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特性范文

2024-06-21

把握特性范文(精选11篇)

把握特性 第1篇

一、探究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 把握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是基础工具课程, 它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也是生活和工作的工具, 因此最具有实践性。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功, 时时处处都能派上用场。在语文教材的编写时就明确提出, 根据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要求, 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因此, 十分强调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这些足以明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是指其内容涵盖了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诸如美学、社会学、经济学、自然、音乐等。例如, 早在春秋时代的《墨经》里, 就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力学、光学、声学等知识。语文课本中许多诗文不仅仅包含了语文知识, 还有大量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 可以说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学科。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对我们语文教学强调了既要注重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 又要防止落入实用主义的误导, 因为不突出实践性的语文教学, 会脱离实际, 纸上谈兵;而落入实用主义又会损害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时时把住语文教材的文本主旨。

二、探究语文学科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把握知识精当

对语文学科的艺术性, 高论不乏其人。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 一半是科学, 一半是艺术。”语文的艺术至少涵盖了语言艺术、结构艺术、情节艺术、环境艺术、人物艺术等等。而对语文的科学性, 有些人则知之较少, 更有些人漠视或忽略, 觉得语文学科的知识这样行, 那样也行, 灵活得似无定规。其实不然。且不说“语法本身就属于科学范畴”, 单是语言文字, 哪一点都是十分科学的。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中的“绿”, 是经过反复推敲, 在“入”、“到”等词的比较中才确定的。诚然, 有不少语文试题存在多解, 可是我们不能不承认, 其中只有一种是最佳答案。当然, 语文学科的科学性还远非仅此。我们认真探究语文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细心品味, 深入体悟, 才能使语文知识掌握得更准确, 用得更精当。

三、探究语文学科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把握知识序列

语文学科当然有其独特的任务和内容, 但语文教学的知识海阔天空、百川汇聚。面对社会生活实际, 语文学习的环境无处不有, 小说、报刊、电视、演出, 甚至街头的标语、广告比比皆是。学习活动的方式也是多样的, 可读、可问、可说、可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语文教学面对语文多样性的特点, 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整体设计, 系统协调;模块组合, 弹性选择;系列分配, 教有重点;能力分级, 逐层递进;实践分步, 注重方法, 力求使多样纷繁的教材在纵向发展和横向联系上, 构成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序列。这样就发挥了语文学科多样性的优势, 又不至于被多样性淹没了内容要点, 不至于搅乱了施教思路。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现实社会, 获得语文知识的途径很多, 新名词、新术语不断出现, 这就显现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才能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云厚者, 雨必猛;弓劲者, 箭必远。”我们的语文教学, 只有不断地吸纳随时代而产生的新知识、新方法, 才能如《文心雕龙》中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语文教学活动也才能居高临下, 游刃有余。

四、探究语文学科的时代性与超前性, 把握吐故纳新

语文反映历史, 也反映现实,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它可以反映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的事情。如曹操的《观沧海》, 着重刻画了诗人对海景的独特感受, 诗中对气势雄浑的沧海的歌咏, 也正表现了三国时期的诗人壮阔胸怀和宏伟气魄。又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它及时报道了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消息,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反映的是解放军的时代精神风貌等等。某些作品在一段时间思想性很好, 一段时间又不合时宜。特别是一些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 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 语文教学不能搞成纯粹的语言活动, 要吐故纳新, 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对某些作品的局限性必须引导学生认识清楚, 不可全盘接受。

语文属于先进文化的范畴, 先进的文化既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财富, 又是引导人们前进的动力, 它具有超前性。如初一原来有篇课文《基因畅想》, 是一篇带有科幻性质的科学小品, 以优美流畅的文笔介绍了生物科学领域中的一些更加前卫的知识——基因技术, 时代气息及科学品位兼备, 深入浅出地表述了对基因的认识以及畅想, 让我们通过作者的眼光, 看到那奇妙的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探究语文特性, 把握文本主旨。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 科学而生动地施教,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摘要:语文课程所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与性质, 就在于其实践性与综合性、艺术性与科学性、多样性与开放性、时代性与超前性等特点。这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判别、筛选、把握文本主旨, 准确生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训练技能, 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任务。认真地完成这些任务, 才能更好地落实“课标”要求,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群众信访工作把握十二特性 第2篇

群众信访问题,在现阶段是回避不了的,必须主动解决,这就要求信访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信访工作中的“十二特性”。

一是把握利益性、民生性。当前,群众信访由传统的反映他人问题逐渐向现阶段要求解决自身诉求转变,即信访群众对自身民生利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加速发展,信访群众对自己利益受到损害时的民生补偿要求骤然提高,一些历史上为政府服过务且现实状况不理想的人开始向政府提出补偿要求,这也是此类人员频繁上访的原因。

二是把握多发性、突发性。从客观上讲,现在正处于社会转轨变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变革,社会利益调整幅度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产生诸多社会矛盾。从主观上说,部分社会群体身处弱势,特别是随着法制观念的提高、维权意识的增强,对社会服务、管理的期望点增多、期望值增高,造成信访问题发生的触点增多、燃点降低,最终成为引发信访问题发生的内在因素。

三是把握群体性、关联性。在群体访形成的过程中,具有相同利益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其共同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从而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沟通和联系,组织集体上访。由于群体访声势大、影响大,产生的负面连锁效应极易诱发具有相关联的群体上访,这些群体性上访又相互碰撞,互相影响,发酵膨胀,会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四是把握复杂性、疑难性。大多信访问题为复合型的求决类信访事项,极为复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问题难解决,表现在客观条件不具备、责任主体难确定、易引发连锁反应等。二是行为难处置,对于“大错不犯,不错不断”的缠访户、闹访户,由于其行为是否违法难以界定,法律依据又不明晰,所以难以依法处置。三是人员稳控难,当前疑难复杂信访问题,人、事分离的居多,解决事权的责任单位在部门,稳控人的责任单位在乡镇,事解决不了,人员就不好稳控。特别是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对于发生在群众组织空白点的上访群体,如县城居民小区,由于没有责任单位,根本无人稳控。五是把握择机性、节点性。当前,群众择机上访的意图较明显,节点性极强,其主要表现是:每遇国家、省、市、县有重大政治活动或节假日,部分群体就伺机上访,借机向党委、政府施压,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信访问题一年之中,敏感节日比平常日多,一周之中,周首比周尾多,一天之中,上午比下午多。

