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2024-07-25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精选11篇)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1篇

对于企业员工的培养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共同发展、多方协调、共同培养的原则。在满足企业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前提下, 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与成长需求, 并协同人力资源部门、生产部门、营销管理部门、员工以及工会等多方面, 共同参与到员工的成长培养之中。

2 员工成长培养目的

通过企业文化和实践培训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提高业务人员经营的业务导向, 提升管理干部的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掌握高绩效团队建设方法, 加深对公司整体运营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全局意识, 提高跨部门沟通和协同的技能。创造全员营销的营销氛围, 将信仰营销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

3 培训种类和内容

目前企业培训大致分为职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培训和自我培训。不同的培训针对不同层级的员工, 其培训内容也是针对提高员工不同的能力展开的, 所以培训的开展首先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以及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意愿, 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规划, 进而制定员工的个人成长计划。其次, 在为员工选择了成长路径以及个人成长计划后, 有目的性地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培训辅导。

4 传统老国企员工成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策略

4.1 针对一线员工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及策略

通过研究很多我国大型老国有企业, 我们发现在车间的一线员工大多处于小初文化水平, 对于现在这个信息时代, 这个文化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 企业要发展, 员工的素质很重要, 所以企业对员工的再教育迫在眉睫。计算机培训很重要, 要让一线员工学会上网, 从网上自主的学习企业知识和了解企业讯息。这样可以弥补他们文化程度的短缺, 也可以让他们开阔眼界。

4.2 针对员工对现代管理制度的接受性较弱的问题及策略

在中国老国企中大部分的员工一家三代都在这里工作, 对组织的忠诚度毋庸置疑, 但他们受老一辈国企人平均主义的影响, 对现代科学管理不接受, 如现在的绩效薪酬制度, 按绩效提拔而非论资排辈都不接受, 甚至强烈抵触。企业要通过培训把科学管理理念植入他们的脑海, 把系统的管理制度做成文档贴在企业宣传墙上, 将现代管理制度的科学和有效性传达给他们, 让他们充分信任企业, 明白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最典型的应用是现代晋升和薪酬制度, 这两者应该有清晰的业绩导向为依据、业绩有细化和量化, 对待每个员工有公平而公正的绩效考核, 员工受惠于激励, 这样员工既通过公平的晋升制度职位得到上升, 也得到理想的报酬, 而且融入新的管理制度, 企业从而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成为真正意义上现代化企业。在实践科学管理制度为培训的前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针对员工对现有企业文化了解程度较弱的问题及策略

对于企业高层提出的企业文化或企业口号, 大部分员工是不理解也不了解具体内容, 他们不认同企业文化的力量, 认为这是形式、口号。企业要重点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企业文化看不见、摸不着, 却能感觉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会提高企业的团结和工作效率。企业文化是留住优秀员工的重要砝码, 企业培训中要引导员工贴近企业的主导价值观, 让新员工慢慢融合进来, 让老员工更加忠诚于自己的企业。

4.4 针对不同部门员工相互间沟通较少的问题及策略

在研究老国企组织内部沟通有效性过程中, 我们发现各个部门员工的沟通交流很少, 一线员工只管生产产品, 却不知自己生产的产品体是什么包装、是市面上哪一种产品。一线员工也不了解市场的情况, 不知道哪款产品市场销售好, 没有反馈意见, 以至他们不能及时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 一心埋头生产自己的产品。现在是全员营销的时代, 下到一线员工, 上到企业高管, 都应该了解自己产品的状况。在培训中, 希望给员工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 多听其他部门的意见, 相互学习。营销人员知道产品制作过程的具体工艺, 这样在和客户交流中体现业务专业性。生产人员也了解目前市场情况, 什么品种更受消费者喜欢, 消费者希望怎么改进工艺, 通过营销人员的反馈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和改进。这样整个组织是一个整体, 相互都是利益相关体, 如此也容易培养全面的管理者, 这将带来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参考文献

[1]王万华.国有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24) :126.

[2]裴婕.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0.

[3]马娜.论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0:207.

[4]赵曙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5]陈晓黎.对中国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 2010, (1) .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2篇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已经受到普遍重视,它为实现教学现代化,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讨论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 者:刘璃]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H319.1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3篇

摘 要:通过对黑龙江省传统农区现状的分析,近而解析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资源的稀缺造成人地矛盾,一是农村空心化引起劳动力资源的短缺,三是农村公共事业与城市比差距大。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改变现有的二元制度、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适当增加农村的人口基数和建立人才循环的良性运行机制等路径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传统农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88-02

一、黑龙江省传统农区现状

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全省农用地面积3 950.45万公顷(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其中:耕地1 187.1万公顷、园地6万公顷、林地2 440.43万公顷、牧草地222.64万公顷、其他农用地94.44万公。目前,全省人口为3 831.2万,农业人口为1 975.2万(其中14岁以下、65岁以上的农业人口估算为400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约530万人。),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有效劳动力约为1 045万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合4.6亩/人),农民人均耕地0.6公顷(合9亩/人),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约为1.14公顷(合17.1亩/人)。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 097.8万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142.1万台,农用运输车16.1万辆。2011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农林牧渔业)总量增加值1 705.6亿元,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 167.8亿元、林业增加值60.3亿元、牧业增加值423.5亿元、渔业增加值2.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1.9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劳务收入407.7亿元,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10 699元。

二、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土地资源的稀缺造成人地矛盾

随着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国家对农户进行补贴之后,土地承包价格也随之价格逐年上涨,现在大约每亩(667平方米)土地已经达到300元左右,土地弃耕现象已经杜绝,部分农民对一些可开垦的废弃地也几乎开垦殆尽,甚至部分草原、滩涂、山地也被承包户开垦成粮田进行耕作。耕地资源达到极限,耕地几乎已经不能增加。许多过去已经进城经商、务工的农民,为了规避农业税而主动把耕地退给集体,现在又回来索要耕地,由于进行过几次村集体的卸债,经济状况不好的村集体的机动地都抵债给债主10年甚至更长,经济状况好的也抵债3-5年,没有地源分给要地农民,由此引发的上访问题层出不穷。

