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保存论文

2024-05-25

传承和保存论文(精选8篇)

传承和保存论文 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开封市先后成立了开封年画社、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等, 对木版年画的传统工艺进行挖掘、收集与整理。目前国内外所存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孤本史料已经全部复刻完工, 共300余种、1500余块雕版。然而, 木版年画的孤本复刻, 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再现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要更好地保存、传承和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 搜集资料

2002年, 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提出广泛搜集抢救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他的呼吁下, 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了一定的资料积累。但是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说, 现有的资料还是很匮乏的。笔者建议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人员, 应该更进一步地全面搜集。

搜集资料要全面展开, 通过文字、照片和录像完整地搜集和记录。一方面是搜集古版年画。在开封市各地县所搜集到的古版木版年画, 用文字记录搜集的过程以及年画的来历, 运用照片保留古版年画的样式, 录制搜集到的年画的现场。另一方面是调查现有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记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存在背景, 录制朱仙镇运粮河段朱仙镇木版年画小作坊“曹家”、“万同”、“天成”等七家的生产状况, 他们制作木版年画的整个工序, 以及各自作坊的创新木版年画产品, 还要录制下朱仙镇木版年画老艺人的音容笑貌, 记录他们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讲解和制作经验。

2. 整理出版

笔者建议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者对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的出版, 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利用传统的纸质媒体运用文字进行梳理记载;二是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 动态地、立体地记录。

纸质媒体的运作, 包括史料类图书的编辑出版, 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史”、“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的记录”、“朱仙镇木版年画生存环境”等;还有按照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的工序流程展示其技法类的图书出版, 制作出集粹性质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总领”。如:画稿技法、刻版技法、颜料配制技法、印制技法等, 每种技法里面包含全部朱仙镇木版年画老艺人的技能。此外尚有如“朱仙镇木版年画集成”的画册类图书出版, 内容涵盖现存的全部朱仙镇木版年画内容。

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 能够图文并茂地记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调查概况, 对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料。通过搜集到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资料, 刻录光盘进行出版发行, 内容包括:“朱仙镇木版年画现存环境”、“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工序”、“老艺人讲朱仙镇木板年画制作”等。

3. 宣传营销

中国编辑学会原会长刘杲指出:“文化是目的, 经济是手段, 是由出版产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因而仅仅限于出版产业。” (2) 明确了在现代出版产业中, 出版物的文化性与出版物所体现的价值之间的关系。作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经营, 也需要文化与经济并肩作战, 始终牢记文化是目的, 经济是手段。保护和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 提高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质量, 不断提升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涵养。

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文化全球化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传统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得到升华, 逐渐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在提高朱仙镇木版年画自身质量的同时, 必须加大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宣传力度, 扩大其知名度。2002年10月, 世人瞩目的“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在古都开封、历史名镇朱仙镇举办。这项活动被称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史性的开端和发动。这些都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对外宣传起了很大的推动力。

当然, 目前的宣传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建议应该更好地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平台进行宣传。图书出版以后宣传力度要加大, 运用赠书打折等促销活动, 促进图书销售的同时也宣传了朱仙镇木版年画;视频编辑完成之后, 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 在线观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印刷过程, 进一步地宣传朱仙镇木版年画;成立朱仙镇木版年画艺人组织, 每年开办一次创新大会, 广泛邀请各地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商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术创新, 以使其源源不断地推出新型的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定期召开朱仙镇木版年画展销会, 把新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更好更快地推出去, 再利用现代媒体广泛地传播出去。

综合上述,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永久存活, 需要编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收集资料、整理出版、传播销售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它们环环相扣, 共同促进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国编辑研究》编辑委员会.中国编辑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冯骥才.文化批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如何合理加工和保存食品? 第2篇

烹饪的误区

蔬菜水果

误区:很多人习惯先择菜,切菜,再洗菜。

结果:这样一来会使蔬菜表面的脏物进入蔬菜内部。其次蔬菜水果中的许多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从切口中流出,大大降低了营养价值。

正确方法:

先把黄叶及不需要的残叶择掉,经冲洗后再浸泡半小时然后冲净,最后切菜。另外,在加热时应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加热时间不超过5分钟。这样可以防止维生素和可溶性营养成分的流失。急火速炒,锅内温度高,可使蔬菜组织内的氧化酶迅速变性失活,防止维生素C因酶促氧化而损失。

肉类

误区:人们往往习惯把冻肉在高温下快速解冻。

结果:若将肉放在沸水中解冻,肉组织中的水分不能迅速被细胞吸收而流出,肉就不能恢复原来的质量。而且遇高温时,冻肉的表面还会结成硬膜,影响了肉内部温度的扩散,给细菌造成了繁殖的机会,肉易变质。

正确方法:

冻肉最好在常温下自然解冻。

主食

误区:制作主食时,很多人习惯放一些碱增加口感。

结果:碱会破坏主食中的B族维生素。

正确方法:

玉米(苞米)里的尼克酸(也是B族维生素)有63%~74%是不能被人利用的结合尼克酸。因此在煮玉米粒粥、玉米面糊、做窝头时,适量放碱是有好处的。但在煮大米粥等其他粥类食品时最好不放。

调料

误区:减少油、盐、糖的摄入,已经是人们众所周知的健康理念。

结果:有的人把调料当成洪水猛兽,几乎能不放就不放。

正确方法:

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调料比如丁香、肉桂等有抗菌作用。同时,葱姜蒜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调味料。它们也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烹调时加一些葱姜蒜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利于延缓并减少维C被破坏。而醋不但可以防止维生素遭到破坏,它还能增进钙、铁、磷等矿物成分的溶解。

如何合理使用微波炉?

