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交流活动范文

2024-05-21

中法交流活动范文(精选6篇)

中法交流活动 第1篇

一、法语第二课堂建设

学校常规法语课堂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而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 第二课堂有益地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是对第一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有机延伸, 同时也是与第一课堂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前, 众多高校都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法语第二课堂活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京津高校法语戏剧节、京津高校法语电影配音大赛、京津高校法语演讲大赛等活动为法语学习者提供了了解法语国家文化的平台。各高校法语系学生能够在竞争中交流, 在交流中提高, 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南京大学举办了法语文化节, 包括红酒品鉴会、法国电影欣赏、法语趣味教学等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语文化素养。此外, 模拟谈判、模拟面试、法语讲座等成功案例, 都激发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思维能力潜质, 有效充实了法语第二课堂。

二、河北工业大学法语类活动

针对传统法语教学的弊端, 河北工业大学结合自身优势, 在法语第二课堂组织上不断推陈出新, 主要活动形式如下。

(一) “外语配音大赛”活动

参赛学生提供配音所需电影、话剧等外文影视资料, 模仿学习影音资料中人物的语音语调, 生动刻画人物形象。配音大赛的举办是一次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 更是一场展示法语魅力的视听盛宴。

(二) 法语讲座

学校及学院不定期邀请法籍教授或专家来我校举行法语讲座, 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法国文化的机会, 有利于营造浓厚、愉悦的外语学习氛围, 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三) 中法交流活动

河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各项资源, 已成功举办四届中法交流活动, 其主要内容如下。

1.游戏互动

以小游戏开场, 大家在游戏中互相认识, 使后续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从往届中法交流活动来看, 游戏形式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广大师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2.文化展示

文化介绍模块采用现场演示和中法文介绍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如武术、书法、服饰、美食、京剧、剪纸等, 让法国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学生在解说过程中就中法文化差异与法国留学生进行交流, 体现了活动“跨文化交流”的主题。

3.自由交流

学生在活动后期自由结组, 与法国留学生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纯正的发音、地道的表达法创造了法语语言应用环境, 增强了中法交流活动的吸引力。同时, 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到更多外国文化知识与社会习俗, 感知到原汁原味的法国文化。

三、河北工业大学中法交流活动意义

我校举办的历届中法交流活动是对法语第二课堂的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多渠道、多侧面实施文化导入, 而中法交流活动正是对教学课堂的有力补充。在活动中, 学生有机会与法籍教师、留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 切身体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的快乐。

中法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对话和相互借鉴, 提升法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外国文化感知能力, 创造交际活动情景, 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和谐发展, 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的机会, 增加思考问题的视角, 培养外语学生贯通中外的文化交际意识。

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友好院校, 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法国留学生来本校国际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从教学资源配置角度出发, 中法交流活动的举办符合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最优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有利于高校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卷调查表明, 轻松自由的法语环境对提高 口语水平 与交际能 力意义重大, 但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我就 亲身实践 及对调查 问卷的总结 , 以河北工 业大学中 法交流活 动为例, 提出以下建议。

(一) 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交流活动之初, 现场人潮涌动, 活动进行到后期则人数越来越少。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 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自信, 害怕出错, 不敢开口。对此, 组织方可提前将讨论主题告知学生, 让学生提前做准备, 从被动到主动, 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二) 丰富交流的主题和形式, 注重互动

中法交流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入的途径, 更为他们创造了语言输出的机会。因此, 在与课内学习主题模块相结合的同时, 要由课内向课外扩展, 丰富交流的主题和形式。

此外, 不少学生反映中法交流活动趋向招待会形式, 要看到交流应该是双向的, 不应只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 更应创造机会了解西方文化, 即注重平等互动, 取消“主宾”之分, 变“招待会”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会。

(三) 保障中法交流活动的后续发展

从问卷反馈得知, 即使中法学生互换联系方式, 活动后的主动沟通次数也屈指可数, 因此在活动之后如何保障中法学生的交流能够延伸下去, 如何更好地达到后续相互学习的效果是中法交流活动的难点。中法学生的交流应当是多层次的创新, 应当避免止步于文化交流活动的层面, 充分重视文化交流的后续发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 中法交流活动的开展在法语第二课堂的开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存在问题, 进一步完善其实施过程,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晓琴.法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时代教育, 2011 (12) .

