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2024-06-20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精选12篇)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

1.1 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不同。

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 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 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 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提问, 批判性的思考, 建构、挑战知识。

在西方发达国家, 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被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 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民同样平等的权利。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 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 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种批评, 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感, 让其知耻而奋起。

再者, 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 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 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 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 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 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2 教学方式的差异。

在西方, 课堂大多为小班, 一般不超过30人。课堂氛围比较随意自由, 有什么问题不需举手当堂可以提问。英国学校大都是九点上课, 所以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很少出现恹恹欲睡的双眼。老师讲课的时间不多, 课堂以学生的分组活动为主, 包括讨论、辩论、实践活动等等形式。英语课的授课方式多种多样, 老师常常带他们到学校外的商店、广场等公共地方, 进行实践, 把所学的东西活学活用, 这点和中国的学校形成很大的对比。在班上, 你会发现经常会有学生缺勤, 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因为这在英国的学校是很普遍的, 他们大都是随家人去旅游了。这种情况, 在中国简直是想都不敢想。还有一点很大的差异就是英国的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 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 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 然而在中国的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难得的一两次社会实践机会。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 我觉得很有道理:“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 ‘全都懂了’, 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 年级越高, 问题越少;而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 那算是非常得成功, 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 越富有创意, 越会突发奇想。”

1.3 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同。

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上, 中西方也有所不同。在西方, 班主任通常每学年为每个学生写一份“学年汇报” (school report) , 交给家长, 并正式约见学生家长一次, 约见采取与家长个别谈话的方式, 而不是以全体家长会的形式。事先由学生带回通知单, 向家长征求约见的时间。一般每位家长安排10~15分钟, 会见时, 只有班主任和家长面谈, 没有任何其他人在场。

我觉得这种形式与国内开家长会的形式相比有两个好处:首先是私密性好, 尊重孩子和家长的个人隐私权。其次, 是效率高, 时间短。

1.4 高等教育办学思路的差异。

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 即入门相对宽松, 但出门的要求很严格, 特别是对硕士、博士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终身教育看来, 宽进严出无论是对社会的回归教育, 还是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取的合适路径, 因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开大门, 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学习, 这是一种更高远的追求, 它可以影响其一生。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和尚未完全到位的学分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严进宽出, 即入门要求很高, 但进门后不管学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的优越条件用功努力, 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都能获得一纸合格证书顺利毕业。

最后, 是学期安排上的不同了。西方的学校一年有三个学期, 每个学期之间的假期分别为“暑假” (Summer Holiday) 、“圣诞节假” (Christmas Holiday) 和“复活节假” (Easter Holiday) 。在三个学期中间各有一周“半期假 (或期中假) ” (Halfterm Holiday) 。而在我国, 一学年共分为两个学期, 每个学期之间的假期分别为“暑假”和“寒假”。

除上述所列的几种差异之外, 中西方在教育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如: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不同。在我国, 是至小学, 而在西方国家, 是到中学为止。评价标准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课程的成绩通常是分等级的, 而中国大多数情况是按百分制计算的等等。

2 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及展望

2.1 对我国现行教育的反思。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 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现阶段, 我国的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 提高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 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表面上看, 从应试教育过渡到素质教育是一个较大的飞跃。但是, 据调查问卷显示表明, 大多数学生对目前自己学校实行的素质教育表示并不怎么满意。他们普遍认为, 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没有渗透到他们的日常学习中。经深入分析,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在实行的教育机制问题。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眼里, 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考上一个好高中或者大学, 升学率几乎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目标。正如我们经常说的:“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有些学校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 在平时的课堂中, 考试中不会考的东西就不教。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的知识量减少, 在课堂上锻炼能力的机会减少。

中国现在的教育在另一个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缺陷, 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原因在于使用了教育水平的等级化考评制。创造性思维如试探猜想、大胆假设及直觉、灵感等思维方式是突破性发现的重要条件, 科技的发展既要求我们掌握广博的知识, 还要求我们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 把知识变为创造的基础。所以说创新能力对于最终要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 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 中国的高考制度及高校学生选拨标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相对制约, 专家们也由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普通国民的生活技能, 更应该是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这套教育, 只适应一般人的技术培训, 而非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这是中国的福音, 也是中国的危机。因为我们只是制造业大国, 而非科技大国, 制造业只需要规范的技术, 而科学发明却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当前, 我们的教育, 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 但不足以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 培养创造未来的天才。

2.2 对我国教育的展望。

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创新原则:改别人要我学为我要学习。弱化被动学习, 泛化主动学习, 强化研究型学习, 应用型学习, 将学生降压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给学生腾出更多自由想象, 尽兴创作空间, 将教育重心转移至专业学习、科学创意、市场调查、研究项目上来, 同时, 破除平等, 引进竞争, 想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以人为本, 高扬理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倡导, 创新成果的迭出都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这一切都需要人来实现, 要靠人才去完成。所以, 以人为本, 以师为本, 理应成为国风民俗, 国策良规, 这样才能够迎接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

让学生充分享受教育权、自主权、参与权与知情权。做知识的主人, 而不是做学问的奴隶。精心呵护学子的创造才华与探索精神, 及时表扬与充分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成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 保护青年学生勇往直前的科学探索精神, 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人才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合作者, 而不是单纯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或机械、刻板、毫无创新意识与探险冲动的人。

3 结论

中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 第2篇

西方的孩子,小学头几年根本没有课本,学的是生活的常识,学的是怎样成为一个独立思考和独立生活的人,父母和老师鼓励他们大胆的去想,去发现。而我们的孩子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教科书一板一眼的熏陶,要明确所有的结论都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容不得半点的离经叛道,老师在孩子的眼里已然成了真理的化身。所以,从教育总体差异上来讲,我们东方的定义往往是学生在被动地学,西方则是你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自由主义。中国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西方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但往往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基础功差,也容易出问题。打基础和发展创造力,这个平衡点如何取得,是大家都在头痛的事情。

在中国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真的是屈指可数,虽然大家总是在说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同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些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他们似乎往往是属于一种特殊层次的人。我们重视教育,但过于神化教育和学校了。毕竟教育是服务于大众社会的,不应该让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生成一种优越感。而美国人的教育观点则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还是人,教育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独立思考,质疑一切是创造之魂,也是教育之魂,让孩子具备批判性思维,才会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才能突破人伦关系,做到吾爱事师,吾更爱真理。如果说我们的教育侧重的是社会实用性,学校是一所职业训练场,我们培养孩子是出于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话。那美国的教育则既重视社会的协调性,更注重人的个性的张扬,我们是在灌输知识,美国人更突出的是创造方法。

教育水平的方法和好坏,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处于第三世界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再加上自古以来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使得中国人过分注重教育,这是一种美德,但是近年来我们的父母却做过了头,我们的孩子,他们对自己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应经染上了浓浓的商业色彩,再加上中国人口多竞争激烈,这样的国情和社会问题也影响了学校以及整体的教育方法和质量。大学之前,基础要打好还是很重要,但不要做过了头,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一旦学生跨越了大学这个门槛后,最好能广学。对中国的大学生,我认为高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同时学生们应该尽可能选修其他非专业课,有利于培养个性的发展、增加知识面。美国的教育从小就教会美国孩子们要独立自主,所以他们的选择都是自己喜欢的,父母的干涉永远不会成为阻碍他们的理由。他们虽然也会为就业或工作的问题苦恼,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不愿屈服于这种压力之下,他们认为只有自己喜欢,这些东西才价有所值。

