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地区范文

2024-06-21

贵州民族地区范文(精选12篇)

贵州民族地区 第1篇

1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住宅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住宅选址未考虑抵御自然灾害的安全性问题

贵州属高原地区,山多地少,山势陡峭,建房条件明显比平原地区差。农民建房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划,多数村落依山而建,或是将住宅建于河岸边,这样选址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损失巨大。若发生山体滑坡、崩塌,靠山建设的房屋将会被掩埋;当发生洪水、泥石流时,河岸边修建的房子将会受到重创。2010年5月5日,因连日暴雨及冰雹天气,贵州省赫章县妈姑镇发生洪水、泥石流导致的山体滑坡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失踪、1人受伤;6月28日贵州安顺市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因连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两个村民组38户107人被掩埋,最终造成62人遇难。这些血的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引导农民在建房时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否则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求援的代价高昂,效果也不明显。

1.2 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土地利用率低

尽管农村建房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但是更多的是关注产权方面。而房屋规划布局不合理、房屋间距太小、道路不成系统、消防救灾通道不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房屋照明线路安装不规范,无人管理,私接、私拉现象严重,有的线路老化严重,诱发火灾的隐患很大。上个世纪贵州省的农村住宅主要以木板房为主,房屋密度极高,黔南地区的苗族村落经常出现一家起火,祸及邻居,多家受损的情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村民建房时,一味地追求宽大,包括房屋的前坪后院,占用了很多耕地,长期发展下去,势必加剧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许多村民新建的房屋是砖混结构,基本上都是两层以上,人均占有面积越来越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本地企业较少,多数年轻人都远赴广东或是江浙务工,长年在家居住的只有老人和留守儿童,经常使用的房间很少,房屋闲置率高。

1.3 房屋结构单一,住宅功能不全,居住环境差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落后,信息不畅,多数村民建房时没有考虑如何设计,更没有打算请专业的公司提供设计方案。多数人都是参照邻里的样式,随意修建。多少年来传统的一明二暗三间堂形式的“三开间户”一直是贵州山区农村的主流建筑形式。为了牲畜安全,许多地方是猪圈、牛圈与主体建筑紧密相连,人畜未能实现分离;卫生间简陋,没有必要的冲水和通风设施;居住与杂物堆放混用,特别是随意堆放柴草等易燃物品,火灾隐患大。室内外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

2 当前农村住宅建设的总体要求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基于以上缘由,农村住宅建设也必须向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节约用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我们在建设新家园时必须完成的任务,居住环境设计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要素,尽量重复使用废弃的土地,选用当地现有的建材和植物材料,减少能源的使用,使人对自然的破坏减至最小。

3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一些措施

3.1 统筹规划

农村住宅设计必须遵守规划先行的原则,切实加强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在实际操作中,要对村庄的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并对村庄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规划,为村庄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强调安全第一,避开自然灾害高发的地区,少占农田,多利用空地、荒地。

鉴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统筹规划在客观上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极力倡导,不遗余力地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需要一个过程,有必要先建立示范村庄,通过参观访谈,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搞好农村的住房规划建设能够解决他们建房的根本问题,改变目前乡村“脏乱差”的面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3.2科学设计,改变落后的房屋结构

在住宅具体设计中,要大胆借鉴其他地区农村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设计既有民族特点,又有现代气息的民宅。住宅分区应该做到内外分区、动静分区、洁污分区,真正实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人畜分离”。

3.3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修建节能型住宅

要有绿色环保的理念,充分考虑如何节约土地、能源和治理污染。可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资源。尽管贵州的日照时间没有北方长,但是从近年来贵州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的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农村另一种可用的绿色能源就是沼气。修建住宅时应同时修建沼气池,这样既能治理人畜粪便污染,又可获得农家肥和生活用气。在建筑材料方面,尽量采用保温、隔热好的材料打造环保节能的生态型住宅。

3.4 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

与东部地区的农民相比,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还不算富裕,建房的资金不够充足,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给农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具体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政府出资成立免费的设计咨询机构,为农民建房出谋划策。

(2)为保证房屋质量,定期组织培训农村建筑技术员。

(3)对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号召的村民给以适当的建房资助。

4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村住宅建设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要把引导农民合理建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任务来抓,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把党的关怀落到实处,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感受到民族政策的优越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艳芳,陈敏,单彦名.新农村规划设计实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金兆森,张晖.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冠谦,林建平.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贾倍思.长效住宅——现代建宅新思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5]王宗侠,段渊古,李勇.渭北旱原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12):27~29.

贵州民族地区 第2篇

(西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北碚400716)

摘要:笔者分别是贵州的苗族和布依族在读本科生,在家乡生活了十多年,对该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现状有最直接的了解和感悟。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贵州省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调查分析,介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社会发展状况,并针对社会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特点,现状,发展,措施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区别于汉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语言,加之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贵州少数民族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汉族。加强教育,医疗、扶贫等社会工作,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起来,紧跟时代的步伐。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少数民族的特点

贵州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245个民族乡。不同民族的人数多少不一样,其中苗族最多,为412万人,其次是布依族,为247.8万。而最少的民族不到一万。少数民族分布具有成片区和交错杂居的特点,作为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的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于此。这两支民族在省内分布面积很广,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聚居的村寨,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土家族主要分布于铜仁地区,其他各族相对较为集中地分布在省内不同区域。少数民族居住地一般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

大多数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些民族比如苗族和布依族有区域性的语言文字。同样,民族建筑风格也各不相同,苗族人多喜好木屋,屋基以上(除了屋顶是泥瓦)基本上是木料组成;布依族偏爱吊脚楼,楼下喂养家畜,人居住在楼上;宝塔式的“鼓楼”,是侗族地区别具特色的建筑,凡是有鼓楼和风雨桥的地方多半就是侗族聚居地。

要了解少数民族,那么对他们的服饰是不得不关注的。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有其共同点:喜尚青,重素雅,妇女多系裙,爱着银饰。男子服饰以对襟衣、宽脚裤、包头帕为主。各个民族的服饰及头饰又各具特色。十多年前人们的衣物一定程度上是蜡染的,上面雕绣大量的花纹,体现他们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蕴含了不少生活情趣与意向。还有,耳环、手镯、荷包等等饰物,特别是年轻爱美的女子,在特有的服饰装扮下更显得动人。就笔者所见而言,在她们参加大型活动时的饰物简直是对人们视觉的挑战。如今还有不少人家收藏了很多精品,要是有特别的因素,或许客人会得到某件作为纪念,不过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各民族有不同的起居饮食、装饰民俗、民族风范、民间艺术。贵州少数民族有很多纪念的节日,比如苗年、吃新节、四月八、龙船节、查白节等,而芦笙节和火把节则是流传最为广泛、节庆为最欢快且最有影响力的节日;他们能歌三舞,民间歌谣种类繁多,要山歌、酒歌、丧葬歌等,侗族大歌自是久负盛名。部分少数民族的“火葬”“洞葬”习俗,专家初步考证认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少数民族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和信念,这在维护民族尊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是他们的力量支撑。一般来讲,这两样是不容侵犯的,是族人必须遵从的也是外族对他们信守的基准。他们的感情相对而言是纯朴无暇,是非曲直无需太多的苍白来装点。是的,国家政策与法律还是尊重和包容了这些,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至于民族内部关系的问题,他们的自我民族情结强烈,就算是远隔千里,即使与汉族杂居,说汉话,只要是同一个民族,都有特别的民族感情,这种心理十分显著。关于婚姻,他们一般都是族内联姻,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现象并不普遍,各民族间的`交往也相对较少,从医学和人类进步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结合方式。

不过,由于社会的发展,当今强劲的开放形式促使他们和汉族的沟通日趋加强,故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受到汉族的极大影响,少数民族汉化越来越明显,如土家族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笔者本人的说话与汉话相去不远,服饰和生活方式则是与汉族完全一样。

二、少数民族的社会现状

据长辈说法和笔者的感同身受,更有资料表明,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仍然要承认落后的不争事实。毕竟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义务教育、人畜用水、电网改造、道路建设,医疗卫生等事业与其他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教育事业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农民是文盲和半文盲。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学校少,因地理条件差,坡高山陡,人们居住分散,中小学危房没有得到解决,受教育的机会少。加之,大部分的学校缺少老师,一个老师上三四个年级的全部课程非常普遍,50%的中小学没有美术老师。文化设施落后,各村寨几乎没有图书室、文化站,再加上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和对教育的认识不够,较多的孩子读完小学或小学未毕业就外出打工。据的统计,在人口文化方面,苗族文化人口为58.1%,布依族57.2%,土家族74.8%,白族69.8%。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使很多女孩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差,辍学的现状无法改善。因为如果不进行双语教学,儿童的学习效果会更不理想,完全无法进行学习,不能改变儿童的现实教育状况。当然了,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又一个困境是其学校教育内容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缺失。即便是在今年全省范围内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战,该地区落后的教育现状还是没有的得到实质性的突破。

2.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严峻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落后,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识不足,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计划生育观念淡薄,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不合作态度和对计生工作人员的成见,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举步维艰。据统计,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二到四胎,人口出生率高达20%,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

3.区域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薄弱

很明显,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山区,是最实在的农民。而他们的生活资源是极其匮乏的,长期的自锁和闭守更是给予如今发展进步的当头一棒。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关键,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资料显示,电话普及率不到0.5%,村通邮率为0,村通电率为89.5%,通公路村79.8%,水利工程和坡改梯工程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4.医疗卫生事业落后

除了各村、寨的“土医师”外,没有正规的医务人员,且土医师的素质不高,就算是在乡镇卫生院,也只有可怜巴巴的几位医生。村民普遍缺乏防治传染病的意识缺乏卫生知识,健康得不到保障。因病而穷,因穷更病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5.社区组织建设薄弱

村干部的权力过于集中,妇代会、计生协会形同虚设,很多地方是村长的一言堂,缺乏基本的民主。乡村民主法制不健全,村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少,甚至有些地方几年不开一次会。村干部贪污现象严重,村务开支不公开,引起群众对干部的质疑。

6.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和制度

“低保”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幌子,唯一的社会保障是国家发放救济粮的方式来实现。由发放低保和救济粮的问题而产生于当地干部间的矛盾也不鲜见,严重影响了干群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在市场经济中角色转换难,适应性慢,效率低,竞争力低。