微波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它并不直接产生致癌物。但如果食物加热温度过高,比如超过120℃,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反应可能产生丙烯酰胺类疑似致癌物,比如煎炸烤制的各种面食、饼干点心、薯条、薯片、咖啡豆等食品都会产生;超过200℃,则蛋白质可能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比如鱼肉煎炸烹调的时候;超过300℃,食物中的脂肪会大量产生苯并芘类致癌物,比如烤羊肉串、烤肉或肉类烹调不当发生焦糊的时候。

不适合的食物

有膜(如鸡蛋黄)或有外壳的食物不宜微波加热,容易爆出。

凡是脂肪含量高而水分含量低的食物,用微波炉加热时也要非常小心。比如说,奶酪、坚果、五花肉等,都属于高脂肪低水分食品。因为水分少,同样能量的微波加热后,温度就上升得特别快,很容易焦糊或炸开。此外,鱼干、肉干等水分含量太低,微波加热时非常容易焦糊,产生致癌物。所以这些食品用微波炉加热时要非常小心,严控时间,最好换成其他加热方式。

适合微波炉烹调的食物

高水分食品如粥、饭、面条、牛奶、蔬菜等

适合微波炉加热的容器

微波炉可以使用的容器包括陶瓷、玻璃和塑料三类。日常用的瓷制碗盘,以及用来煲汤的陶瓷锅,都可以用微波炉加热。至于塑料,一定要能够耐受温度100℃的无毒塑料才好,最好是专用的微波炉塑料餐具。外面买来的普通食品塑料袋不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餐馆中用来打包的塑料盒也要仔细看看,上面写着能够用于微波加热才能放进去,否则就不能。

冰箱≠保险箱

冷藏室

西瓜:冷藏7天

苹果:冷藏7~12天

柑橘:冷藏7天

梨:冷藏1~2天

西红柿:冷藏12天

圆白菜:冷藏7~14天

鲜蛋:冷藏30天

牛奶:冷藏5~6天

酸奶:冷藏7~10天

花生酱、芝麻酱:

开盖后冷藏90天

饮料、酒类:

开启后尽快喝完

(含气饮料勿放冷冻室)

冷冻室

速冻食品:

解冻后细菌易大量繁殖,

不适宜再放回冰箱

牛肉:

冷藏1~2天 冷冻90天

肉排:

冷藏2~3天 冷冻270天

鸡肉:

冷藏2~3天 冷冻360天

鱼类:

冷藏1~2天 冷冻90天

信息传承与长期保存技术策略研究 第3篇

信息资源是数据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建设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保证人们持续、方便、可靠地使用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减少由于环境、技术等物理原因造成的信息衰减,为子孙后代保留住文化的痕迹,也是实现和推进社会经济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中明确指出:“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1]。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推动国家建设的关键性资源。为了实现民族记忆的有效传承,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保存。早在2011年,全世界数字信息总量就已超过1.8ZB(1ZB=1万亿GB)[2],但是人们不得不面对信息资源急剧增长的同时,其也在不断消失和泯灭的现实。有国外专家警告,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缺失将会使人们生活在一个“数字黑暗年代(Digital Dark Age)”[3]10。因此,探索合理的解决方案,是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面临的挑战

1. 长期保存问题。

(1)信息资源本身的脆弱性。据Internet Archive的研究显示,因特网上每个网页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44—75天[4]。1994年,第一个全文搜索引擎Web Crawler建立,索引了大约7.2万个网页,其中排列在最前面的25个网页现在都己经不存在了[5]290。2004年国外就有研究资料表明[6]988,97%的网站在6个月内会发生变化,一年后,该比例则会上升至99%。对于网页,相应的数据则是98.3%和99.1%。约有12.2%的网站和20.5%的页面在6个月后将不能被访问,一年后该比例分别上升为17.7%和31.8%;与此同时,约有68%的页面在一年内会被从网络上彻底删除,而有的新闻网页甚至只有36小时的寿命[7]53。在工程领域,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达50年,而生成这些信息的系统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8]5。以上资料表明,信息资源的寿命周期比较短暂,变化速度非常快,人们要面对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的同时,也要接受其海量化消逝和泯灭的现实。

(2)技术老化问题影响使用价值。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关键在于维护信息资源的永久性和真实性,但载体老化、技术过时等因素不断给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带来严峻挑战[9]126。例如,光盘在使用时由于受数据记录质量、红外线照射、盘面污损、外力损伤等因素影响,其物理寿命一般在5—200年之间;又如磁带,由于受保存地点温度、湿度、灰尘、使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其物理寿命一般在5—30年之间;再如硬盘,由于受到震动、撞击、电压不稳、病毒的侵入等因素影响,其物理寿命一般也仅在5—10年之间[10]115。同时软件的不断升级,新旧版本之间不兼容问题,使信息资源的读取与检索无法正常进行,最终导致信息资源的丢失,失去使用价值,例如,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但是当时保留的一些电子信息,目前已经无法识别和读取。刘家真指出,存储载体对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至关重要,不论在何种保管环境,存储载体都无法抗拒内外理化因素共同作用所带来的老化问题[11]33。因此技术淘汰要比数字媒体的形体腐坏对数字信息的存取更为不利。

(3)经费保障问题。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对信息资源保存的经济研究较为缺乏。目前,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所需要的成本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制定经济计划时没有相关历史数据作参照,过多的经费投入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相关组织和部门也不情愿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投入过多的经费。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经济问题是信息资源作为“遗产”能否长期被“继承”的基本因素之一。解决并探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经济问题,是非常重要且具挑战性的现实问题,应积极探索和实践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经济策略,以保证长期保存的可持续性[12]。

2.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层面的问题,但是国家并没有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变革以确保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合法性。呈缴法规与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紧密联系,但是我国制定的缴存制度中,只是局限于传统文献,并没有把信息资源纳入其缴存的范围。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数字遗产”是网络时代的新概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部分信息资源具有财产属性,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不同,数字遗产具有虚拟性、私密性、主体占有的双重性等特征。但我国还没有任何层面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认定[13]88。不难看出,原有的法律条目对互联网世界的需求考虑不多,导致法律法规出现漏洞,不能较好地解决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现实问题。鉴于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需要在法律的保护下才能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尽快把完善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法律法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3.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管理系统不健全。

(1)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国际上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标准,如由NASA制定的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penArchivalInformationSystem,OAIS)被欧洲很多国家作为参考模型,但此标准并不适合我国基本情况,国内的信息资源具有中国特色,我国应该自行设计和制定统一的标准[14]56。然而,我国虽已经出台国家层面的标准和规则,但是这些标准和准则只是针对某类信息资源,因包含的信息量太少,对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进行缺乏指导意义。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中的技术标准多样,导致信息保存的格式各不相同,给未来的开发利用埋下隐患。

(2)缺乏项目合作意识。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是一系列工作的总和,涉及多方机构和部门,仅依靠独立个体不可能完成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重任。国外大部分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项目都采用合作方式进行,各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然而,我国开展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机构仍然是分散进行研究和实践,各主体机构间缺乏项目合作意识,不利于我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策略

1.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解决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活动中面临的困境,除了法律法规、国家机构的引导与保障外,还需要从整体上设计技术策略。国内专家对技术策略的选择观点各异,熊燕认为应根据既定目标选择合适的保存技术,形成一个可行的、安全的混合保存技术策略[15]125。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技术策略:

拷贝(Copy):实时重写信息数据,防止由于存储载体理化性能变化而引起的信息丢失[16]37。

仿真(Emulation):在新的系统环境下建立兼容的原始数据、设备、管理系统的运行环境,使得能运行在现行的软硬件的系统上[17]90。

迁移(Migration):将信息从一种不稳定的技术环境转换到另一种稳定技术环境上的复制[18]111。

数字图形输入板(Digitaltablet):对软件和硬件同时保存,同时将保存的信息显示在自含屏幕上[19]36。

基于风干的保存策略(Dessication):在保存数字对象的原始版本之外,还需要保存一个简单的、低技术含量的、经过干燥处理的数据版本,是数字保存策略的附加方案[18]112。

数据再造技术:从原始字节流中恢复数字资源的原貌,并保证数据资源的可读性和可用性[20]33。

通用虚拟计算机技术(UVC):一个开发仿真或迁移工具的平台,主要是在不断改变的软件和硬件上生成一个格外的层,为UVC程序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18]113。

硬件博物馆:保存计算机中的文件和软硬件,并保持它们的生命力[21]58。

封装技术(Encapsulation):在对数字资源进行包装过程中,将该数字资源所需的运行环境一起打包,从而实现在其他环境下运行该程序包[22]238。

标准化技术(Normalisation):将数字资源转换成一种或多种主流格式,一种特定的格式[23]34。

可视化技术(Visualization Technology):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把信息资源展示给用户。

基于小世界效应的格式转换(SmallWorld Phenomenon):通过软件的可读写数据格式建立相互转换关系,构建软件格式转换网络。解决工程数据的长期保存与系统之间不兼容的问题[24]218。

2. 建立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标准。

标准化框架的建立是保证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各环节互相操作的基础,贯穿于信息资源生命周期的全过程[25]16。在进行信息保存时,建议使用标准格式,如SGML、HTML等。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实现的角度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中涉及的标准主要有系统层次的标准、业务层次的标准和数据层次的标准[26]29。

3. 建立健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法律法规。

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活动中,法律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主要涉及隐私权、版权法、遗产权、缴送制等。构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立法模式,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相关法律条目,对不适合信息时代实际需求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要及时修改或废止,最大限度地提高立法效率,规避法律冲突。然而,能够妥善解决知识产权和版权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要制定相关知识产权法、版权法、合同法、缴送制等[27]32。加强法律的保障力度,为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保护。

4. 建立完善的责任制与合作机制。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国家等多方面的问题,仅依靠单独保存机构不可能完成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的重任。为了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立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1)国际合作;(2)国家级别机构之间的合作;(3)纵向合作(即个人与机构、基层机构与省级机构、省级机构与国家机构、国家机构与国际机构之间的合作)等[28]24。

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是互联网时代下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但是我国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的推行上都落后于国外的一些国家。借鉴国外项目合作的成功案例,把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放到国家层面,发挥政府部门在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联合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图书馆等多方力量,加强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理念的宣传,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编制科学合理的资金需求计划,扫除资金障碍,是当前我国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工作得以全面推行的必要条件。

摘要:现阶段,实施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有利于最大效果地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社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的国际竞争力。信息资源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时代各领域特征的集中反映,为了实现对民族记忆的延续,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传承和保存。在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类型多样化,数量巨大,对其传承和保存工作提出了挑战。从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分析各个阶段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在保存技术、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等层面面临的难题,如果不及时提出解决策略,势必造成信息资源永久的消失,给民族记忆和人类文化遗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鉴于此,总结信息传承和长期保存策略研究成果,保证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草木灰的使用和保存 第4篇

1. 草木灰是碱性肥料,不宜与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存、混用。硫酸铵、硝酸铵和碳酸氢铵都是铵态氮肥,若将它们和草木灰混在一起,就会使氮肥里面的氮变成氨气跑掉。

2. 草木灰不宜与人粪尿、家畜粪尿混存。有些农民朋友习惯将草木灰倒入茅坑或猪圈内,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人粪尿、家畜粪尿等是一种迟效酸性氮肥,如将碱性的草木灰倒进这些酸性的人畜粪尿中,就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氨挥发,从而降低肥效。草木灰与人畜粪尿混存1周,可使粪尿中的铵态氮素损失一半以上,混存时间越长,氮素损失越多。

3.草木灰中的养分易溶于水,应单独存放在遮风避雨的地方,以防风吹雨淋。雨淋后的灰分,钾素会受到严重的损失。

4.草木灰也不能与过磷酸钙混存和混用,混后会降低磷的有效性。

媒介艺术的收藏和保存 第5篇

在近数十年的时间里, 新的媒介艺术形式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尤其是进入数字时代, 媒介本身开始成为艺术形式, 实验性质的作品花样翻新, 例如1977年的《satellite art》, 利用卫星和电视屏幕把两组不同地点的舞者联系起来, 进行打破空间的实验, 而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数字图像艺术, 是实验虚拟现实的早期研究之一。这些艺术形式如此广泛, 作品数量如此浩瀚, 而且通常由多个组件结合起来, 例如在展出的时候, 有些数字艺术作品需要专用的软件、机械、电路系统等。

新媒介作品的收藏和展出, 通常会遇到四个主要问题。

首先, 收藏这些艺术品的博物馆, 通常会有一个时期非常不适应:传统的展厅配置, 画架和展台无法满足这些作品的展出, 传统的保存方式完全不适用于这些和电脑、软件联系紧密的作品。例如, 有些数字交互装置作品, 会随着观众的动作而改变亮度, 有些投影作品需要在特定的时间, 特定的空间展出 (通常是天黑以后, 需要露天的大面墙壁)

其次, 数字时代的技术形式更新过快, 有些支撑作品的技术手段被逐渐淘汰, 而威胁到作品本身的存在。例如数字艺术刚开始出现时, 艺术家们需要用复杂的编程来实现电脑绘图, 而这些程序语言早已被淘汰, 在比如原来用老式电视机展出的装置作品, 老电视的维修都成问题。

再次, 知识产权在这类作品的收藏和展出中成为巨大的问题, 传统的名画, 例如蒙娜丽莎的复制品无数, 但是仍然有专家可以分辨真伪, 其价值也是天差地别, 但是, 要怎样分辨一个视频艺术作品的真伪?怎样区别原来那个视频和复制品之间的价值区别?如果可以无差别复制, 那这件作品的收藏价值怎样界定?

