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2024-06-06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精选12篇)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第1篇

一、概述

新媒体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和强大的功能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而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 上网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 上网速度变得越来越高速, 内容丰富、时间即时、地点灵活、传输的交互性及网上活动的虚拟性等特点, 已经充分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之中, 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校园内外交流的主要工具。本文将以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为切入口, 探究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分析如何引导网络舆情进一步完善、服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舆情在《辞源》中解释为:民众的意愿, 是有个人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民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 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中涵盖舆论和更小部分的民意。由此可见, 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传播各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二、网络舆情形成的特征模式及演变

舆论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时空交错的意见博弈过程, 舆论主体根据舆论事件的发展变化进行意见表达和讨论, 逐渐形成趋于稳定的意见分布状态, 其中有多数人的意见, 也有少数人的观点, 直至舆论事件结束或不再成为舆论的焦点。

根据现代传播学发展规律概括以下模式:

1.按照形成的时间性区分:渐进模式、突变模式。

2.按照传播主体区分:人际模式、群体性模式、“公众—媒介—政府”模式。

3.按照结构和功能区分:线性模式、动力模式。

4.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简要概括为:舆论事件发生—焦点事件 (事件引起关注) —舆论开始出现 (意见表达) —舆论逐步整合 (意见分布趋于稳定, 出现舆论群体) ———舆论事件结束或退出舆论中心[1]。

三、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 有其特有的政治、文化、生活背景, 大学生有自由的舆论空间, 大量浏览各种信息, 并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是舆情的发展主导, 制造主体的性质特征决定舆情的发展方式, 主体的少数性完全不会阻碍舆情的广泛影响、迅猛发展和内容多元多样。因此抓住主体、分析主体、引导主体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手段。

1.制造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学生在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 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独特而耀眼的群体。他们精力充沛, 文化素质较高, 伴随着科技进步的社会效应大发展来到这个世界, 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 充满热情与活力。这一系列的时代、环境、社会地位等特征造就舆情主体———青年学生, 思想活跃、同质性很强的一个社会群体, 他们几乎都在同一个经纬度上, 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很小, 都有统一规律的学习、生活、课余活动等, 彼此之间有纯净同学友谊, 同时移动运营客户端的普及大大方便学生接触网络。

2.制造舆情主体的少数性。

高校学生舆情参与的主体属于少数, 不具有代表性。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大学生中的少数人是网络空间的舆论领袖, 参与讨论的往往只是学生中的一小部分, 一般是由校园上的活跃者群体或者与舆论客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大学生群体组成。北京某高校大学生曾调查得出一组数据, 喜欢在网上“参与讨论”者约占35%, “主动引发讨论”者仅占16%。“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大学生往往倾向聚集到与自己观点、价值观、意识形态相一致的facebook、twitter、youtube、博客群、微信群、好友圈、论坛、专业兴趣群等国内外媒体平台, 寻找自己内心的自由和释放, 开阔自己的眼界, 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 与自己的偶像虚拟零距离, 寻找幸福感, 等等。所以高校网络舆情一般是由少数人引起的, 大部分人并不参与讨论, 达成“共识”当然也有一定的狭隘性。

3.影响广泛内容多元分散。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主体是少数学生, 虽然个体少, 但他们浏览资讯、评论小到身边的点滴大到国事, 高校专业的设置不同, 关注度和讨论的热情都是相对集中, 相对而言事件的敏感度和学生的专业息息相关, 文史类的同学对政治性事件兴趣点会高出很多, 理工科的学生对于科技前沿、行业变革出新更敏感, 所以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及所处地区的各类环境的多元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多样, 甚至更复杂, 包括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影响同时使得舆情更多元分散[2]。校园里各种思潮交流相对活跃, 具有与众不同的议题内容, 但是传播速度、辐射范围及影响不可小视。

四、高校网络舆情策略应对

1.主动应对, 占领阵地。

从提高网络道德素质入手, 根据该群体的高素质、高修养的基础优势, 将网络教育课程穿插在形势政策课和就业指导课中,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形势是非辨别能力, 还可以引领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解决实际就业难的问题。课程化建设引领无疑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特效路径, 不仅丰富了传统大学生两课的课程架构, 更是从源头本质上进行管理引导, 效果显著。

2.专家指导, 设题引议。

根据实际舆情情况, 邀请专家设置热门议题[3], 或是学生敏感关注的话题, 采用主动出击的方式, 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掌控、引导舆情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 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要慎用,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更是一种应急预案处理方式, 一旦火候掌握不好, 事态就有可能恶化, 所以必须仔细认真策划, 谨慎设题, 方可达到预期效果。既能解决学生利益相关的实际问题, 又使学校更具亲和力, 无疑是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路径。

3.建立机制, 有效治理。

从行政管理角度,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舆情收集机制, 做到舆情渠道的畅通;从学生思想引领角度, 建立共青团委员会、团总支、团支部也是三级收集机制, 充分发挥团组织思想引领团员青年的作用, 做到舆情思想意识的贯通[4]。

4.重视队伍, 加强预案。

重视加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建设, 进行网络舆情日常监测, 主动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撰文, 引导舆情;创造条件, 设立新闻发布机制, 及时发布信息, 保证信息公开、快速、有效畅通, 不断形成校园的公信力平台, 有助于稳定局面, 安定人心。要加强和完善应急预案建设, 当发生聚焦事件时各院系、部门中心能够通力合作, 万众一心, 反应迅速, 优质效率地完成事件有效处理分工, 第一时间恢复校园的和谐稳定。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和长足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和标志, 是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不可或缺, 网络舆情管理应运而生, 通过特征分析其复杂性、多元性, 给现在的高校管理工作提出新标准、高要求, 相信通过认真研究、主动接地气的处理方式和策略应对。高校学生是青春朝气的方刚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要做他们值得信赖的贴心人, 要深入其中, 倾听、调动、引导, 成为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5]。时代感召高校管理者一定要重视舆情管理工作, 创造出一个稳定、青春、朝气、和谐的校园。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第2篇

摘要:本文对面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根据对大学生自修时间的影响, 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的思想。只有明确了哪些网络舆情需要抵制, 哪些网络舆情需要宣传, 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定向“免疫”辅导, 从而扩展网络舆情的外延, 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网络舆情;

一、案例介绍

苏某, 女, 安徽人;该生入学后各方面表现良好, 并未引起班主任太多关注。然而, 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结果里其SCL-90量表显示高达300多,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郁闷、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都较高, 通过交谈, 该生一开始相当抗拒心理辅导, 但依旧静心与我分享。据了解, 该学生出生几个月左右就与父母分离, 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 父母不经常回家, 与母亲的交流常常被其打断, 与父亲基本无交流, 有个比自己小6岁的妹妹, 妹妹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 与妹妹关系陌生。高二的时候曾经因恋爱问题, 遭受父母的强烈反对以及爷爷奶奶的默不吭声而选择自杀, 未遂后至入学前和父母出现争吵时也有过该念头但并未再次付诸实践, 目前在校与舍友关系融洽, 周末时光经常在周边逛逛, 情况基本稳定。

二、案例分析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其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态度和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良好的家教背景对人类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阻碍, 他们潜能更多地受到了抑制。

从根源上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良的心理素质在遭遇到现实问题时出现某种症状影响到其健康心态, 即其个人没办法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心理危机。所以说,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可以追溯到其成长的轨迹, 它不会因为上了大学离开父母或者说到了成年的年纪而弱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

1.早期教育抚养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上述的案例中, 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 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成长是不完整的。在心理学说中, 有一个名词叫做“父爱缺乏综合症”。因为父亲长期不在家极少关注到孩子, 会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全面性, 与母爱的细腻不同, 父亲相对来说会更趋于理性, 逻辑思维和情绪的稳定性上更高于母亲, 所以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逃避, 苏某从小到基本上与父亲无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说父亲对她而言是个陌生人, 在谈及父亲的时候, 她基本是无任何情绪起伏, 一笔带过。然而母亲对孩子而言, 从有记忆开始在言语上就是不准、不允许来限制其生活, 所以苏某在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提及是否会想念母亲时, 其嘴上倔强地说着不想, 却已饱含泪水。所以, 苏某的内心是矛盾的, 她渴望被关注又害怕关注, 缺乏安全感, 渴望被人疼爱, 但又害怕被爱, 抗拒亲密关系, 又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 过度自我保护, 久而久之玻璃心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沈阳大学任春凤老师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中统计过, 结果显示6岁之前抚养人是父母的, 他们在SCL-90量表中显示的总分和其他所有因子都低于6岁前的抚养人是隔代家长和寄养家庭的, 所以说6岁前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然而案例中的苏某从6个月开始就由爷爷奶奶抚养, 其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其SCL-90量表数据不容乐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 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角色, 从小苏某对爷爷奶奶很是依赖, 在自己和父母的观念出现分歧的时候, 苏某第一时间想找爷爷奶奶求助, 然后对于某些事情而言, 主导与决定权依旧在父母手里, 爷爷奶奶爱莫能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庭争吵频繁出现, 心理承受能力过低的苏某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在未遂, 事后母亲帮其找心理医生被孩子拒绝, 但母亲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打击, 开始试着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请求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给与自己意见, 慢慢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再强迫孩子, 学会弥补在以前岁月里孩子缺失的那份母爱, 渐渐地孩子开始接受母亲, 会与其分享在校的生活点滴, 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父亲依旧自显得陌生。

