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范文

2024-05-21

浙江新高考范文(精选11篇)

浙江新高考 第1篇

2015年1月23日,“衢州市实验学校研究会2014年会暨首届教育智慧大讲坛”活动在江山市恒泰学校举行,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方红峰副处长应邀为与会的150余名该市初中、小学校长和教科室主任做了主题为《高考改革与教育改革》的学术讲座。方处长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梳理了新高考改革的总体脉胳,系统阐述了新高考带给高中学校的五方面变化,强调在教育任务、教育哲学、育人模式面临转变的大背景下,初中和小学也应主动掌握改革动态、提早谋划对接。此外,他还提醒学校把变革的着力点放在制度、内容和能力建设三方面上,让改革推动下的教育“多一把尺子,多出一批人才;多一点选择,多播一些种子;多一维目标,多一层智慧”。

本次研修活动由衢州市实验学校研究会、衢州市教科所精心策划,体现了实验学校研究会主动引导中小学教改实验、培养教育科研骨干、培育教育潜力创新项目的意图,凸显科研组织的前瞻性、引领性。据悉,初中、小学校长有组织地集体学习研究新高考方案在浙江省尚属首次。

2023年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 第2篇

浙江高考改革措施一是高中学考按年级定时定科统一安排,同一年级统一科目统一时间开考,从2020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二是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从两年有效改为当年有效,从2021年1月考试起实施。

三是选考科目等级赋分的分差由3分改为1分,从2022年1月选考起实施。四是录取分段由三段改为两段,从2021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五是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从2023年起实施。六是职业技能操作考试作为合格性考试,由省统一标准、市县组织,考试合格作为报考条件,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仍全省统一组织,从2022年招生录取起实施。

浙江并入新高考全国卷

对浙江考生来说,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常年来浙江卷,特别是数学科目都以难著称,浙江考生改考全国卷自然有优势,但各位考生切不可高兴太早。当浙江省回归使用全国卷后,由于整体的难度较低,因此浙江省的省控线肯定会有所上涨的,因此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最有利的应该是处于中等水平的考生,试卷变简单一些,成绩或许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而对于本就是尖子生的考生来说,是不利的,试卷整体难度降低,想要拉开差距就不容易了。

高考励志口号精选

1、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会失败。

2、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3、上帝把门关了,可他又对我开了扇窗户。

4、人若软弱就是自己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的朋友。

5、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

6、男儿有志出乡关,不得功名誓不还。

7、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9、求知的脚步应像时间一样永不停息。

10、做人要实诚,做事要发狠。

11、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12、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13、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14、书山有路网络为径,学海无涯书作舟。

1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16、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7、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18、困难,激发前进的力量;挫折,磨练奋斗的勇气;失败,指明成功的方向。

19、我用尽毕生的时间,寻找我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浙江新高考 第3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荀子·劝学》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 逍遥游》

综合上述语句,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 不得少于800字。(5)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借助外物,或许为大雅君子所不取,但人类历史的进程得益于我们智慧地借助外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道作文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思考“假于物也”所能达到的高度。

【写作立意】

材料一为荀子《劝学》中的名句,意谓我们在生活中往往可以借助外在条件达到一定的高度。材料二描述的是庄子笔下雄奇浪漫的大鹏形象,它能够借助大风,青云直上,展翅万里,抵达南海。两则材料简要介绍了登高招手者、顺风呼喊者和大鹏,从“而见者远”“而闻者彰”“且适南冥也”可以看出,材料的中心是“我们在借助外物后,能够达到原本不可企及的高度”。

最佳立意是“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借助外物,成就自我”,写作时要突破材料的限定,联想到万事万物。只写到“外因”的作用,属于次佳立意。如果只抓住材料中的大鹏、登高招手者等展开论述,没有突破,并且主要论述“积累之后才能远行”,强调自身的条件,忽略外因,则为偏题作文。

【评分标准】

文章紧扣“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借助外物,成就自我”,突破材料适度延伸,观点鲜明,意蕴深刻,论据有新意,论述有说服力,可得49分以上。

文章扣住“借助外物的力量成就自我”,并加以合理阐释,得42—49分。

文章立意较浅,仅从登高招手者、顺风呼喊者和大鹏出发稍作延伸,境界狭窄,得36—41分。

浙江新高考 第4篇

高中物理是学生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 不仅是因为它是组成高考的重要科目, 还因为它应用范围的广泛。物理知识不仅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还能应用于生产中, 因此学好物理课程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目标的意义, 还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新方案的实施, 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 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目前, 高中物理教师中存在一个现象:首先, 有一部分优秀的物理教师, 在普通高中教学几年后, 便选择了去更好的学校, 因此导致普通高中的青年物理教师较多。其次, 由于青年物理教师大部分都是刚毕业或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 由于没有经验、缺乏指导, 因此其教学素养不高;再者, 还有一部分刚刚上任的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的积极性, 不懂得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外, 部分物理教师本身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其教学水平不能适应于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

(二) 对新高考的理解不够深入

新方案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 而学考与高考选考无论在考试范围还是考试要求方面, 都有很大的不同。另外, 高校招生制度也面临改革, 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的招生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国内知名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 其考试范围比高考选考更大, 要求也更高。目前, 多数物理教师对这种新方案理解不够深入。例如: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参加了省市组织的新高考培训, 但是这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在培训中领会到新方案下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物理课程价值取向

新高考方案下, 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浙江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 ,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的框架内,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即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真实社会有机结合, 实现“生活走向物理, 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首先, 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其次, 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索和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物理历史进行探索,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新高考方案下的物理教师教育模式