最后, 在传统的艺术品收藏中, 博物馆工作人员、策展人, 甚至藏家都经过专门的培训, 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而新媒介艺术作品的收藏还没有统一的理论方法, 无法进行专业培训, 相关人员在收藏和展出这些作品的同时都在不断的问自己:我做得对吗?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做大量的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从艺术管理、艺术保存、艺术史, 到科技史、再到工程学、信息技术、电脑科学、编程、再到基本的软件常识和应用, 硬件维修等。艺术、技术和数字技术理论三个方面需要同时兼顾, 从而才有可能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这些新艺术形式的收藏和展出理论、程序、方法。想要设计出一套适用的程序方法,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需要设计理论工具和指南, 用来分析、界定媒介艺术作品中所用到的技术手段和组成部分。在艺术收藏中, 需要有专业的语言体系, 所以第一阶段设计的核心, 可能是建立多语种的专业用语体系, 准确的描述和分类媒介艺术作品中的技术组成, 并且能够随着技术的革新速度而更新。

第二个阶段, 需要设计适用的文档策略。在充分理解这些作品在技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它们的艺术价值同样重要这一事实的基础上, 建立正确的文档策略:相关文档在归档时需要进行深入分析。这一阶段包括文档资源的开发和适应作品中技术组件的访问工具。例如, 包含了网页的作品, 就需要专门的访问工具, 且需要随时更新。

第三个阶段包含了对媒介艺术作品中艺术组成部分和技术组成部分的保护问题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研究。在这一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案例分析来探索正确的保护方法。

第四个阶段, 对媒介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一直是研究者们讨论的重点, 在这一阶段, 主要关注包含了视频、软件、网页这些数字技术形式的作品, 在传播过程中的产权问题, 在这一阶段, 可能主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怎样界定这类作品的收藏价值?应该建立怎样的管理系统来控制它们的传播过程?

综上所述, 在探索媒介艺术作品的收藏、展出和保护问题的过程中, 可能面临四个主要阶段, 这四个阶段分别关注专业用语系统的设计、文档策略的设计、技术组成部分的保护方法探索, 和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三、总结和展望

媒介艺术的收藏、展出和保护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急需相关的研究来解决燃眉之急, 这些研究不但能为博物馆、策展人和藏家带来好处, 也是新一代专业媒介艺术研究者和工作者产生的必要条件, 可能从中产新的专业技术、新的语言体系和新的专业学科, 媒介艺术的收藏展出和保护很可能发展为一个全新的艺术研究领域。

摘要:随着当代科技发展, 艺术创作出现了许多包含技术元素的新形式, 例如数字媒体艺术, 而艺术博物馆, 特别是主要收藏当代艺术的博物馆, 在面对这些新的艺术形式时, 正面临数不清的难题。首先来看一下这些艺术形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上带着明显的技术烙印。数字艺术、机械化、电力化, 通常多种新媒体形式综合利用在一件作品中, 在数字技术崛起的今天, 甚至艺术作品会以软件、数字图像和网页等形式出现。这些艺术形式, 因为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的明显差别, 在收藏、展出和保存方面正面临未知的困境:在收藏中, 要注意那些要素?在这一领域有没有适用的研究成果?收集和收藏这类艺术作品 (通常被称为新媒体艺术或者媒介艺术) 而言, 有什么工具是共通, 和必须的?本文试图通过媒介艺术的特点进行分析, 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 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关键词:媒介艺术,收藏,展出,保护,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Albano, A. (1988) .Art in transition.AIC Preprints:New Orleans, Louisiana, 1988, 195-204.

康巴文献保存和保护现状研究 第6篇

一、康巴文献概述

1. 康巴文献的主要内容。

康巴文献涉及内容广泛,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佛教经典。康巴是我国第二大藏区, 人们以信奉佛教为主, 因此在文献资料中佛教经典名著占比例最多, 其中最著名的是《甘珠尔》和《丹珠尔》, 它们属于《大藏经》的两部分, 共4570部, 它囊括了天文、地理、文学、历史、哲学、藏医药等方面的内容。 (2) 政史经典。这些文献记载了康巴地区的历史及社会形态, 它描述了康巴人们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 涉及众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其中著名政史经典有《萨迦世系史》, 该书是集众多萨迦史文献之精要的一部著名史籍, 它专门叙述萨迦昆氏世系及教派渊源发展史。 (3) 康巴文学。康巴文学是除佛教文献外的主体部分, 它是以藏文化为主体的文学类型, 它描述了康巴人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精神。除以上三种文献类型外, 康巴文献还包括天文、历算、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考古学和藏医药等方面内容。

2. 康巴文献的主要载体形式。

康巴文献的载体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书写载体、刻铸载体和普通印刷载体。其中书写载体包括线装本、木简和树皮书等;刻铸载体主要依靠专门工具在石头、木材上刻上文献, 这种文献在康巴地区民间较为流行, 它多采用玛尼石、红木、花梨木和紫檀木等材料进行雕刻;印刷载体多采用普通纸、藏纸、布料和纱藏绸等。除记载文献外, 康巴文献还包括口碑文献, 口碑文献在康巴地区广泛存在, 如民间流行的格萨尔民间传说、文成公主入藏故事、藏族祭祀礼仪、彝族民间故事等。

二、康巴文献主要收藏点

康巴文献的馆藏点包括各州级、县级图书馆, 部分条件较好的县也建有图书馆, 以甘孜州为例, 甘孜州的康定、泸定、丹巴、九龙、石渠、得荣和色达等7县已建有图书馆。除此以外, 康巴地区的学校图书馆、印经院、寺庙等都收藏康巴文献,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盛名, 它不单纯是“院”, 还是出版社、印刷厂的综合体。它始建于1729年, 并于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著称, 藏书之丰富在我国藏族地区各印经院中首屈一指。据不完全统计, 它收藏了藏族文化70%的书籍, 包含佛教经典、天文、地理、医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文献和专著。德格印经院还收藏着一些珍本和孤本, 如该院收藏的《印度佛教源流》, 该书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早已失传, 国际上的科研工作者也得求助于此院。又如该院收藏的《汉地宗教源流》也是研究汉地佛教和考查历史上汉、藏关系的珍贵文献。另外还有300多年历史的梵文、尼泊尔文、藏文对照的《般若八千颂》经版, 亦为世界所仅有。它还存放着20多万块印版, 这些印版中, 有经文, 有史籍, 有画版, 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它们是藏族文化的长城, 文化的史诗, 文化的奇迹。在康巴地区, 康巴文献馆也算是另一处较大的收藏点, 康巴文献馆坐落在康巴地区唯一的高校——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内, 该馆专门收集康巴文献共四万余册, 涉及康巴地区在内的宗教、政史和文学等汉藏文献资料, 其中包括《甘珠尔》、《丹珠尔》、《西藏唐卡绘画大全》、《格萨尔文库》、《格萨尔学集成》等在内的几十种珍贵藏文文献;有四大宗教教派代表性文献著作;有《平定两金川方略》、《西康建省记》等古籍线装书;有康巴地区的历史传记、民间故事、茶马古道故事、礼仪风俗、藏医药文献等;有康巴及周边地区的州志、县志、年鉴、统计数据和内部资料等。