在任春凤老师的调查中还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基本上父母教育孩子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总分显示最低, 说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与上述案例中苏某的行为相吻合。

三、基于以上分析对教育的建议

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了解。家教是人类教育的起点,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 在家庭教育里, 家长和子女能否顺畅沟通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人际关系起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和尊重意识的养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长作为一家之主, 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 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 对于想法较多的子女常常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不善于倾听与交流,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和能力, 也难以把握何时能够精准表达自己想法, 进入大学后, 也不太乐意与人交流, 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 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交流, 学会倾听, 善于引导, 用自身的经历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其经过苏某自杀未遂事件以后, 好在其母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并求助心理医生来帮助其解决问题, 尝试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尊重孩子的某些想法和意愿, 学会倾听, 其实多数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 与父母有隔阂有叛逆, 他们会排斥会抗拒, 所以父母对孩子要有明锐的洞察力, 找到孩子愿意接受的能够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 做智慧父母。

(2) 创造稳定家教环境:温馨和谐家庭结构的建立

温馨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当遵循以以德治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和思想开展家庭教育, 提高家庭的和谐程度。苏某正是因为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其心理阴影较大。首先,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工作的艰辛与兼顾孩子上家长取得应当取得平衡, 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上越发明显, 缺少家庭陪伴是主因。其次, 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自己的形象, 当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时, 要充分发挥父亲的理性思维和母亲的细腻心思,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 班杜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模仿的过程, 是将榜样的行为照搬到自己身上来, 从中来总结经验行成自己的行为风格, 对孩子来说, 其思维的可塑性大, 模仿力强, 家长会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标, 孩子会从家长的日常相处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 以此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规范。

(3) 强化家校联动机制:多种沟通渠道的畅通

对学校而言,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家校沟通,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该承担的监督义务和参与责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为家长提供理论联系和培训的机会, 将家长的力量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通过家里学生家庭档案的方式记录, 特别是纳入心理咨询预警库的孩子, 从而形成家校联动合力。对家长而言, 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正式孩子出现的问题, 并努力从自己及身边寻找原因, 帮助孩子能够尽早地面对问题, 寻找适合的解决途径, 保持与老师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空间都无法替代的, 缺乏父爱与母爱, 孩子的心理是不完整的, 只有让学生从家庭生活中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与爱, 其心理才会更加健康, 人生的路程才会更为顺畅。21世纪对大学生来说充满机遇与挑战, 但是21世纪又是属于青年的时代, 家长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标杆,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与学校形成合力, 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 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让其成为有为青年。

参考文献

[1]龚永坚、王芳、李苏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马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 13 (1)

[3]任春凤.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1 (38)

[4]武慧琴.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J].理论观察, , 9

[5]庄美金.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12 (3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6

网络舆情是指民众在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意见与观点发表的总和。作为言论自由的现今,在高校中,网络舆情上也出现了两极化,划分成负面舆情以及正面舆情[1]。正面舆情更符合现在大学生正常的人生价值观,负面舆情则是在观点表达中过于消极,或是散播一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安全有害的信息[2]。两种形态的同时出现,使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网路舆情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属于网络舆情的高危群体,首先,大学生还属于人生中的青春时期,他们属于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不管是对校内还是校外、国内还是国外所发生的事件都具有很强的新鲜感,喜欢凑热闹,任何热点事件都能够引发他们的广泛关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这是极其具有争议性的年代,他们自成一派,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也都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经常会以留言以及评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在网络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人的关注。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多喜欢满腔热血,还属于不成熟与不理智的阶段,不回去思考太多的后果,喜欢用随心所欲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分析事情的经验不足,对事情往往不能进行全面性的认识,遇事冲动,并且喜欢感情用事,没有强烈的责任心。除此之外,大学生之间的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通常情况下更容易就一件事情产生共鸣,并且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大多一致,因此他们很容易成为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者。

(二)网络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都知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网络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开放性与匿名性,因此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肆意发表自己的言论,因为没有人回来追究其责任,不需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上网。在网络上,每个用户都属于平等的个体,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存在等级之分,网络上的用户、言论都是自由的。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使人们能够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互联网为他们的言论自由营造了一个十分安全的环境。再加上网络法规的不健全,导致部分网友发表了过于偏激的言论,进而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因为在网络舆情中,除了正面积极向上的言论,还有很多低端消极,宣扬网络暴力的言论,这些言论对于大学生来说会出现困惑及迷茫的态度,因为大学生正是处在建立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时候。所以他们此时信息吸收的优劣性是最需要重视的。除此之外,网络具有较强的便捷性与虚拟性,这就为网络舆情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相同兴趣的人一起组成个一个虚拟的网络平台,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发送信息,将全世界的人都联系在一起,一旦出现热点事件,人们便会借助网络平台将其迅速扩展开来。

(三)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随着网络舆情的出现,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像现今流行的QQ、博客、BBS论坛以及百度贴吧。这种言论自由的感觉很适合现在追求自我主义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表达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在很大程度开放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与言论空间。与企业以及党政机关相比来说,高校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上明显存在重视度不够的现象,对网络舆情的处理能力也有待提高。在面对热点话题以及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高校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并且处理态度较消极,主要领导人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度明显不足。高校一般还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管理网络舆情的机构,并且没有掌握足够的公共资源,因此不能够及时通过移动通信、互联网以及媒体等众多渠道来发布新闻,除此之外,高校相关领导不了解怎样才能避免网络舆情演变得更加恶劣,怎样在危机中有效降低网络舆情对高校声誉的损害。总而言之,高校在网络舆情的处理上还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技能。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分析

(一)建立一支多级舆情收集队伍

要想完善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准确、及时的舆情收集。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建立起班级、院级以及校级三级立体分布式的舆情收集队伍,培养出一批具有网络舆情收集技能的高素质网络情报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洞察力。除此之外,高校要将学生党员、班级干部以及学生会干部等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因为这些群体都是与学生打交道的群体,他们对大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事件了解得更透彻,能够更好的归纳整理舆情信息,并将其及时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在网络舆情即将泛滥之前对其进行处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化。

(二)正确运用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力军

在高校的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就是校园BBS,所以高校对BBS的维护应该要更加重视,必须给学生们营造一个优良的BBS论坛环境。运用好BBS这个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力军。再则,高校在BBS上应该要发表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主流意识的信息。各科老师以及辅导员这种在学生印象中正能量的角色,都应该积极参与BBS论坛的讨论,对其发表消极网络舆情的学生有针对的进行教育,使BBS论坛里面能多散播正能量的信息。最后就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面对消极的网络舆情有一定的应对机制。

(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意见领袖队伍

通过实践表明,由官方对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教育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则可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因此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意见领袖队伍,借助社会名流、学者以及专家在大学生之间的影响力,帮助学生来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与分析问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意见领袖队伍的建设不仅能够搭建一个和公众进行交流沟通的中介平台,而且能够将消极的信息有效过滤,强化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对网络舆情的最终形成起到了良好的主導作用。

(四)建立一支网下应急事件处理队伍

站在长久的发展角度来看,建立一支专业与专门的网下应急事件处理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它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它能够确保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高校不再需要临时抽调人员对其进行处理,而会有专门的网络舆情处理人员对舆情事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一旦出现舆情危机,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出应急方案,一方面会对网上舆情的发展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监测,另一方面会迅速组织管理人员在网下深入学生,进行网上网下的联合动作,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主动权。工作组要根据网络舆情危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理,并与相关的责任部门取得及时联系,由专人通过官方的网络平台对学校的处理状况进行公布,最大程度上消除网络舆情危机对学生心理、公共形象以及学校形象的影响。

(五)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

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娱乐活动,可以与网络相结合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大学生的吸引到各种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以娱乐的方式为主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游戏在学生中的吸引力。把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精神融入活动中。让学生既可以享受娱乐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又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只要积极开展校园娱乐活动,就能在网络舆情管理上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对于大学生带来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高校只有重视现今网络舆情对于学生的巨大影响力,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尤其面对负面舆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清理,制定完善的管理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运用网络舆情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高艳丽,朱勤文,乔芳琦.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5(10):163-167.