三、贵州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模式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离不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基础教育是渠道,抓好九年义务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政府要负担起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工作,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对学校的收费严加管理。教师除了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启导,减少学生的辍学率。此外,须加大力度,增加教育投资,建立起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的教育来提高人口素质。部分地针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

2.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刻不容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政府着力抓好对计划生育的宣传,当地干部积极配合,做好婚姻、出生人口的登记。(2)结合教育事业,从思想上改变各种落后的观念。(3)计生工作人员要以身作责,杜绝以钱通路的事发生。(4)对计生工作做得好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榜样。

3.加强卫生工作,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事业

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保健事业落后,卫生站少,缺少医务工作人员,群众的生存状况让人担忧,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大力度,在少数年民族村建卫生所,解决村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上级医院派医疗技术人员定期到少数民族地区作医务知识宣传,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

4.狠抓扶贫工作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全省贫苦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扶贫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鼓励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的思想;(2)引导对外开放,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资;(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自身建设,以工代赈资金,开展农田、水利、公路方面的建设,特别是搞好坡改梯工程,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4)推广小额信贷,发放优良品种,推广农业先进的实用技术,组织科研人员到贫困地区挂职任教,组织科研单位到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农业技术;(5)搞好救济工作,对鳏寡孤独,无生活来源的,无劳动能力的,因天灾造成生活困难以及因病残丧失劳动力的个人或家庭,给予长期的社会救助;(6)干部包扶到户,实行“一帮一”的形式,实体劳动,效益到户,当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切实减轻少数民族农民的负担

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予优惠政策,保护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展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控制农用品的价格,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认真执行中央和省里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税务改革,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也正符合当前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

6.加强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建设好社区组织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策,实行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问题,自治机关以领导本民族为主,保障少数民族、本地方事务权利,制定适应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的自治条例,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就是在党的领导和乡政府的指导下,实行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服务自己,全面推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设好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的一切活动,必须有群众的参加和参与,尤其做好妇联组织和计生协会的工作,对不称职的村民委员会成员予以罢免,村民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不搞权力集中,关系先行,一个人说了算

7.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工作

缺少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特点,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必须加大法制教育建设的力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宣传国家的法律,使国家法律家户喻晓;(2)教育少数民族学法、懂法,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预防犯罪,打击犯罪分子。

8.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处理好人口和发展的关系

(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山青水美,风景秀丽,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风俗、节日庆典和民间工艺,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因此,要利用好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1990年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比全省平均增值率高,每年的增长量达5.2%。民族经济繁荣不仅限于人丁兴旺、人口数量的无限扩大,民族繁荣的真正含义是少数民族文化、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不要让人口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用好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发展经济农作物和畜牧业,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减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结语

贵州少数民族的多样性以及贫困落后的现状,决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艰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不可一把抓,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全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加大力度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发展教育,扶贫等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开发潜力无限的少数民族旅游业和特色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确保人们生活稳步提高,加速共同富裕这个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邹德秀,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科学出版社,

[2]王水清等,农民教育问题与对策,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3]佚名,走进贵州,贵州人,贵州人杂志社,20

[4]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经济技术社会知识丛书,中国农业出版社

{5}国家旅游统计司,中国旅游统计年签,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6]卢铁城,西部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中国西部特殊经济,四川辞书出版社

贵州民族地区 第3篇

大学阶段的语文课在现实中成了除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公共课。民族地区高师院校的大学语文“教什么”,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应解决什么主要问题?要达到什么需要?本文从几个方面试作设想,抛砖引玉,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宜增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经典诗文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对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起着“杠杆”作用。 贵州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国内较通用的统编教材,这类教材的所选篇目大多以古文为主,辅之一定数量的现代文;文言文所占分量居多。选文缺乏贵州地方色彩和民族性特色,教师在授课中讲的课文很大程度上都是古代作家作品。教学时难以充分利用地方丰厚的文化资源。因此,宜结合贵州省情和地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状况,选取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内容编入教材。贵州地方文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近现当代。如晚清时黔北郑珍的文、黔南莫友之的诗词、当代学者诗人梁光华的《剑水行吟集》;散文如蹇先艾的《苗家新人》及《贵阳今昔》;戏剧如荣获“国庆三十周年调演”创作一等奖的《奢香夫人》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话剧《茅酒飘香》和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如水族文学、布依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等作都可适当选取经典之篇段入编。既传承了地方历史文化,又突出了民族特色。使教学时学生在学习本土丰厚的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意识。

二、尽可能顾及到文理各专业都有适学的篇章

语文是以理解、思维、表达来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的功底不坚实,就很难成为出色的各项工作者。大学语文课的文学性还能调动人的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可以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所以语文是进入各种知识领域、认识和研究各种学科的重要工具。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论文科还是理科,不论什么专业,毕业后都须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所要培养的目标:听说读写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想象创新能力,鉴赏审美能力,是现代各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文科专业主要学习社会科学,理科专业主要学习自然科学,现在强调文理渗透,因此作为文理各专业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内容要尽可能顾及到文理各科都能有贴近专业,适合学生学习的篇章。可适当增选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化科技论文和各类科技说明文编入以适应理科专业学生学习。如钱学森的《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扬显益的《菊花》、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等。选编这类文章既结合了理科生自己的专业,又能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可有“一箭双雕”之功,并能起到文理渗透之效。

作为政、管、法、史、艺等专业更需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编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示范性的各类文章,供各专业学科的学生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选文应充分考虑师范教育的特点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要有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高尚思想素质和所需的教育专业技能。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更加标范的师德素质和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国家素质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地方高师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更应充分考虑师范教育的特点,从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中选取那些能够表现高尚的理想情操、真善美的人格,正直积极上进的精神,并能与时俱进,贴近时代发展需要,有利于教师教学时能把人文精神与文学审美有机结合,能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价值的经典之作入编。如我国古经典中墨子的《兼爱》、《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论语》中的《恭宽信敏惠》、《君子有九思》以及孔子有关教学思想的篇章、《大学》中的《以修身为本》以及美国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等作品和我国现当代仁人志士中有关提高思想品格修养、立志为民、关爱国家为主题的代表性作品,都可择精要选编。通过对这些范文的学习,让学生能感受其中蕴含的世界文明精华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和情感,达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性情,开阔其视野,使未来的教师在大学阶段就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时代精神,培养他们健康而高尚的思想和人格。

四、增编实用性知识内容,强化学生职业写作技能

语文学科的性质本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重视大学语文人文性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

贵州省在为迎接2009年基础教育“国检”而进行的自检中发现有相当数量教师不会写教育教学应用文和研究论文,有改行考调到行政机关其他部门的少数高师毕业生,还要补练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近些年来,多数招聘大学生工作的单位部门对招骋对象的应用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国家招聘公务员考试,公务文书写作是其中一些岗位要求较高的考试科目。社会的需要是各门课程确立目标的原则。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是语文的两大基本功能,缺一不可。从亟需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实际出发,大学语文教材应充实现代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各类文体写作、口语交际的基本常识内容,以加强写作知识与训练、口语交际知识与训练,以及常用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技能,兼顾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师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选编,应从当今社会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出发,根据中小学教育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各专业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状况,应强化学生将来从师任教所必需的语文实践能力,从培养现代教师的教育目标出发,亟需增编以教师常用实用性文体训练为主的写作知识内容。从培养“通识”人才的社会需求出发,还应增编“实用文体应用写作” 的专题单元,并可选编一般行政公文、法律事务、职业应用、科研文体等的写作要求及例文,以供除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外的各文理学生学习。且编写一定的训练要求,从而使学生学习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常识,以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写作技能,实现学以致用,对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社会实际工作也有很强的实效性,以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

五、编排结构应具有科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现行各类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结构大致有:以文学史为纲、以文体为纲、以人文素质结构为纲,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本文认为,在编写时继承发扬其优势,以实用、有助于教学为标准。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应在对传统编写模式的继承基础上,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互补统一,对名家名作博采众长后,体例安排宜立足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知识性为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决定的。目前地方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普遍写作能力薄弱,大学语文责无旁贷。因此,应将工具性作为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编排体例宜沿用文学史和文体经纬纵横的传统体例。它便于梳理文学史,能有效地归类凌乱分布在各种教材中的文学知识,将提高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具体教学要求蕴含于单元内容之中,以利于教师教学引路、学生自学拓展、与实用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可取“一石三鸟”之效。

可以分“读写”和“品鉴”两个大板块安排所选内容:“读写” 板块可安排“阅读、口语训练与写作” 内容;“品鉴” 板块可安排“文学作品选读”。“读写”宜按口语训练、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秩序编排。“品鉴” 板块可以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分类按历史年代和中外古今的顺序将所选作品编排。并且力求在原文后配编“题解和作者简介”、详尽注释、评析比较等内容。此外,还需设置体现文学鉴赏和各类写作知识训练的课后思考训练题。

参考文献:

[1]黄河,陈先刚.试论我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3,(2).

[2]陈洪.李瑞山《新理念·新编排·新面貌—关于<大学语文>第二版[EB/OL].中华语文网.

[3]李精耕,汤洁,万美芬.《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注重地方特色.[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4).

[4]陈遗勋.关于更新大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2).

[5]史云谋,赵立.民族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6]谢荣娥.大学语文教材的变革与拓新[J].文学教育,2007,(11).