三、康巴文献保存保护工作值得肯定的方面

1. 多方重视保护工作。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也意识到康巴文献的重要性, 纷纷重视了康巴文献的收集和保护工作。仅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国家拨巨款多次对德格印经院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并把德格印经院列为国家“七五”重点科研单位, 现在德格印经院已成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康巴文献馆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从建馆初期只有两万多的藏书量, 发展到如今的四万多藏书, 并且近年来该馆正加大购书力度, 通过网络和外采等多渠道进行康巴文献书籍采购。又如甘孜藏族自治州也开始在各县建立图书馆, 截止2013年, 甘孜州除康定等7个已建县级图书馆外, 其他11个县级图书馆也正在建设中, 这将预示着康巴文献将有更多的收藏点, 它将更有利于康巴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2. 康巴文献书目得到有效整理。

近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康巴文献书目也得到了有效的整理, 书目的查询途径有两种, 一种是网站查询, 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该藏书机构网站进行书目查询,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纸质目录查询, 如读者可以通过德格印经院的《德格印经院目录大全》和康巴文献馆的《馆藏康藏民族文献提要》对其馆藏书籍目录进行查询。此外康巴地区的州级、县级图书馆都已全部使用图书管理系统, 并对藏书目录进行了入库整理工作, 读者均可通过计算机查询书目。

3. 康巴文献向数字化发展。

目前为止, 康巴地区的数字化文献资源较为匮乏, 但也有一些馆藏机构正向着文献数字化方向发展, 具备信息技术实力的藏书机构已着手建立康巴文献数据库。如康巴文献馆已建立了康巴文献特色数据库, 读者访问该数据库即可查询康巴文献的文本资源、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德格印经院也建立了门户网站, 开辟了典籍目录、板书欣赏、图片库欣赏等栏目;阿坝州图书馆也建立了数字图书馆, 开通了馆藏书籍查询、书目检索、特色馆藏查询;昌都地区图书馆也建立了WEB网站系统, 并在网上提供了书籍查询、期刊查询和电子资料下载等服务。

四、康巴文献收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古籍文献存在消亡现象。

存在消亡现象的主要是康巴古籍文献, 其中主要包括藏经文献、石刻文献和壁画艺术等。在康巴地区藏经文献的收藏点相对较少, 除寺院、道观专设藏经楼外, 其他图书馆较少收藏。在康巴地区有部分藏书机构收藏《大藏经》, 该书有多个版本, 但如《乾隆大藏经》和《嘉兴大藏经》等书籍的保存量并不多, 又如宋初的《开宝藏》, 明代的《永乐北藏》等具有极高文献价值的文献目前在康巴地区也逐渐减少。另外, 石刻文献和壁画艺术等消亡现象也较为明显, 据学者调查研究, 在康巴地区最早的石刻文献可追溯到隋唐时期, 但由于石刻和壁画等文献一般刻在石头或木头上, 这些文字或图画经过风霜雨雪的侵蚀, 很多已模糊不清, 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走向消亡。如甘孜州石渠县境内的“照阿拉姆”摩岩石刻, 该石刻距今1300多年历史, 石刻上有一段藏文题记, 因其是古藏文的原因, 至今无人进行翻译, 再加之年月已久, 侵蚀严重, 所以其文字已模糊不清。在康巴地区类似的石刻还有《松赞干布礼佛图》、《三转法轮图》等, 这些石刻均为藏族石刻不可多得的文化宝库, 但如不加大保护力度也将面临退化和消亡。

2. 口碑文献流失与消亡现象突出。

康巴地区口碑文献内容十分丰富、体裁多种多样, 有神话、传说、寓言、民间谚语等。在众多的口碑文献中有广为流传的有格萨尔王传说故事, 有文成公主进藏故事, 有康巴地区英雄人物传说, 有藏族天文历算中对气候的预算谚语等。因为口碑文献都来自民间, 这些文献是人们口口相传的, 它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康巴地区的社会现实, 倾吐了人民内心深处的爱憎。但由于口碑文献都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下来, 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祖传模式、师徒传承模式和社会传承模式, 它传播过程中是以个体生命为载体的, 个体存在口碑文献也存在, 个体灭亡口碑文献也则消亡, 因此口碑文献十分脆弱。随着岁月的变迁, 一些口碑文献经后人专门整理后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而很多无记载的口碑文献在岁月推移中慢慢失传或消亡。

综上所述, 康巴文献在保存和保护方面尽管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其保存、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它需要政府、文献馆藏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重视, 加大收集和保护力度, 要尽快培养一批文献修复人才, 同时要紧跟信息技术的时代潮流, 高度重视文献数字化建设。只有这样康巴文献才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保护, 才更有利于康巴文献的传播与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力.藏文古籍文献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探讨[J].情报杂志, 2006 (7) .

[2]刘延华.石刻文献的双重属性及其消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5) .

[3]杨嘉铭.当代条件下德格印经院保护要略[J].中华文化论坛, 2011 (6) .

[4]朱古.顿古仁波切.藏族文献分类大观[J].西藏研究, 1992 (2) .

日本煤矿产业遗产的保存和利用 第7篇

日本不是产业遗产大国, 但在产业遗产的保护上, 堪称亚洲诸国的楷模。日本的煤矿产业遗产的保护始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掀起了把废弃的煤矿作为产业遗产和明治以来日本近代化的物证加以保护的热潮, 煤矿遗迹作为日本人的精神象征和振兴地域经济的资源被挖掘、保护和利用。

日本的煤矿产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在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企业和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下展开的。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的煤矿遗产现状调查和博物馆化调研活动, 各种民间团体的煤矿记忆推进活动, 引起了媒体、学术界和一般市民的广泛注意。但也有日本学者从产业遗产和考古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日本上世纪末以来的煤矿产业遗产热, 质疑和重新评价了对煤矿遗产保存的意义,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煤炭产业遗产的保留和活用的建议。

一、日本的炭坑遗迹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煤炭是支撑日本战后复兴的主要能源, 煤炭曾经作为各种产业的动力源, 牵引着日本经济的发展, 日本煤矿对战后经济重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能源革命的进展, 能源流体化进程的推进, 煤炭被石油取代, 日本国内的煤炭产业迅速衰退,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世纪末, 日本的煤矿关闭殆尽, 延续到本世纪初的几座大型煤矿也以北海道釧路太平洋炭2002年闭矿而告终。自闭矿较早的九州地域的煤矿起大多数煤矿已闭矿几十年, 但至今仍有大量的煤矿遗迹被保留下来。