[2]王霞,黎秋杏,陈雅,柳晓雪.新兴媒体发展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管理研究[J].中国外资,2014(21):218-219.

作者簡介:

姓名:王喜迎

出生年月:1982年8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省市):河南省郑州市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法学(民商法方向)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第4篇

一、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相关概述

1.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概念及特征

网络舆情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维度内, 围绕着某种中介性的社会事务或焦点事件, 利益、阶层趋同的群体利用互联网络传播对事件的所有态度、情感、观念、意见倾向的集合。

网络时代环境下, 网络舆情往往与群体事件相互关联, 二者相互作用, 彼此消长, 形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这一新兴词语。借鉴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舆情的概念, 本文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定义为:高校大学生群体以网络为平台, 借助各种网络载体和网络工具, 围绕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发布信息, 通过自己带有倾向性的认知、情感、行为试图带动网络言论和群体性事件的走向。互联网所具有的即时性、高效性、虚拟性等特征, 决定了网络空间所生成的舆情呈现主体多元性、内容多样性、影响广泛性, 局面难控性等特征。由于网络交流方式和传递特征使其可以穿越封锁, 传统的处置方式根本无法监管。

2.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分类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按照引发依据不同, 可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分为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和社会热点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1) 维权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目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网上诉求, 如评奖评优、争优入党、餐饮住宿、教学硬件等外部环境均是学生聚焦的热点。当学生不满学校的现状, 网络给了他们一个便捷、无门槛的交流渠道, 他们会在网络上发泄情绪和鼓噪言论, 形成串联矛头直指学校管理部门。此类事件的典型代表就是2013年10月24日在河北XX职业技术学院数百学生不满校园管理打砸食堂事件。该事件先是在网上出现抗议学校食堂加价, 有同学在贴吧里号召“明天一起去食堂抗议”得到了普遍响应。当天, 数百名学生聚集在校园路上、食堂和大门口处, 情绪激动, 有些甚至将食堂桌椅砸翻, 绝大部分桌椅被损毁。

(2) 社会热点型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此种类型的群体性网络舆情主要由于国内外热点话题的触发或特定群体的某些政策引起高校大学生的不满和抵触, 继而在网上发帖、跟帖, 最终形成网络舆情。比如, 2008年4月, 火炬传递在巴黎遭遇反华分子的阻挠, 国内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持续、广泛的报到, 引起了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 网上的主要论坛“天涯论坛”出现动员令, 号召北京、上海等地区集体抵制家乐福。

3.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变阶段及机制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演变包括形成阶段、扩散阶段、爆发阶段和终结阶段,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使群体性事件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 每一个阶段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机制, 它们分别是启动机制、驱动机制、变动机制和阻动机制。这些机制作用于网络舆情中, 使得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经历从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终结的过程。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影响关系研究

近年来,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演变、终结的重要因素。根据高校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发生关系上来看有两种情形:第一, 网络舆情发生在群体性事件之前, 即网络舆情引发群体性事件;第二, 网络舆情发生在群体性事件之后, 即某个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网上出现大批发帖、跟帖、灌贴现象, 形成具有倾向性的网上舆论进而影响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走势。

1. 网络舆情引发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网络的隐匿性、便捷性、广域性等特点, 使得大学生可以不受过多的限制发表想法和意见, 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发牢骚、诉不满的平台。在一些比较活跃的贴吧、论坛、BBS, 一些帖子被无限次转载不断传播, 这就形成了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损害到已有利益的刺激后, 大学生会利用网络大规模的发布、传播具有倾向性或煽动性的言论, 相互串联、扩散、感染、同化, 最终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 演变成群体性事件。

2. 网络舆情加速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 成为推动事件发展的“催化剂”。

首先, 由于网络不实信息的传播, 容易误导高校大学生, 对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 网络舆情的迅速发展, 会使高校群体性事件横向蔓延, 造成甲地骚论, 乙地声援, 内地响应的情况。最后, 高校群体性事件往往会暴露高校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不如意之处, 而网络舆情会有意无意的放大渲染, 过分煽动集体情绪, 最终使思辨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去个性化的投入到群体行动中。

3. 网络舆情加大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处理难度, 成为有效解决事件的“绊脚石”。

有时,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基本解决, 但是, 会有一些围绕该事件的传闻和谣言会在网上继续传播, 形成恶性的网络舆情, 使原本已经得到平息的事件起死回生, 出现反复态势。

三、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管理措施

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和谐校园环境的冷暖计, 网络舆情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展会有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旦事件恶化或者蔓延, 就会给高校乃至社会带来重大的危害。因此, 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的信息收集、预警、研判、响应、引导机制。

1. 搭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平台。

网络舆情预警平台的构建对于整个网络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集信息、数据预处理、内容分类、舆情预测和最终的舆情报告掌握高校大学生的网上动态。

(1) 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团队。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舆情信息的采集多来源于高校BBS、人人网、百度贴吧等网站, 因此, 高校应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小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的检测, 快速、准确的收集动态性的舆情信息。

(2) 对收集上的舆情信息进行研判。对于收集的网舆信息按照内容的不同分类, 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将可能引发大学生不满的舆情信息进行及时的记载并对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言论进行初步的舆情预测并在必要时及时上报。

2. 构建高效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快速响应、引导机制。

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来讲, 在做好预防的同时, 也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如果单纯的采取堵或者抑制言论的方式, 往往会使局面恶化。因此, 在日常的工作中, 高校应该加强“疏导”理念, 加强对网络舆情或者学生言论的正面引导, 主动推荐或者发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帖子做引导、对于消极不正确的言论积极跟帖加以正面引导、对于说话粗俗、言论过激的帖子进行适时的规劝等导向行为。同时, 在引导过程中, 要发挥“舆论领袖”在引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努力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为高校网络的“舆论领袖”引导舆论, 强化主流观念。

3. 建立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联动的防范机制。

要两个手并用, 既要做好网上的监控与引导, 同时又要快速反映, 积极应对, 控制现实局势, 遏制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蔓延。

建立高校群体性事件应急防范机制, 第一, 要建立起针对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利用网上网下的资源、人员和信息, 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第二,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等相关信息要进行及时、透明的公开, 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 预防恶意炒作、挑拨离间信息的扩散;第三, 要做好稳妥的善后工作。群体性事件解决后, 要及时恢复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 在保证学习、生活秩序的前提下, 要做好网上、网下的双重引导, 避免群体性事件因事后监控引导不及时死灰复燃。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是一项系统的工作, 高校教辅人员要学会通过网络传递正能量及美好事物, 通过及时的、网上网下协同作业, 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的网上舆论氛围。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在当前高校群体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构建由网络舆情引发的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 并针对不同阶段建立相应的反应机制, 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影响范围。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1]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

[2]彭智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 .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管理探析 第5篇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23-02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现状

作为全社会关注较高的舆情集散地,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既具有网络舆情的共性,在其内容和形式上又有其自身的偏好及特点,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研究。

(一)网络舆情的共性

1.直接性

由于网络具有广泛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提供网络舆情信息的主体往往会直接通过BBS、博客、微博、新闻点评等途径说出自己的心理话,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发表对焦点热点事件的个人立场,使舆情信息更加直接的反应到公共媒体。

2.突发性

网络是现代社会高速运行的风向标,网络舆情也因此比传统舆情更具突发性,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再加上一些情绪化的意见、倾向,就可以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3.偏差性

网络舆情的直接性和突发性增大了舆情信息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匿名设置使舆论传播者的身份被隐藏,这就使得个人情绪有可能掺杂在事实真相中被渗透出来,令网络舆情呈现出非理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本身的广泛性促使网络舆论的主体形形色色,由于受教育程度、个人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于舆论热点事件的理解千差万别,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网络舆情的多变性,偏离了事件初始的舆论轨迹。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关注者和制造者,一定程度上主宰了这块阵地的舆论倾向和发展趋势,并在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这一领域烙上了大学生这个群体特有的印迹。

1.内容集中性

因大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相对集中,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内容也相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等话题;高校内部管理等问题。

2.传播迅速

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率较高的群体,人际关系对网络的依赖性强,甚至信息技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方式的沟通。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群体发展迅速,QQ群、微博、BBS、高校贴吧、人人网等媒介,将全国各地大学生按地域、爱好等范畴集合起来,形成紧密的关系网,使得网络舆论在高校之间传播速度日益加快,达到瞬间千里的效果。