(一) 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 新高考方案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标准,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引导性,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 让学生在探究性互动、合作互动、综合互动中进行学习。

(二) 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生活, 同时也改变了教师的生活, 最显著的特点是学会做学生人生的规划者。为了实现新课程提出的目标, 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进行角色的改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教育教学中的研究者、做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做开放性的教师;再者教师在行为上也要发生转变: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学生家长及其他教师建立沟通和配合的联系。

(三) 引导方式的转变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四) 开发课程资源

物理教材只是一个简单的载体, 而对于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强调的开放式教学, 物理教材不再是物理课程资源的位移内容了, 因此为了适应新高考方案下课程下的物理教学, 教师需要从各个渠道开发资源来丰富课堂。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网络的渠道, 选择比较有趣味的课题, 再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来丰富课堂。

(五) 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如今,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慢慢的退出了课堂,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因此教师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解物理教学中的难点。

四、讨论和建议

新高考方案下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学目标, 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同时对物理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物理教学质量较差, 因此针对新高考方案下课程物理取向, 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 才能适应于改革中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标准, 进而培养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师能力转变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8

[2]杨帆.面对新课程改革, 高中物理教师之思考[J].剑南文学, 2009 (8) :14-14

[3]母小勇.教师的作用:实现文化科学的有效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10)

浙江新高考 第5篇

编者按:本调研报告在是2016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重点学术活动“浙江省地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资助下开展的调研成果,由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梁勤欧教授执笔,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王海斌、钱海林、陈伟、徐洋林、沈海燕、金子兴、郑宇醒、李军杰、章晓燕、李俊成、耿文强、潘方平等12位老师提供基础调研资料,特此致谢。

浙江省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高考改革前是按照院校填报专业,改革后是按照专业填报院校。由此倒逼学生在选择科目之时就要做好未来专业生涯、职业发展的初步规划。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浙江省和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推出高考改革方案。面对新高考,普通高中都回到同一起跑线,任何一所普通高中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要甩掉身上现有的包袱,突破自身发展困境。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高一开始实行,2017年将迎来第一届毕业生。到2016年10月份为止,所有的学生都已经参加了第一次的考试。在浙江省新高考的第三次地理学考、选考之后,通过进一步调研,反思其利弊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来看,新高考改革还是有利有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客观面对,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完善改革。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从新高考改革开始前的调研,到政策文件的出台,再到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调研,一直很重视;下面的学校也十分重视,一直在探索中,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上下教育部门的重视是取得新高考改革,乃至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二)学生、学校、教师

(1)学生具有选择权,避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植入“选择性学习”的先进理念,让学生对课程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双考拥有选择权,让学生对专业拥有选择权。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越多,其实更强调针对性。7选3提供选择的多样性,就让学生需要更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

(2)学校更加重视生涯规划,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

浙江省高中课程与考试改革让学校和学生更加重视生涯规划。老的高考改革方案有文理分科,这其实也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提前关注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也是一种生涯规划。新考改由于需要7选3,这就更加强化了生涯规划,学生需要从更多的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和今后要从事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进步。

好多学校开设了生涯(职业)规划课程,努力让学生对未来人生与职业目标有基本的理想,新课改的设计理念是先进的、科学的、美好的。(3)教师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

由于考虑到让学生选择学科,所以学科老师更加关注自身教学的艺术性,关注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能真正喜欢这门课。

(三)新高考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地理学科从原来的“小媳妇”地位,跃升为与理化平起平坐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下学习水平生源的学校,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基本排名最前。即使是在一些生源顶尖的中学,选考地理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度提升(如杭州二中原来文科班学生仅60人左右,但2014级选考地理学生人数达到了160人)。

新高考后,从学科看,选地理学科的学生总体上仅次于化学。可以说新高考为地理学科受到学校的重视程度提高,地理教师的地位有了进一步提高。地理小组变成了地理大组。

当然,选地理学科的人数存在明显的校际差异。超一流的重点中学,选考地理的人数数量少。杭二和镇海中学等,物理化学等学科存在明显的优势,选考地理的人数相对来说仍然比较少。

学科师资力量水平高的学校,选考同类学科的人数就比较多。浙江省苍南中学,技术师资水平高,选技术的学生占的比重就高。衢州二中,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因此选政治和地理的人数就很多。

存在刻意引导的学校,选考地理的人数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选考地理学科人数的增长,地理教学的“繁荣”,造成地理教师严重短缺,许多教师均在满负荷运转。

(四)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新高考有利于扩大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范围,避免原先大量学少量考的现象。原来文综地理共11选择题2综合题(包含约6~7小问题),现在选考地理共25选择题4综合题(包含约16~18小问题)。

新高考选考试题相对降低了难度,尤其是选择题,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原先文综选择题过难以及猜测得分的现象。模块设置比较合理,“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有机结合在综合题中考核,较好地落实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新高考4道综合题均以中外区域为背景,系统考查地理相关知识,突出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利于体现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等学科素养。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的问题。

(一)学生负担加重,考试压力变大

新高考背景下,三年课程由原来的两年内完成变为一年内完成。因为要选择选考科目,高考指挥棒必然驱使学生要尽早体验每个学科,高一并开科目不得超过8门的要求是工作脱离实际的一厢情愿。由于有两次高考机会,学生进入高二就进入了高考程序。学校为了高考,增加了课时。三年最多达22场学考高考,战线如此漫长,学生压力、焦虑时间延长,学生、家长普遍感慨压力大。