[2]焦旸.浅析新建法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 (4) .

中法交流 亚欧盛典 第2篇

“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际著名大型综合性艺术展览之一,在艺术大师罗丹和马奈等人的倡导下于1903年创办,并以推动了20世纪现代艺术国际橱窗而令全世界瞩目。成立的一百多年来,有无数各种风格和流派的艺术家作品在该沙龙展出并获得成功,其中包括艺术大师塞尚、毕加索、雷诺阿、布拉克、莫迪里阿尼、杜尚、马蒂斯、康定斯基、高更等大师,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潘玉良、赵无极、吴冠中等也都是从巴黎秋季艺术沙龙获得成功的。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巴黎秋季艺术沙龙来到中国,中国的艺术家也去了巴黎。应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主席、法国丰特奈勒孔特市政府、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学院等机构的邀请,亚洲艺术博览会艺术家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法国、意大利。部分艺术家的作品还参加了第105届巴黎秋季沙龙和丰特奈勒孔特双年展。

在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亚艺博为全体观众呈现了一场东方艺术盛宴。开幕式上,巴黎秋季艺术沙龙为了迎接中国艺术家的到来,特别添加了向中国艺术家致敬的环节。

亚洲艺术博览会不断挖掘东方艺术的潜在主流,并源源不断地把拥有影响力的东方艺术家推荐到国际艺术的高端领域。亚艺博代表团在访欧期间同当地艺术机构和艺术家进行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国际艺术界将通过此次活动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东方乃至中国艺术的精华。第五届亚洲艺术博览会将有由法国美术家协会、法国当代艺术家协会和巴黎秋季艺术沙龙组织的来自3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构成的强大代表团参展。他们将全程参加第五届亚洲艺术博览会全年度的相关活动和展览。

感知增生中法媒体艺术交流展 第3篇

此次媒体艺术展览, 中法两国近30多位艺术家参与, 其中包括中国最早涉及数字媒体和录像装置的艺术家胡介鸣, 独立数码多媒体艺术家杜震君, 引领当代华人新媒体艺术风潮的林俊廷, 来自台湾擅长声音及空间装置的姚仲涵及新一代声音艺术家王仲堃, 还有法国新媒体艺术代表人物:Felicie d’Estienne d’Orves (菲利斯·德丝蒂尼·德奥文) , Antoine Schmitt (安托尼·施密特) , Pierrick Sorin (皮耶瑞克·索林) 等人。除此之外, 还有艺术教育者的刘毅和他的学生们。而众多参展人的经历也凸显出媒体艺术家跨界的特质:Pierrick Sorin身为艺术家也身为电视录像制作人;France Cadet (法兰丝·卡德) 精通数字与器械人技术;徐文恺兼具计算机视觉程序设计师的身份;新锐艺术团体Scenoscosme (旋诺高斯汶) 也由不同领域的成员组成, 而Felicie d’Estienne d’Orves则擅长利用新技术、透视法和雕塑进行创作。另一方面, 参展艺术家的年龄、资质构成也相对丰富。两位策展人一致希望通过选择不同代际的代表性人物及其作品, 尽可能地反映中法两国媒体艺术的发展情况。

围绕“感知增生”这一主题, 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透过作品呈现了他们对于持续中“媒体变革”的洞察与思考, 以及这一深刻变革下可能发生的人体机能感知部分发生重构的想象与表现。“增生”作为生物学术语, 原指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 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好的生理性增生, 也有可能是不好的病理性增生。那“感知”究竟将发生怎样的“增生”呢?会以怎样的方式、朝着怎样的方向分裂延续呢?而增生的改变又将如何广泛影响艺术创造呢?

