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模型范文

2024-05-30

心理应激模型范文(精选7篇)

心理应激模型 第1篇

关键词:心理应激模型,警察,社会支持

1 问题的提出

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 指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 由于实际或认识能力上的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通过心理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身心紧张状态。警察心理应激, 是指警察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中具有威胁性或挑战性的刺激时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警察心理应激从警察职业特征可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长期性;二是危险性;三是高度应激性。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随时会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人或事件, 这些危害性的人或事, 通常会引起高强度的心理应激。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对全美各种职业的调查显示, 警察在40种高度应激的职业中位居第7位。

据广西警官心理测评中心对广西自治区警察进行了一次心理压力状况抽样调查, 结果表明:有93.2%的人在近期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压力, 其中有26.8%的人遇到了自己无法消除的压力, 2%的警察目前已濒临心理崩溃的边缘[1]。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 警察承担着巩固政权、保障社会安全、打击犯罪和提供公益服务等多方面的职责,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警察心理应激的研究, 认真分析警察心理应激源, 建立减少或降低警察心理应激的支持系统是目前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警察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试图构建警察心理应激模型, 揭示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等中介因素影响警察身心反应的作用途径, 为有效开展公安民警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在黑龙江省抽取800名在职公安干警作为被试。有效被试为782名有效率为97.5%。其中刑警195名, 交警197名, 巡警190名, 治安警200名。男703名, 女79名。

2.2 应激的评定。

应激问卷采用自编的警察应激源问卷, 借鉴了生活事件问卷的一些题目, 结合警察职业特点删改了一些题目。问卷对382名警察进行了试测, 经主成分正交旋转对30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 生成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为5个,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13%, 删除因子贡献率小于0.4的条目3个, 最后得到27个题目, 包括5个因子:任务应激、与组织相关的应激、家庭生活事件、职业烦恼应激和警察特性应激。问卷采用1-5级记分法, 有部分反向题目。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 重测信度系数为0.78。

2.3 中介变量的评定。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 姜乾金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3]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4]。这些量表在使用之前均进行预测与重测, 重测系数在0.6-0.8之间。

2.4 警察应激心身反应的评定。

采用杨廷忠等修订的中文版 (2003) 一般健康问卷 (GHQ) [5]来评定警察身心反应。中文版一般健康问卷共12个条目易于回答。其总分可反映心身健康水平, 分数越高表示心身健康水平越低。

2.5 数据分析及处理。

分析数据经整理, 删除回答有漏项的被试并依据艾森克个性问卷的测谎量表中不符合条件的被试, 输人微机, 借助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0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和AMOS4.0构建应激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应激过程各变量的相关性。

运用Pearson相关法对生活事件总分 (L总) 、积极应对方式得分 (PC) 、消极应对方式得分 (NC) 、社会支持总分 (S总) 、内外向 (E) 、精神质 (P) 、神经质 (N) 、心身反应总分 (C总) 作相关分析。除个别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3且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都很弱。

3.2 警察心理应激模型的初步构建

3.2.1 模型的设定。

在心理应激理论及有关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付方式关系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变量关系的理论假设模型。

在模型的设定中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以理论假设模型为基础;第二,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身心反应之间相关不显著, 在假设中加入这两个路径不存在;第三, 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 在姜乾金等 (1993) 、刘贤辰 (1998) 的研究也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对身心健康的作用也不明显, 因此积极应对方式对模型的贡献需要考察。

3.2.2 模型的评价。

按照结构方差模型建模规则, 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数据并未很好的支持本研究的构想。表16的结果显示:结构模型的χ2/df大于3甚至大于5, 绝对拟和指RM-SEA=0.099, 说明模型拟和得不好。相对拟和指数NFI=0.843, CFI=0.860, 均小于0.90, 简约拟和指数PNFI=0.475、PGFI=0.440, 均小于0.50, 未接近1, 表示模型还不够节俭。以上各种拟和指数值显示该模型的拟和情况一般, 有必要对该模型进行修正。

修正后各项拟和指数为:修正模型的χ2/df小于3, 绝对拟和指数RMSEA=0.048, 说明模型拟和得非常好。相对拟和指数NFI=0.987, CFI=0.977均大于0.90, 简约拟和指数PNFI=0.713, PGFI=0.620, 均大于0.50。将修正模型和研究模型的各项拟和指数相比较发现:修正模型的绝对拟和指数与相对拟和指数都优于研究模型, 简约指数的比较显示修正模型比研究模型更简约, 也就是说, 经过修正, 使假设模型的各项拟和指数均有所改善, 同时模型更加简洁。假设阶段提出的模型为最终本研究的警察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

4 讨论

关于警察心理应激过程中各作用途径的探讨, 模型因果关系图反映出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对警察身心反应既直接产生作用又间接产生作用, 从路径系数看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作用, 本研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和个性是警察心理应激过程的中介变量, 下面做具体分析:

4.1 关于应激过程中社会支持的作用途

径, 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身心反应的相关并无显著性, 但从结构方程模型综合分析中发现其对身心健康是有作用的。社会支持是针对生活事件的, 社会支持使个体免受或较少受生活事件 (特别是负性生活事件) 的影响, 保持和增进身体健康, 可以说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方面起了缓冲的作用。这与Coyne, Wills (1995) 年提出的高的社会支持群体个体很少产生抑郁的观点相一致。

4.2 心理应激过程中不同个性对身心健康

的作用, 国外Jong D, Majella G, Sonderen V (1999) 研究表明个性特征对应激情绪反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神经质上。从本研究的相关分析中也表明神经质与身心健康的相关程度比内外向和精神质要大, 但从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显示精神质对应激的身心反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4.3 在本研究中还发现社会支持对消极应

对在整个模型中起了负性的影响作用, 既个体在具有生活事件的影响下, 个体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则消极的应对越少。

参考文献

[1]明秀峰.关注民警心理健康, 缓解民警心理压力[J].公安教育, 2001 (12) .