(二)农村空心化引起劳动力资源的短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劳动力短缺也影响到了农村。部分50-6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农民工带领子女离开土地,在城市从事各种工作,他们几乎已经在城市扎根,他们的子女不会也根本从事不了农业劳动,土地几乎全部承包给亲友耕种,少数返乡的在城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工也快要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从事辅助性的农业生产。70年代以后出生的能够吃苦耐劳的农民也有将近一半在外出务工。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已经没有了父辈的坚韧与耐力,务农与务工之间大多数都会选择去城市打工,并且更加注重享受。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事实,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大型农业机械及高效农药、化肥的普及使用使农业劳动强度日益减弱,新生代农民已不习惯于传统的高劳动强度的精耕细作。但是能够熟练使用大型机械及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劳动力匮乏现象日趋显现。

(三)农村公共事业与城市比差距大

1.金融方面

农村金融机构少,农业资金保障不充足,民间借贷仍然是农民筹集农业生产资金的重要手段。第一,农业银行撤销了在乡镇的网点不再服务农业,农村信用合作社尽可能地压缩了面向农村的贷款,邮政储蓄银行源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输血。第二,由于早些年农民不重视个人信用等级,盲目或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人进行担保贷款,造成部分农民信用等级低,不能够再进行贷款。

2.教育方面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执行和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农村适龄儿童呈几何级数递减趋势,从2000年开始撤并了许多农村教学点(村小学),周边几个村屯保留一个小学或者只保留乡镇中心小学。大多数保留下来的小学校不是寄宿制学校,家长不是早晚接送学生就是把学生寄存在私人食宿点,导致经济负担重、安全隐患多,即使是寄宿制学校,8至10岁的小孩的生活自理能力也不能够完全适应寄宿制学习生活,让本应在父母身边享受亲情的孩子过早进入集体生活,造成了许多诸如亲情缺失等问题。乡村学校教师队伍断层严重,几乎没有新鲜力量加入,造成乡村教师青黄不接。很多乡村的教师都是上世纪70-80年代民办教师转正的,科班出身的教师很少,大专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就更少了,特岗计划及三支一扶来了一批教师,但也很快回到城里工作,并且对新知识、新设备的更新慢。

3.医疗卫生方面

医疗资源这几年来改革力度很大,药费昂贵、以药养医、新农合外地就医手续繁琐仍是主要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制度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不同,保费在不发生治疗费用的情况下不进行逐年累积,而是自动清零,更受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疏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许多农民不参合。很多常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带领家人在城市中已经有固定的住处,几年也不回农村老家,土地、户籍等却都留在了农村老家,土地及一些事物都交由在家务农的亲友代理,一旦生病不能享受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险,只能回老家的医院看病。新农合缴费时间太固定,不少外出务工农民会错过缴费时限,不得不下年参保或者不参保。

三、解决黑龙江省传统农区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改变现有的二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制三十多年的政策红利已经消耗殆尽,已经不能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增长。大型农业机械、化肥、农药以及其他的农业先进技术大大地降低了劳动力的劳动强度,也极大地解放了附着在土地之上的劳动力,适宜在大地块大面积的经营生产。但仍有部分农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仍然固守田园,“小而全”“花花田”比比皆是,先进生产力和土地经营的规模优势效应不能够显现。其深层次的原因仍是土地、户籍等二元格局极大地削弱了农民作为公民与城市居民一起享受同等国民待遇,不能使离开农业的农民真正地离开农村,也不能使土地有效、高效的流转、经营。应加快土地、户籍等制度的改革及其配套政策的制定,探索出一条以农民不失去土地经营权属为前提,由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规模经营大量土地,农民取得优于自身经营效益的财产性收入道路。

(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对传统农区,尤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进行补贴,包括对农业生产与当地政府财政的全面补贴,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与国家战略安全。对农业生产者的货币化的补贴转为政策性补贴,如给予贴息贷款、土地优先发包权等、配套专业农机合作社政策;把对农业生产者的“提前扶持”转变为“以奖代补”,对效益好、有带动力的农业生产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同时对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财政状况不好、不适宜发展工业的县市进行财政补贴,解决农业主产区的后顾之忧,使之不为财政的拮据而担心,不为各项指标考核而劳神。当地政府才能竭尽全力、一心一意保证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安全。

(三)适当增加农村的人口基数

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农村的空心化不利于农业农村的健康持续发展。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农村需要本地乡土人才的几代人连续的努力,如果后续人口及人才不能保持稳定的供应,将会导致新增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不能够维持社会的正常需求,造成经济社会的退步。

(四)建立人才循环的良性运行机制

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人才的缺失加剧了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强化农村自身造血功能,建立乡村自身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大批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根植于农村、愿意服务于农村的本地实用人才。要对引进到农村工作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各类人才在经济、生活、出路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使他们在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时候自身也有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纯,孟凡晶.论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责任[J].前沿,2011,(22).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4篇

1 企业传统预算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一词来源于心理学, 指通过激发人的动机, 使被激励者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 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运用到管理学中就是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通常都是与业绩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预算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即通过一套全面、系统的理性化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 (管理层) 与激励客体 (员工) 相互作用的方式。在采用传统预算管理的企业中, 大多以预算的执行情况作为奖惩依据, 具体包括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动态考评和期末综合评定两个层次。广西大学商学院韦德洪教授对广西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给出的能够反映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成效的10个选项中, 中选率位居首位的是:“公司费用有所下降”, 并列第二的是:“公司成本有所降低”、“公司管理水平有所提升”、“公司经营目标更加明确”, “公司效益有所提高”则排在第三位, 并且前三位的中选率均超过了50.00%。然而, “员工劳动积极性有所提高”的中选率仅有27.78%, “员工薪酬更加合理”的中选率较前者又低了4个百分点。可见, 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薪酬合理化、业绩考核具体化等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令人遗憾。总的来说, 传统预算管理的激励效用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 企业缺乏完善的使预算管理发挥最大效用的激励机制。

2 传统预算管理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经营的宏观、微观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业绩评价指标直接与预算目标挂钩易导致预算松弛