六是把握非理性、重复性。非理性就是上访群众不按《信访条例》规定逐级有序反映问题,主要表现是趋上、无理、过高、纠缠。趋上的主要原因就是上访人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访”不信“法”。一是遇到问题向上找;二是本应求助法律解决问题但不走法律渠道,而是依赖信访;三是认为“不访不解决,小访小解决,大访大解决”,进而提出一些无理、过高要求,不予解决,就反复访,直到缠访、闹访。

把握课程特性 绽放教学之花 第3篇

四个课程特性的明确,使我们将品德课的教学路径看得更为清晰,即以生活性为第一要义、以活动性为本质特征、以综合性和开放性为主要标志,使我们能够在向学生播撒道德的种子的过程中,让教学开出只属于本课程的有特色的“花儿”,让学生的心灵结出真实的道德情感的“果儿”。

一、尊重儿童,绽放“生活之花”

生活是儿童生活的沃土,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紧密联系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生活实例,这样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学习就在自己身边。将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变的鲜活起来。

“喝水的学问”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知晓喝水的学问,帮助和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喝水的良好习惯。尽管学生是一年级孩子,但他们都有喝水的经历和一定的经验,已经形成了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性。所以,开展教学时,可以从与孩子谈谈与喝水有关的话题开始,如:每次体育课下课后,回到教室你最想干什么?你平时喝什么水?为什么我们要喝水

呢?……当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正是自身生活中遭遇的现象和问题时,就会容易理解课文的意义,从而乐于投入学习。

像“盼盼迟到了”“我掉了一颗牙”“上学路上”……诸如此类,孩子或多或少的经验均应引起教者足够的重视,合理地利用和改造它们,为教学所用。同时还应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得以拓展、扩充、提升。换句话说,也就是基于经验,生成经验。

二、创设情境,绽放“活动之花”

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品德课程的目标决定了品德学科教学的性质必须是活动性的。只有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会观察、记录、归纳、探究、体验、感悟、整理、交流,知识才能被真正领悟和理解,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才能真正形成和发展。

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时,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设计成四个主题活动:家乡美景我赞美、游玩方案我设计、特色菜肴我来点、家乡特产我推荐。这一设计创设了多个情境,当学生的眼前出现了熟悉的家乡风貌时,个个如数家珍;当学生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为来客根据时间设计游玩方案,个个跃跃欲试;当学生跟随摄像机来到本地的特色餐厅,为客人奉献可口的佳肴,个个热情洋溢;当不失时机地把画面切到土特产经销处,让学生推荐起家乡特产时,那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课堂上,几乎人人能说、人人都说,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畅谈、赞美,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生活的融合。

总之,品德学科的教学不能像以往教学一样,只是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不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及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教师特意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组织实践,绽放“综合之花”

如果只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的过程,整个品德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正所谓“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实践了,就理解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活动。特别是针对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并在班上进行汇报,探讨,让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并作出详细点评。这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践,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那怎样组织实践,使教学不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促进品德的内化过程呢?“网络连接你我他”一课的教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助我行”“第三只眼看网络”“蓝盾三大行动”这三大课堂活动,现场交流互动,上网查资料、听音乐、收发电子邮件、消费,充分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服务,探究了网络的种种负面问题,在明白了要保持高度的警惕,科学上网后,师生互留网络通信方式,这样老师就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随时给学生以引领与帮助,使学生远离网络这把“双刃剑”的伤害。如此一来,即可避免“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遗憾和不足。

其实,在组织实践的过程中,还可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相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相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结合。

四、整合资源,绽放“开放之花”

品德课程综合性极强,它的课程资源更是多样而开放。所以,教师应该摒弃以往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进行多方知识渗透,并且要与生活相联系,这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无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教师对相关资源知识进行整合后,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会更容易产生兴趣,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春天的种植”的教学则体现了学科资源间的整合。上课伊始,与孩子共背《二十四节气歌》,由于先前的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生背起来朗朗上口,立刻便入情入境,为“赏春天”教学的展开做好了铺垫。赏完春天,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春天在哪里》,熟悉的旋律,优美轻快的歌声再一次将孩子带入春天。当眼睛与耳朵完全被春天所浸润时,情由境生,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孩子有的用成语、诗歌来赞美春天,有的用鲜艳的色彩来体现自己对绿色的情有独钟,有的用植树来表达把春天留住的愿望……整节课春意盎然,有如春风扑面而来。

品德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体验,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多彩和人生的幸福。“言传身教”是很重要的,所以身为品德课程的教师,首先教师时刻都应该注意学生的思想世界,积极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你,爱上你的课程!