3.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力大

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因此,高校舆情往往关系社会各方面稳定和发展,尤其是高校舆情对于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反应往往会对事态的发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4.非理性特点突出

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敢于表达、勇于质疑,但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随着对社会的接触程度日益加深,自身又缺乏政治敏感度和社会经验,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内在或外界消极因素的影响,进而使高校舆情信息展现出情绪化、非理性的特点。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现状

(一)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认知逐步明确

近几年,随着网络应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已成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一环,引起各级主管单位的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监控、预警、处理和反馈作为舆情信息管理的联动系统也基本得到了普遍认可。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软硬件投入不充足

尽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在高校系统已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但高校内普遍存在硬件设施不齐备、软件系统不完善等情况。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包括为整个业务提供支撑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分析平台,用于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处理和预警的数据库群以及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等[1]。但由于购置硬件设备需要的资金量较大,软件系统又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高校在应用现代化的软硬件设施来进行网络舆情管理方面普遍存在投入不充足的现象。

(三)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缺乏主动性,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在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不合理,思想高度和专业技术不能兼顾,造成高校舆情信息管理长期处于被动。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或者敏感问题往往采取回避、查封等做法,避免信息的传播。然而,对于思想活跃、交际广泛的高校学生来说,这种被动方式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作为舆情管理工作应有长效机制,通过主动建立阵地、正面引导等工作来完善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积极主动开辟阵地、占领阵地,引导网络舆论

1.积极主动的开辟阵地,为主流舆论的生存创造条件

被动应对网络舆论负面影响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中经常需要面对的尴尬局面,究其根本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主流舆论未能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在认识到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后,高校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一个完善的、有吸引力的、适合青年学生的网络平台。

2.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培养网络舆论领袖,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面对如今互联网光速发展的现状,部分高校难有精力和能力开辟可以全权掌控的舆论主阵地,那么,占领已有的舆论阵地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一支网络评论员队伍,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网络舆论中,通过发帖、回帖等手段引导话题导向、发表主流观点,以此换得平等身份下大学生的理解和共鸣,使得主流舆论在网络平台中有一定的话语权。二是要培养一批有权威、有感召力的网络舆论领袖,充当网络中的灵魂人物。舆论领袖可以由学生干部担任,也可以由那些个性鲜明但可以引导的、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偶像”来担任。但这部分人员需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以免发挥反向作用。

(二)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加强信息的公开程度,做好网下、网上的沟通和疏导工作

网络舆情信息只是现实问题的映射,因此,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需要“上下其手”,从问题的根源着手。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中校方与学生的沟通,尤其是涉及学生自身利益的问题,高校要做出积极姿态,利用“校长接待日”等形式的面对面交流或座谈会,将问题在线下做好沟通,达成思想层面的统一,预防网络舆论导向的偏差。另一方面,网络沟通也应真实、及时的开展,针对国内外的热点、焦点问题,高校应第一时间发布国家立场,统一口径,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有机会。

(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采集、研判、上报体系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队伍,由专人负责网络信息监控。由高校网络技术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抽调专职干部负责按各自工作职责分别对校园网的使用以及微博、BBS、贴吧、QQ群等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掌握网络情况。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关注其发展变化,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和分析机制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要做到覆盖面全、信息搜索快、反映问题准,抓住网络舆情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实质,进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在可控范围内,要积极动作,作出适当疏导和引导;如果超出可控范围或有极端不良影响,也要及时。做出研判,准确划分事件类别和可能的影响范围。建立自下而上畅通的信息上报通道,早发现、早搜集、早上报,争取宝贵的处理问题时间。

(四)制定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完备的应急预案,使突发事件处理有据可依,有效降低事件不良影响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2]。建立针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措施、快速响应机制和应急预案用于确保敏感信息出现后,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尽可能降低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

网络舆情领导小组根据网络监控工作人员提供的研判结果,根据事件具体情况,向相关舆情信息管理团队发布预警信息,通报事件等级和预警措施,确保相关人员知情并进行快速反应。

由于由网络舆情引发或形成的群体性事件发展迅速,增加了控制的难度,这就要求高校在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好完备的防控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并确保相关负责部门知晓、熟悉自身职责,必要时需做演习。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这充分体现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把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作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还需要高校领导层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在提升自身网络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意识,完善舆情管理机制和制度,加强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主流舆论引导的研究和探索,保持网络舆论阵地的发言权、控制力和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

[2]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 第7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95后大学生,网络舆情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本文移动互联网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 是指用户使用手机或其他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访问APP终端或者浏览WAP的网站。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 以其便捷性和交互性为显著特征, 已成为影响中国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因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有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根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6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 与2013年12月相比, 用户数增长5%, 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并持续增长趋势,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1]。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加迅速获取各类信息的途径, 参与网络舆论的方式便捷多样化, 这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挑战, 也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舆情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功能性强、使用便捷的互联网, 便于大学生迅速通过移动互联网查看接收国内外动态、国家政策、高校新闻动态等信息, 更直接方便地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捷特征同时也让大学生参与舆论越来越便捷, 影响着以“自由精神”为理念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管理[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网络虚假信息造成信息误导、混淆舆论。移动互联网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其实是校园舆情、网络舆情、社会舆情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结果, 加上大学生的热情与冲动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从而增加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某些时候的冲击是深刻的, 大学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手段和载体都受到了严峻挑战[3]。在此情形下, 全面调查了解现状, 分析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 探索大学生网络监管如何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 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网络舆论教育工作进行大胆创新, 是很有必要的。

二、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

本研究是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进行的, 随机抽取了江苏省的部分高校, 在各高校又随机抽取了2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收回了1687份问卷, 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456份。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被调查对象中男生658人, 女生798人, 男女比例略有偏差, 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调查者年龄跨度从18到32岁, 其中20~24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77.6%;24~32岁研究生 (含博士生) 占总人数的10.8%;18~20岁的专科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1.6%。根据被调查者的所学专业分为文、理两科, 文科 (包含艺术类) 大概占47.7%, 理科大概占52.3%。具体构成如表1:

三、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 目前高校学生99.8%使用的是能上网的智能手机, 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在网络上随手拍摄并分享自己的见闻, 时时浏览网络信息并评论。同时, 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参与各种社会现象、政治热点的交流和探讨, 而且很容易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将舆情信息形式借助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进行分享转载[4]。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的移动互联网活跃度, 较以往相比,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契机, 高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显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一)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 每天被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 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 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知识群体并没有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 仅有2.3%的大学生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17%的大学生比较相信网络信息;69%的大学生都表示相信部分网络信息;10.6%的大学生基本不相信网络信息;1.1%的学生完全不相信网络中的信息, 认为都是炒作。其认同度和频率如表2所示。

N=1456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 大学生较热衷于讨论网络舆论信息。对于大学生是否讨论网络中所出现的信息时, 有78.8%的学生表示会就自己所浏览到的部分网络信息或网络新闻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关于网络舆论有时会出现的一些过激事件或不正当言论, 有接近40%的大学生持反对态度, 45%的大学生觉得属于他人言论自由, 对这些言论持漠然冷淡态度, 也不会去参与。江苏部分高校普遍采取的态度是“倡导大学生:关注热点, 不参言论, 止步制造不正当言论”。

(二)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研究表明:69.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良好, 尽管有部分不良信息传播;1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较差, 存在着反面消极情绪和大量消极信息;1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很好, 学校有明确的舆论导向。如图1所示:

(三)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对在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存在的影响力,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5.8%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影响力很大, 会改变自己的较多价值观和行为;42.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有存在影响力, 但仅仅改变自己某些方面的思想观念;23.6%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仅有部分影响, 然而不会改变自己的主观原则;8.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基本没有影响。如图2。

(四) 大学生对高校网络监管效果认可度

在调查中, 针对学校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督效果认可度的数据显示:14.3%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数以万计, 学校无能力监督网络舆论;58.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监督能力有限, 不能全面监督网络舆论;27.1%的学生认为学校监督有力度, 能及时删除不良信息, 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如图3。

(五) 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规范程度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舆情信息管理是否规范, 62.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舆情信息监控管理一般, 在相关方面尤其是尊重学生隐私方面做得不够规范;23.6%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现象管理很好, 但也有13.9%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信息管理完全不规范, 不是公安局, 没有法律或相关条文来管理。如图4。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有一定的辨别力, 大学生网络舆情风气状况较良好, 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影响力, 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 但高校在对网络舆情信息监管以及管理规范程度方面却表现一般。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剖析