展览透过媒体艺术、交互装置、感知系统等等关键词, 将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感知体验。试图以室内展览、户外大型随境生象作品, 校园讲座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 多元呈现这场媒体艺术盛宴。将向中国公众集中展示一批目前在中法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媒体艺术家作品风貌, 也是首次集中展示近年来在中法两国目前较为活跃的中青年新媒体艺术家及其作品。同时也期望通过与作品发生连接与互动, 观众能获得别样“感知”体验, 进而对新媒体艺术有所了解, 对艺术、科技、文化的发展及趋势有所洞察和思考。展览室内部分将展出形式多元的28件作品, 包括影像及影像装置、多重途径的互动装置 (声音、空间距离、指纹识别…) 、激光与机械工程装置, 迷你光学剧场与大体量的空间装置、数字衍生艺术 (generation art) 以及视听觉艺术作品 (audiovisual) 等, 艺术家将以科学技术结合声、光、电、影以其各自的艺术形式和创作角度对“感知增生”进行诠释。

“非建筑”和“亚空间”来自现实中具客观性摄影照片中的几个照片样本。作品理念为在一个城市景观的样品中 (摄影) , 打破固定组成元素后, 经由运动分解过程拆解样本照片。这些作品重现城市景观的演化并鼓励观者通过这一视觉重塑和心理拼图与作品进行互动。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将现实、时间、空间和物质考虑成不可触的信息向观者传达一个不同的角度和信息, 展现由可触的现实产生的信息断层。换言之, 探讨其重组被观察物所传达的信息和观察者所接收到的信息的能力。

通过这一方法, 如果把摄影作为以图片形式进行的采样, 信息断层的现象即表现于图片上, 向信息接收者传达信息。这一重要的信息干扰是经过艺术家仔细设计的, 以保证观者无法充分的解译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但与此同时, 观者依旧可能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重组这一图像。

“非建筑”和“亚空间”项目的关键理念是——解构空间、时间地标。城市景观图片的解构主要充当着一个情感触发点, 相比探讨事物可以呈现的形态, 它更注重于对图片参照物的发问。

“非建筑”及“亚空间”建议观者根据本身的灵敏度, 遵循作品给的线索来剖析每个人对于不同城市景观的剖析。其目的不是要重现这个世界原本的样貌, 而是提出一个新的角度来观察和考虑世界。

装置主体是一件巨大的光之锣, 由投影出的五彩同心圆和强烈的音浪组成。该装置因渐进绵长的波形而变得动感。有形和无形的组成部分间所产生的对比差异化合出一种催眠效果。同时, “锣”激发出一种神秘的力量, 挑战着观众的感官体验。该装置将对于宇宙的自然亲近和受作品激发的情感巧妙地合二为一。

这一系列机器人装置以著名的克隆羊“多利”来命名。经过编程, 它的行为表现有如得了疯牛病 (BSE) 一般:抽搐, 跌倒, 像悲伤的小狗一样呜咽。同时, 如同真的多利一样, 它也受到提早衰老的折磨。真实的狗当然不会感染疯牛病。但艺术家将这些机械狗定位为嵌合体——一种转基因动物, 一部分是狗, 一部分是牛, 另一部分则是羊。事实上, 它取了狗的形体, 但却被赋予了牛和羊的花纹。

短尾大山猫标本”是一个机械的互动装置, 来自于“狩猎战利标本”系列, 其中较多使用猫科或鹿科的动物标本。在此作品中, 大山猫经由红外线感应器观察观者的动向。当观者靠近时, 机器人的视线会转向观者所在的方向, 当观者靠近机器人时, 机器人会突然咆哮。观者越靠近机器人, 机器人的反应就越激进。如果观者快速经过狩猎标本的面前时, 一连串抗争反应将会跟随着观者的步伐进行。

“植物话语”好似一个由音乐植物组成的小花园, 特别之处在于其中的植物都具有唱歌的能力。每一株植物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对观众的轻触和温度作出反应。观者的触摸和靠近触发这一植物语言或植物之歌。我们身体所携带的不可见的弱电是实现这种交互的关键。这些植物在观者的轻抚下悠悠吟唱, 为观众带来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些矿物或石头投以特别的关注。它们的各异形态是时间之手的杰作。破碎的或是光亮的, 混合的或是风化的, 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独特的振动 (频率) 和自己的历史。某些传说中提到, 石头会唱歌, 或是石头中蕴含着某种能量。这件互动装置“能歌之石”以一种艺术, 诗意的方式诉说着这些传说。这件作品由5块石头和盛有水的金属盆组成。当观众将手放在石头上时, 便会激发起一种“共鸣”。肢体和石头间的轻触演被转换成声波, 在水表面泛起可见的层层涟漪。绵绵不绝的声波震动在水的表面逐渐绘制出几何图形, 其形态变幻直接取决于人与石头之间的接触强度。