论中西方幼儿教育的差异 第3篇

一、中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1)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服务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学龄前人口,中国拥有超过1亿的0-6岁学龄前人口,占世界同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7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公布的数字,2004年全球适龄幼儿毛入学率为37%,其中有四分之三的国家达到了75%以上,而中国仅为40.75%。如此庞大的人数致使徘徊在幼儿园门外的适龄儿童的数量十分巨大,先圣孔子“有教无类”的理想还远远未能实现。

(2)西方幼儿教育的现状

新西兰:

早期幼儿教育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有185000名0-5岁适龄幼龄儿童,早期幼儿教育的价值已经是被家长和社会广为认同。早期幼儿教育可分为由孩子父母或亲戚的家庭看护,老师上门看护或送到老师家看护,到公或私立幼儿园、看护中心不等。新西兰的幼儿教育的课程是建立在这样的宗旨下:“让孩子们成长为胜任的,能自信的学习和交流的人,身心健康;在幼儿园有归属感,长大后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美国:

1、具有清楚的哲学教育基础:以皮亚杰和杜威的教育思想为主。

2、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3、立法及执法严格。

4、重视特殊幼儿、贫穷及少数民族幼儿的受教机会。

5、结合学术界不同领域,配合实务广做研究。

6、课程及形态多样且有弹性。

7、重视幼教师资培育。

8、幼稚教育与小学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英国:

英国是目前世界各国推展幼儿教育较早,且具成效的国家之一。在教育上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对民智的提高及民主政治的了解甚有必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当欧陆许多国家大力推动国家教育政策时,英国教育基本上均能在内部行政制度、教材与教法保有相当的自主权,不受太多的人为干扰。

二、中西方幼儿教育目标的差距

(1)中国幼儿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的总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二者有机地构成“目标管理”系统。在幼儿园里,起主导作用的不是园舍和设施等物质条件,而是要把幼儿培养成怎样的人。明确的教育目标,体现着办园方向,统率着幼儿园全部教育活动并制约着全部管理活动。强调幼儿发展寓于“保教结合”之中“保教结合”,在幼儿园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原则。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所决定的,也是幼儿教育工作规律所要求的。在实践中应做到“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二者并举、有机结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和全部教育活动之中,统一在幼儿全面发展上。

(2)西方幼儿教育的目标

西方幼儿教育系统是一个民主、效率、弹性的开放系统。首先要保育好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及训练简单的生活习惯;其次,利用平时的直接环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于其成熟程度范围内,鼓励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力和运用简介的语言来表达。最后,要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社会态度,在心中永远树立一个“集体”的概念。

三、中西方幼儿教育的主要差异

(1)家庭教育的差异

在中国,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惯养着,父母只懂得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事事都会插足,如果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甚至和孩子发生争执。他们习惯于为自己的孩子安排好未来,让孩子照着安排的计划行事才满意。

在西方,孩子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欢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孩子可以说是比西方的孩子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孩子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孩子。

(2)教育理念的差异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而西方教育的理念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胚胎,自己任意发展,什么时间做什么,完全是他自己的发展规律决定的,家长不会进行干预和阻挠。正是因为这个大前提的不同,国内的早教方式更多的是重视填鸭式,知识成了早教的主体,孩子仅仅是知识的载体而已。而西方的教育,整体上把孩子看成一个个不一样的个体,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取决于他自己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所以西方早教对于孩子来说,在什么阶段必须达到什么水平没有硬性的要求,只是一个参照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的早教热衷于孩子之间的横向比较,西方幼儿园都是一对一的独立点评。

(3)从点到面教育的差异

西方幼儿教育非常看重集体(eommunity)这个概念。从小开始,从小处开始,为最小的集体作贡献,从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认同感。在他们的教育中,你成为什么样的大人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为他人服务,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enjoy life最重要。

四、中国幼儿教育的误区

(1)过分宠爱

在中国,一些家长过分的宠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凡事都包办或代替。孩子不吃饭,家长会端着饭碗,从家的这头跑到那头,只为喂一口饭给孩子吃;出门怕孩子走路累死,动不动就抱着;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倒杯开水怕烫着,用把剪刀怕剪着……这样的宠爱,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很差,等走上社会后不能适应,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与人交往。

(2)过多管制

中国早教既然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那么谁来画?自然是成人了,不是老师就是家长。所以国内的孩子很早就“被教”各种大人认为他这个年龄应该会的东西。不但被教,还要有成果,所以才有各种各样的证书横行于世。而西方早教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大人的作用永远是在孩子的身后,在他准备好的时候你才出现,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素材和帮助。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劲量去尊重,而不是强加,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保持民主的关系。

(3)幼儿教育小学化

很多人认为,小孩像个空瓶,吸收能力特别强,于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往里灌输知识。教其背唐诗、诵古训,尽管他们不一定理解,但先让其被动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美国人尽量让小孩多玩,提倡利用幼童的探索天性,通过让其接触大自然、认识真实世界,建立认知基础。多让幼童用五官感觉大小、形状、颜色、质地,用心去体会数字的意义,而不是只获得正确答案。他们认为幼童不能像大孩子或成年人一样抽象地学习,只有用真实世界的印象建立逻辑思维。中国孩子可以不加理解地知道3+4=7,将乘法表背得滚瓜烂熟,但那只是鹦鹉学舌。

五、关于中西方幼儿教育的总结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中西方钢琴教育的差异 第4篇

现在中国的琴童不计其数, 许多家长都抱着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愿。一些琴童的家长要求孩子三岁、四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然而三岁儿童手指的发育程度是无法承受钢琴键盘的重量的 (五岁以前的儿童如果接触钢琴, 可选择键盘重量较轻的特制钢琴) , 而且注意力无法集中到一节课的时间当中, 理解能力还不够。而在西方, 学习钢琴的琴童年龄通常在五岁左右。对于三岁的儿童可以先教他们学习些音乐知识, 例如认识五线谱, 多听些优秀的轻快的古典音乐作品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等到五岁左右, 儿童的手指已经有了一定的发育;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间更长;理解能力更强, 又有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 对音乐的兴趣又有了一定的启发, 这样钢琴课程的教学就会进行的更加顺利, 进步也会更加迅速, 这样儿童在学习钢琴的过程当中就会有更高的兴趣, 更加有成就感, 也增加了自信, 这样既可以开发智力又可以辅助人格的健康成长。

如何为适龄儿童选购钢琴对于绝大部分的家长来说是个难题。人们经常忽视在这样一架钢琴练习的必要性:它能够对触键的细微差别有足够的反应。波兰钢琴家肖邦 (Chopin) 说过:在大师家中, 学生总是在音乐会三角钢琴上演奏, 而且教师有义务让学生仅在优质的乐器上练琴。正如俄罗斯钢琴家格里高利-柯冈 (Grigory Kogan) 所言:钢琴家必须能够在任何钢琴上演奏, 但必须只在优质钢琴上练习。一台好的钢琴一定要满足两点:质量稳定、音色良好。钢琴是机械结构, 它的机械包含很多的木质结构。木质品是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生命物质, 会产生一定形变而造成差异, 所以钢琴本身的结构就要求很高的制作工艺。摆在商店展厅里的钢琴可以说是钢琴的”半成品”, 钢琴在使用一到两年后为”成品”, 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的差异越小说明钢琴的质量越稳定。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误区:在品质较差的琴上都能弹得好, 那么将来在好的钢琴上演奏会弹得更好;孩子现在还小, 听不出来钢琴音色的好坏, 等将来长大了如果还能坚持学习, 再换更加好的钢琴也来得及。这种误区十分可怕。儿童的听力要比成人灵敏的多, 对音色的辨识度也更高, 儿童时期又恰恰是固定音高, 音质感觉的形成期, 这个时期拥有一台音色良好的乐器至关重要。儿童被灌输进什么样的音色概念在他的一生中是很难被改变的,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给他一个良好的钢琴音质环境, 儿童会自然而然地去习惯好的音色。相反一个品质差的音质环境对儿童的听力是有坏作用的, 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万一这个时期没有教授学生怎么辨别音色, 那么他将来将无法辨别自己演奏的音质。当然一切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在为儿童选择钢琴的时候, 要尽量选择有独立生产线的, 信誉较好, 建厂时间较长的正规厂家生产的钢琴。