把握诗歌的独特性语言 第4篇

因此, 在诗歌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 教学中, 不深入体味意境, 是绝难理解诗歌的内涵, 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的。然而遗憾的是, 当前的诗歌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和片面, 只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简单对译或表面理解, 而恰恰忽视了诗人所创设的艺术境界的体味, 致使课堂教学单调乏味, 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如何教会学生体味诗歌意境, 培养审美能力呢?我以为, 把握诗歌的独特性语言, 是深入诗歌意境、领略深层内涵的前提。

一.研究语言, 把握跳跃

大家知道, 诗歌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 无论是摹景状物, 还是叙事抒情, 诗人总是把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 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倾吐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同时, 好的诗歌要求在短短的篇幅中高度集中、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因此特别讲究炼字炼句炼意, 注重凝炼、含蓄、形象、生动, 由此使诗歌在意象和诗句、章节上呈现出明显的跳跃现象, 其间有意省略的过渡和关联的字句, 便成了留给读者想象、思索、补充的“空白”。这种语言的跳跃性是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所谓跳跃, 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不同意象的组合, 或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性和含蓄特征, 有意识地将所要表达的内蕴、意境委婉地隐藏在字词背后, 让读者透过字里行间的空隙去发现并加以领略。这种在其他文体中难以想象的跳跃是实现诗歌语言精炼含蓄、形象生动及意境塑造的重要的艺术手法。

从语言的跳跃性来看, 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情绪的跳跃。

诗人在诗歌中不作任何的交代说明, 但在字里行间却明明白白地体现了情感、思绪的大起大落。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第5、6节:“……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灿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诗人为了追寻“彩虹似的梦”, 撑着长篙, 泛舟到青草更青处, “满载一船星辉”, 沉浸在过去美好的回味里, 仿佛又寻到了昔日的梦, 一时忘了自己要离别康桥而去的现实, 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 诗人内心的快乐至此达到顶点, 诗歌的旋律、情绪也极为热烈奔放。可是紧接着, “但我不能放歌”, 为什么?诗中没有明说, 但我们可以领悟, 诗人在幻想、回味的快乐中猛然惊醒, 想到就要和康桥别离的现实, 想到消失的梦毕竟无法追回, 孤独、惆怅的情绪立刻涌上心头, 终于“不能放歌”, 只能“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萧, 在沉默中咀嚼别离的愁苦, 诗歌的旋律情绪又转为低沉哀怨。其间所表现的情绪跳跃是很大的。

2. 时空的跳跃。

或从古代到今天, 或从现在到将来, 或从此地到彼地, 其中省略了过渡和连续。诗人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 打乱生活严谨的逻辑程序, 在非常自由的天地中创造新形象。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即景抒情, 时越古今, 地跨万里, 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 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 又使人想到风流人物的卓荦气概, 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 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 气势恢宏, 笔大如橼。“乱石”三句, 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 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 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 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阔, 精神为之振奋!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诗歌空间上的大幅度跳跃, 把整个西北边境绵延数千里的风貌在极为精炼的十四个字中, 高度概括地描绘了出来, 展示出一种空旷、迷蒙、悠远、寂寥、凄清的深邃意境, 从中反映了将士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辛;同时与后两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紧密连缀, 把将士们卫国卫疆的豪情壮志和坚定决心刻画得淋漓尽致, 感人至深。

3.逻辑的跳跃。

这种跳跃更多地采用并列式或者递进式来完成, 通过具有一定逻辑联系的意象组合, 来展示诗歌主题, 发掘诗歌内蕴, 其间又多以情感的变化为联系纽带, 因此其本质也可以说是情绪的跳跃。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想起月饼/……/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通过回忆天真浪漫的美好童年, 以“蟋蟀”作引, 运用一系列充满童趣的形象, 表现共同的母爱, 揭示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文化情结。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大, 往往表现在语序的倒装, 成份也常省略, 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用正常的语序、散文化的语言来表达这三句即是:“深秋时节, 独立橘子洲头, 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为何能“翔”鱼?翔:轻快, 像飞一样。“翔”字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 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这就是诗歌语言的不合逻辑性, 但又很传神的特点。诗歌语言非常凝练, 每个字都传神。人说“一千吨语言矿产中才提炼出一克的诗。”就是这个道理吧!

二.发挥想象, 补充“空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诗歌独特的语言组合, 产生了诗歌情绪、时空、逻辑上的障碍, 形成了广阔的“空白”。那么, 在诗歌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启发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去补充诗歌“空白”, 接通跳跃的起讫点, 从而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形象、鲜明的抒情画面、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呢?

1. 把握诗人思想感情发展的线索, 启发学生顺线联想、想象、补充, 把跳跃部分连接缀合起来。诗歌语言的跳跃性表面看来令人费解, 捉摸不透, 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不管诗歌的跳跃性有多大, 在那些大幅度地转移、跨越的诗行之间, 始终蕴蓄着诗人凝练深沉、完整有序的情感。这就像田径运动中的三级跳远, 在几个落脚点之间, 隐隐有线相连。体现在诗歌中, 便是诗人的情绪、思路和诗歌内容的线索。此线虽隐, 却是连续、有序、可以感知的。《观沧海》这首诗, 从字面看, 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 全是眼前景物, 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 但是诵读全诗, 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在这首诗中, 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 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 写得沉雄健爽, 气象壮阔, 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作者通过写沧海, 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 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 寓情于景中, 句句写景, 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 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 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 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 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 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 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感情奔放, 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 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 气势雄浑, 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 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因此, 教学中只要紧扣诗人感情发展脉络线索, 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即使诗歌跳跃的跨度再大, 仍无碍于学生的理解。

2. 要紧扣诗眼。

诗眼是诗歌意脉的焦点, 是诗歌的灵魂和统帅, 是诗人感情的燃烧点。跨度再大的跳跃, 也都是紧紧围绕诗眼生发开来的。因此, 抓住了诗眼就可以窥视中心, 统领全诗, 使诗歌的外部结构交织缝合, 内部意义脉络贯通。柳宗元的《江雪》, 诗中的诗眼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 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 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 万径纵横, 但山无鸟飞, 径无人行, 只有一只孤舟, 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歌形象上看, “独”字准确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 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 “独”字准确地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 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总之, “独”字笼罩全篇, 堪为诗眼。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这句诗的诗眼是愁, 作者运用夸张手法, 突出了作者忧愁之情感。

3. 把握诗人作为抒发情思的象征体。

要抓住诗人以什么样的形象和意境, 作为抒发情思的凭借, 弄清这个形象或意境蕴藏着的典型意义, 并以此作为媒介, 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 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蜀相》:“阶前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 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 年年自生春色 (春光枉自明媚) , 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 诗人慨叹往事空茫, 深表惋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 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 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 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长亭、芳草、梧桐、梅花、松柏、关山、明月、白云、琴瑟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把握特性 第5篇