通过研究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数据 (可多项选择) 发现:65.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95后学生群体的冲动张扬个性因素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隐患;49.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监管不认可的因素给网络舆情带来隐患;56.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不规范的因素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出现问题。此外, 52.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网络舆情的隐患也是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因素。

(一) 95后大学生群体易引发网络舆情隐患

一般来说, 95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普遍具有个性冲动的特征, 一般有着自律意识与自控能力缺乏、感性大于理性、有一定从众心理、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干扰的特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 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十分热衷, 尤其是网络舆论热点事件。95后大学生喜欢关注前沿、热门话题, 渴望展示个性评论或发表个性状态引起他人的注意并参与互动交流。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 还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件、政府政策等都较敏感、热衷。95后大学生敢于对于社会的阴暗面表示不满, 敢于同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现象针锋相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充分展示自己意见的平台, 便捷到随时有灵感随时发, 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长的阶段, 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 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5]。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尚缺少相应的直接限制, 使得这些95后大学生缺少这方面的顾忌, 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消极的、错误的信息误导其他同学, 引发一些信任危机。

(二) 学校监管不能全方位给大学生舆情带来漏洞

在调查中, 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学校能够监管, 但是网络范围太大, 部分社交工具中有些庸俗的内容和灰色信息, 学校没办法监督到。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等院校对高校舆情其实已经高度重视, 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 比如后来居上的APP“微信”:2014年5月移动端统计, 微信活跃用户数达35986.73万, QQ活跃用户数达30733.06万, 微信活跃用户已开始赶超手机QQ。2013年底, 在所有年龄段调查用户中, 手机QQ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是稳居第一。但到2014年5月, 微信已经成为21岁以上用户的首要手机应用。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是造成高校舆情隐患的重要原因。

海量网络舆情信息, 学校管理控制不易。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虚拟性、开放性,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增加了迅速性、直接性。一些庸俗、错误的言论和虚假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 容易得到传播, 对大学生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6]。一旦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 往往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恶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 尤其是微信圈、微博、QQ等, 大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反应快, 舆论多元而分散, 容易形成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

(三) 社会舆情复杂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大学生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交纵影响的, 大学生网络舆情也属于社会舆情的一个部分。一般而言, 社会舆情中的热点话题或突发事件会成为校园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焦点, 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爆料的事件或热点也可能成为社会网络中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舆情已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相互干扰、有机融合。因此, 现实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网络舆情以及社会经济腾飞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道德精神缺失现象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移动互联网活跃度, 面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各种状况, 引起负面舆情的原因较多, 如何来抑制负面网络舆情的传播, 如何来引导、监管高校舆情, 并以此作为契机, 加快院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 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五、对策建议

根据江苏省部分高校实际调研数据分析结果, 在可多选的情况下显示:78.6%认为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倡导网络舆论好风气;45.6%认为大学生需要加强舆情引导信息员的培训, 但不是培训同学间的网络间谍, 影响同学关系;42.3%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 要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网络更新步伐;82.7%认为网络舆情发展迅猛, 需要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一)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 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分七个部分, 其中第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第五点“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明确指出了高校今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说明第一课堂的引导老师首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 课程教学的每一位老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说明第二课堂的引导要壮大主流正确舆论, 在这主流舆论过程中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要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深入同学的朋辈引导, 也是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第一线, 由于同学之间更加容易沟通, 引导效果也更加显著。高校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正面主流引导时, 要注重高校对舆论信息的把握和及时发布, 从而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

(二)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良好的舆情引导队伍是高校舆情向着社会主流思想舆论发展的保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引导队伍主要由网络管理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的专门人员以及学生班团干部共同组成。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 人们更为信任的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 应让他们成为有效影响源, 可采用建立官方微信推送平台、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方式来扩大交流的平台, 进一步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 这一支队伍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社交软件、信息传播平台对大学生舆情信息进行关注、收集、分析, 并及时上报。这支队伍在开展大学生舆情信息引导时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 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和组合, 这样才能促使舆情的收集、分析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跟上网络发展步伐, 提升监管能力

大学生舆情的监管, 要求高校从技术层面提升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的能力。如今网络信息传播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终端的APP不断更迭, 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应该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有能力且有效地进行监管[7]。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园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 建立防护的软件、硬件监测系统, 进而来维护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稳定监管、把控。其次, 对于所发现的移动互联网通过某APP终端发的虚假舆论或造谣等, 及时进行跟踪与处理, 进而不断完善针对信息源的控制与追溯等工作。当然,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思想层面深层进行正面的引导。

本文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实证调查研究, 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网络舆论环境、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高校网络监管规范层度及认可度, 从而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进行探索分析, 并提出三点建议。当然这些都只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究的一个方面, 未来根据《意见》中提出的“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 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求, 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4, (3) :48-49.

[2]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J].江苏高教, 2014, (3) :123-125.

[3]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王苏曦.做学生的网友:网络时代班级管理的良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4) :95.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研究 第8篇

(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是大学生在高校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通过互联网大学生抒发自己的情绪, 但这些情绪不全是积极的, 也有部分是带有消极色彩甚至攻击性的内容。

(二)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首先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直接性, 这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受约束;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高校网络大学生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其次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多样性, 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大学生观点的多样性, 同时还表现在接受信息和渠道的多样性上。多样性给网络舆情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 大学生通过网络频道获取较多的信息;不仅如此高校网络舆情还具备趋同性, 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的随从心理, 很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 比较容易受到其他观点的影响, 尤其是在是非问题上会人云亦云;最后也是最为普遍的是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传播性, 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较快、影响力较高, 所以高校舆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传播较广。

二、我国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现状

(一) 预警意识较低。

我国部分高校在面对网络危机时预警意识不足, 认为不会出现现实中的恶劣结果。即使进行处理时也只是简单地敷衍了事;在爆发危机时也往往采用隐瞒的方式应对公众, 这样的处置方式容易使公众丧失了对高校的信任, 网络舆情一旦扩大影响, 则会造成严重的结果。

(二) 高校舆情管理不佳。

高校舆情管理效果不佳是我国当前高校的主要问题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预警不够重视, 加之处理该类问题时没有完善的策略, 所以导致高校舆情的管理出现错误处理、延误处理等问题。当前高校舆情管理过程中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一是在预判上尚不能做到准确无误, 例如当时闹得轰轰烈烈的新疆暴乱事件, 由于信息不够透明, 许多高校没有正面回应此事, 有些大学生就对新疆同胞产生了抵触心理, 这十分不利于民族的团结;其次是在决策问题上, 很多高校总是会选择拖延, 而不能做到当机立断, 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最后是处理上许多高校在这方面能力不足, 当出现问题时只是选择逃避和视而不见, 任由问题的发生和恶化, 而毫无解决办法。

(三) 学生道德意识较弱。

大学生还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形阶段, 在获取信息时容易缺乏是非判断能力, 加之盲目的随从和人云亦云导致其道德意识更加薄弱, 这也是让不法分子大肆渲染假信息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群体较大, 很多捏造信息的人群喜欢选择大学生这一群体将信息扩大化、虚假化, 造成混淆视听的效果。

(四) 沟通渠道狭隘。

很多网络危机可以通过学生与高校之间的沟通化解, 当大学生不能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 高校管理层又不能获知学生的诉求时, 双方就会产生误解, 最终导致矛盾的升级。这时大学生就会利用网络的渠道将实际情况进行夸大, 从而导致高校的声誉受损。学生没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高校也忽略甚至没有渠道接纳学生的想法和建议, 导致矛盾愈演愈烈。

三、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一) 树立危机意识。

高校管理层应该逐渐意识到网络舆情预警的重要性, 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当危机爆发时高校应积极应对措施而不是选择逃避或者是搪塞。危机意识的树立是首要问题, 如果不能具备足够的网络舆情预警意识, 那么当问题发生时, 也无法拿出正确的措施加以应对。高校应充分重视起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将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 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时也要加大对其宣传工作, 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而不会轻易受到他人挑唆。

(二) 健全高校舆情管理机构。

高校舆情管理机构的设立在舆情管理工作中是重中之重, 有效的舆情管理机构不是形同虚设, 而是切实地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完整的管理机构应该具备三个特征:首先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人员能够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敏感性, 在搜集信息之后要将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 并判断信息的真假, 及时把结果上报给上级;其次在信息的处理方面, 机构应将问题进行整合, 并且整理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这样一来当问题爆发时就能够及时拿出方案进行处理;最后预警工作要做到严格无误, 当对存在潜在危机的信息, 高校舆情预警机构应及时给予警告。

(三) 强化学生预警意识。

学生的预警意识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同时也是保护学校的网络安全。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 对于存在危机的信息应及时上报给高校的有关部门。同时身边的同学如果有传播虚假信息的, 要及时予以制止。高校应该开设相应的讲座, 来引导大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 并且识别虚假信息。