我国企业现行的预算管理通常将业绩评价指标直接与预算目标挂钩, 即在评价企业或部门业绩时, 按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支付奖金:假设完成预算目标的80%, 就可获得一份固定的工资加保底奖金;如果完成预算目标的80%以上, 则超过越多, 奖金越多;但在达到计划的120%的地方封顶。如此以来, 为了使将来的经营业绩看起来更佳, 各分公司和部门经理在上报预算时会倾向于比保守目标更低, 以便很容易的达到目标, 从而获得奖励。这种激励不足的业绩评价方式很可能导致当期及以后多期的预算松弛。预算松弛行为不仅仅存在于预算编制阶段, 而是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中。首先, 在预算编制阶段, 预算松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类是故意夸大完成预计业务量所耗用的资源及作业难度, 即高估成本;另一类是故意压缩现有资源的预计产出水平, 即低估收入。前者会造成资源的铺张浪费,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还会出现贪污, 把公共资源占为己有的现象;后者会影响员工的努力程度, 使其工作效率低下。其次, 在预算执行阶段, 预算执行者的工作目标是注重自身收益最大化而不是最求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如把预算目标作为工作终点, 易导致短期行为, 缺乏创新精神。

2.2 以预算目标为业绩评价基础的激励方法易使预算管理重心偏离

传统预算管理以预算目标作为业绩评价的基础, 这样员工会更多的关注预算目标的实现, 使预算管理重心偏离。工作中下级经理人和员工只是机械的按照预算目标设定的标准进行经营和管理, 而忽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企业预算管理的最终目标并不仅限于完成预算指标, 而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举个典型的例子。成本中心是以成本额为预算目标的, 对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的奖励和惩罚也是以与成本额相关的各种财务指标为业绩评价指标的, 所以对于成本中心而言, 只要将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额以内, 其业绩显示便会是优秀或是良好并可获得相应的奖励。但是成本的降低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有可能是以质量多是顾客满意度为代价的, 对整个企业来说, 成本降低带来的好处远不及质量和顾客满意度的损失大, 结果是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整体目标背道而驰。所以, 在进行企业整体、各个部门、员工个人的业绩评价时, 要重视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不但选用财务指标, 还要重视非财务指标的选取;不但顾及本部门业绩, 还要注重相关部门及企业整体业绩的综合评价, 这些综合评价得分在评价单个部门业绩时也应占有一定的权重。例如, 某企业对部门业绩评价按照本部门业绩得分占50%, 对相关部门的贡献得分占30%, 对企业整体贡献得分占20%的加权综合业绩评价方式。假设成本中心2010年本部门业绩评价得分为6分 (满分10分, 下同) , 对相关部门贡献得分为6分, 对企业整体贡献得分为4分, 于是该部门综合业绩评价得分为5.6分 (计算过程为:6×50%+6×30%+4×20%) 。如果成本中心只看重本部门利益, 而不惜牺牲相关部门及企业的整体利益, 在进行业绩评价时其得分分别为:本部门业绩评价得分为8分, 对相关部门贡献得分为2分, 对企业整体贡献得分为3分, 于是该部门综合业绩评价得分为5.2分 (计算过程为:8×50%+2×30%+3×20%) 。可见, 第二种情况, 虽然本部门业绩得分较前者高, 但是严重影响了对相关部门及企业整体的贡献程度, 以致综合得分下降。所以, 每个部门不能仅注重本部门的业绩, 还要顾及相关部门和企业整体的利益, 这样才能避免以预算目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引起的预算管理重心偏离。

2.3 激励不足会挫伤员工积极性

预算考评和奖惩制度反映了员工工作表现同预期报酬之间的函数关系, 从激励理论看来, 它起到了将员工的需要、内驱力、目标这三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融合起来, 构成动机激发整个工作的过程, 所以合理适当的激励机制被形象地成为“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2]。”传统预算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业绩考评与预算目标直接挂钩的基础上的, 而且大多数企业都忽视对预算的调整。运作过程中, 如果有的员工发现了新的业务机会, 但出于能否完成预算的考虑, 大多会放弃冒险的做法。从长远的角度看, 该机会可能会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但碍于预算的约束, 使其及早扼杀于摇篮里。另外, 企业员工如果只是一味地执行半年甚至一年前进行的预测和计算, 而无视当今市场环境的变化, 长此以往, 他们将会变成僵硬的执行计划的工具, 易产生短期行为,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见, 这种激励机制过于死板, 无法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是一种典型的激励不足现象。

预算部门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一部分, 反映了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特征。传统预算的制定、执行程序强化了集权制的组织结构, 阻碍了组织的充分授权, 不利于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对竞争或顾客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无法把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创造企业价值联系起来, 抑制了有能力的员工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在当今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 一线员工的知识和信息是组织竞争优势所在, 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接近竞争对手、最了解市场动态。为此, 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应注重对员工的柔性激励, 使他们认识到并不是只有完成预算目标才能获得奖励, 善于把握机会带来的挑战同样可以获得更丰厚的额外奖励。

3 传统预算管理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企业传统预算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绩效考核与财务预算指标挂钩引起, 克服传统预算的缺陷, 可以构建超越预算的激励机制。超越预算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预测、绩效管理方法, 以及将绩效考核与财务预算指标分开等方式来, 将企业打造成一个管理流程更具“适应性”、权力下放更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组织的过程。超越预算理念的提出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出发, 融入了战略思想。超越预算并不是放弃预算, 而是将预测和业绩评价分开, 在计划阶段运用预算方法, 在业绩评价阶段则利用其他管理工具来完成。同时, 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员工努力去完成任务, 更好的服务于现代企业。

3.1 人人参与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让基层员工参与到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中, 便于员工了解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并随时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 这样有利于高层领导者把握一线员工如何应对出现的威胁和机会, 同时, 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将会大大增强, 从而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领导者们要求整个团队都参与各区域的战略并承担决策的后果, 虽然战略和绩效责任已经从公司的中心移交给更接近客户的团队, 但是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集团的管理人员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是由他们来确定长期战略目标和具体方针政策。

3.2 建立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管理与评价系统 (如平衡记分卡、关键业绩指标)

与传统业绩评价方式不同的是, 综合业绩评价系统要求部门和个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组织特点和任务性质, 明确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 并设置可以实现的最高目标。在一定程度上, 综合业绩评价系统可以减少预算管理过程中操纵财务报表数据或预算数据的行为。

3.3 以“事后相对业绩契约”为基础设计激励机制

主要是运用标杆法对相对业绩进行奖励, 而不像传统预算管理中以既定的预算目标为奖惩依据, 这样可以减少预算中讨价还价的问题。例如A公司的奖金激励计划直接取决于竞争对手B公司的相对业绩, Svenska Handelsbanken银行亦是主要通过标杆法进行管理, 它把组织内530个分支机构的绩效相互作为标杆按季度进行评价, 而银行则作为整体不断地将其业绩与北欧的其它竞争者进行比较。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种方法注重的是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3.4 提倡激进的分权化组织形式

将价值创造的决策责任交给一线的团队, 为应对当地的机会和事件而由许多小型团队独立自主的做出决策, 这样做是为了从整体上创造一个适应性更强的企业。

参考文献

[1]王婷.预算管理的激励机制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 2007.