新高考的实施,学生成倍辛苦。因为如高一学生,即便省厅有规定只能并开8门,但这会产生两个问题,第一,8门多吗?还是很多,因为原来传统高考下,学生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高考学科,所以他只要学6门就可以了,但现在学生不确定,老师也不确定,所以老师必须把这8门学科以高考难度教,学生也以高考难度学,多了两门高考难度的学科,学生肯定比原来辛苦;第二,学生希望比别人更提前确定自己的兴趣学科,所以很多学生会主动去学习其他科目,造成许多学生高一阶段要学10门及以上的高考难度级别的学科,学生肯定更加辛苦。

为了学考考A,不属于“选考科目”的学科为参加第二次考试要找社会辅导机构补课,增加了普通高考之外的负担。当然存在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虽然周末不补课,但学生大量涌入教育机构。在经济落后的衢州丽水等地区,高二周末就开始补课。有的学校一个月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传统的高考背景,学生很苦,苦读,苦学,苦思,因此减负成为主流。改革的初衷是为高三减负,但事实上造成了压力向高一高二年级传递的结果。新高考之后,学生从高一高二就开始选课,有很多从高一下学期就已经开始准备高考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是较大的。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在这样的选考机制下,会出现成绩越好,负担越轻;成绩越差,负担越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学生在高三11月后甚至连英语都不用学了,只剩下语文数学两门。对学生心理造成极大影响。总之,从高一进来就为应试和分数而学,这与课改考改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的初衷相背。

(二)学生们在选择权面前不知所措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最大亮点,就是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7选3,选的不仅是考试科目,还有高考录取时的大学专业。很显然,在人生规划方面,让学生在高中就对人生规划有个安排不太容易。他们大多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新高考方案显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选择能力,学生们拿着沉甸甸的选择权而不知所措。

第一次选择出现在选择哪三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从小在家长、老师呵护下长大,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孩子们都是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去进行的,在赋予的选择权面前犹豫、迷惑、纠结甚至痛苦。

第二次选择是新高考10月选考和英语成绩出来后,学生如何选择科目来利用第二次选考的机会。比如,一个冲刺名校的学生,三门选考分别为91分、91分、91分,他是三门继续学,还是对某一门放弃,主攻其他有优势有潜力的两门呢?

选考分数揭晓后,学生变的比较浮躁,心态的不稳、情绪的波动导致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态度犹豫不决:很多考了91赋分的同学,面临着是否继续参加第二次选考,参加第二次选考是否还继续上地理课等众多的问题。面对个性越来越足的学生,如何引导并促进他们更好的学习?

高一以行政班教学时,学生在学习必修地理时表现为较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二以走班教学时,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高三复习开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又比较充足。选考出分后,学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比较浮躁,学习的目标开始有些模糊。

(三)滋生投机取巧思想

浙江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容易在学生中产生投机取巧思想。在学生心目中造成努力无效,投机更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与教育真正方向背道而驰。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正直、善良、幸福、积极上进的人,但在新高考的赋分制度下,极有可能产生这样一种现象,某学生第一次考试卷面成绩获得72分,赋分可能为85分,经过整整6个月的学习,该学生第二次考试卷面成绩为80分,赋分可能变为76分。这就会产生,一个人不需要努力的,因为积极努力极有可能没有效果。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兴趣固然重要,但真正让一个人做好一份工作需要坚持,习惯和毅力的作用更大,如果连这些都让学生抛弃,会让所有的人对教育失去信心。

新高考改革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中难免为各种投机现象的滋生提供生长空间。这会导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产生投机的心理,对高中教育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管理问题凸显,教学秩序混乱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要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要变革教学管理方式,要实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比如面对众多选科组合,学校要建立智能选课平台、智能分班系统、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师生评价系统、师生门禁考勤系统;为方便走班管理,学校要建立课程管理系统等等,这一切都是在非常急迫的时间里急需完善的。

按照新高考地理选考设置,参加地理学考时间一般放在高二阶段、选考时间放在了高三阶段10月和次年的4月。选考学生从高一阶段完成必修三本书的教学任务后,高二阶段的9月——次年5月中旬进行了区域地理、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的教学安排,从次年5月中旬——9月详细复习了必修一及与各圈层相关的自然灾害等内容,9月下旬对必修二进行了粗略的复习。高三阶段的10月下旬——12月,完成必修

二、必修三的系统复习,次年1月——3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和加试题训练,以迎接4月的选考。

高二教学时区域地理如何进行教学——是详实的复习还是总体粗略的开展呢?一轮复习时间如何安排——第一次选考前是否快速完成一轮复习呢?第一次选考后的教学如何安排?

每到考试,轮到的科目加班加点,别的科目减课让路,包括最重要语文数学英语,造成学生学习混乱。

每年考试次数过多,每次考试天数过多,每天考试门数过多。每年暑假8月炎热天气高中提前开学,破坏传统形成的优良自然生态,8月暑天不利于学生学习生活。学考后学生变动频繁,为应试而带来如此的教学秩序失衡乃至破坏实为不值。一次学考后学生成绩不理想,而想参加第2次考试,一般学校都没有教学力量来组织第二次教学,半年后学生属于非学考科目的考试,独立复习成绩又能如何?学生年度之间博弈选科的潮汐现象导致学科师资结构失衡,短缺与富余并存,给教师聘用、评价和管理带来挑战和混乱。

(五)教师的课务空前增加,地理教师严重短缺

由于选考地理学生的迅速增加,导致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跟不上学生数量增加的步伐。因此地理教师严重短缺,师资严重不足。尤其在普通中学,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学校地理出现了每周16-20节课的超负荷工作,导致对学生面批和辅导的时间不够充足。尤其是10月选考前,对新高考的地理复习有“闭门造车”的感觉,复习的效果也因此有所打折扣。