(四) 开拓沟通渠道。

学生应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及时向学校汇报, 而高校也应该充分重视起学生的真实想法和诉求。一方面学校要给予大学生足够的沟通渠道, 例如校长信箱、班主任座谈会、学生社团等渠道, 帮助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不隐瞒、不夸张, 将自己的意见上报给学校。通过这些方式既可以大大降低学生与高校之间的矛盾, 同时也减少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几率。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非常重要, 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也是高校是否能够获取公众的信任。因此当代高校应该充分重视网络舆情预警, 大学生也应该培养一定的是非能力, 不能轻易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高校舆论重在预防, 如果一旦发生再加以治理就会十分麻烦, 做到居安思危才能给更好地应对难题。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在给公众提供交流平台的同时, 也造成了网络舆情复杂的局面。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危及到校园的安全, 同时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隐患。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措施。完善的高校预警机制是引导大学生正视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 也是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高校网络舆论的正确方式。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伊甜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徐楠, 戴媛.面向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的监管与预警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 2009, 07:62-66.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第9篇

一、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 主要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工作措施以及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各级主体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等。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利益关系联系的中介, 在中介性社会事项和学生之间的刺激和反映之中贯穿着利益联系。中介性社会事项关系到学生的利益, 学生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但是, 中介性事项的刺激又是复杂多变的, 有时会体现出“显刺激”和“潜刺激”, “大刺激”和“隐刺激”等多种功能。“显刺激”是指中介性社会事项对舆情的产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并为学生公众所意识到。比如, 某一学校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差。而如果中介性事项对舆情的产生所具有的刺激是隐含的, 并不为学生大众所意识, 这种作用就是“潜刺激”功能;“大刺激”也就是对舆情的产生起长时间的刺激作用, 而“小刺激”则是对舆情的产生作用时间不常。据研究, 某一舆情往往是中介性事项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 刺激的效果往往还与刺激物本身的透明度有关。刺激物本身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 它对舆情主体的刺激效果与它是否直接透明有关。比如, 学校制定的某一项政策如果透明度高, 大家认识起来就比较容易。此外, 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 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的刺激作用, 并不能单纯在学生和学校“一对一”的互动平面中考虑, 而应放在舆情空间中加以分析。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由于利益矛盾的存在, 高校学生在中介性事项的刺激下, 一定数量的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 进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 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可见网络舆情基本上是按这样一种机制产生的:学校的某些政策或管理的后果 (中介性社会事项) →造成利益矛盾→对学生产生刺激→个体特殊的心理反应→网络上的言论表达→群体的社会情绪和态度→网络舆情产生。所以说, 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因为形成网络舆情的主因, 即舆情主客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而且每个要素自身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 还有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变化不定, 难以把握。因此, 我们这里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探讨只能是基于一些经验的一般理论总结, 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研究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一般而言, 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不同的过程中, 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

1.高校网络舆情发生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中介性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可见, 舆情的发生, 包含着一种刺激和反应的规律。然而, 进一步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这种刺激和反应的强度、规模和范围都会受到舆情主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制约, 也就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约。例如, 如果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融洽的关系, 学生对学校充满信赖, 整个校园关系比较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出现影响学生利益较大的刺激性事件, 学生的反应也会比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反应相对弱一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舆情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像古典行为主义者华生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 即“S-R”刺激和反应公式那样简单;也非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形容的, 在环境和行为的因果关系中, 反应、刺激和强化是顺序发生的基本相倚, 而是更加混杂交错。不过, 仅仅从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基本过程角度来看, 其发生过程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高校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和管理行为对学生产生刺激所形成的意见和态度在网络上的汇集。

舆情的原始形态就是意见, 通过意见在讨论过程中的涨落, 发生相应的变化, 并产生有序的结构, 舆情就形成了。在传统媒体环境下, 舆情的形成一般遵循以下的流程:公共事务引发信息刺激 (信息与公共固定成见之间的对比强烈、信息流动渠道足够畅通) ——信息刺激经由公共论坛扩张 (公议机关、大众传媒) ——舆论萌发——意见整合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离聚合、消解蜕变) ——认识和心理趋于同一 (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 ——舆论消解, 舆论主体转向新的信息刺激……

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形成在以BBS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论坛上, 与之相比较, 网络舆情的形成流程有相同和相异的地方:相同点在于网络舆情实质上就是传统媒体舆情的描摹;但它在舆情的传播中介、反馈机制、主体特征等方面与传统媒体舆情又有很大不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生存环境是一种“线性社会”, 网络舆论的生存环境则是一种“网状社会”或称“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舆情环境不同于线性社会, 在网络社会, 意见的舆论表达不止存在一个中心, 而且意见的表达不是通过“垂直的”单向线型结构, 而是通过“发散的”网状结构。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如下:在网络论坛中有不同的讨论区, 比如强国论坛分为“一般讨论区”和“深入讨论区” (“深水区”) 。舆情主体进入讨论区发帖, 即“发表意见”, 而后其他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关系随之回帖、跟帖, 进而产生讨论,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形成规模较大的舆情空间, 最终汇集成舆情。

2.高校网络舆情变化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 就将一直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首先,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刺激舆情产生的学校中介性事项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 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次, 高校网络舆情还会因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和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 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 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在舆情的发展阶段, 网络论坛中舆情主体经常表现出一种“接力赛”式的传播, “楼上”、“楼下”、“斑竹”、“斑户”各个帖子之间相互碰撞, 使得对某一信息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像滚雪球似地发展下去, 呈现出网络舆情中的“雪崩现象”。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 在舆情的发展阶段, 网络论坛上的舆情主体并非都十分活跃。一般来说, 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分为沉默者和活跃者两类。比如“水木清华”每天都有上万人在线, 但在论坛上发言的也经常就是那几十个人。像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深水区”由于只允许帖1000字以上的文章, 所以经常发言的更少。所以我们对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规律的把握还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以便在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找出关键性的人物。

3.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 就像它的发生一样, 也会有它的结束。舆论学家在研究舆论形态的“结束”时, 曾提出“舆论以转换形式走向消失”的重要观点。其核心含义是, 舆论不是绝对地或彻底地“消失了”, 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转换”。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

(1) 网络舆情会随着导致它产生的某一中介性事项的结束而结束。因为舆情是由中介性事项的刺激而引起的, 当由于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得到有关方面的妥善处理后, 这时舆情也就会基本结束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众的视角从中介性事项转向了中介性事项的主管部门, 所以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针对某类中介性事项的舆情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这也可以理解为前一个舆情的结束导致后一个舆情的开始。比如, 某高校学生一开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学校的食堂问题, 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 可能会转移到学校的其他管理问题上, 进而把舆情转向学校的管理, 从而关于食堂问题的舆情结束, 而关于学校管理的舆情产生。这也可以理解为新的刺激物的出现导致前一个舆情的结束。

(2) 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 直至舆情的结束。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事态的新发展, 学生情绪的缓解甚至转变。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 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 学生的舆情就可能发生方向的变化, 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二是新议题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 如果在上一个舆情讨论期间出现了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新议题, 那么就很有可能促成旧议题的衰变, 舆情也就由此结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网络论坛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而导致议题热度的降低, 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因为在网上发帖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规则就是早到早帖, 而不管帖子的讨论指向, 这使得讨论秩序容易被打断。

(3) 舆情结束时, 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 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一般说来,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学生意见态度的其中一种, 也是有知 (认知) 、情 (情绪) 、意 (行为倾向) 构成的, 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时, 就会被记忆下来和添加到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中去, 并不会完全和绝对地消失掉。这些记忆印象中的“残留”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 会对由新的中介性事项引起的舆情产生重要影响, 并可能成为其构成部分。比如, 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措施的妥善处理而消失掉, 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 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 也会使他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 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综上看来, 舆情在结束阶段也包含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内容, 而且也是非常复杂的, 以上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58.