贵州民族地区 第4篇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比例很高、民族自治地方众多的经济欠发达省份。贵州省民族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民族地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7%;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贵州省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突出,贵州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贫困县),就有34个在民族地区[3]。民族地区村医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该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到缓解少数民族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为国家级贫困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为贵州省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三县(市)是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具较强的代表性。2010年1、7、8月分別对普安县、凯里市及三穗县所有484名在岗村医[村卫生室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卫生员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贵州省民族地区村医队伍现状,为制定村医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现状及问题

1.1 村卫生室覆盖率较低,村医分布不够均衡

三穗县超过1/5的行政村无村卫生室;调查地平均村卫生室覆盖率低于2008年贵州省96.1%的平均水平[4]。(见表1)村医分布不够均衡。凯里市148个村卫生室仅一名村医,占村卫生室总数的89.7%。甲级村卫生室85个,54.6%的甲级村卫生室未按标准配备2名村医。

1.2 村医人员数量匮乏,流失严重

卫生人力与人口比值法是评价卫生人力需求的常用方法之一。平均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是衡量村医是否短缺的重要指标。2009年调查地平均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及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均远远低于全国、西部地区及贵州省平均水平,低于云南省富民县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1.33人的水平[5];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2。(见表2)

注:(1). 全国、西部地区、贵州省每村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来源于《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5];(2). 全国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来源于《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7]。

另外,村医流失现象严重。近5年凯里市28名村医流失,占现有村医总数的15.3%。

1.3 村医人员结构不合理

凯里市女性村医人数不到该市村医总人数的1/3,不利于农村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调查地村医年龄结构偏老化,年龄19~71岁,以31~49岁为主,≥50岁次之,平均40岁;村医专业技术素质较低,绝大多数村医无专业技术职称,1/5的村医无医学学历,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低,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凯里市。村医持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比例、初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医学学历比例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果[8],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到2010年,大多数乡村医生具有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的目标有很大的距离。(见表3)

注:中专水平指1999~2004年,由贵州省卫生厅组织考试并颁发乡村医生中专水平证书。

1.4 村医收入水平较低,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缺失

“乡村医生”与“乡村小学民办教师”,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双胞胎”,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身份和命运。乡村小学民办教师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转为公办,普遍享有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和保险待遇,而乡村医生则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调查结果表明,2009年调查地村医医疗卫生服务收入较少,低于当地乡村小学教师收入水平;村医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较低,低于当地兽医、村干部补助标准,低于《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情况通报》报告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补助水平;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金额占村医医疗卫生服务月均收入比例低,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9]。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未享有《执业医师法》赋予的工资报酬和津贴,以及各类社会保障,与文献报道相同[10]。(见表4)

注:普安县政府补助250元。其中,县政府补助防疫妇保劳务费60元,计划生育劳务费40元,国家、省、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体检、预防接种、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项目)劳动报酬150元。

2 对策及建议

2.1 科学规划,提高村卫生室覆盖率

贵州省民族地区多处山区,交通不便。为提高少数民族村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急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空白村增设村卫生室,按甲级村、乙级村标准配置村医。

2.2 解决村医身份问题,改善社会福利待遇

调查地乡村小学教师普遍已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享受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建议借鉴教育部门的做法,将村医纳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借鉴苏州市将取得执业(助理)医师的在岗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享受乡镇卫生院人员同等待遇[11];借鉴新疆等地为村医建立“村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或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对村医额外补助的做法解决村医养老保险问题[12]。

2.3 提高村医政府补助标准,增加村医收入

贵州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县、乡财政困难。为了夯实贵州省民族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网底的基础,使民族地区村医留得住、养得起、用得上,建议建立以中央、省、州为主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资助为补充,借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情况通报》介绍的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做法,提高村医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方式,村医“入伍不占编”,统一劳务分配,统一财务,分别核算,使村医逐步享受乡镇卫生院人员平均工资报酬[13]。

2.4 充实村医队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第5篇

《浅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文化》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西部省份,随着贵广、沪昆高铁线的开通,以及即将开通的黔渝、成贵高铁线,贵州的旅游市场将得到大力推动,而怎样满足外来游客对于贵州特色旅游产品的购物需求则值得我们研究分析。

目前贵州省的黄果树景区、梵净山景区、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景区、镇远古镇的旅游创收不尽人意,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当地手工小批量与省外批发的传统模式,制作粗糙,无法体现贵州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不能代表贵州省旅游景区的景点特色,更将影响到我省打造全国旅游大省的愿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产品中的挖掘体现在:

一、风俗文化

贵州境内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其中包含苗族、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十分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将成为贵州旅游的有力资源。

每年三月,凯里地区苗族的“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苗年、龙船节芦笙节、六月六;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尝新节、赶干洞、六月二十一查白歌节;苗族的六月中卯日、跑马节、十月第一寅日苗年、十月亥日;水族的端节,侗族的过侗年、吃新节、赶坳、维耶;彝族的火把节、丰收节、祭山节;仡佬族的“牛王节”;瑶族的盘王节;土家族的过赶年,等等,节日中活动繁多,有对歌、跳舞、吹笙、斗牛、演戏、祭祀、射弩、骑马及开展经济贸易活动等。随着历史的发展,今天的民族传统节日,实际上已经集民族风情、传统艺术、体育活动、贸易往来为一体,成为交流信息,增强民族团结的盛会。

因此,旅游产品对于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反映,应当具有:(1)特殊性,游客在当地购买的旅游产品应当是最具有特殊性、最能代表当地风俗文化的产品,对其精神、内涵提取最为恰当与精准的;(2)易携性,从游客返程的人性化考虑,旅游产品应该是较为精巧易携的,或是在产品功能上可折叠或是好收纳,包装不易损坏,过大或过重的产品会在购买的过程产生心理负担从而放弃;(3)美学价值,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过去在全国各大景点畅销的批发小商品已经无法激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不具有美学价值的旅游产品已经失去了其基本属性。

二、装饰文化

贵州地区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形成了各异的装饰文化和审美趣味,其装饰文化主要体现在染织工艺、服饰装饰、建筑木雕、剪纸、面具艺术等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装束图案就显得别具一格,如苗族服饰中多以蝴蝶、鱼、龙凤等图形,使用朴素而浓重,蓝、黑、红等颜色体现其审美旨趣和特色。对于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土家族而言,其房屋建筑物上的飞禽走兽、鸟鱼花虫、神话传说都蕴涵着相当丰富的人文信息,体现了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贵州的剪纸多是为刺绣服务,并且以动物为中心内容,这与北方的剪纸文化以人文为主有很大的区别。傩面具中体现出的狰狞古朴、稚气率真的美感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蕴含了贵州地区人民对神鬼的尊崇。

基于对贵州装饰文化的认识,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图形、色彩、符号元素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吸收贵州各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并加以提炼与塑造,将其融入旅游产品设计当中去,让游客通过产品加深对旅游地的印象,了解旅游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使其能够产生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这样的`产品设计出来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染织、刺绣、建筑、剪纸、面具上单纯的装饰符号,而是衍生出新的具有设计理念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都是不具有装饰意味没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质。

三、饮食文化

贵州属于高原地区,在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中,“酸辣”的特色风味已成为贵州标志性“舌尖味道”,好比四川的麻辣一般。贵州民间有句俗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穿”,可见酸在贵州民间饮食习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此有力的饮食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贵州人嗜酸,一般常常解释为因“天无三日晴”,湿度太大,故用辣椒防寒驱湿。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贵州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辣椒生长,而富于创造的贵州各族人民,在长期裁培、食用辣椒的生活实践中,赋予了辣椒更加丰富、诱人的饮食文化内涵,使这种原产于南非的多年生灌木浆果,在贵州高原显得更加多姿多味。

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饮食文化应当融入辣椒的色彩趋向——红色,红色代表着贵州高原地区的嗜辣、嗜酒,少数民族地区的热情、开放,革命斗争地的坚韧、积极,让旅游产品的最终消费者感受贵州的饮食与文化。

贵州民族地区 第6篇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构建丰富多样、和谐共生的校园软硬件文化来实现育人的目的。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相对,也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音乐修养来实现育人的目的。本文以贵州民族地区高校为例,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三方面阐述了高雅音乐进校园对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雅音乐;贵州;高校;校园文化

2010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活动的开展为我国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高雅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全新诠释。对于高雅艺术而言,如何进校园?进校园后如何开展?都是当前我国学校领导者(校长)以及执行者(音乐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 基础概念解析

1.1 什么是高雅音乐

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相对,是音乐的一种艺术品位。自“高雅音乐”一词诞生之日起,它经过了众多音乐艺术家与评论家的推敲,其中最多的就是对“高雅音乐”中“高雅”一词的理解与认知。那么,究竟什么是音乐的“高雅”?有专家认为,音乐的“高雅”就是音乐主题高(更严肃),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抽象和概括更深刻;音乐意蕴高(更含蓄、更深远);音乐感情高(更高尚、高丰富、更纯净)。与面向大众的通俗音乐相比,高雅音乐更倾向于高知识水平、人生阅历丰富且音乐修养较深的人群。从音乐品味上看,虽然高雅音乐比通俗音乐品味更高,但它的受众面要远远小于通俗音乐。另外,随着近年来全世界通俗音乐的蓬勃发展,高雅音乐已经渐渐陷入残酷的生存困境之中。例如,音乐形式过于严肃、音乐风格单一,已经让观众与听众产生审美疲劳。另外,高雅音乐对受众较高的音乐要求,以及较高的门票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

1.2 什么是校园文化

从字面上看,校园文化即校园中的文化,是校园中的人所体现出的一种彼此接受与认同的社会文化。这里的“校园中的人”包括校领导、教师、学生与其他在学校中工作、生活的人,如保安、保洁工、宿管员等。对于高校而言,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它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其建设理念、内容与方法等逐渐被广大高校领导与师生重视。

2 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贵州省内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毛南族、蒙古族、满族等18个民族。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呈小聚居、大杂居分布,全省87个县(市、区与特区)都有少数民族居住。正因为贵州省的多民族性,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单一的情况。但是,从总体上看,贵州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是显著的。具体而言,其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高校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从2013年开始,贵州省教育厅就对民族地区高校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鼓励并要求各高校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此,从2013年开始,贵州民族地区众多高校开始着手建设校园文化基础设施,主要建设内容就是校园文化展馆。由于贵州省多民族的原因,各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展馆时需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地区特色以及学校特色。例如,学校用图画、花卉、雕塑等形式将贵州地区风貌与民族风情在文化展馆中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直观、美的感受。同时,各高校还将制订校训、校歌、校徽等,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特色,还要有创新精神与文化深意,这些都要在文化展馆中展示出来。另外,文化展馆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投影、电子显示屏等将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多维度地呈现出来。

2.2 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纵观贵州民族地区高校近年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贵州民族地区很多高校对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实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下面举几个实例来说明:

借助传统文化发展。2015年5月,贵州省第十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视频大赛举办。此次大赛给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借助传统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发力,从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推动了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借助歌唱发展。2015年6月,由贵州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省文明办、共青团省委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的第十届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活动之“校园好声音”歌唱大赛。学生们通过比赛,歌颂共产党好、歌颂伟大祖国、歌頌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各族人民大团结,使校园充满良好的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电视歌唱选秀比赛的火热,学生由衷热爱歌唱比赛。为此,借助歌唱比赛发展校园文化是当前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值得注意的途径。

借助旅游发展。2016年4月13日,贵州省首届旅游志愿者形象大使大赛暨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赤水旅游公益微电影主演的复赛选拔在贵州民族大学火热进行。通过本次选拔活动,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生们带着饱满的热情参与竞争,既彰显了青年学生的青春活力,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借助网络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习惯于用网络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借助QQ、微信、微博与论坛实现线上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贵州省,2006年创办的“贵州大学硕博论坛”已成为省内颇具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截至2015年12月,此论坛已成功举办十九届。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成果,大大提高了贵州大学校园文化氛围。

3 高雅音乐进校园对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的完善

3.1 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的速度与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高尚的情操、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等。因此,高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坚持贯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3.2 人的持续发展——通过高雅音乐的“高”积极推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

高雅音乐之所以“高”,是因为它对学习者与欣赏者的要求较高,且自身蕴含的音乐思想较为深刻。相比通俗音乐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对高雅音乐都有一定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不仅让高校忽视高雅音乐教育,而且忽视学生对高雅音乐的需求。但是,高校领导、教师殊不知,高雅音乐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从而促进他们的艺术造诣与道德修养向着更高层次发展。高雅音乐的这种功能无疑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极大推动作用的。

3.3 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民族高雅音乐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很多人会提出疑问,“民族音乐不是高雅音乐”。人们之所以认为民族音乐不是高雅音乐,是因为他们在头脑中已经提前将西洋音乐当作高雅音乐,然后当把西洋音乐的形式强加于民族音乐之上后,会发现民族音乐的形式与西洋音乐的形式不符。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民族音乐也是一种高雅音乐。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其多样的民族种子在这里滋生、成长,推动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民族音乐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对于贵州民族地区高校而言,让民族高雅音乐进校园,不仅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而且为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4 高雅音乐进校园对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4.1 丰富校园硬件文化建设

校园硬件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以及校园中的假山、雕塑等各种景观。校园硬件具有很强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可以是精神文化,也可以是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与科技文化等。高雅音乐进校园,比如要求高校建立相关的配套硬件,如音樂教室、音乐厅。学校还可能会建造与高雅音乐相关的雕塑、苗木等景观。从美学角度来讲,各类高雅音乐硬件对学生思想情操的培养远比被动地接受教育更加深刻。因此,高雅音乐进校园,对贵州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硬件建设具有一定的丰富作用。

4.2 丰富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政治文化是高校师生在政治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社会政治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折射和反映。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的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性报道、标语、专著、刊物、社团等;二是行为层的政治文化,如各种制度、章程以及政治学习、政治报告、政治宣讲等;三是精神层次的政治文化,如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态度等。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是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与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贯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雅音乐进校园,使高校师生的道德修养与艺术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推动他们以正确的态度与思想进行各种政治学习,丰富了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内容。

4.3 优化校风与学风

高雅音乐进校园,能让学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认识音乐、认识民族、认识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索精神。对于教师而言,由于高雅音乐进校园在我国还存在较多的难题。他们会开展关于“高雅音乐进校园”方面的学习交流与研究,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会因为高雅音乐进校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欣赏水平,同时也会提高自身的音乐情操与个人修养。因此,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高雅音乐进校园都会营造一个勤于教学、勤于思考、勤于创新的学风与校风。

参考文献:

[1]陈雅琪.试论高雅音乐走向大众之形式[J].音乐时空,2016(4).

[2]史海静.高雅音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5(22).

[3]王方家.音乐教育中要发扬民族高雅音乐的重要作用[J].新丝路(下),2015(6).

[4]王偲郦.高雅音乐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意义探讨[J].北方音乐,2015(21).

[5]马金龙.浅析高雅音乐对高校文化生活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22).

贵州民族地区 第7篇

贵州省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 属乌蒙高寒贫困山区。全市总面积3414.9平方公里, 辖27个镇、8个乡 (其中民族乡6个) 、6个办事处, 聚居着汉、彝、苗、布依、白、满等35个民族, 总人口127.53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13.97万人, 是典型的多民族文化并存地区。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及学界正普遍关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在此形势下,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科学分析及多方探究,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对于目前毕节地区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毕节地区多民族文化现状及问题

毕节多民族文化现状较为复杂, 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反复整理分析和多方征询, 毕节多民族文化现状及问题如下:

(一)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排斥

1.居住方式多元化

整体, “乱中求序”“平中求奇”。花文化图案还有能融合和借鉴外来元素, 在艺术表达和经济价值上作到协调平衡, 反映的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和胸襟。

2.表现手法和风格上体现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融。与西方贸易、文化交往促成了岭南艺术在表现手法和题材风格上的变化, 同时也间接影响了西方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广州花文化反映着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的折衷画派, 即早期岭南画派的艺术风格, 是岭南人不墨守陈规、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的体现。和谐讲融合、融洽, 广州花文化以其自身的兼容性活跃于艺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发挥着调和、沟通和磨合的作用。

3.艺术表现形式多样, 充满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广州花文化图案中的主要题材取材于自然、生活中的物象, 创作出来的作品充满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趣味, 表情达意直白坦率, 广泛吸收版画、剪纸等众多民间艺术特长, 带有浓厚的民间审美取向。同时又能融合西方绘画技法, 表现形态典雅、高贵, 通过艺术的加工处理, 体现出岭南秀美精巧等艺术审美和崇尚自然的艺术美感。广州花文化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多样性的特征, 体现了和谐的文化艺术形态, 在岭南艺术表现形式上, 形成兼容性强, 独具岭南审美风格和格调的广州花文化形态。

四、结语

广州“花城”花文化是广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花文化孕育了广州悠久的花文化传统和民俗文化情结, 使得花文化在广州民俗文化和文学艺术等表现形式上都具有突出的和谐理念内涵和岭南文化传统。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城市文化, 挖掘广州花文化和谐理念有利于促进广州城市和谐文化研究和城市品牌的建立, 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品牌特征规

毕节地区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聚居地遍布于村落, 乡镇各处。包含六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乡。分别为田坎彝族乡、团结彝族苗族乡、千溪彝族苗族白族乡、阴底彝族苗族白族乡、阿市苗族彝族乡和大屯彝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乡人口总数的22%—30%左右。其他乡镇如梨树镇、小坝镇等少数民族人口数目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小坝镇现居多达17个少数民族, 毕节大多数乡镇少数民族数目与小坝镇相差无几。

大杂居, 小聚居的居住方式使得毕节犹如一块绵密的布帛, 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如同上面的一些花朵点缀其中, 这种方式不同于单纯的少数民族聚居, 也不同于单纯的多民族杂居, 使得文化在碰撞和交融的过程中变得更为多元化。

2. 民族联姻多样化

通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毕节地区各民族文化融合。调查显示, 四代以内直系血亲里有2~4个民族的家庭约占53.5%。

毕节各民族联姻较为普遍, 多发生于多民族共同居住地区, 对于这部分少数民族群众来说, 他们中的大多数对于本民族的信仰和习俗都不再秉持着绝对的坚守, 对于自己的婚姻, 也不介意对方是否为本民族。因交通不便、居住地较偏远等原因, 也有很多民族很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流, 相比之下, 这部分群众对于民族文化和习俗继承较好, 他们选择的婚姻对象也多为本民族。

3. 生活方式差异化

布依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展示着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 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融合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意味着一些旧有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同时新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却在渐

划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1.周武忠、陈筱燕:《花与中国文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年。

2.《国语·郑语》3.《老子》第21章4.《庄子·寓言》5.《论语·里仁》6.《论语·雍也》

7.叶春生:《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8.刘子芬:《竹园陶说》, 1925年石印本。9.《尚书·尧典》10.《周易·乾卦》

11.王宇丰:《迎春花开好年华——广州迎春花市的花文化》, 《大自然》200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年.

[2]叶春生:岭南民间文化[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作者简介:

袁征博 (1980-) , 男, 广告硕士, 陕西人, 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师, 研究方向:品牌塑造与营销,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渐形成。另一个显著的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上, 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都有一些独特的小吃, 一些家庭的饮食风格十分多样化, 有时候一个餐桌上能够吃到几种不同民族风味的食物。比如说威宁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特产荞饼干, 便是结合了当地多数少数民族的口味制作的一种当地小吃, 香脆松软, 老少皆宜。再如黔西县少数民族制作的黄粑, 是一种类似北方年糕的食物, 也给当地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带来别样的风味, 除了这些, 还有诸如“擂茶”油炸糍粑等许多小吃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地融入到了当地大多数人们的生活之中。

4. 文化排斥仍然存在

文化融合现象虽然在毕节广泛存在, 但从各民族的文化心理差异性上来看, 毕节民族文化在根源上仍然互相排斥。事实上, 毕节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 弱点在于它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毕节地区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的局面。千百年来各民族在思想文化上的沉淀和积累仍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子孙的思想意识和行为, 不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得各民族在深层次的文化心理上存在差异与排斥, 这并非是人们有意识的敌对, 而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彼此疏离。这种疏离通常经由各民族间彼此交流和沟通程度的高低表现出来。目前毕节存在民族群众间的亲切感不浓厚, 地区向心力与凝聚力不足等问题, 并不利于毕节地区在整体上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地区整体发展, 反过来进一步促进毕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文化发展正是制约毕节长远发展的关键。

(二) 民族文化后继乏人

毕节少数民族的繁衍与更迭多半已历经百年岁月, 在时代的发展与更替中, 纯朴、自然的少数民族渐渐由原来的封闭走入现代社会的洪流中, 接受新时代的科技引导, 努力参与到社会发展中来。但是, 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毕节布依族、白族、侗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由于自身人口较少, 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逐渐地变得有心无力。尤其是在汉族文化冲击下, 一些特有的习俗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继承和发扬, 能够熟练运用本民族语言、坚持本民族习俗和信仰的人越来越少。