这件装置由一根穿过虚无安静空间的钢丝构成。观者可以通过触摸感受钢丝内穿行的振动波, 如果将耳朵贴在金属丝上, 甚至可以听到内部的振动波。听觉信号由不断变化的风声合成样本实时编辑而成。

创作团队将建筑原有的一切信息剥离, 信息真空化后的建筑, 成为等待能量和信息重新注入的奇异容器, 成为了“非建筑”。接着, 艺术家把抽出的一切信息:文化、符号、历史、声音、生命……重新注入, 使他们在容器中剧烈碰撞和疯狂生长。

在这个容器里, 信息不再随着时间直线向前, 而是跳跃和闪回的释放, 信息不再从物理的表层映射, 而是在三维空间中蒙太奇化的放射, “非”化后的建筑, 重新排列、集合与定义原有的信息, 并在同一时空中演绎多重历史、多重文化、多维现实和未来…

“非”化后的建筑, 不止是其所处历史文脉中的一个片段, 而成为过去、现实和未来的通道, 不止是物理世界中的一个存在, 而成为现实空间、意像空间、想象空间的交集, 通过“非”化后的建筑, 我们会以完全陌生化的方式接受原有信息, 更深度的解读历史, 更多维的展望未来。

同名作品最初的版本创作于2006年, 设想以巨幅静态灯箱的形式展现一颗不知名星球上正在进行的造城工程的浩大场景。从2010年开始, 艺术家在原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作品的概念以及呈现方式, 于是诞生了新版的作品:这枚未名星球将以彻底数字化的方式存在于赛博空间 (cyberspace) , 星球上城建工程的兴、衰、亡、毁, 或再生、迁移, “模拟”着文明的发展境遇, 而驱动这枚数字星球命运的恰恰是地球人类的现实境遇:重大的科学发现、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或股市的跌荡、战争、移民潮、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这些都会动态作用于未名星球。艺术家借助计算机与通讯技术“设定”了这样一种“生成关联”, 实际上, 作品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作者的主观编排, 理论上, 这枚未名星球可以无限期地存在于赛博空间, 直至关联母体的消亡。

装置在廊道近中间处设有一张椅子, 椅子的前方有一镜子 (镜后为一LED显示器与摄影机) , 当观众进入廊道中时, 镜中即时显现廊道中观众的影像, 椅子上方有一盏灯引领着观众坐上, 待观众坐定后灯光逐渐熄灭, 随后观众将看见“镜中的自己”正在离开, 而“当下的自己”彷佛进入另一维度。同时前方逐渐形成时光隧道, 引导观者向隧道的方向走去, 当观者离开隧道时, 发现自己又过渡到另一个时空……

从心理学在现代文明中成熟, 并且以科学性的态度进行人类心理的探索, 从人的主观意识、人和社会的关系, 到对于梦境、潜意识等等进行的研究, 心理学逐渐借用各种催眠、静坐、身体电磁波、脑波测试和变化, 企图了解“不可见”世界的神秘形式。种种探索, 特别在科技的高度研发和激化中, 出现层出不穷的诠释和想象。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或者各种宗教的世界观在当代文化的讯息交流中, 产生更多维度的坐标。

所有的人与人之间, 物与物之间, 都会有着主动或者被动的链接关系。这种关系的发生和存在取决于产生关系的事件、动作、物理、心理、情境、感觉, 以及一些自然现象。把这种“通”的关系放大并视觉化, 戏剧性的让我们的观众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各种“通”的方式。

