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思考范文

2024-09-08

经验思考范文(精选12篇)

经验思考 第1篇

一、反复运用基础概念, 保持用脑的状态

案例1: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关系这一节, 难点在极限思想, 为突破难点, 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中等以上学生, 可直接用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来引入, 让基本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升温)

这种运动速度是无规律变化吗?速度和时间是什么关系?板书公式后, 对公式中每个符号的含义让学生说一遍 (对于刚学的公式, 尽量重复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

过渡到“位移”, 让学生回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节, 观察打的纸带:每相邻两点的距离怎样变化?说明它的速度如何变化?如果减速呢?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式怎样的? (对于简单的问题, 尽量用提问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呈现, 学生在一问一答中保持动脑和注意力)

二、铺垫多一些, 注重知识连贯和联系

呈现: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做什么运动?能把这个图像转换成位移时间图像吗?画出位移时间图像后, 怎样找到0到t时刻物体的位移?学生边说老师边操作, 位移图像中有位移的信息, 速度时间图像会不会也包含位移的信息?在速度时间图像上用有颜色的粉笔分别标出矩形的长和宽并问什么含义? (若没分别说出长和宽的意义这一步, 直接问面积是什么, 学生反应不过来。)

三、把知识揉碎、细化、渗透, 决不整体塞给学生

呈现: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物体做什么运动? (反复训练从图像获取信息) 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 是否也可以读出位移的信息?

呈现:两个圆, 分别内接正六边形和正十二边形, 哪个正多边形的周长接近圆的周长?里面的正多边形边数越多, 周长就越接近。画出你能达到的最多的正多边形 (画图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 体验到非常接近的感觉) 。通过画图, 体会到徒手画到十二边已经很困难, 正好引入魏晋刘徽已割到三千多边的资料。

四、台阶低一些, 细微的地方往往是必需的逻辑拐点

画出一条弧线和相应的切线, 让学生理解割的越小, 两线的差距就越小, 人实际能割的条数是有限的, 但有没有正一万边形?它存在吗?虽然做不到, 但大脑能想到, 这就是思想的魅力, 我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得到发展 (学生不仅体会“做得到”和“想得到”的区别, 也明白学物理在于锻炼思维能力。)

板书:极限思想, 无限分割逼近。我们刚无限分割了什么? (立刻反回去理解极限思想) 前面我们用过这个方法吗? (让学生联想到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我们又无限分割什么, 逼近什么?

五、多一些参与体验, 由具体到抽象

看必修 (1) P37的表, 师生一起把表中数据转化成速度时间图像。把学生A估测位移的第一项0.38×0.1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答0.38和0.1分别是什么。在图像上用有颜色的粉笔画出。由于前面铺垫, 学生很快明白面积是位移。这是物体真实运动的位移吗?同样的时间, 一个以0.38m/s做匀速直线运动, 另一个由0.38m/s加速到0.63m/s, 哪个位移大呢?让俩学生现场模拟情景。明白求出的位移和实际位移的关系。让学生说第二项, 最后五项相加。怎样才能估算更准确一些?有学生讨论, 有学生取中间值匀速直线运动, 有学生看书, 因此过渡到书上的方法, 把图像上五个矩形画成十个, 位移就?画出比五项多出部分, 通过动画分割, 让学生看到面积逼近, 为更形象说明, 设真实位移是10米, 五项之和是9米, 10项之和是9.99米, 20项之和就是9.999米, 40项之和是?后面学生自动接上。

思考:看起来是技术, 实际上是耐心。备课中步步体会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和思维障碍, 搭好台阶铺垫。

六、游戏不仅调动学生兴趣, 更要层层递进激发思考

案例2:自由落体这一节引入:准备好一支漂亮短笔, 老师抓住笔的上端, 请一位学生把手放在笔的中间, 说明:若老师放手他能抓住, 笔就归他, 学生们笑。松手, 他差点抓住, 再来一次, 还是没抓住, 其他学生要求上来, 结果仍失败, 为什么抓不住呢?

思考:能用游戏方式引入就不用演示, 能用演示就不用讲述。

案例3:说明加速度可变, 举例:小猪生下来第一天增重1000克, 第二天增重900克, 第三天增重400克, 说明了什么?第一天之内每秒增重快慢是多少?若 (1000+900+400) /3, 又是什么意思?

建立变化率后, 提问:高军10岁时身高是1米, 现在16岁, 身高是1.7米, 用 (1.7-1.0) /6是什么的变化率?

七、用类比法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 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此法去理解所学的知识 (迁移)

物理概念教学, 要做到细化知识点, 渗透物理思维方法, 反复运用, 学会类比。概念的学习既是目地, 更是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玉英.物理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实施换位思考的经验做法 第2篇

问题背景: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当部门之间出现矛盾时,企业领导经常要求大家进行“换位思考”,以便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换位思考”真是那么有效吗?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换位思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无法得到广泛推广。首先,应具有合作氛围的企业文化,如此才能便于沟通和合作,否则,即使企业高层反复要求,也只是偶一为之而不能持久。其次,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它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先付出,然后才有可能获得回报。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冲突,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获得双赢是很困难的。因此,只有在非常优秀的企业里,这种体现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观念的人本管理才能得到比较广泛的推广,而在大多数企业里只能是少数人在进行,还不能形成一种氛围。

如何才能把“换位思考”这种先进的管理思想落到实处呢?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提出的“换位工作法”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案例过程:

三洋制冷认为:“换位思考”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但是受到企业内部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受到各种干扰而难以持久地实施。而如果能通过某种变通的方式,使实施的人员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则会取得一定的成效。这种方法就是“岗位轮换制”的变化形式“换位工作制”。企业内实施岗位轮换制,是企业有计划的让员工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方法,从而达到考察职工适应性和开发员工多种能力、进行在职培训,培养主管的目的。三洋制冷从创业伊始,就在生产一线的制造部内,对一线员工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轮换,使一线员工达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水平,逐步把员工从仅具单一能力培养成为复合型员工,可以承担多种工作。三洋制冷在实践过程中欣喜地发现,经过岗位轮换后,不仅员工的能力提高了,技能更全面了,而且能够相互理解对方的工作了,在配合上效率更高了,特别是上下工序间的岗位轮换效果更好,能够提出许多改进工作的办法,使原岗位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上下工序间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不需要上级的干预和协调,也能得到较好的处理。那么,这种从“岗位轮换制”发展出来的“换位工作制”能否在管理岗位加以推广呢?

三洋制冷在借鉴“岗位轮换制”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发现“岗位轮换制”存在一个弱点,就是见效较慢,一些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无法用此方法加以解决。为此,三洋制冷把制造部行之有效的“换位工作制”进一步推广应用到管理岗位,在管理岗位上逐步实施“岗位轮换制”以获得长期成效的同时,“换位工作制”这种短平快的管理方法也卓有成效。营销企划部是公司对外开展业务的窗口之一,各分公司、事务所、代理商与用户所签订的合同、信息等均汇总到该部门,由该部门与公司内各部门沟通并最终确定。但是,在2000年到2001年期间,由于该部的相关人员对公司的产品和内部运作不熟悉,导致在技术设计和标准、生产运作等方面出现许多矛盾,反过来对市场销售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公司认识到这一点后,根据我们的建议,在2002年初,分别从生产管理部和技术部抽调一名员工,调入营销企划部去承担相关工作。由于他们对公司的产品和内部运作非常熟悉,因此既可以满足外部的要求,同时又加强了与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的沟通,比较迅速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运营效率显著提高。在这两名员工调入之前,营销部门有较为明显的抵触情绪,而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的显现,对他们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2004年公司进行组织机构调整而要把他们调到其他部门的岗位上时,营销部门坚决不同意,通过把原生产管理部的员工提升为部长助理等方式,来留住骨干员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换位工作制”确实具有一定成效。

案例启示:

“换位工作制”是三洋制冷鉴于“换位思考”难以广泛应用而在“岗位轮换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是对“岗位轮换制”的一种补充,是在具有比较密切业务联系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一种人员流动,在三洋制冷的管理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希望有志于提高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人们,共同进行完善和发展。

经历思考过程 积累数学经验 第3篇

思考的首要条件是学生知道自己要想什么,也知道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再用独具特色的数学眼光去经历一系列的认知过程。例如,在“认识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先要求学生操作,动手摸一摸,同时教师抛出有指向性的问题:“现实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表面,谁能摸一摸这纸盒的表面?”此时,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了深刻的印象,并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之后再请学生摸球的表面,操作完毕,学生又各抒己见。教师又问:“我们的书有几个面?请同学们再动手摸一摸它。”最后摸到身边物体,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自己找物体,摸摸它的面,一边摸一边思考它们的不同点。”学生在操作中得出结论:“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有各种形状,有的是平的,有的是弯的。”显然,每一次操作教师都提出了要求,学生在明确的“指令”下,很自然地概括面积的含义。