日本煤矿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九州两大地区, 九州地区煤矿由于开发较早, 相对于北海道闭矿也较早。许多煤矿因闭矿后就地转营石油、化工等其他产业, 煤矿旧址已不复存在, 如现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的祖父开创的麻生煤矿, 虽为其家族积蓄了莫大财富, 但在开矿18年后就闭矿转营水泥产业, 其煤矿旧址几近荒芜。但在九州和北海道确有许多虽闭矿多年但被作为明治以来的日本近代化的物证和产业遗产被保存下来, 近年来又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史迹、煤炭纪念公园等。

在九州地区现存的煤矿遗迹中, 有福冈县境内的三井三池炭矿宫原炭坑、宫浦炭坑, 有明炭坑、日本国有铁道志免炭、三井田川炭坑、香月炭坑, 以及长崎市池岛炭、佐贺多久市三菱古贺山炭、熊本荒尾市三井三池炭万田炭坑等。这些煤矿虽已闭矿多年, 但煤矿的一些关联设施如立井井架、卷扬机、水泵、矿工俱乐部等还保存得比较完好, 其中宫原炭坑于1998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 2000年成为国家指定史迹, 志免炭立井井架2007年被指定为国家登录有形文化财, 三井田川炭坑遗址作为煤矿纪念公园展示着当时的煤矿机械, 包括伊田第一立井井架和两根大烟囱, 立井井架和烟囱于2007年被指定为国家登录有形文化遗产。山本作兵的煤矿记录画1996年被指定为福冈县有形民俗文化财。2000年宫浦炭坑被指定为国家登录有形文化财, 且作为史迹以宫浦煤炭公园的形式保存着。

北海道早在1963年就有煤矿闭矿, 但大部分闭矿于1973年至1977年间, 由于后续产业启动较慢, 且大部分利用煤矿原有的设备、工厂等原因, 和九州相比, 北海道存有较多大型煤矿遗迹。据2000年北海道空知支厅“煤矿遗产现状调查和博物馆化调研活动”调查的结果, 大规模闭矿40多年后的今天, 仍存有煤矿关联设施, 机械等200余件。煤矿全貌保存较好的当属北海道夕张炭的煤炭历史村, 村里有日本国内最大的煤矿博物馆, 动态保存的煤矿机械馆、模拟坑道、住宅街、会馆、车站等。煤炭生产系统保留较完整的有三笠市住友奔别炭矿, 1955年建的当时最大的电影院 (美呗市三井美呗炭互馆) , 号称东洋第一的立井井架, 1889年德国制运煤蒸汽机车等。2001年遗留在空知的煤矿关联设施和文化被选定为北海道遗产。

二、战后日本炭坑遗迹保存和利用的经纬

1、对炭坑遗产的保存和挖掘

(1) 政府主导的调查保存推进事业

日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始于19世纪60年代, 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者, 20世纪50年代, 日本提出了“无形文化财”这一开疆拓土的概念, 扩大了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 受到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关注。日本从20世纪末开始把明治以来对日本的近代化发展寄予很大贡献的产业, 如煤矿、铁道、发电所、港湾等设施, 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政府把产业遗产设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史迹, 登录为有型文化财等进行统计、管理和资助。地方政府分别设县和市指定有形文化财, 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 在缴纳固定资产税等税金时能享受减免, 在修复和维护该遗产时可从国库申请一部分资金。

经济产业省为促进煤炭产业遗产的保存和利用, 于2007年4月设置了产业遗产活用委员会, 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到的近200件产业遗产进行调查, 做成了近代化产业遗产群清单, 其中包括北海道产炭地域的夕张市、羽幌市、美呗市等10个城市内的煤炭生产设施、铁道、生活关联设施。经济产业省为争取更多地煤矿遗址的维修费用和招致海外游客, 积极支援煤炭遗产申报为UNESCO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 组织近代化产业遗产保存活用论坛 (2006年) , 邀请英国的国际产业遗产保存专家到九州、山口、长崎的煤炭遗址考察, 介绍英国中部的什罗浦郡 (Shoropusha) 铁桥峡, 康沃尔 (Cornwall) 地区煤矿遗址的保存和申报为世界遗产的经过, 请世界产业遗产专家评价日本拥有的近代化产业的潜力和保存价值等。同时组织大学教授, 企业界专家, 以及熟知海外产业遗产保存的专家们讨论日本近代化遗产的保全和活用。1998年北海道空知支厅发起了「煤矿记忆推进事业」, 记录和保存空知各地的煤矿和矿区街道的样子, 向日本国内外推介, 确认了大量的煤矿遗产和文化传承等无形资产。九州知事会推进九州各地的煤矿产业遗产登记为世界产业遗产的活动。经过九州知事会和九州各地地方自治体的努力, 宫原煤矿、端岛炭坑、万田坑设施等被列入申报世界遗产的候补名单中。

(2) 企业为主体的保存和利用

日本煤矿闭矿后大部分由所有企业利用旧址转营其他产业, 其中一部分于闭矿时无偿让渡给地方政府或国家。2001年闭矿的九州最后的煤矿长崎市池岛煤矿, 是长崎市西部的小岛, 该岛整体已建为煤炭学校, 为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的煤炭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研修生提供指导和作为学生修学旅游的设施。2006年初建成了池岛坑内发掘坑道的模拟坑道, 向中小学生和一般居民全天开放。一部分旧址被母公司三井松岛集团建为报废汽车零件的拆卸和回收基地。福冈的志免煤矿立井井架在1964年闭矿后, 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所有, 2006年无偿让渡给志免街道。1931年闭矿的三井三池煤矿宫原矿的立井井架、到1997年一直作为排水设备的一部分在使用。

(3) 民间有识之士自发的保存运动

企业和政府组织外, 上个世纪末开始, 有众多的民间组织进行了积极的活动。北海道空知的「三笠煤矿记忆再生塾」 (1999年11月成立) , 「NPO法人推举军舰岛为世界遗产的协会」 (2003年成立) , 「大牟田荒尾煤矿粉丝俱乐部」 (2001年成立) , 「活用志免立坑井架的市民会」 (2005年成立) , 「九州传承遗产网络」等民间团体积极配合各县知事会, 致力于煤矿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挽救和保护濒危煤矿遗迹等。