由于课务量大,课多且很多是重叠的,平时除了组内不定期的教研活动之外,缺乏对外沟通、了解和学习,造成教师出差、进修时无法代课,影响教学进度,甚至教师无法出差或失去进修机会。

新高考带来的教学变革对老师带来的冲击很大。教师们的不解与焦虑,一部分来自于他并没有真正了解改革对学生长远成长的考虑,在改革的大潮下,一线教师被迫推入海中,潮涨潮落,让教师无所适从。另一部分来自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研究的滞后。虽然教育教研部门开展了相应的教学研讨,但是从观念的变革到教学行为的落实还是有一定距离的,领跑新高考的教师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利于学科教学的宏观把握。当然,几次选考过后,大家对难度如何把握有了相应的概念后,教学节奏会重新调整。

(六)学科发展隐忧

学科选科目前看多数属于分数博弈,而非兴趣或其他。技术多了,物理少了。物理这种基础学科怎么办?理工科是国家发展的支柱,集体性的物理学科回避不仅给学生大学带来学习的障碍,对整个国家未来人才培养也是个挑战。

把学考和高考揉合为一张试卷,把通过性和选拔性考试混为一谈,是对考试技术的漠视,70+30的试卷构造是改革最大的缺陷。2016年10月物理学科裸考100分人数就达1.5%,是对这种不尊重规律和专业的最好佐证。

三次选考试题难易度变化较大,尤其本次(2016年10月卷)试题偏难,对之后的选考复习难度难易把握。应该讲,在现在的体制和社会环境下,选考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是评价着一个学校的好坏。所以新高考的“学考、选考”仍然是指挥棒,学校教学中“学考、选考”试卷的功能导向依然强势,纵观近3次考试试卷,发现试题难度波动大,试题质量波动大。这些让指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无所适从,最好的结果是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包括冷僻生僻的知识点。结果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与考试制度改革、课改愿景背道而驰。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教学与管理方面

顶层设计上,提升地理学科的教学与选拔的理性思维(基础功能)含量。针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加重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内容的背景,浙江省地理选考部分的内容可以适当向“精”和“深”方向延伸,即选考部分要求不要面面俱到,而重点选择几个点的考查内容,提升试题的理性思维含量,也提高地理学科的选拔功能。尤其是选考内容可以与高校相关专业更进一步接轨,促使相关专业适当考虑指定选考地理学科。

高中课程改革重在满足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需引导学生创新实践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地理学科的基础在高

一、分流在高

二、收获主要在高三的10月,其次才是高二的4月。于是地理教学的主要规划就按照高三10月参加选考的进度来设计,这样补课避免忽视了高二4月和高三4月参加选考的学生的群体。

过度选择带来盲目和资源浪费,根据制度设计,学生自由选择学科,一些学校采用全面走班的方式,对学生的选择不加限制,满足了学生的初期学习需求,但是由于师资、教室等资源配套等不足,多数学生认为建议采用套餐加部分学科走班模式会更加符合后期学习需求,不必节节走班,减少精力浪费。

加强教学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调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精神,选考科目必须走班教学。据了解,目前选考科目有不少学校存在捆绑选课,并以行政班开展教学,这是不符合教育厅精神的。因此,所有教师都需要调整教学班管理传统方法。传统教学班与行政班合二为一,管理中可以依赖班主任、班干部等,而在走班制下,班主任的许多职责需要由学科教师承担。因此,除了做好自身教学工作外,还需要注意熟悉学生、注意教学节奏的调整、注意加强学生的监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在选考中取得优秀成绩奠定基础。

(二)考试方面

(1)淡化学考作用,减少考试次数。

浙江这次改革方案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就是不恰当的强化了学考的作用。现如今大学升学率都近90%,还要那么如临大敌的围绕一张高中毕业证书为中心设计考试方案,是否是本末倒置?以前是高三高考压力,现在是两年的学考加高考的22场压力。

建议:学考改为通过性考试,脱离与高考(包括三位一体)的关系,从源头上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并且学考改回只考一次(这也是后续其他省份的普遍做法),可以有一次的补考机会,安排在学期末进行。选考科目不用再进行学考。(2)学考选考分开,改变70+30模式。

从目前其他跟进的高考改革省份看,都没采用我们的70+30模式,说明我们这种模式也没有被认可和效仿,这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模式注定没有生命力。两种考试功能不同,难度系数有别,命题技术理论上存天然缺陷。

建议:学考和高考分开,70+30试卷模式也分开,学生有了选考就不用再学考。(3)选考时间固定,选考都定高三。

这次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性问题,是不恰当地夸大了“选择”的意义,强调课程“选择”在中学阶段的至高无上作用,这是造成教学混乱、学生无所适从的理论根源。高二就通过了选考,间隔1-2年怎么参加这个学科的学习?学科学习也是和大学接轨的,连续不间断学习是重要的学习规律。

建议:对“选择性”理念做顶层设计层面修订。对选择的内涵和外延从新界定,哪些是国家统一规定,不用选,哪些是可以个性化可以自己选。

对国家课程必修科目,回归统一的省级课程安排。取消学考跨年级一起划档的做法。

考试时间调整:改变在学期中(4月、10月)考试的做法,改为每年6月7-8日进行一次6个科目的考试。如一定要保留两次,可在提前俩月(即4月)举行一次6个科目开考的考试。