二、经历过程,让“思考”有内涵

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方式思考,必须要经历一个思考的过程方能获得经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又有价值的数学活动尤为重要,让学生踏实地经历思考过程,积淀思维经验,让思考更有内涵。

1. 聚焦矛盾,让思考有抓手。

学生在遇到矛盾碰撞时会表现出心潮澎湃的状态,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尤为突出,只有思考有了抓手,数学的灵感才能发挥到极致。例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为了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理解量角器的创造过程。一位教师回到了起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量角器,再现了量角器发明者的思考轨迹,引导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的动态过程。教师用活动角比较出2个角的大小∠2>∠1,繼而提问:“∠2比∠1大多少?”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即时出示大小为10°的小角,经过操作对比得出∠2比∠1大一个10°小角。教师提出“这些小角操作起来,这么不方便。谁能想个法子,既能克服操作麻烦,又能发挥用小角精确比较的优点呢?”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下,有位学生突发奇想:“将小角连起来!”教师引导学生用18等分的半圆工具量三个角的大小,当量到∠3时矛盾又一次出现:“这多出来的一点点不满这个小角的小小角,又该是多少?”引导学生要把小角分得更小一点,角的计量单位“度”顺其自然地引出了。教师又问:“怎样让我们一看就能读出一个角的度数呢?”这个数学问题极具价值,它再一次冲击学生的认知,两圈刻度就在冲突中引进,整节课设计矛盾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 回到源头,让思考有根基。

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教师便可从根基入手,回到源头,降低学习难度,循序渐进。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得转化思想深入学生大脑,继而追问:“圆同样是平面图形,我们能否也用转化的方式,化圆为方,来推导面积公式呢?”学生的思维被激发。生1:“我想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来求面积。”生1:“我想把圆割补成近似的三角形。”生2:“能否把圆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思维找到了跳板,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适当回到源头,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的思考成为有源的活水,构建出灵动的数学课堂。

3. 关注活动,让思考有拔节。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探索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的思考有拔节。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五根小棒,长度分别为10 cm、20 cm、20 cm、30 cm、40 cm,请学生任意取出三根摆三角形,要求是:不能更换。结果有的学生迅速拼出来了,而有的学生怎么也拼不出来,学生认知发生冲突,打破了原有的认知平衡。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拼出来而有的同学却能拼出来?”回想操作过程,学生思维有所顿悟:“任意三根木棒拼三角形,一定跟小棒的长度有关。”想象的答案在实际操作中验证,学生受到鼓舞,主动思考、积极讨论,最后总结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思考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中有了思维的拔节声,课堂呈现出迷人的生命活力。

三、且行且思,让“思考”有经验

1. 自我否定错误,以退为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或对事物有不同理解等原因生成各种“错误”。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即时生成的“错误”资源,创造适当的活动,引起质疑,为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特别要让错误成为催化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快地走向“正确”。

例如,教学“平均数”一课,笔者出示一组投掷飞镖的成绩统计:“8环、8环、9环、3环”。笔者让学生估一估“A同学的飞镖水平是几环?”学生们纷纷发言,答案多样:有9环、8环、7环,也有3环。笔者暂不评价学生的估算结果,而是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验证估的那个数。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观察、质疑:“9环或3环能代表A同学的掷飞镖水平吗?”此时的课堂沸腾了,学生均表达出共同的意思:“9环太多了,3环太少了。”笔者追问:“按大家的意思8环、7环都有可能,A同学的掷飞镖水平到底是几?用什么办法让大家相信你的推断?”这时学生进入了深思境界,不一会儿便自信满满地举起手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统计图的直观效果,诠释了“移多补少”的方法。师生用“先合并再均分”的计算方法进一步验证了A同学的掷飞镖水平是7环。教师在课堂中利用好错误资源,不要着急做出正确的评判,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找到错误的原因,从而进行自我否定,以退为进,掌握正确的方法。

2. 自我反思、评价,张扬个性。

课堂中平等对话,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比关注学习的结果更重要。关注知识生成过程中学生所体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比纯粹地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教学中,还得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又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开发。

真正精彩的数学课堂不仅在于形式多么新奇独特,内容多么丰富多彩,更在于形式和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维含量以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当教师引领学生在数学思维世界里快乐地遨游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充满魅力的。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经验与思考 第4篇

1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的基本出发点

近些年来, 全国各地大小村庄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 村庄整治过程中的障碍也日益显现, 笔者简单总结了当前我国村庄整治面临的障碍:第一, 规划滞后, 标准缺失, 带来同质化、特色丧失等问题;第二、投资资金匮乏, 缺乏有效多元的投入渠道;第三、管理机制不顺, 阻碍村庄环境整治稳定发展;第四, 在现有的村庄环境整治过程中, 公众参与很薄弱, 群众积极性不高等。

为了解决村庄建设中这些日渐显现的普遍问题, 苏州坚持不断探索, 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整治路径。苏州是城镇化率已超过70%的城镇密集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 村庄是最脆弱的, 极易被现代城市文明所吞噬。而苏州拥有发达的城乡经济、密切的城乡联系、较小的城乡差距、密集的城镇体系, 使其得以更大力度、更广泛深入地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苏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整体水平在全省已经处于领先地位, 结合苏州的总体发展水平、结合苏州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要求苏州以更高的标准开展村庄环境整治, 特别是要在提高整治质量水平、突出江南水乡特色、彰显田园风光风貌方面做出更高要求。

尽管苏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基础好, 但在整治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笔者系统的总结了苏州在村庄环境整治中积累的具有借鉴价值的特色经验, 同时也对苏州村庄环境整治中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反思。

2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的特色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经历了“从瓦房到楼房”的改变、农村改造时期、始于2003年的城乡统筹阶段, 以及始于2009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四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 苏州依据城市化、工业化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和群众的突出需求, 不断丰富村庄整治内涵, 完善村庄整治手段。在新一轮的村庄环境整治中, 苏州坚持规划引领、典型示范、特色保护、长效管理、多方参与、优化机制, 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的经验。

2.1 以规划为龙头, 因地制宜, 高度重视典型示范作用

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 是苏州实现村庄环境整治任务按时保质完成的有力保障。为加快推进苏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苏州人坚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 综合考虑城市化和乡村特色保护等因素,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基层、尊重实践”的原则, 全面开展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切实发挥规划对村庄环境整治的调控引领作用。

在苏州市范围内的村庄规划中, “强化特色”被提高到核心地位, 强调充分体现江南水乡特色风貌。譬如, 苏家尖村的规划中提出要结合江南水乡元素, 以河塘、水栈、船只、船舫、路桥和民居为重点, 基于现状, 见缝插绿, 突出苏家尖村的历史人文景观和建筑风貌, 彰显清新、淡雅的乡村大自然美景 (见图1) 。又如, 吴中区按照“小而精、大而全、自然生态、文化保护”四大特色, 因地制宜优化农村环境:横泾街道新齐村、甪直镇淞南村, 突出实用简约原则, 小而精致;胥口镇马舍村、临湖镇牛桥村整治, 涉及农户超百户, 大而周全;东山镇三山村、光福镇香雪村整治,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 人与自然相得益彰 (见图2) ;金庭镇明月湾、东山镇陆巷村整治, 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和古建筑, 文化味十足。

2.2 用兼顾共性与特色的标准进行村庄环境整治

在实际操作中, 村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 很难用单一的标准去要求。因此, 苏州在《江苏省村庄建设整治工作要点》、《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 (试行) 》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实行规定内容、差异标准的整治策略, 并允许各地根据自身情况, 在完成“规定动作”前提下, 制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自选动作”。

苏州从全市层面将村庄环境整治的标准分成三类:一是规划保留村庄, 按照“六整治, 六提升”的要求, 必须按省定二星标准创建“康居乡村”, 其中创建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比例不少于20%;二是列入非规划保留的重点窗口村庄, 主要是铁路、公路两侧及城镇、开发区、旅游景点周边的村庄, 也要按照“六整治、六提升”要求, 力争达到一星级以上“康居乡村”标准;三是其他非规划保留村庄, 按照“三整治、一保障”为主要内容, 达到《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标准》中的“环境整洁村庄”标准。在全市标准的基础上, 从各地实际出发, 充分尊重不同地域村庄在产业结构、空间景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制定各自的整治内容和标准, 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现象。

为落实好这些标准, 苏州还高度重视典型示范作用。譬如, 吴中区结合村庄的不同规模、区位、资源和经济条件等情况, 分类打造出了像木渎白象湾、胥口马舍村、横泾新路、东山陆巷等各具特色的整治典型, 对其他地区的村庄整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见图3) 。