2、煤矿遗产保留内涵的演变

日本的煤炭产业遗迹的保存经历了单纯的保存, 为慰籍乡愁的保存和为振兴地域经济而保存和活用的几个阶段。日本最初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首先开始关注农林水产业和传统的手工业等前近代产业遗产的, 之后重点向以矿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工业遗产转移, 特别是对土木建筑遗产尤为关心。保存的具体过程也由面向一般大众的理论性较强的入门、介绍、普及时期到产业遗产的保存技术, 承担保存工作的具体部门, 保存的资金来源等制度, 法律, 财政等问题。进而开始研究产业遗产到底为谁而保存, 为了传递什么信息而保存等超越单纯乡愁的理论上的进化。

关于煤炭遗迹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可以举出山崎俊雄、前田清志 (1986) 的「日本的产业遗产产业考古学研究」, 产业考古学会 (1993-1994) 的『日本的产业遗产300选』第1卷。加藤康子 (1999) 的『产业遗产—「地域和市民的历史」』, 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 (1999) 『产业遗产———连接未来的人类的技术』等, 加藤康子在书中记述了煤矿遗产等保存的现状, 和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比较分析, 提出利用煤矿遗迹振兴地域经济等建议。20世纪50年代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在从来的文化财概念中加入产业遗产的概念, 主张把产业遗产作为文化财保存是立足于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的象征, 探讨了产业遗产的重要性及其保存, 管理, 运营的方法和策略。前田清志 (2000) 『产业技术史』记录了1945年以前制造的包括煤矿机械在内的各种产业机械。

日本的煤炭产业遗产热是在20世纪末期兴起的, 这和日本的社会经济现象密切相关。井上敏野尻亘在『产业考古学和产业遗产』中把上世纪末兴起的产业遗产热称为是日本病现象的现实反映, 这主要源于日本的上世纪末开始的经济衰退。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度成长期, 国民所得显著增加, 可支配收入增多, 城市农村的差距变小。但能源危机后, 日本的产业衰退, 企业大量裁员, 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金融危机, 使工资水准下降, 可支配收入减少, 消费水平降低。再加上产业空洞化, 高龄少子化等致使退休金、财政政策、福利政策等问题愈加深刻。

伴随日本产业化社会的衰退, 和英国曾经有过的英国病同样, 在日本一般市民当中也掀起了对过去的产业化社会繁荣时代的思恋之情即所谓的乡愁, 对高度成长期的怀恋, 特别是战后经济建设承担者们对过去荣光的追忆, 退休赋闲的空寂, 使众多的和煤炭有关联的人开始遍访煤矿遗迹, 挖掘、保护濒危煤矿旧址, 同时期出版了许多附有照片的观光导游手册式的煤矿遗迹介绍书籍, 但这些书籍被指千篇一律, 大众入门式而缺少学术内涵。2004年井上敏野尻亘等提出到底为了什么收集产业遗产信息, 为了传给后世的谁而保存产业遗产等问题。

三、煤矿遗迹保存的意义和保存中存在的问题

1、煤矿遗迹保存的意义

日本的经济产业省为避免全国各地的煤矿遗迹和煤矿相关设施因老化而被拆除, 制定了近代化产业遗产保护措施, 指出近代化产业遗产在地域史中的重要性, 留传给后世的必要性, 以及其作为旅游资源贡献于振兴地域经济的可能性。各地的煤矿生产和生活关联设施的遗迹许多已经成为当地的象征和符号, 如志免街的立井井架, 长崎的军舰岛等, 是原煤矿关系者和当地居民的力量之源和引以为傲的故乡标记。是支撑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煤矿工人, 克服重难, 不懈劳作的精神象征。通过煤矿遗迹可以培养年轻一代或后世的自强不息精神及忍耐意识。九州地区、北海道地区等地的煤炭历史博物馆、煤炭主题公园等被用于旅游、教育和地域经济发展, 一部分煤炭关联遗迹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 成为地域的象征和名片。

2、保存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日本的煤矿遗迹的保存和利用也存在很多困难, 面临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如集客能力差;没能形成煤炭遗产旅游产业链;缺乏维护和运营资金等。日本各地的煤炭遗迹虽然发挥了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 但在振兴地域经济, 扩大雇佣机会,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日本的煤炭遗迹几乎都是单一地被整备为煤炭公园或煤炭博物馆等, 周围没有餐饮, 娱乐等旅游配套设施, 再加上煤矿受资源赋存状况影响, 大多在较偏远的地方, 而有些煤炭遗迹和公共交通工具联结较差等, 虽然这些煤炭遗迹被保存得一尘不染, 整洁安静, 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得较好, 周围的煤矸石山都覆盖了绿色的植被, 但集结游客的效果较差, 资金入不敷出。如夕张市煤炭博物馆等门票价位设定得相对较低, 维护修缮费用较高, 虽然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 保留煤矿相关设施最完善的煤炭博物馆, 但也面临破产的危机。据说日本几乎所有的煤炭博物馆, 煤炭主题公园从建成开始就几乎没有盈利过。作为观光旅游景点的吸引力不足。和京都、奈良的神社、寺庙, 岐阜、白川乡的传统房屋建筑物, 东京的迪斯尼乐园相比, 煤矿遗迹作为观光旅游景点吸引游人的魅力还是远远不足的, 这和煤矿的矿难, 公害, 职业病, 劳动争议, 外国劳工的强制劳动等负面因素有关, 一般人对煤矿遗产不太关注, 煤矿遗迹容易被排除在“最想去看的地方”之外。再加上许多民间组织只是为了把煤矿的历史, 景观, 记忆等作为文化遗产传给后世, 并没有考虑作为煤矿关闭后的代替产业活用于产业遗产旅游等。

煤炭博物馆, 煤炭主题公园的开发整理, 并没有起到扩大雇佣, 增加原煤矿失业者就业机会的作用。随着煤矿关闭, 煤矿失业人员都纷纷涌向关东 (东京等地) 、关西 (大阪等地) 、中部 (名古屋等地) 的汽车等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 原产煤区人口锐减, 地域经济发展遭受沉重打击。缺乏维护和运营资金。被认定有较高保存价值的长崎端岛煤矿遗址, 1974年闭矿后一个月后即变为无人岛, 至今已过三十五、六年, 现已几乎变成废墟, 长崎市计划作为产业遗迹加以复原和保存。但庞大的修复费用预算令政府踯躅不前, 虽然市政府、学者和长崎各界人士, 商定拟请中央财政部门发行合并特例债券, 推举为世界产业遗产以确保维修管理费用等, 但至今没有其具体实施的报道。被认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的志免煤矿的立井井架, 虽然2006年由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无偿转让给志免街道, 但志免街因无法拿出庞大的维修管理费而一直想拆除它, 只是考虑到拆除爆破时会危及周围居民, 才任其自然风化, 后因民间团体的强烈保留呼声, 才得以被重新重视起来。在北海道三笠市的煤矿遗迹虽由志愿者整理保护为煤矿自然公园, 但由于资金和人手不够等原因, 煤矿设备老化加速, 作为接纳一般游人的参观地还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 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等。另外, 关于煤矿生产时期的人们的生活、传承、风俗及当时的和煤矿有关联的人们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非物质的遗产的挖掘和继承较少。