(4)加强新考试特征的研究,做好新老高考的转换

老高考教学时间远远长于新高考,因此教学可以按部就班进行,即高二阶段全面了解区域地理知识和开展两本选修课程教学。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学时段大大缩小。因此,区域地理的教学就需要压缩,而应研究如何有效渗透在平时的系统地理教学中,主要是加强学生区域分析的方法教学。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提升地理教学的效度,为学生在首选考中取得优越成绩奠定基础。此外,教学重心要进一步降低,加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应更关注社会热点,注意教学素材的选题和立意,注意加强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用地理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有足够的时间让教师充电。当下的教师培训,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学习是教师自己的事情,应该让教师自行去解决。教师由于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去学习,或者不愿意去学习(工作疲累)。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工作量表,真正为教师减负,让会思考的老师能有时间去反思。

加强制度保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师资调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矛盾。

让师范生的实习变成更有效的资源。每年的8月中旬至10月底,是学考和选考的冲刺阶段,这样可以让高校的师范生到各普通高中实习任教高一同时兼听高

二、高三的功课,保证高一刚开学有老师到位,同时锻炼了师范生的实战能力,为学校选拨新教师提供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和培养时期。

科学奠基,筹谋新高考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探究;主动性;素养

在新的素质教育的改革形势之下,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增强学习主动性,在科学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高中化学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才能真正解决教学根本问题,寻找到高中化学科学素养教育的全新路径。教师要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入不同的策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升化学实践能力,增进化学科学探索性思维。

一、2017年浙江新高考原则及其指导

2017年浙江推行新高考政策,在新高考的原则指引下,注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学生全面、健康、个性的发展作为着眼点和改革的落脚点,深化和完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通过“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体系,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构建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以强化分类考试和多元录取机制,推动新高考之下的教学新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素养教育和个性成才教育。

二、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内容的特点分析

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弱化了实验的直接、呈现式的讲解,强化了实验的演示过程和学生自主分组探究的过程,它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主动性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全面分析,通过科学的探索与创新的思维,得出符合科学本质的最终实验结果。总体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1.多元化的化学实验形式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推动下,高中化学改变了原来的单一性质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将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划分出探究性实验和实验实践活动等板块,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选择,灵活地进行主动参与的实验活动,这种全新的实验方式,有助于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育,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理性逻辑的推理歸纳能力有着相当大的作用和意义。

2.生活化的高中化学实验内容

化学实验性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新教材的又一大亮点,它是以培养学生知识与生活的衔接而设立的,重在用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融,并用化学知识改变生活,因此,其内容展现为新颖的、学生喜爱的“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板块,学生可以用耳闻目睹的生活现象进行化学的实验探究,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亲近感,而且无形中使化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和日常意识中,记忆深刻而牢固。

3.开放式的化学实验

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以大胆推理和实际探索为前提,任何不具备前提条件的实验都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新型的苏教版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全新的、开放式的“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极大地鼓舞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激励学生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自主确定实验方式,自主进行实验的分析,自主得出初步的实验结论。这种开放式的化学实验过程,也是启迪式的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逐步的实验过程中启发思维,深化探索。

三、新高考之下的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改革

高中化学教学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课程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生成,因此,在进行化学教学策略实施之前,有必要对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变。

1.转变教学观念

高中化学的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观念的转变,尤其是在2017年新高考政策的指导下,更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和意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要进行转变,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完成化学实验知识的探究过程。

2.转变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过程依赖教师的成分过多,学生自主性意识薄弱,这极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新高考政策的要求。现代新高考强调学生素质的落实,因此,化学教学过程要进行根本、实质性的转变,学生必须成为化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作为主导进行教学,由单纯的演示实验转变学生自主性动手过程,教师只在旁边进行实验的指导,并鼓动学生自主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实现演示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变革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仅仅对学生进行实验展示,向学生演示实验的全过程,并向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及规律性知识,这样就算完成了实验过程,得出了实验结果,这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禁锢了学生作为实验主体的能力,更使学生无法体验到化学实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乐趣。因此,苏教版高中化学实验进行了实质性的变革:由演示实验转为探究性试验,激发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实验:氨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及焰色反应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不同物质的检验方法,并对已学的离子检验方法进行归纳,可以将演示性实验改良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探究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所含成分的检验,增强趣味性与学生自主参与度。又如,实验探究活动中的胶体、溶液的光照现象,这个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实验转为课外探究实验,而不需要暗室的操作试验,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趣味性的同时,认识到胶体是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掌握并理解这一化学知识。

4.课堂实验探究向课后实验探究的转变

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思维素质的培育,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为了让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还要适当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实验向课后实验的转变。如,化学实验课程中有对化学元素钠、镁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含有相关元素的物质,如,在“粗盐”的教学中,让学生从粗盐中提纯MgSO4、CaSO4;在化学实验“铜、铁的获取及应用”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思考日常所见的红砖是否含有Fe2O3,并思考和设计课后化学小实验,进行检验和证实。这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发现身边的化学问题,并实践运用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活中的化学,走进化学

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各种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主动参与兴趣,使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中的化学,揭示生活中所蕴藏的化学知识,提升化学科学素养。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金属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表现在生活现象上则是:金属钠悬浮于水面上并随意游走;SO2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再经过加热,溶液又转为了原有的红色等,这些形象生动、鲜活多彩的实验生活现象,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化学探究欲望,教师可以积极摸索,寻找与生活有关的各种化学现象,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启迪。

2.要遵循学生的科学认知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化学学科的教学要依循从直观到抽象的探究性原则,通过对学生施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由尝试到深入、由畏惧到喜爱,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投入全部身心,进行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例如,先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逐步将物质拆分为离子,再至物质用分子式等,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化学学习兴趣,依据思维和认知规律进行基础知识的架构。