[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编著,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27-131.

[3]姜乾金.特征应对方式问卷.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编著,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20-122.

[4]龚耀先.编著.艾森克个性问卷使用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 1983.

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干预 第2篇

心理应激类型

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 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 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恐惧反应是面对应激源时的一种预期将要受到伤害或极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通常会产生回避行为。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 内心充满恐惧感, 注意力无法集中, 思想陷入停顿, 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 失去用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常见的情形有:救护人员在井下处理灾害事故时, 井下作业环境极其恶劣, 如果救援人员得知作业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 极易引起中毒或爆炸事故时, 此时又发现氧气呼吸器有故障或氧气将耗尽或鼻夹脱落, 以及出现迷路或退路被堵等现象时, 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刚进入救援队伍的救护人员, 由于实战经验不足, 如遇到多人伤亡事故, 且事故现场惨不忍睹时, 也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 就会造成救援人员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自身的伤亡事故。

过度应激状态

救援人员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出现应激状态是正常的, 适当的应激状态也是必须的。但在过度应激状态下, 人的注意力、知觉范围会缩小, 言语出现不规范不连贯, 而且行为动作紊乱, 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此外, 过度应激状态有时还会造成事故的恶性连锁反应, 使灾情扩大。如果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发现同事遇难, 情绪冲动, 可能会盲目采取行动, 甚至会导致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麻痹与怠惰心理

怠惰心理是一种对救援人员构成很大威胁的不安全心理。这种心理在平时表现为贪图安逸, 得过且过。比如:对氧气呼吸器等救援装备不进行认真检查、维护保养等;工作中投机取巧, 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这些是导致自身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一种趋利性的投机心理, 也是对救援工作危害很大的一种不安全心理。救灾工作需要果断、勇敢, 而且要科学应对, 不能有侥幸心理和蛮干行为。如有些救援人员认为过去这么干没出问题, 明知是违章操作, 但还坚持去做。抱着侥幸心理去救援, 这是很多救援人员伤亡的心理原因。

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人们在处理问题时, 依靠他人而不能自立或自主的思想状态。比如:在处理事故时, 有的矿领导对于现场的指挥缺乏救护知识, 违章指挥, 而救护人员盲目服从, 完全依赖他人的违章指挥进行作业, 不按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办事;或者遇到新情况新变化, 不思考不及时报告, 纯粹信赖上级的指示。这种无原则的信赖心理也会导致自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不过,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井下救援人员都不是单独地进行救援, 而是以小组形式开展救援工作, 并有上级组织指挥。此时, 遵守纪律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但对于实际救援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 井下救援小组应及时应变与报告。

干预的基本要求

1.救援人员心理干预的组织行为措施

完善心理救援机制。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 既要掌握救灾技术, 也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方法, 这是现代社会物质救灾与心理救助的双重任务所决定。面对救援时的巨大心理压力, 救援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更需要心理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使救援人员的心理危机创伤尽快得到抚慰, 消除紧张气氛, 防止救援人员产生“灾后综合征”, 影响其救援效率。

对救援人员的心理救助内容包括:完善救援队伍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设备设施;合理分配任务;及时报告紧急事件, 帮助救援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心理专家从全局的角度审视救援局势, 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实行轮班倒班制度, 以便为救援人员补充体力;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救援人员的技能、演练培训, 重视实战模拟辅导, 编制工作守则, 以及编印《应急救援人员常见心理问答》等心理健康方面的手册;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家庭、朋友、工作团队给予更多的关注, 使其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

减轻救援人员应激反应。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最常见的急性应激反应为认知能力的改变, 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决策能力和定向能力等, 最常见的症状是焦虑和强迫表现。研究表明, 执行任务的积极意义会对救援人员产生保护性作用, 会减轻应激反应的发生;相关灾难场景对救援人员的心理冲击会产生危险性因素的作用, 从而加重应激反应的程度。因此, 在对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时, 要强调救援任务的积极意义, 以减轻救援人员的应激反应, 以保证其心理健康。

2.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

当救援人员所面对的事故场面超过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时, 其心理防卫机制就会随之启动。心理防卫机制也称自我防卫机制, 指自我的压抑, 这种压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 是人们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等, 所使用的各种心理调整。这种防御机制具有自我欺骗性质, 以掩饰自身真正的动机, 或否认对自身可能引起焦虑的原因或记忆。救援人员的心理防卫机制有时能帮助个体消除一些情感上的痛苦, 但因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欺骗自己”及“歪曲现实”等不良影响, 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因此, 有必要让救援人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及时校正失衡心理, 以免强烈的心理创伤导致心理障碍, 引发精神、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

首先, 当遭遇困境或受挫, 出现消极情绪时, 救援人员不能逃避, 要正视消极情绪, 要明白它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救援人员可以冷静下来对受挫及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 进行客观剖析和认真体验, 以便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救援人员要敢于表达和暴露自己的情绪,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驾驭、控制情绪;盲目压抑和掩饰不良情绪, 不利于救援人员自身情绪的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