2.3 彰显文脉, 在古村落保护上谋良策

古村落是民族深厚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被誉为“藏在深闺中的瑰宝”, 拥有质朴的原生态风貌和无可替代的民间文化魅力。苏州的古村落数量多、保存完整、价值大、文物密集, 是苏州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苏州人深刻认识到保护开发古村落对于地域文化传承和现代文明持续建设的重要意义, 通过立法先行、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多元筹措资金、创新发展模式等创新做法, 在理念、政策、法规、机制、运作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完善, 切实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 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陆巷、明月湾两个古村落已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陆巷古村完成修复的惠和堂5处明清古建筑, 已被一并纳入古村落旅游路线;陆巷、明月湾和三山岛分别被命名为全国旅游示范点, 成为长三角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张家港塘桥金村庙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苏州在古村落开发保护方面艰辛而又创新性的持续探索 (见图4) 。

2.4 优化机制, 构筑强有力的科学推进体系

首先, 苏州市在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正式将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 强化领导组建机构, 建立起推进考核机制, 不断强化村庄整治领导工作, 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进机制, 有力地保障村庄整治工作的推进。

其次, 在资金投入上建立稳固的资金保障。在不断扩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 通过市、镇、村共同努力, 落实以奖代补等创新的资金拨付引导具体办法;通过高效整合其他相关资金、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 支持村庄环境整治的顺利进行。

第三, 苏州在村庄整治工作推进中, 搭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多种途径的培训提升从事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骨干的业务能力, 建立与市 (区) 、镇、村挂钩指导制度, 有针对性的对联系点整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苏州还通过建立村庄环境整治信息网络体系, 及时发布整治动态, 推广工作经验, 发挥示范作用。

2.5 着眼长远, 确实落实长效管理制度

村庄环境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 在某种意义上看, 村庄环境整治容易、管理难。苏州人在通过集中整治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 强调把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作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 加快推进村庄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垃圾收运等体制改革, 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轨道。各市、区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为契机, 重点针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建立完善村庄环境管理专项制度和机制, 制定实施农民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规民约, 建立责任包干制度, 努力做到运行高效、管护到位。同时, 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知识教育普及, 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维护和长效管理中来。

2.6 多途径发动群众, 促进多方参与

苏州自村庄整治工作启动之始, 就高度重视通过深入的宣传营造氛围, 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市整治办印发了《关于加强苏州市村庄环境整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 从制度上加大宣传力度, 营造整治氛围, 并在《苏州日报》等媒体通报各市、区村庄整治进展情况, 让社会监督各地村庄整治的时序进度。各市、区在宣传动员、群众参与方面各出奇招, 如张家港市把发动群众作为重中之重, 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环境卫生志愿者行动、示范评比促村庄整治等活动, 通过村委印发告村民书、村干部上门宣讲、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发动群众自觉参与整治保持长效管理的积极性。又如, 吴江区深入镇村, 运用民生访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村民现身说法, 充分反映村民对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后的喜悦心情, 掀起广大村民“投身环境整治、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 让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利用双休日开展村庄整治义务劳动, 使党员干部成为村庄环境整治中的主力军, 并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营造了良好的整治氛围。

3 关于苏州村庄环境整治的深层思考

尽管苏州已经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但也引发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简单的总结。

3.1 土地浪费问题

调研发现, 村庄整治带来的人口减少、农民居住迁移并不必然导致村庄规模的缩小, 反而会使得村庄土地利用率不断下降。首先, 房屋是农民积蓄的不动产, 对于在城镇安家落户的农民, 出于对宅基地房屋增值的考量, 多数农民不愿放弃农民身份, 这些房屋的居住功能在不断弱化。其次是“一户多宅”现象突出。我们对苏州吴中区、吴江区、太仓等村庄进行调查, 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因农民迁居, 村庄存在不同数量的闲置房屋。对于远郊的村庄, 位于村落中心长期处于闲置的老宅经漫长风雨逐步衰败、废弃, 形成了村庄外围粗放式发展、内部衰败的“空心村”现象, 村庄土地利用率持续下降, 浪费严重。

3.2 公平问题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而规划的本质是遵循科学发展观, 在履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 公平、公正地进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满足各阶层人士的社会需要,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苏州村庄整治的过程中, 由于不同村庄按照不同标准、不同时序进行整治, 虽说是因村制宜, 但在很多方面易引发公平性问题。譬如, 苏州强调“重点村庄、高速沿线窗口村庄重点整治”, 这样的政策导致政府精力、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 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所以在村庄整治引入公共参与势在必行, 只有这样, 政府才能公平、公正的进行科学决策、保证整治内容有效实施, 也能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3 农村负担加重问题

把管理落到实处是苏州进行村庄整治的一个难点, 也是一个行政成本的问题, 环境整治以及后期的长效管护需要大量的资金, 虽然农村单个建设项目相对城镇要小, 但是零散的小项目总和仍需要大量资金, 即使农村单个项目管理手续可以简化, 但管理成本总量仍很巨大, 并且管理越规范成本越高。加之农村地域广阔, 相关成本资金还会增加。这些资金从何而来?在前期整治中苏州已有很多村庄负债累累, 农村纳入政府管理范畴的经费是巨大的, 如没有相应财力的支撑, 结果只能是形式转变快于实质转变, 从而增加农民负担、增多农民的抵触情绪, 同时会引发新的腐败。

3.4 文化破坏问题

苏州重视古村落的保护, 已挂牌保护的33个古镇古村可谓是苏州众多镇村里保护价值最高的一批。但除此之外, 还有数量庞大的一般性村庄。这些村庄得不到重视, 通常被选择拆除。可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通过调查发现, 这些被拆除的古村、街区也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而这些被拆除的村庄或按城镇标准建设整治, 使赋存在其中的文化彻底的灭失。一般性村庄或者集镇, 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随意地推倒重建或盲目地大拆大建会毁掉祖先创造的财富, 毁掉文化遗产, 毁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程。我们需要把古村落古镇保护与村庄环境整治有效结合, 更需要重视一般性村庄的文化传承问题, 避免村庄的文化遗产被彻底破坏。

3.5 生态破坏问题

广大农村散布在自然环境中, 本应与自然有机联系, 形成良性的新陈代谢循环, 然而村庄整治过程出现了许多建设性的生态破坏问题, 譬如, 不透水道路, 道路建设中抛弃了传统工艺和尊重地域特色的模式, 而片面用城镇化、水泥铺装;弯弯曲曲的河道强行取直;引入不适宜当地生存的外来绿化物种等等。如果不加重视, 这些不良做法很可能引起农村生态本底退化和人居环境恶化。

3.6 社会生活异化问题

有些规划多采用城镇化的方式解决农村问题, 往往提倡“非农化”的生活模式, 希望村庄迅速完成城镇化, 如为了环境卫生、面子好看, 禁止养猪、养殖家禽, 禁止户外晾晒衣服, 整掉房前屋后的菜地等, 使得原住居民生活不方便。乡村社会有其区别于城市社会的诸多特征, 家庭、社区、邻里之间都有其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合理性和特殊性, 在规划中不应被忽视, 而应该加以利用, 以形成独特的空间形态和社区形态。因此,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要以人为本, 倾听村庄居民的生活需求、发展愿景, 让村民了解村庄未来的蓝图, 并及时总结反馈意见, 修改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符合当地村民意愿的村庄整治规划。

4 结语

苏州的村庄环境整治, 是在区域经济发达、城乡发展相对均衡、城镇化水平高等背景下推进的,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然而, 苏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反思, 仍能反映出许多共性的问题, 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的村庄整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勇, 李广斌.苏南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居住空间转型——以苏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4) :99-104.

[2]吕斌.公众参与架构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3 (3) :34-38.

[3]倪锋.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初探——以北京地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1) :64-69.

[4]仇保兴.我国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误区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13 (1) :1-6, 17.