3.要结合化学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拓展

高中化学知识中有许多原理及基础性知识要点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和整合,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实验的设计课题中获得知识迁移与拓展。在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根据新的化学学习情境,进行新的知识、新的方法的迁移,这是学生进行知识获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实验化学的设计课题中,对于“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专题,在初步设定“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的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课题的深入和拓展,在已习得原有实验课题的基础上,拓展出“茶叶中元素的鉴定”“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等全新的课题。又如,指导学生进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课题的实验设计,通过对“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让学生进行“真假碘盐的鉴别与检验”实验。

4.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的实验选择是重点突出其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内涵,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探究创新思维的创设,避免无探究意义、重复烦琐的操作过程。因而,高中化学的实验必须以科学探究为主,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思索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现象及成因,并用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尝试性的、逐步的实验过程探究。

例如,关于特殊气体“氨气的喷泉”实验,学生对这种特殊的实验现象所吸引,充满了好奇和探究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喷泉?喷泉水为什么变红?究竟是什么样的特殊气体才能产生这种神奇的喷泉现象?在教师的步步提问之下,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答,并进行主动性的实验尝试。

5.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组探讨与协作学习

高中化学的实验课题有其具体实验目标、预习指导和实验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课题任务的布置,让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合作实验,并在实验的过程中给予具体、详细的指导,尤其是拓展性实验,更要对小组实验的学生给予提示,使学生在教师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下,进行合作与交流,逐步由细化的实验目标过渡到整体的实验过程,并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讨论,从而在协同的氛围中完成实验任务。

總之,面对2017年新高考的挑战,高中化学教学要以新高考目标和原则为指针,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实践,注重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性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主动性迁移,在化学实验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实践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知识架构。

参考文献:

[1]艾师荣.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功能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2]胡协强,孙伟.利用教材栏目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能力[J].化学教与学,2011(07).

[3]钟角金.如何转变学生传统化学学习方式[J].化学教与学,2011(06).

[4]王劝芽.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5).

[5]叶香竹.苏教版化学1“活动与探究”栏目教学的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0(05).

[6]聂瑞香.高中化学教材图表的教学功能[J].数理化学习,2010(03).

新高考我们如何应对 第7篇

方案中关于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提到:“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记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在试点的浙江省还增加了“技术”科目,形成“7选3”模式。

高考改革必将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设置,影响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变革。最大的变化是“走班教学”将取代“固定班级授课”。新高考的“7选3”科目就有35种组合,意味着学生人人有课表,过去是学生不动教师动,现在是反之。其次是“走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分层就是要把学习程度相近的学生分在一起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和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高考改革不是儿戏,校长、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思想上的认识,心理上的准备。

1.校长的准备

实行分层教学、走班教学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必须设法提供足够的教室。每一科目快慢班人数不相等,所选学科人数也不同。因此,教室还应有大、中、小不同的规格。

教师资源可能会出现短缺(不均衡),在学生选课时,有的学科“门庭若市”,有的学科“门庭冷清”。从试点的浙江来看,选物理的人数是以百为单位,而选政治的则是个位数。从中不难看出,物理教师紧缺,政治教师剩余。

财政、人社部门并没有因高考改革增加投入,增加教师编制。因此,这两个问题是校长必须解决的。

2.教师的准备

从浙江、上海的试点情况看,高二进入大规模的走班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出现“恐慌”:学生选得多感到压力大,学生选得少,又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高考改革带来的课堂变革,是对教师职业的巨大挑战。在选课走班制下,学生不仅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有了更高的期望。

所以,教师不仅要在专业能力提升上做好准备,更重要的还要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

3.学生的准备

“新高考是一次新的挑战”。从试点的一些学校看,高二选课时,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择,无所适从。

学校在学生进入高中后,就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及家长尽快对三年后要选择的高考考试科目做出规划,结合高校招生对“7选3”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高校招生的专业,以及毕业后的就业,是学生选课的重要依据,要做到一锤定音。如果选择不当、犹豫不决,即使允许学生修改选择,也将极大浪费高二的学习时间成本,改过来也失去高考的竞争力。

“新高考”能否“换汤”又“换药” 第8篇

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是为了加强对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有利于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校更加科学、自主地选拔人才。”然而在现实中,学业水平测试却演变成了另一种高考。难怪老师和家长感叹:这样让考生“吃二次苦,受两遍罪”,与“一考定终身”能有多大区别?

纵观多年来的高考改革,一直想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但是,这种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些改革,从制度设计到政策预期都想让高考改头换面,可是,在现实中却大打折扣,步履维艰。春季高考的制度设计并没有错,但它的式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十多年。在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考,应当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但从已实行“新课改高考”的十多个省份来看,人们普遍反映“比较平稳”,与以往高考“有一定衔接”。其实这些评价的潜台词是:与过去的高考相比,“新课改高考”并没有太大变化。

高考改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呢?其根源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改革不能在沙滩上建楼,必须有基础教育改革的土壤,而目前应试教育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高考改革在与之博弈的过程中,“打折”“走样”的现象在所难免;二是人们对高考改革的心态很矛盾、很纠结:对现行高考不满意,对一些改革不放心;不给高校招生自主权不行,给的太多也不行;不给偏才怪才“绿色通道”不行,“通道”太大太宽也不行……高考改革,时常在这种两难境地中蹒跚而行。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在我国未来10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蓝图中,高考改革的前景清晰可见,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高考”呼之欲出。对此,人们热切期待着。