科学应对矿山救护队员心理应激 第3篇

职业应激源

救护队员在救灾过程中通常要受到粉尘、噪声、有毒气体、爆炸、火灾、心理应激等威胁。

1.在强排突水期间, 漏出的井巷空间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 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 存在冒顶、掉底和二次透水的威胁;

2.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 灾区充满爆炸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 救护队员会受到有毒有害气体威胁;

3.煤与瓦斯爆炸时救护队员除暴露于粉尘、有毒气体之中, 还受到突出的瓦斯的冲击气浪威胁, 面临二次煤尘爆炸和引爆瓦斯的危险;

4.冒顶片帮时救护队员在抢险过程中会受到粉尘、噪声、有害气体、职业伤害等威胁;

5.后期在排水和清理期间可能接触腐烂的尸体, 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威胁;

6.矿井火灾救护过程中, 救护队员会面临烧伤、烟雾、一氧化碳、瓦斯爆炸的威胁。

在日常模拟训练中, 救护队员经常处于高度紧张和躯体疲劳状态。这些均可导致救护队员心境的恶化, 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心理应激表现

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反应又称急性应激障碍, 是灾害发生后出现的心理反应, 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 便可以恢复。矿山救护不是简单地入井——抢险——升井过程, 灾情发生后, 救护队员要根据灾情性质, 携带必要的技术设备, 创造条件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路线达到救灾现场;面对恶劣的救援环境和复杂多变的灾情, 将受伤、窒息的人员运送到安全地点进行急救, 同时还要引导未受伤人员撤离灾区, 进行抢险等。救灾现场的悲惨场面、超负荷的身心压力, 救护队员会产生情绪、认知及行为活动等心理变化, 会经历恐惧、挫折感、逃避等阶段, 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或兴奋、或压抑、或浮躁, 情绪的不稳定是影响救灾工作质量和造成自身伤亡事故的根源。

主要表现:

典型的急性应激障碍可表现为表情呆滞, 可见意识范围缩小, 注意力狭窄, 不能领会外在刺激, 继而不动不语, 呆若木鸡, 对外界刺激无相应反应。一般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恢复正常, 或进入意识朦胧状态, 出现定向力障碍, 表现为偶有只言片语, 词句零乱不连贯, 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 也有表现为阵发性的肢体发抖、哆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 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 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如果矿山救护队员在救灾后1个月内应激反应还未恢复, 就会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主要表现:

在创伤发生的后1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会出现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表现为紧张不安, 很容易受到过分惊吓, 会反复做恶梦, 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双重痛苦。生理上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等;情绪上常出现焦虑、恐惧、沮丧、忧郁、愤怒、烦躁、自责等;认知上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健忘、效能降低等;行为上出现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 容易自责、不易信任他人等。

预防控制对策

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心理素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救护队员应激耐受力以及在高应激环境中保持有效的操作技能。经过心理素质训练, 可使受训者对各种应激情境具有预先心理准备, 减少应激环境中感知、判断能力的弱化, 同时识别、避免应激环境中容易产生的操作错误。心理素质训练首先使受训者了解了矿山救援应激反应知识, 使其熟悉各种应激情境并形成心理预适应;其次是技能练习反馈阶段, 目的是掌握自我调节、外部感知和积极应对技能;最后是应激情境中技能实践, 引导受训者用所学技能应对各种应激因素, 这一过程需循序渐进, 直至受训者完全适应困难的救援环境。心理素质训练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模拟各种事故复杂条件, 在有毒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气温50℃以上的模拟巷道中, 救护队员背负25kg的氧气自救器, 在30min内拉检力器50次, 或锯直径为16cm的圆木l段。训练场景逼真、形象, 具有实战性, 可提高受训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制定工作制度减轻心身疲劳

制定工作制度减轻心身疲劳

长时间地超负荷工作, 会产生过劳, 损害身体健康, 引发疾病, 将导致救护队员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 从而引起疾病。合理安排工作制度, 使救护队员劳逸结合, 提高心理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目前许多救护队实行值班24h、休息48h的工作制度, 给救护队员恢复体力和心理疲劳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开展心理援助减轻灾后心理创伤

孕妇心理应激与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第4篇

1 妊娠各期孕妇心理变化及特点

心理应激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均为应激原。目前研究中应用的心理应激原包括母性行为应激、疼痛、心理社会应激等[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应激反应的中介系统, 也是目前被认为的孕期压力长期效应的基本生理机制[2]。Darnaudéry等[3]研究表明, 短期的应激可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但长期、过度的应激则可导致不良的心理、生理反应。妊娠后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 同时妊娠又是一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心身的改变使孕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从而产生心理压力。已有研究证明[4,5], 孕期是妇女心理最脆弱的时期, 尤其是初产孕妇更容易出现相关的心理改变, 其中焦虑和抑郁是妊娠最常见的心理反应[6]。妊娠期间其特有的应激原在9个月的妊娠中是变化的, 所形成的压力和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不同。

1.1 妊娠早期 (1周~12周)