经验思考 第5篇

如果要问我是什么性格,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应该是多重的,在工作中,更多的应该表现为成熟、严谨,在生活中则是活泼爱闹的一面.来到XX,成长和进步是我最大的感受,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可以感觉到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但是成长是一个不可量化的词,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工作中的所想所悟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悟:

好心态决定好未来

在XX部,事情会相对比较琐碎,也会来得比较急。刚开始上手的时候会有些手无足措,后来就开始向各位同事请教学习,与其说学习,不如说模仿,但是我认为,在模仿中成长是非常适用于我们新人的。刚开始观察和模仿的是一些浅层行为,比如工作的一般流程,再后来就是工作方法,例如是在沟通这件事上,刚开始学的是这件事应该跟哪个部门沟通,后来更多地是思考这件事跟谁去沟通能得到更满意的答复,采用怎样的沟通方式会更高效率,这就是不同层次的学习。而这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心态,对于新人阶段来说,我认为学习心态是最重要的,要做一个“有心人”,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

这个故事强调的就是心态,在接到一项工作时如果只是被动地去完成,那进步的只是对某项工作的熟悉程度,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工作的规律性,那才是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法宝。

细节决定成败

在加入公司,担任了XX岗之后才深刻体会到细节的重要性,对于XX岗经常要接触到数字,如果因为笔误多了一个0,由“千万”变成“亿”,就会成为一个笑话。是否注重细节体现了一点,就是是否对自身要求严格。在XX工作的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领导们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下属都特别严格,尤其在细节上,就比如被领导发现了一个错别字,自己没发现,领导发现了,其实差距不仅仅只是一个低级错误,它映射的是自己在把握工作质量上等许多方面的问题。

另外感受比较深刻的是细节的把关上,比如需要向XX报送一些数据,在渠道反馈之后,或许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就会按照别人反馈的信息直接上报,但其实,仔细观察后,可能会发现别人提供的数据存在一些问题,而自己没有关注

到这个问题,对别人依赖性过大,对细节把关不够,最后也会造成工作的失误。

思考和执行一样重要

曾经我的妹妹在做大学职业规划的课题时给了我一份采访提纲,都是一些关于询问工作情况的基本问题,但让我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是,在你的岗位上,要想做到成功需要怎样的能力呢?在我看来,自己岗位太不起眼了,与成功这个词根本搭不上边。后来仔细想想,一个优秀的企业不都是由这样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岗位支撑着的吗?后来我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那就是“敢于执行,勤于思考。”

比如在我的岗位,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文化战地的打造,而工作的渠道就是及时报道各单位、各部门的一些动态,让分公司和省公司的人都能看得到我们在做着什么。但是如果仅仅单做这样的工作,这里打造文化战地还很远,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更多的形式和途径去为我们公司宣传造势,如何包装优秀员工,使其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在外界更好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公司,这些都是需要去思考的。但是仅仅是思考也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靠一点一滴去做出来,用行动去说话,用行动去做成效。

“基本数学经验”的教学利用与思考 第6篇

一、“基本数学经验”的教育价值

1“基本数学经验”为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学会数学方法夯实基础,起铺垫作用。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必须通过已有经验,将新旧知识联系,并进行内化,达到形成新的经验和技能的目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积累的数学经验,对于学习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都有着桥梁和铺垫的作用,不可忽视和忽略对经验的积累。

2“基本数学经验”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再现了现实情境。

[案例广小数乘法中求积的近似值”教学片断

情景导入:老师逛超市时,发现大米优惠销售,优惠价是每千克2.74元,老师买了5.7千克。一共用了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2.74×5.7=

师:你能快速算出结果吗?

生在练习本上计算,老师巡视,然后指两生板演(竖式略):

生1:2,74×57=15.618(元)

生2:2.74×5.7=15.618(元)≈15.62(元)

师:两位同学横式后的结果不一样,谁的更合适?为什么?

小组讨论。

生3:我认为第二个同学的答案更合适,因为超市结账时的小票就是两位小数,没有三位的。

生4:我也认为第二个同学的答案更合适,因为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没有比分更小的单位。

显然,两位学生的认识都來自于生活经验,学生用自己逛超市使用人民币的经验来解释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就是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3“基本数学经验”提倡内省,突出个性化,促进学生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意义。

[案例广平行线”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在纸上任意画两条直线。

生在纸上画,老师巡视。

师:你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你画的图形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继续探究。

生、:我们组是这样分的:①②③不相交的分在一组,④相交的分在一组。

生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②不相交的分在一组,①④相交的分在一组,③延长后重合的分在一组。

生3:我们组是这样分的:②延长后也不相交的分在一组,①③相交或延长后相交的分在一组。

师:①②为什么不放在一组?你们为什么认为①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③为什么不和①④放在一组?

生争论……

在这一环节,学生自主探究时,个性化的经验决定了不同的思路,而个人的思维又左右着小组同伴的想法,大家通过内省产生争论,在争论中促进思考,逐渐统一了认识。

二、“基本数学经验”的教学利用与思考

1在经验申建立几何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想象力。

[案例尸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片断

一上课,教师把两个大小一样形状完全相同的杯子放在讲台桌上,向里面倒了同样多的水(见图一)。

师:这两个杯子一样大,里面装了一样多的水。

(老师把一个小球皮放进其中一个杯子里)

师: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1:老师您把一个小球放进一个杯子里。

师:仔细看,还发现了什么?

生2:我发现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

师:那是不是说明这只杯子里的水多呢?

(生纷纷摇头表示否定)

师:那是为什么呢?

生2:小球放进去后占地方,就把水挤上来了。

老师又把一个大球轻轻放进另一个杯子里(见图二)。

师: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把大球放进这个杯子,水面上升得更高了,超过了另一个杯子(见图三)。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因为大球比小球占的空间大。

本环节教师从生活中找到了研究体积的切入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对体积的意义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的空间有大、小之别。

2在经验申理解算理优化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良好数感。

[案例]“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断

师:看下图,每头大象搬了多少根木头?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先数一堆是10根,两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2得到20根。

师:想得都很好,那么3头大象一共运来少根木头?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生2:我用20×3。

生4:我用3×20。

生5:我用20+20+20。

师:三个同学都不简单,列出了三道算式,今天我们来研究前两种方法。那20×3等于多少呢?

生1:我用20+20+20等于6。根。

生2:我是看图上有‘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

生3: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添上。就是60。

师:你这种方法有意思,想乘法口诀“二三得六”,那后来添。是什么意思?

生4:我是先不看这个0,乘出来后再添上。

师:噢,你是先不看0,先算2个十乘3得六个十,就是六十,所以要在6的后面添ho,对吧?非常好!

显然,学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整数加法以及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诀,不仅正确列出算式,而且想出了算法。由于题中有图,学生自然而然地又联想到图意,想到“6堆,每堆10根,就是60根”,这种将数与形有机结合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在得出不同算法时,自然有所比较,优化了方法,得出了乘法的简便性。

3利用数学活动经验收集和处理数据,掌握统计和概率知识。

新的数学课程加强了对统计知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需从事一定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认识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经验中掌握统计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必要的思维训练。

例如,六年级上册实践活动课“算出它们的普及率”。

1999-2003年全国电话普及率统计表

1998-2002年全国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小组讨论:

(1)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哪一个高一些?你们调查统计的结果能反映本地区电话、电脑普及情况吗?为什么?

(2)通过这次调查活动,你有哪些体会?

以上的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讨论体会了统计结果的意义,增强了应用意识。

4别用数学经验寻求解题策略,提高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现行的苏教版教材,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安排得比较丰富,它满足了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上的需求。

例如六年级上册“鸡兔同笼”是安排在例题2后的练习中,问题如下:

“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吗?”

因为有了例2的知识基础,本题教师采用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要求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寻求解题思路。学生在4人一组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了自主能动作用,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包括本课新学的假设法,以前的画图法,还有列方程法。

解法一:画图法。分两步,第一步把8只都看成鸡,画8个头,每只2条腿,一共画16条腿。(如下图)

第二步发现22-16少了6条腿,因为兔有4条腿,在1只鸡上添上2条腿,使之变成1只兔,一共添2个2只,所以有3只兔,那么有鸡8-3=5(只)。(如下图)

解法二:假设法。先假设8只都是兔,那么一共有腿8×4=32(条),多出了32-22=10(条),每减少2条得到1只鸡,所以一共有鸡10÷2=5(只),兔有8-5=3(只)。

解法三:列方程法。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有8-x(只)。

解得鸡有5只,兔有3只。

学生通过不断反思,不仅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了解题思路,有效解决了问题。同时,在已有的数学经验——画图策略和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还想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寻求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能力。

高中体育由经验到智慧的思考 第7篇

一、因材施教, 是经验走向智慧的基础

由经验走向智慧包含两个重要的思考内容:一是经验。有研究成果表明,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而言, 经验来源于对高中学生体育运动特点的认识, 来源于对高中体育教学过程的思考。实践证明, 经验与体育教师教学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讲, 教学时间越长的教师由经验走向智慧的可能性越大。二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根据现象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的研究, 教学智慧又称教学机智。具体到高中体育教学中, 就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实时、即时地作出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运动需要的决策。对于以运动技能提升为目的的体育教学而言, 强调的正是要想由经验走向智慧, 必须以因材施教为基础。