今年来,魏县地税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把文化建设与地税事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地税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地税文化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的内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地税事业的科学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导向性,以精神文化“铸魂”

精神文化是地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地税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教育,开展一系列载体活动来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精神文化层次,形成共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

(一)加强理论文化教育。以实现文化铸税、文化兴税为目标,深化读书学习活动,开展每人读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参加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使读书活动制度化、固定化。坚持开展“岗前半小时”学习活动,把读书学习抓在日常,重在积累。利用“地税文化大讲堂”这一平台,聘请内、外部师资登台讲学,传播传统文化、先进理念,提高讲学的质量和品味。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税收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文化三个方面的素质,打响“地税文化大讲堂”的文化品牌。

(二)丰富文化载体活动。一是开展健身体育文化活动,成立自行车、太极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活动社,定期组织活动,适时开展比赛,促进干部职工及家属坚持日常锻炼,热爱生命、珍惜健康。二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组建地税合唱团、舞蹈班,逢重大节日,组织群众性联欢和歌咏比赛等,积极引导干部及家属参与地税文化实践,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三是组织各项兴趣小组活动,适时组织摄影、写作、书法、棋类等兴趣爱好者参加讲座、采风、创作和比赛活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使文化建设形象化、感性化。

二、突出约束性,以制度文化“立规”

制度文化是地税文化的中层支撑系统。我们以落实规范化管理为重点,着力加强行政管理和服务管理,逐步完善管理体系,并在督办落实上下功夫,实现管理方式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的转变。

(一)规范行政管理制度。以《税收业务操作规程》为依据,优化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岗责体系,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业务衔接,形成权力层层分解、工作环环相扣、相互联系制约的管理链条,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征管模式。进一步完善“税收风险管理决策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

(二)提高纳税服务质效。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在税收服务中体现地税文化内涵,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完善征纳沟通机制,通过开展“纳税服务问卷调查”活动,了解纳税人最关心、最现实的需求;通过定期走访纳税人、召开税企恳谈会等形式,进一步融洽征纳关系。完善预约、提醒、限时等各类特色服务制度,简化办税程序和审批手续,实行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和涉税事项“一站式”办结,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增强廉政防范措施。充分发挥“廉政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的作用,从保护、教育干部的角度出发,重点加强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并定期对存在问题予以通报、警示、严格防范干部廉政风险的积聚。继续执行干部离岗(任)审计制度和内部执法监察制度。干部作风督查组要利用明查暗访的形式,每月对各单位执行制度、规定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注重规范性,以行为文化“矫行”

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和佐证,地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地税干部的行为来体现的。在行为文化上,我们通过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来优化和规范他们的行为。

(一)确立人员行为标准。制定税务人员人际交往行为、税收执法行为、纳税服务行为、廉洁守纪行为规范。对税务人员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执法程序、服务内容、廉洁从税做出明确的规定,减少和杜绝不文明行为和不廉问题的发生,树立良好的地税形象。

(二)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利用聘请讲师授课、演示,观看礼仪培训光盘、举办公务礼仪训练、参加军事队列操练等活动,加深干部对行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渐在工作生活中做到习惯养成。

(三)弘扬先进典型行为。一是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开展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争当“五个模范”共产党员活动,通过支部推荐、县局审核的方式,评选出各个层面的先进党支部和模范共产党员。二是开展“七类标兵”、“地税好人”选树活动,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氛围。三是举办评选“孝道楷模”、“贤内助”活动,树立一批具有行业特色、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激励税务干部自觉践行良好的行为方式。

四、坚持整体性,以物态文化“塑形”

物态文化处于地税文化的表层,是其他文化层次的前提和载体。虽然它是有形的、直观的,但也折射出丰富的地税精神文化的内涵。在物态文化上,我们坚持整体规划,整体推进,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塑造地税良好社会形象。

(一)健全活动阵地。一是按照“一层一主题、一图一意境”的标准,在每一层楼的走廊封面悬挂地税文化宣传图片,以及富有艺术气息的书法作品,提高地税机关的文化品味;二是在原有荣誉室和阅览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内部环境,扩充藏书量;三是不断丰富地税网站版面,增设“地税文化”模块,及时宣传报道地税文化活动情况,展示地税文化活动成果,促进魏县地税文化的传播与思想交流;四是与县实验学习联合创办税收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加强对青少年儿童的税法宣传和普及教育。

(二)完善服务设施。按照标识清晰、功能齐全、优美整洁、安全高效的要求,投入资金对办税服务厅进行标准化改造,使用全国税务系统统一的标识,按照高科技、现代化标准设计,设立纳税服务区、等候休息区、自助办税区等功能区,设置电子显示屏、服务评价系统等设施。窗口台面建成低平面、开放式,实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将地税行业的整体形象传达给社会。

(三)提高科技含量。快捷、高效、低成本的办税方式也是地税物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在方便纳税人办税上,我们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地方税费核心征管软件,积极推行网上申报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同时,在办税服务厅安装了4台POS机,纳税人实行了刷卡缴税。

如何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课堂特性 第6篇

一、定位学段目标——准确而又适度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书、识字是首要任务,陈老师在课堂上对读书和识字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初读课文时,为了落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一目标,我们看到陈老师给了学生充足的自由读书时间。检查反馈时,让学生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句子读正确,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评议和指导,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具体的语境中,学生真正经历了识字的过程。第一课时让全体学生读通课文,这是进行阅读教学的“底线”,也是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语言学习质量最重要的渠道。

在生字指导中,选择本课生字中最难写的“垂”“虹”进行指导,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和笔画位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示范书写,让孩子不仅掌握写法,还注意书写的姿势。这样处理,使教学与写字教学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教得活,教得实。