异地高考:打造新高考时代 第9篇

关键词:异地高考,高考制度,教育公平

2012年8月30日, 针对当前吸引社会大众广泛注目的异地高考问题, 国务院办公厅向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转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明确规定各地有关随迁子女参加异地高考的政策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年底前出台。[1]截至2012年的最后一天, 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在内的十多个省 (市) 都相继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 我国在高考制度改革的历程中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一、异地高考的内涵分析

其实, 被人们广泛热议的异地高考政策, 准确的表述应该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 主要是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父母迁居到其工作地区并在该地区接受教育的, 可在其受教育地参加高考而不必回原籍高考, 并可享受与受教育地户籍学生同等的录取待遇的一项政策。

一直以来, 我们的高等学府实行的都是计划招生政策, 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预测需要招收多少学生, 从而下达相应的招生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初期, 人口流动相对较少, 这种招生政策基本上不存在异常问题。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之下, 社会流动人口成为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 继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尤其是高考升学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是否应该放开异地高考政策的讨论。

异地高考表面看似是一个教育问题, 实则为社会问题, 它包含着我国公民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在我国, 宪法规定中国公民不分性别、贫富、地域、宗教信仰等, 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受教育权。当不公平的高考制度导致大批青少年无法平等享受基本的受教育权时, 不仅是扼杀了他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而且也是对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的严重挑衅。因为教育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命运, 由于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很可能导致贫穷的代代相传。因此, 必须通过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 全面开启实现教育公平的破冰之旅, 打造新高考时代。

二、推行异地高考的重要意义

推行异地高考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指标分配是以省 (市、自治区) 为基本单位, 在全国重点大学招生名额上存在巨大差距, 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全国各地在高考录取率上差异较大, 考生因为地域不同而不能享有均等的录取机会。与此同时, 因为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导致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占据了大部分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 有利于打破地域的限制, 使得教育公平的“天平”向农村、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 共享同一片蓝天。

推行异地高考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教育发展规模的不同, 当前社会还不能满足每一个考生的大学梦。不合理的教育利益分配格局导致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需求与现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成为教育领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以人为本的时代, 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个人的发展, 而接受教育无疑成为个人获得良好发展机会的重要途径。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基本决定了其今后能获得怎样的发展, 而一国公民的受教育情况也基本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异地高考, 对公民而言, 受教育权得到了保障, 发展成为可能;对国家而言, 正确维护公民权利, 和谐发展获得基础。

三、异地高考的制约因素

面对实施多年的固有的高考制度, 异地高考在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较大困难, 高考改革实施起来阻力重重,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方面, 异地高考受户籍制度的制约。在当前户籍为纲的分配制度下, 无论是人口流动还是资源配置, 最终都要回归到户籍制度这一点上来。一本薄薄的户口簿, 竟能将不同地域之间孩子们的求知梦隔绝开来, 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写照。长期以来, 我国仿照前苏联的户籍管理模式, 实行城镇户籍与农村户籍二元户籍管理制度, 将整个国家分割成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人口流动更加频繁, 隐藏在户籍制度之后的权利不平等, 尤其是受教育权的不公平,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质疑。因此, 打破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高考制度, 将二者区分开来, 是我们首先需要突破的制度瓶颈, 也是破解现行高考制度不公平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另一方面, 异地高考受教育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在我国, 教育既得利益集团为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而形成强大的联合力量, 他们拥有信息和行动上的优势, 为提高组织效率不惜花费高昂的交易成本, 以抵抗异地高考制度的实施。“教育既得利益集团主要集中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而在现实生活中, 优质教育资源聚集区往往是异地高考的流入区。教育既得利益集团在其子女享有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还希望进一步使其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以实现其自身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因此, 作为异地高考流入区的教育既得利益集团对异地高考产生强烈排斥, 成为阻碍高考制度变革的主导性力量”。[2]如果我们把希望实施异地高考的非户籍所在地家长看成一个新的教育利益集团的话, 那么, 异地高考制度变迁的运动轨迹, 实际就是教育既得利益集团与新的教育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其结果应该是综合多方面力量决定的。从这个角度出发, 妥善处理各教育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 促使教育既得利益集团对某些教育利益作出让步, 同时针对新的教育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 在可操作的范围内给予切合实际的限制, 只有这样做才能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推动异地高考方案的贯彻执行。

四、致力于教育公平的异地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回顾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历程, 其变迁的轨迹就是一个逐步推动中国教育走向更加公平道路的过程。今天我们讨论的异地高考方案, 正是这样一个关乎教育公平的问题, 它所考验的就是在机会平等原则的前提下, 在招生和录取的过程中, 非户籍所在地考生可否能与本地考生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本地考生能否理性对待来自非户籍所在地考生的竞争。

尽管面对重重阻力, 我们应该看到, 国家在行动。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异地高考的意见, 针对呼吁多年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及异地高考问题给予回应, 并要求各地出台异地高考实施方案;同时将农村学生占重点高校的比例进一步提高, 专门安排了18.5万个名额给全国高校用来招生, 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招收中西部地区的考生, 从而让更多刻苦努力的农村孩子看到希望的曙光, 这也算是对现行高考制度不公的一种补偿;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使得选拔人才的方式多样化等等。国家的改变让我们感受到, 公平的价值理念正在制度层面逐步蔓延, 而异地高考方案的推行正试图从根本上打破我国城乡地区间戒备森严的户籍制度, 使得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尽管这些政策的出台只是教育公平权利的部分回归, 但仍然值得我们肯定, 因为它已经在方向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全面实施的进程中,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面临历史性的转折点:在从“浅水区”向“深水区”进军的途中, 应该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破除制约因素的藩篱, 解决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后的高考问题, 保障教育公平的全面落实, 通过改革来平衡各方利益, 减小推行异地高考的阻力。