这是艺术学院里一堂课程, 通过表演以及对熟悉的现成品服饰的改造, 使自己身上的某一个部分能与周围的人们发生关系。链接、交互、通畅、沟通、反应、传递、影响、传达、交接、共享、往来在这些表演者之间。

这是一个“关系世界”的塑造。

我会坏掉坏掉前

我的声音很美妙

我正以每秒16.6次开关的频率歌唱

我也以每秒16.6次开关的频率坏掉

然后完全坏掉

可以被丢掉

艺术家从2008年的“声瓶”系列创作起, 作品就开始尝试回归透过最基本的物理发声方式来制造出作品的声响, 而非习以为常的运用扬声器。王仲堃在本展中所展出的则是于2009年“空·器”创作系列的延伸作品。“空·器–三重版”一作, 使用三个方向垂直排列的电磁气阀, 借由观者身体的介入而触发预设定好的数段随机节奏, 于此同时, 气阀随着错落的节奏, 朝着观者身体吹拂着, 激发皮表细毛的触感。

这个计划是一个关于“混杂”、“传承”、“时间”、“记忆”、“情感”与“生命”的作品。通过混杂日常中两种普通的味觉, 进而带动他们背后所传承的信息, 进化成一种“新的思考”, 一种“新的体验”。

普洱咖啡:是将纯正的咖啡和发酵后的熟普洱茶混合处理的饮料。无论从时间线索, 文化线索还是习惯反应来讲, 普洱茶和咖啡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饮料。普洱咖啡既是一个公共装置, 也是一个服务空间。

他可以在一夜之间切入一个环境内, 在空间中作为一个节点而存在。通过普洱咖啡这种饮料为触角, 将空间中交流交换的信息保存在作品中。通过信息的交换传达出普洱咖啡所倡导的“新的思考”、“新的体验”。

跨越世纪的中法文化交流 第4篇

在启蒙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人。他们对现代中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也以各种方式关注过古代中国。其中,对中国关注度最大的也许是伏尔泰。

在启蒙思想家的积极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伏尔泰就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都应遵守的座右铭。受到伏尔泰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也出现了这一格言。伏尔泰以元代杂剧《赵氏孤儿》故事为蓝本,创作了《中国孤儿》的故事。1755年8月20日,《中国孤儿》在巴黎近郊的枫丹白露宫上演,获得广泛好评。《中国孤儿》的巨大成功使伏尔泰格外兴奋,不仅因为这让他赢得了新的荣誉,巩固了已有名声,更主要的是因为这出悲剧对伏尔泰来说,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它表达的是伏尔泰对他心目中的理想文明,即他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想象。在伏尔泰看来,对《中国孤儿》的肯定,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还是对他心爱的中华文明的肯定,进而是对他的启蒙理想的认同。

伏尔泰并未到过中国。他对中国的了解来自传教士。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法国作为文化中心,自然受益良多。168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向中国派遣了六名传教士,其中有李明(原名 Louis Le Comte)。李明在1688年到达中国,三年后离开中国返回法国,于1696年发表《中国近事报告》。这份报告对伏尔泰有深刻的影响。伏尔泰在他的《路易十四时代》《风俗论》《哲学辞典》《哲学通讯》及大量的信札和文学著作中多处提到中国。据统计,他论及中国的著作将近80种、信件200余封。从伏尔泰这个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思想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过一定影响,这么说也许并不夸张。

卢梭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则要比其他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大得多。他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1878年,出使英法两国的清廷特使郭嵩焘于四月初三在巴黎写下的日记中称卢梭为“乐苏”。这是现存最早提及卢梭的中文文献。《社会契约论》在明治时期被日本人中江兆民翻译成日文《民约译解》。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子读到此书后深感震撼。1898年,上海同文书局出版了以中江兆民日译本为底本的《社会契约论》第一个中译本,名为《民约通义》。此书的出版宣告了卢梭学说在晚清传播过程中译本时期的开始,对救亡图存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过巨大影响。1902年,文明书局、开明书局和作新社联合出版发行由留学日本的杨廷栋从日文文本翻译的《路索民约论》。