钢琴的弹奏其实是一项手指的机能与技巧, 这种机能与技巧需要每一天不停的锻炼。一旦停止练习, 演奏能力就会每况愈下, 即使曾经再优秀的演奏家也无法演奏。遗憾的是我们国内很多钢琴老师在学校毕业投身工作以后便停止了练习。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处理技术难度的方法就会慢慢忘记;演奏的能力逐渐丧失;对音乐的辨识度会不停退化。试问我们怎么相信一个不能演奏钢琴的人所教授技艺, 怎么能接受一个对音乐失去辨识能力的人的建议?西方的钢琴教师, 一生都在练习, 保证自己的技艺不会退化。在钢琴课上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具体的技术指导, 学生可以看到最直观的演奏示范, 而不只是陈词滥调, 收获几句泛泛而谈的语言而已。

有一点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坚定不移的给孩子正规的启蒙教育。从一开始就要打下正规、坚实的基础。一旦建立了不正确的基础, 就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去改掉错误, 而后再重新建立正确的系统, 这样就需要付出三倍以上时间去会回到正轨。不良的启蒙教育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重要的是错过了最适合学习的时间。关于钢琴的摆放, 很多家长习惯把钢琴摆在家里的客厅, 认为这样不仅美观, 还可以提升房间的层次。但客厅是家庭的公共区域, 是家庭茶余饭后休息, 放松的地方。这样的环境氛围并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钢琴练习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环境, 所以应该把钢琴放在儿童房, 有了安静的环境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可以提高练琴的效率, 也可以避免相互干扰。如果条件允许, 还可以有个独立的房间做琴房。

在西方, 钢琴老师有意识地安排学生从小就举办音乐会。很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 自己练琴的时候可以弹奏的很好, 可是每到上课的时候, 在老师的课堂上却发挥不理想, 考试的时候会因为过度紧张而使演奏效果大打折扣, 举办个人音乐会更是不敢想象, 认为音乐会只有钢琴家才能做到。在欧洲的钢琴教学体系中琴童从很小就开始举办音乐会, 作品的难度并不大。如果我们也可以为琴童多提供些公开演奏的机会, 例如从五岁开始学习钢琴, 琴童在七岁左右, 教师和家长就可以为他筹办个人的钢琴演奏会了。把两年左右的学习做个阶段性的总结, 选取一些完成较好的和琴童有表演兴趣、演奏欲望的作品, 曲目的时长在二十至三十分钟 (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 演出时间逐渐增加) 。当然一开始我们可以举办小型的、家庭型的, 或可以在小型的礼堂, 邀请些家里的亲人和朋友、琴童的同学、伙伴一起欣赏他的学习成果。这样既可以从小锻炼公开演奏的能力, 又可以有效的提高演奏水准、得到更多的肯定与赞赏, 收获更多的成就感。这样,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有信心, 更加积极的要求进步。这样的演奏会可以每年一次或者更多。

在中国学生练琴要比西方国家的学生勤奋, 这也许是由于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特别是在美国, 家长对孩子的管理相对自由, 从不会强迫孩子练琴。

关于考试:在国内, 钢琴考级、升学考试以及在我们的音乐学院及大学的艺术学院里, 钢琴系学期末的专业考试的时候, 每个学生的演奏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学生准备的曲目无法演奏完整。这样会伤害学生对钢琴演奏的积极性, 会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演奏不被欣赏;事实上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甚至滋生了一些学生的侥幸心理, 会认为考官不会听完所以干脆在练习的时候不完全完成作品。而在欧洲的考试, 无论曲目有多长, 评为或考官都会把作品听完。这不单单只是时间的问题, 而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音乐学院里跟随依娜教授学习七年, 有幸身在国内就接受到西方的钢琴教育。她有很多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方法。我将恪守她的勤奋严谨, 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我今后的教学中。

摘要:钢琴作起源于欧洲, 近些年钢琴学习在中国如火如荼。作为一种舶来品, 在钢琴的教学上, 中西方又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收启发于西安音乐学院特聘俄罗斯钢琴博士依娜亚达娃-古丽契合尔教授来我校的学术讲座。中西方的教育各有千秋, 我们不究孰优孰劣, 只谈谈其中的差异。

关键词:学琴的年龄,乐器的选择,启蒙,教师,钢琴的摆放,音乐考试

参考文献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5篇

制的差异和启示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突破困境到初具规模的漫长发展之路,并且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在和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历史悠久的西方教育体制相比,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和注重内涵发展的飞跃阶段。因而,学习借鉴国外民办高等教育的模式,对思考改革开放30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问题与成绩,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无裨益。

【关键字】改革开放、民办高等教育、教育体制、质量管理体系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

1.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39%,占高等学校学生数的37%,其中一大部分为教会学校、国外资金办学,如在解放初期,有些地方仍然是私立学校多于公立学校,如西南地区刚解放时,共有公立高校22所,私立高校却达30所。上海解放初期有高校40所,其中就有30所是私立,占75%。南京和武汉解放时公私高校大约各占一半。并且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校,如圣约翰大学、大夏大学等。解放后,这部分高校大部分分拆、解散,并逐渐转为公立学校,此后30年间,我国没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从1978年到1985年第一次全教会召开,高等教育处于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特别是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大力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和发展,拉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差距,极大的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成立,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所民办大学,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可以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与兴起,正式开始于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近年来,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发展,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

2.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每10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含各类高校)在校生数远低于七大工业国。不仅如此,我国在这项指标上还远少于亚洲“四小龙”中新加坡的2729人(1994)、韩国的4930人(1994)、我国香港地区的1677人(1993)和台湾省3301人(1995);与我国周边地区的马来西亚的884人(1993)、印度尼西亚的951人(1992)、伊朗的1184人(1994)、菲律宾的2716人(1993)、蒙古的1377人(1994)等也有较大的差距。

由于国家财政以及政策导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国公办高等教育财政经费在绝对数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用支出却连年下降,极大的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捉襟见肘的高等教育财政还使得许多公办高校向银行大量贷款,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绝无仅有的, 也给国家、银行和高校自身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 依靠国家财政来扩充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的道路行不通, 只能依靠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此时,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截止到2007年,我国的民办高校总数已经达到596所,在校生280.5万人,10年间高校数量共增加了11倍,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90年代初期企业加盟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日益改善。现如今,校企联合联办、引入国际化办学条件与办学设施已经成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不仅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在数量和质量上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教育的普及,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已经分别提高到98.9%和60.2%,高等教育人数也突破了1000万人大关,18-22岁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超过15%。纵观30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民办高等教育如下的发展趋势。