[2]王化成, 佟岩, 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谢康.管理文库——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4]韦德洪.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现状总体研究报告——基于广西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06) .

[5]Merchant, K.A..Budgeting and the propensity tocreate slack[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1985 (10) .

传统文化回归课堂分析 第5篇

近60年来,一次次的教学改革,更变了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制度、科学知识和教育观念,但是仍然缺少一种深厚的底蕴和大智慧的观照。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仍笼罩着应试教育的阴影。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知识观基础上的语文被成一块块,演化成做不完的习题,就像荒芜的沙漠,无情无趣、缺乏美感。现有的语文 教材虽是完整而系统的,却同时也暴露出其封闭性。“文化”的失落,带来儿童身心发展的片面与异化,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有知识但没灵魂,有技艺但没情怀。如此看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统一。语文课程改革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文化的缺失问题。

在我看来,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都不能给教学带来奇迹,只有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时,语文教育才有希望。语文教育拿什么来培育儿童呢?我以为,文化的品质和素养是一个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能让语文教育回到其本真状态和原先意义上去。为了突出语文教学中文化的特性、灵魂和精神,真正把“语文”教学当做“文化”的载体来实践,我和我的海门市东洲小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文化语文”的主张。“文化语文”中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积淀、一种濡染,一种智慧,引导儿童探寻意义、沐浴传统、丰富涵养、提升悟性。这几年来,我和我的团队伴随“文化语文”一路走来,得到了许多大学和教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指导,吸收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等诸多理论流派的宝贵经验,帮助我们纠正了许多偏差。我们一步步从课堂中走出来,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教育文化领域,这也正验证了一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生活经历就是一个实验的命题。

我认为,建设“文化语文”课程,是一种让语文教育“回家”的深入思考和把握。两千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游春”,意味非常浓。孔子的教育既有书斋里的琅琅书声,也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惬意快乐,这就是中国式的教育。

首先回归语文和儿童的关系上。“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的,“寻找家园”的冲动就是“精神还乡”。语文教育要使语言成为儿童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中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信念乃至文化信仰。我以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从中**语的特点来讲,母语的工具性就是它的人文性。没有工具性的支撑,人文性就成了无影之水,没有人文性的支撑,工具性的目标也根本实现不了。儿童通过扎实的母语学习,才有可能感悟诗歌的悲情美,小说的欢乐美,戏曲的团圆与浪漫。唯有吮吸到母语甜美的“乳汁”,才会长成有中华民族文化修养的人。

其次回归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阿诺德说,“文化是对完美的追求”,“文化语文”就是要在中国的土壤里寻找中国教育的钥匙,让儿童守护母语的家园,培养有民族根基的全面发展的人。正如作家冯骥才所说:“文化是民族的一根神经。如果没有了民族文化,那这个民族就成了植物人。”同样,民族文化也是语文的一根神经,抽去这根神经,语文就是一个植物人似的语文。

再次回归课程。“回归课程”就是用最有价值的知识,用道德的方式,来传承和发展文化。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多元文化和儿童文化为语境,基于儿童的生态教学,回归民族的古典情结,追求语文的情调性灵,强调儿童的精神关怀和智慧生长,使课程实施走进生活的灌木林。“回家”的过程其实会有许多新的感觉和想象,也会开始一种新的创造。

基于这样的认识,“文化语文”在实践中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大主题阅读研究和“微型主题文化课程”。大主题阅读是依托现有语文教材,根据大主题进行阅读拓展,同时综合艺术、科学、历史乃至儿童哲学等内容,开展文化语文活动,并要求儿童写出自己的感悟。微型主题文化课,是在现有的语文教材之外,选择中国文学中具有母体色彩的意象,比如《推开窗儿》《蝴蝶翩翩》《牧童短笛》等,精心遴选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文、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重组教材。文化语文吸纳一切优秀的现代文明。(2)构建教学模式。以文化为中心,力求五个带入:艺术带入、生活带入、活动带入,情感带入、智慧带入。尝试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兴趣

新世纪面对着新课程改革,作为历史教学者应该怎样去做呢?这是每一位一线历史教师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目前的教学工作总是提到,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这就无形中给教师教学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一堂课究竟怎样上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辅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势,利用45分钟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让其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又能在以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又能在教育教学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做贡献。这就需要教师研究中学历史教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然后指导、解决。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中学生缺乏历史学习中的问题意识,与当前社会、学校等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选定每一课每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而不是让学生提问题,然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是传统课题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因此,在当前新课改以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历史教学的问题意识要改变、要转变,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过程等都应当有所改进和提高。

另外,中学历史教学的手段贫乏和单一,历史教学大多是以课本为主,并且以平面化的文字、图片为主,过分理论和政治化、缺乏时尚感和生活化,从而也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努力和研究,创造性地进入教学。

一、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功能和作用也各不相同。在当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及历史故事和要件,更新教学观念,采用不同方法和途径,构建问题平台,搭建教学舞台,让学生参与,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教师应动用一切教学手段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利用家乡历史素材(乡土教材),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感知历史、走进历史、学习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观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切创造始于“问题”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继续学习和教育,增加知识,更新知识,研究问题、整合知识,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和方式,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实验室。

四、加强历史教研和教研组内文化建设

教研和教研组的建设和存在的目的在于教学研究,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学经验交流交换和积累,团结和谐的教学教研氛围是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的保证。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注重交流、研究和探讨、尊重和支持,可以优势互补、群策群力、共同进步,完成教学,以便更多的解决学生可能发现提出的问题。