[2]梁蓬飞.弱势群体:因特网舆论功能的环境描述[J].当代传播, 2002, (4) :24.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21世纪的大学生,具有知识水平高、思维跳跃性强、参与大事件热情高的特点,是网络中重要的参与者,大学生通过一些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真实观点来影响网络舆论,同时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也受网络舆情的影响。如果放任不去管理,那些不良言论信息就会慢慢渗透,改变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引发学生言论无法约束,构建完善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面对现实问题,选择正确的个人言论与行为,构建和谐校园。

一、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概念和作用

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概念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指尊重高校网络舆情民意方面的一致性、共同性、指向性特点,借助现有组织机构或者渠道,建立适当的监测机制,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总结出高校网络舆情的理性成分和趋势性分析,据此对管理政策进行理性调适,或者根据高校网络舆情规律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变动进行预先把握,以指导人们对校园事物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应对。

2、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作用

(1)净化网络环境

高校学生上网时浏览的信息与种类繁多,一些突发性的舆情会带有强烈的情感,具有情感导向的事件,便会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偏激,这样便会产生高校网上公共危机。所以,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提供不断更新的敏感词库,能在第一时间杜绝不良舆论,使学生避免受到不良言论信息的影响,净化高校网络环境。

(2)降低管理成本

建立分层管理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各部门之间就能充分利用自有的资源分工合作,加强沟通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管理成本,大幅减少了资源的覆盖使用率,每一层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量减少也减少了危机的产生率。

(3)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将高校网络舆情向积极方向引导,保障校园安全;对不良的言论信息建立屏障,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管理人员,增加其工作的责任心,不逃避问题,主动预防及时处理,减少舆情发生,促进校园和谐发展。

二、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并不完善,数据库信息不全,不能及时捕捉危险,不能及时预警。面对迅猛发展的网络舆情形势,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危机预警意识弱

高校一些管理人员不重视舆情,认为一些危险信息并不能产生什么影响,只有当产生重大不良影响时才予以重视;不公开舆情,高校发现了危机,不敢承担责任,搪塞学生,编造一些虚假信息,欲盖弥彰;相关网络舆情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捕捉到舆情,对于舆情危机认识不够。

2、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校没有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职责划分不明确,各部门职责相互重叠,有些职责还是空缺的,缺乏信息共享;一些校内网站,都是由学生兼职管理,学校并不会去浏览加以管制;很多学生的诉求领导看不见也听不见,学生也不理解领导的做法, 没有平台沟通便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学生会通过网络发泄不满, 会产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造成舆情危机。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体制平台去沟通,便不能及时应对网络舆情,引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

3、学生道德意识弱

当代的高校学生,追逐于新鲜事物好奇心重,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随大流,并且惧怕自己与他人观点不同后成为另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弱,很容易产生同情心,轻易相信他人的话,受网络舆论导向的引诱,相信一些不良群体造谣的事件,被一些虚假言论信息所蒙蔽;有些学生抗压能力弱,学习、生活、感情不顺等压力,都会造成其情绪激动、思维偏激,容易被不良群体利用,引发高校危机与社会动乱。

三、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对策

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着校园安全,一旦校园安全无法保障便会影响学校的发展,更会影响社会与国家的稳定。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才能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上网环境,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才能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及国家的稳定。

1、提高舆情危机意识

高校管理层的人员应该主动学习网络舆情相关知识,正确认识网络舆情爆发危机会对高校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主动预防;在遇到舆情危机时,主动面对,及时做好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保障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减少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几率。

2、完善舆情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有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人员对信息进行监测,筛选出潜在的隐患,再有人员对筛选出的隐患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最后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舆情发布预警,减少舆情危机发生。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构的成员要加强内部之间的联系,各自分工合作,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节省时间,能后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及时预警。

3、开通交流渠道

随着网络的普遍,学生网民如果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便会在网上发表一些过激言论来批判学校,这样不但对学校声誉带来影响,还会使学生对学校失去信心。高效管理层要及时听取学生的诉求,建设同学生沟通交流、发布信息的平台,共同构建和谐校园,比如在平台上发布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参与;设置投诉箱,学生可以与领导沟通,领导也给予回应。使沟通方式变成有效的渠道,化解矛盾,避免舆情危机发生。

4、增强学生道德意识

现在同学们经常使用下课聊等网络软件,在里面发表匿名的言论,肆意侮辱学校管理层人员,发布虚假信息,甚至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学校应该对学生上网进行正确引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使用网络,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言论信息,树立正确的“三观”,从根本预防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

5、国家健全相应法规

国家利用法律来规范网络,能够依照法律对舆情内容进行有效有据的监督管理,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能够有效地制约不良舆情的产生,我国网络应该实行实名制,实名发布信息,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保护发布信息人员的隐私,同时也可以做到对言论信息的监控,如果有不良舆情发生,也可以通过实名制找到源头,这样对不法分子及群体,起到了重大的约束作用。依靠国家法律的力量,才能有效的净化高校网络舆情。

6、提高网络舆情预警人员的能力要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网络舆情预警人员的能力。网络舆情预警人员要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日常检测中要做好记录,全面分析,增强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网络舆情预警人员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及时检监测网络舆情,预防网络舆情危机。

高校应当建设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从根本上认识到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树立危机预警意识,完善舆情管理制度,开通交流渠道,及时预见舆情,在舆情预警机制的辅助下,控制舆情危机的爆发,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清泉,都圆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预警机制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8-23.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第11篇

关键字:自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伴随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学生成为“自媒体人”,自媒体成为其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从而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扩大。[1]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内容的多元化、复杂性。自媒体时代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丰富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同时也使校园网络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自媒体时代,网络参与主体扩大化,任何年龄、任何身份都成为网络积极的参与者。同时,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言人”让个体的参与程度更高。作为思维活跃、更容易成为大量信息最为积极的受众者与传播者。大学生本身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与判断,大量未经过甄别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

(2)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辐射性。“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自媒体参与程度高,网络互动及时,容易形成“微博圈效应”或“微信圈效应”。一个热点问题会在非常快的时间段内吸引着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话题涉及的问题不断被放大,从一个高校舆论圈快速向另一个高校舆论圈辐射。影响最大的也许并不是热点问题本身,而是热点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参杂着不同声音的网络回应。这其中,不正确的判断、极端化的观点比比皆是,成为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的又一导火索。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1)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的意识“反叛 ”。传统道德观面临危机,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自媒体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网络的热点问题通过自媒体使其复杂的社会效应快速传播,吸引人的可能不仅是热点本身,而是诸多个体在热点问题后的诸多评论,那是个体价值观充分体现的最佳平台。某些极具杀伤性,极度吸引大众眼球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出现偏差,“反叛”意识广泛存在,不相信事实、只相信谣言,不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只相信社会的阴暗面,在实际行为中对于正面的教导与帮助视而不见,只从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反叛意识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反叛行为。

(2)道德人格的矛盾化所导致的理性缺失。 社会道德的存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良好保障,个体行为在很大程上有社会所存在的道德规格来评判,约束,从而使个体的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网络世界身份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规则与法律相对滞后,道德约束力大大降低,“看客心理”广泛存在。责任都变成了一种娱乐。大学生身心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道德责任感被弱化,理性严重缺失。

(3)社会心态的复杂化导致的情绪狂欢。社会飞速发展,对个人的发展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社会压力大、心理脆弱、容易出现极端化事件,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网络成为情绪狂欢的重要场所。适当的情绪宣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的情绪宣泄,会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否定”的强烈心理暗示,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4)人际关系二重化导致的身份迷失。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表现出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的强烈诉求。自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道德身份束缚。但是,网络的人际交往无法掩盖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也无法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很难改变其人际交往现状。由于同时体验着两种不同的具有巨大差异的人际交往,两种身份的不同规则与要求,使大学生面对两种身份难以清晰判断,无法给予自己正确的社会定位。[2][3]

三、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坚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建立与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仅从自媒体平台构建,也应该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相互配合。

(一)构建平等、自由、畅通的网络对话机制,创造平等畅通的表达渠道和环境。高校应依托自媒体平台,打造一条平等畅通的对话渠道。一是积极建立高校微博、微信机制。同时各级校园微信、微博专门管理机构与人员,对校园微信、微博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做出积极应对。二是高校网络宣传与管理者应把握学生心态以及语言接受方式,调整角度,转化传统宣传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激烈的争辩中、以朋友的身份做善意的提醒,这些才能够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信赖。同时学校的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在形式上要新颖、活泼,内容要及时更新,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的关注程度与信赖感。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思一是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地认识与把握自媒体及其传播规律,提高自身对于自媒体完备、科学的认识。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把自媒体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积极主动加入学生的微信圈、微博圈等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圈中资讯的更新传播状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一些大学生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真伪。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依托自媒体平台,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引导舆论导向,传播校园正能量。一是建立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开展多种类型的模范评比活动,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优秀事迹与感人故事,塑造道德与学习模范与典型,并通过自媒体工具提升其宣传的影响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依托本校各个专业特色,以本地文化背景为基础,塑造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具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各类文化活动。三是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充分参与。走出校园,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

(四)加强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关怀,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二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三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多方面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从高校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邵明英、胡昌旭.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唐亚阳,李亚彬.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 第12篇