第一, 同步改革户籍制度。在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进过程中, 必须同步变革户籍制度等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实行的户籍制度是与教育等公共资源直接挂钩的, 这就必然导致在同一城市、不同户籍人口的子女所享有的受教育权有所差别, 而异地高考的目的正是为了消除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差别, 假如户籍制度没有任何变革, 异地高考方案将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发挥作用。因此, 异地高考政策应与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推行, 虽然不能立即取消户籍制度, 但应该逐步减少由户籍制度本身所带来的种种额外的公共福利, 从而实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3]尽管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但它能将复杂的异地高考问题逐步简化, 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第二, 坚持公平原则, 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为主, 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 高校自主招生, 政府宏观调控, 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制度”。[4]一方面, 可以探索建立“全国统一考试+高校自主招生”的考试招生体系, 使每一个考生都能够平等的享有被评价和录取的权利, 从而凭借其自身真正的实力水平获得高校的“入场券”。另一方面, 建立高校多元化的录取方式, 适当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权利和范围。在确保大部分高校招生计划不变的基础上, 适度放宽高考报名条件, 尝试开放国内一流高校和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

第三, 建立和完善与异地高考相关的配套制度。为了确保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 有效规避由此引发的权钱交易等问题, 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异地高考相关的配套制度, 其中包括对教育部门学籍工作的管理制度、招生过程的监督制度、非户籍所在地考生学籍档案随机检查制度, 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定期公示非户籍所在地考生的学籍和考试资格等信息的公示制度, 以形成必要的制约机制, 确保异地高考政策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实行异地高考, 让孩子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 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尽管异地高考方案尚有许多缺陷, 但政策本身的出台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试图在更高层面推进教育走向更加公平道路的决心和行动。推行异地高考, 让我们一同携手, 打造新高考时代。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8/31/content_2214566.htm.

[2]孙新, 杨淑捷.异地高考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J].教育评论, 2013, (01) .

[3]李慧, 杨颖秀.如何破解异地高考政策难题[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2) .

新高考与走班模式 第10篇

一、走班模式

(一) 何为走班模式

“走班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学习的科目、教室和老师固定安排,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或是适合自己学习水平的教室进行学习。而在新高考教学体制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已经无法满足全新的教学需求,“走班模式”是我国新高考体制下的一个突破,也是我国教育更加适应新形势的一个更好的选择。

(二) 走班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优势

虽然就目前来说,中国传统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存在着一些弊端,而相比于传统模式教学而言,走班模式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它的优势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对学生进行统一式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同样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走班式教学则不同,走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和老师,学生们的课程设置更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其次,每个班级的学生也不再固定的,学生可以更大范围的接触不同的类型的学生,学生们的思想也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交流,学生们的思维也会在交流过程中更加开阔。最后,走班模式下,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设置课程的长短,学生不再简单的受到固定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新高考走班模式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

(一)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在我国,语文课程的学习基本上贯穿了所有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十分的重要,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在目前新高考走班模式下,传统高中语文课堂可能已经无法适应新型体制,这是因为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几点误区。首先,目前高中语文课堂越来越倾向于“狭隘教学”,其次,传统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当然,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一些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在这里就不一一提及。

(二) 新高考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的具体应用

在新高考形势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而这类最重要的就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管理。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水平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学生们对高中语文知识和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而想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管理,首先,老师应该致力于将每一节语文课打造成精品语文课,也就是说,老师不仅应该丰富每一节课的课程内容,书本上的内容、课外语文内容与学生们语言素养联系在一起,还应该让课堂富有节奏感、情趣感,让普通的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比如在苏教版教科书中,高中语文被分为了3个向度,而三个向度又被具体细分为了20个专题,以必修二中 《和平的祈祷》 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老师不应该仅仅教导学生书本上面对于“和平”这一词语的理解,更应该让学生们建立自身对于“和平”的理解,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播放有关和平的视频,这个视频不仅仅应该只是过去很久之前发生历史,还应该有现在当下的和平问题。老师可以用难民的生活、战争的残酷,让学生明白现在的世界并不是完全和平的,世界的和平是需要所有人共同维护的,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需要大家共同珍惜的,“和平问题”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文字上面,它更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当知识与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与建立,学生们对于课文的认识才能更加深刻,课文才起到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应新高考要求 第11篇

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调动学生探究需求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把课堂还给学生,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 让学生自己去感悟, 自己去发现问题, 探索新知识; 没有课堂的小小发现, 哪有今后的大胆创新. ”因此,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必须在每一节课加以实施, 所以我常问: “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的探究必须有动力, 没有动力的探究只是被动的、短暂的. 而动力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需求产生于教师的引导与鼓励.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寻找探究的途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知识的着重点往往是疑问的交集点, 引导学生在重难点处寻疑,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这样教师便可以构建起以疑为导线的教学流程, 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变教师分析. 讲解重难点为师生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 在交流探索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显然,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关键所在,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探究的途径, 促进课堂上的积极探究, 在复习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 举下例进行讨论, 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 激发学生探究的成就感

教学中注意设计一些从特殊实例到一般规律的猜想验证或具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等特点的开放性问题, 以及利用教材中研究性学习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 激发其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 感受到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 一起分析问题, 又成功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开放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一分理解, 提供更多的发现新知的机会. 对于学生探究的新成果, 哪怕是一小点, 也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赞赏,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乐于探究而不疲”.

上一篇:Pro/E技术下一篇:高职教师的礼仪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