总之,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新少林寺问题意识的过程中,一定要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问题意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在课程进行提问时,应多提问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高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维。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7篇

一、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 本土化教育构成了各国特色教育的基本方针,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如何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内教育界需要关注、急需解决的焦点课题。很多课后补习班、学习班已经陆续开展了国学讲堂, 全民兴起了国学热。这种现象及这种新形式的课程能否从本质上令中小学生重拾起传统文化, 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只能肯定一点: 没有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会在这种随波逐流的学习中将传统文化变了味道。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现。而目前的教学形式, 多数掺杂着商业味道和作秀的痕迹。同时, 受外来文化影响, 很多学生只爱西方摇滚乐, 喜欢吃着汉堡品着可乐, 打着植物大战僵尸, 看着海盗王, 过着圣诞节甚至情人节, 而传统意义的节日比如中秋节, 则对他们而言只不过是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这样的教育实在谈不上传统文化传播的是否开展到位, 但已经成为了不能忽视的现象, 需要引发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个人认为, 目前的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内容的枯燥单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吟诗作对, 更多的还包括经典文章的朗诵、传统孝道的发扬和传承。虽然目前政府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假期天数, 但很少有学校真正将这个假期利用起来, 教会孩子一些相关节日的民风民俗。其次, 是学校课程安排上很少有专门的时间拿来进行立体性传统文化教学, 这里指的“立体性”教学, 指的是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多方面来进行课程设计, 将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法课、朗读课中, 而是要扩散到整理设计中区, 将古代乐器融入到音乐课中, 将考古发现的古话引入美术课中。第三点, 开展丰富多样的方式, 将课堂从学校中搬到博物馆、各种巡展的展厅当中, 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场实物展览开拓中小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不再被动的进行“填鸭教学”, 在学习中爱上传统文化、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乐趣。

三、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课堂上体现的内容建议

首先, 在具体课程安排上, 应该根据学生年龄进行教材的选择。比如, 小学生应该将《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唐诗三百首》进行早期的启蒙阅读, 在学习的时候需要配合上老师的指点, 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 比如在传授《弟子规》的时候, 可以辅助故事情节、情感朗读、角色扮演等手段, 让孩子们将课本上的内容和人物, 读活、读懂, 而不是生硬的死记硬背。初中阶段的青年学生, 则应该选择《论语》、《道德经》及《春秋》经典课程, 同时辅助进行民间剪纸、京剧、豫剧、黄梅戏等方面的文化渲染, 让孩子们在听得懂歌剧、看得懂芭蕾舞的同时, 不会忘记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也拥有着无穷不尽的魅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则应该通过开展考古百科、曲艺探索等内容, 来扩展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及自身修养, 从而将传统文化体系完整贯穿。

其次, 政府教育监管部门应该强调中小学生每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不受“数理化”这些应试科目的影响, 而被教师随意取消、剥夺, 甚至应该考虑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学科, 在小升初、 出升高中都要按照分数进行兑现。学校、教师对传统文化学科有了相当高度的重视, 学生、家长才不会将传统文化当成纸上谈兵、应付了事。

最后, 学校方面应该从多渠道、多角度出发, 组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可以开展诸如:践行传统文化作品展示的活动, 让学生们根据近期来到的节日, 春节举行窗花大赛、元宵节举行猜灯谜大奖赛, 在展示个人风采的同时, 来更好的用行动来诠释民间艺术的精华和魅力。另外, 定期举行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 可以将一段时间学生们看到、 听到的一些传统文化进行串联, 分组进行讲解及表演, 并畅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这样在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 也发挥了学生们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们还应该利用寒暑假, 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去探求所知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发源地, 将书本的知识运到生活、学习中, 这样的引导手段不失为一计良策。

四、结语

枯燥单调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 已经不再能够满足现在中小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创新活跃课堂气氛, 开拓多种教学渠道来为孩子进行良好、有效的引导工作。同时, 校方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加大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投资, 改良教学条件。相关主管部门应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定期开展调研工作, 督促基层学校落实政策。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强化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 才能携手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焦新.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N].中国教育报, 2014-04-02 (007) .

[2]金元浦等.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8篇

一、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湖南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 2013年,全省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达242.09亿元,实现增加值49.31亿元,营业收入241.76亿元,实现利润25.41亿元,年均递增均在35%以上,全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批数字出版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融合初步形成。 但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在手机阅读业务经营中,湖南的互联网出版单位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阻碍:一方面,通信运营商自身经营手机阅读业务,对市场形成垄断。这种情况不利于行业的有序竞争。另一方面,一些不具备互联网出版资质的企业经营手机阅读,在一定程度造成市场无序。这个问题有待于从国家政策法规层面予以解决。

2.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技术标准有待统一。湖南的图书音像出版社在编辑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升级改造过程中,认识到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各种技术系统标准不一, 与互联网顺利接轨存在技术困难,这是传统出版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最根本的障碍之一。

3. 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优惠政策有待完善。湖南至今没有出台有关加快湖南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特殊政策,因此,对诸如中南数字出版基地等重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缺乏政策引导和扶持,缺乏政策推动力。与深圳、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设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做法相比较, 湖南的财政扶持力度较小,形成巨大反差。

4. 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资源整合有待加强。目前已出现企业产品同质化的苗头,特别是在教育出版领域。湖南是教育出版大省,从事传统教育出版的单位和机构较多,在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传统教育出版单位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基本雷同的发展模式,生产的数字化产品大同小异。既浪费了资源,也限制了企业发展。

5. 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融资渠道不畅。据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在2014年的数字出版专题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企业普遍反映数字出版重大项目投入大,资金严重不足。由于大多数数字出版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底子薄,没有很多的不动产用于抵押,很难从银行机构获取支持。与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比较,这些省市建立了规模数字出版基金机构,大量民间资本融入数字出版业,湖南尚未成立一家数字出版基金机构,民间资本进入数字出版业困难很大。

6. 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有待加强。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关键是人才的转型,湖南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与传统出版比较,数字出版在生产方式、营销方式、赢利模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湖南制定了《湖南省数字出版“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了一批数字出版重大项目。但是,在重大项目运营上,普遍存在严重缺乏数字出版专业人才问题。

