件中网民的心理变化

2.2.1 网络中的“马太效应”即从众心理

网络推手在这样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人们每天都会花时间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 而网络犹如好大的宇宙漫无边际。当网友们面对着如此方便快捷而又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无法辨别和取舍时, 网络推手却以光速般向国内外交流信息, 在网民心中留下那一点星星之火, 就受众而言, 互动性使他们很容易基于观点聚集, 产生“马太效应”。舆论占优的议题声调越来越高, 浏览回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从而关注焦点越来越集中某几个话题。过去, 传统传统主流媒体的接受者是单个的个体, 彼此间游离分散, 缺乏交往, 而在网络时代这个公共空间中, 信息反馈即时有效, 传播模式从单一传播变为多极传播了。传者和传者, 受者和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加强了。

2.2.2 网民“群体无聊”促成网络事件的产生

网络事件中的某些网民因为自身有着自发性以及话题讨论分散、感性、随意和无厘头性, 因寂寞而产生了群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也会发生作用。[3]和传统意义上的明星不同, 草根明星的产生过程是众人抬一的效果促成的, 草根红人明星一出现, 瞬间蹿红网络, 席卷网民生活, 然后, 大家伙就开始东拼西凑, 从你到他再通过人际传播和社会传播的方式一传十十传百, 慢慢形象化了草根明星的特质, 使得草根明星从不熟悉到熟悉, 羽翼丰满地被人所追捧, 在这个传播的过程当值也同时吸引无数喜欢猎奇的闲极无聊的大量人群。譬如, 天仙妹妹本身是舞女加上人们对少数民族的特别感情, 使她们成了众人追棒的对象。她们似乎一夜之间忽然成名, 弄得几乎家喻户晓, 特别是年轻人当中, 知名度更高, 于是乎, 一传十, 十传百, 百传千千万, 形成了马太效应, 一时间把他们抬到了网络注意力的顶峰。

3 互联网的公共空间媒介生态惨遭破坏

3.1 网络私人议题嬗变为公共议题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 互联网为所有人发表意见开辟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网络空间看, 作为一个“把关”缺失和任何人都准入的公共空间, 网络BBS无疑给了“网络推手”一个挥舞拳脚的自由天地。网络BBS这个民主、开放、互动, 而且具有无限信息容量的传播空间中, 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意见和观点, 私人化的情绪、主张、隐私等都可以在网络BBS中表达, 网络BBS私人化和个性化特性以及传播权利的分散化和互动性特征, 模糊了私人议题和公共议题的界限。

通过分析关于产生“网络红人”的网络舆论, 我们可以发现在网络推手制造“网络红人”其事件的产生都是由于虚拟公共空间引起的。自由性、开放性与参与性, 决定了网络媒介市场中“意见市场”和“舆论阵地”应运而生。[4]在传播学中, 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含义是大众媒介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然而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 传统媒体例如广播、电视媒体的制片人、责任编辑实际上就是“把关人”, 传统媒体从自身利益价值和编辑方针考虑来决定该发哪些内容的信息, 不该发哪些内容的信息, 决定面向哪些市场受众发布自己的信息并与受传者交流。相反, 网络公共讨论空间中经常缺乏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 网民拥有自主发言的权力。而由于网络虚拟空间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扩大了受众与媒介之间的交际范围, 使无论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出入到网络公共空间中。

3.2 网络炒作对互联网公共空间的挑战

对比传统的宣传、广告和炒作, 网络策划无疑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只要有一颗“黄金”头脑, 足以“炒”得你风生水气。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和冲击, 传统媒体队伍庞大, 影响力和阵容也不可小觑。可以说, 主流的传统媒体向网络上的草根试好和靠近, 一方面为了挖掘新闻线索, 提高报道的新鲜性、可读性, 拓宽报道选题以外, 并且还虏获了更多的年轻粉丝。往往, 传统媒体利用自媒体来寻找网友粉丝共同讨论的话题焦点, 判断分析网络事件的受欢迎和接受程度, 甚至可以验证分析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无疑, 草根传媒和主流媒体的传播特点相差很大, 但是同时两者又有着互补性。同样道理, 某些令人熟悉的网站的BBS空间之所以有较高的访问量, 这都要归功于网络推手的技巧化“炒作”。因为造星是需要炒作的, 在给捧出来的草根明星带来巨大的好处的同时, 也给诸如新浪等网站带来了良好的收益。看来, 网络推手是信息扩散的“弹药”, 当个人或者群体都惊诧于焦点话题的讨论, 质疑于网络推手公司对互联网热点的把握。此时, 网络推手的功能就越发丰富了, 就好比古龙大师书中的“嫁衣神功”。网络推手以及其幕后团队通过努力, 实现客户短期爆红、走红和使其利润最大化;社会也给网络红人带来了除名气以外的巨大价值。

先有网络的“私人空间”, 才形成真正的网络“公共空间”。但中国网民似乎只要掌握了草根话语权, 就很容易混淆了公私界限,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议题。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出发, 公共BBS, 并不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相对。[5]