毕节地区的一些民族与中国其他地区的很多民族一样, 处在一种较为尴尬的状态。他们称自己是少数民族, 但却对本民族的历史、语言、习俗、文化等知之甚少或者虽然较为了解但已不再坚持。严格意义上讲, 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早已不具备少数民族的基本特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居住着很多回族, 当地人表示还坚持不吃猪肉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年轻一辈多数已经不再坚持。无论是在威宁还是其他地方, 也无论是回族、彝族、还是苗族的村民, 对于汉族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文化, 他们大多已经接受并融合到自身的生活中。但是对于本民族的思想文化与生活习俗他们也并未全然继承或全然遗弃。对于民族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如仡佬族等, 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除了一些较为闭塞的村寨依然保留了较为明显的民族特征外, 其余大部分群众都面临着严重汉化的处境。更为糟糕的是, 被汉化的群众自身并不觉得这种现象有任何问题, 也并不为本民族的未来与发展感到担忧。所以, 毕节目前的很多民族都面临着后继乏人的艰难处境。如果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不能采取措施大力保护, 很多优秀而悠久的少数民族如仡佬族等就将随着时间车轮的转动而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 富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有待开发

毕节地区境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 多彩多样的风土人情, 绚丽多姿的民俗民风, 都是极为有利的天然资源。在地理上, 毕节被誉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是一个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清凉世界, 神奇秀丽的奇山、秀水、飞瀑、溶洞遍布, 并且毕节是红军长征谱写壮丽史诗的革命老区, 有着淳朴浓郁的彝族、苗族风情。通过调查统计, 毕节现有古文化遗址5处, 古墓33处, 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66处, 彝汉文石刻181处, 革命遗址、遗迹34处, 文物葬品98件。尤具特色的是大方城北的“奢香墓葬”, 黔西沙窝区的“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 毕节市青场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毕节市大屯乡的“大屯土司庄园遗址”, 威宁县中水镇的汉墓群和赫章县可乐乡的古夜郎文化遗址等, 这些都是毕节具有丰富文化价值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址。风景名胜颇多的毕节, 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的就有31处。事实上, 云贵高原上的许多地区的地貌和风景都很相似。不过同样是风光秀美, 毕节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却并不尽如人意, 相较于黄果树瀑布等一些贵州著名的风景区来说, 人们对毕节同样优美甚至更胜一筹的秀丽风光, 如织金打鸡洞动、毕节草海、百里杜鹃等所知甚少, 毕节更没有形成享誉全国的旅游品牌。

无论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遗迹还是鬼斧神工的秀丽风光, 毕节的地方民族文化都极具开发价值。然而在毕节的发展过程中, 这些具有品牌潜力的旅游资源却并未得到合理和最佳的开发与利用, 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四) 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传播力度小

调查显示, 毕节大众传播工具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传统媒体为主。

第一, 毕节电视媒体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由于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的不同, 目前电视成为毕节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然而, 毕节电视媒体的发展并不能满足当地群众的需要。毕节地区共有八个县,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电视台, 但是覆盖范围仅为本县, 各个地区在电视媒介上仅可通过区电视台——毕节电视台互相了解。毕节电视台是毕节对外宣传的唯一电视媒体, 但是该电视台并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虽然电视节目栏目很多, 但是没有用少数民族语言播出的电视节目, 也很少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电视节目。

第二, 报纸传播功效差。《毕节日报》是毕节市开办的唯一一份报纸, 也是唯一党报。其征订与投递并不顺畅, 影响力十分有限。毕节各县也有县报, 但仍为党报, 当地群众也很少阅读。不论是《毕节日报》还是各县县报都没有专门开办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专栏或版面, 毕节地区也并无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传播媒介出版发行的报纸或版面。整体上讲, 毕节地区报纸媒介的传播功效很差。

第三, 广播媒体并未体现地方特色。毕节人民广播电台有6~7套节目, 节目内容多以当地新闻、娱乐、影视为主, 与其他非多民族地区的广播电台并无二致。对于当地富有特色的文化遗迹, 风景名胜, 民俗民风基本没有涉及。目前广播媒体在毕节的收听率还是很高的, 但是毕节人民广播电台却并未利用好这个机会将当地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积极宣传起来。

第四, 缺乏与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整理及保护相关的期刊和杂志。毕节地区期刊杂志类出版物仅为2007年9月创刊的《毕节试验区》杂志 (月刊) 。杂志以总结毕节试验区20年来改革发展经验、宣传地区领导部门决策、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历史·文化》栏目内容涉及地区历史, 但地区历史远非杂志主要宣传的内容, 对于地方历史及文化, 毕节地区的宣传整理及保护工作尚有待加强。

(五)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良

文化教育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来说必不可少。对毕节地区而言, 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全国18个贫困区之一, 大多数少数民族仍在为自身温饱等生存问题努力, 导致青少年受教育程度较为落后, 落后的教育水平无法带来较高的人文素质, 既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也会进一步制约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 如果不着力改善少数民族教育现状, 毕节地区恐怕要一直陷在这样不良的发展怪圈里。

目前, 毕节少数民族教育还存以下问题:第一, 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教育的发展。毕节地区居民居住环境大多为山区, 耕地面积有限, 土壤贫瘠, 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一亩, 农作物耕种并不能为毕节人民带来丰厚收入, 另外由于文化水平和先进思想意识有限, 自发致富的群众少之又少。毕节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都很低, 他们在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根本无法保障儿童受教育的程度。大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都无法念完小学, 对于毕节群众来说, 虽然实行义务教育, 儿童接受教育所必须支付的书费仍然要花去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对于他们来说这笔费用仍然无力负担。第二, 办学条件差, 教学水平不高。目前毕节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教育仍处于困境。由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 毕节地区办学条件很差。当地的大花苗等较为贫苦的少数民族的小学多数仅有四五间校舍, 教学设施简陋、师资水平较低, 当地儿童很难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毕节地区多民族文化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反复研究, 对毕节地区文化发展的对策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 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毕节地区文化的发展

1. 对文化产业统一管理

截止到调查时, 毕节虽有民间或社团建立了许多文化产业经营实体, 但是政府文化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一直没有组建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管理专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不成规模而且不成体系。信息不灵, 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 发展不能持续, 甚而企业之间互相打压, 诸多不协调因素, 形成产业发展障碍。故而应统一对文化产业的管理, 如改革文化经营行业的经营模式, 在演出业、娱乐业、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注重引进民间资金, 加大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

2. 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毕节地区应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为一些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 文化产业系统化规模化的发展要求大量的资金供给, 建立起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十分必要。

3. 专设文化产业研究机构

目前, 毕节地区并没有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专门机构。

一个产业, 一个新兴的行业要得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必须有相应的专门研究机构, 以此提供理论支撑。此外, 还要有专业化人才的聚合。这样, 文化产业的发展才有方向。

4. 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除政府外鼓励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立文化产业行业协会, 能为毕节地区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护。调查显示, 毕节地区以往成立的行业协会数量微乎其微, 且大多为“被逼迫”成立, 即为解决特定问题而“被成立”。毕节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时, 应尽快成立行业协会。

(二) 提高大众媒体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

1.加强大众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毕节大众媒体的发展来说是首要问题, 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传播途径的宽广和通畅。毕节目前应继续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2.增加宣传民族文化的节目或用民族语言播出的栏目

增加宣传民族文化的电视或广播栏目, 尝试推出用少数民族语言传播的电视或广播节目。无论是开办宣传民族文化的栏目还是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传播, 对于弘扬地方文化都十分有益。一方面, 地区文化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地区群众对其的继承与发扬, 如果当地群众对于本地区的文化都逐渐遗忘或并不重视的话, 势必会消解地方文化的深度。失去了传承与发扬, 地区文化的生命力不足, 发展无从谈起。另一方面, 地方对地区文化的重视是地区文化走出地方, 闻名一方的重要条件, 作为地区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当地媒体必须加强对地区文化的宣传。对毕节地区来说, 即便自然风光优美秀丽, 风土人情亦富有特色, 但如若没有当地大众媒体的大力支持也很难获得世人的关注。所以, 在打造毕节文化品牌, 塑造毕节地区形象, 弘扬毕节民族文化上, 当地媒体的作用举足轻重。而创办宣传民族文化的节目或用民族语言播出的栏目是其主要途径, 所以在这方面应有所加强。

(三) 提高教育水平以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1.对少数民族教育提供经济援助

政府应对因经济条件差异导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家庭和学生予以援助。此外, 毕节地区民族研究会聚集了各民族的各类优秀人才, 社会威望高, 少数民族群众也对其寄予厚望。因此应充分发挥研究会的重大作用。同时, 可组织协调有关方面的力量, 首先加强对毕节地区教育状况的调查, 写出调查报告与对策建议, 寄送有关单位和热心智力支边的民主党派, 争取“希望工程”等方面的资助, 创办民族希望小学, 希望中学, 救助因经济困难而无力入学和失学的适龄儿童上学。其次, 建立地区苗族教育基金会, 通过各种渠通筹集资金, 鼓励和支持苗族聚居的乡、村办学, 奖励对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作出特殊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家庭困难但成绩优秀的少数民族初中、高中学生, 帮助考入大中专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2.建设一支有一定数量的、合格、稳定的教师队伍

要提高少数民族族教育质量和升学率, 关键是要有一支合格、稳定的教师队伍, 特别是民族语和汉语双语教师队伍。这样能够更加均衡汉语与民族语言之间的协作。

3.在教学内容上开展多民族文化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 应大力加强多民族文化教育。具体来说, 首先, 要加强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 这有助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缓解少数民族后继无人的情况, 也有助于丰富毕节地区文化, 焕发多元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其次, 强化对其他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学习, 加强对其他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 从而促进地区和谐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四) 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

毕节地区仡佬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 在汉文化的冲击下很多群众逐渐地被汉化, 这些民族大部分面临着民族文化后继乏人的境况, 优良的文化与古老的传统理应得到保护和发扬。

1.着重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挖掘和抢救工作。

大方县仡佬族由于人数较少, 其文化正在逐渐失去活力。目前大多数仡佬族人已经不再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而1985年时, 仡佬语在大方县仡佬族中还很通行。如今, 掌握仡佬语的就只剩下一些50岁以上的老人, 而仡佬族的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也正面临着因无人整理而濒临失传的处境。不仅是仡佬族, 毕节其他民族也有很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如民族古籍、艺术、文物等, 有待于进一步详细整理。对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派专人进行及时清理和妥善保存,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成立文物博物馆予以收藏和保护, 也可以结合当地旅游项目进行共同开发, 亦能增加地方财政。

2.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遗产清理与保护需要专业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 毕节地区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还有加强的空间, 只有管理机构专业化, 人才队伍专业化才能将毕节地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好。

继承和弘扬毕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既要保护文化多样性, 同时也要增强文化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认同的基础, 文化的共同性或同一性是中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如果只强调保护多样性, 而不强调增强共同性, 则多样性和差异性将会逐步扩大, 同一性或共同性将会逐步削弱。继承并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与促进经济发展间的平衡如何维持是毕节能否顺利且长远发展的关键。毕节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毕节地区以文化产业带动地区发展的模式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独立与融合关系的角度出发, 走好毕节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必将促进毕节走向更为辉煌的明天。

指导教师:于凤静

参考文献

[1]常近时.《毕节模式》.人民出版社, 2009.6.