二、推动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如何推动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 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这不仅是推动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的本质所在,也是推动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全面树立一体化发展的新理念。20年来,湖南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发展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竞争阶段,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各自发展;二是合作阶段,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三是协作共荣,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协同共进是合作的高级阶段,要推动湖南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协同发展,就应树立一体化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媒体,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一体化的采编流程、 一体化的传播体系、一体化的管理体制3,摒弃分离式思维,建立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协同作战的战略框架。

2. 明确一体化发展思路。目前地方政府的文化宣传主管理部门至今没有出台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统筹发展规划或计划,致使一些部门或地区存在的盲目投资或重复投资问题, 因此,要根据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的各自特点,尽快编制全省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制定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对全省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进行统筹谋划,实现湖南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深度融合,打造几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3

3. 实出一体化发展重点。推动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协同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均衡发展,而是要实出重点,坚持项目化、 工程化思路,差异化发展,实施以点带面战略。全省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各具优势,推进两者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在于借助传统出版业的强实力和传播力、影响力,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数字化平台、技术研发和大数据应用,立足湖湘特色和区位优势,全方位提升传媒在经营模式、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各方面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重点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 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占领新媒体阵地。3

4.完善“创新内容”的一体化发展机制。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的真正目标是要让主流媒体主导思想舆论, 把主流媒体做大做强,而不是让传统媒体被新媒体替代或吃掉。 要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此长彼长”,而不是此长彼消、此生彼亡。湖南传统出版业大多具有较好的内容资源和优势,素有“出版湘军”之誉,目前关键的问题是传播渠道不畅,许多优质的信息生产出来不能迅速传递到用户手中。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湖南传统出版业应积极向网络媒体、移动媒体进军,着力自主研发新闻客户端,努力创新传播渠道,在实现“报网互动、台网互动” 的基础上往深度融合、一体化方向迈进,实现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推动两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5.充分应用新技术,加快一体化进程。内容生产和信息传播都必须以技术为支撑,湖南日报顺应互联网技术潮流,创办了湖南日报官网,搭建了微博、微信、搜狐聚合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将报纸的内容及品牌延伸到新媒体,扩大了影响力。湖南广播电视台打造以“芒果”为品牌的媒体生态圈,由服务观众向服务用户转型,重新定义广播电视台。潇湘晨报打造了潇湘晨报网、潇湘晨报移动网、潇湘晨报社会化媒体集群(微博、微信)、96360社区服务O2O平台等产品集群。红网从2001年创网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业务,先后开展了彩信手机报、移动新闻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运营。4但总体上看,全省传统媒体在技术研发应用和升级维护上都还很滞后。因此,要紧紧围绕信息传播应用新技术进行技术研发攻关,建设新平台,将信息内容向新媒体延伸, 引领和推动传统出版业和新兴媒体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6.加大一体化政策支持力度。一是财政税收政策。制定引导和扶持新兴媒体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给予支持。落实国家关于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传统出版业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投入力度,尽快设立“湖南媒体融合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省内媒体融合企业和重大项目,成立媒体融合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孵化有潜力的媒体融合项目和产品。二是投资融资政策。对省内基础性、关键性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积极推进金融体系、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开放等领域的改革创新,规范和健全各类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积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土地政策。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对重大建设项目特别是使用未利用地的建设项目,政府在安排用地计划时予以倾斜。 严格执行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关管理政策,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安排省内新兴媒体产业的建设项目用地。

摘要:加快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协同发展,提升出版产业竞争力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湖南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在区域媒介融合方面有着典型的代表意义。文章在分析媒体融合的背景、媒体融合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对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湖南省传统出版产业与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发展的主要对策。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9篇

Seminar思想是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的主要思想, 内涵指学生为研究某问题而采取与教师共同讨论的思想。[5]将Seminar思想用于教学和研究在西方取得了很大成功。早期留学回国的学者, 也在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 尝试将这种方法予以运用。但实际情况是, 虽然很多老师可以有效的组织一次或两次seminar, 却不能将其运用到日常教学中。那么, 如何将seminar的思想融入日常的教学中呢?本文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试图创建一种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试图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点, 又能有效的将seminar的思想融入进去。

一、Seminar思想的起源及发展

有研究表明, Seminar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Academy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其所倡导的师生间讨论式教学可以视为seminar的雏形。[6]18世纪, 虔敬派教育学者弗兰克将seminar运用到其创办的师范学校教学中去。[3]很多学者认为, 第一次将seminar引入大学的是德国的著名学者格斯纳, 1773年, 他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7,8]但真正意义的Seminar始于19世纪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2,4,7]洪堡将seminar发展到一种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 并将教学与科研渗透到seminar中, 使之成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主要操作工具, 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和制度。[7]Seminar教学法的成功随后被德国其他大学争相效仿, 为德国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学者, 很多大学比如吉森大学、柏林大学因此成为知名学府。[8,9]19世纪一批留德的美国学生将seminar引入美国, 并迅速成为美国大学普遍的教学模式。随后, seminar教学模式相继在欧亚等世界其他国家开始传播。Seminar首次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 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参照德国的模式, 在北大创立了文、理、法三科研究所, 主张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提倡“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方针。之后, seminar相继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传播。[7]

二、Seminar的思想内涵

Seminar思想发源于西方, 体现了和国内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治学思想。综合起来, seminar的思想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生本位”思想

Seminar教学法对“学生本位”思想体现在操作程序上。Seminar操作程序一般可分为准备和实施两个阶段。在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的几周前) , 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 并将一些拟定好的具有讨论意义和辩论价值的题目 (也可让小组成员自拟题目) 分配给各个小组。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或实践调研等方式将研究题目撰写成论文的形式 (论文不是唯一的形式) 。接下来, 小组成员将自己的调研结果提前发给其他小组成员传阅, 为讨论做准备。在实施阶段, 老师首先以一种客观的、不带任何导向的语言进行介绍, 然后是各小组进行论文的演讲, 演讲完毕之后, 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讨论并提出个人见解。实施阶段的最后是老师对这次讨论课的总结和点评。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思想, 准备阶段的查阅资料和实践调研使得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探索答案, 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求知欲。实施阶段的演讲和讨论, 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和口头表达能力, 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真正实现了愉快的学习。