我们知道,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同, 其因材施教是否真正落实, 在课堂上可以直接体现。如果设计的项目不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 那么在学生运动的过程中就能立即体现出来。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教师实际上不能完全了解到所教学生的身心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原有的经验 (可以是自己工作的直接经验, 或者是同行的间接经验) , 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判断去寻找最大程度上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设计, 这就是教学智慧。或者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出现了教师未曾预料的情况, 教师作出的良好地解决问题的选择, 这也是教学智慧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例如, 在一次途中跑的教学中, 为了教会学生正确的途中跑技术, 我首先通过口头描述、身体示范等方式向学生演示了相关的动作要领, 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运动概念。在学生实际练习的过程中, 我注意到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相关动作要领, 仍然用错误的方法进行途中跑。想到前些年的教学中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当时采用的是重复训练的方法, 即让学生停下来, 而我继续不厌其烦地讲解并示范, 但这样的效果仍然是不明显。

因此, 我决定选出几个技术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示范, 并充当小组长进行指导。由于生生合作有着天然的优势———学生之间容易沟通, 而且高中学生最不愿在同学面前表现出技不如人, 因而学习起来更为努力。结果一段时间下来, 教学效果特别好。

反思这段教学选择, 虽然这与真正的智慧可能还有一段距离, 但纵比而言, 也是自己的一个进步, 而这个进步正是通过对经验的反思得来的。

二、关注细节, 是经验走向智慧的动力

经验走向智慧的一个重要基础, 就是对教学实践细节的思考。细节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且不说长期植根于人们心目中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 就说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如果一节课上得顺手, 且学生的训练结果也达到了预期效果, 就是因为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好;而有时候课上得不顺, 恰恰也是因为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出现了差错。

以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例, 如果对照某些教学参考书去确定教学目标, 有时会出现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因此笔者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的具体特点, 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

例如, 笔者会根据体育课程设置的时间去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是在上午的第四节课, 就会将运动量大的项目放到前面, 而将运动量小的放到后面;如果是夏天下午的第一节课, 会先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 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如果是冬天下午的第一节课, 则会通过适时的短跑, 让学生先克服低温引起的不适应。

再以对学生学情的把握为例, 我们发现有时高中体育教学常常存在一种误操作, 即每节体育课都有一个“新开端”, 不管学生情况如何, 这节课都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多次实践的经验是, 这样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当我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细节时发现, 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能够注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话, 在体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就会知道应该对哪些动作进行细致的示范, 就会知道学生在进行何种动作训练时会遇到问题, 以及应当如何解决等。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每次在进行一种新的动作技能的教学时, 都会注意班上那些运动技能不好, 甚至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的感受。只有合理地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高中体育教师。

三、注重思考, 是经验走向智慧的途径

作为体育教师, 应当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就是有了经验不等于就有了智慧。那经验如何才能产生智慧呢?在笔者看来, 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自身的思考。上面所举的一些例子, 就是基于经验进行思考之后, 寻找到的更好的教学措施。

例如, 当我们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估计过高时, 就会看到学生不适应我们所提出的运动要求, 看到这一点就是因为有了经验, 但仅仅是看到还不够, 因为只满足于这一点, 那教学效益就无法提高。要改变这样的情形, 就必须进行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寻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又应该采取哪些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是否真正有效, 应该怎样进行评估?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我们的教学才会有从经验走向智慧的可能性。

再如, 一个班的学生差异较大, 这就造成了有些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体育运动技巧, 那他们多下来的时间干什么?而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学起来非常慢, 又该怎样让他们迅速地掌握运动技巧, 提升身体素质呢?这些问题至今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因此这也是促进我们由经验向智慧转变的一个外在推动力。

以上所述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浅显认识, 应当说在由经验向智慧转变的过程中, 笔者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真正的挑战, 还在后头。但面对并迎接这种挑战, 也是自身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

摘要: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 都是教育科学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都有由经验走向智慧的可能, 高中体育也是如此。本文从笔者的教学经验出发, 探讨了实现由经验到智慧的转变途径。

借鉴古人思想工作方法和经验的思考 第8篇

那么, 古人是如何做思想工作的呢?

一、“谏”的兴起与发展

古人如何做思想工作,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也许有人会质疑, 古人还会做思想工作?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自从有了人类, 就有了生存与发展的愿望和思想。要生存就得有发展, 发展中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落后的一面, 必然产生矛盾和问题。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古籍就会发现, 古人不仅会做, 而且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经验, 只是名称和现在不同而已。我们做人的工作叫思想工作, 而古人叫“进谏”、“规劝”、“游说”等等, 异曲同工, 目的都是“匡过矫失”, 劝人应该怎样做, 或不该怎样做, 只是“该不该”的标准不同而已。

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思想工作的已无从考证, 但从古文献中可略知端倪。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尚书·虞夏书》中有“工 (官) 以纳言, 时 (善) 而飓之, 格 (正) 则承之庸之, 否则威之”的记载。其意是说, 做官的要采纳下面的意见, 好的 (意见) 就称颂宣扬, 正确的就进献上去以便采用;做官的如果不采纳意见就要惩罚他们。这话是舜帝和大禹讨论君臣之道时说的。由此可以推断, 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重视纳言匡正了。至于“谏”字的出现, 始见于《尚书》中的《胤征》和《伊训》等篇。《胤征》是夏朝帝王仲康命令胤侯率领将士征讨羲和时, 胤侯出征前发的誓词, 其中有“官师相规, 工执艺事以谏”的话。“规”, 就是“规劝”;“谏”, 就是“进谏”。这句话的意思是:各位官员相互规劝对方的过失, (如果命令工匠制作淫巧的、奢侈的东西) 各种工匠艺人应当加以规劝。《伊训》是殷商帝王太甲的臣子伊尹作的一篇教导太甲的训辞, 伊尹要太甲汲取夏桀灭亡的教训, 发扬先王成汤的美德, 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 像先王那样“从谏弗 (fù伏) ”, 勿以善小而不为。而到了周朝, 便有了专职谏官。《周礼·地官保氏》中说:“保氏掌谏王恶。”“掌”, 是主管、主持的意思;“谏王恶”, 就是匡正君王的过失。可见, 夏、商、西周时期人们就很重视进谏纳谏了;只是那个时候没有形成风气。可能是开明君主和贤臣的一种要求或主张, 因此就显得比较脆弱, 一旦遇到像殷纣王那样的暴君, 就很容易夭折。而真正形成风气且广泛流行的, 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即周室东迁以后。

春秋战国之交, 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 我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社会格局复杂多变, 奴隶主贵族日趋没落, 地主阶级逐渐兴起, 由奴隶制社会渐渐转入封建制社会。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 他们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国有大事互相赴告;会盟朝聘, 史不绝书;褒善贬恶, 直笔不隐。因此, 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 有的养士多至三千人。各派学者因诸侯延揽而大量集中, 许多学术派别不同、思想见解各异的学者, 虽然没有实职, 但都可以畅所欲言地讨论国家大事, 抒发各种不同的意见和主张。一些政治家、学者为了推行自己的“道”, 纷纷到诸侯各国进行游说,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例如, 孔子周游列国, 席不暇暖;墨翟为了反对不义战争, 去劝说楚王罢兵;孟柯先后说齐宣王、梁惠王;许行从楚到滕说滕文公;荀卿先游齐, 后适楚。如“居安思危、从谏兴国”、“小事不论、社稷将危”等。他们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互相辩难, 各不相下, 著书立说, 授徒讲学, 因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游说进谏蔚然成风。各诸侯国君主为了争雄称霸, 大都能从谏纳言, 励精图治, 一大批像晏婴、苏秦、淳于髡、田骈、庄辛、优孟、触龙那样的谏臣诤士涌现出来, 政治生活气氛异常活跃。

这些说客谏臣, 在游说和进谏时都十分讲究辞令的表达技巧, 在引经据典的同时, 还广泛使用隐语、譬喻、寓言、故事等来说明道理, 使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机智警策, 使论说的问题具体形象、切实感人。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被人传颂:“旁敲侧击谏公平”、“揽过推功感君王”、“正言激夫改缺点”、“羊子妻劝夫谏婆”等, 从而使游说对象心悦诚服。可以说, 这个时期是劝谏方法和游说技巧丰富多彩的时期, 即成熟期。可惜从这以后, 中国历史上再没有重现过“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 劝谏方法和技巧也没有新的突破。先是秦始皇“焚书坑儒”, 毁灭先进的思想于一旦;继而又是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毁百家而崇尚一家, 把儒家变成了儒教。其后的近两千年, 儒教与封建政体结合, 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形态, 统治者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不能奏效就施虐于肉体, 残酷镇压, 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期间, 虽然出现过像唐太宗、宋太祖、康熙帝那样的开明君主, 但在劝谏纳言方面除唐太宗以外, 其他时期都没有什么发展, 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达到先秦时期的水准。