二、把握文本特点——准确而又形象

《雷雨》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何让学生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陈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借助多媒体,把看图与读文、朗读与理解有机融合在一起。我们看到,陈老师导入新课时,播放一段下雷雨时的声音,使学生对雷雨整个过程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知和感受,再结合课文朗读理解,让学生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脑海中具体形象的画面。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让学生看动画:画面上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并引导学生抓住“满天”“黑沉沉”“压”品词析句,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在引导学生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时,“垂”比较抽象,难理解,老师演示蜘蛛垂下来的动作,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每一次的情景再现,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重视语言实践——扎实而又高效

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唤醒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引领学生守住语言的根,便是守住了语文这方故土。陈老师善于精心挖掘这一课中的独特的语言训练点,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活动。如体会风大时,让孩子说“一阵大风还吹得——”“雷雨就要来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进行语言表达,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我感到最为精妙的是“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三个词语的挖掘。这三个词语是雷雨前这段内容的高度概括,陈老师对这些词语进行了个性化的处理,引领学生将词语与具体的景物对应起来,使学生加深了对这三个词语的理解,有助于词语的积累。

读是语文的生命。陈老师把课堂里有限的时间尽最大可能地给学生读书,我们看到她扎扎实实地落实初读,在教学雷雨前这部分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多形式地读(有自由读,指名读,教师引读,师生合作读),教师用话语点拨,用激励评价,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在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词语(“垂”“越来越响”的理解)句子理解、积累运用融为一体,收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综合效果。

四、注重学法指导——用心而又无痕

学习方法是构成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小学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课堂上单靠师传生受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儿童发展语文素养的需求,我们不能把学

法指导作为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专利。在教学中,我们看到陈老师是个有心人,

学习生字时,引导学生运用边读边圈画的方法;学生碰到难读的地方时,告诉学生回过头来再练习几遍;默读时,提醒学生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想;学生自由读1、2、3自然段时,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画面,虽是不经易的话语,渗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的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把握内在特性写好短新闻 第7篇

一、以大观小的新闻视角

一篇新闻稿的质量, 取决于它的新闻价值。有些事件的新闻价值一目了然, 如《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关系异地转移》 (获201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短消息一等奖) 、《总理为农民追工钱》 (获2003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短消息二等奖) 。前一篇反映了苏州市在深化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后一篇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拖欠民工工资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民工的关怀。这些事件的新闻价值显而易见。但也有不少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并不直接表露, 需要记者运用较大的新闻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 发现更大的新闻价值。

比如常州台的《车祸受伤后, 妻子借钱结清民工工资》 (获2011年度江苏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奖短消息一等奖) , 反映的是一位包工头的妻子, 在丈夫遭遇车祸昏迷不醒时, 想方设法四处借钱, 终于凑足15万元, 赶在年前替丈夫把20多位民工的工资全部结清。单从事件来说, 这不过是个欠债还钱的平常事, 但如果从社会诚信这个更为广大的视角来审视, 就不难发现, 这则凡人之举充分彰显了传统美德和时代风貌, 尤其是在社会诚信面临严重危机的现实生活中, 这样的故事更加令人感动, 新闻价值也越发不一般。

又如甘肃台上世纪90年代的一篇获奖好稿——《镇原县农民举办“学术研讨会”》。就事论事, 这只不过是一次很普通的研讨会。但如果把视角放大, 从全社会重视科学, 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新气象这个大范围来审视, 这个由农民自发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便有了不同寻常的典型性, 从而揭示出这一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

眼前发生的事, 往往是社会大网络中的一个交叉点, 是必然之树上结出的偶然之果, 所以, 优秀的短新闻尤其注意新闻事件同事件以外的有关因素的联系。“以大观小”的审美视角是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 尤其是短新闻, 运用这种审美方式便可跳出新闻事件的局限, 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二、以小见大的思想内涵

短新闻篇幅有限, 不能对新闻事件进行详尽的报道, 所以, 选好一个最具有本质特征、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新闻事件, 格外重要。所谓“从大处着眼, 从小处落笔”, 说的正是短新闻写作的又一个普遍规律。

长期以来, 界中人认为, 报道篇幅长, 分量也就重, 不仅能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 也能显示记者的水平;报道篇幅短, 容量小, 分量就轻, 不仅难以反映重大题材, 报道的影响也不大。这也许就是许多高手不愿写短新闻的主要原因。

其实, 一篇新闻报道的信息质量和社会影响, 并非取决于报道的长短, 而是取决于报道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能否揭示深刻的思想内涵, 显示典型意义。经过高度提炼, 集中主题, 抓住最典型、最醒目的事实, 详略适当, 完全可以用短新闻的形式来反映重大题材。毛泽东在1949年渡江战役时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短消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 全文不过400多字, 全面准确地报道了解放大军横渡长江、挺进江南的重大消息, 对于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成为我国新闻史上的经典名篇。

又如, 央广的《县委书记给种粮大户送保护匾》 (获1996年度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短消息一等奖) 一稿, 记者从当时农业生产上出现的一些侵害农民利益、影响农民积极性的问题当中, 选取了县委书记给种粮大户送保护匾这一最具典型意义和思想性的新闻事件, 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和对种粮农民的关怀, 充分揭示了“民以食为天, 国以农为本”的深刻思想。

鲜明而深刻的思想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优秀的短新闻往往能够抓住典型事例, 深入挖掘外在形状之内的意蕴, 揭示出深刻的思想性, 折射出生活的真理之光。

三、直接平实的叙述风格

短新闻受篇幅的限制, 要求叙述直接明了、结构短小紧凑、语言朴实精练。

《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保关系异地转移》一稿的导语:“鼠标轻轻一点, 社保关系轻松接续。昨天, 由市区跳槽到张家港打工的小张, 在苏州市社保中心只花了几分钟就办好了自己的社保转移手续。这意味着, 苏州在全国率先实行的社会保险关系网上异地转移业务正式展开。”以具体事例开门见山, 直接提示了报道主旨, 使主题更为突出明了。