此期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异及耐受需要一个调整过程, 雌、孕激素水平的改变容易引起孕妇的早孕反应。角色的转变和生理的改变导致了孕妇复杂的心理状态。Côté-Arsenault[7]研究认为, 孕期普遍存在焦虑心理, 其中以孕早期最多见。Bödecs等[8]调查发现, 匈牙利妊娠早期孕妇17.9%存在抑郁, 14.6%存在焦虑, 且未受到足够的重视。Wilkinson[9]调查表明, 稳定、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减轻早孕反应的程度, 消极、不稳定的情绪则加重早孕反应程度。Poursharif等[10]对早孕反应的研究发现, 妊娠剧吐的孕妇更容易发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厉萍等[11,12]认为, 妊娠对妇女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妊娠早期孕妇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表现为躯体症状明显, 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人际关系敏感, 而早孕反应程度重的孕妇焦虑、抑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早孕反应程度轻的孕妇。这些研究表明了妊娠早期情绪的变化与机体的生理、病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1.2 妊娠中期 (13周~28周)

此期孕妇对妊娠所导致的生理、心理变化逐渐适应, 情绪趋于稳定, 但感知觉、智力水平、反应能力可能略有下降, 而抵御各种不良刺激的能力增强[13]。研究表明[14,15], 妊娠中期为孕妇心理相对稳定时期。

1.3 妊娠晚期 (29周~42周)

此期胎儿迅速生长发育, 对营养的需求大量增加, 孕妇各器官功能的负荷接近孕期最高值。体形的变化和分娩的临近等因素使孕妇产生了心理的变化。调查显示[16,17,18,19], 导致妊娠晚期孕妇心理改变的相关因素有身体不适、体形变化、与丈夫、家人及朋友关系的变化、分娩的承受能力、胎儿的健康等。另外, 医药费的支付、胎儿的性别等仍然是一部分产妇关注的焦点。由于样本的选取和测量的量表等不同, 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理状态各家报道的结果不一致。Fatoye等[20]调查显示, 尼日利亚孕妇妊娠晚期存在较高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但未得到有效的干预。Furber等[21]对英国24例自评有轻中度心理压力的孕妇进行了访谈, 认为即使是轻中度的心理压力也可导致孕妇心身极度脆弱, 建议产前保健应重视孕妇的心理问题, 常规建立识别孕妇的焦虑、抑郁水平的筛选标准是必要的。张银萍等[17]对180例妊娠晚期住院孕妇进行了焦虑水平调查, 结果显示其状态焦虑得分为48.47分, 有并发症者为49.22分, 处于轻度焦虑水平。赵艳琼等[22]对368例住院临产孕妇的心理调查表明, 其焦虑发生率为25.54%, 抑郁发生率为19.84%。

2 影响因素

关于孕妇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以往的研究多是从生物机制方面入手的。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孕期心理应激所导致的心身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认为[19], 妊娠过程中孕妇心理应激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改变起主导作用, 其危险因素涉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

2.1 生物学因素

2.1.1 孕妇心理应激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

下丘脑是情绪反应整合和扩散的主要部位, 妊娠期体内神经递质与激素水平的波动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三个神经轴系统反馈性调节而变化的。研究发现[23], 中枢神经系统中诸多神经递质在介导心理应激产生的生理与病理反应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心理应激相关的神经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谷氨酸、天冬氨酸、氨基丁酸等。另外, 孤啡肽是近年来才发现的一种生物活性多肽, 它具有神经递质的效应。Schlicker等[24]通过动物研究表明, 孤啡肽可抑制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转运、释放。彭冬英等报道, 5-羟色胺水平下降的生物化学机制是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25]。胡电等[26]研究证实,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总分与孤啡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与5-羟色胺、多巴胺呈显著负相关。

2.1.2 孕妇心理应激与激素的关系

妊娠期机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催产素、催乳素等激素水平变化很大, 这些激素的最终产物皮质醇的改变可能与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19]。妊娠后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逐渐升高, 至孕晚期达高峰, 产后数天降至正常。催乳素水平妊娠后也上升, 至34周~35周达高峰并维持至分娩, 分娩后迅速下降。催产素则属于催乳素刺激因子中的一种。孕妇处于应激状态尤其产生焦虑心理时等多巴胺物质分泌增多时, 可抑制催产素的分泌。Buckwalter等[27]研究表明, 高孕激素水平与孕妇情绪失调明显相关。Summy-Long等[28]研究表明, 恐惧、愤怒、脱水等应激可增加精氨酸加压素-强啡肽的释放, 从而通过催产素神经元末梢κ受体抑制抑制催产素的释放。龚护民等[23]研究认为, 孕妇焦虑评分与催产素、催乳素水平呈负相关。

2.2 心理因素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以初产孕妇居多, 缺乏妊娠经验, 容易导致紧张、恐惧心理。Grazioli等[29]研究表明, 有证据支持Beck的认知理论中的焦虑素质模式。张素云等[30]调查显示, 孕妇心理障碍容易发生在不成熟型人格特点的妇女当中, 认真、保守、固执、与人相处不融洽、情绪不稳定、幼稚的孕妇孕期容易发生焦虑, 也易产生抑郁。而外向、情绪稳定、控制力强、自信心与自尊心强、乐观的孕妇心理稳定性高, 孕期心理健康状态佳。

2.3 社会因素

Andajani-Sutjahjo等[31]研究认为, 孕期复杂的社会因素导致了产妇情绪的改变, 包括结婚前妊娠、家庭慢性疾病、夫妻间存在问题、缺乏配偶或家庭系统的支持、丈夫失业、家庭低收入或孕妇由于妊娠而放弃工作。另外, 文化程度对孕妇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张素云等[32]调查显示, 孕妇文化程度越低, 越容易产生分娩恐惧, 产时情绪越不稳定。而匡军秀等[33]分析认为, 由于高学历者对妊娠考虑更多, 因而焦虑、抑郁评分越高, 文化程度低者认为妊娠是好事而没有过多的焦虑。有关学历等因素对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孕期不良心理状态对产妇及胎儿的危害