二、古人对“谏”的认识及实践

古人对“谏”是把它提到“身之得失、国之安危”的高度来认识的。刘向说:“夫辞者, 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国。全性者也。故辞不可不修。而说不可不善。” (《说苑·善说》) 因而在史籍中, 有关谏的事迹记载的不少, 而且故事都比较完整。但是, 有关论谏的言论记载却很少, 而且不集中、不系统, 大多是只言片语, 就事而论。从这些只言片语中, 仍可以看出古人对谏的认识和要求。比如, 《吕氏春秋·贵直》中说:“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 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士”, 就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的一些人敢于直言劝谏, 帮助君主匡正过失, 实现其政治主张。所以, 古人强调以直言劝谏为贵;因为只有直言不讳, 邪曲的事才会暴露出来。《贞观政要》中说:“天子有诤臣, 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也强调了直言劝谏的重要性。墨子把直言劝谏看作是衡量臣下对君主、晚辈对长辈忠孝的尺度。他说, 如果君亲有过, 或将发生危及君亲的事, 自己知道而不直言, 就是“大乱之贼” (《墨子·非儒下》) 。但是, 在浩繁的古代文献中, 真正记载乡陌井市劝谏的事则凤毛麟角, 而多是臣下劝谏君主的记载。这可能和君贵民贱的思想有关。

进谏的目的是让对方纳谏;如果对方不纳谏, 就达不到“匡君之过”的目的, 甚至会危及自身。在古代, 为进谏而逃亡或受诛者大有人在, 微子谏殷纣王不听而出走, 箕子谏殷纣王不听而被囚, 比干谏殷纣王不听而受诛, 就是其例。孔子称他们“殷有三仁焉”。孔子称他们“仁”, 是因为他们尽到了做臣子的职责, 其言行符合当时的礼教。《说苑》中说:做臣子的要刚正忠直迎着困难去劝谏他的君主, 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想要纠正君主的过错, 改正君主的失误。君主有过失, 那是危国亡身的萌芽;看见君主有过失而不劝谏, 是忽视君主的危亡。不关心君主危亡的行为, 忠臣是不忍心做的。但是, 历史上许多刚正不阿、目光远大之臣, 如果遇到一个昏君, 而自己的意见、主张又不被接受时, 往往是弃国而逃, 另找明主。所以古人说:“三谏而不用则去 (离开) , 不去则身亡。身亡者, 仁人所不为也。”《说苑·正谏》) 但也有以死进谏者, 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君主的觉悟。

历史上善于纳谏的明君也不少, 而备受推崇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感叹道, 隋炀帝不是因为下面没有忠臣, 而是自己护短拒谏, 才罪恶积累, 祸害满盈, 落得灭国亡身的下场。他感慨万端地对臣下说:“若人主所行不当, 臣下又无匡谏, 苟在阿顺, 事皆称美, 则君为暗主, 臣为谀臣, 君暗臣谀, 危亡不远。” (《贞观政要·论求谏第四》) 他经常要求官员把批评朝政、匡正皇帝过失, 作为自己一项重要职责。他还奖励重用那些刚正无私、敢于批评朝政的官员, 批评或罢黜那些阿谀逢迎、事皆称美的庸佞之臣。于是, 在他培育、发育的良好的政治风气中, 涌现出了一大批像魏征、虞世南那样的著名谏臣。这些人成为他治国安邦的智囊人物, 帮他创建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盛世。

三、古人进言劝谏的方法

谏, 就是直言规劝, 目的是“匡君之过, 矫君之失”。古人多用以下对上, 即臣下规劝君主, 下级规劝上级, 晚辈规劝长辈。如何使劝谏对象接受你的意见, 使之纠正过失, 这是忠臣贤士们所十分重视的;如果进谏方法不对, 就可能危及自身, 丢掉性命。因此, 古人对进谏的方法十分讲究。《说苑》把进谏总结归纳为五种类型, 即正谏、降谏、忠谏、戆谏、讽谏。而讽谏则备受推崇。所谓讽谏, 是指用含蓄的态度、技巧灵活的语言, 通过比喻和暗示来启发君主的觉悟, 使他纠正自己的过失。采用讽谏, 可以“上不危君, 下不危身”, 从而达到规劝的目的。所谓正谏, 就是直接用道理去批评劝谏;忠谏, 是指忠诚地劝谏;戆谏, 即刚直而愚蠢地劝谏;至于降谏, 是指委婉地规谏。但是, 这“五谏法”的划分并不严密合理, 而且彼此间也无不交叉与重合, 可能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几种说法。

和劝谏一样, 游说也是古人做思想工作的一种方法;但和劝谏不同的是, 劝谏是“有过则谏”, 而游说不一定是有过才去劝说, 它主要是指善于用言辞说服对方, 目的是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要使游说达到预想的效果, 应注意三个因素:一是所说的内容要正确、珍贵;二是说话的人要有辩才, 讲求技巧;三是能打动对方的心, 使之乐于接受。例如:楚国派兵攻打孟尝君的封地薛, 而淳于髡想借用齐国的力量去帮助孟尝君救薛。可是淳于髡对齐闵王进谏时却不直说, 而是绕了一个圈。淳于髡对闵王说:“楚国人顽固不讲理, 而薛也不自量力。”闵王问:“此话怎讲?”淳子髡说:“薛不自量力, 为先王建立灵庙。楚国人不讲理却要发兵攻打薛地, 看来宗庙必然陷于危险”。于是齐闵王赶紧派兵去救薛地 (《战国策·齐策》) 。闵王派兵救薛的目的显然是怕先王的灵庙被毁, 而淳于髡就抓住闵王最关心的事进行劝说, 几句巧言, 就说服了闵王。

古人做思想工作十分注意准确把握规劝的方略和技巧, 像人们熟知的成语“亡羊补牢”、“见兔顾犬”、“画蛇添足”、“王孙公子”、“扬汤止沸”、“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辅车相依, 唇亡齿寒”、“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众人之唯唯, 不如一士之谔谔”等等, 都是古人规劝时所使用的论据。其方式方法丰富多彩, 最常见的有“危言正谏”, “婉言讽谏”、“稽古谏今”、“借喻巧谏”、“以寓隐谏”、“顺势而谏”、“以谋谨谏”、“以书慎谏”等几十种, 其中不少经验至今对我们仍有启发。下面就撮其主要简介几种:

(一) 婉言讽谏法

对于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及现实思考 第9篇

1 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 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 (1 9 8 2) 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 (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 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1.1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 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 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 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只要商品、货币存在, 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总的来说, 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 表现为企业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 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1.2 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影响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 (1933) 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 i s h e r认为, 在经济扩张过程中, 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 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 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 直到“过度负债”状态, 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 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 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 M i n s k y (1 9 6 3) 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 T o b i n (1980) 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 Kindleberger (1978) 提出“过度交易”理论, M.H.Wolfson (1996) 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 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 i s h e 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 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 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 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 (1979) 提出的, 并由R 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 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 (1994、1996) 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 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分析, 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 9 9 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 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 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

2 金融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历史上看, 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 9 2 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 本文仅回顾2 0世纪9 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 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 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2.1 9 0年代以来至今一共发生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 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 1992年至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 0年代初, 两德合并。为了发展东部地区经济, 德国于1 9 9 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 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 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从表面上看, 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 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 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 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 1994年至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 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 5%, 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 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 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 1 9 9 5年初, 比索贬值3 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 这样, 为了稳定货币, 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 结果国内需求减少, 企业大量倒闭, 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 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 9 9 5年以后开始缓解。

(3) 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都为历史罕见, 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 大批金融机构倒闭, 失业增加, 经济衰退, 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 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 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 如宏观经济失衡, 金融体系脆弱, 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 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问题。

(4) 2 1世纪初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

随着2 0 0 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华尔街金融风暴冲击, 全球股市大幅下跌, 愈演愈烈成为全球金融危机!贝尔斯登破产, 雷诺兄弟公司的破产, 雷曼兄弟倒闭, 美林证券被吞并, 华盛顿互助银行告急!A I G国有化!高盛进退维谷!次贷的蝴蝶效应已经令人难以想象!美国政府注资7 0 0 0亿元挽救大市, 美联储 (F e d) 和欧洲央行 (E C B) 在内的全球六大央行历史性的合作, 美、英、德、荷兰、意大利、丹麦、台湾、韩国、澳大利亚, 相继公布沽空禁令。全球各地正加紧联手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风暴。

参考文献

[1]Demirg-Kunt, Asli and Detragiache, Enric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1998.

[2]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3]李建军, 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4]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 2000, 3.