(二) 创新性思想

在西方教育思想中, Seminar被看作是解决理论的一般性与现实多样性、复杂性之间关系的一种手段, 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因此, 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 seminar是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消化和运用。[5]对知识的运用, 体现在seminar参与者对研究题目的资料查阅、实践调研以及讨论中的思辨过程。形成论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独立思考并实现创新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 参与者不仅将本学科的零散知识点更有可能将其他学科的零散知识点通过一条逻辑主线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 参与者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创造了知识。讨论中的思辨过程, 使参与者实现了自身对所调研问题的深度理解。

(三) 师生平等思想

国内传统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更多显现出固定性和单向性, 这种固定性和单向性, 也表征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地位的不平等性。[7]教师多处于绝对知识权威的地位, 而学生也习惯了对这种权威的依赖, 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考察也多是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考察。在采用Seminar教学法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完全处于一个平等的氛围中,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平等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求知热情。同时, 论文演讲和讨论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四) 可持续学习思想[7]

Seminar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即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 形成自己关于某个问题的观点,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知学习的快乐, 并逐渐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习的兴趣和科学的求知方法将不会随着学业的结束而消失, 这种能力会伴随人的一生。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提出及操作步骤

Seminar虽然是西方很多著名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但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习惯, 很多国内的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 不擅长思考问题, 缺乏求知的热情。其次, 国内大学课堂学生多, 一般要八九十人, 大课会达到一百五六十人, 教室也主要是由一排排座椅构成, 僵化的环境氛围不利于seminar教学法的施行。而国外seminar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 围绕在长方形或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进行。第三, seminar教学法需要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或实践调研, 做很多的准备。在讨论阶段, 学生的演讲时间和讨论时间也相对较长。在西方, 一般情况是一次seminar课没有时间上的严格限制, 主要是根据工作量的安排, 讨论结束了, 课也就结束了。而在国内, 上课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一次课两个学时90分钟, 这么短的时间让上百人展开讨论显得不现实。第四, 国内大学习惯于对固定知识的传授, 多采用固定的教材, 这直接限定了学生知识获取的范围, 而seminar教学法则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 教师多指定几十本参考书供学生查阅, 或者是不限范围, 这种没有固定教材的方式对于国内大学教师和学生来说, 显然不适应。笔者对seminar思想的内涵以及国内大学教学实际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尝试创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主要面对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该教学法虽然不能将seminar思想充分体现, 但却是对传统教学一定程度上的颠覆。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教师课前充分备好课。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备课将接下来两个学时授课内容的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进行剥离, 剥离的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精髓。在这个阶段, 教师要对核心部分理解透彻, 以便在接下来的步骤中判定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第二步:准备足够量的习题。足够量的习题是保证有更多同学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基础。这些习题可以是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 也可以是案例分析题。习题的内容以章节为主, 习题的来源可以自己拟定, 也可以参考很多教材章节后的习题, 然后编辑成习题库, 以便据此分配任务给学生。

第三步:分配习题解答任务。任务分配以学生自愿为主, 最好是提前分配下一次课的任务, 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去查阅书籍, 整理答案, 这体现seminar教学法当中资料收集和思考的过程。如果当堂分配任务当堂回答, 效果就不会很好, 因为学生没有时间去做详细的准备, 分配任务采取举手自愿的方式进行。

第四步:学生解答问题。学生解答问题的顺序一般按照任务分配的顺序即可。每次解答问题时, 老师都要参与其中, 要重复学生问题的内容, 并紧跟学生的思路。笔者的做法是每个讲解问题的同学都要把问题念一遍, 笔者紧跟着以一种突出重点的方式重复一遍, 目的是让大家都清楚将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要对选或不选问题的答案给出理由, 比如, 选择题为什么选AB, 而不选CD, 一定要从教材中找到根据, 也可以在其他资料中找到根据, 并且要使老师和其他的学生信服。在学生陈述该问题答案所在的页数以及相关的答案时, 老师也要进行这部分内容的重复, 以便其他同学能有充分的时间找到所在页码和阅读并思考相关内容。

第五步:老师点评。老师点评的目的主要是判断学生的解答是否准确, 对不准确的地方要予以纠正, 以达到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 决定是否加分 (只要老师认定学生努力准备并认真回答, 即使回答有误, 也要加分, 每回答一个问题可加2分, 计入平时成绩。比如20分的平时参与成绩, 可设基础分6分, 即半个学期内只要课上回答一个问题即可获得基础分6分, 以后每多回答一个问题可多加2分, 20分封顶, 每次课最多只可回答3次问题) 。这个环节是核心, 因为这一环节既体现了老师备课是否充分 (因为需要点评学生的解答) , 也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点评的环节很重要, 这一方面是对学生知识理解程度的检测, 也是发挥老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步骤。通过点评可以使所有的同学都明白, 问题解答的好或者不好以及原因在哪里。点评时老师不能以绝对权威的角色去进行, 一定要以讨论的语气与学生交流, 并使人最终信服。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实际操作时, 需要注意的事情主要包括:

(一) 准备的问题要充足。

国内一般上课人数比较多, 少则三个班上百人, 多则五个班一百五六十人。一般采用问题导向法, 班级最好不要超过三个班, 学生太多课堂时间就显得非常紧张。每一章节的问题最好准备在50个左右, 以便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回答问题。

(二) 学生回答问题时, 老师尽量重复学生的问题。

有的学生一般在当众回答问题时都略有胆怯, 声音比较小, 老师如果不大声重复问题和答案, 其他同学就很难听的到, 老师的声音太小也会影响上课的效果。

(三) 及时并客观加分。

对于每一位回答完的同学, 都要及时做以加分记录, 这样做会给学生“付出就有回报”的感觉。当然, 加分也要有原则, 对于那些应付差事的学生, 则不能予以加分。对于真正查阅资料并从多方面对问题给出详细解答的同学, 不但要加分, 还要给予表扬, 以正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重视。

五、对实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体会

传统教学中, 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玩手机、小声聊天等各种与学习无关的现象, 课堂学习效果不太好。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很好的改变了这些现象,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表现非常积极 (学生经常积极争取认领任务) , 不仅能够通过问题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 而且由于执行了客观公正的加分原则, 许多同学不仅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出发, 还从网络、其他同类书籍、相关文献等方面查找资料, 寻找根据以论证问题,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程变得生动有趣。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从书本上或其他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 并当众做以解答, 这其实相当于对一个论题进行了论证。解答后与老师之间还有个短暂的类似讨论的过程, 这其实就是seminar思想的体现。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既克服了当代大学生被动听课的问题, 又能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索式的研究而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甚至锻炼自己的心智和态度。该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因为他们喜欢气氛活跃的课堂, 喜欢对问题发表意见和见解, 喜欢自己所展现出来的和平时不一样的一面。

参考文献

[1]关山, 王明秋.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优势互补研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 32 (1) :93-96.