孕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孕妇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 并间接影响宫内环境, 对胎儿造成危害。研究表明[19], 孕妇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抑郁状态时, 应激过强, 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血中儿茶酚胺类递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 (CRE) 水平增高, 致使机体耗氧量增加, 心脏负荷加重, 子宫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等增高可降低子宫胎盘低灌注, 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等后果。Khashan等[34]通过胎鼠实验也证明, CRE的增加有明显阻碍某些胚胎物质联合的作用, 从而导致唇裂、腭裂等胎儿畸形的发生, 并可使机体分解代谢增强, 不利于能量储备, 抑制免疫系统。Ryan等[35]研究认为, 早期发现孕期抑郁至关重要, 因为孕妇抑郁可以导致不良的围产结局并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抑郁未经治疗可延续到产后, 未经治疗的产后抑郁又可损伤母婴关系, 对婴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不良的后果。国内侯秋顺等[36]认为, 产前焦虑是影响产后泌乳量最重要的精神因素。黄忠秀[37]调查表明, 孕妇妊娠晚期有中、重度焦虑者其婴儿人工喂养率升高, 气质类型中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增多。研究表明[38,39,40,41,42], 妊娠晚期是孕妇发生心理应激的危险时期, 过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不仅使其处于不良的健康状态, 增加了产科并发症、早产、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上升等危险性, 而且影响胎儿宫内环境,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后果。

4 心理护理干预

应重视孕期心理健康, 及早发现产前心理问题, 加强早期预防, 避免孕期及分娩过程中心身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孕妇出现不良心理状态时, 则应加强心理护理, 积极予以心理治疗, 方法应具有针对性, 因人而异, 必要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4.1建立孕妇学校, 加强产前健康教育

目前, 多数大中型医院都已建立孕妇学校, 有针对性地制订孕妇学校授课计划, 专人负责管理, 由专家及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助产士讲解孕期保健知识、分娩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新生儿护理等, 并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使孕妇能了解孕期、分娩过程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研究证明[43], 产前健康教育能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分娩。目前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中缺乏心理咨询相关课程, 忽略了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

4.2 呼吸控制法

法国Terand lamale创立了以心理预防为特征的有准备分娩方法, 指出孕妇可通过练习深呼吸和腹部肌肉收缩训练为分娩做生理和心理准备。陈淑娟等[44]对190例孕妇从孕34周进行以吐气为中心的呼吸控制训练, 证实能有效减轻孕妇的紧张、焦虑心理, 缩短产程, 减轻疼痛, 提高顺产率, 减少产后2 h出血量。

4.3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等[45]提出,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行动的控制和主导的信心。蔡玉娟[46]对352例住院分娩孕妇运用自我效能理论, 采取导乐陪伴分娩, 有效增加了孕妇应对疼痛的信心, 减少了止痛药物的应用, 降低了剖宫产率。蒋红梅等[47]对孕晚期住院孕妇进行有针对的激励式护理干预, 予心理暗示, 辅以拉玛泽呼吸法, 有效缩短了产程, 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 提升了产科护理质量。

4.4 音乐疗法

音乐可以转换潜意识中自主神经在视丘的反应, 使肌肉放松, 降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化学物质释放, 减少交感神经活动;也可以影响大脑边缘系统, 使脑垂体释放内啡肽, 达到止痛、唤起愉悦感觉和减轻焦虑的效果, 有助于减轻孕妇心理压力。潘红丽等[48,49]对孕妇实施音乐疗法和导乐陪伴分娩, 结果明显缓解了孕妇的焦虑、紧张心理, 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 缩短了产程, 减少了产后出血量。Chang等[50]对台湾116名孕妇进行了为期2周的音乐治疗, 并在干预前后进行感知压力评分量表 (PSS) 、特质焦虑问卷/抑郁评分量表 (STAI、EPDS) 测评, 结果表明音乐疗法能有效地降低STAI, EPDS总分, 明显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

4.5 松弛疗法

松弛疗法一般是在专人的指导下由病人自行控制, 通过固定的程序使病人全身发生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 其原理是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水平, 减低骨骼肌的紧张及减轻焦虑和抑郁的主观状态。Kimber[51]等研究认为, 从孕晚期开始提供定期的放松技巧训练能有效减轻孕妇焦虑和分娩期间的疼痛。杨凤翔等[52,53]对临产孕妇实施腹式深呼吸和放松训练, 使孕妇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明显降低, 减轻了疼痛, 缩短了产程, 有利于产后恢复。

5 小结

应急管理中的心理应激机理研究 第5篇

所有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 都成了拥有脆弱生命的渺小的人。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灾难所造成的危机也对人的心理素质进行着严峻的考验。无法度过心理危机, 就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威胁, 甚至造成伤害;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就会使人们积累应付危机的经验, 变得更加成熟, 获得新的成长。如何协助人们度过灾后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人类服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2 突发事件的相关概念

从管理学角度我们给出的突发公共事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上来讲,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 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 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例如:2003年底的重庆市开县的天然气井井喷事件。广义上来说, 突发事件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者在其认识范围之外突然发生的, 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性的一切事件。例如: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 此事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也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性质、过程和机理, 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件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心理学中的突发灾难事件, 又称严重突发事件 (Critical Incident) , 是指一种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 并失去控制的情境。个体在这种情境中有可能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 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 即心理危机。