这种直截了当式的叙述风格, 体现在短新闻标题的制作上。短小精干的短新闻没有必要设副题, 只要求有一个响亮而明确的正题。这样, 短新闻的标题就不能虚写, 只能实写。实写就要以典型事实为基础, 开宗明义, 直接道出主体事实, 如《总理为农民追工钱》、《县委书记给种粮大户送保护匾》、《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三峡发电了!》、《沈阳一怪事, 死树喷绿色》、《客船深夜紧急出航, 只为一名溺水游客》等等。这些标题主题突出, 简洁明快, 朗朗上口, 又有悬念, 听到标题就有了解下文的欲望。

新闻报道要求平实, 并不是说新闻语言就不讲究文采, 只是新闻语言的文采同文学作品的文采是不同的。许多初写新闻的年轻记者总喜欢堆砌一些华丽的词藻, 搜罗大量的比喻, 随意引用豪言壮语。其实, 新闻语言的文采主要表现在运用真话、实话, 以简练生动的文字准确地表述新闻事实。

《县委书记给种粮大户送保护匾》一稿中有关新闻背景的交代:“夏汝清承包142亩土地, 每年向国家上交几万斤粮食、百把头猪, 一年可赚二、三万元。可是, 自从当了劳模后, 四面八方伸手要钱要物的没完没了, 至今夏汝清已被‘要’去五万多元。眼看生产资金紧张, 而一封封‘伸手要钱信’却有增无减, 他不得不求助于县委、县政府。”这段文字没有一句一字的废话, 交代得清清楚楚, 用词贴切, 富有生气。其中一个“要”字更是平中出奇, 既含蓄, 又准确, 不仅揭示了种粮大户面临的困境, 又直接点明了县委书记送保护匾的原因。

当然, 短新闻直接而平实的叙述风格并不是平而无味、实而无情。优秀的短新闻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这也可以看成是短新闻的一个美学追求。其表达并不是浅显的直露式, 而是在客观、平实的叙述中, 通过素材的取舍、聚焦点的选择以及词汇色彩的运用, 不露痕迹地体现出来。

分析新闻编辑中的节奏把握特性 第8篇

一、巧妙处理画面之间的衔接

1. 恰当选择画面

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本元素, 也是电视新闻叙事的基础, 在电视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要想让画面之间充满节奏, 必须恰当选择画面, 确保画面协调一致, 充满节奏。通常情况下, 每条新闻的时间比较短, 新闻编辑要想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还原一个新闻事实, 使用前期拍摄的所有画面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就需要在画面选择上有所取舍, 少使用长画面、多使用单画面, 尽可能从多角度反映新闻事实, 否则就会导致整个新闻不完整。为此, 新闻编辑在画面选择的过程中, 必须认真分析和新闻有关的所有画面, 恰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画面, 以便多角度地展示新闻内容。

2. 按照编辑的原则进行编辑

画面选择完成后, 接下来就是按照一定的编辑原则进行编辑, 以达到视觉流畅、准确表意、充满节奏的目的。

⑴依据画面相配的原则进行编辑

在编辑的过程中, 首先要依据画面相配的原则进行编辑。所谓画面相配原则, 就是按照画面主体的方向、位置、动作、长度等内容进行编辑, 确保整个新闻内容的连贯性, 使整个新闻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例如编辑一个有关养殖专业户的新闻, 首先要选择养殖的动物、选择饲喂的镜头, 然后按照饲喂的顺序进行编辑, 如果将饲喂的顺序颠倒过来, 那么就会导致画面协调性差, 失去节奏。

⑵依据合理处置相配的原则进行编辑

首先, 是按照人们的视觉习惯对画面的主体位置变化进行合理编辑, 以保证画面的主体位置变化满足轴线关系, 从而有效避免出现视觉错位或者跳轴现象。例如, 在某个新闻节目中, 第一个画面中司机在汽车中坐着, 第二个画面也应该在汽车中坐着, 否则就会出现节奏上的混乱。其次, 要恰当地对主体运动方向进行组合, 在尊重人们视觉习惯的基础上, 保证主体运动的有序进行。例如, 前一个画面司机开着汽车往前走, 后一个画面就要展示汽车在司机的驾驶下渐行渐远, 这样才能使整个新闻充满连续性与节奏感。第三, 要认真把握画面的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 使整个画面充满节奏。例如, 在编辑一场车祸新闻时, 我巧妙地使用了短接的技巧, 通过非常短的画面, 渲染了从车祸发生到抢救患者的紧张气氛, 有效地利用了新闻的内在节奏。

依据合理处置相配的原则进行编辑, 可以在尊重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保证每一个画面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和现场保持一致, 通过朴实的画面与真实的效果渲染新闻画面的节奏感。

二、巧妙处理新闻画面的结构

要想把握新闻的节奏, 还要巧妙处理新闻画面的结构, 确保各画面之间主次分明、通顺流畅、衔接自然。

1. 巧妙使用顺序式结构

按照新闻发生发展的顺序操作画面编辑的结构, 就是顺序式结构。使用顺序式结构可以保证整个电视新闻画面头尾清晰、画面完整, 可以给观众留下完整的印象。顺序式结构通常用在能够预计发展进程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编辑完全可以在可控的前提下对整个新闻进行编辑, 从而使整个新闻画面充满节奏。例如, 在对某项科研攻关项目的报道中, 如果不按照顺序进行编辑, 则既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也不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因此难以达到新闻宣传的要求。

2. 巧妙使用逻辑结构

所谓逻辑结构就是根据新闻解说词, 对新闻画面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剪接的方法。通过逻辑结构式编辑, 可以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概貌以及新闻事件间的逻辑关系。采取逻辑结构, 可以在新闻编辑过程中突出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画面,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例如在针对台风报道的新闻画面中, 可以先展示几个台风肆虐的画面, 然后展示农作物受损的画面, 这样就充分体现了事物发生发展的逻辑关系。

总之, 电视新闻作为特殊的电视节目, 要想在众多的节目中生存, 就必须在有效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充分把握画面之间的关系, 采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编辑, 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新闻画面充满节奏感, 从而达到让人们在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的过程中, 享受到新闻画面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田颖.论教育电视新闻的编辑思维与编辑技巧的主体整合[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4, 06.