4 结束

应该承认, 这是一个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 是一个“人人在网中”的信息社会, 许多新的传播现象会出其不意出现。网络社会是基于一定的利益——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自觉建立起来的, 是开放的、交互的、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一定是在认识到对公

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1理论背景与分析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一文, 证实了此前科恩等人提出的议程设置猜想的成立:即大众媒介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 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 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的认知[1]。并经过验证得出了议程流向是一个媒介议程向公众议程流动的过程。议程设置论是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媒介议程对公众的议程, 随着研究的深入, “究竟是谁影响了媒介议程的设置”变成了关注重点, 于是议程设置的研究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外延拓展点——框架理论, 高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 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2], 后来的学者根据高夫曼的理论把新闻媒体框架看作是新闻工作人员, 消息来源, 受众, 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3], 框架理论所导出的议程设置的新动向表明“新闻媒体不能告诉我们该怎样想, 却可以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这一陈旧的表达有必要做出新的修改:“新闻不仅告诉我们该想些什么, 而且告诉我们该怎样想[4]。”

电子媒介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与公众的关系, 媒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影响着公众的社会行为, 电子媒介与公众的互动的频繁以及互联网导致的新的社会情境重组的现象使公众议程与媒介议程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是媒介分析领域的一个代表人物, 他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和戈夫曼的剧场理论, 指出电子媒介是通过改变社会的情境从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梅罗维茨将两者的理论糅合到一起并注入自己的见解, 提出了自己的传媒社会影响力

对微博时代下公众议程与媒介议程的博弈关系的探究与思索

——以twitter对《纽约时报》的影响为例

文丨孙思瑶

摘要:当今时代运用互联网技术而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已经逐渐超越传统媒体 (一般指广播, 报纸等) 成为媒介话语权新的“霸主”, 迅捷而自由的沟通情境衍生出了论坛, 博客, 以至现在的微博等一系列新媒体形式。基于传播效果研究的议程设置理论虽然不断更新发展, 但限于理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 难以迎合高速发展又充满变数的新媒体的需要。Twitter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微博网站已经成为了许多媒体的合作伙伴, 国际主流媒体《纽约时报》更是其中的先驱。以二者为例,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方法, 研究议程设置理论中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博弈关系及其变化, 从而在特例中发现当今媒介与公众新的互动本质和一般规律, 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以完善议程设置值理论并促进传播事业不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议程设置;公众议程;媒介议程;微博

平和社会秩序的责任的人的自由。似乎咋一看, “网络推手”好像不是褒义词, 甚至被认为是贬义词。因为网络推手总给人这样的坏印象:被认为是在网上兴风作浪、制造谣言、欺骗公众的人。但网络推手以及幕后团队或许不能等同于网络谣言推手, 网络推手更不是网络黑手。而真实情况是有许多网络“谣言”或者留言, 并非推手故意作弄出来的结果, 更多的是社会集体意识的投射和反映。但相反, 在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 互联网更加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了网络推手。业内人士分析, 网络推手只要不做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行为、不采取非正当手段替客户打击竞争者、不做行业内负面消息、严禁范道德失范, 同时增强受众的理性认识, 对网络舆论进行理性分析、解读、引导, 也是题中之议。

参考文献

[1]C N N I 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 0 0 9年7月发布的报告

[2]今日博客传播即呼吸2009媒介事件 (7-9月) “贾君鹏回家”事件:舆论加速产品化Aug 2009 (6) .

[3]郑智斌.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4]从传播学视角浅析“网络推手”现象.http://www.cjr.com.c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 2007 (7) .

[5]“公共空间”和“私人圈子”.麦田的读书生活http://blog.sina.com.

江西南昌330031)

写作指导教师:郑智斌

摘要:在新兴的网络时代环境下, 网络推手这个词, 似乎令人十分陌生, 然而这个词逐渐剥离出来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网络推手成了一个单独的词汇, 用来指事件的幕后推动者。我们通常把这种有组织的、以盈利为目标驱动的网络舆论操纵模式称为网络推手事件, 推手活动制造出来的网络草根明星以及网络事件, 目的是为了能够影响网络上公共讨论的议题设置。这就说明:互联网正在干预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 即对受众心理和互联网的公共空间媒介生态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推手事件,信息暴力,公众舆论,受众心理,互联网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7月发布的报告http://www.sg72.cn/shengdanetwork/2802/2009 (7) .

[2]今日博客传播即呼吸2009媒介事件 (7-9月) “贾君鹏回家”事件:舆论加速产品化Aug2009 (6) .Tag:http://today2100.blogbus.com/logs/43633873.html

[3]郑智斌.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论.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4 (9) .

[4]从传播学视角浅析“网络推手”现象.http://www.cjr.com.cn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 2007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众舆论场】相关文章:

社会公众舆论08-26

公众舆论与外交研究论文提纲08-20

公众舆论与外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09-01

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11-20

舆论危机05-10

舆论发展06-22

大众舆论07-04

舆论表达07-24

舆论系统07-25

高校舆论09-12

上一篇:培养方案:特色下一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