3 心理应激机理体系

简要概述了突发事件的一些概念后, 我们从突发事件应激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化以及障碍恢复的过程规律总结出突发事件应激心理的四大机理, 即认知评价机理、心理应激机理、应激演化机理、应激恢复机理四个阶段。以下我们将对其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认知评价机理

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 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施以影响.作为刺激被人感知, 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 进而引起主观的评价.同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变化。通过信息加工过程, 就有输出, 即对刺激 (情境) 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刺激 (情境) 需要人做出较大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 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 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当然, 这里面情况也是很复杂的, 是否会出现心理应激取决于许多变量。其中之一是必须有“应激源”或称“致紧张因素”。在这里, 心理应激的“应激源”或“致紧张因素”都是指突发事件本身。

这里的突发事件也可称为“危机”。应激是指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而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过程。突发事件爆发后, 主体对于客体事件最初产生认知评价过程, 其中, 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应激反应三个环节。应激可使人产生焦虑、恐怖、抑郁等情绪。这个过程由于对突发事件的了解信息、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个体心理状态不同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也不同。

3.2 心理应激机理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当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 将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 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 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stress) 。“应激”可以简单的描述为“心理的巨大混乱”。如前段时间的“非典”在我国造成的公众应激情况比较突出, 甚至出现了“非典恐惧症”, 并由此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盲目抢购药材、醋等, 还出现了一些如“我有非典我怕谁”等一些不良文化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社会的群体应激, 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情绪反应异常:焦虑、恐惧、悲伤、愤怒、忧郁、等以及丧失快乐及爱之能力。 (2) 生理反应异常:心慌、气喘、恶心、肌肉抽搐、头痛、头晕、身体疼痛、疲倦、失眠。 (3) 行为异常:下意识动作、坐立不安、举止僵硬、暴饮暴食、攻击、强迫等行为异常。

3.3 应激演化机理

心理应激演化机理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主体心理反应的类别级别, 表现形式, 范围及区域等各种变化过程。我们将突发事件心理应激机理的演化大致分为应激蔓延、应激转换、应激衍生和应激耦合四种形式。

(1) 应激蔓延机理。

遭遇或面临突发公共事件, 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不同程度上也会出现心理应激和受挫心理。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影响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在个体都具有共同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时, 通常会形成群体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趋同, 进而使得突发事件的应激心理得以蔓延。

行为趋同效应通过心理渲染途径来表现, 心理渲染可以分为舆论渲染、表情渲染和行为渲染。其中, 舆论渲染是当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 人们总是通过交谈、媒体宣传、通讯、联络等方式, 将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表情渲染是人们的恐惧、紧张、忧虑等情绪溢于言表。从而形成一种恐惧表情, 其他人看到某些人的恐惧表情。不自觉地在内心产生更重的恐惧感。同时也将这种恐惧感溢于表情。行为渲染是指不明真相者根据他人的行为或行为趋势, 不加思考地盲目追从。从而形成一种公众行为模式。

行为趋同效应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当群体行为趋同表现为减灾避害等时, 由于群体的行为趋势是离开灾害或危机现场, 可能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 由于突发事件通常具有时间紧、危害面大的特点, 群体行为趋同效应的结果, 导致短时间内的行为趋同而扩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例如, 在大楼发生火灾时。大家都急于逃命, 一下子挤到出口处, 导致出口高度拥挤, 每个人都急于冲出危险地点, 拥挤的结果是大家都卡在出口处, 反而降低了群体离开危险现场的效率。

(2) 应激转化机理。

突发应激事件发生后, 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在生理、情绪和行为上产生过度的反应。人类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后78-80%的个体会发生心理创伤性应激障碍而导致明显的甚至长期的精神痛。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 处于应激状态中的人们主要表现为:失眠、食欲减退、精神疲惫、情绪萎靡等症状, 伴随着相当的应激性生理反应。这种生理性的反应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认知失调引起的;也就是由心理应激导致的生理应激, 另一方面则是机体本能反应, 是无意识的, 而且这种对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本能反过来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心理承受力。也就是说, 突发事件导致的人群心理以及情绪上的应激反应通常会与主体的生理和行为上的应激反应相互转化, 如长期的失眠以及精神疲倦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力下降, 引发一些生理上的疾病。

(3) 应激耦合机理。

“耦合”的概念最初来源于物理学中的控制论, 定义为两个或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公共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应激现象大致体现在三方面:情绪反应异常、生理反应异常以及行为异常。这三者之间不仅会在应激发展过程中相互转化, 同时也会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进而发生耦合作用。

由耦合的强弱程度不同, 带来的后果影响也不同。情绪心理上的异常反应会引发生理或行为上的异常反应, 生理以及行为上的异常反应反过来又会使心理上的应激恶化。

(4) 应激衍生机理。

由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影响的是一定范围内的公众或人群, 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应激之处在于影响范围较大.由突发公共事件所引起的较大范围内的心理应激现象甚至会衍生出局部或较大范围内的社会紊乱、经济动荡以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3.4 创伤应激恢复机理

突发事件发生后给主体带来的应激障碍分为积极和消极应激障碍 (stress disorder) 两种情况。当主体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 并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 我们说这是应激积极障碍;而相对地, 当人们经历了突发事件后, 从此变得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则属于消极应激障碍。

4 应对措施

面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应激反应, 为了很好的有计划、按步骤地针对社会公众和有关人员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当社会发生突发事件时, 消除公众的心理恐惧, 平息灾难, 采取明确有效措施, 使之最终战胜危机, 重新适应生活。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 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心理反应:包括震惊、恐慌、焦虑、抑郁等情绪。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监测及信息管理, 完善媒体传播 (2) 健全社会心理预警系统 (3) 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 (4) 提供心理咨询热线 (5) 加强专业性心理干预 (6) 健全应急体制

参考文献

[1]计雷, 池宏, 陈安等,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加微, 行为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杜, 1986.