[2]贵州省毕节地区方志编纂委员会.《毕节地区志:审计志》.方志出版社, 2008.09.

[3]毕节地区行政公署.毕节地区年鉴编辑部.《毕节地区年鉴2009》.方志出版社, 2009.12.

[4]陶健.《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贵州民族研究, 2006.第6期.

贵州民族地区 第8篇

1 提高认识, 树立新的残疾人教育观, 落实特殊教育地位

1.1 高扬人道主义旗帜, 重视特殊教育的“人权”保障作用

(1) 以自由、平等和人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人权作为特殊教育的根本价值尺度。1986年联合国《发展权宣言》规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人是发展的主体, 因此, 人应成为发展权利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从生物学和社会发展来看, 漫长的人类生命进程中, 人的形成遗传结构上的“未完成性”和人在整个价值谱系中的至高地位规定了人可能和必须承担充分发展自己、发挥自身潜能的历史责任, 并因此而别于其它生命[1] 。这是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必然和“人权”的具体体现。因此, “平等”的最充分体现应是人在发展权、责任和机会上的平等。对残疾人而言, “平等”的实现依赖于人道主义的实践, 它不仅体现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福利等方面, 还应实实在在地反映在政府对残疾人的责任心和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社会的观念形态上。我国人权的实现虽然受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诸方面的局限, 但社会主义人权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最大多数的人权, 是最广泛而有物质保障的人权”[2] 。我国人权的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和《宪法》所赋予的权威性, 为残疾人享受其发展权提供了最可靠的法律保障。目前, 生存问题已基本解决, 接受特殊教育、充分发展自己应该是残疾人人权实现的重要内容。

(2) 重视教育过程——“人权实现”的质量保证。教育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原则、形式、方法、内容及服务等是人的受教育权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 它们有机结合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对特殊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视, 就是对残疾人人权的尊重, 是他们人权实现的必需。根据贵州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现状, 不可能不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历史沉重感和责任感。因此, 更新特殊教育理念, 真正重视教育过程是残疾儿童“人权实现”的过程, 努力提高教育过程质量, 是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重要任务。

1.2 从战略发展高度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树立全面的特殊教育观

(1) 树立正确的残疾人观。

江泽民同志指出: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 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同样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在现代信息社会, 生产力要素不再是由单一繁重体力劳动构成, 时间和空间与经济的相关性, 相对工业时代而言会明显减弱。因而人的功能缺陷是人发展和价值体现的关键障碍的历史正在改变, 残疾人“残而不废”正在成为普遍的事实, 传统的“收养救济”的残疾人观正逐渐让位于“平等充分参与”的新残疾人观。在生产力水平不高和社会进步程度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 树立起新的残疾人观, 努力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 成为发展特殊教育的首要任务。

(2) 树立正确的特殊教育价值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研究报告指出, 受教育程度与劳动生产能力成正比关系, 人力资源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资源, 开发人力资源还可弥补其它资源的不足。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说, “在所有资本中, 最有价值的乃是对人的投资”。 我国学者陈云英在其《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一书中, 计算出一个残疾儿童接受有效的九年义务教育, 可以节约78 700元左右生活、护理经费, 而且占残疾儿童大多数的轻度残疾者, 在接受教育后, 对社会的回报率可为其教育投入的10倍。然而,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 其效益具有间接性、迟效性、流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这对于行政届期只有3~5年的政府来讲, 增大特殊教育的投入却不能在任期内收到多少效益, 似乎是“为他人作嫁衣”之举。因此地方政府能真正具有理解长远利益的视野和处理好“磨刀”与“砍柴”关系的能力, 实在是十分重要的。再则, 得到较好发展的残疾人能通过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 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 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精神价值, 具有独特的精神意义。

(3) 从科教兴黔的战略高度认识加速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 综合国力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因此, “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在“科教兴国”的时代背景下, 贵州提出了“科教兴黔”的伟大战略, 把发展教育事业, 努力提高全民素质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贵州民族地区, 残疾人占人口总数6.5% 以上, 是社会发展人口负担的重中之重。因此抓好民族地区特殊教育, 是优化人口素质和落实科教兴黔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加快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

2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十年发展目标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指出, “继续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面纳入国家和各地区义务教育体系, 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同步实施……”根据原贵州教育事业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和特殊教育现状, 笔者认为贵州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在十年发展规划中应着重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改革和发展:①树立现代的残疾教育观, 切实落实特教地位;②加大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建立立体特教资金渠道;③确立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初、中级合格劳动者的目标;④改革现有办学模式, 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特教办学体系;⑤开发乡土教材,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⑥建立特教教师队伍管理体系;⑦提高教育和管理质量;⑧将特教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确保经费投入、残疾儿童入学率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 构建具有民族地区地方特色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分散, 交通不便,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一方面, 经济拮据的地方政府很难在短期内修建足够数量、容量、质量的特殊教育学校, 以满足所有残疾儿童就近接受教育之需;另一方面, 在偏远地区修建特殊学校会因其学生人数少而导致学校规模过小, 投资效益低。这是当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所不允许的。而在偏远地区, 相当一部分残疾儿童 (尤其是女童) 因家庭经济困难承担着家务劳动, 根本无法寄宿读书。然而, 随着特教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各学科教师的配套, 特教学校会因师生比的逐渐减小而出现教育人力资源利用不充分的情况。因此, 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和分散的特教需求市场所形成的供需矛盾, 将随着社会进步和特教发展日显突出。因此, 决策者应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构建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且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以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

4 建立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双轨合辙”的办学体系

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经济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者和智力支持, 进而经济又回惠教育。在民族地区二者具有共同的自然和社会背景, 决定了它们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因此, 将特教发展的轨道转入社会经济运行轨辙, 以经济发展方向指导特教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 让特教与经济二者合辙运行, 形成发展共振, 既具可行性, 也具必然性。因此建立民族地区特教与经济“双轨合辙”的办学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1 以当地经济建设所需人才为目标, 培养合格的初、中级劳动者

特殊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要根据自身特点另辟蹊径, 避免与健康人群在热门专业中的正面竞争, 应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中寻找人才培养上的空缺, 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 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学有所用。这样特殊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教育的“双向转轨合辙”, 才能谋求自己的生存基础和发展空间。

4.2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 积极开发乡土教材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应改变目前单一套用国家规定课程的状况, 在开设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外, 还应针对本地的特点来开发乡土教材, 并在小学中、高年级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课程的开设要注意专业选择的针对性和超前性, 既要考虑残疾儿童少年的身心特点, 又要符合当地目前和今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 坚持专业设置的单一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以集中办好一、二个骨干专业为突破口, 使学校上规模, 上水平, 办出特色, 赢得信誉, 促进自我发展。

4.3 改革现有教育方法

民族地区特教教学方法, 应突破以讲授和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和形式, 坚持以“人”为本, 走下黑板, 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以杜威“教育即生活”[3] 的教育思想为指导, 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同时, 积极开展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和交际能力训练, 在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生产实践中, 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交际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4.4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与当地特教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以及评价制度, 以确保教育质量达到特教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以《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有关规定为依据, 以“全纳教育”思想作指导, 以避免学校生活中对残疾儿童的集体无意识歧视, 以残疾儿童的充分发展为目的。政府督导室督促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工作评价的重要依据。

4.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特教教师管理体制

贵州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在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够、专业不齐;在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不对口、管理未单列。因此, 首先要建立特教自身的教师培训体系, 加强特教教师的多专业培训。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中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 也要参加有关特教知识和技能培训, 提高任职能力。培训中, 应充分利用贵州教育对口支援的扶持政策, 采用“请进来, 走出去”的办法, 加强与外界先进地区特教领域的教师交流和经济交流, 努力提高任职水平。在管理上, 确立学校的法人地位。对特教学校和教师实行独立考核和评聘, 以增强专业意识和职业自豪感, 调动工作积极性。另外, 各县 (区) 要根据特教发展情况, 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适当超前作好特教人才数量、专业种类和质量的储备。

5 建立立体的融资渠道, 增加办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资金困难是特殊教育发展的“瓶颈”, 其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单一, 除了政府有限的拨款外, 几乎没有其它来源。因此建立立体的特教融资渠道, 是加速特教发展的关键。首先, 利用目前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残疾人和校办企业的政策性优惠, 特教学校应争取社会资金, 以建立自身造血机能, 地方政府应把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及其福利产业纳入教育发展规划, 认真做好、做活“少数民族”、“校办企业”、“残疾人福利企业”三项政策性工作, 扶持一批产教结合效果好的特教学校和校办企业, 使其自身具有造血能力, 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 达到特殊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合辙”双赢。其次, 地方政府在按计划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资的同时, 应进一步完善教育附加征收等教育经费主渠道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残疾人义务教育基金, 专项扶持特殊教育;认真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 募集社会资金。开源与节流是资金管理的两个重要手段, 因此认真核算教育成本, 努力减少在人力财力资源、经费结构和管理上的资金浪费现象, 提高有限经费的利用率, 也是缓解民族地区办学经费不足, 挖掘教育资金潜力的重要措施。