1.政策扶持鼓励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从建国到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存在很大的变化。建国之初,原有的私立大学不复存在,全部转为公立大学。自1952年到改革开放,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由清一色的公立大学组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事件不长,从1986年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北洋大学的建立到现在也不过只有112年历史,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更短,基本上都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程度低,这就对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投入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资金投入在投向重点高校、特色型高校的同时,还需要解决大批的适龄受教育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问题。国家投入不足和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矛盾也逐步凸现,为此,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1993年2月13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有明确提出:“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国家政策上引导、扶持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资金来源和办学配套设施的问题。

2.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

1986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仅有370余所,而到2005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到1321所,1995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生数为71万人,1996年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和民办普通高校二者学生之和为131.37万人;2005年二者之和为214.32万人,比1995年增加了 300多倍。其中民办普通高校的学生数增长最快。

可以看出来,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民办高等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规模也不断扩大,如西安欧亚学院、浙江万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一大批走在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前列的学校纷纷突破万人规模、校园面积突破千亩、在职教职工突破500人大关等等。这说明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并和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程度逐步加大。

3.积极引入多元化办学理念

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初期,大部分由私人办学或企业办学,其办学条件和发展往往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教育部门重视程度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这对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极为不利,因为,现阶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校级合作机制,积极解决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的问题,对人才的需求由“为我所有”变“为我所用”,如仰恩大学、三江学院利用所在城市良好的公办高校办学环境,采取返聘、双聘、社会兼职等多种方式,积极改善办学软环境。

这也反应了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多种渠道办学的客观需要,标志着我国教育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积极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与西方的差异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优秀的民办高等教育模式,对现阶段提高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做好中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过渡期领导体制、执行体制、咨询体制和监督反馈体制的改革也具有极强的铺垫作用。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私立高等教育,仅以美国为例,排名前20名的学校几乎都是私立高校,私立高等教育总的特点是: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西方最著名的大学几乎都是私立大学。我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西方比起来有比较大的差距。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如下差异:

1.办学模式和结构的差异

从办学情况来看,要处理各级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这三个层次各就其位,各具特色。就专科教育而言,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法国的大学技术学院和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得很有特色,这些专科学校长期以来恪守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就本科教育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既有文、理、工科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也有多科性和单科性的专业学校。但是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较低,大部分还提高在对专科和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能够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民办本科仅有43所,其中大部分为最近几年才升格。很显然,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构很难和西方的人才培养结构想媲美,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水平显然也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其中,甚至有一部分民办高校存在违规办学的情况,盲目扩招,造成办学水平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此往复,较大程度上破坏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之路。

2.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程度的差异

美国私立高校的发展,往往集中了当地优秀的办学条件,政府只起到监督引导作用,高校的专业设置、发展方向往往直接和市场和社会需要相挂钩。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发展情况是由高度集中的公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演变而来,但是,这种教育体制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发展,会遇到十分明显的问题。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只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可能在一些方面出现“市场失效”,而只用政府配置资源机制,又可能出现“政府失效”。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在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发展极为不平衡,前者表现为管理失序、办学行为规则不明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可信度受到损害,后者则表现为投资渠道过窄,单一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灵活适应外部需求。今后,应当从市场经济体制和基本国情的环境背景出发,改善政府宏观管理教育的功能,不断地探索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相互协调、配置资源的最佳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公办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耶鲁大学,学校的管理者不属于任何行政单位,而是由资深的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实际上他们对学校的指令计划、教学命令具有极大的权力,而高校领导者,往往只是负责对外工作、募捐等事宜。可以看出,政府以往依靠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财政拨款的手段,正在逐渐向教育法律法规、指导性计划、导向性政策、财政拨款、专项资助、组织评估等多种手段转变,改进对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支持方式。同时,政府也在积极的借助市场机制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以期营造出合理、规范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3.社会发展环境的差异

西方教育体制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提倡个性个、独立化的教育模式,公立高校呆板的教育模式往往不适合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相对而言,就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并且,由于办学门槛的提高、捐资制度的发达,西方的投资办学之路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相较而言,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刚刚走过不到30年的发展道路,最大的力量来自投资办学,而事实上,投资办学之路也并不平坦,办学基本上等同于捐资办学,盈利空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部分投资者投资民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对于已经投资者而

言,由于对于办学所需资金、设施缺乏思想准备,往往在前期投入后,对后期投入底气不足,使得这些学校的处境十分尴尬。

因此,寻求多种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民办高校单一的资金渠道,或者对民办高校做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制度安排,无疑是今后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西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给我国的启示

西方高等教育数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显然不可能全盘复制到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来,但是,从中学习优秀的办学经验、转变办学理念,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却是摆在我们目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1.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多样化办学环境。在以前的高校改革中,我国已经给民办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除了指导招生、规范办学之外,民办高校获已经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也充分实现了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民办教育除了和公办高等教育形成高度互补的关系之外,还应和公办高等教育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教育质量和效益,增加整个社会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也不再全盘否定利益驱动机制,相反,利用好当前的利益驱动机制,在深层次上唤起人民的主观意识观念,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提供充分的自由。

2.准确定位,积极参与建立终身学习体制。

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因此,经济因素和人口压力是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原因。但是,由于公办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效应,起步较晚的民办高等教育依据常规发展,已经很难铸就国外一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的条件,所面临的挑战远大于机遇,对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准备定位就显得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在当前终身学习理念下,人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生存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被贯穿于人一生的学习模式所替代,民办高等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选择教育的多样化需要,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沟通,参与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衔接,在当前一段时期内,仍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抓住国家积极对外开放的机遇,建立起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环境和WTO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变以往的“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并逐步走上“终身教育”之路。

五、夯实基础,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改革开放30年来,从历史和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各项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引导民办高等教育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并逐步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心依旧十分坚决。事实上,中国未来的民办高等教育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政府二十几年的持续政策支持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迫切的想要办好民办高等教育的美好愿景。

尽管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也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学习借鉴西方优秀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吸收西方数百年来的民办高等教育优秀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将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6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02-1

一、文化的概念及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文化”的解释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际间距离的不断缩短使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人们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一)经济制度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这种经济制度使得人们推崇“和为贵”的文化底蕴。而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加之其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热衷探索,追求个性,崇尚自由。

(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三面靠海,四周都有天然屏障,处于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中,与外界交流不便,从而造就了了中国人求稳求和的性格。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造就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经过五千年封建社会的洗礼,深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倡导中庸思想,凡事追求和谐自然。而西方国家则是一种发达的世俗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与“人本主义”,彰显一种征服自然的勇气和力量。

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英语教学强调“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但是,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存在重语言知识,轻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弊端,导致许多学生拥有很多基础的语法知识,但无法应用在实际交际中。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理解甚少,对跨文化中的社会价值、社交规约、语言及非语言行为产生误解。在现实教学过程当中,许多老师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片面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特点不突出,教材缺乏特色。伴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加速度与教师及教学空间、设备等资源增长比例不协调,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改的步伐。同时,也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地开发和进一步的培养。传统的办学模式依然是以教为主体,学生教学质量不能保证,课程设置千篇一律。同时,教材也是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做不到高职教材应用于高职学生,目标的培养出现巨大的反差。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Brown(1987)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效地相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英语教师应该多角度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学院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来。