[3]林秉贤.社会心理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85.

[4]Philip L.Rice著, 石林, 古丽娜, 梁竹苑, 王谦译, Stress&Heath, 压力与健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5]郭玉琴, 社会突发事件中市民心理应激调查及应对干预的研究[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 2005, 2 (3) :181-183.

[6]赵旭东, 现代心理-社会帮助系统是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 (8) :580-582.

[7]胡冰霜, 梁友信, 创伤后应激障碍[J].国外医学卫生分册, 1997, 24 (5) :260-269.

护生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护理专业的3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67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89.0%。其中男生48人, 占18.0%, 女生219人, 占82.0%;一年级护生171人, 占64.0%, 二年级护生96人, 占36.0%。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 问卷包括个人基本情况问卷、护生生活应激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将所有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 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及t检验和F检验, 分析护生心理素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 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和对策。

2 结果

2.1 护生的基本情况 (见表1)

2.2 护生的生活应激分析

2.2.1 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基本分析

护生生活应激问卷有两个维度9个因子。两个维度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9个因子是挫折、冲突、压力、变化、自我强加、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认知反应。其中前5个因子为应激源, 后4个因子为应激反应。我校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得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应激源维度中, 得分较高的因子是自我强加、挫折和压力;在应激反应维度中, 得分较高的因子是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

2.2.2 护生生活应激各维度得分分析 (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在应激源维度, 护生在教养方式因子和家庭经济情况因子上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其他因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对教养方式因子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教养方式两两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对家庭经济情况因子的数据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 不同家庭经济情况两两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在应激反应维度, 护生在是否独生子女因子上比较,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应激反应水平高;其他因子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3 护生生活应激水平人数分布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护生处于高应激水平的占15.7%;处于中等应激水平的最多, 占71.5%;处于低应激水平的仅占12.7%。

2.3 护生生活应激与特质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而积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5) 。

2.4 消极应对与护生生活应激之间的回归分析 (见表6)

经回归分析后得出, 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P<0.01) 。

3 讨论与分析

(1) 结果显示, 有15.7%的护生处于高应激水平, 71.5%的护生处于中等应激水平, 这说明我校很多护生面临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各种应激源及其产生的应激反应,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也证实地方院校护生心理应激水平较高[4]。应激是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应激水平人群中, 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生活应激水平高 (P<0.05) , 其原因可能是我校护生中女生人数多。研究表明:女生尤其在压力、情绪反应等应激水平上明显高于男生 (P<0.05) [5]。独生子女应激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P<0.05) , 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采用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应激水平更高 (P<0.05) , 可能与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更多关爱, 抗挫折、抗压能力较差等因素有关。再加上我校护生多来自于甘肃省各县区, 农村护生居多, 有些护生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 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外界接触, 来到学校后面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时, 可能容易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另外, 专断的教养方式易使护生性格产生缺陷。综上所述, 独生子女护生、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差的护生、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更有可能在心理上产生问题, 应给予特别关注。

(2) 护生的主要应激源是自我强加、挫折和压力, 主要应激反应以生理、行为、情绪反应为主。因此, 对护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加强抗挫折和抗压力教育, 并加强自我情绪管理。一般研究表明, 正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不密切, 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 [2,6]。护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有着特殊的心理活动特征, 他们争强好胜、喜欢展示自我、希望得到认同, 但还不够成熟, 遇到挫折时往往更多地表现出生理和情绪反应, 应激反应外显。当客观现实与他们的主观愿望不一致时, 护生往往会选择强化自我。当然, 适度的强化有利于潜能的发挥, 而过度的强化则会使其遭受挫折, 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护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充分发挥其潜能, 促进其发展。

(3) 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护生的消极应对方式突出。影响护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是多层面、多维度的, 既有必然的因素, 也有偶然的成分, 它是多因素综合互动的结果[3]。应对方式会影响到个体的情绪状态, 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消极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 表明消极应对方式与护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有明显的相互影响作用。我们知道, 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 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建议学校开展多项有意义的活动, 加强对护生积极应对方式的引导,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从生活应激的角度对专科层次护生进行心理素质状况调查分析, 旨在了解护生的应激水平,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专科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基层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护生生活应激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个人基本情况问卷对我校护理专业一、二年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我校护生的生活应激水平较高 (高应激水平和中等应激水平的护生占87.3%) ;消极应对与应激源、应激反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P<0.01) ;独生子女护生在应激反应维度的得分更高 (P<0.05) , 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差的护生和专断教养方式的护生在应激源维度的得分更高 (P<0.05) 。结论 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护生身心健康, 不利于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为规避这些风险, 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心理疏导,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护生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应付能力, 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切实提高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专科护生,心理应激,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培宇.不同性别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右江医学, 2010, 38 (2) :140-142.

[2]蓝瑞琼, 王鸣, 赵林林.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5, 3 (4) :206-207.

[3]孙红梅.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 2008.