6 将特殊教育切实纳入法制轨道依法兴教

从《宪法》到《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基本法》, 无一不体现着国家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要求。而当前特教现状却凸现出地方政府在依法兴教上做得还不够。因此, 依法兴教, 加强执法管理, 保证民族地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国家标准和女童应占有的比例, 保证教育经费按计划逐年增长和足额定时到位, 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和特殊教育中人道主义的充分实现, 这既是法治的具体体现, 也是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质量得以提高, 残疾儿童充分享受应有权益的根本保证。

7 重视人口生态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特殊教育的影响, 抓好计划生育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口数量的要求和依赖随着科学的进步明显减小。因此人口超计划再生产将对社会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带来沉重负担。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中国在未来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4] 可见, 可持续发展除了承认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外, 必须强调人口学和生态学意义上的可持续性。由人口、环境、资源三个维度构成的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 人口是第一维, 是可持续发展网络的中心, 是一切生态、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引发的首要的内在动因[5] 。贵州民族地区的残疾人基数呈扩大态势, 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必须抓好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切实落实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转变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人口和残疾人的生育观。同时, 坚持不懈地把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处罚落到实处, 有效控制民族地区人口按计划发展。这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 也是特殊教育得以尽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结束语

贵州民族地区特殊教育的发展, 不仅受制于贵州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 也受制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 还受制于当地特殊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政府对社会主义人权实践的根本重视和切实依法兴教, 是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得以发展的保障。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自身须以市场为目标, 以产教结合为手段, 以提高残疾人群整体素质、使其融入社会生活主流为终极目的, 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并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新斌.人的发展平等——特殊教育的基本理念[J].中国特殊教育, 1998 (2) .

[2]赖彭城, 倪世雄, 袁铮.国际人权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3] (美)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4]姜学民.长江地区生态系统与可持发展[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9.

贵州民族地区 第9篇

一、人口流动状况

(一) 人口流动概念

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它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 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人口流动按照人们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人口城镇间、城乡间、乡村间和市内间等几种情况[1]。本文中所提到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指户籍未发生改变, 然而生活或工作地发生了改变。

(二) 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特点

1. 常住少数民族人口减少。

自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大, 许多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经济利益纷纷外出打工。从2011年贵州省人口普查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外出省外的719万人口中, 少数民族有326万人, 占外出省外总人口的45.35%, 比省内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9.24个百分点, 因此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现象较为普遍。

2. 民族地区外出农民工素质明显提高。

与“五普”相比, “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贵州人民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在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 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840.03万人, 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310万人, 占总人口的81.74%, 比2000年提高9.96个百分点[2]。

3. 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

据相关数据显示, 贵州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自发结伴外出为主, 投靠亲戚邻里介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然而通过政府统一有计划组织外出仅占很少的一部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贵州民族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仍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4. 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向具有不稳定性。

在改革开放初期, 沪惠等东南沿海地区因其改革较早、发展较快、经济较为发达且距贵州较近而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流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内地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 贵州民工流向逐渐由以东南沿海为主转向以贵州本省和周边省市为辅的多元流向发展。

二、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流动受动机、距离、规模、流向等多方因素的影响, 因此人口流动对流出地和流入地影响是多方面的, 即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 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 解决民族地区人地矛盾。

在历史上贵州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天无三日晴, 地无三里平”等负面印象。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乌蒙山区的崇山峻岭之间, 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因此,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时期, 开山采伐成了许多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大量的人口外流有效地减轻了民族地区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有利于把剩余劳动力资源转化为资本, 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这对于民族地区缓解人地矛盾, 保护生态环境,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中“落叶归根”、“安土重迁”、“荣归故里”等传统思想非常严重, 因此只要他们有条件都会选择回到故里[3]。农民工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学得一些先进技术, 然后回到家乡创业, 从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提高了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

贵州民族地区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发达地区, 流出人口的收入水平要高于留守于本地的居民, 这正是许多民族地区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大量的人口流出, 一方面可以增加家庭生活的投入, 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工业的发展促使工业反哺农业, 进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 提高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4. 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断假说”论认为, 人口流动导致生育数量减少。他们认为影响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流动可能会导致夫妇的分离, 从而减少与配偶的性交机会[4]。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贵州近年来人口出生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断假说”论不谋而合。据笔者了解的情况, 在贵州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后, 许多农村妇女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她们的生育观念会趋同于流入地的生育观念。因此, 从某种角度来讲人口流动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

(二) 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1. 人才流失。

根据国际惯例, 能够主动选择流出的人口都是素质较高的人才。贵州民族地区流出人口多以青壮年为主, 他们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 大量青壮年的流出必然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短缺, 影响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贵州民族地区大量青壮年的流出一方面使得农业劳动力出现老龄化, 从而减少了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大量的儿童由老龄人来抚养加重了老年人的负担, 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 从而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 农村地区经济风险加大。

农民外出打工赚取的大量收入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家乡的建设, 但同时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民族地区经济安全。当出现金融危机或民工流入地产业升级时, 这些农民工可能会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因此依靠“输血”来发展民族的地区经济具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人口流动加速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从流出地来说, 还是从流入地来说, 人口流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作用会越来越大。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民族地区来说, 人口流出虽然存在着一些弊端, 但也不失为一种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最为有效的办法。权衡两者关系, 人口流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三、协调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1.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从“六普”全省常住人口中, 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为2 840.03万人, 比“五普”增加310万人, 占总人口的81.74%。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 贵州民族地区教育普及程度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 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 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于发展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就显得尤为重要。

2.促进合理人口流动解决剩余劳动力分配。人口流动有效地缓解了民族地区就业压力,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5]。因此合理的人口流动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 一部分外出务工先富起来的农民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引导着农村劳动力的再次转移, 进而促进民族地区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调整民族的地区产业结构。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将影响着该地区人口的流动结构。贵州民族地区传统农耕种植业占有很大的比重,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需要的劳动力有限, 于是大量剩余劳动力流入珠三角或沪宁杭谋求发展。然而随着东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导致大量裁员, 从而影响到民工的就业与生活收入, 最终将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借助本地区的资源优势, 发展旅游及其与之相关的特色产业, 从而调整当地产业结构, 实现民工本地就业以促进民族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4.加大对贵州民族地区的援建力度。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仍处于欠开发欠发展阶段, 因此外界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造血”和“输血”都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贵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于丛山之中的小盆地, 大山阻隔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交通、水利建设, 尤其是与民族群众生活相关的公益事业的发展, 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援建民族产业, 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缓解民族地区的人地矛盾问题, 以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为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 完善法律制度, 建立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制度。大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处在生态保护的核心地带, 当地民众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 因此对于受益区域或单位就应该支付合理补偿给当地居民, 以此鼓励当地居民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贡献。

综上所述, 如何使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是中国当前和今后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口与经济问题的重要课题, 它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繁荣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因此, 正确认识民族地区人口流动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实现新农村建设,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陈慧琳.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66.

[2]贵州省统计局.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3]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69-85.

[4]Brockerhoff, M.and X.Yang.Impact of migration on fertility insub-Saharan Africa[J].Social Biology1994, 41 (1-2) :19.

贵州民族地区 第10篇

1 基本县情

兴仁县处于珠江流域的南北盘江分水岭上,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中缓边峻,县境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全县人口总数超45万。县境住有布依、苗、回等1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1%。2013年以来综合实力有所增强,但平均水平相对较为低下。

2 落后的传播手段

兴仁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传播手段落后,是导致该地区与信息社会相距甚远的重要原因。因此,除了运用常规的传播手段外,还具有一些特别的符号手段,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带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传统内涵。

2.1 语言符号

2.1.1 神话传说的传播

神话是一种古老的表达方式,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历史,通常都是用极为简短的三言两语来描绘一个神话故事,给人以了解、启示或信奉等目的。这几句通俗不过的话可以包含传播学上的“六个W”。神话教育、鼓励民众勤劳勇敢、传递祖辈的生产、生活经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观察这些神话故事,主要有两种保存方式,一是靠人脑来记忆并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二是靠文字来记录。

2.1.2 唱歌

唱歌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是先天赋予的特性,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经常以唱歌的形式来传递信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歌唱的类型也在不断的演进,从而产生出许多种类表达不同含义的歌唱。(1)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既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国曲艺宝库中的瑰宝。2006年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用于劳动节日或婚丧礼中。(2)哭嫁歌:在兴仁地区回族中,广泛流传着哭嫁歌,它是以“哭”的方式出现,具有强烈的悲剧审美价值。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哭嫁歌这种形式直接或曲折地反映出各民族不同阶段的婚姻形态及其礼俗等方面的信息。(3)对歌: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喜欢对歌这种形式。未婚男女聚集在一起对歌,倾吐爱意,通过对歌男女双方揣摩对方在歌中传递出的信息,如果彼此有意便可进一步发展。

2.2 非语言传播符号

布依族的铜鼓:铜鼓是兴仁县布依族人民的传世之宝,由于声音高昂,传播辽远,常用于民间传递信息。如今,随着新的传播方式的渗透和推广,铜鼓更多用于节日娱乐、婚事、丧葬、祭奠等活动,成为精神和物质财富的结合体,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3 视觉类非语言符号

2.3.1 服饰

布依族渊源于古越人中的骆越支,其服饰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布依族先民恒古遥远的原始意象,正是这些积淀的原始意象引领着布依族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生成因素包括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巫术图腾、生活习俗、宗教观念等。就传播学的角度而言,服饰符号构成,具有整体性,包括了神话、图腾、禁忌、宗教、生产生活习俗、历史、审美等方面的寓意。

2.3.2 舞蹈

在布依族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用身体语言来传递信息是非常普遍的,布依族是个勤劳的民族,他们的舞蹈都来自生活,包括反映生产劳动的、反映民族习俗的等等。这些舞蹈大多取自于对劳作动作的模仿,形象地表现劳动的过程,每逢过节或是遇到喜事时,人们都会载歌载舞,纵情欢舞,宣泄情绪,赞美生活,从而达到娱乐的目的。