(二)设计英语教学实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转变只重视教师“教”不重视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将“如何培养学生学与思、知与行”理念贯彻课程教育体系之中,注重学思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承担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该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组织形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让他们把动脑、动眼、动嘴、动手结合起来,在多彩的生活中,去体验英语,享受英语给大家带来的乐趣。

(三)利用第二课堂等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着公共英语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明确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有机结合,形成“基础英语+行业英语入门+专业英语”的格局,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英语应用能力,为学生优质就业、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如语音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等来营造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增强视觉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人机互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一些第二课堂如:英语角、英语沙龙、技能大赛等,为学生打造轻松、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

总之,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差异又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文化造成的语言差异,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职人才,为学生融入社会,优质就业,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69-72.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雷虹.中西方文化差异与翻译[J].考试周刊,2010,(42).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差异比较 第7篇

一、对孩子基本态度的差异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 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 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 甚至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说什么话, 家长都要仔细考虑,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愿望和心理。而中国家长受封建社会意识的长期影响,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 孩子是“不懂事”、“无责任感”的, 家长对孩子负有全面的责任, 所以自然就以孩子的“主人”自居, 而且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极大地束缚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发展。

其对策当然不能照搬西方的态度和观念, 但历史的发展潮流是“以人为本”, 这个基本思想也应该贯穿到养育孩子的观念中来。从小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即使孩子不懂事, 但应该凡事都与孩子商量, 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了解孩子的想法, 在这个前提下对孩子进行教育将对孩子的成长有百益而无一害。

二、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差异

西方国家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 即从孩子生下来, 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所谓不放任, 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 宁苦而不娇。西方国家的家长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 家富而不奢。西方国家的家庭, 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的家庭, 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如孩子想预支某些零用钱, 家长会断然拒绝, 其良苦用心是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第三, 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 更不袒护, 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西方国家家长这种放手而不放任的家教方法, 其优长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与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不少欠妥之处, 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第一, 社交上“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制孩子与外界接触, 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 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对方的态度, 对孩子产生的却是负面作用。第二, 生活上的“包办代替”。这种“包办代替”从横向涉及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纵向一直延伸到孩子成人。第三, 经济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 对孩子的经济要求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连经济拮据的家庭, 家长也要勒紧腰带, 甚至东挪西借来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和欲望, 以适应互相攀比的消费风气。对孩子的零用钱普遍表现“大方”, 随要随给。

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和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 西方国家的青少年不怕苦, 有克服困难的毅力;遇事镇定沉着, 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 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 为将来走向社会谋职、就业奠定了基础。与此相反, 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 虽然学业上不亚于西方, 但普遍表现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立意识, 依赖性强, 做事被动, 胆怯;缺乏适应环境和应变能力, 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 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 只要求别人照顾, 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 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法规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等几个方面, 尤其重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如果把孩子比喻成一棵树, 那么心理素质的几要素:情感、意志、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就仿佛是这棵树的根系。假若一棵树的根系不顽强、不健全, 不能和谐地在“社会”沃土中滋生旺长, 这棵树就很难顶天立地, 成为栋梁。

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被西方家庭视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他们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从培养其自尊和自信心开始的, 不是靠说教, 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爱、自强, 而是把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既作为营养大餐, 又作为独具特色的小零食, 随时随地、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们。他们重视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认为自己是优秀儿童, 值得别人尊重, 他就会朝着目标中的“更优秀”发展。而这时, 成人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培养, 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普遍认为, 对待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时不断受挫折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 大多数父母都认同这个观点并予以实施。他们认为培养孩子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超越自我的精神, 锻炼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锻炼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 具有宽和容众的协作精神也被列入重中之重。因为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需要众人通过协作来完成, 儿童从小就习惯了与他人态度平和地相处、协调地配合, 长大才不会产生心理障碍。

然而, 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 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 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 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 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 动辄离家出走, 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 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 更确切地说, 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中国传统的家庭抚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首先表现为对孩子采取严厉与宠爱相交织的态度。父母一般对孩子都寄予极高的期望, 因而, 很容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未来发展。当孩子的作用符合父母的期望, 自然得到极大的情感满足;当孩子的行为偏离父母预设的轨道, 就要对孩子严加管教了。当前, 家庭的抚养方式存在一些引人关注的问题, 如对孩子宠爱过度, 只宠不教;望子成龙、期望过重;利他主义倾向削弱等。

四、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方面的差异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 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 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 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 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 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 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例如, 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 若能装回, 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 若是装不回, 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 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 就算自己能装回, 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为什么中国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比美国孩子好得多, 中学生也连连获得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金牌, 而华裔人获诺贝尔奖金的人数这样少呢?这不是社会政治体制问题, 而在于文化传统。和中国有相似文化传统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也没有多少诺贝尔奖获得者, 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所谓的“博闻强记”, 注重脑的操作和训练, 强调繁琐、复杂、脱离实际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国人12年的中小学学习生活, 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就是“死记硬背, 勤学苦练”,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 人的内在兴趣、动机和自发行为, 受到严重的压抑, 而这些却是获得诺贝尔奖 (即高水平的发明创造) 所必需的。在整个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 家庭教育一直“紧密配合”学校的“应试教育”, 使青少年的创造力被压制得没有“生产”和“翻身”的机会。对这点我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摘要:针对家庭教育中, 中西方对孩子基本态度、对孩子成长过程的认识、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和对孩子创造精神培养等几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的原因, 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关键词:中国,西方,家庭教育,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美]戴蒙、勒纳著.林崇德等主译.儿童心理学手册 (第六版.第四卷) ——应用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28-156.

[2]许建辉.从素质教育看想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及思考[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11) .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 (修订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3-126.

中西方儿童教育的文化差异 第8篇

在学校教育方面,美国的教育以受教育者为本,老师讲课的好坏以学生听讲的效果来判断。教学内容则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而中国的教育是以教育者为本,学生被动接受。美国老师把教育作为一门艺术,都有着自己的整套的教育理念,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懂得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中国老师,还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的水平。在作业方面,西方一些国家给孩子留的作业是一些探讨性的,比如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不是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查资料,然后写篇论文交上来。孩子们会很认真的去图书馆,上网等方式查找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这样即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总结能力。在国内,孩子的作业大多是书本的内容,大量的习题,而很少会有探讨的作业。

在家庭教育方面,西方家长很注重孩子的独立教育,孩子从婴儿时期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两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了。美国孩子在家里的确是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家电、电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利用和美化庭院等。在国内,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守护神,从孩子蹒跚学步到成家立业,无时无刻不出现父母的身影。在性教育上,当电视上出现过分的镜头时,中国家长往往以换台甚至遮住屏幕来回避孩子好奇的目光。一提起异性友谊就想到早恋,一想起早恋,便想起性过错和性犯罪,于是战战兢兢,谈恋色变。而在西方对孩子的性教育则更开放一些。家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孩子讲生理,讲性知识,使孩子对这样的问题不再那么迷茫。他们可以用一种更加科学的态度让孩子通过正当的渠道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在社会教育方面,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度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一考定终身。整个社会的用人体制也是重学历轻能力。目前,社会上也在顺应这种潮流,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等随处可见。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得在这个大的竞争环境下学英语,学音乐,学绘画等等。精明的西方人决不仅仅重视“知识、文凭”。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罗素一贯主张“实施自由教育,提倡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使他们学会生存,能根据自己的天性充分地发展。”相比之下,西方传统教育比我国传统教育更科学,更先进。

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有几点:

1)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

2)价值取向的不同。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西方人的价值观认为,个人是人类社会的基点。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高于社会整体。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比较缺少竞争的观念,强调群体和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个人竞争拼搏意识不强,存在着一种依赖性。

3)行为规范上的不同。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西方社会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4)经济发展的不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远不如美国,教育资金的投入也差距甚远。而在美国,孩子的教育有社会保障。学校的设施完备,小学生普遍都能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老师们也就可以让学生从小开拓思维,用自己的方法接触社会、学习知识。

结语:我们在比较中西方教育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保持我们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完善。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正走向融合。教育改革必须从本国、本民族文化、本地特点出发推进。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上,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空、学生水平等多种条件出发,特别是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无论是合作,还是探究,无论是积极主动的接受学习,还是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我们应该抓住落实的是自主二字。

参考文献

[1]芽教育编写组.外国学生素质教育[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2]梁建锋.美国教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克劳蒂娅.美国人的家庭教育——自信陪伴孩子成长[M].胡慧,译.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9篇

真理:在中华民族的字典里, 被理解为最纯真的道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 即为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而通过这“以真理为友”的校训让我们能够更明确地看出中式课堂与西式课堂的差异。

一、中国的灌输式课堂教育与西方的启发式课堂教育。

早期, 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就曾提到灌输一词, 在其撰写«德法年鉴»时曾指出“灌输”是无产阶级获得的精神武器, 是实现人类解放的一条途径, 并把工人阶级掌握科学理论的灌输过程比喻成思想的闪电射向人民的园地。由此可见, “灌输”早在马克思时期就尤为的重要。诚然, 作为马克思主义追随者的众多中国大专院校, 纷纷将此“灌输”引入课堂, 从而演变成我们最为熟悉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从而获取期末的高分。而与之相反的西式课堂, 提倡的却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在课堂上的每位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 要做到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 寻找真正的真理, 做到的事不从众、不僵化, 时刻保持自我的思想和人格。

其实, 对于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无论是中国的大思想家孔子, 还是西方文明的灵魂导师苏格拉底都曾强调其重要性。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强调“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苏格拉底也曾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 启发诱导, 层层分析, 步步深入, 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由此可见,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自古以来就强调了启发式课堂模式的重要性。不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兴许早已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忘却了我们先人的指引, 可是西方人强调的是“Heritage”, 他们重视传统, 继承苏格拉底的遗训, 被暴政杀, 为真理而死, 为无知而求知, 知识是美德, 无知是罪恶, 这也毅然成为了苏格拉底留给哈佛的镇山之宝。

二、中国的机械死板的课堂氛围与西方的宽松和谐的校园气氛。

对于课堂气氛的感念的界定, 一直以来说法不一, 无论是教师的教法, 还是学生的课堂反应都将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却认为教学环境最终将对于课堂氛围起到主导作用。所谓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而这精神环境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气氛。

在中国, 大多数教师都是带着一种长者的心态, 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 常以驾驭课堂的态势自居, 相当一部分学生厌恶课堂, 注意力分散, 各行其是, 从而导致课堂秩序一片混乱。众多国内的大专院校对于教师的教态教法都有着硬性的规定, 正统的着装, 死板的肢体语言, 统一的备课方式, 死气沉沉的课堂。而在西方, 课堂氛围是自由奔放的, 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 讲究遵循的原则均为平等, 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各抒己见, 课堂上桌椅的摆放也是随性而置。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 会给教师和学生一种愉悦的刺激, 双方都会精神焕发, 情感交融, 配合默契。

在哈佛也是如此, 代代相传的自由的校风, 一直是哈佛几百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名校的奥秘所在。也正是在这种自由的传承过程中, 在这自由的熔炉里, 出现了像诺贝尔这种享受自由, 对于知识不严肃的伟大学者。

三、中国的保守传统的教学手法与西方的自由创新的教学方式。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当中, 在孩童时期我们就一直讲究李白, 杜甫, 唐宋八大家。父母均以自己的孩子能够背诵唐诗宋词而感到骄傲。在中小学的教育中, 提倡奖赏惩罚制度, 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生们这道题的正确算法, 学生们不停地抄笔记, 在不知不觉间统统成了抄笔记的机器。待到进入高等教育阶段, 所有经历过中国魔鬼式12年教育的人全部得以解脱, 将大学当成自己人生的游乐园。在西方, 孩童时期的小朋友, 只懂得玩乐, 踢足球, 唱歌, 跳舞, 一直保有了自己的一份天真, 兴许在中小学的教育当中, 他们不曾有中国的学生刻苦, 不曾熬夜苦读。但是, 所有人却在进入大学之均能后发挥自己的所能刻苦钻研, 自我创新。

哈佛人提倡“freedom”, 他们崇尚自由, 誓要为真理插上翅膀自由的飞翔。他们可以一边像绅士一样苦读钻研, 也可以一边在街道上赤裸的奔跑。从而让思想和身体一同得到解放。

民族的不同, 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体系, 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有西方的好, 东方有东方的棒。时至今日, 没人能够明确地阐述出究竟是中式的课堂好, 还是西式的课堂更加出色。然而唯一能够得到认同的就是,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这句古话还是具备其道理的。中华民族的教育需要人类的不断创新, 思考, 需要大家利用智慧为自己, 为全社会开创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沙敏, 哈佛校训,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6

[2]A.E泰勒等, 译者赵继铨, 李真, 苏格拉底传, 商务印书馆, 2004

[3]顾越, 在悉尼感受中西课堂差异, 羊城晚报, 2011年11月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0篇

1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

(1) 文化理念上

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主要体现在“和”的这个观念上, 强调对称、均衡、统一等方面, 以平稳与规矩为最终的圆满, 注重群体的和谐, 认为先有群体才有了个体, 个体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在西方的文化理念上, 是以崇尚个人为中心, 宣扬个人主义至上, 要在发展中竭力去表现自我。“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在西方文化中则不被重视, 西方文化对“英雄、强者”敬畏崇拜, 缺乏自信的人被无情淘汰, 而有才能的强者会得到重用, 西方文化的特征即是个人的价值高于群体利益之上。

(2) 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如果说中西方文化是在传统意义上做出了划分, 而思维就是属于后天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给人们带来的思想教育的影响, 在不同环境下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经常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在中国人眼中,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人们通过综合天时地利等因素来考虑问题, 且注重人际关系中的平衡与和谐。在中国文化和汉语运用中, 语言的形式不太受重视, 语义更加重要。在不同的环境之下, 即使是同一句话也有不同的含义, 是需要依靠自身去体会领悟我国文化中内敛、含蓄的特点。西方人处理问题的针对性很强, 擅长逻辑思维, 习惯将分析的对象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 从细节入手, 理性的思维是西方文化的突出表现, 在人情关系上显得淡漠, 更注重的则是体现严谨的逻辑性。

(3) 社会关系存在的差异

在等级观念上, 中国人对官本位思想较为偏重, 一言堂、家长制这些封建的特权思想在不同程度上还是存在的。而经过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更加强调人权, 强调人们在平等的原则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自己的利益, 且这种利益不受他人侵犯。在家庭结构上, 中国人重视血缘、亲情观念, 注重自己的家庭, 对年幼的子女或年长的老者, 都要尽抚养和赡养的义务。而在西方国家, 家庭的结构简单, 子女与父母间不会有太多的依赖, 孩子一旦成年, 就是独立的。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拥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个性, 但是相对的, 他们的家庭观念较为淡薄。