从1898至1911年,四部卢梭著作的汉译本出版,除《社会契约论》有单行本外,《爱弥儿》《忏悔录》和《论科学与艺术》均发表在杂志上。四部著作都是节译本,但《社会契约论》翻译的部分最多,已接近足本,民约论因而在晚清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兴1899年在两湖书院读书时购到《民约通义》,“革命思想遂萌芽脑蒂中矣”。此一时期关于卢梭的专论也出现了。梁启超编译的《卢梭学案》刊载在1901年的《清议报》上。1904年的《教育世界》杂志又刊出了王国维的《法国教育大家卢梭传》,而刘师培用民约论诠释传统典籍的《中国民约精义》也在这一年问世。

由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影响巨大,该书的中文译本之多,在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中是罕见的。1918年马君武根据法文原著与H. J. Tozer的英译本翻译的《足本卢骚民约论》(中华书局),1935年徐百齐、邱瑾璋译述的《社约论》(编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二集),1944年卫惠林的《民约论》译本(重庆作家书屋出版)。1949年后,何兆武将此书重新翻译,1958年以《民约论》为书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1963年更名为《社会契约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年又对译本作了修订。

卢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方面。卢梭是颇有贡献的音乐教育家,写过100多首歌曲,而独幕歌剧《乡村的算命师》演出达400多场。他有音乐作品经贝多芬改编而得到更为广泛的传唱。鉴于“全民音乐”的重要,经过精心研究,他提出一个阿拉伯数字记谱法,并于1742年在法国科学院发表简谱论文,但他的“业余身份”遭到音乐学院教授们的讽刺。很久以来,中国颇为盛行简谱,这是经过德国学者最终改进定型的音乐记谱法,于1904年经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介绍传入中国。之后,中国推行现代教育,简谱遂得以普及,并流行至今。现在依然在乡村戏台上咿咿呀呀唱响的地方戏,所有的记谱,早就不使用工字谱,而代之以来自外国的简谱。有多少人,能想到地地道道的中国地方戏的音乐与法国人卢梭多少有些关系?

另外一位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狄德罗。1745年,法国出版商邀请34 岁的狄德罗和哲学家达朗贝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却发现英国的这套百科全书内容支离破碎,观点陈旧,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出版商接受了这个建议。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25年。该书出版后,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对世界包括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世纪,《大英百科全书》等各种国外的百科全书被翻译成中文,受到中国读者的欢迎。中国也编辑出版了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

显然中国思想在启蒙运动时期影响过法国,而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进入中国时,正值中国人考虑用革命手段来救亡图存。这种吸收外国思想的原因,竟都与本国的实际需求有很大关联。交流之初,大约都有为己所用的动机,初步交流的结果曾有误解误读的成分,这是难免的。正因为如此,现在中国学者依然在不断重新翻译法国启蒙时代的作品,研究他们的思想进入中国之后造成的影响以及利弊,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就像如何评价孔子以及中国古代经典,孔子的思想怎样古为今用,对世界的现在和未来有什么意义一样,如何评价启蒙运动的思想,这些思想对现在和未来的中国是否有意义,会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一定是中法两国思想交流中值得期待的。□

中法交流活动 第5篇

不同语言的表层形态、结构方式和话语意义是不同的, 究其根本是文化的差异,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 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 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 一个是意义, 另一个是语境, 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 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据统计, 有关其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总的来说, 语言和文化一样是社会的产物, 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代沿袭下来的符号系统, 二者共生、互依, 息息相关。语言是文化的写照,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语言无法脱离社会文化背景流传下来,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就会因为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导致交际陷入尴尬境地。

二、沟通障碍的几种表现

跨文化、跨语言的语用现象涉及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 在不了解对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与之交谈, 将不可回避地遇到沟通障碍。

(一) 产生歧意, 造成误会

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了解这一点极易产生误会, 例如:

Vous avez fini vos devoirs?

Oui, j’ai fini mes devoirs.

这是中国式的回答, 但在法语中却有着对问话者不满的隐喻, 厌烦其不该多此一问, 啰嗦、多事。正确的回答是:Oui, je les ai finis.

外国人:你真是个天才!

中国人:哪里、哪里!