四、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的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业为主体, 民间团体及个人共同参与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首先需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作为企业要改善煤炭生产时期的环境和生态, 增加作为煤炭产业遗产旅游城市的吸引力。中国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煤矿工业遗产的保存和开发, 不能单纯地把产业遗迹整备、保护起来, 还要担负起扩大劳动力的雇佣, 带动工业遗产旅游等相关产业, 振兴地域经济, 实现资源城市的转型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煤炭产业遗产只有和扩大雇佣, 振兴地域经济结合起来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应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煤矿遗迹中融入餐饮、娱乐等现代的内容, 挖掘矿区的生活、传承、风俗以及和煤矿关联者的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非物质的遗产, 使煤炭产业遗产活用于产业遗产旅游。

摘要:中国面临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煤矿产业遗产的保存和利用问题, 把资源枯竭煤矿作为产业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晚。日本的煤矿产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起步较早, 在亚洲堪称楷模。本文考察了日本的报废煤矿的保存和利用现状, 分析了日本煤矿遗迹保存利用的争议、思考和问题点, 指出了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植物线虫常用保存和标本制作方法 第8篇

关键词:植物线虫;保存;标本制作

1 植物线虫的保存方法

1.1 线虫的杀死

线虫分离后可以直接检查,如果样本需要保存,就要将线虫杀死并固定,防止变形变质。

1.1.1 一般都采用加热的方法杀死线虫。杀死少量线虫,可以把线虫挑或吸到载破片上的水滴中,通过火焰下方加热即可杀死。大量的线虫,可以在皿内通过火焰,边加热边观察,到线虫突然伸直停止活动,或呈弓形或螺旋形时,停止加热,观察到虫体仍不活动方可认为杀死线虫。

1.1.2 也可以用热水浴杀死,在线虫悬浮液放入水浴锅中,加温至56-58℃,3min后放入冰箱或室温自然降温,待悬浮液冷却后立即加固定液固定。

1.2 线虫的固定

需要保存或需用电镜观察的线虫,应在杀死后立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虫体的变形和变质。

1.2.1 固定液种类很多,2%-4%的甲醛液是一种常用的固定液,优点是配制简单、使用方便,线虫在这种固定液中可以长期保存,缺点是时间长了有可能使虫体内部形成颗粒

1.2.2 三乙醇胺福尔马林液(TAF)是另一种适用的线虫固定液,配制方法如下:福尔马林(40%甲醛)7ml,三乙醇胺2ml,蒸馏水91ml。这种固定液是认为较好、用得较普遍的固定液,优点是固定速度快,虫体固定后虫态逼真,可较长期保存。但时间过长,会导致一些线虫内部结构透明和表皮角质膜变质,

2 植物线虫长期标本的制作

2.1 脱水

制作永久玻片和半永久玻片的线虫需要固定后脱水,而且用于脱水的线虫必须固定24小时以上。一般用甘油法,也有用乳酚油处理的。

2.1.1 甘油酒精脱水法,配置方法如下:

甲溶液:95%酒精20ml,甘油1ml,蒸馏水79ml;乙溶液:95%酒精95ml,甘油5ml;取固定24h以上的线虫故进盛有甲溶液的小皿内。将小皿放进干燥器隔板上或其他较大的玻璃器皿内,干燥器底部(或玻璃器皿中)放95%酒精,加盖后置35-40℃温箱内12-24h,取出小皿,换进乙溶液,将小皿放在密闭的大器皿内,40℃温箱内保存3h或更长,待酒精完全蒸发,线虫已完全脱水。这种方法脱水完全,虫体不变形,可以制成永久玻片长期保存。线虫在甘油中保存的时间长,几乎是无限期的,而且光学效果比乳酚油的玻片好。

2.1.2 乳酚油处理的速度比用甘油的快,线虫在乳酚油中染色的效果也很好,制片后如果玻片封固良好,可以保存多年。配置方法如下:苯酚(液体)500ml,乳酸500ml,甘油1000ml,蒸馏水500ml如果需要染色,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事先溶好的棉蓝或酸性品红液,使之成为含有0.0025%—0.01%棉蓝(或酸性品红)的乳酚油。脱水时,取含染料的乳酚油一滴滴入凹玻片,在电热板上加热到60—70℃,转入固定好的线虫,保持2-3min,解剖镜下检查虫体至透明后停止。

2.2 蜡圈的制作

蜡圈是封固玻片保持标本长期不变形的关键。准备直径1.5cm.长10cm的打孔器,低熔点的石蜡(熔点54℃),末端用软木塞固定。把打孔器端部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约10min,趁热迅速插到蜡盘中蘸取少许石蜡。将熔化的蜡尽快粘附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即做成一个蜡圈。如果第一次蘸取的石蜡太少,可按上述步骤重复2-3次。

2.3 棉蓝乳酚油和乙醇甘油制片法

棉蓝乳酚油制片法具体步骤如下:在载玻片蜡圈中加一小滴未加热的棉蓝乳酚油,把凹玻片上经过加热染色的线虫挑至其中,并使线虫沉底,排列整齐。在蜡圈和棉蓝乳酚油液滴之间加3根短尼龙丝或玻璃丝作支撑物,共粗细与虫体直径大致相等。加22mm×22mm盖玻片,然后把玻片放到同样温度的电热板上加热,待蜡团熔化无气泡时取下冷却。

2.4 根结线虫会阴花纹破片制作

解剖镜下从病根内分离出雌虫。为了便于区别雌虫与植物根组织,可以用含有0.1%的棉蓝或酸性品红的乳酚油液浸病根72h,线虫着色为蓝色或红色,再分离雌虫。选择发育健壮的雌虫若干,移到透明塑料载片的45%乳酸中,以锋利小刀切下虫体后端,用专用细铁挑针或竹针尖端的纤丝仔细剔除附在内侧的卵及其他粘连物,并稍加修整,留下需要的角质膜块。移角质膜块到另一滴乳酸中,漂洗1-2次,转移到干净载玻片的纯甘油滴内,使表面向上,加盖玻片,用封固剂封固边缘。

2.5 胞囊线虫阴门椎的制作程序

上一篇:特色海洋文化产业下一篇:桥梁挂篮悬浇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