儿童数学经验与思维素养的辩证思考 第10篇

一、组织经验呈现, 唤醒思维意识

影响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是儿童已经了解并理解了什么, 即儿童的数学已知,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现有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首先应认清儿童数学经验与数学教学内容的关系, 然后怎样把这种认识转化组织为实际的数学教学行为, 即如何结合教学内容的提出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组织儿童现时已有的经验, 进而利用儿童经验唤醒儿童对数学学习内容的思考, 让数学学习成为儿童自我生活的一部分。

如在教学《公因数》时, 为了深化儿童对“铺满”的活动经验的理解, 科学地组织呈现了用边长6厘米正方形、边长4厘米正方形去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的活动。首先, 有层次地引导儿童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去铺, 正好能铺满;用边长4里面正方形去铺, 不能铺满。重视呈现思维的“关节”, 激起思维的意识, 让儿童的“整除”数学经验在“铺满”活动中呈现出来, 让儿童在“铺满”中表达出自我的个性数学思考。接着, 在活动经验情境中, 唤起并组织小组交流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正好铺满这个“18×12”的长方形?有效地拓展了儿童的数学思考。最后, 通过算出来、读出来、写下来、走上来及想开来等活动呈现, 积累数学学习经验, 理解因数与公因数。在此基础上, 通过反例验证不断深化理解数学概念并逐步认识理解列举的思维办法与韦恩图法数学思维的联系沟通, 儿童的数学思维在儿童经验的丰富形成中得到唤醒, 在数学知识的内在连接处促进儿童经验与思维的切合。调动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儿童体验回忆生活中的“铺满”, 感受“整除与公因数”的联系, 使儿童对“因数、公因数”形成一个长段的知识链, 适时建构起儿童数学的整体认知。

二、推动经验再生, 寻找思维起点

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重要的多。了解儿童、研究儿童、走进儿童, 尊重儿童经验, 推动经验再生突破, 从而引导儿童寻找并发现自我思维的起点。

如在判断“一袋大米, 第一天吃去1-2, 第二天吃剩下的1-2, 刚好把这袋大米吃完”的对错时, 大多数儿童会答错。究其原因, 这并不是儿童审题不清的简单, 即使辅以线段图理解两个1-2的单位“1”的量不同, 仍然会有重复之前的错误。深问其理由, 解释十分简单:第一天吃去1-2, 另一份是剩下的1-2, 第二天把剩下的1-2吃了, 当然是刚好吃完。带着发现的惊喜, 再给儿童“重新”讲评, 分数的意义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事实上, 很多时候我们只关心儿童的理解能力, 而忽视了儿童的认知经验, 甚至将儿童发生的错误统统归结为理解能力的差异, 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的貌合神离。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儿童善于分析, 有的儿童善于猜想, 有的儿童擅长动手实践……这正说明由于认知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经验差异。教学中需要我们努力从儿童的学习角度出发, 关注儿童的数学经验差异, 为儿童的理性学习探索搭建弹性平台, 促进儿童数学思维有效起步。

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材是让儿童4-进行折纸活动以验证诸如1-2、2-4、8是否真的相等。在儿童初步体验有关分数的相等关系后, 继续引导儿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观察得到的这一组相等的分数, 分析它们的分子、分母的变化情况, 感受其中的规律, 引导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的活动安排, 符合儿童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心理过程。其实, 有些儿童对类似相等的分数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 还有些儿童对抽象的分数大小比较已经有了一些办法, 比如化成小数比大小, 通过寻找中间数间接比大小以及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来比大小等等。儿童有了这些知识经验, 再通过折纸来发现它们相等的现实, 大多缺失了学习的需要和激情。但是折纸又是一种直观的手段, 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必须基于充分的感性材料进行, 没有足够的感性体会作为基础, 他们的抽象概括就不可能在认知结构中内化为一般的意义, 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理性领悟, 这对于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因此, 教学中提出不同的方法来验证1-2、2-414-8等分数是否相等之后, 设计灵活的分组活动, 既呈现直观折纸验证方法, 为学生的抽象概括提供感性经验, 又鼓励学生采用多样的验证方式, 如采用除法计算的方式, 采用已有的比较分数大小策略, 让形象直观和抽象推理并行。

三、促进经验重构, 激发思维冲突

数学学习经历, 就是儿童数学经验自我唤醒并不断重构的过程。促进儿童数学经验重构, 激发儿童思维冲突, 不断提高其数学认知水平是数学学习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时一切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 不断撞击儿童现实思维的起点, 科学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 尊重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 找准儿童的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选择恰当的数学教学方法, 使儿童的可能的数学发展水平转化为现实的数学发展素养。

在教学《认识图形》时, 并非引导儿童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操作体验, 而是借助多媒体教学, 突破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教学分步骤进行:一是出示接近的长方形与正方形让儿童辨认, 并不断地移动、旋转、缩放长方形与正方形, 模糊感知有“联系”的长方形:他们有相同, 也有不同。二是量化长方形的长与宽, 并把长方形渐次变换趋近正方形, 恰当地使用方格纸, 让儿童在方格纸中, 看到长方形, 也看到正方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跃然纸上。儿童经验重构, 激发起儿童对“认识图形”的思维冲突。

四、生长经验活力, 提升思维品质

重视儿童的数学学习体验生长, 激发儿童数学学习兴趣, 促进儿童数学学习不断走向自主自信与自理自觉, 从而提升儿童的思维品质。为了儿童的经验生长, 我们应努力提供恰当的感悟数学的环境, 引导儿童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否定结论, 进而获得经验的生长。每个儿童的数学学习背景都是丰富而独特的, 小学数学教师要自觉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将儿童学习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让儿童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将感性的数学经验逐步上升到理性的数学认识。

如在教学《圆柱侧面积》时, 开始利用圆柱直观立体图, 让儿童说一说回忆感知上下底面是两个相同的圆, 感知与视觉的差异, 不断生长着对圆柱“体”与“面”的认知经验, 从而激发起儿童对圆柱“体”中侧面展开来是“长方形”的认知兴趣, 为课中展开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接着, 师生讨论展开办法, 并直观使用制作好的侧面展开图, 给圆柱的底周长、高, 并配之以具体数据, 让儿童更容易体验到展开圆柱的底面周长、高与展开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细致”地培植儿童“圆柱侧面积”这一新概念生成经验, “深刻”地理解其新知的来龙去脉。新课练习巩固之后, 在课的总结环节中, 教师将展开的圆柱侧面, 又围成起来, 呈现在儿童面前是两种不同的圆柱体。这样由体到面, 又由面到体的活动, 儿童经历着“围成→展开→不同的围成”的数学体验, 拓展了儿童对侧面积的数学经验, 不断激发起“圆柱侧面积”认知冲突, 继续生长着“新”的经验, 儿童感知理解了在圆柱侧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 圆柱体的形状以及圆柱底面的变化。

事实上, 儿童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往往还是模糊的、零散的。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相连, 在学习过程激活、积累、提升经验, 在生活理解中运用、发现、创造数学, 培养了儿童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新知识的素质。

在真实的生活经验面前, 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的确是一个充满变化、充满张力的世界。只有让数学与生活在儿童世界里有意义地结合, 才能让儿童真正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用数学生活, 并不断发展着数学对儿童成长的素养。

摘要:儿童的数学经验, 是儿童在数学学习中独特的经历与体验。其不断丰富的“成长”过程, 成为儿童思维素养的“增长”过程。儿童的数学经验常因教师缺失教学智慧而被“清空”、被“经历”。对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可以组织经验呈现, 唤醒思维意识;推动经验再生, 寻找思维起点;促进经验重构, 激发思维冲突;生长经验活力, 提升思维品质。

经验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理推理;演绎推理;教学思考

【中国分类号】G633.6

一、前言

在数学中,从推理的结果来区分,有论证推理和合情推理。论证推理通常叫做证明或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所得结论是可靠的。然而,由合情推理所得的结论是不能最终肯定的,只能叫猜想或假说。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经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本文围绕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从中获得启示,以期望对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定义

合情推理是波利亚的"启发法"(heuristic, 即"有助于发现的")中的一个推理模式.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特别是对已有的成功实践的深入研究,波利亚发现,可以机械地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是不存在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总是针对具体情况,不断地向自己提出有启发性的问句,提示,以启动与推进思维的小船。合情推理的模式(归纳和类比)还须予以解释,它是指观察,归纳,类比,实验,联想,猜测,矫正与调控等方法[3]。

三、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启示

在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感悟,让学生善于发现规律,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7]:

1. 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良好的可供学生猜想、证明的空间

教师可以经常地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开始”以此作为座右铭,为归纳、猜想提供一个适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猜想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证明由猜想得到的结论。