外国人第一反应是让他回答具体些, 到底哪里有才, 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 这却是谦虚的回答。再如, 中国人请客吃饭会说:“没什么好吃的, 多担待啊”, 但外国人听了却不理解, 为什么请我们吃饭要吃不好的?中国人常用“你没戏”来表达没有机会, 但如果直接翻译成“Pas de spectacle pour vous” (没有给你的节目) 同样产生歧意。可见如果不了解彼此文化背景, 在语言沟通上极易造成误会。

(二) 无法理解, 听不懂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将不知所云。例如dormir comme un loir (像睡鼠那样睡) ,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说“你脸真大”, 它是形容某人“不知羞耻”, 那睡的像睡鼠又隐喻着什么, 是褒是贬?实则是形容睡得很熟、很久。再如A bon chat bon rat棋逢对手, tu me manques我想你。中国学习者在法语运用中, 大都从概念出发, 不能在法语中找到恰当的词汇及其用法, 只能找到意义上相关的法语词, 在这种情况下, 学习者往往写出一些汉化的句子, 例如non trois non quatre (不三不四) , 如此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完全是按照中国人习惯的直译, 是文化背景的映射, 此类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 外国人大多无法理解。

(三) 不符合表达习惯

虽然对方可以勉强理解说话者的意思, 但作为外国人并不如此表达。例如Bon bon apprendre, jour jour monter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汉语的"杀鸡儆猴“翻译成法语应译为Battre le chien devant le lion在狮子面前杀狗。反过来讲, 中国媒体报道:“女排决赛,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女排决赛,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外国人同样很疑惑, 为什么“大胜”是中国队赢, “大败”也是中国队赢;“差点没摔倒”与“差点摔倒了”都是没倒?这些都是表达习惯差异造成的。

三、如何建立有效沟通

作为外语学习人数世界第一的中国,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不只是法语, 各种语言在学习语音、语法、词汇之外都遇到了瓶颈, 只有不断提高认识、深入钻研, 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语言。

(一) 认识语用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教育模式侧重词汇、语音、语法教学, 忽视了语用的作用。中国目前的大规模外语测试基本上采用结构主义的构想, 题型设计是吸收美国托福考试的框架, 这种重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的测试模式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不符合现代语言测试的发展方向。作为语言学习者, 不能脱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 而应把文化知识溶入在语言学习的各个阶段中,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对促进语言学习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 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

作为外语学习者, 不了解外国文化, 在很多翻译中便会失去其原有的韵味。例如“说曹操, 曹操就到”, 中国语用化为指“刚提到他, 他就出现了”, 如果做“Juste se réfèrentàlui, il a montré”翻译, 则仅停留在广义语法化的田地, 没有兑现原文语用化的价值。正确可译为“Quand on parle du loup, on en voit la queue” (说道狼, 就看到它的尾巴) 。

(三) 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

在法语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文的“我起床”在法语中要表达为“Je me lève”?如果照字面直译的话, 就是“我起我自己”;“我对这个消息感到惊奇”法语表达为“Je m'étonne de cette nouvelle”字面直译是“我使我对这个消息感到惊奇”?原因就在于受信仰影响, 法国人认为人是具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重性生命体, 物质身体很快消失, 精神体的灵魂则永恒存在, 所以法语中常常会出现二个我, 大有“我思故我在”的哲理。再如“这所房子很远就可以看见”法语的表达则是“Cette maison se voit de loin”字面直译是“这所房子是从远处看”都说明着不同国度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总之, 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世界观, 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我们要认识到, 人们正常的语言交流离不开文化背景, 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法语表达习惯的中国式法语, 是中国人在学习法语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只有克服母语负迁移, 转换学习语言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摘要:随着法语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限于书本知识并不能与外国人进行有效沟通, 本文主要通过探索中法文化差异对语言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旨在使广大法语学习者认识到语用学在法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外语, 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达到交际的目的提供借鉴。

关键词:语用学,文化差异,有效沟通

参考文献

[1]唐芳红.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中法交流活动 第6篇

本文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法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和两者之间相互关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