高校网络舆论空间的生成及基本特征

高校网络舆论是与高等学校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热点事件通常是社会生活或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和新变化的集中反映, 对于思维敏锐而活跃的大学生来说, 这些热点事件正是他们所关注和思考的焦点, 而围绕着这些热点事件便会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场。近年来, 随着社会各类网站的不断发展以及校园网络的日趋完善, 使得校园舆论借助网络渠道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空间, 形成了日益强大的网络舆论空间。

一般来讲,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积极参与对校园热点话题或公共事务的讨论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通过网络论坛BBS、聊天室、各种贴吧。二是博客、播客。博客、播客等现已成为公共表达的重要途径, 这些在网络私人空间上的表达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 关键是这些话语能够被更多人注意, 并通过网友的交流被放大到更多的场域, 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高校网络舆论空间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在网络舆论空间里, 每一个参与者之间, 其地位是平等的, 既不存在等级之分、身份之别, 也不存在权力约束。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 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且在相互呼应中造成令人瞩目的声势。二是舆论活动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 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 没有“守门人”, 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 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 自由出入。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三是实现方式的互动性。这是网络舆论空间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网民投入其中, 成为虚拟网络舆论空间的一分子,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这种表达不是徒劳的单向活动。相反, 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 他人的反馈也将在某种程度上触动自己, 或多或少地影响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一个参与主体就共同关心的事务相互探讨, 既可共同行动, 又可各自单飞;既可持久关注, 又可过后即忘。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 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 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

高校网络舆论空间存在的问题

舆论参与主体属于少数, 不具有代表性。一些研究者认为, 大学生中的少数人构成了网络空间的舆论领袖。课题组在省会多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 参与网上讨论的学生往往只是全体学生中的一小部分, 一般是由校园上的活跃者群体或者与舆论客体有着密切关系的大学生群体组成。在大学生中, 最喜欢在网上“参与讨论”者只占35%左右的比例, “主动引发讨论”者只占16%。网络舆论空间是一种“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的场合, 大学生网民往往倾向于聚集到与自己观点、价值观、意见看法相一致的论坛、贴吧、聊天室、博客群等, 这种情况下即使形成“共识”也具有很强的狭隘性, 只是少数人利益、喜好的表达。

网络舆论主体匿名性, 导致责任与权利不对等。大学生是网络舆论表达的主体, 在网络舆论活动中是一种具有隐匿性的电子人的身份。网络中并不需要网民的真实姓名, 网民没有明确需要承担的义务或责任, 讨论者来自本校、外校甚至全国高校, 身份均不可知, 隐匿性的电子人的身份, 使得他们脱离了社会身份意识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 更加自由、自主、真实、大胆地表达自身的观点。这是网络话语权保障的关键, 但“电子人”这种新的身份维度恰恰成为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保障了网民的自由表达权利, 另一方面却使得享受自由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从追溯。

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 致使可信性缺失。网络中的讨论不可否认参与者的理性成分, 但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言论。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 网络舆论空间中各种言论泥沙俱下, 许多真知灼见淹没在无聊的口水战中。人数的多寡往往被简单地等同于正确与否, 声势取代了分析与探讨。令人忧虑的是, 网络舆论空间中的许多争论或者讨论暴露出明显的非理性倾向。谣言、谩骂、赌气、恫吓、人身攻击以及其他种种过激言辞大量存在。这对于舆论主题, 显然是一种损害。

网络言论随意自由, 统一性不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的开放性, 使得以往在传统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展现, 大学生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 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可无所不言、畅所欲言, 网络舆论空间已经成为网民表达意见、发表见解的“自由广场”, 这就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奇观———狂欢化, 来自四面八方的参与者聚集在这里, 欢呼雀跃、同仇敌忾或者起哄嬉闹。所有人都可以发言, 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 众声喧哗。这是民意的直率表现, 同时也表明了深思熟虑的匮乏, 直接影响了讨论的深度与广度, 往往留下了没有共识和结论的争奇斗艳。

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与管理的着力点

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作为一个开放的公共舆论平台, 其作用是多方面的。正面而言, 它不仅汇聚了各种有益于高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而且还可以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负面影响也同时并存:“恶意灌水”、集体抗议、散布谣言、攻击诽谤等, 加之不稳定的因素、社会思潮和舆论动向等都会在网络上首先反映并迅速扩散开来。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引发舆论参与者的不满与对抗情绪, 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网络舆论危机, 引发高校的不稳定, 甚至会给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因此, 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 妥善处理网络舆论危机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和战略任务。

建构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对于网络舆论, 高校应秉承公开、透明、包容的公共管制之道。传统上, 高校的管理者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总是存在一种怕出事的心理, 总是担心其负面作用超出了正面效应, 总是希望将新生事物掌控在管理者可控的范围内, 甚至对于一些负面的信息、批评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 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甚至引发更大的事端和后果。现在, 个别高校关闭本校的BBS, 把大学生推向社会网站, 反而增加了对网络舆论管理和引导的难度, 实在是不明智之举。实际上, 网络舆论空间是一个了解民意的最为重要的窗口, 至少在今天, 没有哪一个敏锐的高校管理部门或管理者会对网络上的舆论视而不见。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的建构, 需要我们合理区分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及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提高驾驭网络舆论空间的能力, 有效整合和提升高校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

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的主动权。高校管理者可以因势利导, 积极营造校园网络舆论空间中的热点信息, 主动引导校园热点话题的构建, 从而为大学生的日常话题设置“议程”。应适时准备论坛话题计划, 选择一些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热点问题作为论坛主题, 根据讨论热烈程度按一定时间推出, 努力将学生讨论话题从无聊、不健康或不利于稳定的话题转移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主题中来。高校管理者要注重对网络舆论空间中热点话题的调控, 对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的负面信息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并主动在网上发布正面、积极的新闻事件信息。

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高校管理者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充分运用这些规律来开展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例如, 一些错误言论在“沉默的螺旋”机制下往往成为网上舆论主流, 容易对广大学生产生思想误导, 高校管理者要重视对校园网络舆论的主动参与, 并注重激发和引导多数学生的“理性声音”的力量, 避免由偏激的意见和观点所导致的不良舆论的发展。又如, 舆论的“二级传播”现象, 使得作为校园网络舆论制造主体的少数学生能够对多数学生产生影响, 因此, 高校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一支思想理论水平高、网络技术能力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主动占领网络舆论阵地, 不断增强他们在网络舆论空间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使之成为网络舆论空间的“领袖”。在各种校园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通过他们发布分析透彻、说服有力的言论, 从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要注重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学生干部和党员骨干组织起来, 积极参与校园网络热点话题的建构与讨论。教育他们树立网上工作的意识, 在网络上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以学生影响学生,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构筑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协商交流的网上互动通道。谣言止于公开和透明, 智慧起于包容和海涵。一些未经证实的谣言和小道消息, 往往会引起网络乃至整个校园的不稳定。情况越不明朗, 越容易让学生产生好奇, 也给了各种谣言可乘之机。这时, 高校管理部门或高校管理者要直接介入网络评论和引导工作, 通过网络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协商和交流, 坦露心声。这样不仅可以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通过互动接触的方式传达给大学生,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有机地诠释服务理念, 而且可以有效地回应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困顿, 稳定学生情绪, 从而化解舆论危机, 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建设。在网络舆论空间, 由于是虚拟平台, 意味着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缺少必要的约束。我们有必要教育大学生, 作为网络舆论空间的主体应该具有为自己传播的信息负责任的态度和精神, 在自主表达各种利益诉求、进行网络议论和网络评判时, 必须把握好分寸。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可能对他人和社会利益造成危害的信息时, 要学会运用理性来甄别和判断, 而不要人云亦云, 使他们认识到理性、严肃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 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保护。[本文

摘要:当前,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空间因其参与主体的平等性、舆论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 作用变得日益强大。但校园网络舆论空间仍存在着舆论参与主体不具有代表性、网络舆论主体责任与权利不对等、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网络言论统一性不强等问题。因此, 要采取建构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构筑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协商交流的网上互动通道、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建设等措施, 强化对校园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和管理。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

参考文献

[1].胡玲:《网络公共表达离“话语民主”有多远》, 《新闻爱好者》, 2009 (8) 。

[2].王彦林:《呼唤网络空间的理性时代》, 《新闻爱好者》, 2009 (9) 。

[3].张瑜、焦义菊:《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特点、影响机制及其引导策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8) 。

[4].唐亚林:《网络政治空间与公民政治参与》, 《文汇报》, 2009年3月19日。

[5].南帆:《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 《东南学术》, 2009 (1) 。

上一篇:成效和做法论文下一篇:金属元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