[2]何卫平.关于“Seminar”方式的意义—兼谈德国大学文科教学中解释学与辩证法的传统[J].高等教学研究, 2011, 32 (4) :76-85.

[3]饶艾, 易明.“Seminar”抑或“法律诊所”—我国法律硕士教学模式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1 (4) :100-104.

[4]刘劲聪.日本大学本科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应用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19 (5) :105-108.

[5]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2:20-23.

[6]王兴松.Seminar课程开课分析与管理[J].教育与现代化, 2010, 3:44-47.

[7]林培锦.Seminar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32 (1) :32-36.

[8]秦勃.Seminar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高教论坛, 2010, 8:31-33.

传统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第10篇

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由于大部分家长对传统文化缺乏科学的理解和正确认识, 导致在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很容易沉湎在历史之中, 无法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片面宣讲历史知识, 导致传统优秀文化在家庭教育中产生背离的现象。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 具备较强的好奇心, 心理活动也以现实性为主,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兴趣较低。而家庭教育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关注, 并没有能让孩子在社会生活中真切的接触到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会出现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 过度重视知识传播, 却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不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2. 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 可是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并没能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导致传统优秀文化在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出现了缺失和疏离, 教材内容中虽然再部分章节零散分布着传统文化内容外, 优秀传统文化并没能得到成分的应用,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没有呈系统的出现, 而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课外活动, 更是处于随机开展的状态, 无法形成固定的要求和形式。目前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发挥, 大多数依赖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这也使得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并没能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 极大浪费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3. 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教育中的不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 中国人民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前, 开始对文化传统进行激烈的否定和反省, 从而开始了中国的启蒙运动, 并在五四运动时期将西方理念引入中国, 从而剔除了传统文化中的愚昧和落后, 但是对普通民众而言, 这一系列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也让他们理解成传统文化是无用的。而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出现巨大的断裂面, 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出现认知断层, 也造成了社会民众普遍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传统文化并没能与社会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而是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孤立的灌输给学生, 这也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内因:传统文化自身特征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秀历史文明的过度, 而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也将不同时期的文化传承, 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系统, 这也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传统气息, 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下, 多元化的信息不断交流碰撞, 传统文化缺乏主动性的自身特征, 也使得传统文化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体系化和系统化, 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也受制于针对性不强的缺陷, 无法满足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2. 外因

(1) 多元文化并存给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 多元文化的传播也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外来文化时, 很容易因为自身思想观念认识的不足, 从而被外来文化所吸引, 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甚至片面的将传统文化理解成守旧过时, 并没能成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2) 教育体制弊端给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束缚

我国的教育体系并没有规避西方教育在培养人才时的困境, 社会对于专业技术的过度重视, 虽然为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但也忽视了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也使得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单一, 人文学科的边缘化, 使得学生并没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导致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无法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探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4 (04) :113-121.

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探究 第11篇

当今社会竞争愈演愈烈,也包括了学生升学方面,特别是每一年的高考,高考有较强的针对性,要求高中生必须拥有很强的应试能力,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深造。正是因为这样,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高考,而不是更好的理解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学生能提高应试能力,不仅只关注对以往高考试题的研究,而且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特别是在讲解儒家思想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去关注历年考点,对原文的讲解和阅读没有加以重视,学生往往只能了解字面含义,无法体会到其精髓。语文老师应当做到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儒家思想,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评价一个人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不仅仅是看他的学识和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看其思想道德,正是因为这样,高中语文中渗透儒家思想是必然的,老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儒家思想,在课后,也应当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以儒家思想中被人们所赞扬和倡导的行为作为标准,具体做法有:

1.运用儒家思想中众所周知的经典话语引导学生

儒家思想在高中语文教学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管是在课本内容还是在高考试题等方面,都有直接选用《论语》《孟子》中的篇章,并且教材的其他课文中也渗透着儒家思想,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这些课文来引导学生领悟儒家思想,在教导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拥有崇高的人格。例如:语文老师可以向学生潜移默化的灌输儒家思想,经常说一些“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有信”之类的话。

2.领悟儒家思想中的精髓,贯彻到自身行为中

儒家思想是经过几千年时间反复历练的,它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丧失意义。它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不可以取代的地位。正是因为这样,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竭尽所能的帮助学生去领悟儒家思想的精髓,并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看,儒家思想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儒家思想目的就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把现实和伦理相融合,本质就是教导学生如何为人处事。例如儒家思想中“修身”、“仁爱”、“自省”等观点,在如今现实生活也是提倡的,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们做到这些。例如,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自身对古文的理解能力,遇到不明白的文字与句式,不能第一时间就去翻阅解释,而是应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与推断。不论是从字词的发音,亦或是作品的语法、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推理,都可以将这些推理方式告知学生,进而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与文言文的能力。

3.联系教材与儒家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是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进行《归园田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到孟子所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思想中重要主张之一。儒家思想积极入世,要胸怀广阔,在有生之年为国家昌盛繁荣做出微薄的贡献。如果无法报效祖国,那将退而修身。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是体现了这一儒家思想。陶渊明一心想为国家做出贡献,却无奈官场腐败黑暗,在官场中无法随波逐流,只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回归自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陶渊明不在黑暗的官场中漂泊,独善其身,归隐自然。这样讲儒家思想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比单纯的讲解儒家思想或者给陶渊明贴上标签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生还能够通过两者的结合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古人行为的重大影响。

上一篇:多媒体CAI下一篇:语言学习的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