(一) 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贯彻教育方针, 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1]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法语专业发展的实际, 首先需要完成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李志清教授、何慧敏教授均对法语人才培养目标有了全新的阐述, “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成为社会对于法语人才的新的要求。[2]

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成为衡量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的主要依据。[3]根据吉林省法语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的情况下, 做好内功就尤为重要。

(二)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

1. 三维能力模式的确立

应用型法语专业人才培养可以确立为“宽”“厚”“活”的三维能力模式。“宽”就是要求学生将法语与相应的专业知识良性结合, 培养他们基本的法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厚”就是要培养他们不断拓展专业能力, 夯实专业基础能熟练用法语处理各种业务;“活”是指不断增强他们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 鼓励学生在必修课外, 选择合适的、实用的专业选修课, 扩大其知识面和岗位适应性。

2. 教学方法、手段和内容的创新

立足启发式教学,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尽快从过去枯燥无味经历中走出来, 教师应注意活跃课堂气氛, 采用提问式、模仿式、辩论式、讨论式、表演式等方法,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新技术对教学的积极作用十分明显:形成良好的教学过程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拓宽信息渠道, 增大知识信息量;破除传统视听壁垒;激发创造性思维。根据统计, 使用和不使用多媒体的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率分别为84.6%和38.5%。

教学内容创新同样刻不容缓。第一,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外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例如现今学生会问“宅” (casanier) 如何翻译。脱离实践的教学内容, 不仅学生不感兴趣, 也影响教师的积极性。第二, 教学内容多样化。突出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既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好”, 又要让处于后进学生“吃饱”。第三,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重科学性。并非所有新知识都是学生愿意接受的。对法语专业学生, 教学选材内容以适中为宜。

二、中法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教育部制订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开放的需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从而在政策上肯定了文化交流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一) 中法文化交流现状

目前, 我国大部分法语专业均已建立或正在建立同法国高校的合作关系。以武汉大学同里昂一大间的物理专业合作办学为例。双方采用2+2+2的模式, 即先在中国完成基础阶段物理学学业和法语培训, 后赴法国完成后续物理本科学业, 通过考试就读法国里昂一大物理学硕士。2011年, 该项目的多名毕业生考取了法国顶尖级高校巴黎综合理工大学 (类似于中国清华大学) 。

(二) 中法文化交流的发展

首先是中法文化年的确立。1999-2000年间,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互访时共同商定, 两国在对方互办文化年。首次文化年经过两年的筹备, 于2003年10月6日在法国隆重开幕。而今双方的文化年活动仍在延续。

其次, 文化交流是中法交流的主线。同近10年来政冷经热的中日关系不同, 贸易方面乏善可陈的中法交流, 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为此, 法国大使馆甚至将原来文化合作处独立出来, 成立独立机构“法国文化”专门致力于法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三) 中法文化交流的特点

1. 决策层次高。

中法互办文化年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亲自确定和支持的项目。

2. 时间跨度大。

自2003年起, 中法文化年几乎年年都在办。

3. 覆盖范围广。

目前的文化交流已经覆盖了文学艺术、教育、科技、图书出版、体育、民族、宗教、建筑、环保、旅游等领域。涉及的城市不仅包括北京和巴黎, 还包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以及法国的马赛、里昂、图卢兹和波尔多等城市。

4. 项目品质精。

如《中国当代艺术展》、《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等活动都深受法国青年的喜爱。巴黎交响乐团也造访中国, 法国罗浮宫博物馆和中国首都博物馆的联合展出等活动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5. 合作程度深。

从中法双方成立混合委员会到如今的中法文化年常态化, 从两国元首倡导到法国大使馆组织, 再到自发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中法文化交流在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如何利用中法文化交流平台, 对于提升应用型法语人才培养质量, 特别是在中法交流欠发达地区, 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面对中国发展的新形势, 一方面, 我们要弄清什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另一方面, 就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而言, 文化交流是提升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同时文化交流也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有益的支撑, 从而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法文化交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玉娉, 陈秀梅.我国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57 (6) :52-53

[2]焦旸.浅析新建法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 32 (4) :187-190.

上一篇:世俗价值下一篇:五年制高职药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