2 传统教学中英语教育所凸显的问题。

对英语教育认识较为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中, 英语逐渐受到重视, 但是很多人认为大学生的英语能力主要体现在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 只要通过这些考试, 便已经完成任务, 不用再学习英语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随着英语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仅仅是认识几千个英语单词, 能够写简单的英语短文, 会说几句日常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四六级考试偏重的是对听与写方面的考核, 对读和译等能力没有更高的要求, 出现了一大批听得懂但不会表达的“哑巴英语”学习者。而且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区别, 使缺少西方文化课程教育的学生在很多时候都无法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含义。这让我们意识到, 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 简单的英语语法、单词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 应当更多地将对英语口语表达、文章解析和文化教育需要放入现代英语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不相适应。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 语言不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在很多学校, 老师教授词汇和语法只是单纯以课本为基础, 没有关注到文化背景的教育。高校教师在英语教学时, 忽视了学生们对西方的文化产生的兴趣。大学生在感受西方文化时, 缺乏适时、正确的引导, 这样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单词和语法, 能够写出一篇文章, 但由于对西方交际中原则或社会规范等这些情况缺乏了解, 不能够准确分析在语言交流时的真实含义, 不能顺利进行交流。

3 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1) 注重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需求, 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育要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由于现在英语教学目的性不强且内容陈旧, 学生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学习, 却依然无法满足其工作生活中的需求, 这样学生没办法真正地使用英语, 浪费了学生的精力也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为了改善当前英语教学这种尴尬的境地, 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 必须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需求, 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为目标, 更新现在的授课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水平, 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保证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指导学生应当学习哪些内容, 还要提起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 要引导学生怎么主动、自觉进行这门学课的学习。综上所得,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就是要将中西方文化差异与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达到相融合。

(2) 中西方文化的学习也是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 单纯讲授语法、单词、句子的传统教育方法, 让学生感觉乏味。学生为了考试而学, 成为考试机器, 在学习效果上很难得到提高。正确的英语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中西方文化差异, 引导学生深刻了解西方文化, 在课上适时加入对西方文化的介绍, 如一些国家的人文、历史、习俗、特征等, 这些都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他们理解学习内容的乐趣, 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更加良性发展。

(3) 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处于改革取得初步成就, 仍需要持续深入发展的时期,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迫切需要发展, 鉴于此, 就需要掌握一门或多门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在国际市场交流中担当重任。显而易见,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 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英语作为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时的常用语言, 学习西方文化是学习英语和正确使用英语的前提, 也是有效地与国际市场进行交流的重要基础。

4 对我国英语教育的改进思路

在我国英语教育中, 管理者应当站在全局的角度选择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的教学模式, 去重新认识传统英语教育观念, 应当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特殊地位, 同时管理者还要注意到西方文化在日常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 适时进行西方文化的学习方向的导入, 在学习时正确引导西方文化所占的重要地位及人们在生活中具有的正面影响, 能够被学生认可, 而且具有研究与发展价值, 从而减轻了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从教学的角度来讲, 英语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通过对外国高雅的文学作品、电影录像、经典歌曲等的欣赏, 进一步熟悉西方各种文化背景知识, 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还要加强在多媒体教学中硬件设施的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实现信息的集中合成、采集、控制, 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采用, 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学生能够更清楚地发现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产生对文化交流的敏感性, 运用模拟的对话情景来直观地实现学习目的。在英语教育中, 及时总结与归纳, 可以把中西差异当作教学中的话题, 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对比, 学生会清楚地了解到两种文化存在的共性与差异, 有助于正确掌握西方文化区别于东方文化的内涵, 也可以深入展现中国的文化。这种对比可以让学生寻找到中西文化的对接点, 扩大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对中英文转换的水平。

提高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影响力, 还需运用多种手段。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的文化知识外, 还应引导鼓励学生通过更多的机会实践学习西方的文化, 推荐学生多阅读各种外语杂志报刊, 组织学生参加英语小品的排练或者合唱等活动, 多同外国朋友进行英语交流, 观看原版原声的英语戏剧、影视作品。通过这些体验, 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还能更多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发展, 多媒体教学也开始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通过网络可以直接将适合学生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挑选出来, 将相关内容展示给学生, 在西方的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 讲授这些节日的来历, 参加相关活动, 来传递西方语言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提高学生自觉运用英语的能力, 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

5 结语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 学生在学习语言时, 无法避免地会接触到这个国家的民族历史、背景文化, 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国家体制等知识, 随时与我们的语言进行对比。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单纯的语言教学, 还要加强语言文化导入, 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 让学生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并做到避免使用, 增强学习中使用规范语言的自我意识, 这样才能在实际运用时真正学好西方语言, 为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良好条件, 才能顺利地进行跨国家跨文化的交际交流。

摘要: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相互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给文化的交流造成很大的障碍。语言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沟通工具, 高校的英语语言教育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方面是一定要涉及的。本文从分析英语教育的一些问题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开始, 阐明英语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语言差异,文化背景,传统文化,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扈守华.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2) .

[2]林岩.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J].今日科苑, 2010 (6) .

[3]戚海燕, 吴长法.古代中西方文化教育的“源”差异之比较[J].学术界, 2010 (8) .

[4]苏福星.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J].文学教育 (中) , 2010 (1) .

东西方文化差异一瞥 第11篇

问候用语:中国人和别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因此,他们打招呼时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等。

亲属称谓:英美人对亲属的称呼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只区别男性和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例如,英语中只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汉语里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再如,英语中只有笼统的uncle和aunt,而汉语中则有比较具体的“伯伯、叔叔、舅舅和姑妈、姨妈”等。还有,英语中表示晚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也不分堂、表和性别。

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等。而英语中,人们说话时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例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等。

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听到别人的恭维和夸奖时会加以推辞。如当别人夸你说“您的英语讲得真好。”时,你会说“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别人夸你“菜做得很好吃”时,你会说“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西方人从来不会这么谦虚,他们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和自信。例如:—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因此,我们在和西方人交往时要注意:英美人称赞你时,你千万不要说“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电话用语: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用语没有多少差异。例如“喂,您好。麻烦您叫王伟接电话。”;“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等。英语中的打电话用语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例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等。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如“Hello,52164768. This is Jim.”。许多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常常会说“Hello,who are you,please?”,这样说既不合英语的习惯,也不礼貌。

接受礼物:中国人在收到礼物时,一般是先放在一旁,等客人走后,才会打开。主人收到礼物时会说“哎呀,干吗还送礼物,真是不好意思。”或“让您破费了。”等客套语。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赞说“Very beautiful!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等。

打招呼时的用语: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和家庭情况。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另外,在西方,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子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以大爷、大娘、大叔、大婶等相称。

体贴他人:西方人向对方提供帮助或表示关心、同情时要看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比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地过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搀扶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回应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 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 ... yes. 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 ... 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病的人尽早去看医生,以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却难以理解。他们认为:难道我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遇到这种情形,只要说“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2篇