[2].张倩.蒙太奇在电视编辑中的运用[J].记者摇篮, 2009, 07.

[3].黄丽君.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的能力要求[J].南方电视学刊, 2011, 01.

把握特性 第9篇

每堂课的教学都要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因此,目标的有效是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以下将以笔者指导过程中见到的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例,总结出中学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目标的几个特性,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特性,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无裨益。

一、科学性

目标的科学性,基于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正确性,而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正确性,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历史观的正确性。当然,历史观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当立足于时代的需要,正确把握历史观。

以一名教师的《毛泽东:党和红军的大救星》教学设计(原课题为《红军长征》)为例,教师以毛泽东的革命活动为主线来串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是比较普遍的,但运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该教师的设计过分拔高了历史人物,我们需要肯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作用,但不是以对他人(人民群众、其他重要人物等)的努力视而不见为前提。尊重历史人物,才可能尊重历史真实。

二、适切性

适切的目标,是指所设定的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区域环境的特征等。在认知范畴上,要考虑学生对于所设定的目标是否有足够的知识铺垫。在认知方法上,要考虑在教学中是否遵循了由“是什么”到“为什么”“怎么样”的学习规律。

以《商朝与青铜文化》一课为例,教师原先预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在众多古文字中,唯独汉字存活下来”的原因,以期培养学生“文化认同”的民族情感。该目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目标显得过大,落实起来有难度。因此,可以将目标范围缩小,重点从甲骨文的历史价值去剖析。另外,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充分,可以通过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讨论的知识背景,以养成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

三、具体性及可操作性

当前,对于历史教学目标的设定,出现了一种泛化的倾向,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等。其实,一个大的目标可以分解为许多具体的小目标,一个宏观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是需要累进的、阶段性的过程的,而每一节课就是这个累进过程中的一个个台阶。所以,我们需要将宏观目标化解为具体、微观的目标,然后在课堂中逐一实现。当然,将宏观目标化解为具体的、微观的子目标系统,实际上是很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功力的。因此,目标的撰写应体现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把握特性 第10篇

本着“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理念,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研课活动中, 我们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特性》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 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 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第一课时内容包括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稳定性。

在分析了教材和学情后, 组内成员进行了集体备课。一段时间的讨论甚至是争执之后, 大家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上慢慢地达成了共识, 设计出了预案, 并在之后的小组课堂展示中有很好的表现。课后反思, 大家认为在以下几个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理念。

一、放大在学生误解处

让学生认识三角形, 可能不少老师会认为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三角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接触了三角形, 画画、拼图、数数、计算中, 都少不了三角形, 这种图形学生再熟悉不过了。但是让学生说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还真是说不清。在一次课堂前测中, 我让学生写出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的表达是:“有一个直角, 两个锐角的图形叫三角形。”“有三个角, 1个是90度, 另外两个是45度。”“有三个锐角, 三条边长度一样的图形叫三角形。”“三个角加起来是180度的, 才叫三角形。”“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在学生头脑中, 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是像他们手中的三角尺这样的直角三角形。

他们虽然早就认识了三角形, 但是要摆脱原先脑中对三角形不全面的认识, 要准确完整地、简明扼要地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 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把学生的片面理解展现出来, 让学生真正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叫作三角形”, 并初步感受数学定义的严密性呢? 课始我让学生闭着眼睛在空中画一个三角形, 请2名学生闭着眼睛在黑板上把三角形画下来。看到黑板上的“三角 形”, 同学们都笑了, 大家发现所画三角形有问题, 这时让学生来评议。有的学生说线歪了, 应该是直的。有的学生说, 画的时候线不能出头。有的学生说, 不好, 图形应该是封闭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说, 把线移到端点上去, 端点和端点碰在一起, 这叫作“端点相连”。在学生初步感知了三角形的概念后, 接着让学生用上工具画一个标准的三角形。“到底怎样的图形叫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完成关于三角形定义的板书, 让学生来读、记、理解。

在认识三角形的环节中, 学生主要是不理解“封闭”“端点相连”这两个词。因为闭上眼睛画出来的三角形, 一般都很难做到端点相连, 所以这个环节的主要意图是突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闭眼画三角形的环节, 放大了学生对三角形认识的片面性, 通过前后两次画三角形的对比, 在评价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什么叫封闭, 逐渐深入了解三角形, 从而揭示三角形的定义。

二、引导在学生需要处

这节课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是用字母表示三角形。在这个环节前, 安排的是数三角形的练习。

学生会数, 但不会表达, 只能用“这个”“那个”来表示, 这个时候学生感觉需要用一种好的方法来表达, 老师就问:“怎样想办法说一个三角形呢? ”接下来, 老师并没有一下子教学生如何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而是教学生如何用一个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用两个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一条边, 再用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 这样就水到渠成了。在这个环节中, 数不是重点, 重要的是把这些三角形表示出来。当学生表达有困难, 需要一种新方法的时候, 老师适时的引导显得恰到好处。除了学习表示三角形之外, 还为三角形作高提供了语言表达的便利。

三、突破在学生难解处

给三角形作高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以往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没有画出规定底边上的高, 找不到顶点对应的对边;找到了对边, 却没有从顶点开始画;找到了顶点也找到了对边, 但画的不是垂线。针对这些错误, 我们创设了一个动画情境: 在一块三角形草地上, 小松鼠要到对边上去, 走哪条路线最近呢? 为什么?