3 结语

兴仁由于信息传输设备的不健全所导致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受众不论在知识传播方面还是在了解外界方面都受到严重的限制,加之受众自身的诸多因素如文化水平低、接触媒介动机模糊、自主选择媒介的能力较差、特殊的传统的信息传播渠道等等因素,出现封闭、隔绝的状态,传播难以有效进行。

如何优化贫困民族地区的传播模式和手段,本文认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优化传播硬件设施,使现有的资源配置与政府的投入达到最充分的利用;搭建信息网络,建立与之完善的联系;加强贫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推广新媒体,新媒体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进行传播,每个参与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重视新媒体传播必将成为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大背景下,考察贵州兴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环境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传播特点及落后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以期使之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这对摆脱由落后的传播所带来的贫困和落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环境,传播符号

参考文献

[1]单晓红.传播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郭礼中.兴仁县志[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展溜村;贫困文化;文化扶贫;

一、贫困文化与文化扶贫

(一)贫困文化

产生贫困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农民落后的文化水平是农村文化资源欠缺的关键,加之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于既定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取向,这是贫困者对贫困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适应和自我维护。

(二)文化扶贫

何谓文化扶贫,王俊文的《反贫困必由之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关键解读》中指出“文化扶贫是对贫困人口精神状态或文化价值观方面的革命”。徐永平《贫困文化的思考》中指出“文化扶贫的本质就是要以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造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价值形态”。3学者们对文化扶贫概念的界定,都是从贫困的主体——“人”的角度入手,走“文化扶贫”的道路,从而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没有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能如期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就无法筑牢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解开贫困枷锁,彰显发展活力,归根到底是内生动力。要使地方稳定地走上致富之路,还需要建树“源头治贫”的理念。”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下,更迫使我们去探索文化扶贫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展溜村“文化扶贫”的现状极其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对南寨乡展溜村文化扶贫的实地调查和访谈,发现其文化扶贫的现状和文化扶贫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鲜明特色,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南寨乡展溜村及其文化扶贫现状

展溜村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寨乡。全寨苗族同胞祖祖辈辈形成了“以歌养心、以舞养身、以酒养神”的独特生活方式。

目前,展溜人口处于平稳发展状态。2015年,展溜村总户数为135户,总人口为536人,其中农业人口531人,占总人口的99%.人口男女比例为1.2比1。

展溜村村民绝大多数是小学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58%。在小学文化中男性所占的比例达86%,6%的文盲人口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达76%,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遇见将来初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将稳步提高。

据调查,2009年,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溜成立了“社区文化保护协会”。协会成员包括有特殊的技艺锡绣传承人、木工、歌师、芦笙队队长、妇女主任共10人。青年团是展溜的民间青年社团组织。

(二)展溜村在文化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健全

第一,展溜村供电能力不足问题。展溜的电力供应不稳定,经常停电,尤其是恶劣天气情况下更是长时间停电。第二,展溜村现代媒体、通信、网络色设施依然薄弱。展溜村可以用移动电话,但是不能使用固定电话,不能使用手机上网,导致带来了诸多的不变,甚至消息闭塞。第三,展溜村交通不便。从剑河到县城,因为沿途都是盘山公路,道路崎岖,所以开车大约需要3个小时。总体上看展溜因为地理位置限制所以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出行较为困难。

基础设施不健全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在资金上,因为农民增收慢,没有多余资金投入,多年来国家财政投入严重不够,同时农村资金大量向城市逆流;在组织管理上,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不科学,缺乏管理主体,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严重;从制度保障上看,尚未制订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实际工作中随意性建设比较普遍。

2.传统锡绣不流行

锡绣是展溜村的传统手工艺,在织布、绣、染色、做衣服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其民族特征、生活环境、历史背景的技艺和步骤。随着社会的发展,穿锡绣的社会空间已经被大大压缩,对年轻女孩子来说,锡绣确实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现在的女孩子也仅限于放假回家的时候才绣,平常上学的时候是不绣的。

不可否认,展溜锡绣这一传统的技艺越来约收到现代社会的冲击,尤其是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一辈人逐渐去世,村民对锡绣这一传统技艺没有实施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这一瑰宝确实面临失传的危险。

3.教育资源的缺乏

第一,教育设施不完善。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拆点并校政策后,展溜小学被并入白路小学,因此目前展溜村没有任何教育机构。白路小学距离展溜村大约有1.5公里,每天学生都是步行去上学。第二,师资力量薄弱。白路小学目前一共有在校生92人,这些学生中38人来自展溜村。白路小学现有专职教师4人,每个老师一天要完成6节正课,加上一节学前班课程,一天共七节课的工作量。第三,教学环境有待改善。学校校舍为一栋2003年修建的三层木结构楼房,外表看上去较为破旧。

主要原因分析:第一,教育经费短缺。作为农村小学,直接进入学校的教育经费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制约和阻碍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第二,培训与教学脱节。教师参加教育培训的机会很少。第三,学校领导意识滞后,思维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传统教育意识上,没有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长远发展目标加以强化实施。

三、加强农村“文化扶贫”的思考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进步。面对惠及十几亿农村人口的大国,要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促进科学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就必须着眼农村的实际,加大文化扶贫力度,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科学制定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法规。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尽快制定出符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其次,农村基础设施法规需要政府尽快建设、加快出台,同时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开招标提供了可靠保障。按照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共建城乡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互联网和有限电视网的覆盖率,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二)加强锡绣的传承和保护。第一,重视教育传播的重要作用。可以在多所中小学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传承培训活动。第二,扩大学习群体的范围,让男性学生们正视锡绣,正视自己家乡的珍贵瑰宝,从而达到全民学习的效果.第三,传播认识态度,宣传扩大锡绣的对外影响,提高展溜村农民对锡绣的认识,并在客观上扩大锡绣制品的社会需求,增加民众对锡绣的文化价值认识。

(三)大幅度的增加教育投入,广开社会投资渠道。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尽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增加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现代化。第二,为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继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鼓励教师多“走出去”参加培训,与时俱进,开阔眼界。第三,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帮助所有农村学校完善电脑网络设施,在学校图书馆建设、教育类报刊杂志订阅上给予补助,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扶贫建设。文化扶贫离不开社会各领域的支持和关注,它是一项需要多方介入的长期性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注:

王文俊.我国农村贫困状况的成因及反贫困战略选择[J].农业考古.2007:295-299.

贵州民族地区 第12篇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既是点燃智慧的火花,也是学习新知识动力的源泉,还是英语写作的重要动力。

1.根据学生实际,精选写作题材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根据实际精心选择写作题材,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色;既要富有地方特色、又要富有教育意义。人教新目标(Goforit)八、九年级每个单元中都有相关教材内容的写作题材,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修改。比如,新目标(Goforit)八年级下册Unit2Section 3我把这部分写作题材改为:WritealettertoyourEnglishteacher,Giveadviceaboutwhathe/sheshoulddowithhis/herstudents.让学生能借此机会用英语与老师交流,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师生感情;九年级Unit1SectionB3b我把这部分改为:WritealettertotellyourbestfriendthewaytobeabetterEnglishlearner.等,让学生既能练习英语写作,又能互相交流英语学习方法。

2.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写作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在英语写作中倍感吃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难的句子老师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为学生讲解,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复述出来,然后再帮助学生弄清楚英语的表达习惯。(前提是老师应在业余时间多运用自己的语言环境学习几种少数民族语言。)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亲切,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让课堂气氛更加愉悦。

二、让学生仿写或扩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仿写,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有效英语写作训练形式,被广泛运用于中学写作教学中,人教新目标(Goforit)教材里面安排了大量的仿写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模仿课文思路、课文结构、课文情景甚至课文句式。既可以边说边写,也可以课后练习。如在上人教新目标(Goforit)九年级Unit9时,我让学生仿写Whenwascomputer/telephone/TV...invented?让学生在仿写过程中学会英语的正确表达方式。

2.扩写也是训练英语写作的重要环节,对提高英语初学者的英语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句子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句子或文段。如Theboyismyfriend.我让学生把这个句子扩展为含有比较多单词的正确英语句子。有一学生例句为:TheboyonthedeskismybestfriendinChina.然后扩展为尽量多的英语句子。学生的例句为:Thehandsomeboywithtwobigblackeyesunderthebiggreentreeismybestfriend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which Idreamtobein.等。

三、由易到难、由句到篇、循序渐进

因为贵州很多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师资缺乏,教学条件不足,很多学生都只能是进入初中以后才开始学习英语,所以他们起步晚,起点低。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句到篇,循序渐进的原则。其途径是:以听说读带动写作、以词促句、以句促篇。

1.课堂上尽量多地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或用英语回答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强化学生的听说练习。

2.背诵经典段落好文章,坚持做口头作文,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3.准确用好近义词和动词,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如Kateisagoodstudent,Shestudieswell.Andsheisalwayskindtohelpothers,soeveryonethinksshelookssonice等。

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英语写作是一个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写作习惯,才有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可能。

1.要让学生多背诵,积累写作素材

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学生由于深受民族语言的影响常常写出逻辑错乱、结构失衡的句子和语段,甚至是很多Chinglish(中国式英语)。中国清代诗人孙洙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为了让学生能写出语法正确、表达地道的纯英语句子和文章,笔者多年来一直让学生每天背一句佳句或谚语,每周背一段或者一篇优秀的文章(当然,要按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背诵内容和文章的长短篇幅,因人而异)。如让学生背记以下句子“Wehavenorighttobefoolingaround,becauseoureverydaylifeandschoolworkaresupportedbyourparents’hardworkandsacrifice!”“Eachlightaboveisyourmother’seye.”“Nothingintheworldcantaketheplaceofpersistence.”和短文“Howdowedealwithourproblems?”“ShouldIbeallowedtomakemyowndecisions?”等等。

2.教师及时批改

作文的批改对学生的写作是否提高有很大影响。教师批改作文要及时,也需要有技巧,对于写作中出现的普遍问题,要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个别问题要以当面批改或让学生互评的方式解决。同时,教师在批改作文、写评语时,要有耐心和智慧,多用一些积极的评语激励和鼓励学生。如DearWen,I’msoproudofyou.You’lldomuchbetterifyouworkalittleharder.等。批改时,还可以只把错误划出,让学生自己动手改错。这样,教师节省了时间,学生则因为通过动脑和动手改正而加深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上一篇:职业自觉下一篇: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