所谓集体主义, 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 是一种精神。它的科学含义在于坚持个人服从集体, 集体重于或大于个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以一切言论和行动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 是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集体主义的概念, 是斯大林在1934年7月在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著名谈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来的。他说:“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而是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并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给这种个人利益以最充分的满足。”这里他把“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相联系, 而后来成为常讲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这个词, 最先是由法国政治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使用的。在19世纪40年代, 他在考察了美国9个多月后写下了《论美国的民主》一书。这本书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中。托克维尔在这本书中最先提出了“个人主义”这一概念, 并对它作了详细系统的阐释。个人主义的内涵, 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 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 主要是指“个人主义” (Invidualism) 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 也即是西方的一种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 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 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 自我控制, 自我发展。一句话, 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自由主义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波普尔认为, 个人主义同唯我主义或自私自利根本不同, 自私自利的行为既可以是个人做出的, 也可以是一个集团做出的。个人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概念。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哈耶克指出, 真正的个人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1) 它主要是一种旨在理解那些决定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社会理论; (2) 它是一套源于这种社会观的政治行为规范。个人主义的核心是本体论的个人主义, 这种本体论的个人主义的最典型的阐释者是霍布斯, 人们常用机械主义来概括这种个人主义的立场。简要地说, 认为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 个人是本源, 社会、国家是个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某种权利或利益而组成的, 除了个人的目的, 社会或国家没有任何其他目的。边沁曾说, 所谓“共同体”完全是虚构的概念, “共同体的利益”只是该共同体的成员的利益之总和, 与本体论的个人主义紧密相连的是认识论的个人主义, 其核心是强调认识的个人特征, 否认客观真理。许多自由主义者关于个人自由的论证就是从认识论的个人主义出发的。密尔曾经从认识论的个人主义出发论证言论和讨论自由的必要性。在个人主义中至关重要的还有伦理个人主义, 它的核心是否认道德的绝对性, 强调道德在本质上是个人的。个人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于, 善和恶完全是个人的主观评价, 因为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与恶的共同准则, 善和恶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一个行为若只关乎个人, 那么, 个人就是该行为道德与否的评判者, 他无须诉诸于任何高尚的伦理原则, 只要判定该行为是否增加自己的快乐, 就可评价该行为的道德性。宗教个人主义意味着, 个人对自己的宗教命运负责, 个人有权以他个人的方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直接与上帝建立联系, 而无需通过任何中介机构。伦理个人主义实际上使个人的意旨有了神圣性。正是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宗教个人主义的基础上, 政治与经济个人主义才有了可能。政治个人主义的原则包括: (1) 个人权利的至高无上性; (2) 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个人的权利和利益; (3) 政治个人主义的延伸必然要求政府的建立必须基于社会成员的同意, 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同意, 即民主原则。经济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合法性, 强调个人通过竞争和市场经济实现个人利益, 强调政府较少干预经济。至于方法论个人主义, 许多自由主义者认为, 完整的个人主义包含方法论个人主义, 但方法论个人主义与个人主义诸项基本规范则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

个人主义教育与集体主义教育的比较

在学校教育方面, 西方的个性化教育主要重视儿童表现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和发展。儿童是在一种极其宽松、没有更多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 西方儿童可以在比较自由的环境里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西方的小学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可以窃窃私语, 发出笑声, 甚至还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动、喝水, 或摆弄文具, 做些小动作等。教室里, 桌子不是一律面向黑板, 桌椅也不固定, 师生活动都很自由。上课时, 老师都按照自己的特点给孩子上课。有时又像大孩子带一群小孩子一样, 在教室里边走边说, 有时边唱边跳, 与学生一起活动、游戏。而在中国, 过于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 学生们在课堂上要求观点统一达成一致。小学课堂授课绝大部分采取严谨的预备, 一环一环进行教学程序, 追求课堂的主动性, 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还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大多只是被动地吸收。课堂上要求学生有集体主义感、讲礼貌、守纪律, 学生要求背着手听课, 有问题举手发言。举手了只有得到老师允许后才可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违背了儿童的天性, 违背了教育要顺其自然的原则, 剥夺了儿童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 也禁锢了儿童活跃的、富于创造性的思维。

在家庭教育中, 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重视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这种独立意识包括独立人格、自尊等内容。他们认为, 人格和自尊是由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态度所构成的, 它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在家庭中他们会以尊重和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在西方, 家长经常与孩子一起讨论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些问题, 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并提出建议, 但不为孩子的选择作出决定。而在中国, 父母可能会回避这种个人主义, 相反父母倾向于教孩子学会如何去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 父母会指导甚至决定孩子的事情。

西方人认为, 父母与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但双方又有不同的利益。西方人强调孩子有自己的利益, 督促他 (她) 关心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例如在个人所有物品方面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看待方式也是不同的。在中国, 孩子被教育要善于分享自己拥有的物品, 如书籍、玩具、衣服等, 这些个人物品被认为属于整个家庭成员, 而非个人所有。而在个人主义社会中这些都被认为是归个人所有, 不需要与他人分享。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西方国家的父母通常会鼓励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并阻止孩子依赖于父母对自己不间断的照顾。他们会寻求一个双方都有利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方面, 父母不必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使自己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 孩子从小就不完全依赖父母, 从生活中学习和锻炼自己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在婴儿期就会时常与母亲分开, 否则他们会总是想要亲近母亲而使母亲不能做其他的工作。在中国, 孩子们通常会与父母睡在一起。在西方, 上了大学的青年学生不愿意与父母住在一起, 而是喜欢与朋友住在旅馆或公寓。在中国, 父母对于同年龄段的孩子, 更加倾向于在身心两方面关心子女。他们通常会选择用行为渗透的方式而非直接的语言去教育引导子女。

在知识、认知力和社会发展方面, 中西方的观点不同。在西方, 人们不会认为知识与智慧只属于年长的人, 并且孩子们不去效仿父母的行为表现也不会被认为是缺乏对长辈的尊敬。西方人重视儿童个性中自信心的培养。美国人主张,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应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应让儿童有权在一定范围内作出自己的选择, 选择是否满意应由他 (她) 自己去体会和负责。一旦不如意, 他 (她) 也不会抱怨。相反, 在中国, 孩子们很少有机会与大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或在家谈论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在家庭中, 年长的人会显得地位高, 并且被认为懂得多, 有经验, 在表达意见方面起决定作用, 因此孩子们则要求要听从年长的人。

个人主义文化下的年轻人希望自己进行教育和职业方面的选择, 以便发挥自身的潜力, 然而他们从未考虑过自己的成功会给家人带来哪些利益。集体主义文化则截然不同, 中国许多家长持有传统观念, 认为子女主要的作用是回报于他的家庭, 为家人作贡献。在团队、家庭、社会中, 年轻人则需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在个人的成就方面, 对国家、社会的自我牺牲被看成是重要的事情;而自我价值及自我尊重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 作为主要的因素。

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会给孩子带来许多非常有益的品质。如有利于塑造孩子的信心,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及带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是这种独立性也会有消极的方面。在西方, 父母不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 强调不能为了孩子的利益而牺牲大人的利益。这种状况会导致在父母年老时, 孩子不愿意成为家庭的支持者, 父母的赡养者。另外, 当孩子的独立程度过大而超过正常范围时, 维系家人、亲属间的纽带也会日益渐松。在中国, 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要有家庭责任感, 懂得孝敬父母等中华传统美德, 强调要履行对家庭的义务。

结束语

通过对中西方教育差异性的比较, 可以看出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教育模式, 两者各有利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相互补充, 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完美发展。

摘要:不同的国体, 有不同的文化体系, 同时也存在着教育理念的差异。本文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出发, 分析中西方文化教育差异, 并给出老师在给异国学生授课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教育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速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J].文史纵横, 2008.4.

[2]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1999 (7) .

上一篇:毕业考核模式下一篇:艺术殿堂