[4]张林宝, 陈建新.地方院校大学生应激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7 (3) :108-115.

[5]刘琳琳, 张欣欣.医学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2) :56-57.

心理应激模型 第7篇

关键词:心理支持,烧伤,应激状态

烧伤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病人不仅生理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心理上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导致病人在以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1]。曾经有报道, 57.4%的烧伤病人在早期治疗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 另外失望、悲观、失去生活的信心等这些消极心态也会一直伴随着病人[2]。相关研究调查发现, 病人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治疗效果[3]。为了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让其重拾生活信心, 我科于2009年6月—2011年6月对78例烧伤病人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心理支持可改善应激状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共收治78例烧伤病人, 其中男44例, 女34例;年龄17岁~68岁 (34.5岁±3.5岁) 。将所有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46例, 对照组32例, 两组病人在年龄、烧伤面积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心理应激诊断

病人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初次的心理状态检查。全方位地了解病人是否焦虑、害怕、惊恐、颤抖等20项心理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程度。根据这些心理活动分别制订相应的指标, 另外再对每项指标进行评分, 根据程度来判定1分~4分。20个项目得分相加为粗分, 再乘以1.25后取整数, 即得标准分。将50分作为焦虑的分界线, 分数越高相应地焦虑越严重。78例病人, 平均58分, 说明病人存在或多或少的焦虑心态。

1.2.2 工作规范

当病人发生烧伤入院后, 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理指标测定, 将测定结果保留下来作为本组病例的标准值。同时给予病人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和社会支持。心理状态差的病人, 根据情况给予适量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苯二氮卓类药物, 个别病人出现精神病症状时, 可以针对病人病情应用少量的抗精神病药物。

1.2.3 支持措施

1.2.3.1 情绪干预

烧伤病人入院后心情一般都会比较低落,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 应该及时地与病人进行沟通, 全面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心理变化。烧伤病人考虑到未来、家庭以及其他因素时, 可能会出现消极心态。当察觉到病人出现不良情绪时, 要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与病人进行沟通, 并理解和支持病人, 帮助病人走出黑暗, 重获生活信心[4]。

1.2.3.2 转移注意力, 激发兴趣爱好

烧伤病人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感到疼痛, 疼痛会让病人更加担心和焦虑[5]。可以通过聊天、讲故事、看电视等措施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病人的注意力转移了, 疼痛和疾病就不再是生活的中心。医护人员的职责就是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想出各种方法来帮助病人缓解不良心理状态。

1.2.3.3 音乐治疗

音乐有陶冶情操的作用, 优美和谐的音乐是心灵的良药。病人听到喜欢的音乐时, 可以调节心理情绪。医学上也利用音乐治疗心灵创伤, 通过音乐来调节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

1.2.3.4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是一种干预方法, 它由行为医学领域研究而来。这种方法是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序来使人身体放松, 从而实现心理松弛的效果。这种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应激反应导致的焦虑心理, 可选择的疗法有自发训练、渐进式放松训练、静默松弛反应。

2 结果

对照组烧伤病人, 10 d后焦虑程度有所减轻, 但是与入院时相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而实行心理干预的病人10 d后焦虑状态有明显的改善, 与入院当天的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在经历重大的生命事件后出现的一组具有特征性和持续存在的症状群, 并导致一定的社会功能的丧失。反复出现情感麻木、逃避现实、睡眠差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常见症状。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人一般自控能力会有所下降, 同时容易出现愤怒或者对他人施行暴力攻击行为[6]。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人有以下几大常见心理问题:①焦虑, 没有具体内容和客观对象的情况下会提心吊胆和恐惧, 甚至会出现运动不安以及自主神经症状。病人烧伤面积大、烧伤程度深加大了病人的心理压力, 焦虑程度也较高;自我外貌和五官、手足等功能受到损伤的病人焦虑程度相对来说更高一点。②抑郁, 病人烧伤后的疼痛以及外界各种因素都会让病人觉得痛苦、恐惧和抑郁。对于因为烧伤导致毁容的病人来说, 抑郁程度会更加严重。③孤独和悲伤, 烧伤往往会改变病人的外貌和形象, 这些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人的正常生活, 随着病人逐渐脱离正常生活, 内心的孤独和悲观感也会增加。

烧伤病人不同于一般病人, 做好机体创伤治疗的同时, 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和治疗[7]。医护人员要在掌握基本烧伤治疗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让病人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状态。及时正确地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对于后期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作用。烧伤很多时候是突发事件, 后果都是不可预料的, 由于身体原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病人很难保持积极的心态。在病人住院期间给予鼓励和支持, 激发病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减少心理症状出现。本研究表明, 心理支持后实验组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心理支持能减轻烧伤早期病人的焦虑状态。

健康是指拥有一个好身体的同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融洽地融入生活。烧伤病人入院时, 在常规救治的同时应给予心理干预。灵活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心理干预, 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有效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达到使病人全面康复的目的。双管齐下的救治模式可改善烧伤病人焦虑状态, 提高其生活质量, 是高效益、低消费的有效护理模式, 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和淑云.46例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 29 (5) :623-624.

[2]李新.烧伤重症病人的导管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10A) :894-895.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3, 13 (增订版) :202-205.

[4]刘美玲.护理科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13-317.

[5]臧红平.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焦虑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9, 15 (8) :6-7.

[6]章伏生, 秦虹云.烧伤患者共病情绪障碍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9, 15 (6) :599-601.

上一篇:理性特征下一篇:妇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