学生都找得到最近的路线, 因为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最短。但是要让他们动手画下来, 是个难点。所以我们打算降低难度, 用分步实施的方法。先让学生学会找顶点和对应的对边, 在课件中显示出这条最短的路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这条最短的路线准确地画下来呢?用什么工具来帮忙呢?接下来让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三角形中画一画。这个时候问题一定很多, 所以要在课件中演示如何用三角尺帮助画垂线, 老师再在黑板上示范着画一遍。如此这般后, 让学生回过头去看自己刚才出现的问题, 再重新画。

学生初步掌握了画高的方法后, 在课件中出示从草地的另外一个顶点出发到对边, 画一条高, 画好后评议, 再画第三条, 让学生明白三角形有三条高。然后再换成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尝试画高。从课后的作业反馈中, 我们发现学生掌握的情况比较好。

把握特性 第11篇

一、网络特性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网络及其所构筑的虚拟世界, 拥有许多有别于现实世界的特点。它在给我们大学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 了解网络特性并把握其发展特点有利于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 网络的多元性及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冲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传播, 跨越国界、跨越种族。不同的政治信仰、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等在不断地碰撞和切磋过程中共存。在自由、平等和开放精神的指引下, 网络文化日益呈现出其多元性。网络世界是一部百科全书, 却也像个大染缸, 正面的、负面的消息都充斥在这个世界里。这些铺天盖地的消息使大学生难以分辨和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一部分大学生就这样在这个大染缸里迷失了, 再加上某些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 利用其对网络技术的垄断, 在网络上宣传某些歪曲的价值观, 更容易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

2. 网络的虚拟性及其对大学生正常生活的冲击。

网络以强大的信息资源为依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且充满诱惑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 人们可以交友聊天、可以购物买卖、可以得到很多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东西。也正因为这特有的魅力, 网络对许许多多的大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虚拟社区等而不能自拔, 浪费时间金钱的同时还荒废了学业。更有甚者, 很多学生在回到现实世界之后忍受不了现实世界与虚拟社区之间的巨大落差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 网络的繁杂性及其对传统道德约束的冲击。

网络时代刚刚兴起, 实名制等网络监管技术还很不完善, 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网络通信快速、隐蔽等特点, 从事违法活动, 如网络欺诈、网络侵权、黑客和病毒等。与互联网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这些犯罪活动中, 大学生是受害者, 但也不乏许多学生参与其中的例子, 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敲响了警钟。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网络的发展, 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 也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高校教育者应密切关注网络的影响, 把握网络特性, 充分利用其优点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媒介素养。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种媒介所传播的各种信息时应具有的理解能力、选择能力、评估能力、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如今这样的一个网络知识时代,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 要学会使用各种最新网络技术, 培养自己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不但要懂得细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艺术, 更要在技术上介入网络。只有这样, 才能及时和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引导、教育学生, 使学生既能在网络文化中受益, 又能达到“思想”、“学业”双毕业的教育目的。

2. 增强责任意思, 培养学生养成网络自律的精神。

唯物辩证主义告诉我们, 相对于外因, 内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此, 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从根本上降低网络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在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中, 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自律、自控、自辩等的能力培养。高校教育者可以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增设网络道德课程, 以此向大学生传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强化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自律意识, 最终提高大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 以便在潮水般的信息中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同时, 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以此来监督和督促大学生,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确使用网络。

3. 加强引导, 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

如前所述, 网络具有多元性、虚拟性和繁杂性等特征, 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充斥在里面。所以, 高校教育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引路人的作用, 积极开展各种网络舆情工作,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具体来说, 可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融服务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把网络信息传播的正面效应充分发挥出来, 以此控制网络话语权, 建立主流文化和正确价值观的权威性;二是加强对BBS论坛、微博、QQ等网络互动平台的监督, 挖掘有价值的信息, 对不正确的信息进行跟帖解释和引导等, 净化网络环境, 逐步形成先进的网络文化。

三、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同其他的新兴事物一样, 微博也具有其两面性, 给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微博传播信息时的无屏障性, 使得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集中性功能严重分化;微博话语权的阅众分享, 严重挑战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微博信息内容的海量性与复杂性, 使得大学生在潮水般的信息中迷失了自己, 造成了认知偏差。因此, 高校教育者, 特别是辅导员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趋利避害, 让微博发挥其优势来为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1. 正视微博, 树立积极研究微博传播功能的新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现今大学生的生活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校传统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跟上时代和信息更换的步伐。因此, 客观、理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微博并使之成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进程的生长点, 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2. 应对挑战, 积极利用微博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高校教育者可以积极利用微博的关注功能, 对学生添加关注, 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 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可以充分利用微博便捷、快速、辐射面广的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建微博发布平台, 发布讨论时事、道德经纬、校园焦点等问题并引导讨论, 营造良好氛围, 在宽松的环境里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融入其中, 于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大学生心灵的“深度辅导”。

3. 加强组织, 为通过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保障。

大学等高等院校还应当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突出领导的引导作用和责任意识, 为微博的运行提供保障和支撑, 以有效支持辅导员借助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在领导的带领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微博平台工作小组, 具体负责微博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 并对平台的各种事负责以强化责权意识;选拔培养微博信息员队伍, 这支队伍可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干部等为骨干, 负责整合和发布面向学生的相关信息, 以此来树立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网络是把双刃剑, 它在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 充分把握网络特性, 趋利避害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时代对高校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因此, 高校教育者应加强媒介素养, 尽快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 以利于把握好网络特性, 让其更好的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凌石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 .

[2]尹兴国.博客在大学生细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2) .

[3]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 2011, (3) .

[4]邓福蓉.手机短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0, (4) .

[5]刘原.基于QQ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J].价值工程, 2011.

[6]刘容筝.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 2010, (5) .

[7]高旭.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创新[J].龙岩学院学报, 2010, (6) .

[8]李晶.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角色扮演[J].理论研究, 2010.

[9]方宏建.以微薄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把握特性】相关文章:

把握时间把握现在07-03

对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05-12

要点把握05-15

“节点”把握05-16

把握实质06-02

把握整体06-13

把握方式06-25

把握意象07-13

把握脉络07-23

把握适度08-03

上一篇:好课评价下一篇:三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