2. 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再创造”的过程

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先引导学生猜想这个定理的内容,在完全做出详细证明之前,首先引导学生猜测证明的思路,努力探索出符合培养“猜想、证明” 推理能力的教学模式。

3.引导学生的解题过程中的预测能力

猜测答案的形式,答案的范围;猜测中间结论;猜测解题方向,以形成思路;对某思路的能解性做出估计等,在此基础上完成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同时要培养学生在演绎试推中提倡推中有猜,猜后再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8]。

4.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

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动态的图片或动画,学生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空间思维,如果教学软件编得更好,其中教学模式也可以选择,比如说,可以用个别化教学模式,也可以用协商讨论的模式。

5.注意概念、性质、定理的得出要留足时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教学进度,而且还要考虑到当天所传授的概念、性质、定理等是否被学生所吸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于基本的重要的信息,如概念、定理等,要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消化,注重传授知识的最终效果,要使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掌握所学知识,我们就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实际作业中思考直到消化吸收。

此外,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自主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只有让学生在探究课上,对自己学习的目标和进展有自主权,才会真正成功。比如,教师在备课时,要真正去钻研,用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 并不是“非此即彼”如此的绝对和简单;还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目标的制定不应该就事论事,应该着重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自主性,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选择研究内容,以及研讨方式,各个研究小组的组成。

另外,作业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其中自主性作业的设计更为重要,好的设计能让学生在选择中明确方向,激发自我潜能,更直接地获得成功的满足和自信,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

最后,还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拘泥于刻板的教条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鼓勵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往往就是创新的开始,如能经常坚持下去,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优良心理品质。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四、总结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当然,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的教学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在考试中,演绎推理仍是考察重点,二是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教学中,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都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长期以来, 在数学学习中一直强调其严谨性, 过分渲染演绎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 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 事实上, 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等, 除演绎推理外, 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 因此, 在数学学习中, 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 结果的正确性,也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 即应重视数学合情推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从而达到“合情与演绎双翼齐飞,推理与证明相得益彰”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苾菁.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J].人民教育,2010(11).

[2]黄加卫.摭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案例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2009(07).

[3]唐祥德.中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胡安波.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5]史宁中.教育与数学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郭桂芳.初中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08.

[7]刘书增.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8]李志彦.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经验思考 第12篇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一直被视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2013年11月30日《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推出,我国即将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

从理论上看,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然而从已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个国家实际情况来看却不尽然。英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较早,差异较大,在金融危机下也有各自表现,对我国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英、美存款保险制度简述

英国存款保险制度最早是根据1979年银行法建立的存款保护计划(DPS)。英国现行的存款保护计划是由英国新的金融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局于2001年根据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建立的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SCS)中的一个子计划,并由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责任公司(FSCSL)负责实施。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始于1933年的《格拉斯-斯特格尔法案》。根据这一法案的第12B条款,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后来又陆续成立了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和国家信用协会股份保险基金,分别承保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和信用协会存户的存款。

英、美两国的存款保险制度都由政府组织建立,在职能上却有所差异。英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下,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赔付环节,较为被动。相较之下,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赋予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广泛的风险管理的功能与权力。

三、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与表现

(一)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1、功能单一。FSCSL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商业公司的所有特点。但同时,它又是隶属金融监管局的下属独立法人机构对于投保存款机构没有监管的能力,只能在存款机构不能实现存款户的要求权时承担金融服务管理局委任的存款赔付职能。换言之,FSCSL主要负责的内容是存款保险基金的收集和管理,以及保险的理赔工作,对于可能发生问题的存款机构并没有干预的权力只能等到问题发生后进行解决,且解决措施同样只有赔付一条途径。

2、信息共享。在存款保险基金的收集管理和保险理赔过程中,FSCSL需要评估及收取保费及逾期缴付费,决定存款人及其他人获得补偿的权利,向存款人支付补偿,向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公司成员支付保费的回扣或退回等,因此其有权获取存款补偿计划成员的信息。FSCSL通过获取存款保险补偿计划成员受保护存款的信息,用以计算保费征收额度,金融服务管理局就这些信息与FSCSL之间进行共享。

3、风险共担。2007年以前,FSCSL对个人存款最大补偿限额的规定为31700英镑,包括首次2000英镑存款的100%和其后33000英镑存款的90%。规定存款人承担10%存款损失的初衷是降低存款保险制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促使存款人在选择银行时更为慎重。然而这样的机制在银行出现危机时并不能避免挤兑的产生,存款人为了避免10%的损失依然会尽可能快的将存款取出,对银行危机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7年10月1日,FSCSL取消了这一共保机制,并将保险限额提高至85000英镑。

(二)英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表现评析

FSCSL并无金融检查权和相关防范金融机构倒闭及早干预机制,无法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功能,只能作为承担金融机构倒闭的最后风险承受者对存款进行赔付。

另外,存款保险制度中早期的风险共担机制削弱了其自身避免挤兑产生的能力。2007年,英国第五大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因流动性告急而引发挤兑风潮,北岩股价接连大跌。直至政府宣布保证小储户的全部存款,挤兑风潮才逐渐得以平息。短短几日,储户共提走占北岩全部存款的8%的20亿英镑存款。FSCSL在北岩银行事件中的失灵也说明了英国当时的存款保险制度仍旧存在着缺陷,在稳定社会经济上的作用也较为有限。

四、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与表现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特点

1、充分保障存款人利益。在受保银行倒闭的情况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对存款人在该行的存款进行赔付。最初,赔偿的最高额只有2500美元,经过多次调整,1980年的银行法将承保的最高赔偿额由4万美元提高到10万美元。而超过这个限额的部分则在等倒闭的银行清算完毕后,作为一般的债务予以清偿。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又于2010年通过《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将存款保险额度由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为了避免出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基金不足以支付赔款的情况,《格拉斯-史特高尔法案》法案授权该公司可以在任何时间直接从联邦财政部贷款30亿美元。以上举措充分保证了小额存款人的利益,避免了银行出现危机时挤兑潮的出现。

2、存款机构监管举措有力。FDIC直接检查和监督约占美国银行体系机构数量一半以上的5250家银行和储蓄机构。FDIC有对投保银行账目进行检查的权力,并根据风险资本比例将投保银行资本状况划分为良好、充足、不足、严重不足、极端不足五个等级,当一家银行资本不足时,FDIC会向这家银行发出警告。当资本严重不足时,FDIC会改变对银行的管理,并迫使银行采取其它纠正措施。当银行出现资本极端不足时,FDIC会宣布银行破产并接管银行。

3、处置金融机构手段多样。对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问题银行”,联邦保险公司可以在三种办法中采取选择。一是命令该银行关闭并进行清算,在此情况下,存款人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将立即获得赔偿;二是物色别的银行吸收这家“问题银行”,存款人的存款支付义务全部由吸收银行承担;三是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问题银行”发放贷款,帮助其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或者购买其股票,又或暂不关闭,改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问题银行予以接管。联邦保险公司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在三种处理手段中进行灵活的选择,从而达到处置成本最小的目的。

(二)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表现评析

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了几乎100%的银行和储贷机构,这使得大部分存款都受到了有效保护。在银行发生问题时,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人利益的充分保障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挤兑情况的发生阻止了盲目恐慌在银行业中的蔓延,维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公众信心。FDIC对储蓄机构的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银行经营的恶化,将许多金融风险提前消除。如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及时向雷曼兄弟控股的银行实施了“停止与禁止令”,规定未经FDIC同意,该银行不得向雷曼兄弟提供有担保交易或其他形式的授信,不得进行分红或减少其资金头寸。

从2008年开始截止到2011年底,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先后关闭了414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平均约每三天一家。即使在大规模银行倒闭的情况下,银行的挤兑现象仍旧极少发生。由此看来,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不仅保障了存款人的权利,也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五、英美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启示

从FSCS运行过程中的失灵来看,为了规避道德风险而采取的不全额赔付在实践中难以避免挤兑现象的出现,我国在建设存款保险制度制度的过程中应当不予采纳,可转而采取差别保费的形式来抑制道德风险。在最高偿付限额的选择上,征求意见稿中暂定为50万元,这仍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存款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状况等因素进行确定,并在实践中及时调整,使得保险制度真正发挥其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给储户以足够的信心,避免挤兑现象的发生。而FDIC所具有的监管权和对金融机构多样化的处置手段在实践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也值得我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效仿。

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状况良好,总体运行稳健。相信通过不断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建立合理的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人的利益将受到更好的保护,这也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和公众对我国银行体系的信心,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英、美两国存款保险制度特点的分析与对其在运作过程中实际表现的观察,对两种不同特点的存款保险制度分别进行了评析,旨在以此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度,挤兑,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万幸.对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再思考.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尹杞月.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12(2)

上一篇:戏曲人物论文下一篇:干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